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个人所得税标准
(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㈠关于工资薪金所得应交个人所得税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应税所得=取得的收入-免税收入-费用扣除额 应交的个税=应税所得×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其中:
1、免税收入包括有:个人按照规定交纳的社会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等。
2、费用扣除额(即平常所说的所谓的“起征点”)自2008年3月1日起,全国统一执行2000元的标准。 ㈡年终奖个税算法: 年终奖计算分两种情况:
1.如果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扣除标准,年终奖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 如果低于标准,年终奖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例如: 李先生12月份工资为4000元,取得一次性年终奖36000元,他应缴税款为:按新计算方法:
以2000元标准计算,36000÷12=3000元,按照3000元查得对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分别为15%和125。那么年终奖应缴纳的个税 为:36000×15%-125=5275元。他当月工资应缴纳的个税为(4000-2000)×15%-125=175元,两项共计5450元。
范文二:个人所得税收取标准
个人所得税收取标准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扣除标准1600元/月(2008年3月1日起调高为2000元) 不超过500元的,税率5%,速算扣除数为0;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税率10%,速算扣除数为25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税率15%,速算扣除数为125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税率20%,速算扣除数为37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税率25%,速算扣除数为1375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为3375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35%,速算扣除数为6375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为10375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5%,速算扣除数为15375 二、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及计算方法(2008年3月1日生效)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表(一)
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1不超过500元的50 2500-2000的部分1025 32000-5000的部分15125
45000-20000的部分20375 520000-40000的部分251375 640000-60000的部分
303375 760000-80000的部分356375 880000-100000的部分4010375 9超过
100000的部分4515375
注:本表所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税法的规定,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2000元后的余额或者减除附加减除费用后的余额。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表(二)
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1不超过5000元的50 25000-10000的部分10250 310000-30000的部分201250 430000-50000的部分304250 5超过50000的部分356750
注: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对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是指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是指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
4、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具体办法为:个人取得劳务报酬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一次超过20000元不足50000元的部分,按税法规定计算的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0000元的部分,加征十成。因此,劳务报酬所得实际上适用20%、30%、40%的三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见表(三)。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表(三)
级数每次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1不超过20000元的200 220000-50000的部分302000 3超过50000的部分407000 5、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
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1、计税依据
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是个人取得的总收入减去税法规定的扣除项目或扣除金额之后的余额。
中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采取分项确定、分类扣除,根据所得的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定额、定率和会计核算三种扣除办法。其中:(1)对工资、薪金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涉及的个人生计费用,采取定额扣除的办法;(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财产转让所得,涉及生产、经营及有关成本费用的支出,采取会计核算办法扣除有关成本、费用或规定的必要费用;(3)对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所得、财产租赁所得,采取定额和定率两种扣除办法;(4)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不得扣除任何费用。
2、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1)、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税方法
应纳税所得额
工资、薪金所得以个人每月收入额固定减除2000元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月工资、薪金收入-2000元
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确定附加减除费用2800元。其个人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月工资、薪金收入-2000元-2800元
附加减除费用所适用的具体范围是:
?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的外籍人员;
?应聘在中国境内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中工作的外籍专家;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者受雇取得工资、所得的个人;
?财政部确定的其他人员。此外,附加减除费用也适用于华侨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
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或=(每月收入额-2000元或4800元)×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3、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的计税方法
应纳税所得额
对于从事生产经营的个体工商业户,其应纳税所得额是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
(l)收入总额
个体户的收入总额,是指个体户从事生产、经营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所取得的各项收入,包括商品(产品)销售收入、营运收入、劳务服务收入、工程价款收入、财产出租或转让收入、利息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
以上各项收入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
(2)准予扣除的项目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从收入总额中扣除的项目包括成本、费用及损失。
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范文三:2011个人所得税标准
201年我1国将税起征个点从2000元上调3至050元使,缴纳个得的人数从税804万降到0了204万。那0个么人得税所究是竟么计算的怎?呢
计算公:式
个=[(工税-三资险金-一起点征*税)率]-算扣速除
1、工:资初即收入始合(同上所的写入收)
2三、一险:养金保老、医疗保险险失、业险、住房公积保(属金于五险金一工的伤险保生育保险不算和在里)这
3、起点征自:201年起,起1征点由200元0上至调5300
元4税、率:3由上涨%4到5,%7个等级,分别有与7不同区间的应纳个税额对应
5速算扣、除数由:上0到1涨3055也,7有等级,与不个税同率相对:应
个税税
表率
全
应纳月税 税额 速率算扣除不
超过1500元 3 % 0
过超1500至元4500 1元0% 015
过450超元0至900元 00%25 55超过
900元03至0005元25% 1005
超过5300元0至5005元 03%0275 0超过
55000元8至000元 35% 05505
超过8000元0 45 %3105
5
范文四: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
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
起征点是指税法规定的对征税对象开始征税的起点数额。课税对象数额达不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并超过起征点的,按全部数额征税。显然,某税种法定起征点标准的高低,直接关系该税种征税范围的大小、纳税人的多少。我国现行增值税和营业税制度中都有起征点的规定,目的在于将销售额或营业额过少的纳税人排除在征税范围之外,给予其税收优惠。比如,营业税的起征点幅度原来规定为:按期纳税的起征点为月营业额200元~800元,按次纳税的起征点为每次(日)营业额50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属税务机关在上述规定幅度内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地区适用的起征点。2003年将上述起征点修订为:按期纳税的起征点为月营业额1000元~5000元,按次纳税的起征点为每次(日)营业额100元。这一政策调整使得从事小额经营的纳税人得到了实惠,帮助众多个体经营者渡过了难关。
费用扣除标准则是指税法规定的准予在课税对象中扣除的免予征税的标准数额,即对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数额中固定免予征税的部分。凡是规定有费用扣除标准的,对费用扣除标准以内部分不征税,仅就超过费用扣除标准的部分征税。比如,个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2006年1月1日起为1600元、2008年3月1日起为2000元。如果某人每月取得工资收入2000元,2006年时应以400元(2000元-1600元)乘以5%计算纳税,2008年3月1日起则不纳税。 可见,费用扣除标准与起征点不同。从范畴看,费用扣除标准属于费用,不是所得,不属于征税范围。起征点则是应税收入,属于征税范围。规定费用扣除标准,是指无论课税对象的数额实际达到多高的水平,费用扣除标准以内部分都不会被列入课税对象的应税数额,而仅就超过费用扣除标准的部分计算缴纳税款。费用扣除标准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某税种的计税范围、计税金额的大小。规定起征点,则是指当课税对象的数额实际达到起征点标准时,连同起征点在内的全部课税对象数额都应该依法计算纳税。
把费用扣除标准说成是起征点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容易误导税收政策意图。起征点是对一部分人的特殊照顾,而费用扣除标准则是一种普遍性的优惠措施。起征点体现国家对收入较少的纳税人的特殊照顾,费用扣除标准则体现国家对纳税人的基本需要的照顾。把个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说成起征点,把本属于纳税人普遍享受的税收政策说成是一部分纳税人享受的税收政策,不利于税收政策意图的实现。另一方面,给税收政策的落实形成障碍。假如个人所得税的代扣代缴义务人按照起征点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税额,就会多扣纳税人的税款,而不明就里的纳税人则会遭受利益损失。
范文五:工资纳税标准——个人所得税
2007/6/18
工资纳税标准——个人所得税
算算你的个人所得税
(税前工资-1600)×税率=个人所得税税额级数??????????? 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500元的??????????????????????? ????? 5??????????? ??0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375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 ?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 30?????????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 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15375
好了,可能看的不明白,举例来说:
例1: 某人缴完四金后工资为800元,还没超过1600,不用缴税
例2: 某人缴完四金后工资为1800元,应纳税部分=1800-1600=200,属于第一级,
纳税200*5%=10元
例3: 某人缴纳完四金以后工资为2800元,应该纳税部分=2800-1600=1200,属于第二级,
纳税500*5%+(1200-500)*10%=95元
嘿嘿,看出分段的意思来了吧。
但是这样计算麻烦,所以有个快速公式,就是速算扣除数,1200*10%-25=95元,嘿嘿,一样吧,以后就不用这么麻烦的分段计算了,直接应纳税部分*税率 - 速算扣除数就可以了。
例4: 某人缴纳完四金以后工资为3800元,应该纳税部分=3800-1600=2200,属于第三级,纳税2200*15%-125=205元
您的月收入:10000 按照累进税率,计算如下:
--------------------------------------------------------------------------------
(1) 1600元-2100元部分(500)[5%] 纳税25元
--------------------------------------------------------------------------------
(2) 2100元-3600元部分(1500)[10%] 纳税150元
--------------------------------------------------------------------------------
(3) 3600元-6600元部分(3000)[15%] 纳税450元
--------------------------------------------------------------------------------
(4) 6600元-10000元部分(3400)[20%] 纳税680元
------------------------------------------------------------------------------
以1600元作为起征点取代过去800元的新《个人所得税法》已施行。 来自国家税务总局的扣除标准实施细则表明,除1600元之外,税前扣除的项目还包括三大类。
一是国家规定的三险一金,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二是单位给予的5种补助费用,即个人取得的独生子女补贴、托儿补助费,市内交通费、书报费和洗理费;
三是退休职工的工资和两院院士津贴等特殊津贴。
其中的书报费和洗理费等几种补贴,一定要在北京市财政规定的费用标准之内才能免税,如果单位超额发放、超出的部分一样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其实计算个税非常简单。一是要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即所有收入减除上述三类免税项目再减除1600元;计算出应纳税部分后,查看下表,这个数额属于应该按照哪级缴税标准,如为2999元,即在第3级,要按照15%的标准计算,计算结果再减除(速算扣除数),得到的即为应缴纳税额。
■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月工资、薪金收入-各项免税项目-1600元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常用)
“五险一金”的缴费比例是什么?
目前北京的相应缴费标准是:
养老保险缴费:单位20%(其中17%划入统筹基金,3%划入个人账户),个人8%(全部划入个人账户);
医疗保险缴费:单位10%,个人2%+3元;
失业保险缴费比例:单位1.5%,个人0.5%;
工伤保险根据单位被划分的行业范围来确定它的工伤费率,个人不缴;
生育保险缴费比例:单位0.8%,个人不缴。
公积金缴费比例:12%。原则上最高缴费额不得超过北京市职工平均工资300%。
(注“统筹基金”:在养老保险制度从国家—单位制逐渐向国家—社会制转变的过程中需要国家统筹,以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及人口老龄化等问题。(1)以企业缴费为主建立社会统筹基金;(2)由职工和企业缴费为主建立个人账户;(3)政府负担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费用。这种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半基金制有利于应付中国人口老龄化危机,逐渐分散旧制度到新制度的转轨成本,逐步实现由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到个人养老保险制度的转变。)
四险一金的缴纳额度每个地区的规定都不同,基数是以工资总额为基数。有的企业在发放时有基本工资,有相关一些补贴,但有的企业在缴纳时,只是基本工资,这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具体比例要向当地的劳动部门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