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第六讲彼特拉克的政治思想
第六讲 近代政治学?的开端
――简析彼特拉?克的政治思?想
彼特拉克(1304,1374)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真正发动?者。作为一个杰?出的社会
彼特拉克不?是活?动家,他的政治思?想无疑是近?代政治思想?产生的重要?基础。与但丁不同?,一个从天?堂中去寻找?人间理想王?国的人,他更加关注?社会和谐、社会公益和?民生问题。晚年他曾著?《统治者应当?如何进行统?治》一文,提出了政府?的职责和政?治的准则,对以后人文?主义政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拟就彼?特拉克的政?治思想作些?探讨,以剖析这位?早期人文主?义者的美德?观和政治观?。
一、彼特拉克思?想上的一些?特点
彼特拉克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真正的奠基?人,他放弃中世?纪的学习方?法和研究对?象,热衷于研究?古典文化。他对生命价?值的探讨使?他具有了很?高的觉悟性?,因接触西塞?罗的作品而?热情倍增。彼特拉克曾?在,,岁时?进入大学学?习法律,后来却放弃?专业,改学修辞和?宗教。他经常外出?旅游,足迹到达过?法国和德国?的科隆。,,,,年?他成为罗马?的桂冠诗人?。在思想上,他深刻体验?了灵与肉、精神与物质?之间的冲突?,深感中世纪?的文化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他是一个生?活在中世纪?和近代两种?文化夹缝中?的人,以他的博学?、敏感和文化?气质,触及到了创?建新文化进?行社会改革?的问题。他常常有登?山的感想,在山上时他?会感到上天?对自己灵魂?的完完全全?的呼唤,而当他回到?现实世界中?时,他又把自己?从美梦中拉?回。他和薄伽丘?(Giova?nni Bocca?ccio, 1313-1375)等人交往,并和当时众?多的知识精?英们通信,是一个把文?艺复兴从思?想启蒙运动?转变成为真?正的社会运?动的关键性?人物。
彼特拉克对?于中世纪封?建文化的批?判是非常彻?底的。在但丁那里?,人的新生是?向天国的靠?拢;但对于彼特?拉克而言,这种新生只?能是通过改?革社会制度?来加以获得?。他倾向于把?他自己生活?的时代,视为一个崭?新的时代的?开端。他的贡献是?提出了一种?新的历史分?期法。照他看来,历史可以分?为三个时期?:辉煌的古典?时期,“黑暗的中世?纪”(从罗马帝国?崩溃至他自?己生活的那?个年代),以及从他开?始的文艺复?兴新时代。
在1370?年11月2?9日在写给?朋友塞里科?(Lomba?rdo Da Seric?o)的信中,彼特拉克表?明了他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你问我对此?生怎么看,问得好。 对我来说,此生是我们?劳累的坚实?土地,危机的训练?营,一座错误的?迷宫,江湖骗子们?的军队,一个令人惊?愕的沙漠,一个淤泥堆?成的沼泽,一片焦土,一个崎岖不?平的村子,一座陡峭山?壁,一个黑暗的?洞穴,一群野兽纵?横的巢穴,一片不毛之?地,一个石头地?,一块长满了?刺的木头,一个毒蛇遍?布
一条人的眼?泪滴成的河?流,一个痛苦之?海。” 的草地,一个没有鲜?果的花园,无限的忧虑?,
在这封信里?,彼特拉克还?向朋友诉说?了自己的焦?虑:“无法安睡,没用的劳动?,白费的努力?,疯子的乐土?,一个不幸的?负担,一种甜蜜的?毒药,怀着惧怕,不明智的粗?心,徒劳的希望?,一个被创造?出的故事,错误的幸福?,真实的抱怨?,粗鲁的嘲笑?者,无用的哭泣?,空洞的符号?,令人怀疑的?秩序,乱哄哄的焦?虑,骚动的惊恐?,永远的不安?,不眠的懒散?,空洞的富饶?,富裕的贫困?,软弱的权力?,动摇的力量?,健康被毁,不断的疾病?,加倍的病患?,一种美丽的?畸形,不名誉的荣?耀,没有声望的?头衔,愚昧的野心?,最低级的得?意洋洋,没用的优秀?,卑鄙的傲慢?,黑暗的光线?,没有名气的?贵族,迷一般的钱?袋,开裂了的壶?,没有底的洞?。”
他的结论是?:“生活比这些?还要糟糕,还要腐败,我和世人都?无法形容。但是,智者如
1你,从我简单勾?画的语言里?,可以看到我?的内心。”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彼特拉克开?始发动文艺?复兴运动,期望从知识?研究中找到?社会复兴的?元素。他告诉人们?要重视古代?的文化,例如:罗马的共和?国体制,罗马时代的?英雄恺撒,以及当时的?杰出人物维?吉尔、老加图和西?塞罗。从国家制度?的角度看,罗马的共和?体制可以成?为意大利城?邦一种楷模?;就任劳任怨?的英雄而言?,西塞罗、加图等人不?顾一切地为?政府效劳的?做法,不失为一种?能够被社会?认可的美德?。彼特拉克赞?赏像恺撒那?样的人间
因为人只有?献身于改革?社会的理想?,美好的未来?才是可以争?取的。 英?雄,
在对于知识?的思考中,彼特拉克认?识到学习文?化是人类获?得解放的手?段。他以为:真理不是一?种间接的、通过对神意?的思考而得?出来的原则?,它是一种属?人的东西:人以知识为?其发展手段?,因此知识就?是力量,人类社会的?演进,在很大程度?是依靠学习?实用的知识?来使自己获?得解放。彼特拉克由?衷感到:研究古代的?诗篇,并非要从其?中寻找证明?神学合理性?的逻辑,而是因为这?些诗篇本身?就是好的、能让人赏心?悦目的。此外,古典文献中?还包含了许?多有用的人?生经验,不管它们是?来自于异教?徒,还是来自于?基督教徒。在古典作品?里,彼特拉克看?到了充分抒?发自己的心?意的人文精?神,那么多富有?自由精神和?感情色彩作?品与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和禁欲主义?正好形成巨?大的反差。彼特拉克要?发扬的是可?以经世致用?的学问,因为他感到?中世纪的基?督教的天国?研究对于解?决人间的问?题于事无补?。从但丁到彼?特拉克的转?变,说明了市民?阶层的知识?精英已经把?注意力转向?身边的事情?。他们不再逃?避,也不再依赖?于神灵,而要依靠自?己的知识去?开辟意大利?的复兴之路?。市民文化不?是官文化,它注重于实?际,能够考虑事?物的经济价?值。市民们要求?参与政治,他们的文化?因此成为连?接各种社会?等级的粘合?剂。经验性的事?物往往要比?逻辑的推理?更加具有说?服力:知识的基础?既然是来自?于经验而非?来自于抽象?的思考,那么政治的?改革也必须?从人民的需?要中去寻找?答案。否定中世纪?的封建文化?体系,根据人民需?要确定社会?改革的目标?,研究经世致?用的学问,这些后来成?为人文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则。这是人文主?义政治学的?最初思想萌?芽。
二、政治理想和?政治目标
彼特拉克的?政治理想的?核心是提升?文化、解决安全问?题、增进政治技?巧、解决民生问?题。尽管这些政?治学上的考?虑,是通过大家?所熟悉的美?德、正义、公正、权力、仁爱等概念?来加以表述?的,但是公民参?政的意图已?经得到充分?的展现。当时通用的?一种方式,是通过书信?向统治者提?出众多的政?治建议。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人文主义者?在信中仍然?是旁征博引?地探究道德?和历史的问?题,但我们却能?从字里行间?中,发掘出明显?的政治意图?。这种状况与?当时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的地位是相?吻合的,市民阶层的?知识精英只?是参与政治?,他们自己还?没有掌握了?政权。真正具有意?义的,是人文主义?者把政治学?从天国带到?了地上,带到了社会?、朋友和家庭?生活之中。人文主义者?是执政者的?朋友和咨询?者,他们经过深?思熟虑得出?的一些结论?,还必须通过?委婉的文字?来向统治者?进言。这是当时人?文主义者参?与政治斗争?的一种方式?。
在彼特拉克?晚年所写的?《论统治者应?该如何统治?其国家》一文中,可以看到市?民知识精英?对于政治的?基本看法。这是彼特拉?克献给他的?保护人帕多?瓦的统治者?法兰西斯科?(Fance?sco il Vecch?io da Carra?ra, 1325-1393)的一封书信?。彼特拉克写?下这篇重要?的文章,目的是为统?治者提供了?具体的行事?指南。事实上,它是第一个?系统解释统?治者应当如?何统治的纲?领性文献。
在这篇文章?中,彼特拉克对?帕多瓦的君?主提出了恳?切的忠告:“您必须做你?臣民的父
1 Franc?is Petra?rch: “To Lomba?rdo da Seric?o, Novem?ber 29, 1370,” in Lette?r of Old Age,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2, 414.
亲?而不是他们?的主人,必须爱他们?如你自己的?儿女,如你自己的?手足。武器、卫士、军队,可用来对付?敌人――对于您的臣?民,善意就足够?了。我所说的人?民自然是指?那些热爱现?存制度的人?说的;那些每天都?希望变革的?人是反叛者?和叛徒,对于他们要?用严峻的法?律2加以制裁?。”
与《神曲》一样,《论统治》也提倡美德?社会,认为唯有美?德的实施才?是获得社会?和谐的根本?保障。但是与《神曲》不同的是,《论统治》更多谈论的?不是什么修?身养性,而是探讨
,即确立统治?者应当如何?治理城邦的?原则。在一段赞扬?统治者卡法?兰西斯政?治美德的标?准
科的?话里,彼特拉克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1(维护社会的?安宁。
“ 您在统治方?面是如此能?干、成熟,因此,在剧变的时?候根本没有?谣言也没有?谋反的迹象?,来困扰这城?市。”
它要求统治?者建立安定?的社会秩序?,以克服当时?社会秩序紊?乱的弊病。
2(富足的经济?实力。
“在很短的时?间里,您把列强留?给您国库的?巨额赤字变?成了巨额盈?余。如今,在政府里的?经验和年头?已经让您得?心应手,您不但被自?己的市民们?认为是杰出?的领主,而且许多其?他城市的领?主们也有同?样的看法。”
3(亲民~不骄傲轻慢?。
“您从不让自?己骄奢淫逸?,也不享受闲?散之乐,您只是兢兢?业业的统治?,而所有人都?认为您平和?而不软弱,威严而不傲?慢。所以,您的性格既?谦逊又宽宏?。因而您很有?威严。尽管,由于您那异?常的仁慈,您让最卑微?的人也很容?易和您接近?,您同时还让?女儿们与遥?远土地上的?贵族家庭缔?结乐非常有?利的婚姻,这乃是您最?卓越的作为?之一。”
4(不随便发动?战争~让人流血。
“您已经成为?哪些热爱公?共秩序与和?平的统治者?之一――在帕多瓦实?行公社政体?或者您家族?中任何一位?成员统治帕?多瓦的时候?,不论他们掌?权多久,市民们从未?认为这种和?平是可能的?――您一个人便?在帕多瓦边?境的合适之?地建筑乐许?多结实的堡?垒。因此,在每个方面?您都让市民?们感受到您?作为统治者?的自由和安?全,并且,没有人无辜?地流血。”
5(统治者需要?政治智慧。
“在缺乏您所?期待的外援?的情况下,您以极大的?决心和勇气?与威尼斯长?时间作战。然后,在看起来最?有利的时机?,您巧妙地缔?了和,这真是一举?两得,您的勇气和?政治智慧都?
3得到赞美。”
从上述段落?中可以得出?几个重要的?结论。彼特拉克描?述了这样一?个理想政府?,在这个政府?治理下,民众的基本?需要如安全?、稳定、社会秩序、和平、节俭、财政充裕、繁荣等都能?够得到充分?保障。从形式上说?,这仍然是一?个由君主掌?权的城邦,但人民的意?愿必须为政?府所吸纳。这是因为,人民的要求?正是统治者?政治合法性?的真正基础?,在这里,统治者的美?德是同公众?的期望相一?致的。只有政府与?民众的利益?比较一致的?时候,社会的稳定?和城邦的繁?荣才成为可?能。简言之,彼特拉克渴?望建立一种?统治者与民?众结盟的政?治共同体,其中政府能?否体现人民?的意愿是政?治的关键所?在。这种联盟是?需要用实践?来加以检验?的,正如彼特拉?克所言:“当事实自己?能说话的时?候,细枝末叶地?赞美就只是?一种愉快的?4练习了。”
三、 解决民生问?题和城邦安?全问题
2 彼特拉克:,见布根哈克?,第7页。 3 彼特拉克:《论统治者如?何统治其国?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 , 页。 4 同上,第 页。
在《论统治者应?该如何统治?其国家》一文中,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彼特拉克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到了首?位,视其为政府?行政的最重?要职责。 国家履行公?共利益、保护人民的?福祉、人民和统治?者根据政府?为人民提供?多少帮助来?进行互动,意味着中世?纪的私人政?治(领主附庸关?系)向近代早期?的公共政治?(政府和臣民?关系)的转变。这里的要素?是:崇尚公民积?极参与国家?管理;政府需要呈?现一定的透?明度;民心的向背?是关系到政?权能否成立?的关键。在 共同利益的?观念下,尽管统治者?仍然是大权?在握,他却无法在?政治上专断?独行,而必须要根?据民意,把解决民生?问题纳入到?公共生活的?结构中去。由此可见,民众服从于?国家、政府保障民?众利益,只有这样的?互动,才能保障城?邦的安宁和?秩序。
这种统治者?和人民的合?作似乎可以?通过发扬美?德来加以实?现。彼特拉克要?求统治者心?中拥有最好?的美德的火?焰,成为美德之?友,从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这里美德?是这样运作?的:人民的美德?体现在对政?府的服从方?面,而统治者的?美德则是在?于维护国家?的主权,保卫人们的?安全,保障人民的?生活。彼特拉克要?求统治者服?膺于公共的?善,不为一己私?利做出背离?道德的事情?。
公共的善,或者是政治?的善,涉及到了非?常具体的民?生问题。这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从国家的范?围看,政府需要进?行各种公共?建设,如修缮城墙?,处理城市的?下水道和处?理城市附近?的沼泽地带?,兴修各种水?利工程,清扫街道,办好教育尤?其是办好大?学,防止狂暴的?猪群在街道?中乱跑,开凿运河,保障城市的?良好的秩序?,改进城市的?公共设施,不让人们在?举行丧礼的?时候雇佣妇?女们号哭。从关注民众?的生活方面?看,政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统治者要有?热爱民众的?美德,像爱自己那?样去爱自己?统治的民众?。彼特拉克试?图劝说统治?者维护住与?人民的联盟?,因为得到人?民的爱戴才?是赢得城邦?安全的根本?所在。他以罗马为?例,指出恺撒的?权力和财富?未能保护他?不受众人的?憎恨,原因在于憎?恨是毁灭之
5?源,因此爱就是?毁灭的对立?面的根本。
他认为:不应当简单?地把仁爱看?成是一个统?治者私人品?德上的事情?。因为这里有?一个公爱和?私爱之分。彼特拉克认?为公爱如同?私爱,关键在于如?果你希望被?人爱,那就首先需?要去爱人。意思是说,领主应当把?爱付出,并且不把爱?视为一种纯?粹的政治游?戏。用这样的标?准,就可以区分?两种统治者?,一种是深受?国民爱戴的?“国家的父亲?”,另一种却是?国家和信仰?的敌人。从领主一方?看,需要他保持?公正,并以善意来?对待他的国?民们。从理论上来?说,公爱在程度?上说是要超?过私爱的,因为一个父?亲很容易爱?自己的子女?,即以真诚的?、没有欺骗的?、不追求利益?回报的那种?爱的精神来?爱自己的子?女。但是,仅仅这样是?不够的,因为公民的?人数要比子?女的人数多?得多,所以统治者?要把公民视?为自己的一?部分,要像爱自己?身体、爱自己灵魂?那样来爱护?自己城邦里?的公民。因为,“一个总是令?人愉快的、公正的、乐于助人的?、总是以朋友?身份出现的?人,谁能够不爱?他呢,”而且,这种仁爱必?定是有回报?的,这就使国家?的安全有了?根本性的保?障:“优秀的统治?者们习惯给?予国民
那么,在公民中间?,自然就会发?展出一笔巨?大的善意的?储备,他能够为一?个持们的?馈赠,
6久的政?府提供有力?客观的基础?。”
第二,解决穷人的?吃饭问题是?真正的政治?美德。在意大利的?各个城邦之?中,穷人的问题?一直最为突?出。彼特拉克引?用罗马韦斯?帕恩的话,“因为没有人?比一个饥肠?辘辘的平民?更为可怕,因为‘饥饿的平民?不知道畏惧?。’”所以一个好?君主的做法?就是尽力减?少贫苦的庶?民们的饥饿?,为他们准备?面包。吃饱了食物?以后,没人会比罗?马人更快乐?。彼特拉克以?为这种意见?也适用与所?有的国家:“一个民族之?所以濒临绝?望,常常是因为?食物匮乏,而
5 Ibid., 43,44. 6 Franc?esco Petra?rch, How a Ruler? Out to Gover?n His State?, in Benja?min G. Kohl and Ronal?d G. Witt, eds., The Earth?ly Repub?lic Itali?an Human?ists on Gover?nment? and Socie?ty, Unive?rsity? of Penns?ylava?nia Press?, 1978, 45,46。
非缺乏美?德。因此,每个国家的?幸福更多地?是由身体而?不是精神的?康乐所组成?的。彼特拉克引?用恺撒?奥古斯都的?例子说明政?府的调节能?力。“当谷物短缺?时,他常常以极?低的价格进?行分配,实际上甚至?有时免费地?送了接踵而?至的罗马人?民。一个君主实?行这种政策?是值得赞美?的,因为这种政?策的动机是?出于对国家?真正的爱和?获得赞美的?渴望,这样人民才?会更快乐地?承担赋税,更心甘情愿?地忍受痛苦?,更乐于忍受?艰难困苦。”彼特拉克还?指出:“同一位奥古?斯都,他用刻薄严?峻的答复平?息了人们对?于酒类匮乏?的抱怨,明白无误地?表示他提供?谷物不是为?了求宠于人?,而是为了自?己臣民的福?利与健康。因为他告诉?那些
7犯渴的?人,谷物和酒类?之间有巨大?区别:前者是生活?的必需品,后者却有害?于生活。” 同样,一个统治者?要尽量减少?向人民征收?不必要的赋?税,他指出:“如果一位统?治者下令让?他的人民负?担某种新的?赋税,这种赋税如?果不是为了?公共的需要?他永远页不?会想要征收?,他得让所有?人明白,他是在进行?必要的努力?,而且这是违?背他的意愿?的。简言之,他应该说服?大家,除非因为实?际情况迫使?他征收赋税?,他自己很乐?意不去征收?它。如果它能把?自
8己的钱投?入一部分到?新税中,一定有助于?他的好名声 ?。”
第三,与民众结盟?是获得城邦?安全的唯一?途径。城邦的安全?和统治者的?安全紧密相?连,而这正是市?民和政府结?盟的自然结?果。不公正的残?暴统治激起?人民反抗的?例子在历史?上不胜枚举?。例如,罗马皇帝尼?禄在最危险?的时候,得知他的士?兵们已经逃?离岗位,他的侍卫们?也作鸟兽散?。而得到人民?爱戴的奥古?斯都,在起死亡的?灵床边却是?找不到武装?侍卫的,只有友善的?国民、朋友和妻子?围绕在身边?。无道之君丧?权辱国,有道之君得?到民众真心?爱戴的例子?还可以举出?罗马皇帝多?米提安(Domit?ian),他因为无道?被人杀死,而元老院也?赞同他的死?亡,从铭文中消?除他的名字?,并且用怨恨?的谴责和诽?谤来玷污他?的名声。元
9 从这些正面?的和负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倘若统治者?成为暴老院还颁?布法令取消?其帝位。
君,他就自行割?断了与民众?的联盟,这不仅是国?家遭到动荡?,也使自身血?脉谱系中断?。
第四,要保持城市?的清洁。彼特拉克这?么写道:“我要说的是?,这座有着如?此杰出荣誉?的城市――如果您继续?旁观而不阻?止,而您能轻而?易举地办到?这一点――正在被狂暴?的群猪们变?成一个恐怖?而丑陋的牧?场~任何地方都?能听见它们?丑陋的哼哼?声,任何地方都?能看到它们?用猪嘴拱地?。污秽的景象?,悲惨的嘈杂?~这些都是我?们已经忍受?了很久的不?幸,那些来到帕?多瓦的人对?此都目瞪口?呆并且感到?异常嫌恶。这个多事之?国令所有来?到这里的
那些自由徜?徉的猪对于?他们一直人?感到厌恶,那些骑着马?来到这里的?人的感觉更?为糟糕,
是?一种妨害,有时候甚至?是威胁,因为一旦遭?遇这些讨厌?难管的畜生?,马匹会受惊?甚至扔下骑?手。”彼特拉克提?出:“让那些养猪?的人把它们?圈在一个农?场里,那些没有农?场的人就把?他们的猪关?在他们的房?子里。那些连房子?也没有的人?,也不能允许?他们破坏其?他公民的家?园和帕多瓦?的美丽。这些养猪人?也不应该认?为,没有法律的?阻碍他们便?可以把名城?帕
10多瓦变成?一个猪舍~”
对于有着恶?臭的沼泽排?干工程,彼特拉克敦?促统治者尽?早动工。他甚至连动?工需要的款?项也筹划在?胸:“我听说公共?基金曾经为?这类工程拨?过款项,那么完成这?项任务就不?用向公民
11们?新增收任何?赋税,也不会减少?公共财政支?出,或者动用您?的私人财产?。
彼特拉克的?这些思想对?其后的人文?主义者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例如:在基奥凡尼??波特罗(Giova?nni Boter?o)1588年?写的《城市发扬光?大的原因》(常被翻译为?《政府存在的?理由》)一书中,特别提到了?维护社会安?定和解决民?生问题是政?府的两大职?责。他指
7 Ibid., 56-57. 8 Ibid., 58. 9 Ibid., 47. 10 Franc?esco Petra?rch, How a Ruler? Out to Gover?n His State?, in Benja?min G. Kohl and Ronal?d G. Witt, eds., The Earth?ly Repub?lic Itali?an Human?ists on Gover?nment? and Socie?ty, Unive?rsity? of Penns?ylava?nia Press?, 1978, 52. 11 Ibid., 54,55.
出:暴力犯罪的?始作佣者是?那些无法无?天的人,包括盗贼、凶手,对他们必须?绳之以法。即使是次一?等的危害,如少斤短两?、伪造遗嘱、虚假货币等?,也需要由政?府来对此进?行执法。如果一个君?主能够做到?公正执法,那么他必然?获得人民的?拥戴。特别重要的?是要抑制高?利贷剥削,因为那在当?时是一个特?别引人瞩目?的社会问题?。因为高利贷?不仅危害公?民的权益,也直接危害?国家公共的?财政和收入?。那些靠放高?利贷不劳而?获的剥削者?是社会的寄?生虫,他们危害人?民,危害国家,危害社会。作者比较了?威尼斯和热?那亚这两个?共和国的
社会繁荣,而热那亚却?与之相反,原因就在于?前者服从法?情?景,指出威尼斯?领土广大,
律、公正地履行?商业道德,为国家公共?利益而经营?;后者则为满?足盈利者的?私利和私欲?而12经营。结果,个人的财产?是增进了,国家却因此?而遭到削弱?甚至毁灭。
在波特罗那?里,解决穷人问?题的出路是?为他们提供?工作机会,即让他们参?与经商的活?动。 与彼特拉克?一味从古代?历史中寻找?出路的做法?不同,波特罗认为?古代的作为?未必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斯巴达人?对穷人进行?放逐,而威尼斯人?则利用穷人?去打仗,乘机摆脱他?们。波特罗以为?在城邦发展?了的今天,应当给予穷?人以工作机?会,而且这个事?情政府需要?妥善地管理?起来。他指出经商?活动的两个?好处:一是可以促?使商业繁荣?,二是人通过?经商可以养?家糊口。他引用中国?汉武帝让女?性帮助父亲?经商的例子?,说这可以使?人自给自足?,至少诗人忙?于女红而没?有闲暇时间?。他甚至引用?恺撒?奥古斯丁让?自己的女儿?和孙女从事?呢绒纺织的?事情,说明罗马的?国家为了保?证共和国的?强盛,要求每个人?拥有财产的?经验。对于那些没有土地耕种??也找不到经?商之道的穷?人,波特罗要求?政府提供帮?助,至少要让那?些穷人有生?存的必需品?。他认为通过?为穷人寻找?工作机会和?为穷人提供?生活上的帮?
13助,就可以消除?城邦的不安?定因素。这些看法,在当时是属?于比较先进?的。
那么如何运?用政府的权?力既然政府的?职责不仅仅?是为市民们?提供安全和?一定的福利?,
来推动工?商业的发展?,就被认为是?政府的最为?重要的功能?和善举。在波特罗那?里,政府管理农?业、工业和商业?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因为农业事?人口增长的?基础,所以历代政?府都把农业?生产放在重?要位置。一个君主必?须尽一切力?量来发展农?业生产,保持地力的?肥沃,保证农民有?效地进行粮?食生产。他旁征博引?古代和非洲?帝王的例子?,要求政府抵?御自然灾祸?的侵袭,兴修水利,像米兰的政?府做的那样?。他特别指出?优良的种子?对提高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如果没有良?种,那政府就应?当从国外引?进,这不仅能够?提高产量,还能增加农?作物的品种?。他认为把农?田变为无人?耕耘的公园?是一种浪费?,要求统治者?对此加以制?止。他引用中国?的例子,说在妥善管?理的地方,乞讨是不被?允许的,因为每个人?应当凭借自?己的劳动而?生存。即使是瞎子?,也被赋予推?磨的工作,对于瘸腿的?人,也同样被安?排适当的工?作,只有真正病?重的人,才被送到医?院去治疗。他要求政府?应当承担起?这种社会责?任,即使花费巨?大,也事在必然?,政府对此不?得推卸责任?。他特别告诫?政府不应当?短视,因为把金钱?花在农业投?资方面,即使政府是?花掉了钱,却是有可能?得到回报和?利润的。从长远的角?度看,这些钱不会?白花,会促进国家?的繁荣,增加国家的?税收。倘若一个君?主不急功近?
14有许多事情?他是可以做?的,也是应当去?做的。利地看问题?,那么,
波特罗同样?要求政府把?工业妥善地?管理起来。因为工业是?增加人口的?基础,也是城邦的?经济命脉所?在,商品的质量?好坏全系于?此。工业产品除?了满足本地?的消费外,还是可以用?于贸易的商?品。因此,搞好工业生?产是一举三?得:增进了货币?,加强了产品?的流通,也为工人们?提供了工作?。他列举土耳?其皇帝塞力?密一世(Selim? I)引进数千个?工匠的例子?,说此举大大?提高了君士?坦丁堡声誉?,并且增加了?该城的人口?。他提醒统治?者工业对自?然原料加工?的重要作用?,比如羊毛是?自然产品,但经过染色?的呢绒则完?全是另一种?东西。白银
12Giova?nni Boter?o, The Reaso?n of State?, in Eric Cochr?ance and Juliu?s Kirsh?er, eds., The Renai?ssanc??e, Readings in Weste?rn Civil?izati?on 5,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6, 231,232. 13 Ibid., 243,245. 14 Ibid., 245,246.
也是自?然产品,但利用白银?,可以制成各?种金银器皿?,其增值作用?无法低估。他要统治者?明白在意大?利著名的城?邦威尼斯、佛罗伦萨、热那亚、米兰等地,有三分之二?的居民是靠?与呢绒和丝?绸相关的工?业维持的。从政府的税?收来看,工业也是国?家的命脉。此外,工业中还包?括了矿业如?铁的生产,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结论是:如果一个国?家要增加人?口
15和保持国?家的繁荣昌?盛,政府就应当?承担起管理?工业的责任 ?来。
彼特拉克阐?发了一种君?主与民众结?盟、根据民众需?要建立政府?行政的思想?,这对形成
以及对以政?府和民众为?核心的近代?政治民主理?论,具有决定人?文主义政治?学的基本理?论,
性?的影响。 它突出了统?治者和人民?的结盟,并把如何保?障人民的生?存和安全,以及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文明?环境,视为一个政?府的首要职?责。彼特拉克和?但丁不同,他对现实世?界抱有一种?更为彻底的?改革态度。他尖锐地看?到,社会的落后?主要就是文?化上的落后?,因此要建立?起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就需要营建?一种优秀的?新文化,以此来奠定?社会和谐和?社会稳定。彼特拉克不?主张人间和?天国的相似?性,也不主张脱?离人的民生?问题去空论?美德。这样,彼特拉克就?触及到了公?共的善这个?命题。在共同利益?下,统治者和人?民各尽其能?。政府和臣民?、公民和社会?组成了新的?社会政治结?构,人们和政府?根据需要,共同承担起?改革社会的?重任。从这个意义?上说,近代政治学?的一些基本?原则,是从彼特拉?克那里开始?奠定的。
15 Giova?nni Boter?o, The Reaso?n of State?, in Eric Cochr?ance and Juliu?s Kirsh?er, eds., The Renai?ssanc??e, Readings in Weste?rn Civil?izati?on 5,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6, 247,249。
范文二:近代政治学的开端_简析彼特拉克的政治思想
中图分类号: D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3176( 2007) 06- 045- ( 08)
近代政治学的开端
—简析彼特拉克的政治思 想—
朱孝远
( 北京大学, 北京 100871)
摘 要: 彼特拉克阐发了一种君主与民众结盟、根据民众需要建立政府职责的思想, 这
对形成人文主义政治学的基本理论, 以及对以政府和民众为核心的近代政治理论, 具有决
定性的影响。 彼特拉克提出公民参与政治、政府的职责在于满足人民的需要和保障人民
的生活, 并要致力于营建和谐的文明环境, 这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 彼特拉克; 文艺复兴; 政治美德
彼特拉克( 1304- 1374) 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真正发动者。作为一个杰出的社会活动家, 他 的政治思想无疑是近代政治思想产生的重要基础。与但丁不同, 彼特拉克不是一个从天堂中去寻找 人间理想王国的人, 他更加关注社会和谐、社会公益和民生问题。晚年他曾著《统治者应当如何进行 统治》一文, 提出了政府的职责和政治的准则, 对以后人文主义政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 拟就彼特拉克的政治思想作些探讨, 以剖析这位早期人文主义者的美德观和政治观。
一、彼特拉克思想的特点
彼特拉克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真正的奠基人, 他放弃中世纪的学习方法和研究对象, 热衷 于研究古典文化。他对生命价值的探讨使他具有了很高的觉悟性, 因接触西塞罗的作品而热情倍 增。彼特拉克曾在 12 岁时进入大学学习法律, 后来却放弃专业, 改学修辞和宗教。他经常外出旅游,
收稿日期: 2007- 09- 04
作者简介: 朱孝远 男 ( 1954- )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45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第 6 期 2007 年
足迹到达过法国和德国的科隆。1341 年他成为罗马的桂冠诗人。在思想上, 他深刻体验了灵与肉、精 神与物质之间的冲突 , 深感中世纪的文化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他是一个生活在中世纪和近代两 种文化夹缝中的人, 以他的博学、敏感和文化气质, 触及到了创建新文化进行社会改革的问题。他常 常有登山的感想, 在山上时他会感到上天对自己灵魂的完完全全的呼唤, 而当他回到现实世界中 时, 他又把自己从美梦中拉回。他和薄伽丘( Giovanni Boccaccio, 1313- 1375) 等人交往, 并和当时众 多的知识精英们通信, 是一个把文艺复兴从思想启蒙运动转变成为真正的社会运动的关键性人物。 彼特拉克对于中世纪封建文化的批判是非常彻底的。在但丁那里, 人的新生是向天国的靠拢; 但对于彼特拉克而言, 这种新生只能是通过改革社会制度来加以获得。他倾向于把他自己生活的时 代, 视为一个崭新的时代的开端。他的贡献是提出了一种新的历史分期法。照他看来, 历史可以分为 三
个时期: 辉煌的古典时期,“黑暗的中世纪”( 从罗马帝国崩溃至他自己生活的那个年代) , 以及从 他开始的文艺复兴新时代。
在 1370 年 11 月 29 日写给朋友塞里科( Lombardo Da Serico) 的信中, 彼特拉克表明了他对当 时社会的不满:“你问我对此生怎么看, 问得好。 对我来说, 此生是我们劳累的坚实土地, 危机的训 练营, 一座错误的迷宫, 江湖骗子们的军队, 一个令人惊愕的沙漠, 一个淤泥堆成的沼泽, 一片焦土, 一个崎岖不平的村子, 一座陡峭山壁, 一个黑暗的洞穴, 一群野兽纵横的巢穴, 一片不毛之地, 一个 石头地, 一块长满了刺的木头, 一个毒蛇遍布的草地, 一个没有鲜果的花园, 无限的忧虑, 一条人的 ?眼泪滴成的河流, 一个痛苦之海。”
在这封信里, 彼特拉克还向朋友诉说了自己的焦虑“:无法安睡, 没用的劳动, 白费的努力, 疯子 的乐土, 一个不幸的负担, 一种甜蜜的毒药, 怀着惧怕, 不明智的粗心, 徒劳的希望, 一个被创造出的 故事, 错误的幸福, 真实的抱怨, 粗鲁的嘲笑者, 无用的哭泣, 空洞的符号, 令人怀疑的秩序, 乱哄哄 的焦虑, 骚动的惊恐, 永远的不安, 不眠的懒散, 空洞的富饶, 富裕的贫困, 软弱的权力, 动摇的力量, 健康被毁, 不断的疾病, 加倍的病患, 一种美丽的畸形, 不名誉的荣耀, 没有声望的头衔, 愚昧的野 心, 最低级的得意洋洋, 没用的优秀, 卑鄙的傲慢, 黑暗的光线, 没有名气的贵族, 迷一般的钱袋, 开 ?裂了的壶, 没有底的洞。”
他的结论是“:生活比这些还要糟糕, 还要腐败, 我和世人都无法形容。但是, 智者如你, 从我简 ?单勾画的语言里, 可以看到我的内心。”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彼特拉克开始发动文艺复兴运动, 期望从知识研究中找到社会复兴的元 素。他告诉人们要重视古代的文化, 例如: 罗马的共和国体制, 罗马时代的英雄凯撒, 以及当时的杰 出人物维吉尔、老加图和西塞罗。从国家制度的角度看, 罗马的共和体制可以成为意大利城邦一种 楷模; 就任劳任怨的英雄而言, 西塞罗、加图等人不顾一切地为政府效劳的做法, 不失为一种能够被 社会认可的美德。彼特拉克赞赏像恺撒那样的人间英雄, 因为人只有献身于改革社会的理想, 美好 的未来才是可以争取的。
在对于知识的思考中, 彼特拉克认识到学习文化是人类获得解放的手段。他以为: 真理不是一 种间接的、通过对神意的思考而得出来的原则, 它是一种属人的东西: 人以知识为其发展手段, 因此 知识就是力量, 人类社会的演进, 在很大程度是依靠学习实用的知识来使自己获得解放。彼特拉克 由衷感到: 研究古代的诗篇, 并非要从其中寻找证明神学合理性的逻辑, 而是因为这些诗篇本身就 是好的、能让人赏心悦目的。此外, 古典文献中还包含了许多有用的人生经验, 不管它们是来自于异 教徒, 还是来自于基督教徒。在古典作品里, 彼特拉克看到了充分抒发自己的心意的人文精神, 那么 多富有自由精神和感情色彩作品与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和禁欲主义正好形成巨大的反差。彼特拉克 要发扬的是可以经世致用的学问, 因为他感到中世纪的基督教的天国研究对于解决人间的问题于 事无补。从但丁到彼特拉克的转变, 说明了市民阶层的知识精英已经把注意力转向身边的事情。他 46
朱孝远: 近代政治学的开端
们不再逃避, 也不再依赖于神灵, 而要依靠自己的知识去开辟意大利的复兴之路。市民文化不是官 文化, 它注重于实际, 能够考虑事物的经济价值。市民们要求参与政治, 他们的文化因此成为连接各
种社会等级的粘合剂。经验性的事物往往要比逻辑的推理更加具有说服力: 知识的基础既然是来自 于经验而非来自于抽象的思考, 那么政治的改革也必须从人民的需要中去寻找答案。否定中世纪的 封建文化体系, 根据人民需要确定社会改革的目标, 研究经世致用的学问, 这些后来成为人文主义 政治学的基本原则。这是人文主义政治学的最初思想萌芽。
二、政治理想和政治目标
彼特拉克的政治理想的核心是提升文化、解决安全问题、增进政治技巧、解决民生问题。尽管这些政治学上的考虑, 是通过大家所熟悉的美德、正义、公正、权力、仁爱等概念来加以表述的, 但是公 民参政的意图已经得到充分的展现。当时通用的一种方式, 是通过书信向统治者提出众多的政治建 议。特别引人注目的是, 人文主义者在信中仍然是旁征博引地探究道德和历史的问题, 但我们却能 从字里行间中, 发掘出明显的政治意图。这种状况与当时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的地位是相吻合的, 市 民阶层的知识精英只是参与政治, 他们自己还没有掌握了政权。真正具有意义的, 是人文主义者把 政治学从天国带到了地上, 带到了社会、朋友和家庭生活之中。人文主义者是执政者的朋友和咨询 者, 他们经过深思熟虑得出的一些结论, 还必须通过委婉的文字来向统治者进言。这是当时人文主 义者参与政治斗争的一种方式。
在彼特拉克晚年所写的《论统治者应该如何统治其国家》一文中, 可以看到市民知识精英对于 政治的基本看法。这是彼特拉克献给他的保护人帕多瓦的统治者法兰西斯科 (Fancesco il Vecchio da Carrara, 1325- 1393)的一封书信。彼特拉克写下这篇重要的文章, 目的是为统治者提供了具体的 行事指南。事实上, 它是第一个系统解释统治者应当如何统治的纲领性文献。
在这篇文章中, 彼特拉克对帕多瓦的君主提出了恳切的忠告:“您必须做你臣民的父亲而不是 他们的主人, 必须爱他们如你自己的儿女, 如你自己的手足。武器、卫士、军队, 可用来对付敌人—— 对于您的臣民, 善意就足够了。我所说的人民自然是指那些热爱现存制度的人说的; 那些每天都希 ?望变革的人是反叛者和叛徒, 对于他们要用严峻的法律加以制裁。”
与《神曲》一样《,论统治》也提倡美德社会, 认为唯有美德的实施才是获得社会和谐的根本保 障。但是与《神曲》不同的是《,论统治》更多谈论的不是什么修身养性, 而是探讨政治美德的标准, 即 确立统治者应当如何治理城邦的原则。在一段赞扬统治者卡法兰西斯科的话里, 彼特拉克表达了自 己的政治理想:
1. 维护社会的安宁
“ 您在统治方面是如此能干、成熟, 因此, 在剧变的时候根本没有谣言也没有谋反的迹象, 来困 ?扰这城市。”
它要求统治者建立安定的社会秩序, 以克服当时社会秩序紊乱的弊病。
?2. 富足的经济实力
“在很短的时间里, 您把列强留给您国库的巨额赤字变成了巨额盈余。如今, 在政府里的经验和 年头已经让您得心应手, 您不但被自己的市民们认为是杰出的领主, 而且许多其他城市的领主们也 ?有同样的看法。”
3. 亲民, 不骄傲轻慢
“您从不让自己骄奢淫逸, 也不享受闲散之乐, 您只是兢兢业业的统治, 而所有人都认为您平和 而不软弱, 威严而不傲慢。所以, 您的性格既谦逊又宽宏。因而您很有威严。尽管, 由于您那异常的
47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第 6 期 2007 年
仁慈, 您让最卑微的人也很容易和您接近, 您同时还让女儿们与遥远土地上的贵族家庭缔结了非常 ?有利的婚姻, 这乃是您最卓越的作为之一。”
4. 不随便发动战争, 不让人流血
“您已经成为哪些热爱公共秩序与和平的统治者之一——在帕多瓦实行公社政体或者您家族 中任何一位成员统治帕多瓦的时候, 不论他们掌权多久, 市民们从未认为这种和平是可能的——您 一个人便在帕多瓦边境的合适之地建筑了许多结实的堡垒。因此, 在每个方面您都让市民们感受到 ?您作为统治者的自由和安全, 并且, 没有人无辜地流血。”
5. 统治者需要政治智慧
“在缺乏您所期待的外援的情况下, 您以极大的决心和勇气与威尼斯长时间作战。然后, 在看起 ?来最有利的时机, 您巧妙地缔了和, 这真是一举两得, 您的勇气和政治智慧都得到赞美。”
从上述段落中可以得出几个重要的结论。彼特拉克描述了这样一个理想政府, 在这个政府治理 下, 民众的基本需要如安全、稳定、社会秩序、和平、节俭、财政充裕、繁荣等都能够得到充分保障。从 形式上说, 这仍然是一个由君主掌权的城邦, 但人民的意愿必须为政府所吸纳。这是因为, 人民的要 求正是统治者政治合法性的真正基础, 在这里, 统治者的美德是同公众的期望相一致的。只有政府 与民众的利益比较一致的时候, 社会的稳定和城邦的繁荣才成为可能。简言之, 彼特拉克渴望建立 一种统治者与民众结盟的政治共同体, 其中政府能否体现人民的意愿是政治的关键所在。这种联盟 是需要用实践来加以检验的, 正如彼特拉克所言:“当事实自己能说话的时候, 细枝末叶地赞美就只 &%$是一种愉快的练习了。”
三、解决民生问题和城邦的安全问题
在《论统治者应该如何统治其国家》一文中,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彼特拉克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到 了首位, 视其为政府行政的最重要职责。 国家履行公共利益、保护人民的福祉、人民和统治者根据政 府为人民提供多少帮助来进行互动, 意味着中世纪的私人政治( 领主附庸关系) 向近代早期的公共政 治( 政府和臣民关系) 的转变。这里的要素是: 崇尚公民积极参与国家管理; 政府需要呈现一定的透明 度; 民心的向背是关系到政权能否成立的关键。在 共同利益的观念下, 尽管统治者仍然是大权在握, 他却无法在政治上专断独行, 而必须要根据民意, 把解决民生问题纳入到公共生活的结构中去。由此 可见, 民众服从于国家、政府保障民众利益, 只有这样的互动, 才能保障城邦的安宁和秩序。
这种统治者和人民的合作似乎可以通过发扬美德来加以实现。彼特拉克要求统治者心中拥有 最好的美德的火焰, 成为美德之友, 从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这里美德是这样运作的: 人民的美 德体现在对政府的服从方面, 而统治者的美德则是在于维护国家的主权, 保卫人们的安全, 保障人 民的生活。彼特拉克要求统治者服膺于公共的善, 不为一己私利做出背离道德的事情。
公共的善, 或者是政治的善, 涉及到了非常具体的民生问题。这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 从国家的 范围看, 政府需要进行各种公共建设, 如修缮城墙, 处理城市的下水道和处理城市附近的沼泽地带, 兴修各种水利工程, 清扫街道, 办好教育尤其是办好大学, 防止狂暴的猪群在街道中乱跑, 开凿运 河, 保障城市的良好的秩序, 改进城市的公共设施, 不让人们在举行丧礼的时候雇佣妇女们号哭。从 关注民众的生活方面看, 政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统治者要有热爱民众的美德, 像爱自己那样去爱自己统治的民众。彼特拉克试图劝说统 治者维护住与人民的联盟, 因为得到人民的爱戴才是赢得城邦安全的根本所在。他以罗马为例, 指 出凯撒的权力和财富未能保护他不受众人的憎恨, 原因在于憎恨是毁灭之源, 因此爱就是毁灭的对 ’$&立面的根本。
48
朱孝远: 近代政治学的开端
他认为: 不应当简单地把仁爱看成是一个统治者私人品德上的事情。因为这里有一个公爱和私 爱之分。彼特拉克认为公爱如同私爱, 关键在于如果你希望被人爱, 那就首先需要去爱人。意思是说,
领主应当把爱付出, 并且不把爱视为一种纯粹的政治游戏。用这样的标准, 就可以区分两种统治者, 一种是深受国民爱戴的“国家的父亲”, 另一种却是国家和信仰的敌人。从领主一方看, 需要他保持公 正, 并以善意来对待他的国民们。从理论上来说, 公爱在程度上说是要超过私爱的, 因为一个父亲很 容易爱自己的子女, 即以真诚的、没有欺骗的、不追求利益回报的那种爱的精神来爱自己的子女。但 是, 仅仅这样是不够的, 因为公民的人数要比子女的人数多得多, 所以统治者要把公民视为自己的一 部分, 要像爱自己身体、爱自己灵魂那样来爱护自己城邦里的公民。因为,“一个总是令人愉快的、公 正的、乐于助人的、总是以朋友身份出现的人, 谁能够不爱他呢? ”而且, 这种仁爱必定是有回报的, 这 就使国家的安全有了根本性的保障:“优秀的统治者们习惯给予国民们的馈赠, 那么, 在公民中间, 自 #"!然就会发展出一笔巨大的善意的储备, 他能够为一个持久的政府提供有力客观的基础。”
第二, 解决穷人的吃饭问题是真正的政治美德。在意大利的各个城邦之中, 穷人的问题一直最 为突出。彼特拉克引用罗马韦斯帕恩的话“:因为没有人比一个饥肠辘辘的平民更为可怕, 因为‘饥 饿的平民不知道畏惧。’”所以一个好君主的做法就是尽力减少贫苦的庶民们的饥饿, 为他们准备面 包。吃饱了食物以后, 没人会比罗马人更快乐。彼特拉克以为这种意见也适用与所有的国家:“一个 民族之所以濒临绝望, 常常是因为食物匮乏, 而非缺乏美德。因此, 每个国家的幸福更多地是由身体 而不是精神的康乐所组成的。”彼特拉克引用凯撒?奥古斯都的例子说明政府的调节能力。“当谷物 短缺时, 他常常以极低的价格进行分配, 实际上甚至有时免费地送了接踵而至的罗马人民。一个君 主实行这种政策是值得赞美的, 因为这种政策的动机是出于对国家真正的爱和获得赞美的渴望, 这 样人民才会更快乐地承担赋税, 更心甘情愿地忍受痛苦, 更乐于忍受艰难困苦。”彼特拉克还指出: “同一位奥古斯都, 他用刻薄严峻的答复平息了人们对于酒类匮乏的抱怨, 明白无误地表示他提供 谷物不是为了求宠于人, 而是为了自己臣民的福利与健康。因为他告诉那些犯渴的人, 谷物和酒类 #$!之间有巨大区别: 前者是生活的必需品, 后者却有害于生活。”同样, 一个统治者要尽量减少向人 民征收不必要的赋税, 他指出:“如果一位统治者下令让他的人民负担某种新的赋税, 这种赋税如果 不是为了公共的需要他永远也不会想要征收, 他得让所有人明白, 他是在进行必要的努力, 而且这 是违背他的意愿的。简言之, 他应该说服大家, 除非因为实际情况迫使他征收赋税, 他自己很乐意不 #%!去征收它。如果它能把自己的钱投入一部分到新税中, 一定有助于他的好名声。”
第三, 与民众结盟是获得城邦安全的唯一途径。城邦的安全和统治者的安全紧密相连, 而这正是 市民和政府结盟的自然结果。不公正的残暴统治激起人民反抗的例子在历史上不胜枚举。例如, 罗马 皇帝尼禄在最危险的时候, 得知他的士兵们已经逃离岗位, 他的侍卫们也作鸟兽散。而得到人民爱戴 的奥古斯都, 在其死亡的灵床边却是找不到武装侍卫的, 只有友善的国民、朋友和妻子围绕在身边。 无道之君丧权辱国、有道之君得到民众真心爱戴的例子还可以举出罗马皇帝多米提安( Domitian) , 他 因为无道被人杀死, 而元老院也赞同他的死亡, 从铭文中消除他的名字, 并且用怨恨的谴责和诽谤来 #&!玷污他的名声。元老院还颁布法令取消其帝位。从这些正面的和负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 倘若统治 者成为暴君, 他就自行割断了与民众的联盟, 这不仅是国家遭到动荡, 也使自身血脉谱系中断。
第四, 要保持城市的清洁。彼特拉克这么写道“:我要说的是, 这座有着如此杰出荣誉的城 市——如果您继续旁观而不阻止, 而您能轻而易举地办到这一点——正在被狂暴的群猪们变成一 个恐怖而丑陋的牧场! 任何地方都能听见它们丑陋的哼哼声, 任何地方都能看到它们用猪嘴拱地。 污秽的景象, 悲惨的嘈杂! 这些都是我们已经忍受了很久的不幸, 那些来到帕多瓦的人对此都目瞪 口呆并且感到异常嫌恶。这个多事之国令所有来到这里的人感到厌恶, 那些骑着马来到这里的人的 感觉更为糟糕, 那些自由徜徉的猪对于他们一直是一种妨害, 有时候甚至是威胁, 因为一旦遭遇这
49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第 6 期 2007 年
些讨厌难管的畜生, 马匹会受惊甚至扔下骑手。”彼特拉克提出“:让那些养猪的人把它们圈在一个 农场里, 那些没有农场的人就把他们的猪关在他们的房子里。那些连房子也没有的人, 也不能允许
他们破坏其他公民的家园和帕多瓦的美丽。这些养猪人也不应该认为, 没有法律的阻碍他们便可以
#"! 把名城帕多瓦变成一个猪舍! ”
对有着恶臭的沼泽排干工程, 彼特拉克敦促统治者尽早动工。他甚至连动工需要的款项也筹划 在胸“:我听说公共基金曾经为这类工程拨过款项, 那么完成这项任务就不用向公民们新增收任何 #$!赋税, 也不会减少公共财政支出, 或者动用您的私人财产。”
彼特拉克的这些思想对其后的人文主义者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例如: 在基奥凡尼?波特罗 ( Giovanni Botero) 1588 年写的《城市发扬光大的原因》( 常被翻译为《政府存在的理由》) 一书中, 特 别提到了维护社会安定和解决民生问题是政府的两大职责。他指出: 暴力犯罪的始作佣者是那些无 法无天的人, 包括盗贼、凶手, 对他们必须绳之以法。即使是次一等的危害, 如少斤短两、伪造遗嘱、 虚假货币等, 也需要由政府来对此进行执法。如果一个君主能够做到公正执法, 那么他必然获得人 民的拥戴。特别重要的是要抑制高利贷剥削, 因为那在当时是一个特别引人瞩目的社会问题。因为 高利贷不仅危害公民的权益, 也直接危害国家公共的财政和收入。那些靠放高利贷不劳而获的剥削 者是社会的寄生虫, 他们危害人民, 危害国家, 危害社会。作者比较了威尼斯和热那亚这两个共和国 的情景, 指出威尼斯领土广大, 社会繁荣, 而热那亚却与之相反, 原因就在于前者服从法律、公正地 履行商业道德, 为国家公共利益而经营; 后者则为满足盈利者的私利和私欲而经营。结果, 个人的财 #%!产是增进了, 国家却因此而遭到削弱甚至毁灭。
在波特罗那里, 解决穷人问题的出路是为他们提供工作机会, 即让他们参与经商的活动。 与 彼特拉克一味从古代历史中寻找出路的做法不同, 波特罗认为古代的作为未必能从根本上解决问 题, 如斯巴达人对穷人进行放逐, 而威尼斯人则利用穷人去打仗, 乘机摆脱他们。波特罗以为在城邦 发展了的今天, 应当给予穷人以工作机会, 而且这个事情政府需要妥善地管理起来。他指出经商活 动的两个好处: 一是可以促使商业繁荣, 二是人通过经商可以养家糊口。他引用中国汉武帝让女性 帮助父亲经商的例子, 说这可以使人自给自足, 至少诗人忙于女红而没有闲暇时间。他甚至引用凯 撒?奥古斯丁让自己的女儿和孙女从事呢绒纺织的事情, 说明罗马的国家为了保证共和国的强盛, 要求每个人拥有财产的经验。对于那些没有土地耕种也找不到经商之道的穷人, 波特罗要求政府提 供帮助, 至少要让那些穷人有生存的必需品。他认为通过为穷人寻找工作机会和为穷人提供生活上 的’帮助, 就可以消除城邦的不安定因素。这些看法, 在当时是属于比较先进的。
既然政府的职责不仅仅是为市民们提供安全和一定的福利, 那么如何运用政府的权力来推动 工商业的发展, 就被认为是政府的最为重要的功能和善举。在波特罗那里, 政府管理农业、工业和商 业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因为农业是人口增长的基础, 所以历代政府都把农业生产放在重要位置。 一个君主必须尽一切力量来发展农业生产, 保持地力的肥沃, 保证农民有效地进行粮食生产。他旁 征博引古代和非洲帝王的例子, 要求政府抵御自然灾祸的侵袭, 兴修水利, 像米兰的政府做的那样。 他特别指出优良的种子对提高粮食生产的重要性, 如果没有良种, 那政府就应当从国外引进, 这不 仅能够提高产量, 还能增加农作物的品种。他认为把农田变为无人耕耘的公园是一种浪费, 要求统 治者对此加以制止。他引用中国的例子, 说在妥善管理的地方, 乞讨是不被允许的, 因为每个人应当 凭借自己的劳动而生存。即使是瞎子, 也被赋予推磨的工作, 对于瘸腿的人, 也同样被安排适当的工 作, 只有真正病重的人, 才被送到医院去治疗。他要求政府应当承担起这种社会责任, 即使花费巨 大, 也事在必然, 政府对此不得推卸责任。他特别告诫政府不应当短视, 因为把金钱花在农业投资方 面, 即使政府是花掉了钱, 却是有可能得到回报和利润的。从长远的角度看, 这些钱不会白花, 会促 进国家的繁荣, 增加国家的税收。倘若一个君主不急功近利地看问题, 那么, 有许多事情他是可以做 50
朱孝远: 近代政治学的开端
#"!的, 也是应当去做的。
波特罗同样要求政府把工业妥善地管理起来。因为工业是增加人口的基础, 也是城邦的经济命
脉所在, 商品的质量好坏全系于此。工业产品除了满足本地的消费外, 还是可以用于贸易的商品。因 此, 搞好工业生产是一举三得: 增进了货币, 加强了产品的流通, 也为工人们提供了工作。他列举土 耳其皇帝塞力密一世( Selim I) 引进数千个工匠的例子, 说此举大大提高了君士坦丁堡声誉, 并且增 加了该城的人口。他提醒统治者工业对自然原料加工的重要作用, 比如羊毛是自然产品, 但经过染 色的呢绒则完全是另一种东西。白银也是自然产品, 但利用白银, 可以制成各种器皿, 其增值作用无 法低估。他要统治者明白在意大利著名的城邦威尼斯、佛罗伦萨、热那亚、米兰等地, 有三分之二的 居民是靠与呢绒和丝绸相关的工业维持的。从政府的税收来看, 工业也是国家的命脉。此外, 工业中 还包括了矿业如铁的生产, 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结论是: 如果一个国家要增加人口和保持国家 #$!的繁荣昌盛, 政府就应当承担起管理工业的责任来。
彼特拉克阐发了一种君主与民众结盟、根据民众需要建立政府行政的思想, 这对形成人文主义 政治学的基本理论, 以及对以政府和民众为核心的近代政治民主理论, 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彼特 拉克突出了统治者和人民的结盟, 并把如何保障人民的生存和安全, 以及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 文明环境, 视为一个政府的首要职责。彼特拉克和但丁不同, 他对现实世界抱有一种更为彻底的改 革态度。他尖锐地看到, 社会的落后主要就是文化上的落后, 因此要建立起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 就 需要营建一种优秀的新文化, 以此来奠定社会和谐和社会稳定。彼特拉克不主张人间和天国的相似 性, 也不主张脱离人的民生问题去空论美德。这样, 彼特拉克就触及到了公共的善这个命题。在共同 利益下, 统治者和人民各尽其能。政府和臣民、公民和社会组成了新的社会政治结构, 人们和政府根 据需要, 共同承担起改革社会的重任。从这个意义上说, 近代政治学的一些基本原则, 是从彼特拉克 那里开始奠定的。
注释:
? Francesco Petrarch, To Lombardo da Serico, November 29, 1370, in Francesco Petrarch, Letter of Old Age, Maryland,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2, P.414.
? Francesco Petrarch, To Lombardo da Serico, November 29, 1370, in Francesco Petrarch, Letter of Old Age, Maryland,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2, P.414.
? Francesco Petrarch, To Lombardo da Serico, November 29, 1370, in Francesco Petrarch, Letter of Old Age, Maryland,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2, P.414.
? [ 瑞士] 雅各布?布根哈克:《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79 年, 第 7 页。
? Francesco Petrarch, How a Ruler Out to Govern His State, Benjamin G. Kohl and Ronald G. Witt, eds., The Earthly Republic Italian, Humanists on Government and Society,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78, Pp.38- 39.
? Francesco Petrarch, How a Ruler Out to Govern His State, Benjamin G. Kohl and Ronald G. Witt, eds., The Earthly Republic Italian, Humanists on Government and Society,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78, Pp.38- 39.
? Francesco Petrarch, How a Ruler Out to Govern His State, Benjamin G. Kohl and Ronald G. Witt, eds., The Earthly Republic Italian, Humanists on Government and Society,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78, Pp.38- 39.
? Francesco Petrarch, How a Ruler Out to Govern His State, Benjamin G. Kohl and Ronald G. Witt, eds., The Earthly Republic Italian, Humanists on Government and Society,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78, Pp.38- 39.
? Francesco Petrarch, How a Ruler Out to Govern His State, Benjamin G. Kohl and Ronald G. Witt, eds., The Earthly Republic Italian, Humanists on Government and Society,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78, Pp.38- 39.
? Francesco Petrarch, How a Ruler Out to Govern His State, Benjamin G. Kohl and Ronald G. Witt, eds., The Earthly Republic Italian, Humanists on Government and Society,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78, Pp.38- 39.
51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第 6 期 2007 年
Francesco Petrarch, How a Ruler Out to Govern His State, Benjamin G. Kohl and Ronald G. Witt, eds., The Earthly Republic Italian, #"!
Humanists on Government and Society,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78, Pp.38- 39.
#$ Francesco Petrarch, How a Ruler Out to Govern His State, Benjamin G. Kohl and Ronald G. Witt, eds., The Earthly Republic Italian, !
Humanists on Government and Society,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78, Pp.43- 44
!#% Francesco Petrarch, How a Ruler Out to Govern His State, Benjamin G. Kohl and Ronald G. Witt, eds., The Earthly Republic Italian, Humanists on Government and Society,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78, Pp.45- 46.
#& Francesco Petrarch, How a Ruler Out to Govern His State, Benjamin G. Kohl and Ronald G. Witt, eds., The Earthly Republic Italian, !
Humanists on Government and Society,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78, Pp. 56- 57.
# Francesco Petrarch, How a Ruler Out to Govern His State, Benjamin G. Kohl and Ronald G. Witt, eds., The Earthly Republic Italian, !’
Humanists on Government and Society,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78, P.58.
!#( Francesco Petrarch, How a Ruler Out to Govern His State, Benjamin G. Kohl and Ronald G. Witt, eds., The Earthly Republic Italian, Humanists on Government and Society,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78, P.47.
# Francesco Petrarch, How a Ruler Out to Govern His State, Benjamin G. Kohl and Ronald G. Witt, eds., The Earthly Republic Italian, !)
Humanists on Government and Society,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78, P.52.
!#* Francesco Petrarch, How a Ruler Out to Govern His State, Benjamin G. Kohl and Ronald G. Witt, eds., The Earthly Republic Italian, Humanists on Government and Society,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78, Pp.54- 55.
#+ Giovanni Botero, The Reason of State, in Eric Cochrance and Julius Kirsher, eds., The Renaissance, Readings in Western Civilization !
5,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6, Pp. 231- 232.
,#- Giovanni Botero, The Reason of State, in Eric Cochrance and Julius Kirsher, eds., The Renaissance, Readings in Western Civilization 5,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6, Pp. 243- 245.
# Giovanni Botero, The Reason of State, in Eric Cochrance and Julius Kirsher, eds., The Renaissance, Readings in Western Civilization ",
5,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6, Pp.245- 246.
Giovanni Botero, The Reason of State, in Eric Cochrance and Julius Kirsher, eds., The Renaissance, Readings in Western Civilization #$,
5,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6, Pp.247- 249.
参考文献:
[ 1] Petrarch, Francesco. To Lombardo da Serico, November 29, 1370. Francesco Petrarch. Letter of Old Age. Maryland: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2.
[ 2] [ 瑞士] 雅各布?布根哈克.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M]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9.
[ 3] Petrarch, Francesco. How a Ruler Out to Govern His State. Kohl, Benjamin G. and Ronald G. Witt, eds. The Ea thrly Republic Italian, Humanists on Gove nmrent and Society.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78.
[ 4] Botero,Giovanni. The Reason of State, in Eric Cochrance and Julius Kirsher, eds. The Renaissance, Readings in West enr Civilization 5.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6.
The Rise of Moder n Politics: Petr ar ch' s
Political Teaching in Its Social Setting
Zhu Xia oyua n
Abst arct: This paper explores political goals of Francesco Petrarch and seeks to relate them to values and attitudes of the social groups, which were called "the Common Man." Based primarily on careful reading of Petrarch, this paper provides Petrarch' s political thinking with ideas of better government, that is, of how to bring better order to society and better life to the people. Petrarch also made a series of explanations in respect of the living condition of the people, the duties of government and modes of decision- making, which have exerted far- reaching influence to the rise of modern politics. Key Wor ds: Francesco Petrarch, Renaissance, Political Virtue
( 责任编辑: 陶柏康)
52
范文三:从但丁、彼特拉克到卜迦丘看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从但丁、彼特拉克到卜迦丘看人文主义思想
的发展
2007年《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汉文综合版)Ju1.2007第27卷第三期总第47期 从但丁,彼特拉克到卜迦丘看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何主平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L捅娶J但丁,彼特拉克和迦丘在历史上并称文艺复兴时期的"文 学三杰",人文主义思想是贯穿他们作品的一根主线.同时,他们的着作也体现 了人文主义思想在不同发展时期的阶段性特征.本文试图通过对他们在其作品中 流露出的宗教思想,政治思想和爱情思想的剖析,以实现正确把握这一时期人文 主义思想发展脉络的目的.
[关键词]但丁:彼特拉克:迦丘;人文主义
但丁(DanteAlighieri1265…1321),恩格斯称他为"中世
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作为
一
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诗人,但丁唱出了中世纪封建文学的挽 歌和新时代人文主义时代的序曲.他一生的着述颇丰,主要作品有 《新生》,《论俗语》,《论世界帝国》,《飨宴》,和《神曲》等.彼特 拉克(FrancescoPetrarca1304—1374),是继但丁之后又一位杰
出的人文主义者,他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主要作品有《秘密》, 《阿非利加》和《歌集》等.卜迦丘(GiovanniBoccaccio l3l3_一1375),自幼接受人文主义思想的教育,被誉为彼特拉克和 佛罗伦萨之间的一座桥梁,他的一生勤奋多产,着有《菲罗柯洛》, 《提修斯的传说》,《菲娅美达》,《十日谈》和《大鸦》等. 在他们的作品中,处处都闪烁着人文主义思想的火花,正是他
们驱散了中世纪的黑暗,为当时的人们点燃了希望之灯.同时,他 们的人文主义思想又体现了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的特点,他们代表
了当时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下面仅以他们的宗教思想, 政治思想和爱情思想为例,对文艺复兴早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进 行探索.
一
,宗教思想
但丁的宗教思想集中体现在他最精湛的作品《神曲》中.《神曲》 是但丁用俗语写成的一部优秀叙事长诗,全诗分为《地狱》,《炼狱》 和《天堂》三部.在《神曲》中,明显地反映出但丁是一个坚定的 基督信仰者,贯穿全诗的"三"便是"圣父","圣子","圣灵"三 位一体的象征.另外,他将那些生前没有信仰的人放在了地狱的前 庭,跟着一面大旗,在牛虻,蚊蝇的驱赶下不停的奔跑,说"他们 在人世过了无毁无誉的一生,同他们混在一起的还有一队卑贱的天 使,他们对神不叛逆,也不忠诚;只顾到自己.天堂把他们逐出, 为了使自己的美不受损害:幽深的地狱也不收容他们,怕罪恶之徒 还可以向他们夸耀.""就连但丁所崇拜的荷马,贺拉斯,奥维 德,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等也因未受洗礼而无法进入天堂,而被安置 在了第一层,承受着永远见不到上帝的苦痛.那些对上帝抱着侮蔑 和轻视态度的人更是被打进了地狱的第七层,永世不得解脱.所有 这些都表明,但丁是一个虔诚的宗教信徒,有着无比坚定的天主教 情节.并且,但丁还将神学置于哲学之上,认为信仰高于理性,说 "希望用我们微弱的理性识破无穷的奥妙,那真是非愚即狂. 虽然,但丁无时无刻不在劝诫人们要坚定信仰,但对宗教神学 的严正批判,对教会僧侣腐败的无情揭露仍然构成了《神曲》的主 旋律.他痛斥上至教皇,主教,下至教士的贪婪与腐朽,说那些从 事着买卖圣职的教皇们是西门的门徒和盗贼,"为了金钱奸污了那些 应该与正道联姻的上帝的事物!并且把他们打入了地狱的第 八层,在第三条沟里,头脚倒置地在各自的小坑里,露在坑外的脚 掌受着炙热的火苗的煎熬.尽管但丁对教会的无情批判是为了维护 天主教的纯洁性,使天主教重新回到禁欲,谦虚,俭朴的正确轨道
上来.但是,这在客观上竖起了反对封建教会的旗帜,为后人树立 了勇于反抗封建天主教会的光辉榜样.
但丁的继承者彼特拉克在宗教观念上基本上沿袭了前者,仍然 对教会的腐化和堕落恨之入骨,其中他的十四行诗《贪婪的巴比伦 装满了口袋》便是一篇鞭挞教廷的优秀作品.在诗中,他言词激烈, 2l1
:"贪婪的巴比伦装满了口袋/上帝的愤怒, 痛斥教廷的堕落.写到
邪恶和罪恶之声/……我疲惫而又沮丧的等待着正义/但我看见一个 新的苏丹正在向她靠近/……美好的灵魂是道德的朋友/它将统治全 世界,并且我们将看到世界/变得辉煌和充满古代的荣光.""?' 该诗充分的体现了诗人对教会腐败的痛恨之情,但同时,又透露着 诗人对教会的未来充满信心,认为总有一天罪徒将会受到处罚,神 的光芒还会普照大地.因此,他的一生都在身体力行,特别是在晚 年时期更是遵守着一切清规戒律,--,b要做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 但是,彼特拉克不再把信仰看得高于一切,而是主张理性与信仰并 重,所以,彼特拉克的天主教情节不如但丁的牢固.
无论是但丁还是彼特拉克在批驳天主教会的腐朽时都没有突破 天主教思想的原有框架,他们都在力图使天主教会回到清心寡欲的 原始教义中去.对天主教思想有着真正突破的则是卜迦丘,他实际 上是大胆提出了应该按照人性对天主教进行改革的思想.诚然,他 对教会的腐朽和堕落也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他曾借亚 伯拉罕之口说罗马教廷"从上到下,没有一个不是寡廉鲜耻,犯着 贪色的罪恶.……他们个个都是爱钱如命,贪得无厌.……罗马不 是一个神圣的京城,而是一个容纳一切罪恶的大洪炉."?一但 是,他的主要目的不是要固守天主教的传统,而是通过对教会腐败 的揭露来打击干百年来用禁欲主义欺骗人们的教会.例如,在第二 天的第十个故事中,理查?第?敛奇卡尽管旁征博引地向他的妻子 证明夫妻之间应该虔诚节欲,可后来事实证明她宁可和海盗做夫妻 也不愿和他过节欲的生活.并且,卜迦丘在开篇便借第奥纽之口说
道:"我现在讲这一个故事,就是为了让你们可以看到,这班人是多 么愚蠢——尤其是有些人还道自己的力量比人类的七情六欲还大, 只要他们搬出一套荒唐的谬论来,就可以强迫别人违反了自己的本 性,按照他所定的人之道来做人."?"
由此可以看出,在卜迦丘的眼里,人是有血有肉的,人既有灵 魂的需要,也有肉体的需要.即使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那些修 女和神父也无法摆脱这个自然规律,只要是人,就必然由肉体和灵 魂两方面组成,也就必然寻求这两方面的满足,掩盖和压制都是无 济于事的.因此,卜迦丘同但丁,彼特拉克不同,在揭露教会时并 不宣扬禁欲,而是企图证明天主教的清规戒律是多么的不符合人性. 这些都表明卜迦丘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宗教的束缚,大胆地将人性 放在了第一位,充满了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
二,政治思想
在政治思想方面,但丁主张意大利的各城市统一起来,建立一 个以继承古罗马传统的大帝国.这一思想充分体现在《论世界帝国》 一
书中.首先,他提出"人类服从一个统一的政体就能与上帝的形 象最接近,它的存在也最接近神的意旨,而这意旨就是要人类幸福 的生活.""即建立一个世界帝国是神意的体现,而神意又是不 可违抗的.因此,"要获得最良好的秩序,就需要建立世界政体,即 世界帝国."?"其次,他还认为权威只能有一个,多了就会发生 混乱,因此,如果要实现尘世的幸福,那么尘世间就只能有一个权 威,而这个权威就是世俗的帝王,因为"帝王用哲理引导人们走向 幸福的尘世.""所以,但丁认为政权与教权应当分离.
长期以来,罗马教廷都认为皇帝依附于教皇,教皇是太阳,上 帝通过"太阳"把光明赐给万物:皇帝也只有通过教皇才能领受到上 帝的光辉,因而皇帝的政权来源于教皇的神权,并从属于教皇的神 权.但丁针对这一说法进行了有力的批驳,指出:"帝王或世界政体
是直接从宇宙的统治者即上帝那里获得他的权力的".H帝国不
是教廷的产物,它直接受命于上帝.教皇和皇帝都是太阳,因此政
权与神权应该分开.皇帝应该掌握政权,引领人民享受尘世的幸福;
2007年《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汉文综合版)Ju1.2007第27卷第三期总第47期
音乐创作的三个阶段
任力志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根据艺术创造之定义.音乐创作其实是融观念,情欲于意象
且物衣化的活动.这一过程分三个环节或阶段:积累(准备),酝酿(构思),释
破?传达1).三者关系紧密耜联互相渗透.
[关键词]积累;酝酿;释放
OntheCourseofMusicCreationandAestheticAcquisition Abstract:Artisticcreation,in1ightofitsdefinition.isactually
蛐activityof_曲jectwhichisinperfectharmon~withvaluesand sentimentsin?indedimages.Thiscourseconsistsofsuchthreedeeply interactivesectionsasaccumulation,conceptionandexpression.
Keywords:Aeeatmlation:Conception:ExpressiOil 教皇应该掌握神权.引领人们走向永生的幸福.但是,但丁认为教
权与神权也不是绝对对立的,"不能死板地解释成为罗-5政权根本不
必服从罗马教皇,因为在某些方面我们尘世的幸福服从于我们一生
的幸福."?因此帝国与教会,皇帝与教皇之问仍然存在着精
神上的依附关系.在教会几乎统治一切的时代,但丁提出政权在神
权面前相对独立这一观点是多么的新鲜和大胆!
和但丁一样,彼特拉克也很热爱自己的祖国,但他的政治主张
与但丁有很大的差别.但丁把罗马帝国看作是至高无上的权力机构,
至死对帝国的兴旺昌盛寄予了无穷的希望,希望帝国与教廷携手并
进,将福音带给人们.而彼特拉克则不赞成建立一个世界帝国,他
和共和制的领导人里恩佐保持着亲密友谊,力主共和,并直言不讳
的断定帝国的衰亡是不可避免的结局,他甚至将帝国视为异国的一 种政治力量.在《我的意大利》一诗中写道:"我的意大利啊/纵然 我的诗句不能治好/那些折磨你美好身躯的创伤/可是我的心好像得 了重病/……上天的主宰啊/自由爱你才来到人间/愿你们本着这种 慈爱给我的祖国降下恩典/看吧,我的祖国/你所喜爱的我的故乡/ 正在被莫名其妙的原因所引起的战争/和那不能抑制的纠纷/如何残 酷地折磨与煎熬"?''诗中抒发了彼特拉克对意大利政治的分裂 感到非常痛苦的心情,表达了他反对分裂割据,希望建立一个统一 的民族国家的强烈心声.
卜迦丘是彼特拉克的朋友,并对但丁十分推崇,受他们的影响 也比较大.尽管在他的大多数作品中都以反对禁欲,歌颂爱情和友 谊为主,但在政治上,他仍然是当时共和政体的拥护者,只是他没, 有像但丁和彼特拉克那样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而已. 三,爱情思想l
爱情是但丁,彼特拉克和卜迦丘他们作品中的共同主题,他们 都对爱情进行了歌颂,赞美,但他们的爱情观又是有区别的.总的 说来,他们的爱情观是沿着越来越世俗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的. 但丁认为爱情的力量是巨大的,也是人的理智无法控制的他 曾这样写道;"……我已经恋爱了并且知道/爱情如何驾驭和驱赶着 我们/我们在它的重压下又哭又笑/如果有人用理智与它斗争/或者 想要用善行把它驱逐/尤如有人想用钟声/驱散天空的阴云一 样……】I但但丁的爱情思想具浓厚的宗教色彩,很少看到女人 的具体容貌描写,只有几处提到"白白的脸","洁白的衣服"等等. 他主要描写爱情对灵魂所起的效果.因此,但丁对贝雅特里齐的爱 是抽象的,理想化的爱,贝雅特里齐被看成是上帝派到人问启迪他 的灵魂,提高他的品德及文化修养的天使.同时,但丁的爱情观还 是柏拉图式的,纯精神化的,对肉欲持批评态度.所以,尽管但丁 在听了保禄和弗兰采斯加的爱情故事之后竞因"怜悯而晕倒,,,? 但这对贪恋肉欲的恋人还是逃不脱死后在地狱受罪的命运.
彼特拉克的爱情观体现了开始冲破禁欲主义的束缚,他笔下的 劳拉已经不是但丁笔下的贝雅特里齐,更不是抽象的天使,而是一 音乐创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隶属于艺术创造范畴,其现 象或经验应是承担音乐创作的主体(作曲家)所指引的对象.如果 我们认为"艺术创作是融观念情欲意象且物态化的活动","那么同 理,音乐创作(本文仅仅指作曲家之创作行为)亦然,即:作曲家 之音乐创作就是指借助一定的煤体,手段,把自己心中构思好的意 象(这种意象凝结了作曲家一定的观念和情感),即"心象",而后 变之为"物象"(指物态化的东西,反应为乐谱或呈现为音响的材料 等)的过程.由于作曲家个性与创作方法的不同,使得音乐创作过 程亦千变万化,各有千秋,很难找到一个共同的模式,但总体上, 各种不同的音乐创作也依然遵循着一个共同的过程,也就是说:准 备,构思,传达三个阶段.从情感或观念的角度讲,我们也不妨将 其理解为积累,酝酿,释放三个环节.在实际音乐创作中,这三个 环节密不可分,互为渗透,它们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一个整体. 一
,积累
这是音乐创作的准备阶段,既通过音乐实践,积累材料.这种 实践,最根本的就是从社会生活中获取直接的经验,因为社会生 活实践是一切艺术创作的土壤和根基";同时也要认真学习大师们的 位有血有肉,有形有色,容貌俊秀的少女.彼特拉克采用了生动具 体的语言来歌颂她美丽的金发,闪亮的眼睛,乌黑的睫毛,细嫩的 小手等等.例如,在《金色的秀发随风飘洒》一诗中写道:"金色的 秀发随风飘洒/结成千百柔媚的发花/今朝难寻的美丽双跟/放出非 凡明亮的光华……","?他还在其它的诗中描写劳拉有"妖娆的 身躯,艳丽的裙衫,天使般的腹胸"等."从这些诗句可以看 出,劳拉完全是一位远离天主的世俗女子,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 位美丽非凡而又生动活泼,栩栩如生的女子形象.这说明彼特拉克 比但丁更加接近现实生活,他不再像但丁一样把幸福的生活寄托在
来世,而是认为幸福就在今生.
与但丁和彼特拉克相比,h迦丘的爱情观念显得更大胆和世俗 化.首先,他认为享受爱情是人的天性.例,在第四天开头的一个 小插曲中就讲了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在跟随他父亲进城时第 一
次看见了女人,并且对女人立即产生了好感,尽管青年的父亲吓 唬说她们是"绿鹅",是"祸水",可儿子还是说:"亲爸爸,让我带 一
只绿鹅回去吧!"?'其次,他对爱情的伟大力量进行了赞美. 说"在所有的自然力量中,爱情的力量最不受约束和阻拦;因为它 只会自行毁灭,决不会被别人的意见所扭转打消的."因此, 爱情可使西蒙一夜之问由一个凡夫俗子变成一个聪明的审美家.最 后,最值得一提的是卜迦丘对爱情中的性爱进行了肯定.由此可看 出,如果说但丁只是表示了对爱情的同情,彼特拉克仅仅表现为对 爱情的抽象和一般的赞美,那么卜迦丘则具体描写了人的爱情生活, 并由此提出了闪烁着人文主义思想的"幸福在人问"的观点. 综上所述,在经历了但丁,彼特拉克和卜迦丘以后,人文主义 思想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如果说但丁总结了过去,那么彼特拉克则 展望了未来,而卜迦丘又在此基础上向着人文主义近出了一大步. 从但丁的"天国幸福"到彼特拉克的"人神对立"再到卜迦丘的"幸 福在人间"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的发展和升华.虽然他们都处于文艺 复兴初期,受到8丰代的局限,思想上或多或少地留下了中世纪思想 的痕迹,但是他们仍为推动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为文艺复兴进入盛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 [2]但丁着,朱维基译.神曲:地狱篇珊].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3]张英伦,吕同六等.外国名作家大词典[K].漓江出版社,1989. [4]Petrarch:CanzoniereIndianaUniversityPress[M].1996.
[5]迦丘着,方平,王科,译.十日谈[H].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6]但丁着,朱虹译.论世界帝国[M].商务印书馆,1985., [7][俄]梅列日科夫斯基着,刁绍华译.但丁传(一)珊].辽宁教育出版社. 20()o.
作者简介:何主平,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5级世界史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06—11—14
212
范文四:论彼特拉克的人文主义思想
!
,
」
,
《 吉林广播 电 视 大 学 学报 》
年第
期
总第
期
鑫 班甄翻
论 彼 特 拉 克 的人 文 主 义 思 想
柳 淑娟
白城 师范 学 院
,
吉林 白城
摘
要
本 文 以 彼 特 拉 克 的 叙 事诗 《 阿 非 利 加 》 和 抒 情诗 集 《 歌 集》 为 例 分 析 了 他 的 人 文 主 义 思 想
,
,
目的
是 要 学习 他 的 人 文 主 义 精 神 度 和正 确 的 价值观 关键 词
,
以 人 为本
,
以 全 面 提 升 人 的 素 质和 促
。
进人 的 全 面 发展 为 核 心
,
培 养积 极 的 人 生 态
提 高文 化 品 位 和 审 美 情趣
阿 非利 加》 《
彼 特拉 克
歌 集》 人 文 主 义
文 章编 号
一 一
中 图 分类 号
文 献标识 码
一
弗 兰齐 斯 科 彼 特拉 克 一 是 文 艺 复 兴 时 期第 一个 人 文 主 义 者 被誉 为
问
” “
?
,
月
日
,
彼 特拉 克在这 里 降生
,
。
年
,
,
彼 特拉
,
克 随父 流亡 到 法 国 维 农城
响
、 。
年侨居在法 国南部 的 阿
人 文 主 义 之父
“
” 。
他首先提出 以
、
,
“
人 的学
这里 是 当 时教 皇驻 哗所 在地
。 、
位 于抒 情诗
、
代替
、
神的 学 问
”
,
他 用 人 的 眼光
,
世俗的眼
、
的 故乡 普 罗 旺斯地 区
早 年 动荡 的 生 活
但 丁的 影
,
光
、
现 世 的 眼 光 去 看 待 当 时 的 社会 贬低人的观点
,
反对 中 世 纪神 尊重人
,
、
教 皇 都城 的 中 心 地 位
,
当地 文化 的 熏 陶
。
对彼
学抬 高神
提 倡关 怀人
特拉 克未 来 的 成 长 都 产 生 了 重 大 的 影 响 年起 大约有
,
从
以人 为 中 心 的 世界 观
反 对神 学 的 禁 欲主义 和来 世 尊 重 人 的 尊 严 和 权利
观念
,
重 视 人 的价 值
关怀
,
廷供 职 清闲
、
彼 特 拉 克 基 本 上 是在 教 通过 红衣 主教 乔万 尼 科 伦 那 的 关 系 参 与
?
年时间
,
人 的 现 实生 活
的经 院 哲 学
,
反对 宗教 束缚 和 封 建 等级观 念 提倡 学术 研 究
,
提
一 些宗教 活动 安逸
,
。
在这 个 时期
,
彼 特拉 克 的 生 活 比 较
,
倡思 想 自 由 和个性 解放
的观念
,
反 对 宗 教 教 义 和 中古 时 期 反对
,
有较充 裕 的 时 间 读 书和 写诗
。
、
为 其后
,
“
神
”
主 宰一 切
来扬 名 诗 坛莫 定 了坚 实 的 基 础 他亲 眼 目堵 了 教会 的 黑 暗 渐 形 成 了 人 文 主 义 世 界观 舞 台 上捷 足先 登
。
,
漫 长 的 教 会生 活 使
、
提 倡 人 类 认识 自 然 征 服 自 然 这 代 表 了 资本 主义 萌芽 时期 的 先 进思 想 但 缺乏 广泛 的 民 主 基础
历
。
,
。
腐 败 贪婪 和 虚 伪 逐 从 而使 他 在文 艺复 兴 的
有 很 大的 局 限 性
。
彼 特 拉 克 的 人 文 主 义思 想 来 源 于 自己 的 亲 身 经
彼 特 拉
克 是 文 艺 复 兴 时 期 用 人 文 主 义 观 点 研究 古典 文化 的 最早 代表 古典 文化 籍 抄本 光
, ,
他 出 身于 佛罗 伦 萨 的 名 门 望族
。 ,
,
父 亲是著 名 的
。
他 一 生 中 用 了 大 量 时 间研 究
。
,
法 律公 正 人
世纪的 佛罗 伦萨是欧洲最繁 荣的
同 时 也是 新 兴 的 市 民 阶 级
,
,
把古 典 文 化 看 作是 反 封 建 的 思 想 武 器
,
手 工业 中 心和文 化 中 心 盾尖 锐 复杂
。
他 不辞 劳苦
四 处周游
广泛 搜集 希腊
、
罗马 的古
与 封建 贵族 斗 争 最激 烈 的 舞 台
政 治 派 别 迭起
年
。
,
,
矛
,
然 后 反 复 阅读
。
,
认真 校对
,
用 新 时代 的 眼 用 自 己 的 观点
,
但丁和 老彼特拉克都站在白党一边
。
,
把 人 和 现 实 生 活 放在 中 心 位 置
,
,
维护 新 兴 资 产 阶 级 的 利 益
维护封建贵
,
诊 释 古 典著 作
他 对古 典 文 化 的 研 究
、 。
对 欧洲文 艺
。
族利 益 的 黑党
罗 伦 萨 的 政权
在 教 皇 和法 国 的支 持 下 残 酷 地镇 压 白 党
背 井 离乡
一
,
夺取了佛 年
复 兴 运 动 和 本人 的 创 作
的 高贵 和聪 明 才 智
,
都有很 大 的 影 响
彼特 拉
,
,
老 彼特拉 克 和 但
。
克 用拉 丁语 写 了许 多诗 歌
丁 同 时被 流放
收稿 日 期
作者简介
,
来 到 阿 雷佐
散 文 这些 作 品 歌颂 人 宣传人可 以有追求尘世幸福
一
柳淑 娟
一
,
女
,
吉 林长 岭 人
。
白城 师 范 学 院 外 语 系 讲 师
,
研 究 方 向 为欧 美 文 学
。
柳淑娟
论 彼特拉克的人 文 主 义 思想
,
翔 盆奚抽
首 诗就 是 显 著 的 例 子
。
享 受荣 誉 的权 利
主义提 出挑 战 身
,
并 向 中 世 纪 宣 扬 的 神 权 说和 禁 欲
,
彼特 拉 克的 诗歌 中 弥漫 着 资
, 。
。
他还认 为
人 的 高 贵并不 取决 于 出
产 阶级
而 是 取 决 于 人 的行 为
,
。
彼 特拉 克知识 渊 博
,
思
具有浓厚 的反封建 的色彩 充 满 强 烈 的 爱 国 热 情 和 民 族意 识 彼 特 拉 克 跳 出 旧 抒
情诗 的 框 框 以 丰 富 多 彩 的 色 调 细 致 人 微 的 笔 触 描 绘 劳 拉 的 形 体 之 美 寄 托 他关 于 美 和 精 神 品
, , ,
“
人情 味
”
,
想上最 早 突 破 中 世纪 神学 观念 的 束缚 和 具 有人文 主
,
义的 观 点
曾 写 诗 支 持 反 封 建暴 政 的 武 装 起义
、
。
他
用 拉 丁 文 和 意 大利文 写 的 诗歌
散文
、
书 信 中最 优
质的理 想
,
刻 画 自 己 复 杂 的 思 想 感情 和 公 开 袒 露 自
。
秀的 是叙 事 诗 《 阿 非 利 加》
写作始于
年或
己 向 往幸福 生活 的 内 心活 动
彼特拉 克 善于叙 述 内 超 过 以 前 的 诗人
,
年
一
,
但未完成
。
,
和抒情 诗集 《 歌 集》
。
心 的 变 化和抒 写 爱情 的 经验
,
。
这
《 阿非 利 加 》 这 首诗 是仿 效 古 罗 马作 家
些 诗都 表现 了 人 文 主义者 以 个 人幸福 为 中 心 的 爱情
维吉 尔的 笔 法 语言 事迹 始时
山
,
用 纯 拉丁 语写 成 的
作 者 用 优美 的
战争 开
,
观念
。
彼 特拉 克 的 诗 音 韵 优 美
,
结构 周 密
,
,
常常借 风格上 使爱情
,
描 写 了 古 罗 马 统帅 西 皮 奥 战 胜 汉 尼 拔 的英 雄 对 第 二 次布 匿 战 争 作 了 生 动 的 描 述 迎 太 基 大 将 汉 尼 拔 出 动 奇兵
,
助 自然 景 物 来 歌 颂 劳 拉 他承袭 了
“
传 达 细微 的 感 情
。
,
温柔 的 新 体
, ,
”
诗 派传统
克 服 了 抽象性
,
,
,
翻 过阿尔卑 斯
和隐 晦的 寓 意
。
表现 了 新 的 人 文 主 义 精 神 并使
,
从北 部攻人意大利 都城被围
, ,
罗 马碎不及 防
。
节节败
。
诗更 接 近 于 生 活 真 实
行 诗达 到 了 完 美 的
,
退
,
危在 旦 夕
后 来 罗 马 大 将西皮 奥改
,
境界
变战 术 天高 伟大
,
派兵 攻 人 迩 太基 本 土
、
迫使 迩 太基 投 降
,
彼 特 拉 克 的 抒情 诗 圣
。
特别 是十 四 行 诗
。
,
为欧 洲
彼 特 拉克 在 诗 中 热 情 地 讴 歌 了 西 皮 奥 可 与庞 培 年
月
称颂他 功 比
抒 情 诗 的 发 展 开 辟 了 道路
抒情 诗
受灾 难
。
后 人 为 此把 他 尊 称 为 诗
凯 撒媲 美
“
。
同 时也歌 颂 了罗 马 的
。
《 歌集 》 中 的 长 诗 《 我 的 意 大 利 》 是一 首 政 治
,
体 现 了 爱 国 主 义 精神
日 获得
这部作品 使他在
”
诗人 谴 责 意 大 利 的 君 主 们 利 用 外 族 雇 佣 军
,
桂 冠诗 人
的称号
。
进行 内 战
。
让
“
豺 狼 与绵 羊 同 居
“
”
,
善 良的人 民蒙
” , “
《 歌 集 》 相 传 为 诗人 于
年见 到美丽 少女 劳
拉后 陆 续 写下 的 女劳拉 的 爱情
。
多首 十 四行 诗 和
,
年劳拉
抨击
?
。
他 的其 他 政治 抒 情 诗还 对 教会 进 行 猛烈 的 他抨 击 罗 马 教 廷 是 黑 暗 的 监 狱 是 野
” 。
死 后 为 表 达 哀 思 的 一 些抒 情 诗 的 结 集
抒发 其 对 少
,
蛮凶 狠的 庙 堂 福
民
,
彼特拉克的 一些诗篇
热爱生 活和 自然
,
,
,
还反映 了
祖国
,
号 召 和 平 与 统一
,
也 包 括 少 量 政 治 抒 情 诗 诗 中赞 颂 揭 露教 会 的 腐 化 用 意 大
,
他内心 的 矛 盾
义思 想决 裂
,
,
渴 望人间 的 幸
,
。
追 求 爱情 和 荣 誉
但 不 能 和 宗 教 传统 及 禁 欲 主 而 又脱 离人
利语 写 成
《 歌集 》 中 的 诗歌 冲 破 了 禁 欲主义
,
、
神
有爱 国热 情和 民 族 意 识
。 。
秘主义 以 及经 院哲 学 的 束缚 喜怒 哀 乐 等 内 心 感 受
,
直接描 写爱 情
,
,
反
映
轻 视群众
总之
,
反 映 了 文 艺 复 兴 初 期 的 人 文 主 义者
,
表 现 了 以 人 和 现世 生 活 为 中
。
的 内 心 矛盾
以 人为 本
,
心的 新 的 人 文主 义世 界观
在 他 的笔 下
。
劳拉 已 不
,
我 们 要 学 习 彼 特 拉 克 的 人 文 主义 精 神 培养 积 极 的 人 生 态 度 和 正 确 的 价 值 观
,
是 中 世 纪 那 种 矫 揉造 作
、
高 不 可攀 的 贵妇 人
而是
以 全 面 提 升 人 的 素 质 和 促 进人 的 全 面 发
,
单 纯开 朗
貌
,
、
平易 可亲 的 新 时代 女性
, ,
由 于 彼 特拉 克
展 为核 心
,
从人 性 的 角 度 出 发 很强 的 艺 术 感 染 力 诗传 开 后
,
用 写 实 的手 法 描 写 劳 拉 的美 令 人 百 读不 厌
,
提 高 文 化 品 位 和 审 美 情趣 知 的 科 学态 度
参考 文 献
。
养 成实 事 求 是
,
祟尚真
因 此他 的 诗 歌 格 调 清 新
。
这 里 有 一 段佳 话
。
,
具有 当 他 的 爱情
,
,
引 起 了广 大读 者 的 共 鸣
,
有 不少人 甚至
研究
也 对 劳 拉 产 生 了 爱 慕 之情
的 地方 来 到 阿 维 农
他 们 不 辞 劳 苦 从很 远 以求 一饱 眼福 欣 赏一下 这位
, ,
【
,
陆扬
,
彼 特 拉 克 诗 美 学 思 想及其 他 【
”
外 国文 学
一
绝 代佳 人 来
,
。
但这 时 的 劳 拉 已 是 中 年 开 外 的 妇 女
,
早
【
拉 克诞生
刘开文
桂 冠诗人
”
与
”
诗圣
,
”
一
纪 念 彼特
已 失 去 了昔 日 的丰采
扫 兴而 归
。
使 这 些 远 道 而 来 的 人 乘 兴而 诗 歌 赞美 大 自然 有 些 诗 把 歌 颂 劳
,
周年
〕 集 邮博 览
,
〔
,
赵立 行
彼特 拉 克 书信 述评 〔
山
东社 会 科 学
,
拉和 描绘 自然 结 合起 来
,
《 清
、
凉
、
甜蜜 的水 》这
范文五:从但丁_彼特拉克到卜迦丘看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从但丁、彼特拉克到卜迦丘看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何主平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四川成都 610064)
“贪婪的巴比伦装满了口袋/上帝的愤怒,[摘 要]但丁、彼特拉克和卜迦丘在历史上并称文艺复兴时期的“文痛斥教廷的堕落。写到:
学三杰”,人文主义思想是贯穿他们作品的一根主线。同时,他们的著作也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在不同发展时期的阶段性特征。本文试图通过对他们在其作品中流露出的宗教思想、政治思想和爱情思想的剖析,以实现正确把握这一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发展脉络的目的。
[关键词]但丁;彼特拉克;卜迦丘;人文主义
但丁(Dante Alighieri 1265---1321),恩格斯称他为“中世
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1](P249)作为一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诗人,但丁唱出了中世纪封建文学的挽歌和新时代人文主义时代的序曲。他一生的著述颇丰,主要作品有《新生》、《论俗语》、《论世界帝国》、《飨宴》、和《神曲》等。彼特拉克(Francesco Petrarca 1304---1374),是继但丁之后又一位杰出的人文主义者,他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主要作品有《秘密》、《阿非利加》和《歌集》等。卜迦丘(Giovanni Boccaccio 1313---1375),自幼接受人文主义思想的教育,被誉为彼特拉克和佛罗伦萨之间的一座桥梁,他的一生勤奋多产,著有《菲罗柯洛》、《提修斯的传说》、《菲娅美达》、《十日谈》和《大鸦》等。
在他们的作品中,处处都闪烁着人文主义思想的火花,正是他们驱散了中世纪的黑暗,为当时的人们点燃了希望之灯。同时,他们的人文主义思想又体现了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的特点,他们代表了当时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下面仅以他们的宗教思想、政治思想和爱情思想为例,对文艺复兴早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进行探索。
一、宗教思想
但丁的宗教思想集中体现在他最精湛的作品《神曲》中。《神曲》是但丁用俗语写成的一部优秀叙事长诗,全诗分为《地狱》、《炼狱》和《天堂》三部。在《神曲》中,明显地反映出但丁是一个坚定的基督信仰者,贯穿全诗的“三”便是“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象征。另外,他将那些生前没有信仰的人放在了地狱的前庭,跟着一面大旗,在牛虻、蚊蝇的驱赶下不停的奔跑,说“他们在人世过了无毁无誉的一生,同他们混在一起的还有一队卑贱的天使,他们对神不叛逆,也不忠诚;只顾到自己。天堂把他们逐出,为了使自己的美不受损害;幽深的地狱也不收容他们,怕罪恶之徒还可以向他们夸耀。”[2](P21)就连但丁所崇拜的荷马、贺拉斯、奥维德、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等也因未受洗礼而无法进入天堂,而被安置在了第一层,承受着永远见不到上帝的苦痛。那些对上帝抱着侮蔑二、政治思想 和轻视态度的人更是被打进了地狱的第七层,永世不得解脱。所有在政治思想方面,但丁主张意大利的各城市统一起来,建立一这些都表明,但丁是一个虔诚的宗教信徒,有着无比坚定的天主教个以继承古罗马传统的大帝国。这一思想充分体现在《论世界帝国》情节。并且,但丁还将神学置于哲学之上,认为信仰高于理性,说一书中。首先,他提出“人类服从一个统一的政体就能与上帝的形
[3](P180)
“希望用我们微弱的理性识破无穷的奥妙,那真是非愚即狂。” 象最接近,它的存在也最接近神的意旨,而这意旨就是要人类幸福
” [6](P10)即建立一个世界帝国是神意的体现,而神意又是不虽然,但丁无时无刻不在劝诫人们要坚定信仰,但对宗教神学的生活。
的严正批判,对教会僧侣腐败的无情揭露仍然构成了《神曲》的主可违抗的。因此,“要获得最良好的秩序,就需要建立世界政体,即
[6](P13)
旋律。他痛斥上至教皇、主教、下至教士的贪婪与腐朽,说那些从世界帝国。”其次,他还认为权威只能有一个,多了就会发生事着买卖圣职的教皇们是西门的门徒和盗贼,“为了金钱奸污了那些混乱,因此,如果要实现尘世的幸福,那么尘世间就只能有一个权
[2](P133)
应该与正道联姻的上帝的事物!”并且把他们打入了地狱的第威,而这个权威就是世俗的帝王,因为“帝王用哲理引导人们走向
”[6](P87) 所以,但丁认为政权与教权应当分离。 八层,在第三条沟里,头脚倒置地在各自的小坑里,露在坑外的脚幸福的尘世。
掌受着炙热的火苗的煎熬。尽管但丁对教会的无情批判是为了维护长期以来,罗马教廷都认为皇帝依附于教皇,教皇是太阳,上天主教的纯洁性,使天主教重新回到禁欲、谦虚、俭朴的正确轨道帝通过“太阳”把光明赐给万物;皇帝也只有通过教皇才能领受到上上来。但是,这在客观上竖起了反对封建教会的旗帜,为后人树立帝的光辉,因而皇帝的政权来源于教皇的神权,并从属于教皇的神了勇于反抗封建天主教会的光辉榜样。 权。但丁针对这一说法进行了有力的批驳,指出:“帝王或世界政体
但丁的继承者彼特拉克在宗教观念上基本上沿袭了前者,仍然是直接从宇宙的统治者即上帝那里获得他的权力的”。[6](P86)帝国不对教会的腐化和堕落恨之入骨,其中他的十四行诗《贪婪的巴比伦是教廷的产物,它直接受命于上帝。教皇和皇帝都是太阳,因此政装满了口袋》便是一篇鞭挞教廷的优秀作品。在诗中,他言词激烈,权与神权应该分开。皇帝应该掌握政权,引领人民享受尘世的幸福; 211
邪恶和罪恶之声/……我疲惫而又沮丧的等待着正义/但我看见一个
新的苏丹正在向她靠近/……美好的灵魂是道德的朋友/它将统治全世界,并且我们将看到世界/变得辉煌和充满古代的荣光。”[4](P227)该诗充分的体现了诗人对教会腐败的痛恨之情,但同时,又透露着诗人对教会的未来充满信心,认为总有一天罪徒将会受到处罚,神的光芒还会普照大地。因此,他的一生都在身体力行,特别是在晚年时期更是遵守着一切清规戒律,一心要做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但是,彼特拉克不再把信仰看得高于一切,而是主张理性与信仰并重,所以,彼特拉克的天主教情节不如但丁的牢固。
无论是但丁还是彼特拉克在批驳天主教会的腐朽时都没有突破天主教思想的原有框架,他们都在力图使天主教会回到清心寡欲的原始教义中去。对天主教思想有着真正突破的则是卜迦丘,他实际上是大胆提出了应该按照人性对天主教进行改革的思想。诚然,他对教会的腐朽和堕落也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他曾借亚伯拉罕之口说罗马教廷“从上到下,没有一个不是寡廉鲜耻,犯着贪色的罪恶。……他们个个都是爱钱如命,贪得无厌。……罗马不是一个神圣的京城,而是一个容纳一切罪恶的大洪炉。”[5](P48---50)但是,他的主要目的不是要固守天主教的传统,而是通过对教会腐败的揭露来打击千百年来用禁欲主义欺骗人们的教会。例如,在第二天的第十个故事中,理查·第·欽奇卡尽管旁征博引地向他的妻子证明夫妻之间应该虔诚节欲,可后来事实证明她宁可和海盗做夫妻也不愿和他过节欲的生活。并且,卜迦丘在开篇便借第奥纽之口说道:“我现在讲这一个故事,就是为了让你们可以看到,这班人是多么愚蠢——尤其是有些人还道自己的力量比人类的七情六欲还大,只要他们搬出一套荒唐的谬论来,就可以强迫别人违反了自己的本性,按照他所定的人之道来做人。”[5](P212)
由此可以看出,在卜迦丘的眼里,人是有血有肉的,人既有灵魂的需要,也有肉体的需要。即使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那些修女和神父也无法摆脱这个自然规律,只要是人,就必然由肉体和灵魂两方面组成,也就必然寻求这两方面的满足,掩盖和压制都是无济于事的。因此,卜迦丘同但丁、彼特拉克不同,在揭露教会时并不宣扬禁欲,而是企图证明天主教的清规戒律是多么的不符合人性。这些都表明卜迦丘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宗教的束缚,大胆地将人性放在了第一位,充满了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音乐创作的三个阶段
任力志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甘肃兰州 730070) [摘 要]根据艺术创造之定义,音乐创作其实是融观念、情欲于意象
且物态化的活动。这一过程分三个环节或阶段:积累(准备)、酝酿(构思)、释放(传达)。三者关系紧密相联,互相渗透。
[关键词]积累;酝酿;释放
On the Course of Music Creation and Aesthetic Acquisition Abstract: Artistic creation, in light of its definition, is actually an activity of object which is in perfect harmony with values and sentiments in minded images. This course consists of such three deeply interactive sections as accumulation, conception and expression.
Key words: Accumulation; Conception; Expression
音乐创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隶属于艺术创造范畴,其现
象或经验应是承担音乐创作的主体(作曲家)所指引的对象。如果我们认为“艺术创作是融观念情欲意象且物态化的活动”,[1]那么同理,音乐创作(本文仅仅指作曲家之创作行为)亦然,即:作曲家之音乐创作就是指借助一定的煤体、手段,把自己心中构思好的意象(这种意象凝结了作曲家一定的观念和情感),即“心象”,而后变之为“物象”(指物态化的东西,反应为乐谱或呈现为音响的材料等)的过程。由于作曲家个性与创作方法的不同,使得音乐创作过程亦千变万化、各有千秋,很难找到一个共同的模式,但总体上,各种不同的音乐创作也依然遵循着一个共同的过程,也就是说:准备、构思、传达三个阶段。从情感或观念的角度讲,我们也不妨将其理解为积累、酝酿、释放三个环节。在实际音乐创作中,这三个环节密不可分,互为渗透,它们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一个整体。
一、积累
这是音乐创作的准备阶段,既通过音乐实践,积累材料。这种实践,最根本的就是从社会生活中获取直接的经验,因为“社会生活实践是一切艺术创作的土壤和根基”;同时也要认真学习大师们的
~~~~~~~~~~~~~~~~~~~~~~~~~~~~~~~~~~~~~~~~~~~~~~~~~~~~~~~~~~~~~~~~~~~~~~~~~~~~~~~~~~~~~~~~~~~~~~~~~~~~~~~~~~~~~~~~~~~~~~~
教皇应该掌握神权,引领人们走向永生的幸福。但是,但丁认为教位有血有肉、有形有色、容貌俊秀的少女。彼特拉克采用了生动具权与神权也不是绝对对立的,“不能死板地解释成为罗马政权根本不体的语言来歌颂她美丽的金发、闪亮的眼睛、乌黑的睫毛、细嫩的
“金色的必服从罗马教皇,因为在某些方面我们尘世的幸福服从于我们一生小手等等。例如,在《金色的秀发随风飘洒》一诗中写道:
[6](P88)
的幸福。”因此,帝国与教会,皇帝与教皇之间仍然存在着精秀发随风飘洒/结成千百柔媚的发花/今朝难寻的美丽双眼/放出非
,[4](P145)他还在其它的诗中描写劳拉有“妖娆的神上的依附关系。在教会几乎统治一切的时代,但丁提出政权在神凡明亮的光华……”
权面前相对独立这一观点是多么的新鲜和大胆! 身躯,艳丽的裙衫,天使般的腹胸”等。[4](P195)从这些诗句可以看
和但丁一样,彼特拉克也很热爱自己的祖国,但他的政治主张出,劳拉完全是一位远离天主的世俗女子,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与但丁有很大的差别。但丁把罗马帝国看作是至高无上的权力机构,位美丽非凡而又生动活泼、栩栩如生的女子形象。这说明彼特拉克至死对帝国的兴旺昌盛寄予了无穷的希望,希望帝国与教廷携手并比但丁更加接近现实生活,他不再像但丁一样把幸福的生活寄托在进,将福音带给人们。而彼特拉克则不赞成建立一个世界帝国,他来世,而是认为幸福就在今生。 和共和制的领导人里恩佐保持着亲密友谊,力主共和,并直言不讳与但丁和彼特拉克相比,卜迦丘的爱情观念显得更大胆和世俗的断定帝国的衰亡是不可避免的结局,他甚至将帝国视为异国的一化。首先,他认为享受爱情是人的天性。例,在第四天开头的一个种政治力量。在《我的意大利》一诗中写道:“我的意大利啊/纵然小插曲中就讲了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在跟随他父亲进城时第我的诗句不能治好/那些折磨你美好身躯的创伤/可是我的心好像得一次看见了女人,并且对女人立即产生了好感,尽管青年的父亲吓了重病/……上天的主宰啊/自由爱你才来到人间/愿你们本着这种唬说她们是“绿鹅”,是“祸水”,可儿子还是说:“亲爸爸,让我带
[5](P344)
慈爱给我的祖国降下恩典/看吧,我的祖国/你所喜爱的我的故乡/一只绿鹅回去吧!”其次,他对爱情的伟大力量进行了赞美。正在被莫名其妙的原因所引起的战争/和那不能抑制的纠纷/如何残说“在所有的自然力量中,爱情的力量最不受约束和阻拦;因为它
[4](P205)
酷地折磨与煎熬。””[5](P410)因此,诗中抒发了彼特拉克对意大利政治的分裂只会自行毁灭,决不会被别人的意见所扭转打消的。
感到非常痛苦的心情,表达了他反对分裂割据,希望建立一个统一爱情可使西蒙一夜之间由一个凡夫俗子变成一个聪明的审美家。最的民族国家的强烈心声。 后,最值得一提的是卜迦丘对爱情中的性爱进行了肯定。由此可看
卜迦丘是彼特拉克的朋友,并对但丁十分推崇,受他们的影响出,如果说但丁只是表示了对爱情的同情,彼特拉克仅仅表现为对也比较大。尽管在他的大多数作品中都以反对禁欲,歌颂爱情和友爱情的抽象和一般的赞美,那么卜迦丘则具体描写了人的爱情生活,谊为主,但在政治上,他仍然是当时共和政体的拥护者,只是他没并由此提出了闪烁着人文主义思想的“幸福在人间”的观点。 有像但丁和彼特拉克那样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而已。 综上所述,在经历了但丁、彼特拉克和卜迦丘以后,人文主义
思想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如果说但丁总结了过去,那么彼特拉克则三、爱情思想
爱情是但丁、彼特拉克和卜迦丘他们作品中的共同主题,他们展望了未来,而卜迦丘又在此基础上向着人文主义迈出了一大步。都对爱情进行了歌颂、赞美,但他们的爱情观又是有区别的。总的从但丁的“天国幸福”到彼特拉克的“人神对立”再到卜迦丘的“幸说来,他们的爱情观是沿着越来越世俗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的。 福在人间”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的发展和升华。虽然他们都处于文艺
但丁认为爱情的力量是巨大的,也是人的理智无法控制的。他复兴初期,受到时代的局限,思想上或多或少地留下了中世纪思想曾这样写道:“……我已经恋爱了并且知道/爱情如何驾驭和驱赶着的痕迹,但是他们仍为推动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我们在它的重压下又哭又笑/如果有人用理智与它斗争/或者为文艺复兴进入盛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想要用善行把它驱逐/尤如有人想用钟声/驱散天空的阴云一参考文献:
[7](P92)
样……”但但丁的爱情思想具浓厚的宗教色彩,很少看到女人[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 的具体容貌描写,只有几处提到“白白的脸”、“洁白的衣服”等等。[2]但丁著,朱维基译.神曲: 地狱篇[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他主要描写爱情对灵魂所起的效果。因此,但丁对贝雅特里齐的爱[3]张英伦,吕同六等.外国名作家大词典[K].漓江出版社,1989. 是抽象的、理想化的爱,贝雅特里齐被看成是上帝派到人间启迪他[4]Petrarch:Canzoniere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M].1996. 的灵魂、提高他的品德及文化修养的天使。同时,但丁的爱情观还[5]卜迦丘著,方平,王科一译.十日谈[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是柏拉图式的,纯精神化的,对肉欲持批评态度。所以,尽管但丁[6]但丁著,朱虹译.论世界帝国[M].商务印书馆,1985.
[2](P42)
在听了保禄和弗兰采斯加的爱情故事之后竟因“怜悯而晕倒”,[7][俄]梅列日科夫斯基著,刁绍华译.但丁传(一)[M].辽宁教育出版社,但这对贪恋肉欲的恋人还是逃不脱死后在地狱受罪的命运。 2000.
彼特拉克的爱情观体现了开始冲破禁欲主义的束缚,他笔下的作者简介:何主平,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5级世界史硕士研究生。 劳拉已经不是但丁笔下的贝雅特里齐,更不是抽象的天使,而是一收稿日期:2006-11-14 212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第六讲彼特拉克的政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