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全国高考语文试卷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切传统都是过去的东西,但并非一切过去的东西都是传统。可是,过去确系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不能离开过去与现在的关系而谈传统。
传统都有其“原本”,原本是传统的始发言行。传统的始发言行有其特定的原初行动者、特定的受动者,还有其特定的叫作参照系的现实环境。在传统的原本中,所有这些都是特定的、不能代替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进展,原本逐步地被认为是具有权威性的、天经地义的、带有信仰性质的东西而为群体所接受,成为凝聚群体的力量,这样,原本也就逐步地形成为传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传统逐步形成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远离原本的过程。这里所说的远离,是指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成为过去。这样,传统在形成过程中就取得了相对独立于原本所处的参照系以及原初说话人、原初受话人的自主性。
正是这种远离或自主性,打破了原本的限制,扩大了原本的范围,丰富了原本的含义。这里的关键在于解释。在新的参照系之下对原本作新的解释,这就是传统远离原本的原因。任何一个写下来的作品,一旦公之于世,它就是向广大的人群说话,不仅是向同时代人说话,而且是向后来人说话。作为受话人的读者不仅有同时代人,而且有后来人。读者可以对写作的原本作出各不相同的回应,这些回应都是根据读者自己
所处的参照系对原本所作的新解释。可以说,传统的原本在形成为传统的过程中,不断地参照变化了的环境。在后来的一连串读者面前展开一系列不断更新的世界。写作的原本是如此,行动的原本也是这样。传统的行动痕迹往往出乎原初行动者的始料之所及,自有后来人的评说——解释。
这样看,传统形成的过程本身便是一个传统不断更新、不断开放、不断壮大的过程。传统本来就具有两面性,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既因新的参照系与之相摩擦而不断更新自己,又因其偏执性而抗拒摩擦,力图使自身永恒化。可以说,传统既是摩擦的结果,又是对摩擦的抗拒。那种把传统一味看成凝固不变而无更新的观点是错误的、不符合史实的。因此,在对待传统的问题上,我们应当根据新的参照系,对旧传统作出新的评价和解释,这样才能使传统展开为有生命的东西。 (选自张世英(我看国学——传统与现代),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对“原本”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原本是传统的具有特定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参照系的始发言行。 B。原本指权威性的、天经地义的、带有信仰性质的凝聚群体的东西。 C。原本是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参照系已消失并成为过去的过程。 D。原本指有自主性的相对独立于原初参照系、说话人、受话人的传统。
2.下列各项,不属于分析“传统远离原本”原因的一项是(3分)
A。在新的参照系之下对原本作新的解释,这就势必造成传统不断地远离原本。
B。读者对写作原本作出各不相同的回应,根据所处参照系对原本作出新解释。
C。因有后来人的评说解释,传统的行动痕迹往往出乎原初行动者始料之所及。
D。传统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因新参照系的作用而具有更新与抗拒的两面性。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原本中的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参照系都是唯一的、不能代替的。
B。因时间推移和历史进展,传统远离原本后就自然丧失了原本的特征。 C。过去是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但传统内涵却在新参照系下发生突变。 D。在对待传统问题上,我们应当根据新的参照系作出新的评价和解释。
二、(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贺兰祥字盛乐。其先与魏俱起,后有以良家子镇武川者,遂家焉。父初真,少知名,为乡闾所重。尚①太祖姊建安长公主。祥年十一而孤,居丧合礼。长于舅氏,特为太祖所爱。虽在戎旅,常博延儒士,教以书传。太祖初入关,祥与晋公护俱在晋阳,后乃遣使迎致之。年十七,解褐②奉朝请,加威烈将军。祥少有胆气,志在立功。寻擢补都督,恒在帐下。从平侯莫陈悦,又迎魏孝武。以前后功,封抚夷县伯。仍从击潼关,获东魏将薛长孺。又攻回洛城,拔之。还,拜左右直长,进爵为公。
十四年,除都督、荆州刺史,进爵博陵郡公。先是,祥尝行荆州事,虽未期月,颇有惠政。至是重往,百姓安之。由是汉南流民襁负而至者,日有千数。远近蛮夷,莫不款附。祥随机抚纳,咸得其欢心。时盛夏亢阳,样乃亲巡境内,观政得失。见有发掘古冢,暴露骸骨者,乃谓守今日:“此岂仁者之为政耶!”于是命所在收葬之,即日澍雨。是岁,大有年。州境先多古墓,其俗好行发掘,至是遂息。
祥虽太祖密戚,性甚清素。州境南接襄阳,西通岷、蜀,物产所出,多诸珍异。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梁雍州刺史、岳阳王萧詧③钦其节俭,乃以竹屏风、絺绤④之属及经史赠之。祥难违其意,取而付诸所司。太祖后闻之,并以赐祥。
十六年,拜大将军。太祖以泾、渭溉灌之处,渠堰废毁,乃命祥修造富平堰,开渠引水,东注于洛。功用既毕,民获其利。
周孝闵帝践祚,进位柱国,迁大司马。时晋公护执政,祥与护中表,少相亲爱,军国主事,护皆与祥参谋。
武成初,吐谷浑侵凉州,诏祥与宇文贵总兵讨之。祥乃遣其军司檄吐谷浑,遂与吐谷浑广定王、钟留王等战,破之。因拔其洮阳、洪和二城,以其地为洮州。抚安西土,振旅而还。进封凉国公。保定二年薨,年四十八。谥曰景。
(选自《周书〃贺兰祥传》,有删改)
[注]①尚:指娶公主为妻。②解褐:指脱去布衣担任官职。③詧(chá):人名。④絺绤(chīxī):葛布的统称。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后有以良家子镇武川者,遂家焉 家:定居
B。远近蛮夷,莫不款附 款:款待
C。是岁,大有年 年:收成
D。诏祥与宇文贵总兵讨之 总:统领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贺兰祥惠民业绩的一组是(3分)
①随机抚纳,咸得其欢心 ②亲巡境内,观政得失
③乃谓守令曰:“此岂仁者之为政耶!”④命所在收葬之
⑤难违其意,取而付诸所司 ⑥修造富平堰,开渠引水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贺兰祥出身贵族,年少丧父,守孝符合礼仪;在舅舅家长大,很受太祖钟爱,虽然在军旅中,却不断多方聘请儒生教自己学习典籍。 B。贺兰祥少时就有胆略勇气,志在建立功业,从十七岁开始担任官职,后来在对东魏和吐谷浑的战斗中,都获得胜利,官爵得到晋升。
C。贺兰祥的母亲是周太祖的姐姐,他虽然是太祖的近亲,但是品性清正俭素;他的节俭作风也受到邻国雍州刺史、岳阳王萧督的钦敬。 D。贺兰祥一直受到太祖的信赖,多次被委以重任;周孝闵帝即位之后,执掌朝政的晋公护对他也非常倚重,军国大事都与他商议谋划。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太祖初入关,祥与晋公护俱在晋阳,后乃遣使迎致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至是重往,百姓安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岁 暮①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8.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五小题)(5分)
(1)积善成德,____________,圣心备焉。 (《苟子〃劝学))
(2)乌鸟私情,____________。 (李密(陈情表》)
(3)____________,归雁人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4)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____。 (李白《蜀遭难))
(5)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6)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7)____________,水随天去秋无际。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8)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
三、(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①罗永才被第一声鸡叫惊醒,外面的世界里像是有了点扰动。春夜总是这样,惊乍乍的,其实完全不成一回事的。但罗永才还是下了床,开门出去看看,听听。
②就在去年这个时节,他去山王庄给亡妻洗碑①。那里有个叫王麻子的石匠,洗碑的手艺很好。
③那时季候比现在略早些,自然界已走在春气里了,艳阳高照。路两边的一些大树,都拔地而起,枝干粗壮,有一种强悍奔放的气势,各各踞守一方。罗永才左右看着,一路往山村那里去。王麻子的家靠在庄头边上,一个破院框子,里头乱放着各种大小石料。罗永才兀自进了那个院子,见那正房的两扇门紧锁着,打门缝往里头瞅瞅,半星光亮都没有。他白跑了一趟,却也不觉着损失什么。
④第二日他再去,春阳更暖,鸟雀啾啾。老远就听见当当的,是不急不慢的打石头声,脚下也就到了。王麻子家破院框子里,盘腿坐了一个人,五十来岁,相貌打扮都很是不起眼。那人坐在院里洗碑,碑形已经看出来了,下方上圆。他洗的时候,左手是錾子,右手是锤,也不急,也不躁;也不热,也不冷;也不快,也不慢,一锤一锤,如泣如诉。罗永才看得呆了,心里只是有一种感觉:春阳日暖,万象更新,雀鸟苏醒、飞翔、游戏、呜叫、盘绕,像是一刻都止不住。人在此时此刻能想些什么,该想些什么,各人都不一样,各人也都是只按着自个的路子走的。惟这破院里的这一个麻脸匠人,像是不知,也像是不觉,木呆呆地坐在亘古的石头旁边,一锤一錾。洗了几十年,也还是不急不躁,不去赶那些过场,凑那些热闹,真叫人觉得不容易!
⑤罗永才呆望许久,才进了院子。那匠人手并不停,只抬起脸:“你找俺?”罗永才递了一根烟过去,半蹲下,低着腔说:“想麻烦王师傅,给洗块碑。”匠人道:“洗块什么样的?”“要两米的,青白石的料子。什么时候能成?”“打今儿个算,要十日。”罗永才交了押金,匠人接了,放在地上,随手拾块碎石压住,打单褂兜里掏出个纸片递给他。那纸片上什么也没有,只有一个红指头印子。罗永才写下要刻的字递过去,匠人接了,一字一顿念了一遍,然后折叠咸一个小块,装进兜里,讲:“十日后你来拉呗。”就不再理罗永才,低下头,又一锤一锤,洗手下的那块石碑去了。
⑥罗永才第三回去山王,才五六天,他有些不放心。那又是个好天,响响晴。他一直往匠人家里去,进了院子,果然又见那匠人在石料边,坐成一团修行,木了样的,只一锤一锤洗那石碑。匠人望见他进来,也不惊,也不乍,手里也不停,只是讲:“时候还没到呢。”顿了一下,又讲:“来找俺的,都是那样个心绪。不如你就上山上转转,心里就好受了。”罗永才低头看碑,已经洗出个大概,清白厚实,幽深远澈。便敬了匠人一根烟,闲坐片刻,起身往山上去了。
⑦那山也正在春时里,半山的松树,半山的草坡,半山的闲石。春阳暖融融的,温意无尽,枯茎里已冒出青青的芽子。那些芽子望去甚有张力,生全的趣味浓厚,又鲜活不尽。罗永才一身的感念,不知怎样作想。再往前走时,山有些陡,树影浓郁起来,就有了些寒意。这时从山上下来一个山民,瘦精精的,挑着两大捆紫红色的短针山草,山苹捆上还搭了两件破旧衣物,一把竹柄的竹耙子。他看见罗永才,就立住脚,
和他讲起话来。罗永才猜他只有五十来岁,他说已经七十七了,家里只剩下老两口,老伴瞎了,不能再做什么,现时就靠他挑草换些油盐钱。那担草也有七八十斤。担着得走几架山头,罗永才不免感叹几声。老人又说自己身体有些不如往年了,明年那地便撂荒了。他说话的时候,也不放心担子,只把担子在两肩上换来换去。他和罗永才讲了一气,才分手下山。罗永才再往山上走,一口气上了山顶。山顶有片旧庙剩的墙框子,四面不见人。他默然站了一会儿,才起步往山下去。到了山下,就又感觉到了春阳的暖意,身上也轻松多了。
⑧几天以后,他叫了辆三轮车,进山驮走了石碑。在清明的前两天,他把青白石碑在亡妻的坟前栽了。
⑨春夜里的一点扰动很快就消失了。附近哪里的鸡叫过一阵子,又都不叫了。天气很晴朗,空气却有凉意。罗永才在院子里站了一会儿,看看天上的星星,转过身,慢慢回屋里去了。
(原作发表于《芒种》,作者许辉,有删改)
[注]①洗碑:刻碑。
11.根据小说第④至第⑥段内容,概括王石匠的形象特点。(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要分析。(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为这篇小说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说明理由。(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有人认为,这篇小说叙述了一个平常人的寻常事;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精致作品。请结合文本,联系自身阅读小说的经验和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认识,谈谈你的见解。(8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语 文
第Ⅱ卷(表达题共84分)
四、(24分)
15.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3分)
A。上海世博园安徽馆,选取明清徽派建筑的精典元素作为外墙装饰,粉墙上山水意境之美令众多游客驻足流连。
B。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等绿茶,冲泡时叶条在杯中松展,游移沉浮;品茗者观其动态,尽享茶趣,啜饮一口,齿浃留香。
C。六载奉献沤心沥血,两任村官造福一方,沈浩把生命的根深深地扎在这片他挚爱的热土上,从此再也没有离开。
D。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统一部署,各部门全力以赴,千方百计展开救援工作。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今年春节期间,镇里举行了一场别无二致的茶话会,向返乡过节的流动党员们通报了本镇一年来经济发展的喜人形势。
B。在文化强省战略指引下,我省动漫产业迈人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去年我省与沿海省份动漫原创产品的产值已经等量齐观。
C。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组织者在赛事安排上独出心裁,创造性地采取走进社区、现场体验等方式,以突出全民互动的特点。
D。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2004年以来,我省生产总值连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目前,合肥经济圈、合芜蚌试验区、皖江城市带的规划建设就是内外力结合的重要举措
②也要借助充足的优秀人才、一流的技术水平、先进的管理经验等“外力”因素
③经济已处于加速崛起的重要阶段
④要解决这一问题
⑤然而我省经济发展中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
⑥既要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区位优势、较好的产业基础等“内力”因素
A.③①④⑥②⑤ B.⑤①③④⑥② C.③⑤④⑥②① D.⑤④①⑥②③
18.找出下面文字中的五处语病,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5分)
①在空军航空兵某师飞行大队长孟凡升参加一次集训时,驾机升空不到两分钟,突然发现飞机发动机转速异常、温度下降。②他迅速反应到发动机有重大问题。③在生死考验的瞬间,他立即与指挥员报告。④收到指令,他果断操纵飞机寻找场地,在确认飞机无法迫降后,才请示跳伞。⑤为了避开村庄,直到允许跳伞的最后时刻之际,他才跳伞。⑥伞刚打开,人就着地了。⑦孟凡升多次在短短的48秒内主动放弃跳伞机会,有效避免了更大损失。⑧48秒,生死关头见素质,更见精
神!
19.根据下面一段文字,在“设计理念”“住宅特点”下的方框内填写
恰当的词语。(每空不超过5个字)(5分)
设计理想住宅,应从科技服务于人类出发,以人类的健康幸福与文明发展为核心。按照上述理念进行设计,住宅区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树林、溪流、湿地形成有机整体,为人们提供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良好生态环境;采用高科技的毛细管冷暖传递系统调节室内空气,为人们提供恒温、恒温、“恒氧”的舒适生活空间;采用雨水收集和生、活用水净化处理系统以实现水资源的多次使用,高效采集太阳能以满足家庭用电需求,为人们提供最佳的节能生活方式。
20.某校开展“名著导读〃我喜爱的作品”活动,三位同学交流了各自的看法。请仿照甲同学的表述,将乙、丙同学的发言补写完整。(5分) 甲同学说:我喜欢有丰富知识的作品,这样的作品能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见识。
乙同学说:我喜欢有深刻思想的作品,这样的作品能 ___________⑴ _____________。
丙同学说:我喜欢有审美情趣的作品,这样的作品能 ___________⑵ _____________。
五、(60分)
21.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吴 兴 杂 诗
[清]阮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
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③不得透霹个人相关信息。
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1.A 2.C 3.D 4.B 5.D 6.D 15.D 16.C 17.C】
范文二:安徽全国高考语文
姓名 座位号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语 文
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 II 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第 1页至第 5页,第Ⅱ 卷第 6页至第 8页。满分 150分。考试用时 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 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在答 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第选择题(第Ⅰ卷 1— 6题,第Ⅱ卷 15— 17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 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 案标号。
3.第非选择题(第Ⅰ卷 7— 14题,第Ⅱ卷 18— 21题)时必须使用 0.5毫米黑色黑水签 字笔在答题卡上
.... 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 ... 规定 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 0.5毫米的黑色签际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
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 ,在试题卷
.... 、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 共 66分)
一、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题。
一切传统都是过去的东西,但并非一切过去的东西都是传统。可是,过去确系传统的一 个重要特征,我们不能离开过去与现在的关系而谈传统。
传统都有其原本,原本是传统的始发言行。传统的始发言行有其特定的原初行动者、特 定的受动者, 还有其特定的叫作参照系的现实环境。 在传统的原本中, 所有这些都是特定的、 不能代替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进展,原本逐步地被认为是具有权威性的、天经地义的、带有 信仰性质的东西而为群体所接受, 成为凝聚群体的力量, 这样, 原本也就逐步地形成为传统。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传统逐步形成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远离原本的过程。这里所说的远离, 是指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成为过去。这样,传统在形成过程中就取 得了相对独立于原本所处的参照系以及原初说话人、原初受话人的自主性。
正是这种远离或自主性,打破了原本的限制,扩大了原本的范围,丰富了原本的含义。 这里的关键在于解释。在新的参照系之下对原本作新的解释,这就是传统远离原本的原因。 任何一个写下来的作品, 一旦公诸于世, 它就是向广大的人群说话, 不仅是向同时代人说话, 而且是向后来人说话。作为受话人的读者不仅限于同时代人,而且有后来人。读者可以对写 作的原本作出各不相同的回应,这些回应都是根据读者自己所处的参照系对原本所作的新解 释。可以说,传统的原本在形成为传统的过程中,不断地参照变化了的环境,在后来的一连 串读者面前展开一系列不断更新的世界。写作的原本是如此,行动的原本也是这样。传统的 行动痕迹往往出乎原初行动者的始料之所及,自有后来人的评说——解释。
这样看,解释的过程本身便是一个不断更新、不断开放、不断壮大的过程。传统本来就 具有两面性,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既因新的参照系与之相摩擦而不断更新自己,又因其 偏执性而抗拒摩擦, 力图使自身永恒化。 可以说, 传统既是摩擦的结果, 又是对摩擦的抗拒。 那种把传统一味看成凝固不变而无更新的观点是错误的、不符合史实的。因此,在对待传统 的问题上,我们应当根据新的参照系,对旧传统作出新的评价和解释,这样才能命名传统展 开为有生命的东西。
(选自张世英《我看国学——传统与现代》 ,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对“原本”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原本是传统的具有特定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参照系的始发言行。
B .原本指权威性的、天经地义的、带有信仰性质的凝聚群体的东西。
C .原本是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参照系已消失并成为过去的过程。
D .原本指有自主性的相对独立于原初参照系、说话人、受话人的传统。
2.下列各项,不属于
... 分析“传统远离原本”原因的一项是(3分)
A .在新的参照系之下对原本作新的解释,这就势必造成传统不断地远离原本。
B .读者对写作原本作出各不相同的回应,根据所处参照系对原本作出新解释。
C .因有后来人的评说解释,传统的行动痕迹往往出乎原初行动者始料之所及。
D .传统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因新参照系的作用而具有更新与抗拒的两面性。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传统原文中的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参照系都是唯一的,不能代替的。
B .因时间推移和历史进展,传统远离原本后就自然丧失了原本的特征。
C .过去是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但传统内涵却在新参照系下发生突变。
D .在对待传统问题上,我们应当根据新的参照系作出新的评价和解释。
二、 (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 7题。
贺兰祥字盛乐。其先与魏俱起,后有以良家子镇武川者,遂家 . 焉。父初真,少知名,为 乡闾所重,尚 ① 文帝姊建安长公主。祥年十一而孤,居丧合礼。长于舅氏,特为周文帝所爱。 虽在戎旅,常博延儒士,教以书传。太祖初入关,祥与晋公护俱在晋阳,后乃遣使迎致之。 年十七,解褐 ② 奉朝请。加威列将军。祥少有胆气,志在立功。寻擢补都督,恒居帐下。从 平侯莫陈悦,又迎魏孝武,以前后功封抚夷县伯。仍从击潼关,获东魏将薛长儒。又攻回洛 城,拔之。还,拜左右直长,进爵为公。
十四年,除都督、荆州刺史,进爵博陵郡公。先是,祥尝行荆州事,虽未期月,颇有惠 政,至是重往,百姓安之。由是汉南流人襁负至者,日有千数。远近蛮夷,莫不款 . 附。祥随 机抚纳,咸得其欢心。时盛夏亢阳,祥乃亲巡境内,观政得失。见有发掘古冢,暴露骸骨者, 乃谓守令曰:“此岂仁者为政耶! ”于是命所在收葬之。即日澍雨,是岁,大有年 . 。州境先多 古墓,其俗好行发掘,至是遂息。
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遣,一无所受。梁雍州刺史、岳阳王萧 詧 ③ 钦其风素,乃以竹屏风、 絺綌 ④ 之属及经史赠之。祥难违其意,取而付诸所司。周文后闻之,并以赐祥。
十六年,拜大将军。太祖以泾、渭溉灌之处,渠堰废毁,乃令祥修造富平堰,开渠引水, 东注于洛。功用既毕,人获其利。
周孝闪帝践祚,进位柱国,迁大司马。时晋公护执政,祥与护中表,少相亲爱,军国之 事,扩皆与祥参谋。
武成初,吐谷浑侵凉州,诏祥与宇文贵总 . 兵讨之。祥乃遣其军司檄吐谷浑,遂与吐谷浑 广定王、钟留王等战,破之。因拔其洮阳、洪和二城,以其地为洮州。抚安西土,振旅而还。 进封凉国公。保定二年薨,年四十八。谥曰景。
(选自《周书〃贺兰社祥传》 ,有删改) [注 ]①尚:指娶公主为妻。②解褐:指脱去布衣担任官职。③詧(ch á) :人名。④絺綌 (ch īx ǐ) :葛布的统称。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 的一项是(3分)
A .后有以良家子镇武川者,遂家 . 焉 家:定居
B .远近蛮夷,莫不款 . 附 款:款待
C .是岁,大有年 . 年:收成
D .诏祥与宇文贵总 . 兵讨之 总:统领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贺兰祥惠民业绩的一组是(3分)
①随机抚纳,咸得其欢心 ②亲巡境内,观政得失
③乃谓守令曰:“此岂仁者之为政耶! ” ④命所在收葬之
⑤难违其意,取而付诸所司 ⑥修造富平堰,开渠引水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④⑤ D .②③⑥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
... 的一项是(3分)
A .贺兰祥出身贵族,年少丧父,守教符合礼仪;在舅舅家长大,很受太祖钟受,虽然 在军旅中,却不断多方聘请儒生教自己学习典籍。
B .贺兰祥少时就有胆略勇气,志在建立功业,从十七岁开始担任官职,后来在对东魏 和吐谷浑的战斗中,都获得胜利,官爵得到晋升。
C .贺兰祥的母亲是周太祖的姐姐,他虽然是太祖的近亲,但是品性清正俭素;他的节 俭作风也受到邻国雍州刺史、岳阳王萧詧的钦敬。
D .贺兰祥一直受到太祖的信赖,多次被委以重任;周孝闵帝即位之后,执掌朝政的晋
公护对他也非常倚重,军国大事都与他商议谋划。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太祖初入关,祥与晋公护俱在晋阳,后乃遣使迎致这。
译文:
(2)至是重往,百姓安之。
译文:
(3)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
译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 9题。
岁暮 ①
[唐 ]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 ② ,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 ]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阄州(今四川阗中) 。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 北) ,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8.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4分)
答:
9.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4分)
答: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意选做五小题) (5分)
(1)积善成德, (《荀子·劝学》 )
(2)乌鸟私情, (李密《陈情表》 )
(3) (王维《使至塞上》 )
(4)连峰去天不盈尺, (李白《蜀道难》 )
(5)别有幽愁暗恨生, (白居易《琵琶行》 )
(6)哀吾生之须臾, (苏轼《赤壁赋》 )
(7) ,水随天去秋无际。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
(8)箫鼓追随春社近, 。 (陆游《游山西村》 )
三、 (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 14题。
①罗永才被第一声鸡叫惊醒, 外面的世界里像是有了点扰动。 春夜总是这样, 惊乍乍的, 其实完全不成一回事的。但罗永才还是下了床,开门出去看看,听听。
②就在去年这个时节,他去山王庄给亡妻洗碑 ① 。那里有个叫王麻子的石匠,洗碑的手 艺很好。
③那时季候出现在略早些,自然界已走在春气里了。艳阳高照。路两边的一些大树,都 拔地而起,枝干粗壮,有一种强悍奔放的气势,各各踞守一方。罗永才左右看着,一路往山 村那里去。王麻子的家靠在庄边上,一个破院框子,里头乱放着各种大小石料。罗永才兀自
进了那个院子,见那正房的两扇门紧锁着,打门缝往里头瞅瞅,半星光亮都没有。他白跑了 一趟,却也不觉着损失什么。
④第二日他再来,春阳更暖,鸟雀啾啾。老远就听见当当的,是不急不慢的打石头声, 脚下也就到了。 王麻子家破院框子里, 盘腿坐了一个人, 五十来岁, 相貌打扮都很是不起眼。 那人坐在院里洗碑,碑形已经看出来了。下方上圆。他洗的时候,左手是錾子,右手是锤, 也不急,也不躁;也不热,也不冷;也不快,也不慢,一锤一锤,如泣如诉。罗永才看得呆 了,心里只有一种感觉;春阳日暖,万象更新,雀鸟苏醒、飞翔、游戏、鸣叫、盘绕,像是 一刻都止不住。人在此时此刻能想些什么,该想些什么,各人都不一样,各人也都是只按着 自个的路子走的。惟这破院里的这一个麻脸匠人,像是不知,也像是不觉,木呆呆地坐在亘 古的石头旁边,一锤一錾。洗了几十年,也还是不急不躁,不去赶那些过场,凑那些热闹, 真叫人觉得不容易!
⑤罗永才呆望许久,才进了院子。那匠人手并不停,只抬起脸:“你找俺?”罗永才递 了一根烟过去, 半蹲下, 低着腔说:“想麻烦王师傅, 给洗块碑。 ” 匠人道:“洗块什么样的?” “要两米的,青白石的料子。什么时候能成?” “打今儿个算,要十日。 ”罗永才交了押金, 匠人接了,放在地上,随手拾块碎石压住,打单褂兜里掏出个纸片递给他。那纸片上什么也 没有,只有一个红指头印子。罗永才写下要刻的定递过去,匠人接了,一定一顿念了一遍, 然后折叠成一个小块,装进兜里,讲:“十日后你来拉呗。 ”就不再理罗永才、低下头,又一 锤一锤,洗手下的那块石碑去了。
⑥罗永才第三四去山王,才五六天,他有些不放心。那又是个好天,响响晴。他一起往 匠人家里去,进了院子,果然又见那匠人在石料边,坐成一团修行,木了样的,只一锤一锤 洗那石碑。匠人望见他进来,也不惊,也不乍,手里也不停,只是讲:“时候还没到呢。 ”顿 了一下,又经洗出个大概,清白厚实,幽深远澈。便敬了匠人一根烟,闲坐片刻,起身往山 上去了。
⑦那山也正是春时里,半山的松树,半山的草坡,半山的闲石。春阳暖融融的,温意无 尽,枯草里已冒出青青的芽子。那些芽子望去甚有张力,生命的趣味浓厚,又鲜活不尽。罗 永才一身的感念,不知怎样作想。再往前走时,山有些陡,树影浓郁起来,就有了些寒意。 这时从山上下来一个山民,瘦精精的,挑着两大捆紫红色的短针山草,山草捆上还搭了两件 破旧衣物,一把竹柄的竹耙子。他看见罗永才,就立住脚,和他讲起话来,罗永才猜他只有 五十来岁,他说已经七十七了,家里只剩下老两口,老伴瞎了,不能再何等什么,现时就靠 他挑草换些油盐钱。那担草也有七八十斤,担着得起几架山头,罗永才不免感叹几声。老人 又说自己身体有些不如往年了,明年那地便得撂荒了。他说话的时候,也不放下担子,只把 担子在两肩上换来换去。他和罗永才讲了一气,才分手下山。罗永才再往山上走,一口气上 了山顶。山顶有片旧庙刹的墙框子,四面不见人。他默然站了一会儿,才起步往山下去。到 了山下,就又感觉到了春阳的暖意,身上也轻松多了。
⑧几天以后,他叫了辆三轮车,进山驮走了石碑。在清明的前两天,他把青白石碑在亡 妻的坟前栽了。
⑨春夜里的一点扰动很快就消失了。附近哪里的鸡叫过一阵子,又都不叫了。天气很明 朗,空气却有凉意。罗永才在院子里站了一会儿,看看天上的星星,转过身,慢慢回屋里去
了。
(原作发表于《芒种》 ,作者许辉,有删改) [注 ]①洗碑:刻碑。
11.根据小说第④至第⑥段内容,概括王石匠的形象特点。 (5分)
答:
12.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要分析。 (6分)
答:
13.请为这篇小说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说明理由。 (6分)
答:
14.有人认为,这篇小说叙述了一个平常人的寻常事;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精致 作品。 请结合文本, 联系自身阅读小说的经验和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认识, 谈谈你的见解。 (8分)
答:
第Ⅱ卷 (表达题 共 84分)
四、 (24分)
15.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3分) () A .上海世博园安徽馆,选取明清徽派建筑的精典元素作为外墙装饰,粉墙上山水意境 之美令众多游客驻足流连。
B .黄山毛峰、六安瓜等绿茶,冲泡时叶条在杯中松展,游移沉浮;品茗者观其动态, 尽享茶趣,啜饮一口,齿浃留香。
C .六载奉献沤心沥血,两任村官造福一方,沈浩把生命的根深深地扎在这片他挚爱的 热土上,从此再也没离开。
D .青海玉树发生 7.1级地震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统一部署,各部门全力以 赴,千方百计展开救援工作。
16.下列名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 A .今年春节期间,镇里举行了一场别无二致
.... 的茶话会,向返乡过节的流动党员们通报 了本镇一年来经济发展的喜人形势。
B .在文化强省战略指引下,我省动漫产业迈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去年我省与沿海省
份动漫原创产品的产值已经等量齐观
.... 。
C .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组织者在赛事安排上独出心裁
.... ,创造性地采取走进社区、现场 体验等方式,以突出全民互动的特点。
D .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
.... 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 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2004年以来,我省生产总值连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 , 。
, 。
①目前,合肥经济圈、合芜蚌试验区、皖江城市带的规划建设就是内外力结合的重要举 措
②也要借助充足的优秀人才、一流的技术水平、先进的管理经验等“外力”因素
③经济已外于加速崛起的重要阶段
④要解决这一问题
⑤然而我省经济发展中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
⑥既要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区位优势、较好的产业基础等“内力”因素
A .③①④⑥②⑤ B .⑤①③④⑥② C .③⑤④⑥②① D .⑤④①⑥②③
18.找出下面文字中的五处语病,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 (5分) ①在空军航空兵某师飞行大队长孟凡升参加一次集训时,驾机升空不到两分钟,突然发 现飞机发动机转速异常、温度下降。②分迅速反应到发动机有重大问题。③在生死考验的瞬 间, 他立即与指挥员报告。 ④收到指令, 他果断操纵飞机寻找场地, 在确认飞机无法迫降后, 才请示跳伞。⑤为了避开村庄,直到允许跳伞的最后时刻之际,他才跳伞。⑥伞刚打开,人 就着地了。⑦孟凡升多次在短短 48秒内主动放弃跳伞机会,有效避免了更大损失。⑧ 48秒, 生死关头见素质,更见精神!
过 5个字) (5分)
设计理想住宅,应从科技服务于人类出发,以人类的健康幸福与文明发展为核心。按照 上述理念进行设计,住宅区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树林、溪流、湿地形成有机整体,为人 们提供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良好生态环境;采用高科技的毛细管冷暖传递系统调节室内空 气,为人们提供恒温、 “恒氧”的舒适生活空间;采用雨水收集和生活用水净化处理系统以 实现水资源的多次使用,高效采集太阳能以满足家庭用电需求,人为们提供最佳的节能生活 方式。
20.某校开展“名著导读·我喜爱的作品”活动,三位同学交流了各自的看法。请仿照甲同 学的表述,将乙、丙同学的发言补写完整。 (5分)
甲同学说:我喜欢有丰富知识
.... 的作品, 这样的作品能开阔我们的视野, 增长我们的见识 ............... 。
乙同学说:我喜欢有深刻思想
.... 的作品, 这样的作品能 (1) 。
丙同学说:我喜欢有审美情趣
.... 的作品,这样的作品能 (2) 。
五、 (60分)
21.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吴兴杂诗
[清 ]阮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于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 不少于 800字。
[注意 ]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③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参考答案
一、 (9分)
1. A 2. D 3. D
二、 (32分)
4. B 5. B 6. A
7. (1)周太祖刚入关时,贺兰祥与晋公护都在晋阳,后来(周太祖)才派遣使者接他们到 身边来。
(2)到这次重新前往,老百姓因他的到来而感到安心。
(3)当时已经和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私人赠送的礼品, (贺兰祥)一概都 不接受。
8.边境发生战事,时局艰危,朝廷中无人为国公忧;岁末暮年,漂泊异地,政治上被冷落, 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情感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的难以实现 形成巨大反差。
9.借代,如“烟尘”代指边境战事;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党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 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
用典,如“请缨” ,典出《汉书 ·中军传》 ;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 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思。
10. (1)而神明自得 (2)愿乞终养 (3)征蓬出汉塞 (4)枯松倒挂倚绝壁
(5)此时无声胜有声 (6)羡长江之无穷 (7)楚天千里清秋 (8)衣冠简朴古风存 三、 (25分)
11.技艺高超,讲究信誉,为人朴实,心地善良,从容淡定。
12.特点:采用白描手法描写了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作用:衬托罗永才渐趋温暖的心理感受,暗示人物心理转变,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
13.示例(1)碑 理由:①“碑”是贯穿情节诗中的线索;②“碑” “洗碑”暗示罗永才的 心理极其转化(由“悲”到“洗悲” )过程。
(2)王石匠 理由:①小说主要人物之一;②王石匠形象的塑造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
(3)转变 理由:①罗永才的心理转变是故事的主要内容;②以罗永才的心理转变来表 现小说的主旨。
14.示例一:这篇小说从题材来看,叙说的是平常人的寻常事,但体现了作者深刻的人性思 考和人文关怀。作者将目光投向普通人,显示了对底层人物命运的关注;用暖笔、亮笔 来写人生的悲苦,看似沉重,实则蕴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引导人们直面生活的挫 折和艰难 。
示例二: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小说。罗永才最终摆脱丧妻之悲,主要是受到王石匠和老 山民的影响以及大自然的启迪。王石匠的淡定,老山民的坚忍,分别折射出中国传统文 化精神中道家的超然和儒家的担当,他们的生活态度深深地感染了罗永才,从而使得他 发现了春回大地的可爱、人间生活的温暖。
示例三:这是一篇艺术上颇为精致的小说。结构上,以碑贯穿全文,讲述了罗永才四次 前往山王庄的故事。同时洗碑的故事又嵌在春夜的回忆中,首尾圆合,别致精巧。语言 看似平实,实则富有表现力,如用一连串的短句描述王石匠的动作,表现出王石匠的淡 定从容,极富神韵。
四、 (24分)
15. D 16. C 17. C
18
19.①以人为本 ②生态和谐 ③空降舒适 ④生活节能
20.示例(1)启迪我们的智慧,提升我们的境界。
(2)陶冶我们的情操,净化我们的心灵。
五、 (60分)
21.略
仅供参考 1 高╗考∴试﹤题≧库 www.gkstk.com
范文三:语文高考全国卷
第Ⅰ 卷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2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行伍(háng) 名宿(sù) 恶贯满盈(yíng) 厉兵秣马(mù) B.倾轧(zhá) 不啻(chì) 补苴罅漏(xia) 荆钗布裙(chāi) C.巨擘(bò) 河蚌(bàng) 得不偿失(cháng)莘莘学子(shēn) D.解剖(pāo) 羁绊(jī) 火中取栗(lì) 感慨系之(xì)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地毯生活。尤为可喜的是, 始作俑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 B.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不对他的学说大加挞伐,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移樽就 教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C.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 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故事, 更重要的原 因是他写的剧本声情并茂,情节曲折。 D.旁边一位中学生模样的青年诚恳地说:“叔叔,这些都是名人的字画,您就买一幅吧,挂 在客厅里不仅没关打气,还可附庸风雅。” 3.下列格局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大师的这段经历非常重要,但流传的说法不一,而所有的当事人、知情人都已去世,我们 斟酌以后拟采用大师儿子所讲的为准。 B.我们说话写文章, 在把零散的词语串成一个个可以用来传递信息、 完成交际任务的句子的 时候,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律的。 C.这个法律职业培训基地由省司法厅和南海大学合作建立, 是全国首家有效联合政府行政职 能和高效教育资源而成立的培训机构。 D.近期发热患儿增多, 我院已进入门诊超负荷状态, 为使就诊更有序, 决定采取分时段挂号, 如果由此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近几十年来, , , , , ,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关于中国的 国际地位、作用和责任的讨论方兴未艾。 ①也高于同时期世界的平均水平 ②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③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④中国的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 ⑤尽管对增长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然而谁也无法否认增长的事实 ⑥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A、②④③⑥①⑤ B、②⑤⑥③④① C、⑥⑤④②③① D、⑥①②④⑤③ 二、(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情绪异常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长期以来,各个领域的学者从自己的学科出发,对此现象 纷纷做出各自的解释,但是始终未获解决。现在生物学家也开始涉足这个问题,并从生物学的角 度加以探讨,他们的见解让人耳目一新。 我们经常说人的情绪多变,其实我们往往不是
自己情绪的真正主人。在人体内,存在着多调 控我们情绪的化学物质,我们的喜怒哀乐受到它们的控制。比如说,有时候我们会莫名其妙地感 到心烦,究其原因是一种叫做“梅拉多宁”的激素在作怪;如果这种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心情 烦躁、沮丧等。据研究,梅拉多宁也是导致一种叫“冬季抑郁症”疾病的元凶。得这种病的人,
在冬季尤其是阴霾、缺少阳光的日子里,容易情绪低落、郁郁寡欢,甚至做出极端行为,为什么 生活中有些人那么快乐, 令人羡慕?这又涉及到一种叫“多巴胺”的化学物质。 多巴胺是神经元 中传导神经兴奋的一种化学物质, 当多巴胺传导顺畅的时候, 大脑内部就会产生一系列化学变化, 使我们产生快感。 现代生物学家发现,大量的细菌寄生在我们呼吸道和消化道中,它们中的半数的中性菌,对 我们既无害也无益,比如肠杆菌、酵母菌及肠球菌;约有 10%是有害菌,如葡萄球菌、幽门杆菌 等;还有约 30%是有益菌,如乳酸菌、双歧杆菌等。对有害菌我们也不必担心,因为它们的活动 严格受到有益菌和中性菌的管制。 别小看这些寄生在肠道内的小小细菌,它们对改变我们的情绪和行为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方面,这些细菌影响人体的营养代谢,如果消化不良,会引起情绪异常;另一方面,假如人体 的代谢紊乱,这些细菌会制造出硫化氢、氨等气体来毒害我们的神经,从而导致我们情绪异常, 甚至做出极端行为。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当给猪投喂高密度的发酵乳杆菌时,猪不仅长得 快,而且争食咬斗现象明显减少。这是因为猪的肠道内有益菌受到强化之后,对猪的神经有毒害 作用的气体硫化氢和氨等的生长大幅度下降,于是改善了猪的行为。 近年来,人们情绪异常和行为失控的发生频率逐年升高,从肠道内细菌的生存环境来看,导 致这一现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农药、食品添加剂和抗生素等的滥用。这些药物或化学物质进 入人体会大量杀死肠道细菌,导致人的代谢紊乱和消化不良,从而引发情绪异常和精神疾病。二 是这几年生活水平提高后, 部分人吃得太饱。 由于摄入的过量高蛋白在人体内缺少有益菌或中性 菌为其分解、代谢,它们会在杂菌的分解下产生大量的硫化氢、氨等对神经有毒害作用的物质。 这些物质会破坏人体中起抑制冲动作用的五羟色胺的合成,导致人的情绪异常,产生过激行为。 (摘编自 2010 年 4 月 29 日《科技文摘报》) 5.下列关于情绪异常及其研究状况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所谓情绪异常是指情绪低落、沮丧、烦躁、发怒,乃至做出极端行为等。
心情愉快则是 人的正常状态,不属于情绪异常。 B.人的情绪异常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此前各个领域的学者虽然从不同的学科出发,提 出了各种解释,但是始终未能解决问题。 C.与其他领域学者的研究不同,现在生物学家们另辟途径,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从而 解决了情绪异常的防治问题。 D.科学研究已经表明,人体内的一些化学物质会影响人们的喜怒哀乐,所以许多时候人们 并非自己情绪的真正掌控者。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们有时候出现烦躁、沮丧等情绪,其原因是体内的激素梅拉多宁的分泌超过了正常的 水平。这种情况更严重的例子就是冬季抑郁症。 B.正常情况下人体肠道内的有益菌和中性菌会有效管制有害菌的活动,当有益菌和中性菌 的数量大量减少时,这种管制就会消弱。 C.如果给猪投喂高密度的发酵乳杆菌,猪肠道内有益菌的数量大幅度增加,那么硫化氢和 氨等有害气体的生成就会大量减少。 D.残存农药、食品添加剂和抗生素等杀死大量肠道细菌,高蛋白物质就会被分解出大量硫 化氢和氨等有害物质,导致人的情绪正常。 7.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只有当人体内多巴胺的量超过一般水平,神经兴奋在神经元中才能得到有效的传导,人 的大脑才能产生化学变化,从而获得快感。 B.即使人们不食用含有农药、食品添加剂和抗生素等的食物,而食用纯“绿色”食品,我 们体内的肠道细菌也可能会导致情绪异常。
C.肠道内的杂菌会分解高蛋白物质,产生硫化氢、氨等毒害神经的气体,这就是说,可以 通过杀灭这些杂菌来预防或治疗情绪异常。 D.近年来,某些人行为失控的现象屡有发生,看来控制农药、食品添加剂和抗生素的使用 也应该是解决此类现象的有效措施之一。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王祎,字子充,义乌人。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 上时宰。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太祖征江西,祎献颂。太祖喜曰: “江南有二儒,卿与宋濂耳。学问之博,卿不如濂。才思之雄,濂不如卿。”太祖创礼贤馆,召 置馆中。累迁侍礼郎,掌起居注。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赐金带宠之。太祖将即位,召还,议 礼。洪武元年八月,上疏言:“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宽大以为政,法天道,顺人心。 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浙西既平,科敛当减。”太祖嘉纳之,然不能尽从也。明年修《元史》, 命祎与濂为总裁。祎史事擅长,裁烦剔秽,力任笔削。书
成,擢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 修官。奉诏预教大本堂,经明理达,善开导。召对殿廷,必赐坐,从容宴语。五年正月议招谕云 南,命祎赍诏往。至则谕梁王,亟宜奉版图归职方,不然天讨旦夕至。王不听,馆别室。他日, 又谕曰:“朝廷以云南百万生灵,不欲歼于锋刃。若恃险远,抗明命,悔无及矣。”梁王骇服, 即为改馆。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王不得已出祎见之,脱脱欲屈祎,祎叱曰: “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爝火余烬,敢与日月争明邪!且我与汝皆使也,岂为汝屈!” 或劝脱脱曰:“王公素负重名,不可害。”脱脱攘臂曰:“今虽孔圣,义不得存。”祎顾王曰: “汝杀我,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遂遇害。 (节选自《明史·王祎传》) 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 报:答复。 B.多惠政,赐金带宠之 宠:重用。 C.祈天永命之要 祈:恳求。 D.法天道,顺人心 法:效仿。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祎有非凡胆识的一组是 ①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 ②雷霆爽雪,可暂不可常 ③浙西集平,科敛当减 ④裁烦剔秽,力任笔削 ⑤亟宜奉版图归职方 ⑥ 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祎兼有堂堂仪表和雄健才思。他自幼聪明而有才智,成人之后伟岸而有风度,明太祖将 他与当时的名儒宋濂相提并论,还认为他在才思方面胜过宋濂。 B.王祎凭借自己的才干和政绩受到朝廷礼遇。明太祖创建礼贤馆,将他招至馆中,后又升迁 为侍礼郎;有时太祖虽不能完全听从他的建议,但也会褒奖他。 C.王祎具备很高的史学家素养和教育才能。编撰《元史》时,他与宋濂同为总裁,书成后任 国史院编修官;奉命讲授国史,能充分说明道理,善于开导学生。 D.王祎出使云南时采用了恩威并施的策略。他先是晓谕梁王,朝廷怜惜云南百姓,不想动用 武力;继之又警告梁王,若倚仗险远、抗拒朝廷,将后悔无及。 年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 2010 年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 1 卷) 语文 第Ⅱ卷
四、(23 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11.把第 1 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会元遗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 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一 小题计分)(5 分) (1) 路漫温其修远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亲贤臣,远小人,—————————————————;亲小人,远贤臣, ——————————(诸葛亮《出师表》), 但见悲鸟号古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2)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_________.女也不爽,____________. 士也赠罔极,_____________.(《诗经。氓》) 子曰:“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____.”(《论语。为政》) 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阅序》) 五、(22 分)(注意: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 灯 火 萧 萧 乌黑油污的煤油灯,一经火柴点燃,便有了亮晃晃的“生命”。 “生命”是意义就是它会让你想起与它共处的那段时光。生命的最简单意义可以是一个字: “动”!那昏黄的煤油灯的火舌,就是那样闪动着,那样引逗着你的眼,那样闪着古老的昏黄。 在胡兴村,这样的煤油灯不知与我们共处了多少年,小的时候们我们叫它“番仔油灯”。番 仔油和番仔火(火柴)一样,都是由洋人传来的。番仔油的味道呛鼻难闻,打来的油通常都放在 墙角不起眼的地方, 煤油灯缺油的时候才提出来添加, 小心翼翼的, 一方面怕弄脏了衣物、 桌子, 一方面怕易燃的煤油引来祝融肆虐,回禄嚣张① 家用的煤油灯主体是大约十公分高的玻璃瓶,外围有铝片为套,瓶口是一个铅皮的盖子,中 间钻一个小洞,棉纱捻成的灯芯就插在这个洞里,灯芯可以一直伸向瓶底,将煤油汲吸上来,油 润的灯芯,火柴一点就燃着了,昏黄摇曳的光芒,就这样温暖着我们的童年。
深夜的时候,面对这样一盏摇曳的灯火,仿佛可以根据古人促膝而谈,读一点诗词,雅兴随 之而起,如果能翻阅几则“聊斋”,或许更增加一些古奥之趣,可惜,当时年纪小,只认识李白 的铁杵、王冕的荷花! 最温暖的当然不是
这摇曳昏黄的灯光,而是灯光下两个相对的人影,一老一少,祖孙两人从 “人初静”,守到夜更深,守着永夜,守着灯火,守着长长的一段祖孙相牵系的深情记忆,那是 祖母无怨的爱,无尽的心,所有的怀念都从这样温馨的画面进入、泛起…… 当灯芯烧黑了,我们用个小竹片剔亮它,挑灯夜战原来就是这样的啊!那情景仿佛剪烛西窗 一般,灯芯越烧越长,就要用小剪刀剪除碳化的那小小一截,光,就更亮了! 煤油灯的火焰很容易将墙壁、屋梁熏黑,因此悬挂的地方一直是固定一处,不随便改换,以 免房子到处留下乌黑的油烟。 那样的煤油灯,我们家好像只有三盏,人在客厅的时候,灯随我们在客厅,夜读如果是在祖 母的房间,灯就随着我们过去。有时,书读到一半,要到客厅拿东西,拿得提着灯过去,脚步不 能太急,免得走路的风息将灯吹熄。不知你是否记得我们家是土埆厝?② 风随时可以从破落的竹篾片之间随意进出, 风大的时候, 我们就得一手举灯, 一手遮风护火, 步步为营,仿佛履薄的人,战战兢兢。 那情景仿佛护着累世的家产。 在那样的灯火下,一切都荡漾着温馨。 虽然,煤油灯有效的亮度不过是一两尺而已,那样的光晕却是不灭的永恒之火,一直亮在童 年的心中。 多少风与云吹送过去了,我们长大了,家里安装电灯了,刚开始,我们只要无烛光的灯泡, 五烛光的亮度刚好模拟煤油灯的古意,却免除了油烟的熏染、风动的闪烁,那样笃定而拘谨的五 烛光灯泡,是我们使用“电火”的第一步。 此后,四十烛光、六十烛光的灯泡陪伴着我们的成长,日光灯一到,黄光从此成为白光,那 又更向前跨过了一步,这时,伴读的祖母早已回到天上去了,惨白的日光灯下总觉得缺少了昔日 那份盈满的温馨, 总觉得身边嘘寒问暖的声音就这样沉寂了下去, 我怅怅然在良好的灯光下写作。 继之而来的美术灯,霓虹灯,将我们的家、我们的城装扮得更美,耀眼、闪烁的灯,增添了 一些妖媚,每个家、每个众人进出的地方,都安装了无数的、千奇百怪的灯,入夜以后的都市和 乡村,比白天更多了一些新奇和眩惑。 有一次, 我从华冈上望向台北, 万家灯火里哪一盏是为我而开的?喃喃自语的我在无边的夜 里迷失在灯与灯之间。 四十年了,从摇曳昏黄的煤油灯下,我们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坐在讲求爱眼照明的桌前, 如果祖母还在,那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境?我常有一个奇怪的想法,在一个万灯闪亮的夜晚,陪 祖母静静欣赏着一些光影缤纷! 我说不出喜欢煤油灯的理由,但我知道灯火在我心中的意义。 (有删节) 14、文
章细致地描写了煤油灯的外形和使用方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 分) (1)那情景仿佛护着累世的家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喃喃自语的我在无边的夜里迷失在灯与灯之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最后一段说:“我说不出喜欢煤油灯的理由,但我知道灯火在我心中的意义。”综 观全文,灯火在作者心中具有什么样的意义?(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5 分) 18、从下列 12 个词中选取最恰当的 8 个,分别填入短文中的画线处。选词不得重复。(4 分) 缀满 扩散 显现 赫然 铺满 陶醉 悄悄 映衬 汇聚 稳稳 散落 沉醉 上海世博会北京馆昨天首次为公众做了一次变换造型的演示。 在大型屏幕由蓝色背景缓缓变 成一片红色之后, 气势恢弘的鸟巢图案就_①_映入眼帘。 正当人们在议论下一个图案是什么的 时候,只见红色_②_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几颗晶莹剔透的水滴。在水滴逐渐_③_的过程中, 屏幕上先是出现一个膜,随后变成多个膜,不一会儿,这些膜就组成了水立方的图案。随后水立 方幻化成_④_点点繁星的夜空。令人称奇的是,夜空中的星星不断变大,最后_⑤_成一个巨 大的圆形轮廓。伴着美妙的乐曲声,这个巨大的圆形轮廓慢慢_⑥_为国家大剧院。正当人们为 此景此情而_⑦_的时候,突然一片灿烂的晴空呈现在人们眼前,在晴空的_⑧_下,天坛祈年 殿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答:①_____ ②_____ ③_____ ④_____ ⑤_____ ⑥_____ ⑦_____ ⑧_____ 19.根据下面的文字,补写后面总括性的句子,每句补写部分不超过 15 个字。(5 分) 关于低碳经济的解释较多,例如:“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 式”,“低碳经济就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 GDP”,“低碳经济是通过技术 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 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 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低碳技术”、“低碳发展”、
“低碳生 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观念”等一系列新概念应运而生。 可见,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观念,低碳经济其实① 及② 答:① ② 20.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6 分) 谦恭是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 谦恭是一种甘甜而不燥舌的美味; 谦恭是一种明亮而不刺 眼的光辉。 答: 。 ,低碳经济也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 而是从书法艺术讲。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画”并称, 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中国的汉 字刚一出现, 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 如甲骨文就是如此, 虽然字形繁难复杂, 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很好看。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 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 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 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 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 所以到了晋朝, 真书(又 叫做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形。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一 致的。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长久,真书至今仍在使用,就是因为它字形 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并且可以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真书写得萦连便 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草书另一个来源是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章草,与 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 真书的书写很方便, 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 艺术风格多样, 出现了各种字体, 比如颜体、 柳体、欧体、褚体等。在这以前没有人以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专门写字 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当时许多碑刻都是刻碑的工匠写的,到唐代开始文人写 碑成风。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祠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碑的拓本送给外国使臣。当 时的文人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 派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 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祠铭》、《温泉铭》好 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 古代称好的书法作品
为“法书”,是说这件作品足以为法,“书法”、“书道”、“书艺”是指 书写的方法;现在合二为一了,一律叫做“书法”。书法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从 书法作品、艺术装饰到书信往来都要用到书法,同时书法活动既可以培养艺术情操,又可以调心 养气,收到健身的效果。北朝人曾经说过:“尺牍素书,千里面目。”看到一封来信,感到很亲 切,如见其人,书法被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1.下列关于“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汉语中,“书”既可以指文字符号,也可以是文字学的“六书”之“书”,本文则是从书 法艺术上来讲,所谓“书”就是书法。 B.在历史上,“书”与“金”、“石”、“画”并称,它们同样因为影响深远,而在中国文化 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C.在甲骨文中,不论是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已经很好看了,可见汉字刚一出现, 就有了“书”这一方面的要求。 D.真书书写方便,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出现,形成颜体、柳体等不同的字体,这些字体是依据 “书”的艺术风格划分出来的。 【参考答案】B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秦隶和汉隶都是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于是到了晋朝,真书应运而生, 并且一直使用到今天。 B.真书写得萦连就是行书,行书再快一点就是草书,这是草书的一个来源。草书的另一个来源 是章草,是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成的。 C.在古代,起初没有专门写字并且因为书法而出名的人,直到唐朝文人写碑成为风气,欧阳询、 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由此成为书法家。
D.在古代,“书法”是指书写的方法,“法书”是指好的书法作品,到现在则把这两者合而为 一,都称为“书法”。 【参考答案】B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在字形的繁难复杂方面,秦隶和汉隶要超过真书,甲骨文又要超过秦隶和汉隶,可以说这是 真书使用时间特别长久的根本原因。 B.古时候书法流派不多,当时甚至没有“书法家”这一称呼,而到唐代书法大盛,流派逐渐增 多,看来书法的发展跟社会的崇尚有很大关系。 C.在唐代有些无名书法家的水平也很高,唐人碑版的书法其实并不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只是 因为它们是皇帝、大官所写,才为世人所推崇。 D. 中国人自古就把书法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 所以北朝人所谓的“尺牍素书, 千里面目”, 也就是今人所谓“见字如见其人”的意思。 【参考答案】C 第二大题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花云
,怀远人。貌伟而黑,骁勇绝伦。至正十三年杖剑谒太祖于临濠。奇其才,俾将兵略地,所 至辄克。太祖将取滁州,率数骑前行,云从。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贼惊 曰:“此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兵至,遂克滁州。太祖渡江,云先济。既克太平,以忠勇 宿卫左右。擢总管,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皆克之。过马驮沙,剧盗数百遮道索战。云且 行且斗三日夜,皆擒杀之。太祖立行枢密院于太平,擢云院判。命趋宁国,兵陷山泽中八日,群 盗相结梗道。云操矛鼓噪出入,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还驻太平,陈友谅以舟师来寇。云与 元帅朱文逊结阵迎战,文逊战死。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城陷,贼缚 云,云奋身大呼,缚尽裂,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骂曰:“贼非吾主敌,盍趣降!”贼怒,碎 其首,缚诸樯丛射之,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年三十有九。太祖即吴王位,追封云东丘郡侯, 立忠臣祠祀之。方战急,云妻郜祭家庙,挈三岁儿,泣语家人曰:“城破,吾夫必死,吾义不独 存,然不可使花氏无后,若等善抚之。”云被执,郜赴水死。侍儿孙瘗毕,抱儿行,被掠至九江。 孙夜投渔家,脱簪珥属养之。及汉兵败,孙复窃儿走渡江,遇偾军
[注]
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 (节选自 《明
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逾年达太祖所,孙抱儿拜泣,太祖亦泣,置儿膝上,曰:“将种也。” 赐儿名炜。 其五世孙请于世宗, 赠郜贞烈夫人, 孙安人, 立祠致祭。 史·花云传》) [注]偾军:溃败的军队。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杖剑谒太祖于临濠 B.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 C.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 D.贼非吾主敌,盍趣降 【参考答案】D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花云艺高人胆大的一组是 ①拔剑跃马冲阵而进 ③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 ②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 ④贼缚云,云奋身大呼 杖:拿着。 翼:保护。 徇:掠取。 趣:归顺。
⑤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 A.①②④ C.②③⑥ 【参考答案】B
⑥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 B.①③⑤ 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花云勇猛超群,他的才能深受太祖赏识。至正十三年他拜见太祖,曾在遇险时挺身而出使太 祖免于难;此后又多次带兵打仗,建立显赫战功,得到太祖提拔。 B.花云与贼寇奋力抗争,至死不屈。花云驻守太平时,陈友谅率水师攻破城池,元帅朱文逊战 死,他被俘;花云临危不惧,在被杀害的当口,仍高声痛骂贼寇。 C.花云的妻子决心
为丈夫殉节。花云妻子看到战况紧急,知道丈夫生命危险,表示自己决不独 活,将三岁的儿子托付给家中仆人;花云被俘后,妻子投水而死。 D.花云的儿子花炜历经艰险后安全存活。花云妻子死后,侍儿抱起花炜逃命,被掠至九江,侍 儿将他托养在渔家,后来又带他渡江,一年多后才来到太祖身边。 【参考答案】B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 (2)遏偾军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 【参考答案】 (1)贼寇进攻三天不得入城,利用大船趁着涨水,沿着船尾攀爬城墙的垛口上去。 (2)遇上败军抢走船只把他们丢弃在江中,靠着断木漂浮进入芦苇洲中,采摘莲子喂养小儿, 七天都未死去。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 8~9 题。
① 雨雪曲 江总 ② ① ③
雨雪隔榆溪 ,从军度陇西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 朝。②榆溪:指边塞。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8.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
【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别路”的意思是戍卒离别家乡到 边关的路。 9.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 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仅点明了边塞“天寒”、“地暗”的环境,也真实生动地透露 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旗彩坏”、 “鼓声低”的心理感受。 这首诗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 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_________。(《荀子·劝学》) (2)千里马常有,_________。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_,不以千里称也。 (韩 愈《杂说(四)》) (3)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_。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参考答案】 (1)金就砺则利 (2)而伯乐不常有 (3)丰年留客足鸡豚 第三大题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保护人 [法]莫泊桑 玛兰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官运! 有天早上,他从报上看到从前一位同学新近当了议员。玛兰重新成了那同学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的朋友。 不久议员摇身一变当了部长,半年后玛兰就被任命为行政法院参事。 起初,他简直有点飘飘然了。为了炫耀,他在大街
上走来走去,仿佛别人只要一看见他,就能猜 到他的身份。后来,出于一种有权势而又宽宏大量者的责任感,他油然萌生一股压制不住要去保 护别人的欲望。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他都高兴地迎上去,不等人家问,就连忙说:“您知道, 我现在当参事了,很想为您出点力。如有用得着我的地方,请您甭客气,尽管吩咐好了。我在这 个位置上,是有点权力的。” 一有机会,他对任何人都主动给予无限慷慨的帮助。他每天都要给人写十到五十封介绍信。他写 给所有的官吏。他感到幸福,无比幸福。 一天早上,他准备去行政法院,屋外已经下雨了。 雨越下越大。他只好在一个房门口躲雨。那儿已有个老神父。在当参事前,他并不喜欢神父。自 一位红衣主教在一件棘手事情上客气地向他求教以后,他对他们也尊敬起来。他看看神父,关切 地问:“请问您到哪一区去?” 神父有点犹豫,过了一会儿才说:“我朝王宫方向去。” “如果您愿意,神父,我可以和您合用我这把伞。我到行政法院去。我是那里的参事。” 神父抬起头,望望他:“多谢,我接受您这番好意。” 玛兰接着说:“您来巴黎多半是为散心吧。” 神父回答:“不,我有事。” “哦!是件重要的事吗?如果您用得着我,尽管吩咐好了。” 神父好像挺为难,吞吞吐吐地说:“啊!是一件无关紧要的私事……一点小误会。您不会感兴趣 的。是……是一件内部的……教会方面的事。” “哎呀,这正属行政法院管。您尽管吩咐我好了。” “先生,我也正要到行政法院去。您心肠真是太好了。我要去见勒尔佩、萨翁两位先生。说不定 还得见珀蒂帕先生。”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骈死于槽枥之间 柳暗花明又一村
“哎呀,他们都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刮刮叫的同事。我都恳切地去替您托托关系。包在我身上好 了。” 神父嘟嚷着说了许多感恩的话。 玛兰高兴极了。“哼!您可碰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神父。瞧吧,瞧吧,有了我,您的事情 解决起来一定非常顺利。” 他们到了行政法院。玛兰把神父领进办公室,请他坐在炉火前,然后伏案写道:“亲爱的同事: 请允许我恳切地向您介绍德高望重的桑蒂尔神父, 他有一件小事当面向您陈述, 务请鼎力协助。 ” 他写了三封信,那受他保护的人接了信,千恩万谢地走了。 这一天平静地过去了。玛兰夜里睡得很好,第二天愉快地醒来,吩咐仆人送来报纸。 他打开报纸念道: 有个桑蒂尔神父, 被控告做过许多卑鄙龌龊的事……谁知他找到一位叫玛兰的行政法院参事做他 热心的辩护人, 该参事居然大胆地替这个披着宗教外衣的罪犯, 给
自己的同事们写了最恳切的介 绍信……我们提请部长注意该参事令人不能容忍的行为…… 他一下就蹦起来去找珀蒂帕。 珀蒂帕对他说:“唉,您简直疯了,居然把那老阴谋家介绍给我。” 他张皇失措地说: “别提了……您瞧……我上当了……他这人看上去那么老实……他耍了我…… 卑鄙可耻地耍了我。我求您,求您设法狠狠地惩办他一下,越狠越好。我要写信。请您告诉我, 要办他,得给谁写信?……对,找总主教!” 他突然坐下来,伏在珀蒂帕的桌上写道:“总主教大人:我荣幸地向阁下报告,最近有一个桑蒂 尔神父欺我为人忠厚,用尽种种诡计和谎话陷害我。受他花言巧语哄骗,我竟至于……” 他把信封好,扭转头对同事说:“您看见了吧,亲爱的朋友,这对您也是个教训,千万别再替人 写介绍信了。”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由于同学的帮助,玛兰才当上了行政法院参事。因此他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都主动向对方 提供帮助,这是他回报的方式。 B.在当参事前,玛兰并不喜欢神父,但是在一位红衣主教向他请教以后,“他对他们也尊敬起 来”。这样描写达到了照应上文的目的。 C.玛兰被珀蒂帕训斥后,急于为自己辩解,并马上迁怒于桑蒂尔神父,这足以看出他似乎很想 保护别人,但实际上更关心自己的利益。 D.给总主教写信后,玛兰告诫珀蒂帕牢记自己的教训,“千万别再替人写介绍信了”。这表明 他力图文过饰非,变被动为主动。 E.桑蒂尔神父起初并不想用“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麻烦玛兰,因此他回应玛兰的请求时吞吞 吐吐,这种神情表现了他内心的犹豫。 【参考答案】C、D 【试题分析】 (2)小说中的玛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自私,趋炎附势,见风使舵;②伪善,爱慕虚荣,自高自大;⑨天真,热心,却 没有原则。 (3)小说后半部分引用了报纸上的一段报道,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安排有哪些作用?
【参考答案】①补充叙事,集中揭示人物之间的矛盾关系,使情节的内在逻辑更加合理;②加速 情节发展,为下文玛兰的言行提供依据,使小说进入高潮;③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强化 情节平中见奇的效果。 (4)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结构方式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 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参考答案】 观点一:启发读者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①以小见大,揭露当时法国社会的多种可悲现实;②讽刺官场中趋炎附势、官官相护、相互推诿 的丑恶现象;③揭示出一个道理:如果人家
都寻求保护人,社会就会失去“保护”,体现了作者 对社会公正的思考与追求。 观点二:引导读者关注人物塑造手法。 ①在语言和动作描写中运用夸张手法, 惟妙惟肖地刻画人物性格; ②在故事情节的叙述中运用对 比手法, 揭示人物性格的前后反差; ③正话反说的题目预示小说中不少表达需按这样的思路去理 解,通过“保护人”含义的变化,集中呈现小说的讽刺特色。 观点三:提示读者把握结构方式。 ①以“保护人”为纽带, 编织明、 暗两条线索: 明线写玛兰主动保护他人, 却无意中充当了帮凶; 暗线写“保护人”也需要保护;②以“保护人”为中心,提纲挈领,聚拢各种人物矛盾;③围绕 “保护人”安排叙事结构,达到平中见奇的效果。 第四大题 阅读材料选自庄志霞《袁隆平传》。标题是命题时加的。袁隆平是我国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被 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为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命题时根据测试的需要,只 选择了传记中杂交水稻之父的由来、 与斯瓦米纳森的友谊及送研究生出国等几个片段, 突出了他 作为一位科学家的卓越贡献和优良品质。 杂交水稻之父 1982 年的一个秋日,马尼拉洛斯巴洛斯镇国际水稻研究所的报告厅里,正在举行国际水稻科技 界的一次盛会。会议开始,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农业部前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庄重地引领 袁隆平走上主席台。这时,屏幕上赫然打出袁隆平的巨幅头像,下方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一行特大黑体字,报告厅里顿时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国际同行的推崇, 确实使袁隆平感受到了心智和汗水的价值, 以及来自光明正大的竞争对手的真 诚友谊和温暖。 想到国内学术界某些权威至今仍然把自己看作湘西泥巴地里滚出来的土老冒, 把 杂交水稻技术视为不值一提的雕虫小技,袁隆平内心不由得黯然掠过一丝淡淡的悲哀。 会后,袁隆平跟斯瓦米纳森开玩笑说:“您今天这样‘突然袭击’,大张旗鼓地‘贩卖’我,可 真叫我有点措手不及呀!”“我就是特意要给您一个惊喜呀!”“可我 1980 年第一次应邀来合作 研究时,您竟然给我定了个每月 800 美元的实习研究生工资!”袁隆平笑着说。那一次他向斯瓦 米纳森提出严正抗议,准备拂袖而去。经斯瓦米纳森反复道歉,极力挽留,并把他重新定为特别 研究员,每月工资提到 l 750 美元,他才留了下来。 “哈哈,您还记得那件事呀!说实话,那时候我们看您在国内地位也很低似的,这里给您待遇太 高,反而使我们丢份。加上那时我们毕竟还没有亲眼见过成功的三系配套杂交水稻,所以定的工 资估计为
您在国内的 10 倍, 想来您该可以接受。 没想到您还很有气派!而第二年我们就看到中国
政府给您颁发了科技特等发明奖, 而且您的伟大成果也让我们亲眼看到了。 所以我们后来一直为 那件事感到内疚。今天,也算是我们正式为您正名吧!”斯瓦米纳森爽朗地一笑,便竹筒倒豆子 般地把那件往事兜底揭穿了。 “哈哈, 原来阁下您也曾亲自参与歧视我的‘勾当’啊!坦率地说, 我们在国内是从来不争经济利益的。可是,到了您这里,拿多少钱可就关系到中国科学家的尊严 了,所以我一定要跟您‘斗争’到底啊。不过,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不打不相识’。这就像我 们国际科技界的朋友们,实际都是同一阵地上的竞争对手。但是也正因为在同一块阵地上竞争, 才有机会成为朋友啊!我和您一见面就‘打了一仗’,所以我们的友谊也将会更加长久。是不 是?”袁隆平说。 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使水稻平均亩产比原先增加 20%以上。这项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 不仅有助于中国以仅占世界 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 22%的人口,而且惠及全世界。为此,他被美 国科学院选聘为外籍院士, 院长西瑟罗纳先生介绍袁隆平当选的理由是: “袁隆平先生发明杂交 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 7 000 万人的吃饭问 题。”湖南郴州农民曹宏球说“**送来了好政策,袁隆平送来了好种子”,他专门花钱雕了 一尊汉白玉的袁隆平石像供在家里。 袁隆平把他的研究生介绍到美国、 澳大利亚等国攻读博士学位, 这些研究生学成后都选择留在国 外工作。有人便跟袁隆平开玩笑说:“您老人家送出去的人才都飞了,您可是白费心血了!”袁 隆平则认真地回答说:“你们不要短见浅识。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未来,需要大量超过袁隆平的 人才。优秀人才的成长需要广阔的自由天地,让他们通通窝到我的手下来,受着我的思想束缚, 而且我还无法给他们提供世界一流的研究条件, 怎么能使他们成长为超过我的杰出学者呢?一旦 祖国有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他们随时都会回来的。相反,如果他们回来而又无用武之地, 那又叫人家回来干什么呢?” (摘编自庄志霞《袁隆平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斯瓦米纳森博士在他主持召开的一次国际水稻科技界会议上的隆重推介,使袁隆平作为世界 著名水稻专家而广为人知。 B.袁隆平因为发明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被 美国科学院选聘为外籍院士。 C.湖南郴州农民曹宏球为了感谢
袁隆平给他送来杂交水稻种子,专门花钱请人雕了一尊汉白玉 的袁隆平石像供在家里。 D.袁隆平的研究生经他介绍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攻读博士学位,为了成为超过老师的杰出学 者,学成后都选择留在国外工作。 E.本文通过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相关事迹的描述,表现了一位伟大科学家的博大胸怀和 勇于探索、不计名利的无私奉献精神。 【参考答案】B、E (2)尽管被国际同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内心却“不由得黯然掠过一丝淡淡的悲 哀”。这是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①斯瓦米纳森的推崇使他产生了对比联想; ②他尚未得到国内学术界某些权威的承 认;③杂交水稻技术被视为不值一提的雕虫小技。 (3) 有人说袁隆平送出去的人才“都飞了”, 他是“白费心血”, 袁隆平却认为这种看法是“短 见浅识”。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未来,需要大量超过袁隆平的人才;②优秀人才的成长需要 广阔的自由天地, 国外一流的科研条件更有利于杰出学者的成长; ⑨一旦祖国有条件充分发挥作 用,他们也会随时回来。 (4)袁隆平和斯瓦米纳森是同行,可他们一见面就为尊严“打了一仗”,最终又成为朋友,而且 认为彼此的友谊“将会更加长久”。请就你对“同行”、“尊严”、“友谊”三个方面的理解, 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观点一:同行有可能成为朋友。①彼此为同行,就有机会认识并可能成为朋友;②同行的认可, 又能给人带来温暖,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观点二:维护尊严,既要斗争又要有一定的让步。①斯瓦米纳森曾因为担心“丢份”而“歧视” 袁隆平, 当看到他“准备拂袖而去”时就马上让步; ②斯瓦米纳森亲眼看到袁隆平的伟大成果后 主动为他正名;③袁隆平为维护中国科学家的尊严而严正抗议,斗争到底。 观点三:经过“斗争”的朋友,友谊才会更加长久。①不打不相识,通过斗争可以加深了解,从 而建立友谊;②竞争对手间要保持友谊,必须真诚,让对方感到温暖。 第五大题 下面对 5 道题分别进行解析。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看到果农家里汗牛充栋 汗牛充栋的黄灿灿的橙子,我深感欣慰,因为这说明我们开发的新品种产量高, 汗牛充栋 品质好。 B.有些人取得一点成绩,便自命不凡 自命不凡,洋洋自得,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这样的人终究不会有 自命不凡 大的作为。 C.对那些少不更事 少不更事的年轻人,我们不仅要多加指导,还要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使他们尽快
少不更事 地成熟起来。 D.开发商们对商品房面积的计算方式一直讳莫如深 讳莫如深,由此导致的开发商与业主之间的经济纷争 讳莫如深 经常发生。 【参考答案】A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最近相关部门对两个小区新装修的住房进行空气质量检测,结果有一半住房甲醛超标,而引 发甲醛超标最主要的原因是居民不合适的装修造成的。 B.李先生认为服饰公司侵犯了自己的权利,将之诉至法院,要求停止侵害,并提出 30 000 元 人民币的经济索赔和 2 000 元人民币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C.国家质检总局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形成 10 个左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竞争力较强、 知名度较高、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定份额的世界级品牌。 D.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建设的启动,对道路、交通、媒体、通讯等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与此相关,长沙商业圈无疑也将面对重新洗牌的机会。 【参考答案】C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玉树藏族自治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玉树既是“三江源 头”,也是“藏獒之乡”和“虫草之乡”。 ①东与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毗邻 ②是长江落差最大的标志点 ③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等地相通 ④平均海拔 4000 米以上,最高点 6621 米 ⑤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 ⑥气候高寒 A.②④⑥⑤①③ C.④⑥⑤①③② 【参考答案】D 16.下面是关于“感恩教育”的评论文章中的一段文字。请根据上下文,补写画线处的内容。要 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近年来, 不少学校开展的感恩教育活动都是要求学生给父母洗一次脚。 这引发了有关人士的质疑: ①?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 知恩图报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②无疑是正确 的,但是,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年龄以及生理与心理的差异和特点,只是简单地采取③,恐怕不但 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④。感恩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而且牵涉到很多方面,它需要⑤。 B.③①②⑤⑥④ D.⑤③①④②⑥
【参考答案】①难道感恩就只是给父母洗脚吗;②学校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③“一刀切”的模 式;④反而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⑤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范文四:高考语文全国卷I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1卷)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行伍(háng) 名宿(sù) 恶贯满盈(yíng) 厉兵秣马(mù) ....
B倾轧(zhá) 不啻(chì) 补苴罅漏(xia) 荆钗布裙(chāi) ....
C.巨擘(bò) 河蚌(bàng) 得不偿失(cháng) 莘莘学子(shēn) ....
D.解剖(pāo) 羁绊(jī) 火中取栗(lì) 感慨系之(xì)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地毯生活。尤为可喜的是,始作俑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 ....
B.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不对他的学说大加挞伐,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
C.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剧本声情并茂,情节曲折。 ....
D.旁边一位中学生模样的青年诚恳地说:“叔叔,这些都是名人的字画,您就买一幅吧,挂在客厅里不仅没关打气,还可附庸风雅。” ....
3.下列格局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大师的这段经历非常重要,但流传的说法不一,而所有的当事人、知情人都已去世,我们斟酌以后拟采用大师儿子所讲的为准。
B.我们说话写文章,在把零散的词语串成一个个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完成交际任务的句子的时候,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律的。
C.这个法律职业培训基地由省司法厅和南海大学合作建立,是全国首家有效联合政府行政职能和高效教育资源而成立的培训机构。
D.近期发热患儿增多,我院已进入门诊超负荷状态,为使就诊更有序,决定采取分时段挂号,如果由此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近几十年来, , , , , ,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作用和责任的讨论方兴未艾。
①也高于同时期世界的平均水平
②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③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④中国的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
⑤尽管对增长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然而谁也无法否认增长的事实
⑥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A、②④③⑥①⑤ B、②⑤⑥③④①
C、⑥⑤④②③① D、⑥①②④⑤③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情绪异常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长期以来,各个领域的学者从自己的学科出发,对此现象纷纷做出各自的解释,但是始终未获解决。现在生物学家也开始涉足这个问题,并从生物学的角度加以探讨,他们的见解让人耳目一新。
我们经常说人的情绪多变,其实我们往往不是自己情绪的真正主人。在人体内,存在着多调控我们情绪的化学物质,我们的喜怒哀乐受到它们的控制。比如说,有时候我们会莫名其妙地感到心烦,究其原因是一种叫做“梅拉多宁”的激素在作怪;如果这种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心情烦躁、沮丧等。据研究,梅拉多宁也是导致一种叫“冬季抑郁症”疾病的元凶。得这种病的人,在冬季尤其是阴霾、缺少阳光的日子里,容易情绪低落、郁郁寡欢,甚至做出极端行为,为什么生活中有些人那么快乐,令人羡慕?这又涉及到一种叫“多巴胺”的化学物质。多巴胺是神经元中传导神经兴奋的一种化学物质,当多巴胺传导顺畅的时候,大脑内部就会产生一系列化学变化,使我们产生快感。
现代生物学家发现,大量的细菌寄生在我们呼吸道和消化道中,它们中的半数的中性菌,对我们既无害也无益,比如肠杆菌、酵母菌及肠球菌;约有10%是有害菌,如葡萄球菌、幽门杆菌等;还有约30%是有益菌,如乳酸菌、双歧杆菌等。对有害菌我们也不必担心,因为它们的活动严格受到有益菌和中性菌的管制。
别小看这些寄生在肠道内的小小细菌,它们对改变我们的情绪和行为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方面,这些细菌影响人体的营养代谢,如果消化不良,会引起情绪异常;另一方面,假如人体的代谢紊乱,这些细菌会制造出硫化氢、氨等气体来毒害我们的神经,从而导致我们情绪异常,甚至做出极端行为。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当给猪投喂高密度的发酵乳杆菌时,猪不仅长得快,而且争食咬斗现象明显减少。这是因为猪的肠道内有益菌受到强化之后,对猪的神经有毒害作用的气体硫化氢和氨等的生长大幅度下降,于是改善了猪的行为。
近年来,人们情绪异常和行为失控的发生频率逐年升高,从肠道内细菌的生存环境来看,导致这一现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农药、食品添加剂和抗生素等的滥用。这些药物或化学物质进入人体会大量杀死肠道细菌,导致人的代谢紊乱和消化不良,从而引发情绪异常和精神疾病。二是这几年生活水平提高后,部分人吃得太饱。由于摄入的过量高蛋白在人体内缺少有益菌或中性菌为其分解、代谢,它们会在杂菌的分解下产生大量的硫化氢、氨等对神经有毒害作用的物质。这些物质会破坏人体中起抑制冲动作用的五羟色胺的合成,导致人的情绪异常,产生过激行为。
(摘编自2010年4月29日《科技文摘报》)
5.下列关于情绪异常及其研究状况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所谓情绪异常是指情绪低落、沮丧、烦躁、发怒,乃至做出极端行为等。心情愉快则是人的正常状态,不属于情绪异常。
B.人的情绪异常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此前各个领域的学者虽然从不同的学科出发,提出了各种解释,但是始终未能解决问题。
C.与其他领域学者的研究不同,现在生物学家们另辟途径,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从而解决了情绪异常的防治问题。
D.科学研究已经表明,人体内的一些化学物质会影响人们的喜怒哀乐,所以许多时候人们并非自己情绪的真正掌控者。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们有时候出现烦躁、沮丧等情绪,其原因是体内的激素梅拉多宁的分泌超过了正
常的水平。这种情况更严重的例子就是冬季抑郁症。
B.正常情况下人体肠道内的有益菌和中性菌会有效管制有害菌的活动,当有益菌和中
性菌的数量大量减少时,这种管制就会消弱。
C.如果给猪投喂高密度的发酵乳杆菌,猪肠道内有益菌的数量大幅度增加,那么硫化
氢和氨等有害气体的生成就会大量减少。
D.残存农药、食品添加剂和抗生素等杀死大量肠道细菌,高蛋白物质就会被分解出大
量硫化氢和氨等有害物质,导致人的情绪正常。
7.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只有当人体内多巴胺的量超过一般水平,神经兴奋在神经元中才能得到有效的传导,
人的大脑才能产生化学变化,从而获得快感。
B.即使人们不食用含有农药、食品添加剂和抗生素等的食物,而食用纯“绿色”食品,
我们体内的肠道细菌也可能会导致情绪异常。
C.肠道内的杂菌会分解高蛋白物质,产生硫化氢、氨等毒害神经的气体,这就是说,
可以通过杀灭这些杂菌来预防或治疗情绪异常。
D.近年来,某些人行为失控的现象屡有发生,看来控制农药、食品添加剂和抗生素的
使用也应该是解决此类现象的有效措施之一。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王祎,字子充,义乌人。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太祖征江西,祎献颂。.
太祖喜曰:“江南有二儒,卿与宋濂耳。学问之博,卿不如濂。才思之雄,濂不如卿。”太祖创礼贤馆,召置馆中。累迁侍礼郎,掌起居注。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赐金带宠之。太祖.
将即位,召还,议礼。洪武元年八月,上疏言:“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宽大以为政,法天道,顺人心。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浙西既平,科敛当减。”太祖嘉纳之,然不.
能尽从也。明年修《元史》,命祎与濂为总裁。祎史事擅长,裁烦剔秽,力任笔削。书成,擢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奉诏预教大本堂,经明理达,善开导。召对殿廷,必赐坐,从容宴语。五年正月议招谕云南,命祎赍诏往。至则谕梁王,亟宜奉版图归职方,不然天讨旦夕至。王不听,馆别室。他日,又谕曰:“朝廷以云南百万生灵,不欲歼于锋刃。若恃险远,抗明命,悔无及矣。”梁王骇服,即为改馆。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王不得已出祎见之,脱脱欲屈祎,祎叱曰:“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爝火余烬,敢与日月争明邪!且我与汝皆使也,岂为汝屈!”或劝脱脱曰:“王公素负重名,不可害。”脱脱攘臂曰:“今虽孔圣,义不得存。”祎顾王曰:“汝杀我,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遂遇害。
(节选自《明史·王祎传》)
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 报:答复。 .
B.多惠政,赐金带宠之 宠:重用。 .
C.祈天永命之要 祈:恳求。 .
D.法天道,顺人心 法:效仿。 .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祎有非凡胆识的一组是
①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 ②雷霆爽雪,可暂不可常
③浙西集平,科敛当减 ④裁烦剔秽,力任笔削
⑤亟宜奉版图归职方 ⑥ 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祎兼有堂堂仪表和雄健才思。他自幼聪明而有才智,成人之后伟岸而有风度,明太祖将他与当时的名儒宋濂相提并论,还认为他在才思方面胜过宋濂。
B.王祎凭借自己的才干和政绩受到朝廷礼遇。明太祖创建礼贤馆,将他招至馆中,后又升迁为侍礼郎;有时太祖虽不能完全听从他的建议,但也会褒奖他。
C.王祎具备很高的史学家素养和教育才能。编撰《元史》时,他与宋濂同为总裁,书成后任国史院编修官;奉命讲授国史,能充分说明道理,善于开导学生。
D.王祎出使云南时采用了恩威并施的策略。他先是晓谕梁王,朝廷怜惜云南百姓,不想动用武力;继之又警告梁王,若倚仗险远、抗拒朝廷,将后悔无及。
四、(23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11.把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元遗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一小题计分)(5分)
(1) 路漫温其修远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亲贤臣,远小人,—————————————————;亲小人,远贤臣,
——————————(诸葛亮《出师表》),
但见悲鸟号古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2)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_____________.女也不爽,_______________.
士也赠罔极,_____________.(《诗经。氓》)
子曰:“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____.”(《论语。为政》)
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阅序》)
五、(22分)(注意: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灯 火 萧 萧
乌黑油污的煤油灯,一经火柴点燃,便有了亮晃晃的“生命”。
“生命”是意义就是它会让你想起与它共处的那段时光。生命的最简单意义可以是一个字:“动”!那昏黄的煤油灯的火舌,就是那样闪动着,那样引逗着你的眼,那样闪着古老的
昏黄。
在胡兴村,这样的煤油灯不知与我们共处了多少年,小的时候们我们叫它“番仔油灯”。番仔油和番仔火(火柴)一样,都是由洋人传来的。番仔油的味道呛鼻难闻,打来的油通常都放在墙角不起眼的地方,煤油灯缺油的时候才提出来添加,小心翼翼的,一方面怕弄脏了衣物、桌子,一方面怕易燃的煤油引来祝融肆虐,回禄嚣张①
家用的煤油灯主体是大约十公分高的玻璃瓶,外围有铝片为套,瓶口是一个铅皮的盖子,中间钻一个小洞,棉纱捻成的灯芯就插在这个洞里,灯芯可以一直伸向瓶底,将煤油汲吸上来,油润的灯芯,火柴一点就燃着了,昏黄摇曳的光芒,就这样温暖着我们的童年。
深夜的时候,面对这样一盏摇曳的灯火,仿佛可以根据古人促膝而谈,读一点诗词,雅兴随之而起,如果能翻阅几则“聊斋”,或许更增加一些古奥之趣,可惜,当时年纪小,只认识李白的铁杵、王冕的荷花!
最温暖的当然不是这摇曳昏黄的灯光,而是灯光下两个相对的人影,一老一少,祖孙两人从“人初静”,守到夜更深,守着永夜,守着灯火,守着长长的一段祖孙相牵系的深情记忆,那是祖母无怨的爱,无尽的心,所有的怀念都从这样温馨的画面进入、泛起……
当灯芯烧黑了,我们用个小竹片剔亮它,挑灯夜战原来就是这样的啊!那情景仿佛剪烛西窗一般,灯芯越烧越长,就要用小剪刀剪除碳化的那小小一截,光,就更亮了!
煤油灯的火焰很容易将墙壁、屋梁熏黑,因此悬挂的地方一直是固定一处,不随便改换,以免房子到处留下乌黑的油烟。
那样的煤油灯,我们家好像只有三盏,人在客厅的时候,灯随我们在客厅,夜读如果是在祖母的房间,灯就随着我们过去。有时,书读到一半,要到客厅拿东西,拿得提着灯过去,脚步不能太急,免得走路的风息将灯吹熄。不知你是否记得我们家是土埆厝?②
风随时可以从破落的竹篾片之间随意进出,风大的时候,我们就得一手举灯,一手遮风护火,步步为营,仿佛履薄的人,战战兢兢。 那情景仿佛护着累世的家产。
在那样的灯火下,一切都荡漾着温馨。
虽然,煤油灯有效的亮度不过是一两尺而已,那样的光晕却是不灭的永恒之火,一直亮在童年的心中。
多少风与云吹送过去了,我们长大了,家里安装电灯了,刚开始,我们只要无烛光的灯泡,五烛光的亮度刚好模拟煤油灯的古意,却免除了油烟的熏染、风动的闪烁,那样笃定而拘谨的五烛光灯泡,是我们使用“电火”的第一步。
此后,四十烛光、六十烛光的灯泡陪伴着我们的成长,日光灯一到,黄光从此成为白光,那又更向前跨过了一步,这时,伴读的祖母早已回到天上去了,惨白的日光灯下总觉得缺少了昔日那份盈满的温馨,总觉得身边嘘寒问暖的声音就这样沉寂了下去,我怅怅然在良好的灯光下写作。
继之而来的美术灯,霓虹灯,将我们的家、我们的城装扮得更美,耀眼、闪烁的灯,增添了一些妖媚,每个家、每个众人进出的地方,都安装了无数的、千奇百怪的灯,入夜以后的都市和乡村,比白天更多了一些新奇和眩惑。
有一次,我从华冈上望向台北,万家灯火里哪一盏是为我而开的?喃喃自语的我在无边的夜里迷失在灯与灯之间。
四十年了,从摇曳昏黄的煤油灯下,我们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坐在讲求爱眼照明的桌前,如果祖母还在,那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境?我常有一个奇怪的想法,在一个万灯闪亮的夜晚,陪祖母静静欣赏着一些光影缤纷!
我说不出喜欢煤油灯的理由,但我知道灯火在我心中的意义。 (有删节)
14、文章细致地描写了煤油灯的外形和使用方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那情景仿佛护着累世的家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喃喃自语的我在无边的夜里迷失在灯与灯之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最后一段说:“我说不出喜欢煤油灯的理由,但我知道灯火在我心中的意义。”综观全文,灯火在作者心中具有什么样的意义?(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5分)
18、从下列12个词中选取最恰当的8个,分别填入短文中的画线处。选词不得重复。(4分)
缀满 扩散 显现 赫然 铺满 陶醉
悄悄 映衬 汇聚 稳稳 散落 沉醉
上海世博会北京馆昨天首次为公众做了一次变换造型的演示。在大型屏幕由蓝色背景缓缓变成一片红色之后,气势恢弘的鸟巢图案就_①_映入眼帘。正当人们在议论下一个图案是什么的时候,只见红色_②_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几颗晶莹剔透的水滴。在水滴逐渐_③_的过程中,屏幕上先是出现一个膜,随后变成多个膜,不一会儿,这些膜就组成了水立方的图案。随后水立方幻化成_④_点点繁星的夜空。令人称奇的是,夜空中的星星不断变大,最后_⑤_成一个巨大的圆形轮廓。伴着美妙的乐曲声,这个巨大的圆形轮廓慢慢_⑥_为国家大剧院。正当人们为此景此情而_⑦_的时候,突然一片灿烂的晴空呈现在人们眼前,在晴空的_⑧_下,天坛祈年殿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答:①_____ ②_____ ③_____ ④_____
⑤_____ ⑥_____ ⑦_____ ⑧_____
19.根据下面的文字,补写后面总括性的句子,每句补写部分不超过15个字。(5分)
关于低碳经济的解释较多,例如:“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就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低碳经济是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观念”等一系列新概念应运而生。
可见,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观念,低碳经济其实 ① ,低碳经济也涉及 ② 。
答:①
②
20.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谦恭是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谦恭是一种甘甜而不燥舌的美味;谦恭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
答:
七、(60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21.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范文五:2014高考语文全国二卷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
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
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
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栽,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
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
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
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
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
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脯
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
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
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
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
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以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
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镝以及相关行会. 商品市场的繁
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场,饰为新奇;假伪之物,
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温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
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谋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
掺假,以次充好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
负责,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料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
卜亦有职.”(《都城纪胜》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
相关人员必领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
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拉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除了由行
会把关外,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
上述朝代对食品流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举措,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也可以为现今我国
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模式的合理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
(摘编自张炸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代统治者严禁未成熟的果实和谷物进入流通市场,以防止此类初级农产品引起
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B《二年律令》与《唐律》都规定,凡出现因脯肉有毒而致人生病的情况,食品所
有者应当立刻焚毁剩余的肉食。
C《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而《唐律》则更加强调对伤害生命的
犯罪行为的追究?
D《唐律》规定,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并故意将脯肉给人吃或出售,而致
人生病者,要判处徒刑一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宋代政府注意到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各种质量问题,进一步加强了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
理工作。
B随着城市民间工商业的繁荣发展,宋代统治者出于对从业者监管的需要,设立了行会这一
政府机构.
C监督从业者的合法经营,同时方便官府向商户、手工业者等收取费用,这也是宋代行会的
重要职责。
D与《唐律》一脉相承,宋代食品安全方面的相关法律也规定,凡故意出售有毒脯肉而致人
死亡者,要予以严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律》将“故与人食并出卖”有毒脯肉造成的后果分为两类,并给予不同的处罚,可见
唐代的法律条文已经较为详尽周密。
B宋代政府引入行会管理方法,既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并按行业对经营者进行登记,
又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
C有关食品安全的规定始于周代,经过汉、唐的发展,到宋代形成了法制相对健全、政府与
行会共同监管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D对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者施以重罚,有助于保障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是唐
宋法律对今人的启示。
语文试题第2页(共10页)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韩文,字贯道,成化二年举进士,除工科给事中,出为湖广右参议。中贵督太和山,干
没公费。文力遏之,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九溪土酋与邻境争地相攻,文往谕,皆服。
弘治十六年拜南京兵部尚书。岁侵,米价翔踊。文请预发军饷三月,户部难之。文曰:“救
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乃发廪十六万石,米价为平。明年召拜户部尚书。文凝厚雍
粹,居常抑抑。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武宗即位,赏赉及山陵、大婚诸费,需银百八十万
两有奇,部帑不给。文请先发承运库,诏不许。文言:“帑藏虚,赏赉自京边军士外,请分
别给银钞,稍益以内库及内府钱,并暂借勋戚赐庄田税,而敕承运库内官核所积金银,著之
籍。且尽罢诸不急费。”旧制,监局、仓库内官不过二三人,后渐添注,或一仓十余人,文
力请裁汰。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文司国计二年,力遏权幸,
权幸深疾之。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
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郎中李梦阳进曰:“公诚及此时率大臣固争,去‘八虎’易易耳。”
文捋须昂肩,毅然改容曰:“善。纵事勿济,吾年足死矣,不死不足报国。”即偕诸大臣伏
阙上疏,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瑾恨文甚,日令人伺文过。逾月,有以伪银输内库
者,遂以为文罪。诏降一级致仕,瑾恨未已,坐以遗失部籍,逮文下诏狱。数月始释,罚米
千石输大同。寻复罚米者再,家业荡然。瑾诛,复官,致仕。嘉靖五年卒,年八十有六。 (节选自《明史·韩文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 振:救济。
B. 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 当:承担。
C. 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 临:面对。
D. 核所积金银,著之籍 著:彰显。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
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B.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
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C.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 /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D.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 /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6.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文为官清正,关注民众生活,他在湖广,妥善处理九溪士酋与临境争第一世;担任南京兵部尚书时,年成歉收,他开仓取粮十六万石,平抑米价。
B.韩文刚正不屈,敢于奏议国事,武宗继位,诸项费用供给不足,他不顾非议,一再提出自己看法;有关机构冗员渐增,他援引成例,着手压缩编制。
C.韩文疾恶如仇,尽力遏制权幸,宦官刘瑾等每日引诱皇上沉溺于声色狗马,不理政事,他采用李梦阳的建议,冒死谏诤,打击了刘瑾等的嚣张气焰。
D.韩文刚者易析,饱受政敌陷害,刘瑾以遗失部籍作为罪名,逮捕韩文,释放后又两次罚米,使他倾家荡产;直到刘瑾被诛后,韩文才复官而后退休。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
(2)即偕诸大臣伏阙上书,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 [宋]郭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 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吴越等地。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生平不详。
8.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
9.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
(二)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
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锖笔在答
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能选做另一道大题里的小题。如果多涂按所答第一大题评分;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鞋刘庆邦
有个姑娘叫守明,十八岁那年就定了亲.定亲的彩礼送来了,是几块做衣服的布料. 媒人一走,母亲眼睛弯弯的,说:“给,你婆家给你的东西。”
“谁要他的东西,我不要!”
“不要好呀,我留着给你妹妹作嫁妆。”
妹妹艰过来,要看看是什么好东西.守明像是捍卫什么似的,坚决不让妹妹看,她把包被放进箱子,啪嗒就锁上了.
家里只有自己时,守明才关了门,把彩礼包儿拿出来。她把那块石榴红的方巾顶在头上,对着镜子左照右照.她的脸红通通的,很像刚下花轿的新娘子.想到新娘子,不知为何,她叹了一口气,鼻子也酸酸的.
按当地的规矩,守明该给那个人做一双鞋了.她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
她把那个人的鞋样子放在床上,张开指头拃了拃,心中不免吃惊,天哪,那个人人 不算大,脚怎么这样大.脚大走四方,不知这个人能不能走四方.她想让他走四方,又不想让他走四方.要是他四处乱走,剩下她一个人在家可怎么办?她想有了,把轻做得稍小些,给他一双小鞋穿,让他的脚疼,走不成四方.想到这里,她仿佛已看见那人穿
上了她做的新鞋,由于用力提鞋,脸都憋得红了.
“合适吗? ”
那个人说合适是合适,就是有点紧.
“穿的次数多了就合适了那个人把新鞋穿了一遭,回来说脚疼.
“你疼我也疼,
那个人问她哪里疼.
“我心疼”
那个人就笑了,说:“那我给你揉揉吧!”
她赶紧把胸口抱住了 .她抱的动作大了些,把自己从幻想中抱了出来.檨摸脸,脸还火辣辣的.
瞎想归瞎想,在动剪子剪袼褙时,她还是照原样儿一丝不差地剪下来了.
第一次看见那个人是在社员大会上,那个人在黑压压的会场中念一篇稿子.她不记得稿子里说的是什么,旁边的人打听那个人是哪庄的,叫什么名字,她却记住了.她当时想,这个男孩子,年纪不大,胆子可够大的,敢在这么多人面前念那么长一大篇话. 她这个年龄正是心里乱想的年龄,想着想着,就把自己和那个人联系到一块儿去了.不知道那人有没有对象,要是没对象的话,不知道喜欢什么样的,
有一天家里来了个媒人,守明正要表示心烦,一听介绍的不是别人,正是让她做梦的那个人,一是浑身冰凉,小脸发白,泪珠子一串串往下掉,母亲以为她对这门亲事不乐意,守明说:“妈,我是舍不得离开您!”
媒人递来消息,说那个人要外出当工人,守明一听有些犯愣,这真应了那句较大走四方的话.此-去不知何时才能回还,她一定得送给那人一点东而’让那个人念着地,记住她,她没有别的可送’只有这一双鞋。
那个从出的日期定下来了,托媒人传话,向她约会。她正好亲手把鞋交给那个人. 约会的地点是村边那座高桥,时间是吃过晚饭,母亲要送她到桥头去,她不让。守明把一切都想好了,那个人若说正好,她就让他穿这双珐上路一人是你的,鞋就是你的,还脱下来干什么临出门,她又改了主意,觉得只让那个人把鞋穿上诚试新就行了,还得让他脱下来,等他回来完婚那一天才能穿?
守明的设想未能实现.她把鞋递给那个人时,让那个人穿上试试.那个人只笑了笑,说声谢谢,就把鞋竖着插进上衣口袋里去了?直到那个人说再见,鞋也没试一下?那个人说再见时,猛地向守明伸出了手,意思要把手握一握.
这是守明没有料到的?他们虽然见过几次面,但从来没有碰过手?她犹豫了一会儿,还是低着头把手交出去了.那个人的手温热有力,握得她的手忽地出了一层汗,接着她身上也出汗了.那个人大概怕她害臊,就把她的手松开了.
守明下了桥往回走时,见夹道的高庄稼中间拦着一个黑人影,她大吃一惊,正要折回身去追那个人,扑进那个人怀里,让她的那个人救她,人影说话了,原来是她母亲. 怎么会是母亲呢!在回家的路上,守明一直没跟母亲说话.
后记:
我在农村老家时,人家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那个姑娘很精心地给我做了一双鞋. 参加工作后,我把那双鞋带进了城里,先是舍不得穿,后来想穿也穿不出去了.第一次回家探亲,
我把那双鞋退给了那位姑娘?那姑娘接过鞋后,眼里一直泪汪汪的.后来我想到,我一定伤害了那位农村姑娘的心,我辜负了她,一辈子都对不起她。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注重从细微处表现人的心灵秘密,守明照镜子时,“不知为何,她叹了一口气,鼻子也酸酸的”,寥寥数语,初恋少女的微妙心理就显露出来了。
B小说善于使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守明的美好形象,就是在与母亲收人家的彩礼、偷偷监视女儿约会等一系列言行的鲜明对比中,逐渐凸显出来的。
C小说擅长在平淡叙述中营造不平常的效果,守明与未婚夫分别后见一黑影,大吃一惊,原来是母亲,这一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情节就颇具匠心。
D小说地方特色鲜明,尤其是“守明像是捍卫什么似的”“在黑压压的会场中念一篇稿子”等日常生活语言的大量使用,更增添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E小说善于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未婚夫和守明约会时随意把鞋插进口袋,分手时又主动与守明握手,表明他虽是一个农村青年却有现代意识?
(2)小说以“鞋”为中心叙亊骂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筒要分析〃(6分)
(3)小说中守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她有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6分)
(4)文末“后记”是独立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还是属于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25分)
爱国科学家邓叔群
经过清华学堂八年苦读,邓叔群于1923年经考试公费留学美国.两时去的同学大多选择学习外交、银行、军事、法律等专业,只有他不听别人劝告,为了解救贫困的中国农民,一心入读康奈尔大学的农林专业.留学期间,目睹同胞受到种族歧视,这激发了他为国争光的民族自尊心,决心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精湛的科学知识.他不仅主科成绩都是A,而且荣获了全美最高科学荣誉学会颁发的两枚金钥趣证幸.正当他博士论文接近完成时,国内岭南大学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导师惠凑推荐了他,但建议他完成论文后再回去.邓叔群却认为,学到先进知识报效祖国,正是自己求学的真正目的,于是当即回国。
在回国后的十年中,为技集我国第一手真菌资料,他手提竹篮,攀山入林,一样一样地采集,逐一鉴定,定名分类.他先后研究鉴定的真菌种类达一两千种,分隶于数个属,其中首次发现的新属5个,新种121个,为世界真菌资源宝库增添了新标本,在世界真菌学史上为我国的真菌科学谱写了重要的第一章,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有自己的真菌科学。在世界著名真
菌分类学家考尔夫教授总结的康奈尔大学120年来作出突出贡献的41位真菌学家中,他是唯一的东方人.
抗战开始不久,为了使自己的研究与国计民生关系更为直接,邓叔群转向了林业研究.他带领助手深入云南、西康、四川一带,勘察森林资源状况.他们冒风雨,顶烈日日,忍饥寒,摸清了该地区森林资源的组成、分布、蓄积量及病虫害等情况,给制了中国的早期林型图,并提出了合理经营、开发和管理原始森林的研究报告,为大后方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其中森林的材积估算、轮伐期、更新方法、造林方针等,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后来,邓叔群拒绝就任农林部副部长,而在甘肃省建设厅厅长张心一的支持下,举家奔赴甘肃,开始黄河上游水土保持的研究.经过几年艰苦奋斗,成功创办洮河林场及三个分场,建立了一整套保证森林更新、营造量大于采伐量的制度,创建了以科学的方法经营和管理森林的新模式.邓叔群认为,水利和林、牧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要根治黄河水患,就必须三者并重.为保持黄河上游水土、减轻下游灾害:他提出了森林生态平衡理论.
1948年,邓叔群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随后,中央研究院要求全体高级研究人员迁往台湾或去美国.他不仅自己明确表示决不离开,还动炅其他同宁共同抵制:他对家人说:“别忘了自己是中国人,要为民族富强而奋斗终生,我决不跟腐败的国民党去台湾,也不去美国”其实在他内心深处’对共产党抱有希望和向往。愿与民族同甘苦,共命运,后来,他早年的学生沈其益受东北解放区领导委托,特地到上海邀请他去东北筹办农学院,他欣然接受邀请,并在半年的时间内,带病编写出一整套农林大学的教材钢要. 作为沈阳农学院创建总指挥,他辛勤工作,调度有方,快速、高效地完成了建设设务.
邓叔群生活俭朴,不图物质享受,新中国成立后,他把抗曰战争前在南京购建的花园洋房捐献给国家,还三次主动提出减薪,抗美援期时,他将自己的积蓄捐作军用。1960年,他受林业部委托,举办森林病理学培训班,为各省培训出教十名专轰技术骨干.培训结束后,他谢绝巨额酬金,只留一张结业合影作纪念.邓叔群一生的选择,都从人民和祖国的需要出发,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科学报国的埋想。
(摘编自《中03真菌学先驱一邓叔群院士》
相关链接
①邓叔群(1902?1970),中国真菌学家.福建福州人.曾任岭南大学、金酸大学,中央大学等校教授,中央研究院研究员.新中国成立后,任沈阳农学院和和东北农学院院长、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 )?主要著作有
②我自幼被外祖母严氏收养.她教我劳动,晓我勤俭,并以民族英雄岳飞、成继光、林则徐等人的事迹勉勘我;教我做人要坚贞不屈、清正廉洁、光明磊落,这一切促使我从小就立志为中华民族的强盛奋斗终生.(摘自《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邓叔群>)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因为种族歧视使邓叔群深受伤害,激发了他的民族自荨心,他决心用最短的时间学到最精
湛的科学知识,为国争光。
B.考虑到岭南大学开学在即,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邓叔群听从导师的建议当即回国,全然不顾自己即将得到的博士学位。
C.邓叔群采集、鉴定的中国真菌标本,填补了世界真菌研究领域的空白.他本人也因为在真菌学领域的卓越贡献而得到世界同行认可。
D.抗战时期,邓叔群与助手开展森林勘察,其研究成果不仅支持了当时的大后方建设,其中不少内容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E.邓叔群基于水利和林、牧并重的思想而提出的森林生态平衡理论.使得黄河上游的水土得以保持,并减轻了下游的水患灾害。
(2)邓叔群不愿意去台湾,也不去美国,而欣然接受邀请去东北筹建农学院?他这样做,既有现实因素,又有思想基础。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6分)
(3)在国家需要时,邓叔群是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作为一位爱国科学家,邓叔群有哪些突出表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8分〉
第II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検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消防工作必须立足于_____.从提高公众的防火意识做起?
②即使现有的产品杨销,也要_____.抓紧技术储备与新产品开发.
③如果我们不从小事做起,_____. 那些细小的苗头最终可能酿成大货.
A.防患未然 防微杜渐 未雨绸缪 B.防患未然 未雨触缪 防微杜渐
C 未雨绸缪 防微杜渐 防患未然 D.未雨绸缪 防患未然 防徽杜渐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他在新作《世界史》的前言中系统地阐述了世界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观念,并将相关理论在该书的编撰中得到实施。
B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他非常喜欢茅盾的小说,对茅盾的《子夜》曾反复阅读, —直被翻得破烂不堪,只好重新装订。
C《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D如果我们能够看准时机,把握机会,那么今天所投资百万元带来的效益,恐怕是五年后投资千万元也比不上的,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马是中国人喜爱的动物,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是极其温顺又充满野性魅力的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己经成为力量与神奇的代表? ①还让人们有了敬马王、打马球、赛马等习俗
②对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③它帮人们种地运货,和人们一起南征北战
④作为六畜之首
⑤马是人类的朋友和伴侣
⑥千里马、老马识途等故事也十分深入人心
A.③②④①⑤⑥ B.36①④⑤②
C.⑤③②⑥①④ D.⑤④②③①⑥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5分)
大家都知道,(1)倘若呼吸停止,生命也将终结,人体通过呼吸(2) 呼出二氧化碳.那你可知道土壌也有呼吸?土壤呼吸和人的呼吸一样,也是一个(3)的过程.
下面是某班级春游活动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6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不少人因为喜欢动物而给它们喂食,某自然保护区的公路边却有如下警示: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它们丧失觅食能力.不听警告执意喂食者,将依法惩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