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浅析会计信息化发展阶段
浅析会计信息化发展阶段
浅析会计信息化发展阶段
2016年4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了推进会计信息化的意义、目的、任务、措施和要求。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准备的会计信息化发展阶段。 目前我国关于会计信息化的认识还存在研究论题多样化、观点多元化、阶段划分多重化等问题,因此容易照成教学概念模糊,会计信息化进程定位不准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界定会计信息化发展阶段以及发展趋势对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研究和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会计信息化发展阶段
诺兰模型是美国管理信息系统专家诺兰(NLAN)1973-1980年,通过对0多个公司、部门发展信息系统的实践和经验的总结的IS管理信息系统。该模型分起步、扩展、控制、集中、数据管理以及成熟的六阶段模型。后人在此模型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认为在此过程中IT技术在IS的应用包括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主要表现为从局部应用、内部集成应用、经营络重组到经营范围重组的应用过程;同时IT的应用对组织变革的影响使得组织变革从自动化、合理化、流程重组向立足点变革发展;同理信息在IS中的作用越来重要,信息的利用主要从以计算机应用于数据加工处理为主向信息提供、信息利用以及信息战略为主发展,同时带来的回报和风险也越来越大。
谢诗芬教授指出会计信息化就是建立技术与会计高度融合的、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AIS),以提高会计信息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有用性,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AIS作为IS的子系统,其发展亦存在从低级到高级、IT在AIS中应用深度和广度的发展过程、组织变革以及信息利用的规律。基于诺兰模型,笔者在前人划分的基础上把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过程分成以下几个阶段:萌芽阶段(1981-1983年)、缓慢发展阶段(1983-1989年)、有计划有组织发展阶段(1989-202016年)、业务会计一体化阶段(2016-?)、内外一体化阶段、成熟阶段等六阶段,其中前三个阶段属于会计核算的信息化阶段,简称会计电算化阶段。
二、当前我国会计信息系统优劣势分析
范文二:[说明]会计信息化的发展阶段
会计信息化的发展阶段
尝试阶段(1983年以前):少数企业开始了会计电算化的试验工作,做一些理论研究和实验准备。在某些单项会计业务上实行电算化,最为普遍的就是工资核算的电算化。 自发展阶段(1983-1989年):国务院成立电子振兴领导小组,全国掀起计算机应用的热潮,全国14%单位开展了会计电算化工作。但由于在宏观上缺乏统一的规划指导与管理,在基层缺乏各种配套的组织管理制度和其他控制制度,采用工程化方法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和开发的软件很少,多数是低水平重复开发和各自为政。 计划发展阶段(1989-1994年):1989年12月,中国财政部发布了《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明确了以财政部为中心的会计电算化宏观管理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各地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加强了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管理,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发展规划;主管部分组织开发、推广的会计软件取得卓著的成效;会计软件已经向通用化、规范化、专业化、商品化方向发展,初步培养和形成了一支力量雄厚的会计电算化队伍。 普及阶段(1994年至今):1994年6月,中国财政部相继颁发了《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商品化会计评审核算准则》、《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关于大力开展会计电算化培训工作》等法规和通知。同时对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做了全面、系统的更新。 3.会计信息化时代 1981年《会计研究》第四期发表的《成立会计电算化研究会倡议书》等几篇相关文章拉开了我国会计电算化研究的序幕。会计电算化强调的是对传统会计处理手段的电算化,学者胡仁昱就在其著作中认为如果仅仅是把计算机当作快速运转的工具,追求如何模拟手工会计处理流程,替代手工处理方法,减轻劳动人员强度,这样并未从更本上提高财会信息质量,忽视了应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去改造传统会计,在企业管理控制和决策支持方面的功能较弱,也难以促进财会科学的发展。李素真在其文献中也指出,“会计信息化”这一提法源于传统会计已无法适应信息化社会和现代管理的发展这一客观现实。传统会计的组织工作及会计信息系统的操作和运用主要由财务部门把握。财务部门的工作非常专业化,与其他组织没有紧密的联系,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与外部信息系统缺乏交流。这种状况不适应现代管理一体
化,集成化的要求。 进入本世纪后,在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建立网络化的会计信息系统,实现会计信息化,已是许多实力型企业参与竞争和图谋发展的现实呼唤。会计信息化是信息社会的产物,是未来会计的发展方向。会计信息化不仅仅是将计算机、网络、通信等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合,在业务核算、财务处理等方面发挥作用,它还包括更深的内容,如会计基本理论的信息化、会计实施的信息化、会计管理的信息化等。
范文三:会计信息化的发展阶段
尝试阶(1983年段以前):少企业开始数了计会电化算试的验工作,做一理论些究和研实准验备。在某单些会项计业上实务电行化算最为,普遍就的工资核算的电是算。 化自发展 阶段19(8-31899)年:务国成立电院振子领导兴组,全国掀起计小机算用的应潮热,全国4%1位单展了会计开算化电工作但由。在宏观于上缺乏一的统规划导与管理,指基在层缺乏种各配的组套管理织度制其他和制控制度,采工用化程法开展方会计算化电工作开和发软件很少的,多是低数水重平开复发各自和政。为 计划 展发段阶1(899-919年)41989:1年2月,国中政部财发布了会计核算《件管软理几项规的定试行)》,(明了确财以政为部心的中会电计化宏观管算理体正在逐系步成形;各地财政门部和管主门加强部对了会电计算化工作管的,理定制了应的相理制度和管展发规划主;管分组织部开、推发的会计软广件取得著的卓效;会成软件已计经通向化用、规化范专业化、、商品化向发方,展步初养和形成培了支力一量雄厚的计会算电队化伍 普。及阶段1(994至年)今1994:年月6中,国财部政相颁发继《了会计算化电管办理法》《商、化品会评计核算审则》准《、计核会软件基算功本规范》、能《关大于力开展计电算会化训培工作等》法规通知。和同对会时计电算的制化做了度全、系面统更新。的 3.会计息信化代 时 1819《会年研究计第四》发表期《成的立会电算计研化究会倡书》议等几相关篇文拉开章了国会计我算化研电究序幕。会的电计化强算调的是传统对计处理手会的段算化电,者学仁昱胡就在其作著认中如果仅仅是为计算把当作快速运机的转工具,求如何追模拟手会工处计流理,替程代工手处理法方,减轻动人员劳度,这样并强从更本上提高未财会信质量,忽息了应视用现网代络息信技术去造改传统会计在企业,管理控和决策支持方面制功能的较弱也,难以进财促会学科的展。李素发在真文献中其也出,指会计“息化信”这一提源法于统会传计无已法应适信息社化和现代会管的理展发这一观客现。实统传计会组的工作织会计信息系统及的作和运操用要由主务财门把部。财务部握门工作的非专业化常与,他组织没有其密紧联的系,业内企部理管息系信与外统信部息统系乏交缺。这流种状况适应不代管现一理化体,成集的化求。要 进入 世纪后本在会计电算化,基础的上建立网络化,会的计息信统系,实现计信息会,已化是许多力实企业型参与争竞和图谋展的现实发呼。唤会信计息化是信息社会产物的,未来会计的发展方是向会。计息信化不
仅仅将计算是、网络机通、信先等的进信息技融术,合在务核算业财、处理务方等面挥发作,它用还包更括的内容,如会计基本理论的信息化、会计深实施信的息、会计化管理的息信等。
化
范文四:教育信息化迈入精细发展阶段
重建设轻应用的误区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批评了部分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在教育信息化实施过程中“重建设轻应用”的倾向,呼吁完善制度政策,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鲁昕在会议上指出,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还比较薄弱,突出存在四大难题亟待解决:一是不少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存在“重建设轻应用”、“重硬件轻资源”的倾向。二是农村职业学校的信息化基础薄弱,教师的技术应用水平低。三是优质实用的教学资源不足。四是有些地方重复建设现象普遍,系统间互联互通性差。针对上述问题,教育部将尽快出台职业技术教育信息化相关规划,今后将更加注重“实用”,以“应用驱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融合。
其实,重建设轻应用的问题岂是仅仅存在于职业教育中。无论是基教还是高教,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重建设轻应用的做法。硬件建设只能作为基础,不是本质,不是目的,应用才是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着力点。《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中没有提生机比等硬件指标,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要突出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是要会用、用好,防止出现硬件导向,建而不用。由于缺乏深入的需求分析和系统的解决方案设计,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容易出现重建设轻应用的问题。当然,也不是说硬件不重要,而是强调必须把主要精力从单纯的硬件建设转移到系统解决方案的研究、设计和实施上来,切实把应用作为教育信息化的出发点、终极目标和检验成败的核心指标。为什么要反复强调“应用驱动”呢,我们的教师是否真的从心里真正理解这样做的意义呢?只有在思想上深刻地认识到这样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在教学活动中自觉地贯彻执行,才会把“被要求”变成“真需要”,教学方式才能发生根本转变,学生才能真正受益。
突破瓶颈的良策
“教育信息化发展面临的主要瓶颈性问题是应用水平不高,必须时刻把握“应用驱动”这一行动准则,才能保障教育信息化的良性发展。”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地区专家吴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应用驱动是解决教育和技术两张皮问题的唯一办法。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暴露的一大问题就是教育与技术明显脱节,教育行业想要的东西得不到,技术行业研发的成果不合用,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未能坚持应用驱动,技术与教育未能实现深度融合。一方面,硬件设施的超前配备问题在部分发达地区学校普遍存在,以至于计算机成为游戏机,校园网数据流量一大半被高清电影和BT下载所占据,造成资源的很大浪费;另一方面,实际可用、有用的资源和系统十分匮乏,宝贵的硬件基础设施资源没能得到充分利用。教师急需的能显著提升教学质量的高水平资源库和备课系统、协同教研系统等应用支持系统十分匮乏,而大量华而不实的信息化教学设备、管理系统大行其道。因此,重视应用驱动,着力解决教育和技术两张皮的问题,是后续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重点方向。而且,应用驱动是发挥教育信息化功能效益的重要途径。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处于支撑性地位,教育信息化的功能效益最终要靠教育本身问题的解决效果来衡量。因此,脱离教育自身需求,围绕教育信息化而谈教育信息化是没有意义的,衡量教育信息化建设绩效的唯一标准,就是教育信息化在多大程度上助力解决了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比如:在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中面临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问题,需要借助远程教育网络等多种途径,将优质资源实现远程异地共享,才能逐步解决;而在职业教育领域,仿真实训软件的应用则是帮助部分条件有限的职校解决实践教学环节难以广泛开展问题的重要途径。可见,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跳出为信息化而信息化的怪圈,充分考虑应用驱动,从整体上分析和梳理教育领域急需信息化支持解决的重点问题,才能使教育信息化自身效益得以充分发挥。此外,应用驱动是保障我国教育信息化持续快速发展的唯一手段。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经历了从硬件基础建设到资源建设的过程,目前已经逐步转向以应用建设为重点。在上世纪90年代,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建设是我国教育信息化最为重要的建设内容,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等一大批骨干基础设施全面建成,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库也初具规模,可以说,我国教育信息化已经逐渐走过了起步时期的“粗放式”发展阶段,进入了逐步重视实际应用的“精细化”发展阶段,最能体现这一转变的典型例子是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重视。2004年,教育部开始颁布和实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并逐步开展面向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毕竟教育信息化要靠“人”来实施,“人”的应用能力是决定教育信息化实施绩效的关键要素,如果“人”的应用能力不够,即使计算机再好,电子白板再多,校园网再快也毫无意义。
表达心灵世界的工具
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信息技术实现了感官与脑功能的延伸。使教师充分展示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今天我们应该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工具,整合是一种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它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上,可以构建新的学习生活方式。构建新的师生关系,构建新的学习和发展的共同体。
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在谈到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时说:“七八年前,我开始进行信息技术与语文的教学与融合,实现了现实的课堂与网络课堂的双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现在深深地认识到网络平台的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以往的教学思想,这种教学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与成长放在了最核心的位置,这种教学思想让我们自己也成为了学习者并获得快乐。我们可以把一些主题放在网络上组织学生来讨论,在组织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不是老师问,学生解决问题的单一的局面,而且形成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广泛的互动,比如说老师出了这样的问题,有将近400个学生参与。一个老师教两个班的学生。而且在很短的时间里面,记录了他的学习的途径,记录了学习的经历。经过实验以后,我们得到的收获是这两个班的学生在两年时间里,提供的论题总数85个,这里面不仅是老师给出题,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学生自己出题,主题的总数达到了将近2600个。这个跟传统的教学相比,网络教学平台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更开阔的思路,更开阔的视野,创造更有激情的学习氛围,学习的投入度非常高,学生间的交流使相互的学习成为可能。”
语文老师曾经出过这样的题目:和一位老人偶遇,这位老人可以是生活中的人物,也可以是历史上的人物。请学生设计一次和他的偶然相遇,要求习作不少于1500字。整个教学的过程是这样的:将题目和导语上传到论坛,完成作文,然后做读书笔记,完成作文,再进行自由评论。有的学生说,这篇文章接近1万5千字,前后学习怎么也要花16小时,这是我高中以来最用心做的一件事情。“这是我的第一篇小说”,另一学生写下了这样深刻的感言,“我很想说这次的协作过程我们了解的不仅仅是一位陌生人,那是一段历史,是一段已经有些老旧和残旧的回忆,那是一声叹息,是一声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包含无奈的苦笑。实实在在触及了他心灵深处。”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取得的效果可以看出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不仅能提高学生考试的分数,更重要的是要唤醒青少年的自觉意识。
写在最后
从历史的发展来说信息技术在教育的应用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这时候信息技术主要作用是延伸人的感官。现在则进入到第二个阶段,就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辅助工具,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技术不仅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它更是学生心灵世界的表达工具。应用驱动是教育信息化的本质和要害。我们相信只要教师在教学中用心摸索,潜心研究,不断总结,精彩的应用将不断涌现。
范文五:国际物流信息化发展分析
7Ikhnology&Economy in A豫略of Communication8
国际物流信息化发展分析 交通科技与经菥 2011年第3期(总第65期)
刘昭晖1’2,杨毅2
(1.东北石油大学,河北秦皇岛066004;2.燕山大学,河北秦皇岛066004)
摘要:国际物流信息利用对信息的收集、传输及处理,使信息产生增值,产生信息的放大作用,实现信息的使用价 值。从国际物流现状分析入手,介绍信息技术在国际物流中的应用、国际物流信息化对国际物流的影响,然后具体 分析国际物流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国际物流;物流信息化;物流人才;物流平台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696(2011)03-0123一03
Analysis on International Lo昏stic Distribution
Informationization DeVelopment
LIU Zha0-huil一。YANG Yi2
(1.N|ortheast Petrole岫UniverSity,QiIl}luallgdao 066004Hebei,China;2.Y-anshan University,QirdluaIlgdao 066004Hebei, Chim)
Abstr赦t:Along with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0109y,s rapidly expand,the present info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supply chain managerial technique has poured into the new blood f6r the
modern international logistic distribution. The international logistic distribution info彻ation use to the in— fomation coUection,the transmission and the
processing prirnary purpose,causes the
info彻ation to haVe the increment,has the info门mation amplification,realizes the infomation use vaIue.Obtained from the in— ternational logistic distribution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 to introduce the infb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international logistic distribution,s application,the international logistic distribution infomationization to the international logistic distributionjs influence,then in the concrete study the question which internation—
allogistic distribution infomationization development e】【isted, and aimed at these
questions to propose
solved the question action
Key啊旧懂‘ds:international logistic distribution;109istic distribution infoll[I]旧tionization;logistic distribution talented person;logistic distribution platfom
1国际物流信息化现状
1.1国际物流信息化程度偏低
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应用的最主要标志就是针 对物流活动的需要而开发设计的、使用大量信息技 术支持的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目前,国际上的企 业应用最为广泛的物流供应链系统是供应链管理 (sCM),部分企业由于对物流的需求只局限于仓 储、或者对物流需求比较有限,则会选择使用供应商 管理库存系统(ⅥvII)和企业资源计划管理(ERP)中
收稿日期:2010-10一02
作者简介:刘昭晖(1979一),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港口物流及企 业管理. 的物流管理部分。SCM、VMI及ERP等物流管理 软件在国际物流企业中的应用尚不足1/10,其中制 造企业应用情况略好于流通企业,流通企业中实施 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的比例目前则仅为3%左右。 1.2国际物流专业人才匮乏
随着信息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现代国际物流 业的竞争已从低端的价格竞争转向高端的物流和信息 流能力竞争。因此,市场急需大批的现代物流人才:从 需求领域看,主要集中在企业、规划和咨询部门、科研 和教学机构三大领域;从需求层次分析,主要有物流操 作人员、物流实际管理人员和高级物流管理人才三个 层次。目前,国际物流教育严重滞后于国际物流业发
交通科技与经济 第13卷
展,造成现代国际物流人才的严重匮乏。
目前,国际物流行业最为缺乏的人才是高级物流 管理人才,现在国际物流企业需要的高级物流管理人 才不是仅仅会管理仓库或者懂得某种运输方式的、知 识结构较为单一的人才,而是具有较为全面的物流操 作和管理知识、可以同时胜任多个岗位的、能够对所执 行作业进行全程全方位监控、优化和提升的,并能够随 着企业的发展而快速成长的复合型物流技术和管理人 才。但目前还没有合理的教育和培训机制来培养符合 现代国际物流需求的高级物流管理人才。
1.3国际物流信息化观念落后
长期以来,人们对国际物流的认识薄弱,企业从 上到下缺乏必要的国际物流意识,对国际物流概念的 认识普遍相对落后,各级管理人员对现代国际物流在 新经济时代对于生产经营的巨大支撑作用和“第三利 润源泉”的潜在能力缺乏应有的认识。并且严重的把 国际物流和其他管理分开,同时,由于对国际物流信 息化的理解不够深入,在国际物流信息化长期发展战 略上尚未形成体系,标准化工作发展缓慢。同时,国 际物流企业对自身的信息化未来发展也缺乏规划,缺 乏覆盖整个企业的全面集成的信息系统,目前真正去 搞信息化整体规划的企业寥寥无几。
2信息化对国际物流业的影响
2.1信息化能推动国际物流业快速发展
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企业的重要特征,随着 国际物流业的发展,物流信息化越来越受到企业的 重视。国际物流信息化意味着整个物流作业环节从 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到配送主要 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从而实现企业内外信息资源优 化管理和集成化管理,更好的利用信息,提高物流质 量和物流运行效率,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核心 竞争力,同时也能够更好的促进整个物流业的发展, 最终促进国际物流业快速的发展。
2.2信息化能显著提高国际物流业运行水平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是一种重要的经济 资源,而拥有信息和信息技术是获取经济效益的重要 途径,也是促进经济运行的重要保障。国际物流信息 化可以通过通讯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等多种技 术整合现有的物流资源,带动管理,提高物流相关技 术和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国际物流业流通速 度、降低成本,国际物流业水平也会显著提高。
2.3信息化加速国际物流市场流通
物流信息化的目标模式是以提高效率为核心, 而不仅仅是追求单纯的效益。通过信息化管理,使 对客户的供货期逐渐缩短。系统的各个物流单元都 是围绕着如何缩短供货时间,提高供货效率来设计 解决方案,从而整合成一个高效率的国际物流系统。 把提高效率视为国际物流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 节。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增加了投入,国际物流成本 也可能会增大,但却赢得了时间和空间,提升了竞争 力,扩大了市场份额,加速了国际物流市场的流通。 2.4信息化促进企业管理创新
国际物流信息化的内含是管理创新。信息化是 一个管理工具,在实施国际物流信息化的过程中对 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优化,删除多余的环节, 建立工作流程的规范化,再以信息化的形式固定下 来,并在运作中不断地调整与优化。换言之,要用国 际物流信息化去反映先进的管理理念,体现先进的 运作流程。而不是用信息化去维持现有流程甚至是 落后的流程。因此,国际物流的信息化是与管理的 现代化密不可分的。
3国际物流信息化的发展建议
3.1加强国际物流信息化的服务意识
国际物流信息化已成为国际工商企业降低物流 成本、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基本手 段,更成为国际物流企业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前提 条件,因此,很多企业都是以满足客户服务需求为物 流信息系统建设的出发点,通过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实现供应链伙伴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共享,特别是国际 物流企业,更是将为客户提供的信息服务内容作为信 息系统建设的重要依据。而大多数企业往往是以满 足企业内部管理需求为出发点建设国际物流信息系 统,忽视了对客户物流信息服务的建设,这种差距影 响了物流信息系统的投入力度和实施效果。因此,必 须将服务作为物流信息化的核心,围绕提高客户服务 水平来改进国际物流管理模式与运作流程,并以此为 业务需求来建设合格的国际物流信息系统。
3.2改进国际物流信息技术
国际物流信息化的最大特点是将先进的信息技 术有效地应用于实际的物流业务中。首先,广泛应 用互联网搭建物流信息平台,互联网的发展和规范 管理,特别是安全软件和技术设备的发展为国际物 流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环境;其次,将优化的 物流运作流程融入软件,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标准化、 模块化的物流与供应链软件产品,为国际物流信息 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再次,加速公共物流信 息平台的建设,为企业间的信息沟通和采用应用服 务(AsP)模式降低信息化成本创造条件。为物流信 息化创造良好的应用环境,提高物流信息化的应用 水平,是推进国际物流信息化的关键所在。
第3期 刘昭晖,等:国际物流信息化的发展分析 ?125?
3.3加强国际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
高校是培养高级国际物流人才的主要阵地,要培 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各高校应根据自身的特 点及市场对物流人才规格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培养模 式,在人才培养的目标设计、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培养 方式等方面体系出自己的特色:①学科设置规范,设 置专门的物流专业;②重视技术教育和在职培训,提 高现有专业人员素质;③推广物流从业人员的资格认 证制度,根据从业人员的学历、技术水平、工作经验等 确定等级和可以从事的工作。除此之外,还要企业领 导的高度重视,加强对各层国际物流相关人员的培 训。现代国际物流的优势是伴随现代科技的发展和 运用不断体现出来的,最直接的国际物流人才培训应 来自企业本身。企业对现有物流人员的培训可分不 同情况进行,针对工作性质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培训 目标和不同的培训内容:①第一种为高层物流管理人 员,对其应加强系统意识、服务意识、合作意识和增值 意识的培训;②第二种为物流实际管理人员,对他们 的培训主要是加强成本意识、效率意识和服务与培训 意识;③第三种为物流操作人员,培训的重点是加强 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和协作意识。
3.4加强国际物流信息的网络化
将现代通讯技术与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相连接形 成网络信息系统,是当今信息化发展的—个重要趋势, 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化的综合优势,加强企业 内部的信息交流,也避免了人工信息传递时的时间延 误、人工浪费和不准确性。随着国际信息基础设施的 建设和逐步完善,电子商务正在成为越来越热门的话 题,并且将成为国际物流信息化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之 一,从而开辟市场经济的新天地。由于国际物流信息 交换速度的提高,致使成本下降,为电子商务提供了通 畅环境;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尤其是数据库及其应用软 件的开发与研制,为电子商务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市场、订货、支付和运送等各个物流环节都可以通过电 子购物和贸易在网上实现和运行。全球信息化是—个 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这场信息化浪潮,不仅推动着世 界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在引起人们生活习惯、工作方 式、价值观念以及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的深刻变革,从 而进一步促进^类社会的巨大进步。随着计算机的普 及、信息科学的发展和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展开,加快国 际物流信息化步伐已经成为国际物流领域刻不容缓的 工作。利用国际物流信息化促进国际物流管理的发展 和国际物流水平的提高,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增强国际 物流企业的竞争实力。
3.5选择合适的开发方式和合作伙伴
根据目前的情况,无论是国际物流企业自己开发 信息系统,还是与1T公司合作开发,这两种方法不是 费用太高就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并且服务质量还得 不到保证。所以选择专业的国际物流软件公司应该 是最佳的选择。专业的国际物流软件公司的分析人 员大多是国际物流企业的优秀主管或经理,他们了解 国际物流企业的运作流程及信息系统要求,加上专业 的IT人员的研发,开发出的系统一般比较适用。专 业的国际物流软件公司的业务分析人员会对企业的 业务流程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咨询意见,这样的专 业管理咨询意见对于国际物流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 要的。所选择的国际物流软件公司应是在国际物流 行业内具有一定的企业声誉,最重要的是要拥有国际 物流管理专业分析咨询人员,并且价格要适当,不能 太高。国际物流企业只有认真分析自身的条件,选择 适合自己发展的开发合作伙伴,构建属于自己的国际 物流信息系统,才能更好地提高核心竞争力,促进国 际物流信息化更好地发展。
4结束语
基于J2EE的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 参照先进的物流理念和多家业界物流公司的实际运 营流程,制定了清晰的业务流程,使操作人员能够按 照流程清晰地进行实际操作,从而保证了物流运作 的高效进行,具有降本增效的效果,充分挖掘了企业 的“第三利润源泉”。但是系统的实现需要大量专业 人才,并且系统功能的充分体现还要依赖于企业对 员工技能和管理理念的培训。问题的实质是高效的 供应链正是许多企业成功的关键,其外包的原动力 在于希望借助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企业缺少或无法 及时掌握的物流运营能力,并以此来共同提升企业 的供应链管理水平。而在这些方面,沃尔沃卡车通 过先进的全球经验,已经帮助国内诸多烟草、危险品 运输、冷藏等行业的用户进行运输方式的变革。
参考文献
[1]原慧琳.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化设计口].燕山大学校 报,2007,3l(1):79—81.
[2]杨子刚,郭庆海.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物流的发展现状 及趋势[J].中国流通经济,2007,21(11):17—20.
[3]杨太伦.我国国际物流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 业时代,2009(30):20-26.
[4]李敏,姚大红,曹彬.构建现代物流标准化体系研究[J]. 商品储运与养护,2007,29(1):36—39.
[5]瘳雪花,王 玲.国际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J].通信技术,2010,43(7):204—206.
[责任编辑:王欣]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浅析会计信息化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