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党员干部要读好三本书
党员干部要读好三本书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党员干部要认真地读好三本书。一是读好信仰书,二是读好经典书,三是读好群众书。这三本书~既要一篇一篇地读~更要一本一本地读~才会有更大的收获。
读好信仰书。就是要读革命烈士的事迹书。革命烈士是在革命实践中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生命追求信仰~献身信仰的。他们不仅用语言来表达信仰~他们是用生命铸造信仰。他们留下的光辉业绩就是信仰的结晶~发光发热~永远照亮着后来人。我们瞻仰他们的遗迹~寻找他们的足迹~祭奠他们的英魂~朗诵他们的诗篇~继承他们的意志~高举他们的旗帜~获得更多的革命力量来奋斗我们的事业。更深入地走进他们~更深刻地感受他们~用心去拥抱他们的忠诚~用爱来筑就我们永恒的信仰~摒弃一切私心杂念~只留一颗忠诚的心为国为民服务::
读好经典书。就是要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特别是要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著作。加深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什么能够在中国实现,我们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怎样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当代中国为什么能够得到蓬勃发展,在以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应该想到什么、看到什么、做到什么,这些都要求我们从经典中作深层次的探究和思考。伟人的思想会给我们更多的启发和引导~他们高深的论述也会增加我们思维的高度和深度~给我们思想的力量。
从经典中得到的东西好比是从沙中淘出的金子~无比珍贵~是人生的一笔最宝贵的财富~受用无穷。想当年~我们的老一辈革命家都是从《共产党宣言》中得到了人生的启迪~从而自觉走上革命道路。一部经典创造了他们美丽人生和高尚的事业。我们同样能够做到从经典中开启人生新的奋斗征程~那就是在新的历史时期读好党的创新理论书~特别是****一系列重要讲话~弄通弄透~坚定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读好群众书。就是要做到如何把信仰更好地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把党中央、****一系列指示精神与自己的工作情况结合起来~与群众的力量结合起来。这是对我们自身能力的考验。这是实践中的难题~也是我们必须要做好的答卷。不过~也没有什么~就是要我们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中~走进群众中~到群众中寻找有效的办法。与群众一起劳动、一起思考、一起奋斗~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干群齐心~其力断金。怕就怕在有些人只在岸上喊~不愿下河游。见不到他们的真心和真行。这不是真读~而是假读。我们不能做假读先生~要做真读先生~共产党员就是要豁得出去~顶天立地。革命年代需要一股气~建设年代需要一股劲。要有一股与群众同生死共命运的劲:才能做好实际工作~服务好群众~推动各项事业向前发展。
三本书要结合起来读~读好读深~定会增益其所不能。,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范文二:党员干部人人是“上梁”
声 音
党员干部人人是“上梁”
《 光明日报 》( 2013年08月25日 07 版)
现实中确实存在“上梁不正下梁歪”现象。但在纠治不良风气,比如解决“四风”问题时,也常听到这句话,而且不只是普通党员说,有的处在领导岗位的同志也这样说,一者好像问题与己无关,二者即便有问题,也认为是受上面的影响。这里笔者想说的是,只要是党员领导干部,无论上下,都是“上梁”。
“上梁不正下梁歪”包含着对那些位高权重的领导干部所负社会责任的特殊要求与警醒,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领导干部处于相对显赫位置,是社会的标杆,道德的楷模,示范性强,起着“上梁”作用。但一些人凡讲不正之风、腐败行为、倾向性问题,都归结于“上梁”如何不正,涉及到自己的问题,总说是跟着“上梁”学来的,是因为“上有所好”,才“下必甚焉”。这种观点显然有失偏颇——端正风气是反求诸己还是诿过于人,如果都把自己置于风气建设之外,不审视纠治自己的错误而一味诿过于别人,那谁才是风气建设的主体,
上梁和下梁在任何一个群体中都具相对性。一个层级的上梁,可能是上一层级的下梁;一个层级的下梁,则可能是另一层级的上梁。如果都不把自己作为“上梁”,把责任一级一级地推给所谓的上梁,觉得事不关己,那么,作风改进就会陷入人人喊改、人人推责、全员不动的被动局面。
不论哪方面风气建设,上梁的示范引领作用都很重要,而下梁的作用也并不是可有可无。但现实中却存在这么一个怪圈,一方面,我们对作风的恶化感到愤懑,希望传递正能量,汇聚正效应;另一方面对改进作风的自我义务又表现得不积极、不情愿、不坚决,缺少从自己改起的坚定决心,一味当“看客”。有的不担当,认为是“穿新鞋、走老路”,因而照上级的葫芦画自己的瓢,缺乏纠治问题的主动投入的积极性;有的在观望,担心是“雷声大雨点
小”,怕自己先改吃亏,批着下级、盯着同级、看着上级,没有改正问题的决心;有的置身事外,对自身存在不良作风纠治是你讲你的,我做我的,缺少“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主动性,等等。
好的作风是领导带出来的,也是全体党员做出来的。每名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都是承重的“梁”,其所作所为都是普通群众的小环境,个体的作为加在一起就是大气候。教育实践活动中,要先正自己,当一根端端正正的“梁”,真学真查真改,是最现实最直接的感召;监督他人,当一根纠偏正向的“梁”,敢说敢管真管,是最实际最有力的行动;每道“梁”都端正自己,所有“梁”都注重纠偏,清除作风之弊、荡涤作风之垢的良好局面就会为时不远。(摘编自《解放军报》2013年08月05日第6版 郭春雷 张英万)
范文三:党员干部四个合格是什么
党员干部四个合格是什么
党员四个合格是什么
政治合格方面:
重点查找是否存在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强,大是大非问题上态度不鲜明,不负责任、乱评乱议等问题。 执行纪律合格方面:
重点查找是否存在党纪松弛、组织观念淡薄,不积极、不认真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按规定自觉交纳党费等问题。
品德合格方面:
重点查找是否存在道德观念、宗旨意识弱化,道德品行失范,违背社会公序良俗,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标准不高,不注重个人品德修养等问题。
发挥作用合格方面:
重点查找是否存在先锋意识不强、进取精神退化,业务技能不精,不履职尽责、不担当作为等问题。同时查找“两纪”意识不强、违章违纪等问题。
“四个合格”是衡量合格党员的重要尺度
今年三月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意见指出,各级党组织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按照“四讲四有”标准,做到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党中央提出“四个合格”党员的理念,强调了新形势下提升党员自身修养的重要性,吹响了争做“四个合格”党员的集结号。
政治合格是党员的根本属性
要坚定理想信念,站稳政治立场,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做政治合格、政治过硬、政治达标的党员。讲政治、有信念,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初心、继续前进。现实中,有的党员理想信念滑坡、宗旨意识淡化,归根结底是政治观念淡薄。就像现在热播的反腐大戏《人民的名义》中,丁义珍、赵德汉就是由于背离了正确的政治立场,思想观念被利益侵蚀,才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由此可见,政治合格对于党员而言是必不可少的要求。
执行纪律合格是党员的生命线
党纪就是“铁纪”,没有任何党员能够逾越党纪,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在党纪的有效约束下,党员干部才能知耻知止。自中央实施“八项规定”以来,党风政风不断好转,社风民风不断趋良,事实证明,只有把纪律挺在最前面,才能让党员说话办事有敬畏之心。因此,广大党员要自查自省,时刻牢记党纪,用纪律合格来要求约束自己的行为。
品德合格是党员的价值导向 党员作为社会的先锋模范,就必须在事事、时时、处处发挥表率作用。带头敬老爱幼,带头遵守法律规章,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党员这面旗帜迎风招展。只有党员做到品德合格,带领广大群众共同进步,才能让道德高尚在当今社会蔚然成风,才能提升国家的软实力,为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不竭动力。发挥作用合格是党员的行动指南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做合格党员不能只是嘴上说说,或纸上谈兵,而是必须落实到实际行动上的身体力行。每个党员都是国家这个大机器中的一枚螺丝钉,力量虽小却不可或缺,只有大家都发挥出各自的作用,整个机器才能顺利运转,国家才能更加富强。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广大党员干的团结协作,需要每个党员干部的作用发挥。在每个行业、每个岗位,每个党员都要“撸起袖子加油干”,营造起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团结起推动发展的强大力量。 党员干部要做到“四个合格”
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是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的巩固和深化,也是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纯洁党员干部队伍、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增强党的生机活力的有力举措。党员干部必须认真践行“两学一做”,做到学思践悟、知行合一,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做到“四个合格”,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坚定理想信念,做到思想政治合格。党员干部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理论武装,学习党章党规,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不断跟进学,不断夯实思想之基,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脊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始终保持政治清醒,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坚决维护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自觉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在党爱党,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严守党的纪律,做到执行纪律合格。严格遵守和坚决维护纪律是做合格党员、干部的基本条件。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严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以及党章、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等各项纪律和规定,特别是要不折不扣地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党的领导,执行党的决定,听从党的指挥,遵循组织程序,服从组织分配。自觉用党的纪律和规矩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言行,切实增强守纪律讲规矩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决不越红线、不触底线、不碰高压线,坚决同违反纪律和规矩的行为作斗争,做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践行者和捍卫者。
发扬优良传统,做到道德品质合格。党员干部要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加强道德修养,常照镜子,常洗脸、治病、“洗心”,自觉清除思想污垢、筑牢思想防线、抵制歪风邪气。大力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共产党人价值观,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本职工作、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坚持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少到多,时时、事事、处处,都要用核心价值观的标尺来衡量、来对照、来约束自己,做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弘扬者。
范文四:党员干部四条底线是什么
精品文档
党员干部四条底线是什么
党员干部四条底线是什么?
“底线”,是做人、处事、为官的基本原则和最起码的准则,底线就是一条警戒线,守不住“底线”,就有可能走向堕落或毁灭。近日,**在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中强调,党员干部必须坚守“法律底线、纪律底线、政策底线、道德底线”。“法律底线不能破”即党员干部要有自我约束力。任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徇私枉法的问题都会造成不公平、不公正的问题,党员干部的从政行为,要始终在红线内,不能碰更不能越。
“纪律底线不能踏”即党纪国法是党员不可逾越的红线,是不能踩踏的“高压线”。党纪严于国法,每名党员干部要始终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严格按党性原则办事,按政策法规办事,按制度程序办事,做到不越“雷池”,不乱“章法”。
“政策底线不能悖”,上级党组织要求的、提倡的坚决响应,党组织的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决策坚决贯彻,绝不能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擦边球”。
“道德底线不能丢”即“为官先修身,律人先律己”。作为党员干部也是社会中的一个个体,要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一系列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
1 / 4
精品文档
坚守做人办事的道德底线,这也是每名党员干部的责任义务。
作为一名党员,法律底线、纪律底线、政策底线和道德底线就是其做人做事的基本底线。筑牢这“四条底线”,党员干部就能守住党和人民交给的政治责任,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守住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可以说,筑牢“四条底线”、强化底线意识,就是衡量一名党员合格的根本。只有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纪心中有法心中有戒心存敬畏,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和自励,才能坚守“四条底线”,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党员。
习**为党员干部划出的四条底线有何深意?
近日,在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中强调,要“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党员干部必须坚守哪些底线呢?请随“学习中国”小编一起学习为党员干部做人做事划出的四条底线。
坚守做人底线是对一个共产党员最基本的要求,**为党员干部做人做事划出的“法律底线、纪律底线、政策底线和道德底线”这四条底线,就是告诫党员干部在充满各种诱惑与拜金思潮的浮躁社会里,人的尊严在强大的社会压力下会变形。必须牢固树立底线意识,牢记越过底线的严重后果,时刻警醒自己坚守底线、不碰红线,干净为官、踏实干事。
2 / 4
精品文档
明确法律底线,增强法纪意识,突出尊法敬法。党员干部的法治素养决定着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直接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如期同步完成。党员干部要做维护法律的尊严,带头了解法律、掌握法律,学会用法治思维来处理问题,牢记“权在法下”的理念,只有时刻敬畏法律,才能心存惮虑,警钟长鸣,不以权代法,以言代法,才能够守得住做人做事的法律底线。
明确纪律底线、守纪律讲规矩,突出遵纪守规。党的规矩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规则。党的纪律是全党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党规党纪体现着党的理想信念宗旨,是管党治党的尺子,也是党员干部不可逾越的底线,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自觉遵守和维护好党的纪律,不断增强党员干部政治警觉性和政治鉴别力,才能够守得住做人做事的纪律底线。
明确政策底线,保持政令畅通突出抓好落实。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不折不扣地学习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内绝对不允许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更不会出现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现象,党员干部要从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坚决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维护政令畅通,才能够守得住做人做事的政策底线。
明确道德底线,增强道德修养,突出为官先修德。党员干部必须坚守的道德底线,应该成为“关爱他人,助人为乐”
3 / 4
精品文档
的道德标杆,在“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同时,抵得住权力和金钱的种种诱惑,掌握好做事做人的原则和方向,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把党员干部良好道德行为落实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才能够守得住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线。
4 / 4
范文五:担当是党员干部的责任
现实工作中,有些党员干部往往会陷入这样一种错误思维:党纪党规是底线,不贪不占,不违**纪党规,就不会碰底线。他们却忽视了另外一个底线,那就是敢担当、有作为。殊不知,遵守党纪,最终的落脚点是履职尽责;践行党的宗旨,最终是要体现在担当上。
清代文人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讲了一则寓言故事。一个官员在阎王面前自称生时所到之处只饮一杯清水,以“虽无功,但总无过”自辩。阎王斥道:如果不贪就是好官,那在公堂中设一木偶,连水都不用喝,岂不更好?故事虽为虚构,道理却发人深省。
为官不为,何以为官?一些党员干部虽然能守住党纪党规的底线,却安于做“太平官”,享受着职务待遇,却不履行与职务对等的担当,不是小心慎为,而是索性不为,以“不出事”为底线。这个底线成了他们明哲保身、趋利避害、少干少出错的 “为官之道”。然而,他们忘了:不守党纪是碰底线,不履职尽责也是碰底线。
党员干部本身就包含着两层意思:党员,是第一身份,要守党纪、强党性;干部,干字当头,就是要干,不干就不配为干部。这也意味着为官须做到为与不为:“不为”就是不逾越党纪的底线;“为”就是履职尽责,担起自己的责任。这如同火车的两条轨道,轨道的作用不仅是让火车不越轨,还要在不越轨的前提下,向前方行驶。
守党纪和敢担当就是党员干部的“双轨”,缺一不可。守党纪,是为了在党章党纪的指引和约束下更好地有所作为;敢担当,是为了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践行党的宗旨。对于违**纪,干了不该干的事,要惩处;对于不担当,不干你该干的事,要问责。
“两学一做”最终要体现在“做”上,对党忠诚最终要体现在担当上。如果没有担当,不能履职尽责,连本职工作都干不好,哪里算得上是合格党员呢?如果行动上没有担当、没有作为,不符合党的要求,践行不了党的宗旨,哪里算得上是对党忠诚呢?
今后党纪会更严,问责也会更严。有些党员干部敬畏党纪高悬,清楚越过党纪红线的后果,却不清楚不担当触碰职责底线的后果,要通过问责唤醒他们的职责意识。
驼负千斤,蚁驮一粒。践行党的宗旨,忠于党章勇担当,立足本职,各尽其能,是每个党员干部的本分。(陈军)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党员干部要读好三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