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
免疫规划信息化建设
一、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概述
(一 ) 背景
从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国家免疫规划信息管理日益扩大, 先后将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 常规免疫接种率、 麻疹、 新生儿破伤风、 乙肝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等监测纳入了计算机报告 系统。 很多地方也在不断开发实施基于个案管理的儿童免疫信息系统, 取代了手工管理模式, 减少了接种错漏, 解决了报表统计的困难。 目前几乎各省均有部分地区已经实行或正在开发 儿童免疫信息系统, 参与系统开发的公司达到数十家, 对儿童免疫的信息化管理起到了推动 作用。
但是随着免疫规划工作的深入开展, 免疫规划信息化管理不能充分满足免疫预防服务的 需求。 例如, 疫苗、 冷链、 免疫规划机构、 人员等基本管理信息尚未完全纳入国家信息管理; 目前的监测报告系统难以解决流动人口接种信息的统计报告, 且一直不能获得真实的接种率 信息; 各地自行使用的各种儿童免疫信息系统的标准、编码、 接口不统一,不能实现异地接 种、信息共享。
全国 85%的县区和 94%的乡镇仍然采用手工登记、报告和统计儿童预防接种信息。信息 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得不到保障。难以为国家免疫规划提供决策服务 ; 儿童接种信息 卡证格式不统一,内容不规范 ; 全国实现儿童预防接种计算机化管理的县区仅占 15%,乡镇 6%;全国有 80多, 湖北有 12家 IT 公司在开发各自的儿童免疫信息系统, 导致资源浪费, 数 据标准不统一,无法实现儿童异地接种信息的共享。
在国家 “十五” 规划中提出了要加速卫生信息网建设工作, 并确立疾病控制信息网络建 设优先的目标。 由于国家免疫规划技术管理规范比较成熟, 信息管理需求加大, 迫切要求国 家在已经部署实施的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平台中, 规划统一完整的、 适合形势发展的免疫规划 信息管理子系统,以规范全国免疫规划监测工作的数据管理、报告、利用和分析工作。 (二)实施过程
1、 2004年 6月至 2005年 10月,国家广泛开展需求分析与论证,进行儿童预防接种信 息管理系统进行系统研发;
2、 2005年 11月至 2006年 6月,选定在江苏、浙江、河北、湖北、云南、甘肃 6省开 展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试点工作,湖北选定鄂州、黄石作国家试点单位,荆州、 黄冈作省级试点单位。
3、 2007年起在全国推广实施。通过试点工作的评估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在技术 上已基本成熟,具备推广使用的条件。
(三)工作目标
1、总目标
全国 2010年底以前 90%以上的县、 80%以上的乡完成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实现接种信息的个案管理
2、工作目标
2.1 东、中、西部省份分别于 2008年、 2009年、 2010年底以前 90%以上的县、 80%以 上的乡完成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实现接种信息的个案管理;
2.2 城镇接种单位于 2010年底以前全部完成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实现接 种信息的个案管理;
2.3 完成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地区, 辖区内 95%以上的适龄儿童实现接种 信息的个案管理。
3、 湖北省总体工作目标
建立湖北省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数据中心和儿童免疫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网络平台, 建立健 全省、市、县、乡免疫预防接种信息网络体系,到 2009 年底,使全省所有乡镇卫生院以上 的预防接种服务机构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 为实现全省范围内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共享 与管理创造条件
4、湖北省具体工作目标要求
2008 年 12 月底前,全省所有乡镇以上预防接种服务单位全部完成儿童预防接种信息 报告管理系统的建设。
二、免疫规划信息化系统组成
根据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三级平台、 五级网络” 的建设原则,儿童免疫接种信息管 理系统建设也遵循这一大框架, 国家建立数据中心及应用平台, 省级原则上也要求建立数据 中心及应用平台,市级可根据经济条件决定,县级及乡级(接种点客户端)配备工作站或 PC 机。整个网络架构完全依托国家公用数据网,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 术,建立连接国家、省、市、县级及接种点(包括医院、乡镇卫生院中的防保部门)五级疾 控机构和防保部门的双向信息传输网络,形成全国免疫规划信息网络。
国家免疫规划信息系统目前由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 冷链管理系统、 单病专病监 测信息报告系统三个子系统组成。
三、儿童免疫接种信息管理系统体系结构
目前 ,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包括预防接种管理模块、疫苗和注射器管理模块、预 防接种异常反应管理模块, 从而形成全国儿童免疫接种监测信息网络。 接种点上儿童疫苗接 种信息通过网络能够及时上传到国家数据中心。
(一)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组成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由接种点客户端软件和国家信息管理平台两部分组成。 1、接种点客户端软件
乡级防保组织或接种单位录入个案信息、查询、预约、统计、打印。
2、国家信息管理平台
用于各级疾控机构对数据查询、统计、分析。
(二)系统网络架构
国家建立数据中心和管理平台, 省、 市或县级可以根据需要和条件建立本辖区数据中心 和管理平台。
乡级防保组织或接种点通过接种点客户端软件收集管理其预防接种信息, 并将最基本的 个案信息通过网络报告至国家数据中心。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根据权限登陆国家信息管理平台, 对个案数据直接进行管理和利 用。
如果省、市或县级建立本级的信息管理平台,乡级可同时将完整的个案信息向其传输。 (三)系统功能模块
儿童免疫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包括免疫接种信息管理、 疫苗和注射器管理、 预防 接种异常反应管理三大部分。 系统由乡级防保部门通过客户端软件收集接种点的儿童疫苗接 种信息, 将 “摘要” 信息提交到国家数据中心, 实现最基本的儿童接种 “个案” 化管理; 乡、
县、 市、 省级疾控机构还要提供疫苗和注射器信息; 县、 乡级要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系统对报告的数据提供统计和分析反馈结果给各级查询利用, 国家、省、 市、 县和乡不同级 别的用户有其相应的权限。
四、预防接种个案管理系统功能概述
(一)国家客户端软件功能
乡级防保组织或接种单位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通过接种点客户端软件完成; 接种点基本服务和管理功能,包括:登记、查询、预约、上传、下载、统计、打印等 功能
(二)国家信息管理平台功能
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国家信息管理平台(简称国家信息管理平台)的功能是各级疾 控机构对辖区儿童预防接种情况进行动态管理, 对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进行查询, 分析一、 二类疫苗的接种情况和流动儿童接种情况, 分析乡级防保组织和接种单位上报的个案数、 频 率、及时率和成功率,及时发现常规接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国家预防接种个案管理分四个功能模块, 包括个案查询、 质量控制、 报表统计 、 统计 分析。
五、系统的实施
(一)实施的基本条件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运行系统的基本条件
建立覆盖全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的国家信息管理平台。 具备满足日常预防接种信息 管理需要的主机系统、网络系统、存储系统、安全系统、备份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配备 2-4名专职专业技术人员。
2、省、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运行系统的基本条件
具备用于辖区日常业务管理的计算机 1台(处理器频率高于 1500MHz ,内存大于 256MB ) ;保障宽带网络接入(ADSL 或光纤)及维持运转; Windows 操作系统、防病毒软 件;具有 2名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并有免疫规划信息管理工作经验的人员。
3、乡级防保组织和接种单位运行系统的基本条件
开展日常预防接种服务的计算机 1台(处理器频率高于 1500MHz ,内存大于 256MB ) 。 保障宽带网络接入(ADSL 或光纤)及维持运转。 Windows 操作系统、防病毒软件。具有至 少 1-2名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并具有一年以上预防接种服务工作经验的人员。
(二)实施的内容
1、已使用本地系统的地区
以省为单位牵头, 按照国家接种点客户端软件的基本功能要求和国家信息管理平台数据 交换集成标准, 改进现有系统 , 实现与国家信息管理平台的接口, 经中国 CDC 组织专家评审 合格后,与国家信息管理平台进行数据交换
无法实现与国家信息管理平台进行数据交换的地区, 应使用国家免费提供的接种点客户 端软件
2、未使用系统的地区
统一使用国家免费提供的接种点客户端软件; 如果各地有其他需求, 可在国家接种点客 户端软件的基础上进行功能扩展,所涉及的设备和费用自行承担。
(三)实施步骤
1、建立接种点客户端软件用户档案
乡级防保组织或接种单位填写接种点客户端用户档案表, 逐级报县、 市、 省和国家 CDC 审核确认。
接种点客户端用户档案表由县级或市级 CDC 通过网络录入,市、省、国家 CDC 通过 网络审核确认。
国家 CDC 审核确认后, 开通接种点客户端软件用户向国家信息管理平台上传 /下载数据 的权限。
2、乡级防保组织和接种点编码的确定
市级运行配置工具;由市级统一编码,市级产生客户端安装所需的注册码和配置文件。 3、接种点客户端软件安装
从市级获得安装注册码;从市级获得安装配置文件 NipLocal.sql. ;如建有省或市级平台 还需获得相应的 *.epi文件。
4、 国家信息管理平台使用权限获得
国家、省、市、县级 CDC 通过本级管理员获得帐号和密码,登录国家信息管理平台。 国家、省、市级管理员为本级用户建立帐号,同时为下一级 CDC 建立管理员帐号。县级管 理员为本级用户和辖区乡级用户建立帐号
5、 人员培训
采用多渠道、多形式,分期分批地逐级开展培训; 国家负责完成省级师资培训;各省负 责完成辖区市、 市负责完成县级师资培训; 对于乡级防保组织和接种单位人员, 以县为单位 对其进行互动式培训。
培训内容 包括接种点客户端软件的安装、使用和系统管理,以及国家信息管理平台的 使用。
培训的重点 应放在乡级防保组织和接种单位人员对接种点客户端软件的使用上
乡级防保组织和接种单位人员须经地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培训合格后上岗
(四)实施过程的管理
实施过程的管理主要包括接种信息管理和常规信息管理。
1、接种信息管理:既往接种信息录入——在系统启动后 3个月内完成(2005年以来出 生的儿童) 。既往接种信息录入:由建卡(证)的乡级防保组织和接种单位录入,建立儿童 预防接种基础数据库,在接种证上登记儿童的 18位唯一编码,录入对象为所有在册 2005年 1月 1日后出生儿童。 除此以外的其他儿童, 鼓励在接种实施过程中补录既往常规接种信 息。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建立条形码或磁卡等,以便系统自动识别和登录,提高工作效率。 1、 常规信息管理
乡级防保组织和接种单位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完成儿童预防接种数据的录入、审核、 订正、查重、上报、备份、预约等接种信息管理工作。具体要求遵照《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 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 》的相关规定。常规信息管理包括:数据录入、预约登记、数据备 份、数据上报、督导检查、技术支持等部分
2. 1数据录入
以村为单位接种的地区, 在完成接种后 5天内将预防接种记录提交乡级防保组织, 由乡 级防保组织在 5天内负责数据录入。
乡级接种单位通过儿童编码、 条形码或磁卡等识别, 完成系统登录, 及时进行数据录入。 新建卡儿童应确认是否曾在外地建卡
2. 2预约登记
乡级防保组织和接种单位由客户端软件系统, 根据儿童既往接种情况, 自动预约今后应 种疫苗,并打印预约通知单。预约要遵循如下规则:接种时间规则、疫苗间冲突规则、联合 疫苗替代原则、同类疫苗设定、节假日设定、门诊接种时间等情况
2. 3数据备份
完成接种数据录入后,不得随意修改记录(数据录入 1周后不得修改接种日期) 。每次 接种数据录入结束后必须作数据备份, 确保设备、 数据安全。 数据备份应在数据上传后进行。 在客户端软件系统进入正常运转后,可取消人工管理,完全由计算机取代人工管理。 (评估 合格后,取消接种簿并确保数据安全)
2. 4数据上报
以村为单位接种的地区, 村级接种单位在每次接种完成后将预防接种记录提交乡级防保 组织, 由乡级防保组织完成疫苗接种信息的录入。 乡级防保组织、 接种单位在每次接种儿童 信息录入完成后, 立即通过接种点客户端软件将个案信息上传国家信息管理平台。 儿童预防 接种信息管理系统覆盖全县,可以取消常规免疫接种率报表(验收评估合格后) 。
2. 5督导检查
国家每年将对部分省进行督导检查。各省、市、县定期对辖区系统建设工作进行督导。 各级应定期通过网站、 简报或文件方式反馈各地系统建设进展情况。 对成绩突出的地区给予 表扬或奖励,对工作开展较差、进展缓慢的地区给予通报批评。
2. 6技术支持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完成国家信息管理平台的升级和维护、 接种点客户端软件的升级 和发布、 使用国家接种点客户端软件的用户,在国家技术服务网站注册(www.ccimis.net ) , 可下载客户端软件安装包、用户操作手册、技术支持手册等服务 、 系统用户操作手册的更 新和发布、解决用户在系统使用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省、 市、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辖区接种点客户端软件用户技术咨询服务解决软件 使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2. 7考核与评估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开展辖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实施工作的督导检查。 各级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制定考核评估方案,定期对辖区系统实施工作进展和工作质量进行考 核。
六、信息报告规范及管理
信息报告规范及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包括信息登记与报告、 数据管理、 质量 控制、分析利用、系统安全与管理。
(一)信息登记与报告
分两种情况: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乡级防保组织或接种单位、 尚未实施儿 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乡级防保组织或接种单位
1、 实施系统的单位
1. 1登记报告信息内容(见 登记报告信息内容基本信息 表)
登记报告信息内容基本信息
登记报告信息内容疫苗接种信息
1。 2 实施单位的工作程序与方式
乡级防保组织、 接种单位通过接种点客户端软件建立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档案, 及时录入 和更新每次接种的相关信息, 并及时将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上传国家信息管理平台。 乡级 接种单位在每次预防接种过程中,
利用接种点客户端软件从国家信息管理平台数据库中获得
流动儿童的接种信息,实现流动儿童的接种与信息共享。
登记报告与时限
1. 3预防接种信息的登记与录入
基本信息档案建立:儿童出生 1个月内,乡级防保组织、接种单位通过接种点客户端软 件录入儿童预防接种基本信息,建立儿童的预防接种基本信息电子档案。
疫苗接种信息的录入:乡级防保组织、接种单位须在每次接种完成后 5天内完成疫苗接 种信息的录入。 采用电子介质(如条形码或磁卡等)的乡级防保组织、 接种单位在每次接种 实施过程中及时进行信息录入。以村为单位接种的地区,村级接种单位在每次接种完成后 5天内将预防接种记录提交乡级防保组织,由乡级防保组织在 5天内完成疫苗接种信息的录 入。
1. 4预防接种信息的上报
上报内容:儿童编码、身份证号、出生证号、儿童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监护人姓名、 建档县国标、接种县国标、接种单位编码、建卡日期、接种信息(包括接种疫苗的编码、剂 次、接种日期和疫苗生产企业编码) 、上传时间和数据状态。
上报时限:乡级防保组织、接种单位在每次接种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录入完成后,立即通 过接种点客户端软件将预防接种个案信息上传国家信息管理平台。
2. 尚未实施系统的单位报告方式和时限
每月 5日前汇总上一个月儿童预防接种统计报表(见儿童预防接种统计报表,即《预防 接种工作规范》表 3-1-1) ,并上报属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过国家信息管理平台于每月 10日前录入上报
注 :此表新的《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将有改变 , 具体更改将以国家正式通知为准
(二)数据管理
数据管理包括数据审核、数据订正、数据补报、数据查重情况。
1、数据审核
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乡级防保组织、 接种单位应在每次接种前对接种儿童 的既往接种信息进行审核, 每周对所有管理儿童接种信息进行审核, 检查数据有无错项、 漏 项和逻辑错误, 对有疑问的录入信息及时向相关人员核实, 确保录入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每周通过国家信息管理平台审核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
统的乡级防保组织、 接种单位上传的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 检查数据有无错项、 漏项和逻 辑错误。
市(地)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每月 15日前通过国家信息管理平台审核县级疾病预防控 制机构录入的尚未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乡级防保组织、 接种单位报告的儿童预 防接种统计报表。
省、市(地)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每月通过国家信息管理平台审核以市(地) 、县为单 位儿童预防接种数据的完整性、及时性和准确性。
数据订正
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管理的乡级防保组织、接种单位和县、市级疾病预防机构, 在数据审核过程中如果发现有错项、 漏项和逻辑错误的数据, 须告知相关责任填报人对数据 予以订正,并及时将订正数据上传到国家信息管理平台。
2、 数据订正
儿童的疫苗接种信息(疫苗编码、剂次、接种日期和疫苗生产企业编码) ,应在数据上 传后 7天内完成订正;上传超过 7天以后,疫苗接种信息不再允许订正。
3、数据补报
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乡级防保组织、 接种单位, 发现未建立预防接种电子 档案的适龄儿童,应及时将儿童的基本信息和疫苗接种信息录入到接种点客户端软件系统, 并及时补充上传到国家信息管理平台。
对于已经建立了预防接种电子档案、但未将数据上传到国家信息管理平台的适龄儿童, 尤其是流动儿童,需及时补充上传到国家信息管理平台。
发现尚未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乡级防保组织、 接种单位缺报儿童预防接种 统计报表时,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督促其进行补报, 并通过国家信息管理平台及时录入 上报。
4、数据查重
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乡级防保组织、 接种单位应在每次上传数据之前通过 接种点客户端软件对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进行查重, 并及时向相关人员核实, 删除错误的 重复记录。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每月通过国家信息管理平台, 对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 的乡级防保组织、 接种单位上传的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进行查重, 督促乡级防保组织、 接 种单位对数据进一步核实,删除错误的重复记录。
(三)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包括数据的质控和管理质控。
1、数据质控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每月通过国家信息管理平台, 对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 的乡级防保组织、接种单位上报的个案数据质量进行分析。
分析指标包括信息管理系统覆盖率、上传信息及时率、上传完整率等。
督促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乡级防保组织和接种单位提高预防接种信息录入和上报的 质量,扩大信息管理系统覆盖率。
2、管理质控
省、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经常开展数据的检查复核工作,检查辖区内儿童预防 接种证记录或预防接种统计报表与国家信息管理平台的相应数据是否一致。
(四)分析利用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每月利用国家信息管理平台对本辖区的儿童预防接种数据进 行统计分析;每年 1月份对上年度全年的预防接种实施情况进行总结。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同时撰写儿童预防接种情况分析报告, 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 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同时向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乡级防保组织、 接种单位进行 反馈。
乡级防保组织、 接种单位应每月利用接种点客户端软件对本辖区儿童预防接种数据进行 统计分析;每年 1月份对上年度全年的预防接种实施情况进行总结。
(五)系统安全与管理
系统安全与管理包括数据安全和系统管理两部分情况。
1、数据安全
儿童预防接种证由儿童监护人长期保管; 儿童预防接种卡由乡级防保组织、 接种单位保 管,保管期限应在儿童满 7周岁后再保存不少于 15年;儿童预防接种电子档案由乡级防保 组织、接种单位长期保管。
乡级防保组织、 接种单位应在完成每次接种的信息录入和上报后的当天, 对儿童预防接 种信息的电子档案进行备份,并妥善保存。
儿童预防接种个案的基本信息除用于预防接种服务外, 未经儿童监护人同意, 不得向其 他人员提供。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乡级防保组织、 接种单位应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资料按照 《预 防接种工作规范》的有关规定纳入档案管理。
2、系统管理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辖区内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用户权限的维护, 制定相 应的制度,加强对信息管理系统的帐户安全管理。
计算机要专人管理, 信息管理系统使用人员未经许可, 不得转让或泄露系统操作帐号和 密码。发现帐号、密码已泄露或被盗用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更改密码,同时向上级疾病预 防控制机构报告。
各地应建立健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查询、 使用制度。 其他政府部门和机构查询儿童预防 接种信息资料,应经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乡级防保组织、 接种单位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后, 应对安装接种点客户端软 件的计算机同时安装能及时网络升级的正版杀毒软件。
预防接种服务和管理人员不得随意利用安装有接种点客户端软件的计算机浏览与工作 无关的网页或做其他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工作流程
七、其他信息管理系统
(一)疫苗和注射器管理系统,
疫苗和注射器使用管理是免疫规划管理极为重要的基础工作,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以 下简称《规范》 )对此作了明确规定和要求。结合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实施,加快疫苗和注 射器管理系统的建设工作, 实现全国疫苗和注射器信息的网络报告管理, 建立疫苗和注射器 信息电子档案; 动态监测和追踪疫苗和注射器出入库与库存情况, 为免疫规划的科学管理和 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加强疫苗和注射器的信息报告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系统的工作目标
1.12008年底以前全国所有的省、市、县级实现疫苗和注射器计划和出入库信息的网络 报告管理。
1.2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实现乡级的疫苗和注射器计划和出入库信息的网络报告管理。
2. 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系统由二部分组成,包括疫苗管理、注射器管理
2. 1疫苗管理
“疫苗管理”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对疫苗的批次及出入库管理。包括:NIP 疫苗计划、疫 苗出入库管理,疫苗出入库查询,统计分析。
2. 1. 1NIP 疫苗计划
该模块主要完成的功能是通过选择“地区” , “计划年度”实现对具体地区在某年度内 NIP 疫苗计划信息的查询。同时,也可以对 NIP 疫苗计划的信息执行添加、查看、修改和删 除操作。
2. 1. 2疫苗出入库管理
该模块主要完成的功能是实现对疫苗批次信息及出入库信息的查询。 同时,
也可以添加
疫苗批次信息与疫苗出入库信息,用户只能修改 , 删除自己录入的疫苗批次信息 , 同时能查看 到全国范围内的批次信息和登陆用户所属机构的疫苗出入库情况。
2. 1. 3疫苗出入库查询
该功能根据不同的查询条件:统计地区,时间范围,疫苗名称及疫苗种类,疫苗属性, 生产企业, 批号, 显示过期批次, 显示零库存进行不同的组合查询出本级与下级地区的疫苗 出入库情况。
2. 1. 4统计分析
疫苗计划数量:该功能根据不同的查询条件:地区(国家、省、市、县) ,年度,疫苗 种类、综合统计进行组合查询出疫苗计划数量的统计。
疫苗出入库数量:该功能根据不同的查询条件:地区(国家、省、市、县) ,统计时间 范围,统计类型(疫苗名称、疫苗种类、综合统计) ,疫苗属性进行组合查询出疫苗出入库 数量统计表。
疫苗过期预警:该功能根据不同的查询条件:地区(国家、省、市、县) ,即将过期的 天数、已经过期的天数进行组合查询出疫苗过期预警情况。
2. 2注射器管理
包括 NIP 注射器计划,注射器出入库管理,注射器出入库查询,统计分析。
2. 2. 1 NIP注射器计划
该模块主要完成的功能:通过选择“地区” , “计划年度”实现对具体地区在某年度内 NIP 注射器计划信息的查询。同时,也可以对 NIP 注射器计划的信息执行添加、查看、修改 和删除操作。
2. 2. 2注射器出入库管理
该模块主要完成的功能是实现对注射器批次信息及出入库信息的查询。 同时, 也可以添 加注射器批次信息与注射器出入库信息,用户只能修改 , 删除自己录入的注射器批次信息 , 同 时能查看到全国范围内的批次信息和登陆用户所属机构的注射器出入库情况。
2. 2. 3注射器出入库查询
该功能根据不同的查询条件:统计地区,时间范围,注射器属性,注射器类型 , 生产企 业,批号、规格 (ml/支 ) ,显示过期批次,显示零库存进行不同的组合查询出本级与下级地 区的注射器出入库情况。
2. 2. 4统计分析
包括注射器计划数量,注射器出入库数量,注射器过期预警。
注射器计划数量:该功能根据不同的查询条件:地区(国家、省、市、县) 、年度、综 合统计、注射器类型、规格(ml/支)进行组合查询出注射器计划数量的统计。
注射器出入库数量:该功能根据不同的查询条件:地区(国家、省、市、县) ,统计时 间范围,注射器类型, 规格 (ml/支 ) ,综合统计,注射器属性进行组合查询出注射器出入库数 量统计表。
注射器过期预警:该功能根据不同的查询条件:报告地区(国家、省、市、县) ,即将 过期的天数、已经过期的天数进行组合查询出注射器过期预警情况。
(二) AEFI 管理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AEFI ) 管理的主要功能是实现 AEFI 个案报告卡、 群体性 AEFI 登记表与 AEFI 个案调查表的管理。
1、 AEFI 个案查询 /录入
该模块主要完成的功能:通过查询条件实现对 AEFI 个案报告卡及个案调查表的查询。 同时也可以添加 AEFI 个案报告卡及 AEFI 个案调查表的信息,对具体 AEFI 个案报告卡进 行查看、修改和删除操作,同时对 AEFI 个案报告卡及 AEFI 个案调查表具有查重的功能,
也可以对 AEFI 个案关键变量缺失进行查询。
2、群体性 AEFI 查询 /录入
该模块主要完成的功能:通过查询条件实现对群体性 AEFI 登记表的查询。也可以对群 体性 AEFI 登记表执行添加、修改、查看和删除操作,同时对群体性 AEFI 登记表有查询、 添加个案的功能。
3、统计分析
包括:AEFI 分类, AEFI 报告县数, AEFI 季节分布, AEFI 年龄分布, AEFI<1岁儿童 月龄分布统,="" aefi="" 间隔分布,="" aefi="" 疫苗分布,="" aefi="" 疫苗批号分布,="" aefi="" 临床诊断分布,="" 一般反应的症状分布,="" aefi="" 报告="" 查及时率,="" aefi="">1岁儿童>
4、 AEFI 监测系统实施过程
1) 2007年在国家平台上开发 AEFI 监测系统,实现 AEFI 个案的网络直报管理;
2)从 2007年 8月开始在 5个省的县级 AEFI 监测点投入运行
3) 2008年 1月,对省级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了 AEFI 监测系统培训
4)从 2008年开始使用网络直报系统上报 AEFI 个案监测数据
(四)单病 /专病监测系统
1、 2007年在国家平台上开发乙脑、流脑的单病 /专病监测系统;
2、制订乙脑、流脑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
3、举办全国乙脑、流脑的单病 /专病监测系统培训班;
4、从 2007年 6月开始报告乙脑病例个案调查信息;
5、从 2008年 1月开始报告流脑病例个案调查信息;
(五)用户档案管理
“用户档案管理” 的主要功能:县、 市级 cdc 填写用户档案表并审核, 然后省级 cdc 审核, 最后国家 cdc 审核达到终审时,把此条用户档案表维护到接种单位中。
该模块主要完成的功能:通过县(区、市) 、市级 CDC 填写用户档案表,上级逐步审 核达到终审后,审核过的那条用户档案表就维护到了接种单位表中。
(六)将要完成的项目
1、常规免疫接种率报表系统
未实现个案化地区由县级直报,国家信息管理平台完成与个案系统整合
2、麻疹个案、乙肝个案、 AFP 监测等免疫规划针对疾病个案管理将在国家信息管理平 台上完成。
3、冷链设备管理等也将在国家信息管理平台上实现。
范文二: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制度 社区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管理制度
一、制定本制度依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传染病防治法》。
二、免疫规划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规范预防接种工作行为和信息管理~建立和完善适合新形势发展的全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方便儿童接受免疫服务。
三、工作目标是依托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网络平台~形成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数据中心~建立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乡级防保组织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接种单位实施预防接种信息管理。
四、以乡,社区接种点,为单位建立和运行系统~实现国家信息管理平台的数据上传。实现对流动儿童异地接种信息的共享。
五、对辖区内儿童预防接种信息进行动态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为行政管理部门决策提供信息服务。
六、满足基层接种点对儿童预防接种服务基本管理的信息需求。
七、规范预防接种工作行为~方便儿童接受免疫服务。
八、实施软件操作的人员经过培训~持有合格证方可上机操作~并参加定期培训。
九、乡级防保组织和接种单位按照上级下发的单位编码和注册码安装和使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接种点客
户端软件。
十、建立儿童基本信息档案~客户端软件用户对本辖区内所有2007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包括儿童基本信息、接种记录、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等,进行录入~为每名儿童建立全国统一的18位儿童编码~并在现有的儿童预防接种证上粘贴对应的条形编码~方便系统自动识别和登陆。
十一、客户端软件用户为本辖区内新出生儿童填写《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登记表》,见附表3,,建立全国统一的18位儿童编码~同时办理线装预防接种证~粘贴条形编码~并通过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客户端软件及时录入~建立儿童基本信息档案。
十二、以村为单位接种的地区~村级接种单位在完成接种后5天内将预防接种记录,2007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儿童为原预防接种卡片~新出生儿童为《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登记表》和线装预防接种证,提交乡级防保组织~由乡级防保组织在5天内负责数据录入、打印和上传~并及时将接种记录返回村级接种单位。
十三、乡级接种单位在接种日当天通过接种儿童的条形编码,或儿童编码,完成系统登陆~及时进行数据录入、打印~并在5日内通过接种点客户端软件上传。
十四、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运行的一定时期
内~各级仍要通过免疫规划监测系统完成常规免疫接种率报表的上报。
十五、完成接种数据录入后~不得随意修改记录,每次接种数据录入结束后及时将数据备份到移动硬盘中~并妥善保管~确保设备、数据安全。
十六负责对本单位预防接种人员进行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报告制度的培训。
十七、负责辖区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的收集、登记、录入和上报。
十八、负责客户端软件日常维护和数据备份~确保系统和数据安全。
十九、各单位对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工作设备正确使用,定期维护。
范文三:核查预防接种信息通知
武疾控发〔2010〕80号
武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于对全县所有预防接种单位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进行核查的通知
各医疗卫生单位:
根据《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建设是免疫规划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县在省、市和县级开展的历次督导检查中~发现全县村级接种单位普遍存在只重视接种疫苗不重视预防接种信息记录的现象~充分暴露了我县乡、村两级免疫规划管理工作存在严重问题,而儿童预防接种信息不规范的问题已严重影响了我县免疫规划工作的有序开展。为巩固我县免疫规划工作成果~规范接种流程~降低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发病率~完善并进一步规范免疫规划工作资料管理~结合我县实际~决定对全县各级预防接种单位的儿童预防接种卡、册预防接种信息进行核查~现将有关事
宜通知如下:
一、核查目的
1、了解下发疫苗量与预防接种登记数据、接种报表数据是否相符~以掌握疫苗的供应与使用情况。
2、了解儿童预防接种卡、册记录的预防接种信息是否一致~对全县各乡级接种管理单位的工作等次进行排序。
3、了解有住院分娩的医疗单位的乙肝疫苗、卡介苗疫苗领取量和使用量是否一致~是否及时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4、促进全县免疫规划工作向规范化方向发展~完善和加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建设~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卡介苗及时接种率~提高乡、村二级预防接种人员的免疫规划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
二、核查对象
1、儿童预防接种卡、册核查对象:2003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出生的适龄儿童。
2、住院分娩新生儿核查对象: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出生的新生儿。
三、核查方法:乡镇自查与县级集中核查。
1、在2011年1月9日前~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根据《天水市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规定的接种对象和免疫程序~完成2003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儿童预防接种卡、册接种信息记录的初步核查,有
住院分娩的医疗机构~还要核查妇产科领取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数~与新生儿接种登记数相核对,并将核查报告报至县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
2、县疾控中心成立核查工作组~根据《天水市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规定的接种对象和免疫程序~对2010年1-12月下发至各乡镇和预防接种点的疫苗下发单、儿童预防接种卡、册等资料进行全部核查。
四、各医疗机构携带的核查资料
1、预防接种卡、册~以乡镇为单位~由防疫专干携带本乡镇,包括社区、武泥厂职工医院,201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各乡镇和接种点的疫苗下发单、2004年1月1日至今的儿童预防接种卡、册等资料到县疾控中心参加核查。
2、有住院分娩的医疗机构~携带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妇产科领取乙肝疫苗和卡介苗的登记簿~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记录簿及接种三联单等资料到县疾控中心参加核查。
3、各乡镇和社区开展住院分娩、承担免疫规划工作的~同时携带以上资料。
五、核查时间:2011年1月10,25日~各单位的具体核查时间以电话通知为准。
六、其它事宜:各单位防保专干参加核查所发生的交通
费用由各单位负责报销~住宿费用由县疾控中心统一提供。各单位所有提交资料的安全由本单位防保专干负责。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主题词:免疫规划 冷链运转 督导报告
抄送:市疾控中心 县卫生局
武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0年12月28日印
共印30份
范文四:预防接种信息管理制度
预防接种信息管理制度
一、管理要求
1、有免疫规划工作专用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安装在接种门诊(点)工作区域~禁止挪用和安装在其他工作场所。配置接种单位使用的《全国儿童免疫接种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客户端软件。
2、指定专人管理。及时更新杀毒软件~定期杀毒~保障本部门计算机数据的安全运行,随时检测、清除计算机病毒和有害数据。
3、数据上传前、数据修改后、电脑故障需重新安装或软件升级前~必须及时做好数据备份,每次备份~必须为硬盘和优盘双重备份~且优盘单独保存。
二、信息资料收集
1、人口资料:辖区内总人口数及15岁以下各年龄组人口构成资料,年出生人数~死亡人数、各月出生人数,建卡人数~建证人数,儿童流出~流入情况,托幼机构、学校数及学生人数。
2、疫情资料: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免疫史。
3、接种资料: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应种人数、实种人数、接种率(包括基础免疫、复种/加强免疫、群体性接种、应急接种等)、未种原因分析,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和事故调查处理等资料,未实行以乡为单位接种的地区,还应掌握辖
区内接种单位数量、分布、接种人员资料。
4、第一类疫苗的使用计划和第二类疫苗的购买计划、疫苗接收、购进记录和使用情况等。
5、冷链设备及接种器材使用管理资料。
6、各类宣传、培训、督导资料。
三、信息统计报告
1、每月5日前~向上级疾控中心上报上月疫苗接种情况数据统计~包括表1,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接种情况报表,、表2,第二类疫苗接种情况报表,、表5,第一、二类疫苗接种情况汇总报表,。
2、每年1月5日前~对本年度使用疫苗、耗材、器材设备情况进行统计~填写相关报表~上报县疾控中心。
3、每年1月10日前完成本辖区免疫规划工作总结~接种率调查及冷链基本情况表~定期上报生物制品使用计划。
4、每年的2月15日前~向上级疾控中心上报本辖区年报统计表。
5、每年11月~向上级疾控中心上报冷链设备更新统计表。
四、资料保管
所有信息资料须有完整记录~以备本级和上级查询。
1、文字资料
各预防接种门诊实行档案化管理。根据资料数量~每半年整理1次~年底分类装订成册~独立建档立卷~登记编号。在本单位由经培训合格的专业人员妥善保管。
2、计算机管理
建立标准、规范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按照国家、省、市要求的数据标准上报各类数据~为国家免疫规划各种资料提供存储、管理、数据传输和服务~各类数据库资料需随时备份保存。
3、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如有更换、要作好档案及计算机交结工作。
五、信息保密制度
预防接种信息数据属保密信息~应做好保密措施~设定登录密码~不得泄露密码~不得将计算机内资料泄露给无关人员。如发现失、泄密现象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在数据采集、传输和加工中违反以上规定~给社会或个人造成影响的~对直接责任人要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范文五: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信息化要求
信息化管理的一些要求
1、乡镇至少有1人熟悉微机操作,且负责信息化管理工作,有下文。
2、配发的电脑及打印机必须用于此工作,不得挪用,不得在此电脑上装其它系统以免引起数据库冲突,造成本系统无法使用。 电脑及打印机张贴免疫规划专用的管理标签。
3、有《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接种点客户端用户档案表》, 并加盖公章存档。
4、对录入的数据要及时进行备份,电脑及U 盘均应进行备份,每月30日前将本月的备份数据发到我处邮箱。
3、即时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录入“信息系统”。应在每轮预防接种完成后7日内录入。保证数据完整性。
4、乡镇必须保证2007年以后出生的建卡儿童全部录入系统中(包括临时接种儿童、流动儿童),有时间的乡镇应尽可能将儿童扩大到2004年以后出后的儿童。录入率100%。
5、准确性:疫苗接种时间必须卡、证、机相符。
6、完整性:09年以后出生的儿童要把儿童接种疫苗的批号、生产企业、接种医师、接种部位等录入系统中。
7、居住属性及在册情况填写:应准确,每月运转结束后应及时清理上月儿童的在册情况,及时在系统中变更,以保证接种率统计的准确性。
8、熟悉应用应种儿童识别及通知、逾期儿童查询、数据导出、未种统计等功能(必须用系统的未种统计表代替手工写的完成情况记录表。注意:统计时应点预约通知,时间统计为下月的最后一天这样才能将整个月的儿童未种统计完整)
9、及时进行系统升级。
10、应在系统中录入疫苗的基础信息,以方便接种数据的录入。
11、填写2006年以来的人口构成。
12、如重装系统时应注意进行联合疫苗替代的更改维护、及在疫苗预约设定中将麻疹类疫苗全部打勾,以保证未种统计表导出时的准确性。
13、明确的几个基本问题:
基本属性:
◆常住=户籍为本乡镇的儿童;
◆暂住=户籍为外镇的儿童;
◆流动=户籍为外县的儿童。
在册情况:
◆异地接种=在本辖区居住但在外地接种;
◆临时接种=在本接种点只是暂时接种(但要及时更改在册情况,如儿童已不在本地应及时更改为临时外转或迁出);
◆本地=在本地居住超过3个月且在本地接种;
◆外地转来=从外辖区来本地且在本地接种;
◆空桂户=户口为本乡镇但长期不住在本地在外地居住。
◆临时外转=外出打工的儿童。
◆入托=读幼儿园的儿童;
◆死亡=已死的儿童;
◆迁出=两种情况1、如户籍为本乡镇的儿童,户口迁出;2、暂住、流动的儿童流出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