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初二语文月考总结
初二语文月考总结
初二语文月考总结
一、 文学常识:
1、《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字豫才。
2、《我的母亲》选自《胡适自传》,字适之,学者、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
3、《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选自《艺文类聚》南朝文学家。
4、《五柳先生传》作者陶渊明东晋,选自《陶渊明集》
5、《马说》作者韩愈
6、《送东阳马生序》讯宋学士文集》作者宋濂明初。
7、《我的第一本书》作者牛汉。
二、 字词:
绯红(fēi)标致落第不逊(xùn)诘责托辞油光可鉴侮辱(wǔ rǔ) 牢
骚 抑(yì)扬顿挫深恶(wù)痛疾物以希为贵翳(yì)责罚管束气量(liàng)广漠宽恕质问文绉绉(zhōu)崎岖 平庸 忧郁 吻合 犀利 黝黑(yǒu)一绺(liǔ) 胆怯 掠过(lüè) 衔觞 翻来覆去 幽默 凄惨 奥秘 滞留 愚钝 器宇 禁锢 侏儒 酒肆 尴尬 粗制滥造 藏污纳垢 郁郁寡欢 鹤立鸡群 正襟危坐 颔首低眉 诚惶诚恐 无可置疑 黯然失色 广袤无垠搓捻 企盼 迁徙 觅食 油然而生 花团锦簇 美不胜收 繁花似锦 风云突变 不可名状 落英缤纷 冥思遐想 期期艾艾
三、 解词:
标致:
漂亮 不逊:
无礼匿名:
不署名或部署真实姓名。 竭力:
竭,劲全诘责:
质问并责备。 好意难却:
却:
退却油光可鉴:
头发梳得光光得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鉴,照。凄然:
形容悲伤难过的样子。 适值:
正好遇到。文绉绉:
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髭:
嘴边上的胡子。 髯:
两腮的胡子。器宇:
气概,风度。 禁锢:
束缚,限制。鹤立鸡群:
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正襟危坐:
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端庄的样子。轩昂:
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颔首低眉:
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广袤无垠:
广阔无边。何许:
什么地方 不详:
不知道造饮辄尽:
去喝酒就喝个尽兴。造,往、到、造访。辄,就。期在必醉:
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吝情去留:
舍不得。去留,离开。 会意:
对文字的领悟。环堵萧然:
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环堵,周围都是土墙。萧然,空寂。屡空:
经常是空的。 晏如:
安然自若的样子。自终:
过完自己的一生。 嗜:
特别的爱好。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戚戚,忧愁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俦:
辈、同类。衔觞赋诗:
一边喝酒一边作诗。觞,酒杯。风烟俱净:
全、都 从流飘荡:
顺、随缥碧:
清白色 甚箭:
比箭还快。轩邈:
轩,高。邈,远。 千转:
通啭,鸟叫声。鸢飞戾天:
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名利的人。鸢,一种凶猛的鸟。戾,至。负势
竞上:
向上经纶事务者:
治理政务的人。经纶,筹划。窥谷往反:
看到这优美的山谷,就留连往返。反,通返。横柯上蔽:
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柯,树木的枝干。上:
上边疏条交映:
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映,掩映。祗:
只是。 骈:
两马并驾。是马也:
是,这样的。 虽有千里之能:
能,能力、才能。才美不外见:
美,形作名,美好。见,通“现”。且欲于常马等不可得:
且,犹、尚且。 安能:
怎么能够。执策而临之:
临,面对。其真不知马也:
其,其实。致书:
致,得到。 假借:
借。弗之怠:
不懈怠的抄书。弗,不。 走:
跑。不敢稍逾约:
超过约定的期限。 以是:
因此。硕师:
学问渊博的老师。硕,大。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从:
跟随德隆望尊:
道德声望高。稍降辞色:
把言词放婉转些,把脸色当温和些。辞色:
言语和脸色。缓疑质理:
提出疑难询问道理。缓,引、提出。质,询问。叱咄:
训斥,呵斥。 至:
周到。俟:
等待。 皲裂:
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媵人:
这里指服待的人。 汤:
热水。沃灌:
浇洗。 衾:
被子。烨然:
光彩照人的样子。 缊袍敝衣:
破旧的衣服。略无慕艳意:
毫无羡慕的意思。 趋:
小步快跑。
范文二:初二月考语文分析总结
初二月考语文分析总结
这个学期还有大半,这个局面也并不是无可挽回的,只是我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罢了。以上的缺点我会尽量改掉,相比大喊“我一定要改掉所有缺点”的空口号。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初二月考语文分析总结,欢迎参考,
初二月考语文分析总结篇一
开学一个月了,孩子们也进行了月考,成绩一出虽然说明不了一切,但也说明了许多问题,可是,有些问题也没那么简单。
八五语文成绩优秀人数少,八六班及格率低,低分率高。这就是问题,有问题就要学会正视它,想出方法解决它。
我是这样想的,以后应该也会这样做。
第一、提高个人能力
我经常教孩子们自身出现问题,要第一时间把眼睛放到自己身上,从内部找原因,任何时候外因都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
此次月考孩子们成绩不理想,与我自己近期的身体状况有很大关系,多次请假看病,耽误了孩子们的课,又没有利用更多的时间给孩子们补课。其次,是我自己的心态过于紧张,更多时候是在意自己的病情,而没有把孩子们的学习放心上。当然,也不是简单的对错问题,也不存在以后要改正错误的情况。
当然,我会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更多时候把孩子们的学习放到第一位。
第二、落实课堂效率
抓住课堂质量,落实课堂效率。坦率的说,我的语文课堂可长可短,面对目前应试考试政策的话,我会努力向45分钟要质量的。
第三、落实培优补差
五班主要是培优工作,而六班是补差工作。
五班从七下到现在,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不断波动,孩子们心理或多或少要受到影响。当然,这也不是考不好的主要原因。
针对五班,我以后准备把重点更多转移到优秀生上面,抓住下课、自习、阅读等自由时间,仔细研究对策,争取让孩子们更多拿到优秀以上。
简单想了几个方面,提高成绩,也不会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全凭以后的脚踏实地,前提是身体健康。
我想我会努力的, 感谢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也请领导督促,
初二月考语文分析总结篇二
这次月考我对我的物理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因为我有好几分都是因粗心、不认真造成的。其实有很多的基本知识我还是没有学好。上课听着老师讲题,当堂记得很清楚的,但过一段时间就不好说了,明明已经遗忘一些,自己却丝毫不知,还以为什么都会的;作业有时写的认真,有时就有些怠慢了,等发回来看自己也错了那么多。考试,自然不用说,成绩起伏很大,认真做了,成绩就高些,倘是疏忽一点,那成绩便不堪入目了。总而言之,还是没有从根本上重视物理。
就针对这次月考来讲,可以当作反面典型了。第一,复习没
有到位。总觉得物理没有什么可以复习的,翻翻卷子也就放下不管了。忽然想起小学班主任对我说的话来,“你虽然觉得擅长那一科但是事实并不是你想的那样,有时间应该去琢磨自己的弱项,提高的空间还很大。”总听人家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现在真正自己体会到了。倘若考前认真温习一下书本,或许结果会比现在更好些。第二,做题的时候太急了,觉得这次的题目做起来并非那么的难,很多题目连题都不带看完的就去做下一个,然后不会的连想也不想就在那空着,继续做做后面的题。在最后的几分钟里我更是不去检查一下哪里有错,觉得我已经写完了也认为那些题做得挺好的,但发下卷子,错的几乎都是那些被我忽略的题。第三,审题不够细致。有些题目并非不会,就是马虎,什么法线应该是虚线我画成了实线,空里添度数的我添成了反射光线,计算题的输给算错了….这些都是因为粗心大意造成的。这错不知犯过多少次,但似乎是屡教不改,尤其是一着急,就更别说了。而且错的都是老师强调过的题,错的太冤了。
这个学期还有大半,这个局面也并不是无可挽回的,只是我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罢了。以上的缺点我会尽量改掉,相比大喊“我一定要改掉所有缺点”的空口号,我想尽量更实际一些,请老师看我的表现吧,我会尽我所能,端正自己的态度,提高自己的成绩。
[初二月考语文分析总结]
范文三:初二语文月考总结.doc
初二语文月考总结
2007-3月考语文复习
一、 文学常识:
1、《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字豫才。
2、《我的母亲》选自《胡适自传》,字适之,学者、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
3、《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选自《艺文类聚》南朝文学家。
4、《五柳先生传》作者陶渊明东晋,选自《陶渊明集》
5、《马说》作者韩愈
6、《送东阳马生序》选《宋学士文集》作者宋濂明初。
7、《我的第一本书》作者牛汉。
二、 字词:
绯红(fēi) 标致 落第 不逊(xùn)诘责 托辞 油光可鉴 侮辱(wǔ rǔ) 牢骚 抑(yì)扬顿挫 深恶(wù)痛疾 物以希为贵 翳(yì) 责罚 管束 气量(liàng) 广漠 宽恕 质问 文绉绉(zhōu)崎岖 平庸 忧郁 吻合 犀利 黝黑(yǒu)一绺(liǔ) 胆怯 掠过(lüè) 衔觞 翻来覆去 幽默 凄惨 奥秘 滞留 愚钝 器宇 禁锢 侏儒 酒肆 尴尬 粗制滥造 藏污纳垢 郁郁寡欢 鹤立鸡群 正襟危坐 颔首低眉 诚惶诚恐 无可置疑 黯然失色 广袤无垠搓捻 企盼 迁徙 觅食 油然而生 花团锦簇 美不胜收 繁花似锦 风云突变 不可名状 落英缤纷 冥思遐想 期期艾艾
三、 解词:
标致:漂亮 不逊:无礼
匿名:不署名或部署真实姓名。 竭力:竭,尽、全诘责:质问
并责备。 好意难却:却:退却
油光可鉴:头发梳得光光得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鉴,照。
凄然:形容悲伤难过的样子。 适值:正好遇到。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髭:嘴边上的胡子。 髯:两腮的胡子。
器宇:气概,风度。 禁锢:束缚,限制。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端庄的样子。
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广袤无垠:广阔无边。
何许:什么地方 不详:不知道
造饮辄尽:去喝酒就喝个尽兴。造,往、到、造访。辄,就。
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
吝情去留:舍不得。去留,离开。 会意:对文字的领悟。
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环堵,周围都是土墙。萧然,空寂。
屡空:经常是空的。 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 嗜:特别的爱好。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戚戚,忧愁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俦:辈、同类。
衔觞赋诗:一边喝酒一边作诗。觞,酒杯。
风烟俱净:全、都 从流飘荡:顺、随
缥碧:清白色 甚箭:比箭还快。
轩邈:轩,高。邈,远。 千转:通啭,鸟叫声。
鸢飞戾天: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名利的人。鸢,一种凶猛的鸟。戾,至。
负势竞上:向上
经纶事务者:治理政务的人。经纶,筹划。
窥谷往反:看到这优美的山谷,就留连往返。反,通返。
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柯,树木的枝干。上:上边
疏条交映: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映,掩映。
祗:只是。 骈:两马并驾。
是马也:是,这样的。 虽有千里之能:能,能力、才能。
才美不外见:美,形作名,美好。见,通;现;。
且欲于常马等不可得:且,犹、尚且。 安能:怎么能够。
执策而临之:临,面对。其真不知马也:其,其实。
致书:致,得到。 假借:借。
弗之怠:不懈怠的抄书。弗,不。 走:跑。
不敢稍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以是:因此。
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硕,大。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从:跟随
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
稍降辞色:把言词放婉转些,把脸色当温和些。辞色:言语和脸色。
缓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缓,引、提出。质,询问。
叱咄:训斥,呵斥。 至:周到。
俟:等待。 皲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媵人:这里指服待的人。 汤:热水。
沃灌:浇洗。 衾:被子。
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缊袍敝衣: 破旧的衣服。
略无慕艳意:毫无羡慕的意思。 趋:小步快跑。
范文四:初二语文月考
初二语文下册达标检测
一.基础知识积累(55分)
1. 注音写字(10分)
憎恶( ) sh ēn yín ( ) w ān yán ( ) 主z ǎi ( ) .
秀q í( ) b ang ( )溅 沉di àn ( ) 婆 娑( ) ..
枯瘠( ) xi a d ú ( ) 强 聒( ) 狭 ài ( ) ..
奇ju ?( ) 玛n ǎo ( ) qi ú( )枝 旁w ù ( )
2. 填空并解释所填字(6分)
坦荡如_____( ) 不折不_____( ) 精_____求精 ( )
_____不关心( ) 不_____万里( ) _____轻怕重 ( )
3. 找出错别字并改正(5分)
无边无垠 鲜露琼浆 纵横绝荡 全神灌注 光怪陆离
妙手偶得 主一无适 潜滋暗长 断章取意 麻目不仁
4. 默写(16分)
(1).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 ,它深信,
!
(2)、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也象征着北方的农民?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尤其象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纪念白求恩》中**号召中国共产党人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 __________, 一个 一个 ,一个 。
(4).__________________,寻常百姓家。翅湿沾微雨________________.( 宋—作者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晒翅常疑白雪消。
(6). 临风一唳思何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志不分,___________________。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①书籍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②小而言之,读书不但可以提升自我,而且能够增长知识。③大而言之,读书可以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④让书香溢满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和生活,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吧!
第 句,修改意见:
第 句,修改意见:
6、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3分)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删改后的下联:
7. 名著阅读
(1)补全回目(4分)
____________门招天下客,__________棒打洪教头
____________火烧翠云楼,__________智取大名府
(2)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是谁?说出他的两个故事。(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宋江为什么杀了阎婆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8. 诗歌鉴赏
闻雁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1)用自己的话描述“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一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文言文阅读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
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4分)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2)谈笑有鸿儒( ) ..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4)无丝竹之乱耳( )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 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 .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 .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 .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4).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3分)
10. 阅读文章,完成练习
访 兰
贾平凹
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一趟,带回些野兰来培栽。几年间,家里庭
院就有了百十余品种,像要作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就都跑来观赏,父亲并不因此而得意,反而倒有几分愠怒。以后又进山去,可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使我很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有一次再进山的时候,要我和他一块:“访兰去吧!”
我们走了半天,一直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一道瀑布,从几十丈高的山崖直直垂下,
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的响声,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天,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丽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着了一层寒烟;香气浓烈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又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想,父亲会培育这仙
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培栽,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类、形状的呢!
父亲却把我制住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呢?”
我说:“这里的好!”
“怎么好呢?”
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的确比这里的看着好看,这里的却比家里的清爽。“是味儿好像
不同吗?”
“是的。”
“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儿?”
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原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一经
培栽,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更大了呢!”
“样子是似乎美了,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
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欣赏它呢?
“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
长得叶纯,开得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
我再也不敢去挖这些野兰了。欣赏它的这种纯朴,后悔以前为什么喜爱着它而却无形
中就毁了它呢!
父亲拉我坐在潭边,我们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着兰,也在看着我,说:“做
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了品格;低俗的人不会给社会有贡献的。”
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15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却过。
1、文章说:“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儿?!”为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父亲成功培植兰草“并不因此而得意”,“反而倒有几份愠怒?”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纵观全文,父亲带我到深山去“访兰”,其真正意图是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有关表述正确的两项是( ) (2分)
A .全文短小精悍,含蓄隽永且虚实相间,既有对兰草的细腻描写和刻画,又有对人生感悟的诠释,情理并茂,发人深省。
B .文章开篇设置悬念,既激起了读者急切的期待心情,又使行文跌宕起伏,并为下文“访兰”蓄势。
C .“我”和父亲花了半天时间才到空谷兰草之地,崎岖的山路、直下的瀑布、轰轰隆隆的水声,既表明“访兰”之艰辛,又体现了兰草生长环境之恶劣。
D .“我再也不敢去挖这些野兰了”这句话既表现了“我”对空谷兰草的崇敬之情,也体现了“我”对大自然美景的怜惜和热爱之情。
E .文章中,“我”由空谷兰草之状之味产生联想,从优美到崇高,咏物以明志,既坦陈了为人处世的意义,又反映了“我”不与世俗同流的人格魅力。
阅读下文,回答16-21题。
最美的生命
①白杨亭亭,苍柏巍巍,其能抗风凌雨,傲然而立,有木质躯干之支撑;华山嵯峨,黄山高峻,其能雄踞万年,风采独具,有石质山体之扶持。人亦然。
②人活世上,碌碌匆匆,若不知为何而劳,为何而累,岂不悲伤?那生存的理念,生活的主旨,生命的极致,总会驾驭着我们的魂魄而大刀阔斧,义无反顾!那究竟什么才是生命的极致呢?
③孔孟主张入世,施“仁”而治,“和同”天下;而老庄提倡出世,“顺乘自然”,清静无为。且不论其优劣,他们的主张对后世之影响,确是大得惊人。而为了实现自己的主张,周游列国也好,“曳尾于涂”也好,他们的生命都会在人类的信仰史上留下绝妙的一笔,折射出绚丽的光华。他们的生命可谓达到了极致。
④梵高穷困不堪,潦倒一生,虽挥丹不辍,遭时人鄙夷,终举枪自尽,郁郁而去。虽一生
一幅画未曾卖出,而今其作品竟备受推崇,一幅画之价值竟至千万元之巨。其生命的极致却在其身后得以实现。若在天有灵,他应该感到莫大的欣慰。当时,对作画的迷恋,其实也正是梵高的一种追求,一种信仰。
⑤追求是生命的活力,是生活的动力。追求有时就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一种人生的信仰。人活着得有信仰,否则空有躯壳,不过是行尸走肉??
⑥改革开放,“放任”洋鬼子“进村”是为了用其所长,譬如技术、资金,“师夷长技以制夷”嘛,“帝国主义”虽然进来,但对我们有好处,何乐而不为?不管黑猫白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不管什么“主义”,让人民富裕就是好“主义”。这当然好,赢得了百姓的喝彩。 ⑦“封建主义”呢,依然未能销声匿迹,且在众多地方愈演愈烈!人之壮盛,高筑墓地,大建庙宇,塑泥神像,歧视女性,赌博成风,嫖娼卖淫,吸毒贩毒,行贿受贿,卖官鬻爵,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哪一种不是封建主义的表现?
⑧再说“官僚主义”。一些党员干部在台上,信誓旦旦,极力表白自己正派,高歌清廉之词。而背后依然拉帮结派,裙带提拔;贪污受贿,聚敛钱财;公款吃喝,花天酒地,肆意挥霍;滥用职权,大搞特权,草菅人命,如此如此,“何可胜道也哉”?这难道是官民平等?这难道是“他为人民谋幸福”??
⑨巴金说过:人活着,不但是为了吃米。人得有自己的信仰。无论哪种信仰,我觉得首先须“善”为前提。活着,不能仅为了自己,得考虑他人的利益、社会的利益。否则,就绝不是一种好信仰!
⑩人活着,应有利于国家、民族、他人。如此而活着,才是最美的生命!
(选自《意林》,有删改)
16、结合语境,具体分析第①段画线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2分)
17、试分别归纳孔孟、老庄、梵高所达到的“生命的极致”的内涵。 (3分)
① ② ③
18、从语言和句式的角度,分析第⑦段作者表达的深情。 (4分)
19、请给第⑦段补充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事例,用以证明作者的观点。 (2分)
20、第⑨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分)
21、读过此文,你对“信仰”有何认识? (3分)
三.作文(50分)
题目:原来,没有那么简单
要求:1. 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 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3. 文面整洁,书写工整
范文五:初二语文月考
初二语文试卷 第 1页(共 4页)
班 级 _____________ 姓 名 ____________ 考 场 ______________ 座 号 ____________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濮阳市第三中学 2012~2013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初 二 语 文
(满分 120分,时间 120分钟)
(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命题人:王艳红 审核人:王庆杰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24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2分 )
A .歼灭(qi ān ) 要塞(s ài ) 阻遏(è) 溃退(ku ì)
B. 寒噤(j īn ) 仄歪(z è) 往上蹿(cu àn ) 飒飒(s à)
C. 疟子(y ào ) 拂晓(f ú) 地窖(ji
ào ) 瓦砾(l ì) D. 烧灼(zhu ó) 荒秽(su ì) 杀戮(l ǔ) 荒谬(mi ù) 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 素湍 寒噤 珐琅 箱箧 B. 编算 丝绒 舀水 转弯抹角 C. 白洋淀 键忘 阴惨 张惶失措 D. 鞠躬 遮掩 肃穆 颤巍巍 3.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新闻的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
B.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 江》首句即导语。
C. 主体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D. 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2分)
A. 今天,团支书通知我下午参加团章学习,这是团组织给我的一次深 . 造 .
的机会。 B. 学校团代会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会议将于近日召开 .. 。 C. 我最崇敬的老师调走了,我一定加倍努力学习,实现他对我的遗愿 .. 。 D . 李民年龄幼小, 但他聪明伶俐, 能写会画, 所以赢得了人们的景仰 .. 。 5. 古诗文默写 (10分 )
①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 ②大漠孤烟直, 。 ③ ,西出阳关无故人。 ④念天地之悠悠, ! ⑤ ,天涯若比邻。 ⑥ 衣沾不足惜, 。 ⑦俱怀逸兴壮思飞, 。 ⑧不畏浮云遮望眼, 。 ⑨ ,溪头卧剥莲蓬。
6. 下面是一则新闻消息,请你为它拟定一个标题,不超过 10个字。 (3分)
东京时间 11日 14时 46分, 位于日本东北地区的宫城县海域发生里氏 8.8级强震(中国地震局测定为里氏 8.6级) ,并引发大规模海啸,截止昨 晚 11时,地震和海啸已造成至少 500人死亡,大量人员受伤或失踪。日本 媒体报道说,统计尚不全面,死伤数字势将继续上升。日本气象厅表示, 此次大地震超过上世纪 20年代发生的 7.9级关东大地震, 是日本迄今为止 震级最大的地震。 7. 走进名著。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祥子的泪要落下来。 他不会和别人谈心, 因为他的话都是血作的, 窝在心的深处。
①本段文字选自小说《 》 (1分)
②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发生在祥子身上的一件事。 (2分)
初二语文试卷 第 2页(共 4页)
二、现代文阅读(29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8— 11题。 (共 13分)
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
①作文课上,老师教完了应用文写作后,当场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题 目:假设自己的妈妈丢了,请每一个人写一则寻人启事。老师还给每个同 学发了一份寻人启事样本,大家可以照葫芦画瓢,但是,里面的内容必须 根据自己母亲的真实情况撰写。
②同学们似乎还没有反应过来,自己的妈妈丢了,写一则寻人启事? 面对着寻人启事样本,同学们一时都不知道该如何下笔。
③见同学们都没什么动静,老师说,这样吧,我再讲一遍寻人启事的 要点,大家一边听,一边写。首先,写下丢失人的姓名。 ④大家埋头在纸上写了自己妈妈的名字。 ⑤老师说,性别。 ⑥女。大家刷刷写下。
⑦丢失人年龄。老师的话音刚落,班级里就炸开了锅。有人说,我妈 好象 42岁了吧;有人说,我妈妈从来没告诉过我她多大啊;有人说,我今 年 14岁,我妈妈该有三十八九岁了吧?几十个同学,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 准确地说出自己妈妈的年龄。
⑧老师摇摇头,年龄先空着吧。下面是最重要的部分,请写出丢失人 的体貌特征。
⑨
大家七嘴八舌,似乎对自己的母亲很了解。老 师打断了大家的话,同学们说的,也许是你母亲的特点,但是,现在请大 家写的是母亲的体貌特征,比如脸上有颗痣,手背上面有道伤疤,腰杆有 点弯曲什么的。
⑩同学们停止了议论,歪着脑袋,努力回想着妈妈的形象。每天都见 到的妈妈,到底有些什么体貌特征呢?脸上有没有长痣?好象是有的,但 想不起来在哪了。妈妈干活时,经常会受伤,可是,哪儿留下过伤疤?倒 真的没注意过啊。妈妈的腰杆这几年确实有点弯曲了,总是直不起来,可 能是太累了的缘故吧?可是,好象每个人的母亲都是这样的啊,这也算是 体貌特征吗?
(11)同学们勉强写下了几个特征,既像是自己母亲的,又好象不太像。
(12)老师说,请同学们再写下,今天,妈妈穿的是什么衣服和鞋子。
如果妈妈真的丢了,那么,最后离开家时穿的衣服,将是很重要的鉴别辨 认依据。
(13)班级里再次炸开了锅。穿着干净漂亮 .... 衣服的同学们,唧唧喳喳地 议论开了:哪个同学早上新穿了一双运动鞋,大家立即注意到了;最喜欢 的那个电影明星, 喜欢穿什么样式什么牌子的衣服, 大家总是一清二楚?? 可是,早上和自己一起出门,甚至骑着车子将自己送到学校门口的妈妈, 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什么样式的,却真的没有留意,从来也没有 ..... 留意。 (14)作文课彻底失败了,一个简单的寻人启事,竟然没有一个同学写完 整、准确。最后,老师面色凝重地对大家说,不是寻人启事难写,是大家 对自己的妈妈,根本就不关注不了解啊。
(15)天底下的爸爸和妈妈,都是用心去看自己的孩子的,所以,孩子 的每一个细小动作,都逃不过父母的眼睛。记住爸爸妈妈其实一点也不难, 只要用心,就足够了。
(16)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可是,我们偏偏对精 心呵护我们的父母视而不见:只看见了可口的饭菜,却不见忙碌在厨房的 背影;只欣喜于获得的优异成绩,却忘记了深夜伴读的眼眸;只盼望着自 关爱自己的父母开始。
8.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3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⑨段开头的处省略了同学们七嘴八舌讨沦的内容。请联系上下文,补 写在下面。 (3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第 (13)段加点词语在表达上的好处。 (4分 ) ( ) A. “干净漂亮”说明同学们平日里整洁, “从来也没有”说明同学们对妈 妈穿什么衣服不太在意。
B. “干净漂亮”从侧面反映了母亲对孩子的精心照料,反衬出孩子们对母 亲的忽视。 “从来也没有”写出了孩子们潜意识里认为母亲对自己的关心 是理所应当的,而自己不需要关注母亲,于上面对同学和明星穿戴的关注 作对比,突出了孩子们对母亲的忽视。
11. 第 (14)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3分 )( ) A. 总领下文、为下文做铺垫 .
初二语文试卷 第 3页(共 4页)
班 级 _____________ 姓 名 ____________ 考 场 ______________ 座 号 ____________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B. 过渡(承上启下) 。收束前文的叙事部分,引起下文的议论、抒情部分。 C. 总结全文、首尾呼应 .
(二)阅读下文,完成 12— 16题。 (共 16分)
大脑
①美国费城有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聪明好学。一天,他看报上的天 气预报,竟然连报上的一个字也不认识。后经医生诊断,这个孩子患了一 种叫“失读症”的病。
②我们知道,人的大脑皮层有一个语言中枢,是人类语言能力的生理 基础,它的作用就是调控人类的语言行为。这个中枢一旦因脑外受损或因 脑血管供血障碍,人的语言行为便出现障碍,常见的有“失语症”。“失 读症”是失语症中的一种。这个美国少年患上这种病是脑外伤造成的。 ③传统的看法是,人脑的语言中枢在大脑左半球,按这个观点推论, ________ ____但事实却不全是这样。
④科学家经调查发现,中国和日本患失读症的人要比欧美少得多,这 . 是为什么 ? 经过多次实验,发现了一个基本的,却是最简单的事实:中国 和日本都使用汉字,欧美人使用的是拼音文字,他们记认字音和字义,使 用的是大脑左半球,而且仅仅是左半球,但中国人、日本人使用汉字,对 大脑的利用精细得多,左半球记认字音字义,右半球记认字形 (连宇义 ) , 而且左右两半球均衡协作。这 . 就是中国、日本患失读症少的原因。 ⑤更有趣的是,美国科学家对中国儿童和美国儿童的阅读能力和某些 智商做比较实验,发现中国儿童的智商要高得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 国儿童学的是汉语,因此他们的大脑左、右半球得到了更充分、更均衡的 锻炼。
⑥根据汉字与大脑两半球的这种关系,费城的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 试验:他们首先教这位美国少年学汉字、汉语,接着在一张纸上,上行写 英语句子,下行写同样意思的汉语句子,要这位美国少年看着汉字读出英 语句子来,结果,这位美国少年毫不费力的把英语句子念了出来。试验初 步成功了。
⑦不过,这个实验有一个问题,即汉语句子只起“唤醒”英语句子的 作用,不等于把病治好了,根据以后的试验表明,这一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因为在不为“唤醒”的作用下,患者能慢慢恢复英语的阅读能力。
⑧汉语、汉字的学习和使用,可以使人们更充分、更均衡地使用大脑 两半球,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已有人提出用学习汉语、汉字的方法提高 西方儿童的智能,还有其他一些想法和研究,我们感兴趣地期待着这些研 究成果。
12. 从本文主要内容来看,最恰当的标题是 ( )(3分) A .汉语学习十分重要 B.外国人也应学汉语 C. 汉语可以治病 D.汉语与英语的区别
13.这篇文章的说明顺序和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 (3分) A. 时间顺序 举例子 分类别 B.逻辑顺序 举例子 作比较 C .逻辑顺序 举例子 分类别 D.空间顺序 举例子 作比较
14. 为了使上下文连贯, 填人第三段空格中最恰当的一句是 ( ) (3分) A .不管他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的人,只要左半球的这个中枢受损,就 会发生失语症或失读症。
B .只要左半球的这个中枢受损,就会发生失语症或失读症,不管他是哪 个国家、哪个地区。 C . 不管他是谁, 只要左半球的这个中枢受损, 就会发生失语症或失读症。 D . 只要左半球的这个中枢受损, 就会发生失语症或失读症, 不管他是谁。 15.第四段中两个加点的 “这” 字所指代的内容是否相同 ? 正确的选项是 ( ) (2分)
A .相同 B.不同 C。基本相同 D.基本不同
16. 结合前三段的内容,用概括的语言给“失语症”下定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列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2分) A .脑外伤者未必患失语症或失读症。
B .第五段最末一句中的两个“更”字,说明了学习汉语是促使儿童的大 脑左、右半球得到充分、均衡锻炼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 C .第六段末句“试验初步成功了”,说明这位心理学家这项实验仅仅是 开始,今后还要做更深入的研究。
D .第七段中“唤醒”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失读症患者能慢慢恢复英语阅读 能力。
三、古诗文阅读 (17分 )
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 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 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 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初二语文试卷 第 4页(共 4页)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 ①不见曦 . 月 ______________ ②沿溯 . 阻绝 ______________ ③属 . 引凄异 ______________ ④略无阙 . 处 ______________ 18. 对下列句子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分别是(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
A .除非正午和半夜,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B .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 )
A .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映出了山石林木
的倒影。
B .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和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映出了山石林木 的倒影。
19.选出最能概括本文内容的一项:(3分) ( ) A 描绘了三峡夏季水流之急。 B描绘了三峡四季的美丽景色。 C 描绘了三峡春冬之时的美丽景色。 D描绘了打鱼人的悲惨生活。 20.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写出了渔者怎样 的生活? (2分) ( ) A. 表现了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
B. 表现了三峡渔民船夫悠游自在的生活。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 21—— 22题。 (共 4分)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1.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 们 会 在 什 么 情 况 下 引 用 它 ? 为 什 么 ? (2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0分)
23.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总想为你唱首歌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题目:我身边的 ____________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