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杂感黄景仁 杂感
杂感黄景仁 杂感
杂感我上六年级了,已经不是小孩子,变成大姑娘了,心中便有了些许想法。今天,我就与大家探讨一下我对一些事件的理解。一、三国演义1、近来,《易中天品三国》非常红火,谈论《三国演义》便成为了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大家都非常想了解真实的三国时期的故事,都想还三国时期的人物一个真实的面孔。为此,我的偶像——诸葛亮,就不免遭到一些诽议。大家都说,什么“草船借箭”,什么“三气周瑜”都是些子虚乌有的事。可在我的心里,诸葛亮永远都是忠贞的化身,智慧的典范,尽管易爷爷讲的是真实的,尽管许多体现诸葛亮智慧的是都是子虚乌有的,可是,我还是喜欢他。这部书原名叫作《三国志通俗演义》,意思就是把《三国志》通俗化了,把《三国志》演义化了,并不一定是历史事实。甚至可以这样说,我们可以把《三国演义》当作童话去看,当作神话故事去看,因为童话和神话故事远远比事实写得精彩多了,它们更加富有生动性、形象性,但不一定具有历史价值。《三国志》与《三国演义》各有千秋。如果你仅仅想了解事实,那不如直接去看《三国志》好了。2、放寒假了,在家里,我又听起了《三国演义》电视剧中的插曲——《卧龙吟》。我闭上眼睛,细心回想着当时的画面:青山、绿水、卧龙岗、孔明先生??我不禁有些感动,泪水便顺着眼角流了下来,可自己竟不知为何而感动。平时,我都已不再被感动了呀~静而思之,发现自己是被情节、故事内容所感动。可平时为什么不被感动呢,我困惑不
解。过了几天,我突然看到自己写的关于赞颂诸葛的。我突然明白了:自己平时只顾得注重外表的东西,对别人说我是多么爱孔明先生,却忽略了内在的东西。平心而论,我是实实在在的喜欢诸葛亮吗,我不过是在向别人吹,把一件华丽的外套披在了诸葛亮身上。可实际上呢,我们心贴心了吗,我把他了解透了么,没有。我突然感到一种莫大的愧疚感笼罩在我的身上,直到现在。我不禁忏悔起来:“孔明先生,你能原谅我吗,”我在内心一遍遍的呼喊,一遍遍的挣扎,我此时此刻立下誓言:“我不再张扬,要脚踏实地的学习您的智慧,你的人品,寂寞时和您心贴心的交流,高兴时与您心贴心的分享。您是我最好的朋友,也是我最好的老师,永远永远。”相信我吧,那是一个孩子虔诚的呼唤。以后,我做任何事都不再张扬,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成功的终点。二、古诗文理解其实我觉得古诗文理解起来并不难,难就难在你到不了那个意境当中。我已经和古诗文打了一年的交道了,对于它还算有些浅薄的了解。古人都是十分谦虚的,所以不要一看到“卑鄙”呀、“狂妄”呀、“愚以为”呀就以为真是这样。读古诗文主要是找到当时的意境、那种感觉,才能理解的透彻。当你拿到一片新的古文时,先不要慌,慢慢地读上几遍,那种感觉就会冒出来,你会觉得“啊”一下子,恍然大悟,每一句的意思就都理解了。当然,这只是我的看法,我读古诗文的时候就是这样读的。三、放鞭炮我并不怎么赞成放鞭炮,第一,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妖魔鬼怪,不需要放鞭炮驱逐,第二,放鞭炮容易伤人。今年,我
的大妈在大年三十晚上九点,突然被一个从天而降的小鞭炮炸伤了。她的耳膜破了一半,眼角膜破了两层,脸上被炸开了一个洞,这是多么惨重的后果呀~一个小鞭炮尚且有如此的威力,那大鞭炮呢,就可以导致一条人命的丧失呀~所以,我劝大家还是不要放鞭炮了,为了您的性命,为了您家人的性命,为了亿万中华儿女的性命,请不要在放鞭炮了~它太危险了~不论怎么说,这些都是一个花季少女的心声,是我自己的想法,今天能把它袒露出来,我愿足矣,谢谢大家。杂感相关内容:谈“纪律” 在我上二年级的时候,由于我们班的男孩子太多,男孩子又比较调皮,纪律太差。体育老师向魏老师告上一状:你们班学生的纪律实在太差了,上节课测试实心球,有的人不是回班级喝水,就是乱跑乱闹,差点被球砸到呢~...
盲道,忙道, 那一天是星期天,我高高兴兴的走在大街上,准备去姐姐家玩。在路上,我哼着小调,看到不远处,有一位盲人叔叔柱着拐杖艰难的在盲道上行走着,,我连忙上前帮助他。
今天属于我 今天属于我,我选择它,拥有它,享受它。岔道上的选择今天如同许多条路,而我就像行人,可以选这条走,也可以选那条走。小学毕业后,我考上了外语学校,同时也被华师一附中录取,两所重点中学摆在了我的面前,这是两条人生的路呀~
游戏热 游戏热21世纪,热已经成了一个话题,一个时尚,一个潮流``````什么请家教热,学英语热``````校园里也正有着看卡通
热,追星热``````今天,我就来谈谈游戏热。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走向了人们的生活。网络游戏更是红遍了大江南北。
心灵“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现在的医疗技术越来越发达了,医学可以通过整容把原本长得丑的人得非常漂亮。可心灵丑陋,谁也没办法为他做改变。只有靠自己平时注意修养,培养好的道德品质。
失败真的是“成功之母”吗, 失败是成功之母。在生活中,许多人都用这句话安慰自己。希望这句话能为自己在下一次的考验、考试中带来好运。而有许多的人在说完这句话后,没有找出并改正自己的不足,还是照着自己原来的样子,去吃喝玩乐。
宽容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题记在当今社会中,宽容有如一阵春风,暧人心田;宽容又恰似一阵夏雨;滋润人心胸开阔可见,宽容是多么的重要。
知荣辱树新风 中华民族本就是个有这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民族。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人就提出了礼、义、廉、耻道德观;在宋代,又有了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内容的八德;如今,xx的八荣八耻也已是家喻户晓。
范文二:黄景仁杂感赏析
中西“范畴”概念的比较
汉语言1301 吴潇雨 130302043
摘要:在中国春秋时期,老子就试图以一些对立的范畴来彰显“道”的基本特性。如“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檄”,即是以有无的范畴来揭示道的存在形态。无独有偶,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为了描述建立其形而上学,同样使用了一系列基本概念(范畴),这些概念是了解其形而上学的关键。《道德经》与《形而上学》中出现的这两种不同的范畴,其有何区别与联系,是研究二者内蕴的一个切入点。
关键词:道、有、无、存在、实体
正文:
一、道不可言
太一生水,水反哺太一。《道德经》中老子的宇宙观形成了一个完满的圆,一切起点都是终点,天之道补不足而损有余。这种朴素的宇宙观来源于对于万事万物的细致观察和反复追问。月的盈亏,海的潮汐,草木盛衰,人畜生死。这些无时不刻都在上演的图景,展示的不止是“规律”二字,还有蕴藏在其背后的终极。老子用一个极为简单的字概括了它——“道”。至于道是什么,不可言,因为“道可道,非常道”。此处的不可道,与Hume的怀疑论看起来似乎有内在的一致性。同样的认为最高的原因和目的不可认识,故而无法形成真正的知识,无法表述出来。
尽管无法表述,老子倒并没有与Hume一样将本体与现象彻底割裂开来,不同于Hume对于知识的怀疑与追问,老子虽然在道德经中也追问过万事万物的原因,思考过这原因从何而来。“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老子这一解释,可以看做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对于宇宙进行整体性把握的尝试。西方经验论者们,尤其是将经验论推到极致的怀疑论者,他们也试图从经验中寻找真正的知识,但是他们并未止步于“已知”,由于他们将“未来”的纳入,致使一切已知的知识的可靠性摇摇欲坠,N件事情有原因,不表示第N+1件有原因。两件发生的事情前后相聚,时空相近,也不能表示前者就是后者的原因。如此一来,经验论就达到了逻辑的终点,却无法形成知识论。
同样以经验作为基础的古代朴素哲学是如何解决这样一个吊诡的问题的呢?老子走的显然是与kant截然不同的道路。硬要说解决,老子的行为似乎更接近于悬搁。他没有试图为“道”限定一个范围,反之,他的工作更像是在不断扩展“道”这一概念的外延。在他的描述中,“道”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物质性的东西,是都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也可以被理解为精神性的东西,作为世界的本源。在《解老》中韩非子认为:“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他就是将“道”视为了世界的本原,世界万物生化的最终原因,在这里,韩非子也并没有明确的指出,“道”究竟是物质性或者精神性的。或者换句话说,他们并没有将这一点视为一个问题。
归根结底,对于“道”的描述,在春秋时代几乎没有任何概念性的解释,大家对于“道”的探讨,目的并不在于找出它的意义与概念,而是旨在以一系列对立的范畴来论证“道”作为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宇宙观)的中心的合理性。
二 、以“有”“无”为代表的一系列范畴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矣;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天下都知道美之为美,是由于有恶存在的缘故。知道善之为善,是由于不善存在的缘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这一系列以“有”“无”作为代表的范畴,具体的体现出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思维,和他解决形而上学问题的方式。“道”所囊括的事物何其广阔,无所不包,老子正是从这些庞大杂多的现象中,发现了其抽象的一致性。
不单单是老子,早有伏羲,就以“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个卦象的形式,试图将繁杂的万物规律抽象出来。可见这种正反合的辩证思想,与当时认识世界的古朴的思维方式是密不可分的。发展到老子,形成这样一系列完整而融贯的范畴似乎是自然而然的。
“有”和“无”这样一对正反范畴,几乎囊括了现实世界一切元素,这些元素的划分同样建立在这一范畴的基础上。土无疑是有形的,气是无形,而水火游离于有无之间,水更接近于有,而火更接近于无。在观念中使认识到的世界保持一种持续的运动与平衡,是对于古代思想家来说一件十分重要事情,比如说对于各个朝代更迭金木水火土的划分,正是他们试图把握规律证明世界始终处于运动之中又始终保持着内在的平衡性的例子。这对范畴不仅在现实世界中起着作用,它同样可以对物质与精神起到概括作用。老子从未试图对“有”或者“无”做任何限定,而是在不断填充扩张这一概念,又或者说,竭力保持这两个词的单纯性,以使其始终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如何在保证基础范畴“有无”的基础上,将对于普通事物的解释论证引导到对于道德问题的探讨中去。老子引入了其他几对重要不唯一的范畴,所有与“有无”具有内在一致性的范畴都能够被这一思想体系所接纳。同时,正是由于有了“有无”这一对没有感情色彩或情感倾向的范畴作为基底,才能对于“善恶”“美丑”这样的一些范畴跳脱出原有理解的拘囿,产生新的认识。
在近代,对于“丑”的讨论愈演愈烈,人们将“丑”作为审美范畴单独列出,一部分学者认为“丑”在审美活动中具有一种“意义的丰满”。关于“丑”的审美价值,一部分人认为丑是美的对照和衬托,一部分人则认为生活丑转化为艺术美,丑就不再为丑,而成为美了;还有一部分似乎采取了一种中肯的态度,认为艺术丑是来源于生活的深处,如欧文·斯通在《梵高传》中说:“他终于捕捉到那正在消逝的事物中存在的具有永恒意义的东西,在他的笔下,布拉邦特的农民从此获得了永恒的生命”,同时丑常常最能显现出一个人的个性特征。
对于这些观点,老子恐怕都很难赞同,他的观点“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矣”似乎很明确的赞同了“丑是美的对照和衬托”这一观点,然而在我们深入思考“有无”这一对基础范畴之后就会发现,老子是不赞同将对立事物做出高下之分的,恶之为恶,是其固存的内在原因使之呈现为恶的形态,它既不比美低劣,也不是与美遥遥相对,同样更不为人类意志为转移。在现在的语言条件下,我们很难讲这一概念,以一种丝毫不带情感倾向的方式呈现出来,因为我们的语言本身就规
定了这种不平等与偏见。
这一系列辩证范畴,正是中国古代以老子为代表的思想家哲学体系的核心,它们以尽可能大的抽象性试图对于整个世界进行思考与把握,是一项仍然可以不断向前推进的工程。
三、《形而上学》的范畴
Aristotle的形而上学是其哲学体系的核心内容,他习惯将其称之为第一哲学或神学,他认为第一哲学需要把握的是“作为存在的存在之最初原因。”为阐述这“最初原因”,Aristotle也使用了一系列范畴,在他的《范畴篇》中他列举出了十种主要范畴“实体、数量、性质、关系、何地、何时、何处、所有、动作、承受”,其中实体是最基本的范畴,其余范畴皆依赖其存在。范畴本身无真假,只有我们用这些范畴去进行判断时,才会有真实和虚假。例如:“吴潇雨是女孩子”是一个真实判断,“吴潇雨是仙女”则是一个虚假判断。
可见,Aristotle虽然也是在回答“最初原因”“世界本原”的问题,但他的切入点与老子的方式完全不同。尽管二者都是通过从具体中抽象出来这一途径,但老子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整体的宇宙观,自上而下的把握世界,以理论重新解释实践。而Aristotle则是自下而上,将“实体”这一基本范畴分为“第一实体”“是其所是”“普遍”“种”,并认为“存在”一词可用于断言任何一种东西:所有事物都在某种意义上存在着。Aristotle表示:“存在有多种意义,但全部都和一个本原相关。因为事物被说成是存在,有些由于是实体,有些事实体的属性,有些事达到实体的途径,有些是实体的能力。非存在也是非存在的存在”他似乎旨在以being来代指存在与虚空,即虚空也是一种存在。这样以具体事物为基础,不断上溯,以追求最初原因的方式,关键就在于这些基本范畴的确立。《形而上学》中“实体”的范畴与《道德经》中“有无”的范畴,正是中西宇宙观的一个缩影。
参考文献:李国山:《欧美哲学通史》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2年
刘成纪:《中国艺术批评通史 先秦两汉卷》安徽教育出版社 2015年 叶朗:《美学原理》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年
王太庆:《西方哲学原著选读》 商务印书馆 1986年
范文三:【古代读书诗】黄景仁《杂感》
杂感(1)
[清]黄景仁
仙佛茫茫两未成(2),只知独夜不平鸣(3)。
风蓬飘尽悲歌气(4),泥絮沾来薄幸名(5)。
十有九人堪白眼(6),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7),春鸟秋虫自作声(8)!
【注释】
(1)乾隆三十三年(1768),作者首次应江南乡试落选,心怀忧愤。诗后小注:“或戒以吟苦非福,谢之而已。”诗就此而发,抒愤世、自伤之情。
(2)“仙佛”句:以不能成仙作佛为喻,谓不能排除落拓不遇之苦恼。
(3)独夜:深夜独处。不平鸣:语本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平则鸣。”此指吟诗抒愤。
(4)风蓬:风中蓬草,喻飘泊生涯。悲歌气:慷慨悲歌之气,指壮志豪情。
(5)泥絮:沾泥柳絮。宋僧参(shēn申)寥赠妓诗云:“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东风上下狂。”(赵令畤《侯鲭录》卷三)喻内心沉寂无动。此谓沉抑世间,不能飞举。薄幸名:语本杜牧《遣怀》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此谓自己坎坷不遇,却招致不虞之毁。
(6)“十有”句:愤慨语,谓世上极少自己看得上眼的人。白眼,用阮籍故事。阮籍“能为青白眼,见凡俗之士,以白眼对之”。(《世说新语·简傲》刘孝标注)
(7)“莫因”句:不要因诗中多愁苦语而视为不祥之兆。谶(chèn衬),预言,征兆。
(8)春鸟秋虫:韩愈《送孟东野序》:“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四时之相推夺,其不得其平者乎!”此用其意,谓自己作诗亦为不平之鸣。
【赏析】
元明清诗向来不受重视,只因为唐诗成就太高,但是元明清诗中亦有精品,清乾隆年间的诗人黄景仁算得上是佼佼者。
黄景仁一生悲苦,四岁丧父;未及成年,祖父、祖母、兄长相继过世。然而他年少有诗才,九岁有诗“江头一夜雨,楼上五更寒”;十六岁时,夺三千人童子诗第一。他虽有过人的诗才,却仅得秀才功名。十九岁参加江宁的乡试,名落孙山,愤而有诗《杂感》,不想此诗竟成为其一生的写照。
诗人首先提及自己为解心中苦闷,求佛问道不成,只能在夜深之时发出深深的愤愤不平。宋代以降,佛、道、儒三教合一,传统士大夫在一帆风顺的时候,积极入时,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胸襟,在遭遇挫折时,多退居江湖之远,求佛道以自慰。然而此时的诗人才十九岁,什么让他要求佛问道?黄景仁“六赴乡试,概报罢”,一次次的失利,让他心中郁积不平之气,长期游幕,寄人篱下,心中不平之气越来越强,竟然是英年早逝郁郁而终!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说道自己身世凄苦,一生如风蓬一样飘零以及处世落落寡合的性格。诗人寄人篱下,到处飘零,换了旁人,慷慨激昂之气早已消磨待尽,但是他仍旧一副铮铮铁骨。他虽有一世之诗名,但是却掉入了泥潭之中,自己处世落落寡合,被权贵指为不识时务的薄幸之人。
他之所以心中有不平之气,是他厌恶腐败的官场和儒林。所以他说“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对那些显贵、名儒他在内心深处是及其藐视的,诗人自然要对他们投以白眼了。但是诗人也是很无奈的,面对权势和财富,他又能如何?真是百无一用是书生啊。此句为人所熟知,但是多理解为自己遭人白眼,只能感叹百无一用是书生,但是恰恰相反,诗人藐视那些权贵,对他们投以白眼,我们看到了他一身都是傲骨!
但是真是百无一用是书生吗?不是,黄景仁手中有支笔,他可以发出他心中的不平之鸣。“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古人有“诗谶”之说,如果写诗提及不吉利之事,往往会在自己身上灵验,但是诗人不惧怕“诗谶”,要如春天的鸟鸣、秋天的虫吟一般自然,写出自己心中的不平。乾隆时代文网密布,诗人不作歌颂“盛世”靡靡之音,尽是写出和朝廷主旋律不和谐的“不平鸣”!
《杂感》是诗人十九岁时的作品,但是却惊人的暗合他三十五年间的遭遇,黄景仁不畏惧“诗谶”,但是却没能逃离“诗谶”,真是可叹可悲啊!
【作者简介】
黄景仁(1749-1783)字仲则,一字汉镛,晚号鹿非子,江苏武进人,自称黄庭坚后裔。四岁丧父,家贫力学。十六岁参加常州府童子试获第一名秀才。乾隆三十六年春,客居太平府沈业富署中,冬入安徽学政使院校文。在当涂生活前后五年,创作六十余首诗篇。他才气横溢,生性孤傲,身处上层知识分子圈中,却常举债度日,因此更多的诗作反映了个人的愁苦生涯,寂寞凄怆,年仅三十五岁就贫病以终。其诗颇多愤世嫉俗之语,尤能在身世类似的知识分子中引起广泛共鸣。
范文四:惨遭生活不幸发出不平呐喊——黄景仁《杂感》赏析
惨遭生活不幸 发出不平呐喊
——黄景仁《杂感》赏析
黑龙江 闫 涛
杂 感黄景仁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赏析:黄景仁多次应试都不中,所以心中极其不平。他愤世嫉俗,而又倔强不屈,这首诗写出了他怀才不遇的悲愤情怀。
首联写到自己成仙成佛的道路渺茫,都无法成功,只能在深夜独自作诗,抒发心中的不平。开篇两句诗人就将自己大半生的经历进行了总结和概括,足见其坎坷与不平。开篇就奠定了本诗凄凉而忧愁的抒情基调。可是这种处境,自己又得怎样去面对呢?只能不停地作诗,只有作诗才能够让自己得到慰藉。漫漫长夜,他难以入眠,只能通过作诗将自己心中的压抑与悲愤之情倾诉,诗成了他倾诉的对象。这一联揭示了诗人科场失利的现状,揭示了自己不平则鸣的原因,让读者对他产生了不少的理解与同情。
颔联写到自己像风中的蓬草一样飘荡,顿时升起了一种悲伤之气,沾泥的柳絮无法再随风飘荡,只能过着漂泊不定的落魄生活,很难再有好的名声。在这一联中,诗人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没有直接写自己,而是通过写风蓬和泥絮的
状况,进而写自己的惨状。这种手法给人一种真实之感。此外,这两句还使用了对偶的修辞,将诗人的悲惨处境描绘得淋漓尽致。此刻,诗人慷慨激昂之气消磨而尽,万念俱寂。
颈联写到十个人中有九个人是可以用白眼相向的,最没有用处的就是书生。在这里,诗人对尘世里人们的状况进行了描写:人与人之间没有真正的感情,在你落魄的时候,人们投向你的必定是冷言冷语。这里就让自己的惨状达到了极点,诗人将自己悲惨的处境一点一点地描写,一点一点地加深,使读者对他的遭遇能够深入了解。最后,他得出了一个结论,百无一用是书生。对于一个苦读诗书的人来说,这是何等的侮辱。自己除了读诗作诗之外,还能够做什么呢?
尾联写到,不要忧愁自己写的愁苦之诗会成为吉凶的预兆,春天的鸟和秋天的虫在独自地发着响声。在这里,诗人写出了自己不会因别人的白眼与劝阻而有所改变,体现了诗人的一种执着与倔强。整首诗都笼罩着一层乌云,直到最后一句,我们才看到一点希望。虽然人生坎坷,可是最害怕的就是没有激情与斗志。好在诗人还能够坚守,即使没有结果,可是坚守的过程也是一种美,
也是一种成功。
练习题:1. 首句“仙佛茫茫两未成”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 此诗题为“杂感”,全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
1. 诗人以学道学佛均一事无成来比喻科场失利,这也是诗人一生落魄的写照。这句诗统领全诗,所有的悲愤都因此而来,是诗人不平则鸣的原因。
2. 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愤情怀。首联写自己科场失利,揭示不平的原因,抒发了愤世嫉俗之情。中间两联写到他的不平之气,又写到对
世人的评价,抒发了自怨自艾之情。尾联写到自己不为别人而改变,又足见其坚守与不屈。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铁力市一中)
经典一字诗
秋江垂钓图(佚名)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杆头一只钩。一水一拍似一唱,一翁独钓一江秋。
69
范文五:古代诗歌阅读答案 杂感 黄景仁① (清) 仙佛茫茫两未成, 只知独夜不平鸣。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杂感黄景仁?(清)仙
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注]?黄景仁~少年时即负盛名~却屡应乡诗不中~为求生计四方奔波~在贫病交加中客死它乡。风蓬:蓬草随风飘转~比喻人被命运捉弄~踪迹不定。泥絮:被泥水沾湿的柳絮~比喻不会再轻狂。薄幸:对女子负心。谶:将来会盯应验的话。
14.苛下列对这首诗歌思想内语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毒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衷
A.首联诗人表达醋出自己成仙成佛的心愿韭无法实现~只能在深夜笺独自作诗抒发个人情怀吁的心境古代诗歌阅读答习案杂感黄景仁?仙佛茫钡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旱平鸣。。
B.“风映蓬飘尽”一句表现了诗碟人自己虽漂泊不定~生兄活落魄~但消尽悲凉而涯生慷慨激昂之气。
墟C.“泥絮沾来”一句册表现了诗人自己如沾泥虚的柳絮~本不再轻狂~激却得到负心汉的坏名声嘛的平生遭际。
D.蝇颈联诗人言明自己书生掣无用~世人十之八九好夜似当
年阮籍一样用白眼蓝来鄙视“我”的现状。每
E.尾联诗人表达样出无惧诗谶~要像虫鸟秒发声一样抒发自己内心劳自然真实的情感。
秽15.诗人抒写“杂感褥”时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景法~请举出其中的三种泪并做请简要分析古代诗涪歌阅读答案杂感黄景仁陇?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灾知独夜不平鸣。。
丸14.BD15.?首项联直抒胸臆~点出本诗谬基调:无法参禅得道~坤心中的不平亦不能自抑壬,?颔联借物自比~揭向示自己的漂泊身世和艰疟难处境,?颈联用典与阁反语再次直抒胸臆~表野达白眼看人~书生无用酉、怀才不遇的愤慨不平挝之情,尾联借物自比~药用欢愉春鸟与愁苦秋虫忍同样发声自比~再次将邑“不平则鸣”之气推向苛高潮。
14.试题肚分析:B项“消尽悲凉触而生慷慨激昂之气”理划解有误~本意是指消磨坝尽了慷慨悲歌之气。D潜项此句自嘲怀才不遇~灿亦是醒世愤激之语~并褪非真的认为“书生无用耘”~且不是世人鄙视“乙我”~而是“我”鄙视抬世人。
15.试题叁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叙歌表现手法。简要分析抖诗歌表现手法的题目~沙先了解表现手法的内容檀和分类~再结合诗歌本烈身分析。首联开门见山申~点出本诗基调:无法辛参禅得道~心中的不平筐亦不能自抑。成仙成佛以的道路渺茫~都无法成耻功~只能在深夜独自作励诗~抒发心中的不平。拾颔联借物自比是说飘泊撅不定的落魄生活~把诗铸人诗歌中慷概
激昂之气成消磨而尽。颈联用典与砚反语再次直抒胸臆~更谈是狂放愤慨“百无一用栓是书生”更是道出了后肛来书生的酸涩心事~此险句既是自嘲~亦是醒世戮。尾联借物自比传承以镜上愤慨之气~再次将作现者心中的不平推至高潮升。莫因诗卷愁成谶~春溜鸟秋虫自作声古代诗歌雪阅读答案杂感黄景仁?赤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茶独夜不平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