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幼儿园感觉统合能力的训练方法
·研究探讨·
幼儿园感觉统合能力的训练方法
1.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2.云南省政府办公厅大观幼儿园 张小梅1.2
【摘要】感觉统合能力关系到幼儿的运动能力、注意控制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感觉统合能力失调的儿童与日俱增,造成幼儿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主要是剖宫产和家庭因素。为了让3~6岁幼儿的感觉统合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在幼儿园中应从器材的选择、教师的组织、同伴的协作和家园配合几方面促进幼儿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感觉统合能力;感觉统合失调;游戏
近几年,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差异日益明显,有关研究表仅能够提高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在游戏中训练了明幼儿园中感觉统合能力失调、注意缺陷障碍、自闭症儿童也感觉统合能力,使儿童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逐渐增多。感觉统合能力失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儿童智力的(一)感觉统合训练器材。
发展,制约着运动能力的发展。本文将通过寻找到影响儿童感幼儿园感觉统合训练主要借助于一定的器材,比如羊角球、
平衡台、平横木、蹦床、布袋、彩虹伞、滑板、独角櫈、脚步觉统合能力失调的原因,对儿童进行适当的训练干预,通过感
器等,开展有针对性的感觉统合游戏。幼儿通过借助于各种器觉统合训练改善“问题”儿童的症状,促进3~6岁幼儿感觉统
材由易到难,逐步了解各项器材使用的窍门,从而很好的运用合能力的发展。
器材进行各种游戏训练,达到感觉统合训练的目的。 一、感觉统合能力的概念
(二)感觉统合训练的有效组织 感觉统合能力最早是由Sherrington和Lashley(1960)提出的,
感觉统合训练的组织离不开幼儿教师的组织。教师只有掌是指让人体器官各部分的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整合
握好感觉统合的概念和意义,进行系统、全面的感觉统合训练后对完成身体内外知觉,同时做出相应的反应。感觉统合能力
计划,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选择相应的器材,组织适合儿童年的提出,为行为学和脑神经科学提供了研究的理论依据。我国
龄特点的感觉统合游戏活动。同时,在感觉统合训练活动中以学者对感觉统合进行了定义:感觉统合能力是指进入大脑的各
游戏为主,激发幼儿练习的积极性,教师语言游戏化,让幼儿种感觉(视、听、嗅、味、触、平衡、运动等感觉),刺激信息
更好的参与到活动中,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在中枢神经系统形成有效的组合,以供人们完成学习和运动。
(三)相互协作促进社会性发展 感觉统合能力失调是指外部的感觉刺激信息不能在中枢神
幼儿园感觉统合训练中,教师主要起示范、指导作用,更经系统进行有效的组合,从而使整个机体不能和谐的运作。主
多的时间是留给幼儿进行游戏的。在游戏时,幼儿与同伴相互要包括前庭平衡失调、身体运动协调障碍、结构和空间知觉障
合作、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完成游戏任务,有效地促进碍、听觉语言障碍。感觉统合的失调对儿童的运动协调能力、
儿童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从而提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习注意能力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高幼儿感觉统合能力。 二、感觉统合能力失调的原因
(四)家园沟通存进了解 (一)出生分娩方式
感觉统合训练除了在幼儿园的训练外是远远不够的,幼儿有关研究表明,剖宫产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几率要比自然
园必须通过宣传、介绍,让家长了解感觉统合能力对幼儿的重分娩儿童高,其主要原因是剖宫产儿童没有经过产道的挤压,
要性以及相关的训练方式方法,达成家园合作训练的效果。让全身缺乏受强烈触觉的刺激,容易产生触觉防御过敏或触觉防
孩子除了在幼儿园中得到感觉统合能力的训练,在家里也能进御迟钝,影响了感觉统合能力的发育。形成幼儿多动、注意力
行简单的训练,对感觉统合训练加以巩固,有效促进感觉统合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等行为问题。
能力的发展。 (二)家庭教养方式
在3~6岁幼儿感知觉发展的关键时期,儿童在幼儿园通过家庭中家庭结构、亲子关系、家庭教养方式、沟通方式均
运动训练有效改善感觉统合能力,从而提高社会交往能力、语影响着儿童后天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在核心家庭中父母与孩
言表达能力和运动协调能力,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子形成了融洽、和谐的家庭氛围,民主式的家庭教养方式使得
【参考文献】 父母与孩子能够轻松、愉快的沟通交流,有效促进了儿童感觉
[1]Ottenbacher K,Short MA.Sensoiy integrative dysfunction in 统合能力的发展。幼儿长期处在紧张、恐慌的家庭氛围中,父
children: A review of theory andTreatment(J). Advance in 母与孩子的沟通只有打骂、指责,这样的家庭环境势必会对儿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 Pediatrics, 1985.6:287-329. 童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还有研究表明,不仅是
[2]张晓宏,朱晶晶,许佳銮.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及训练综述(J).在严厉型的家庭中儿童感觉统合能力会失调,在溺爱型的家庭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2,31(1):35-37. 中的孩子感觉统合失调的比例也很高。
[3]董大年.现代汉语分类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三、幼儿园感觉统合训练的方式
社.2007:858 感觉统合训练是指通过引导儿童对感觉刺激做出适当反应
[4]陈晓莉.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研究综述(J).襄阳职业技术学的训练,此训练的目的在于促进儿童听觉、视觉、触觉等感觉
院院报.2014.04:125 功能的正常发挥,从而改善儿童运动协调能力、语言交往能力
[5]刘瑞雪,丁树荣,李雨霏.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影响因素研究等。其训练的关键在于,让儿童在训练中通过对视、听、触、
(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4(5),4 嗅等多感官的刺激,将运动与此刺激结合起来,促进大脑、躯
[6]刘敏.家庭教养方式与幼儿感觉统合失调的关系探讨(J).体动作和心理的协调配合。
教育教学研究.2004.12 幼儿园作为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对3~6岁儿童身心健康
[7]吴艳芳.幼儿园感觉统合训练游戏化的初步研究(D).湖南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园中开展感觉统合游戏,有
师范大学.2013.6 效的将感觉统合训练转化为幼儿园最基本的活动——游戏,不
作者简介:张小梅,女,1983-,云南昆明人,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2010级教育硕士研究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357
范文二:浅谈幼儿感觉统合能力调查及训练方法
浅谈幼儿感觉统合能力调查及训练方法
[摘要] 为了更好的开展早期教育工作及了解我服务区内3-6岁幼儿感觉统合能力水平,灵源街道灵水中心幼儿园在服务区内开展了3-6岁幼儿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调查。被调查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失调的发生率约为26.3%。分析可能存在的因素较多,其中该区处于城乡结合处,监护人或抚养人员文化素质相对不高,存在着多种错误教育方法较为显著。减少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率,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进行系统的感觉统合训练,在感觉统合能力发展的黄金期0-3岁开始进行感觉统合能力训练,这就要求我们将感觉统合训练充分融入到早期教育课程中,并深入开展早期教育入户工作,真正从0岁甚至孕期对幼儿或胎儿进行感觉统合能力训练,训练主要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活动,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关键词]感觉统合能力 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训练 游戏
当今的父母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孕期就开始了早期教育。但许多父母错把技能培训当成早期教育,将大部分的精力和注意力放在培养幼儿的高智商上,使孩子整天关在那些注重技能培训的早教班、培训班内,孩子很少有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家长怕孩子摔着、碰着,将孩子呵护在大人的怀里,导致孩子的活动范围很小,孩子探索世界的能力减弱。正是父母对早期教育的错误认识和对孩子的过分保护,孩子的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学习的锻炼时间相对减少,造成大脑对感觉信息的统合能力的发生障碍,即所谓的感觉统合失调。
针对近年来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高发生率,灵源街道灵水中心幼儿园
在服务区内开展了3-6岁幼儿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调查,通过对服务区内3-6岁幼儿感觉统合能力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目前我服务区内幼儿感觉统合能力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建议幼儿家长及社会各界重视幼儿的感觉统合失调,尽早对有感觉统合能力失调倾向的幼儿进行干预及系统训练,有效降低幼儿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率。
一、 幼儿感觉统合能力调查与分析
(一)研究对象:灵源街道灵水中心幼儿园服务区内学龄前健康幼儿(3-6岁,无重大疾病及残疾者)463名,其中男生278名,女生185名。发放晋江市妇幼保健院幼儿园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表进行感觉统合测试,并通过幼儿在园感统协调能力等相关因素进行调查。
(二)调查内容:由有经过专题培训的保健医生对调查对象的监护人进行感觉统合能力相关知识讲解后,由调查对象的监护人填写评定表,填写内容包括基本信息、母孕期情况、生长发育史、疾病史及生活环境等。并通过常见的感觉统合问题发生机率的判断进行调查。
(三)研究方法:使用感觉统合能力测试软件系统对问卷信息进行录入并做感觉统合能力评定。测试结果分为感觉统合能力正常和感觉统合能力失调两组,进行相关数据统计。
(四)调查结果:本次调查收回有效评定表463份,经测定感觉统合能力正常者为341人,感觉统合能力失调儿童122人,发生率为26.3%,其中轻度失调为81人,发生率为17.5%;中度失调为38人,发生率为8.2%;重度失调为3人,发生率为0.6%。男童为75人,发生率为27.0%。女童为47人,发生
率为25.4%。前庭平衡功能轻度异常:50人;中度异常:12人;重度异常:1人。触觉防御功能轻度异常:30人;中度异常:8人;重度异常:2人。本体感觉功能轻度异常:51人;中度异常:26人;重度异常:0人。
(五)分析结果:根据上述统计数据结合相关因素分析受调查的这部分幼儿造成感觉统合能力失调的主要原因有:1、先天因素。主要为孕期孕妇的不良生活习惯和营养状况,以及一些剖腹产的孩子,在触觉发育及前庭觉发育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2、抚养者为祖父母。由祖父母抚养,缺乏父母亲的关爱,父母极少参与幼儿教育的幼儿。其中又存在两种情况:一种为祖父母忽视关爱型。祖父母文化程度底,生活环境差,生活空间小,家庭关系简单,生活单一等,往往因为生活压力,很少照顾关心孩子,对幼儿爱抚缺失,这样环境中的孩子往往三大感觉障碍均有存在,特别是触觉及本体感觉障碍。例如一位大班幼儿父母离异,孩子常年与祖母生活,祖母年纪较大家境较困难,祖母极少对孩子进行管教,幼儿性格孤僻,语言表达能力差,触觉反应敏感,在三大感觉障碍中存在轻中度障碍。另一种是祖父母过度溺爱型。不让孩子哭,造成孩子心肺功能减弱,发育障碍;怕孩子碰着、撞着,孩子接触事物的机会减少,前庭感觉及触觉受训练的机会就少,导致幼儿触觉敏感,神经放射进行错误的组合,引起感觉统合障碍。在受调查的这部分幼儿中,多数轻度前庭平衡感觉障碍及触觉防御功能障碍的幼儿属于这种原因所致。3、教育方式错误。?都市化的生活,父母注重认知教育,把强烈的竞争意识强加与幼儿的教育中,造成儿童心里紧张而引起的感觉统合不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造成对孩子要求过高、限制过多,不注重个性培养,素质教育。?网络化时代,电视、
游戏机、平板电脑成为孩子的主要玩具,孩子外出活动过少,与其他幼儿相处的时间少。?父母注重给孩子的物质需要,很少重视对孩子精神需要的满足,爱抚幼儿、与幼儿沟通的时间较少,导致幼儿性格怪癖,不善于和人沟通。抚触较少往往会形成孩子肌肤饥渴,触觉感觉发育障碍。?这部分感觉统合失调幼儿均没有接受过相关早期教育培训,对早期教育认识较少。
二、将感觉统合训练充分融入到早期教育课程中
感觉统合是指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觉通路 (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再对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感觉能力在胎儿期就开始发育,0-3岁儿童的各种感觉统合能力逐步发展,3-6岁为感觉统合能力的整合期,经整合后孩子形成对事物的认知、学习及评价等。因此0-6岁是感觉统合能力训练的关键期,而0-3岁的感觉统合训练更是感觉统合能力发展的黄金期。父母应当把握时机,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感觉统合训练。若缺乏感觉统合能力训练导致外部的感觉刺激信号无法在儿童的大脑神经系统进行有效的组合,而使机体不能和谐有效的运作,久而久之形成各种障碍最终产生感觉统合能力失调症。目前感觉统合失调常见的主要表现为前庭平衡功能障碍、触觉防御功能障碍及本体感觉功能障碍等三个方面。
2010年7月我园成立了早期教育基地,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早期教育课程及早期教育宣传活动让服务区内更多的家庭了解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我们的课程从幼儿的动作、语言、认知、情感与社会性四大领域提供亲子游
戏,但在设计游戏上我们较少结合感觉统合能力训练开展游戏活动。本学期早教基地的亲子老师通
过对感觉统合相关知识的培训及感觉统合训练器械的了解,认真进行教研,在亲子课程中适当安排感觉统合训练游戏,并利用基地现有的感觉统合训练器械精心设计活动,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以前缺少的感觉刺激,以改善孩子对该感觉的信息处理能力,达到一定的训练效果。例如:对于2岁的幼儿我们在训练跑的动作时,可以在户外活动时安排“踩影子”的游戏,在阳光下让幼儿追着妈妈的影子跑,这个游戏最好在秋冬季太阳晒得暖和时玩,可以锻炼孩子身体的协调能力,起到训练前庭及本体感觉发展的效果。又如在训练2岁幼儿的精细动作时,我们设计一个拉小球的游戏,准备小口瓶子孩子一个,大人一个,将系着线的小球放到瓶底,每个瓶放5个,拉线留在瓶口处,孩子和家长比赛,看谁最先将所有的球都拉出来。这个游戏可以训练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促进感觉统合能力发展。同时在早教课程中安排一个小环节进行感觉统合器械的训练,如玩转大龙球,这个游戏可以刺激孩子的前庭感觉和触觉,促进全身的感觉统合;玩转独角凳,刺激前庭系统,加强前庭平衡能力的训练。
三、家庭教育中的感觉统合训练
上述游戏多数是在早教课程中进行训练,特别是器械的训练,但是对于多数幼儿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办法参加系统的早教培训课程,这就造成大多数的孩子没有机会参进行早教训练。由于基地各种原因的限制,目前基地早教班招收的幼儿多数是在2岁左右,对于本社区2岁前的幼儿感统训练较少,而感觉统合能力发展的黄金期为0-3岁,怎样加强本社区0-3岁
幼儿感觉统合能力训练,这就要求我们不仅将感觉统合训练融入到早期教育课程中,并且要深入开展早期教育入户工作,真正从0岁甚至孕期对幼儿或胎儿进行感觉统合能力训练。
从孩子一出生就应当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因为胎儿期各种感觉就开始发育,新生儿就已经有了触觉、嗅觉、味觉、听觉等感觉能力,只是尚处于朦胧期,大脑需要事宜的刺激才能将这些感觉功能发挥出来。有目的的训练可以加强幼儿身体协调性、手眼协调性、视听统合、触觉和嗅觉以及语言的发展。在孩子成长发育过程中,可根据幼儿的生理发展规律进行训练,游戏及生活的各个环节都是进行训练的好时机。例如对于新生儿我们可以在沐浴后进行抚触,给于肌肤适当的刺激,增强肌肤对触觉、痛觉、温度觉的反应。如果有早教老师指导进行抚触操的训练,可避免一些抚触手法的错误造成孩子的不适感,就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我们还可以让孩子躺在浴巾里,由爸爸妈妈将浴巾的4个角一起抬起,轻轻摇晃浴巾,像荡秋千一样,同时可以哼一些有节奏的儿歌,频率可以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幅度不要太大,还可以有时爸爸拿高点,有时妈妈拿高点,这种游戏可以充分训练孩子的前庭功能,锻炼孩子的前庭平衡能力。在幼儿7、8个月爬行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加强引导幼儿进行训练,增强孩子身体协调能力。如果孩子不愿意爬,可以利用鲜艳的玩具逗引他,还可以利用一些辅助工具,例如将竹席卷成圆筒,然后将宝宝面朝下放在席子筒上,妈妈和爸爸分别在席子筒口的两端慢慢将席子向前推动,使孩子随着席子的展开而向前爬,注意速度要慢慢开始,注意孩子的安全。
上述训练方式即简单又很实用,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可以精心设计一
些符合孩子生理发育的游戏,达到锻炼感觉统合能力的目的,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当然让更多的家长了解早期训练幼儿感觉统合能力的重要性,需要我们早期教育人员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及指导工作。著名的早教专家盘海鹰教授说
“给生命最完整的开始,给成长最科学的指导”是从事早教工作人员的责任。同时幼儿家长应当重视感觉统合能力的训练,有效降低儿童感统失调发生率,降低感觉统合失调给儿童带来的危害,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于帆编著《中国儿童感觉统合游戏》中国妇女出版社2011年7月
范文三:本体感训练方法
本体感训练方法
本体感不是天生就具备的,需要后天的训练。例如婴儿期的翻身、滚翻、爬行训练;幼儿期的拍球、滑梯、平衡等训练;儿童期的跳绳、踢毽子、游泳、打羽毛球等训练对孩子本体感的发育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少家长怕孩子摔着,不让孩子到处爬;或过早使用学步车,没让孩子爬就直接走路;老抱着孩子,而不让他自己活动;让孩子看电视、看书、学琴、学画多,运动少,结果阻碍了孩子本体感的发展,以至影响学习能力。
家长要注意训练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让孩子学习使用筷子,自己洗脸洗手,擦屁股,系鞋带。有的家长看孩子手笨,老让孩子用勺子吃饭,穿不用系鞋带的鞋子,替孩子擦屁股等等,更不让孩子做家务。家长不认为这些与学习有什么关系,其实会严重影响孩子心理能力的发展。越是手笨、动作慢的孩子,越应多锻炼。大脑指挥手干活的过程与大脑指挥手写字的过程是一样的,手笨、协调性差的孩子,写作业也会很慢。推小车(抓着孩子的脚,让孩子用手撑着在地上爬)、推重物、关节按压、抛接球、拉单杠、倒立摇晃、跳床、攀爬、翻跟斗等。
本体感运动的基础建立在触觉,洗澡时多刷身体、抓痒、口腔周边既有的触摸、舌头运作游戏,触、压、温、冷等固有感觉的强化复苏,对身体形象概念的塑造和人际关系的改善都有很大益处。 文字和图形模仿、翻筋斗、转身跳等,可以促使肌肉在高度紧张和放松间变化动作;模仿动物和他人的动作、躲避球、捉迷藏等游戏;拼图、接龙、连点线成形的游戏有助于空间视觉的健全;趴地推球、投篮、在跳床上投接球、或大滑板配合投掷球或推开障碍物游戏,对视觉空间和运动企划的协调帮助很大。
球类运动对小肌肉、大肌肉协调能力以及反应速度、灵活性都很有帮助。3岁左右的孩子要训练拍皮球,要求左右手交替拍。大一些的孩子可以训练打乒乓球和羽毛球,由简单的分解动作开始,对注意力、手眼协调以及学习能力很有帮助。
范文四:踝关节本体感觉的康复评定及训练方法.doc
踝关节本体感觉的康复评定及训练方法 本文论述踝关节本体感觉的概念、构成、评定方法及踝关节损伤后常规的康复治疗方法,详述目前临床上对踝关节本体感觉的评定方法、测量指标及其信度与效度的研究。此外,本文还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分析目前对于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的各种研究方法及其各自效果。经研究发现,对踝关节本体感觉的评估可以有效估计踝关节损伤的程度,而且进行专门的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踝关节损伤及再损伤的概率。
1 前 言
踝关节是人体下肢的三大关节之一,其稳定性和灵活性是人体完成站立、行走、下蹲、跑跳等动作的基本保障,同时也是运动中最易受伤的关节。当踝扭伤时会造成踝关节的肿胀及炎症、韧带的松弛、腓骨肌群肌力减退和本体感受器的损伤,导致神经肌肉的控制减弱,会进一步导致踝关节功能性不稳定,进而造成踝关节重复扭伤。
本体感觉在姿势平衡的维持中起主导作用,并且随平衡条件的不同,平衡三联( 即视觉、前庭觉及本体感觉) 中各感受器在平衡中的作用不断变化,存在着复杂的中枢调节机制。踝关节的本体感觉最敏感,尤其是踝关节外侧副韧带中有大量丰富的本体感受器,韧带损伤后多存在本体感觉障碍。有研究显示,踝关节扭伤程度愈严重,其本体感觉愈差。故踝关节本体感觉的评估对踝关节平衡功能的评价及踝关节损伤风险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本体感觉包括位置觉、运动觉和震动觉,其中运动觉包含对速度的感觉和力觉。而有学者认为在目前的临床研究中,关节本体感觉的测量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阈值测量法、视觉模型法和关节角度重置法。
本体感觉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年龄、冷敷/热敷、疾病、损伤和运动、疲劳等。现临床上对于踝关节损伤所进行的常规康复治疗为: 急性期行冷疗、紫外线、超短波、制动等处理,后期给予蜡疗、音频、超声波等促进其血液循环; 而往往忽视了本体感觉的恢复性训练。
2 本体感觉的康复评定及训练方法
2( 1 本体感觉的测定方法及评定量表 踝关节的本体感觉定量评价方法有三种测量模式: a) 采用对侧肢体的匹配测试方法; b) 采用同侧肢体复制的方法; c) 平衡测试。无论采用哪种测量模式,本体感觉的测量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关节位置觉、肌肉力觉、被动运动的( 速度) 感觉阈、关节运动觉和平衡测试。位置觉测试有以下四种不同的方法: 被动定位被动复位、被动定位主动复位、主动定位主动复位、半被动定位半被动复位。平衡能力测试有静态平衡测试和动态平衡测试。早期的静态平衡能力测试方法包括: ,omberg 氏闭目直立检查法、单腿直立检查法、闭眼单脚站立和 JS 平衡测试训练仪等。
临床有关踝关节功能的量表有综合痉挛量表评估患肢踝关节痉挛程度、下肢 Fugl Meyer 评定评估下肢运动功能以及6 min 步行测试评估患者步行能力。其中综合痉挛量表包括踝跖屈肌群肌张力、跟腱反射和踝阵挛 3 个部分。
张秋霞等经研究发现功能性不稳组踝关节肌肉力觉较正常对照组显着不足,神经肌肉控制能力降低,而关节位置觉无明显差异。王雪强等报道应用美国产 Biodex Sys-tem 3 对老年人进行本体感觉的评定,发现踝关节的位置觉重测信度也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这将有助于针对老年人踝关节本体感觉损害进行量化评估,并且踝关节位置觉量化评估可用来预测日后踝关节扭伤与老年人跌倒等。朱燕等研究发现,使用 Biodex 等速测试仪进行踝关节内外翻本体感觉评定的测试人员间信度稳定可靠,对临床关节功能的评定有指导意义。朱启操通过采用表面肌电技术对闭链运动主动测试,来研究下肢关节在不同蹬伸位置下的位置觉变化,发现表面肌电方根值表现出同位置觉相似的变化,然而位置觉和表面肌电均方根值之间并无显着相关性。
2( 2 踝关节本体感觉的训练方法 目前本体感觉的训练方法有: 针对踝关节的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训练法,P,O-KIN 平衡仪训练,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配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平衡板训练,半蹲抛接球训练,正常步态训练,步行灵活性训练,阶梯训练,康复体操,运动疗法,中草药疗法,针灸,按摩,Biodex 等速测试仪,移动式平板训练,表象训练,生物反馈,迷你蹦床,平衡气垫、Thera-band 平衡垫及Moto-med 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进行本体感觉强化训练。
针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的康复训练,国外报道多采用平衡球或平衡盘上训练、单脚起跳落地训练、Biodex 上的肌力及本体感觉训练等,多数研究都取得了显着改善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运动功能的效果。而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中的节律性稳定和慢逆转保持来治疗关节不稳定,可以增加本体感觉性反应、患者的稳定性和协调功能。
解东风等研究发现肌力训练和关节松动术仅可恢复小部分本体感觉,而大部分本体感觉恢复仍需进行特殊的康复训练。该研究对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再应用等张组合、拮抗肌反转及保持 , 放松等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Thera-band 平衡垫、Moto-med 智能运动训练系统等本体感觉强化训练方法,发现其疗效显着优于对照组,有效地强化了膝关节的控制能力和平衡功能。黄小静等研究发现利用动态姿态平衡仪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平衡功能训练比传统训练方法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平衡功能。Eils 等对 20 例功能性踝关节不稳定进行每周 1 次的康复训练,包括热身、在移动平台上单腿站立、利用弹力带进行外展练习,并在气垫、倾斜板、水平( 和垂直) 移动平台、Bio-dex 稳定系统等装置或仪器上进行单腿和双腿的平衡训练,每个项目 20 min,6 周后发现受试者姿势晃动明显改善,并且腓骨肌反应时间显着缩短。马燕红等发现通过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进行本体感觉强化训练( 平衡板训练、固定自行车练习、单腿半蹲、步行灵活性训练、慢跑) 可以促进下肢功能的康复。潘化平等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负荷控制的本体感觉训练也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平衡功能。Sekir等研究证实等速训练可有效提高踝关节不稳运动员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韩肖华等经实验发现,移动式平板训练能改善踝关节扭伤后受损的本体感觉。其训练内容包括直线单足控制、斜线单足控制、圆周单足控制、蛇形单足控制和混合轨迹单足控制等。
徐华平等通过对 40 例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 P,O-KIN 平衡仪训练,发现对踝关节损伤实施系统、合理的康复治疗计划,能使关节功能障碍降到最低限度。此外,表象训练和本体感觉也有着密切联系,它可使以前建立的神经反射得以强化。Zhu 等研究发现,电针能明显改善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运动员的踝关节本体感觉,且优于常规理疗。Smith 等通过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患者进行为期 6 周的逐渐增加负荷的肌肉力量训练后发现,该训练对患者踝关节本体感觉的促进作用不明显。此外,Xu等对老年人进行了为期 16 周
的太极拳训练,发现视觉控制下的姿势控制和膝关节的本体感觉有了明显提高,但是踝关节的本体感觉却没有显着的提高,该作者认为可能是由于锻炼时间过短所致。陈丽霞等研究发现,本体感觉训练在预防血友病儿童再次出血和减少出血次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指出儿童血友病患者应该坚持进行长期的、规律性的治疗性训练,以保持本体感觉功能,预防和减少下肢关节的出血。Lephart 等研究表明,关节在损伤或异常状态下神经 , 肌肉反馈机制被打断,如果本体感觉在实施康复治疗程序早期建立,如外科干预或康复训练可得以部分甚至完全重建和恢复。
3 小 结
踝本体感觉训练可以提高神经肌肉控制能力,增强踝关节的稳定性,增强对躯体正常姿势的维持能力; 同时动作的控制与准确性也增强,还可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率,促进关节损伤的恢复,且对其他疾病也有良好影响,故以后应加大对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方法的相关研究。
范文五:踝关节本体感觉的康复评定及训练方法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踝关节本体感觉的康复评
定及训练方法
本文论述踝关节本体感觉的概念、构成、评定方法及踝关节损伤后常规的康复治疗方法,详述目前临床上对踝关节本体感觉的评定方法、测量指标及其信度与效度的研究。此外,本文还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分析目前对于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的各种研究方法及其各自效果。经研究发现,对踝关节本体感觉的评估可以有效估计踝关节损伤的程度,而且进行专门的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踝关节损伤及再损伤的概率。
1 前 言
踝关节是人体下肢的三大关节之一,其稳定性和灵活性是人体完成站立、行走、下蹲、跑跳等动作的基本保障,同时也是运动中最易受伤的关节。当踝扭伤时会造成踝关节的肿胀及炎症、韧带的松弛、腓骨肌群肌力减退和本体感受器的损伤,导致神经肌[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肉的控制减弱,会进一步导致踝关节功能性不稳定,进而造成踝关节重复扭伤。
本体感觉在姿势平衡的维持中起主导作用,并且随平衡条件的不同,“平衡三联( 即视觉、前庭觉及本体感觉) ”中各感受器在平衡中的作用不断变化,存在着复杂的中枢调节机制。踝关节的本体感觉最敏感,尤其是踝关节外侧副韧带中有大量丰富的本体感受器,韧带损伤后多存在本体感觉障碍。有研究显示,踝关节扭伤程度愈严重,其本体感觉愈差。故踝关节本体感觉的评估对踝关节平衡功能的评价及踝关节损伤风险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本体感觉包括位置觉、运动觉和震动觉,其中运动觉包含对速度的感觉和力觉。而有学者认为在目前的临床研究中,关节本体感觉的测量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阈值测量法、视觉模型法和关节角度重置法。
本体感觉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年龄、冷敷/热敷、疾病、损伤和运动、疲劳等。现临床上对于踝关节损伤所进行的常规康复治疗为: 急性期行冷疗、紫外线、超短波、[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制动等处理,后期给予蜡疗、音频、超声波等促进其血液循环; 而往往忽视了本体感觉的恢复性训练。
2 本体感觉的康复评定及训练方法
2( 1 本体感觉的测定方法及评定量表 踝关节的本体感觉定量评价方法有三种测量模式: a) 采用对侧肢体的匹配测试方法; b) 采用同侧肢体复制的方法; c) 平衡测试。无论采用哪种测量模式,本体感觉的测量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关节位置觉、肌肉力觉、被动运动的( 速度) 感觉阈、关节运动觉和平衡测试。位置觉测试有以下四种不同的方法: 被动定位被动复位、被动定位主动复位、主动定位主动复位、半被动定位半被动复位。平衡能力测试有静态平衡测试和动态平衡测试。早期的静态平衡能力测试方法包括: ,omberg
氏闭目直立检查法、单腿直立检查法、闭眼单脚站立和 Wblfson的姿势性应力实验等。动态平衡能力测试的具体方法包括:
闭目原地踏步法、前庭步测验法、起立 , 走时间测试法和平衡木行走时间测[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试法等。目前国内常用的平衡测试仪有:
Good balance 平衡测试仪、Biodex 平衡测试训练仪和 MJS 平衡测试训练仪等。
临床有关踝关节功能的量表有综合痉挛量表评估患肢踝关节痉挛程度、下肢 Fugl Meyer 评定评估下肢运动功能以及6 min 步行测试评估患者步行能力。其中综合痉挛量表包括踝跖屈肌群肌张力、跟腱反射和踝阵挛 3 个部分。
张秋霞等经研究发现功能性不稳组踝关节肌肉力觉较正常对照组显着不足,神经肌肉控制能力降低,而关节位置觉无明显差异。王雪强等报道应用美国产 Biodex Sys-tem 3 对老年人进行本体感觉的评定,发现踝关节的位置觉重测信度也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这将有助于针对老年人踝关节本体感觉损害进行量化评估,并且踝关节位置觉量化评估可用来预测日后踝关节扭伤与老年人跌倒等。朱燕等研究发现,使用 Biodex 等速测试仪进行踝关节内外翻本体感觉评定的测试人员间信度稳定可靠,对临床关节功能的评定有指导意义。朱启操通过[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采用表面肌电技术对闭链运动主动测试,来研究下肢关节在不同蹬伸位置下的位置觉变化,发现表面肌电方根值表现出同位置觉相似的变化,然而位置觉和表面肌电均方根值之间并无显着相关性。
2( 2 踝关节本体感觉的训练方法 目前本体感觉的训练方法有: 针对踝关节的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训练法,P,O-KIN 平衡仪训练,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配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平衡板训练,半蹲抛接球训练,正常步态训练,步行灵活性训练,阶梯训练,康复体操,运动疗法,中草药疗法,针灸,按摩,Biodex 等速测试仪,移动式平板训练,表象训练,生物反馈,迷你蹦床,平衡气垫、Thera-band 平衡垫及Moto-med 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进行本体感觉强化训练。
针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的康复训练,国外报道多采用平衡球或平衡盘上训练、单脚起跳落地训练、Biodex 上的肌力及本体感觉训练等,多数研究都取得了显着改善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运动功能的效[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果。而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中的节律性稳定和慢逆转保持来治疗关节不稳定,可以增加本体感觉性反应、患者的稳定性和协调功能。
解东风等研究发现肌力训练和关节松动术仅可恢复小部分本体感觉,而大部分本体感觉恢复仍需进行特殊的康复训练。该研究对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再应用等张组合、拮抗肌反转及保持 , 放松等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Thera-band 平衡垫、Moto-med 智能运动训练系统等本体感觉强化训练方法,发现其疗效显着优于对照组,有效地强化了膝关节的控制能力和平衡功能。黄小静等研究发现利用动态姿态平衡仪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平衡功能训练比传统训练方法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平衡功能。Eils 等对 20 例功能性踝关节不稳定进行每周 1 次的康复训练,包括热身、在移动平台上单腿站立、利用弹力带进行外展练习,并在气垫、倾斜板、水平( 和垂直) 移动平台、Bio-dex 稳定系统等装置或仪器上进行单腿和双腿的平衡[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训练,每个项目 20 min,6 周后发现受试者姿势晃动明显改善,并且腓骨肌反应时间显着缩短。马燕红等发现通过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进行本体感觉强化训练( 平衡板训练、固定自行车练习、单腿半蹲、步行灵活性训练、慢跑) 可以促进下肢功能的康复。潘化平等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负荷控制的本体感觉训练也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平衡功能。Sekir等研究证实等速训练可有效提高踝关节不稳运动员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韩肖华等经实验发现,移动式平板训练能改善踝关节扭伤后受损的本体感觉。其训练内容包括直线单足控制、斜线单足控制、圆周单足控制、蛇形单足控制和混合轨迹单足控制等。
徐华平等通过对 40 例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 P,O-KIN 平衡仪训练,发现对踝关节损伤实施系统、合理的康复治疗计划,能使关节功能障碍降到最低限度。此外,表象训练和本体感觉也有着密切联系,它可使以前建立的神经反射得以强化。Zhu 等研究发现,电针能明显改善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运[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动员的踝关节本体感觉,且优于常规理疗。Smith 等通过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患者进行为期 6 周的逐渐增加负荷的肌肉力量训练后发现,该训练对患者踝关节本体感觉的促进作用不明显。此外,Xu等对老年人进行了为期 16 周的太极拳训练,发现视觉控制下的姿势控制和膝关节的本体感觉有了明显提高,但是踝关节的本体感觉却没有显着的提高,该作者认为可能是由于锻炼时间过短所致。陈丽霞等研究发现,本体感觉训练在预防血友病儿童再次出血和减少出血次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指出儿童血友病患者应该坚持进行长期的、规律性的治疗性训练,以保持本体感觉功能,预防和减少下肢关节的出血。Lephart 等研究表明,关节在损伤或异常状态下神经 , 肌肉反馈机制被打断,如果本体感觉在实施康复治疗程序早期建立,如外科干预或康复训练可得以部分甚至完全重建和恢复。
3 小 结
踝本体感觉训练可以提高神经肌肉控制能力,增强踝关节的稳定性,增强对躯体[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正常姿势的维持能力; 同时动作的控制与准确性也增强,还可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率,促进关节损伤的恢复,且对其他疾病也有良好影响,故以后应加大对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方法的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1, 邱卓钢( 本体感觉与软组织损伤的康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10( 5) :295-296(
,2, 朱启操( 表面肌电图技术对本体感觉评估的实验研究,D,( 苏州: 苏州大学,2010:33-34(
,3, 王坤,(4 周 PNF 训练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动态平衡能力的影响,D,( 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2011:21-23(
,4, 李作为,徐向阳( 踝关节稳定性与本体感受器,J,(国际骨科学杂志,2009,3( 1) :21-28(
,5, 焦爽,闫汝蕴( 本体感觉训练预防踝关节运动损伤研究进展,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9,28( 6) : 713-716(
,6, 李坤,王予彬( 踝关节不稳与[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本体感觉研究现状,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0,10( 9) :851-853(
标签: 康复医学论文 上一篇:国际社区康复理念在中国应用的本土化实践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幼儿园感觉统合能力的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