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中性点直接接地
中性点直接接地 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即是将中性点直接接入大地。该系统运行中
若发生一相接地时,就形成单相短路,其接地电流很大,使断路器跳闸切除故障。这种大电
流接地系统,不装设绝缘监察装置。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产生的内过电压最低,而过
电压是电网绝缘配合的基础,电网选用的绝缘水平高低,反映的是风险率不同,绝缘配合归
根到底是个经济问题。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产生的接地电流大,故对通讯系统的干扰
影响也大。当电力线路与通讯线路平行走向时,由于耦合产生感应电压,对通讯造成干扰。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在运行中若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其接地点还会产生较大的跨步电压与
接触电压。此时,若工作人员误登杆或误碰带电导体,容易发生触电伤害事故。对此只有加
强安全教育和正确配置继电保护及严格的安全措施,事故也是可以避免的。其办法是:①尽
量使电杆接地电阻降至最小;②对电杆的拉线或附装在电杆上的接地引下线的裸露部分加护
套;③倒闸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2 中性点不接地 中性点不接地
方式,即是中性点对地绝缘,结构简单,运行方便,不需任何附加设备,投资省。适用于农
村10kV架空线路为主的辐射形或树状形的供电网络。该接地方式在运行中,若发生单相接
地故障,其流过故障点电流仅为电网对地的电容电流,其值很小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需装
设绝缘监察装置,以便及时发现单相接地故障,迅速处理,以免故障发展为两相短路,而造
成停电事故。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其接地电流很小,若是瞬时故
障,一般能自动熄弧,非故障相电压升高不大,不会破坏系统的对称性,故可带故障连续供
电2h,从而获得排除故障时间,相对地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 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因其
中性点是绝缘的,电网对地电容中储存的能量没有释放通路。在发生弧光接地时,电弧的反
复熄灭与重燃,也是向电容反复充电过程。由于对地电容中的能量不能释放,造成电压升高,
从而产生弧光接地过电压或谐振过电压,其值可达很高的倍数,对设备绝缘造成威胁。
此外,由于电网存在电容和电感元件,在一定条件下,因倒闸操作或故障,容易引发线性谐
振或铁磁谐振,这时馈线较短的电网会激发高频谐振,产生较高谐振过电压,导致电压互感
器击穿。对馈线较长的电网却易激发起分频铁磁谐振,在分频谐振时,电压互感器呈较小阻
抗,其通过电流将成倍增加,引起熔丝熔断或电压互感器过热而损坏。 3 中性点经消弧线
圈接地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即是在中性点和大地之间接入一个电感消弧线圈。
当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其接地电流大于30A,产生的电弧往往不能自熄,造成弧光接
地过电压概率增大,不利于电网安全运行。为此,利用消弧线圈的电感电流对接地电容电流
进行补偿,使通过故障点的电流减小到能自行熄弧范围。通过对消弧线圈无载分接开关的操
作,使之能在一定范围内达到过补偿运行,从而达到减小接地电流。这可使电网持续运行一
段时间,相对地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该接地方式因电网发生单相接地的故障是随机的,
造成单相接地保护装置动作情况复杂,寻找发现故障点比较难。消弧线圈采用无载分接开关,
靠人工凭经验操作比较难实现过补偿。消弧线圈本身是感性元件,与对地电容构成谐振回路,
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谐振过电压。消弧线圈能使单相接地电流得到补偿而变小,这对实现继
电保护比较困难。 4 中性点经电阻拥?nbsp;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即是中性点与
大地之间接入一定电阻值的电阻。该电阻与系统对地电容构成并联回路,由于电阻是耗能元
件,也是电容电荷释放元件和谐振的阻压元件,对防止谐振过电压和间歇性电弧接地过电压,
有一定优越性。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的方式有高电阻接地、中电阻接地、低电阻接地等三种方
式。这三种电阻接地方式各有优缺点,要根据具体情况选定。 5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
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对电力依赖和消费程度越来越高,对用户供电的可靠性,也不再
是靠带单相接地故障运行2h来保证,而是靠电网结构和电力调度控制来保证。 随着电
网规模扩大,单相接地电流也随之增大,而威胁到设备的安全。为此,10kV单电源辐射形
或树状形供电,必须向环网双电源供电改造。 此外,由于现代化城镇建设对市容的要
求,10kV架空线路应改造为以电缆供电为主,架空线路为辅,这也成必然趋势。所以10kV
电网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将随用电负荷逐年递增与电网结构的变化而变
化。 为满足今后电力发展的需要,必须根据电力负荷、电网结构、电缆回数、过电压
保护、跳闸方式,以及继电保护构成和电力系统稳定性等因素,对10kV电网中性点接地方
式进行选择确定,从而达到中性点接地方式的优化。
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 :
bǎo hù jiē dì
使电工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的措施。可防止在绝缘损坏或意外情况下金属外壳带电时强电流通过人体,以
保证人身安全。
所谓保护接地就是将正常情况下不带电,而在绝缘材料损坏后或其他情况下可能带电的电器金属部分(即
与带电部分相绝缘的金属结构部分)用导线与接地体可靠连接起来的一种保护接线方式。接地保护一般用
于配电变压器中性点不直接接地(三相三线制)的供电系统中,用以保证当电气设备因绝缘损坏而漏电时
产生的对地电压不超过安全范围。如果家用电器未采用接地保护,当某一部分的绝缘损坏或某一相线碰及
外壳时,家用电器的外壳将带电,人体万一触及到该绝缘损坏的电器设备外壳(构架)时,就会有触电的
危险。相反,若将电器设备做了接地保护,单相接地短路电流就会沿接地装置和人体这两条并联支路分别
流过。一般地说,人体的电阻大于1000欧,接地体的电阻按规定不能大于4欧,所以流经人体的电流就
很小,而流经接地装置的电流很大。这样就减小了电器设备漏电后人体触电的危险。
保护接地
实践证明,采用保护接地是当前我国低压电力网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由于保护接地又分为
接地保护和接零保护,两种不同的保护方式使用的客观环境又不同,因此如果选择使用不当,不仅会影响
客户使用的保护性能,还会影响电网的供电可*性。那么作为公用配电网络中的电力客户,如何才能正确合
理地选择和使用保护接地呢?
一是要认识和了解接地保护与接零保护,掌握这两种保护方式的不同点和使用范围
接地保护与接零保护统称保护接地,是为了防止人身触电事故、保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所采取的一项重要
技术措施。这两种保护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保护原理不同。接地保护的基本原理是限制漏
电设备对地的泄露电流,使其不超过某一安全范围,一旦超过某一整定值保护器就能自动切断电源;接零
保护的原理是借助接零线路,使设备在绝缘损坏后碰壳形成单相金属性短路时,利用短路电流促使线路上
的保护装置迅速动作。二是适用范围不同。根据负荷分布、负荷密度和负荷性质等相关因素,《农村低压
电力技术规程》将上述两种电力网的运行系统的使用范围进行了划分。TT系统通常适用于农村公用低压电
力网,该系统属于保护接地中的接地保护方式;TN系统(TN系统又可分为TN-C、TN-C-S、TN-S三种)
主要适用于城镇公用低压电力网和厂矿企业等电力客户的专用低压电力网,该系统属于保护接地中的接零
保护方式。当前我国现行的低压公用配电网络,通常采用的是TT或TN-C系统,实行单相、三相混合供电
方式。即三相四线制380/220V配电,同时向照明负载和动力负载供电。三是线路结构不同。接地保护系
统只有相线和中性线,三相动力负荷可以不需要中性线,只要确保设备良好接地就行了,系统中的中性线
除电源中性点接地外,不得再有接地连接;接零保护系统要求无论什么情况,都必须确保保护中性线的存
在,必要时还可以将保护中性线与接零保护线分开架设,同时系统中的保护中性线必须具有多处重复接地。
二是要根据客户所在的供电系统,正确选择接地保护和接零保护方式
电力客户究竟应该采取何种保护方式,首先必须取决于其所在的供电系统采取的是是何种配电系统。如果
客户所在的公用配电网络是TT系统,客户应该统一采取接地保护;如果客户所在的公用配电网络是TN-C
系统,则应统一采取接零保护。
TT系统和TN-C系统是两个具有各自独立特性的系统,虽然两个系统都可以为客户提供220/380V的单、
三相混合电源,但它们之间不仅不能相互替代,同时在保护措施上的要求又是截然的不同。这是因为,同
一配电系统里,如果两种保护方式同时存在的话,采取接地保护的设备一旦发生相线碰壳故障,零线的对
地电压将会升高到相电压的一半或更高,这时接零保护(因设备的金属外壳与零线直接连接)的所有设备
上便会带上同样高的电位,使的设备外壳等金属部分呈现较高的对地电压,从而危及使用人员的安全。因
此,同一配电系统只能采用同一种保护方式,两种保护方式不得混用。其次是客户必须懂得什么叫保护接
地,正确区分接地与接零保护的不同点。保护接地是指家用电器、电力设备等由于绝缘的损坏可能使得其
金属外壳带电,为了防止这种电压危及人身安全而设置的接地称为保护接地。将金属外壳用保护接地线
(PEE)与接地极直接连接的叫接地保护;当将金属外壳用保护线(PE)与保护中性线(PEN)相连接的
则称之为接零保护。
三是要依据两种保护方式的不同设置要求,规范设计、施工工艺标准
规范客户受电端建筑物内的配电线路设计、施工工艺标准和要求,通过对新建或改造的客户建筑物的室内
配电部分,实施以局部三相五线制或单相三线制,取代TT或TN-C系统中的三相四线制或单相二线制配电
模式,可以有效实现客户端的保护接地。所谓“局部三相五线制或单相三线制”就是在低压线路接入客户后,
客户要改变原来的传统配线模式,在原来的三相四线制和单相二线制配线的基础上,分别各增加一条保护
线接入到客户每一个需要实施接地保护电器插座的接地线端子上。为了便于维护和管理,这条保护线的室
内引出和室外引入端的交汇处应装设在电源引入的配电盘上,然后再根据客户所在的配电系统,分别设置
保护线的接入方法。
1、TT系统接地保护线(PEE)的设置要求
当客户所在的配电系统是TT系统时,由于该系统要求客户必须采取接地保护方式。因此,为了达到接地
保护的接地电阻值的要求,客户要按照《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的要求,在室外埋设人工接地装置,其
接地电阻应满足下式要求:
Re≤Ulom/Iop
式中:Re 接地电阻(Ω)
Ulom 通称电压极限(V),正常情况下可按交流有效值50V考虑
Iop 相邻上一级剩余电流(漏电)保护器的动作电流(A)
对于一般客户来讲,只要采用40×40×4×2500毫米的角钢,用机械打入的方式垂直打入地下0.6米,就能
满足接地电阻的阻值要求。然后用直径≥φ8的圆钢焊接后引出地面0.6米,再用同引入的电源相线同等材
质和型号的导线连接到配电盘的保护线(PEE)上。
2、 TN-C系统接零保护线(PE)的设置要求
由于该系统要求客户必须采取接零保护方式,因此需要在原三相四线制或单相两线制的基础上,另增加一
条专用保护线(PE),该条保护线是由客户受电端配电盘的保护中性线(PEN)上引出,与原来的三相四
线制或单相二线制一同进行配线连接。为了保证整个系统工作的安全可*,在使用中应特别注意,保护线
(PE)自从保护中性线(PEN)上引出后,在客户端就形成了中性线N和保护线(PE),使用中不能将
两线再进行合并为(PEN)线。为了确保保护中性线(PEN)的重复接地的可*性,TN-C系统主干线的首、
末端,所有分支T接线杆、分支末端杆,等处均应装设重复接地线,同时三相四线制用户也应在接户线的
入户支架处,(PEN)线在分为中性线(N)和保护线(PE)之前,进行重复接地。无论是保护中性线(PEN)、
中性线(N)还是保护线(PE)的导线截面一律按照相线的导线型号和截面标准来选择。
保护接地的适用范围是哪些?
保护接地适用于不接地电网。这种电网中,凡由于绝缘破坏或其他原因而可能呈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分,
除另有规定外,均应接地!
把正常情况下不带电,而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带电的电气设备外壳、构架、支架通过接地和大地接连起来叫
保护接地。保护接地的作用就是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体之间作良好的金属连接,降低接点
的对地电压,避免人体触电危险。
接地系统的区别
2007-04-26 17:28
施工现场低压配电系统的应用
S 根据现行的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的定义,将低压配电系
统分为三种,即TN、TT、IT三种形式。其中,第一个大写字母T表示电源变压
器中性点直接接地;I则表示电源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高阻抗接地)。第
二个大写字母T表示电气设备的外壳直接接地,但和电网的接地系统没有联系;
N表示电气设备的外壳与系统的接地中性线相连。
TN系统: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设备外露部分与中性线相连。
TT系统: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气设备外壳采用保护接地。
IT系统:电源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高阻抗接地),而电气设备外壳电气
设备外壳采用保护接地。
1、 TN系统
电力系统的电源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根据电气设备外露导电部分与系统连接的
不同方式又可分三类:即TN-C系统、TN-S系统、TN-C-S系统。下面分别进行介
绍。
1.1、TN-C系统
其特点是: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保护零线(PE)与工作零线(N)共用。
(1)它是利用中性点接地系统的中性线(零线)作为故障电流的回流导线,当电气
设备相线碰壳,故障电流经零线回到中点,由于短路电流大,因此可采用过电流
保护器切断电源。TN-C系统一般采用零序电流保护;
(2)TN-C系统适用于三相负荷基本平衡场合,如果三相负荷不平衡,则PEN线
中有不平衡电流,再加一些负荷设备引起的谐波电流也会注入PEN,从而中性
线N带电,且极有可能高于50V,它不但使设备机壳带电,对人身造成不安全,
而且还无法取得稳定的基准电位;
(3)TN-C系统应将PEN线重复接地,其作用是当接零的设备发生相与外壳接触
时,可以有效地降低零线对地电压。
由上可知,TN-C系统存在以下缺陷:
(1)当三相负载不平衡时,在零线上出现不平衡电流,零线对地呈现电压。当三
相负载严重不平衡时,触及零线可能导致触电事故。
(2)通过漏电保护开关的零线,只能作为工作零线,不能作为电气设备的保护零
线,这是由于漏电开关的工作原理所决定的。
(3)对接有二极漏电保护开关的单相用电设备,如用于TN-C系统中其金属外壳的
保护零线,严禁与该电路的工作零线相连接,也不允许接在漏电保护开关前面的
PEN线上,但在使用中极易发生误接。
(4)重复接地装置的连接线,严禁与通过漏电开关的工作零线相连接。
TN-S供电系统,将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完全分开,从而克服了TN-C供电系统的
缺陷,所以现在施工现场已经不再使用TN-C系统。
1.2、 TN-S系统
整个系统的中性线(N)与保护线(PE)是分开的。
(1)当电气设备相线碰壳,直接短路,可采用过电流保护器切断电源;
(2)当N线断开,如三相负荷不平衡,中性点电位升高,但外壳无电位,PE线
也无电位;
(3)TN-S系统PE线首末端应做重复接地,以减少PE线断线造成的危险。
(4)TN-S系统适用于工业企业、大型民用建筑。
目前单独使用独一变压器供电的或变配电所距施工现场较近的工地基本上都采
用了TN-S系统,与逐级漏电保护相配合,确实起到了保障施工用电安全的作用,
但TN-S系统必须注意几个问题:
(1)保护零线绝对不允许断开。否则在接零设备发生带电部分碰壳或是漏电时,
就构不成单相回路,电源就不会自动切断,就会产生两个后果:一是使接零设备
失去安全保护;二是使后面的其他完好的接零设备外壳带电,引起大范围的电气
设备外壳带电,造成可怕的触电威胁。因此在《JGJ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
全技术规范》规定专用保护线必须在首末端做重复接地。
(2)同一用电系统中的电器设备绝对不允许部分接地部分接零。否则当保护接地
的设备发生漏电时,会使中性点接地线电位升高,造成所有采用保护接零的设备
外壳带电。
(3)保护接零PE线的材料及连接要求:保护零线的截面应不小于工作零线的截
面,并使用黄/绿双色线。与电气设备连接的保护零线应为截面不少于2.5mm2
的绝缘多股铜线。保护零线与电气设备连接应采用铜鼻子等可靠连接,不得采用
铰接;电气设备接线柱应镀锌或涂防腐油脂,保护零线在配电箱中应通过端子板
连接,在其他地方不得有接头出现。
1.3、 TN-C-S系统
它由两个接地系统组成,第一部分是TN-C系统,第二部分是TN-S系统,其分界
面在N线与PE线的连接点。
(1)当电气设备发生单相碰壳,同TN-S系统;
(2)当N线断开,故障同TN-S系统;
(3)TN-C-S系统中PEN应重复接地,而N线不宜重复接地。
PE线连接的设备外壳在正常运行时始终不会带电,所以TN-C-S系统提高了操
作人员及设备的安全性。施工现场一般当变台距现场较远或没有施工专用变压器
时采取TN-C-S系统。
2、 TT供电系统
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用PE线接到接地极(此接地极
与中性点接地没有电气联系)
在采用此系统保护时,当一个设备发生漏电故障,设备金属外壳所带的故障电压
较大,而电流较小,不利于保护开关的动作,对人和设备有危害。为消除T系统
的缺陷,提高用电安全保障可靠性,根据并联电阻原理,特提出完善TT系统的
技术革新。技术革新内容是:用不小于工作零线截面的绿/黄双色线(简称PT线),
并联总配电箱、分配电箱、主要机械设备下埋设的4-5组接地电阻的保护接地线
为保护地线,用绿/黄双色线连接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它有下列优点:
1)单相接地的故障点对地电压较低,故障电流较大,使漏电保护器迅速动作切断
电源,有利于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2)PT线不与中性线相联接,线路架设分明、直观,不会有接错线的事故隐患;
几个施工单位同时施工的大工地可以分片、分单位设置PT线,有利于安全用电
管理和节约导线用量。
3)不用每台电气设备下埋设重复接地线,可以节约埋设接地线费用开支,也有利
于提高接地线质量并保证接地电阻≤10Ω,用电安全保护更可靠。
TT系统在国外被广泛应用,在国内仅限于局部对接地要求高的电子设备场合,
目前在施工现场一般不采用此系统。但如果是公用变压器,而有其它使用者使用
的是TT系统,则施工现场也应采用此系统。
3、 IT系统
电力系统的带电部分与大地间无直接连接(或经电阻接地),而受电设备的外露导
电部分则通过保护线直接接地。
这种系统主要用于10KV及35KV的高压系统和矿山、井下的某些低压供电系统,
不适合在施工现场应用,故在此不再分析。
建设部新颁发的《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规定:施工现场专用的中
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中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因此,TN-S接零保护
系统在施工现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如果PE线发生断裂或与电气设备未做
好电气连接,重复接地阻值达不到安全的要求,也同样会发生触电事故,为了提
高TN-S接零保护系统的安全性,在此提出等电位联接概念。所谓等电位联结,
是将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系统外可导电部分(如混凝土中的主筋、各种金
属管道等)通过保护零线(PE线)作实质上的电气连接,使二者的电位趋于相等。
应注意差异,即等电位联结线正常时无电流通过,只传递电位,故障时才有电流
通过。等电位联结的作用。(1)总等电位联结能降低预期接触电压;(2)总等电位
联结能消除装置外沿PE线传导故障电压带来的电击危险。因此施工现场也应逐
步推广该技术。当然,无论采取何种接地形式都绝不是万无一失绝对安全的。施
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严格按JGJ46-88规范要求进行系统的设置和漏电保护器的
使用,严格履行施工用电设计、验收制度,规范管理,才能杜绝事故的发生。
接地电阻测试仪原理
钳式接地电阻测试仪的正确使用方法降低电力线路杆塔接地电阻可以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减少雷害事故,在杆塔附近降低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防止人畜触电事故。因此杆塔的接地电阻是一个重要数据。设计、施工、运行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十分重视,要准确测出它的真实数值,并使其低于规定值。以往是使用接地摇表来测量接地电阻的,但由于需要从接地网向外引100米以上的测量线和两根辅助地极相连,工作量大,而且往往受到地形和环境的限制,辅助地极的位置无法达到要求,因而很难得到正确的测量结果。近几年引进钳式接地电阻测试仪,由于其测量方法简便,为广大线路工作者所欢迎。 为了能正确使用钳式接地电阻测试仪去测量接地电阻,首先,必须了解其测量原理。钳式接地电阻测试仪是用来测量任何有回路系统之接地电阻,该仪器本身能产生一个电源电势,在任何有回路系统中就能产生电流,因此其测量原理简而言之是全电路欧姆定律,它测出的是这个回路系统的环路电阻值。用钳式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杆塔接地电阻时其测量回路系统如图1所示:图1 测量回路系统图仪器有两个独立线圈,一个产生高频交流电压e,在测量回路中建立电势E,相当于一个变压器,在回路中产生总电流I,它被另一线圈子所接收,其作用相当于电流互感器,于是测量回路的环路电阻: RLOOP>=E/1=e/i=1/NuNi=(e/i)×常数 (1) 表头显示的就是环路电阻RLOOP> 从测量回路系统图1分析,环路电阻包括四部分:
(1)Rx>--待测杆塔的接地电阻。 (2)Re>--大地电阻,通常认为Re>≈0,可忽略不计。 (3)Rp>--其余各杆塔的接地电阻并联值。
RP>=(R1>//R2>//???//Rn-1>)由于其并联电阻数量多,并联后数值很小,一般认为RP>≈0 (4)Rgw--待测杆塔两侧架空地线电阻的并联值,由于其
数值很小忽略,即Rgw>≈0 在忽略了各个甚小的数值后就可认为环路电阻RLOOP就等于待测杆塔的接地电阻Rx>,即: RLOOP>=Rx>+Re>+
(R1>//R2>??/Rn>)+Rgw>≈Rx>(2) 根据此测量原理就能引伸出正确的测量方法和正确分析测量结果: 1、待测杆塔的线路必须有多点接地,亦即例如没有架空地线的10kV线路杆塔,用此法测量可能没有回路,或者可以通过另一只塔脚经大地构成回路,表头虽有显示,但并不是真正的接地电阻值。 2、待测杆塔在测量时只能存在一条接地引下线,110kV及以上线路一般有两只(或四只)塔脚有接地引下线。当在1脚上测量,3脚的接地引下线不拆开,分为两种情况:(a)两只脚的地网是连通的,则1、3脚通过地网,塔身已构成一个电阻值很小的环路,见图2(a),把RX旁路了,这时将测得很小的数值,例如1Ω,此值实际上就是两脚间地网及塔身构成的回路电阻值,实际接地电阻即使很大亦不会被发现,这将会留下安全隐患。(b)如两只脚的地网不连通,如图2(b),则1、3脚各有自己的接地电阻,测1脚时,3脚相当于一基相邻杆塔,对测量结果几乎没有影响。如将3脚的接地引下线拆开后用临时线与1脚引下线连接(在钳形表之下),如图2(b)虚线所示,相当于加大了1脚的地网,测量值应有明显降低,此值才真正是待测杆
塔的接地电阻RX的值。 我们复测了110kV良广线74#塔,北广线7#塔的接地电阻,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单位:Ω 目 良广线74#塔 北广线7#塔 2脚 4脚 分析 1脚 3脚 分析 原测量记录(测量时没有拆开对侧脚引下线) 5.1 7.9 由于数值较大,且不相等,故初步判断两脚的接地网没有连通 5.4 5.4 两值相等,但数值较大,故初步判断两脚的地网没有连通。 复测 不拆开对侧脚引下线 4.8 5.2 通是说必须有架空地线的线路方能采用,否则就不能构成式(2)的环路,即使存在某些环路,但环路内的各部分皆不能忽略时,式(2)便失去成立的依据,过对测量结果的分析,可以确定两脚的地网没有连通。本塔的接地电阻值应取3.2Ω。 7.7 7.4 通过对测量结果分析,可以确定两脚的地网没有连通,
用接地摇表测量 4.4 5.2 与钳表测量结果基本一致。 6.7 6.7 比钳表测量小12% 又复测了良广线494#塔、57#塔,结果见表2: 表2 单位:Ω 项目 良广线49#塔 良广线57#塔 1脚 3脚 分析 1脚 3脚 分析原测量记录(测量时没有拆开对侧脚引下线) 0.8 0.8 数值较小且相等,故初步判断两脚的地网连通,测量结果不是真实接地电阻值。 0.9 0.9 同49#塔 复测 不拆开对侧脚引下线 0.8 0.8 可以确定两脚的地网是连通,
2.8 4.9 4.9 由于线路建设时间不同,有些是采用放射式地网,各脚地网之间连通,有的是采用环形兼放射式地网,各脚地网是连通的,当待测杆塔在测量时仅有一条接地引下线时,其测量结果总是比实际略大一些,因为式(2)是忽略了若干因素,如不忽略,RX总比表头显示值略低一些。如各脚的地网不连通,表头显示值仅是一只脚地网的接地电阻值,实际运行时的地网要大一至三倍,(此时准确的方法是将其余脚接地,引下线拆开后用临时线与测量脚的引下线在钳表之下连通),所以测量结果是偏于安全的。因此只要任一只脚的接地电阻都不大于设计值(例如10Ω),则认为该基杆塔的接地电阻是合格的,没有必要追究各脚的接地电阻值是否平衡。 3、从式(2)还看出,环路电阻当然包括了环路内各结点的接触电阻,也就是测量了整个雷电流通道的电阻,可以及时发现接触不良的地方,监测范围扩大,安全性更高了。由于铁塔是多网孔结构,个别结点接触不良对塔体本身的电阻影响甚微,但接地引下线只有两点(或四点),架空地线与塔体相连也只有2-4点,任何一点接触不良都会影响接地电阻值,会使雷击时塔顶电位升高而增加雷击跳闸率,所以在测量时如发现各脚有明显差别数值又较大时,应检查接地引下线的接触情况,从这个意义上讲,钳式接地电阻测试仪也测量了接触电阻(注意:是“也”测量了接触电阻,不是测量接触电阻)。结论:用钳式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电力线路杆塔接地电阻方法简单,测量结果可信度高,但只能用于有架空地线的高压线路上,测量时待测杆塔只允许存在一条接地引下线,如各塔脚的地网是不连通的,应将其余各脚的接地引下线拆开后用临时线与测量脚的引下线连通(连通点在钳表之下)。通过对测量结果的分析,可以判断出各塔脚的地网是否连通,接地引下线是否存在接触
不良的隐患 本塔的接地电阻值应为4.7Ω。 拆开对侧脚引下线 4.8 5.2 7.8 7.5 拆开对侧脚引下线后用0.7Ω的引线与测量脚在钳表下连通。 2.9 3.2 4.7 4.7 本塔的接地电阻为2.8Ω。 0.9 0.9 同49#塔 拆开对侧脚引下线 2.8 2.8 4.9 4.9 拆开对侧脚引下线后用0.1Ω的引线与测量脚在钳表下连通。 2.8
通信设备的良好接地是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对于交换机、光端机、计算机等电信网络中精密通信设
备更是如此。设备使用的地线通常分为工作地(电源地)、保护地,防雷地,有些设备还有单独的信号地,
以将强、弱电地隔离,保证数字弱信号免遭强电地线浪涌的冲击,这些地线的主要作用有:提供电源回路、
保护人体免受电击,此外还可屏蔽设备内部电路免受外界电磁干扰或防止干扰其他设备。
设备接地的方式通常是埋设金属接地桩、金属网等导体,导体再通过电缆线与设备内的地线排或机壳相连。
当多个设备连接于同一接地导体时,通常需安装接地排,接地排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接地桩,不同设备的
地线分开接在地线排上,以减小相互影响。
通常,设备的接地电阻应尽可能地小,设备说明书上应给出对接地电阻的要求。设备的接地电阻包括了从
设备内地线排到机房总地线排连线电阻、总地线排至接地桩的电阻、接地桩与大地间的电阻(地阻)以及
彼此间的连接电阻,通常情况下,接地桩与大地间的电阻(地阻)是其中最主要的可变部分,除地阻外的
其它部分总电阻在多数情况下总是小于1Ω。
一、地阻的测量原理
影响接地电阻的因素很多:接地桩的大小(长度、粗细)、形状、数量、埋设深度、周围地理环境(如平地、沟渠、坡地是不同的)、土壤湿度、质地等等。为了保证设备的良好接地,利用仪表对地电阻进行测量是必不可少的,常用的测量仪器是手摇式地阻表和钳形地阻表。
1.手摇式地阻表测量原理
手摇式地阻表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测量仪表,它的基本原理是采用三点式电压落差法,如图1所示。其测量手段是在被测地线接地桩(暂称为X)一侧地上打入两根辅助测试桩,要求这两根测试桩位于被测地桩的同一侧,三者基本在一条直线上,距被测地桩较近的一根辅助测试桩(称为Y)距离被测地桩20 米左右,距被测地桩较远的一根辅助测试桩(称为Z)距离被测地桩40米左右。测试时,按要求的转速转动摇把,测试仪通过内部磁电机产生电能,在被测地桩X和较远的辅助测试桩(称为Z)之间“灌入”电流,此时在被测地桩X和辅助地桩Y之间可获得一电压,仪表通过测量该电流和电压值,即可计算出被测接地桩的地阻。
2.钳形地阻表测量原理
钳形地阻表是一种新颖的测量工具,它方便、快捷,外形酷似钳形电流表,测试时不需辅助测试桩,只需往被测地线上一夹,几秒钟即可获得测量结果,极大地方便了地阻测量工作。钳形地阻表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可以对在用设备的地阻进行在线测量,而不需切断设备电源或断开地线。
电路中E和I旁的圆环表示钳形地阻表的环形卡口,Rx为被测地线桩的地阻,R1、R2 ... Rn为分布式接地系统中其它接地点的地阻。该图可以进一步等效为图3。测量时,钳形地阻表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其前端卡口(内有电磁线圈)所构成的环向被测线缆送入一恒定电压E,该电压被施加在图3所示的回路中,地阻表可同时通过其前端卡口测出回路中的电流I,根据E和I,即可计算出回路中的总电阻,即: E/I=Rx+ 1/(1/R1+1/R2+ ... +1/Rn)
1/(1/R1+1/R2+ ... +1/Rn)为R1、R2 ... Rn并联后的总电阻 在分布式多点接地系统中,通常有Rx >> 1/(1/R1+1/R2+ ... +1/Rn), “>>”意为“远远大于”假设上述条件成立,则被测地阻Rx=E/I。
事实上,钳形地阻表通过其前端卡环这一特殊的电磁变换器送入线缆的是1.7kHz的交流恒定电压,在电流检测电路中,经过滤波、放大、A/D转换,只有1.7kHz的电压所产生的电流被检测出来。正因这样,钳形地阻表才排除了商用交流电和设备本身产生的高频噪声所带来的地线上的微小电流,以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也正因为如此,钳形地阻表才具有了在线测量这一优势。实际上,该表测出的是整个回路的阻抗,而不是电阻,不过在通常情况下他们相差极小。钳形地阻表可即刻将结果显示在LCD显示屏上,当卡口没有卡好时,它可在LCD上显示“open jaw”或类似符号。
由于钳形地阻表的特殊结构,使它可以很方便地作为电流表使用,很多这类仪表同时具有钳形电流表的功能。另一方面,虽然钳形地阻表测试时使用一定频率的信号以排除干扰,但在被测线缆上有很大电流存在的情况下,测量也会受到干扰,导致结果不准确。所以,按照要求,在使用时应先测线缆上的电流,只有
在电流不是非常大时才可进一步测量地阻。有些仪表在测量地阻时自动进行噪声干扰检测,当干扰太大以致测量不能进行时会给出提示。
二、钳形地阻表测量注意事项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钳形地阻表和手摇式地阻表的测量原理完全不同。手摇式地阻表在使用时,应将接地桩与设备断开,以避免设备自身接地体影响测量的准确性,手摇式地阻表可获得较高的精度,而不管是单点接地和多点接地系统;对于钳形地阻表,其最理想的应用是用在分布式多点接地系统中,此时应对接地系统的所用接地桩依次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测量结果,然后进行对比,对测量结果明显大于其它各点的接地桩,要着重检查,必要时将该地桩与设备断开后用手摇式地阻表进行复测,以暴露出不良的接地桩。
在单点接地系统中应慎用钳形地阻表,从它的工作原理中可以看出:钳形地阻表测出的电阻值是回路中的总电阻,只有Rx >>1/(1/R1+1/R2+ ... +1/Rn)时,该阻值才近似于我们要测的接地桩地阻,而这个条件,在很多情况下,尤其是在单点接地系统中是不满足的。对于已埋设好而尚未与设备连接的开路接地桩,其地阻根本不能用该仪表进行测量。钳形地阻表在使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是否单点接地,被测地线是否已与设备连接,有无可靠的接地回路。
开路接地桩,不能测量;接地回路不可靠,测量结果不准确(偏高)。我们在实际使用中曾遇到过这种情况,在我局F150模块局验收中,我们曾使用这种仪表进行接地线地阻检查。
我们用钳形地阻表分别在A、B、C三处进行测量,发现许多局地阻偏高,尤其是C位置,许多局超过50Ω,有些局高达120Ω,于是开始怀疑测量结果不准确,后用老式的三点式测试法进行复测证实了这一点。在这种情况下,由于MDF架除地线外只有架底膨胀螺丝接地,膨胀螺丝插入室内地面不足10cm,其接地电阻必然很大,在C位置测得的回路总电阻其中包含此电阻,此时钳形地阻表工作原理中所提的假设条件不能满足,故而导致测量结果有较大偏差。
2.注意测量位置,选取合适的测量点
选取的测量点不同,测得的结果是不同 的,如在图4中的A、B、C三点测得的结果是不同的,而且差别很大,根据钳形地阻表的工作原理,这不难理解,这就要求在使用中要对测量点的选取加以注意。测量有时会遇到无处可夹的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暂断开原地线连线,临时接入一段可夹持的跳线进行测量。
3.注意“噪声”干扰
地线上较大的回路电流对测量会造成干扰,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甚至使测试不能进行,很多仪表在这种情况下会显示出“Noise”或类似符号
范文二:中性点有效接地方式指的是中性点直接接地
中性点有效接地方式指的是中性点直接接地 电压偏移是指线路始端或末端母线的实际运 行电压与线路额定电压的数值差
单相接地短路时故障点短路电流的大小是零 序电流的3倍
衡量电能质量的主要指标是:电压频率波形 潮流计算的基本数学模型是节点电压方程 对称分量法 是分析电力系统不对称故障的 有效方法。在三相参数对称的线性电路中, 各序对称分量具有独立性
简单不对称故障包括单相接地短路、 两相 短路、两相接地短路.单相断开和两相断开 电力系统的运行电压水平同 无功功率平衡 密切相关。电压调整的主要手段是:改变发 电机端电压;改变变压器的变比;无功功率 补偿
1.列出三种提高系统静态稳定的措施。 (1)自动励磁装置的应用;
(2)减小各元件的电流;
(3)改善网络结构和采用中间补偿设备。 2(写出对称分量变换矩阵的表达式。
2,,1aa
1,,2s,1aa ,,3,,111,,
3(写出系统f点发生a、c两相短路时的原始 边界条件。
,,,,, I,0,I,I,0,U,Ubacac
4.在架空输电线路中,为什么要进行导线换位, 保证三相系统参数对成、减少对周围通讯线路 的干扰
5.什么是电晕现象,如何避免,
高压线路表明周围的电场强度高于周围空气的 击穿强度,会使空气游离发生放电现象,这种现 象称之为电晕现象。避免措施是增加导向的等值 半径,如采用扩径导线、分裂导线。
范文三:中性点接地方式
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
电网中性点的接地方式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即小电流接地方式和大电流接地方式。其中,大电流接地方式又可分为中性点直接接地或者经小电阻接地;小电流接地方式又分为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和中性点经大阻抗接地系统。
电力系统中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取要考虑很多因素。对于不同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工作条件和技术特点也不相同,尤其是出现单相接地时运行情况不同。中性点运行方式的选取要综合考虑系统运行的可靠性、设备的绝缘水平、接地保护的方式、对通信的干扰和人身的安全等一系统的问题。要进行全面分析,进行经济和技术比较,才能确定某一具体系统所适合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图1分别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等值电路图和相量图。如图所示,当电网正常运行时,如果线路导线换位良好,三相对地电压U a 、U b 和U c 对称,数值大小为相电压,三相对地电容也相等,为C 0,三相对地电容电流平衡,即各相对地电容电流大小相等,相位差为120°,其相量和为零,此时的中性点的对地电压U N =0。
当出现接地短路故障时,假设A 相短路接地,则故障相(A 相)的对地电压为零,中性点的对地电压变为相电压,而未故障相(B 相和C 相)对地电压变为
????
U ad =0
U N =-U a
U bd =U N +U b =-U a +U b
U cd =U N +U c =-U a +U c
U bd =U cd =a
在A 相短路的情况下,流经短路点的电流将是B 相和C 相两相对地电容电流的和。有 ????????????????
I d =I bd +I cd ???
????由非故障两相电压U bd 和U cd 产生的电流I bd 和I cd 大小是正常运行时的各相
I d 又是I bd 或I cd 的倍。所以,短路点的接地电流有效值可表示为:
???
I d =p /X c =3U p ωC 0 1-1
U p 相电压
C 0各相对地电容 小电流接地(不接地)
由图1-1可知,当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故障时,线间电压保持不变,电路工作不受影响,系统还可以继续供电,一般可允许继续运行两个小时,此期间应发出信号,由工作人员尽快查清原因并解除故障,使系统正常运行。
C ??cd
I ?c ?bd
由式1-1可以看出,发生单相接地时,短路电流的大小与系统电压和对地电容的大小有关,对地电容大小又与线路长度有关。所以,系统电压等级越高,线路越长,发生单相接地时,短路电流就越大。实际上,在故障点总会有电弧存在,间歇性电弧可能会使电网形成振荡回路,引起危害系统绝缘的过电压;稳定性电弧也可能烧坏设备,破坏故障处的绝缘,严重时会引起两相或三相短路。随着电力网的不断发展,线路总长度越来越大,电压等级越来越高,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故障时,电容电流值将有显著增大,当电流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电弧就难以自然熄灭,形成间歇性电弧或稳定性电弧,危害人身和财产安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在中性点处装设消弧线圈可以很好地解决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存在的单相接地故障时短路电流大、电弧难于熄灭等问题。根据长期的运行经验,对于3~60KV 的网络,单相接地短路电流3~6KV 网络不应超过30A 、10KV 网络不应超过20A 、35~60KV 网络不应超过10A ,超过以上数值时,中性点一般应装设消弧线圈。图1-2为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等值电路与相量图。
和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一样,当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正常运行时,中性点的电位为零,此时没有电流流过消弧线圈;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相
的对地电压变为零,未故障相的对地电压变为原来的A 相发生单相接地故障,那么消弧线圈两端的电压为相电压,将会有电感电流I L 流过消弧线圈。电感电流I L 滞后电压90°,和接地点的电容电流I d 方向相反,接地点的电流是I L 和I d 的相量和,从而可使它们相互补偿和抵消。如果选择适当容量的消弧线圈,接地点的电流将会变得很小,甚至有可能变为零,在接地点产?????
生的电弧将会很快熄灭。
??
根据电流的补偿程度,即I L 与I d 的大小关系,可以分为三种补偿方式:
<1> 全补偿。全补偿的时候,I L =I d ,接地点的电流为零。单从消弧的方面
来看,这种补偿电流最小,补偿效果最好。但实际上却很小采用全补偿方式,因为在实际中,三相电网往往是不对称的,当中性点出现一定电压时,很有可能会引起串联谐振过电压,从而会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 <2> 欠补偿。欠补偿的时候,I L
在实际中也较少采用这种方式。在系统频率降低或检修线路的时候,系统也有可能会接近全补偿,从而出现串联谐振过电压,进而危及电网绝缘。
<3> 过补偿。过补偿的时候,I L >I d ,接地点处将会有剩余的电感性电流。
过补偿方式是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方式,它可以有效地避免产生串联谐振过电压。过补偿的过程中,电感电流I L 也不能与I d 相差太大,否则也不能很好地起到补
偿作用,接地电弧也不能很好地熄灭。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短路电流I d 不再会有补偿电流,而是继电保护装置动作,将故障相的线路立即切除。这样就不会有稳定电弧或者间歇电弧存在。中性点接地时,零电位保持不变,非故障两相的对地电压也不会升高,仍然是相电压。
电力系统接地方式的选择
要了解不同的电力系统的中性点采取何种接地方式,首先要了解不同的接地系统的优缺点。现将小电流接地系统与大电流接地系统对比的优缺点作一下简要分析。
大电流接地系统在出现单相接地故障时,不会出现弧光过电压,非故障两相易出现弧光过电压。所以,出于对电力系统绝缘水平的考虑,小电流接地系统要??
按照线电压选取,大电流接地系统只需按照相电压考虑即可。一般来看,小电流接地系统的绝缘要求要比大电流接地系统高大约20%。此外,大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是继电保护装置动作,简单可靠、灵敏度高;小电流接地系统较为复杂,消除故障需要一定的时间。
另一方面,大电流接地系统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都要立刻切除故障线路,不管是瞬间故障还是永久故障;小电流接地系统在出现故障时,可以不切除线路,仍可继续运行两小时,在供电可靠性方面,小电流接地系统较高。另外,大接地系统发生故障时,接地短路电流很大,使系统电压剧烈波动,危害系统的稳定,大的短路电流还会对附近的通信线路有很大干扰,感应电压可能会引起信号装置的误动作,严重时可危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需加以防范,使电力系统线路和通信线路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小电流接地系统不存在此方面的问题。
综上分析,大电流接地系统和小电流接地系统各存在一定的优缺点。小电流接地系统在供电可靠性和抗通信干扰方面比较好,但是对系统的绝缘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大电流接地系统恰与此相反。由于实际的电力系统对不同方面的要求也各不相同,所以对于不同电压等级的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应用也不一样。
10KV 以下的系统,电压低,配电线路长,对绝缘的要求不高,但是雷击跳闸频繁,停电事故较多,所以应重点考虑供电可靠性的问题。主要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个别情况,如有电缆线路单相接地电流越限或有发电机直接接入电网,为避免电机故障产生电弧烧坏电机,也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35~60KV 的系统与10KV 以下的系统相似,绝缘水平所占的比重较小,该电压等级雷击事故也较多,还应重点考虑供电可靠性的问题,考虑到35~60KV 系统线路的长度一般都在100km 以上,单相接地电流较大,所以该电压等级系统主要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除此以外,我国矿井中压系统也主要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矿井对于工作的安全性要求非常高,装设消弧线圈可以很大程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电力部门颁布的行业标准也规定,钢筋混凝土式金属杆塔的架空线路构成的系统和所有35kV 、66kV 系统对地电容电流超过10A 时应装设消弧线圈。
110KV 及以上系统,绝缘费用在整个系统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大,甚至占到首要地位,供电可靠性方面可能通过全线架避雷线和采用自动重合闸装置来解决。此类系统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有很明显的优越性。
范文四:中性点接地方式
接地定义:
接地:把设备的某一部分通过接地电极与大地紧密连接起来。
接地作用:
防止人身遭受电击
防止设备和线路遭受损坏
预防火灾和防止雷击
防止静电损害
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
接地分类
工作接地:电力系统中的某一点,直接或经特殊设备与大地作电气上的连接,以保证系统正常稳定运行。
保护接地:将一切在正常时不带电而在绝缘损坏时可能带电的金属部分(例如:各种电气设备的外壳;配电装置的金属构架等)接地,以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防雷接地:为了避免雷电危害人身及设备,将强大的雷电流导入大地所实施的接地。 防静电接地:为防止静电危险影响的接地称为是防静电接地。如运输车、储油罐、输油管等易燃易爆物品的金属外壳接地
中性点接地方式:
小电流接地(非有效接地方式)
中性点不接地方式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
中性点经高阻接地
大电流接地(有效接地方式)
//中性点经电抗器(谐振)接地方式
中性点经小低阻接地
在我国,电力系统中性点的接地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适于3~60kV系统中使用;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适于3~60kV系统,可避免电弧过电压的产生;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适于110kV以上,380V以下低压系统。
中性点不接地方式一般仅在3~60kV系统中采用。当系统容量增大,线路距离较长,致使单相接地短路电流大于某一数值时,接地电弧不能自行熄灭。为了降低单相接地电流,常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所以,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即可保持中性点不接地方式的特点,又可避免电弧过电压的产生,是当前3~60kV系统普遍采用的接地方式。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优点:发生单相接地时,其它两完好相对地电压不升高,因此可降低绝缘费用。保证安全。
其缺点: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短路电流大,要迅速切除故障部分,从而使供电可靠性差。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优点:这种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三相用电设备能正常工作,允许暂时继续运行两小时之内,因此可靠性高。
其缺点:这种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其它两条完好相对地电压升到线电压,是正常时的 ? 3 倍,因此绝缘要求高,增加绝缘费用。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优点:除有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优点外,还可以减少接地电流; 其缺点:类同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中性点电阻器接地的优缺点:
优点:
a内部过电压(含弧光过电压、谐振过电压等)水平低,提高网络和设备的可靠性。
b大接地电流(100,1000A),故障定位容易,可以正确迅速切除接地故障线路。
缺点:
a因接地故障入地电流If=100,1000A,地电位升高比中性点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高值电阻器接地系统等的高。
b接地故障线路迅速切除,间断供电。
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一、中性点不接地方式;
1、中性点不接地方式;
2、中性点经高电阻接地方式;
3、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二、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
1、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
2、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方式;
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系统的优缺点:
(1)优点:对电源中性点接地系统,若发生某单相接地,另两相电压不升高,这样可使整个系统绝缘水平降低;另外,单相接地会产生较大的短路电流Is ,从而使保护装置(继电器、熔断器等)迅速准确地动作,提高了保护的可靠性。
(2)缺点:对电源中性点接地系统,由于单相短路电流Is 很大,开关及电气设备等要选择较大容量,并且还能造成系统不稳定和干扰通讯线路等;
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优缺点:
(1)优点:对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由于限制了单相接地电流,对通讯的干扰较小;另外单相接地可以运行一段时间,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
(2)缺点:对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当一相接地时,另两相对地电压升高 倍,易使绝缘薄弱地方击穿,从而造成两相接地短路。
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
范文五:中性点接地方式
中性点接地方式
三相交流电力系统中性点与大地之间的电气连接方式,称为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中性点接地方式涉及电网的安全可靠性、经济性;同时直接影响系统设备绝缘水平的选择、过电压水平及继电保护方式、通讯干扰等。一般来说,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也就是变电所中变压器的各级电压中性点接地方式。 我国110kV及以上电网一般采用大电流接地方式,即中性点有效接地方式(在实际运行中,为降低单相接地电流,可使部分变压器采用不接地方式),这样中性点电位固定为地电位,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相电压升高不会超过
1.4倍运行相电压;暂态过电压水平也较低;故障电流很大,继电保护能迅速动作于跳闸,切除故障,系统设备承受过电压时间较短。因此,大电流接地系统可使整个系统设备绝缘水平降低,从而大幅降低造价。
6~35kV配电网一般采用小电流接地方式,即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近几年来两网改造,使中、小城市6~35kV配电网电容电流有很大的增加,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将危及配电网的安全运行。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及经电阻接地。
中性点接地保护装置 一、概 述
1、ENR-JXB型变压器中性点接地保护装置专用于电力变压器中性点,以实现变压器中性点接地运行或不接地运行两种不同的运行方式;从而避免由于系统故障,引发变压器中性点电压升高造成对变压器的损害。本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石化、建筑、环保等领域。
2、一般来说,棒间隙为极不均匀电场,放电电压不稳定分散性大从而决定了其保护性能差。球间隙为均匀电场放电电压稳定,分散性小保护性能好。球间隙现场调试比较容易,用户可根据自己地区情况现场调试;而棒间隙尖顶特别难对准,所以现场调试难度大。球间隙采用不锈钢球表面镀银、成本高并且固定要求高,所以许多厂家为降低成本而采用棒间隙,但是并没有考虑使用效果。
3、中性点接地保护装置中电流互感器选用:采用环氧树脂浇注的干式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装在不锈钢箱体里,不受环境气候影响,使用寿命长。使保护不会出现误动或拒动且稳定可靠。
二、产品特点 1、符合标准,专业制造
2、设计新颖,整体安装
ENR-JXB型中性点接地保护装置集隔离开关、氧化锌避雷器、放电间隙和电流互感器等电气设备于一体的成套设备,具有体积小,安装调试方便,可靠性高的特点。
3、有效保护,特性稳定
ENR-JXB型中性点接地保护装置主要采用球形放电间隙方式,比惯用的棒形放电间隙放电电压准确率高、分散性小、特性稳定,与避雷器特性及主要变压器的绝缘配合精确、充分有效,热容量大,不易烧损。提高了保护安全性和保护效果。
4、组配灵活,使用方便
ENR-JXB型中性点接地保护装置一般采用球形间隙,亦可按用户要求采用棒形间隙。避雷器与隔离开关可根据工程需要任意组合选配。隔离开关的动作亦可按工程要求选择使用手动或电动机构。间隙的技术参数可在工厂完成调试,亦可在现场进行调试。
5、技术力量雄厚,服务周到
保定市伊诺尔电气设备有限公司为专业生产厂家,技术力量雄厚,售前的技术交流咨询可随时到位。售后的安装技术指导可按用户要求及时进行。 变压器组合式中性点接地保护装置 概 述
1、ENR-JXB型变压器组合式中性点接地保护装置专用于110KV、
220KV、330KV、500KV电力变压器中性点,以实现变压器中性点接地运行或不接地运行两种不同的运行方式;从而避免由于系统故障,引发变压器中性点电压升高造成对变压器的损害。本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石化、建筑、环保等领域。
2、一般来说,棒间隙为极不均匀电场,放电电压不稳定分散性大从而决定了其保护性能差。球间隙为均匀电场放电电压稳定,分散性小保护性能好。球间隙现场调试比较容易,用户可根据自己地区情况现场调试;而棒间隙尖顶特别难对准,所以现场调试难度大。球间隙采用不锈钢球表面镀银、成本高并且固定要求高,所以许多厂家为降低成本而采用棒间隙,但是并没有考虑使用效果。
3、 电流互感器选用:采用环氧树脂浇注的干式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装在不锈钢箱体里,不受环境气候影响,使用寿命长。使保护不会出现误动或拒动且稳定可靠。
产品特点
1、符合标准,专业制造
ENR-JXB型变压器组合式中性点接地保护装置严格按照GB1985-2004《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
GB/T11022-1999《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共用技术要求》GB11032-2000《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及绝缘配合》GB5583-1985 《互感器局部放电测量》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GB3111.1-1997《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及“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等国家及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设计、并配套专门的工艺流程、检验流程和设备,保证产品制造的流程化、标准化和专业化。
2、设计新颖,整体安装
ENR-JXB型变压器组合式中性点接地保护装置集隔离开关、氧化锌避雷器、放电间隙和电流互感器等电气设备于一体的成套设备,具有体积小,安装调试方便,可靠性高的特点。
3、有效保护,特性稳定
ENR-JXB型变压器组合式中性点接地保护装置主要采用球形放电间隙方式,比惯用的棒形放电间隙放电电压准确率高、分散性小、特性稳定,与避雷器特性及主要变压器的绝缘配合精确、充分有效,热容量大,不易烧损。提高了保护安全性和保护效果。
4、组配灵活,使用方便
ENR-JXB型变压器组合式中性点接地保护装置一般采用球形间隙,亦可按用户要求采用棒形间隙。避雷器与隔离开关可根据工程需要任意组合选配。隔离开关的动作亦可按工程要求选择使用手动或电动机构。间隙的技术参数可在工厂完成调试,亦可在现场进行调试。
5、技术力量雄厚,服务周到
我公司为专业生产厂家,技术力量雄厚,售前的技术交流咨询可随时到位。售后的安装技术指导可按用户要求及时进行。
使用条件
1、适用于户内、外。
2、环境温度:不低于-40℃,不高于+55℃;相对湿度:不大于95%(25℃)。
3、海拔高度不超过4000m,超出4000m可根据实际情况特制。
4、地震烈度8度及以下地区;最大风速不超过35m/S。
5、电网频率:58~62Hz(60Hz系统)、48~52Hz(50Hz系统)。
6、安装场所的空气中不应含化学腐蚀气体和蒸气,无爆炸性尘埃。 使用须知
1、变压器中性点电流互感器一般装设在变压器出线套管上,不包括在本装置内。本装置接线图如图6所示。
2、订货时应告知变压器额定电压,电流互感器变比,隔离开关额定电流、操作机构形式,氧化锌避雷器额定电压等参数。当未具体指定时,将按本说明书技术数据标准配置交货。
3、电流互感器二次侧设0.5/10P两个次级。供测量保护使用。不用时应将其短路。
4、 连接到变压器中性点的导线截面和型式由用户决定。
变压器中性点间隙保护装置
110kV、220kV是供电网络的主要电压等级,由于电压很高, 中性点一般采用直接接地方式,由于继电保护整定配置及防止通讯干扰等方面的要求,为了限制单相短路电流,其中有部分变压器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在这种运行方式下,由于雷击、单相接地短路故障等会造成中性点过电压,而且变压器大多是分级绝缘,因此过电压对中性点的绝缘造成很大威胁,必须对其设置保护装置防止事故发生。
一、 产品概述
变压器中性点间隙保护装置严格按照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GB311.1-1997《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25项重点要求》辅导教材中有关棒间隙的技术要求等国家及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设计、制造。适用于110kV和220kV有效接地系统中不接地变压器的中性点过电压保护。本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石化、矿山、建筑、环保等领域。 二、 产品特点
2.1 MRD-NP型变压器中性点间隙保护装置是集隔离开关、氧化锌避雷器、放电间隙和电流互感器等电气设备组合为一体的成套设备,具有功能全、体积小、可靠性高、便于安装调试等特点。
2.2 MRD-NP型变压器中性点间隙保护装置有棒形间隙和球形间隙两种形式。
2.3 避雷器与隔离开关可根据工程需要任意组合选配。隔离开关的操作机构可按工程要求选择使用手动或电动机构。
2.4 间隙放电电压稳定,间隙距离易于调整。
2.6 使用纯铜或高强度不锈钢精加工电极。
2.6 间隙底座安装吊环,整件运输吊装,现场安装快捷方便。
2.7 现场安装时,安装支架可采用无缝钢管,具有很高的强度,保证支架稳固性。
三、使用条件
3.1 适用于户内、户外。 3.2 环境温度:不低于-50℃,不高于+55℃。 3.3 海拔高度:不超过1500m,超过1500m可根据实际情况特殊定制。 3.4 地震烈度不超过8度。 3.5 电网频率:58~62Hz(60Hz系统),48~52Hz(50Hz系统)。
3.6 风压不超过700Pa (相当于风速不超过34m/s )。
中性点直接接地对电力设备(如变压器等)而言,含义是清晰的,它指该设备的中性点是经过零阻抗接地。 但是对系统和电网而言,系统中含有部分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运行,或者是经低阻抗接地。所以严格的讲,在电力系统中用中性点有效接地能够很好的表达,系统状况!
供电系统
供电系统就是由电源系统和输配电系统组成的产生电能并供应和输送给用电设备的系统。电力供电系统大致可分为TN,IT,TT 三种,其中TN系统又分为TN-C,TN-S,TN-C-S三种表现形式。
TN 系统
在TN系统中,所有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均接到保护线上,并与电源的接地点相连,这个接地点通常是配电系统的中性点。
TN系统,称作保护接零。当故障使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带时,形成相线和零线短路,回路电阻小,电流大,能使熔丝迅速熔断或保护装置动作切断电源。 TN系统的有一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导体与该点连接。
TN系统通常是一个中性点接地的三相电网系统。其特点是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与系统接地点相连,当发生碰壳短路时,短路电流即经金属导线构成闭合回路。形成金属性单相短路,从而产生足够大的短路电流,使保护装置能可靠动作,将故障切除。
如果将工作零线N重复接地,碰壳短路时,一部分电流就可能分流于重复接地点,会使保护装置不能可靠动作或拒动,使故障扩大化。
在TN系统中,也就是三相五线制中,因N线与PE线是分开敷设,并且是相互绝缘的,同时与用电设备外壳相连接的是PE线而不是N线。因此我们所关
心的最主要的是PE线的电位,而不是N线的电位,所以在TN-S系统中重复接地不是对N线的重复接地。如果将PE线和N线共同接地,由于PE线与N线在重复接地处相接,重复接地点与配电变压器工作接地点之间的接线已无PE线和N线的区别,原由N线承担的中性线电流变为由N线和PE线共同承担,并有部分电流通过重复接地点分流。由于这样可以认为重复接地点前侧已不存在PE线,只有由原PE线及N线并联共同组成的PEN线,原TN-S系统所具有的优点将丧失,所以不能将PE线和N线共同接地。
由于上述原因在有关规程中明确提出,中性线(即N线)除电源中性点外,不应重复接地。
TN-S 系统
该系统中保护线和中性线分开,系统造价略贵。除具有TN-C系统的优点外,由于正常时PE线不通过负荷电流,故与PE线相连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在正常运行时不带电,所以适用于数据处理和精密电子仪器设备的供电,也可用于爆炸危险环境中。在民用建筑内部、家用电器等都有单独接地触点的插头。采用 TN-S供电既方便又安全。
TN-C系统
该系统中保护线与中性线合并为PEN线,具有简单、经济的优点。当发生接地短路故障时,故障电流大,可使电流保护装置动作,切断电源。
该系统对于单相负荷及三相不平衡负荷的线路,PEN线总有电流流过,其产生的压降,将会呈现在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上,对敏感性电子设备不利。此外,PEN线上微弱的电流在危险的环境中可能引起爆炸,所以有爆炸危险环境不能使用TN-C系统。
TN-C-S系统
该系统PEN线自A点起分开为保护线(PE)和中性线(N)。分开以后N线应对地绝缘。为防止PE线与N线混淆,应分别给PE线和PEN线涂上黄绿相间的色标,N线涂以浅蓝色色标。此外,自分开后,PE线不能再与N线再合并。
TN-C-S系统是一个广泛采用的配电系统,无论在工矿企业还是在民用建筑中,其线路结构简单,又能保证一定安全水平。
TT系统
在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系统中,所有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均经各自的保护线PE分别直接接地,称之为TT供电系统。
第一个符号 T 表示电力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第二个符号 T 表示负载设备外露不与带电体相接的金属导电部分与大地直接联接,而与系统如何接地无关。在 TT 系统中负载的所有接地均称为保护接地,如图所示。这种供电系统的特点如下:
1 )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相线碰壳或设备绝缘损坏而漏电)时,由于有接地保护,可以大大减少触电的危险性。但是,低压断路器(自动开关)不一定能跳闸,造成漏电设备的外壳对地电压高于安全电压,属于危险电压。 2 )当漏电电流比较小时,即使有熔断器也不一定能熔断,所以还需要漏电保护器作保护,困此 TT 系统难以推广。
3 )TT 系统接地装置耗用钢材多,而且难以回收、费工时、费料。
现在有的建筑单位是采用 TT 系统,施工单位借用其电源作临时用电时,应用一条专用保护线,以减少需接地装置钢材用量。
把新增加的专用保护线 PE 线和工作零线 N 分开,其特点是: ①共用接地线与工作零线没有电的联系;
②正常运行时,工作零线可以有电流,而专用保护线没有电流;
③ TT 系统适用于接地保护占很分散的地方。
IT系统
IT系统是指在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将所有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均经各自的保护线PE分别直接接地,称之为IT供电系统。IT系统一般为三相三线制。
IT 方式供电系统 I 表示电源侧没有工作接地,或经过高阻抗接地。第二个字母 T 表示负载侧电气设备进行接地保护。
IT 方式供电系统在供电距离不是很长时,供电的可靠性高、安全性好。一般用于不允许停电的场所,或者是要求严格地连续供电的地方,例如电力炼钢、大医院的手术室、地下矿井等处。地下矿井内供电条件比较差,电缆易受潮。运用 IT 方式供电系统,即使电源中性点不接地,一旦设备漏电,单相对地漏电流仍小,不会破坏电源电压的平衡,所以比电源中性点接地的系统还安全。
但是,如果用在供电距离很长时,供电线路对大地的分布电容就不能忽视了。在负载发生短路故障或漏电使设备外壳带电时,漏电电流经大地形成架路,保护设备不一定动作,这是危险的。只有在供电距离不太长时才比较安全。这种供电方式在工地上很少见。
供电系统岗位介绍
1、调度室
调度室(地调)就是调度地区电网运行的单位。调度员首先要下变电站实习几个月,熟悉变电站运行方式,然后在调度室实习半年左右,期满考试合格,可以任副职调度员。调度员的工作感觉比较乏味,整天都是电话,要倒班,上夜班是很正常的,而且调度命令绝对不可以有错。对于调度员和编制电网运行方式的方式室工作人员都要对电网结构继保工作事故处理有相当的掌握,因为难度在于在事故状态下,他们是事故处理的指挥者。好处就是不累、不脏、平均上两天休息四天,奖金高。
2、继保班
继保班一般有好几个,分管35kV/110kV/220kV/500kV几个电压等级的变电站的保护工作,这个是新进大学生经常去的而且很有学问的地方。一个搞继电保护的人,一般最少要三四年的实际工作经验才能充分熟悉掌握本局的保护工作。
3、信息中心
信息中心这也是近年来大量新生涌入的部门。因为现在供电局都有集控中心,都采用了能量管理系统(EMS),变电站大都实现了少人值守和无人值守,数
据的采集设备的监控微机保护的实现,都离不开通讯。这个所年轻人特别多,多为计算机和通信专业毕业。
4、检修试验所
这个所主要对一次设备进行检修维护,定期进行试验。设置有系统班(管主变互感器),开关班(管断路器),高压班和化验班。修试所的人比较辛苦,工作环境充满油污,很多时候非常需要体力,所以基本上没有女生。以前,修试所的地位比较高,因为他们对一次设备了如指掌,修试所出来的人几乎胜任其他所有位置。但是近年来修试所的地位有所下降(虽然工资奖金还是高),因为他们的工作尤其看重经验,而技术难度不高。此外,随着微机保护的普及和计算机通讯的应用,搞修试的对二次回路知道得就越来越少了。
5、送电工区
就是对35kV~220kV输电线路进行维护的,野外工作,很艰苦。注重经验,没很多技术。
6、变电所值班员
主管35kV以上变电站的运行。工资不少,但工作相对来说比较乏味,而且承担风险比较大,因为出事故的时候,基本上都可以从值班人员的身上找出一些责任来,所以被扣奖金的几率是最高的。
7、计量所
设有内校班(校电能表,不出差),现校班(出差到现场校表,大用户的装表工作),仪表班(电压表,电流表,温度表,压力表等各种仪表的维护校验工作)。这个所的工作比较轻松,而且相对最安全,风险也极小。当然,相应地,工资比较少。
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