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小学一年级数学论文
小学一年级数学“看图提问题”的几点做法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青岛版数学教材中,非常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设计了大量的“看图提问题”情境。下们介绍一下我在教学这个内容时的做法,与各位同仁商讨。
一 、在欣赏中激发想象力
面对“情景图”呈现出的美丽画面,学生在赞叹欣赏的同时,可以自由地发表议论,让想象自由地飞翔。但是极易出现这样的场面:当内容丰富,色彩艳丽的画面出现以后,老师随即提出:“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由于观察目的不同、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水平不同,提出的问题也千奇百怪。有的说“鸟儿在飞”,有的说“花儿有红的,有黄的”,还有的想象力特别丰富,能给你编成一篇童话。而这些都不能体现出蕴涵的“数学问题”,甚至有许多的问题根本没有价值。
尝试了无数次以后,我发现低年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限,特别容易人云亦云,假如有一个孩子说出了“猴妈妈”,其他孩子们能说出整个“猴子大家族”。如果老师一味放手,那整个课堂就成了一盘散沙。也就是说,他们还没有拥有一双“数学”的眼睛,不会从数学的角度思考、提问。这就需要老师恰当地点拨、精准地调控、不露声色地引导。如果控制不好,会乱成一团,使下面的教学活动无法进行。即使勉强教下去,学生的心思也象断线的风筝一样满天乱飞。
老师的点拨在这时尤为重要,它是教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提问的魔杖。例如:老师问:仔细看一看,鸟儿的头朝着不同的方向,表示它们飞的方向不同,它们是朝哪个方向飞呢?花儿的颜色一样吗?是不是有什么规律呢?鸟儿的只数是多少?花朵的总数量是多少?有了这些提示,就让学生了解到,在数学课上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是数学问题。
二 、在阅读中提高概括能力
例如在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一)一课时,“情景图”中呈现了许多内容,显得杂乱无章。我先让学生把所有的对话框都读一遍,大体有所了解,这时候不要
等学生一读完就直接问他们“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而是要在阅读之后让学生复述一下了解的信息有几条,都有哪些内容。再让他们找出关键词,用最简练的语言来表达信息,把修饰性的词语去掉,把表示数量关系的字或词用准确,并且板书出来。训练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记忆,用数学语言准确表述,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学会应用信息、提取信息是现代教育对人才的新要求,我们要从现在起就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应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三 、在分类教学中培养有序思考的能力
有时候,有用的信息整理出来了,还要让学生学会区分重要信息和一般信息。提取重要信息就是培养学生学会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关于“分类”内容的教学中。当信息整理后,我说:“哎呀,内容这么多,真乱。”学生表示有同感,我又说:“对话框中都说了跟什么有关系的事情?”学生回答:“跟牌子和人有关系。”我说:“那好,我们来整理一下,把跟牌子有关系的放在一起,把跟人有关系的放在一起。”通过学生的回答,逐步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整理信息,同时把对话框内容分类写出板书。这样可以训练他们把相关信息综合考虑,摒弃无关信息,也掌握有序思考的方法。把整理好的条件,一类一类来处理。这时我提问:“关于牌子,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回答以后,让他们完整地叙述题目,以培养他们“数学”的语感。
四 、在联想中培养发散思维
问题解决了以后,我经常会适时追问,以达到举一返三、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我的口头禅是:“你还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吗?”这样可以督促学生去归纳、总结,把单独的一个问题系统化。例如:有这样一幅情景图“25个同学去划船,每只船限乘6人,至少需要租多少只船?”。同学们有的答4只的,有的答是5只,我向答案是5只的同学质疑:“算出的得数本来是4,你为什么说至少需要5只呢?”。孩子们回答说:“如果租4只船,还剩下一个小朋友在岸上,所以多租一只船”。我进一步提问:“这种情况,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的回答也是多种多样:用桶装水的时候,装饮料的时候,装油的时候,用盘子装桃的时候等等,学生自己总结出:这都是用物体装东西的情况。真是总结得精彩及时!
还有一次,在“聪明小屋”栏目里,遇到这样一个问题:路边安装了路灯,每两个路灯之间距离相等,计算第一个路灯和最后一个路灯之间的距离。题目刚刚读完,就有一大部分孩子举起了手,我心里暗暗生气:真是浮躁,也不好好想一想就发言。叫起了一个孩子,她第一句话竟然是:“老师,我们做过这个题!”其他孩子们也是急忙喊着:“对!对!做过!”我很纳闷,做过吗?我怎么没有印象?他们七嘴八舌地抢着说道:“做过一个栽树的题目,和这个思路一样。还做过插彩旗的题目也一样!”。原来如此,我很欣慰,原本我想大讲特讲改为同学们自己讲解,居然也头头是道,有条有理!真是高兴,希望他们学会归纳总结,触类旁通,总算有成效了!
通过这一系列的训练,孩子们就能“看”到一个由生活情景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虽然简单,但作用很大,学生受益非浅,每次运用情境图,都进行如此的训练,他们就会学会面对大量纷繁的信息,知道如何去整理、归纳并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总之,在教学中,通过不断地向学生进行这种思维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现在学生在课堂上学生敢于大胆发言,敢于提出不同的想法,学生对数学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沿着教改之路走下去,让学生的思维在数学学习的天地里放飞。
一、 学会观察
解决问题的前提是提出问题,提出问题的前提是选择信息,选择信息的前提是发现信息。“看图提问题”情境一般都有多个数学信息,既有文字信息,又有图画信息,因此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在观察中找到有用的数学信息。
二、 学会选择
什么样的数学信息属于一类,这要看信息间的关系。数量之间的关系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此选择信息时,一定要借助直观图画,使学生明白,哪些信息说得是一回事。比如:山东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02页上的“我学会了吗?”情境图,文字信息有“我家一共养了16只兔,这边有??”,话没说完,我问学生:“谁能把这个不完整信息补充完整?”学生通过数数,得出“我家一共养了16只兔,这边有9只”的信息,我又问:“这个信息中有‘这边’这个词,说明还有
什么?”学生马上想到还有“那边”,“那边在哪里?”学生很自然地去找远处的小兔,而不会没有目的地去找与其不相干的信息。
三、 学会分析
学会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学生将图中信息找到后,就要根据信息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解决问题时用什么方法是很重要的。虽然一年级只学过加减法,解决问题不用加法就用减法,但什么问题符合加法的含义,什么问题符合减法的含义,有部分学生并不是很明白,有的只是凭感觉来列式计算。因此,当学生要解决问题前,应引导学生分析一下,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需要将所选择的信息合起来,还是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个数,经过分析,帮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问题与信息之间的关系,从而正确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范文二:小学一年级数学论文
M ǎi 东 西
一(*)班 *** j īn 天, m āma gěi 我十元 qi án ,我 h ěn gāo x ìng , n à是我 d ì一 c ì zhīp ai n à么大 sh ù字的 l íng 花 qi án !
我 p ǎo dào 小 m ài p ù, m ǎi 了 p íng w àng z ǎi 牛 n ǎi , di àn 主 shu ō四元,四比十小,可以 m ǎi 。我 t āo 出 qi án ,小 n ǎo d ài gua 一 xi ǎng , 10-4=6, ji ù对 di àn 主 āyi 说:“ n ín y īng g āi zh ǎo 我 六元,因为十 ji ǎn 四 d ěng y ú六! ” āyi xi ào zhe shuō:“你真 c ōng ming ! ” 。
后来, m āma 又 g ěi 了我两元 qi án , 2+6=8, 我 xi àn 在手头有八 元,我有一个 h ěn xi ǎng 要的 w án ju,正好八元,我 xi àn 在可以去 m ǎi l ā,真高兴!
范文三:浅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数学论文
浅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数学论文
张双羽
最初打开一年级的数学教材,给我的印象是:它就象是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课学习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把它表达出来,并把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 在实际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还有学生独立性、互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的培养,怎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学并学好数学呢,
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学前教育,所以说,他们对数学并不是一无所知,但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却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上第一节数学课《生活中的数》时,我先让学生观察他们新的学习环境--教室,让他们寻找教室中的数,又领学生到校园进行参观,寻找校园中的数,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数学,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对数学逐渐产生了亲切感。
2、有意识创设活跃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怎样才能让孩子在玩中获得知识呢,我针对每课不同的学习内容,编排设计了很多不同的游戏、故事。。。。。。如:在上“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时,我让孩子带来了 许多物体和图形,先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 后放到一起数一数,看看每种物体、图形各有几个。这样不仅使学生认识了数,还为以后的分类课打好了基础,更培养了孩子的合作学习习惯。再如:上《小猫钓鱼》一课时,先让学生观察猫家四兄弟的不同神态,再让学生戴上小猫的头饰,进行模拟表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自编、自演故事,真正使学生在“玩”中获得了知识。
3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大家都知道本册数学教材的练习题中,有很多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勤思考。刚开始,当我问道:“谁还有不同的方法,”时,很多学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这时,只要有学生能通过思考来回答问题,不管他答对与否,我都给与相应的鼓励,表扬他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我讲《跳绳》这一课时,大多数学生都列算式为:2+6 (2个摇绳的,6个跳绳
的),这时,有个小女孩却胆怯怯的举起了小手,她列的算式是:4+4 我故作惊讶地问:“你为什么要列成4+4呢,”她说:“有4个小男孩,4个小女孩,共有8个小朋友在玩跳绳。”我当时特别高兴,就借机说:“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棒极了~”并奖给她一个“智慧果”。然后,我对其他孩子说:“其实通过这幅图还能列出很多不同的算式,谁还能做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经过这一启发,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最后一直深挖到根据衣服、袜子的不同颜色来列算式,甚至更有的学生列出了连加算式。从这以后,在每每拿出一道题,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去寻找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可见,只要我们能适时抓住机会,并加以正确引导,相信孩子们是有潜能可挖的。
4、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 许多孩子在入学以前就会做100以内的加减法,但是如果把它们拿到具体的生活实际中来就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了。数学如果不能与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如:上完《分类》课以后,布置学生到书店、超市等地方进行调查,看看它们是按什么规律把物品进行归类的,之后又让学生带来了各种不同的东西,叫学生扮演“中。商场小经理”把各种物品按自己的想法进行归类。这样,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把数学真正融入到现实生活.
范文四:有关小学一年级数学论文.doc
有关小学一年级数学论文
Abstract: the primary school is grade students a system study starting,
also is the key stages. According to the student age characteristic, should
be in the teaching elaborate design and use of various methods arous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study, and guide students to enter the best
learning state, full of appeal situations in the happy, learning mathematics.
Keywords: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Interest; Shock interest;
pictures
摘要:小学一年级论文资料是学生系统学习的起始,也是关健阶
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应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和运用多种方法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在充满情趣的
情景中快乐地学习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激趣;图画
人们习惯地认为,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最容易,不就是100以内的
加减法吗?没什么好学的,其实不 然。一年级是人生系统学习的开
始,是最为关键的一个阶段,将影响人的一生。一年级学生对校园
内的情况还不了解,在学习上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在课堂上注
意力不够集中,要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必
须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因斯坦曾把兴趣比喻成最好的老
师,兴趣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内驱力;,因此,教师要注意强化练
习的趣味性.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进
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如何在课堂上激发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呢?针对一年级小学生的特点.我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总结出以下几
点。
一、导语激趣
导人新课是一堂课的重要环节,一堂课如有好的开端就能先声夺
人,造成学生追求新知的心理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俗话说
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善于用导语去粘住学生的
心,从上课的开始,就要使学生跃跃欲试地进人新课的学习。如:在
教学第一册;6;的认识时,我在计数器上依次拨上1、2、3、4、5,
边拨边让学生数,又一个一个地拨下去,边拨边让学生读数,拨
完,问:巧比4多几?;学生说:;多1;。教师接过学生的话说:;因为5比
4多1,所以5就站在4的后面,那么,5的后面是几呢?;根据学生
的回答,教师宣布本节课课题,并板书;6;。这样照操作的顺序一问
一答,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又如,在教学;凑十法;计
算20以内进位加法时,我设计了考考老师的活动,让学生出题,我说得数,教师面对学生的提问,对答如流,准确无误,这是怎么算的呢?这就激发起学生学习这节课的兴趣,进而转化为良好的求知欲望。
二、圈画激趣
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是我们数学教师常用的方法,根据学生的爱好,把他们感兴趣的形象运用到数学课堂,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得数是5的加法时,我先在黑板上贴上了4只小白兔,边贴边提问:;黑板上贴的是什么?有几只?;学生回答后板书伙;,又贴上1只,问:;又跑来几只?"学生回答后,板书;1;,一共有几只兔子?(同时在兔子的外面画一个圈)问:;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兔子?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回答后板书;+;。边指图边问:;4+1等于几?;学生回答后板书:;5;(图略)从上面的图清楚地看出:把两个数合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通过图画的辅助诱导,便于学生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印象深刻。又如:数学第一册第88页例5,有10个梨,吃了续个、还剩几个?在教这道题时.我事先准备好3张卡片。第1张卡片上面有10个梨,第2张卡片上注有;吃了4个;,第3张卡片上写有:;还剩几个?;边讲解边把3张卡片依次挂在黑板上,这样图文结合,由抽象到具体,既激发起了学生学习兴趣,应用题的结构也一目了然,如图(图略)。教师通过直观演示,可以把数学中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让学生在观察中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例如.教学11一20各数的认识,教师演示小棒,学生数数,把一根一根的小棒贴在黑板上,学生数1,教师贴一根,学生数2,教师贴2根……数到1()根时.教师让学生停止‘告诉学生10个;一;变成1个;十;了。然后再继续数1,把1根小棒贴在右边.告诉学生这是11,它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按照同样的方法数12、13•,,一19,学生数20时,告诉学生.数到1个‘’十;后.再数1个;十;,2个;十;就是20。
三、操作激趣
儿童的天性就是爱动,随着小学数学改革的不断深人,实际操作活动以它具体的形象性,易于激发兴趣,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材中学生的操作活动,贯穿于整套教材,更体现了动手操作对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基本技能的重要J胜。例如:有这样一道题:小朋友做游戏,小强的前面有5个小朋友,小强的后面有4个小朋友一共
有()小朋友做游戏?先让学生通过摆具:??????????。;介;表示小强.‘’?;表示做游戏的其它小朋友。通过操作.学生知道这一队一共有10人.接着把这一题改一下一共有10个小朋友做游戏,从前数小强第6,从后数小强第几?学生很快就从摆好的学具中发现从后数小强排第5。
四、儿歌激趣
数学知识的表述往往比较抽象和单调,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将它们编成口诀、儿歌等用于教学,这样不仅学生便于掌握,而且使学生富有情趣。例如:在学完10个数字后,编了如下一首儿歌,并配有动作,教给学生进行演唱。l像小棒斜着放(小朋友拍手);2像小鸭脖子长(双手扶颈头向上仰);3像耳朵多个弯(左手轻拉耳朵,斜着点头〕;4像红旗举得高(右手握拳念到‘举得高;时向上伸);5像秤钩多一横(右手食指书写5字,念到;多一徽;时向右画一横);6像哨子嘟嘟吹(左手大拇指伸直,其余四指弯曲成圈像6字,放到嘴边;嘟嘟吹;);7像锄头肩上扛(作扛锄姿式,脚踏一二一);8像小圈连大圈(右手食指书写8);9像小网捉害虫(作握小网姿式.念;捉害虫;时晃三下);1。像小棒右边多个0(左手食指伸直作1.右边拇指与食指弯曲作。,念;0;时两手靠近)。又如:在学习;凑十法;时编配了‘•凑十儿歌;:小朋友,拍拍手,大家来唱凑十歌,一凑九,二凑八,三凑七来四凑六.
范文五:教育论文:小学一年级数学论文
话费充值省钱方法交流QQ群49234549
小学一年级数学论文
从游戏到学习,逐步推进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
对第一册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年级新生进入学校学习,是儿童生活中的一个重大转折,他们正脱离幼儿学习的主要活动方式——“游戏”,逐步转向以”学习”为主的主导活动,这种转变不是随着学生跨进小学大门而自然发生的,而是从以游戏为主逐渐过度到以学习为主,这一时期儿童的主要心理特征
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观察随意性;?意志自觉性较差;?学是:?无意注意占优势;?
习习惯未形成;?思维非逻辑性,操作能力很差。针对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注重唤醒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帮助他们顺利地完成从游戏活动向学习活动的转变。
(一)注重直观操作,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发展。
小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发展,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具有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形式,一年级儿童更多的是具体的形象思维,这时期的学生,不能依靠抽象的数学概念进行思考,往往还需要具体行动和直观形象的支撑。例如教学9加几的加法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两个可以装满十瓶牛奶的盒子,一盒里装了9盒牛奶,另一盒里装了5盒牛奶,想一想,怎样装牛奶更容易看出牛奶的总瓶数,唤醒学生“凑十”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摆小棒,左边摆9根,右边摆5根,想一想,我们怎样操作,能使我们一眼看出这些小棒的总数,由于有了放牛奶的经验,学生很快想到从右边的5根小棒中拿出一根和左边的9根凑成10根。然后和剩下的4根合起来就是14根。老师这时将学生的想法用算式写在黑板上,把操作活动和数学符号联系起来,从而使操作活动和抽象的算理紧密结合,一步步引导学生理解了算理,掌握了抽象的计算方法。再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初步认识”时,可以提供给学生大量的感性材料,开展丰富的活动,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等操作活动,来认识体会这些立体图形的主要特征。边操作边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长方体摸上去有什么感觉,轻轻推一下,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长方体能在桌面上滑动,(因为它有平平的面),摸一摸球,有什么感觉,轻轻推一下,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球能在桌面上滚动,(因为它鼓鼓的,没有平平的面。)把圆柱拿出来玩一玩,你发现了什么,(有时会滑动,有时会滚动,)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圆柱上既有平平的面,也有鼓鼓的面。)圆柱可以在桌面上滚,球也可以在桌面上滚,它们的滚动是一样的吗,(不一样,圆柱只能朝一个方向滚,而球可以到处滚。)为什么不一样,(因为圆柱上有平平的面,而球上没有平平的面。而
且圆柱的粗细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圆柱的上下两个平平的面是一样大的。)这样学生一边操作一边思考,对这几种立体图形的特征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和领悟。
互联网购物必备的省钱教程网站----省钱屋 www.5730.net
话费充值省钱方法交流QQ群49234549
(二)注重经验唤醒,促进学生以已有经验为基础建构数学知识。
荷兰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兰登塔尔曾经提出“普通常识的数学”的观点,他认为数学的根源在于普通常识,对小学生来说,小学数学知识并不是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旧知识,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学校数学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经验的总结与升华,每一个学生都从他们的现实数学世界出发,与教材内容发生交互作用,建构他们自己的数学知识。小学生学习数学离不开现实生活经验。
本册教材中,“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是一个难点,主要表现在学生能根据已知条件判断出多(少)几,但不能正确列算式,表示比较的过程,也就是不能将比较过程和算式建立联系。他们有的是用数数的方法,想3再数2个数就是5,所以5比3多2,有的想3再加几等于5,所以列式3+2=5,还有的是记住公式大数减小数,然后套用公式得出结论。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较差,另一方面是对算理的不理解,而这个算理是很抽象的,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学习掌握它的确有很大难度。在教学中,我首先创设了一个现实的情境,我们教室里有一些男生,还有一些女生,怎样才知道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你有什么好办法,同学们通过思考,得到一个方法,让男生和女生站队,一个对着一个,对齐之后看看是男生有多的,还是女生有多的,就知道谁多谁少了。这样的比较方法来自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比较多少时,他们通常就是这样操作。他们在以往的生活中积累了这样的比较经验,只是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让学生重温这个经验,学生通过重温进一步明白比多少时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一一对应,在明确这样的方法之后,出示主题图让学生比较学生和老师的人数:学生有8人,老师有2人,学生比老师多几人,学生用圆形和三角形分别代表学生和老师,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摆出来,这时再让学生指出哪几个学生是多出来的,这部分学生包括与老师对齐的那2个吗,如果
省钱屋 www.5730.net 购物省钱交流必备的网站
在这里达人们会教你如何用80块钱充值100元钱话费的省钱计划
互联网购物必备的省钱教程网站----省钱屋 www.573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