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刑法干货三则之转化型抢劫(最新司法解释,2016必考)
1、根据2016年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对于以摆脱的方式逃脱抓捕,暴力强度较小,未造成轻伤以上后果的,可不认定为“使用暴力”,不以抢劫罪论处。
2、根据2016年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入户或者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诈骗、抢夺后,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在户内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构成“入户抢劫”或者“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
3、根据2016年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两人以上共同实施盗窃、诈骗、抢夺犯罪,其中部分行为人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对于其余行为人是否以抢劫罪共犯论处,主要看其对实施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行为人是否形成共同犯意、提供帮助。基于一定意思联络,对实施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行为人提供帮助或实际成为帮凶的,可以抢劫共犯论处。
范文二:【word】 对转化型抢劫犯罪主体司法解释的批判解读
对转化型抢劫犯罪主体司法解释的批判解
读
[??????l???m??????????????????????????????
????????14?????)??16?????????????;?????m????????????
???????(???????????9?????(???????????????????)?????(??????????
???8???????????????????????(???????????0?????????l???2???(??
?????????9???(???7?????????7???????M???????(????????????????
?????l???????????????????????(?????????????????????????(?????9
???????????????????l
???[??????????
?????8????17????2?????????(????14?????)??16??????
???(?????????????8???????(?(?8??????263????????????????????
?(???(????269?????????????m???????(?????????[?????[???????(????
???????[?????????m?6?????????????????????m?6???????[?????(??
????263???????????????4???l?????(????14?????)??16????????
???????????m???????????8???????(???????;?????m??????????????
????????(?7???????????????????????5??:?R???????-?????(??????14
?????)??16?????????????????8?????????????(?????????[?????[??
?????)???8???????(?(???m???????????????R???????[?????[???????-?(
?????????????)???;?????m?????????(?????)???2???m????????????
???????l???9???6?????(?1?????????8?????????????????????[??????
???9?????;?????(?????????;???????????????????(???7???m??????
?????????????8?????????1?????m?l?R???????-?,?????(????????????
???6??????????????(?8????263??)?(???6?????m???????????l???m
?????????0???????????????????????:???????????(???????????(?)
?????????6?????????(???(???,?M?????8???????6?????????0?????l
?(?_?(?)???????8???????,?????????7???(?????8????269???R????
???[?????[???????-???????????????????????(?????????????????[??
???[?????????????3???m?????????????????(?(???)?????????????;
???????????l?7???????7?????????????????????????)?????l?????2
?????:?(2006?????????8?????????????7???;?????8??????????????
??????????????????))(???:???????????:)?????????l?????????:??10??
?????(????14?????)??16?????????????[?????[?????????????(????
???????[?????????m?6?????????(?????????????(???5?????????????m
?6?????(?m?6???5???????(?????7???????5???????m?6???5????????
???4???l?????????0????????14?)??16?????????????m??????????
?)???8???????(?????????????????????????????????????:???????5
?????m?6???5???????8???????l???????:???????(??????????????????
?????????(?????????2???????????)?5?????7?????????????l?_?6??
???(???????????7???????????????????????????????????????(????
???????????????????????????????(???????????????????????????2
???5?3?7?????????3?7???????????????????0???????????m??????
?????????????????????;???????1???????l
???[?????????????????????????0????
?????????:??????????2005??6?3?(???????8????????????????
???7?????[?????8???????l?????????????????5???:(???:???????5
???:)?(???5???:?????????????[?????[?????????????????????R?????????-
???????m?????????????9???????????0?????????l???2???(????????
???????????????R?????????-?(???????5???[?????????m?6??????????
???????????m?6???????[???(?????????[?????)?????(?????)????????
?4;?????9?????R?????????-?2???[???????????????????????[????????
?m?????????[???????????????(???????m?????????l??????????????
???????8?????[???????8??????1988??3?316?????????????l???8
????153???????)?:???????(???????????7???????????;??????????
?????????????????????3?R?????????-???;???2?????????R???????-??
???????????(???????????????????????R?????????-?(?)?????;???m??
???????????????????(???m???????;???0???(???????????????R??????
???0???-???????1???l?_?6?????(?????????????????R???????-?(????
?????????????????????????????3?????????????????(?????(????
?R???????-?????5???:????????????????:???;???m????????????????
?????3???????????????????l?????????????????0?????????(??????
???;???????????(???????????(???6?)?????????????:?????(?????(??
?6???????;???????????????5?????????????????[???????????????(
???(?(???R???????-?????5???:???????????-???(?????????????????(??:
???????????3?????????????(???)???;?????m?????????;?????????(
?????(???????????????6?)???????????[?????[?????????8????????
???l???????(?R???????-?????5???:???????????????????????????????[??
???[?????????????3???m?????????????????(?(???)?????????????;
?????????????????(???????3?8?????????;?7???????;???????(????
?????8?????????????????l?????(?????)?????????????????(????14
?)??16?????????????????????[?????[?????????(???????????[??????
???m?6?????????????????????m?6???????[?????(?????;???m??????
???(?(?????????????????(?????????[?????[???????????????6??????
?????;?9?????????8???????????)???;?????m???????;???0?????1
???????l
?????????7???(???????:????????14?)??16?????????????m????
???????)???8?????????????(???7???????????????????????????)??
?????m?????????;?????????????????????[?????[????????????????
?:?????????(???)??????????14?)??16?????????)???;???????[??
???[???????????????(?)???;?????m???????????????(???,?(????????
?????????;?0???5???:???????m???????????2???????????1?????(???0
?????????5???:???7?????????R???????-???????7???????????l?????(??
????14?????)??16?????????????????????8???????_???m??????
???9?????????4?????8???????????????????????6?????????[?????[
?????????8???????????0?????????m???????????;?????1????????
?????????????:?(??????????????????????????????????????0???(??
?????????8????17????2????????????14?)??16??????????????
?8?????????R?????-???2?8??263???????????????????(?(?)?6???8??
??269???????????m???????l?_?6?????(???????????????R????????
???-?(?????????????????????????????(?????????6???????(???7????
?????m?(?????????1?5???(???7???????????????????l???1?????m??
?5?H?????????(?(???????????l???????????????5???:?(?8????17??
??2?????????R?????-?(???6??????????????(?8????263??)?(???6??
???m???????????(?(?7???m???????????????(?,?????????????R??????
???5?-???m?l?????????(?????????????9???????????(???)???????8??
?????,?l???????????(?????R???????????????-???-?(????????????????
???m???7?????????[???7???7???(???????????:???????????7????????
??????????????????????????7?(?????R???????????????(?????)?(??
?4?7?-?(?_?6???????????:???????????????7?????m??????:??????????
???????????????????5?????????????????????????(?????????(?(??
?m???????????????????????????????????????????????????(????
?????(???0?6???????????????????????????3???M?????????6???5?(
?????7???m??????????????14??16?????????????8?????????1??
???m?(???9?????????????????;??????????????;????????????14?)
??16???????????????????[???????????????????0?;???9???(??????
?????????????????2?8???????????(?(???????????[?????[??????????
?m?(???????????????)?????????9?????????l?????(?????????????7
?????????9?????m???7???????7????????_?6?????????????????l??
???????7???(???(?_?6?????(???????????0???m???????????????;??
???????9?)?(?(?????????????[?????0?????????0???????9?????(????
???????????l???m?????????????????????;???????????(?0????????
?(?????????????(???6?????M???????????????(?????????1???(?8????
?????????m?????????(???_?????????????????4???(???6???8??????
???????????????l???????????????;?????R?????????[?????????-???8??
???????????????;?????????????(?,?8????17????2???7????14?)
??16???????????8?????????1?????????????????????????(??????
???????????????????,?(???????(?????1???(?????????????????m??
336
??????(?????????a?????(?)
???????????????m?l?????(???????(???_???l???9?(??????????????????
???(???R???????(?M?????-?l?????(?????????????(???????-?1?0?????l??
???(???????;???l?????(?M???M???l
???[???5???????????3???5??.???????????3???????l
?????????8???????????????????????????3???5???(????????
?????????????2???????????????l?)???8?????????3?????????????(
?????????M??????????????????????.a???5???(?????????)?(???:
???(?????????????????5???(?????????(?????????3?????4???)?(????
???(???(???????????????-???l?????????????:???(???3?????????9??
???????????2???(???????????;???????3???????????l
?????(?????????0???????????????(???????????????????????(
?m?????????????????????????????(???????????????8?7???[??????
?????????l?????(???????????9?????M???????????????????????[??
?7?[?M?????)?(?????(?????????????????????????l?8??????????????
?????????????????????????7???????(?????)?(???????(?????)?(??
???????????????????l
?????(?8?????[???????????l???????????l?????????????l????
?????????????)?(???????0???????l???????????????)???8???l?8??
?????)???????????????????????????????(???????????????9??????
?????????l?(???????????????????????a???????(????????????????
???9?W???????????????(??????????????????????????;?????????(??
?????????????????????????????????????????????????(??????????
?????????L?????(???5?????0?????(?????????l
?9?[??????????????????
?????????(?????????????????????????_???(????????????????
???????(?????????????????????(???????8?????l?????????7???????(
?????????6?????????????????????(?????????????????a??????????
?2????????:?R???????????????????5?????????5?????????1??????
???????????l?-?????????????????0?????????????????????????????l
?????(???????????????????????????????8?(?????????????0??
???????????3?(???_?????????????????????????W???????m????????
???????(?????????????????(???????_?????????????????8????????
???0???8?????????????????4?l???????5???????(??.???2??????????
????????????????????????
???[?????????2????????
?????????2?????????????????????[?????????[?????????[????
?????????????????;???????????[?????????[?????????[????????????
???(?????????????????????????(???M?????????????2????????????
?????l?????(???????????????????????????2???(???2??????????????
?????(?????????????(?2???????????????;???9??????????????????
???????????(?2?????????;???????????????(?????????????l????????
???????2???l?????????????????:?????[???????????????????????(??
???????[?3?????????????????????????9???6?????????(??????????
?????????(?????????????:?????2???5?????(?????1???0?????(??????
???????????????????????????????(????????????????????????????
?????????(???(???????????????(?;?????????????????????(????????
?????l
???[???????????????m
???????????????????????2(??????)?:???2??:?R??????????????
???????????l???3?????????????????????????(?????????????????9
???????????(?W????????????????.?(???l?-?(?????2??:?R????????????
???????????????????9???????????????????7???????l?-??????????
???????????????????????????????????7???????????(???3???????7
???????????0???????????3?????(??????????.????.??????????????
?????????????(???????????l?(??????????????????.????.?????(????
???????(???????????????0?5???(???M??????????????????????????
?m???(?????????????5???l
???[?????????3????????????????
?3???????9???????????????????3???5?????????????????7??
???(???????????????:???(???????M?-???(?M?????(?M?????(?????M????
?????;?????????l???????????????7?????????????3?????????5???(
???????????????????3???[?????????????M?(?????????)??????????
?0?(?????????(?????????l?????????????????(?????????l??????????
?????????l
?1?[??????????????
???????????????(???)?????????(???????????????5???????l??????
???:?2???:?7?R?????????????0???3?????-???????????????????????(
?????8?????????????????????????????????????(????????????????
?????????????????(???????????0???????9?????M?l??????????????
???????5?(?M???????????????[???8???[?????????(???1?M?????????0??
???(?????????0?(???????????(???????????(?????5???3???l?????????9??
???????????????0???3?????????(?????????????????????)?(?:????
?????l?????9?????????:?????(???????????R?????????-?[?R?7?7?????-????
?5?????????????[???????[?1???[?7???????????????(???M???R??????
???-?????5?(???????????????????????????????????????4???????(??
???????l?????(?????????????(???????????????????????????????l
?????????????[?????????(???????????????5?????????????l????
?:???1???????9???????????(???????9?????????l?????(????????????
?????0???????????????(???????????????????4?4?9?????l???????9
???????????(???M?????????????????(???????9???????????????????(
?????????????????????????????l
?????????(?,?????????????R?????????)?????-?(?????????????/?l????
???????7???(?_?6?????(?????????????m???????????????[?????[????
???????m?(???????????????(?(??????14?)??16?????????????)??
?9?????????????(?,?????????(????????????16?????????(???6????
?:???????????)?(?l???_?(???????????(???(???????????9??????????
?????????????????????[???????[???????????(?)?????9????????????
?????????;?8?????????????????l?????(???????:???8????17????2??
??????????14?)??16???????????????8?????????R?????-?????R????
???????-?(???????2?8??263???????????????????(?(?)?6???8????
269???????????m???????(???????????????7_L???????[???7?7?????l
?9?[??????????
?M???????????????????????(?_?6?????(???????:??????????????
???5?3?7???????????3?7???????????????(???????????)?(??????
???5???????????????????3?(?????????l?????????0?????/?M??????
???????(???????1?????????l?????????(???????????l???????7???_??
???????????????,???????l?????9???6???????2????:?R?????????(?8
???8???7???0???????????8???l???????M???????????[???????_???(
???8???l???????????????????????????2?[?????????[?????????[????
???,?(?????????????????0???????????7?????M?????;?????????(??
?????;???????8???8???_???????????m?[?????8??????????????????
???????7???0?????????(..???????????l?????????,???????(????????
???????????????????????????????????l?-?????????:?(?_?6?????(??
??????14?)??16?????????????????m?????????8?????????????(??
???????????????????(?????1?????????(???????????R????????????
???-?(???????????????5?????0???(???????7?????????????????(????
?????l???l
???1????:
[11???????[?????(.?8????[ml.?/??:?/??????/???????????????(2005
[21???????[????.???m??????????????????????????????[Jl???????3?(2006,(12)
[31??????.????????[Ml.?/??:???????????????????(1999
[41??????.?8????????????[[Jl.?????_???(2005,(2)
[51????????????WR-???????????????)??????????????m3H1??????,2003??13??
337
范文三:论未成年人犯罪出罪机制刑法中的表达——对转化型抢劫罪司法解释合理性的分析
____Il缢‘乏衄 [文章编号】1006—1509一(2009)04—42 一04
论未成姒犯罪出罪机制硎法中的表达
一—对转化型抢劫罪司法解释合理性的分析
刘源, 赵宁 (1(华东政法大学,上海200042;2(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检察院,上海200051) 【摘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末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将相对负刑事责任人排除在转 化型抢劫罪主体范围之外,这一规定既不符合刑法理论通说,也与立法解释的精神相违背。基于对未成年犯罪人适用区 别于其他犯罪人不同的刑罚处遇要求,应当重视未成年人犯罪出罪机制在刑法中的表达。我国刑法出罪机制不在于犯 罪构成体系中,而在刑法第13条“但书”规定中,这也成为未成年人出罪机制在刑法中的规范表达,应当充分重视对 “但 书”规定的认识和运用。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出罪机制;转化型抢劫;但书规定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l A
一、问题的提出
一直以来,学界对刑法第269条转化型抢劫罪主体有不同看法,尤其是针对已满14-16 周 岁相对负刑事责任人是否构成转化型抢劫罪存在肯定和否定的激烈争论。为此,最高院试 图通 过司法解释给出权威答案。2006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
应用法 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十条规定: “(第一款)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 岁 的人盗窃、诈骗、抢夺他人财物,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故
意 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或者故意杀人的,应当分别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定罪处
(第二款)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罚。 或者毁 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应当依照刑法第269条的规定定罪处 罚;情节轻 微的,可不以抢劫罪定罪处罚。”根据第一款规定,排除了相对负刑事责任人构
成转化型抢劫 犯罪的可能,对实施上述行为并造成严重后果的相对负刑事责任人只能以故意 伤害罪或故意 杀人罪论,而规定第二款又指出16至18周岁的未成年人属于转化型抢劫犯罪 主体的范围,综合 以上规定,相对负刑事责任人不构成转化型抢劫罪的法理根据应当理解为,
由于刑法第17条第 2款规定相对负刑事责任人只对刑法规定的八种罪行承担刑事责任,因
此,他们尽管实施了盗 窃、诈骗、抢夺行为也不构成相应犯罪,其行为自然无从发生转化的问 题。 不可否认, “解释”对司法实践处理此类案件具有清晰的指导作用,有利于解决实际问
题。不过从现状来看, “解释”的规定与刑法理论通说和其他相关司法解释发生了冲突和矛
盾。根据我国刑法理论通说,转化型抢劫犯罪的前提行为(盗窃、诈骗、抢夺)并不要求已经 构成犯罪,只要行为人实施了三种性质的行为即可;11]这一认识也得到来自最高人民法院 2005 年《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认
可, “意见”认为行为人实施盗窃、诈骗、抢夺接近“数额较大”标准的,以抢劫罪定罪处
罚,这 表明行为人的先前行为即便不构成犯罪同样可以根据转化型抢劫的规定定罪处罚,因 此,根据 “意见”精神,相对负刑事责任人虽然不构成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但这不妨碍 他们可以 成为转化型抢劫罪的主体。
很明显,同属最高院颁布的司法解释却出现了不同的适用标准,这必然会带来司法适用上
的困惑。对此,有学者主张两者都属有权解释,解决冲突的方法是对于16周岁以上完全刑事 责 任人适用“意见”规定,而对于相对负刑事责任人适用“解释”规定。12]这种折衷方法同
然符 合司法实践重在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但却放弃了从理论高度研判司法解释合理性所应
做的必
万方数据 【收稿日期】2009—07一01 f作者简介】刘源,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讲师,华东政法大学刑法学博士研究生;赵宁,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检察院检察
要努力。因此,我们有必要分析该“解释”在刑法理论整体框架内是否合理,进而分析未成年
人的出罪评价机制在刑法中如何得以体现。本文以相对负刑事责任人是否构成转化型抢劫犯罪 为视角,对刑法中未成年人出罪评价机制进行分析,说明我国刑法规定具备出罪评价机制,故 无需以司法解释特殊强调的方式实现。 二、转化型抢劫罪的主体分析
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转化型抢劫罪主体的刑事责任年龄问题,是一个刑法立法不明确、
刑法理论有争议、司法解释不统一、司法适用有困惑的问题。[31其中针对相对负刑事责任人
能 否构成转化型抢劫罪存在着截然相反的两种意见,持肯定说的观点认为转化型抢劫罪的行
为人 必须符合刑法中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的主体已满16周岁的年龄要求,因为相对负刑
事责任 年龄人不能成为上述三罪的犯罪主体,其行为当然也不会发生转化的问题。由于肯定 说主张构 成转化型抢劫罪主体的特殊身份要求,故又称为“身份说’?;而持否定说的观点则主张相对 负刑事责任人可以构成转化型抢劫罪,理由是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的抢劫罪包括转化型抢 劫 罪,构成转化型抢劫罪的前提并非必须构成盗窃、诈骗、抢夺罪,只要行为人实施了上述
性质 的行为即可,由于否定说主张构成转化型抢劫罪主体身份的非特殊性,故否定说也称为
“非身 份说”。【4J不难看出,肯定说和否定说争议的焦点在于明确转化型抢劫罪的构成要件。
刑法第269条对转化型抢劫罪构成规定了行为要件和时空条件。前者又可区分为先前行为
和后续行为,先前行为是“犯盗窃、诈骗、抢夺罪”,而后续行为则是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
或者毁灭罪证而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后者则要求行为人为特定的目的而当场使用暴 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司法适用的争议集中于对先前行为的理解上,即行为人的先前行为是否 达到已经构成犯罪的标准,对此曾经存在不同的理解,造成了司法适用中的不统一。针对刑法 第269条“犯盗窃、诈骗、抢夺罪”的表述,产生了构成转化型抢劫罪是否以行为人先前行为
已经构成相应犯罪为前提的争议,形成了“罪名说”和“罪行说”两种主张。主张“罪名说”
的学者认为构成转化型抢劫罪应当以先前行为构成犯罪为前提,既然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的 行为人不可能构成盗窃、诈骗和抢夺罪,按照罪刑法定的要求,他们也不可能构成转化型抢
劫 罪;而主张“罪行说”的学者则认为构成转化型抢劫罪的先前行为并不以已经构成犯罪
为前 提,只要行为人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性质的行为即符合转化条件。【5】 对此,2002年7月24日全国人大法工委《关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承担刑 事责 任范围问题的答复意见》指出,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的八种犯罪是指具体的犯罪行 为而不是 具体罪名,这表明在“罪名说”抑或“罪行说”的争论中,立法机关以立法解释 的形式肯定 了“罪行说”的主张。显然立法解释的意义并非仅限于该条款,它对刑法类似规 定也产生了 重要影响。就转化型抢劫罪而言,原先那种以刑法规定为依据主张先前行为应
当以构成犯罪 为前提的观点在立法解释颁布后受到强烈质疑。根据立法解释的精神,刑法虽有
“犯 罪” 的表述,但并
不必然表明构成了某种犯罪,而是行为人实施了刑法规定性质的行为,从刑法评 价来看,行为
“罪行说”的主张在 人的行为既可能是已经构成犯罪,也可能尚未构成犯罪。 转化型抢劫罪的其他司法解释中也得以体现。最高人民检察院研究室于2003年发布《关于相对 刑事责任年龄的人承担刑事责任范围有关问题的答复》(以下简称“答复”)第二条规 定, ’“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实施了刑法第269条规定的行为的,应当依照刑法第263条的 规定, 以抢劫罪承担刑事责任。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可根据刑法第13条规定,不
予追究刑 事责任”。之后,最高人民法院又于2005年颁布《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
用法律若干 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规定行为人实施盗窃、诈骗、抢夺接近“数
额较大”标 准的,以抢劫罪定罪处罚。可见,两高司法解释共同认定转化型抢劫罪的先前行
为仅以行为人 实施相关罪行为前提,并不要求先行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因此,根据“答复”和 “意见”的精 神,相对负刑事责任人应当属于转化型抢劫罪的主体范围。 万方数据
但是, “答复”和“意见”的精神并没有在随后出台的“解释”中得以贯彻与继承,相反
还发生了相互抵牾的情况。根据“解释”第十条规定,相对负刑事责任人实施了刑法第269条
规 定行为时并不构成转化型抢劫罪,而以是否存在故意致人重伤或死亡以及故意杀人的情
形,以 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这使得刑法第269条在具体适用中面对相对负刑
事责任人 时出现了阻却转化的法定事由。 “答复”、 “意见”和“解释”在 相对负刑事责任人是否成为转 化型抢劫罪主体的问题上显然未能保持一致。对个中缘由,认识各 有不同。刑法学界比较一致的 观点是,从刑事政策的角度出发认为“解释”的立法意图在于限制 构成抢劫罪的范围,减少以抢 劫罪处罚未成年人的案件数量,是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要求的体 现。【3J综合分析“解释”出台 的背景及意图,这种观点确实可能较为准确地切准了立法者指导
思想和价值取向,不过,这种做 法违背了刑事政策基本原则并将造成法律适用时的混乱。众所周
知,刑事政策必须以刑法规定为 樊篱,质言之,刑事政策内容不能超越刑法规定的文义范畴,因
此,如果把“解释”制定时立法 意图解读为刑事政策需要,则“解释”规定也不应当超越刑法规
范的文义内容,尤其是当全国人 大常委会在作出立法解释将刑法规定中“罪”的表述解释为“罪 行”而非“罪名”后,最高院的 “解释”显然已不仅仅是与刑法理论通说以及其他司法解释发生 冲突的问题,更存在由于违反立 法解释规定而导致司法解释最终经审查无效的可能。实践中“答 复”、 “意见”和“解释”都处于生效的情况下,对相对负刑事责任人是否构成转化型抢劫 罪的问题上的直接冲突必然造成司法
适用的混乱,可以说最高院在作此“解释”时欠缺审慎、周密的综合考量。
笔者认为,基于未成年人刑事政策的需要,从减少未成年人尤其是相对负刑事责任人适用
转化型抢劫罪案件数量出发,可以避免未成年人因为承担较重刑罚以致不利于开展符合其自身
特点的改造,但即便如此,最高人民法院以“解释”的规定阻却相对负刑事责任人构成转化型 抢劫犯罪的做法并不值得肯定,实际上刑法中存在未成年犯罪人的出罪机制,可以通过运用刑 法出罪机制以实现未成年人双重保护刑事政策的目的。 三、未成年人犯罪的刑法出罪机制表达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答复”、 “意见”在内的司法解释虽然基本肯定相对负刑事责任
人可以构成抢劫罪,但紧随其后又都强调“对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可不予追究刑事责
任”,刑法学者往往对该表述未引起足够重视,因为这通常可以理解为刑法第13条“但书”
规 定内容。不过,在我国刑法中“但书”规定虽然看似简单,但在犯罪构成体系整体结构中
“但 书”规定是出罪机制在刑法中的重要表达,足以引起我们重视。 我国犯罪构成体系是根据犯罪成立的正向思维分为四个构成要件,其逻辑结构是平面的、 耦合式的,行为评价时按照主客观标准将其区分为四个方面,只要四个方面完整拼接就表明犯 罪成立,在这种体系下入罪机制相当完备却缺乏出罪机制,既不能像大陆法系犯罪构成体系那
样通过违法阻却事由和责任阻却事由来直接否定犯罪成立,也不能象英美法系双层次犯罪构成
体系中通过消极构成要件否定犯罪成立,这成为当下部分学者质疑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主要理
由,对于这种观点笔者不能苟同。其实,就实际效果而言,若将大陆法系刑法中的责任阻却事
由以我国刑法评价时,往往同样被认为免除或减轻刑事责任。比如大陆法系刑法中普遍认为因
为执行雇主的命令而产生危害后果的行为人可以免责,在此执行命令被作为责任阻却事由;而 在我同刑法中也有类似规定,刑法第134条重大责任事故罪中犯罪主体为强迫违章的人员, 却 并不包括被强迫违章作业的人员,表明执行命令在我国同样被认为是阻却刑事责任追究的事 由。因此,那种认为我国刑法缺乏出罪机制的观点并不符合事实。 那么,我国刑法的出罪评价
机制是如何得以实现的呢?如果仅仅从我国犯罪构成体系进
行观察,犯罪构成体系各要件的内容和逻辑特征决定其并不单独具备出罪机制,但我国刑法的
其他规定(比如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是通过犯罪成立的反向思维得以 否定犯罪成立,这实际上构成了我国刑法的出罪评价机制。如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在刑法教科 万方数据
书中被纳入“排除危害性行为”或“正当行为”范畴中,是因为它们虽然在形式上符合犯罪构 成,但由于其实质上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甚至被认为是对社会有益的行为,故对行为人应当免 除或减轻处罚,它们属于我国刑法中的出罪情由。因此,我国刑法的出罪机制并不存在于犯罪 构成体系中,而恰恰反映在犯罪构成四要件之外的其他规定中。 综观我国刑法体系,出罪机制
是在犯罪构成体系之外的刑法规定,其立法方式包括列举
式和概括式两种。前者如不可抗力、意外事件、防卫过当、避险过当等,而后者则是刑法第 13
条的“但书”规定。刑法第13条是关于犯罪概念的规定,与大陆法系普遍采用形式犯罪概念
不 同,我国刑法的犯罪概念采取形式与实质相结合的模式,在我国犯罪是一切危害社会主义 社会 秩序的行为,同时只有刑法规定的危害行为才是犯罪。我国刑法学界存在这样一种倾 向,就 是重视犯罪构成体系的研究,却忽视犯罪概念的研究,因此往往以我围犯罪构成体系 与大陆法 系、英美法系犯罪构成体系进行比较,得出应当修正我国犯罪构成体系的结论。这 种认识的片 面性在于对我围刑法体系自成特点这一事实视而不见,却只是一味宣扬域外理论 的优势,对其 不足之处避而不谈。我国刑法犯罪论的研究应当将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体系结
合起来看待,尤 其是犯罪概念中“但书”规定实际上是对犯罪构成体系的完善,是对我国刑
法出罪机制的重要 表达。 “但书”规定“情节显著轻微且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表
明评价因素是“情 节”和“危害”,在这里立法者没有具体列举“哪些具体情节属于轻微”
和“哪些具体危害属 于不大”,而是通过立法上的概括性规定将判断和决定的权力留待司法机 关掌握。 因此,对未成年犯罪人出罪机制的解释必须建立在对我国刑法出罪机制的分析基础上,如 上文所述,如果我们将出罪机制建立在对犯罪构成的分析之上,恐怕并不能对出罪机制给予合理 的解释,这种做法从根本上来说是受到大陆法系犯罪构成阶层理论的影响。我国情况有所不同。
“解释”将相对负刑事责任人排除在转化型抢劫罪范畴之外,意在为其建立出罪机制,申言之, 相
对负刑事责任人虽实施刑法第269条之罪行时,如未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或者故意杀人
的,则不构成犯罪。从效果来看,这一规定实则为相对负刑事责任人构建出罪机制;而从过程来
看, “解释”是从相对负刑事责任人是否符合转化型抢劫犯罪主体构成要件的角度来为其设定出 罪机制的,表现为犯罪主体不适格而导致不构成转化型抢劫罪。根据上文的分析, “解释”这一 立场与我国刑法整体框架下出罪机制的实现并不一致,违背了刑法出罪机制的基本表达方式,因 此,“解释”中存在的自我矛盾以及与刑法理论通说的背道而驰就不足为奇了。 以否定相对负刑事责任人构成转化型抢劫罪主体为路径并意图建立出罪机制,这种在犯罪
构成体系中建立出罪机制的做法与我国刑法体系并不兼容,违背了出罪机制在我国刑法表达的
基本事实。根据对我国刑法中出罪机制的分析可知,构建转化型抢劫犯罪中相对负刑事责任人
的出罪机制在于刑法第13条“但书”规定,而并不在于该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内,也就是说,
只
有符合“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才构成其合理的出罪机制。从实际效果来看,如果相 对负刑事责任人在实施转化型抢劫行为时致人轻伤的,同样可以认为符合“但书”规定而不认 为构成犯罪,这一结果实际上等同于“解释”规定的出罪效果。同时,以“但书”规定作为相 对负刑事责任人的出罪机制,也与“解释”关于16-18周岁未成年人在转化型抢劫罪的出罪
机 制保持了一致,既符合刑法理论通说,也为司法实践中根据未成年人实际特点实现与成年
人不 同的刑罚处遇提供了法律根据。因此,最高人民法院有必要重新考虑按照我国刑法中的出
罪机 制合理构建未成年人的出罪机制。
【参考文献】 1高铭喧,马克昌(刑法学fMI+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2】康均心,杜辉(对未成年人犯罪出罪化解释的刑事政策审视f『l,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8,(4)( 13l刘艳红(转化型抢劫罪主体条件的实质解释一以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的刑事责任为视角U】,法商研究,2008,(1) 【4】张国轩(抢劫罪的定罪与量刑[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万方数据 2001(( f5】5刘宪权(刑法学fMl(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范文四:抢劫罪司法解释
1、《刑法》:
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第二百六十九条 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1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与盗窃、抢劫、诈骗、抢夺机动车相关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6年1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11次会议、2007年2月1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届检察委员会第71次会议通过,
法释?2007?1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与盗窃、抢劫、诈骗、抢夺机动车相关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06年12月2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11次会议、2007年2月14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届检察委员会第71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5月11日起施行。
二??七年五月九日
为依法惩治与盗窃、抢劫、诈骗、抢夺机动车相关的犯罪活动~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现对办理这类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明知是盗窃、抢劫、诈骗、抢夺的机动车~实施下列行为之一
2
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的规定~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定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买卖、介绍买卖、典当、拍卖、抵押或者用其抵债的,
,二,拆解、拼装或者组装的,
,三,修改发动机号、车辆识别代号的,
,四,更改车身颜色或者车辆外形的,
,五,提供或者出售机动车来历凭证、整车合格证、号牌以及有关机动车的其他证明和凭证的,
,六,提供或者出售伪造、变造的机动车来历凭证、整车合格证、号牌以及有关机动车的其他证明和凭证的。
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涉及盗窃、抢劫、诈骗、抢夺的机动车五辆以上或者价值总额达到五十万元以上的~属于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的“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二条 伪造、变造、买卖机动车行驶证、登记证书~累计三本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一款的规定~以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定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伪造、变造、买卖机动车行驶证、登记证书~累计达到第一款规定数量标准五倍以上的~属于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一款规定中的“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三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有下列情形之一~致使盗窃、抢劫、诈骗、抢夺的机动车被办理登记手续~数量达到三辆以上或者价值总额
3
达到三十万元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以滥用职权罪定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明知是登记手续不全或者不符合规定的机动车而办理登记手续的,
,二,指使他人为明知是登记手续不全或者不符合规定的机动车办理登记手续的,
,三,违规或者指使他人违规更改、调换车辆档案的,
,四,其他滥用职权的行为。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疏于审查或者审查不严~致使盗窃、抢劫、诈骗、抢夺的机动车被办理登记手续~数量达到五辆以上或者价值总额达到五十万元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以玩忽职守罪定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前两款规定的行为~致使盗窃、抢劫、诈骗、抢夺的机动车被办理登记手续~分别达到前两款规定数量、数额标准五倍以上的~或者明知是盗窃、抢劫、诈骗、抢夺的机动车而办理登记手续的~属于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实施上述行为~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四条 实施本解释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第一款或者第三款规定的行为~事前与盗窃、抢劫、诈骗、抢夺机动车的犯罪分子通谋的~以盗窃罪、抢劫罪、诈骗罪、抢夺罪的共犯论处。
4
第五条 对跨地区实施的涉及同一机动车的盗窃、抢劫、诈骗、抢夺以及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行为~有关公安机关可以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一并立案侦查~需要提请批准逮捕、移送审查起诉、提起公诉的~由该公安机关所在地的同级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受理。
第六条 行为人实施本解释第一条、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行为~涉及的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行为人主观上属于上述条款所称“明知”:
,一,没有合法有效的来历凭证,
,二,发动机号、车辆识别代号有明显更改痕迹~没有合法证明的。
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法发[2005]8号
抢劫、抢夺是多发性的侵犯财产犯罪。1997年刑法修订后~为了更好地指导审判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发布了《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抢劫解释》,和《关于审理抢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抢夺解释》,。但是~抢劫、抢夺犯罪案件的情况比较复杂~各地法院在审判过程中仍然遇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为准确、统一适用法律~现对审理抢劫、抢夺犯罪案件中较为突出的几个法律适用问题~提出意见如下:
一、关于“入户抢劫”的认定
根据《抢劫解释》第一条规定~认定“入户抢劫”时~应当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户”的范围。“户”在这里是指住所~其特征表现为供他人家庭生活和与外界相对隔离两个方面~前者为功能特征~后者为场所特征。一般情况下~集体宿舍、旅店宾馆、临时搭建工棚等不应认定为“户”~但在特定情况下~如果确实具有上述两个特征的~也可以认定为“户”。二是“入户”目的的非法性。进入他人住所须以实施抢劫等犯罪为目的。抢劫行为虽然发生在户内~但行为人不以实施抢劫等犯罪为目的进入他人住所~而是在户内临时起意实施抢劫的~不属于“入户抢劫”。三是暴力或者暴力胁迫行为必须发生在户内。入户实施盗窃被发现~行为人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如果暴力或者暴力胁
6
迫行为发生在户内~可以认定为“入户抢劫”,如果发生在户外~不能认定为“入户抢劫”。
二、关于“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认定
公共交通工具承载的旅客具有不特定多数人的特点。根据《抢劫解释》第二条规定~“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主要是指在从事旅客运输的各种公共汽车、大、中型出租车、火车、船只、飞机等正在运营中的机动公共交通工具上对旅客、司售、乘务人员实施的抢劫。在未运营中的大、中型公共交通工具上针对司售、乘务人员抢劫的~或者在小型出租车上抢劫的~不属于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第,四,项中的“多次抢劫”是指抢劫三次以上。
对于“多次”的认定~应以行为人实施的每一次抢劫行为均已构成犯罪为前提~综合考虑犯罪故意的产生、犯罪行为实施的时间、地点等因素~客观分析、认定。对于行为人基于一个犯意实施犯罪的~如在同一地点同时对在场的多人实施抢劫的,或基于同一犯意在同一地点实施连续抢劫犯罪的~如在同一地点连续地对途经此地的多人进行抢劫的,或在一次犯罪中对一栋居民楼房中的几户居民连续实施入户抢劫的~一般应认定为一次犯罪。
四、关于“携带凶器抢夺”的认定
《抢劫解释》第六条规定~“携带凶器抢夺”~是指行为人随身携带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进行抢夺或者为了实施犯罪而携带其他器械进行抢夺的行为。行为人随身携带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
7
械以外的其他器械抢夺~但有证据证明该器械确实不是为了实施犯罪准备的~不以抢劫罪定罪,行为人将随身携带凶器有意加以显示、能为被害人察觉到的~直接适用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行为人携带凶器抢夺后~在逃跑过程中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
五、关于转化抢劫的认定
行为人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未达到“数额较大”~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情节较轻、危害不大的~一般不以犯罪论处,但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可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
,1,
,2,入户或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诈骗、抢夺后在户外或交通工具外实施上述行为的,
,3
,4
,5
抢劫信用卡后使用、消费的~其实际使用、消费的数额为抢劫数额,抢劫信用卡后未实际使用、消费的~不计数额~根据情节轻重量刑。所抢信用卡数额巨大~但未实际使用、消费或者实际使用、消费的数额未达到巨大标准的~不适用“抢劫数额巨大”的法定刑。
8
为抢劫其他财物~劫取机动车辆当作犯罪工具或者逃跑工具使用的~被劫取机动车辆的价值计入抢劫数额,为实施抢劫以外的其他犯罪劫取机动车辆的~以抢劫罪和实施的其他犯罪实行数罪并罚。
抢劫存折、机动车辆的数额计算~参照执行《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
以毒品、假币、淫秽物品等违禁品为对象~实施抢劫的~以抢劫罪定罪,抢劫的违禁品数量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抢劫违禁品后又以违禁品实施其
抢劫赌资、犯罪所得的赃款赃物的~以抢劫罪定罪~但行为人仅以其所输赌资或所赢赌债为抢劫对象~一般不以抢劫罪定罪处罚。构成其他犯罪的~
为个人使用~以暴力、胁迫等手段取得家庭成员或近亲属财产的~一般不以抢劫罪定罪处罚~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刑法的相关规定处理,教唆或者伙同他人采取暴力、胁迫等手段劫取家庭成员或近亲属财产的~可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行为人实施伤害、强奸等犯罪行为~在被害人未失去知觉~利用被害人不能反抗、不敢反抗的处境~临时起意劫取他人财物的~应以此前所实施的具体犯罪与抢劫罪实行数罪并罚,在被害人失去知觉或者没有发觉的情形下~以及实施故意杀人犯罪行为之后~临时起意拿走他人财物的~应以此前
9
1、冒充正在执行公务的人民警察、联防人员~以抓卖淫嫖娼、赌博等违法行为为名非法占有财物的行为定性
行为人冒充正在执行公务的人民警察“抓赌”、“抓嫖”~没收赌资或者罚款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以招摇撞骗罪从重处罚,在实施上述行为中使用暴力或者暴力威胁的~以抢劫罪定罪处罚。行为人冒充治安联防队员“抓赌”、“抓嫖”、没收赌资或者罚款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以敲诈勒索罪定罪处罚,在实施上述行为中使用暴力或者暴力威胁的~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2、以暴力、胁迫手段索取超出正常交易价钱、费用的钱财的行为定性
从事正常商品买卖、交易或者劳动服务的人~以暴力、胁迫手段迫使他人交出与合理价钱、费用相差不大钱物~情节严重的~以强迫交易罪定罪处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买卖、交易、服务为幌子采用暴力、胁迫手段迫使他人交出与合理价钱、费用相差悬殊的钱物的~以抢劫罪定罪处刑。在具体认定时~既要考虑超出合理价钱、费用的绝对数额~还要考虑超出合理价
3
绑架罪是侵害他人人身自由权利的犯罪~其与抢劫罪的区别在于:第一~主观方面不尽相同。抢劫罪中~行为人一般出于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实施抢劫行为~绑架罪中~行为人既可能为勒索他人财物而实施绑架行为~也可能出于其它非经济目的实施绑架行为,第二~行为手段不尽相同。抢劫罪
10
表现为行为人劫取财物一般应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具有“当场性”,绑架罪表现为行为人以杀害、伤害等方式向被绑架人的亲属或其他人或单位发出威胁~索取赎金或提出其他非法要求~劫取财物一般不具有“当场性”。
绑架过程中又当场劫取被害人随身携带财物的~同时触犯绑架罪和抢劫
4
寻衅滋事罪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犯罪~行为人实施寻衅滋事的行为时~客观上也可能表现为强拿硬要公私财物的特征。这种强拿硬要的行为与抢劫罪的区别在于:前者行为人主观上还具有逞强好胜和通过强拿硬要来填补其精神空虚等目的~后者行为人一般只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前者行为人客观上一般不以严重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方法强拿硬要财物~而后者行为人则以暴力、胁迫等方式作为劫取他人财物的手段。司法实践中~对于未成年人使用或威胁使用轻微暴力强抢少量财物的行为~一般不宜以抢劫罪定罪处罚。其行为符合寻衅滋事罪特征的~可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5
行为人为索取债务~使用暴力、暴力威胁等手段的~一般不以抢劫罪定罪处罚。构成故意伤害等其他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等规定处罚。
抢劫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既侵犯财产权利又侵犯人身权利~具备劫取财物或者造成他人轻伤以上后果两者之一的~均属抢劫既遂,既未劫取财物~又未造成他人人身伤害后果的~属抢劫未遂。据此~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
11
定的八种处罚情节中除“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这一结果加重情节之外~其余七种处罚情节同样存在既遂、未遂问题~其中属抢劫未遂的~应当根据
对于驾驶机动车、非机动车,以下简称“驾驶车辆”,夺取他人财物的~
,1,驾驶车辆~逼挤、撞击或强行逼倒他人以排除他人反抗~乘机夺取财物的,
,2,驾驶车辆强抢财物时~因被害人不放手而采取强拉硬拽方法劫取
,3,行为人明知其驾驶车辆强行夺取他人财物的手段会造成他人伤亡的后果~仍然强行夺取并放任造成财物持有人轻伤以上后果的。
12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关于依法严厉打击抢劫抢夺等多发性犯罪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2年7月30日 公通字正[2002]4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厅、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
当前~一些地方抢劫、抢夺等直接侵害公民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多发性犯罪大量增多~特别是驾驶摩托车等机动车强行劫夺他人财物案件呈发展蔓延态势~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破坏社会稳定~已成为当前社会治安的一个突出问题。为有效遏制此类犯罪的上升势头~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确保严打整治斗争深入进行~从今年7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抢劫、抢夺等多发性犯罪专项斗争。为搞好这次专项斗争~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当前严厉打击抢劫、抢夺等多发性犯罪的重要性、紧迫性
各级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要深刻认识抢劫、抢夺等多发性犯罪的严重危害性~从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力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本部门的职能作用~把抢劫、抢夺等多发性犯罪特别是驾驶机动车强行劫夺他人财物~结伙抢劫、抢夺~在公共场所抢劫、抢夺等作为当前严打整治斗争的重点予以严厉打击~力争尽快打掉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坚决遏制
13
抢劫、抢夺等多发性犯罪案件上升的势头~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确保社会治安秩序明显好转。
二、充分运用法律武器~加强协作配合~依法严厉打击抢劫、抢夺等多发性犯罪
抢劫、抢夺等多发性犯罪在当前刑事犯罪中占有较大比例~有的犯罪分子拦路抢劫~有的驾驶机动车强行劫夺他人财物~还有的在街头、车站、公园、校园等公共场所公然抢劫、抢夺。上述犯罪活动严重侵害公民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性质恶劣、危害性大、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因此~各级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一定要坚决贯彻依法“从重从快”的方针~根据有关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对抢劫、抢夺等多发性犯罪~依法予以严厉打击,同时~要充分考虑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社会治安形势~并结合抢夺犯罪特点~从依法严厉打击犯罪的角度实事求是地确定本地区构成抢夺罪的数额标准。各级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既要保证办案质量~又要加快案件侦查、起诉、审判工作进度~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公安机关应当及时收集并核实证据,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和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符合逮捕、起诉条件的~应当及时予以批准逮捕和提起公诉,人民法院对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要坚持“两个基本”的原则~及时审判。在办案过程中~各地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要加强沟通协调~通力合作~形成打击合力。
三、紧密结合抢劫、抢夺等多发性犯罪特点~搞好综合治理
各级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要通过打击抢劫、抢夺等多发性
14
犯罪专项斗争~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群防群治~推动严打整治斗争深入进行。要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广泛发动群众参与专项斗争~主动配合、协助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做好严打整治工作~自觉同抢劫、抢夺等多发性犯罪作斗争~不断提高防抢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各地接此通知后~应立即部署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分别报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
1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抢劫过程中故意杀人案件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 ,,,,年,月,,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次会议通过
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抢劫过程中故意杀人案件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巳于,,,,年,月,,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年,月,,日起施行。
二,,一年五月二十三日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问题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行为人为劫取财物而预谋故意杀人~或者在劫取财物过程中~为制服被害人反抗而故意杀人的~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行为人实施抢劫后~为灭口而故意杀人的~以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定罪~实行数罪并罚。
此复
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1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0年11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41次会议通过)
法释?2000?3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00年11月1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41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0年11月28日起施行。
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为依法惩处抢劫犯罪活动~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现就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第(一)项规定的“入户抢劫”~是指为实施抢劫行为而进入他人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包括封闭的院落、牧民的帐篷、渔民作为家庭生活场所的渔船、为生活租用的房屋等进行抢劫的行为。
对于入户盗窃~因被发现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行为~应当认定为入户抢劫。
第二条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第,二,项规定的“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既包括在从事旅客运输的各种公共汽车~大、中型出租车~火车~船只~飞机等正在运营中的机动公共交通工具上对旅客、司售、乘务人员实施的抢劫~也包括对运行途中的机动公共交通工具加以拦截后~对公共交通工
17
具上的人员实施的抢劫。
第三条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是指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经营资金、有价证券和客户的资金等。
抢劫正在使用中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运钞车的~视为“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
第四条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第,四,项规定的“抢劫数额巨大”的认定标准~参照各地确定的盗窃罪数额巨大的认定标准执行。
第五条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第,七,项规定的“持枪抢劫”~是指行为人使用枪支或者向被害人显示持有、佩带的枪支进行抢劫的行为。“枪支”的概念和范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的规定。
第六条 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携带凶器抢夺”~是指行为人随身携带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进行抢夺或者为了实施犯罪而携带其他器械进行抢夺的行为。
7、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盗窃未遂行为人为抗拒逮捕而当场使用暴力可否按抢劫罪处罚问题的电话答复:
18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盗窃未遂行为人为抗拒逮捕而当场使用暴力
可否按抢劫罪处罚问题的电话答复
1991年6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川法研,1991,17号《关于盗窃未遂行为人为抗拒逮捕而当场使用暴力可否按抢劫罪处罚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关于盗窃未遂~行为人为抗拒逮捕而当场使用暴力可否按抢劫罪处罚的问题~我们认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1988年3月16日《关于如何适用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的批复》的规定~行为人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行为~虽未达到“数额较大”~但情节严重的~也可适用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因此~如果行为人“盗窃未遂”即使尚未构成盗窃罪~但为抗拒逮捕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情节严重的~也可按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的规定~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条抢劫罪处罚,如果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情节不严重、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如果行为人盗窃未遂已构成盗窃罪~但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情节不严重~危害不大的~应以盗窃罪,未遂,从重处罚。
行为人在盗窃过程中~为强行劫走财物~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应直接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条的规定~以抢劫罪处罚,为掩盖罪行而杀人灭口的~应定故意杀人罪。
19
附: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盗窃未遂行为人为抗拒逮捕而当场使用暴力可否按抢劫罪处罚的请示 川法研?1991?17号
最高人民法院:
在审判实践中~行为人盗窃作案中被人发现盗窃未遂~为抗拒逮捕而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可否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的规定~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条以抢劫罪处罚的问题~“两高”无明确的司法解释~在审判实践中~认识分歧。我们研究认为~应区别情况~分别处理。 对盗窃未遂~情节严重~危害较大的~如潜入银行金库、博物馆等处作案~以盗窃巨额现款、金银或珍宝、文物为目标~行窃中被人发现~为抗拒逮捕而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情节后果较重的~应按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的规定~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条以抢劫罪处罚,如盗窃未遂~情节轻微~危害不大~而使用暴力较重~造成人身伤害、死亡的~应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从重处罚,如盗窃未遂已构成犯罪~而暴力手段轻微的~应以盗窃罪,未遂,从重处罚,如盗窃未遂、暴力行为均属轻微的~则不以犯罪论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处罚。
对盗窃作案过程中被人发现后~为强行劫走财物~而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应直接按照刑法第一百五十条的规定~以抢劫罪处罚。对盗窃作案过程中被人发现后~为掩盖罪行而杀人灭口的~应定故意杀人罪。
以上意见当否~请指示。
1991年3月27日
20
范文五:抢劫、抢夺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 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一、关于“入户抢劫”的认定
根据《抢劫解释》第一条规定,认定“入户抢劫”时,应当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户”的范围。“户”在这里是指住所,其特征表现为供他人家庭生活和与外界相对隔离两个方面,前者为功能特征,后者为场所特征。一般情况下,集体宿舍、旅店宾馆、临时搭建工棚等不应认定为“户”,但在特定情况下,如果确实具有上述两个特征的,也可以认定为“户”。二是“入户”目的的非法性。进入他人住所须以实施抢劫等犯罪为目的。抢劫行为虽然发生在户内,但行为人不以实施抢劫等犯罪为目的进入他人住所,而是在户内临时起意实施抢劫的,不属于“入户抢劫”。三是暴力或者暴力胁迫行为必须发生在户内。入户实施盗窃被发现,行为人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如果暴力或者暴力胁迫行为发生在户内,可以认定为“入户抢劫”;如果发生在户外,不能认定为“入户抢劫”。
二、关于“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认定
公共交通工具承载的旅客具有不特定多数人的特点。根据《抢劫解释》第二条规定,“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主要是指在从事旅客运输的各种公共汽车、大、中型出租车、火车、船只、飞机等正在运营中的机动公共交通工具上对旅客、司售、乘务人员实施的抢劫。在未运营中的大、中型公共交通工具上针对司售、乘务人员抢劫的,或者在小型出租车上抢劫的,不属于“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
三、关于“多次抢劫”的认定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第(四)项中的“多次抢劫”是指抢劫三次以上。
对于“多次”的认定,应以行为人实施的每一次抢劫行为均已构成犯罪为前提,综合考虑犯罪故意的产生、犯罪行为实施的时间、地点等因素,客观分析、认定。对于行为人基于一个犯意实施犯罪的,如在同一地点同时对在场的多人实施抢劫的;或基于同一犯意在同一地点实施连续抢劫犯罪的,如在同一地点连续地对途经此地的多人进行抢劫的;或在一次犯罪中对一栋居民楼房中的几户居民连续实施入户抢劫的,一般应认定为一次犯罪。
四、关于“携带凶器抢夺”的认定
《抢劫解释》第六条规定,“携带凶器抢夺”,是指行为人随身携带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进行抢夺或者为了实施犯罪而携带其他器械进行抢夺的行为。行为人随身携带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以外的其他器械抢夺,但有证据证明该器械确实不是为了实施犯罪准备的,不以抢劫罪定罪;行为人将随身携带凶器有意加以显示、能为被害人察觉到的,直接适用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行为人携带凶器抢夺后,
在逃跑过程中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适用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定罪处罚。
五、关于转化抢劫的认定
行为人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未达到“数额较大”,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情节较轻、危害不大的,一般不以犯罪论处;但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可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的规定,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1) 盗窃、诈骗、抢夺接近“数额较大”标准的;
(2)入户或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诈骗、抢夺后在户外或交通工具外实施上述行为的;
(3)使用暴力致人轻微伤以上后果的;
(4)使用凶器或以凶器相威胁的;
(5)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六、关于抢劫犯罪数额的计算
抢劫信用卡后使用、消费的,其实际使用、消费的数额为抢劫数额;抢劫信用卡后未实际使用、消费的,不计数额,根据情节轻重量刑。所抢信用卡数额巨大,但未实际使用、消费或者实际使用、消费的数额未达到巨大标准的,不适用“抢劫数额巨大”的法定刑。
为抢劫其他财物,劫取机动车辆当作犯罪工具或者逃跑工具使用的,被劫取机动车辆的价值计入抢劫数额;为实施抢劫以外的其他犯罪劫取机动车辆的,以抢劫罪和实施的其他犯罪实行数罪并罚。
抢劫存折、机动车辆的数额计算,参照执行《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
七、关于抢劫特定财物行为的定性
以毒品、假币、淫秽物品等违禁品为对象,实施抢劫的,以抢劫罪定罪;抢劫的违禁品数量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抢劫违禁品后又以违禁品实施其他犯罪的,应以抢劫罪与具体实施的其他犯罪实行数罪并罚。
抢劫赌资、犯罪所得的赃款赃物的,以抢劫罪定罪,但行为人仅以其所输赌资或所赢赌债为抢劫对象,一般不以抢劫罪定罪处罚。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刑法的相关规定处罚。 为个人使用,以暴力、胁迫等手段取得家庭成员或近亲属财产的,一般不以抢劫罪定罪处罚,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刑法的相关规定处理;教唆或者伙同他人采取暴力、胁迫等手段劫取家庭成员或近亲属财产的,可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八、关于抢劫罪数的认定
行为人实施伤害、强奸等犯罪行为,在被害人未失去知觉,利用被害人不能反抗、不敢反抗的处境,临时起意劫取他人财物的,应以此前所实施的具体犯罪与抢劫罪实行数罪并罚;
在被害人失去知觉或者没有发觉的情形下,以及实施故意杀人犯罪行为之后,临时起意拿走他人财物的,应以此前所实施的具体犯罪与盗窃罪实行数罪并罚。
九、关于抢劫罪与相似犯罪的界限
1、冒充正在执行公务的人民警察、联防人员,以抓卖淫嫖娼、赌博等违法行为为名非法占有财物的行为定性
行为人冒充正在执行公务的人民警察“抓赌”、“抓嫖”,没收赌资或者罚款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以招摇撞骗罪从重处罚;在实施上述行为中使用暴力或者暴力威胁的,以抢劫罪定罪处罚。行为人冒充治安联防队员“抓赌”、“抓嫖”、没收赌资或者罚款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以敲诈勒索罪定罪处罚;在实施上述行为中使用暴力或者暴力威胁的,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2、以暴力、胁迫手段索取超出正常交易价钱、费用的钱财的行为定性
从事正常商品买卖、交易或者劳动服务的人,以暴力、胁迫手段迫使他人交出与合理价钱、费用相差不大钱物,情节严重的,以强迫交易罪定罪处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买卖、交易、服务为幌子采用暴力、胁迫手段迫使他人交出与合理价钱、费用相差悬殊的钱物的,以抢劫罪定罪处刑。在具体认定时,既要考虑超出合理价钱、费用的绝对数额,还要考虑超出合理价钱、费用的比例,加以综合判断。
3、抢劫罪与绑架罪的界限
绑架罪是侵害他人人身自由权利的犯罪,其与抢劫罪的区别在于:第一,主观方面不尽相同。抢劫罪中,行为人一般出于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实施抢劫行为,绑架罪中,行为人既可能为勒索他人财物而实施绑架行为,也可能出于其它非经济目的实施绑架行为;第二,行为手段不尽相同。抢劫罪表现为行为人劫取财物一般应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具有“当场性”;绑架罪表现为行为人以杀害、伤害等方式向被绑架人的亲属或其他人或单位发出威胁,索取赎金或提出其他非法要求,劫取财物一般不具有“当场性”。
绑架过程中又当场劫取被害人随身携带财物的,同时触犯绑架罪和抢劫罪两罪名,应择一重罪定罪处罚。
4、抢劫罪与寻衅滋事罪的界限
寻衅滋事罪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犯罪,行为人实施寻衅滋事的行为时,客观上也可能表现为强拿硬要公私财物的特征。这种强拿硬要的行为与抢劫罪的区别在于:前者行为人主观上还具有逞强好胜和通过强拿硬要来填补其精神空虚等目的,后者行为人一般只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前者行为人客观上一般不以严重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方法强拿硬要财物,而后者行为人则以暴力、胁迫等方式作为劫取他人财物的手段。司法实践中,对于未成年人使用或威胁使用轻微暴力强抢少量财物的行为,一般不宜以抢劫罪定罪处罚。其行为符合寻衅滋事罪特征的,可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5、抢劫罪与故意伤害罪的界限
行为人为索取债务,使用暴力、暴力威胁等手段的,一般不以抢劫罪定罪处罚。构成故意伤害等其他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等规定处罚。
十、抢劫罪的既遂、未遂的认定
抢劫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既侵犯财产权利又侵犯人身权利,具备劫取财物或者造成他人轻伤以上后果两者之一的,均属抢劫既遂;既未劫取财物,又未造成他人人身伤害后果的,属抢劫未遂。据此,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的八种处罚情节中除“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这一结果加重情节之外,其余七种处罚情节同样存在既遂、未遂问题,其中属抢劫未遂的,应当根据刑法关于加重情节的法定刑规定,结合未遂犯的处理原则量刑。
十一、驾驶机动车、非机动车夺取他人财物行为的定性
对于驾驶机动车、非机动车(以下简称“驾驶车辆”)夺取他人财物的,一般以抢夺罪从重处罚。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1)驾驶车辆,逼挤、撞击或强行逼倒他人以排除他人反抗,乘机夺取财物的;
(2)驾驶车辆强抢财物时,因被害人不放手而采取强拉硬拽方法劫取财物的;
(3)行为人明知其驾驶车辆强行夺取他人财物的手段会造成他人伤亡的后果,仍然强行夺取并放任造成财物持有人轻伤以上后果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刑法干货三则之转化型抢劫(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