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联想和想象的区别
联想和想象的区别
联想,是一种心理活动的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构思方式。它的特点是,从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另一事物。我们在生活中,随时随地会产生联想。一提到“秋风”,往往立刻会想到“落叶”,为什么会想到“落叶”呢,因为“秋风”和“落叶”不但在时空上往往相伴出现,而且它们之间还有一定的因果关系,这就是“相关联想”和“因果联想”。我们好把小朋友比作“花朵”,因为花朵的鲜艳、惹人喜爱,和小朋友有相似之处,这就是“相似联想”。当我们提到被父母遗弃的孤儿时,会自然想到我们在父母身边的幸福,这就是“对比联想”。我们看到一位慈祥的女教师时,往往会想到妈妈,因为她们在某些方面相近,对我们都是一样的关怀、体贴,这就又是“相近联想”了。由此可见,“相关”“因果”“相似”“对比”“相近”,就是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是“联想的桥梁”。
有的作文,比如状物抒情的作文,有的作文中的一些细节,比如升国旗时想到一些事情,就必须使用联想的方法。
想象,是一种有目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想象是利用我们头脑仓库中所存储的已有的信息(平常观察的事物和知识经验等,金钊作文中就利用了“穿错鞋”这一已有的信息),构筑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金钊作文中就构筑了张叔叔的一个笑话)。比如,当你看完一本科幻小说,被其中惊险迷离的情节所吸引,仿佛自己也乘坐宇宙飞船来到茫茫宇宙中和外星人交谈。再比如,当你听到一首优美的乐曲,你会想到美丽的草原、蓝蓝的天空。这时你头脑中的形象,就是你想象的结果。
有的作文,比如像金钊所写的这样的扩写作文、童话故事、看图作文,就必须使用想象的方法。
联想,比较实在;想象,比较虚幻。联想,想到就可以;想象,就比较具体。 联想和想象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但在实际写作中往往是交织在一起,共同使用的。在《天上的街市》这首诗里,作者是由天上的明星联想到街上的明灯,又由街上的明灯想象到天上必定有美丽繁华的街市和街市上闲游的平民、农民,于是又联想到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想象到他们提着灯笼、骑着牛涉过天河,在街上自由地行走,从而创造出一幅真切清新的画面和一个美丽动人、寓意深邃的形象来。再比如,写《绿叶》这样的作文,你首先要由绿叶联想到另一个事物,比如甘当配角、扶助“红花”的优秀品质,接下去要详细地写,就要展开想象了。
范文二:联想和想象的区别
联想和想象的区别
联想和想象的区别2016-12-26浏览:分享人:覃莉霞手机版 联想和想象的定义 就是由某一事物或现象想到与它相似的其他事物或现象~进而产生某种新设想。如:屎壳郎与耕作机。四川省有个姚岩松~他意外地发现屎壳郎能滚动一团比它自身重几十倍的泥土~却拉不动比那块轻得多的泥土。他曾开过几年拖拉机~他联想到:能不能学一学屎壳郎滚动土块的方法~将拖拉机的犁放在耕作机身动力的前面~而把拖拉机的动力犁放在后面呢?经过实验他设计出了犁耕工作部件前置、单履带行走的微型耕作机~以推动力代替牵引力~突破了传统的结构方式。
是根据事物之间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彼此接近进行联想~进而产生某种新设想的思维方式。如:苏东坡当年在杭州任地方官的时候~西湖的很多地段都已被泥沙淤积起来~成了当时所谓的‘葑田’。苏东坡多次巡视西湖~反复考虑如何加以疏浚~再现西湖美景。有一天~他想到~如果把从湖里挖上来的淤泥堆成一条贯通南北的长堤~既便利来往的游客~又能增添西湖的景点和秀美~多好啊。苏公妙计~一举数得。
是指对于性质或特点相反的事物的联想。例如~由沙漠想到森林~由光明想到黑暗等。对比联想反映出事物间共性和个性的和谐统一~事物在某—种共同特性中却又显示出比
1 / 2
较大的差异~从而形成比较强烈的对比。如红与黑都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引起的~这是共性;但前者是由于物体吸收了其他颜色的光而反射红光的结果~后者则是物体吸收了所有颜色的光的结果~这是个性。
因果规律指对逻辑上有因果关系的事物产生的联想。如:早上看到地面潮湿~会想到可能是夜间下过了雨。在广告中常用这种因果关系揭示某种商品可以满足消费的某种需要~把商品观念和需要观念联系起来~以突出产品的个性。
2 / 2
范文三:联想和想象的区别
联想和想象的区别
联想,是指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相关事物的心理过程。在人们的审美感受中,联想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活动。它突出相关性,被联想到的事物一定与作者的见闻相关,一般可分为相似联想、比较联想、对比联想和因果联想等。所谓相似联想,强调此物与彼物之间有相似性,如《白杨礼赞》中作者由白杨树联想到北方的农民。所谓比较联想,则突出此物与彼物的比较,如《绿》中作者由梅雨潭的绿联想到“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以及西湖和秦淮河的波,以突出梅雨潭的绿恰到好处。所谓对比联想,即强调相互对比,如《记念刘和珍君》中作者由“三个女子”的从容、伟大联想到“中国军人”和“八国联军”的凶残及罪恶。所谓因果联想,即我们常讲的睹物思人,触景生情,如《荷塘月色》中作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旧俗。
而另一番河流的景象,是这座城市充满了时代的气息。那是十里中山路摩肩接踵的人流,是世纪大道奔驰不息的车流,是即将从高桥开出的轻轨列车的急流;而天上的飞流就在那个叫栎社的地方,连久违的台湾一下子都变得那么近。这是一个团级流动的世界,这是让每个人都渴望的精彩的宁波。
运用联想的手法,由河流想到人流、车流、轻轨列车的急流、天上的飞流,丰富了河流的内涵,深化了文章的主题。(3分。答出写作手法1分,分析内容或作用2分)
想象,是人们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形象思维过程,具有创造性和浪漫色彩,像比喻、比拟、通感、夸张等都属于想象范畴。它可以将此物转化为彼物,如“那富于色彩的连绵不断的山峦,像孔雀开屏,艳丽迷人”(《天山景物记》);可以将虚转化为实,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词);可以将内转化为外,如“我的心却像一只小鸟,从哨音里展翅飞出去,飞过迷人的烟水、苍茫的群山,停落故乡熟悉的大榕树上”(《故乡的榕树》);可以将未来转化为现在,如“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词)。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内容比较单薄,一般不出现具体的形象化的情景描写,有的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想法 联想是想象的基础,是想象的初级阶段,是想象的开端;想象是在联想基础上的再创造,是一种更高层的认识活动。
想象虽然也是由具体事物引起的,但设想(假想)出来的内容比较丰富,一般都有具体的形象化的情景描写,而这些形象化的情景是眼前看不到却又合情合理的。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写小女孩在又冷又黑的大年夜到街上卖火柴,实在受不住饥饿和寒冷了,就坐在墙角下,点燃了一根又一根火柴,终于冻死在街头。这是具体事实。可是小女孩临死前擦火柴时想些什么呢?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点燃第一根火柴,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第二根,仿佛看见了正冒着香气的烤鹅??;第三根,觉得自己坐在一棵圣诞树下??;第四根,仿佛看见了奶奶??;最后点燃了一大把火柴,仿佛奶奶把她抱在怀里带走了??。这些想象都是小女孩当时的心理活动,合情合理,读者读后一定格外同情这个小女孩。不仅这样,作者(安徒生)还借助想象,提出了穷苦孩子的希望。在大年夜,这些穷苦孩子应当不受冻挨饿,应当跟人们一样欢度圣诞节,应当得到应有的光明和温暖。“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那样的理想是会实现的,但在当时的丹麦,这样的理想还只是穷孩子们的奢望。作者写出这一理想社会的想象,是要鼓舞人们去创造它,去实现它。
2、 归纳:联想与想象有区别
联想:见到甲而想到乙(朱光潜)
想象:人们以原有感性形象为基础,创造出新形象。
这两种都是思维心理过程,这两种方法往往互相结合,共同发挥作用。
例:读《雪》需要联想(节选)——王蒙。
鲁迅先生的《雪》本来就是联想的产物,《雪》主要是运用了“兴”的表现手法,兴就是联想,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由此及彼的一种思维活动。好文章离不开联想。有了联想,就可以把世间万物联系起来,从而使思维更活跃,眼界更开阔,文章的内容更充实,构思更精巧,语言更生动。思想情感是文章的灵魂,思想情感来源于生活与作者心灵的碰撞,而使生活与作者心灵连通的桥梁正是联想,所以,缺乏联想,就很难产生思想情感;联想丰富,思想情感就丰富。联想是思想情感的引发器。
联想丰富,语言就丰富,就生动,就富于表现力。我们的作文离不开联想,但联想是建立在丰富积累的基础上的,所以,我们必须重视积累,积累生活,积累情感,积累认识,积累知识,积累语言,这样联想的翅膀才能飞得高,飞得远,才能写出动人的文章。
写江南的雪景,写孩子们的嬉闹时,作家轻松而愉快,甚至想象蜜蜂们在田野中采冬化,嗡嗡地闹着;
雪花(甲文)
美丽的雪花飞舞起来。我已经有三年不曾看见它。去年在福建,仿佛比现在还要迟一点,也曾见过雪。但那是远处山顶的积雪,可不是飞舞着的雪花。在平原上,它只是偶然的随着雨点洒下来几颗。没有落到地面的时候,它的颜色是灰色的,不是白色,它的重量像是雨点,并不会飞舞。一到地面,它立刻融成了水,没有痕迹,也未尝跳跃。这样的雪,在四十年来第一次看见它的老年的福建人,诚然感到特别的奇异,谈得津津有味,但在我,却总觉得索然。“福建下过雪”,我可没有这样想过。
我喜欢眼前飞舞着的上海的雪花。它才是“雪白”的白色,也才是花一样的美丽。它好像比空气还轻,并不从半空里落下来,而是被空气从地面卷起来的。然而它又像是活动生物,像夏天黄昏时候的成群的蚊蚋,像春天酿蜜时期的蜜蜂,它忙碌地飞翔,或上或下,或快或慢,或粘着人身,或拥入窗隙,仿佛自有它自己的意志和目的。它默默无声,但在它飞舞的时候,我们似乎听见了千百万人马的呼号和脚步声,大海汹涌的波涛声,森林的狂吼声,有时又似乎听见了儿女的窃窃私欲声,礼拜堂的平静晚祷声,花园里欢乐的鸟歌声······。它所带来的是阴沉与严寒,但在它的飞舞的姿态中,我们似乎看见了慈善的母亲,活泼的孩子,微笑的花,和暖的太阳,静默的晚霞······它没有气息,但当它扑到我们面上的时候,我们似乎闻到了旷野间鲜洁的空气的气息,山谷中幽雅的兰花的气息,花园里沉浓的玫瑰的气息,清淡的茉莉花的气息······在白天,它做出千百种婀娜的姿态;夜间,它发出银色的光辉,照耀我们行路的人,又在我们的玻璃窗上绘就多种花卉树木,还有那河流,那天上的云······
花雪颂(乙文)
花雪,花雪,岂不正是**同志的一生的写照吗?生前,满树生辉,红的如明霞,粉的如胭脂,白的如碎玉,使人陶醉,使人振作,使人精神焕发,使人心旷神怡。待到随风而去,落英缤纷,留给人们的依然是美的升华,生之赞歌.还是龚自珍写得好: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想想**同志那最后的几年,处在八方风雨之际,十里埋伏之中,他废寝忘食、呕心沥血,在日理万机的同时,还充当了护花使者,从血雨腥风、刀光剑影中保护了多少国家栋梁、民族精英啊!
岚山的花雪,年年此日,请你铺在我们总理的诗碑上,陪伴他老人家魂游旧地,让大堰川的碧水照见他如霜的两鬓,让月渡桥的栏杆细数他凝重的步履,让他在无边的花雪中信步小憩吧。这么一想,心头不觉涌起一阵感激之情······
18、甲文中“它默默无声······花园里欢乐的鸟歌声······”句的写法上有无矛盾,为什么?(2分)
19、甲文中类似划线句这样的写法的句子还有吗?举例说明。(2分)
20、乙文中划线句中的“感激之情”是给谁的?有什么作用?这句后的标点用了省略号,你能补写出省略的内容吗?(4分)
21、甲文中的“我”看来是喜欢上海的雪,这有什么原因?请列点说明。(4分)
22、甲文作者既然喜欢上海的雪,那么写福建的雪又有什么目的呢?(2分)
23、乙文引用龚自珍的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作用是什么?(2分)
24、甲乙两文都是属于散文,甲文借物抒怀,借雪花表达 ,乙文托物寓人,借花雪赞美 ;在表达方式上两文都侧重于
和 。(4分)
25、甲乙两文都用了多种修辞,语言生动,请举例分析修辞的作用。(3分)
(二)18、不矛盾。“默默无声”指雪花飞舞时悄无声息,“似乎听到······花园里的欢乐的鸟歌声······”是指雪花飞舞时又给人无限的遐想。
19、有。如“它所带来的是阴沉与严寒,但在它的飞舞的姿态中,我们似乎看见了慈善的母亲,活泼的孩子,微笑的花,和暖的太阳,静默的晚霞······”等。
20、给花雪的。借对花雪的感激表达对**同志的怀念之情。
21、(1)它才是“雪白”的白色 (2)花一样的美丽 (3)比空气还轻(4)像是活的生物,飞舞时给人以无限遐想。
22、用福建的雪与上海的雪作比较,衬托出上海雪花的特点,表达对上海雪花的喜爱之情。
23、衬托**同志的奉献精神。
24、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的功绩,表达对**的爱戴与敬佩。 描写 议论
25、略
范文四:联想和想象的区别
联想和想象的区别
“联想”指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 “想象”指想出不在眼前的具体形象或情景。
文章中的联想和想象都是由事物引发的,都是作者思考活动的结果,所不同的是: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内容比较单薄,一般不出现具体的形象化的情景描写,有的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想法。例如《菩萨蛮?大柏地》中的“赤橙黄绿青蓝紫”,这是眼前看到的实景(雨后的彩虹):“谁持彩练当空舞”,这是作者(**)由此而产生的联想。
另外,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也都是作者的联想。如:“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喻体“长龙”是由本体“长城”引发的联想;“骄傲的孔雀”,把孔雀当作人来写,这是把联想跟实在的事物写在了一起。还有借喻,也是把联想和实在的事物写在一起的,如《沙漠里的“船”》(课文标题)。
想象虽然也是由具体事物引起的,但设想(假想)出来的内容比较丰富,一般都有具体的形象化的情景描写,而这些形象化的情景是眼前看不到却又合情合理的。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写小女孩在又冷又黑的大年夜到街上卖火柴,实在受不住饥饿和寒冷了,就坐在墙角下,点燃了一根又一根火柴,终于冻死在街头。这是具体事实。可是小女孩临死前擦火柴时想些什么呢?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点燃第一根火柴,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第二根,仿佛看见了正冒着香气的烤鹅??;第三根,觉得自己坐在一棵圣诞树下??;第四根,仿佛看见了奶奶??;最后点燃了一大把火柴,仿佛奶奶把她抱在怀里带走了??。这些想象都是小女孩当时的心理活动,合情合理,读者读后一定格外同情这个小女孩。不仅这样,作者(安徒生)还借助想象,提出了穷苦孩子的希望。在大年夜,这些穷苦孩子应当不受冻挨饿,应当跟人们一样欢度圣诞节,应当得到应有的光明和温暖。“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那样的理想是会实现的,但在当时的丹麦,这样的理想还只是穷孩子们的奢望。作者写出这一理想社会的想象,是要鼓舞人们去创造它,去实现它。
范文五:想象和联想的区别?
想象和联想的区别
联想,是一种心理活动的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构思方式。它的特点是,从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另一事物。我们在生活中,随时随地会产生联想。一提到“秋风”,往往立刻会想到“落叶”,为什么会想到“落叶”呢?因为“秋风”和“落叶”不但在时空上往往相伴出现,而且它们之间还有一定的因果关系,这就是“相关联想”和“因果联想”。我们好把小朋友比作“花朵”,因为花朵的鲜艳、惹人喜爱,和小朋友有相似之处,这就是“相似联想”。当我们提到被父母遗弃的孤儿时,会自然想到我们在父母身边的幸福,这就是“对比联想”。我们看到一位慈祥的女教师时,往往会想到妈妈,因为她们在某些方面相近,对我们都是一样的关怀、体贴,这就又是“相近联想”了。由此可见,“相关”“因果”“相似”“对比”“相近”,就是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是“联想的桥梁”。
有的作文,比如状物抒情的作文,有的作文中的一些细节,比如升国旗时想到一些事情,就必须使用联想的方法。
想象,是一种有目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想象是利用我们头脑仓库中所存储的已有的信息(平常观察的事物和知识经验等,金钊作文中就利用了“穿错鞋”这一已有的信息),构筑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金钊作文中就构筑了张叔叔的一个笑话)。比如,当你看完一本科幻小说,被其中惊险迷离的情节所吸引,仿佛自己也乘坐宇宙飞船来到茫茫宇宙中和外星人交谈。再比如,当你听到一首优美的乐曲,你会想到美丽的草原、蓝蓝的天空。这时你头脑中的形象,就是你想象的结果。
有的作文,比如像金钊所写的这样的扩写作文、童话故事、看图作文,就必须使用想象的方法。 联想,比较实在;想象,比较虚幻。联想,想到就可以;想象,就比较具体。
联想和想象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但在实际写作中往往是交织在一起,共同使用的。在《天上的街市》这首诗里,作者是由天上的明星联想到街上的明灯,又由街上的明灯想象到天上必定有美丽繁华的街市和街市上闲游的平民、农民,于是又联想到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想象到他们提着灯笼、骑着牛涉过天河,在街上自由地行走,从而创造出一幅真切清新的画面和一个美丽动人、寓意深邃的形象来。再比如,写《绿叶》这样的作文,你首先要由绿叶联想到另一个事物,比如甘当配角、扶助“红花”的优秀品质,接下去要详细地写,就要展开想象了。
联想和想象
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它突出相关性,被联想到的事物一定与作者的见闻相关,一般可分为相似联想、比较联想、对比联想和因果联想等。所谓相似联想,强调此物与彼物之间有相似性,如《白杨礼赞》中作者由白杨树联想到北方的农民。所谓比较联想,则突出此物与彼物的比较,如《绿》中作者由梅雨潭的绿联想到“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以及西湖和秦淮河的波,以突出梅雨潭的绿恰到好处。所谓对比联想,即强调相互对比,如《记念刘和珍君》中作者由“三个女子”的从容、伟大联想到“中国军人”和“八国联军”的凶残及罪恶。所谓因果联想,即我们常讲的睹物思人,触景生情,如《荷塘月色》中作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旧俗。
答题模式
运用联想的手法,由 想到 、 、 ,丰富了 的内涵,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它是一种形象思维过程,具有创造性和浪漫色彩,想象虽然也是由具体事物引起的,但设想(假想)出来的内容比较丰富,一般都有具体的形象化的情景描写,而这些形象化的情景是眼前看不到却又合情合理的。
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我喜欢眼前飞舞着的上海的雪花。它默默无声,但在它飞舞的时候,我们似乎听见了千百万人马的呼号和脚步声,大海汹涌的波涛声,森林的狂吼声,有时又似乎听见了儿女的窃窃私欲声,礼拜堂的平静晚祷声,花园里欢乐的鸟歌声?。 ?
文中“它默默无声??花园里欢乐的鸟歌声?”句的写法上有无矛盾,为什么?(2分) ?
不矛盾。“默默无声”指雪花飞舞时悄无声息,“似乎听到??花园里的欢乐的鸟歌声?”是指雪花飞舞时?
又给人无限的遐想。
想象的范例
它所带来的是阴沉与严寒,但在它的飞舞的姿态中,我们似乎看见了慈善的母亲,活泼的孩子,微笑的花,和暖的太阳,静默的晚霞??它没有气息,但当它扑到我们面上的时候,我们似乎闻到了旷野间鲜洁的空气的气息,山谷中幽雅的兰花的气息,花园里沉浓的玫瑰的气息,清淡的茉莉花的气息??
课文《月光曲》中有这样一句话:“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我们这里的老师对于这句话所用的修辞方法有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是想象,有的认为是联想,还有的认为是比喻。联想、想象和比喻有什么区别?
联想、想象同比喻不是同一类概念。联想和想象是心理学术语,是一种思维的形式;比喻是修辞学术语,是一种修辞的方法。
“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这句话是把月光照亮屋内器具的景象比成屋里的器具披上了银纱,这显然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是借助联想而构想出“披上了银纱”这一景象,从而选定这样一个比喻句子的。联想不是修辞手法,但它对选择修辞手法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想象是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的思维过程,它也能影响修辞手段的形成。但是说屋子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并没有超越现实而想象出另一番景象,因此,这里的比喻手法的运用同想象关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