范文一:全科医学科
浙江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科申报自评表----全科医学科(100分)
分自评合指标内容 指标要求 检查方法 评定标准 值 结果 计
1.符合标准(3分) 总床位数 3 全科医学科床位数?20张 2.不符合标准(0分) 年收治病1.符合标准(3分) 3 ?500人次 科室规人数 2.不符合标准(0分) 查阅上一年度病人出入模 院工作量统计报表 1.符合标准(3分) (12) 年门诊量 3 ?15000人次 2.不符合标准(0分) 床位使用1.符合标准(3分) 3 ?85% 率 2.不符合标准(0分)
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全科医
学科(具有全科医疗功能的科室,如1.设置齐全(5分) 轮转科室 5 老年科、综合保健科等)、急诊科、2.科室缺1项(3分)
中医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咽喉科3.科室缺?2项(0分) 实地检查、查阅各科室
等 和实验室设置 科室设 1.相关科室齐全 (5分) 置 传染科、精神科、康复科、临床心理相关科室 5 2.相关科室缺1项(3分) (15) 咨询科等 3.相关科室缺?2项(0分)
社区实践须联合3家及以上的取得资格的社区1.符合标准要求(5分) 5 查阅有关文件或协议 基地 实践基地 2.不符合标准要求(0分)
1.完全达到标准(5分) 设备学科配备符合全科医师培训标准细则中的各项实地检查,查阅设备目5 2.基本达到标准(3分) (8) 设备 要求 录 3.达不到标准(0分)
1.病种数?90%(7分) 收治疾病7 2.病种数80-90%(4分) 种类 3.病种数,80%(0分)
1.种数?90%(4分) 技术操作6 2.种数80-90%(2分) 根据卫生部全科住院医师培训教学大种类 疾病诊3.种数,80%(0分) 纲要求完成收治疾病种类技术操作种查阅各专科上一年度工疗范围 类、收治疾病数量、技术操作数量 作量统计 1.病例数?90%(4分) (25) 收治疾病(附表) 6 2.病例数80-90%(2分) 数量 3.病例数,80%(0分)
1.病例数?90%(4分) 技术操作6 2.病例数80-90%(2分) 数量 3.病例数,80%(0分)
全科、内、外、妇、儿等主要科室病实地检查,查阅科室研 病房工作1.符合规定标准 (5分) 5 房工作期间保证受训医师日管理病床究生、进修生、住院医量 2.不符合规定标准(0分) ?5张 师名册 医疗工门诊工作期间能保证受训医师第一年 作量门诊工作1.符合规定标准 (5分) 5 500人次,第二年800人次,第三年(15) 量 2.不符合规定标准(0分) 查阅各专科上一年度工1500人次 作量统计 急诊工作1.符合规定标准 (5分) 5 在急诊工作期间日接诊患者?15名 量 2.不符合规定标准(0分)
1.有负责全科医学教学的骨干师资?
5名
2.指导老师应为医学本科及以上学
历,主治医师医师技术职务,临床工查阅人事部门提供的师
师资数量 作10年以上,有一定带教经验,接受资状况统计表(姓名、10 1项不符合扣3分 与结构 过省级及以上全科医学培训中心的师毕业时间、毕业学校、师资队资培训,并获得证书 学位、职称、专业等) 伍 3.师资队伍中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15) 职务人数占25%以上
4.指导老师与受训者比例?1:2
1.培训学科负责人为主任医师,全面 培训学科负责培训工作 负责人及5 实地检查、听取汇报 一项不符合扣2分 2.配备专(兼)职培训管理人员 管理人员 3.职责明确
培训制度 有完善的培训制度和全科医学培训轮1.有(2分) 和轮转计2 查阅制度及轮转计划 转计划 2.无(0分) 划
有理论课学习的教学计划、课表、讲 理论课学查阅科室各种医疗工作1.记录齐全,规范(3分) 3 课人、教学课时统计;内容结合实际,习 记录资料 2.未按要求开展或记录不全(0分) 培训开符合社区卫生服务需要 展情况 已与相应的社区培训基地建立双向转1.有(2分) (10) 双向转诊 2 查阅双向转诊记录 诊体制 2.无(0分)
1.有较固定的社区服务机构作为社区 业务指导培训基地 查阅社区培训基地和培3 一项不符合扣2分 和培训 2.对社区培训基地人员进行经常性的训人员名单,培训内容
业务指导和培训
自评分共100分,自评得分: 分
附表 培训学科诊治疾病和临床基本技能种类及数量——全科
年诊治专业例数疾 病 名 称 操作技术名称 例数(?) 科室 (?)
高血压 ,, 系统查体和物理诊断 ,, 冠心病 , 吸痰术 ,, 心
充血性心力衰竭 胸部,线读片 血 , ,, 管常见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房性心电图机操作~书写心电图诊断报告 系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 ,包括左、右心室肥大、心房肥大、左右?, 统 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窦性心动过缓、房室阻滞,, 束支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心肌梗死
及各种常见心律失常, 上呼吸道感染 , 导尿术的适应证、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 呼
支气管哮喘 , 直肠指诊检查技术 , 吸
系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病 , 统 肺炎 , 慢性胃炎 , 消
消化性溃疡 , 化
系急、慢性腹泻 , 统 肝硬化 , 泌泌尿系统感染 ,, 尿肾小球肾炎 ,, 内
系慢性肾功能不全 科 , 统
内糖尿病 ,, 分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 , 泌痛风 , 及甲状腺功能亢进: 代
谢, 系
统
风系统性红斑狼疮 , 湿类风湿关节炎
性, 疾
病
贫血,包括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 血, 血, 液
出血性疾病 , 系
急、慢性白血病 统 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体格检查 ,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栓形成 ? 脑栓塞 ?
神经腔隙性脑梗死 ? 内科 脑出血 ? 蛛网膜下腔出血 , 高血压脑病 ,
小儿生长发育 ,, 小儿查体的方法 , 新生儿常见疾病,新生儿窒息、肺炎、黄疸、败血症、出婴儿配奶的方法 ,, , 血症,
营养性疾病,营养不良、单纯性肥胖症、小儿贫血、佝偻 8 病及婴儿手足搐搦症,
呼吸道疾病,包括上感、哮喘、喉炎、肺炎, , 小儿腹泻及液体疗法, 小儿腹痛 2 小儿惊厥、癫痫 , 儿科
急性肾炎及肾病综合征 , 先天性心脏病 1 病毒性心肌炎 1 小儿糖尿病 , 小儿急性白血病 1
小儿常见急性传染病,包括麻疹、水痘、风疹、流行性
腮腺 5 炎、猩红热,
外科感染 外科疾病的查体和物理诊断 5 ? 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调 无菌操作,手术野准备, 1 ? 颈部疾病 小伤口的清创缝合 ? ? 乳房疾病 各种伤口的换药法 ? ? 腹部疾病,腹外疝、阑尾炎、肠梗阻、溃疡病穿孔、胆囊体表肿物切除 外科 12 ? 炎、胆石症、胰腺疾病、胃癌、肠癌与肝癌,
肛门直肠疾病 , 小夹板、石膏固定方法 ? 周围血管疾病 , 疼痛封闭治疗 ? 泌尿系结石与前列腺疾病 , 肛门指诊操作 ? 腰腿痛和颈肩痛 , 常见软组织脓肿的切开引流方法 ?
常见宫颈和阴道炎症 孕期四步触诊检查法 5 1 阴道异常出血 骨盆外测量 5 1 子宫肌瘤、卵巢囊肿 5 妇产急性腹痛所导致的疾病 5 科 围生期保健 ,, 更年期保健 , 计划生育 ,
细菌性痢疾及其他感染性腹泻 , 病毒性肝炎 , 传染结核病 , 科
其他常见传染病,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出血热、 2 霍乱、艾滋病、新发传染病与地方传染病等,
心肺脑复苏术 徒手心肺复苏技术、电除颤术、简易呼吸, ? 器的使用
急性气道梗阻 洗胃术操作方法及准备工作 , ? 急性呼吸衰竭 创伤的包扎止血固定 ,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自发性气胸 , 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 , 急诊休克 , 科 上消化道出血 , 急性肾功能衰竭: 1 癫痫持续状态: 1 中毒与意外伤害,包括常见中毒、中暑、淹溺、动物咬伤 , 等,
急腹症 , 创伤 ,
湿疹 , 接触性皮炎 , 药疹 , 荨麻疹 , 银屑病 ,
皮肤皮肤真菌感染、癣 , 科 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 , 疣 1 性传播疾病 1 日光性皮炎 , 痤疮 ?
睑腺炎,麦粒肿, ? 眼底镜的使用及正常眼底的识别 ,, 睑板腺囊肿,霰粒肿, 眼冲洗治疗 ? ? 结膜炎 外眼一般检查 眼科 , , 白内障 结膜异物处理方法 , 5 青光眼 眼压测定 ? 5
鼻外伤及耳鼻喉异物 鼻镜、耳镜的使用方法 , , 鼻出血 , 音叉检查方法、语言测听法 2 鼻炎、鼻窦炎 , 间接喉镜的使用方法 2 耳鼻
咽喉扁桃体炎 , 纤维鼻咽镜、鼻内窥镜使用方法 2
科 突发性耳聋 外耳道疖切开术、鼻腔异物、咽异物取出, 2 术
中耳炎 外鼻、鼻腔、鼻窦、外耳、鼓膜及咽喉的, ,
检查方法
腺样体肥大、耳鼻喉常见肿瘤 1
范文二:全科医学科简介
全科医学科简介
瑞安市人民医院全科医学是一门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社会行为科学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临床二级学科,其范围涵盖了不同性别和各个年龄的各种健康问题,其宗旨是强调为人群提供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的医疗保健服务。
以瑞安市人民医院急诊内科医师为基础的全科医学科于2011年组建完成,同时开设全科门诊及开始收住病人,2011年门诊在人次。为了医师资源的合理使用,兼从事全科共有职工*人,高级职称*人。 2010年4月我科委派一名急诊医生脱产10个月完成“浙江省全科医生骨干师资培训”。
全科门诊的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
1. 无法确定问题所属专科的病人:病人的问题尚处于早期未
分化阶段或问题处于几个专科的交界面上,病人及其家属或医务人员均无法确定病人的问题所属的专科;
2. 问题涉及到多个器官、系统的病人:许多比较严重的慢性
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晚期病人)可出现多个器官的损害,作为全科医生,可以统筹解决不同器官、系统的问题,把患者作为一个完整的有机体看待,为其提供整体性服务;
3. 问题无法用“疾病”来定义的病人:病人的问题涉及广泛
的心理、社会因素,问题已经超出疾病的范围,例如:神经官能症或心身障碍者;
4.
5.
6. 可被明确定义为个性问题或心理障碍的病人; 需要连续性、综合性服务的慢性病患者; 有家庭功能障碍且明显受其影响的病人。 全科门诊时间:
普通门诊:每周一~周五全天、周六上午 专家门诊:每周不定期
范文三:国内全科医学学科体系进展研究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年第34卷第19期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 of Medicine ,2013,Vol.34,No.19·2905·
[20]李莉,李国芸,郭琪.剖宫产子宫切口疤痕部位妊娠27例临床
2011,9(35):53-54.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1]贾明,.刘朵朵剖宫产术后盆腔及腹壁粘连187例对比分析.
2007,36(10):1441-1442.陕西医学杂志,
[22]MacArthur C ,Lewi SM ,Knox EG.Health after childbirth.London :
HMSO ,1991.
[23]Sand PK.ShouId women be offered elective cesarean section in the
ric hope of preserving pelvic floor function ?Int Urogynecol J Pel 、
Floor Dysfunct.2005,16:255-256.
[24]庄珏萍,余燕.剖宫产妇女绝经后取宫内节育器30例临床分
2007,8(12):92.析.实用临床医学,
[25]Usher RH,Mc Lean F ,Maughall GB.Respiratorydistress syndrome
in infants delivered by caesarean section.Am J Obstet Gynecol.
88:806-815.1964,
[26]Hansen AK ,Wisborg K ,Uldbjerg N ,et al.Elective caesarean
section and respiratory morbidity in the term and near-term
neonate.Acta Obstet Gynecol Scand ,2007,86:389-394.
[27]李剑.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影响.长治医学院
2011,25(3):208-209.学报,
[28]A.F.Williams Hypoglycaemia of the newborn :a review.Bull
World Health Organ ,1997,75(3):261-290.
[29]林芸.不同分娩方式对580例新生儿体温分析.中国社区医
2006,11:44.生,
[30]解梅琳,刘爱红.不同分娩方式对出生正常新生儿的影响.中
2008,16(4):125-127.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31]杨锡强.益生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
25(9):623-625.
[32]李俊,黎海芪.膳食纤维与儿童肠道发育.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0,25(7):466-467.
[33]Yao JL.Pefinatal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and
1996,38:s37-38.vaccination in China.Gut ,[34]Wang JS ,Zhu QR,Zhang XZ.Effect of delivery mode on maternal-infant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by immunopmphylaxis .
Chin Med J ,2002,115:1510-1512.
[35]Yang J ,Zeng XM ,Men YL ,et al.Elective caesanrean section
versusvaginal delivery for preventing mother to child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B virns-a systematic review.Virol J ,2008,5:1-7.
[36]Salam MT ,Margolis HG ,McConnell R,et al.Mode of delivery is
associated with asthma and allergy occurrences in children.Ann Epidemiol ,2006,16(5):341-346.
[37]Tollanes MC ,Moster D ,Daltveit AK ,et al.Cesarean section and
risk of severe childhood asthma :a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J
2008,153(1):112-116.Pediatr ,
[38]Xu B ,Pekkarnen J ,Hartikainen AL ,et al.Cesarean section and
risk of asthma and allergy in adulthood.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1,107:732-733.
[39]Otamiri G ,Berg G ,Ledin T ,et al.Delayed neurological adaptation
in infants delivered by elective cesarean section andthe relation to catecholamine levels.Early Hum Dev ,1991,26:51-60.
[40]周丛乐.剖宫产对新生儿的近远期影响.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08,11(4):232-233.
[41]Kapellou O.Effect of caesarean section on brain maturation ,Acta
Paediatr ,2011,100(11):1416-1422.
[42]Rowe-Murray HJ ,Fisher JR.Operative interventionin delivery is
associated with compromised early mother-infant interaction BJOG ,
2001,108(10):1068-1075.
[43]刘燕,钟少红,张艳.剖宫产术对母婴影响的现状研究.现代护
2007,13(22).理,
[44]孙冬韦,闻汇,王丽芬,等.剖宫产对母儿近远期影响及干预的
2005,20(21):2794-2796.研究.中国妇幼保健,
[45]胡兰英.剖宫产术对母儿的影响及干预措施.中国医药导刊,
2012,14(7):1283-1285.
(收稿日期:2013-09-01)
国内全科医学学科体系进展研究
王惠
【摘要】全科医学在中国已经发展了20年,部分全科医学发展较快地区,全科医生的数量已达到甚
“承担80%以上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工作”至超过基础比例,但对于等全科医学模式的要求仍有距离,仍“有病乱投医”存在总体上全科医生数量少、职称低、薪水低、观念陈旧等问题;多数居民仍遵从传统的的
从医模式,对全科医学、全科医生并不理解。认真分析国内全科医学现状,借鉴国外全科医学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以确立国内全科医学的发展方向。充分开发学校、大医院、高级医师等资源,有针对性的培养、培训全科医生,并落实切实有效的继续教育,结合各地自身的实际困难,研究出台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方由政府、学校、医院、医生多方共同坚决的推进、落实,最终打造出一支高水平的全科医生队伍,是完全案,
可以实现的。
【关键词】全科医学;
家庭医生;
观念;
现状
一、概念
其核心是提供基全科医学是一门新兴的现代医学学科,
本医疗保健。早在1951年,Rogers在《Person centred consulting textbook 》“以个体为中心”一书中,最早提出了这一美国Harvey Picker 研究所创始概念。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Picker 教授,在批判医疗卫生存在的诸多诟病,医疗卫生保提出的经典理论是“透健危机(Medical health care crisis )时,
。20世纪后过患者的眼神,建立和倡导以患者为中心理念”期,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兴起,走过了起步较为艰难并不断再认
全科医学在中国已经发展了20年,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
但真的以全科医学的观念来考量,以及与欧美等长足的进步,
全科医学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严重不足。这个结果的产
生,一方面源于国民对传统医疗方式的惯性,另一方面则是目体制等诸多社会前国内全科医生自身现存的问题以及政策、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因此,我们有必要理性、客观地审视我并就其发展方向做更深入的研究。国全科医学的现状,
作者单位:3000000天津市和平区小白楼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906·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年第34卷第19期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 of Medicine ,2013,Vol.34,No.19
识、再完善、再深化的过程。无论全国各地大政方针、操作形
式、实际举措如何不一,但该模式已得到普遍承认并加以推[1]广。
在国内,全科医生工作地点主要在社区和乡村的基层医疗服务机构,面向的是个体、家庭和社区。比起以医院为中
专科医生为主体、重医疗轻预防的既有卫生服务模式,以心、
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生为骨干、社区站点甚至居民家
更有利于满足(预防、医疗、中为主要诊疗场所的全科医疗,
)“六位一体”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的基层卫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生服务需求。据我国卫生部门测算,
下,三级医院65%的门诊病人和77%的住院病人可以分流到社区
[2]
“哪里排队哪里好”的从众心理。全科医生的观念也需要转
变,很多全科医生并不适应现代医疗模式。医学模式是指用什么观点和方法去研究、处理健康和疾病问题的一种方式。它决定着人们对生命、生理、病理、预防、治疗等问题的基本观
[6]点,指导着人们的医疗实践活动。在国内现任全科医生
绝大多数仍然只重视自身医疗技术的提高,有多少人具备中,
真正的全科医学观念,有多少人在全科医学模式下工作?对
这是必须首先转变的要点。观念更新了,模式转于全科医生,
变了,才能真正成为合格的全科医生。(2)全科医生总体上
职称低、薪水低:据文献,我国07年全科医生仅占医数量少、
生总数的8%,比起理想的30% 60%的比例相去甚远。这
难以从基础医疗获得荣誉、与全科医生缺乏必要的职业认同、
。
二、现状对比
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加之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境的恶化、城市化、流动人口激增等诸多因素,导致现代社会“现代病”不断攀升,不健康生活方式所致的非传染性慢病成
[3]
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流行病。基于“以家庭为卫生保健中,“家庭医生”心”的概念服务在首先欧美等发达国家兴起并
得到较快发展。而中国的医疗卫生实践,也开始了从传统医学模式向新模式转变。
1.国外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国际上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已
全科医生队伍人数占医师队伍总数的30% 有百年历史,
60%,承担80%以上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工作,收入基本与
[4]
专科医生持平。
英国是现代社区卫生服务的发源地。法律规定居民就近选择全科医生注册登记,并接受连续性服务。非急诊病人就医必须先找自己注册的全科医生,经全科医生转诊才能进医院接受治疗。社区卫生的规划主要是通过规定全科医生注册居民数量(1800 3200人/1名全科医生)来实现。
美国全科医生提供的其实是一种基层医疗保健服务。市民病了,一般首先会来找家庭医生,由于家庭医生都是全科医所以一般的疾病他们都能治疗;只有一些无法应付的疾生,病,他们才帮病人转介专科医院。一般情况下,保险公司只负责经过家庭医生同意的继续治疗费用。医生、保险公司、医院之间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互相制约。
加拿大医生分家庭医生和专科医生两类。90%的国民拥有家庭医生,患者原则上必须先看家庭医生,由家庭医生对患者情况进行简单的判断和治疗,并由家庭医生决定是否需要
,家庭医生充当“守门人”取代进一步看专科医生。实际上,
了门诊部医生的工作。这可起到分流病人的作用,也大大减
缓解了高等级医院的压力,是节约医疗资少小病大治的现象,
源的有效模式。
古巴有家庭医生3万多人,远远超过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涵盖了98%的人口,遍及城乡的每个角落。一般每个家庭医生负责120个家庭约600 800个居民的医疗卫生保健工作。家庭医生诊所24小时对居民开放。
2.国内全科医生现状:(1)观念: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民
“有病乱投医”众仍遵从传统的的从医模式,对全科医学、全
“赤脚医生”、科医生并不太理解。提到全科医生即刻联想到
“万金油医生”,认为这些医生看不了大病,不愿意在小医院寻医问药。还有全科医生工作场地多狭小,设施、设备落后,
[5]
不能满足患者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侧面助长了大家的
收入低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大家对全科医学和全科医生在中
民众也没有真正得到从生到死的家庭医国的现状都不满意,
[7]
生式的管理。据2008年“全国全科医学专业技术队伍现状研究课题组”研究结果显示,全国全科医学专业技术队伍
我国具有全科医学专的人员数量极度缺乏。截至2007年底,
业技术资格人员为10670人,占配置需求的8.98%,其中中级
高级技术资格844人;全国注册全科专技术资格为9826人,
业者为6321人,占配置需求的5.32%。同时,相关研究结果全科医师队伍低职称、低学历人员比例较大,队伍年龄显示,老化,缺乏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队伍整体素质偏低,难以
[8]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的卫生保健服务需求。2007年以来,北京地区调查发现,社区医务人员离职223567%归因于薪酬低,人,约占总数的10%,全市2万名社区医
全科医务人员平均年薪为3万余元。经过了近几年的发展,
生的总体状况得到较大改善,但与全科医学发达国家相比,仍上有相当大的差距。(3)部分发展较快地区的瓶颈:在北京、海、浙江等全科医学发展较快的地区,全科医生数量已达到甚至超过基础比例。这是重大进步,是后续发展的基础,很值得
“承担80%以上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工作”肯定。然而对于
等全科医学模式的要求仍有距离。究其原因:主观上,全科医生的全科观念、业务水平与社会地位等等诸多方面有待进一
居民缺乏改变传统医疗观念的动力。(4)社步提高;客观上,
区医院的状态:有很大一部分社区医院只是医院的或者是独立的门诊,只看病、打针、输液。没有或很少完成其他功能,而其公益性的性质也早已被盈利所代替,所建立的社区老年人口健康档案则流于形式,没有动态管理,难以发挥社区医疗在
[9]
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特殊作用。当前城市卫生资源配置重心都在大医院,向基层社区医院转移的力度还远远不够,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尚不够健全,服务能力仍较低,二
,“小病在社区,级服务体系尚未建立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10]
区”的格局远未形成。三、国内全科医学的发展
2011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11]
见》发布;国家发改委、卫生部、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颁布了
[12]
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为全科医生培养及社区卫生工作发展改革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1.政策支持:在全科医学发展较好的上海,徐汇区有多家
“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家级、市级属于发展较好的区
域。然而,虽然很多硬性指标到达到甚至超过公认标准,但仍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年第34卷第19期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 of Medicine ,2013,Vol.34,No.19·2907·
显现出明显差距。据2010年底调查显示:徐汇区社区居民首
诊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比例为36.0%。全科医生的收
[13]
入、社会地位、学术发展等,与专科医生还有较大差距。这充分显示了国内全科医生的现状。(1)逐步落实社区医院首诊转院及双向转诊的医保制度:对于社区医院首诊制,应该客
业务水平低,短期内难观看待:一方面我国全科医生数量少、
“首诊制”以承担的重任;另一方面,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首诊制”制度,病人可以越过全中没有建立有效的全科医生
导致这些医疗机构人满为患,而科医生直接到上级医院就诊,[14]
全科医生的服务量却严重不足。因此,在社区医生的能力
应适应性的逐步试行社区和数量能够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前,
医院首诊转院的医保制度。借鉴全科医学发达国家的普遍经
在政策上迫使国民变更陈旧的医疗观念,接受并体验全科验,
医学带来的根本性改变,从而达到优化医疗资源配置、节约医
根本上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现状。社区疗成本等目的,
卫生服务机构与市级大医院之间实行“双向转诊”制度。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时将患危重疾病的人员转到上级医院;上级医院的康复患者和慢性病患者及时转入社区医疗卫生机[15]
,“由上转下”难度构。由于国民对社区医院既有的不信任
很大。而上级医院受利益驱动,不太可能将“财神”送回社区。这势必造成医疗资源不必要的浪费。不难想象,真正解决这个矛盾,必须有政策层面的强力支持。(2)提高全科医生的社会地位:加强全科医生的培养,应特别重视大学中全科
要让学生在学校中奠定全科医学专业的设立及科目的选择,
坚实基础。逐步落实全科医生的薪金待遇、晋升和培训机会以及其他应有福利,保证全科医生招得来、留得住,这是整体全科医生存在与发展的前提。(3)医师多点执业:改变现行
试行医师多点执业。北京2011年3月起试的医师执业制度,
“医师多点执业”。相关负责人表示,点实行的实行医师多点
就是能使大医院的医师到社区基层服务,借执业的目的之一,
[16]
此弥补社区医生短缺。这样既能缓解目前全科医生数量的不足,也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充分利用。(4)名医下基层:天津的医生晋升高级职称时被要求必须下基层服务3 6个月,参与并指导社区医院的技术业务,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我们
要求各大医院的名医定期下到社区医院,一方不妨引申一下,
面给社区医生以面对面的指导,长期的、系统的提高社区医生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还能提高社区医院的知名度,赢得病患的信任,促使患者自愿到社区医院就诊。(5)三甲医院医生
特别是三甲医院,是中国医疗转岗为社区全科医生:大医院,
的主流。那里有潜在全科功能的科室,如普内科、干部科、老年科及康复科。这些高质量的潜在全科功能资源可以通过转
[17]
岗培训成为全科医生的师资来源。如果能得到政策上的支持,三甲医院完全有望成为高质量全科医生的输出基地,从根本上解决全科医生的数量与质量的难题。(6)医药分家:由于目前的医保政策,使得很多社区医院成为医保大药房。社区医生的大半精力都在为慢性病、康复期病患开药,而且是完全没有技术含量的照方抓药,医保控制开药剂量,经常会因为开药量的问题引发医患冲突。医生承担着现行医保制度带
让全科医生有更多来的社会责任。所以逐步推动医药分家,
的精力真正的为患者服务,而不是变成单纯的处方机器。
2.宣传支持:政府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全科医学,从思
想上影响国民改变观念。全科医生也应该彻底转变传统的医
“以患者疗模式,并运用全科模式为居民服务,让人们感觉到
”“六位一体”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所带来的不同。3.培养、培训、继续教育:美国也曾遇到过城乡地区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不平衡的压力。在当时,过去的几十年中,只有
[18]
不到3%的医学毕业生愿意到偏远的乡村或小城镇工作。为此,美国的医学教育并没有因困难而降低对边远地区医生
而是出台了众多增加乡村地区家庭医生的教育选拔的标准,
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措施,以培养全科医生为重点,与乡计划,
村社区医生紧密配合,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以社区为本
为本州乡村地区全科医生的增加和稳定做出了的医学教育,[19]
应有的贡献。
所以,充分开发学校、大医院、高级医师等资源,有针对性的培养、培训全科医生,并落实切实有效的继续教育,结合各
研究出台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方案,政地自身的实际困难,
府、学校、医院、医生多方共同坚决的推进、落实。我们有理由
在不久的将来,打造出一支高水平的全科医生队伍,是相信,
完全可以实现的。
参
考
文
献
[1]叶林书,等.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的理论溯源与实践思议.中
2011,9(5):38.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2]张国庆,.林玳玳促进社区全科医学事业发展的对策思考.生
2009,19:120.产力研究,
[3]The World Health Report:New health threats in the 21st century.
WHO ,2008.[4]叶林书.社区全科医生资源现状研究及其路径策略探讨.中国
2011,18(23):124.当代医药,
[5]陈妍.浅谈我国全科医学和全科医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海军
2011,32(6):428.医学杂志,
[6]孙鸿炜.全科医生服务视角下的医改之路.新西部,2009,22:
12.[7]刘项楠,甄宏楠.浅谈我国全科医学的产生与发展.中医临床
,201l ,14(2):111-113.研究
[8]田疆.全科医师队伍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中国卫生人才,
2009,10:62.[9]王丽君.我国社区医院的现状与思考.医学信息,2010,23(1):
178.
[10]吴奇.“万金油”2010,阴影下全科医生的发展途径.甘肃科技,
26(17):163-164.
[1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光
2011-07-08(3).明日报,
[12]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央编办,等.
关于印发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卫生队伍建设规划的通知.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文件汇编.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
2011:77-99.区卫生司,
[13]刘诗强.上海市徐汇区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实践与思考.中国卫
2012,15(3):173.生资源,
[14]侯建林.我国全科医生制度面临的困难和发展建议.医学与哲
2011,32(12):9.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15]胡守章.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中国医药指
2012,10(12):744.南,
[16]记者观察.中外全科医生培养情况比较.中国卫生,2011,8:
63.
[17]李建.论中国的全科医学.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9(3):38.[18]Valerie F.Reese,ResidencyFootprint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Training Programs on the Local Physician Workforce and Communities.family Medicine ,2008(5):339-344.
[19]周海燕.美国乡村医学教育计划的实践特点与分析.中国高等
2012,3:127.医学教育,
(收稿日期:2013-07-05)
范文四:全科医学科医师培训细则
全科医学科医师培训细则
全科医学又称家庭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临床二级专业学科 ; 其范围涵盖了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的各类健康问题 . 疾病。经过该专业培训出来的全科医师主要工作在社区,为社区居民提供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个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负责式照顾,并将个体与群体健康照顾融为一体。全科医学专科医师培训时间为 3 年。 一、培训目标
通过全科医学专科医师教育,培训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专业素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能独立开展工作,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合格全科医生,并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骨干。
二、培训方法
培训内容分 3 个部分,即全科医学相关理论学习、临床科室轮转、社区实习。全科医学相关理论学习,时间为 3 个月,采取集中授课和自学的方式进行。
临床科室轮转时间为 26 个月。在轮转期间,学员参加“临床培训基地”中的主要临床三级科室和相关科室的医疗工作,进行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同时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相关管理工作依照临床实习管理制度要求执行。
此外,在医院轮转期间,每周安排不少于半天的集中学习,以讲座、教学研讨会与案例讨论等方式,学习全科医学相关问题与相关学科新进展知识。同时每月安排 1 天到社区基地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和安排的教学活动。
社区培训基地实习时间为 7 个月。要求学员在社区培训基地工作,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全科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社区培训基地安排经过师资培训合格的医师,实行一对一带教。
全科医学专科医师培训的内容及时间分配 :
时间(月) 内 容 具体课程 时间分配 第 1 年 : 全科医学概论 88 学时 1
理论课学习 医患关系与医学伦理学 24 学时 临床科室轮转 11 内科 11 个月
1 第 2 年 : 社区预防保健科 54 学时 理论课学习 康复医学 40 学时
临床心理咨询 24 学时 临床科室轮转 11 内科 1 个月
急诊 2 个月
儿科 2 个月
1
外科 2 个月
妇产科 1 个月
传染科 1 个月
精神科 1 个月
康复科 1 个月
1 第 3 年 : 实用卫生统计与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 52 学时 理论课学习 科研设计与论文撰写 16 学时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 40 学时 临床科室轮转 2 眼科 0.5 个月
耳鼻喉科 0.5 个月
皮肤科 1 个月 临床科室选修 2 可选修科室包括 : 影像科、口腔科、中每科室选修时间在不低
医 于 0.5 个月,最多为 1
科,或自选的其他科室 个月 社区培训基地实习 7 完成细则要求 7 个月
完成毕业论文
注 : 每个月按 22 天计算 ; 理论课学时按每天 6 学时计算。
三、培训内容与要求
第一部分 理论课学习( 3 个月)
本部分学习内容包括全科医生综合素质培训相关课程(详见总则)和全科医学相关理论学习。全科医学相关理论学习的主要课程及学时分配详见下表。各门课程的学习目的及要求分述如下。
全科医学相关理论课程及学时分配 :
序 号 课 程 时间(学时)
全科医学概论 1 88
医患关系与医学伦理学 2 24
康复医学 3 40
临床心理咨询 4 24
社区预防保健 5 54
实用卫生统计与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 6 52
科研设计与论文撰写 7 16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 8 40
合 计 338
(一)全科医学概论
1. 了解我国卫生改革的任务与目标和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
2
2. 掌握全科 . 家庭医学发展的时代背景、主要概念和基本原则,包括医学模式转变与健康观的理论,全科医学、全科医疗、全科医师、三级预防等概念,全科医疗的基本原则 ; 掌握全科医学对个人、家庭和社区进行综合性、连续性、协调性一体化照顾的理论。熟悉全科医师的角色与素质要求、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和联系。了解全科医师的历史起源,全科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国内外全科医学发展概况,我国发展全科医学的必然性、迫切性、特点与可行途径。
3. 掌握全科医疗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全科医师的临床思维方式和诊疗策略。掌握生命周期保健和临床预防的原则。熟悉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主要健康问题,病人管理与教育。了解生物医学模式的优势与缺陷、全科医疗中的成本效益原则及其与医疗保险的接轨。 4. 掌握家庭的定义、家庭结构与功能、家庭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家庭周期理论、家系图的编制与家庭结构的分析。熟悉家庭资源、家庭压力事件、家庭照顾的原则及保健的方法。了解家庭系统理论以及家庭功能评估。
5. 掌握社区的定义及其要素、社区导向的基层医疗( COPC )的基本概念和步骤、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和特征 ; 掌握社区卫生服务需求评价、社区诊断的原则和基本步骤。熟悉社区卫生服务团队的作用及全科医师在其中的角色 ; 熟悉社区卫生服务网络、首诊制、双向转诊原则及其操作方式。了解社区卫生服务计划、实施与评价的基本方法。 6. 掌握社区慢性病的全科医疗管理技能,包括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常见危险因素及评价、社区为基础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原则与工作内容。掌握筛检和周期性健康检查的原则。
7. 熟悉全科医师应具备的知识、技能与态度。了解国外全科医学教育培训特点以及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培训的体系与方法。
8. 熟悉全科医学的健康档案(病历)书写和使用。熟悉慢性病人的 COOP.WONCA 功能状态量表应用。了解基层医疗国际分类( ICPC )的原则和应用。
(二)医患关系与医学伦理学
1. 掌握医疗中的医患关系模型及其意义,以及调整医患关系的主要方法,全科医疗中伦理学基本原则,病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 熟悉与患者交流的常用技巧。 3. 医患关系在全科医学中的重要作用、相关的法律法规、现代社会中健康责任与卫生政策问题、社区卫生服务中全科医师对患者照顾所涉及的伦理学决策问题。 (三)康复医学
1. 了解康复与康复医学的概念,康复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服务对象、工作的基本原则、内容和方法。
2. 熟悉社区康复的概念和要素,工作任务,组织机构,社区康复与专门机构康复的关系 ; 熟悉社区康复的模式、工作程序与制度、社区康复工作及人员的职责。 3. 熟悉康复评定的种类和特点。
4. 掌握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的目的、方法和含义。
3
5. 了解世界卫生组织的残疾分类,以及我国的残疾分类。
6. 熟悉康复治疗的目的、种类和内容。熟悉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的基本原理,了解社区常用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的方法、适应范围和注意事项。 7. 了解康复医学工程的概念。 8. 熟悉轮椅、助行器、矫形器、假肢、自助具的种类、作用、适用范围及使用方法的基本知识。
(四)临床心理咨询
1. 掌握社区常见心理问题的临床特征。
2. 熟悉社区常见心理问题的咨询方法与技术。
(五)社区预防保健
1. 掌握疾病预防的策略与分级预防 ; 掌握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常见危险因素及其评价、防治原则与工作内容。了解监测工作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
2. 熟悉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熟悉常见传染病的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3. 掌握平衡膳食、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内涵 ; 掌握与营养有关的疾病的膳食指导原则 ; 掌握社区居民营养监测方法。熟悉社区营养干预、检测与评价。了解社区实用营养调查方法。 4. 掌握健康传播、健康心理、健康行为的概念 ; 掌握人生三阶段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本原则与内容 ; 掌握人类不良行为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病人管理与教育的原则。熟悉人群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实施、评价方法。
5. 了解社区中常见伤害的种类及其特点,主要影响因素及预防要点 ; 了解残疾的主要致残因素及其残疾预防要点 ; 了解住宅、饮水、食品、空气卫生与健康及安全的有关知识 ; 了解环境与职业防护等。
(六)实用卫生统计与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
1. 掌握资料收集与整理的基本方法 ; 至少掌握一种常用统计软件的使用。 2. 熟悉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的分类及其基本统计分析方法 ; 熟悉常用统计图表的编制。 3. 了解定性资料的量化处理方法。
4. 掌握流行病学定义、基本概念 ; 掌握疾病分布与疾病负担的基本概念和测量指标 ; 掌握疾病筛检的原则和方法,运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社区人群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5. 熟悉流行病学基本研究方法及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
(七)科研设计与论文撰写
1. 掌握科研设计的基本步骤和基本原则 ; 掌握科研论文的格式与内容要求。 2. 熟悉科研论文评阅的基本原则和论文撰写的基本技巧。
(八)社区卫生服务管理
1. 掌握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目的、任务、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 ; 掌握社区中人、财、物、资料、信息和时间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4
2. 熟悉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常用的质量评价指标和管理原则 ; 熟悉社区卫生服务的组织结构及其环境,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建设 ; 掌握首诊制与双向转诊制的基本概念与有关要求。
第二部分 医院科室轮转( 26 个月)
全科专科医师轮转临床科室及时间安排:
科 室 时间(月) 科室 时间(月) 内科 12 (包括老年病、 EKG ) 皮肤科 1 儿科 眼科 2 0.5 精神科 耳鼻咽喉科 1 0.5 急诊科 康复科 2 1 传染科 选修 1 2
外科 2
妇产科 1
(一)内科
轮转 12 个月。
1. 学习目的
通过内科轮转,使学员掌握准确询问病史,书写病历,进行全面体格检查,熟悉诊疗常规(包括诊疗技术)等基本技能,基本掌握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
2. 要求细则
( 1 )症状学 :
掌握以下常见症状的诊断、鉴别诊断技能和处理原则 : 发热、头痛、胸痛、腹痛、腹泻、头晕、昏迷、贫血、呕吐、黄疸、血尿、便血、咯血、腰背痛、水肿、抽搐、咳嗽、疲乏、消瘦、肥胖、便秘、失眠等。
( 2 )心脑血管系统 :
1 )高血压( 10 例) :
掌握 : 正常人血压值,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分型 ; 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诊断 ; 高血压的分级 ; 特殊类型高血压,如高血压危重症、急进型高血压、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 ; 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 ; 高血压急症的治疗原则 ; 高血压病的一、二、三级预防原则与康复。
熟悉 : 高血压药物治疗进展动态。
2 )冠心病( 5 例) :
掌握 : 冠心病的诊断,心绞痛的临床分型、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缓解期的治疗,急性期的处理及转诊指征 ; 心肌梗死的诊断依据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尤其是胸痛的鉴别诊断,院前急诊处理及转诊指征 ; 冠心病的一、二、三级预防原则及康复措施。
5
熟悉 : ST 段抬高型和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期不同的处理原则 ; 心肌梗死恢复期、维持期的康复医疗。
了解 : 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分型 ;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与外科治疗的方法和适应证。 3 )充血性心力衰竭( 5 例) :
掌握 : 心力衰竭的定义、分型 ; 临床表现、物理诊断和鉴别诊断、心功能分级、治疗与预防原则及康复 ; 急性心力衰竭的院前急救 ; 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等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证、禁忌证,及药物过量的临床表现与处理原则。 了解 : 病因、诱发因素。
4 )心律失常( 5 例) :
掌握 : 物理诊断与各种心律失常心电图的表现(房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 ; 严重心律失常院前处理及转诊指征。
熟悉 :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
了解 : 常见心律失常的病因、血流动力学改变 ; 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5 )脑血管病( 10 例,至少 2 例出血性脑血管病) :
掌握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脑出血及高血压脑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及转运原则 ; 脑血管病的一、二、三级预防和康复措施。 了解 : 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分类。
6 )相关的诊疗方法 :
了解 : 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测定,心电图运动试验,超声心动图的应用范围 ; 头颅 CT 扫描的适应证 ; 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适应证及术后的注意事项 ; 介入治疗后病人的社区照顾与随访。
( 3 )呼吸系统 :
1 )上呼吸道感染( 2 例) :
掌握 : 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合理用药的原则、防止抗生素的滥用。 熟悉 : 同其他疾病早期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鉴别诊断。 了解 : 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2 )支气管哮喘( 2 例) :
掌握 : 临床表现、发病诱因、发病时体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缓解期预防复发措施和社区防治。
熟悉 : 哮喘持续状态的临床表现、急救原则。
了解 : 病因、流行病学特点、峰流速仪的使用。
3 )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病( 5 例) :
掌握 : 病因、临床表现、分型、诊断、鉴别诊断 ; 急性发作期及慢性迁延期的治疗,一、二、三级预防措施与康复 ; 咳嗽的诊断步骤及常用的辅助检查,能引起咳嗽的疾病的鉴别诊断。
6
4 )肺炎( 5 例) :
掌握 : 临床症状、体征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原则。 熟悉 : 鉴别诊断 ; 几种常见肺炎的特征与鉴别。 了解 : 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处理。
5 )相关的诊疗方法 :
熟悉 : 胸部 X 线检查的临床应用。
了解 : 纤维支气管镜的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及病人检查的准备 ; 常规肺功能测定方法 ; 动脉血气的判定 ; 痰涂片、抗酸染色、革兰染色、痰脱落细胞检查、结核菌素试验的临床应用 ; 胸部 CT 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 磁共振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 4 )消化系统 :
1 )慢性胃炎( 5 例) :
掌握 : 慢性胃炎的分型及其不同临床表现、鉴别诊断要点和常用的治疗方法。 2 )消化性溃疡( 5 例) :
掌握 : 临床表现特点(包括特殊表现,如复合溃疡及球后溃疡的特点),鉴别诊断、治疗原则、预防措施、大出血的急诊处理及转院措施 ; 溃疡病的手术治疗指征、预防措施。 熟悉 : 并发症及处理。
了解 : 各项辅助检查的临床意义及检查前的准备 ; 药物治疗,如组胺 H 受体阻滞剂和质2子泵抑制剂、胃粘膜保护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 3 )急、慢性腹泻( 2 例) :
掌握 : 粪便外观、镜检特征、直肠指诊技术 ; 急、慢性腹泻的常见病因及鉴别诊断 ; 一般常规治疗、特殊性治疗和预防原则。
熟悉 : 感染和非感染性肠道疾病的鉴别诊断。
了解 : 结肠镜检、钡灌肠的适应证及准备工作。
4 )肝硬化( 2 例) :
掌握 : 肝硬化黄疸、腹腔积液的病因、鉴别诊断要点。
熟悉 : 辅助检查的方法及临床意义,黄疸、腹腔积液疾病的特征。
了解 : 肝硬化的发病机制,熟悉代偿期、失代偿期的表现、肝性脑病的诱因及预防。 5 )相关的诊疗方法 :
了解 : 纤维胃镜、纤维结肠镜、胃液分析、十二指肠液分析及消化道系统 X 线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查前准备 ; 超声和核医学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 ; 三腔两囊管插管术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方法及准备工作。
( 5 )泌尿系统 :
1 )泌尿系统感染( 5 例) :
掌握 : 鉴别诊断、抗感染治疗及预防方法。
7
熟悉 : 血尿、蛋白尿、管型尿、脓尿及细菌尿的鉴别 ; 急、慢性泌尿系统感染的诱因、临床表现。
2 )肾小球肾炎( 10 例) :
掌握 : 与有关水肿、尿液异常、高血压及肾功能减退疾病鉴别 ; 肾功能不全时的药物应用 ; 预防原则。
熟悉 : 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流行病学、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抗凝剂的应用 ; 急、慢性肾炎并发症的处理 ;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病肾动脉硬化)。
3 )急、慢性肾功能不全( 5 例) :
掌握 : 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诊断、治疗原则。 熟悉 : 非透析疗法(营养疗法)。 了解 : 透析疗法的分类和适应证。
4 )相关的诊疗方法 : 掌握 : 各种肾功能检查方法、应用和结果判断。 了解 : 免疫、放射、超声、核医学方法在肾功能检查中应用。
( 6 )内分泌及代谢系统 :
1 )糖尿病( 10 例) :
掌握 : 分型与诊断标准,饮食疗法、食物热能计算及实施要点,运动治疗与药物治疗 ; 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诱发因素、诊断及救治措施、转诊指征 ; 口服降糖药的种类、用法及注意事项。
熟悉 : 糖尿病的心血管、肾脏、眼、神经系统病变,皮肤损害、诱发感染性疾病及其他病变的发生与监测 ; 胰岛素使用的适应证、治疗方案及注意事项。
2 )高脂血症和高脂蛋白血症( 5 例) :
掌握 : 非药物治疗方法、药物治疗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以及康复。 熟悉 : 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分类 ; 血脂异常的各项实验室检查标准。 了解 : 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及其代谢。
3 )痛风( 2 例) :
掌握 : 诊断、鉴别诊断及防治原则。 熟悉 : 临床表现。
了解 : 痛风的病因、发病机制、分类。
4 )甲状腺功能亢进( 2 例) :
掌握 : 诊断、鉴别诊断 ; 甲亢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 ; 甲状腺危象诱因。 熟悉 : 甲亢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的各项诊断标准。
了解 : 甲亢的病因学、分类 ; 手术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副作用 ; 甲状腺危象的防治。 5 )相关的诊疗方法 :
了解 : 内分泌疾病的分类、诊断原则、实验室检查的应用、内分泌试验及测定标本留取的要求 ; 营养病和代谢病的原因、发病机制、分类。
( 7 )风湿性疾病 :
8
了解风湿性疾病的分类。
1) 系统性红斑狼疮( 2 例) :
掌握 : 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
熟悉 : 临床表现、免疫学检查、诊断指标、疾病活动度的判定、药物治疗及其预后。 了解 :
病因、发病机制、诱发因素。
2 )类风湿关节炎( 5 例) :
掌握 : 有关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康复。
熟悉 : 临床表现、实验室和辅助检查、治疗方法。
了解 : 病因、发病机制。
3 )急、慢性关节痛 :
掌握 : 能引起关节疼痛疾病的病因和临床特征。
熟悉 : 急、慢性关节痛的病因、诊断、实验室检查及 X 线检查的应用原则。 ( 8 )血液系统 :
1 )贫血( 5 例) :
掌握 : 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的病因、分类、鉴别诊断、临床表现。 熟悉 : 实验室检查。
2 )出血性疾病( 2 例) :
掌握 : 常见出血性疼痛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 3 )急、慢性白血病( 5 例) :
掌握 : 急、慢性白血病的分类、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药物的治疗原则。 熟悉 :
药物治疗方案。
4 )相关的诊疗方法 :
熟悉 : 骨髓穿刺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操作方法 ; 输血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 内科基本技能要求:
操 作 技 术 名 称 例数(?) 掌 握 : 各 10 物理诊断技能
吸痰术 5 胸部 X 线读片 10 心电图机操作,写出心电图诊断结果报告(左右心室肥大、心房肥大、5 左右束支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心肌梗死及各种常见心律失常) 输液的操作方法、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5 导尿术的适应证、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5 灌肠法的适应证、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5 各种注射的操作方法、适应证及注意事项 2
9
普通生物显微镜的使用与维护 3 标本(粪便、尿、痰、血液标本)采集的目的、用物准备、操作方法、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临床常用检验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熟 悉 :
腰椎、胸腔、腹腔及骨髓穿刺技术
( 9 )老年医学 :
掌握 : 常见老年病与老年问题的诊治(心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病、骨质疏松、前列腺问题、痴呆、尿失禁等) ; 老年人患病的特点 ; 老年人合理用药的原则。 熟悉 : 老年人划分标准 ; 合理应用抗生素、维生素的原则。
药物与疾病相互作用。
(二)儿科
2 个月。
1. 基本理论
( 1 )小儿生长发育 :
掌握 : 体重、身长、头围、前囟、牙齿、体格发育指标的测量、计算方法及正常值 ; 几项临床专用发育规律指标。
熟悉 : 小儿神经、精神发育的规律。
了解 : 生长发育的规律、临床意义及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 2 )新生儿常见疾病 :
1 )新生儿窒息 :
了解 : 病因、临床表现(青紫窒息、苍白窒息)及诊断,并熟悉 Apgar 评分法 ; 急救处理及并发症的治疗转诊指征、预防措施、病理生理特点、并发症及后遗症。 2 )新生儿肺炎 :
了解 : 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防治及转诊原则。
3 )新生儿黄疸 :
了解 : 新生儿时期胆红素代谢的特点 ; 分类诊断及鉴别诊断 ; 高胆红素血症、胆红素脑病的临床表现、危害性及防治方法。
4 )新生儿败血症 :
熟悉 : 诊断与防治原则 了解 : 病因。
5 )新生儿出血症 :
熟悉 : 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防治原则。 了解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3 )营养性疾病 :
掌握 : 营养不良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原则与预防措施 ; 单纯性肥胖症临床表现及诊断、防治措施 ;WHO 关于贫血的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原则 ; 佝偻病临床表现
10
及各期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原则 ; 婴儿手足搐搦症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原则。
熟悉 : 营养不良病因、病理生理 ;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病因、发病机制及小儿铁代谢的特点、临床表现 ; 佝偻病病因及发病原理 ; 维生素 D 过量或中毒的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 了解 : 单纯性肥胖症概念、定义、病因及病理生理 ; 维生素 D 的主要生理功能 ; 婴儿手足搐搦症的发病机制及本病与佝偻病的关系。
( 4 )各系统疾病 :
1 )上呼吸道感染(上感)( 3 例) :
掌握 : 小儿上感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熟悉 : 小儿上感的临床特点。
了解 : 急性呼吸道感染在儿科的重要性。
2 )先天性心脏病 :
熟悉 : 小儿各年龄心界、心率、血压正常值 ; 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分类及特点 ; 进一步确诊的检查项目 ; 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征的治疗及转诊原则。 了解 :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 上述几种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血流动力学特征、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3 )病毒性心肌炎 :
熟悉 : 诊断方法、治疗、转诊、患儿管理及预防原则。
了解 : 病原及发病机制。
4 )小儿腹痛 :
熟悉 : 病因、检查方法、鉴别诊断、内外科处理原则及转诊指征。
5 )腹泻及液体疗法( 5 例) :
掌握 : 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特别是液体治疗原则。
熟悉 : 病因,发病机制。
6 )急性肾炎及肾病综合征( 3 例) :
掌握 : 处理原则。
熟悉 : 诊断要点 ; 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急进性肾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及泌尿系统感染的鉴别要点 ; 急性肾炎重症病例(高血压脑病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要点。 了解 : 病因及发病机制。
7 )小儿急性白血病( 2 例) :
了解 : 临床表现、诊断和形态学分型 ;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疗及预后特点 ; 患儿院外管理措施。
8 )小儿糖尿病( 3 例) :
掌握 : 患儿的院外管理的原则与措施。
11
熟悉 :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方法、处理原则 ; 酮中毒的早期发现和紧急处理。 了解 : 发病特点。
9 )小儿惊厥、癫痫( 2 例) :
掌握 : 高热惊厥诊断、鉴别诊断及急救措施和预防原则 ; 癫痫治疗原则,常用抗癫痫药的使用方法。
熟悉 : 高热惊厥临床表现 ; 各型癫痫的诊断要点 ; 癫痫持续状态的定义、危害性及治疗原则。
了解 : 高热惊厥病因、发病机制、预防原则 ; 癫痫病因、临床分型及各型特点。 ( 5 )小儿常见急性传染病 :
1 )麻疹 :
掌握 : 麻疹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方法和预防措施。 熟悉 : 临床表现及常见的并发症。
了解 : 病因及流行病学特点。
2 )水痘 :
掌握 : 水痘临床表现、发疹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防治原则。 了解 : 病因、流行病学特点、并发症及防治原则。
3 )风疹 :
掌握 : 诊断、鉴别诊断和防治方法。
熟悉 : 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了解 : 病因、流行病学特点。
4 )流行性腮腺炎 :
掌握 : 流行性腮腺炎的诊断、鉴别诊断、防治原则。
熟悉 : 临床表现。
了解 :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点 ; 并发症(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心肌炎等)。
5 )猩红热 :
掌握 : 猩红热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方法。
熟悉 : 临床表现、常见并发症。
了解 : 病因、流行病学特点。
6 )小儿结核病 :
掌握 : 小儿结核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
熟悉 : 小儿结核病的常见类型(结核感染、原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等)。 了解 : 小儿结核病的病因、发病特点。
( 6 )其他理论与知识 :
掌握 : 小儿用药特点及药物剂量的计算方法。
2. 儿科基本技能要求
12
操作技术名称 例次(?) 掌握 : 小儿查体和物理诊断技术 10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术 5
了解 : 小儿腰椎穿刺、股静脉穿刺、颈静脉穿刺等技术
(三)外科
2 个月。
1. 基本理论
( 1 )外科感染( 5 例) :
掌握 : 外科常见软组织感染的病因、临床表现、防治方法 ;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原则。 熟悉 : 概念、病因、转归和防治原则 ; 败血症、脓血症、破伤风、局部化脓感染的临床表现、防治原则和转诊指征。
了解 : 气性坏疽的临床表现和转诊原则。
( 2 )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调 :
掌握 : 水和钠代谢紊乱、体内钾异常、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的临床表现、防治原则和转诊指征。
熟悉 : 体内钙异常、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的临床表现和防治。 了解 : 体液平衡及渗透压调节、酸碱平衡的维持。
( 3 )休克( 2 例) :
掌握 : 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在社区中的急救技术及基本处理原则。 熟悉 : 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
了解 : 病因、病理生理变化。
( 4 )颈部疾病( 3 例) :
掌握 : 甲状腺肿物的诊断、鉴别诊断要点与治疗原则。
熟悉 : 颈部肿块的鉴别诊断。
( 5 )乳房疾病( 3 例) :
掌握 : 乳房的检查方法 ; 急性乳腺炎的诊断、预防和治疗 ; 乳房脓肿的切开引流、注意事项和并发症 ; 乳腺增生的分型、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
熟悉 : 乳房肿块,乳腺增生与乳头溢液的诊断 ; 乳腺癌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防治原则。 ( 6 )腹部疾病 :
1 )腹外疝 :
掌握 : 腹股沟斜疝、直疝与股疝的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治疗原则。 熟悉 : 腹外疝的临床类型。
2 )阑尾炎( 2 例) :
掌握 : 急、慢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 转诊指征。 熟悉 : 特殊类型(小儿、妊娠、老年、异位)阑尾炎的临床特点。
13
了解 : 手术治疗的方法和合并症。
3 )肠梗阻( 2 例) :
掌握 : 单纯性与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治疗原则。 熟悉 : 急性肠梗阻的病因、临床分型和治疗原则。
4 )溃疡病穿孔 :
掌握 : 临床表现、诊断与外科治疗的指征。
了解 : 外科治疗的手术方法和并发症。
5 )胆囊炎、胆石症( 2 例) :
掌握 : 急性胆囊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的临床表现、诊断、有关外
科黄疸型疾病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熟悉 : T 型管放置、护理、造影及拔管适应证。
了解 : 超声检查的诊断依据 ; 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 PTC )、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 PTCD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RCP )的适应证。 6 )胰腺疾病( 2 例) :
掌握 : 急慢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熟悉 : 急慢性胰腺炎的病理 ; 胰腺癌和壶腹部癌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了解 : 慢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7 )急腹症 :
掌握 : 急腹症的临床表现与处理原则。
熟悉 : 诊断方法和转诊指征。
8 )胃癌、肠癌与肝癌 :
掌握 : 处理原则和手术适应证。
熟悉 : 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 7 )肛门直肠疾病( 2 例) :
掌握 : 肛裂、肛瘘、痔的临床表现与防治原则。
( 8 )周围血管疾病( 2 例) :
掌握 : 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表现、特殊检查、防治措施、手术的适应证。 了解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深部静脉炎、囊状淋巴瘤的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 ( 9 )
创伤和烧伤( 2 例) :
掌握 : 创伤和烧伤的临床诊断、初期处理、转诊原则及康复原则。 了解 : 创伤和烧伤的病理 ; 化学烧伤、电击的急救。
( 10 )泌尿系结石与前列腺疾病 :
掌握 : 急性尿潴留的病因、治疗原则。
熟悉 : 泌尿系结石的病理、临床诊断和处理原则 ; 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症及前列腺癌的
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预防。
14
( 11 )骨折、脱位与扭伤( 5 例) :
掌握 : 常见骨折与脱位的临床表现,急救、转送和治疗原则 ; 小夹板固定、石膏固定的方法和适应证 ; 骨折的康复原则。
熟悉 : 骨科的检查方法 ; 骨折与脱位的并发症和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了解 : 骨折与脱位的病因。
( 12 )腰腿痛和颈肩痛( 5 例) :
掌握 : 腰腿痛和颈肩痛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康复原则 ; 疼痛封闭治疗的适应证、方法和注意事项。
了解 : 腰腿痛和颈肩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各关节穿刺部位和方法。 ( 13 )骨关节病与骨肿瘤( 2 例) :
熟悉 : 急、慢性血源性骨髓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 退行性骨关节病的诊断与治疗。 了解 : 骨结核的好发部位、病理变化特点、诊断与治疗 ; 良性与恶性骨肿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康复原则。
( 14 )其他相关理论与知识 :
掌握 : 外科常用的消毒剂、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
熟悉 : 清创原则与方法。
了解 : 细菌来源和控制途径,灭菌的常用方法及灭菌后物品的使用期限 ; 各关节穿刺的部位和方法。
2. 基本技能
外科基本技能要求 :
操作技术名称 例次(?)
掌握 : 5
外科疾病的查体和物理诊断技术 3
无菌操作(手术野准备) 5
小伤口的清创缝合技术 5
各种伤口的换药法 3
体表肿物的切除技术 4
常见软组织脓肿的切开引流方法 5
小夹板、石膏固定方法 5
疼痛封闭治疗 2
肛门指诊操作 2
肛门镜的使用方法
了解 : 各关节穿刺的方法 3
(四)妇产科
1 个月。
15
1. 基本理论
( 1 )青春期 :
掌握 : 性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熟悉 : 月经失调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 性暴力的处理原则。 ( 2 )白带异常( 3 例) :
掌握 : 宫颈癌普查的宫颈涂片方法及病理结果的判断。
熟悉 : 各种阴道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 妇科肿瘤导致白带异常的特点。 ( 3 )下腹痛( 5 例) :
掌握 : 妇科急腹症的转诊指征及院前处理 ; 痛经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转诊指征。
熟悉 : 卵巢肿物扭转及破裂的临床表现 ; 盆腔炎症的诊断 ; 异位妊娠临床表现及治疗。 了解 : 盆腔炎症的治疗原则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
( 4 )阴道异常出血( 5 例) :
熟悉 : 功能性子宫出血、绝经后出血、流产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 ; 闭经的诊断。 ( 5 )盆腔肿物( 5 例) :
熟悉 : 子宫肌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及主要卵巢肿瘤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 了解 : 妇科 B 超检查的临床应用。
( 6 )更年期保健( 3 例) :
掌握 : 绝经期保健。
熟悉 : 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 更年期常见健康问题及预防。 了解 : 更年期综合征的激素补充疗法。
( 7 )围生保健 :
掌握 : 妊娠诊断及早孕 HCG 试纸的使用方法 ; 孕期保健的检查内容,高危妊娠的临床表现、诊断及转诊适应证,临产表现及护理 ; 产后保健。
熟悉 : 测定血 HCG 和β -HCG 的指征 ; 异常产褥的诊断和处理原则,转诊指征,产后抑郁症的诊断处理原则。
( 8 )计划生育 :
掌握 : 各种避孕方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熟悉 : 避孕失败后补救措施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原则 ; 药物流产常见的并发症及转诊指征 ; 优生优育的指导及内容。
了解 : 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 ; 不孕症。
2. 妇产科基本技能要求
操作技术名称 例次(?)
掌握 : 双合诊技术 5
窥阴器的使用方法 5
16
子宫颈涂片技术 5
熟悉 : 孕期检查方法 2
(五)传染科
1 个月。
( 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掌握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治疗原则,暴发型流脑(败血症型、脑膜脑炎型、混合型)的抢救治疗原则 ; 转诊指征、预防原则和方法。 熟悉 : 诊断及鉴别诊断。 了解 : 病因、流行病学特点及发病机制。
( 2 )流行性出血热 :
掌握 : 诊断及鉴别诊断、处理原则和预防措施。 熟悉 : 临床表现。 了解 : 病因、流行病学特点及发病机制。
( 3 )细菌性痢疾 :
掌握 : 诊断和鉴别诊断 ; 治疗原则及方法,中毒型痢疾的处理原则、转诊指征及预防措施。
熟悉 : 临床特点及分型 ; 中毒型痢疾休克型、脑型、混合型的诊断标准。 了解 : 病因、流行病学特点和发病机制。
( 4 )霍乱 :
掌握 : 治疗原则、重型患者的抢救措施、液体治疗的重要性,转诊指征和预防措施。 熟悉 : 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了解 : 病因、流行特点和发病机制。
( 5 )艾滋病 :
掌握 : 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熟悉 : 病原学、流行病学特点 ; 临床分期及临床特点。
了解 : 目前国内外流行情况及本病的危害性 ; 诊断、治疗原则。 ( 6 )病毒性肝炎( 5 例) :
掌握 : 肝功能及各种实验室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诊断及鉴别诊断、预防原则。 熟悉 :
分型、病原学,传染途径 ; 各型的临床表现 ; 治疗原则。 ( 7 )结核病( 2 例) :
掌握 : 预防原则和治疗方法。 熟悉 : 诊断与鉴别诊断。 了解 : 流行趋势。 ( 8 )其他相关理论与知识 :
熟悉 : 常规消毒、隔离方法、自我防护。
(六)急诊急救
2 个月。
1. 基本理论
( 1 )概论 :
17
掌握 : 突发事件主要判断方法及紧急处置原则 ; 常用急救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具体使用方法(心肺复苏药、强心利尿剂、解痉平喘药、镇痛药、止血药、抗心律失常药等) ; 生命体征观察方法记录及临床意义 ; 院前急救流程及急救技术。
熟悉 : 高级心肺复苏的步骤和条件以及心肺复苏的终止指标。
了解 : 现代急诊医学主要内容(急救医学、灾难医学、危重医学) ; 现代急诊医疗体系基本组织形式(院前急救、急诊室、院内危重病强化监护病室) ; 灾难抢救、重大交通事故、地震、水灾、火灾等重大抢救处理原则。
( 2 )高热、昏迷、咯血 :
了解 : 急诊高热、昏迷、咯血的常见病因、诊断、处理及转送原则。 ( 3 )急性呼吸困难、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自发性气胸 : 掌握 : 急救措施、转送方法。
熟悉 : 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了解 : 常见病因、发病机制,治疗原则。
( 4 )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 :
掌握 : 临床表现、鉴别诊断、急救及转送原则。 了解 : 定义、病因、病理生理改变。 ( 5 )心肺脑复苏术 :
掌握 : 心脏骤停的快速诊断、初级心肺复苏术( BLS )、心脏骤停的呼救求援及转送方法。
熟悉 : 高级心肺脑复苏术。
了解 : 心脏骤停定义、病因、病理生理改变。
( 6 )休克 :
掌握 : 急救原则及转运方法。
熟悉 : 一般分类及临床表现。
了解 : 常见急诊休克类型的病因、病理生理改变及治疗原则。
( 7 )上消化道出血 :
掌握 : 救治及转送方法。
熟悉 : 病因诊断方法。
了解 : 失血量估计及判断是否继续出血的方法。
( 8 )急性肾功能衰竭 : 掌握 : 诊断要点。
了解 : 病因、发病机制及分类 ; 早期治疗和进一步治疗的原则。
( 9 )癫痫持续状态 :
掌握 : 治疗原则、紧急救治及搬运方法。 熟悉 : 分类及临床表现。 了解 : 病因。 ( 10 )中毒与意外伤害 :
掌握 :
18
1 )中毒与意外伤害的诊断、鉴别诊断、急救及转送原则。熟悉主要临床表现。了解毒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及中毒机制。
2 )有机磷农药中毒、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的诊断及急救原则。了解其原因、毒理、进入人体途径、进一步治疗原则。
3 )毒蕈中毒、急性乙醇中毒(酒精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诊断要点。熟悉急救原则。了解其原因和毒理作用机制。
4 )掌握毒虫蜇咬中毒紧急处理方法。熟悉其临床表现。了解其原因及主要毒理作用机制。 5 )掌握阿片类药物中毒、安眠药中毒的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了解其治疗原则、戒毒常识。
6 )掌握中暑的紧急处理方法。了解中暑生理改变及临床分类。
7 )掌握淹溺现场急救方法。熟悉其诊断要点。了解生理变化。
熟悉 :
1 )一氧化碳中毒、砷(砒霜)中毒、亚硝酸盐中毒的诊断要点、急救方法。了解其中毒的病因、毒理。
2 )动物咬伤的伤口处理及进一步处理原则。了解动物咬伤的预后。 ( 11 )创伤 :
掌握 : 多发创伤现场急救及转送原则 ; 颅脑外伤诊断程序、现场急救原则及转送指征 ; 气胸、肺挫伤、肋骨骨折的诊断、现场急救及转送指征 ; 骨折急救方法以及颈椎外伤、脊椎外伤、合并截瘫、四肢骨折病人的搬运方法 ; 手外伤伤口紧急处理方法及断指保存方法 ; 烧伤现场急救原则及转送指征。
熟悉 : 多发性创伤诊断程序 ; 骨折伤情判断程序。
了解 : 颅脑外伤分类 ; 胸部外伤分类 ; 骨折分类 ; 手外伤诊断要点 ; 烧伤进一步治疗原则。
( 12 )其他相关理论与知识 :
掌握 : 呼叫 120 急救电话的要点 ; 搬运心脑血管急症、脊髓损伤、骨折等病人的要领 ; 使用救护车转运病人的指征和转运前的准备。
2. 急诊急救基本技能要求
操作技术名称 例次(?)
掌握 : 徒手心肺复苏技术 3
洗胃术操作方法及准备工作 2
创伤的包扎止血固定 4
了解 : 电除颤术、气管插管或切开术
(七)皮肤科
1 个月。
1. 基本理论
19
( 1 )总论 :
掌握 : 皮肤病的基本临床症状。掌握常用外用药的性能、剂型及外用药治疗原则。
熟悉 : 预防原则、常用内服药物的使用 ; 各种急性传染病皮疹的鉴别诊断,如麻疹、风疹、
水痘、猩红热等。
了解 : 正常皮肤的组织构造及生理功能。
( 2 )湿疹 :
掌握 : 湿疹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熟悉 : 重症湿疹的处理原则。
了解 : 湿疹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 3 )接触性皮炎 :
掌握 : 一般接触性皮炎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熟悉 : 重症接触性皮炎的处理原则。
了解 : 接触性皮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 4 )药疹 :
掌握 : 一般药疹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预防方法。 熟悉 : 重症药疹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了解 : 病因和发病机制。
( 5 )荨麻疹 :
掌握 : 急、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重症荨麻疹的急救处理。 熟悉 : 特殊类型荨麻疹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了解 : 荨麻疹病因及发病机制。
( 6 )银屑病 :
掌握 : 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了解 : 银屑病的病因及诱发因素 ; 特殊类型银屑病表现。 ( 7 )皮肤真菌感染 . 癣 :
掌握 : 手足癣及体股癣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熟悉 : 头癣、甲癣及
花斑癣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了解 : 浅部真菌病的常见病原菌及检查方法。 ( 8 )带状疱疹 :
掌握 : 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 9 )寻常性脓疱疮 :
掌握 : 寻常性脓疱疮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 10 )疣 :
了解 : 各种疣(寻常疣、扁平疣、传染性软疣)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 11 )性传播疾病 :
20
熟悉 : 梅毒、淋病的病因及传播途径 ; 后天性梅毒的分期、各期的临床表现及胎传梅毒的临床表现、梅毒血清学检查的临床意义及梅毒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 淋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了解 : 性传播性疾病概念及目前我国性传播性疾病的概况 ; 非淋菌性尿道炎、生殖器疱疹及尖锐湿疣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原则。
( 12 )日光性皮炎 :
掌握 : 日光性皮炎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了解 : 病因、发病机制。 ( 13 )痤疮 :
掌握 : 寻常性痤疮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了解 : 痤疮病因、发病机制。 (八)眼科
0.5 个月。
1. 基本理论
掌握 : 睑腺炎(麦粒肿)、睑板腺囊肿(霰粒肿)、结膜炎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 预防近视眼,眼保健知识及宣教手段。
熟悉 : 白内障、青光眼、角膜巩膜病、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屈光不正、老视、斜视的诊断处理,以及一般眼外伤、化学性烧伤、电光性眼炎的应急处理原则 ; 畏光、流泪、红眼、视力障碍、视疲劳等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 ; 全身疾病的眼部表现。
2. 眼科基本技能要求
操作技术名称 例次(?)
掌握 : 眼底镜的使用 5
动脉硬化、糖尿病眼底 3/ 项
熟悉 : 外眼一般检查
眼内异物处理方法
了解 : 眼压测定 3 3
(九)耳鼻咽喉科
0.5 个月。
1. 基本理论
掌握 : 各种类型的中耳炎、鼻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喉炎、神经性耳聋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熟悉 : 鼻出血的发病原因及急救措施 ; 喉梗阻的原因、所致呼吸困难分度及诊断、紧急处理原则。
了解 : 耳鼻喉外伤、烫伤、化学烧伤的诊断及急救措施 ; 喉、气管、食管异物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原则。喉直达镜、气管镜、食管镜检查的适应证 ; 助听器的选择及使用。
2. 耳鼻喉科基本技能要求
21
操作技术名称 例次(?) 掌握 : 3
外鼻、鼻腔、鼻窦、外耳、鼓膜及咽喉的检查方法 5
鼻镜、耳镜、喉镜的使用方法
熟悉 : 音叉检查方法、语言测听法 2
了解 : 外耳道疖切开术鼻腔异物、咽异物取出术
(十)精神科
1 个月。
掌握 : 精神疾病症状学、认知和认知过程的障碍、情感和情感过程的障碍、意志行为和意志行为的障碍、精神疾病常见综合征等 ; 常见精神卫生问题的卫生宣教技术和常用筛检量表的使用。
熟悉 : 焦虑性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疑病性神经症、强迫症、癔病等常见神经症的基本理论、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康复技术 ; 典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和防治对策 ; 情感性精神障碍和心因性精神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 急性抗精神病药物中毒的识别,初步处理和转诊 ; 常见心理问题的咨询原则与技术 ; 精神病人的社区家庭康复原则与方法。 了解 : 常见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及处理 ; 常见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以及儿童期、更年期、老年期常见精神障碍 ; 酒与药物依赖的识别、处理原则和转诊指征 ; 有关的心身医学知识,如心身疾病、人格问题、性问题、精神反应迟滞等。
(十一)康复医学
1 个月。
熟悉 : 神经系统常见病、伤、残的特点,以及康复评定、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和注意事项 ; 骨关节、软组织常见病、伤、残的特点及康复评定、治疗和注意事项 ; 各部位炎症、伤口、瘢痕、黏连的特点及康复评定、治疗和注意事项 ; 心肺疾病的特点以及康复评定、治疗和注意事项 ; 其他病症的特点以及康复评定、治疗和注意事项。 了解 : 糖尿病的特点以及康复评定、治疗和注意事项。 (十二)选修 2 个月。 在所选科室的最短学习时间为 0.5 个月,最长时间为 1 个月。其中,可安排到中医药科室学习轮转。
第三部分 社区实践( 7 个月)
本部分学习主要是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受训者直接参加社区全科医疗诊疗实践和病人管理活动,使其树立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基础的观念,培养为个体与群体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服务的能力,与服务对象沟通并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技巧 ; 训练社区卫生服务综合管理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以及结合实际工作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开展科研的基本素质。掌握重点人群的预防保健能力。
全科医学社区培训形式有讲课、示教、案例讨论、教学研讨会、社区临床服务与预 防工作实践、社区调研、科研等。
22
本部分的具体要求细则如下。
(一)全科医疗服务技能
掌握 : ?全科医疗接诊方式的特点、与病人沟通技巧,建立彼此依赖的医患关系的技巧 ; 全科医学基本理论和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的实际应用 ; ?以个人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的照顾模式,能够在医疗活动中体现全方位的、终身的预防保健和健康管理的意识和方法 ; 并恰当地组织利用家庭资源 ; ?掌握全科医疗的病历书写(包括家系图)。培训期间,每人至少完成 10 份不同健康问题的病历 ; ?个体化的病人教育技能,包括设计计划方案,实施教育、咨询、评价等活动 ; ?随访和家访技能。在全科医学导论课结束后的整个培训期间,要求每位受训者至少与一个家庭建立起长期联系,该家庭中至少有老人、儿童、残疾人、妇女等 4 类人中的两类,尽量包括儿童(最好为新生儿)。培训结束时,受训者应能够独立承担随访和家访的任务 ; ?社区卫生服务需求调查与评估技术、社区卫生资源的调查与评估技术,参与社区诊断,建立合理利用社区资源的意识。培训时应深入社区有关部门实地考察,如医院、预防保健机构、药店、养老院、康复机构、托幼园所、学校、卫生行政部门等 ; 完成资料处理与分析,结业时写出有针对性的调查报告 ; ?社区常见疾病 . 健康问题的一体化处理。掌握压力的评价与调适方法、焦虑与抑郁性神经症的诊断与处理、常见心身及身心疾患的识别与处理 ; ?社区高血压筛查、登记、治疗、管理操作流程,家庭测血压技术及其传授给病人的技巧 ; 掌握糖尿病的社区一、二、三级预防措施及管理程序,病人自测尿糖血糖方法及其传授技巧 ; 规范化管理高血压病人、糖尿病病人各一例 ; 掌握脑血管病的一、二、三级预防 ; 掌握哮喘病和肿瘤的社区管理 ; 熟悉常见慢性疾病的康复措施。 熟悉 : ?社区传染病管理。掌握法定传染病报告程序,隔离措施,计划免疫程序、安全性与有效性。熟悉社区常见传染病(如肝炎、肺结核)的社区管理方法 ; ?社区用药。掌握常用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心血管系统药物、呼吸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驱虫药、五官科药及其他外用药的用量、用法。熟悉其常见的不良反应、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了解 : ?常用药物的外观性状、储存方法及能引起粪便、尿液变色的药物。了解膳食及疾病对药物作用的影响。了解药物中毒主要表现和简单处理方法 ; ?卫生经济学方面的知识,依不同经济水平为病人合理用药。
(二)社区重点人群保健
掌握 : 重点人群(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相关的预防保健、健康咨询技能、技巧。 了解 : 重点人群特殊的生理、心理问题,及其保健需求。
1. 儿童保健
掌握 : ?新生儿访视的内容和技巧 ; 掌握儿童体格检查操作技术,如测量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等,并能针对体检结果作出恰当的评价和指导 ; ?婴儿喂养指导和儿童营养咨询技术 ; 掌握辅助食品添加的顺序及原则 ; ?儿童智力发育测查( DDST )及评价 ; 有关视力、龋齿问题的健康教育 ; 掌握计划免疫程序和其他预防接种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 冷
23
链管理 ; ?儿童系统管理方法。熟悉各年龄儿童保健原则、具体措施以及小儿保健组织机构 ; 学校卫生、安全教育、性教育内容。
2. 老年人保健
掌握 : ?功能上评估老年人健康及老年残疾的内容和方法( ADL.IADL. 体能测试)。了解老年人健康综合评估的内容和意义 ; 健康预期寿命的内涵和表达方法 ; ?老年人常见负性情绪及其表现特点 ; 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处理。熟悉老年人常见负性情绪问题的处理方法 ; 老年常见精神障碍的类型 ; ?社区医疗中老年人常用的家庭护理和特殊治疗的适应证与指导。了解社区老年人分级护理概念及社区老年人护理需求的评估 ; ?临终关怀的概念、镇痛、心理与社会方面的照顾原则。
熟悉 : ?影响老化发展的因素 ; 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学特点 ; 心理因素在老年人保健中的重要性以及精神因素在发病学中的作用 ; 影响老年人心理状态的因素 ; 社会环境在维持老年人健康中的重要性 ; ?影响老年人功能减退的因素及其预防措施,运动锻炼的积极作用 ; 老年安全问题与老年营养的要求 ; 生命质量的内涵、概念、测定方法。 ( 1 )常见老年疾病
掌握 : ?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老年患者的患病特点、用药特点,一、二、三级预防,长期规范管理的基本技术 ; ?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的定义、高危人群、预防方法 ; ?骨质疏松、退行性骨关节病表现、处理 ; 了解老年人骨钙代谢的特点和骨质疏松的发病因素 ; 了解骨质疏松的诊断治疗方法 ; 熟悉一、二级预防的方法,及骨折后的康复治疗和护理原则 ; ?痴呆定义、分类、早期诊断和处理原则 ; ?老年抑郁症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处理原则及预防措施。
熟悉 : ?老年人肿瘤的常见类型、病程 ; 掌握临床表现的特点、早期监测方法以及在循证医疗指导下的治疗方法 ; ?帕金森病的主要症状,了解处理原则。 了解 : 老年耳聋的特点、预防,助听器的使用方法。
( 2 )老年常见健康问题
掌握 : 老年人体温调节的特点、中暑和低体温的处理 ; 老年安全防护,跌倒病因的多源性和危害性,预防措施及助步器选用的原则 ; 便秘原因与预防原则 ; 尿失禁和尿潴留、应力性尿失禁原因与处理原则。
熟悉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防治原则 ; 皮肤瘙痒防治原则与方法。 了解 : 围手术期准备、目的、措施和方法。
3. 妇女保健
掌握 : 妇女“五期”特点及保健要点。经期 : 经期卫生及劳动保护。婚期 : 婚前检查的重要性及计划生育指导。孕期 : 孕妇饮食、营养、起居环境、性生活、胎动自我监测和乳房护理。产褥期 : 产后访视、产褥卫生、乳房护理及母乳喂养的有关知识。更年期 : 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症,了解激素替代疗法。妇科病普查的意义和内容,建立育龄妇女的健康档案和计划生育档案。
24
4. 残疾人保健
熟悉 : 国家有关残疾人权益的政策、法规,能够协助解决残疾人教育、职业、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等问题。社区康复的组织与实施。
了解 : 残疾人心理特点及其特殊的心理需求,能够作相关的咨询与康复指导。 (三)全科医疗服务管理
1. 熟悉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合作的服务模式 ; 熟悉团队建设的技术、意义和程序 ; 掌握人际交流技术 ; 与社区管理者沟通,掌握病人满意度调查方法。进行 1 次满意度调查。 2. 掌握全科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熟悉全科医疗服务中的整体质量管理的方法、常用的质量指标、评价方法和程序。了解卫生经济学基本理论、方法和医疗保险有关知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
3. 熟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管理要求和医疗、药品、财务与信息等管理原则及程序。 4. 熟悉与社区卫生服务有关的卫生法律、法规(如食品卫生法、药品管理法、传染病防治法、母婴保护法、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在社区中的实施要点。掌握有关病人权益和医生权益的知识。
四、参考书刊
梁万年主编 . 全科医学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彭国忱主译(原著 Robert E.Rakel ) . 全科医学 .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梁万年主译( John W.Saultz ) . 家庭医学教程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王家良 . 循证医学 .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梁万年 . 全科医学概论 .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李佃贵 . 中医药在社区常见病症中的应用 .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胡永善,戴红 . 社区康复 .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刘素珍 . 社区护理 .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崔树起 .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 .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施榕 . 社区预防与保健 .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杨秉辉,乌正赉 . 社区常见健康问题 .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陆一鸣,李宗浩 . 社区急诊急救,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Richard Fielding.Clinical Communication Skill. 香港大学出版社, 1995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Family Medicine (美国) 参与制定本实施细则人员
执 笔 : 路孝琴 首都医科大学 . 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
审 议 : 梁万年 首都医科大学 . 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
崔树起 首都医科大学 . 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
郭爱民 首都医科大学 . 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
施 榕 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院 . 上海市全科医学培训中心
25
王家骥 广州医学院公共卫生与全科医学学院
审 定 : 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
26
范文五:国内全科医学学科体系进展研究
壹益睑丕医堂瞳堂塑垫!!生筮丝鲞筮!!翅』坐婴堂堂Qi巫塾些堕匹!!望业堕丛型!i塑,垫!!:!!!:丝:№:!!
[20][21][22][23]
李莉,李国芸,郭琪.剖宫产子宫切口疤痕部位妊娠27例临床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1,9(35):53-54.
贾明,刘朵朵.剖宫产术后盆腔及腹壁粘连187例对比分析.陕西医学杂志,2007,36(10):1441?1442.MacArthurC,kwiSM,KnoxEG.Healthafter
HMSO.1991.Sand
?2905?
[34]
WangJS,ZhuQR,ZhangXZ.Effectofdeliverymodeonmaternal—infanttransmissionofHepatitisBvirusbyimmunopmphylaxis.
ChinMed
J。2002.115:1510—1512.
a1.Elective
to
caesaIIreall
[35]
childbirth.London:
Yang
J,ZengXM,MenYL,et
section
of
versusvl洒nal
[36]
deliveryforpreventingmother
child
transmission
ofdelivery
hepatitisBvirns—asystematicreview.Viml
womenbeofferedelective
cesarean
J。2008。5:1-7.
PK.ShouldSeCtiOninthe
SalamMT,MargolisHG,McConnellR,et
a1.Mode
is
hopeofpreservingpelvicfloorfunction?IntUrogyneeolFloorDysfunct.2005,16:255-256.
JPel、ric
associatedwitllasthmaandallergy
occurrences
inchildren.Ann
Epidemiol,2006,16(5):341-346.
[37]
TollanesMC.MosterD.DaltveitAK.eta1.Cesareansectionand
riskofseverechildhood
[24]
庄珏萍,余燕.剖宫产妇女绝经后取宫内节育器30例临床分析.实用临床医学,2007,8(12):92.
UsherRH,Mcin
asthnla:apopulation—basedcohoastudy.J
[25]LeanF,MaughallGB.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
caesarean
Pediatr。2008。153(1):112—116.
[38]
Xu
infantsdeliveredby
AK,Wisborg
and
section.Am
J
Obstet
Gynec01.
1964,88:806-815.
[26]
Hansensection
K,Uldbjerg
morbidity
N,etin
the
a1.Elective
term
and
caes㈣
near—term
B,PekkamenJ,HartikainenAL,eta1.Cesareansectionandriskofasthmaandallergyinadulthood.JAllergyClinImmunol,
OtamiriG,BergG,LedinT,eta1.Delayedneurologicalin
2001.107:732_733.
respiratory
[39]
neonate.Acta0bstet
GynecolScand。200r7.86:389—394.
infantsdeliveredbyelective
cesgl℃ansection
adaptation
andtherelationto
心刀
李剑.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影响.长治医学院学报,2011,25(3):208-209.
A.F.Williams
Hypoglycaemiaof
eateeholaminelevels.EarlyHumDev。199l。26:51-60.
[4J0][41][42]
周丛乐.剖宫产对新生儿的近远期影响.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8.11(4):232-233.
KapeHou
口引
心明口叫口l=.∞纠B列
thenewborn:areview.Bllll
WorldHealthOrgan,1997,75(3):261-290.
O.Effectof
Ca(Ⅻ'e,ai'l
section
on
brain
maturation.Aeta
林芸.不同分娩方式对580例新生儿体温分析.中国社区医生。2006,11:44.
解梅琳,刘爱红.不同分娩方式对出生正常新生儿的影响.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8,16(4):125-127.
杨锡强.益生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25(9):623_625.
李俊,黎海芪.膳食纤维与儿童肠道发育.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25(7):466467.
Yao
Paediatr。2011,100(11):1416—1422.
HJ,FisherJR.Operativeinterventionindeliveryis
associatedwithpromisedearlymother-infantinteractionBJOG,
Rowe—Murray
[43][44][45]
2001,108(10):1068—1075.
刘燕,钟少红,张艳.剖宫产术对母婴影响的现状研究.现代护理,2007,13(22).
孙冬韦,闻汇,王丽芬,等.剖宫产对母儿近远期影响及干预的研究.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1):2794-2796.
胡兰英.剖宫产术对母儿的影响及干预措施.中国医药导刊,2012,14(7):1283-1285.
(收稿日期:2013-09-01)
JL.PefinataltransmissionofhepatitisBviresinfectionand
vaecinatloninChina.Gut,1996,38:s37-38.
国内全科医学学科体系进展研究
王惠
【摘要】
全科医学在中国已经发展了20年,部分全科医学发展较快地区,全科医生的数量已达到甚
至超过基础比例,但对于“承担80%以上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工作”等全科医学模式的要求仍有距离,仍存在总体上全科医生数量少、职称低、薪水低、观念陈旧等问题;多数居民仍遵从传统的“有病乱投医”的从医模式,对全科医学、全科医生并不理解。认真分析国内全科医学现状,借鉴国外全科医学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以确立国内全科医学的发展方向。充分开发学校、大医院、高级医师等资源,有针对性的培养、培训全科医生,并落实切实有效的继续教育,结合各地自身的实际困难,研究出台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方案,由政府、学校、医院、医生多方共同坚决的推进、落实,最终打造出一支高水平的全科医生队伍,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关键词】全科医学;家庭医生;观念;现状
全科医学在中国已经发展了20年,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真的以全科医学的观念来考量,以及与欧美等全科医学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严重不足。这个结果的产生,一方面源于国民对传统医疗方式的惯性,另一方面则是目前国内全科医生自身现存的问题以及政策、体制等诸多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因此,我们有必要理性、客观地审视我国全科医学的现状,并就其发展方向做更深入的研究。
作者单位:3000000天津市和平区小白楼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一、概念
全科医学是--f-i新兴的现代医学学科,其核心是提供基本医疗保健。早在1951年,Rogers在《Person
consulting
centred
textbook))--书中,最早提出了“以个体为中心”这一
概念。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HarveyPicker研究所创始人Picker教授,在批判医疗卫生存在的诸多诟病,医疗卫生保健危机(Medical
health
care
crisis)时,提出的经典理论是“透
过患者的眼神,建立和倡导以患者为中心理念”。20世纪后期,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兴起,走过了起步较为艰难并不断再认
万方数据
壶壶堕签匡堂隧堂塑兰Q!!生筮丝鲞筮!!魈』业婴坐堕Q碰!些旦!i!!望迎堑丛塑丝些:垫!!:y!!:丝,盟!:!里
识、再完善、再深化的过程。无论全国各地大政方针、操作形式、实际举措如何不一,但该模式已得到普遍承认并加以推广…。
在国内,全科医生工作地点主要在社区和乡村的基层医疗服务机构,面向的是个体、家庭和社区。比起以医院为中心、专科医生为主体、重医疗轻预防的既有卫生服务模式,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生为骨干、社区站点甚至居民家中为主要诊疗场所的全科医疗,更有利于满足(预防、医疗、
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基层卫
生服务需求。据我国卫生部门测算,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三级医院65%的门诊病人和77%的住院病人可以分流到社区[2|。
二、现状对比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加之环境的恶化、城市化、流动人121激增等诸多因素,导致现代社会“现代病”不断攀升,不健康生活方式所致的非传染性慢病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流行病¨J。基于“以家庭为卫生保健中心”的概念,“家庭医生”服务在首先欧美等发达国家兴起并得到较快发展。而中国的医疗卫生实践,也开始了从传统医学模式向新模式转变。
1.国外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国际上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已
有百年历史,全科医生队伍人数占医师队伍总数的30%一60%,承担80%以上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工作,收入基本与
专科医生持平”1。
英国是现代社区卫生服务的发源地。法律规定居民就近选择全科医生注册登记,并接受连续性服务。非急诊病人就医必须先找自己注册的全科医生,经全科医生转诊才能进医院接受治疗。社区卫生的规划主要是通过规定全科医生注册居民数量(1
800~3200
A/1名全科医生)来实现。
美国全科医生提供的其实是一种基层医疗保健服务。市民病了,一般首先会来找家庭医生,由于家庭医生都是全科医生,所以一般的疾病他们都能治疗;只有一些无法应付的疾病,他们才帮病人转介专科医院。一般情况下,保险公司只负责经过家庭医生同意的继续治疗费用。医生、保险公司、医院之间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互相制约。
加拿大医生分家庭医生和专科医生两类。90%的国民拥有家庭医生,患者原则上必须先看家庭医生,由家庭医生对患者情况进行简单的判断和治疗,并由家庭医生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看专科医生。实际上,家庭医生充当“守门人”,取代了门诊部医生的工作。这可起到分流病人的作用,也大大减少小病大治的现象,缓解了高等级医院的压力,是节约医疗资源的有效模式。
古巴有家庭医生3万多人,远远超过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涵盖了98%的人口,遍及城乡的每个角落。一般每个家庭医生负责120个家庭约600~800个居民的医疗卫生保健工作。家庭医生诊所24小时对居民开放。
2.国内全科医生现状:(1)观念: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民
众仍遵从传统的“有病乱投医”的从医模式,对全科医学、全
科医生并不太理解。提到全科医生即刻联想到“赤脚医生”、“万金油医生”,认为这些医生看不了大病,不愿意在小医院寻医问药。还有全科医生工作场地多狭小,设施、设备落后,不能满足患者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口1,侧面助长了大家的
万方数据
“哪里排队哪里好”的从众心理。全科医生的观念也需要转变,很多全科医生并不适应现代医疗模式。医学模式是指用什么观点和方法去研究、处理健康和疾病问题的一种方式。它决定着人们对生命、生理、病理、预防、治疗等问题的基本观点,指导着人们的医疗实践活动∞J。在国内现任全科医生中,绝大多数仍然只重视自身医疗技术的提高,有多少人具备真正的全科医学观念,有多少人在全科医学模式下工作?对于全科医生,这是必须首先转变的要点。观念更新了,模式转
变了,才能真正成为合格的全科医生。(2)全科医生总体上
数量少、职称低、薪水低:据文献,我国07年全科医生仅占医生总数的8%,比起理想的30%一60%的比例相去甚远。这与全科医生缺乏必要的职业认同、难以从基础医疗获得荣誉、收入低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大家对全科医学和全科医生在中国的现状都不满意,民众也没有真正得到从生到死的家庭医生式的管理¨』。据2008年“全国全科医学专业技术队伍现状研究课题组”研究结果显示,全国全科医学专业技术队伍的人员数量极度缺乏。截至2007年底,我国具有全科医学专业技术资格人员为10670人,占配置需求的8.98%,其中中级技术资格为9826人,高级技术资格844人;全国注册全科专业者为6321人,占配置需求的5.32%。同时,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全科医师队伍低职称、低学历人员比例较大,队伍年龄
老化,缺乏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队伍整体素质偏低,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的卫生保健服务需求¨J。
北京地区调查发现,2007年以来,社区医务人员离职2
235
人,约占总数的10%,67%归因于薪酬低,全市2万名社区医务人员平均年薪为3万余元。经过了近几年的发展,全科医生的总体状况得到较大改善,但与全科医学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3)部分发展较快地区的瓶颈: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全科医学发展较快的地区,全科医生数量已达到甚至超过基础比例。这是重大进步,是后续发展的基础,很值得肯定。然而对于“承担80%以上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工作”等全科医学模式的要求仍有距离。究其原因:主观上,全科医生的全科观念、业务水平与社会地位等等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客观上,居民缺乏改变传统医疗观念的动力。(4)社区医院的状态:有很大一部分社区医院只是医院的或者是独立的门诊,只看病、打针、输液。没有或很少完成其他功能,而其公益性的性质也早已被盈利所代替,所建立的社区老年人口健康档案则流于形式,没有动态管理,难以发挥社区医疗在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特殊作用一j。当前城市卫生
资源配置重心都在大医院,向基层社区医院转移的力度还远远不够,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尚不够健全,服务能力仍较低,二
级服务体系尚未建立,“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格局远未形成¨…。
三、国内全科医学的发展
2011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u发布;国家发改委、卫生部、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颁布了《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
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为全科医生培养及社区卫生工作发展改革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1.政策支持:在全科医学发展较好的上海,徐汇区有多家国家级、市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属于发展较好的区域。然而,虽然很多硬性指标到达到甚至超过公认标准,但仍
壹壶睑筮匡堂隧堂亟垫!!生筮塑鲞筮!!塑&婴遒垡Qigi!些旦!i!!望迎堂丛趔!i塑,垫!!:!生:丝,№:!!?2907?
显现出明显差距。据2010年底调查显示:徐汇区社区居民首诊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比例为36.0%。全科医生的收入、社会地位、学术发展等,与专科医生还有较大差距¨…。这
充分显示了国内全科医生的现状。(1)逐步落实社区医院首
诊转院及双向转诊的医保制度:对于社区医院首诊制,应该客观看待:一方面我国全科医生数量少、业务水平低,短期内难以承担“首诊制”的重任;另一方面,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没有建立有效的全科医生“首诊制”制度,病人可以越过全科医生直接到上级医院就诊,导致这些医疗机构人满为患,而全科医生的服务量却严重不足¨“。因此,在社区医生的能力
和数量能够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前,应适应性的逐步试行社区
医院首诊转院的医保制度。借鉴全科医学发达国家的普遍经验,在政策上迫使国民变更陈旧的医疗观念,接受并体验全科医学带来的根本性改变,从而达到优化医疗资源配置、节约医疗成本等目的,根本上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现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市级大医院之间实行“双向转诊”制度。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时将患危重疾病的人员转到上级医院;上级医院的康复患者和慢性病患者及时转入社区医疗卫生机构¨5|。由于国民对社区医院既有的不信任,“由上转下”难度很大。而上级医院受利益驱动,不太可能将“财神”送回社区。这势必造成医疗资源不必要的浪费。不难想象,真正解决这个矛盾,必须有政策层面的强力支持。(2)提高全科医生的社会地位:加强全科医生的培养,应特别重视大学中全科专业的设立及科目的选择,要让学生在学校中奠定全科医学坚实基础。逐步落实全科医生的薪金待遇、晋升和培训机会以及其他应有福利,保证全科医生招得来、留得住,这是整体全科医生存在与发展的前提。(3)医师多点执业:改变现行的医师执业制度,试行医师多点执业。北京2011年3月起试点实行的“医师多点执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实行医师多点执业的目的之一,就是能使大医院的医师到社区基层服务,借此弥补社区医生短缺¨“。这样既能缓解目前全科医生数量
的不足,也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充分利用。(4)名医下基层:天
津的医生晋升高级职称时被要求必须下基层服务3~6个月,参与并指导社区医院的技术业务,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我们不妨引申一下,要求各大医院的名医定期下到社区医院,一方面给社区医生以面对面的指导,长期的、系统的提高社区医生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还能提高社区医院的知名度,赢得病患的信任,促使患者自愿到社区医院就诊。(5)三甲医院医生转岗为社区全科医生:大医院,特别是三甲医院,是中国医疗的主流。那里有潜在全科功能的科室,如普内科、干部科、老年科及康复科。这些高质量的潜在全科功能资源可以通过转岗培训成为全科医生的师资来源ⅢJ。如果能得到政策上的支持,三甲医院完全有望成为高质量全科医生的输出基地,从根本上解决全科医生的数量与质量的难题。(6)医药分家:由于目前的医保政策,使得很多社区医院成为医保大药房。社区医生的大半精力都在为慢性病、康复期病患开药,而且是完全没有技术含量的照方抓药,医保控制开药剂量,经常会因为开药量的问题引发医患冲突。医生承担着现行医保制度带来的社会责任。所以逐步推动医药分家,让全科医生有更多的精力真正的为患者服务,而不是变成单纯的处方机器。
2.宣传支持:政府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全科医学,从思
万方数据
想上影响国民改变观念。全科医生也应该彻底转变传统的医疗模式,并运用全科模式为居民服务,让人们感觉到“以患者为中心”“六位一体”的医疗服务所带来的不同。
3.培养、培训、继续教育:美国也曾遇到过城乡地区卫生
人力资源配置不平衡的压力。在当时,过去的几十年中,只有不到3%的医学毕业生愿意到偏远的乡村或小城镇工作¨“。为此,美国的医学教育并没有因困难而降低对边远地区医生选拔的标准,而是出台了众多增加乡村地区家庭医生的教育计划,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措施,以培养全科医生为重点,与乡村社区医生紧密配合,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以社区为本的医学教育,为本州乡村地区全科医生的增加和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所以,充分开发学校、大医院、高级医师等资源,有针对性的培养、培训全科医生,并落实切实有效的继续教育,结合各
地自身的实际困难,研究出台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方案,政
府、学校、医院、医生多方共同坚决的推进、落实。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打造出一支高水平的全科医生队伍,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参考文献
[1]叶林书,等.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的理论溯源与实践恩议.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11,9(5):38.
[2]
张国庆,林玳玳.促进社区全科医学事业发展的对策思考.生产力研究,2009,19:120.
[3]TheWorldHealthReport:Newhealththreatsinthe21
st
century.
WHO,2008.
[4]叶林书.社区全科医生资源现状研究及其路径策略探讨.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3):124.
[5]
陈妍.浅谈我国全科医学和全科医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海军医学杂志,2011,32(6):428.
[6]孙鸿炜.全科医生服务视角下的医改之路.新西部,2009,22:12.
[7]刘项楠,甄宏楠.浅谈我国全科医学的产生与发展.中医临床研究,2011,14(2):111—113.
[8]
田疆.全科医师队伍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中国卫生人才,
2009,10:62.
[9]
王丽君.我国社区医院的现状与思考.医学信息,2010,23(1):
178.
[10]吴奇.“万金油”阴影下全科医生的发展途径.甘肃科技,2010,26(17):163—164.
[1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光明日报,2011-07-08(3).
[12]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央编办,等.关于印发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卫生队伍建设规划的通知.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文件汇编.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20ll:77-99.
[13]
刘诗强.上海市徐汇区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实践与思考.中国卫生资源,2012,15(3):173.
[14]侯建林.我国全科医生制度面临的困难和发展建议.医学与哲
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32(12):9.[15]
胡守章.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744.
[16]记者观察.中外全科医生培养情况比较.中国卫生,2011,8:63.
[17]李建.论中国的全科医学.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9(3):38.[18]VflefieF.Reese,ResidencyFootptint:AssessingtheImpactof
Training
P】∞掣蛐Oil
theLocal
Physician
Workforceand
Communities.family
Medicine,2008(5):339.344.
[19]周海燕.美国乡村医学教育计划的实践特点与分析.中国高等
医学教育,2012,3:127.
(收稿日期:2013-07-05)
国内全科医学学科体系进展研究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王惠
3000000,天津市和平区小白楼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 of Medicine2013,34(19)
参考文献(19条)
1.叶林书 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的理论溯源与实践恩议 2011(05)
2.张国庆;林玳玳 促进社区全科医学事业发展的对策思考[期刊论文]-生产力研究 2009(19)3.The World Health Report:New health threats in the 21st century 2008
4.叶林书 社区全科医生资源现状研究及其路径策略探讨[期刊论文]-中国当代医药 2011(23)5.陈妍 浅谈我国全科医学和全科医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期刊论文]-海军医学杂志 2011(06)6.孙鸿炜 全科医生服务视角下的医改之路 2009
7.刘项楠;甄宏楠 浅谈我国全科医学的产生与发展 2011(02)
8.田疆 全科医师队伍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期刊论文]-中国卫生人才 20099.王丽君 我国社区医院的现状与思考[期刊论文]-医学信息 2010(01)10.吴奇
1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央编办 关于印发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卫生队伍建设规划的通知2011
13.刘诗强 上海市徐汇区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实践与思考[期刊论文]-中国卫生资源 2012(03)14.侯建林 我国全科医生制度面临的困难和发展建议[期刊论文]-医学与哲学 2011(12)15.胡守章 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期刊论文]-中国医药指南 2012(12)16.记者观察.中外全科医生培养情况比较 2011
17.李建 论中国的全科医学[期刊论文]-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2(03)
18.Valerie F.Reese Residency Footprint:Assessing the Impact of Training Programs on the Local Physician Workforceand Communities 2008(05)
19.周海燕 美国乡村医学教育计划的实践特点与分析[期刊论文]-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2(3)
引用本文格式:王惠 国内全科医学学科体系进展研究[期刊论文]-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