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学前儿童体育教育
1、简述幼儿园体育活动运动量调节的方法。
(体育运动活动量即运动负荷量,是指幼儿在活动时,身体所承受的生理负荷量。它由时间、强度、密度、数量、距离、重量等组成。幼儿的体育活动应保持适宜的负荷量,负荷量如过小,就达不到体育活动的预期目标,负荷量过大,容易加重幼儿体力负荷,甚至造成运动损伤。)
方法:测定幼儿负荷量的手段,一般采用观察法、脉搏测定法和密度测定法。幼儿如果在活动中出现
(1)观察法:是教师观看幼儿的面色、汗量、呼吸、动作、注意、食欲等状况的方法。教师运用观察法的实践一般是运动中和运动后,幼儿如出现轻度和中度疲劳则表明活动量适宜,如果出现非常疲劳则表明活动量过大,应尽量避免出现非常疲劳的现象,即教师可以通过增减体育活动、休息、讲评的次数和时间来调节运动负荷量。
观察内容 程度表现 适度疲劳 中度疲劳 非常疲劳 运动中 面色 稍红 相当红 十分红或苍白
汗量 不多 较多 大量出汗
呼吸 中速、较快 显著加快、加深 呼吸急促、表浅、
节奏紊乱
动作 动作协调、准确、协调性、准确性动作失调、步态
步态轻稳 和速度均降低 不稳、用力颤抖
注意力和反映力 注意力集中,反能集中注意力,注意力分散,反
映力正常 但不够稳定,反映迟钝
映力减弱
精神状态 情绪愉快 略有倦意 精神疲乏 运动后 食欲 饮食良好、食欲食欲一般,有时食欲降低,进食
增加 略有降低 量减少,甚至有
恶心、呕吐现象
睡眠 入睡较快,睡眠入睡较慢,或睡难以入睡,睡眠
良好 眠一般 不安
精神状态 精神爽快,情绪精神略有不振,精神恍惚,心悸,
好,状态稳定 情绪一般 厌倦联系 (2)脉搏测定法:在活动前五分钟测定安静时的脉搏(有条件可使用遥测心率计或显示仪进行测定),然后采用定时测定和练习前后测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测定(以练习前、后测定为主,定时测定为辅)。每次测定应通常只测十秒钟脉搏次数,然后乘以6,即为一分钟的脉搏次数。
(3)密度测定法:即测定练习密度的方法,是指再一次活动中,幼儿实际练习时间与该次活动总时间的比例。用秒表计时,在幼儿进行动作练习室,启动秒表,练习动作结束时停表;然后将每次活动的时间累加,作为这次活动中练习的总时间,在根据这次活动的总时间,计算出幼儿实际练习时间所占的比例。
2、简述跳跃活动的教学要点。
(1)重点教孩子掌握起跳和落地两个环节.起跳以腿部蹬伸和摆腿、摆臂协调为重点、注意正确的落地姿势。(2)充分利用场地的特点和体育器材,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幼儿跳跃兴趣。(3)注意控制幼儿运动量,注意跳跃活动的安全教育。
3、简述早操活动的指导要点。
(1)早操活动强度结合前后活动内容变化为:中强——强——弱。
(2)精选符合体育活动要求的音乐,音响清晰适度并符合审美要求。
(3)研究各操节与不同年龄幼儿锻炼效果的关系,增强锻炼的实际效果。 (4)根据季节和气候及时调整早操的时间和内容。
(5)发挥教师在韵律操创编的创造性。
4、简述新《纲要》对幼儿园体育目标的阐述。
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5、简述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指导要点。
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要充分尊重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严谨以任何名义进行有损幼儿健康的比赛、表演或训练等;注重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
6、试比较课的密度与练习密度。
课的密度分为综合密度和专项密度两种。综合密度(也称一般密度)是指一节课中各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实际上课总时间的比例。各种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是指教师的指导(如讲解、示范、纠正幼儿错误等)、幼儿的练习和相互观摩、合理的组织措施(如整队、调动队伍和合理的休息等)。上述各种活动中某种活动所用的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例就称为该种活动的密度,如讲解密度、示范密度、练习密度、组织措施密度、休息密度等等。其中,练习密度尤为重要,它是指幼儿在课中做练习的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例。课的综合密度=(合理运用的时间/上课总时间)x 100%,专项密度=(某种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上课总时间)x 100%,而练习密度=(幼儿的实际练习时间/上课总时间)x 100%,所以,课的综合密度>练习密度。
7、简述平衡活动的教学要点。
(1)早操活动强度结合前后活动内容变化:“ 中强——强——弱”
(2)精选符合体育活动要求的音乐,音响清晰适度并符合审美要求
(3)研究各操节与不同年龄幼儿锻炼效果的关系,增加锻炼的实际效果
(4)根据季节和气候及时调整早操的运动量
(5)发挥教师在韵律操创编中的创造性。
6、 幼儿晨练活动的内容。
(1) 走步、跑步等排队和变换队形的练习。
(2) 一定时间和距离的跑、走交替健身活动(根据季节变化,调解跑、走的时间)。
(3) 模仿操、徒手体操或轻器械体操等练习。
(4) 简单的舞蹈律动动作。
(5) 负荷量不大的游戏或自选活动内容。
8、简述晨间锻炼的指导要点。
(1)时间控制:30~40分钟(可根据年龄、气候、幼儿园课程特点适当变化)。 (2)所有场地器材的布置与整理应在教师指导或协助下由幼儿亲自完成。 (3)重视幼儿参与锻炼器材的设计与制作活动。
(4)注意培养幼儿自主选择锻炼内容的能力。
范文二:学前儿童体育活动教案
学前儿童体育活动教案
篇一:幼儿大班体育游戏教案《快乐小足球》
一、设计意图
幼儿园健康教育是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综合运用多种活动形式,提高幼儿活动锻炼的兴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球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器械之一,具有会滚动、能弹跳等特性,不仅能发展幼儿走、跑、跳、平衡等动作,对其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幼儿期孩子们仅限于对皮球的认识及玩法,但大班幼儿随着运动经验的积累,常会把皮球当作足球踢着玩。足球运动是最具魅力的体育项目之一,具有活泼型、丰富性、生动性及竞赛性等特点。如果把足球设置成适合幼儿玩乐的足球游戏,幼儿便会对其感兴趣,并在足球运动中身心健康发展。因而,针对大班幼儿对球类活动的兴趣点和需要,特设计此活动以进行足球技能游戏的练习为主,提高其运动能力,使幼儿在足球运动中体验快乐玩足球的乐趣。
二、活动名称与内容体育--快乐小足球
三、活动目标
1、喜爱足球运动,对足球游戏有兴趣。
2、学习左右脚交替运球。
重点:学习左右脚交替运球的动作要领。
难点:能左右脚交替运球。
四、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在上一节教学活动中,幼儿已玩过足球游戏,学会了传接球和定点射门。
2、物质准备:足球人手一个、足球门、背景音乐。
五、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出示足球,引起幼儿兴趣。教师: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足球)。教师用脚将球踢出去,激发幼儿兴趣。
2、教师带领幼儿做身体的拉伸练习。
3、听音乐做足球操。
(二)基本部分
1、复习传接球和定点射门。
(1)教师:"小队员们,上节课我们一起玩了足球游戏,传接球和定点射门,现在我们就来复习一下这两个本领"。
(2)幼儿与同伴合作练习传接球。
(3)集体练习定点射门。
2、学习左右脚交替运球。
(1)教师:"你们会用两只脚来配合踢球吗,谁来试试
",请幼儿来试一试。
(2)教师示范用左右脚交替向前运球,注意脚部用力要适中,并控制好球的方向。
(3)幼儿跟着教师边念儿歌边自由练习左右脚交替运球:"小足球,真听话,轻轻踢,朝前跑,左一下,右一下,我的双脚本领大"。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4)幼儿集体用左右脚交替运球至目的地并运回。
3、教师引导幼儿左右脚交替运球与射门结合,幼儿自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游戏:运球射门对抗赛
(1)幼儿分成红蓝两队,每队10人。明确各队球门后游戏开始,各队第一位小队员左右脚交替向球门方向运球,到达球门前射门,然后跑回起点,第二个小队员依次出发,进球多的队获胜。
(2)小结比赛情况,总结经验,再次进行比赛。
(三)结束部分放松运动:亲亲小足球。幼儿每人抱一个小足球,用球轻敲自己的身体部位,并和同伴用足球轻轻敲打肩、背、手、脚等部位,以达到放松的目的。
六、活动延伸
在日常体育活动中继续增设足球游戏,为幼儿提供练习,游戏的机会,开发新的玩法,丰富足球游戏的内容,提高幼儿对足球运动的认识和喜爱。
篇二:幼儿园大班体育课教案
幼幼儿儿园园大大班班体体育育课课教教案案
篇三:幼儿园体育活动教案
--体育活动教案-- 陈颖02号
《椅子的游戏》
[课堂导入]
"椅子"陪伴着大班走过了三个春秋,是小朋友离不了的好伙伴。在平时的活动中,就很喜欢有意无意地玩些椅子游戏,如把椅子当马骑、当摇椅、当滑梯等,但这些游戏往往因担心安全问题而被限制。根据这些特点,结合本阶段主题活动,满足好玩的心理,让他们自由设计椅子玩法。通过椅子游戏,练习跨、跳、爬、钻的动作。在活动设计中,我以游戏伙伴的身份加入进去,师生间能更好的进行情感交流和沟通,也更有利于活动的顺利开展。并对幼儿进行安全保护,在这个活动中既锻炼的四肢协调动作,激发勇敢尝试活动的兴趣,体验体育游戏的快乐。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愿意接受游戏,对战胜困难充满自信。探索椅子的各种玩法,充分练习平衡、跳等动作。
2.尝试创造性地用椅子玩游戏,能勇敢大胆地行动。
此目标是根据纲要为指导,学习特点制定的,既体现了活动的重点,又体现了活动的难点,对发展四肢协调动作很有意义。
二、活动准备(及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练习跨、跳、爬、钻的能力,培养战胜困难的自信
心。
2.本次活动的难点: 敢于利用椅子,进行跨、跳的动作。
3.活动准备:
A.每人一张椅子。这是本次活动中的主角,能激发尝试活动的兴趣。
B.运动员进行曲、自制金牌(反面画有各项运动图标)游戏场地。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先向幼儿介绍体育活动的常规:准备运动,就在椅子上做"椅子操"。在场地上坐成4,6排,前后左右距离80,100厘米,与老师一起(本文来自:Www.bdfqY.cOm 千 叶帆文 摘:学前儿童体育活动教案)借助椅子坐如下活动:坐在椅子上,双手插腰,按口令耸肩、踮脚,双手扶椅子背站立,按口令向左、右踢腿,向前、向后弯腰,上跳等。这是整个活动的开始,是让有个好的心情后进行活动的基础。做完操,告诉请他们设计玩椅子的方法,还要亲子去跨、跳、爬、钻过,为下面的活动做了铺垫工作。
(二)基本部分--我和椅子做游戏。先尝试玩椅子的多种方法,如:站在椅子上跳下去,把椅子当马骑等。接着鼓励相互合作,增强游戏难度,如:把椅子放成一排,从椅子上爬过去等。再鼓励相互学习,进行多种尝试。设计椅子玩法的时候,教师在尊重的前提下,可适当地进行指导,也可以以游戏伙伴地身份加入进去,以增强游戏地趣味性。如果想象不出创造性地玩椅子地方法,
教师可提供适当建议。如:椅子背对背依次摆放,引导站在椅子上,并从椅子上跨过去;椅子一张张拼成一直线,从椅子上爬过去;两张椅子背对背放着,成两排,从两排椅子中间跳过去等。在活动中,跳、跨地动作难度较大,我会随时注意的安全,如果站在较高处往下跳,可采取一些保护措施(在下面铺上软垫子等)
?骑马。引导幼儿将椅背朝前跨坐在椅子上,手持椅背向前上方跳起,模仿
骑马动作在场地内来回行进2,3次。
?马术。鼓励幼儿模仿马术做各种动作,如站在椅子上跳下、站在椅子上分腿越过椅子跳下、单脚站在椅子上等等,鼓励幼儿合作游戏。
?爬山。引导幼儿两人一组将椅子纵向并排放置成"小山",进行"爬山"练习,即踏上椅面?跨过椅背?踏上另一椅面?跳下。然后将所有的椅子排列起来,引导幼儿一一跨过所有的"小山"。
?走独木桥。引导幼儿自由组合将椅子横向并排当作独木桥,进行"走独木桥"的练习。练习一段时间后,引导幼儿将所有椅子并排放置在一起,练习走"长独木桥"1,2次。
?走脚印。引导幼儿将椅背着地,把椅背与椅面之间的空间当成马蹄印,沿"马蹄印"行进1,2次。
(三)游戏:运动员大夺金
1.幼儿跨过跳栏、走过平衡木(椅子搭成),摘取金牌。(播放运动员进行曲)
2.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放松活动。 ?我们玩得真开心~时候不早了,我们慢慢骑马回家吧~(幼儿做放松活动。) ?下面我们把马牵回马厩吧~(幼儿每人拿上小椅子回活动室。)
四、活动结束
请把自己想出来并尝试过的椅子玩法进行整理,确定几种玩法,并在场地四周用椅子设置各种障碍。引导互相商量并明确各种障碍的通过方法,在提醒游戏若干次后,根据的游戏情况,调整难易程度,并提醒活动量过大的适当休息。在活动最后,组织在椅子上听着轻音乐做放松运动,放松下情绪,这也是动静交替,整个活动考虑到的运动负荷,激缓结合。
五、活动小结
1.本次活动主要是以纲要为精神、学习用椅子做游戏的情况为主旨,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开展活动。如游戏法在整个活动中就较为突出。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能增强参与活动的兴趣,在轻松、愉快中很容易就能掌握所学技能。
2.本次活动让小朋友都积极参加组织,能激发尝试活动的兴趣,能让有一个全新的体验。
3.活动中始终突出以椅子的游戏为主体,在进行商量搭建、尝试运动的活跃氛围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让在自己搭建的椅子造型上练习跨、跳、爬、钻的技能,也体现了活动的趣味性。
小朋友你们玩的开心吗,激发幼儿的体育锻炼的兴趣。
*我的教案学习反思:
这是一个大班的体育活动教案,教师准确把握了大班孩子的身心发展情况,巧妙地利用幼儿园孩子们身边的“椅子”作为道具,大胆设计了适合其身体素质发展的,贴近生活又极具新意的体育活动,锻炼了孩子跨、跳、爬、钻等能力,这样的设计不但能很快吸引儿童注意,而且能让他们更乐于参与其中。 该教师在活动设计时还不忘注意激缓结合,不让孩子们的活动超出负荷,
可见教师的仔细用心,以及对孩子们的关爱。
更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游戏中设置了“运动员大夺金”环节,让课堂不仅仅局限于游戏,更是一种竞争与合作,培养了孩子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更激发了他们的荣誉感,让他们在游戏中变得更自信。
这样轻松又活跃的课堂氛围,对于师生关系、孩子们之间的关系促进也是有重要意义的。不过本次活动比较剧烈,需要时刻关注孩子们的安全。
范文三: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教案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教案
篇一: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教案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教案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名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二)学时学分:周2学时,2学分
(三)预修课程:学前儿童文学
(四)使用教材
武建芬主编:《学前语言教育》(第1版),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版。
(五)教学参考书
1.周兢,余珍有著:《幼儿园语言教育》(第1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版。
2.张明红编著:《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第3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5月版。
3.刘宝根主编:《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第1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8月版。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案例教学。
(七)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传统讲授
(八)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课堂答辩
(九)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
如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十)其它要求:
严格考勤,注重学生课堂表现及课堂参与情况,课下作业等占学生成绩的较大比率(30%,改变仅由期终考试决定学生该门课程成绩的状态)。
第一章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概述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2.知道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意义,形成重视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良好态度。
3.理解各种语言教育观,并能用所学知识指导语言教育实践。
教学重点:
1.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2.知道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重要性。
3.理解各种语言教育观。
教学难点:
1.组织学生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内化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重要性。
2.利用案例,使学生理解各种语言教育观,学会用所学知识指导语言教育实践。
本章主要阅读文献资料:
1.周兢,余珍有著:《幼儿园语言教育》(第1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版。
2.张明红编著:《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第3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5月版。
3.刘宝根主编:《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第1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8月版。
第一节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意义
一、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对象
(一)狭义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专门研究3-6岁儿童掌握母语口语的过程,特别是3-6岁儿童早期掌握母语
的听说训练和教育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二)广义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专门研究0-6岁儿童语言发展及其教育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内容
(一)描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内容
(二)揭示学前儿童语言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机制,探究影响学
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各种因素。
(三)解释和评价学前儿童原因发展的个别差异
(四)介绍和阐明促进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方法和活动设计类型。
三、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意义
(一)把握语言发展关键期,促进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
1.积极发展口头语言,为学习书面语言打好基础
2.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在智力发展和语言发展方面。
3.语言恢复和重构具有关键期。
4.忽视或错过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将对儿童的语言发展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
5.第二语言和外语的学习也有关键期。
6.语言发展关键期的具体时段目前尚未达成共识。
(二)加强学前儿童的人际交往,促进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1.通过语言教育,学前儿童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学习了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社会规则。
2.通过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的语言能力和社会行为可以处于良性循环中。
3.学前儿童学习语言时可以接触大量以社会生活为内容的语言材料,这使他们能够观察和学习其中人物的社会行为。
(三)可以促进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
1.语言可以提高学前儿童道德认识
2.语言可以促进学前儿童智力发展
3.语言有力地影响着学前儿童的审美能力
4.语言可以增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
5.语言可以激励学前儿童积极参与劳动
6.有效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展
第二节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观念
一、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方向
(一)产生对语言学习的浓厚兴趣
(二)能够自然流畅地运用语言
(三)为书面语言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观点
(一)学前儿童语言观
1.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2.学前儿童语言的产生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它是儿童由自然属性向社会属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伴随着儿童社会经历的不断丰富而变化发展的。
3.语言是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也是人与人交流的重要工具。
4.语言是一种思维的工具。
5.学前儿童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和记忆受语言的影响
6.高级心理机能形成离不开语言
7.儿童习得语言,被称为儿童社会化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二)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观
1.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
1) 语言形式:语音和语法的获得
2) 语言内容:词义和句义的获得
3) 语言技能:对语言的操作能力、对环 境的感知能力和心理预备能力
2.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
1) 社会性
2) 连续性和阶段性
3) 实践性
篇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的教案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教案
第一章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概述
活动目标
1. 理解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内涵及特点,熟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语言领域的目标、内容要求及指导要点。
2. 掌握0-6岁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掌握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步骤。
3. 增强专业认识,提高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PPT
活动过程
一、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
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儿童对语言的获得包括对语音、语义和语法的理解与表达;语言还是一种交际工具,儿童语言获得还应包括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获得。儿童语言的获得是对语言形式,语言内容和语言运用的综合习得。
一般以儿童说出第一批能被理解的词为界,将学前儿童语言发展分为前语言期和语言发展期两大阶段。
(一)前语言发展
儿童的前语言阶段,是一个语音核心敏感期,围绕语音,儿童发展三个方面的能力:
1. 前语言感知能力的发展(辨音能力的发展)
辨音水平(0—4个月)?辨调水平(4—10个月)?辨义水平(10—18个月)
2. 前语言发音能力的发展
单音发声阶段(0—4个月)?音节发声阶段(4—10个月)?前语词发声阶段(10—18个月)
3. 前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
产生交际倾向(0—4个月)?学习交际“规则”(4—10个月)?扩展交际功能(10—18个月)
(二)语言发展
语言的发展可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即语言形式、语言内容和语用技能。语言形式是指儿童语言中的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和系列规则,儿童对语言形式的获得包括了对语言和语法的获得。
1.语言形式的获得
(1)语音的发展
学前儿童的语音发展可以从语音的辨别、发音能力的发展和语言意识的产生3个方面来考察。
A、语音辨别能力的发展。一般而言,这一时期儿童语音辨别主要表现在对母语音位的区别性特征的获得方面。
B、发音能力的发展。儿童正确发音一般比准确辨别音位要困难,发音能力的发展也晚于辨音能力的发展。有研究表明,汉语儿童到4岁时,基本掌握母语的全部语音。
C、语音意识的产生。语音意识是指儿童自觉地辨别发音是否正确,自觉地模仿正确发音,并自觉地纠正错误的发音的一种能力。这种语音意识主要表现在:能评价别人发音的特点,指出和纠正别人的发音错误;能够有意识并自觉调节自己的发音。2、3岁儿童开始出现语音意识。
(2)语法的获得——主要考察儿童句子的获得与发展
儿童句
法结构的获得大致呈以下的规律:
A、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如:“妈妈”一词可能表示要母亲做什么事情,也可能表达情感);
B、从不完整到逐步完整,从松散到逐步严谨;
C、由压缩、呆板到逐步扩展和灵活
2.语言内容即语义的获得
儿童语义的发展是指儿童对词、句子和语段3个语言结构层次在理解上的发展和获得。儿童语义的获得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根据当前的语境和已有的经验猜测语词的意思,最初的猜测通常是不全面或不正确的。?对语义的理解经历理解词或句子所表达的基本语义关系,理解语言的实用意义和理解句子的各个语词的含义等几个阶段。儿童获得词义要比获得语音、语法更加复杂,可以说,对词义的获得贯穿人的一生。
(1) 对词义的获得:
发展趋势:
A、从部分的、个别的语义向掌握全面的语义特张发展
B、从一个词的单义向多义发展
(2)对句义的获得
在儿童语法获得的过程中,对句子的理解早于对句子的产生。儿童在说出某种结构的句子之前,已经能基本上理解这种句子的意义。 学前儿童是如何理解一个自己尚未掌握的新句子的,一些心理语言学家研究发现,儿童常常采取一定的策略,即找出一定的“诀窍”去理解一些新句子。这些策略是个体从已有的语言和非语言经验中总结概括出一些“规则”去理解和解释听到的新句子。结果,他们有时会较快地理解,当出现理解错误时他们又进一步修改和充
实原有的“规则”,从而产生新的理解策略。学前儿童理解句子常用的策略有语义策略、词序策略和非语言策略。
?语义策略是学前儿童最初使用的一种理解句子的策略。儿童只注意句子中的几个实词,将句子中的几个实词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加以组合来理解句子,全然不顾句法结构。例如:相当多的儿童把“用皮球打小狗”理解为“小狗打皮球”,因为他们觉得“小狗打皮球”更符合常理。
?词序策略就是根据句子中词的先后顺序去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和句子的意思。由于在儿童的经验中,句子的结构是名词——动词——名词词序,表示动作者——动作——承受者,因此,他们也会习惯于用这种策略去理解被动句。如把“小明被小华碰了一下”理解为“小明碰了小华”。研究发现,词序策略产生于3岁左右,4岁表现最为强烈,5岁以后逐渐减弱。
?非语言策略是指儿童在理解一句话或其中的某些词时,常常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而非这句话本身的语言信息进行预测。例如:认为“张老师被小华背着去教室,他的脚跌伤了”中的“他”指的是小华,因为“张老师跌伤了腿”与他们已有的经验不相符。
3.语用技能的获得
语言中的许多现象仅从语法和语义两个方面无法作出合理的解释。在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时候还涉及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的语言和非语言背景,以及交
篇三: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教案
篇一: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教案
本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一般理
论,掌握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相关理论和语言教育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以及评价等有关知识,为正确地设计与实施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提供理论背景,提高学生从事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实践和研究的专业素养。 本课程内容共十一章,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第1—2章)为语言功能篇,主要介绍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及其研究、学前儿童语言的本质和功能等内容;(6学时)
第二部分(第3—7章)为语言发生发展篇,主要介绍语言发生的生物基(本文来自:Www.bdfqY.cOm 千 叶帆文 摘: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教案)础和社会实践基础、学前儿童的语言获得、语言学习、0-3岁和3-6岁儿童语言发展与教育等内容;(16学时) 第三部分(第8—11章)为语言教育实践篇,主要介绍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与途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设计与实施、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等内容。
课程简介: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指导》是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技能必修课之一,专门研究学前儿童语言发展及其教育的应用性课程。是在理论指导下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组织实施语言活动的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以训练为主的课程。
本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语言教育教学活动组织实施能力的
职业技能课程。
2.课程任务:
本课程主要任务是讲授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有关理论知识,培养和锻炼学生实际组织语言教育活动的能力。
本课程旨在提高学生从事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实践和研究的
专业素养。提高学生口语表达水平,培养合格师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素质。为以后从事幼儿园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专
业技能基础。
课程总学时:64(理论学时32,实践32学时 ) 课程总学分:4
篇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教案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教案
第一章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概述
活动目标
1. 理解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内涵及特点,熟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语言领域的目标、内容要求及指导要点。
2. 掌握0-6岁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掌握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步骤。
3. 增强专业认识,提高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ppt
活动过程
一、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
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儿童对语言的获得包括对语音、语义和语法的理解与表达;语言还是一种交际工具,儿童语言获得还应包括对
语言运用能力的获得。儿童语言的获得是对语言形式,语言内容和语言运用的综合习得。 一般以儿童说出第一批能被理解的词为界,将学前儿童语言发展分为前语言期和语言发展期两大阶段。
(一)前语言发展
儿童的前语言阶段,是一个语音核心敏感期,围绕语音,儿童发展三个方面的能力:
1. 前语言感知能力的发展(辨音能力的发展)
辨音水平(0—4个月)?辨调水平(4—10个月)?辨义水平(10—18个月)
2. 前语言发音能力的发展
单音发声阶段(0—4个月)?音节发声阶段(4—10个月)?前语词发声阶段(10—18个月)
3. 前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
产生交际倾向(0—4个月)?学习交际“规则”(4—10个月)?扩展交际功能(10—18个月)
(二)语言发展
语言的发展可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即语言形式、语言内容和语用技能。语言形式是指儿童语言中的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和系列规则,儿童对语言形式的获得包括了对语言和语法的获得。
1.语言形式的获得
(1)语音的发展
学前儿童的语音发展可以从语音的辨别、发音能力的发展和语言意识的产生3个方面来考察。
a、语音辨别能力的发展。一般而言,这一时期儿童语音辨别主要表现在对母语音位的区别性特征的获得方面。
b、发音能力的发展。儿童正确发音一般比准确辨别音位要困难,发音能力的发展也晚于辨音能力的发展。有研究表明,汉语儿童到4岁时,基本掌握母语的全部语音。
c、语音意识的产生。语音意识是指儿童自觉地辨别发音是否正确,自觉地模仿正确发音,并自觉地纠正错误的发音的一种能力。这种语音意识主要表现在:能评价别人发音的特点,指出和纠正别人的发音错误;能够有意识并自觉调节自己的发音。2、3岁儿童开始出现语音意识。
(2)语法的获得——主要考察儿童句子的获得与发展
儿童句法结构的获得大致呈以下的规律:
a、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如:“妈妈”一词可能表示要母亲做什么事情,也可能表达情感);
b、从不完整到逐步完整,从松散到逐步严谨;
c、由压缩、呆板到逐步扩展和灵活
2.语言内容即语义的获得
儿童语义的发展是指儿童对词、句子和语段3个语言结构层次在理解上的发展和获得。儿童语义的获得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根据当前的语境和已有的经验猜测语词的意思,最初的猜测通常是不全面或不正确的。?对语义的理解经历理解词或句子所表达的基本语义关系,理解语言的实用意义和理解句子的各个语词的含义等几个阶段。儿童获得词义要比获得语音、语法更加复杂,可以说,对词义的获得贯穿人的一生。
(1) 对词义的获得:
发展趋势:
a、从部分的、个别的语义向掌握全面的语义特张发展
b、从一个词的单义向多义发展
(2)对句义的获得
在儿童语法获得的过程中,对句子的理解早于对句子的产生。儿童
在说出某种结构的句子之前,已经能基本上理解这种句子的意义。
学前儿童是如何理解一个自己尚未掌握的新句子的,一些心理语
言学家研究发现,儿童常常采取一定的策略,即找出一定的“诀
窍”去理解一些新句子。这些策略是个体从已有的语言和非语
言经
验中总结概括出一些“规则”去理解和解释听到的新句子。结果,
他们有时会较快地理解,当出现理解错误时他们又进一步修改和充
实原有的“规则”,从而产生新的理解策略。学前儿童理解句子常
用的策略有语义策略、词序策略和非语言策略。
?语义策略是学前儿童最初使用的一种理解句子的策略。儿童只注
意句子中的几个实词,将句子中的几个实词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加以组合来理解句子,全然不顾句法结构。例如:相当多的儿童把
“用皮球打小狗”理解为“小狗打皮球”,因为他们觉得“小狗打
皮球”更符合常理。
?词序策略就是根据句子中词的先后顺序去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和句子的意思。由于在儿童的经验中,句子的结构是名词——动词
——名词词序,表示动作者——动作——承受者,因此,他们
也会
习惯于用这种策略去理解被动句。如把“小明被小华碰了一下”理
解为“小明碰了小华”。研究发现,词序策略产生于3岁左右,4
岁表现最为强烈,5岁以后逐渐减弱。
?非语言策略是指儿童在理解一句话或其中的某些词时,常常运用
已有的生活经验而非这句话本身的语言信息进行预测。例如:认为
“张老师被小华背着去教室,他的脚跌伤了”中的“他”指的是小
华,因为“张老师跌伤了腿”与他们已有的经验不相符。
3.语用技能的获得
语言中的许多现象仅从语法和语义两个方面无法作出合理的解释。在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时候还涉及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的语言和非语言背景,以及交际当时的语境和具体情境。同样语法结构的句子在不同的情境中含有不同的含义,而有些语法结构的非常简单的句子不在一定的情境中就无法理解其意义。语言运用可以用来对具体情境中的交际语言进行分析和解释。语用技能的发展是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语用技能是指运用恰当的、社会可接受的言语表达方式去适应
不同的情境,以达到一定的目的的语言交际能力。主要表现为儿童如何运用适当的语言形式表达自己的交往倾向,如何运用适当的策略开展与他人的交谈,如何根据不同情境的需要运用适当的方法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学前儿童的语用技能可以从语言操作能力、对交际外在环境的感知能力和心理预备能力三个方面来进行考察。
二、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基本认识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的、促进儿童语言发展的教育活动。其根本目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促进儿童积极主动地与人交谈,与周围的语言环境不断地交互作用,从而获得语言经验,提高语言能力。
(一)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特点
篇三: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教案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教案
姓名: 学科:语言教育 层次:幼儿园教育 教案名称:幼儿园中班语言教育教案《三只小猪》
一、教学目标
1、在听听、看看、讲讲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听赏故事,理解故事的内容。
2、体验角色之间的情感。学习角色体现出来的做事踏实、相互关心和帮助、团结勇敢的精神。
3、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沟通和理解能力,并促进幼儿注意和想
象的发展。
二、教学重点、难点和注意事项分析.
本次教学活动重点是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内容,感受作品中小花猪善良,做事情踏实美好的角色形象和学习三只小猪机智勇敢的精神。
教学难点是使幼儿懂得,怎样才能做事情要踏实,要互相关心和帮助身边的人,遇到事情要机智勇敢。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教师口头表答要清晰明亮,引起和帮助幼儿更好的注意和想象,对幼儿的回答和想象给予肯定的支持和鼓励。
三、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教学活动,完成教学内容,我作了以下准备:做三个房子和故事里四个主要角色的卡片教具;并把故事内容记好并把故事按逻辑的分成三个部分。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教师提出话题“大家能告诉老师你们家住的房子是怎样的? 大家以后想住的是什么样的房子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关于三只小猪和它们的房子的故事好不好?”等来引出故事,并提醒幼儿注意听讲
2欣赏故事
教师生动、活泼地讲一遍故事,并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运用用事先准备好的教学卡片来配合。要求幼儿注意倾听,讲完后请小朋友再
大概的复诉故事内容,并以鼓励
3分段分析
教师再故事分成一部分一部分的给小朋友讲一遍。讲完第一部分问大家“猪妈妈为什么让三只小猪各自去盖一间房子呢?”;讲完第二部分问大家“三只小猪为什么会盖不同的房子?”讲完最后一部分问大家:“三只小猪为什么能战胜大灰狼?”
4解说寓意
通过三个部分的分别讲解,鼓励小朋友要好好学习本领,了解做事情要踏实,大家之间要相互关心和帮助,最后大家要团结勇敢。
五、活动延伸
1问小朋友喜欢故事里的那些角色?为什么?并带领幼儿进行故事情境角色表演。更好的让小朋友记住和了解故事内容。
2最后鼓励幼儿在放学回家以后给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等身边人去分享故事。 六,总结
故事教学是幼儿园教育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开展故事教学不仅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沟通和理解能力,还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促进幼儿注意和想象的发展、丰富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要真正发挥这些作用必须采取恰当的方法、遵循正确的原则。 篇四: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的教案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教案
第一章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概述
活动目标
1. 理解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内涵及特点,熟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语言领域的目标、内容要求及指导要点。
2. 掌握0-6岁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掌握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步骤。
3. 增强专业认识,提高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ppt
活动过程
一、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
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儿童对语言的获得包括对语音、语义和语法的理解与表达;语言还是一种交际工具,儿童语言获得还应包括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获得。儿童语言的获得是对语言形式,语言内容和语言运用的综合习得。
一般以儿童说出第一批能被理解的词为界,将学前儿童语言发展分为前语言期和语言发展期两大阶段。
(一)前语言发展
儿童的前语言阶段,是一个语音核心敏感期,围绕语音,儿童发展三个方面的能力:
1. 前语言感知能力的发展(辨音能力的发展)
辨音水平(0—4个月)?辨调水平(4—10个月)?辨义水平(10—18个月)
2. 前语言发音能力的发展
单音发声阶段(0—4个月)?音节发声阶段(4—10个月)?
前语词发声阶段(10—18个月)
3. 前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
产生交际倾向(0—4个月)?学习交际“规则”(4—10个月)?扩展交际功能(10—18个月)
(二)语言发展
语言的发展可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即语言形式、语言内容和语用技能。语言形式是指儿童语言中的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和系列规则,儿童对语言形式的获得包括了对语言和语法的获得。
1.语言形式的获得
(1)语音的发展
学前儿童的语音发展可以从语音的辨别、发音能力的发展和语言意识的产生3个方面来考察。
a、语音辨别能力的发展。一般而言,这一时期儿童语音辨别主要表现在对母语音位的区别性特征的获得方面。
b、发音能力的发展。儿童正确发音一般比准确辨别音位要困难,发音能力的发展也晚于辨音能力的发展。有研究表明,汉语儿童到4岁时,基本掌握母语的全部语音。
c、语音意识的产生。语音意识是指儿童自觉地辨别发音是否正确,自觉地模仿正确发音,并自觉地纠正错误的发音的一种能力。这种语音意识主要表现在:能评价别人发音的特点,指出和纠正别人的发音错误;能够有意识并自觉调节自己的发音。2、3岁儿童开始出现语音意识。
(2)语法的获得——主要考察儿童句子的获得与发展
儿童句
法结构的获得大致呈以下的规律:
a、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如:“妈妈”一词可能表示要母亲做什么事情,也可能表达情感);
b、从不完整到逐步完整,从松散到逐步严谨;
c、由压缩、呆板到逐步扩展和灵活
2.语言内容即语义的获得
范文四: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教案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教案
篇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根据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未来保证试点的顺利进行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特制定如下教学实施设计方案。一、本课程的性质及特点1.本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的一门统设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儿童健康与儿童发展的重大意义,掌握实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从而全面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健康观。
共4学分、72学时。本课程在生理学、心理学知识基础上,对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基本规律与特点有较深入与全面的了解,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园课程论》等课程的指导下,使学生初步掌握儿童健康教育领域内基本理论,通过课程实践,加强学生学前教育活动的组织能力、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主要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建
议一览表
教学内容 学前儿童健康概
述 学前儿童健康教
育概述 学前儿童日常生活行为教育 学前儿童营养教
育 学前儿童疾病防
御教育 学前儿童体育 学前儿童环境教
育 学前儿童心理健
康教育 学时总数
网上教学 3
面授辅导 3
专题案例研讨
练习作业 1
实践课内学时教学 小计
7
1
2 3 317
3 2 2 2 1 3 10
4 3 3 2 19
5 6 7
2 3 2
2 3 2
2 2 2
1 1 1
3 10 9
3 10
8 2 20
2 20
2 12
1 8
3 12
10 72
2.本课程教材的编制思路及特点
健康是维系生命的永恒话题,新时期下,培养儿童健康的行为习惯尤为迫切,本课程是为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业务水平而开设的,它的内容既保持了传统的学前儿童健
康教育的理论,又紧紧结合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实践,也与当前学前儿童教育的最新发展动态紧密联系的。
文字教材编写依据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把对学前儿童教育健康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的阐述和理解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实际问题的分析结合起来,侧重对学生组织能力、活动能力的培养方面。
本教材各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第一章学前儿童健康概述,主要探讨健康教育的内涵、影响健康的因素,简单介绍了学前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和生长发
育、评价,涉及本课程的生理学基础;第二章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主要探讨的是健康教育的内涵、学前儿童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具体内容;
第三章学前儿童日常生活行为教育,介绍学前儿童的生活卫生要求,幼儿园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学前儿童日常生活行为教育的内容,是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中日常生活行为教育;
第四章学前儿童营养教育,概述营养方面的有关知识、营养素对儿童的重要性、学前儿童营养教育的内容以及学前儿童营养教育活动的实践设计等;
第五章学前儿童疾病防御教育,对学前儿童疾病防御相关知识进行了整体的介绍;第六章学前儿童体育,对学前儿童体育相关知识进行了整体介绍;第七章学前儿童环境教育,着重对幼儿园的园地选择与规划、幼儿园房舍配置的卫生标准与具体要求、幼儿园的设备卫生要求、学前儿童环境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第八章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着重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测量与评价、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学前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学前儿童性教育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本教材的编写力争体现实用性。由于本教材知识量较大,又是一门交叉学科,容易造成难读、难懂、难记的情况,为了避免此局面,加入了一些生动有趣的小故事作引子,来帮助学生理解,以求学生读来有味、清楚明了。本教材能够给学生提供“范例”
和“操作工具”,将其运用于学生的实际工作。3.本课程的学习对象
本课程的学习对象主要是幼儿园教师、管理人员以及从事学前儿童教育的行政管理人员。他们的主要优势有:第一是动机明确、态度端正。他们渴望在学前儿童教育管理方面丰富知识,愿意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们在前期学习的许多课程都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有密切关系,如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园课程论等,为他们从事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相当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第二是他们有相当多的实践工作经验,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他们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虽然学生求知欲强,工作经验丰富,但他们理论知识基础较弱,个体之间差异较大,而且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负担较重,学习时间匮乏。因此,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及具体实施中,我们要考虑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为他们提供满意的学习服务。二、本课程的教学要求1.学习过程的指导
本课程责任教师应根据中央电大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组所提供的各种指导性教学文件,联系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性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确定本课程的主持教师和辅导教师,教师应介入本课程学习过程的诸环节,指导学生做好学习计划和笔记,展开自学、面授和小组协同学习,运用远程学习方式及教学支持服务系统。2.学习内容的指导
本课程是一门用于解决学前教育的现实问题的应用性学科,强调
了活动的组织与设计。要求教师针对远程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特点,尤其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女生较多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要贯彻启发式的教学思想,体现女生耐心、细致的特点开展教学。针对本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采取自学与面授、讲授与讨论、理论学习与实地参观相结合的教学。具体来说,要求教师首先要认真学习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文字教材,关注每章学生要达成的学习目标和对教师实施教学的建议,考虑在具体的施教过程中如何在学习目标的了解、理解、运用各个层面上实现教学的认知、情意和行为总目标,对每章的知识框架、重点及难点内容更要深入理解和把握, 阅读相关的学习资料,考察相关的其他媒体资源,适时地组织学习辅导。因为本课程学习的重点是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所以教师在学习辅导中根据每章的内容特点,在突出学习重点、难点的解释和梳理的同时,有条件组织参观幼儿园的实践教学、设计学前儿童调查活动等,尽可能增强学生感性认识。3.形成性考核的指导
形成性考核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教师要依据考核说明(含形成性考核)的具体要求(详见考核说明)定期检查、批改学生的作业,帮助学生做好期末复习和考试准备工作。对形成性考核要加强指导,除了完成平时作业外,根据小组研讨的要求,教师要提前给学生布置研讨任务,每位学生要完成几次与学习小组成员协作的研讨工作。小组研讨的前期准备工作,依据不同的选题,对学生来说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困难,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的指
导作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帮助。此外,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也是教师不容忽视的内容。
三、本课程的学习建议1.自主学习
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阅读文字教材,要清楚每章学习要实现的目标,知识结构,根据教师的学习建议和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独立的学习,认真作好学习笔记。还要自主学习各种学习材料。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自学辅导时,要求学生按照学习目标的要求对教材进行学习,要掌握教材的要点和重点,善于分析、概括教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并且能够做到联系实际。2.小组学习
小组学习是自主学习的必要补充,它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习效果。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学生必须参加小组学习,小组学习包括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开展的小组活动和形成性考核中小组研讨需要开展的小组活动,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其合二为一。教师应督导小组活动的开展与进行,为每个学生提供发言和交流的机会。小组学习可以选取已有课题,也可以鼓励学生把自己所亲历的教育管理难题提出来,供大家讨论,并最终把讨论的方案付诸实践,进行“行动学习”。3.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学习
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效果,教师要在认真分析文字教材、IP课件的基础上给予学生适时的指导,综合、优化使用多种媒体,学生要充分利用文字主教材以及录像教材、形考练习册、网络辅导等助学手段掌握学习内容。 4.利用网络进行学习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利用中央电大提供的网络环境和一切现代化手段(如直播课堂、网上辅导文本、网上答疑、BBS论坛、电子信箱、信函、电话答疑等)进行学习,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自学能力。
四、本课程的学习支持服务策略 1.本课程的媒体资源
为使学生有较多的选择渠道,本课程给学生提供的是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媒体资源。主要包括:
(1)文字教材:文字教材(30.5万字)是学生学习的主教材,是教和学的重要依据,是学习的尺度和标准。认真学习文字教材是学生获得知识,完成学业的重要途径。本文字教材为合一型,共九章,设计了学习目标、教学建议、学习文本、本章小结、自测训练等。(2)IP课件:分专题就对本课程的基本知识与主要理论、案例进行讲述和分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助学媒体。共9学时。
(3) 录像教材:录像教材在系统讲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加强对重难点内容的讲授,并案例应用的内容,以便加深学生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如何应用到实践当中的理解,帮助学生思考和领会先进教育评价理念的精髓。2.学习支持服务的内容
(1)提供本课程的各类指导性文件,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课程教学设计方案等。(2)提供本课程的学习材料,主要是多种媒体教材。
(3)提供本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指导性意见和交流性信息,
如开课前、后及其中间运用电大在线、有关课程教师的业务培训会等形式对学习过程各个环节进行教学管理、学习方法的指导和交流;
(4)本课程对本课程的教学过程负责进行监督、检查、评估以及期末考核工作。(5)课程责任教师联系方式:电话:0743,8537166 E-mail:hnxxjx@163.com
篇二:幼儿园健康教育教案
幼儿园健康教育教案
授课人: ________听课人: ________ 时间:________
一、活动目标:
1、了解食品的一些卫生常识,知道不讲卫生和垃圾食品对人体的危害。
2、在抢答的活动中,区分绿色食品和垃圾食品的种类。
3、乐意吃一些比较有营养的绿色食品,并参与绿色食品游戏赛。
二、活动准备:
1、一些和饮食卫生有关的图片若干。
2、幼儿用书人手一册,红色彩笔人手一支。
三、活动过程:
1、幼儿进行谈话活动:
1)教师:你喜欢吃什么食品,为什么,
2)教师将幼儿说的各类食品一一贴在黑板上或快速地画在黑板上,并进行分类。
2、通过观察幼儿用书,了解注意饮食卫生的重要。
1) 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想一想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2) 观察画面,说说:这些小朋友怎么啦,他们为什么会生病, 例如:观察拉肚子的小朋友,说说:为什么他会拉肚子,(吃蔬果不清洗,也没有洗手。)??观察一名肥胖儿童:他为什么会这么胖,(他吃的东西太多了、甜食吃多了、油腻的食物吃多了??)
3、引导幼儿参与讨论:吃什么食品比较好,什么样的食品要少吃,为什么,
4、请幼儿在纸上记录绿色食品和垃圾食品。
教师请幼儿谈论自己记录的结果,并将记录的结果进行总的汇合,找出最好的食品和最差的食品,并给以"绿色食品"和"垃圾食品"的称号。
5、食品抢答,教师报出食品的名称,请幼儿说出垃圾或绿色食品。
1)教师:水果、蔬菜。 幼儿:绿色食品;
2)教师:薯片、妙脆角、炸鸡腿。幼儿:垃圾食品。
6、引导幼儿评选出2个绿色食品。
教师请3位幼儿上来分别扮演3个绿色食品,并站成一排。开展游戏《蹲一蹲》玩法:分别说出自己蹲和别人蹲,要接得快。例如:有绿色实物:黄瓜、西红柿、青菜,第一个是黄瓜说:"黄瓜蹲,黄瓜蹲,黄瓜蹲完了青菜蹲。"青菜听到后,立即
接上来说:"青菜蹲,青菜蹲,青菜蹲完了西红柿蹲。"然后,继续接说??说错了,就换人接着游戏。
篇三:关于幼儿健康活动的教案
篇一:学前儿童健康教案
教育科学系 教 案
课程名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授课学期:2013-2014-2
专业班级: 学前教育2011级
主讲教师:
二〇一二 年 九月一日
【教案使用学期】:2013-2014-2
【授课专业班级】:2011级学前教育本科班学生
【授课人数】:71人 【课程教学目标】: 1(了解健康的涵义 2(掌握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标3(掌握幼儿园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4(理解并能实际运用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和组织步骤 5(识记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经典案例,并能进行教学模拟教学重难点: 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设计及实施方法 难点:要求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并具有实际开展活动的能力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 【先修课程】 【课程学分】:2学分 【周学时】:2课时
【使用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使用教材:庞建萍、柳倩《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版 参考书:1【美】劳.e.贝克著《儿童发展》,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2.王坚红著:《 学前教育评价理论、方法、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年版
3. 张玉田等编著: 《从“六省一市幼教机构教育评价研究”看我国幼教机构教育过程存在的问题与教育过程的评价取向 》,《学前教育研究》1995年第二期 4. 姚芳蔚:《 儿童眼病防治 》,文汇出版社1996年版 5. 刘湘云 《 儿童保健学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版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标和要求】
1、。使学生理解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了解心理的多样性、复杂性,掌握心理现象的研究方法及心理科学的形成与发展状况 2、了解学习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本章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设计及实施方法
2、本章难点:要求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并具有实际开展活动的能力
【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讲授法为主辅以讨论法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三部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础理论;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评价。本课程将围绕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历史沿革、理论模式以及确定目标内容的依据,分析讨论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结合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安全教育、生活自理能力教育、运动、营养、心理疾病和安全等方面阐述学前儿童健康的实践活动。
课程将引入学界近十多年来前卫和领先的学术成果,包括教师本人的研究发现,结合托幼机构的见习观摩,带动学生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细读”,做出具体的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互动,并期待开创出新的批评空间。
第一章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 【教学目标和要求】
1、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健康的概念、健康的含义健康的标志、影响健康的主要 因素
2、让学生了解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健康的概念、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2、难点: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及要求
2、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的层次 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达成的途径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和问答法 【教学时数】 【教学时
数】
8课时
主要框架: 一、健康的含义 二、健康的标志 三、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四、健康教育的含义
第二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一、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特性 二、学前儿童健康生长的标准
三、学前儿童健康问题的现状 四、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的
第三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及其达成 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及要求 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的层次 三、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达成的途径
第二章 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
【教学目标和要求】
1、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幼儿园健康领域课程中的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幼儿园整合课程中的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组织策略 2、难点:1、意外伤害事故的状况
2、意外伤害事故的特征
3、意外伤害事故的预防和急救处理
4、幼儿园常见意外伤害事故的预防和急救处理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和问答法 教学框架:
第一节 幼儿园健康领域课程中的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一、
幼儿园健康领域课程的内涵和特点
二、幼儿园健康领域课程中的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 三、幼儿园健康领域课程中的教育活动的实施
第二节 幼儿园整合课程中的健康教育活动设计 一、幼儿园整合课程的内涵和特点
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其他领域之间的关系
篇二:学前班健康教案
活动一 牙儿乐队
活动目标
了解换牙的基本知识,学习保护牙齿的方法。
活动准备
大牙齿模型,小镜子若干,饼干一袋,幼作用书。
活动过程
一、 猜谜语引出课题。
健康卫士穿白衣,上下两排真整齐,口中饭菜它磨碎,早晚用刷把澡洗。
二、了解牙齿的作用。
1、教师发给每人一块饼干,让幼儿体会牙齿的作用。
2、提问:牙齿有什么作用,
小结:牙齿可以把大块的食物嚼碎,嚼碎的食物吃下去容易消化。
三、 发现牙齿的秘密。
1、 幼儿观察牙齿模型,说说牙齿的形状、颜色,数一数有多少
颗。
2、 幼儿每人一面小镜子,看看自己的牙齿是什么样的。
3、 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4、 看教 材,提问: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的门牙不见了,请已经开始
换牙的小朋友讲讲自己的换牙经历。
5、 小结:小朋友刚生下来时没有牙齿,慢慢长大了,就会长出牙
齿,叫乳牙,到了六岁左右就开始换牙了,唱歌漏气。
四、 保护牙齿的方法。
提问:如何保护牙齿,
小结:当牙齿松动时,不要用手去动它,否则会影响恒牙的长出,并容易引起牙床感染发炎,要让它自己脱落;也不要用舌头去舔它,这样会牙齿长得不整齐;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少吃糖果,不挑食,多吃含蛋白质和钙质的食物;牙齿有问题时要到医院治疗。
1、 请家长提醒幼儿坚持每天早、晚用正确的方法刷牙。
2、 开展“比比谁的牙齿好”活动。
活动二身体小卫士
活动目标
1、 了解皮肤的特点、作用及种类。
2、 学习保护皮肤的方法。
活动准备
放大镜若干,不同肤色人的图片,冰水,热水、绒毛玩具、砂纸、海绵、钢丝球、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 认识皮肤的特点。
2、 幼儿在放大镜下观察皮肤,看看皮肤上有什么(有纹路、毛孔、
汗毛等)
3、 幼儿摸摸自己的皮肤,说说有什么感受。
4、 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
小结:皮肤像一件合身的衣服,穿 在我们的身体的外面,保护 着我们的身体。皮肤上有小毛孔、汗毛和细小的纹路,皮肤有弹性。
二、了解皮肤的作用。
提供冰水、热水、绒毛玩具、砂纸、绸布、海绵、钢丝等材料,让幼儿逐一触摸或用身体不同部位的皮肤感觉材料的冷热、粗糙、光滑、软硬等特性。
小结:皮肤能感觉到冷、热、疼、痛,感觉出物体的软硬、光滑、粗糙。有了这些感 觉,我们就能保护好身体不受伤害,如很烫的东西我们就不去碰它。皮肤能调节人体温度,天热时,毛孔张开,帮助身体排汗、散热;天冷时,毛孔收缩,不让冷空气进入体内。
三、了解保护皮肤的方法。
提问:如何保护皮肤的方法,
小结:经常 进行户外锻炼,保持皮肤的清洁;使用合适的护肤品,防止皮肤冻、裂伤及损伤;皮肤受伤或被蚊虫叮咬应及时处理,防止感染。
四、了解皮肤的种类。
1、提供不同人种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了解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人有着不同的肤色。
2、看看自己的皮肤和他们有什么不同,
小结:不同种族的人有不同颜色的皮肤、有褐色的、黑色、白色、和
黄色。我们中国人是黄皮肤。
五、 欣赏歌曲《龙的传人》
活动三 健康节日
活动目标
1、 知道“爱牙日”、“爱眼日”等 和健康有关的节日。
2、 学习保护牙齿、眼睛等身体重要器官的方法。
活动准备
1、 活动前教师和幼儿一同将收集的爱牙日,爱眼日、爱耳日的资
料布置成展板。
2、 健康节日的课件或图片;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 了解健康知识。
1、 教师和幼儿欣赏展板,自由交流。
2、 提问:这块展板上都有什么,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收集的
材料吗,
3、 请幼儿逐个介绍展板上的这些图片、照片等都是宣传和介绍与
健康有关的知识,如爱护眼睛、保护牙齿、爱护耳朵等。
二、 观看课件,了解和健康有关的节日。
1、 提问:
(1) 为什么要宣传这些健康知识呢,眼睛、耳朵、牙齿这些器官司
有什么重要的作用,
(2) 你知道爱牙日、爱眼日和爱耳日是哪一天吗,为什么要设立这
些有关健康的节日呢,
2、 教师出示图片,和幼儿玩匹配游戏,把爱牙日、爱眼日、爱耳
日与具体的时间联系起来。
小结:眼睛、耳朵、牙齿是我们身体上很重要的器官,为了让大家好好保护它们,所以设立了专门的节日。
三、 教师引导幼儿设计宣传画。
1、 提问: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眼睛、耳朵、牙齿这些重要的器官呢,
2、 教师鼓励幼儿为健康节日设计宣传画。
小结:在“爱牙日”这天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四、小小设计师:幼儿分小组设计宣传画,并进行展览。
活动四 细菌家族
活动目标
1、 了解细菌的多样性,知道细菌对人体的益处和害处。
2、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显微镜,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 了解细菌的特点。
1、 请幼儿用显微镜看不洁食物上的细菌,告诉幼儿如果吃了不干
净的食物,这些细菌就会跑到我们身体里面。
篇三:幼儿健康活动教案
健康活动—08
秋 游
活动目的:
能和同伴共同回忆秋游的快乐过程,乐意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
感受。 激发幼儿喜爱秋天的情感,尝试用动作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图片、音乐
活动过程:
引出交流的话题:你喜欢秋天吗?
出示幼儿秋游过程中的照片,共同回忆一起游戏的 教师可根据幼儿的交流,引导幼儿观察照片,回忆曾经高兴的事;
教师可根据幼儿的交流,引导幼儿听赏歌曲《去郊游》;
教师可根据幼儿的交流,鼓励幼儿跟着音乐用动作大胆地表达自己快乐秋游的情绪。 欣赏老师的舞蹈,进一步感受秋游的快乐。
活动延伸
攀、钻、爬的练习
活动目的:攀、钻、爬的练习。攀的动作主要包括了攀登及 攀爬两种,攀登更强调下肢力量的运用;攀爬侧
强调上、下肢的协同运动。钻的动作主要包括了
正面钻及侧面钻两种。
活动过程:
1、手膝着地爬;
2、并手并膝爬(双手同进,接双膝同进向前爬);
3、手脚着地爬(包括向前、向后、侧向并步、侧身交叉、原动旋转等动作);
4、肘膝着地爬;
5、正向及侧向匍匐爬;
6、仰身手(肩)脚着地的爬行;
7、两人及多人协同爬行等多种方式。
活动延伸:
有趣的梯子;锁铁锁;猫和老鼠;搭门洞;钻圈圈;乌龟爬爬;我用身体来玩球;猴子抢果子等。
爱护牙宝宝
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牙齿的特征,知道牙齿的作用。
2(知道爱护牙齿的重要性,初步掌握漱口、刷
牙的正确方法。
活动准备:
1(牙刷、茶杯、镜子(每个小朋友各一,牙刷自带);
2(牙齿模型一个、牙刷一把;
3( 奥利奥饼干;
4、图片《正确的刷牙方法》。
活动过程:
1(出示牙齿模型,认识牙齿特征。认识上牙、下牙、门牙、磨牙,知道门牙、磨牙的不同用处。
“请小朋友看看小镜子,你的牙齿长在哪里,”
“牙齿长得都一样吗,”
范文五:@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教案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
教案
姓名:孟兆华
班级:12学前教育
级班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 学科教学进度计划表
年 教材名称:
第一章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应该能够;
1、了解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的心理特点,掌握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的特征。
2、了解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评价的含义,意义和内容;
3、掌握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涵,研究对象,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的阶段和年龄特征;
4、理解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教育目标,依据和各年龄目标,学会制定数学教育活动具体目标
;
5、掌握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和有效途径数学教育评价方法、教育评价方案。
重点: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意义、目的、方法。
难点: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涵,研究对象,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的阶段和年
龄特征;
学时安排:共22 学时
第二章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应该能够;
1、了解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的一般策略。
2、合理设计和组织学前儿童正规数学教育活动。
3、合理设计和组织主题活动中的数学教育活动。
4、合理设计和安排日常生活及区域活动中的数学活动。
重点: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的一般策略。
难点: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涵,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的阶段和年龄特征;
学时安排:共14 学时
第四章 学前儿童数概念的教育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应该能够;
1、关于数与运算的基本知识一、数 二、数字 三、计数 四、数制 五、数的组成 六、数的运。
2、学前儿童数概念发展的特点 一、学前儿童计数能力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10以内数概念的初步发展及特点 。三、学前儿童数概念形成的标志。
3、学前儿童数概念的教育 一、10以内数的教育 二、有关计数的教育 三、数字的认读与书写教育 四、数的组成教育
4、学前儿童运算能力发展的特点 一、学前儿童加减运算能力发展的一般过程 二、学前儿童加减运算能力发展的年龄特点。
5、学前儿童数的概念设计与组织的一般策略。
重点:学前儿童数的概念设计与组织的一般策略。
难点:学前儿童数概念发展的特点
学时安排:共14 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