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
简述列夫?托尔斯泰的创作特征。 托尔斯泰的创作有鲜明的特征:第一,主题思想严肃深沉。多用自传体手法表现作者对道德、宗教、社会、人生归宿问题的探索。第二,对现实主义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更高的水平上更充分地挖掘了文学的真实性。他从一开始就把真实奉为自己的创作原则。他在创作中摒弃一切偶然的和幻想的因素,一切都是严格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不加粉饰地、如实地反映出来。第三,对现实主义的另一重大贡献,是他大大地发展了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他始终注意通过心理变化反映人的性格思想的变化。他最感兴趣的是“心理过程的本身,是这种过程的形态和规律,用一个特定的术语来表达,这就是心灵的辩证法。第四,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他注意写具有多方面性格的人物,而不写单一化性格的人物。在他的作品中,没有绝对的好人和绝对的坏人,即使是他最喜爱的主人公,他也不美化他们,而是从生活实际出发,写出他们身上的某种缺点,从不把人物性格绝对化。第五,善于运用对比、讽刺、隐喻手法;注意细节描写与人物肖像的刻画;重视语言的鲜明、准确,尤其是朴素;他笔下的自然风景真实、准确、富有生命力,是影响人物思想感情变化和性格发展的重要因素。】
《战争与和平》围绕战争问题, 以四个贵族家族——罗斯托夫, 包尔康斯基, 库拉金以及别竺豪夫——的生活命运贯穿全书, 展现了一幅19世纪初期俄罗斯社会的广阔画面. 安德列是一个探索生活目的的贵族青年的典型, 他忠于祖国, 同情人民, 恪守贵族的义务和传统, 体现了托尔斯泰自己的贵族理想. 彼埃尔也是一个思想探索者的典型. 最后在农民普拉东 卡拉达耶夫的顺从天命," 为上帝而活着"," 爱一切人" 中找到了生活的理想. 娜塔莎也体现了托尔斯泰关于女性的理想:做贤妻良母, 在家庭中恪守妇女的天职.
19世纪70年代是俄国社会的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 托尔斯泰直面俄国社会现实, 创作了一部新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由两条平行的情节线索构成. 一条是以安娜, 渥伦斯基为主构成的与彼得堡上流社会相联系的线索, 一条是以列文, 吉提为主构成的与宗法制农村紧密联系的线索. 两条线索由以奥布朗斯基, 达丽亚为主的中间线索贯穿起来, 形成一种圆拱形结构.
小说的主人公安娜是个年轻美貌的贵族妇女, 已经与卡列宁结婚8年. 卡列宁是个十足的官僚, 他们的婚姻生活毫无爱情可言. 但安娜并没有丧失对爱情与幸福的渴望. 渥伦斯基的出现, 点燃了安娜的希望之火. 她不顾一切地去追求独立的生活和属于自己的爱情. 但卡列宁的冷酷无情, 上流社会的排挤, 特别是渥伦斯基的激情过后的冷淡, 这一切又把安娜推上了绝路, 最后只好卧轨自杀. 导致了安娜的悲剧. 托尔斯泰对安娜的态度也是矛盾的, 他既控诉了上流社会的不义, 对安娜的不幸命运寄予了同情, 又从宗法制立场出发, 让安娜的追求蒙上一层罪人的色彩.
19世纪80——90年代, 托尔斯泰撰写了一系列社会论文:《什么是我的信仰 》, 《教条神学批判》, 《什么是艺术 》, 《那么我们应当怎么办 》, 《论生命》, 《天国在你们心中》等.
19世纪90年代, 托尔斯泰完成了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复活》(1889—1899).
2、《复活》
《复活》是托尔斯泰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 也是托尔斯泰在世界观发生剧变化以后, 从宗法制农民的立场出发完成的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复活》描写了" 忏悔的贵族" 聂赫留朵夫和妓女玛丝洛娃的精神" 复活" 的过程.
《复活》是托尔斯泰所有作品中最富有批判性的一部小说. 它把批判的矛头首先指向沙皇专制的国家制度, 而且还辛辣地嘲笑了反动的教会制度.
托尔斯泰在对沙皇专制制度下的政治, 经济, 法律和宗教制度进行猛烈批判的同时, 指给人的又是一条" 毋抗恶", 道德的自我完善之路. 主人公聂赫留朵夫的精神复活的历程, 便体现了托尔斯泰的社会与人性理想. 在托尔斯泰看来, 人身上存在着两重性, 既有" 动物的人", 又有" 精神的人". 聂赫留朵夫的思想发展历程就是两者此消彼长的过程. 起初, 他是个" 正直, 不自私的青年". 在彼处堡和军旅生活中, 他却染上了" 自私自利的疯病"," 在他身上, 动物的人就占了上风." 当10年后他在法庭上作为陪审员与卡秋莎 玛丝洛娃重逢时, 他深感自己便是造成玛丝洛娃的" 犯罪" 的根源, 终于良心觉醒, 向玛丝洛娃忏悔, 并为她多方奔走. 他放弃一切, 跟随玛丝洛娃去西伯利亚. 聂赫留朵夫也在《福音书》中找到了精神的归宿.
聂赫留朵夫是托尔斯泰作品中" 忏悔的贵族" 系列人物中的最后一个. 他的忏悔, 既是一种人性的忏悔, 也是一种阶级的忏悔, 他所找到的宗教" 真理", 乃是一种基督教人道主义. 基督教表现了一种神圣的, 永恒的真理, 向人们指出了一条从自我走向上帝, 接近天国的完美的途径. 聂赫留朵夫的" 复活" 正体现了这一生命历程.
《复活》在艺术上也体现了托尔斯泰创作的个性与特点. 作为" 最清醒的现实主义", 小说成为托尔斯基现实主义艺术的最后总结.
首先, 体现为深刻的心理刻画. 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托尔斯泰的创作首先揭示" 心理过程及其形态和规律", 亦即" 心灵的辩证法". 而在其后的一系列作品中, 这种心理刻画越发细致深入. 《复活》同样体现了" 心灵的辩证法", 在聂赫留朵夫" 复活" 的心路历程中, 深刻地刻画了他的灵魂的" 猛烈, 复杂, 痛苦" 的斗争过程. 当在法庭上见到玛丝洛娃时, 他的心灵受了震撼.
其次, 《复活》通过强烈的对比和讽刺手法的运用, 增强了作品的批判色彩. 在《复活》中, 贵族和贫民, 贪官污吏和无辜囚犯, 两个世界时时处在对立状态.
再次, 《复活》具有浓厚的政治性和作家的思想自传色彩.
复活:指的是主人公精神的复活。聂赫留朵夫的精神复活反应了托氏的宗教思想即“勿以暴力抗恶”“道德的自我完善”,概括了进步贵族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玛斯洛瓦的精神复活,一是受到聂赫留朵夫的感化,二是受流放中所接触到的革命者的感染,在流放中宽恕了聂,在爱的教育中找到了归宿,精神的复活。
7、安娜形象的典型所在
安娜是世界第一流大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长篇小说《安娜 . 卡列宁娜》中的女主人公。这是个年轻美丽、精力充沛,勇敢追求资产阶级女性解放的俄国贵族上层进步妇女的典型,是一个令人同情的感情丰富真挚、复杂的悲剧形象。
安娜形象:对于安娜这样一个19世纪贵妇来说,爱情是她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唯一道路,否则她只能是卡列宁的附属品,安于做一个没有爱情的贤妻良母。同渥伦斯基的爱情是她张扬生命的唯一途径,她的一切人生价值都寄托在此。赋予她新生的是爱情,置她于死地的也是爱情。她的死有社会原因,但重要的是自身原因:爱情至上主义,但又带着浓厚的旧有传统烙印,来自上流社会的、家庭的、渥伦斯基的压力都承受住了,但她无法战胜自己,当渥伦斯基对她冷淡时,她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产生了强烈的悔罪意识:“上帝,饶恕我的一切!”——最后一语。神权、夫权、爱情的幻灭共同置安娜于死地。
悲剧原因:
1、社会原因
(1)个性解放的社会风气带来女主人公追求爱情的呼声。
(2)上流社会的排挤。
(3)卡列宁的阻挠和沃伦斯基的厌倦。
1、性格原因
(1)虽然有追求幸福与新的生活的决心和勇气,但无法摆脱已有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的束缚。如道德上的负罪感,与上流社会的血缘关系,对未来的举棋不定。
(2)爱情的盲目。安娜的爱情更多的是对沃伦斯基的仪表风度的倾心和情欲,与沃伦斯基缺乏思想感情的共同基础。一旦新鲜感褪尽,爱情就成为负担。
(3)爱情的自私导致爱情的变质。安娜把爱情当作整个生活,爱情中带有专横、肉感的成分,她的精神品质渐渐失去了光彩。安娜由爱转恨,以死寻求解脱和进行报复。
3、作家的伦理观念:“托尔斯泰主义”:“伸冤在我,我必报应”。
安娜形象意义:勇敢的、向上流社会提出挑战的叛逆女性。在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以前,没有任何一个女性形象能象安娜那样反叛自己的出身,简最终回到罗切斯特身边,屠格涅夫按传统道德标准塑造理想女性,普希金笔下的达吉亚娜恪守着没有爱情的婚姻,巴尔扎克把欧也妮送上了归于传统的道路。而安娜是义无反顾的,最后也不愿回到沉闷的生活中去,以死抗议了没有爱情的婚姻,抗议这个毁灭真情的社会专制制度。安娜是女性觉醒和妇女解放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安娜·卡列尼娜》巨大的思想和艺术价值,使得这部巨著一发表便引起巨大社会反响。托尔斯泰并没有简单地写一个男女私通的故事,而是通过这个故事揭示了俄国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并由此来鞭挞它的不合理性。作品描写了个人感情需要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冲突。《安娜·卡列尼娜》通过安娜追求爱情而失败的悲剧,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小说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首次成功地采用了两条平行线索互相对照、相辅相成的" 拱门式" 结构,并在心理描写上细致入微、精妙绝伦。小说中那大段的人物内心独白,无疑都是现实主义描写的典范。
分析《安娜·卡列尼娜》中心理描写“心灵辩证法”的特色。
作品的心理描写显现出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和人物之间的冲突,即作品是在动态中写心理过程的。
1、《安娜·卡列宁娜》在动态中写心理过程,一般是展示过程中的每一环节或每一横断面,把人物内心的每一颤动显现出来。这些过程一般不是直线式的,而其曲折反复也不是循环,而是螺旋形的进展,也就是从一种心理状态转变为另一种心理状态。因此这种心理描写不是繁复累赘,而是步步深入。基蒂参加舞会前后心境的变化,反映她对沃伦斯基的爱情从满怀希望到走向绝望的过程。
2、人物性格的变化体现在心理活动的变化过程中。安娜对沃伦斯基的爱情变得愈来愈偏执专横而又充满痛苦的过程,由爱转恨的过程,展现出安娜选择自杀的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3、人物心理的突变性。如安娜决定通过死亡来寻求解脱并对沃伦斯基进行报复,她在自杀前的心理活动接近崩溃和疯狂,因此这里作家的心理描写具有意识流的跳跃性,省略了许多不必要的环节和焊接点,使得人物的思路迅速转换而又十分自然,各种思绪断断续续,此起彼伏,互不连贯而又不凌乱无序。
如安娜从莫斯科回彼得堡的车上的那种迷离恍惚的心态。街上瞬息变换的各种外在印象不断引起她的自由联想,她不断由一种感触或回忆蓦地跳到另一种感触和回忆,她强烈激动、心烦意乱、百感交集的心境跃然纸上
10、何为“托尔斯泰主义”?它的具体内含是什么?
托尔斯泰主义是。。。在俄罗斯,其世界观所倡导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道主义,而是基督教人道主义,神人性和上帝的内在性。在托尔斯泰主义中,表现为“道德的自我完善”。 在《复活》中他写道:“一个是精神的人,他为自己所寻求的仅仅是对别人也是幸福的那种幸福;另一个是兽性的人,他所寻求的仅仅是他自己的幸福,为此不惜牺牲世界上一切人的幸福。”
在托尔斯泰看来,道德的自我完善便是抛弃利己主义,投身到利他主义中来。一个人,如果仅仅为自己而活,为了自己而不惜牺牲其它人幸福的权利,那就是一个不道德的人,还没有找到生命的意义的人,而生命的真正意义就是在于为了他人牺牲自己。
如果想做一个道德完善的人,需要经受很多考验,因为在人心中那个兽性的人会不断站出来试图掩盖每个人温良的本质,诱惑人要及时享乐。所以,当我们认识到自己内心的这种二重性,就不得不经常要进行道德的自我完善。 在这里,我们会注意到“自我”两个字,也就是说,道德的完善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自我”,《马太福音》的条条框框不足以约束我们成为一个善良的人,因为《圣经》中的所有箴言必须与我们内心的神,或者说“精神的人”相对话,相联系,才能得到呼应,才能使我们由内而发的改变。对心中的神的触发,往往只在一瞬间,爱情能让人看到内心的神的可贵,悔恨也能让人看到内心的神的可贵,甚至是罪恶也同样可以,只是在看到之时人们强迫自己把眼睛闭上,而纵身于罪恶给人们带来的片刻快感之中。 “我要过人的生活。”托尔斯泰认为,真正的人是永远根据自己的良知做事,时时刻刻进行自我反省,以避免自己掉入堕落的深渊,即使曾经有过可鄙的生活,浑身罪孽深重,只要敢于呼唤自己的心中的上帝,勇敢面对以前和以后所有的时光,让“精神的人”永远站在“兽性的人”之上,那么就能拯救自己。
“住在他心里的上帝,已经在他的思想感情里醒过来。他感到了上帝的存在,因此不但感到自由、勇气、生活的快乐,而且感到了善的全部威力。”在俄罗斯宗教哲学中,上帝不是至高无上的外在权威,而是在人的内心深处揭示出来的,或者说是在人生的痛苦与悲剧中找到的。不经历痛苦,甚至不经历罪恶,或许未必能发现人们心中的那个沉睡的上帝。只有沉入到自己灵魂的最深处,才能“与活的上帝相遇”。所以,在俄罗斯观念中,“拯救”与“恩典”也不是来自外部,而是在人的生命之中对上帝的内在把握,是对生命的精神改造。也许这种“拯救”不能带来任何外部利益,但对人的精神世界,对人的内部醒悟,有着不可磨灭的力量。
但如果认为忏悔仅仅是为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得以净化,那么也就不是托尔斯泰的本意了。一个正直而善良的人,只能是一个利他主义者,对自己的拯救是不能够抱着欣赏的态度,因为一旦如此,人就成为利用别人而使自己精神获益的人,况且这样一来,自己的内心也未必能够完全的净化了。
人的忏悔不能让人死后升天堂,避免下地狱。因为人的心里本来是一个无边无际的空间,它不仅包含着上帝和魔鬼,甚至是包含着天堂与地狱。在这里,天堂和地狱不是死后才能经历的地方,而是在人的这一生,在人的现实生活中,就必定要经历的,是人的精神生命的不同状况的表现。
别尔嘉耶夫精彩地表达了这一思想,他说:“地狱之悲剧不在于上帝不能为有罪者洗清罪孽,而在于有罪者自己不能给自己洗清罪孽;地狱不是有罪者在其中受苦的外在环境,而正是一种绝对的孤独,在这里,生命中被压低的良知的呼声,用可怕的不
灭之火焚烧着罪孽者。” 看起来,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似乎比利他主义降低一个级别,其实这一点恰恰更难以达到,这不仅表明,我们不能牺牲他人的幸福,甚至还表明,我们不能以某种崇高的理由为前提,以牺牲自我为前提,以未来的天国降临为前提而牺牲他人的幸福。
从统治者角度看,运用暴力是错误的,托尔斯泰在他的《复活》中反复强调:“要克服使人们饱受苦难的骇人听闻的罪恶,唯一可靠的办法,就是在上帝面前承认自己总是有罪的,因此既不应该惩罚别人,也无法纠正别人。”“腐化堕落的人想去纠正腐化堕落的人,并想用生硬的方法达到目的,结果是缺钱而贪财的人就以这种武力惩罚人和纠正人作为职业,自己却极度腐化堕落,同时又不断腐蚀受尽折磨的人。”“要永远饶恕一切人,要无数次地饶恕人,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无罪的人,可以惩罚或者纠正别人”。 从革命者的角度看,以暴力抗恶也是不可取的。因为,暴力革命的关于遥远将来的绝对幸福的抽象理想扼杀了人对人的具体道德关系,扼杀了对切近的当代人的关怀,也扼杀了当前世界中需要的爱这种活的情感。可以从各国的历史中看到,革命者不仅勇于自我牺牲,还要求自己的朋友、家人,从更广的意义上说是要求他人也要自我牺牲,如果不勇于牺牲的,就是怯懦,是对强权的惧怕。这样,革命者就演变成为不尊重他人生命的人,以牺牲他人利益来达到革命目标的人。革命者当然也追求人类幸福,但他所爱的以非活生生的人,而是思想,亦即全人类幸福的思想。
在托尔斯泰的心中,上帝和天国是在人的心中的,妨碍人间天堂的仍旧是人的心中难以摆脱的魔鬼,而暴力革命者认为,妨碍人间天堂之建立的原因不在人的内部,而在人之外——在于他的社会状况,在于社会机制的不完善。由于这个外部原因,因此只能用外部的、机械的手段来消除。那么魔鬼从“自我”的内部被移植到外部社会机构,人与人本应努力创造的爱被改写成人们对社会机制的恨。这样,革命就从本来意义上的建设性或创造性的事业,变异成为消除和消灭障碍,也就是破坏。
因此,从对未来人类的巨大的爱中产生了对人的巨大的恨,建立人间天堂的激情变成了破坏现实世界的激情。革命者的破坏的心理动机和伴随物永远是恨。革命者认为他们有恨的责任,恨在他们生活中起着深刻的和充满激情的伦理动机的作用。
那么,从这一方面来说,托尔斯泰的不以暴力抗恶非但并不是所谓的反动说教,而相反是对人性的关爱,对人的善良和怜悯的催化。
博爱:这一点和上一点是相连的。博爱是基督教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托尔斯泰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复活》中,“博爱”几乎可以同“宽恕”等同,因为博爱的最大障碍就是人们不能对伤害过自己的人宽恕。一个人如果不能宽恕别人,人的内心就很容易被“恨”的感情所占据,恶是世界无法和谐、无法共生的根源,恨也一样,而恨往往是因为人们遭受了恶的摧残而造成的。
托尔斯泰认为,既然人人心中都是有罪孽的,因此人是不能通过惩罚和报复别人来消灭恶从而寻求自己的安宁,人人都没有这个权力。但是愤恨占据的人的内心而无法使其平静,那么获得安宁的另一个手段只能反其道而行,那就是“宽恕”。一旦宽恕别人,人就可以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来面对一切不平等和不公正。
我们也知道,虽然在很多时候,宽恕是不能让作恶的人醒悟,也不能使恶真正消除,也许还可能让作恶的人更加为所欲为,但至少,那些宽恕别人的人从此可以给世界带来更多更无私的爱,可以挽留住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友爱。反之,一旦开始报复,作恶方也不一定会善罢甘休,也会同样变本加厉报复,长此以往,所有的爱将会消失殆尽,那么地狱会降临在每个人的心中,那将是更为可怕的。
安娜
一个女人很容易把婚前和婚后的爱情炽热度作对比。使她不想去对比,但在潜意识里她已经
并经常做对比。安娜是个女人,所以她也必然有此做法。渥伦斯基的出现,弥补了安娜感情需求上的不足。渥伦斯基同军人贵族有密切的联系,他具有他们的习惯,赞同他们的观点,他喜欢他们生活的整个环境,但是对安娜的感情力量和他们的关系同社会的看法和准则发生矛盾,破环了渥伦斯基通常的生活概念的坚固性,破坏了他的道德和生活行为规则的不成文法的无可争议性。这些规则明确规定
“对男人不可以说谎,对女人可以;不可以欺骗任何人,但可欺侮丈夫;不能饶恕人家的侮辱,但可以侮辱人家等等。”
但后来涉及到他和安娜,他发现规则并非适用。安娜对他来说是独特的,不同于以往他所遇见的,安娜漂亮、有内涵、聪慧、直率、真诚、热情......他迅速地爱上了安娜。他们的爱显得无所畏惧。他冲破了对吉提的爱,冲破了母亲的干扰和威胁,冲破了上流社会舆论的压力,乃至不顾自己的锦绣前程和财产。他无所畏惧地把安娜视为“比我的生命还宝贵”。这样的爱是任何有血有肉的女人都承受不住并为之深深感动的。何况是安娜这样一个有追求的女人。渥伦斯基的出现犹如安娜感情沙漠中出现的一片绿洲,他对安娜的柔情蜜意不顾一切,迅速唤醒了安娜心中沉睡多年的爱情,使她那抑制已久的感情激流终于冲破了理性的堤防。他们结合的初期,都尝到了以前没有的快乐、自由的恋
爱,并因此而感到满足,但这样的感觉没有维持多久。渥伦斯基很快就觉得心灵产生一种难以满足的欲望,一种百无
聊赖的情绪。回俄后,一方面他焦急不安地寻找事情做,用来填补日常生活的空虚;另一方面又重新产生了对过去的兴趣、习惯、爱好的向往,这些成为他与安娜关系中逐渐发展的危机之一。
敏感的安娜不可能不会注意到,再加上她为获得爱情而付出的代价“抛夫弃子”也使她痛苦。随着她对渥伦斯基
的爱的加剧,以至极端,她越来越觉得渥伦斯基不爱她了她们的关系也越来越疏远了。“男人的爱情是男人生命的一部分,而女人的爱情是女人生命的整个存在。所以,一般来说男人爱女人,仅仅是他生命中有价值的西之一,他希望女人整个生活在他们的生命中,但并不希为他而浪费自己的生命。安娜是渥伦斯基生命中有价值东西之一,但他仍希望安娜有别的事。可对女人的情况却反,爱一个人就意味着要抛弃一切,只为她爱的人的利益存在。安娜仍希望渥伦斯基仍像以前一样不顾一切的爱。她把所有的目光投注在渥伦斯基身上,她竭力把自己关她爱的贝克中,但嫉妒增加了她的孤独,她的爱情愈来愈求和自私,她生活的圈子愈来愈小。她想:“真是无可奈。我把一切都寄托在他身上,因此我也要求他更多地为我身。他却越来越疏远我。”安娜这种自私的、疯狂的爱加了她的爱情悲剧。
范文二: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的幸与不幸
托尔斯泰是幸福的也是不幸的,不能断然去评价他到底幸福与否,像他的名言所说“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所以说从凡人的一面来看,他是不幸的,他出身于贵族家庭,从小便有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他的亲人朋友包括爱人都出身于贵族阶级,可是他成年之后仅仅过了几年奢靡腐朽的贵族生活便厌倦了。他发现了社会的腐朽之处,他想要给那些受欺压的穷人们争取权益,可是没过多久他便发现自己就是欺压他们的人当中的一员。他既不能脱离这个和他骨血相连的贵族阶级,又不忍心看着农民受苦,他不断在自己的农场搞改革实验,但是不断的失败。为什么呢,因为他以贵族的身份去为农民谋福利,在农民看来,他就是那只给鸡拜年的黄鼠狼,他得不到农民的信任。而于此同时他在自己作品中对社会的深入剖析已经触怒了沙皇,统治阶级正在想各种办法教训一下这个吃里爬外的家伙,他们甚至想要流放或者暗杀他,只是由于他在社会上的声望太高而不敢,他也失去了贵族阶级的理解。他夹在两个阶级的中间,他不知道怎样能使二者的矛盾得以调和,他做公益办学校,不断奔走,可是仍不得其解。可想而知他此时内心的痛苦,犹如一个解不开数学题的小孩,可是他的痛苦远比这种痛苦要强烈几千几万倍,这种矛盾折磨了他几十年。终于到了他人生的后十年,他终于顿悟,他选择了脱离贵族阶级,他开始过起和农民一样的生活,他还准备把自己的财产和著作全部捐给社会。做出这个决定时,他的内心宁静了,他不再矛盾,他找到了解救农民的办法,那就是和他们站在一起,反对那个腐朽的沙皇统治。但是与此同时他的婚姻却走向了不幸的深渊,过去几十年一直和他相濡以沫的妻子,无论如何都能坚定的和他站在一起的索菲亚,因为利益的问题和他站在了对立面。因为作为一个母亲,索菲亚怎么可能忍受自己的孩子们什么也得不到呢,她觉得老头子老糊涂了,被人诱骗了,他们为此而争吵,最后,激烈的争吵之后,即使面对索菲亚的跪地恳求,托尔斯泰也没有回心转意,他选择了偷偷离家出走,结果病死在了一个小火车站。纵观他的人生从平凡人的角度,他很不幸,为了一群不相干的人,得罪了养育自己的贵族阶级,放弃了幸福的家庭,客死在离家出走的途中,相信作为凡人的我们没有一个人愿意过这样悲惨的人生。
但是托尔斯泰是不凡的,是伟大的,他是一个有理想,有胸怀的人,并且一生为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而奋斗,他在乎的绝不是一己私利,而是广大人民的利益,他一生为农民子弟兴办了多所学校,不断寻求解救农民的办法,他晚年支持农民革命并为他们不断奔走。他为当时的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后世留下了三部伟大巨著,在这些作品中他深刻剖析了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并用自己的人生也写就了一部伟大巨著,他深邃的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人们永不会忘记这个伟大的文学巨匠,他活着写就伟大的人生,逝去之后他那没有墓碑没有十字架的坟墓被称为世间最美丽的坟墓,而这种美丽不是来自于观感而是来自于它给人的心灵的震撼。后世对他的评价中有这样的语句“他是俄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他是19世纪世界文坛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这两个“最伟大”准确地评价了他,这便是他的幸之所在。托尔斯泰说: 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而他很好的完成了这项工作,他是幸福的。
或许我们根本没有权利去评判他幸于不幸,但是我们还是该从这位文坛巨匠身上获得一些思考,我们的精神是否得到了成长,我们又在为什么而活呢?
范文三:托尔斯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托尔斯泰
作者:张红华
来源:《闽南风》2012年第10期
在一本书中读到一句话,好像是托尔斯泰说,对自己写作的东西一定要达到幻觉的程度。那什么样才算达到了幻觉的程度呢?读了一些托尔斯泰的作品,领会到至少是要人文合一,才算对自己写作的东西达到了幻觉的程度吧!托尔斯泰并不是把一个个平庸、萎琐、狭隘、低级趣味的自己相互合一为一体在他的作品中,而是把一个追求高贵、博大、深邃、理想化的自己来相互合一为一体地融化在他的作品中,让作品自始至终焕发出理性的光辉、人生博大境界和永恒真理的终极追问。
《安娜. 卡列尼娜》里列文哥哥的死亡和列文女儿的出生,反映的是出生和死亡的重大人生主题,追问人生的信仰、生命与真理同在,永远融为一体。《战争与和平》中写到了安德烈儿子的降生和妻子死于难产,安德烈在战场上腿残,皮埃尔父亲弥留之际得到梦寐以求的爱,战争内外,无处不是事关人生的终极意义的追求,而不是去如现今一些军事小说以战争来满足人们的猎奇和追求刺激,才意蕴无穷,魅力无穷,回味无穷。贯穿在全文中的重大主题和云雾一样弥漫在全文中的丰厚意蕴,无处不在地打动着读者。
作品中写到的一些令沉思者困扰的问题,其实也一直困扰着托尔斯泰,每一部作品自始至终是记录着他穿越人生迷惘,追求真理的过程。“我为什么要活?我该怎样活?”这是智者直面现实的思考,而不是想以某种信仰来逃避现实,而是旁若无人,无羁无绊,不受前人左右地在人情冷暖、世相百态中追寻真实可靠的精神信仰,因此作品中无处不在的是他的影子和生活的痕迹,他把自己的生活完全融入到了作品中,《战争与和平》中的皮埃尔,《安娜. 卡列尼娜》中的别龙斯基、列文等都有与托尔斯泰相似的经历和生命体验,贵族的放荡生活曾让托尔斯泰一度失去了精神信仰,不相信上帝,皮埃尔的饮酒无度,放纵空虚,别龙斯基经常参与与吉普赛人的狂欢,都是托尔斯泰的真实生活写照。可见,优秀的作家必须拥有生活,只有自己的生活中才藏着大主题、时代情绪和社会背景以及大量真实的日常生活场景画面、细节,让别的作家无法替代,无法模仿,无法大批量生产,才使《战争与和平》、《安娜. 卡列尼娜》有别于当代的一些奇幻、玄幻、穿越那样仅仅有刺激,幻觉而肤浅、味短,才成为一部部不朽的世界级的文学巨著。拥有深刻、广泛的生活,才能拥有深厚、厚重、博大精深的作品。
范文四:托尔斯泰
斯蒂芬·茨威格
(1881— 1942)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青年 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 , 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曼兰和高 尔基等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 1934年 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 1942年在孤寂与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 杀。
斯蒂芬·茨威格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篇小说家之一。 代表作有小说 《最初 的经历》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他写作传记受弗洛伊德的思想影响,偏重 对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代表作有《三作家》 《罗曼·罗兰》 《巴尔扎 克》等。
列夫 . 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举世公认的大文豪, 被称为 “天才艺术家” 、 “俄罗斯文学的灵魂” 。在长达 82年的生命里,他用极 具天才的艺术手笔再现了波澜壮阔的俄罗斯历史,留下了 90卷的鸿篇巨制。 他始终不渝地寻求接近人民的道路, 追根究底地要找出群众灾难的真实原因, 认 真地思考祖国的命运和未来, 因此, 他的艺术视野达到罕有的广度。 他家是名门 贵族, 却终其一生同情底层百姓; 他厌弃贵族生活, 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人民解 脱苦难。他主张“博爱” ,反对暴力革命,是伟大的人道主义者。
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写作特色:善于驾驭多线 索的结构, 一方面展现气势磅礴的史诗场面, 另一方面在巨幅的群像中显现出个 人的面貌,如实地描写人物内心的多面性、丰富性和复杂性。
1. 速读文章, 用笔画出描写托尔斯泰外貌的语句并思考托尔斯泰外貌各部分最突 出的特点是什么?
2. 课文第二部分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的?
3. 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来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有什么作用?
4. 作者在课文前半部分描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貌,是为什么?
须发 : * 浓密的胡髭 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 黝 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
* 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 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眉毛: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额头:像是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皮肤: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鼻子: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打塌了的样子。
表情:这副劳动者的忧郁面孔上笼罩着消沉的阴影, 滞留着愚钝和压抑??他的 面容没有一点光彩可言。
长相:他拥有一张俄国普通大众的脸
身材:矮小敦实
目光:黑豹似的目光 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这是出现在人类面部最富有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
几个方面描写了托尔斯泰的眼睛:
犀利的目光;
眼睛里蕴藏着丰富的感情;
眼睛的威力;
赞美他犀利的目光,同时揭示他人生的不幸。
比喻:
目光: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作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托尔斯泰敏锐、犀利、极具穿透性的目光。
眉毛: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胡子: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 你都能见到 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 。 。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作用:突出眉毛和胡子的特征,形象贴切而富有趣味,引人遐想。
额头:像是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皮肤: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 那样粗糙。 鼻子: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打塌了 的样子。
夸张: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貌是为了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的眼睛精美绝伦。
1、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
2、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3、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 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4、 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 因为锋刃无情, 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1、写出托尔斯泰目光犀利深刻,具有准确的洞察力。
2、高尔基这句话运用夸张恰当地,很好地道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 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
3、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既来自于对社会生活,人间世态的观察、研究,同时 又用他的艺术巨笔把它们准确地表现出来,展示了时代的本质和要求。
4、这句话写出了托尔斯泰作为“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的批判是极其 深刻而准确的。
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 ,可见他是幸福 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已的那一份幸福” ,这是否矛盾?你怎样 理解作者所说的“幸福”的含义?联系托尔
斯泰的生平(主要是晚年的思想变化)讨论明确。
具有这种犀利目光, 能够看清真相的人, 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 , 这是说这样的人可以成为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的主宰和主人。 而” 能够看清真 相的人“常常是痛苦的,如托尔斯泰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
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其自己毕生的努力去改变它,但总是事与愿违, 所以他痛苦。 晚年的托尔斯泰厌弃贵族生活, 决然放弃财产, 以致和家人产生矛 盾,最后毅然离家出走,而客死于途中。
范文五:托尔斯泰
4、列夫 托尔斯泰 (茨威格)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
1、理解、积累课后生字词,做到会读、会写并理解其含义。
2、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包括他的国别、身份、主要作品名称等,认识他的人生追求及精神 境界。
3、感知课文对托尔斯泰的独到细致的刻画,体会作者的崇敬、赞美之情。
过程与方法 :
1、在诵读中引导学生悉心揣摩文中细致的描述手法,尤其是课文中运用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 妙喻描写形貌的手法。
2、激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玩味夸张及妙喻的情趣,揣摩其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人物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教学设计: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是 19世纪末 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 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第一流的地位。他以敏锐而犀 利的目光,吸引并抚慰了青年的灵魂。而本文是奥地利作家传记作品中可以独立成章的一节, 作者用入木三分而又妙趣横生的文笔描绘出一副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在学习本 文时,除了引导学生去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肖像描写的作用、玩味夸张及妙 喻的情趣外,还应该引导学生去感悟大文豪的人格魅力,使学生在文字的背后得到情感的升 华。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的诵读来帮助学生体会文本语言的魅力,培养 学生的语感,以此来带动学生的思考和对文章的理解。同时,文中所运用的连珠的妙喻描写 形貌的手法、神奇的夸张、细致的描述手法能使人物形象鲜活而又生动,这又可以给学生的 习作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就需要更多的智慧去引导和挖掘学生的潜 力,给他们创设一个更高的可以展示他们能力的平台。
教学重点:诵读,学习细腻、夸张而又精彩的人物外貌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由外貌透视人物心灵,认识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人生追求 和精神境界。
教学方法:1、作者以高超的语言功力展示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和深邃的精神世界,需要 学生在诵读中悉心揣摩文中细致的描述手法和其中的思想感情。
2、 课文中运用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妙喻描写形貌, 需要激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
玩味其情趣,揣摩其含义。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积累课后生字词,做到会读、会写并理解其含义。
2、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包括他的国别、身份、主要作品名称等。
3、 梳理文章结构,把握文章脉络。
教学重点:梳理文章结构,把握文章脉络。
教学难点:通过诵读初步感知托尔斯泰外貌的特征。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研讨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以文前的导言作为本文的导语
二、资料助读:(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来完成,教师稍作补充)
1、 作者简介:斯蒂芬?茨威格 (1881~1942) , 奥地利作家。 擅长写小说、 人物传记, 作品有 《一 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等。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 的命运遭际。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 忘返的人和事。
2、 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作品: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1828~1910) , 19世纪末 20世纪 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 占有第一流的地位。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以及自传体小 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其他作品还有《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 《忏悔录》等。他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托尔斯泰出身于古老而有名望的大贵族,但他一生始终不渝地真诚地寻求接近人民的道路, 多次在自己的庄园进行改革,不过都没成功。五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战争与和平》是他 前期的创作总结。《安娜?卡列尼娜》代表他创作的第二个里程碑。《复活》是他长期思想探 索的艺术总结,是他对俄国地主资产阶级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长篇小说。列 夫?托尔斯泰被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战争与和平》以战争问题为中心,以库拉金、保尔库斯基、罗斯托夫、别竺豪夫四家 贵族的生活为线索,展示了 19世纪最初 15年的俄国历史,描绘了各个阶级的生活,提出了 许多重大问题。小说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人民是推动历史的决定力量,肯定了 1812年俄国人
民反拿破仑入侵战争的正义性质。
《安娜?卡列尼娜》交织着安娜追求爱情自由和列文探索社会出路这两条平行发展的线 索,通过这两条情节线索,小说不仅形象地反映了俄国社会的变动,同时也鲜明地暴露了托 尔斯泰世界观的尖锐矛盾。
《复活》托尔斯泰在《复活》中,对地主资产阶级社会进行了尖锐无比的批判,表达了 他对国家、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的看法。他以强烈的愤怒,揭发专制制度给人民带 来的深重灾难。主人公:玛丝洛娃、聂赫留朵夫。
三、整体感知文章。
1、给学生强调重点字词的读音和解释:(书下注解中有,给学时勾画)
黝黑、锃亮、髭、髯、鬈、可憎、甲胄、粲然、盎然、炽热、侏儒、禁锢、尴尬、黯然失色、 粗制滥造、藏污纳垢、鹤立鸡群、正襟危坐、颔首低眉、诚惶诚恐
2、学生默读课文,理出文章结构,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明确:
(1—— 5)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 。
全文共分两部分 (6—— 9)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 。
4、要求学生一段一段地阅读,归纳出每段的内容:(可以直接以文章中的语句作为答案, 提高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点的能力)
(1)主要写托尔斯泰的须发的特点——面部多毛,浓密胡须。
(2)主要写托尔斯泰的面部轮廓、结构——总的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3)进一步刻画面部特征,重点描写面容表情——他的面容没有一点光彩可言。
(4)长相平平,是俄国普通大众的一员。——从穿戴和职业两方面来看。
(5)外貌会令拜访者感到失望。——身体特点、言行特征以及待客方式。
师:同学们, 通过合作, 你们已经对文章中第一部分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 大家也知道 “眼 睛是心灵的窗口”,而文中的第二部分就侧重描写了托尔斯泰的眼睛,所以希望同学们能够 用心走进托尔斯泰的内心世界。
5、要求学生集体诵读文章的第二部分:
明确:(6)写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
(7)写托尔斯泰的眼睛蕴藏着丰富的感情。
(8)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威力。
(9)赞美托尔斯泰犀利的眼光,揭示他人生的不幸。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了文章前四段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托尔斯泰 的外貌,作者生动地描述了拜访者心目中的托尔斯泰与亲眼所见的托尔斯泰的巨大反差;同 时作者对客人拜见情景的描写,又一次让我们全方位地了解托尔斯泰的身材特点、言行特征 以及待客的方式,因而对托尔斯泰的形象的认识又加深了一层。但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不够的, 所以希望同学们回去后再好好地品味一下文章的语言,我们下一节课再好好探究。
五、课堂小练习:(改正错别字,没有错误的不改)
粗制烂造 鹤立鸡群 正经危坐 诚皇诚恐 无可置凝 郁郁寡欢 引人注目 藏污纳沟 含 首低眉 暗然失色
六、作业布置:1、抄写课后生字词,背诵文下注解。
2、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七、板书设计:
列夫 托尔斯泰
重点字词:
黝黑、锃亮、 髭、髯 、 鬈 、可憎、甲胄 、粲然、盎然 、炽热、侏儒、禁锢、尴尬、黯 然失色、粗制滥造、藏污纳垢、鹤立鸡群、正襟危坐、颔首低眉、诚惶诚恐
本文结构:1—— 5)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 。
6—— 9)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 。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研读课文内容,感知课文对托尔斯泰的独到细致的刻画,课文中运用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 妙喻描写形貌的手法。
2、以合作研讨的方式共同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中运用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妙喻描写形貌的手法。
教学难点:感知课文对托尔斯泰的独到细致的刻画
教学方法:合作研讨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同学们,上节课中我们对文章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这节课我们将继续研 读文章,走进这位大文豪的内心世界。
二、学生速读课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一)深入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即(1—— 5)段,穿插课后“研讨与练习” 。
1、写托尔斯泰的胡须和头发——找出第一自然段中的比喻句,同时比喻中有夸张,注意多体 会。
脸上多毛——用“植被多于空地”喻之;
黝黑脸膛——皱似树皮;
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
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上;
须发覆盖——像热带森林一样茂密;
大胡子——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
2、写托尔斯泰的面部轮廓和结构——找出第二自然段中的几个比喻句。
整个面部——就像出自农村木匠之手的粗制滥造的小屋;
小眼睛上方的额头——就像是用刀胡乱劈成的树柴;
皮肤——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鼻子——像狮子的鼻子;另外还有难看的招风耳(特点:大)和两片厚厚的嘴唇。
小结:面部轮廓和结构给人总的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归结课后第三大题:一二段中这些夸张性的描写,不仅使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给人留下鲜明 深刻的印象,而且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
3、描写托尔斯泰的面部表情特征的句子有:
劳动者的忧郁面孔上笼罩着消沉的阴影,滞留着愚钝和压抑(冒号后面是解释说明); 他的面容没有一点光彩可言;
不是传播智慧的庙堂,而是禁锢思想的囚牢;
这张脸蒙昧阴沉、郁郁寡欢、丑陋可憎。
小结:作者抓住托尔斯泰的面部特征,细致刻画,毫无避讳,展示出托翁外貌丑陋的一面。 4、课文第四自然段,作者是从哪两方面来写托尔斯泰相貌平平的?
一是从穿戴来看——似乎什么穿戴都符合他;
二是从职业来看——好像什么职业的人都像他(议员、酒鬼、面包商、大主教、学生、军人、 乡绅、马车夫、农民) ;
小结:作者从多角度展示托翁普通的一面,意在表明托尔斯泰属于俄罗斯普通大众,他与全 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5、课文第五自然段,写拜访者心目中的托尔斯泰与亲眼所见的托尔斯泰形成强烈的反差,给 拜访者留下的印象是什么呢?
身材矮小;语言平和、随便;待客热情。
师问:同学们,这个段落删除可以吗?为什么?
生答:不可以,因为这是一个过渡段,它承上启下,可以自然而然就会写到下一个自然段即 托尔斯泰的眼睛。
联系课后第一题:课文第一部分为什么要反复刻画托翁丑陋的外貌?作用是什么?
提示:突出两方面的特点:一是说明托尔斯泰外貌平庸甚至丑陋;
二是说明他跟普通人一样。
作用: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眼睛美。这种写法叫:欲扬先抑。 (提示:引导学生思考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 )
明确:这种写法不但没有损害托翁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反而通过相互衬托,使托翁的外貌 包括眼睛给人留下强烈深刻的印象。
(二)深入学习课文第二部分,(6—— 9)即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师:同学们,在对人物的刻画过程中,“眼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而文章最出彩的莫 过于对托尔斯泰眼睛的描写,现在我们就好好研究一下他的眼睛。
1、请同学们找出第 6、 7自然段中的比喻句,读一读,体会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
(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说说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描写托尔斯泰眼睛。)(课后第二题) ①“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理解:运用夸张修辞手法,道出了托尔斯泰能把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
②“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 确无误的频波。”
理解:这句话写出作为思想家、艺术家的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既来自于对社会生活、人间世 态的观察、研究,同时又用他的艺术巨笔表现出来,展示了时代的本质和要求。
③“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 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理解:写出托尔斯泰作为 “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的批判是极其深刻而准确的。 “眼 睛是心灵的窗户”,托尔斯泰的眼睛充满智慧,让人感受到的是一位品格高尚的伟人,是一 位给人类创造巨大精神财富的伟人。
三、抓住文中的关键性语句,探究文章内涵。
“怎样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意思。”——课后第四大题。
提示:一方面托尔斯泰能看清世界真相,这是幸福的;
另一方面由于他看透了世间真相,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他想尽其毕生精 力去改变这些,却又事已愿违的时候,这又是不幸的,所以并不矛盾。
(晚年的托尔斯泰厌弃贵族生活、放弃财产、和家人产生矛盾、毅然离家出走,客死途 中)——启发学生联系托尔斯泰的生平来理解
四、拓展延伸:
1、由学生谈谈:通过学习本文,你是如何看待这位文豪的?(各抒己见)
2、这是一篇人物传记,从中你得到哪些写作方面的启示?
五、总结全文:
同学们, 《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节, 作者用他力透纸背而又妙趣横生的文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 画”,从描写人物的面庞入手到描写人物的眼睛,探索人物的心灵,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 卓越的精神世界。相信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就犹如与两位大师对话交谈,如同沐浴在朝阳中, 让我们的身心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放松,也使我们的精神世界焕然一新。所以,希望同学们以 后能够跟更多的伟人交谈,使自己的心灵一尘不染。
四、作业布置:1、完成课文的相关练习
2、预习第五课
五、板书设计:
列夫﹒托尔斯泰 (茨威格 奥地利作家)
外貌特征 失调,崎岖
欲扬先抑 平庸甚至粗鄙 非同寻常的眼睛 犀利的目光。 崇敬、赞美 眼睛蕴藏着丰富的感情。
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