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成本计算方法
确定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主要因素有: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期及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成本计算方法:品种法、分批发、分步法。
品种法的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的生产周期不一致,如果企业月末有在产品,要将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分批法由于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的生产周期基本一致,因此在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时,一般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成本的问题。
分步法其成本计算期是固定的,与产品的生产周期不一致(关键点)。需要将归集在生产成本明细账中的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逐步结转分步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成本,即在各步骤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解释1】这里的在产品是指尚未完成本步骤生产的在产品,完工产品是指的仅仅完成本步骤生产的产品。
一、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意义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关系到月末在产品和完工产品的计价,关系到完工产品单位成本的计算和定价的正确性。单位成本核算不准确,很有可能导致销售价格低于实际成本,长此以往,企业将很难持续经营。如何合理而简便地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是产品成本计算中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如果费用分配不合理,或者将在产品成本作为产品完工成本的调节器,就会歪曲完工产品成本,影响对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的考核,也影响企业利润,从而影响企业与国家及其他投资者之间的分配关系。
二、在产品的盘点:数量的核算是进行在产品成本计算的基础。
1. 原则上应进行实地盘点;
2. 品种多,数量大,加工工序多,每月末进行一次全面盘点有困难。
可以依据“在产品动态核算明细表”中结存在产品的数量。
3. 年度决算时,必须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
4. 在产品清查应以不影响生产为前提,必须由生产工人和成本会计人
员参加。各有关车间或工序要同时盘点(避免重记漏记)
三、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间的分配方法
(一) 简单方法:
1. 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月末数量少,金额小;
2. 在产品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数量多,金额大,各月数量变化
不大时,为了简化核算工作。但年终时必须根据实际盘点的在产品数量,计算年末的在产品成本,作为下一年度年初在产品的固定成本,以保证下一年度在产品成本的准确性。
(二) 一般方法:在产品数量多,金额大,各月数量变化较大时,就应按月计算在产品成本。
1. 在产品按原材料费用计价法。即月末在产品成本只计算所耗的原材料费用,不计算人工及费用,产品的人工及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适用于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多且数量变化大但原材料费用占在产品成本比重较大的产品;且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就全部投入的产品。
2. 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即用定额代替实际,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费用+本月发生额-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成本,注意每月的差额由完工产品负担;适用于定额管理基础较好,且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的产品;
3. 定额比例法,产品的生产费用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的比例分配,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但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的产品,分配率=(月初在产品费用+本月实际发生额)/(月初在产品定额费用+本月投入定额费用)
4. 约当产量比例法:适用于成本中直接材料和各项加工费所占比重相差不大的情况。要注意在产品耗用的原材料和加工费(直接购置。制造费用等)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注意:在产品完工程度的估计。
1)按投料率换算约当产量
? 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全部投入,即月末在产品投料率视为100%,此
时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为其实际结存数量;
? 原材料是随生产进度陆续投入,但在每道工序开始时一次性投入
某道工序的投料率=(前道工序累计材料费用定额+本工序材料费用定额)/完工产品材料费用定额
? 原材料是随着生产进度陆续投入,且在每道工序也是陆续投入
某道工序的投料率=(前道工序累计材料费用定额+本工序材料费用定额*完工程度)/完工产品材料费用定额
2)按完工率换算约当产量,
? 某工序完工率=(前工序累计工时定额之和+本工序工时定额*50%)/单位
完工产品工时定额
3)特殊情况:
(1)产品在每道工序的加工量差不多,且每道工序的在产品数量差不多,此时可近似地认为完工率为50%
(2)材料陆续均衡投入,此时材料费可以与人工费及制造费用一起按工时测算完工率。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本
公式1: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公式2: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成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公式1:先确定月末在产品成本,有3种方法,即不计算在产品成本、 在产品按年初成本固定计价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公式2: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同时确定,有4种方法,即约当产量法、定额比例法、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算、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
选择方法的依据:
(1) 在产品数量的多少
(2) 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多少
(3) 各月费用比重的大小
(4) 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等
一、 在产品不计算成本法:如:采掘工业、自来水、发电、食品加工等企业 适用: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小,或当天可以完工的产品
二、 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成本固定计价法:如利用高炉反应装置和管道生产的
冶炼、化工产品的生产企业。
适用: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小,或者虽然数量大但是数量变化不大的企业
年末:应调整为实际数(准确数),并作为下一年度的期初数。
三、 在产品所耗原材料费用计算法:如纺织、造纸、酿酒行业
适用:月末在产品数量大,数量变化大,成本中的材料比重大。
四、 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
适用:月末在产品接近完工或已经完工,只是尚未包装或尚未验收入库的产品
五、 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注意每月的差额由完工产品负担;产品的消耗定额不需要经常修订。
适用: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定额管理基础扎实,各项消耗定额比较正确、稳定。
六、 定额比例法:产品实际成本脱离定额成本的差异,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的比例进行分摊。
适用: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定额管理基础扎实,各项消耗定额比较正确、稳定。
有2种方法:
方法1:
月初在产品实际费用+本月实际费用 费用分配率 = ———————————————————————
完工产品定额费用(工时)+月末在产品定额费用(工时)
要求必须取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资料;但是在产品种类和生产工序较多的情况下,工作繁琐。
方法2:
月初在产品实际费用+本月实际费用 费用分配率 = ———————————————————————
月初在产品定额费用(工时)+本月投入定额费用(工时)
在产品的定额消耗量可以采用倒挤法计算。
从以上分配率公式可以看出:2种方法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因为分母相等
七、 约当产量比例法:
适用:月末在产品数量大,数量变化大,材料、人工、制造费用比重相当。 约当量定义:按照在产品的加工程度折合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
基本公式:
完工产品的成本=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各项费用(材料、人工、制造费用)之和
在产品的成本=在产品应负担的各项费用(材料、人工、制造费用)之和
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各项费用=完工产品的产量×各项费用分配率(单位成本)
在产品应负担的各项费用= 在产品的产量×各项费用分配率(单位成本)
或者=该项费用总额-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各项费用
该项费用总额
某项费用(材料、人工、制造费用)分配率=——————————————— 完工产品的产量+在产品约当产量
在产品约当产量=月末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完工程度(投料完工率)
在产品完工程度(投料完工率)的确定:
1. 直接材料的分配:按投料率换算约当产量 (1) 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全部投入,即月末在产品投料率视为
100%,此时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为其实际结存数量; (2) 原材料是随生产进度分工序投入,但在每道工序开始时一次性投入。该种投料方式下:应按工序确定投料程度,其每道工序的投料程度为100%,并以各工序的直接材料消耗定额作为计算依据。
某道工序的投料率=(前道工序累计材料消耗定额+本工序材料消耗定额)/完工产品材料费用定额
某道工序的在产品约当产量=某道工序在产品数量×某道工序的投料率
(3) 原材料是随着生产进度陆续投入,且在每道工序也是陆续投入,不均衡投入,并且和加工程度不一致(一致时,投料程度可按加工程度计算:)。 某道工序的投料率=(前道工序累计材料消耗定额+本工序材料消耗定额*完工程度50%)/完工产品材料消耗定额
完工程度:按50%
2. 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加工费的分配:按完工率换算约当产量,由于耗用的加工费多少与产品完工程度成比例,因此要先测算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再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费用分配。
测定完工程度有2种方法:
(1) 平均计算法:各工序完工程度均按50%,当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和单位产品在各工序加工量都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使用该方法。 (2) 分工序分别测算完工率:为了提高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加快成本计算工作,要按各工序分别测定完工率。应以各工序的工时消耗定额为计算依据。 某工序完工率=(前工序累计工时定额之和+本工序工时定额*50%)/单位完工产品工时定额 因为该工序中各件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不同,为了简化完工率的测算工作,一律按50%计算。
3.
(1)
工率为50%
(2) 材料陆续均衡投入,此时材料费可以与人工费及制造费用一起按工时测算完工率。 特殊情况: 产品在每道工序的加工量差不多,且每道工序的在产品数量差不多,此时可近似地认为完
范文二:ERP成本计算方法
ERP 成本计算方法 1、先进先出法,是以先入库的存货先发出为假设前提,对发出存货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例如:
假设库存为零,1日购入A 产品100个 单价2元;3日购入A 产品50个 单价3元; 5日销售发出A 产品50个,则发出单价为2元,成本为100元。
2、后进先出法和他相反,是以后收进的存货先发出为假设前提。
3、加权平均法:
单位存货成本=(月初成本+本月收入成本)/(月初结存数量+本月收入数量) 发货成本=发货数量X 单位存货成本
4、移动加权平均:(
一批收货后单位存货成本=(原有库存成本+本次收货成本)/(原有数量+本次收入数量) 发货成本=发货数量X 一批收货后单位存货成本
5、个别计价法:是假设存货的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一致,按每一存货的购入成本来确定发出成本
6、计划成本法:存货的收入、发出、结存都以计划成本计价,同时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登记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具体内容好多了,可以看看会计方面的书。
移动加权平均法,库存每发生一次变化,就会做一次计算并更新结果。因此移动加权平均法的开销较大,一般的企业在应用时都使用的先进先出法或者加权平均法。
存货计价方法的筹划是采取合适的计价方法将材料费用计入产品成本。在选用先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后进先出法等计价方式应与批次管理结合起来才能便于管理系统进行价格进行实时核算与分析。物料的物理的先进行出、后进先出、分别认定与存货计价方式可以分开处理,比如物料的进出库存采用,先进先出但它的计价方法可以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后进先出法。
不同的计价方法,会使结转当期销售成本的数额有所不同。期末存货的大小与销售成本的高低成反比,从而会影响到当期纳税利润数额。期末存货如果计价过低,当期的利润可能因此减少;期末存货计价过高,当期利润可能增加;期初存货如果计价过低,当期的利润会增加,期初存货过高,当期利润会减少。在物价上升情况下,企业耗用原材料的成本较高,当期利润减少,可采用后进先出法;如果原材料价格下跌,就应用先进先出法;如果价格比较平稳,就用加权平均法;如果材料价格涨落幅度大,宜用移动平均法。
通常采用全月加权平均
加权平均是手工核算方式下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方式,在实际工作中,有下面两种计算方式,但不论哪种方式,首先计算单位存货成本,计算公式一般也有下面这种写法
单位存货成本=(月初结存成本+本月采购成本+本月其他增加金额-本月其他减少金额)/(月初结存数量+本月采购数量+本月其他增加数量-本月其他减少数量)
上式中,其他增加是指除采购外的增加库存的情况,如转入、盘盈等,但不包括借入,其他减少是指除销售外的减少库存的情况,如转出、损耗等,但不包括借出
1、先算库存
月末结存成本=月末结存数量*单位存货成本
销售成本=月初结存成本+本月采购成本+本月其他增加金额-本月其他减少金额-月末结存成本
2、先算销售成本
销售成本=销售数量*单位存货成本
月末结存成本=月初结存成本+本月采购成本+本月其他增加金额-本月其他减少金额-销售成本
范文三:成本计算方法
例:
ABC 公司甲种材料存货在 11月的收入、发出和结存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甲材料收发结存情况表
2009年 11月份 单位:千克,元
1. 采用月加权平均法,本期发出和期末结存存货成本计算结果:
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2000+6400) /(200+500) =12(元 /千克)
本期发出存货成本 =400*12=4800(元)
期末结存存货成本 =300*12=3600(元)
ABC 公司甲种材料存货在 8月的收入、发出和结存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甲材料收发结存情况表
2009年 11月份 单位:千克,元
2. 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核算本期发出和期末结存存货成本计算结果:
11.5日购货 300后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2000+3600)/(200+300)=11.2(元 /千
克 )
11.8日领用 300的本期发出存货成本 =300*11.2=3360(元 )
11.15日购货 200后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2240+2800)/(200+200)=12.6(元 /
千克 )
11.25日领用 100后本期发出存货成本 =100*12.6=1260(元)
期末结存存货成本 =300*12.6=3780(元)
2009年 11月份 单位:千克,元
3. 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本期发出和期末结存存货成本计算结果:
11.8日领用 300的本期发出存货成本 =200*10+100*12=3200(元 )
11.25日领用 100的本期发出存货成本 =100*12=1200(元 )
期末结存存货成本 =100*12+200*14=4000(元)
范文四:成本计算方法
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作者: 畅享网
2007-3-28 0:00:00【我要评论】大中小本文关键字: 成本管理 成本控制
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和财务核算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问题之一。
一、中小企业的管理特点决定其适用简易的成本核算方法
中小型企业一般指资产规模不大、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的、管理(含财务人员)较少的企业,组织体系通常利用垂直式管理体系,管理跨度较小。中小型企业因数量众多而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掌握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人员创办新兴的科技企业将呈不断增长趋势,其中将有为数众多的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由于受到规模、财力和人力的限制,企业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务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基本制度一般不完整,不系统,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信息数据采集不准确。
在生产方面具体表现为:
1.没有专职的成本核算人员;
2.辅助核算部门不独立核算;
3.车间划分不明显或虽明显但传递手续不完善,经常失真;
4.车间管理人员与行政管理人员不易区分——说到这,是否有人会说,那还能核算准,核算不准核算又有何意义?我也有这要样的疑问,也正是如此才更想通过介绍这样一种简单的方法以期能对中小企业成本核算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中小企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应对成本核算方法进行简化,使成本核算方法能适应其管理现实的需要;也同时决定了他们多数应使用的是实际成本法,而做不到使用标准成本法或作业成本法。
二、核算方法的选择
无论什么工业企业,无论什么生产类型的产品,也不论管理要求如何,最终都必须按照产品品种算出产品成本。按产品品种计算成本,是产品成本计算最一般、最起码的要求,品种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若有需要或管理上是按订单生产,可使用分批法。
同时因小企业一般不对外筹集资金,(待查措词)不向公共部门报送报表,所执行的也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企业会计制度》或《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的是参照税法规定的一种四不像的尽量能起到一些避税效果的会计政策。这在本文所要介绍的核算方法上也能体现出来。
三、相关科目设置及核算思路
1.不再分别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科目,将其合并为一个生产成本科目,不按产品设明细账,直接设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电力(燃料动力)、制造费用等几个二级明细科目对大项费用
进行归集。因为一般中小企业经营范围有限,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除了主要原材料能归属到具体产品外,其它项目并不能归属到具体产品,核算到产品没有实际意义。但当所用原料及所产产品区别较大,可以按产品设明细账;也可不设,而用成本核算表代替,即所谓的以表代账。
2.因中小企业车间划分不明显或虽明显但传递手续不完善,制造费用科目不按车间设明细账,直接设机物料、修理费、折旧等几个二级明细科目对车间费用进行归集。同时因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多参加生产管理,对这种由管理人员参与且发生不会太多、金额不会太大的与生产有关的差旅费、办公费没必要再设制造费用-办公旨同。差旅费什么的二类科目。而是直接记入管理费用。制造费用月底不先进行分配,而是转到生产成本科目后统一分配。
3.原材料范围。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只把产品构成比例较大的几种做为原材料,这样即能减少工作量,又因非主要原材料提前进入了成本,可起到一点避税作用。
4.对车间月末已领未用的原材料,酌情处理:若价值较低,归入当月即可;若价值较高,算入下月(假退料)。
5.废品损失只在管理上做处理,不单独做成本核算。
6.若管理上或生产工艺上非常有必要,设自制半成品科目。否则不设。
7.不设在产品科目。生产成本科目月末余额即为其成本(分配方法见下)。
8.不设低值易耗品科目,直接记入制造费用——机物料或修理费明细科目,同时设备查账以备管理需要;若需要设,亦采用一次摊销法,入账同时即进行分配。
9.关于折旧,建议按税法规定的年限计算,可省去纳税调整的辛苦。税法没有明确规定的,再参考财务制度的规定。
10.对于在产品构成中所占比重较小且数量众多的存货建议采用实地盘存制计算每月实际消耗量。
四、日常工作及成本资料的取得
(一)、日常
1、成本计算离不开仓库和车间等单据的传递、归集、整理等,这就需要企业起码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如库房管理制度,生产
2、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记录、生产通知单、领料单、入库单等资料要及时转交会计部门。
3、日常发生的与生产有关的费用归入生产成本或制造费用科目。
(二)月底
1.计提折旧,结转制造费用科目到生产成本科目。
2.取得原材料库月报表,先比对已入财务账原材料与库房所报购入数量是否有出入,若有应属发票未到者,要估价入账。原材料发出采用加权平均法。
3.取得工资
相关资料,计提工资及福利费。
4.由生产车间相关部门提供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及完工程度。
五、成本费用分配方法
(一)
1.分配方法要符合企业自身的生产技术条件,要能体现受益原则。
2.分配标准的选择原则强调所选择的标准与待分配的费用之间有一定联系,并且容易取得。
3.能分清受益对象的直接记入,分不清的按一定标准记入。
(二)
1、能直接归属到某产品的原材料等大项费用直接归入相应产品。
2、其它成本费用一律采用产值比例法分配,即按各产品的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进行分配,在产品按约当产量计算产值参与分配。
六、个人对此法的评价
1.核算基本准确,能满足成本分析的需要,但不够精确。
2.产品约当产量估计不够准确,这也是成本核算中的通病,没法。
3.产值比例法未见哪本会计著作上有记载,感觉没有理论依据,适用范围也不太广,主要适用于已做过详细成本核算、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的企业。不过我认为其有一定的科学性,虽然其同工时比例法、工资比例法、材料比例法原理不一样,效果却相近。
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正常性停工与非正常停工
2.委托加工问题(互相多重委托)
3.生产研发耗用问题
4.试生产阶段无产品产出耗用问题
八、成本核算的几个相关问题
1、成本会计最核心的是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各个关键的作业,了解车间最新的生产情况,月底通过编制成本核算报表将财务与业务结合,及时地分析每个月的成本波动,坐在办公室每天进行核算去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2、成本核算不只是财务部门、财务人员的事情,而是全部门、全员共同的事情。一是成本核算需要生产车间、技术部门、采购部门等多部门的配合;二是计算出的成本是否合理,不但需要财务部门的自我评价和时间的验证,还需要生产、技术等部门的评价,让生产等部门对自己计算出的结果做个论证等,是有必要的。有时仅靠财务部门自己检查有时难以发现问题的。(注意:实际中,财务部门和其它部门检查的角度或指标多有不同,这好许是易产生差异的原因)
3、成本会计实务可以接受成本会计理论的指引,但要突破相关理论的束缚,不要局限在成本会计理论的框框里面,最好的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体系就是最贴近企业生产流程的核算体系,这样才能反映本公司的生产管理特点,每一个企业的生产特点都有其特殊性,公司的管理层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
一样的关注点,所以在确定整体思路的前提下,成本核算体系要有一定的可变性,关键的要在成本理论的指导下解决管理层关心的问题,将业务和财务相结合。
4、正如网友qiqiaoao所说,我国现行的所得税法是重损益而轻资产,即对期间损益作了大量详细的禁止性或限制性规定而对资产价值及生产成本的计量却缺乏相应的规定。可是资产最终会通过折旧、摊销、销售等方式转化为期间费用,现在的资产价值即是今后的期间费用的来源和依据,在我国的成文法中法无禁止即为合法,税法既然没有对相关的资产计量作禁止或限制性规定,那么会计功夫的深浅就会决定今后期间费用的多少,而会计本身就是介于艺术和科学之间的一门学科,它离不开估计、判断并由此衍生出了令人眼花的会计魔术,这为企业纳税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因此现行税法重损益而轻资产计量的做法无异于开门闭窗。这也为在成本核算这方面提供了足够的筹划空间。
范文五:成本计算方法
产品制造成本计算方法探讨
【摘
要】
成本计算与企业的生产过程有关,不同企业会因为生产工艺、生产组织的特
点和成本管理模式的不同而采用各具特点、各不相同的成本计算方法。单从成本计算方法
来看,有着重于实际成本计算的品种法、分批法、分类法、分步法;有着重于成本管理的
定额法和标准成本法;还有多种成本计算方法结合在一起使用的复合成本计算方法等多种
方法。从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来看,有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按年
初数固定计算、按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按定额成本计算以及按定额比例计算等多种方
法。
【关键词】
品种法
分批法
分步法
引言
成本计算的主要目的是采用适合本企业特点的方法,计算出各种产品的实际成
本,
并运用成本计算这个手段,
促进企业技术部门改进设计,
采用新技术,
设计出物美价廉
的优等产品,促进生产部门增加产量,提高质量,厉行节约、多、快、好、省地发展生产, 降低成本,为国家积累资金。目前,学校教材和上级规定常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如定单法、 分步法、
定额比例法等,
主要适用于品种少,
产量易于计算,
按产品为对象的直接材料易于
归集,
固定费用容易找到合理分摊标准的企业,
至于品种多的企业,
特别装配式的机器制造
业,一年生产几十种甚至上百种成台产品,零件几万种,工序多至几万道,工艺过程复杂,
以产品为对象计算总产量,归集材料和劳动消耗的工作。
1
、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
1. 1
确定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原则
产品成本是由产品生产过程中企业各个生产单位(车间、分厂)所发生的生产费用形
成的。因此,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与企业生产单位的工艺技术过程和生产组织有紧密的联系。 同时,
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成本会计又是会计这一管理活动的一个
重要分支。
因此,
产品成本计算必须满足企业管理方面的要求。
这就是说,
确定产品成本计
算方法的原则是:
必须从企业
(企业生产单位)
的具体情况出发,
充分考虑企业生产经营特
点和成本管理的要求。
1. 2
工业企业生产的主要类型
不同部门、
行业的企业生产千差万别,
从工业企业来说,
可以根据生产工艺过程和生产
组织的特点,划分为以下类型。
工业企业的生产,按照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可以分为单步骤生产和多步骤生产两种
类型;按照生产组织的特点,可以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三种类型。
1. 3
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
产品成本计算的具体方法,其主要区别表现在成本核算对象、成本计算期和完工产品
与期末在产品之间费用的分配等三个方面。
2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产品计算是由产品生产过程中企业各个生产单位所发生的费用形成的。
根据生产工艺过程和生产组织特点及企业成本管理要求,
工业企业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有三种:
即品种
法、分批法、和分步法。
2. 1
品种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是指以产品的品种作为成本的核算对象,是以归集费用并计
算产品生产成本的方法。品种法是企业产品成本计算最基本的方法。
2.1.1
品种法的适应范围
品种法广泛使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如发电、供水、采掘等。在大量大批多步骤 生产下,
如果企业或车间的规模较小,
而且管理上又不要求按照生产步骤计算成本,
也可采
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例如,小型水泥厂、造纸厂、砖瓦厂等,虽然是大量大批多步骤生
产,但也可以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企业的辅助生产单位,如供水车间、供电车间、供
气车间等,也可采用品种法计算其产品成本。
2.1.2
、品种法的特点
(
1
)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核算对象,设置成本明细账。
在产品品种单一的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企业,
由于只生产一种产品,
只有一个成本核算
对象,
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都是直接计入费用,
不存在在各成本核算对
象之间分配的问题。
如果企业生产周期较短,
期末在产品没有或极少,
也不存在在本期完工
产品和期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问题。
如果生产多种产品,
则应该按照产品品种分别设置
成本明细账,
发生的直接费用可以直接计入各种生产成本明细账,
间接费用应另行归集,
然
后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在各成本核算对象之间分配,在计入各品种生产成本明细账。
(
2
)成本计算定期按月进行。
采用品种法计算成本的企业是大量大批生产组织形式,
不可能在产品全部完工以后计算
成本,成本计算是定期按月进行的,与会计报告期一致,与产品生产周期不一致。
(
3
)有期末在产品时需要在本期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
工业企业的成本计算一般应当按月进行。
在月末计算产品成本时,
如果没有在产品或者
在产品数量很少,
则不需要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
如果月末有在产品,
而且数量比较多,
还
需要将归集于生产成本明细账的生产费用,采用一定的方法,在
本月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
品之间进行分配,以便计算出本月完工产品的实际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2. 2
分批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
是指以产品的批别作为成本核算对象,
用以归集费用并计算产
品生产成本的方法。
2.2.1
、分批法的适用范围
分批法主要适用于单件小批类型的生产,
如重型机械、
船舶等的生产。
分批法的适用范
围主要包括:
(
1
)按产品批别组织生产的企业。
(
2
)提供机器设备修理等劳务的企业或生产单位(车间、分厂)
(
3
)从事新产品试制、自制设备、自制工具、自制模具等生产任务的生产单位(车间、分 厂)
。
2.2.2
、分批法的特点
(
1
)以产品批别作为成本核算对象;
(
2
)成本计算期于生产周期一致;
(
3
)一般不需要在完工产品和在成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
2. 3
分步法
产品成本的分步法,是指以产品的品种及所经生产步骤作为成本核算对象来归集生产 费用、计算产品生产成本的方法。
采用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时,由于不同企业对于生产步骤成本管理有不同要求,产品 成本计算的分步法也就分为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两种。
2. 3. 1
分步法的使用范围
分步法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生产组织形式的多步骤生产,包括冶金、纺织、造纸和机 械制造等。
计算半成品成本的逐步结转分步法,主要适用于半成品可以加工为不同产品或者有半 成品对外销售和需要考核半成品成本的企业,特别是大量大批连续式多步骤生产企业。
不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平行结转分步法,
主要适用于在成本管理上要求分步骤归集费用,
但不要求计算半成品成本的企业,
特别是没有半成品对外销售的大量大批装配式多步骤生产
的企业。
在某些连续式多步骤生产企业,
如果各生产步骤所生产半成品仅供本企业下一步骤
继续加工,不准备对外出售,也可以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
2. 3. 2
分步法的特点
其一,以产品的品种及所经生产步骤作为成本核算对象。
第二,成本计算定期按月进行,与产品生产周期不一致。
第三,通常需要在本月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平行结转分步法与 逐步结转分步法的区别:
成本管理的要求不同;
产品成本的计算方式不同;
产品的含义不同。
3
、产品成本计算的其他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
除了上述三种产品成本计算的计算方法以外,
还有为了解决某一个特定
问题而产生的其他成本计算方法,也称作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
3. 1
分类法
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企业,为了解决成本核算对象的分类问题,产生了产品成本 计算的分类法。
分类法的成本核算对象是产品的类别,
它需要运用品种法等基本方法的原理
计算出各类产品的实际总成本,再求得类内各种品种产品的实际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3. 2
定额法
在定额管理基础工作比较好的企业,可以将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结合起来,采用定额 法计算产品成本。
定额法将符合定额的费用和脱离定额的差异分别核算,
以完工产品的定额
成本为基础,
加减脱离定额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和定额变动差异来求得实际成本,
解决了成
本的日常控制问题。
3. 3
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一种控制的方法,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特殊的成本计算方法。标准成本法 与定额法不同,
它只计算产品的标准成本,
不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
实际成本脱离标准成本
的差异直接进入当期损益。
3. 4
变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是只将变动成本计入产品成本,固定成本全部作为期间成本(费用)直接 计入当期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标准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在西方国家的企业中采用较
多,因为这两种方法都没有计算出产品的实际制造成本(生产成本)
,我国一般将其作为管
理会计的方法,不列入产品成本计算的方法。
4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应用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
分批法、
分步法以及分类法、
定额法等,
是比较典型的成本计
算方法。在实际工作中,一个企业总是将几种方法同时应用或结合应用。
4. 1
几种方法同时运用
一个企业往往有若干个生产单位,各个生产单位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并不一定相同; 同一个生产单位所生产的各种产品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也不一定相同。
因此,
在一个企业
或企业的生产单位中,往往同时采用多种成本计算方法。
例如,企业基本生产单位与辅助生产单位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不同,可能同时采用 多种计算方法。基本生产单位可能采用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定额法等多种方
法计算产品成本:辅助生产车间的供电、供气、供水和机修等应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 自制设备可以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
4. 2
几种方法结合应用
一个企业或企业的生产单位,除了可能同时应用几种成本计算防范以外,在计算某种 生产成本时,还可以以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为主,结合采用几种成本计算方法。
例如,在单件小批生产的机械制造企业,其产品的生产过程由铸造、加工、装配等生 产步骤组成,
装配车间最终生产出最终产品。
这时,
主要产成品的成本计算可以采用分批法;
铸造车间生产的铸件为自制半成品,
可以采用品种法计算其成本,
加工车间将铸件加工为零
部件,
加上投入的其他材料加工的零部件,
交给装配车间装配,
铸造、
加工和装配车间之间、
加工车间和装配车间之间,
还可以采用不同的分步法。
这样该种产品成本的计算就是以分批
法为主,结合采用了品种法、分步法等成本计算方法。
结
语
企业采用分类法、
定额法等计算产品成本时,
因为它们是成本计算的辅助方
法,必须结合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等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加以应用。
参考文献
[1]
鲁亮升
.
《成本会计》
.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2]
陈良华
.
《基于泛会计概念下成本计量研究》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
鲁亮升
.
《成本会计》
.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4]
王志红
.
《成本会计学》 .
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