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柏拉图理念
柏拉图理念
理念论的提出及内容
柏拉图所处的时代,战争不断,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尖锐。在这种社会政治背景下,柏拉图研究哲学有直接的实践目的,并通过自己的实践极力去实现其理想的目标。柏拉图不仅勾勒出一幅改造现实的理想国家蓝图,而且三赴西西里,企图将这一理想付诸现实。理念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立与完善、并为这个目标服务的。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以先师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为基础的。苏格拉底认为,具体的美德是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而不同的,必须找到共同的本质的东西,这就美德(真、善、美、正义等) 的概念(定义) ,它是美德的最真实的东西(或称美德的本质) 。柏拉图把苏格拉底所说的存在于具体的事物中的共同的本质的东西变成了脱离具体事物而存在的东西,并把它们叫做理念。
在希腊语中,“理念”(eidos ,idea )本义指“看见的东西”即形状,转义为灵魂所见的东西。理念就是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柏拉图在《理想国》第十卷中给出了“理念”的定义,他解释道:凡是若干个体有着一个共同名字的,它们就有着一个共同的“理念”或“形式”。柏拉图把它们变成与具体事物相分离的单个的存在物。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理念最根本的特性是它的单一性和自我的同一性,即理念是一个自我完善的整体,所有的理念都是单一而等同的。既是一又同一。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许多事物有许多理念,由这些事物所构成的整体即理念世界。柏拉图认为,在所有的理念中,善的理念是最高的,它在理念世界的地位就象太阳在可见世界的地位,柏拉图把善比作太阳他说:“我称太阳为善的产物善把太阳造得和自己一样”。太阳是可见世界中万物生长的源泉,那么善理念则是理念世界中一切理念得以存在和可知的原因。
(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美学体系的核心。在早期的对话中,柏拉图主要是接受赫拉克利特和苏格拉底的影响,承认可感个体事物是客观存在的,要求从可感的个体事物出发,获得其一般定义,但并没有明确一般究竟是什么和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在柏拉图的中期著作中,由于他接受毕达哥拉斯学派和埃利亚学派的影响,“在客观的处于运动变化的可感事物世界外,并凌驾其上,另行设置了一个客观的、独立的、永恒不变的理念世界,并使前者从属于后者,认为可感世界是由可知的理念世界派生出来的”。这就是柏拉图的典型的中期理念论。柏拉图早期理念论主要集中于《大希庇阿斯篇》,柏拉图在当时虽然已经意识到个别的事物后面隐藏着一个一般的东西,但却并不能清楚的指出其所在,也并不能说出它们的关系。柏拉图中期已经成熟的理念论,在他的《文艺对话集》中主要体现在《会饮篇》和《理想国》(卷
二、卷三至卷十)柏拉图中期已经成熟的理念论,在他的《文艺对话集》中主要体现在《会饮篇》和《理想国》(卷二、卷三至卷十)。在这个时期柏拉图已经明确了那个永恒不变的事物具体是什么,又是怎么样的,与现实世界有着怎样的关系。《会饮篇》中,柏拉图关于理念的解释是:作为一种最高的美,就是为所有美的事物所分有的、绝对的美自身。柏拉图理念论最著名的表述在《理想国》中。在《理想国》卷十中,他
把“理念”认为是感性客观世界的根源,却不受感性客观世界的影响。并且只有“理念”才是真正存在的,感性客观世界是由“理念”派生出来的)
(柏拉图构造理念世界的目的还是为了说明现实世界,那么理念如何派生事物呢?他认为有两种方式:分有与模仿。具体事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分有或分沾了同名的理念。所 以,理念和具体事物既有区别,又是同名的。柏拉图认为,可感世界中的具体事物都是模仿理念而被创造出来的。造物主是根据理念来创造具体事物的,所以事物因摹仿理念而存在。柏拉图在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后,并没有象其他的哲学家那样,极力为自己的体系辩护。相反,柏拉图对理念论的矛盾进行揭露和反思,主要集中在《巴门尼德》篇前半部分。在这篇重要著作中,柏拉图以巴门尼德作为自己思想的代言人,揭露理念论存在的种种矛盾 和困难。第一,关于理念的普遍性问题。柏拉图的理念论具有浓厚的价值含义。柏拉图对存
在公正、美、善等美好而有价值的理念毫无疑问,但对与头发、污泥等低贱的无价值的东西,则坚决否认有它们的理念。然而这样一来,势必将否认任何事物都因理念而存在的理论前提。 第二,分有说中存在困难。事物分有理念而存在,这是柏拉图坚定不移的信念。至于怎样分有,柏拉图承认,事物对同名理念的分有只能有两种方式,即或是整体分有或是部分分有。如果是前者,就与理念的单一性相矛盾。如果是后者,就与理念的完整性相矛盾。两种方式都有不可克服的矛盾。)
柏拉图灵感说
柏拉图关于艺术才能的来源问题,提出“灵感说“,即认为艺术才能来源于灵感,并认为灵感是神灵在诗人身上的赋体。在《伊安篇》中以“磁石说”进行阐述,“(磁石不仅能吸引铁环本身,而且把吸引力传给那些铁环,使它们也像磁石一样,能吸引其他铁环,有时你看到许多个铁环相吸引着,挂成一条长锁链,这些全从一块磁石得到悬在一起的力量。)诗神就像这块磁石,它首先给人灵感,得到这灵感的人们又把它传递给旁人,让旁人接上他们,悬成一条锁链。凡是高明的诗人,无论在史诗或抒情诗方面,都不是凭记忆来做成他们的优美的诗歌,而是因为他们得到灵感,有神力凭附着。”这也是柏拉图对诗人进行分类时,对第一类诗人的灵感来源的界定,并肯定了这类诗人的诗作的艺术价值。
“迷狂”是柏拉图对于诗人创作以及读者欣赏文学作品时心理论活动状态的一种描绘,也是他灵感说的一部分,即神明附体于诗人,使其陷入迷狂状态,从而创作出不同于凭技巧创作的诗歌。他在《裴德若》这样描绘:“世间有四重迷狂:一是预言的迷狂,如巫师宣示神谕;二是教仪的迷狂,如免灾遭难的祈祷者的心理;三是诗兴的迷狂;四是爱情的迷狂。第三种迷狂,是有诗神凭附而来的。它凭附到一个温柔贞洁的心灵,感发它,引它到兴高采烈神色飞舞的境界,流露于各种诗歌,颂赞古代英雄的丰功伟绩,垂为后世的教训。若是没有这种诗神的迷狂,无论谁去敲诗歌的门,他和他的作品都永远站在诗歌的门外,尽管他自己妄想单凭诗的艺术就可以成为一个诗人。他的神志清醒的诗遇到迷狂的诗黯淡无光了。”在这里,柏拉图对艺术活动的心理状态以及外表形态进行了现象性的描绘,即作家创作和读者欣赏中确定会有高度兴奋、气象万千的情景,甚至会有失去常态陷入迷狂的情形。需要指出的是,柏拉图对这种“迷狂”的认识也未加以深入的区分,把巫术、宗教、诗兴、爱情等具有不同的性质的迷醉和癫狂状态统一命名为“迷狂”,这只能说是一种现象性的描绘和现象性描绘基础上的初步概括。
柏拉图模仿
柏拉图是在前人的哲学理论基础之上系统提出了他的“理式—现实—艺术”的模仿理论。柏拉图以理念为基础的“模仿说。
在柏拉图看来,文艺是模仿现实世界而来的,而现实世界又是模仿理念世界而来。并且,只有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现实世界并不是真实的,只是理念世界的“摹本”或“影子”。因此模仿现实世界的艺术只能是“摹本的摹本”或“影子的影子”,“和真理隔了三层”。在《理想国》卷十里,柏拉图为了阐述他这一理论,举了床的例子。他认为床有三种:“第一种是自然中本有的,我想无妨说是神制造的,因为没有旁人能制造它;第二种是木匠造的;第三种是画家制造的”。第一种是理念的床,“也就是床的真实体”;第二种是床的理念的摹本,“只是接近真实体的东西”;第三种也就是模仿床的个别体而画的床,并不是直接模仿床的真实体。这三种床中,只有床的理念是真实的、永恒的。木匠制造个别的床,虽然模仿床的理念,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制造出的床各不相同。所以这种床既没有普遍性,也不是永恒的,因而也不是真实的,只是一种“摹本”或“影子”。画家所画的床虽然是根据木匠所制造的床,但“它只取每件事物的一小部分,而那一小部分也还只是一种影像”。所以就更不真实,只能算是“摹本的摹本”或“影子的影子”。
由此可见,在理念的世界,感性的现实世界和艺术世界三者的关系中,柏拉图认为艺术的基本特征是模仿,而模仿的对象只能是物质世界,因而不能达到理式世界, 不能揭示理式世界的真实的和绝对的美。因此可以理解为理念的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则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则屈居第三性。现实是艺术的直接根源,而“理念”是艺术最终根源。但是柏拉图的“模仿说”是不完备的,他只是从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出发, 认为模仿只是对现实世界的简单模拟,从而否定了艺术的真实性。
亚里士多德模仿
亚里士多德肯定艺术真实性的“模仿说”。
亚里士多德作为柏拉图的学生,并未全盘接受老师的观点。他的观点是在继承和发展柏拉图观点的基础上形成的, 较客观地探讨了艺术与现实的关系问题,形成了完整的、系统化的“模仿说”体系。亚里士多德把文艺模仿的对象建立在了现实的基础上,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 因而也就肯定了艺术的真实性,艺术是对现实世界内在本质和规律的模仿,具有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般来说,诗的起源仿佛有两个原因,都是出于人的天性。人从孩提的时候起就有模仿的本能”。模仿实为人的求职本性的一种表现形式,模仿产生的艺术是以形象的方式认识,是通达真理的特殊求知活动。由此说来,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是一种彻底平民化的艺术哲学。模仿只是一种先天的创造能力,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活动,是人类知识的来源和文明的开端。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模仿之所以能被接受,还源于模仿能给人们带来快感。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对于模仿的作品总是能感到快感。而这种对这种快感的感知存在着两个主体,一个是艺术家,另一个则是欣赏者。一方面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通过艰难的构思再现了现实中的种种生活现象, 运用了自己的创作技巧,同时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作品去,从而使自己的感情得到宣泄, 从而获得一种愉悦感。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在欣赏艺术品的过程中,对艺术品本身产生了一种认知感, 从而得到了心里的满足和愉快,因此产生快感。
但是,亚里士多德明确限定了文学模仿的对象范围,他在讲述诗人的时候,认为诗人的职能不是记录已经发生的事,而是描述出必然性、或然性而可能发生的事,表现某种“类型”的人和事物。在他看来艺术模仿自然的方法有三种:一是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模仿,这是简单的模仿自然;二是按照人们所说所想的那样去模仿,即根据神话传说;三是按照事物应该有的样子去模仿,即按照客观规律描写可能发生的事情。
模仿说的发展
在西方文论中, 第一个自觉地把“模仿”这一概念引入艺术理论并加以系统阐述的是柏拉图。他首先塑造了一个三维世界的宇宙模式。其一是理念世界, 这是最高的世界, 也是唯一的世界; 其二是现实世界, 它是模仿理念世界而来的, 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是不真实的; 最后是艺术世界, 它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 是“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 “与真实隔着两层”。正是从这样的哲学观出发, 柏拉图认为模仿的艺术是不真实的, 对于真理没有多大价值。同时, 由于某些艺术模仿了人性中“低劣的部分”, 无理性的部分, 还会产生“弄假成真”的恶劣影响。
从艺术角度说,“模仿说”的真正创始人当推亚里士多德。他从批判柏拉图唯心主义的机械“模仿说”着手, 建立了自己能动的现实主义的“模仿说”。他认为, 从根本上说, 艺术对现实的模仿并不是柏拉图照镜式的“摹拟”, 而是创造性“摹拟”。
古罗马时期,从艺术理论来说, 西塞罗的“镜子说”, 贺拉斯的“向生活寻找典型”, 都是对古希腊“模仿说”的反响。此后, 历经文艺复兴、古典主义, 直至十八世纪的启蒙主义, “模仿说”一直是欧洲艺术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艺术概念。
文艺复兴是古代希腊罗马艺术与美学的“再生”。意大利画家、建筑家瓦萨利在《优秀建筑家画家雕刻家传》中指出, 那个时代艺术的目的在模仿自然, 表现人的个性, 发扬人的思想感情, 从而再一次高举起古希腊“模仿说”的大旗, 也体现了萌芽的资产阶级文化的因素。 到十六世纪, 随着古典文艺的复兴和反对教会诗学的需要, 诠释学派的卡斯特尔维屈罗从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出发, 进一步研究了诗与散文、诗与历史的区别。指出诗是想象的艺术, 偏重于创造性的摹拟; 散文是求实的作品, 偏重于事实的记录和推理的思维。诗与历史更重要的区别在题材方面。诗人运用想象来虚构故事, 史家则靠事实用语言记录下来。这样, 诗的本质就被归结到创造作用和想象作用上。诗是创造性的模拟, 诗是想象的虚构, 这是文艺复兴时期诗学理论的共识。这一时期的艺术家和思想家虽一般都坚持“艺术模仿自然”这个传统的现实主义观点, 但并不一般地满足于古希腊罗马的“ 模仿”理论。达·芬奇既重申了亚里士多德“按照事物应该有的样子”去创造的美学理想, 同时, 又将艺术的题材由亚里士多德的一般地模仿人类行为扩大到人的内心生活, 扩大到整个自然界。
十七世纪是文学发展的古典主义时期。古典主义所模仿的自然不是朴素的自然, 而是经过作家选择、加工的自然, 就文学而言, 主要是描写人性的自然。艺术的目的在于像真实而不是写真实。在此, 他们推出了“像真性”这个艺术准则, 也就是说作家要凭借理性或良知的指导来了解普遍恒常的人性, 写出人性的善恶, 这样的模仿自然才能逼真, 即“像真”。理性与良知作为精神现象, 不可能脱离时代和历史的局限, 古典主义对理性与良知的阶级规范使其无可避免地重蹈柏拉图的覆辙。尽管古典主义的“像真性”表现出诸多与文艺复兴艺术的“近似性”原则的一致性, 但它与真正的“模仿”理论相去甚远。
十八世纪的启蒙主义。启蒙主义思想家批判吸收了笛卡尔的“理性”观和伽桑狄的“自然”观, 对“艺术模仿自然”的理论重新作出了自己的解释。狄德罗强调“模仿”不是依样画葫芦式的临摹, 也不仅仅是对事物外形的仿制, 而是要探求事物的内在关系, 即事物内在的本质与美。艺术家还必须区别现实的真实与理想的真实, 不仅要写出自然的真实, 还要从自然的真实中提炼出艺术的理想。狄德罗的“模仿说”与前期“模仿说”相比, 在对“模仿”理论的具体研究和创作方法的深入探讨上无疑有了巨大的进展, 而其中对主体真实与艺术理想的探求也透露出浪漫主义诗学的某种端倪。
十八世纪末, 浪漫主义运动兴起, 浪漫主义文学的抒情性与主观性表现了与传统“模仿说”相异的美学原则。十九世纪三十年代,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在西欧登上历史舞台, “模仿说”的基本原则又再度高扬。夏莱伊在《艺术与美》一书中指出:“现实主义, 有时也叫自然主义, 主张艺术以摹仿自然为目的”。在这里, 夏莱伊把现实主义与十九世纪中后期的自然主义相混淆。事实上, 这两个艺术流派虽然在主张“艺术模仿自然”这一点上是一致的, 但现实主义主张艺术模仿本质的真实, 自然主义主张艺术模仿现象的真实, 在理论上的分歧是非常鲜明的。
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对艺术“模仿说”的贡献主要是充实了其中的“典型化”理论。巴尔扎克明确指出, “严格摹写现实”的作家, 是“描绘人类典型的画家”。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不仅努力再现生活“细节的真实”, 还力图“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表现了对“艺术模仿自然”原则的新的追求。而十九世纪自然主义艺术理论的代表左拉则主张文学家应该是一位“单纯的事实记录者, 文学要探讨自然, 探讨一切的存在和事物, 抛弃想象、理想, 回到事实, 回到自然和人, 自然就是我们的全部需要”。左拉的艺术理论绝对地强化了艺术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从而违背了艺术自身应有的规律, 走向了艺术真实的反面。
范文二:柏拉图认为世界是不完美的
----------------------------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柏拉图认为世界是不完美的,人类所认识的世界之上还有一个“理念的世界”,而“理念的世界”是完美的。例如:人类是无法在现实世界做出完美的圆的,但是理念的世界里,这种圆是存在的,人类世界的圆不过是对理念的世界的一种近似。用这种思想理解洞穴比喻,则很好理解了:人类就是囚徒,他们受限于感官等因素而只能看到物品的投影,这种投影或许可以理解为现实世界中存在许多仅仅是对理念的世界进行近似的事物。囚徒们看不到的地方才是真实的世界,但是囚徒却认为那些投影就是真实世界了。人类就如囚徒一样,将理念世界在现实中的投影奉为真实,而没有尝试探索理念的世界。柏拉图的比喻恰恰是为了指出这点
这个比喻是柏拉图用来试图解释理型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区别。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都是理型世界的倒影,理型世界才是世界的本质,是完美的。这就好比是模具和造出来的物品的区别。同样的模具造出来的东西实际上是不可能相同的。就好比是在洞穴中,我们普通人只看到了倒映在洞穴墙壁上的影子,却把它当成是这个世界的本质所在;而我们人类中的哲学家们在转过身来时,看到了真正的世界的样子,看到了理型的世界本身,而不再只是倒影。他认为自己找到了世界本源的答案。于是他奔走相告,试图让普通人明白虚幻的“现实世界”本身;可是,普通人根本不可能理解所谓理型世界的意义,而认为其生活的世界才是本质的所在,认为哲学家是试图扰乱其正常的生活。 柏拉图的洞穴理论的意义在于,哲学家试图引导人们认识世界的本质,打破加在普通人身上的枷锁,或者是蒙蔽双眼的有色眼镜。
《黑》明显也有这样的思想:当NEO他们发现自己不过是一种工具,而世界是被设计出来的精良时,存在的虚无与荒诞感就出现了。但是他们却最终承担起存在的荒诞,选择了一份”救世主“的事业,自我成就,这就是存在主义的内容啊。不过我觉得这跟海德格尔关系不算很密切,跟加缪的思想更贴近其实,我觉得《黑客帝国》与另外两个哲学家的思想更为密切:柏拉图在《理想国》当中阐述的“洞穴理论”,以及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录》的”邪恶精灵“假说。我以前在接触这些理论时,经常有一个念头:这不就是《黑客帝国》么。
沃卓斯基的《黑客帝国》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电影史上的全新革命,绿色背景特效幕,子弹时间,西方电影运用中国功夫,酷酷的黑色风衣,墨镜?..当我们一遍又一遍的沉迷于它的炫目特效时,我们是否想过沃卓斯基俩兄弟真正想带给我们的是什么,仅仅是这些吸引眼球的表面功夫,还是想利用这些表面功夫来表达他们更深层的内涵,他们的思想,他们的理念,他们对这个世界的不满,疑惑和抗议。
沃卓斯基兄弟是这个时代的先行者,他们的思想太过超前,于是很难让普通人理解,并且在这个世界的芸芸众生中显得格格不入。这和另一位智者柏拉图很像,早在2000多年前柏拉图就提出了著名的
----------------------------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
----------------------------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洞穴理论”。在一个看不见阳光的洞穴中生活着三个人,他们全身被紧紧的绑着只能勉强的移动头部,他们的身后是燃烧着的火把,身前是一面很大的石墙,他们只能看到因火把的光反射后映在墙上而出现的各种物体的影子,而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看到的只是物体的影子,他们以为花,以为自己就是那个样子。可有一天,他们其中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在剧痛中学着向前迈步,他首先被熊熊燃烧的火光刺痛了双眼,当他来到洞穴门口的时候灿烂的阳光使他眩晕,痛苦,近于盲目。可渐渐的他适应了真实的阳光,他睁开了双眼,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花,他在水的倒影中看到了真实的自己。于是他很高兴的回到洞穴把他看到的真实世界告诉他的另外两个同伴,可他们并不相信他,还嘲笑他是疯子。
电影《黑客帝国》中的主人公尼奥起初生活在电脑设计的程序“母体”当中,他在“母体”里的身份是一个名叫安德森的电脑骇客,一个大型公司的普通职员。他每天按部就班的工作,麻木无味的生活着,渐渐他开始厌倦这种乏味的生活,开始怀疑自己,他很迷茫,他觉得自己变得很模糊,一点也不真实。他就像生活在柏拉图所描绘的洞穴中的人一样,只能看到一个“拟态”的,被歪曲的,被刻意设计和重新构架过的世界。他感觉被某种莫名的东西所控制,他想反抗可力不从心且找不到方向。电影里的另一个人物莫菲斯是一个已近走出了“母体”世界的人,他领导着和他一样不愿被“母体”所欺骗控制的
----------------------------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
----------------------------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人去解救依然生活在“母体”世界的人。他象征着第一个走出洞穴的人,他看到了“母体”外真实的世界,于是他返回洞穴期望解救更多的人。而尼奥就是其中之一。当他帮助尼奥摆脱“母体”控制后首次带尼奥去看真实世界时,尼奥的反映就和刚从洞穴中来到洞穴门口的人一样,感到的不是超然的解脱而是痛苦,是强烈的,难以忍受的恐惧。现实的世界已成为一片废墟,天空被黑云笼罩终日不见阳光,人类被机器所奴役,不再通过胎生繁衍,而是由机器所栽培最后成为提供机器运作的能量-----电池。现实往往太过真实而显得残酷。尼奥无法接收莫菲斯带给他的真实,他开始怀疑到底什么才是真实,还是根本就没有真实。那个洞穴般的“母体”带给他的世界太过“逼真”,那是一个有着高度次序,一个没有意外的世界,它让人安然的在里面生活,人类在里面可以享受美食,可以享受爱情,可以享受着豪华汽车和舒适的高级别墅,“母体”承载着人类一切美好和邪恶的欲望,它让人难以割舍而沉醉其中。里面的另一个人物赛佛就因为现实太过残忍而留念“母体”的富贵生活而变成了叛徒,而后出卖莫菲斯使其身陷重围。“母体”就像柏拉图的洞穴一样,蒙蔽了人的双眼让他们看不到现实。让他们看不到真实的自己,看不到自己如奴隶般的被操控,让他们心甘情愿的生活在这个虚构迷幻的世界里。
电影花了很长的时间来描述尼奥是怎样在莫菲斯的开导下一步一步摆脱“母体”对自己的影响而适应真实的世界。莫菲斯教他如何
----------------------------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
----------------------------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适应“阳光”,让他学会在“母体”里控制自己的能力,但更重要的是让尼奥学会了如何解放自己的心灵。在很大程度上沃卓斯基和柏拉图就像在扮演莫菲斯,一个先行者。一个帮住人去理解真实世界的人,而这个人往往被大多数人所排挤和误解,甚至仇恨。柏拉图为了宣扬自己的政治理念三下西西里岛,可三次都无功而返,一次还因为触怒了统治者被变卖为奴隶。沃卓斯基兄弟在片场打下手很长时间以维持生活,他们的剧本因太过晦涩而屡屡被拒之门外。先行者要走的道路注定是曲折布满了荆棘。在影片的最后,主人公尼奥如耶稣般的复活,他眼中的“母体”已经是一个由0,1等数字构成的世界,他已完全解码了“母体”,他看清了由它所设计的“拟态”环境,他甚至能预测到它的下一步行动,尼奥此刻就好比已经适应了阳光的“洞穴人”,看清了虚构的一切真正的分清了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构。电影《黑客帝国》以尼奥的飞翔作为结束,象征着他已经完全摆脱了“母体”的控制,他开始慢慢了解自己是谁,开始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柏拉图和沃卓斯基都因无法成为尼奥那样的人而遗憾,柏拉图已经离我们远去,沃卓斯基兄弟还在努力。
那我和你呢,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真实的吗,你真的就是你自己吗,我们会不会也生活在另一个“母体”,另一个洞穴中,我们现在眼中的一切究竟是真实还是虚幻的,你有好好想过吗~,如果现在莫菲斯在你面前拿出可以让你看到现实的红色药丸和可以让你忘记一
----------------------------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
----------------------------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切继续生活在“母体”的蓝色药丸让你选择的话,你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何为真实,在《黑客帝国》里尼奥穿梭在虚拟世界、真实世界、电子程序世界、锡安城、机械城到底哪里才是真的;《盗梦空间》里从现实世界,依次第一层梦境、第二层梦境、第三层梦境、第四层梦境到迷失域什么才是现实。尼奥吃下红色的药丸,试图去揭开“真实”,但是经历了才发现,所谓真实世界的锡安不过是为了让Matrix更加平衡设计的一道程序。柯布的盗梦队伍,一步步走进人类的潜意识、无意识甚至时间无穷尽的混沌Limbo,这里的人也分不清真实与虚幻的界限,到结尾柯布最终是走出了梦境回到现实,还是依然停留在某个虚幻的N层梦空间里。
两部影片相隔十年,都是在讲述真实与虚幻的古老哲学命题。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讲过关于洞穴的寓言。洞穴里的囚犯们脖子上、手上、以及脚上都戴着镣铐,他们从一生下来就是这个样子,动弹不得,面对墙上的影子,以为就是真实世界的样子,他们甚至不觉得自己是囚犯,因为从没有人走出过洞穴,除了眼前所见的事物之外他们不知道还有其它任何事物或者别的生活方式。
这个寓言可谓经典,柏拉图也不愧为是哲学家中的哲学家。在网上看到一段关于柏拉图的死亡:说已经80高龄的柏拉图兴致勃勃地参加一个弟子的婚礼,众位青年在一边尽情地欢歌,畅快地饮酒,他突然感到自己累了,就坐到椅子上休息片刻。谁知这伟大哲人的小憩竟成了永恒,他安详地坐在那里,长眠而未起,好像依然在思考天上人间的玄妙问题。不得不说这样的死亡出乎意料,但若是把这位伟大哲人代入电影的剧情里去,那故事也是如此的经典——柏拉图是否在尽情欢哥的时候意识到自己所处的虚幻,死亡是否为这位通向真理世界的一个契机,这里也只能尽情臆想,柏拉图是否意识到了自己就是他寓言中“洞穴”里的囚徒。他穷尽一生的思考,是不是只是一场梦。
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设,虚拟和现实的存在就像电脑屏幕里和屏幕外,我们就是如此区分这两个词语的区别,在这个范围里现实和虚幻就隔着一块液晶显示屏。但是如果如盗梦空间里所演,这一种区别,仅仅只是第四层和第三层的区分,或者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区分,那我们到底是在梦里还是在现实里。
就像盗梦空间里柯布对造梦者说梦里的每一个人都是你自己的投射。莫斐斯对尼欧说:“如果你指的是触觉、嗅觉、味觉和视觉,那全是大脑接收的电子讯号。整个世界的虚拟影像就在这个程序上进行。这两句话让我产生了思考,这个世界是不是仅仅是比我们高一个维度的高智商生物的模拟程序或者是我们生活在仅仅是在一个人的大脑中,柏拉图是不是意识到这一点所以逃脱了这里。如果这是真的那肯定会有很多人受不了,会发疯发狂,谁都不敢更深入的想下去,假如证实自己仅仅只是一条代码或者只是一个神经细胞传送的电子讯号,那么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虚妄。像《黑客帝国》里的一个词语所说“真实的荒漠”,一无所有。
还好我们没有得出结论,还有活下去的希望。
这样的“阴谋”还好只在电影荧幕上出现,在哲学家的大脑皮层上涌动。我们现在不用在乎何为真是何为虚幻,我们在乎的只是油米酱醋茶的生活细节,老百姓不关注何为真实何
----------------------------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
----------------------------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为虚幻,他们认定吃到嘴里的就是真的,穿在身上的就是真的。实用才是真理。照这么说来那么柏拉图的洞穴是否就没有什么意义,盗梦空间和黑客帝国仅仅只是一场闹剧,他问既然你不能来区分我们存在的世界是否是虚幻,不能证明那一端的真实,那真与假于我何用,如果庄周闹不清自己是蝴蝶还是庄周,那么蝴蝶就是蝴蝶,庄周就是庄周。分不清镜子里和镜子外,那就把镜子打破就行了。但社会、人性本身的复杂却终归难以以如何简单暴力的论证便能轻易得到答案。
事情如果真的那么简单就好了,如果柏拉图没有想到砸破镜子,那他也妄称哲学家。“洞穴”的意义还是有它的社会性。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像柏拉图所言的“洞穴”,人们在物欲的冲击中被带走,每天的生活忙忙碌碌三点一线,目标和理想被金钱掩埋,动作机械,思维僵化,浑浑噩噩不知所云 ,在大街上行走和路人擦肩而过就如同照着镜子,一个个和自己如此不同,一个个却又如此相像。钱权就如同洞穴中囚徒们脖子、手上及脚上的镣铐,生来如此,动弹不得。金钱和权力好像成为了所谓的“真实”,那些得到它的人就是“柏拉图”,是成功者。所有人追随成功者,去模仿他的经历,硬生生把自己捏成成功者的模样,以为自己找寻到了“真实”。成功学里有一句话:成功是可以复制的。不可否认这句话很励志,但是这句话也像一副毒药,没人再愿意停下来想一想,所有人都急功近利朝着成功的方向奔跑,背弃理想和初衷,甩脱思考和反省。柏拉图死了。人们更愿意走在大家都在走的路,他们愿意相信这是通向“真实”的路,不管是不是自己真实心意,不管是不是他人硬性规定,甚至不管是不是真有其路。
《黑客帝国》中尼奥是一个救世主,因为他是这个严密逻辑世界中的一个Bug,有自己的思想,用真实的石头去砸开虚幻的镣铐,砸开镣铐后他发现破除虚幻达到的是另一个虚幻,这打破了我们始终认为在虚拟的背后一定有一个真实与之相对应的传统二元思维。尼奥最终屈从于这个世界,但是作为一个心灵的革命者,他破除了自身的迷惘。《盗梦空间》柯布为达成再次回家的愿望,一层层的深入梦空间,最终在第四层梦空间里,斩断自己对亡妻的思念,跳脱出自己的界限,最追回到家中拥抱自己的孩子,不管最后他是否还在梦中,现实和虚幻已经没有了讨论的必要。当我们直面了自己的内心以后,虚拟和现实的界限也就随之破除。只有在硬币落地的时候你才可以判断出何为正反,但是当硬币抛出停留在空中的时候自己心里肯定已经有了正反的标准。
如果仿象的对面还是仿象,那破除虚幻到底是为了什么,如果没有所谓真实实,那“真实”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电影作为公众艺术,在传递社会状态,关注大众心态中担任重要职责,而无论是《黑客帝国》还是《盗梦空间》正是这个时代芸芸众生内心的写实,面对社会斑驳复杂以及情感杂糅交错,每个人心中仿佛都有一个的洞穴,藏匿自己,抬起头来便是面对墙上的漆黑身影,你尽力的睁眼去寻找,但举目迷茫。洞穴里的囚犯一直被柏拉图所定义着,他们终日只看到墙上的影子,他们用眼睛看到的洞穴就是“真实”世界。但是若是闭上双眼用心眼去看,那对囚徒而言洞穴和外面的世界仅仅只是他们自己的臆想,真正地真实和虚幻在于他们认识世界的眼睛。
真实到底是什么,那很难界定,若非要下一个模糊的定义,我认为:有痛,有梦,上下求索
----------------------------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
范文三:柏拉图认为世界是不完美的
柏拉图认为世界是不完美的,人类所认识的世界之上还有一个“理念的世界”,而“理念的世界”是完美的。例如:人类是无法在现实世界做出完美的圆的,但是理念的世界里,这种圆是存在的,人类世界的圆不过是对理念的世界的一种近似。用这种思想理解洞穴比喻,则很好理解了:人类就是囚徒,他们受限于感官等因素而只能看到物品的投影,这种投影或许可以理解为现实世界中存在许多仅仅是对理念的世界进行近似的事物。囚徒们看不到的地方才是真实的世界,但是囚徒却认为那些投影就是真实世界了。人类就如囚徒一样,将理念世界在现实中的投影奉为真实,而没有尝试探索理念的世界。柏拉图的比喻恰恰是为了指出这点
这个比喻是柏拉图用来试图解释理型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区别。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都是理型世界的倒影,理型世界才是世界的本质,是完美的。这就好比是模具和造出来的物品的区别。同样的模具造出来的东西实际上是不可能相同的。就好比是在洞穴中,我们普通人只看到了倒映在洞穴墙壁上的影子,却把它当成是这个世界的本质所在;而我们人类中的哲学家们在转过身来时,看到了真正的世界的样子,看到了理型的世界本身,而不再只是倒影。他认为自己找到了世界本源的答案。于是他奔走相告,试图让普通人明白虚幻的“现实世界”本身;可是,普通人根本不可能理解所谓理型世界的意义,而认为其生活的世界才是本质的所在,认为哲学家是试图扰乱其正常的生活。 柏拉图的洞穴理论的意义在于,哲学家试图引导人们认识世界的本质,打破加在普通人身上的枷锁,或者是蒙蔽双眼的有色眼镜。
《黑》明显也有这样的思想:当NEO他们发现自己不过是一种工具,而世界是被设计出来的精良时,存在的虚无与荒诞感就出现了。但是他们却最终承担起存在的荒诞,选择了一份”救世主“的事业,自我成就,这就是存在主义的内容啊。不过我觉得这跟海德格尔关系不算很密切,跟加缪的思想更贴近其实,我觉得《黑客帝国》与另外两个哲学家的思想更为密切:柏拉图在《理想国》当中阐述的“洞穴理论”,以及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录》的”邪恶精灵“假说。我以前在接触这些理论时,经常有一个念头:这不就是《黑客帝国》么。
沃卓斯基的《黑客帝国》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电影史上的全新革命,绿色背景特效幕,子弹时间,西方电影运用中国功夫,酷酷的黑色风衣,墨镜?..当我们一遍又一遍的沉迷于它的炫目特效时,我们是否想过沃卓斯基俩兄弟真正想带给我们的是什么,仅仅是这些吸引眼球的表面功夫,还是想利用这些表面功夫来表达他们更深层的内涵,他们的思想,他们的理念,他们对这个世界的不满,疑惑和抗议。
沃卓斯基兄弟是这个时代的先行者,他们的思想太过超前,于是很难让普通人理解,并且在这个世界的芸芸众生中显得格格不入。这和另一位智者柏拉图很像,早在2000多年前柏拉图就提出了著名的
“洞穴理论”。在一个看不见阳光的洞穴中生活着三个人,他们全身被紧紧的绑着只能勉强的移动头部,他们的身后是燃烧着的火把,身前是一面很大的石墙,他们只能看到因火把的光反射后映在墙上而出现的各种物体的影子,而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看到的只是物体的影子,他们以为花,以为自己就是那个样子。可有一天,他们其中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在剧痛中学着向前迈步,他首先被熊熊燃烧的火光刺痛了双眼,当他来到洞穴门口的时候灿烂的阳光使他眩晕,痛苦,近于盲目。可渐渐的他适应了真实的阳光,他睁开了双眼,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花,他在水的倒影中看到了真实的自己。于是他很高兴的回到洞穴把他看到的真实世界告诉他的另外两个同伴,可他们并不相信他,还嘲笑他是疯子。
电影《黑客帝国》中的主人公尼奥起初生活在电脑设计的程序“母体”当中,他在“母体”里的身份是一个名叫安德森的电脑骇客,一个大型公司的普通职员。他每天按部就班的工作,麻木无味的生活着,渐渐他开始厌倦这种乏味的生活,开始怀疑自己,他很迷茫,他觉得自己变得很模糊,一点也不真实。他就像生活在柏拉图所描绘的洞穴中的人一样,只能看到一个“拟态”的,被歪曲的,被刻意设计和重新构架过的世界。他感觉被某种莫名的东西所控制,他想反抗可力不从心且找不到方向。电影里的另一个人物莫菲斯是一个已近走出了“母体”世界的人,他领导着和他一样不愿被“母体”所欺骗控制的人去解救依然生活在“母体”世界的人。他象征着第一个走出洞穴的
人,他看到了“母体”外真实的世界,于是他返回洞穴期望解救更多的人。而尼奥就是其中之一。当他帮助尼奥摆脱“母体”控制后首次带尼奥去看真实世界时,尼奥的反映就和刚从洞穴中来到洞穴门口的人一样,感到的不是超然的解脱而是痛苦,是强烈的,难以忍受的恐惧。现实的世界已成为一片废墟,天空被黑云笼罩终日不见阳光,人类被机器所奴役,不再通过胎生繁衍,而是由机器所栽培最后成为提供机器运作的能量-----电池。现实往往太过真实而显得残酷。尼奥无法接收莫菲斯带给他的真实,他开始怀疑到底什么才是真实,还是根本就没有真实。那个洞穴般的“母体”带给他的世界太过“逼真”,那是一个有着高度次序,一个没有意外的世界,它让人安然的在里面生活,人类在里面可以享受美食,可以享受爱情,可以享受着豪华汽车和舒适的高级别墅,“母体”承载着人类一切美好和邪恶的欲望,它让人难以割舍而沉醉其中。里面的另一个人物赛佛就因为现实太过残忍而留念“母体”的富贵生活而变成了叛徒,而后出卖莫菲斯使其身陷重围。“母体”就像柏拉图的洞穴一样,蒙蔽了人的双眼让他们看不到现实。让他们看不到真实的自己,看不到自己如奴隶般的被操控,让他们心甘情愿的生活在这个虚构迷幻的世界里。
电影花了很长的时间来描述尼奥是怎样在莫菲斯的开导下一步一步摆脱“母体”对自己的影响而适应真实的世界。莫菲斯教他如何适应“阳光”,让他学会在“母体”里控制自己的能力,但更重要的是让尼奥学会了如何解放自己的心灵。在很大程度上沃卓斯基和柏拉
图就像在扮演莫菲斯,一个先行者。一个帮住人去理解真实世界的人,而这个人往往被大多数人所排挤和误解,甚至仇恨。柏拉图为了宣扬自己的政治理念三下西西里岛,可三次都无功而返,一次还因为触怒了统治者被变卖为奴隶。沃卓斯基兄弟在片场打下手很长时间以维持生活,他们的剧本因太过晦涩而屡屡被拒之门外。先行者要走的道路注定是曲折布满了荆棘。在影片的最后,主人公尼奥如耶稣般的复活,他眼中的“母体”已经是一个由0,1等数字构成的世界,他已完全解码了“母体”,他看清了由它所设计的“拟态”环境,他甚至能预测到它的下一步行动,尼奥此刻就好比已经适应了阳光的“洞穴人”,看清了虚构的一切真正的分清了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构。电影《黑客帝国》以尼奥的飞翔作为结束,象征着他已经完全摆脱了“母体”的控制,他开始慢慢了解自己是谁,开始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柏拉图和沃卓斯基都因无法成为尼奥那样的人而遗憾,柏拉图已经离我们远去,沃卓斯基兄弟还在努力。
那我和你呢,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真实的吗,你真的就是你自己吗,我们会不会也生活在另一个“母体”,另一个洞穴中,我们现在眼中的一切究竟是真实还是虚幻的,你有好好想过吗~,如果现在莫菲斯在你面前拿出可以让你看到现实的红色药丸和可以让你忘记一切继续生活在“母体”的蓝色药丸让你选择的话,你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何为真实,在《黑客帝国》里尼奥穿梭在虚拟世界、真实世界、电子程序世界、锡安城、机械城到底哪里才是真的;《盗梦空间》里从现实世界,依次第一层梦境、第二层梦境、第三层梦境、第四层梦境到迷失域什么才是现实。尼奥吃下红色的药丸,试图去揭开“真实”,但是经历了才发现,所谓真实世界的锡安不过是为了让Matrix更加平衡设计的一道程序。柯布的盗梦队伍,一步步走进人类的潜意识、无意识甚至时间无穷尽的混沌Limbo,这里的人也分不清真实与虚幻的界限,到结尾柯布最终是走出了梦境回到现实,还是依然停留在某个虚幻的N层梦空间里。
两部影片相隔十年,都是在讲述真实与虚幻的古老哲学命题。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讲过关于洞穴的寓言。洞穴里的囚犯们脖子上、手上、以及脚上都戴着镣铐,他们从一生下来就是这个样子,动弹不得,面对墙上的影子,以为就是真实世界的样子,他们甚至不觉得自己是囚犯,因为从没有人走出过洞穴,除了眼前所见的事物之外他们不知道还有其它任何事物或者别的生活方式。
这个寓言可谓经典,柏拉图也不愧为是哲学家中的哲学家。在网上看到一段关于柏拉图的死亡:说已经80高龄的柏拉图兴致勃勃地参加一个弟子的婚礼,众位青年在一边尽情地欢歌,畅快地饮酒,他突然感到自己累了,就坐到椅子上休息片刻。谁知这伟大哲人的小憩竟成了永恒,他安详地坐在那里,长眠而未起,好像依然在思考天上人间的玄妙问题。不得不说这样的死亡出乎意料,但若是把这位伟大哲人代入电影的剧情里去,那故事也是如此的经典——柏拉图是否在尽情欢哥的时候意识到自己所处的虚幻,死亡是否为这位通向真理世界的一个契机,这里也只能尽情臆想,柏拉图是否意识到了自己就是他寓言中“洞穴”里的囚徒。他穷尽一生的思考,是不是只是一场梦。
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设,虚拟和现实的存在就像电脑屏幕里和屏幕外,我们就是如此区分这两个词语的区别,在这个范围里现实和虚幻就隔着一块液晶显示屏。但是如果如盗梦空间里所演,这一种区别,仅仅只是第四层和第三层的区分,或者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区分,那我们到底是在梦里还是在现实里。
就像盗梦空间里柯布对造梦者说梦里的每一个人都是你自己的投射。莫斐斯对尼欧说:“如果你指的是触觉、嗅觉、味觉和视觉,那全是大脑接收的电子讯号。整个世界的虚拟影像就在这个程序上进行。这两句话让我产生了思考,这个世界是不是仅仅是比我们高一个维度的高智商生物的模拟程序或者是我们生活在仅仅是在一个人的大脑中,柏拉图是不是意识到这一点所以逃脱了这里。如果这是真的那肯定会有很多人受不了,会发疯发狂,谁都不敢更深入的想下去,假如证实自己仅仅只是一条代码或者只是一个神经细胞传送的电子讯号,那么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虚妄。像《黑客帝国》里的一个词语所说“真实的荒漠”,一无所有。
还好我们没有得出结论,还有活下去的希望。
这样的“阴谋”还好只在电影荧幕上出现,在哲学家的大脑皮层上涌动。我们现在不用在乎何为真是何为虚幻,我们在乎的只是油米酱醋茶的生活细节,老百姓不关注何为真实何为虚幻,他们认定吃到嘴里的就是真的,穿在身上的就是真的。实用才是真理。照这么说来那么柏拉图的洞穴是否就没有什么意义,盗梦空间和黑客帝国仅仅只是一场闹剧,他问既然你不能来区分我们存在的世界是否是虚幻,不能证明那一端的真实,那真与假于我何用,如果庄周闹不清自己是蝴蝶还是庄周,那么蝴蝶就是蝴蝶,庄周就是庄周。分不清镜子里和镜子外,那就把镜子打破就行了。但社会、人性本身的复杂却终归难以以如何简单暴力的论证便能轻易得到答案。
事情如果真的那么简单就好了,如果柏拉图没有想到砸破镜子,那他也妄称哲学家。“洞穴”的意义还是有它的社会性。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像柏拉图所言的“洞穴”,人们在物欲的冲击中被带走,每天的生活忙忙碌碌三点一线,目标和理想被金钱掩埋,动作机械,思维僵化,浑浑噩噩不知所云 ,在大街上行走和路人擦肩而过就如同照着镜子,一个个和自己如此不同,一个个却又如此相像。钱权就如同洞穴中囚徒们脖子、手上及脚上的镣铐,生来如此,动弹不得。金钱和权力好像成为了所谓的“真实”,那些得到它的人就是“柏拉图”,是成功者。所有人追随成功者,去模仿他的经历,硬生生把自己捏成成功者的模样,以为自己找寻到了“真实”。成功学里有一句话:成功是可以复制的。不可否认这句话很励志,但是这句话也像一副毒药,没人再愿意停下来想一想,所有人都急功近利朝着成功的方向奔跑,背弃理想和初衷,甩脱思考和反省。柏拉图死了。人们更愿意走在大家都在走的路,他们愿意相信这是通向“真实”的路,不管是不是自己真实心意,不管是不是他人硬性规定,甚至不管是不是真有其路。
《黑客帝国》中尼奥是一个救世主,因为他是这个严密逻辑世界中的一个Bug,有自己的思想,用真实的石头去砸开虚幻的镣铐,砸开镣铐后他发现破除虚幻达到的是另一个虚幻,这打破了我们始终认为在虚拟的背后一定有一个真实与之相对应的传统二元思维。尼奥最终屈从于这个世界,但是作为一个心灵的革命者,他破除了自身的迷惘。《盗梦空间》柯布为达成再次回家的愿望,一层层的深入梦空间,最终在第四层梦空间里,斩断自己对亡妻的思念,跳脱出自己的界限,最追回到家中拥抱自己的孩子,不管最后他是否还在梦中,现实和虚幻已经没有了讨论的必要。当我们直面了自己的内心以后,虚拟和现实的界限也就随之破除。只有在硬币落地的时候你才可以判断出何为正反,但是当硬币抛出停留在空中的时候自己心里肯定已经有了正反的标准。
如果仿象的对面还是仿象,那破除虚幻到底是为了什么,如果没有所谓真实实,那“真实”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电影作为公众艺术,在传递社会状态,关注大众心态中担任重要职责,而无论是《黑客帝国》还是《盗梦空间》正是这个时代芸芸众生内心的写实,面对社会斑驳复杂以及情感杂糅交错,每个人心中仿佛都有一个的洞穴,藏匿自己,抬起头来便是面对墙上的漆黑身影,你尽力的睁眼去寻找,但举目迷茫。洞穴里的囚犯一直被柏拉图所定义着,他们终日只看到墙上的影子,他们用眼睛看到的洞穴就是“真实”世界。但是若是闭上双眼用心眼去看,那对囚徒而言洞穴和外面的世界仅仅只是他们自己的臆想,真正地真实和虚幻在于他们认识世界的眼睛。
真实到底是什么,那很难界定,若非要下一个模糊的定义,我认为:有痛,有梦,上下求索
范文四:柏拉图 理念论
推荐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国家篇》第五卷后半部分到第七卷提出了与政治学相对的纯哲学问题,全面地论述自己的理念论。
一、理念论的提出
柏拉图在《国家篇》中说,唯有哲学家就是王,或者这个世界上的王和君主都具有哲学的精神和力量,使政治的伟大和智慧合而为一,并把那些只追求两者之一的庸人驱除到一旁去的时候,国家才有获得生命并见天日的可能。如果是这样我们就必须确定构成哲学家的是什么,以及什么是我们所谓的哲学。 什么是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哲学家是一个爱智慧的人,是与那些庸俗的追求趣闻者不同的人,是爱“洞见真理”的人。什么是哲学,柏拉图认为:哲学是一种洞见,是对真理的洞见。在柏拉图看来哲学是一个动词,哲学是爱智慧、爱真理的人认识事物、获得知识、洞见真理的行为。柏拉图说,假如一个人爱好美的事物,爱看新悲剧、新图画、爱听新音乐,这样的人不是哲学家。因为他只是爱好美的事物,而哲学家则是爱好美的自身。仅仅爱好美的事物的那个人是在做梦,而认识绝对美的那个人则是清醒的,前者只不过有意见,而后者则有知识。 什么是意见、什么是知识呢,柏拉图认为:意见就是关于既存在又不存在的事物的意见,知识就是关于绝对、永恒、不变事物的知识。柏拉图认为,一切可感觉的个别对象都具有既存在又不存在的矛盾性质,仅适于作意见的对象,而不适于作知识的对象。不可被人感觉到但可被人知道的绝对永恒与不变的事物是知识的对象,那些看到绝对永恒与不变事物的人是有知识的,而不仅仅有意见。
柏拉图由此提出了人可感觉的、既存在又不存在的事物和绝对永恒与不变事物的话题,他把人可感觉到的、既存在又不存在的个体事物称为假象,把不可被人感觉到但可被人知道的、绝对永恒与不变的一般事物称为理念。 柏拉图的理念论哲学是建立在实在与现象相互区别基础之上的,这种区别最初是由巴门尼德提出来的,后来得到了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的继承,继而影响了柏拉图。
二、理念论的内容
柏拉图在《国家篇》中说:对于许多相似的个体动物,我们都能够指着它真切地说这是一只猫。我们所说的“猫”这个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显然那是与每一个个体的猫不同的东西。一个动物是一只猫,看来是因为它分享了一切猫所共有的一般性质。没有象“猫”这样一般的字,则语言就无法通行,所以这些字不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如果“猫”这个字有含意的话,那它的含意就不是指这只猫或那只猫,而是指普遍的猫性。这种猫性既不随个体的猫而出生,而当个体的猫死去的时候也不随个体猫的死去而消失。事实上,它在空间和时间上是没有定位的,它是永恒的。
柏拉图在《国家篇》最后一卷的一篇序言里对理念进行了明确的阐述。
柏拉图解释道:凡是若干个体有着一个共同名字的,它们就有着一个共同的“理念”或“形式”。例如,虽然有着很多张床,但只有一个床的“理念”或“形式” ,正如镜子里所反映的床仅仅是现象而非实在,所以各个不同的床也不是实在的,而只是“理念”的慕本,而“理念”才是一张实在的床,而且是由神所创造的。对于这个由神所创造出来的床,我们可以有知识,但是对于木匠们所创造出来的许多张床,我们只能有意见了。哲学家只对一个理想的床感到兴趣,而不是对感觉世界中所发现的许多张床感到兴趣。
柏拉图认为:人们日常感觉到的个别事物,“总是变化不居的、不真实的” ,只有通过理性所认识的永恒不变的一般事物,才是真实的“绝对存在” 。例如,美的个体事物是可变和不固定的,它因人因时而异,甲说美、乙说丑,此时美、彼时丑,因而不真实,只有一般的美,才是真实的存在,才是实体。他说:“如果有人告诉我,一个东西之所以是美的,乃是因为它有美丽的色彩或形式等等,我将置之不理。因为这些只足以使我感觉错乱” 。 在柏拉图看来,理念或形式是共同名字表述和界定的、若干或许多个体事物共同分享或分有的、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的一般实体事物。
柏拉图把世界分成两个:一个是由个别事物组成的、我们用肉眼可以看见的现象世界,他称之为“可感世界” ,一个是由理念组成的、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的理念世界,他称之为“可知世界”。他认为这两个世
界的关系是原本和慕本的关系,理念世界是原本、模型,现象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或慕本。 柏拉图又把理念划分为若干等级。最低一级的是具体事物的理念,例如:桌子、椅子、床等。高一级的是数学、几何学方面的理念,例如:方、园、三角等。最高级的理念就是“善” ,善是创造世界一切的力量,它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
三、理念论的功绩
柏拉图的理念论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理念论的产生标志着西方哲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进步,开创了强调共相、追求普遍性和形而上者的哲学道路。追求世界的本源、共相、绝对、形而上者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社会的哲学认识实践活动具有的基本表现形式,从柏拉图及其它许多古代思想家提出和强调共相问题以来,共相问题以各种不同的形式一直流传到今天,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追求的问题其实质就是共相问题。
理念论发现和提出了个别与一般的矛盾现象,指出了个体事物可以被人感觉到,一般事物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的认识特征,揭示了同名可感事物是若干或许多、同名理念是一的客观事实,初步界定、区分和彰显了个别事物与一般事物,创立了现象和理念的基本概念,对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作出了巨大贡献。
柏拉图理念论的基本思想
柏拉图的哲学理论是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其宇宙论、知识论、国家说等都是建立在理念论上的,理念论是其全部思想体系的核心,基本思想大致有:
(1)理念的概念。柏拉图认为,我们的感官所感知到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动不定的,因而都是不真实的,真正实在的东西(存在)是不动不变的;这种真实的存在就是绝对的永恒不变的概念。柏拉图把这种一般概念称之为“理念”,这种“理念”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而独立存在的。所有的理念构成一个客观独立存在的世界,即理念世界,这是唯一真实的世界。至于我们的感官所接触到的具体事物所构成的世界,是不真实的虚幻的世界。这样,在柏拉图那里就出现了真实世界(理念)与幻影世界(个别事物)之间的对立。
(2)理念和具体事物的关系。柏拉图提出,理念也是具体事物所追求的目的,具体事物要想达到它,但永远不能达到,因为它是绝对的、永恒的,而具体事物总是相对的、流逝的。他把理念看作永恒不变的“真正的实在”,个别事物有生有灭,但理念则永存无息。柏拉图认为,各类事物都有其理念,他把事物的理念分为最低级、较高一级、更高级、最高级四个层次:具体事物的理念是最低级的理念;数学或科学的概念或范畴是较高一级的理念;艺术和道德的理念是更高级的理念;在所有理念之上,最高级的理念就是“善”。善是至高无尚的理念,是认识和真理的源泉,是超乎一切之上的,没有其他理念能与之相比。各种理念在善的理念的统辖下,形成一个有条理的、真实的世界。又因为善的理念是最高的理念,所以它也是其他理念追求的目的,是宇宙最高的目的。这样,以善的理念为最高级的理念世界就形成为一个目的论的体系。柏拉图认为,哲学的任务就是用逻辑思维来把握这个理念世界的本质和内在秩序。
(3)理念论在自然观方面的表现??宇宙生成说。柏拉图认为理念是真实的存在,具体事物则是不真实的。巨匠或造物主以理念世界为蓝图或模型,以善的理念为指导,将各种理念的模样加诸原始混沌的“物质”,使之成为一个有序的世界。巨匠塑造世界是为了要体现善,至善者必定要善,也必定希望一切都趋向善。柏拉图又认为,巨匠所塑造的世界不仅是至善至美的,而且是惟一的。地球是这个世界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有规则地按一定的轨道运行。这个轨道也必须是最完善的几何图形,而圆形是最完善的图形,所以天体都按圆形的轨道运行。柏拉图的宇宙生成说是理念在自然观方面的具体表现。它不仅是唯心主义的,而且充满了宗教神秘主义色彩。
(4)知识是对理念的认识。柏拉图认为,只有理念世界才是知识的对象,因为理念世界才是永恒不变的,是真实存在的。他认为,感情知觉并不是真正的知识,因为知觉也是相对的、易变的、不真实的,他称这种认识为所谓“意见”;只有认识到理念,或者说认识到事物“本身”,那才算是真正的认识。柏拉图所谓的理念实质上就是事物的一般概念,所以他所谓的知识也就是对一般概念的认识。在他看来,这种一般概念不能通过感觉
认识到,而只有通过“心灵自身”,也就是通过思维活动才能达到。柏拉图把认识的对象分成了“两个世界”,相应地知识也分为两种:知性的(或理智的)知识和理性的知识。柏拉图把知识分为四个等级:理性是最高部分,其次是知性(或理智),再次是信念,最后是想像(或猜测)。其中每一种认识的真实性和明确性的程度都与它们的对策的真实性和明确性的程度相对应。柏拉图认识的四等级理论是建立在唯心主义理念论的基础上的,与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学说有本质区别。但是,必须承认,这种理论在认识的发展史上还是有一定意义的。
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浅析
文\艳磊
在柏拉图的哲学里,“理念”是超越于我们可以感觉的、变化着的现象世界的永恒不变的存在。在《斐多篇》里,就有对“理念”的定义般的叙述。柏拉图说:“其自身只是有一种形态,同样的形态,同样的状态永远保持”。因此,“理念”也被称为“本真存在”,或者“存在自身”。它不是人心、以至神心中单纯的思想(当然,神的思想有赖于他们),是超越于人的思维、意见和想象而存在,又在众多的现象世界里捕捉到它之所以存在的现象,出现在事物里的本质里,并且只有人的理性才能企及。
所谓的“理念”是通过人是理性抽象得出的具体事物所具有的共同的普遍性,并独立于具体的事物之外,并且作为其存在之根据的现实存在,也就是说,理念是模型,是事物的摹本,事物是理念的产物,是从理念那里“分有”得来的。
我们所看到的个别事物如桌椅、床、颜色等都是一个现象实体,而在每个实体的那一种类都存在一个且只有一个永远的理念。正像柏拉图经常提到的“美的理念”那样,那是一种真正的美,不是现在世界里可见可感的那些“美的事物”,而是“美的本身”。它是众多的“美的事物”,如鲜花、风景等现象里所拥有的一种共同的本质一样存在。然而美的理念与美的本质又不同,因为“本质”存在于事物的内部,而“理念”超越于事物存在。事物的本质是“模仿”或“分有”了“理念”才拥有与此相似的事物存在。那么,一个东西它“分有”了什么样的理念,就是什么样是存在,分有到什么程度,就与以理念的型相相似到什么程度。因此,“理念”就是事物存在的根据,人要想获得真正的“知识”,就必须以“理念”为对象,否则我们一切认识都只是“意见”。
我们知道了认识要以“理念”为对象,那么,每个独立的类的事物无论好坏、重要还是不重要就都有一个独立的“理念”,这样的“理念”就繁多了,有事物、关系、声调、大小、美等等的“理念”了,这样“理念”就是无数多的了。
但是,“理念”虽然无数多个,他们并非乱成一团或者毫无秩序。他们构成很有条理的现象世界。但是所以的“理念”并非同等存在的,在“理念世界”(相对于现象世界)里,有一种“理念”是特殊的存在,那就是“善的理念”。各种“理念”按照逻辑次序排列,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善至的理念”是在这个整体中居于高无上的地位,在它之外没有与之同等级的“理念”,也就被称为“理念之理念”,是“理念”世界里最高的存在且是君临一切的。
柏拉图在《国家篇》里以“日喻”对“善的理念”作了说明,就是犹如自然界由于受太阳的照射,使自然万物称为可视的状态。那是因为,阳光在使眼睛拥有视力的同时也让被视物得以现象。更进一步,太阳不但赋予万物以光和热,从而促使万物成长,成为万物生成的原因。“善的理念”在理念世界的作用也与太阳一样,首先,它赋予思维存在的各种真理性与被认识的可能。其次,又赋予被思维存在之所以存在的依据。就这样,“善的理念”成为这两种因素得以成立的理由,也就是成为各种“理念”存在与被认识的原因。那是因为,万物之所以要分有“理念”,以“理念”为目标,都是为了追求完美,而要追求完美就必须“模仿”典型,典型之所以成为典型就是因为它存在最近的状态。这种最佳的状态完全来自于“善的理念”之赋予。柏拉图认为,现象世界的万物由于以“理念”为典型而存在,而众多“理念”又都由于“善的理念”的存在而获得其存在的理由和被现象世界模仿的原因。因此,“善的理念”作为最高的存在,成为一切存在的终极目标。
这样,理念论体系的核心价值“善的理念”在柏拉图哲学里就这样确证了。然而柏拉图所要建立“理念论”的目的一方面是要认识世界,为我们怎样认识世界、怎样获得真正的知识即获得真理,提供了一条具有方法论意义上的道路;另一方面是要改变世界,建立一个美好的理想的世界。这样“理想国”就在“善的理念”或“理念论”理论框架下应运而生了,从某种意义上说,“理想国”就是“理念论”的一种实践。
在“理念”理论指导下,柏拉图那里描绘的最好的蓝图就是“理想国”。国家的组织应该像整个宇宙世界和个人的德性的灵魂一样,那就是理性应该在其中占统治地位。社会上有许多阶级,正如灵魂有着各种功能,各个阶级之间的关系也相当于健康灵魂中各种功能之间的关系。一个国家的每个阶级,无论是从事工业、军事、和守卫,做自己的工作,坚守自己的岗位,一个国家就会实现正义。正义就是占有自己应该有的,做自己应该做的,守本分,不管其他闲事。同样,国家的任务就在于实现德性和幸福;国家体制和法的目的在于为使尽可能多的人为善而创造条件,即保证社会福利。
尽管人们可以嘲讽设计者对一个难以指望其整全实现的社会政治方案的过分迷恋,但“理想国”在下述意义上有着对于人类来说的永恒的价值魅力:它追求一种“整体美”,它敢于承诺“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最大的幸福或者至善在理想国里是可以可到实现的,并能寻求一个先前不曾有人过的世界。
这是为现实存在的国家架起一个可供借鉴比照的模范类型,它为“善的理念”之光所照明,又把这光折射给可感的人世间。在柏拉图的意象中,“理想国”的具体方案的设计也许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要让生活在一个国家中的人不能没有对国家理想状态的向往,因此,他甚至承认“理想国”那样的城邦在“地球上是找不到的”,
但他却说:“或许天上建有它的一个原型,让凡是希望看见它的人能看到自己在那里定居下来。至于它是现在存在还是将来才能存在,都没有关系”这种以“理想国”为模板的国家建构却提示着一种不离现实关切,又不落后于现实关切的终极眷注。
时至今日,但就我们站在现实的角度来看,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一个完善国家的理想,是人间的梦想,他的许多的“理想”在斯巴达已经实现,不少的“理想”被认为是今天的事实。
对理念论的反思和修正
柏拉图对理念论的反思,主要集中在《巴门尼德》篇前半部分。在这篇重要著作中,柏拉图以巴门尼德作为自己思想的代言人,打着批判“少年苏格拉底”的旗号,以分有说为批判对象反思了自己早期和中期的一些基本论点。
(一)对理念论的反思
第一,关于理念的普遍性问题。柏拉图的理念论具有浓厚的价值含义,所以虽然按理念论所说,每类事物都有一个同名理念作为存在的根据,但是对树、火、人等自然物是否存在理念的问题,他却犹疑不决;对头发、污泥、秽物等低下事物,他更是决口否认有同名的理念存在。然而这样一来,势必将否认任何事物都因理念而存在的理论前提。于是,柏拉图对这个引起他不安的问题采取了回避的态度,“恐怕陷入无底的谬说泥坑中而殄灭。”[19]
第二,关于理念的被分有问题。事物分有理念而存在,这是柏拉图坚定不移的信念。至于怎样分有,他以前避而不谈,但现在却不能再回避了。柏拉图承认,事物对同名理念的分有只能有两种方式,即或是整体分有或是部分分有。但这两种方式都有困难,因为理念的首要特性是单一完整性。如果一个理念整个地被许多同名事物分有,那就等于说一个理念同时整个地存在于许多个别事物中,这样就导致了理念同其自身的分裂,破坏了自身单一性。如果事物分有理念的一部分,那就破坏了理念的完整性,把同一理念肢解成很多部分了。不仅如此,在分有“大于”、“小于”、“等于”等理念时,还会出现非常荒谬的结论:分有“大于”的事物必须小于“大于”(因为它只是部分分有),也就是说,是“小于”使事物分有“大于”从而成为“大于”的。分有“等于”、“小于”时也会出现类似情况。既然只能有两种分有方式,而这两种方式都难成立,那么分有说本身是否成立呢,柏拉图感到左右为难。
第三,关于理念被摹仿的问题。在分有说遇到困难时,柏拉图又搬出摹仿说来辩解。他说,所谓万物摹仿理念,无非是说它们被造得类似理念。但是,这种辩解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引出了新的麻烦。因为如果个别事物类似理念,理念也就类似个别事物。它们之间之所以类似(即有共同性),只能是由于分有了同一个理念的结果。如此类推,第一个理念和事物类似是共同分有了第二个理念,而事物、第一理念和第二理念之间的类似还得靠分有第三理念……。所以,如果理念与分有它的事物类似,就会引出新的理念而且是永无止境的。
第四,关于理念、神和我们的关系问题。通过上述三个反思,柏拉图虽然已感到把理念分离出来作为独立存在“真是困难重重”,但他敏锐地指出,这些困难还不是最大的,真正“骇人听闻”的“巨大困难”是由此产生的两个严重后果。因为如果分有说和摹仿说都不成立,理念世界和事物世界的联系就会割断,就会推出两个无法接受又不得不接受的结论。首先,“美本身、善本身及其它我们认为自身存在的理念,是不为我们所认知的。”本来是作为认识对象而设立的东西现在由于各处一域竟然无法认识,它还有什么意义呢,其次,“如果神是最完美的主人,具有最精确的知识,那么,他作为主人不能统治我们,他的知识不涉及我们或我们世界的任何事情。我们的权威不能伸展到神,我们的知识也不能知道神圣的事物。如此推论,神不是我们的主人,不知道人类的事情”。[20]
柏拉图无疑是不会也不能允许上面这两个结论出现的。现在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彻底放弃两个世界的理论,否定理念论的关键性观点??理念与事物分离而独立存在。另一条是坚持理念论的基本前提,作一些局部的修正。
柏拉图虽然有勇于揭露自己学说弱点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精神,但是却无法放弃其哲学的基本观点,所以他选择了后一条路。他明确宣称:“如果一个人注意到这些及类似的困难,便否认有事物的形式(即理念??引者注),不承认每个事物都有它自己的、总是同一的、决定性的形式,那么他的理智将无处落脚。他将完全毁坏进行诡辩的能力”。[21]在他看来,产生矛盾的根源不在理念自身的分离,而在于对理念特性的认识,因此摆脱困境的出路在于加强思维训练,重新认识理念的特性及其关系。他说:“我觉得这是由于你没有充足的预备训练而努力定义美、公正、善及所有其它形式的缘故。……应趁着年轻,用一门看起来毫无用处,被许多人称作市井闲谈的技艺来训练和培养自己”。[22]这门技艺,就是他在《巴门尼德》篇后半部提出的八组假言推论和《智者篇》中建立的通种论。通过这些思辨性的讨论,柏拉图把思考的重心从理念与事物之间的关系转移到理念与理念之间的关系上来,企图修正某些观点,以摆脱理论上的困境。
范文五:柏拉图认为世界是不完美的 (2)
柏拉图认为?世界是不完?美的,人类所认识?的世界之上?还有一个“理念的世界?”,而“理念的世界?”是完美的。例如:人类是无法?在现实世界?做出完美的?圆的,但是理念的?世界里,这种圆是存?在的,人类世界的?圆不过是对?理念的世界?的一种近似?。用这种思想?理解洞穴比?喻,则很好理解?了:人类就是囚?徒,他们受限于?感官等因素?而只能看到?物品的投影?,这种投影或?许可以理解?为现实世界?中存在许多?仅仅是对理?念的世界进?行近似的事?物。囚徒们看不?到的地方才?是真实的世?界,但是囚徒却?认为那些投?影就是真实?世界了。人类就如囚?徒一样,将理念世界?在现实中的?投影奉为真?实,而没有尝试?探索理念的?世界。柏拉图的比?喻恰恰是为?了指出这点?
这个比喻是?柏拉图用来?试图解释理?型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区?别。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都?是理型世界?的倒影,理型世界才?是世界的本?质,是完美的。这就好比是?模具和造出?来的物品的?区别。同样的模具?造出来的东?西实际上是?不可能相同?的。就好比是在?洞穴中,我们普通人?只看到了倒?映在洞穴墙?壁上的影子?,却把它当成?是这个世界?的本质所在?;而我们人类?中的哲学家?们在转过身?来时,看到了真正?的世界的样?子,看到了理型?的世界本身?,而不再只是?倒影。他认为自己?找到了世界?本源的答案?。于是他奔走?相告,试图让普通?人明白虚幻?的“现实世界”本身;可是,普通人根本?不可能理解?所谓理型世?界的意义,而认为其生?活的世界才?是本质的所?在,认为哲学家?是试图扰乱?其正常的生?活。 柏拉图的洞?穴理论的意?义在于,哲学家试图?引导人们认?识世界的本?质,打破加在普?通人身上的?枷锁,或者是蒙蔽?双眼的有色?眼镜。
《黑》明显也有这?样的思想:当NEO他?们发现自己?不过是一种?工具,而世界是被?设计出来的?精良时,存在的虚无?与荒诞感就?出现了。但是他们却?最终承担起?存在的荒诞?,选择了一份?”救世主“的事业,自我成就,这就是存在?主义的内容?啊。不过我觉得?这跟海德格?尔关系不算?很密切,跟加缪的思?想更贴近其?实,我觉得《黑客帝国》与另外两个?哲学家的思?想更为密切?:柏拉图在《理想国》当中阐述的?“洞穴理论”,以及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录》的”邪恶精灵“假说。我以前在接?触这些理论?时,经常有一个?念头:这不就是《黑客帝国》么。
沃卓斯基的?《黑客帝国》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电影?史上的全新?革命,绿色背景特?效幕,子弹时间,西方电影运?用中国功夫?,酷酷的黑色?风衣,墨镜?..当我们一遍?又一遍的沉?迷于它的炫?目特效时,我们是否想?过沃卓斯基?俩兄弟真正?想带给我们?的是什么,仅仅是这些?吸引眼球的?表面功夫,还是想利用?这些表面功?夫来表达他?们更深层的?内涵,他们的思想?,他们的理念?,他们对这个?世界的不满?,疑惑和抗议?。
沃卓斯基兄?弟是这个时?代的先行者?,他们的思想?太过超前,于是很难让?普通人理解?,并且在这个?世界的芸芸?众生中显得?格格不
入。这和另一位?智者柏拉图?很像,早在200?0多年前柏?拉图就提出?了著名的“洞穴理论”。在一个看不?见阳光的洞?穴中生活着?三个人,他们全身被?紧紧的绑着?只能勉强的?移动头部,他们的身后?是燃烧着的?火把,身前是一面?很大的石墙?,他们只能看?到因火把的?光反射后映?在墙上而出?现的各种物?体的影子,而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看?到的只是物?体的影子,他们以为花?,以为自己就?是那个样子?。可有一天,他们其中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在剧痛中学?着向前迈步?,他首先被熊?熊燃烧的火?光刺痛了双?眼,当他来到洞?穴门口的时?候灿烂的阳?光使他眩晕?,痛苦,近于盲目。可渐渐的他?适应了真实?的阳光,他睁开了双?眼,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花?,他在水的倒?影中看到了?真实的自己?。于是他很高?兴的回到洞?穴把他看到?的真实世界?告诉他的另?外两个同伴?,可他们并不?相信他,还嘲笑他是?疯子。
电影《黑客帝国》中的主人公?尼奥起初生?活在电脑设?计的程序“母体”当中,他在“母体”里的身份是?一个名叫安?德森的电脑?骇客,一个大型公?司的普通职?员。他每天按部?就班的工作?,麻木无味的?生活着,渐渐他开始?厌倦这种乏?味的生活,开始怀疑自?己,他很迷茫,他觉得自己?变得很模糊?,一点也不真?实。他就像生活?在柏拉图所?描绘的洞穴?中的人一样?,只能看到一?个“拟态”的,被歪曲的,被刻意设计?和重新构架?过的世界。他感觉被某?种莫名的东?西所控制,他想反抗可?力不从心且?找不到方向?。电影里的另?一个人物莫?菲斯是一个?已近走出了?“母体”世界的人,他领导着和?他一样不愿?
被“母体”所欺骗控制?的人去解救?依然生活在?“母体”世界的人。他象征着第?一个走出洞?穴的人,他看到了“母体”外真实的世?界,于是他返回?洞穴期望解?救更多的人?。而尼奥就是?其中之一。当他帮助尼?奥摆脱“母体”控制后首次?带尼奥去看?真实世界时?,尼奥的反映?就和刚从洞?穴中来到洞?穴门口的人?一样,感到的不是?超然的解脱?而是痛苦,是强烈的,难以忍受的?恐惧。现实的世界?已成为一片?废墟,天空被黑云?笼罩终日不?见阳光,人类被机器?所奴役,不再通过胎?生繁衍,而是由机器?所栽培最后?成为提供机?器运作的能?量-----电池。现实往往太?过真实而显?得残酷。尼奥无法接?收莫菲斯带?给他的真实?,他开始怀疑?到底什么才?是真实,还是根本就?没有真实。那个洞穴般?的“母体”带给他的世?界太过“逼真”,那是一个有?着高度次序?,一个没有意?外的世界,它让人安然?的在里面生?活,人类在里面?可以享受美?食,可以享受爱?情,可以享受着?豪华汽车和?舒适的高级?别墅,“母体”承载着人类?一切美好和?邪恶的欲望?,它让人难以?割舍而沉醉?其中。里面的另一?个人物赛佛?就因为现实?太过残忍而?留念“母体”的富贵生活?而变成了叛?徒,而后出卖莫?菲斯使其身?陷重围。“母体”就像柏拉图?的洞穴一样?,蒙蔽了人的?双眼让他们?看不到现实?。让他们看不?到真实的自?己,看不到自己?如奴隶般的?被操控,让他们心甘?情愿的生活?在这个虚构?迷幻的世界 ?里。
电影花了很?长的时间来?描述尼奥是?怎样在莫菲?斯的开导下?一步一步摆?脱“母体”对自己的影?响而适应真?实的世界。莫菲斯教他?如
何适应“阳光”,让他学会在?“母体”里控制自己?的能力,但更重要的?是让尼奥学?会了如何解?放自己的心?灵。在很大程度?上沃卓斯基?和柏拉图就?像在扮演莫?菲斯,一个先行者?。一个帮住人?去理解真实?世界的人,而这个人往?往被大多数?人所排挤和?误解,甚至仇恨。柏拉图为了?宣扬自己的?政治理念三?下西西里岛?,可三次都无?功而返,一次还因为?触怒了统治?者被变卖为?奴隶。沃卓斯基兄?弟在片场打?下手很长时?间以维持生?活,他们的剧本?因太过晦涩?而屡屡被拒?之门外。先行者要走?的道路注定?是曲折布满?了荆棘。在影片的最?后,主人公尼奥?如耶稣般的?复活,他眼中的“母体”已经是一个?由0,1等数字构?成的世界,他已完全解?码了“母体”,他看清了由?它所设计的?“拟态”环境,他甚至能预?测到它的下?一步行动,尼奥此刻就?好比已经适?应了阳光的?“洞穴人”,看清了虚构?的一切真正?的分清了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构。电影《黑客帝国》以尼奥的飞?翔作为结束?,象征着他已?经完全摆脱?了“母体”的控制,他开始慢慢?了解自己是?谁,开始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柏拉图和沃?卓斯基都因?无法成为尼?奥那样的人?而遗憾,柏拉图已经?离我们远去?,沃卓斯基兄?弟还在努力 ?。
那我和你呢?,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真实?的吗,你真的就是?你自己吗,我们会不会?也生活在另?一个“母体”,另一个洞穴?中,我们现在眼?中的一切究?竟是真实还?是虚幻的,你有好好想?过吗~,如果现在莫?菲斯在你面?前拿出可以?让你看到现?实的红色药?丸和可以让?你忘
记一切?继续生活在?“母体”的蓝色药丸?让你选择的?话,你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何为真实,在《黑客帝国》里尼奥穿梭?在虚拟世界?、真实世界、电子程序世?界、锡安城、机械城到底?哪里才是真?的;《盗梦空间》里从现实世?界,依次第一层?梦境、第二层梦境?、第三层梦境?、第四层梦境?到迷失域什?么才是现实?。尼奥吃下红?色的药丸,试图去揭开?“真实”,但是经历了?才发现,所谓真实世?界的锡安不?过是为了让?Matri?x更加平衡?设计的一道?程序。柯布的盗梦?队伍,一步步走进?人类的潜意?识、无意识甚至?时间无穷尽?的混沌Li?mbo,这里的人也?分不清真实?与虚幻的界?限,到结尾柯布?最终是走出?了梦境回到?现实,还是依然停?留在某个虚?幻的N层梦?空间里。
两部影片相?隔十年,都是在讲述?真实与虚幻?的古老哲学?命题。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讲过关于?洞穴的寓言?。洞穴里的囚?犯们脖子上?、手上、以及脚上都?戴着镣铐,他们从一生?下来就是这?个样子,动弹不得,面对墙上的?影子,以为就是真?实世界的样?子,他们甚至不?觉得自己是?囚犯,因为从没有?人走出过洞?穴,除了眼前所?见的事物之?外他们不知?道还有其它?任何事物或?者别的生活?方式。
这个寓言可?谓经典,柏拉图也不?愧为是哲学?家中的哲学?家。在网上看到?一段关于柏?拉图的死亡?:说已经80?高龄的柏拉?图兴致勃勃?地参加一个?弟子的婚礼?,众位青年在?一边尽情地?欢歌,畅快地饮酒?,他突然感到?自己累了,就坐到椅子?上休息片刻?。谁知这伟大?哲人的小憩?竟成了永恒?,他安详地坐?在那里,长眠而未起?,好像依然在?思考天上人?间的玄妙问?题。不得不说这?样的死亡出?乎意料,但若是把这?位伟大哲人?代入电影的?剧情里去,那故事也是?如此的经典?——柏拉图是否?在尽情欢哥?的时候意识?到自己所处?的虚幻,死亡是否为?这位通向真?理世界的一?个契机,这里也只能?尽情臆想,柏拉图是否?意识到了自?己就是他寓?言中“洞穴”里的囚徒。他穷尽一生?的思考,是不是只是?一场梦。
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设,虚拟和现实?的存在就像?电脑屏幕里?和屏幕外,我们就是如?此区分这两?个词语的区?别,在这个范围?里现实和虚?幻就隔着一?块液晶显示?屏。但是如果如?盗梦空间里?所演,这一种区别?,仅仅只是第?四层和第三?层的区分,或者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区分,那我们到底?是在梦里还?是在现实里?。
就像盗梦空?间里柯布对?造梦者说梦?里的每一个?人都是你自?己的投射。莫斐斯对尼?欧说:“如果你指的?是触觉、嗅觉、味觉和视觉?,那全是大脑?接收的电子?讯号。整个世界的?虚拟影像就?在这个程序?上进行。这两句话让?我产生了思?考,这个世界是?不是仅仅是?比我们高一?个维度的高?智商生物的?模拟程序或?者是我们生?活在仅仅是?在一个人的?大脑中,柏拉图是不?是意识到这?一点所以逃?脱了这里。如果这是真?的那肯定会?有很多人受?不了,会发疯发狂?,谁都不敢更?深入的想下?去,假如证实自?己仅仅只是?一条代码或?者只是一个?神经细胞传?送的电子讯?号,那么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虚妄。像《黑客帝国》里的一个词?语所说“真实的荒漠?”,一无所有。
还好我们没?有得出结论?,还有活下去?的希望。
这样的“阴谋”还好只在电?影荧幕上出?现,在哲学家的?大脑皮层上?涌动。我们现在不?用在乎何为?真是何为虚?幻,我们在乎的?只是油米酱?醋茶的生活?细节,老百姓不关?注何为真实?何为虚幻,他们认定吃?到嘴里的就?是真的,穿在身上的?就是真的。实用才是真?理。照这
么说来?那么柏拉图?的洞穴是否?就没有什么?意义,盗梦空间和?黑客帝国仅?仅只是一场?闹剧,他问既然你?不能来区分?我们存在的?世界是否是?虚幻,不能证明那?一端的真实?,那真与假于?我何用,如果庄周闹?不清自己是?蝴蝶还是庄?周,那么蝴蝶就?是蝴蝶,庄周就是庄?周。分不清镜子?里和镜子外?,那就把镜子?打破就行了?。但社会、人性本身的?复杂却终归?难以以如何?简单暴力的?论证便能轻?易得到答案?。
事情如果真?的那么简单?就好了,如果柏拉图?没有想到砸?破镜子,那他也妄称?哲学家。“洞穴”的意义还是?有它的社会?性。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像柏?拉图所言的?“洞穴”,人们在物欲?的冲击中被?带走,每天的生活?忙忙碌碌三?点一线,目标和理想?被金钱掩埋?,动作机械,思维僵化,浑浑噩噩不?知所云 ,在大街上行?走和路人擦?肩而过就如?同照着镜子?,一个个和自?己如此不同?,一个个却又?如此相像。钱权就如同?洞穴中囚徒?们脖子、手上及脚上?的镣铐,生来如此,动弹不得。金钱和权力?好像成为了?所谓的“真实”,那些得到它?的人就是“柏拉图”,是成功者。所有人追随?成功者,去模仿他的?经历,硬生生把自?己捏成成功?者的模样,以为自己找?寻到了“真实”。成功学里有?一句话:成功是可以?复制的。不可否认这?句话很励志?,但是这句话?也像一副毒?药,没人再愿意?停下来想一?想,所有人都急?功近利朝着?成功的方向?奔跑,背弃理想和?初衷,甩脱思考和?反省。柏拉图死了?。人们更愿意?走在大家都?在走的路,他们愿意相?信这是通向?“真实”的路,不管是不是?自己真实心?意,不管是不是?他人硬性规?定,甚至不管是?不是真有其?路。
《黑客帝国》中尼奥是一?个救世主,因为他是这?个严密逻辑?世界中的一?个Bug,有自己的思?想,用真实的石?头去砸开虚?幻的镣铐,砸开镣铐后?他发现破除?虚幻达到的?是另一个虚?幻,这打破了我?们始终认为?在虚拟的背?后一定有一?个真实与之?相对应的传?统二元思维?。尼奥最终屈?从于这个世?界,但是作为一?个心灵的革?命者,他破除了自?身的迷惘。《盗梦空间》柯布为达成?再次回家的?愿望,一层层的深?入梦空间,最终在第四?层梦空间里?,斩断自己对?亡妻的思念?,跳脱出自己?的界限,最追回到家?中拥抱自己?的孩子,不管最后他?是否还在梦?中,现实和虚幻?已经没有了?讨论的必要?。当我们直面?了自己的内?心以后,虚拟和现实?的界限也就?随之破除。只有在硬币?落地的时候?你才可以判?断出何为正?反,但是当硬币?抛出停留在?空中的时候?自己心里肯?定已经有了?正反的标准?。
如果仿象的?对面还是仿?象,那破除虚幻?到底是为了?什么,如果没有所?谓真实实,那“真实”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电影作为公?众艺术,在传递社会?状态,关注大众心?态中担任重?要职责,而无论是《黑客帝国》还是《盗梦空间》正是这个时?代芸芸众生?内心的写实?,面对社会斑?驳复杂以及?情感杂糅交?错,每个人心中?仿佛都有一?个的洞穴,藏匿自己,抬起头来便?是面对墙上?的漆黑身影?,你尽力的睁?眼去寻找,但举目迷茫?。洞穴里的囚?犯一直被柏?拉图所定义?着,他们终日只?看到墙上的?影子,他们用眼睛?看到的洞穴?就是“真实”世界。但是若是闭?上双眼用心?眼去看,那对囚徒而?言洞穴和外?面的世界仅?仅只是他们?自己的臆想?,真正地真实?和虚幻在于?他们认识世?界的眼睛。
真实到底是?什么,那很难界定?,若非要下一?个模糊的定?义,我认为:有痛,有梦,上下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