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汉字和世界上的古文字
汉字、汉语和中华文化
第一讲 汉字和世界上的古文字
一、汉字
汉字称为文字始于秦代的“书同文字”, 最早见于秦代的琅琊刻石。 许慎《说文解字》:“文,错画也,象交文。”“字,乳也,从子在宀下,子亦声。”“文”是一个象形字,甲金文都像人的正面形,中间画有交错花纹,表示在人的胸腹部纹身,汉字形体在不断演化,隶楷以后省略了交错花纹的部分。“文”的本义是纹身之纹,纹是一个后起字。“字”是会意兼形声字,房屋内有子出生,本义是生殖(乳也是生殖的意思) 。
许慎《说文解字〃叙》:“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按照许慎的意思,从描摹物体形状的图画演变来的象形字、抽象符号形成的指事字,形体结构是独体的,叫做文。这是由文的纹饰引申为物象意义的。其后由象形字、指事字互相组合,构加部分都作为形符的会意字,即所谓形相益;构加部分都作为声符的形声字,即所谓声相益。这些合体结构的,叫做字。这是由字的本义生殖引申为文字形体孳乳意义的。并且以为“文”是仓颉初造汉字时的形体,“字”是后来“文”发展的结果。
二、文字学
文字学是语言学分支之一,以文字为研究对象,研究文字的性质、体系、起源、发展、形体与音义的关系、正字法、文字的创制与改革、个别文字的演变等。广义的文字学,全面研究字的音形义,相当于小学,即除文字外,还包括音韵、训诂等的研究。
文字学可以分为普通文字学和个别文字学。
以世界上所有文字为研究对象,研究世界文字结构、性质分类、发生、演变的共同规律的,叫普通文字学,也可以称为一般文字学。这一领域研究难度较大,要通晓世界上主要文字,或掌握世界上主要文字资料,是不大容易的,尽管英、美、俄的个别学者一直在努力,但成果不多。可参考的著作有:美〃卡兹纳著,黄长著译《世界的语言》(The Languages of the World)、D.Crystal 《剑桥语言百科全书》(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Nicholas Ostler《世界的帝国》(Empires of the World,A Language History of the World)等。
以某一种记录语言的文字为研究对象的,叫个别文字学。世界上绝大多数文字学著述,都是个别文字学,汉字学是其中之一。
古文字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古文字研究它所记录的语言,探寻古代语言的真相。世界上主要的古文字研究有四种:埃及古文字、楔形文字、古汉字、玛雅文字。这些古文字历史悠久,至今至少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有专门的、个别的文字学进行研究。世界上其他语言,因其用表音符号记录,附属于语言的研究,所以未有专门的文字学对其进行研究。
古埃及圣书文字(Egyptian Hieroglyphics,3100BC —425AD ),刻写在石碑、金字塔、古埃及法老墓里用于祭神的庄严文字。波斯的入侵,冲断了它的文字、文化、甚至语言。今埃及人讲阿拉伯语,不懂古埃及语的知识,所以圣书文字在埃及历史上是截断的。古埃及文字是逐渐抽象的表音化的一种文字,还带有表意的痕迹。
楔形文字(Cuneiform ,3500—331BC ),也叫钉头字、丁头字,发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也称两河流域。英语的Cuneiform 源于拉丁语,是cuneus (楔子)和 forma (形状)两个单词构成的复合词。一种文字可以记录不同的语言。楔形文字曾记写苏美尔、巴比伦、亚述、赫梯、波斯等多种语言,这些语言所属
语系不同,苏美尔语、巴比伦语属于闪含语系,赫梯语、波斯语则属于印欧语系。楔形文字的记写方法是使用削尖的芦苇杆或木棒在软泥板(未干的粘土方块)上刻写,软泥板经过晒或烤后变得坚硬,不易变形,文字笔画大都为具三角形的线条,形同楔形。书写、解读的顺序为从上到下,从右至左,是相当成熟的文字。
甲骨文(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1300BC —),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腹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或者是否应验。卜官在占卜时,用燃着的紫荆木柱烧灼钻凿巢槽,使骨质的正面裂出“卜”形状的裂纹,这种裂纹叫作“卜兆”,是据以推断卜问事情吉凶的依据。中文的命名源于它所使用的介质,英文命名则是根据它的功能。Oracle 指神谕,把神的旨意刻写在骨头之上。甲骨文距今已有3300年历史,最早发现于河南安阳小屯村(殷代都城遗址)。其后,金文,竹简虽改变了书写的媒介,但文字的结构、形体一脉相承,往后继承甲骨文的小篆、隶书至今,书写形式从未中断,一直被延续使用。四大古文字中的甲骨文是唯一流传至今的文字,其他三种文字的发展都中断了。
玛雅文字(Mayan writing system,200BC —900AD ),是最年轻的古文字,于墨西哥热带雨林中发现了玛雅遗迹。玛雅文字不是笔画发达的文字,字形是象形文字和声音的联合体,保留着明显的图形性质,读起来像连环画一样。
范文二:古文字学教程(上)2013
古文字学
参考书目:
1.唐兰《古文字学导论》齐鲁书社, 1981年。
2.李学勤《古文字学初阶》 ,中华书局, 1985年。
3.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 ,文物出版社, 1987年。
4.陈伟湛、唐钰明《古文字学纲要》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88年。
5.朱顺龙、何立民《中国古文字学基础》 ,上海社会科学 院出版社, 2004年。
6.刘翔等《商周古文字读本》 ,语文出版社, 1989年。
讲课章节:
第一章:商周甲骨文
第二章:商周金文
第三章:战国文字
第四章:古文字考释方法
第五章:古文字学简史
引 言
古文字学 以古漢字和各種古漢字資料為研究對象的學 科。
古文字的範圍
1. 按照中國傳統文字學的觀點﹐古文字指先秦時代的 漢字。
2. 現代的文字學者多數認為秦統一後的篆文﹐即所謂 小篆﹐也應該劃入古文字的範圍。
3. 20世紀 70年代以來﹐有不少秦和西漢早期的簡牘 和帛書出土。 這些簡帛上的隸書﹐字形還保留著篆文的不少 特點﹐跟後來成熟的隸書有明顯區別﹐因此有人主張把秦 和西漢早期的隸書也看作古文字。 按照這種意見﹐古文字可 以說是隸書成熟之前的漢字。
古文字學的內容
在中國﹐對古文字的研究開始得很早﹐但是﹐長期以 來是包含在作為“小學”一部分的傳統文字學和以古銅器和 碑刻等為主要研究對象的金石學裡的﹐一直到 20世紀才有 “古文字學”的名稱。
人們所說的古文字學﹐內容並不一致﹐大體上可以分
為廣義和狹義兩種。
廣義的古文字學 既包括對古文字本身的研究﹐也包括 對各種古文字資料的研究。 後一方面的研究繼承了金石文字 之學的傳統﹐主要以各種古代遺留下來的實物上的古文字 資料 (如甲骨卜辭﹑銅器銘文等 ) 為對象﹐著重於釋讀這些 資料﹐弄清它們的性質﹑體例和時代﹐並闡明研究這些資 料的方法﹐這方面的研究也有人認為應該稱為 古銘刻學 。 在 廣義的古文字學裡﹐這方面的研究往往被視為重點。
狹義的古文字學 主要以古文字本身為對象﹐著重研究 漢字的起源﹐古漢字的形體﹑結構及其演變﹐字形所反映 的本義以及考釋古文字的方法。 狹義的古文字學是文字學的 一個分支。
古文字資料的種類很多。 按照所研究的資料的範圍﹐古 文字學已經形成了甲骨學 (以研究殷墟甲骨卜辭為主 ) ﹑殷 周銅器銘文研究﹑戰國文字研究﹑秦漢簡牘帛書研究 (如去 掉“秦漢”二字﹐可以包括對戰國簡冊帛書的研究 ) 等分支。 古文字學跟其他學科的關係 古文字學跟不少學科有密 切關係。
它跟 考古學 的關係是顯而易見的。 古文字資料有很多是 考古發掘所提供的﹐而且發掘記錄對這些資料的研究往往 有很大用處。 反過來看﹐這些資料對判斷有關墓葬或遺址的 性質和時代﹐也往往能起很重要的甚至決定性的作用。 器物
上的銘文對研究這些器物本身也極為重要。
要考釋古文字或通讀古文字資料﹐ 語言文字學 方面的 知識是必不可少的。 舉例說﹐如果不懂先秦語音﹐對先秦古 文字資料裡的通假現象就無法正確理解。 反過來看﹐古文字 資料和古文字本身﹐對研究先秦以至秦漢的語言也有極其 重要的意義。 例如要研究商代語言﹐就幾乎只能根據商代的 古文字資料。 古文字的字形對研究上古的詞義和語音也有很 大用處。古文字在文字學上的重要性就更不用說了。 此外﹐ 古典文獻學 ﹑ 古史 (包括古文化史 ) 學 以至 民族 學 等方面的知識﹐對通讀古文字資料和考釋古文字也都是 需要的。 同時﹐古文字資料和古文字本身﹐也都能為這些學 科提供重要的研究根據。
在古文字學和上述各種學科之間﹐存在著明顯的相互 促進的關係。
第一章 甲骨文 第一节 殷墟甲骨文研究概况
一、甲骨文与甲骨学
1949年以前, 出土甲骨文的地点 , 只有殷墟一处。 因此 很少有人在 “甲骨文” 这个名称上再加上 “殷墟” 二字。 1949年以后,甲骨在其他地区也相继被发现 。
1953年在 郑州二里岗 出土了少量商代甲骨文 (《文物参 考资料》 1954年 5期 ) 。
1954年在山西省 洪洞县坊堆村 (《山西省洪洞县坊堆村 古遗址墓葬群清理简报》 , 《文物参考资料》 1955年 4期 ) 、 1956年在陕西省 长安县张家坡 、 1975年在北京 昌平白浮 西 周墓 (《北京地区的又一重要考古收获》 , 《考古》 1976年 4期 ) 、 1977年在陕西省 岐山县凤雏村 , 1988年在湖北省 襄樊 檀溪村 (《西周有字卜骨在襄樊出土》 , 《中国文物报》 1989年 2月 24日 ) 、 1991年在河北省 邢台南小汪 (《邢台南小汪 周代遗存的发掘》 , 《文物春秋》 1992年增刊 ) 、 1995— 1996年在北京 房山琉璃河 遗址 (《北京琉璃河遗址发掘又获重大
成果》 , 《中国文物报》 1997年 1月 12日 ) 等地也先后出土了 一些周代甲骨文,不过数量一般都很少。
只有在岐山、扶风两县间的周原遗址所出数量最多,仅 岐山县凤雏一地就发现甲骨一万多片,其中有字甲骨近 300片。 这些甲骨上的文字一般都较少而且字体纤小,需放大 5倍才能辨认 (王宇信《西周甲骨探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年。 徐锡台 《周原甲骨文综述》 , 三秦出版社 1987年 ) 。 因此,今天所说的“甲骨文” ,其时间和范围都发生了 改变。 它不仅指商代也包括周代刻 (偶尔也有写的 ) 在龟甲兽 骨上的文字。 我们这里所要介绍的只限于殷墟甲骨文。
“殷墟” 是商王朝晚期都城的遗址, 在今天河南省安阳市 西北小屯村一带。 《史记·殷本纪》正义引《竹书纪年》曰:
“盘庚迁殷,至纣之灭,二百五十三年,更不徙都。 ”殷墟 当时作为晚商都城,共经 8代 12王,历时 253年。年代约 当公元前 14世纪至公元前 11世纪。
甲骨文的名称 叫法很多。例如“甲文” 、 “龟甲文” 、 “龟版 文” 、 “龟甲文字” 、 “龟刻文”等。 由于甲骨文 不仅刻写在龟 甲上,而且还有写刻在兽骨上的,称“龟甲文”显得不够全 面,故又叫作“契文” 、 “殷墟书契” 、 “殷契”等。 又由于 甲 骨文不仅有用刀契刻的,同时还有少量用毛笔写的,称“契 文” 等也显得不够全面, 故又叫作 “贞卜文字” 、 “甲骨卜辞” 、 “殷墟卜辞”等。 但是,甲骨 文除多为占卜之辞外,还有少 量是记事刻辞, 故这几种名称也谈不上确切。 相比之下, “甲 骨文”是最恰当的名称 。所谓“甲”就是龟甲,主要使用龟 腹甲,间或用龟背甲;所谓骨,主要指的是牛的肩胛骨。
▲ 甲骨文的各類異稱 :
1.龜、龜甲、甲文、龜版文、龜甲文、龜甲文字; (命名缺點:忽略了骨的部分)
2.契、契文、殷契、龜刻文、甲骨刻文、甲骨刻辭; (忽略了有些是寫而未刻)
3.貞文字、貞卜文字、卜辭、甲骨卜辭、殷卜辭、殷虛卜辭; (忽略了許多是記事文字)
4.龜甲獸骨文字; (忽略了還有極少數人頭骨6片→《殷墟甲骨文引論》 P132有照片、拓 片)
5.殷虛書契、殷虛文字、殷虛遺文; (忽略了殷虛出土的銅器、玉器、石器、陶器上也有 文字; 忽略除了殷虛外, 陜西岐山鳳雛村出土了大量西周甲骨,除此之外, 河南和陜西的其 他地區,以及山東、河北、山西各省皆有少量甲骨文出土。 )
6.商簡(誤以為乃竹簡碳化) 。
小結:最恰當:甲骨文、甲骨文字。
甲骨文的数量是以“片”来统计的 。甲骨埋藏于地下,历 经三千年之久,质地脆弱,出土后往往一版断为数片。到了
古董商手中,又被分隶数家,不断流动转手,所以要精确统 计是很不容易的。 50年代初, 陈梦家曾估计为 10万片 (解放 后甲骨的新资料和整理研究 ) , 《文物参考资料》 1954年 6期 ) 。 近年来,胡厚宣根据统计指出,目前全世界收藏的甲 骨大约有 15万片左右 。若每片以 10字计算,总字数已超过 100万字。 它大体上能够反映商代后期使用文字的情况 (《八 十五年来甲骨文材料之再统计》 , 《史学月刊》 1984年 5期; 《 90年来甲骨资料的新情况》 , 《中国文物报》 1989年 9月 1日 ) 。
甲骨的綴合
▲甲骨骨版的綴合:
商代所使用的刻辭版材料,種類繁雜,數量多得難以詳細統計。它們的出土情況,又極為 複雜,有的集中一處,有的分散各地。當它們出土時,有的就已經斷碎了。斷碎了的骨版, 自然造成了文辭殘缺,內容失真,給甲骨刻辭的研究,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甲骨斷裂、失散的原因:
1. 卜骨,必須進行整治、鑽鑿。在鑽鑿處增加了裂痕,成為甲骨骨版斷裂的主要原因。從 出土後的骨片看,這樣斷裂的最多。
2. 甲骨在地下埋藏了三千多年,腐蝕過甚,容易破碎。
3. 甲骨出土後,私存和公藏分散各處。甲骨出土初期,古董商為了出售甲骨,走向各地, 骨片分散異國他鄉,有的流傳到外國。
4. 甲骨出土的時間先後不一,不可能統一整理。由於骨片的分散,著錄著作的增多,同一 骨版而重錄者為數也不少。
▲何謂甲骨綴合?
所謂甲骨綴合,就是把斷裂而分散的甲骨片,經過綴合重新復原為完整的或部分完整的甲 骨片。這種甲骨片稱之為甲骨綴合片。
▲甲骨綴合的原則:
甲骨綴合的原則, 陳煒湛先生總結了三條:(1)甲或骨的部位要相接, 折縫要密合; (2)文例、 事類要一致; (3)書體風格要協調。如果不符合這樣原則而綴合出來的片子,就是不準確或 錯誤的綴合骨版。我們在閱讀綴合的片子時,要注意這方面的情況。
▲甲骨綴合的創始者:
甲骨綴合最早始於王國維。
其他專著:(1)曾毅公於 1939年編為 《甲骨綴合存》 , 由齊魯大學國學研究所出版。 (2)1948年,他又著成《甲骨綴合編》, 1950年出版。後者的綴合片,比前者的 75片,增加了 396片。 (3)郭若愚、曾毅公、李學勤綴著的《殷虛文字綴合》,是以《小屯殷虛文字》甲、乙 綴合為主的專著,全書共綴合 482版, 1955年 4月科學出版社出版。 (4)嚴一萍的《甲骨綴 合新編》, 1975年在台灣出版, (5)1976年又綴集《甲骨綴合新編補》,是甲骨綴合著錄著 作卓有成就的專著。 (6)甲骨綴合成就最大、綴合版數最多的還算是《甲骨文合集》,在這 時為綴合作出巨大貢獻的是已故桂瓊英先生。王宇信先生說:
甲骨文不重复的单字大概有多少呢 ? 于省吾指出:“ 截至现 在为止, 甲骨文不重复的字约四千五百多个,我们所认识的 还超不过一千字 。 ” (《关于古文字研究的若干问题》 , 《文物》 1973年 2期 33页 )
甲骨文的出现导致了一门学科的诞生, 这就是现在大家知 道的 甲骨学 。 “甲骨学”这个词是何人何时首创的,据胡厚 宣《五十年甲骨学论著目》一书所载, 率先以“甲骨学”揭 之于论著标题的,是朱芳圃 。朱氏是王国维在清华的弟子, 他在 1933年出版了专著 《甲骨学文字编》 , 1935年又出版了 《甲骨学商史编》 。此后“甲骨学”作为学科名称便广泛流 行起来。
甲骨学的内涵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 狭义的甲骨学特指甲骨 及其文字本身的研究。 广义的甲骨学则包括以甲骨文为材料 的历史文化的研究。 我们所讲的“甲骨学”单指前者 。
二、甲骨学基础知识
甲骨主要是古代占卜的遗物。 在殷代,崇拜祖先神和自
然神的原始宗教是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殷人遇到疑难 的事情一定要求神问卦,烧灼龟甲或兽骨,令其表面出现兆 象 (裂纹 ) ,以便据之预测吉凶祸福。这种巫术在中国起源甚 早,在商代非常盛行。
甲骨文绝大多数是占卜时所刻之辞, 要通读卜辞, 必须要 先了解有关甲骨的基础知识,知道卜法的程序等。李学勤曾 著有《关于甲骨的基础知识》 (《历史教学》 1957年 7期 ) 一文,可以参看。殷代占卜所用的材料除龟的腹甲、背甲或 牛的肩胛骨外,有时也用少量的羊、猪、鹿的肩胛骨。 殷代占卜所用的材料
龜:腹甲(絕大多數)、背甲(少數)。
牛:肩胛骨(絕大多數)、肋骨(極少)、距骨(極少)、肱骨(極少)、牛頭(極 少)。
羊:肩胛骨(極少)。
豬:肩胛骨(極少)。
鹿:肩胛骨(極少)、肋骨(極少)、鹿頭(極少)(《殷墟甲骨文引論》 P128)。 馬:肩胛骨(極少)。
兕(犀牛):肋骨(極少)。(陳煒湛《甲骨文簡論》 P94、《殷墟甲骨文引論》 P130) 虎:膊骨,《懷特》 1915並鑲有綠松石。(《甲骨文簡論》 P95、《殷墟甲骨文引論》 P122)
人:人頭骨(共 6片)。 (《殷墟甲骨文引論》 P132有照片、拓片 ) (以上引自《中國 甲骨學史》 P56~59)
*肩胛骨破裂成長條形的部分,勿誤認成肋骨。(肩胛骨:P162, P185、 P166、 P201、 P221)有人將牛肩胛骨大者誤認為象骨,經查證乃水牛骨。所以,至今未發覺有用象骨作 卜骨的。(《中國甲骨學史》 P57~58)
▲各類甲骨的來源:
1.龜:
小:陸龜。
大:南方江淮流域進貢而來。
特大:海龜。
龜甲主要產自南方,除少數自行採集者外,多數乃由他處進貢而來,少則一龜,
多則一千。(《乙》 1053:「我氏千」。「我」為方國名;「氏」用為致,有攜物以至之 義;「千」之後省略「龜」字;全句為:方國「我」進貢了一千隻烏龜。)「在記事刻辭 中,還有約五百餘條關於入貢卜龜的記載。??值得注意的是『周』,遠在陜西岐山,也 向商王貢龜。??據初步的不完全統計,光是武丁時期商王朝所收到的龜甲貢品,總數便 在一萬二千版以上。」(陳煒湛《甲骨文簡論》 P38)
2.牛:
用骨占卜的時代甚早,「因為在許多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址裏都發現有卜骨,只是未 刻文字罷了。其所以如此,原因之一,是文字尚在萌芽時期,數量極少,還不足以記錄卜 辭,敘述事件。至商代,開始在卜骨上契刻卜辭。又由於牛胛骨形狀不規則,難以整治, 而龜腹甲較為勻稱悅目,易於處理,故龜腹甲漸漸地作為專門的占卜材料被廣泛地大量使 用,與牛胛骨并駕其驅。」(《甲骨文簡論》 P34)
北方多牛,牛骨可以自給。祭祀時用牛的數量曾有「 千牛千人」(《合》 301)的記 錄。「大量的祭祀用的牛,除少數毀于沉(沉于水)、埋(埋于土)或 (焚于火)之類祭 祀禮儀外,大部分在祭祀之後當會用作食物,而肩胛骨(及少量肋骨)就可貯存起來,經 過鑒選後用于占卜。」(《甲骨文簡論》 P39)《甲骨文字典》:「讀為刪,砍也、斫也, 用牲法。」(P499)例句:乙酉卜,賓貞:史(使:令也)人于河,沉三羊、 三牛?三月。 (《粹》 36)
附:鹿頭骨刻辭部位:
在鹿頭前額骨面平潤處刻辭。 《甲》 3940版, 在額骨上方尚存二隻鹿角, 其刻辭為:
《甲》 3941版,亦為鹿頭骨刻辭,其部位同上。刻辭是:
3.人頭骨:
陳夢家認為是「諸邦方的君長為殷邦戰敗俘獲以後常殺之以祭於殷之先王」(《殷虛 卜辭綜述》 P327)。陳煒湛也認為是「人頭骨取自戰爭俘虜或奴隸,應該是沒有疑問的。」 (《甲骨文簡論》 P39)又說「屬于殺用戰俘酋長以祭祀祖先的記事刻辭。在當時,戰後紀 功于敵酋之頭骨以示威武, 或許是一種風尚, 而并不覺其殘忍的。 」 (《甲骨文簡論》 P95~ 96)
但人頭刻辭數量極少,目前所知者只有六片。(《殷虛卜辭綜述》 P326~327、《中國甲骨 學史》 P59)
▲甲骨大小:
最大腹甲:長44公分、寬35。(《中國甲骨學史》 P61)
最小腹甲:長11. 3公分、寬5. 2。(不計甲橋)(《甲骨文簡論》 P36)
最大牛胛骨:長43公分、寬28。(《中國甲骨學史》 P62)
▲破裂甲骨片數比例:
從已出土的十六多萬片來看,卜甲多於卜骨,約7:3。
▲甲骨使用多寡:
早期(武丁、祖庚、祖甲)多用龜甲,
晚期(廩辛、康丁、武乙、文丁)多用牛骨。
「從殷墟出土實物分析,商代所用龜甲決大多數是龜的腹甲,只有少數是龜背甲和改 製後的背甲。」(陳煒湛《甲骨文簡論》 P36)
占卜之前,甲骨须先经过整治 。其整治过程大致如下:第一步,锯削磨平 。先将龟从腹甲和背甲之间的甲桥 (龟 腹甲中部之两边,有与背甲相连接的骨骼,因似自腹甲渡到 背甲的桥梁,故学者称作甲桥 ) 处锯开。对于锯下的腹甲, 先削平甲桥,再将其刮磨平整。背甲则从中脊处一剖为二, 再锯去首尾两端,使之成为鞋底形的“改制背甲” 。对于牛 胛骨,需要锯去突出的臼角和背面凸起的胛冈。最后将甲骨 正、反面打磨光滑。
第二步, 制造 “钻凿” 。 在龟甲的内面或骨的反面 (原有胛 冈的一面 ) ,先用刀挖刻出长约一厘米的椭圆形凹槽,叫 “凿” ,再在其一侧用小圆钻钻出一个和椭圆形凹槽通连的 圆形洼洞,叫“钻” 。也有先钻一个圆形洼洞,再在圆形洼
洞里挖“凿” ,像猫眼形。加工好的甲骨成品,交付管理占 卜的卜人保管,以备卜用。
第三步,灼兆刻辞 。钻凿的目的是便于控制卜兆的走向。 钻凿的排列是整齐有序的。钻凿之后,用暗火炷烧灼钻凿, 被烤灼的甲骨因受热,其正面便出现裂纹,作├、┤诸形, 这就是兆璺。见兆之后,一般由商王依据卜兆的形状来判断 其吉凶,然后刻上卜辞。甲骨上的卜兆以在正面者居多,故 卜辞亦多刻于正面。
龟甲主要用腹甲, 其背面钻凿是 “左半 (甲 ) 向右, 右半 (甲 ) 向左” 。 少量用背甲,背甲一般从中脊平分对剖,背甲上的 内面钻凿也是“左半 (甲 ) 向右,右半 (甲 ) 向左” 。胛骨一左
一右为一对,其背面钻凿也是“左半 (胛骨 ) 向右,右半 (胛 骨 ) 向左” 。烧灼钻凿之后,龟腹甲、背甲、胛骨正面 卜兆的 走向也是“左半向右,右半向左” 。
刻写卜辞有一定规律 。一般说来是 “迎兆刻辞” 。龟腹甲 右侧 (左右是以人为基准 ) 卜兆向左,文字右行;左侧卜兆向 右,文字左行; 甲首及甲尾部分,或近甲桥边缘部分,卜辞
由外向内行 。背甲与之相同。商人占卜往往从正反两个方面 问疑,反映在龟甲上则有位置相应的左右“对贞” 。
甲骨占卜的程序
▲以腹甲為例:
→收集貢龜;
→殺龜前先舉行祭祀;
→殺龜(攻龜);
→儲存龜甲;
→用鋸側剖龜甲(甲橋留在腹甲); (圖:《殷墟甲骨文引論》 P116)
→外面去膠質、裡面高骨除去、邊緣刀削整齊;
→裡面鑽鑿,鑿長槽、鑽圓孔; (拓片:《殷墟甲骨文引論》 P126)
→儲存;
→卜問時於圓孔處用燒到熾熱的圓木燙灼;
→視正面裂痕(卜兆)吉凶後記上占卜的文字。一般是先用毛筆沾墨或硃寫字,然後 用青銅刀刻,但也有熟手不寫逕刻的。
陳煒湛先生對此作出客觀的論斷:「筆者揣想,當時恐怕大字是先書後刻,小字則是直接 刻的,因為刻辭確『有小如蠅頭的,不容易先書後刻』。蓋刻大字固難,寫蠅頭小字亦難, 反不如直接施刻。故前者先書後刻,後者則不書而刻。這就是為什麼甲骨文中字越大刀筆 味越少,字越小刀筆味越重的緣故。」 (《殷墟甲骨文引論》 P212)
→使用後的甲骨存入檔案庫內。
▲甲骨占卜的程序詳細說明:
占卜的準備:商代占卜的準備階段,分為取材、整治,即削鋸、刮磨、骨版的鑽鑿等三個 部分。
一、龜骨的取材、殺龜前先舉行祭祀、殺龜(攻龜)、儲存龜甲:
生龜由納貢而來,畜骨在當地籌集。 龜骨的取材通過殺龜解決。殺龜之前要舉行祭祀。 《周 禮 ? 春官》:「攻龜用春時」,「攻龜」即殺龜。又說:「上春 ? 龜,祭祀先卜。」「 ? 」即 殺牲血祭。卜辭有記載祭龜的記錄:「?? ? 龜??一牛」 (甲 279) ,卜辭大意是:燒木祭 於龜,用一頭牛做祭牲。又「辛丑卜, ? 龜??三牢」 (佚 234) ,卜辭大意是:辛丑日卜問, 燒木祭於龜,用三牢牛 (即六頭牛 ) 做祭牲。祭祀之後,就可以把龜殺死。估計那一次殺龜 絕不是一兩個,而是一批。將龜殺死之後,取出內臟,龜殼儲存,以備加工整治。在殷墟 發掘中,曾出土很多龜胛骨料。
二、整治、削鋸和刮磨
龜甲骨的整治,首先將其背甲和腹甲相連處切隔分開,甲橋連接在腹甲之上。背甲從中脊 自首至尾鋸開使之各半,經過整治以作卜用。腹甲要鋸去甲橋邊緣突出的部分,使之成為 弧形。它的正反兩面骨的表皮以及有鱗片之處,都要進行刮磨,有的地方高低不平,要進 行錯磨,使龜版面平光澤。對於其他骨料的整治都要達到這種程度,以便鑿鑽顯兆刻辭。 牛肩胛骨或其他同類動物的肩胛骨, 都是分為左右各一。 肩胛骨的整治, 要鋸除骨脊 (柱脊 ) 和骨扇前緣的軟骨。骨臼的部分要經過修整。骨扇無骨脊之面為正面,有骨脊之面為反面。 在骨版的正、反兩面都要進行錯磨,使版面平潤。
三、鑿鑽
鑿和鑽是鑿鑽卜骨所使用的工具,用鑿和鑽所製成的糟洞和圓洞,簡稱也叫「鑿鑽」。王 宇信先生據小屯南地甲骨所見,指出鑿鑽並不是一次完成,
加工修整。也有的用刀刻挖而成
必須說明的是:骨版鑿鑽形態不盡相同。小屯南地甲骨的鑿跡形態,除了有橢圓形而外, 還有長方形的。許進雄先生對甲骨鑿鑽形態專有研究,著有《卜骨上的鑿鑽形態》。先生 還著有《從長鑿的配置試分第三與第四期的卜骨》。于秀卿、賈雙喜、徐自強三位先生合 著:《甲骨的鑽鑿形態與分期斷代研究》。可見甲骨的鑽鑿形態,對甲骨文的斷代研究有 著十分的重要意義。
四、卜問、灼龜
鑿鑽完成了以後,根據祭祀的需要,開始占卜。占卜要進行灼龜,也就是灼兆。「在灼龜 時,一邊禱祝,一邊述說所卜之事。」
灼兆是「占卜時施於鑽內或鑿旁的燒灼痕跡」。用火燙灼之處,使之爆裂兆紋,通過兆紋 來判斷卜卦的吉凶。灼兆使用的火有兩種,一是有焰的火;一是用梗木枝放在燃火上邊燒 邊吹,使之成熾炭,直接灼於鑿鑽之中。
灼龜的用火點,是在「有鑽者,灼於所鑽中處;無鑽者,通常灼於鑿的左或右,但亦偶有 灼於鑿之左右兩旁。」由於灼火之熱力,使之在灼兆點發出爆裂之聲曰「卜」。在其所施 灼的正面,就是爆裂了的「兆紋」。
兆紋有兆幹和兆枝之分。在鑿槽的底部,因為是鑿刃切下去的深處成一直線形,此處就是 正面爆裂直行之兆幹,即「卜」字的「 ? 」直行,謂之「墨」。
鑽洞是因為緊挨著鑿處的, 在鑽洞的正面就是爆裂的兆枝, 也就是直行一端的橫枝, 即 「墨」 的橫枝,謂之「坼」,也叫「璺」。
其龜甲的兆紋方向的原則是:龜腹甲以中縫 (千里路 ) ,背甲以中脊為中心,它們的左甲或 右甲,兆紋橫枝 (坼 ) 一律伸向中縫或中脊。
五、判斷吉凶:
在灼兆爆裂了的兆紋形態變化之後,商代的卜官,就可以判斷這次卜卦是吉兆還是凶兆了。 決定吉凶的主要根據,是看兆枝的形態變化。據董作賓先生研究,兆枝 (坼 ) 可分為首、身、 足三個部分。它們具體地變化了的位置是:近墨者為「首」,中間為「身」,末端為「足」。 吉兆:我們推測,吉兆是,首部向上,足部收斂。嚴一萍考釋說:「 首仰,橫紋向上。與 首俯當即《周禮》之禮,所謂象吉象凶者。」
凶兆:凶兆是,「首上開,內外交駭,身節坼」,或「首俯足肣,身節坼」。「身節坼」 是凶兆的主要標誌。
「 首俯,橫紋向下。」
「 身節折,當指橫紋自中間折斷斜出形。」
六、刻辭:
卜官卜問吉凶之後,下一步就是刻辭,將其卜問事項及其內容刻記於卜骨之上以作記載。 占卜過程以此為結束。
七、驗辭:
在卜辭中還有相當一部分所問之事,要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得到驗證。把所驗證的結果再 補充刻於占辭之下,也就是驗辭。當把驗辭刻完了,這時占卜的全部過程就已經完成,也 就是占卜的結尾。
八、歸檔:
卜用後的甲骨和記事刻辭用後的甲骨,都有專門的處理,或進入「檔案庫」。
小結:但是,我們還必須說明的是,商代卜辭的吉凶說法,這也僅僅是推測而已,還沒有 更充分的材料去證實它。尤其在骨版或拓片上很難從中看出原來吉凶兆紋的樣子。一是骨 版埋地甚久,原貌消失;二是我們還不明瞭商時卜人觀察兆向的特殊技能。因此今人探討 這類的問題是很困難的。這個問題在甲骨學中還是一個疑惑難解尚待討論的問題。在此之 前,嚴一萍先生在《甲骨學》中,也同樣提出「我們簡直無法加以辨別」。
三、殷墟甲骨断代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是商王盘庚迁殷以后的文字。现在甲 骨学界都认为 甲骨文包含武丁至帝辛 (即商纣王) 各代卜辞 。 但是对于是否有盘庚、小辛、小乙这几个时代卜辞,不少学 者表示怀疑。即使确认甲骨文的时代是自武丁开始,终于纣 王,也已经历了八世十二王二百年左右的时间。因此,如果 想进行深入的研究,就 需要把甲骨文进行分期断代, 这是一 切研究的基础。也就是说,对于一片具体刻有文字的甲骨片 来说,我们不能只满足于知道这是三千多年前商代的东西, 还应该进一步辨明, 它究竟是晚商二百多年中哪一个时期 的 。这种判断具体年代的工作,就叫做 断代 。用董作宾的话 来说,就是要“把每一块甲骨上所记的史实,还它个原有的 时代” 。断代问题不解决,则十万片甲骨依然是一堆“断烂 朝报” ,缺少应有的科学价值。
王国维在 1917年所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和 《续考》两篇著名的文章中,首先用卜辞中的称谓与《史 记·殷本纪》所载世系相对照来断定甲骨的年代, 开启了甲
骨断代的先河 。
而 甲骨断代学说的创立 ,则要到 1935年董作宾发表《甲 骨文断代研究例》才算真正发轫。
董氏据十项标准,即世系、称谓、贞人、坑位、方国、人 物、事类、文法、字形、字体把甲骨文分成以下五期:
董氏的五期断代学说把甲骨文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大大提高了甲骨文作为历史和语言资料的科学价值, 具有极 为深远的意义。
但是, 他的五期分法也存在着弊病, 就是把甲骨本身的分 类和王世的推定混在一起了 。 五期断代学说把殷墟甲骨分为 五大类。认为第一类的书写风格雄伟;第二类谨饬;第三类 颓糜;第四类劲峭;第五类严整。然后机械地将其分别定在 盘庚至武丁、祖庚与祖甲、廪辛与康丁、武乙与文丁、帝乙 与帝辛五个时期。 甲骨断代应以甲骨卜辞本身显示出来的特 点为根据 ,既不能机械地把时代界线划在两王交替之际,也 不能完全依靠贞人来断代。
随着殷墟发掘的继续进行, 甲骨的出土不断增多。 今天多 数甲骨学者都逐渐认识到, 所谓 甲骨断代研究实质上包括两
个方面:即甲骨分类以及确定每类甲骨所在的年代 。 “甲骨 分类”是指根据字体等特征把殷墟甲骨划分为若干类, “确 定年代”是指要确定每类甲骨处在什么王世。后者要对每类 甲骨中所见到的全部称谓加以归纳,总结成“称谓系统” , 再用这种“称谓系统” (祖、妣、父、母等 ) 同商王世系进行 对照以确定每类甲骨所处的年代。此外,诸如贞人、出土层 位、人名事类等也是称谓系统之外的确定年代的原始依据。 五十年代初, 陈梦家 (1911— 1966) 在进行甲骨断代研究 时, 已经多少意识到董氏五期分法简单按王世划分甲骨的缺 陷。因此,他在《甲骨断代与坑位——甲骨断代学丁篇》一 文中使用了 宾组、出组 等名称,其方法主要是通过贞人 (陈 氏称为 “卜人” ) 的系联来给甲骨分组 (文见 《中国考古学报》 第 5册, 1951年;后收入《综述》 ) 。
70年代以后, 在讨论甲骨分期有关问题时, 李学勤 在 《论 “妇好”墓的年代及有关问题》 (《文物》 1977年 11期 ) 一 文中提出“ 历组 ”的名称;后来又在《小屯南地甲骨与甲骨 分期》 (《文物》 1981年 5期 ) 一文中提出了“ 无名组 ”的名 称。所谓无名组是指由全无卜人的卜辞所归成的一组。 在后 一篇文章里 ,他认为殷墟卜辞主要可分为 九组 ,即陈氏所分
的宾组、 组、子组、午组、出组、何组、黄组,再加上他 的历组和无名组。详见以下对照表:
甲骨文的分期
▲甲骨文斷代的重要性:
甲骨文分期斷代的重要性:陳煒湛先生說:
▲卜辭的分期:
董作賓《甲骨文斷代研究例》五期分法:
第一期:武丁及其以前(盤庚、小辛、小乙)
第二期:祖庚、祖甲
第三期:廩辛、康丁
第四期:武乙、文丁
第五期:帝乙、帝辛
其他的學者亦有不同的分期法。
▲卜辭的十項斷代標準:
董作賓《甲骨文斷代研究例》:
世系、稱謂、貞人、坑位、方國、人物、事類、文法、字形、書體。
▲重大學說:
一、王國維:
我國最早涉及甲骨斷代研究的是王國維。他在 1917年發表的《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 一文中,用稱謂定甲骨的年代,是他開了個頭。 (大約羅振玉也有此看法。 ) 王國維
二、董作賓:
董作賓於 1931年 6月發表了《大龜四版考釋》,提出 8項斷代標準。 1933年 1月又發表了 《甲骨文斷代研究例》 (以下簡稱《斷代例》 ) ,在大龜四版考釋的基礎上,又提出了 10項 斷代標準,把殷墟甲骨文分為
三、胡厚宣:
1945年,胡厚宣先生《甲骨六錄》出版,先生
第一期, 盤庚、小辛、小乙、武丁時期;
第二期, 祖庚、祖甲時期;
第三期, 廩辛、康丁、武乙、文丁時期;
第四期, 帝乙、帝辛時期。
四、陳夢家:
1956年 7月,陳夢家先生《殷虛卜辭綜述》出版,將斷代又進一步研究,提出了三項標準
三項標準是:
1. 世系、稱謂、占卜者,
2. 字體、詞匯、文例;
3. 按其內容分別為不同的事類,依卜辭內容分為六項:(1)祭祀; (2)天象; (3)年成; (4)征伐; (5)王事; (6)卜旬。
根據上述標準,將殷墟甲骨文分為九期。即:
一、 武丁卜辭 1 一世 早期
二、 庚、甲卜辭 祖庚卜辭 2 二世
祖甲卜辭 3
三、 廩、康卜辭 廩辛卜辭 4 三世
康丁卜辭 5 中期
四、 武、文卜辭 武乙卜辭 6 四世
文丁卜辭 7 五世
五、 乙、辛卜辭 帝乙卜辭 8 六世 晚期
帝辛卜辭 9 七世
五、許進雄:
1970年 9月,許進雄在《中國文字》第 37冊,發表了《鑽鑿對卜辭斷代的重要性》。
六、于秀卿、賈雙喜、徐自強:
1981年 11月,于秀卿、賈雙喜、徐自強在《古文字研究》第六輯,發表了《甲骨的鑽鑿形 態與分期斷代研究》,從不同角度對甲骨斷代研究,又作了補充。
小結:
甲骨文的分期斷代研究,到此並沒有結束。 (1)武丁在位 59年,按董說將此時甲骨文分為 第一期,而董先生在《斷代例》提出
中,尚有爭議的問題,如第四期,所謂
甲骨文的斷代標準
董先生 《斷代例》 發表 20年後, 在他的 《甲骨學五十年》 中, 又把十項標準的前四項:世系、稱謂、貞人、坑位,作為斷代的
一、世系
所謂世系,就是由商王的世次構成的。從前一王卒至下一王繼位,這一過程叫
大示:
二、稱謂
商代的祭祀,主祭者多為王或由史官代為卜問某事。所祭的對象必然與主祭者有親疏遠近 的某種關係,表明這種關係的就是稱謂,也叫稱呼。
在卜辭中,出現某種稱謂關係的有四種情況:
(1)兄弟關係稱
這種以主祭者本身關係定稱謂,在卜辭中反映的十分清楚,井然有序。用稱謂判定某卜辭 應在某時代,這是斷代研究的準確標準。例:
1、兄的稱謂
卜祭的對象是
2、祖母的稱謂
祖甲之祖小乙,小乙之配為妣庚,妣庚為祖甲之祖母。
三、貞人
卜辭並不全是錄貞人名字的,而只是一時之風尚。一期武丁時期最多,四期武乙文丁時期 不錄貞人,現只發現 1人。
商代管祭祀的官叫
孟世凱先生將各家所定貞人的不同見解,又製《各家所定甲骨文卜辭貞人時期表》,請閱 先生所著《殷墟甲骨文簡述》附錄十一,文物出版社 1980年版。
四、坑位
以坑位判定甲骨文的時期,非親歷考古發掘不可知。董作賓先生親自參加自 1928年以後, 在殷墟小屯五個不同的區域先後進行的五次甲骨發掘。甲骨在地下的情形,看來有一些是 有意儲藏的,排列成層。從甲骨的時期看,有前後相銜接的;也有的甲骨片是丟棄的,或 如同廢紙,以作練習刻契之用,其情形比較複雜。
缺點:以坑位定時期,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甲骨的出土,多數坑位不是同期卜辭出自一 坑之中,而是其它期也有。對於某坑甲骨所屬某期,陳夢家先生認為:
五、方國
方國之所以能夠作為斷代的標準,這是因為商代與
在與商代相鄰各方,有不少方國,其中西北的工方和土方以及東方的人方 (也稱
缺點:但是如果單用
六、人物
殷墟卜辭,常常出現眾多的人名,他們以不同的身份,與王表示某種關係。在不同時期的 人物,也有其特點。因此人物也可以作為甲骨文分期斷代的一項標準。人物斷代大體有以 下六種:
1. 史官
史官即貞人。這些人物以占卜事項為王辦事,在各期都有不同的名謚,依據他們名謚的不 同,可以標明甲骨文的分期。
2. 諸侯
《斷代例》有轉引
3. 小臣
從原辭字形
4. 王賢臣
作師,般作盤。師盤即甘盤。
5. 先王之妻
武丁妻見卜辭者還有妣辛,妣戊、妣癸和婦好,婦好尤為多見。
6. 先王之子
卜辭多見於子漁、子夾、子載、子簪等 (以下不具引 ) 二十人,視為武丁之子。
缺點:從上述以人物定時期的分析,同樣也得借助於
十萬多片甲骨,記載著龐大的各類內容。各個時期卜辭的事類,又各有不同,隨著歷史的 變化,有著自己與其它期不同的特點。這些各期不同的事類,也就可以作為甲骨斷代的標 準了。
充分說明了武乙、帝辛田獵之事,它的次數之多,遠遠超過前幾期記載此類之事,並富有 與其不同的特色。因此,它可以作為武乙、帝辛時期,判明四、五期卜辭的一項斷代標準。
八、文法
董先生在《斷代例》中提出,
一期武丁時期:二告 (或釋上吉 ) 、三告、不玄黽、娩 、有子、王 (聽 ) 、下上弗若、共人、 登人、古王事 (古朕事 ) 等等。
二期祖庚祖甲時期:在正月、王曰貞等等。
三、四期廩辛康丁至武乙文丁時期:湄日、 禾、受禾、弗每、其每、大吉、大吉茲用、王 受祐又、 雨、多嬖臣、多方小子小臣、又羌等等。
五期帝乙帝辛時期:寧、 王乩 (占 ) 曰大吉、王﹝占﹞曰弘吉、 亡 在﹝禍﹞、 其牢茲用等等。
九、字形
對於干支字來說,由於甲骨刻辭的特殊辭格所決定,差不多每一版都可以見到干支字,這 是試讀卜辭必須注意的。「如第五期的甲子表,便和第一期的迥然不同,由此我們可以確 定了每一時期的甲子字形,而拿它斷代時代。這在甲骨文字斷代研究上佔著重要的地位。」 十、書體:
甲骨刻辭自武丁至帝辛有 270多年,甲骨文的字體形態從早期到晚期是不一樣的。刻寫甲 骨文字的人,董作賓先生認為是由史官貞人來完成的。他說:
這一個卜辭的書契者。更由此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史官的手筆,以及他們各個人的作風。
陳夢家認為:
在卜辭中,也有
以下分述五個時期字體形態的不同。
第一期 雄偉
第二期 謹飭
二期時祖庚、祖甲對武丁來說
第三期 頹靡
三期時
第四期 勁峭
四期卜辭不出現書契者貞人的名字,無從分別這些刻辭的誰屬,但可知其書體的特點是,
第五期、嚴整
此期書體行款排列整齊,字形勻整,結構嚴整渾厚,異體字減少了,字體趨向一致,是這 一時期書體的特點。
小結:綜上可見,一期與五期字體好區別,二者明顯有別;一期與四期難以區別,而 四期近於一期。經學者研究,應該屬於早期,所以《甲骨文合集》把文武丁時期卜辭歸類 附在武丁時期的後邊。三期有其獨有的特點,與其它各期均有不同。二期與五期也好區別, 雖多有工整、均稱之處,但前者字體細小適中,後者具有前者特點而外,尚顯得字體嚴整 粗重。
▲卜辭的形款、界劃的塗朱:
(1) 卜辭的行款,多是順書直行,左起者向右行,右起者向左行。
(2) 但除此而外卜辭橫書者亦不少見。
界劃:骨版上刻有數辭, 為了上位辭和下位辭、左位辭和右位辭有個明顯的區別, 契刻者就 劃上一條直線或曲線以作區別。這條線就是
塗:塗墨和塗朱就是在有的甲骨文字上塗上墨, 或是塗上朱砂。 特別值得介紹的是塗朱。 《乙》 3400版,是一大龜腹甲,在其背面甲橋處有
為了字體的美觀,為了對某一事件表示莊重和嚴肅,是塗朱的主要作用。
四、 100年来殷墟甲骨文研究概况 甲骨文发现于 1899年,到现在已超过 100年了。
甲骨的挖掘分期
▲1.藥材時期:
1899年(光緒25年)之前的二三十年間。
羅振常《洹洛訪古游記》:「此地埋藏龜骨前三十餘年已發現,不自今日始也。謂某 年某姓犁田,忽有數骨片隨土翻起。視之上有刻劃,且有作殷色者(即涂朱者),不知為 何物。北方土中埋藏物多,每耕耘或見稍奇之物,隨即處掘之,往往得銅器、古泉、古鏡 等得善價。是人得骨以為異,乃更深掘,又得多數,姑取藏之,然無過問者。其極大胛骨, 近代無此獸類,土人因目之為龍骨,攜以視藥鋪。藥物中因有龍骨、龍齒,今世無龍,每 以古骨充之,不論人畜。且古骨研末,又愈刀創。故藥鋪購之,一斤纔得數錢。骨之堅者, 或又購以刻物。鄉人農暇,隨地發掘,所得甚伙,檢大者售之。購者或不取刻文,則以鏟 削之而售。其小塊及字多不易去者,悉以填枯井。」
明義士《甲骨研究》:「當時小屯人認為字不是刻上的,是天然長成的。并說有字的 不好賣,刮去字藥店才要。李成收集龍骨,賣與藥店,每斤制錢六文。」
▲2.村人私自挖掘時期:
1899~1928年三十年間,村人私自挖掘共九次,約得八萬片以上,或說近十萬片。 (《殷墟甲骨文引論》 p17)
1908年:出土地的真正確定:
甲骨文被發現以後,售價昂貴,或「每字銀四兩」、 「每版銀二兩」、 「以厚價留之」、 「得價三千金」、「每字酬以價銀二兩五錢」。所以,古董商為了壟斷甲骨的出售以牟取 暴利,故意對甲骨的真正出土地秘而不宣,或胡說八道以混淆視聽,而有河南湯陰、河南 湯陰羑(ㄧㄡˇ)里、河南衛輝、河南衛輝附近古朝歌城故址等各種說法。直到1908年,羅振玉經過多年的探詢,終於知道了甲骨真正的出土地乃是河南安陽小屯村,此距1 899已有十年。羅振玉並於1911年請其弟羅振常、妻弟范兆昌親自到小屯村大量收 購, 「大小共得一萬二千五百餘塊,可云大觀。小屯存骨信乎已罄。 」 (《洹洛訪古游記》 )
▲3.史語所挖掘時期:
1928年10月起~1937年,1928年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成立, 乃進行大規模地科學發掘,陸陸續續挖掘了十五次,得有字甲骨24918片。其中第1 3次YH 127圓形坑窖藏 17096片,因此坑未經翻擾過,其中含完整龜甲二百多片,特別珍 貴。
▲4.日本佔領盜挖時期:
日本佔領華北時,其研究機構於1938~1943年間,亦多次挖掘,所得皆運往日本。
▲5.中科院等挖掘時期:
1950年~迄今,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等單位,進行了十 餘次挖掘。重大發現有:
1.1973年於小屯南地發掘,獲有字甲骨5041片,選編成《小屯南地甲骨》。
2.1977年周原考古隊於岐山鳳雛村發現大批西周初期甲骨,出土17000餘片, 有字甲骨190多片。(《殷墟甲骨文引論》 p24)
除河南安陽小屯村出土商代甲骨文外,河南輝縣、鄭州二里岡、偃師、洛陽、陜 縣,河北 城,山東等地,也均有商代甲骨文出土。(《殷墟甲骨文引論》 p25)
一百多年来, 甲骨学研究共经历了它发展道路上的 “先驱 时期” (1899— 1909) 、 “奠基时期” (1910— 1928) 、 “形成时 期” (1928— 1937) 、 “低潮时期” (1937— 1949) 、 “高潮时期” (1949— 1966) 、 “停滞时期” (1966— 1976) 和“繁荣时期” (1976—今 ) 等 七个时期 ,目前已成为一门成熟的重要学科。 (一 ) 先驱时期 (1899— 1909)
19世纪末,安阳小屯村的村民在耕地时,经常发现甲骨。 村民把它看作是可作药用的“ 龙骨 ”卖给药店,于是这些龙 骨被药材经纪商贩运到各地销售。
传说 1899年 (光绪 25年 ) , 金石学家王懿荣 (1845— 1900) 得了病, 医生为他开了一张处方, 上面有一味中药是 “龙骨” 。 王懿荣派人到宣武门外菜市口一家老中药店达仁堂购药。药 买回来之后, 王懿荣亲自打开药包验看, 结果意外地发现 “龙 骨”上刻有一种类似篆文的文字。凭着金石学家对古物鉴定 的敏锐,他意识到这可能是一种很古老的文字,价值连城, 遂不惜巨资大量购求。经他“细为考订,始知为商代卜骨,
至其文字,则确在篆籀之前” (王汉章《古董录》 , 1933年 10月 10日、 15日, 《河北第一博物院画报》 , 50、 51期 ) 。
圖:王懿榮
王懿榮生平:
1900年(光緒25年)秋,義和團興起,王氏以國子監祭酒任團練大臣。八國聯軍 入京,王氏自殺殉難。所藏甲骨,大多由其子賣給劉鶚。
三次榮任「國子監祭酒」,並為國捐軀:
國子:謂公卿大夫之子弟。
國子監:國學也。禁始立國子學,北齊改名國子寺,隋有改寺為學,煬帝改為國子監。 (《中文大辭典》 v2p1066)
祭酒:1. 古禮凡大饗宴必賓中之年長者一人先舉酒以祭,故祭酒為尊敬之稱,謂其人 之年齒品望冠於同列也。 如史記稱荀卿三為祭酒。 徐廣釋祭酒云:古主人具饌,則賓中長者 一人舉酒祭地,是則長者為祭酒。
2.後代用作官名。漢之侍中、魏之散騎常侍,功高者陞為祭酒。又漢置博士,以聰明 有威重者一人為祭酒。晉以後有國子祭酒,迄清末始廢。(《中文大辭典》 v6p1450) 第一次擔任「國子監祭酒」:
光緒二十年七月 (新曆)~光緒二十一年二月:因中日甲午戰爭爆發, 奏請回山東辦團 練抵抗日軍。 但因議和簽約, 並未接戰。 王懿榮及其母典衣賣釵, 支出團練軍費二千五百兩, 「皆所稱貸(猶言舉債)於鄉」。
第二次擔任「國子監祭酒」:
光緒二十一年六月~光緒二十二年二月:因母喪返故里。
第三次擔任「國子監祭酒」並為國捐軀:
光緒二十五年七月~光緒二十六年八月十五日:八國聯軍時, 於六月十七日受命任京師 團練大臣, 抵抗外敵。 其下屬千餘人, 半是老弱殘兵, 而且缺乏武器, 在敵人的洋槍洋炮下, 形同送死。故其寫信向遠在湖廣(湖北省和湖南省)的妹婿張之洞求援:「此一千百人,赤 手白戰,即有錢也無處籌買。公能稍為捐置否?此垂泣而道之者也。」 八月十四日八國聯軍 攻入北京, 十五日吞金和銅錢, 兩次自盡未果, 再一次服毒, 又未如願, 最後投入井中而死。 繼室謝夫人(元配黃夫人於光緒三年病逝),長媳張氏(長子於光緒十九年病逝),亦相從 投井自盡。
著名金石學家、大量收藏古物:
其自言:
天下之地,青齊一帶,河陜至漢中一路,皆古董坑也。余過輒流連不忍去。東坡說歧 山風物慚,乃皮相耳。東坡未解好古也,然安得腰纏十萬哉?若有之,決不上揚州。
又曰:「典衣還惹群書債, 折券時蒙小賈羞」 , 「所為不知是十六年窮京官, 八百金大債主。 」 收藏物:甲骨、銅器、古泉(錢)、古印、古書、字畫、文人手稿、石像、古陶、泉范、磚 瓦??。
也有人说 甲骨文是 1898年天津王襄 (1876— 1965) 、孟定 生 (1869— 1941) 首先发现的。 不过, 学术界一般信从前说 (参 看王宇信《关于殷墟甲骨文的发现》 ,载《殷都学刊》 1984年 4期 ) 。
王懿荣鉴定出甲骨上的文字是三代古文, 功不可没。 从此 以后, 甲骨文始为世人所知。 1900年 庚子事变, 八国联军攻 入北京,王氏投井,壮烈殉国。王氏死后,他生前所藏大部 分甲骨为刘鹗 (1857— 1909) 所得。刘鹗即著名小说《老残游
记》的作者,字铁云。
圖:劉鶚
1903年 (光绪 29年 ) ,刘鹗从自藏的甲骨中选拓 1058片 编成《铁云藏龟》一书出版, 这是第一部甲骨文著录书 。它 的出版使甲骨由只供少数人观赏摩挲的古董变成了研究的 资料,扩大了甲骨的流传范围,意义巨大。
甲骨文的著錄
▲何謂「拓片」:
甲骨文出土後,要把龜版和獸骨上的文字,先用紙一片一片地印下來。印下有文字的這張
紙,叫
▲何謂「著錄」:
把印下來的拓片,按照不同種類編印成書,這樣的甲骨文書籍叫
▲最早的甲骨著錄:劉鶚《鐵雲藏龜》
劉鶚的家庭教師羅振玉目睹劉鶚所藏甲骨,乃力勸其拓印傳世。劉鶚乃從所藏五千多 片的甲骨中,選拓1058片,於1903年拓印傳世,名曰《鐵雲藏龜》。羅振玉並為 之作序。
▲其他較著名的甲骨著錄:
1. 《鐵雲藏龜》(六冊)劉 鶚 1058片 1903年 《鐵》
2. 《鐵雲藏龜之餘》 羅振玉 40片 1915年 《餘》
3. 《鐵雲藏龜拾遺》 葉玉森 240片 1925年 《拾》
4. 《鐵雲藏龜零拾》 李旦丘 93片 1939年 《零》
5. 《鐵雲藏龜新編》 嚴一萍 1975年 《鐵新》
6. 《殷虛書契前編》 羅振玉 2229片 1913年 《前》
7. 《殷虛書契菁華》 羅振玉 68片 1914年 《菁》
8. 《殷虛書契後編》 羅振玉 1104片 1916年 《後》
9. 《殷虛古器物圖錄》 羅振玉 4片 1916年 《圖錄》
10. 《殷虛書契續編》 羅振玉 2016片 1933年 《續》
11. 《戩壽堂所藏殷墟文字》姬佛陀 655片 1917年 《戩》
12. 《天壤閣甲骨文存》唐 蘭 108片 1939年 《天》
13. 《殷虛文字甲編》 董作賓 3942片 1948年 《甲》
14. 《殷虛文字乙編》上輯 董作賓 3472片 1948年 《乙》
15. 《殷虛文字乙編》中輯 董作賓 2800片 1949年 《乙》
16. 《殷虛文字乙編》下輯 董作賓 2833片 1953年 《乙》(共 9105片)
17. 《殷虛文字丙編》上中下輯 張秉權 349版 1957-1972年 《丙》
18. 《殷虛文字外編》 董作賓 464片 1956年 《外》
19. 《卜辭通纂》 郭沫若 929片 1933年 《通》
20. 《殷契粹編》 郭沫若 1595片 1937年 《粹》
21. 《甲骨六錄》 胡厚宣 659片 1945年 《六》
22. 《戰後平津新獲甲骨集》(摹本) 胡厚宣 538片 1946年 《平津》
23. 《戰後寧滬新獲甲骨集》(三卷)(摹本)胡厚宣 1145片 1951年 《寧滬》
24. 《戰後南北所見甲骨錄》(三卷)(摹本)胡厚宣 3276片 1951年 《南北》
25. 《戰後京津新獲甲骨集》(四卷) 胡厚宣 5642片 1954年 《京津》
26. 《甲骨續存》(三冊) 胡厚宣 3753片 1955年 《存》
27. 《懷特氏等收藏甲骨文集》 許進雄 1915片 1979年 《懷特》
28. 《英國所藏甲骨集》 李學勤 齊文心 艾 蘭 2674片 1985年 《英藏》
29. 《小屯南地甲骨》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 4589片 1980年 《屯南》
30. 《甲骨文合集》 郭沫若主編 胡厚宣總編輯 41956片 共十三冊
▲甲骨文最重要的著錄:
《甲骨文合集》、《甲骨文合集補編》、《小屯南地甲骨》、《英國所藏甲骨集》、 《甲骨續存補編》。
▲甲骨文著錄的簡稱:
如:劉鶚《鐵雲藏龜》簡稱《鐵》、
羅振玉《殷虛書契菁華》簡稱《菁》、
羅振玉《殷虛書契後編》簡稱《後》、
董作賓《殷虛文字甲編》簡稱《甲》、
董作賓《殷虛文字乙編》簡稱《乙》??(詳見《殷墟甲骨文引論》 p82~85。)
注意各書簡稱,如寫論文時必須註明各書簡稱。
在此书出版的第二年,即 1904年,孙诒让 (1848— 1908) 花了两个月时间仔细研读《铁云藏龟》 ,写出了 第一部考释 甲骨文的开创性专著 《契文举例》 。孙氏以印刷不精的《铁 云藏龟》作为唯一根据进行研究工作,自然免不了犯许多错 误。但是,其披荆斩棘之功不可抹煞。
甲骨文的考釋
▲何謂考釋(論著):
甲骨文論著與甲骨文著錄不同,甲骨文論著是在著錄基礎上進行文字考釋和在內容上進行 分析、研究寫成的專著或論文。劉鶚的《鐵雲藏龜》問世以後,清末學者孫詒讓發現其文 字難認,於是就進行了文字考釋工作,就在《鐵雲藏龜》 ? 版的第二年,即 1904年寫成了 我國第一部甲骨文考釋著作──《契文舉例》。
▲最早的甲骨文考釋:孫詒讓《契文舉例》
《鐵雲藏龜》出版後的第二年,即1904年,孫詒讓《契文舉例》書稿問世。以識讀《鐵 雲藏龜》甲骨單字為主。
孫詒讓, 1848-1908年 (60歲 ) ,字仲容,號籀 (廎 ) ,浙江瑞安人。清末學者,經學家和文 字學家。撰《周禮正義》和《墨子閒詁》等。
1903年劉鶚《鐵雲藏龜》 ? 版以後,孫詒讓即著手研究,於 1904年寫完《契文舉例》一書, 這是我國第一部考釋甲骨文的著作。
劉鶚在《鐵雲藏龜 ? 序》初步地涉及文字考釋,所識之字很少,卜辭條例無法讀通。可見那 時認識甲骨文字,是何等的艱難了。
孫詒讓除了從卜辭的內容上加以說明以外,在文字考釋方法上,借助於《說文解字》,把 甲骨文字形與小篆、金文相對照,而多從金文取得證據,認識了一些甲骨文字,為後世甲 骨文研究作出了先例。
但是,「在孫詒讓寫《契文舉例》的時候,由於識字太少,或釋錯的字太多,一般卜辭的 內容還十分費解,不能通讀。」
陳煒湛先生總結了孫詒讓在考釋甲骨文方面,有四點錯誤:「第一,不明文例,以意定之。 第二,據碎片殘辭,強作解釋。第三,拘泥字形,墨守《說文》。第四,好言省變,曲從 己意。」儘管如此,孫詒讓的甲骨文考釋先走了第一步,在甲骨學史上具有建樹立業的作 用,對後來的甲骨學的研究,還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其他較著名的甲骨論著:(參見《殷墟甲骨文引論》 p85~92)
1. 孫詒讓:《契文舉例》, 1904年。《吉石庵叢書》, 1917年。
2. 羅振玉:《殷商貞卜文字考》,玉簡齋印本, 1910年。
3. 羅振玉:《殷虛書契考釋》,王國維手寫石印本, 1915年。
4. 羅振玉:《增訂殷虛書契考釋》,東方學會印本, 1927年。
5. 葉玉森:《殷虛書契前編集釋》,大東書局石印本, 1934年。
6. 王國維:《殷卜辭中所見殷先公先王考》,自寫石印本,編入《學術叢書》,後編入《觀 堂集林》卷九, 1917年。
7. 王國維:《殷卜辭中所見殷先公先王續考》,自寫石印本,編入《學術叢書》,後編入 《觀堂集林》卷九, 1917年。
8. 王國維:《戩壽堂所藏殷墟文字 ? 考釋》,藝術叢編, 1917年。
9. 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上海大東書局, 1931年。
10. 郭沫若:《卜辭通纂 ? 考釋》,日本文求堂印, 1933年。
11. 謝濟:《郭沫若〈卜辭通纂〉對甲骨學的巨大貢獻》,《郭沫若研究》二,文化藝術出 版社, 1986年。
12. 郭沫若:《殷契餘論》,《中國古代銘刻匯考》所收,文求堂, 1933年。
13. 郭沫若:《殷契粹編 ? 考釋》,日本文求堂印, 1937年。
14. 董作賓:《大龜四版考釋》,《安陽發掘報告》, 1931年第 3期。
15. 董作賓:《甲骨文斷代研究例》,《慶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歲論文集》收編,商務印書 館, 1932年。
16. 董作賓:《殷曆譜》,北京市中國書店, 1945年。
17. 唐蘭:《殷虛文字記》,中華書局, 1934年。
18. 唐蘭:《古文字學導論》,萊薰閣書店, 1934年。
19. 于省吾:《雙劍誃殷契 ? 枝》,石印本, 1940年。
20. 于省吾:《雙劍誃殷契 ? 枝續編》,石印本, 1941年。
21. 于省吾:《雙劍誃殷契 ? 枝三編》,石印本, 1943年。
22. 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中華書局, 1979年。
23. 董作賓 胡厚宣:《甲骨年表》,商務印書館, 1937年。
24. 胡厚宣:《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 (上 ) 、 (下 ) ,齊魯大學國學研究所石印本, 1944年。 25. 胡厚宣:《甲骨學商史論叢》續集 (全 ) ,齊魯大學國學研究所成都石印本, 1945年。 26. 胡厚宣:《五十年甲骨學論著目》,中華書局, 1952年。
27. 孫海波:《甲骨文編》,哈佛燕京學社石印本, 1934年。
28. 金祥恆:《續甲骨文編》,藝文印書館, 1959年。
29. 嚴一萍:《甲骨學》,台北藝文印書館, 1978年。
30. 屈萬里:《殷虛文字甲編考釋》,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961年。
31. 朱芳圃:《甲骨學文字編》,商務印書館, 1933年。
32. 朱芳圃:《甲骨學商史編》,中華書局, 1935年。
33. 陳夢家:《殷虛卜辭綜述》,科學出版社, 1956年。
34.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台灣中央研究院專刊影印本, 1965年。
35. 管燮初:《殷虛甲骨刻辭的語法研究》,中國科學院, 1953年。
36. 楊樹達:《積微居甲文說,卜辭瑣記》,中國科學院, 1954年。
37. 楊樹達:《耐林廎甲文說,卜辭求義》,上海群聯書店, 1954年。
38. 姚孝遂 肖丁:《小屯南地甲骨考釋》,中華書局, 1985年。
39. 高明:《古文字類編》,中華書局, 1980年。
40. 高明:《中國古文字學通論》,文物出版社, 1987年。
41. 王宇信:《西周甲骨探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4年。
42. 王宇信:《甲骨學通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9年。
43. 吳浩坤、潘悠:《中國甲骨學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年。
44. 林澐:《古文字研究簡論》,吉林大學出版社, 1986年。
45. 陳煒湛:《甲骨文簡論》,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
46. 常玉芝:《商代周祭制度》,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7年。
47. 孟世凱:《甲骨學小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7年。
48. 趙誠:《甲骨文簡明詞典》,中華書局, 1988年。
49. 李圃:《甲骨文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年。
50. ﹝日﹞島邦男:《殷墟卜辭綜類》,東京古汲書院, 1967年。
51. 島邦男:《殷墟卜辭研究》,汲古書院, 1958年。
52. 徐中舒主編:《甲骨文字典》,四川辭書出版社, 1988年。
53. 姚孝遂主編:《殷墟甲骨刻辭摹釋總集》上、下冊。本書收錄的資料包括:
《甲骨文合集》 41956片,《小屯南地甲骨》 4626片,《英國所藏甲骨集》 2674片,《東 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藏甲骨文字》 1315片, 《懷特氏等所藏甲骨文集》 1915片。 總共 52486片。按卜辭原纂,逐條以楷書對釋進行摹釋,是我國第一部大型殷墟甲骨刻辭摹釋工具書。 中華書局, 1988年。
1. 姚孝遂主編:《殷墟甲骨刻辭類纂》上、中、下冊。
這又是一部大型的辭例索引工具書。本書所收錄的資料,基本上與《殷墟甲骨刻辭摹釋總 集》相同。其不同的是,《甲骨文合集》的第十三冊摹本全部不錄,偽刻、習刻不錄,重 出者刪去,常見辭例節錄,常見字之殘辭不錄。所以實際所收錄之總數當遠遠不止 5萬片。 由於是以文字為線索,以辭條為單位而反復出現的,故以辭條為計,則將近有 20萬。 本書體例是在《殷墟卜辭綜類》的基礎上,補充了一些新的資料:在文字形體的分類方面 重新考慮其分合,增加了隸釋與原篆相對照,便於誦讀和研究。中華書局, 1989年 1月。
就在中国学者开始搜集甲骨文之后不久, 一些 旅居中国的 外国传教士 也对甲骨开始注意并进行搜集。 例如, 1903年美 国长老会驻山东潍县传教士 方法敛 (1862— 1914) 和英国浸 礼会驻山东青州传教士 库寿龄 (1859— 1922) 在潍县合伙从 古董商人手中买到许多甲骨。方法敛 1909年发表的《中国 原始文字考》被认为是 西人研究甲骨文的开始 ,方氏遂成了 欧美搜集和研究甲骨文的第一人。
根据我国甲骨学的专家最近所做的最新统计,目前收藏有甲骨文资料的国家共有 十二 个,流散到这些国家的甲骨文资料总数为 26, 700片。这些国家收藏的数字大致如下:
日本:12, 443片
加拿大:7, 802片
英国:3, 355片
美国:1, 882片
西德:715片
苏联:199片
瑞典:100片
瑞士:99片
法国:64片
新加坡:28片
比利时:7片
南朝鲜:6片
(二 ) 奠基时期 (1910—
1928)
圖右:羅振玉
罗振玉 (1866— 1940) 、 王国维 (1877— 1927) 在甲骨文的考 释和通读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初步奠定了甲骨学的基础 。
为了垄断甲骨的出售以牟取暴利, 古董商故意对甲骨的真 实出土地加以隐瞒, 所以早期的甲骨学者或以为甲骨出於汤 阴,或以为出於卫辉。 直到 1908年,罗振玉经过多年留意 探寻, 才弄清楚甲骨的确切出土地是安阳小屯村 。 1910年 (宣 统二年 ) ,罗振玉著成《殷商贞卜文字考》一书,考定甲骨 出土地是安阳小屯,甲骨文是殷商王朝占卜的遗物。这一推 论,在甲骨研究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进步。
罗振玉对古文字的研究始于清末, 不过他的学术活动主要 是在民国时期进行的。罗氏对甲骨、铜器等古文字资料都有 丰富的收藏。 他既勤於著录、传布各种资料,也勤於研究、 著述,贡献是多方面的 。他出版过《殷墟书契》 (1913年, 后通称《前编》 ) 、 《殷墟书契菁华》 (1914年 ) 、 《殷墟书契
后编》 (1916年 ) 等甲骨著录书。 其中以他在日本编印出版的 《前编》选材最精,以珂羅版影印,拓本的清晰精美远远胜 过石印本的《铁云藏龟》 。 此书是殷墟正式发掘前出土甲骨 的重要集录。 甲骨文得以迅速传播,为世人所重,与此书的 编印出版不无关系。 在罗氏的学术著作里, 最重要的是在 《殷 商贞卜文字考》 的基础上写成的 《殷墟书契考释》 (1915年 ) 。 此书在甲骨文字的考释和卜辞通读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 为甲骨学奠定了初基。
王国维是在罗振玉的影响下从事古文字研究的。 在甲骨文 方面,王国维新识之字并不是很多,但对通读卜辞常具有重 要意义。 1917年,王氏著成 《戬寿堂所藏殷墟文字考释》 , 在甲骨文的考释书里这是一部有影响的著作。 他的主要贡献 是以甲骨卜辞与典籍互证,进行历史、地理和礼制等方面的 综合研究。特别是 1917年所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 考》和《续考》两篇著名论文(均收入《观堂集林·卷九》 ) , 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殷王世系的可靠性,几乎皆可 由卜辞资料印证。 同时 , 他还根据 《后上》 8.14与 《戬》 1·10的缀合,发现上甲至示癸的世次与《史记·殷本纪》不合, 从而纠正了《史记》的错误。如此等等,大大提高了甲骨学 的学术地位。
这一时期重要的外国学者有日本的 林泰辅 。 他是日本搜集 研究甲骨的第一人。他编纂的 《龟甲兽骨文字》 (1921)一书 是日本学者编纂的第一部刊布甲骨文的著录书。 另一位是加
拿大传教士 明义士 , 他是继方法敛之后收藏和研究甲骨的最 重要的西方学者。他于 1917年出版的 《殷虚卜辞》 是欧美 学者出版的第一部甲骨摹本著录书。 由于外国在华人士热衷 于购藏甲骨,使甲骨很快地流散到欧美、日本等地,并引起 了外国学者的关注,甲骨学也随之成了一门国际性的学问。 (三 ) 形成时期 (1929— 1937)
1928年秋, 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下文简称 “史语所” ) 开始组织发掘殷墟。 从 1928年至 1937年 10年 之间,共发掘了 15次 。董作宾从第 1次到第 9次发掘所得 的有字甲骨中选拓出 3942号编为 《殷虚文字甲编》 (1948年 ) 。第 10次到第 12次主要是发掘殷代王陵,未出现有字 甲骨。从第 13次到第 15次发掘所得的有字甲骨中,董作宾 选拓出 9105号编为 《殷虚文字乙编》 (1948— 1953年 ) 。 《甲 编》与《乙编》和从前的甲骨著录书不同,它是科学发掘甲 骨时期的产物,对出土日期进行了记录,具有很高的学术价 值。
20年代末, 郭沫若 (1892— 1978) 为了探讨中国古代社会 的性质开始研究甲骨、 金文。 他的 《卜辞通纂》 (1933)和 《殷 契粹编》 (1937)在卜辞的通读方面有重要贡献。他不但撰写 了使读者能够了解“殷代社会各方面”的卜辞考释著作,而 且在他的一系列古史专著里大量引用了甲骨文史料, 极大提 高了古代史研究的水平。 郭氏以后 ,运用甲骨文史料研究商
代历史的学者数量越来越多,贡献较大者有胡厚宣 (1911— 1995) 、张政烺、徐中舒 (1898— 1991) 、吴其昌和丁山等人。 董作宾 (1895— 1963) 是最早参加殷墟发掘的学者。 董氏以 发掘材料为基础,对甲骨文进行了分斯断代研究。他根据称 谓、贞人等十项标准所创立的 “五期”断代体系 是以当时的 考古成果为基础的,虽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但有很多方面 在今天看来仍然是对的。所以为海内外学者普遍采用。
在 30年代,古文字的研究虽然有了迅速的发展,但是考 释古文字的方法却一直没有人认真地加以总结。 有些研究古
文字的人在语言文字学上缺乏修养, “天马行空”式的任凭 其丰富的想象力去考释古文字。 唐兰 (1901— 1979) 针对这种 精况,写了 《古文字学导论》 一书,力图把古文字的研究建 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唐兰不仅在古文字研究的理论方法上 有重要建树,而且亲身实践,考释出很多难识之字。他是继 孙诒让、罗振玉、王国维之后在甲骨文释字方面作出重要贡 献的学者之一。他在这方面的著作主要有 《殷虚文字记》 (1934)和 《天壤阁甲骨文存考释》 (1939)。
此外, 容庚 (1894— 1983) 等人的 《殷契卜辞释文》 (1933)、 商承祚 (1902— 1991) 的《殷契佚存考释》 (1933)等书也是这 一时期比较有影响的著作。经过郭沫若、董作宾、唐兰等学 者的努力,甲骨文的研究被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标志着甲 骨学已正式形成。
(四 ) 低潮时期 (1937— 1949)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甲骨学的发展由于受到战争
的影响而处于低潮时期。抗战期间, 董作宾 在 1945年出版 的 《殷历谱》 中,根据不同时期卜辞在历法、祭祀等制度上 的特点,于分期之外又提出了所谓“旧派”和“新派”的分 派学说。他从“新派”卜辞中整理出了商王按照严格规定的 日程逐个祭祀先王、先妣的 “五种祀典” (即 “周祭” ) 制度。 这对于甲骨文的研究起到了较大的推进作用。
在甲骨文字的考释方面, 于省吾 (1896— 1984) 在 1940— 1943年出版了 《双剑誃 y í殷契骈枝》 初编、续编和三编, 新识或纠正过去的误释字共 100余字, 为甲骨文的研究作出 了重要的贡献。
长期以来,甲骨学者普遍认为殷墟卜辞的主人都是商王, 即所谓“ 王卜辞 ” 。 1938年,日本学者 贝塚茂树 发表《论殷 代金文中所见图象文字》一文,首先提出殷墟卜辞里有不属 於商王的所谓“ 子卜贞卜辞 ” 。后来,他又进一步推阐这一 见解,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
(五 ) 高潮时期 (1949— 1966)
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到 1966年**开始前的这一阶段是甲 骨文研究的高潮时期。 1951年,陈梦家发表《甲骨断代学》 (后收入《殷虚卜辞综述》 ) ,以发掘坑位和卜辞系联等大量
证据,论证董作宾所谓“文武丁卜辞”中的 组、子组等卜 辞实属武丁时代。 1953年日本学者贝塚茂树、 伊藤道治 发表 《甲骨文断代研究之再检讨》 一文得到了和陈氏大体相同的
结论。
1956年,陈梦家出版了《殷虚卜辞综述》一书,这是关 于殷墟卜辞研究成果的大型通论性著作。 在已有的关于殷墟 卜辞的通论性著作里,没有一部能在广度和深度上与它相 比。
李学勤 (1933— )在这一时期崭露头角, 发表或出版了 一系列有影响的论著。 他在 《评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 (1957)一文中指出:“卜辞的分类与断代是两个不同的步骤,我们 应先根据字体,字形等特征分卜辞为若干类,然后分别判定 各类所属时代。同一王世不见得只有一类卜辞,同一类卜辞 也不见得属於一个王世。 ”这是很精辟的见解。
在 《帝乙时代的非王卜辞》 (1958)一文中, 李氏继贝塚茂 树、陈梦家之后对不属于商王的卜辞进行了研究,首次明确 提出“ 非王卜辞 ”这个名称,进一步论证了在殷墟卜辞里存 在着一小部分“非王卜辞” 。
(六 ) 停滞时期 (1966— 1976)
1966年至 1976年是**时期, 这一时期国内的甲骨文研 究基本上处于停顿状态。发表的论著很少,其中较有影响的 有:裘锡圭 (1935— )的《读〈安阳新出土的牛胛骨及其 刻辞〉 》 (1972)、张政烺的《卜辞裒 p ?u 田及其相关诸问题》 (1973)等。
1973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小屯南地发现刻
辞甲骨 5041片,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殷墟出土甲骨数量最 多的一次。考古所将全部卜辞拓本 4589号汇编为 《小屯南 地甲骨》 一书,由中华书局於 1980— 1983年出版。该书属 继《殷虚文字甲编》和《殷虚文字乙编》之后又一部大型的 经过科学发掘的甲骨文资料书,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1967年,日本学者岛邦男出版了 《殷墟卜辞综类》 ,这是 一部创造性的大型甲骨卜辞辞例索引工具书。 每个字下都按 甲骨文原样摹出含有这个字的所有卜辞 (极常用的字除外 ) , 对甲骨学和商史研究极有实用价值。
(七 ) 繁荣时期 (1976—今 )
从 1976年**结束到现在,甲骨文的研究进入到一个繁 荣时期。名家辈出,论著如林, 李学勤 和 裘锡圭 是这一时期 杰出的学术带头人。
自 1978至 1982年, 大型甲骨文著录书 《甲骨文合集》 13册陆续出齐。这部由郭沫若任主编的巨书共收录甲骨 41956片,甲骨资料中有研究价值的部分基本上搜罗在内。 《合集》 未及收入的甲骨资料,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为 《甲 骨文合集补编》 7巨册, 于 1999年由语文出版社出版。 作为 《合集》组成部分的《释文》 、 《索引》及《材料来源表》也 于 1999年出版。 《合集》问世以后,又有若干著录书出版。 其间比较大宗的发掘品有 《小屯南地甲骨》 ,收藏品有许进 雄的 《怀特氏等收藏甲骨文集》 (1979)、松丸道雄的 《东京
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藏甲骨文字》 (1983)、李学勤等的 《英 国所藏甲骨集》 (1985)、 雷焕章的 《法国所藏甲骨录》 (1985)与 《德瑞荷比所藏一些甲骨录》 (1997)、胡厚宣的 《苏德美 日所见甲骨集》 (1988)和 《甲骨续存补编》 (1996)、李学勤 等的 《瑞典斯德哥尔摩远东古物博物馆藏甲骨文字》 (1999)等。 此外, 1991年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殷墟花园 庄东地 H3发现有字甲骨 579片,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 《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 一书。
《合集》 及其后各种著录书的相继出版, 为甲骨文的研究 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全面整理殷墟甲骨准备了条件。例如 1989年姚孝遂等主编的 《殷墟甲骨刻辞类纂》 即弥补了 《殷 墟卜辞综类》 所收资料仅限于 70年代以前且无隶释的缺陷, 这无疑是今后进行甲骨文研究的重要工具书。
结集各家训释的专书, 过去较为完备的是李孝定的 《甲骨 文字集释》 (1965)。近年,有不少新作取而代之。 1993年, 日本学者松丸道雄和高岛谦一合作编纂的 《甲骨文字字释综 览》 出版。此书收集了 1988年以前中国、日本和西方甲骨 学者所撰的有关甲骨文字考释的论述, 并按文字将有关考释 著作列於其后,供学者研究时检索。这是一部集近百年来甲 骨文考释之大成的巨著。 1996年于省吾主编的 《甲骨文字诂 林》 出版全书四大册,这也是一部集结诸家训释的专书。 关于整理工作,需要提到香港饶宗颐主编的 《甲骨文通
范文三:利用古文字资料的上古音分期分域研究述评
利用古文字资料的上古音分期分域研究述评
刘钊/叶玉英
【专题名称】语言文字学
【专 题 号】H1
【复印期号】2008年11期
【原文出处】《古汉语研究》(长沙)2008年2期第10,18页
【英文标题】A Review and Commentary on the Study of Archaic Phonology Based on the Ancient Writing Materials
【作者简介】刘钊,男,吉林吉林市人,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 200433);
叶玉英,女,福建龙岩人,厦门大学中文系讲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古文字和上古音研究(福建 厦门 361005)。 【内容提要】近年来,利用古文字资料进行上古音分期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重大进展,有关殷商语音研究、西周金文音系研究、战国各 地方言研究和秦汉语音研究的成果数量可观。这表明不少学者已经意识到古文字资料对于上古音研究的重要性。只有充分利用古文字资料对上古音进行分期分域的研究,才能尽可能了解上古音的实际面貌;只有利用各个阶段的古文字资料,才可能对每一个汉字读音的源与流进行探索。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上古音应该成为今后古音学研究的主要方向。 In recent years, the study of archaic phonology based on ancient writing materials had made great progress. The achievements were about the research of the phonology of Yinshang(殷商),Xizhou(西周),Qinhan(秦汉)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 It indicated that many scholars had been conscious of the value of the ancient writing materials to the study of archaic phonology. If we want to come near to reality of ancient sound, if we like to trace the source and course of a sound, we should make use of ancient writing materials. It's a main trend in the study of archaic phonology from now on. 【关 键 词】古文字资料/上古音/分期/分域Ancient Writing Materials/Archaic Phonology/Divide Period/Divide Area
长期以来,音韵学界在上古音研究中,一直存在忽视材料的地域性和时代性的问题。如以《说文》谐声、读若研究上古声韵,却无视其中的方音因素和谐声形成的时代层次性;以《诗经》押韵研究上古韵部,也因为未能区分其中各诗篇来源的地域性而忽略了方音的影响,从而在许多韵部的分合上纷争不断。地下出土的古文字资料,其时代性和地域性都非常明确,用于上古音研究,正好可以克服以往上古音研究在资料上所存在的问题。近二十年来,陆续有不少学者致力于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上古音的分期和分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对这类研究成果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和分析,必将有利于该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故作此小文以求正于方家。
一、殷商语音研究
甲骨文发现至今已有百余年,其中形音义确知的有一千多字,甲骨文字资料作为语言研究的宝贵语料已被广泛用于商代语法、词汇和语音研究。由于确释的字只有一千多,如此少的字量是否足以用来进行整个商代音系的研究,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学者勇于尝试,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探索商代音系,有关论著主要有:
(一)赵诚《商代音系探索》[1][p259-265]
赵诚是最早把甲骨文字材料用于商代语音研究的学者。他的研究方法是:先认定甲骨文中具有假借或谐声关系的两个字读音相同,然后根据这类资料作出推断。他得出的结论是:1、声母方面:清浊不分;无舌擦音;商代同音后世声母各异的情况可用复辅音来解释;某些字的音读是多音节的,即两个音节的,有两个辅音两个元音。2、韵母方面:商代无入声,阳声韵可能是一种鼻化元音。3、商代似乎不分四声。
(二)陈震寰《上古前期声韵概貌》[2][p128-139]
陈振寰以学术界意见比较一致的431个甲骨文形声字、部分假借字以及早期金文中的形声字、假借字为基本材料整理出《甲骨文谐声字韵母关系统计表》和《甲骨文谐声字声母关系统计表》。根据这两个表,他得出了如下一些结论:
韵母:1、上古后期韵部的划分情况大体适合于上古前期。2、上古前期已经存在阴、阳、入三类韵母,而且阴、入两类差别明显。入声韵尾可能是合一的,即不分[p][t][k]三类。
殷商时代有17个声母:帮、並(滂)、明、端(章)、余(透、定、昌、船)、泥(日)、来、精(庄)、从(清、初、崇)、心(生、书)、邪(禅)、见(溪)、群、疑、匣、影、晓。
(三)郭锡良《殷商时代音系初探》[3][p103-121,124]
郭锡良撇开甲骨文中的谐声和通假资料,将《甲骨文编》见于《说文》的941字摆进周秦语音的框架中去考察甲骨文的字音分布情况,再根据分布情况得出以下结论:
声母:帮、滂、並、明、端、透、定、泥(章组还没有从端组中分化出来、喻四本属定母)、来、精、清、从、心(庄组还没有从精组分化出来、邪母本属从母)、影、晓、见、溪、群、疑(殷商时代群、匣两母本属一个,周秦时代的匣母是从群母中分化出来的)。
韵母:1、殷商时代每个韵部最多只有两呼四等,周秦时代的二等韵和四等韵应该是殷商以后才分化出来的。二等大多来自一等,四等大多来自三等。2、韵母分阴阳入三类。
声调:分成舒促两大类,每类再分长短,即长平、短平、长入、短入,实际上每个韵部只有两个声调。
(四)管燮初《从甲骨文的谐声字看殷商语言声类》[4]《据甲骨文谐声字探讨殷商韵部》[5]
管燮初以中古音为基准分析统计了448个谐声字,制定出《甲骨文形声字声母谐声频率统计表》,并采用几率统计,计算各个声系(组、母)谐与被谐的几遇相逢数,再与实际相逢数对照,实际相逢数小于几遇数的谐声是偶然现象,反之则属常常谐声,有音理关系。他的结论是:
韵母有:之、蒸、幽、中、宵、侯、东、鱼、阳、佳、耕、歌、祭、元、微、文、脂、真、叶、谈、缉、侵。
(五)陈代兴《殷墟甲骨刻辞音系研究》[6][p53-110]
陈代兴将已识的900余个甲骨文字分别置于一个以传统41声类为经,以王力所分30部为纬的表格中,逐个标出其中古时代的声、韵、等、呼,此外把已经确认的通假字以及有语音关联的关系字在唐宋以至周秦时代的语音概况分别列表说明,然后根据这两个表考求商代的语音系统。其结论为:
声母:1、单声母有:帮、並、明、端、定、泥、来、精、从、心、邪、见、群、疑、晓、匣、影;2、复辅音声母:[kd]、[hd]、[kl]、[hl]、、[pl]、[ml]、[pd]、[ph]、[mh]。
韵母:之、蒸、幽、侯、东、鱼、阳、耕、歌、月、元、真、文、缉叶、侵谈。
声调:没有后世所谓平上去入四个调类。研究上古声调应当把上古汉语的复辅音声母问题及入声韵问题结合起来作深入考察。
(六)何九盈《商代复辅音声母》[7][p1-25]
何九盈以殷商时代为基点,以甲骨文中足以说明复辅音形态特征的资料为本证,再从后世的文献资料、语言资料中寻找有关的材料作为旁证,把这两种材料结合起来,对商代复辅音声母进行全面拟测。他为商代音系构拟了32个复辅音声母,分为四种类型:甲、清擦音s和其它辅音的结合:sp、sph、sb、sm、st、sth、sd、sn、sr、sl、sk、skh、sg、sng;乙、带1/r的复辅音声母:pl、pr、phr、br、mr、thr、kl、kr、khr、gl、gr;丙、章组与舌根音相同:klj、khlk、glj;丁、其它:
、mg、ng。
(七)王文耀《殷周文字声类研究》[8]
王文耀的研究方法是在《说文》、《广韵》、《集韵》、《玉篇》、《经典释文》、《一切经音义》等字书或韵书中找出谐声或异体字,把135个声符所率2468例重文排列成《重文交换声符声母变化表》,统计出声符交换的几率,然后根据这些资料判断哪个声纽是重文交换声符的聚合点,即该声纽具备在两周声系中存在的可能性和基本条件。最后通过对殷周文字实例的分析,得到确证。他认定的谐声原则是“一声可谐万字,万字必同纽,同声必同纽”。由此他的结论是:殷周文字的声类系统包括23个声母:帮、滂、並、明、端、透、定、泥、见、溪、疑、精、清、从、心、照、审、禅、影、匣(晓)、喻(邪)、来、日。(穿、船两母在两周金文中尚未独立出来;床母主要从上古心母中分化而来。照、审、禅三母在上古尚无卷舌(照三)、非卷舌(照二)之别,而是混读为;喻母是处于零声母和舌头音之间的一个舌面塞擦音[j]。)
(八)董琨《周原甲骨文音系特点初探》[9]
董琨的研究方法和陈代兴的相似,即采用音韵分布与假借、谐声相结合的办法制定出《已识周甲文字声韵分布表》、《已识周甲文字关系字声韵分析表》,在此基础上作出一些推断:
声母:1、帮、滂、並三母存在互谐的现象,明母则有与晓母互谐的现象。2、章组归于端组。端组诸母彼此互谐互通的现象较为常见。3、齿音组中,精组与庄组的关系密切。4、从分布情况考察,除少数韵部如之、鱼、阳、物、月、元、质、侵外,喉音组的字也多呈互补状态。
韵母:1、阴、阳、入三声混同。2、冬东分立似乎不为无据。3、幽觉宵药四部仍以合一为宜。4、之、职、脂、微、支、物、质、月、锡诸部多呈互补,似可合为一部。
声调:早周时代或许存在声调之别,但绝无后世那样严格的四声。
(九)孔仲温《殷商甲骨谐声字之音韵现象初探——声母部分》[10][p633-666]
孔仲温的研究方法是将选定的221个形声字字例及其谐声声符依中古41声类及其发音部位列举出来,注上《广韵》或《集韵》的音切,以此为基础,他得出的结论是:1、清浊有分途的趋势;2、殷商时期的形声字与其声符之间,作同部位的通转是普遍而频繁的;3、复声母可解释部分通转现象。
综上所论列,我们认为:到目前为止,殷商语音研究仍处在探索阶段,各家所据资料和研究方法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从资料来说,各家所选用的资料之所以不尽相同,就是因为甲骨文中有些字的考释还存在不同看法,有的资料能否用来研究语音也有争议,如喻遂生在《纳西东巴字、汉古文字中的“转意字”和殷商古音研究》一文[11][p81-86]中认为古文字中的“转意字”如“毓”与“后”、“帚”与“妇”、“大”与“夫”、“月”与“夕”、“立”与“位”、“郭”与“墉”、“言”与“音”等不能作为研究商代语音的资料,相反,有的学者认为“月”与“夕”、“立”与“位”、“郭”与“墉”、“言”与“音”同源,可以用来构拟复辅音。另外各家都存在不能及时吸收新的甲骨文考释成果的问题。
就研究方法而言,赵诚的研究方法在原则上应该可行,但他仅凭少数几个例子就得出结论,有以偏概全之嫌;陈震寰将谐声资料中的两个韵部或两个声系的谐声比例作为韵部和声系分合的标准,存在两个困难:一是标准的确定,二是仅凭谐声资料来研究声类是不够的。孔仲温的研究仅以两百多个谐声字例为依据,所以他没有构建出殷商声系;由于汉字不是拼音文字,我们想要知道一个字在甲骨文里读什么音,只能依靠谐声偏旁和通假资料提供线索。郭锡良撇开甲骨文中的谐声和通假资料,其方法似有可商。另外,郭先生的做法实际上是把甲骨文时代一个字的读音看作与周秦时代读音相同,但这不符合语音发展的实际;陈代兴、董琨也采用了郭锡良的办法,但他们同时还采用了大量的谐声和通假资料,故相对科学,但凭借如此单薄的资料进行音系研究仍感不足,所以董琨没有在音系上下结论,只是指出了一些语音特点,这是比较客观科学的态度。王文耀的研究方法比较周密,不过他将殷周语音构拟成同一个音系似有不妥。何九盈的研究在材料和方法上都无问题,因此其结论的可信度较高,不过他的构拟是否全面,还值得进一步探讨。甲骨文中应该还有一些资料可用来构拟复辅音,这就有可能构拟出新的复辅音类型来。毕
鹗的《甲骨文所见若干上古汉语复辅音声母问题蠡测》一文就是关于利用甲骨文字资料研究复辅音时如何使用谐声字、假借字、汉语同源字、音训、异读等十种材料的讨论。[12][p471-530]
我们认为要构建商代音系,首先应该对所有甲骨文或商代金文中已经出现的字的读音进行从殷商到中古的纵向考察,再进行量的统计,然后才能下结论。如叶玉英对中古出现的所有精母字进行了纵向的考察,发现在汉代以前确实没有精母。[13][p71-133]再如,虞万里考察了甲骨刻辞多字结构以及金文中“多”和“者”(诸)的用例后,认为以殷商语言为主的多字结构之“多”在改朝易姓过程中逐渐为以姬周为主的由方言上升为雅言的“诸”所替代,两千多年前周族语音系统中知章系的音值可能是舌尖后塞音或舌面中塞音。[14][p439-491]这是对一个字的读音作纵向的深入考察后得出的结论,其方法值得提倡。
二、西周金文音韵研究
随着金文断代研究的深入和成熟,截至目前,多数铜器已经能被确知大致的年代,因为铜器的出土地点大多是明确的,所以金文资料成为研究两周乃至战国时代语音的绝好材料。
最早研究两周金文音系的是台湾学者余廼永,他的博士论文《西周金文音系考》辑录了《金文编》可确知音义者1894字,制成《西周金文音韵表》,在表中他为每个字的声母拟了音。从他的研究来看,他并不是从西周金文资料中分析总结出西周金文音系,相反,他是先采用传统音韵学的研究方法拟定一套音系,再用它去套金文。这显然是不科学的。[15]
郭锡良研究西周金文音系的方法与其研究殷商音系的方法大同小异。他得出的结论是:西周金文的声母是27个:影、晓、匣、见、溪、群、疑、端、透、定、泥、章、昌、船、书、禅、精、清、从、心、帮、滂、並、明、来、日;西周金文的韶母格局已由殷商音系的两呼各二等(每部最多四个韵母)演变成《诗经》音系的两呼各四等;西周金文的声调系统应该与《诗经》音系相同。从分布情况看,阴声韵、阳声韵应该有三个声调,入声韵有两个声调。[16][p227-246]
刘志成对第四版《金文编》中的谐声关系,采用数理统计公式进行了几率计算,并以《切韵》音系上推,构拟了两周金文音系的声母系统:帮、滂、並、明、明晓、端、透、定、泥、泥晓、以、日、章、昌、船、书、禅、精、清、从、心、邪、见、溪、群、疑、疑晓、晓、匣、影、来、明来、疑来。[17][p71-76]
受王国维《两周金石文韵读》的影响,现代学者研究两周韵部仍多采用金文韵文和《诗经》韵读。如余廼永《西周金文音系考》、喻遂生《两周金文韵文和先秦“楚音”》[18][p105-109]、罗江文《两周金文用韵初探》[19]《两周金文韵例》[20][p71-76]《从金文用韵和文字统一性看两周雅言书面语》[21]《从金文看上古邻近韵的分立》[22]《谈两周金文合韵的性质——兼及上古“楚音”》[23]《〈诗经〉与两周金文韵文押韵方式比较》[24]《〈诗经〉与两周金文韵部比较》[25]、刘志成《两周金文韵读和诗经韵读之比较》[26]、金颖若《两周金文韵部研究》[27]《吉金奏雅——从东周列国金文韵文蠡测雅言的存在》[28]《从两周金文用韵看上古韵部阴入间的关系》[29]等。他们中除了刘志成(注:刘志成主张金文韵语中或有方言因素。如从“邦”字的入韵情况来看,在当时的陈、蔡、中山、晋国的方音里,“邦”读阳部。[26])以外多认为两周金文代表的是当时的雅言音系,所以合韵现象不是方言差异,而是音近押韵。在韵部的分合上,罗江文主张金文中支、脂、之分立,脂、微分立,鱼、侯分立,幽、侯分立,幽、宵分立,冬与东、侵分立。金颖若在支、脂、之分立和脂、微分立这两个问题上与罗先生意见一致。在阴阳入是否三分这个问题上,罗江文和金颖若都认为两周时期阴阳入三分的格局已经形成。
然而,正如彭占清所指出的:“现代人论甲金文字的押韵有三难:一是甲金文字多为散文,当时又没有韵律的记载,爬罗剔抉,未必即得古人初衷;二是甲金文字的语法和文例,后世多有意见分歧或者两通之处,执一而论,终恐偏失,兼收并蓄,又恐体例不纯;三是甲金文字多有残蚀不全或者不能确识者,倘若发生在可能的韵脚上,整个语例只好存疑不论。”[30][p28-29]金文韵文还有一个缺点是语言程式化严重,重复的韵语多,入韵字较少,而且多集中在一部分韵部。因此我们认为无论是研究韵部还是研究声纽,谐声和通假资料都是必须重视的资料。
师玉梅的博士论文《西周金文音韵考察》较为全面地利用西周金文中的谐声、通假及韵文资料。她认为西周金文的韵部系统与以《诗经》为主的先秦韵文材料得出的上古29部系统基本一致,差异在于王力将冬侵合为一部,认为冬部战国以后才分立出来,而师玉梅认为西周时期冬、东两部当合,并认为冬、东、阳三部在西周时期都是收尾。她认为西周时期的单辅音声母有25个:帮、滂、並、明、明(晓)、端(知章)、透(彻昌)、定(澄禅船)、书、以(邪)、泥(娘日)、来、精、清、从、心、邪(船)、见、溪、群(匣)、疑(晓)、疑、影、晓、匣(云)。西周时期已经存在四声以及四等的分别。[31]
三、战国语音的分域研究
1、楚音
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林语堂就十分重视上古方言的研究,他的《陈宋淮楚歌寒对转考》就是关于楚方言的论述。[32]董同龢的《与高本汉商榷“自由押韵”说兼论上古楚方言特色》也是较早论及楚方言的文章,他认为东阳、之幽、鱼侯、真耕合韵是上古楚方言的特色。[33]刘宝俊《马王堆出土帛书〈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用韵研究》再证了董说。[34][P140]刘先生还认为先秦时期楚方言冬近于东,战国以后东、冬、阳三部互通成为楚方言的一个特色,幽部兼通东、冬、阳三部是上古楚方言的又一特色。[35]周祖谟认为真文、东阳通押是楚地方音。[36]李玉《秦汉简牍帛书音系研究》也指出了楚方言的一些特点,如微部字都转入歌部字,真和文、微和脂、幽和宵常常通假,缉和叶、祭和月两两关系密切,先秦鱼、侯两部在楚方言里可能正趋于合流,等等。[37]臧正一研究了尹湾汉简《神乌赋》的用韵特点,并结合杨雄《方言》以及《淮南子》、《释名》、《楚辞》、《老子》等资料,认为鱼侯、之鱼、脂微的通假与合韵是楚方言的特点。[38]刘志成也肯定了真文、脂微在楚方言中关系密切,他还认为楚方言里冬部、蒸部都是独立的。[39]喻遂生《〈老子〉用韵研究》[40]、《西周金文韵文和先秦“楚音”》[18]、罗江文《谈两周金文合韵的性质——兼及上古“楚音”》[23]三文则否定了东阳、真耕、之幽、真文、侯鱼、支歌合韵是楚方言特色的说法,认为这些都是通语的特点。
另外,梅祖麟《古代楚方言中“夕(丙)”字的词义和语源》、李裕民《楚方言初探》、李水海《上古楚语历时考释》、郭必之《金文中的楚系方言词》等文章在考证楚方言词的同时也论及了一些楚方言的语音特点。
赵彤的博士学位论文《战国楚方言音系研究》[41]是迄今为止唯一关于战国楚方言音系研究的成果。他较为全面地利用出土文献,同时结合传世典籍对楚方言的声、韵、调作了系统的研究。他认为战国楚方言有三十个韵部,同《诗经》音系相比,战国楚方言的韵部系统发生了一些变化:除月部以外各部的长入字变为去声,转入相应的阴声韵部;脂部的一部分字转入了微部,如饥、美、惠;真部的一部分字转入了文部,如匀、、申、津、陈、尘、慎、邻、岷、莘等;鱼部开始接近侯部,东部开始接近阳部,冬部开始接近东部。赵彤拟定的声母系统是p-、p‘-、b-、m‘-、m-、t-、t‘-、d-、n‘-、n-、l‘-、l-、r‘-、
r-、ts-、ts‘-、dz-、s-、k-、k‘-、g-、、x-、。他认为战国楚方言的调类表面上仍然有平声、上声、去声、长入、短入,但长入只保留在月部中。
刘宝俊认为帛书音系是战国秦汉时代楚地的方言音系,在声类方面,他拟了26个单辅音声母,19个复辅音声母,即p-、ph-、b-、m-、t-、th-、d-(船禅)、n-、r-(以邪)、l-、ts-、ths-、dz-、s-、k-、kh-、g-、ng-、h-、、kw-、khw-、gw-、ngw-、hw-、、ml-、thl-、kl-、khl-、gl-、gwl-、sl-、sn-、st-、sth-、sk-、skw-、sng-、xm-、xng、nth-、ngk-、ngkh-、ngg-。在韵母方面,他认为中古祭、泰、央、废等去声韵在帛书音系中属入声月部;微部戈韵字(“火”等)转入歌部;侵部东韵字(“凤”等)转入蒸部;上古具有圆唇舌根音韵尾的韵部其元音均变为圆唇元音;上古-i-元音的韵部其元音均已裂变;除真、文两部关系密切外,脂与微、质与物、鱼与侯、东与阳均明显分立。[42]
2、齐语
赵诚据临沂汉简中的通假字指出了战国秦汉之际齐语的一些特点,如脂与微、支与之尚未完全分开,齐方言中有一部分晓母字读为唇音,晓、匣与见、溪群关系较近等。[43][p17-26]汪启明通过研究临沂汉简《孙膑兵法》的用韵,归纳出一些齐方言的语音特点,如齐音中入声和阴声、阳声都有关联;耕真、真元相押,反映了齐方言真元音近、真耕音近,即-n和的相混;齐方言的入声韵尾-k和-t相混;之脂、脂微通押,齐语此三部音近。[44][p52-63]他还分析了银雀山汉简《孙膑兵法》的通假字,认为黄侃提出的“章系归端”、“庄系归精”在齐语中也能得到验证。[45][p33-43]李玉《秦汉简牍帛书音韵研究》也指出了一些齐语的特点。
3、中山国语音
中山国语音研究仅见姜允玉《中山王铜器铭文中的音韵现象初探》。[46][P17-23]该文勾勒了中山国语音在声韵调上的一些特点。声母方面主要有:1、清浊分途情形明确;2、轻唇音不分,部分晓母读为唇音;3、端、知两组当归并为一组声母,“泥、娘、日”不分;4、章组和端组开始分化,精组和庄组有合并的趋势;5、群母已经是个独立的声母,匣母与见、溪、疑当为舌根塞音;6、有st‘n-、dn-、hl-、ml-、st-等类型复辅音。韵母方面主要有:1、阴声韵和入声韵俨然分立;2、一部分真部字在战国时期中山国、楚方言中已经转入文部,或者互相语音接近;3、支、之二部尚未完全分开。或者说支、之两部本应分部,此时已开始合并;4、战国时期鱼侯两部在中山国、楚方言里可能正趋于合流;在战国时的中山国语音中出现三十一个韵部:之、职、蒸;幽、觉、中;宵、药;侯、屋、东;鱼、铎、阳;歌、祭、月、元;支、锡、耕;脂、质、真;微、物、文;缉、侵;叶、谈。声调方面则表现为平、入区分接近完成,这一时期尚无去声。
综上所论列,我们认为:由于战国时期“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因此对战国语音的研究首先必须是分域的研究。从上述研究成果来看,除了楚方言的研究成果比较多以外,其他地区的方言研究还相当薄弱。如齐语的研究就资料而言,应该说还是比较丰富的,除了银雀山汉简外,齐国的铜器铭文、齐玺、齐陶等还可为我们提供一些谐声和通假资料。齐语的先期研究成果也比较多,如林语堂的《燕齐鲁卫阳声转变考》、虞万里《山东古方言与古史研究》、汪启明《先秦两汉齐语研究》等,因此,齐语的研究还大有可为。其次,既然是地域方言研究,就应该重视具有方言特色的文字资料。如中山国铜器铭文中既有通用文字,又有很多方言字。要找出方言语音特色,应该以这些方言字为主要素材。姜允玉的研究就因为没有严格区分这一点,所以他所谓的中山国语音特点其实多是通语的特点。又如陈鸿《战国形声字异体与战国古音研究》[47]《从战国文字的谐声看战国语言的阳声韵》[48],由于没有顾及形声字异体的地域性差异,所以得出的结论也就难以取信于人。
四、秦汉语音研究
以往研究秦汉语音,主要语料是《说文》谐声和读若、《释名》、汉儒经注等。秦汉简帛的大量出土,大大改变了这种局面。以秦汉简帛为主要研究资料的秦汉语音研究成果数量可观,主要有:
周祖谟据马王堆帛书和银雀山汉简的通假字考订汉代声母系统如下:(1)单声母:p、p‘、b、m、t、t‘、dn、d‘、
、ts、ts‘、dz、s、zd、k、k‘、;(2)复辅音:pl、ml、t‘l、sl、sn、kl、xm。他认为照船审古读如舌头音,审母三等字大部分读为舌部塞音,还有一部分读为摩擦音。禅母古音接近定母,床母三等当与禅母为一类;喻母古音原先也许是由sd-和sg-两类复辅音来的;喻三为匣母细音。[36]
李玉《秦汉简牍帛书音韵研究》创获不少,所得结论主要有:
韵母:秦汉时期的韵部为31部:之、职、蒸,幽、觉、中,缉、侵,微、物、文,歌,祭、月、元,叶、谈,鱼、铎、阳,宵、药,脂、质、真,支、锡、耕,侯、屋、东。他还指出了一些方言特征,如在楚方言、秦陇方言和蜀方言中微部字都转入歌部字,而在古齐鲁方言里则未见;简帛文书中幽、宵常常通假当为方音之异,是楚方言及蜀郡之音的共同特征。秦汉时期,先秦鱼、侯两部在楚方言里正趋于合流。在雅言、齐鲁方言、西部方言的语音中则尚未开始等。
声调:至迟不晚于战国中期,汉语语音就形成了“平、上、去、入”各自分立的格局。[37]
张洁据张家山汉简通假字指出西汉时期语音在声母上的一些特点,如:禅母为塞音,船母是浊塞音;书母除了清塞音一读外,可能还有小部分的复辅音stj-;有P.r-、K.r-类型的复辅音,一些章组字读作krj-;既与喻以相谐,又与舌尖塞音相谐的邪母应拟作slj-;存在鼻塞类型复辅音mb-、mp-、mp‘-、nd-、nt-、nt‘-、g-、k-、k‘-。[49]
也指出了一些西汉时期声母特
点,如:西汉早期的楚方言里,有ml-、kl-复辅音声母;西汉时期存在一个与l-相对立的复辅音声母hl-形式。“随、隋”、“遂、笛”等邪母字的声母,在西汉早期很有可能是st-类型复辅音声母;晓母与明母通假,其声母很可能是hm-复音声母等。[50][p25-32]
从上述研究来看,学者们在许多方面已经取得共识,如赵振兴、李玉都认为ml-复辅音是西汉早期楚方言的特点;李玉和张洁都认为西汉存在“鼻—塞”复辅音;周祖谟、赵振兴、李玉、刘宝俊、张洁等都认为禅母是浊塞音等。尤为可喜的是,学者们在利用简帛资料的时候,都能注意到其中的方言因素,从而促进了西汉方言的研究。
综上所述可见,利用古文字资料对上古音进行分期分域研究已经取得显著的成绩。尽管在研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但却意义重大,这表现在:第一,克服了传统音韵学研究中的弊病,即以一个上古音系统统摄从殷商到魏晋长达一千多年的语音时段。上古音研究已不再是林语堂所批评的那样“没有精确的时代观念、没有地理观念”,[32][p14]而是开始注重语音的时代性和地域性。第二,语音是动态的,是不断发展演变着的,因此,一个字的读音不可能从远古时代一直到中古仍然不变,这期间有可能发生音变,而且还可能不止一次音变。同时,自古以来雅言和方言都是交叉发展、相互影响的,因此一个字读音的上古来源有多种可能性。据此,我们的研究应该尽可能地接近上古音的语音实际,探索每一个汉字读音的来龙去脉。第三,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由于汉字从来就不是拼音文字,所以我们要探究上古音系统,就不得不借助古文字资料。因此,我们今天研究上古音的主要依据应该是地下出土的文字资料,而传世典籍中的谐声、通假、经籍异文等材料以及亲属语言的同源对比、域外对音等资料则只能作为佐证。“古韵学的出路在于古文字”,(李方桂访问中山大学时所言,参看《第三界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1997年,第753页)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上古音应该成为今后古音学研究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赵诚.商代音系初探[A].音韵学研究第1辑[C].北京:中华书局,1984. [2] 陈震寰.音韵学[M].湖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3] 郭锡良.殷商时代音系初探[J].北京大学学报,1988,(6). [4] 管燮初.从甲骨文的谐声字看殷商语言声类[A].中国古文字研究会成立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1988. [5] 管燮初.据甲骨文谐声字探讨殷商韵部[A].纪念王力先生九十寿辰语言学讨论会论文,1990. [6] 陈代兴.殷墟甲骨刻辞音系研究[A].甲骨语言研讨会论文集[C].湖北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7] 何九盈.商代复辅音声母[A].音韵丛稿[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8] 王文耀.殷周文字声类研究[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9] 董琨.周原甲骨文音系特点初探[A].语言(第一卷)[C].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0] 孔仲温.殷商甲骨谐声字之音韵现象初探——声母部分[A].孔仲温教授论学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2. [11] 喻遂生.纳西东巴字、汉古文字中的“转意字”和殷商古音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4,(4). [12] 毕鹗.甲骨文所见若干上古汉语复声母问题蠡测[A].声韵论丛第6辑[C].台湾学生书局,1997. [13] 叶玉英.古文字构形与上古音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4] 虞万里.榆枋斋学术论集[M].江苏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15] 余迺永.西周金文音系考[D].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论文,1980. [16] 郭锡良.西周金文音系初探[A].国学研究第二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17] 刘志成.西周金文音系的声母[J].川东学刊,1995,(3). [18] 喻遂生.西周金文韵文和先秦“楚音”[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2). [19] 罗江文.两周金文用韵初探[D].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3. [20] 罗江文.两周金文韵例[J].玉溪师专学报,1994,(1、2). [21] 罗江文.从金文用韵和文字统一性看两周雅言书面语[J].玉溪师专学报,1995,(1). [22] 罗江文.从金文看上古邻近韵的分立[J].古汉语研究,1996,(3). [23] 罗江文.谈两周金文合韵的性质——兼及上古“楚音”[J].楚雄师专学报,1999,(4). [24] 罗江文.《诗经》与两周金文韵文押韵方式比较[J].古汉语研究,2001,(3). [25] 罗江文.《诗经》与两周金文韵部比较[J].思想战线,2003,(5). [26] 刘志成.两周金文韵读与诗经韵读之比较[J].川东学刊,1996,(3). [27] 金颖若.两周金文韵部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3. [28] 金颖若.从两周金文用韵看上古韵部阴入间的关系[J].语言研究,1994,(增刊). [29] 金颖若.吉金奏雅——从东周列国金文韵文蠡测雅言的存在[J].语言研究,1998,(增刊). [30] 彭占清.“两周金文押韵方式”志疑[J].古汉语研究,2004,(1). [31] 师玉梅.西周金文音韵考察[D].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32] 林语堂.林语堂名著全集?语言学论丛(第19卷)[M].吉林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33] 董同龢与高本汉商榷“自由押韵”说兼论上古楚方言特色[A].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七本四分册),1939. [34] 刘宝俊.马王堆出土帛书《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用韵研究[J].语言研究,1996,(增刊). [35] 刘宝俊.冬部归向的时代和地域特点与上古楚方言[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0,(5). [36] 周祖谟.汉代竹书与帛书中的通假字与古音的考订[A].音韵学研究第1辑[C],中华书局,1984. [37] 李玉.秦汉简牍帛书音韵研究[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 [38] 臧正一.尹湾汉简《神乌赋》音韵研究[A].古文字与古文献试刊号[C].台北:1999. [39] 刘志成.楚方言考略[C].汉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1991. [40] 喻遂生.《老子》用韵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2). [41] 赵彤.战国楚方言音系研究[D].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42] 刘宝俊.《秦汉帛书音系》概述[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6,(1).
[43] 赵诚.临沂汉简的通假字[A].音韵学研究第2辑[C].北京:中华书局,1986. [44] 汪启明.临沂汉简《孙膑兵法》用韵研究[A].汉小学文献语言研究丛稿[C].四川成都:巴蜀书社,2003. [45] 汪启明.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通假字分析[A].汉小学文献语言研究丛稿[C].成都:巴蜀书社,2003. [46] 姜允玉.中山王铜器铭文中的音韵现象初探[J].古汉语研究,2003,(1) [47] 陈鸿.战国形声字之异体与战国古音研究[J].闽江学院学报,2005,(6). [48] 陈鸿.从战国文字的谐声看战国语言的阳声韵[A].康乐集[C].广东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49] 张洁.张家山汉简通假字所反映的西汉时期声母特点[A].简帛语言文字研究第2辑,成都:巴蜀书社,2006. [50] 赵振兴,陈灿.《周易》通行本与帛书本异文声母研究[J].古汉语研究,2003,(3).^NU1
范文四:古文字考题
古文字学专业考题
第一门,古汉语与上古史
第一题,填空。(40分)
四十个上古史,
第二题,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40分)
第三题,标点,并翻译划线句子。(30分)
第一段是《尚書·牧誓》
時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王左杖黃鉞,右秉白旄以麾,曰:「逖矣西土之人。」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馬、司空、亞、旅、師氏、千夫長、百夫長及庸、蜀、羌、髳、微、盧、彭、濮人。稱爾戈,比爾干,立爾矛,予其誓。」
王曰:「古人有言曰:『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今商王受,惟婦言是用。昏棄厥肆祀,弗答;昏棄厥遺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長,是信是使,是以為大夫卿士;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今予發,惟恭行天之罰。今日之事,不愆于六步、七步,乃止齊焉。夫子勖哉!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齊焉。勖哉夫子!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羆,于商郊;弗迓克奔,以役西土。勖哉夫子!爾所弗勖,其于爾躬有戮!」
这一段,划线句子是
『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
昏棄厥肆祀,弗答;昏棄厥遺王父母弟,不迪。
第二段是《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弗听。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吾敌
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
划线句子是
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
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第三段是《礼记·檀弓》
子夏其子而丧其明。曾子吊之,曰:“吾闻之也:朋友丧明,则哭之。”曾子哭,子夏亦哭,曰:“天乎!予之无罪也!”曾子怒曰:“商!女何无罪也?吾与女事夫子于洙泗之间,退而老于西河之上,使西河之民疑女于夫子,尔罪一也。丧尔亲,使民未有闻焉,尔罪二也。丧尔子,丧尔明,尔罪三也。”而曰:“女何无罪与?”子夏投其杖而拜曰:“吾过矣!吾过矣!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
划线句子是
子夏其子而丧其明。
退而老于西河之上,使西河之民疑女于夫子,
第四题,指出下列韵文中的韵脚,指出其上古韵部(原文无标点)
1、《诗经·小雅·南有嘉鱼之什·彤弓》
彤弓弨兮,受言藏兮。我有嘉宾,中心贶之。钟鼓既设,一朝飨之。彤弓弨兮,受言载兮。我有嘉宾,中心喜之。钟鼓既设,一朝右之。彤弓弨兮,受言櫜之。我有嘉宾,中心好之。钟鼓既设,一朝醻之。。(4分)
2、《楚辞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6分)
第五题,简答题目三道。(30分)
1,说说秦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所采取的措施。
2,说说战国时期手工业农业和商业的发展情况。
3,说说出土的先秦秦汉文字材料对研究上古史的重要意义。
第二门,古文字学
第一题,篆书20个,写出楷书,指出部首,分析,。(30分)
第二题,标点说文后叙,并转写成繁体,其中加点字,写出篆形或者甲金字形。并分析其结构。。(30分)
第三题,写出郭沫若、唐兰、于省吾古文字研究著作各一种,并扼要介绍之。。(15分)
第四题,写出建国后出土的简帛书资料。(15分)
第五题,说说说文解字对古文字研究的重要性,并从古文字研究的角度说说它存在的问题。(30分)
第六题,拓片三个,一个甲骨文,俩金文。(30分)
范文五:中国古文字
现有发现
汉字的鼻祖——甲骨文(37张)
目前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
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2500个单字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中国商代和西
周早期(约公元前16~前10世纪)以龟甲、兽骨为载体的文献。是已知汉语文献的最早形态。刻在甲骨上的文字早先曾称为契文、 甲骨刻辞、卜辞、龟版文、殷墟文字等,现通称甲骨文。
商周帝王由于迷信,凡事都要用龟甲(以龟腹甲为常见)或兽骨 (以牛肩胛骨为常见)进行占卜,然后把占卜的有关事情(如占卜时间、占卜者、占问内容、视兆结果、验证情况等) 刻在甲骨上,并作为档案材料由王室史官保存 (可参见甲骨档案)。除占卜刻辞外,甲骨文献中还有少数记事刻辞。甲骨文献的内容涉及当时天文、历法、气象、地理、方国、世系、家族、人物、职官、征伐、刑狱、 农业、 畜牧、田猎、交通、宗教、祭祀、疾病、生育、人文、灾祸......是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商代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的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相关研究
甲骨文之父 首先对甲骨文
甲骨文
作出确认的王懿荣还没来得及作深入研究并著书立说,八国联军便逼近北京城,他被任命为京师团练大臣。
1900年7月,侵略军兵临城下,慈禧太后带领皇室人员仓皇出逃,王懿荣彻底失望了。他对家人说:“吾义不可苟生!”随即写了一首绝命词毅然服毒坠井而死,年方56岁。
后来人们称这位最先发现甲骨文的人荣誉为“甲骨文之父”,在甲骨文发现90周年的1989年秋,在他的家乡山东烟台市福山区建成王懿荣纪念馆,以纪念他的功绩。
王懿荣殉难后,他所收藏的甲骨,大部分转归好友刘鹗(即《老残游记》作者刘铁云)。刘鹗又进一步收集,所藏甲骨增至5000多片,于1903年拓印《铁云藏龟》一书,将甲骨文资料第一次公开出版。不久,学者孙诒让根据《铁云藏龟》的资料,又写出了甲骨文研究的第一部专著《契文举例》。
学术研究
甲骨文被发现之后,引起学术界的轰动。古董商人为了垄断财源,对于甲骨的来源秘而不宣,以后又谎称出自河南汤阴、卫辉等地。直到1908年,学者罗振玉才首先访知甲骨出土于河南安阳的小屯村一带,于是他派遣自己的亲属去安阳求购,又亲自前往安阳进行实地
考察。先后共搜集到近二万片甲骨,于1913年精选出2000多片编成《殷墟书契》(前编)出版,随后又编印了《殷墟书契菁华》(续编),为甲骨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继罗振玉之后,许多著名的学者,如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唐兰、陈梦家、容庚、于省吾、胡厚宣等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考释和研究,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甲骨学。董作宾、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并称为“甲骨四堂”,被誉为甲骨学研究的一代宗师。
甲骨文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文献纪录,如今甲骨学已成为一门蔚为壮观的世界性学科,从事研究的中外学者有500多人,发表的专著、论文达3000多种。它对历史学、文字学、考古学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甲骨 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篇《殷本纪》,详细记载了商王朝的世系和历史。过去史学界许多人对这些记载将信将疑,因为没有当时的文字记载和留存的实物资料可作印证。
本世纪初,罗振玉在他搜集的甲骨中,发现了刻有商王朝先公、先王的名字,证实了这些甲骨的出土地小屯就是《史记》中所说的“洹水南,殷墟上”的殷墟所在地。
此后,学者王国维对甲骨卜辞中所见的商代诸先王、先公,对照《史记》记载作了详细的考证,证实了《史记》中《殷本纪》的可信性。殷墟是商朝第10代王盘庚于公元前1318年,把都城从奄(今山东曲阜附近)迁到殷(小屯村一带),从此历经至8代12王,在此建都达273年之久。这些研究成果,把中国有考据可信的历史提早了一千年。
从一片殷商甲骨上文字的发现和认定,由此发展到肯定了一个距今3000多年、长达600多年的朝代,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发现!这样就把本世纪20年代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可信历史始于西周的“疑古”思潮,予以彻底的否定。
占卜风之盛 王室贵族上自国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如祭祀、气候、收成、征伐、田猎、病患、生育、出门,等等,无不求神问卜,以得知吉凶祸福决定行止。于是,占卜成了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朝廷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和卜官。有刻辞的甲骨,都作为国家档案保存起来,堆存在窖穴之中。因此甲骨上的卜辞成为研究商代历史的第一手材料,它反映了从公元前1300年到公元前1000年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1899年甲骨文首次发现到现在,据学者胡厚宣统计,共计出土甲骨154600多片,其中大陆收藏97600多片,台湾省收藏有30200多片,香港藏有89片,总计中国共收藏127900多片,此外,日本、加拿大、英、美等国家共收藏了26700多片。到目前为止这些甲骨上刻有的单字约 4500个,迄今已释读出的字约有2000个左右。
中国的文字萌芽较早,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陶器上,就发现了各种刻划符号,成为中国文字的雏形,经过二三千年的孕育、发展,到了商代,中国的文字达到基本成熟阶段。甲骨文具有一定体系并有比较严密的规律,刻划精湛,内容丰富,对中国古文字研究有重要作用。过去,古文字研究的主要的依据是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如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甲骨文比《说文解字》要早1500年,而且它是来源于直接发掘出来的出土文物,可信程度更高,对研究汉字的起源和发展,纠正《说文解字》的疏失,解决青铜器铭文中悬而未决的问题,都有极大价值。
从甲骨上的文字看,它们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三要素。其用笔线条严整瘦劲,曲直粗细均备,笔画多方折,对后世篆刻的用笔用刀产生了影响。从结字上看,文字有变化,虽大小不一,但比较均衡对称,显示了稳定的格局。从章法上看,虽受骨片大小和形状的影响,仍表现了镌刻的技巧和书写的艺术特色。“甲骨书法”现今已在一些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中流行,就证明了它的魅力。
由于弄清了甲骨出土的地点,从1928年秋到1937年夏抗日战争爆发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在著名考古学家董作宾、李济、梁思永等人先后主持下,在小屯村一带进行了长达10年的15次考古发掘,不仅先后发现了总计24900多片甲骨,而且发现了商代后期的宫殿、宗庙遗址和王陵区,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铜器、玉器、陶器,从物质文化上提供了殷墟为商代王都的证据。殷墟成为世界闻名的古文化遗址,又一次震动了中外学术界。
发掘和研究 考古工作者又进行了多次调查、发掘,大体弄清了殷墟的范围和布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郊的殷墟,它以小屯村为中心,东西约6公里,南北约5公里,总面积30平方公里左右。洹河南岸的小屯村一带是殷王居住的宫殿区,发掘出宫殿基址数十座,最大的一座面积5000平方米。洹河北部是殷王陵区,先后发掘出十几座大墓、一千多座小墓,以及大批祭祀坑。在宫殿附近发现了两座甲骨文档案库和铸铜、制玉、制骨、烧陶等手工业作坊遗址。殷墟发掘延续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收获之丰,是中国考古史上罕见的。
为了纪念殷墟考古的伟大发现,1987年秋,安阳市在宫殿遗址区东北面修建了一座殷墟博物苑,复原和再现了3000年前殷王宫和一些建筑的风貌。
1976年春,在宫殿区附近,小屯村北偏西100米处,发掘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将军妇好的墓。甲骨文记载,妇好是商王武丁的王后。有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双方相持不下,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武丁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此后,武丁让她担任统帅,从此,她东征西讨,打败了周围20多个方国(独立的小国)。有一片甲骨卜辞上说,妇好在征战羌方时,统帅了1?3万人的庞大队伍,这是迄今已知商代对外用兵最多的一次。妇好墓是殷墟发掘的唯一保存完整的殷代王室墓葬,出土的很多器物上都刻有铭文,是唯一能与甲骨文、历史文献相印证,从而能确定墓主身份、年代的商代王室墓葬。
对殷墟70年的考古,特别要提出来的是对甲骨文的三次重要的考证与发现:
第一次是1936年6月12日,在小屯村北宫殿区发掘出一个甲骨坑,保存着带字甲骨17096片,记录着商王武丁时期的许多活动,看来这是武丁王室的甲骨文档案库,这批甲骨片的出土,对考证武丁时期的社会政治、文化、生活有极宝贵的价值。发掘时坑中还发现埋有一个身体蜷曲、侧卧的尸骨,其身躯大部分压在甲骨上,专家认为可能是档案库的看守人。 第二次,1973年在小屯村南地,又发掘出甲骨7150片,其中刻字甲骨5041片。与这批甲骨同时出土的还有陶器制品,这种甲骨与陶器共存的现象为甲骨文分期及殷墟文化分期提供了宝贵资料。
第三次是1991年秋,在花园庄东地发掘出一个仅2平方米的甲骨坑,但其叠压厚度却达0.8米,出土1583片甲骨,其中刻字甲骨有579片,记载内容丰富,而且问卜者都是武丁时期的王族成员和高级贵族。说明这个时期,占卜活动已不限于最高统治者国王,王室贵胄都可以利用占卜来预测吉凶了。
甲骨文的发现以及由此引发的殷墟发掘,对中国考古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此之前的学者,只是在书斋中研究碑文和铜器铭文,从不去田野里考察和发掘。中国的田野考古,最早是1921年对河南渑池县仰韶村遗址的发掘,然后是 1927年开始在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的早期发掘。但当时对这两处的发掘,不是由中国学术部门独自承当的,而是由当时政府聘请外国学者主持,或由中外学术单位合作进行。真正由中国学术机关独立进行的田野考古,是从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对殷墟的首次发掘开始的。它对中国田野考古学的产生和发展,都起到了奠基的作用。中国老一代的考古工作者,绝大部分是在殷墟考古工地上成长起来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新一代的考古工作者,又基本上是由
他们培训出来的。因此称殷墟是中国田野考古学的诞生地,确属当之无愧。
研究
甲骨文
殷墟甲骨刻辞的发现亦为研究商代历法提供了最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数十年来在这方面已有较多的研究成果。1945年在四川石印出版的《殷历谱》是董作宾以12年时间利用甲骨文等资料撰写的研究殷代历法与周祭祀谱的巨著。在本书第一卷中提出商人采用干支纪日,一直连续至今日而未间断;商人之月为太阴月,有大小月之制(小月29日,大月30日),过14或16月后连置两大月;他认为当时采用阴阳合历之年,故有置闰月之法,19年而7闰,并依其新旧派之分的见解,指出旧派(如武丁)年终置闰(设13月),新派(如祖甲)则为年中置闰。在第三卷他还讨论了卜辞所见日、月食,企图证明当时已有古四分术与正月建丑之制。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进一步肯定了董氏的一些说法,同时作了修正,认为年终或年中置闰在一个时期(祖庚、祖甲)内曾并行。但陈氏批评董氏所提出的殷代历法为古四分术及正月建丑之说,认为“是完全错误的”。1981年出版的由天文史学家撰写的《中国天文学史》肯定了董、陈氏对阴阳合历与大小月的看法及董氏提出的干支纪日从殷代至今未间断的看法,并肯定了年终置闰,但否定了殷代有年中置闰的可能性[142]。
殷代以太阴纪月,治甲骨文的学者如董作宾过去多认为是朔日为首。上举《中国天文学史》与1984年张培瑜等发表的论文[143]均认为应是以新月出现为首。同样的看法,日本学者薮内清在1957年即已提出[144]。但1990年冯时发表《殷历月首研究》[145]一文仍认为殷人是以朔日为月首,因为相对疏阔的朔还是可以通过观测取得。由此可见对这个问题的争论今后还会继续下去。
有关商代地理的知识对于商代社会历史、文化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殷墟甲骨文发现以前,文献中有关的记载寥寥可数,因此殷墟卜辞中出现的地名便格外引起学者的注意。开殷墟卜辞地理研究之先河者为王国维,他在1914(或1915)年撰写了一篇很短的文章《殷墟卜辞中所见地名考》,从当时已能见到的200余地名中选了8个距今安阳较近而又见载于文献的地名,考释了其地望。此时还谈不上地名间系联。真正为卜辞地理研究创立了一种行之有效而又科学的方法的学者是郭沫若。他在1933年出版的《卜辞通纂》(日本文求堂)中以商王田猎卜辞为研究对象(此种卜辞多附记当日占卜地名,即田猎驻地),通过同版几条卜辞干支之日差计算地点间的距离,而后又通过异版同名联系其他地名,从而结合文献记载建立起地理区域构架。此后,虽有不少学者继续开拓商代地理研究领域,但采用的方法皆本自于郭氏的干支系联法。至80年代末,治商代地理成绩突出的有董作宾、陈梦家、李学勤、岛邦男、松丸道雄与钟柏生[146]。董氏的成绩在于将黄组卜辞的征人方卜辞中经过地点系统地收集起来,按干支系联,借以考释其地望,并绘出路线图。陈氏则较全面地讨论了
商晚期诸种地理结构,如大邑商所在之王畿地区与沁阳田猎区,勾画了卜辞地名网,并在伐人方路线上修正了董氏之说。李氏的专著将沁阳田猎区作了更细致的区域分划,更正了郭沫若将“衣逐”之“衣”释为地名的错误,指出“衣”当读为“殷”,训“同”或“合”。松丸道雄的著作则从理论上讨论了田猎地之间距离的推定方法,这是他超出其他诸家之处。钟柏生的论文集将卜辞地名作了分类,分为田游地理、农业地理、部族方国地理等。他详细评析了以前诸家研究的成绩与方法、观点上存在的问题,在田猎地名研究上虽仍主要采用干支系联法,但对辞例的条件作了较严格的规定[147]。
有关殷墟卜辞地理研究的最新成果是1994年出版的郑杰祥的《商代地理概论》[148],其特点首先是对地名作详细的文字考证,以求字识准确;其次是卜辞资料更为齐全,不仅利用了《甲骨文合集》,而且有《小屯南地甲骨》等新资料,是他书所未采用的;三是书中充分利用了最新的田野考古资料。
商代地理的研究虽然有较多成果,但由于卜辞资料本身的限制,对卜辞中出现的地名之地望的看法分歧仍比较大。其中最明显的如商王田猎卜辞中所反映出来的主要田猎区究竟在哪里,现在即有河南沁阳、山东泰山、河南濮阳(及新乡以东、山东以西)三个地区三种看法。
命运
王懿荣
在发现甲骨文半年后,王懿荣在“庚子国难”奋勇御敌,后从容就死,以身殉国。据记载,他的自戕过程极其惨烈,先是吞金,未死;又服毒,仍未死;在受尽极端痛苦后,他挣扎着来到院中灰褐色的井边,投水而死。
刘鹗
再说晚清四大谴责小说《老残游记》的作者江苏人刘鹗,其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从小得名师传授学业。他学识博杂,精于考古,并在算学、医道、治河等方面均有出类拔萃的成就。在购得王懿荣的甲骨后,刘鹗又搜集了几千片,于1903年出版了《铁云藏龟》一书(和《老残游记》同年出版),首次把甲骨上的卜辞公布于众。然而,命运还是和他开了个大玩笑。此前,在1900年庚子国难中,为了赈济饥民,他曾向联军以低价购得太仓(京师官方谷仓)粟,“全活甚众”,按说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不料,1908年,他却忽被以“擅散太仓粟”等罪名流放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住在一座寺庙的戏台底下,靠为人治病度日,于1909年8月凄凉去世。
罗振玉
此后是罗振玉,同样是江苏人,还是刘鹗的儿女亲家。一个偶然的机会,罗振玉发现了刘鹗家中的甲骨文拓本,并意识到价值非凡。1908年,一位常卖甲骨商人酒后失言,罗振玉获悉,甲骨多见于河南安阳城西北一个叫小屯的村庄,这与《史记龟策列传》等记载的“闻古五帝三王发动举事,必先决于蓍龟”和关于“殷墟”等的记载,以及刘鹗的论断甲骨文是“殷人刀笔文字”相合。此后,罗振玉收购了大量甲骨片,并实地到甲骨发掘现场查看。作为“甲骨四堂”(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晚号观堂,董作宾,字彦堂,郭沫若,号鼎堂)之一,他率先正确地判定了甲骨刻辞的性质及出土处之地、考释出大量的单字,并首创了对卜辞进行分类研究的方法等。然而,其渊博学识并没有帮助他与时俱进,满清国破后,他投身日本傀儡溥仪“主政”的满洲国,担任伪监察院长及满日文化协会会长等职,于1940年5月 14日卒于辽宁旅顺,可谓晚节不保,令人叹惋。
王国维 1917年,王国维根据他对甲骨文的研究发表了《殷人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及《续考》,并根据甲骨文研究写出了《殷周制度论》,从而轰动了学术界。但令人至今颇感疑惑的是,1927年6月2日,王国维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终年50岁。
甲骨文受到的破坏
1.由于药铺老板拒收上面有刻画痕迹的龙骨,小屯村的农民就用小刀将上面的痕迹刮掉,以6文钱一斤的价格,将挖出的龙骨卖给药铺。于是许许多多的商代史料被磨成粉,当作药吃进肚里,这就是所谓的“人吞商史”。
2.甲骨文发现后,金石学家、古董商人、外国人开始大量搜购。这些非科学的发掘,往往只取甲骨,而忽略甲骨埋藏的情况,使所出甲骨的价值大失。据统计,从1889年到1928年,私人挖掘出土的甲骨就达十万片以上。
金文
金文可略分为四种,即殷金文(前1300年左右~前1046年左右)、西周金文[4](前1046年左右至前771年)、东周金文(前770年~前222年)和秦汉金文 (前221年~219年)。
殷金文
纵然商朝以前已有青铜器,金文之始,实在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后。初时只有寥寥数字,及至周初,已达千二百余字。商末铸有金文之青铜器日多,然所述仍简,多为铸者或其先祖之名讳。至商亡时,方有文章出现,然其时最长之文,仍仅有四十余字。 西周金文
及至周代商起,金文渐兴,天子之事,如昭王南巡,穆王西狩等,多有记述。 东周金文
自平王东迁以降,铁器渐见,钟等青铜乐亦渐多,且亦能铸文于青铜器外侧,故金文所录,已非如当初般,只为王公大臣之事,战功、音阶等,皆有铸录。此时金文被广泛使用,堪称全盛时期。
秦汉金文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诏令书同文,并于四方立碑,所用之文字皆为小篆,且不再刻铭文于钟鼎之上,由是金文渐衰。及至汉代,民间多铸铭文于铁器之上,青铜之器,不复使用,金文自是不见于史。
金文的制造过程
殷周金文被铸在青铜器的内侧,但是怎样在铸模上刻印上金文仍然未能确定。根据在工
场遗址所发现的大量模具所推断,青铜器的制造方法如下:
利用粘土做一个与制成品大小相若的土胚(模型)。
另外再用粘土包裹着模型,待干透后切开外层的粘土,作为外模。
将模型削去外层,作为内模。
在内模刻上图案文字。
组合起外模和内模,并在之间放入铜片作为间隔空隙以待注入铜液。
将已溶化的铜注入。
将模冷却打破,取出青铜器。
但是,怎样在内模上加上文字图案等,仍然是一个谜。由于在青铜器内侧的金文是凹入去的,因此在内模上的文字应该是凸出来的。加上这些凸出来文字的技法,有各种不同的假设:
将溶成泥状的粘土,逐渐贴上。此为清朝金石学权威阮元提出的假设,但没有实证实验。 在内模贴上薄粘土,再削去多余部份。这是民国以前被提出的假设。工序中必然会在内模上造成痕迹,而青铜器上亦必然有之,然实际上并没有。
先在木片或龟甲上刻上文字,用粘土填满后,再将粘土移印至内模上。经实验证明这个方法可行,但是没有发现相关的物证,因此仍只可当作假设。金文与甲骨文十分相似。 字体简介
籀文(zhòuwén
)
汉字的书体名称。籀文或「大篆」,春秋、战国间通行於秦国,字体与秦篆相近,但字形的构形多重叠。
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也叫「籀书」,又称大篆。起于西周晚年,春秋战国时期行于秦国。字体与秦篆相近,但字形的构形多重叠。许慎所著《说文解字》以小篆为正字,《说文解字》收录的籀文,可称为「《说文》籀文」。
石鼓文
石鼓文 即刻有籀文的鼓形石,石鼓文为四言诗,为我国最古老的石刻文字。因记述秦皇游猎之事,也称“猎碣”。
字体在古文与秦篆之间,一般称为“大篆”,石鼓刻于秦前还是秦后,考古界无定论。郭沫若鉴定认为应是秦襄公(公元前777-766)时期的作品。石鼓文是学习篆法的珍贵资料,近代书家吴昌硕临写石鼓造诣极深,有普及印本出版,可作临习时的借鉴。----《古代碑帖鉴赏》费声骞
秦统一六国后统一文字改用小篆。汉代的隶书就是今文字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汉字和世界上的古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