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城市化的实质及其生态量度
《生态经济》2013年第3期总第264期 ECOLOGlCALECONOMY
城市化的实质及其生态量度
汪建明 (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城市化根源于现代人对美好物质生活的向往并选择了市场经济的道路,因而当今的城市化实质是工业化和市 场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精神是与市场化和工业化相适应的现代西方文明倡导的民主自由精神及科学精神。大多 数学者对城市化实质及其问题采取相对静态性的分析方法,从微观层面剖析了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但忽略了 城市化进程中的实质性问题,这个根本问题涉及不同于市场经济视域的生态视域的转换。以生态量度,当代的城市 化进程呈现反生态的趋势,因而,要在生态视域转换下对城市化重新认识并定位。 关键词:城市化实质;新自由主 义;静态性分析;生态量度 文献引用:汪建明(城市化的实质及其生态量度[J】(生态经济,2013(3):37,41(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The Essence of Urbanization and Its Measure Ecological
WANG Jianming of Science and 54 1 (Marxism C011ege,Guilin UniVersity Techn0109y,Guilin Guangxi 004,China) Abstract:The urbanization rooted in the of the modern a better materiallife and chooses the for yearning people market wa the current urbanization economy y,so essence is industrialization and marketization(In the procedure of is the and f}eedom of and scientific which are advocated the urbanization,the city spirit democracy spirit spirit by modern westem urbanization civilization to market and industrialization(Most relative static adaDt sch01ars take analvsis method to urbanization essenceanalyze the of urbanization from the in the problem(They ecological problems process microthe fundamentalandessential in the ofrelates to aspect,but they ignore problems procedure urbanization,which the conversion of the horizon different from in the themarketeconomVmeasureecological, ec0109ical perspective(To the anti urbanizationurbanizationto beanewtrend,therefbre,the known and contemporarypresentsecologicalought conversion of the horizon( in ecological positioned words:urbanization Key essence:new liberalism;static analVsis:ecological measure
城市化进程中出现诸多问题,目前学界大多从当前城 一方面,源白市场化给人们所描绘的愿景。『订场化内
市本身的形态、模式、功能、指标、措施等方面进行生态 涵的人们对优越物质生活方式的追求,归向城市化,因为 人们心目中的城市能提供这样的美好生活,城市意味着健 性解读,即希望在这一进程中完善生态科技或管理,以直
接达成生态目标。他们给这类问题开出的药方也是围绕城 康、尊严、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这一愿景古今。}J外至 市自身而展开的,这是一种静态的生态解读。这种乌托邦 今概莫能外,马克思描述他那个时代的城乡差别, “城市 式的建构是社会重构必要的一环,但缺乏科学性和学理性 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而
分析,虽然能取得一定的技术性效果,但从长远和宏观来 在乡村里所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 看,非但不能扭转城市化进程的反生态趋势,反而可能加 人们对城市的向往和对农村的厌恶对比如此鲜明,而现代 重这种后果。城市化的进程在尚未完结之前有必要重建一城市俨然是一个美好牛活的符号。 种生态视野,即一种宏观、动态的生态城市观,以此重新 另一方面,源闩市场化的实践导向。市场化的发展所 定位城市化。 需要的四人生产要素都离不开城市化运动:土地、资本、 1当前城市化的根源及实质 人力和科技。这四者的结合方式及程度直接体现了城市化
的模式和发展程度。西方的城市化历史就是一个市场化不 当前城市化运动发生根源于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市场 断加强和变更的历史。商品意味着市场,而城市是市场的 化,即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这种市场化改 集中表现,商品经济的发展,意味着城市的发展,而农村 变是以西方的生活方式为蓝本的。市场化直接带动了城市
化。这种带动源自两个方面。 则意味着传统、落后和反市场化,它的发展也必然被裹挟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芡享模式及实现机制研究”(1 1xSK010)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汪建明(1970,),男,江西临川人,博士生,讲师,研究方向为生态哲学。 37
万方数据
到城市化进程中来,成为城市化的附庸或一部分。 神,它是当今城市精神的实质,指向现代更为高效的分工
与生产效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令人们取得更为优越的 延城市化可以分为内涵的城市化和外延的城市化。外
竞争地位。民主自由精神和科技精神的获得及应用,只有 的城市化表现为城市规模的扩张,也可称之为乡村的城
市化;内涵的城市化表现为现代文明要素在城市中的结合 在推动城市化条件下才能实现。这一进程并不需要规划,
方式及程度,也可称之为城市的城市化,或城市的升级。 在市场化条件F会自发的实现。城市化进程并不是某一 政党或领导所能左右的,它就像全球化、信息化进程一 个 西方经验表明,早期城市化主要是外延式扩张,土地和
样,任何上层建筑的力量在市场化所主导的自由民主精神 人口是其中的先导,由于人们看不到城市内涵的变化而感
和科学精神面前都会显得弱不禁风,政党和领导在这‘进 觉城市化对人们生活及生态的残酷剥夺;而第二次世界大
战以后的城市化主要表现为内涵式发展,资本及科技为其 程中只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城市化进程时刻与民主自由 先导,城市化表现为现代化科技化。发生这一转变的原因 的市场精神和科技精神相伴随,只要被民主自由精神和科
是前一种城市化达到了一定程度,继续推行将极大提高成 技精神所俘获,城市化进程就呈现客观的不可逆转的趋
本,因而难以为继,被迫转变城市化发展的模式;而后一 势,相反,城市化也就意味着推进民主自由精神和科技精
神的建设,两者相辅相成。当代的城市化进程带有深刻的 种城市化运动无论在规模和程度上都没有减弱前一种城市 当代民主自由精神和科技精神烙印。 的同时,更加注重偏化,相反使前一种城市化更彻底。它在推进前一种城市化
以新自由主义理论为指引的市场经济发展使生态性 重城市化的内涵,这一过程是随着资
本的有机构成的巨大提高同时发生的,资本和科技的发展 社会发展格局呈层级化,而背离生态要求的整体性和动态
性,金融资本、科技占优势的先发国家居于最项层,而 为这一转变提供了可能,因而西方城市化给生态带来的破坏 以土地、劳力、资源环境为根本的后发国家及其人民居 和对人们生活造成的破坏不再那么惊心触目。例如,美国
于底层,被顶层核心优势资本及科技因素所驱使。西方发 由于交通、信息技术发展,城市科技的转型和国际竞争需
达国家所倡导的自由民主理念,并不能在后发国家中真正 要,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开始调整城市发展形态,进行城市
重组。“未来城市规划发展的主流应该是‘集约和精明’地 实现,不过是为了让资本和科技居优势地位的集团自由地 控制后发国家的社会经济。因为自由、民主或科技总是有 使用土地,以实现人类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21这实际上
是转移了人们的视线,内涵式发展减轻了外延式发展带来 前提的,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
中指出,“总的说来,人类在文化上正在趋同,全世界各 的痛苦,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对市民而言变 得似乎只有美好的记忆,以为是城市化进程使人们的生活 民族正日益接受共同的价值、信仰、方向、实践和体制。 变得更美好。四大生产要素调整所推动的城市化,是结构 更具体地说,这一观点可能意味着一些基本的但相关的事
情,一些相关的但非基本的事情,以及一些既不相关又非 性调整,其实质没有根本转变。更为根本的是,城市化的
基本的事情。”[41自由、民主和科技的观点就是这样的观 这种进程,同时也是以发展中国家为基础的。城市化模式 的转变由发达国家发起,在世界范围内拓展,至今未有停 点,西方拿此来宣扬,就可以把既不相关也非基本的事情 当成基本的但相关的事情,混淆视听。当然后发国家一些 息。当今世界各大城市在世界范围意义上的分工正是这,
转变的结果,如形成了政治中心城市、金融中心城市、商 学者坚持认为不存在这类混淆。城市化进程正是在这一宏
业中心城市、高新科技城市、劳力密集型城市、旅游城市 观背景下发生的,城市化也意味着全球化,意味着接受民
等。它实际上是发达国家国内城市化进程在世界范围内的 主自由精神和科学精神改造自己的城市。可以这样说,后 翻版。 发困家的城市化就是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延伸,但却是西方
城市化末端的延伸,这点,只要置身上海市区,我们能感 代 可以看出,城市化的实质就是市场化和工业化。当
受到曼哈顿地区的氛围,而我们在市郊又能看到的工业对 科的市场化和工业化从土地与劳力为核心转型到以资本和 河流大气的污染及资源的枯竭,与曾经的纽约市郊没什么 技为核心,与传统的市场化和工业化相比只是侧重点不 同,没有实质区别。有学者从社会学视角指出, “城市 两样,就多少能让我们感受到一些。 经济空间结构和社会
城市生态问题作为这一进程的后果,在城市化的初期 进 空间结构演变是在全球化和市场化
无可避免,虽然从西方的经验看来,其生态教训能令这一 程中制度转型促动下的经济和社会结构重组,通过经 进程得以一定程度的扭转,但对后发国家来说,效果未必 济组织和城市居民等能动者的行为模式而实现的空间化
过程。”【31也明确阐述了城市化的市场化和]:业化实质。 会有发达国家那么理想,这是因为爬上生态金字塔顶端的
梯子已经被撤掉了。 当今的市场化和工业化主旨是西方现代文明化。西方现代 文明的标志是新自由主义者倡导的民主自由精神和科技精 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是以西方城市化为蓝本的,因此
万方数据
《生态经济》2013年第3期总第264期 ECONOMY ECOLOGICAL
具有同质性和一般性特征,这里的分析适用于国内外城市 无关,问题只在于如何城市化,也就是如何市场化、工业
化。许多学者也认识到工业化和市场化必然带来城市生 化问题。当然,这不意味着我国城市化没有自身特点,但 就城市生态问题的产生而言,自身特点并不是主要因素。 态乃至社会生态的恶化,但又认为生态问题只是工业化市
场化的必然代价,而之所以有这个代价,不是因为市场失 认清当前城市化进程的这些根源和实质,才可能找到诊治
灵,而是因为市场不完善。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当然不可 城市生态问题的良方。
能完善,因此,欲“使经济发展趋向生态化,进一步市场 2当代学者给予的解读及诊治方略 化就成了可供选择的重要途径之‘。”【71许多学者认为工 城市化进程作为一个处处感受到的强大的社会发展进 、业化初期对环境不可避免地具有副作1}}j,但不能认为工业 程,人们并不觉得是政府或政策单方面所为,似乎是一种 化是罪魁祸首,相反,它足低水、r州p化和脆弱的生态环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力史趋势。学界许多研究都是 境相瓦作用的结果,“发展经济的关键是发展工业、完成 态性地解读,即认为这样看问题的。学界为此作r相对静态性的解读,所谓静 工业化,同时实现农业现代化。”m 这种的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是发再次,在上述观念的指引卜-,许多学者提出的解决之 展中的管理或技术问题,而不涉及发展方向等宏观性动态 道,在城市精神方面,就是Hj民li自由精神来制约民主自性问题。市场化、工业化既然是改革开放的必然之路,也 由 精神,用科学精神制约科学精神。而西方的经验和当前中国 就是“客观规律”,而改革开放就是与世界接轨,这一趋 的实践表明,民主自由精神和科学精神也可能被误用滥用, 势不是谁在有意推动,而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政府或政策 欲克服城市化的生态弊病,只有更加强调正确的民主自由精 能改变的只是其形式。因此,研究只局限在市场化国际化条 神和科技精神,以法治国、科技强国,只要彻底就有希望, 件下,城市化进程中所产生的管理或科技问题等发展方式方 理论上的支点是可持续发展。在城市实践方面,就是进一 法的问题。市场化国际化不是问题,不在讨论范围。 步加快和完善市场化和工业化,加快和完善市场化和工业 首先,市场化进程不可逆转,发展也即市场化发展是第 化的结果必然是加速城市化进程。学者们为此也做了许多论 一要务。这些学者认为,市场化与城市化有相生相伴关系。 证,认为城市化与国外相比较速度太慢水?F太低了。“城市
“城市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是市场机制长期发展的 化发展总体水平同国民经济发展所相应的水平和世界城市化
产物,同时又为市场机制的扩展提供功能性条件。”【5】这 水、F相比,仅相当于中低收入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 个观点在对我国城市化起源问题的认识方面和上文是一致 比 |{前的世界平均水平低18,,滞后程度仍然较大。”【91 的, 只是学者阐述的不仪是一种认识,也是一种态度。市这是一种看待城市化问题的相对静态的观点,它截取 场化也意味着需要国际化,与l【}=界接轨,融入世界市场, 了,ti态发展链条上的一环进行考察,对城市化进程的生态
那么,城市化显然作为接轨要素之一,就是参与到国际的 问题做微观方面的审视。学者们从城市化的形态、模式、
城市化之中,称之为建设国际大都市。“随着我国经济的 功能、指标、措施等方面做了全面的论述,国内许多学者
飞速发展,目前上海、北京、J。州等城市已具备建设国际 开出的建设生态城市文明,发展绿色经济、绿色政治、绿
色科技等药方,大多是在这个意义E使用的,著述可谓化大都市的综合实力和基本条件。从国内各大城市的区位 牛充栋。这种静态观照城市化问题,当然是必不可少的, 优势和发展条件来看,这些城市尚处于国际大都市的初级汗 阶段,有待进一步赶超。”【6】这里实质不是所有城市都要 fFl就城市的生态化进程来看,没_彳r抓住关键,甚至是缘
术 变成大都市,而是接轨,通俗地说,就是白内而外整得都 求鱼,终归徒劳无功,带有呜托邦性质。一个社会地位低
像国外现代化都市。今天这个理念已不仅是停留在政策u卜(的穷人无论他怎么折腾,对牛态的影响也很有限,而+
号层面,而是成为当今城市化的航标了。接轨需要考虑的 个社会地位高的权贵,无论他外表如何光鲜华丽,如何注 指标主要是GDP、城市化率、信息化率、科技贡献率、基 意个人卫生,若没有生态意识或只具有狭隘生态意识,他 的【三火的生产和消费力量所产牛的废弃物给生态的压力就 尼系数等各种指数,这些数据与国外大都市相比较,而非
与国内生态要求相比较。即使有环境指标,也是一个抽象 足不可估量的。城市也如此,l,内部牛态是以外部生态的
的脱离生态实践的数据。显然闺际化大都市的构想是就城 协调和稳定为条件的,离丁_『=r外部的牛态化发展,在这种
市谈城市就接轨谈接轨,而未达到生态层面。但这一一卜张 观念主导下,城市化类似困际化人都市式的发展就可能使 在学术界几乎被毫无疑问地高5举。 城市变成这样的权贵。
其次,城市生态问题无关市场化改革和发展方向, 西方社会学家约翰?弗鬯德曼用了十多年专门考察了
中闱的城市化进程,著有《L},H的城市转型》,深感城市 仅与管理模式及技术有关。所以,无论谈到城市化进程中 化进程给中国带来的严重问题。他从城市化的资金动力的生态问题,与要不要城市化、或要1i要市场化、工、Ik化 视
39 万方数据
—簋蔼衄Fo倘FoRuM—登二兰翌——二鎏鎏澄I
一
角分析,认为城市化模式可作两种界定:城市营销模式和 技事实上造成了城市与农村、城市与城市的分裂。科技的
城市内生模式。前一种模式,从生态视角分析,与上文谈 生态化要求科技的研发和应用在三个方面符合生态要求,
一是在符合生态整体发展方面,科技为大多数人所掌握, 到的外延性城市化模式同构,就是一种城市间竞争模式。 他说:“我从来都不赞成城市之间的竞争。在我看来,这 科技竞争保持在有限的范围之内,避免科技竞争带来的对 是个零和游戏,国家从中无法得到任何好处。”【l训他不经 资源的掠夺和无限度浪费,对城市化进程造成的生态破坏。
二是科技发展的速度方面,从生态角度看,速度的不均衡, 意中为城市的生态化说了一句公道话。然而,城市间竞争
是导致生态失衡的根本表现。科技发展在各个领域的不同速 就是市场化的竞争,和商业竞争、区域竞争、国际竞争一
度,使其对资源的驱动发生失衡。科技发展速度过快也对城 样,具有市场竞争的一般涵义。弗里德曼的话包涵了城市 市化各个领域均衡发展造成威胁,必须受到恰当的指引。三 化不可克服的矛盾,在这里笔者无意对弗里德曼个人观点 是在符合个人兴趣方面。个人对知识的单纯追求是人的生命 作任何评述,但他的话对城市化进程中所揭示的深层次问
的冲动,是生态的要求。保护科技发展和应用的个人兴趣, 题给我们带来了深刻启示。
也就是对人的生命的尊重。这里分寸拿捏非常关键。所谓的 3城市化的生态量度 绿色科技,必须置于这三个方面来谈才有意义。 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显然不仅仅是城市生态 第四,城市发展的民族化区域化原则。城市化的生态良 问题,城市生态问题关涉到农村生态、区域生态、国家生 性发展,就像诸多生态要素一样,都是多样性与共同性的统
态、全球生态,因而城市化的生态变革不仅是按照城市生 一。市场化包涵着个性与共性存在的悖论,它强调个性, 态理想去构建它的生态各领域,它的经济、社会、生态环 但越强调就越走向反面,这是因为市场化有个普遍的本 境与农村、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密 质——欲望的物质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化,这种让 切关联。这才是城市化的宏观的动态的生态视野。 欲望的物质化的实现的理想场所,使全球的城市都趋于雷
3(1城市化的生态原则 同,城市的个性被市场化所湮灭,为了发展经济满足无法
第一,社会分工原则。城市与农村相对应,是社会分 满足的物质生产和消费欲望,传统社会中城市带有的很多 工发展的产物,而现代城市是现代分工发展的产物。与市 的民族精神色彩;被市场化工业化的城市化所消解。生态原 场经济条件下的分工不一样之处在于,生态视野中的社会 则要求恢复传统社会中城市所原有的民族精神色彩。民族精 分工,并不具有阶级甚至层级固定化特征,分工是生态链 神所映照的城市才可能具有独立性与生态价值意义。同时, 条在人类生活方式上的表现,并不具有特定的地位。城市 城市化实质上应是城市的区域化,即城市的生态区域化,有 化只在生态运作正常的前提下才是有意义的。现代城市并 别于城市的经济区域化。城市为区域的生态发展而存在,而 不因其经济发达、生活便利而高于农村而得到优先发展, 非为片面国际化而存在。研究区域化特征立足区域化推进城
正如市民并不因其为市民而高于村民一样。当然,相比农 市化,把城市区域化化为生态区域化的一环,为国家生态发
村,城市因其文化优势、资本优势、地缘优势等不可避免 展乃至全球生态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尤其是我国区域特征 地会具有优越感,完全做到生态平等几乎不可能,但这是 需要通过制度非常明显,不区域化就谈不上城市化的意义。 设定和道德教育长期加以制约和改变。 3(2城市化的生态观照 第二,国际化原则。生态视野中的国际化一改市场经 在生态视域中,由市场经济和科技所推动的城市化运
济条件下要求的与国际接轨而发生的后发国家从属于先发 国家的国际化,而成为全球 动,具有本质上的反生态性。
化时代条件下,生态要素和生 首先,城市化对资源的驱动是在资本逻辑下展开的, 态影响的国际化。新自由主义理念并不是普世价值,普世 资源的迅速集中超越人们的可控范围;经济学上的青蛙效应 的只有生态价值。作为国际分工的现代城市,具有全球意 带来的浅短利益使人种]感觉不到资源集中对生态的破坏,而
义上的独特的生态意义,而不是成为国际生产链条上层级 刺猬法则使人们都选择涌向城市,做一群想相互取暖又无法
固定化的一环。我们用生态的眼光看待国内城市化发展, 彼此靠近的或彼此伤害的刺猬。市场经济条件资源对人们的
就用什么眼光看待城市化在国际的发展。国际化大都市不 吸引力是无限的,这导致城市外延的无限扩张和内涵的无 是和世界上其他城市一样的大都市,而是具有自身独特地 限升级,只有扩大才能保持城市对城市的竞争力。反过来 位又能嵌入到全球生态格局中去的城市。 这种扩大又加强了其吸引力,使人们都涌向大城市,以成
第三,科技的生态化原则。科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为大城市市民为荣。这种恶性循环直到城市间竞争达到平
为个人或少数利益集团所掌握,在城市化进程中,表现为 一部分城衡以及可兹城市化的乡村资源被榨取殆尽为止。 万方数据
市所掌握而凌驾于农村和另一部分城市之上。科 其次,城市化导致城乡进一步分裂。城乡分离在城市
《生态经济》2013年第3期总第264期 EoDl oGICAL ECONoMY
化之前就存在,属行政性的隔离式分离;城市化之后,工 生活是世博会的主旨。在这种理念下推动的城市化运动, 业势力、资本和市场渗透到城乡各个角落,一些学者称之 带有极大的欺骗性。实际上从中获得好处的不会是全体民
体化,而实际上不但没达成一体化,相反,农民 众,只会是少数精英分子,它以牺牲一部分人的代价维持 为城乡 以自己身份为耻、农业被工业替代、农村变成城市,原有 城市的美好形象。城市化本质上是个虚假命题,暗含了城
的城乡分离转变成新的经济型的依附式城乡分离。城市化 市是这一运动的中心,其他要素裹挟于其中只能顺应这一
大趋势。生发这个命题的原因是人们自身对美好生活的虚 对农业用地的占用,以经济价值取代生态价值,引起“三 农”问题发生链锁的负反馈效应,农民成了城市化运动最 幻向往,而它实际上并不具有我们原本希望的涵义,它本
大的牺牲品,成了马克思笔下的“受限制的乡村动物”。 质就是工业化和市场化,是人们选择的一种生产生活方
式。它既不能被当成口号也不能当成政策提出。在生态视 而失去农村、农业为依托的高度复杂的城市则成了文化的
荒岛,或如一艘置身茫茫宇宙的太空船,人们的活动受到 域中,城市化就是一种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这种改变必 极大约束成为单面人,成了马克思笔下的“受限制的城市 须以生态动态平衡为根据,城市化应该成为生态危机时代
人们生活状态发生改变的其中一种表征,它的价值不在城 动物”,城市生态脆弱得一触即溃。
再次,城市化和城市科技化在挤占农村空间的同时, 市本身,而在城市的生态合理性。在这个意义上,就不存
在要不要城市化,或要不要市场化工业化的问题。在此, 也把自身置于昂贵的成本面前。生态生活是没有成本或成 本低廉的生活,因而可持续,而反生态的生产生活则是 本文不意在阻止城市化(这是不可能的),而是在什么思
成本高企的不可持续的。生态学家福斯特指出, “到目 想观念指导下进行城市化或市场化和工业化。当代的城市
前为止, ‘杰文斯悖论’仍然适用,那就是,由于技术 化运动把经济物质生活推到了首位,用城市化取代并导引
人们丰富的生态生活,是本末倒置。今天,人们习惯于奢 本身(在现行生产方式的条件下)无助于我们摆脱环境 的两难境况,并且这种境况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而日趋 靡的经济物质生活,将它始终置于人们生活的高位而下不
1当城市对农村的挤占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自来,即使发达国家依然如此,这些成为发展中国家城市发 严重。”
展的标准范式,曾经在发达国家发生的生态危机,今天逐 然物将被人造物所取代,科技就越发显示出不可替代的功 渐逼近发展中国家。牛态危机时代催生的生态哲学分析框 能,成本就极大提高。同时,为了降低成本,资本更加肆 架,就是要将本末倒置的城市化再次颠倒过来,对城市化 无忌惮地掠夺资源导致生态恶化。高成本生产生活必然对 人们的生命存在进行分梳,社会必然导致分裂。这已经逐 进行重新认识并在理论、政策、实践方面重新定位,还城
渐为眼前的现实所证实。 市生态生活的本来面目。同
最后,人们生活观念的市场化、物欲化在城市化进 参考文献:程中进 步加强。城市化之前的城市本就是一个城乡分离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7( 的非生态化城市,人们心目中城市生活本身就是美好生活 [2]姜斌,李雪铭(世界城市化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地理研 的象征。城市化之后,原有的城乡隔离式的分离转变为依 究,2007(1):40,45( 附性的分离,将这种非生态化生活方式作为自己的理想, [3]付磊(全球化和市场化进程中大都市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化——改革开 本身就是饮鸩止渴。城市化进程中每个人都力图按照自己 放以来上海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 2008( [4儿美]塞谬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 理想中的城市生活改造城市,为实现这种虚幻的愿景而展 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43( 开激烈的斗争,市民生活充满了焦躁和矛盾,人成为原予 [5]司汉武(城市与市场:市场社会学初步[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 化的人,人与人进一步陷入分裂。当今支撑市民勇于承担 学版,1999(2):3,8( 城市化后果的是其与市场化工业化相适应的民主自由精神 1(3): [6]周晔(国际大都市发展的新趋势(J](城市问题,201 10,l 5( 和科学精神。这两类精神正面价值我们无须赘述,但它也 有负面价值,关键的负面价值是它的正面价值麻
[7]张克难(经济的市场化与生态化的经济——生态环境问题的经济学 醉了人们思考[J](世界经济文汇,1994(5):43,49( 对其负面价值的关注心理,它加重了城市化进程的反生态 [8]赵跃龙,刘燕华(脆弱生态环境与工业化的关系[J](经济地理, 性。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充满了个人的愿景,这种愿景 1996(2):86,90(
[9]李迅,许顺才,朱文华,等(21世纪初期我国城市化发展态势与对 在城市化进程中永远不可能也不愿意消除,因而,城市化
策的探讨[J](城市规划汇刊,2000(4):55,62( 给人们带来的是无尽的痛苦。 f10]胡以志,武军(“我从来都不赞成城市之间的竞争”——对话约 城市并不总是具有美好的方面,它的另一面也许是肮 01l(5):109,110(翰?弗阜德曼教授[J](国际城市规划,2 脏的。上海世博会提出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世 [11][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M](上海:上海译
博会展示的是高科技带来的城市生活的改变,科技和城市 文出版社,2006:96(
万方数据
范文二:“形式城市化”与“实质城市化”
“形式城市化”与“实质城市化”
深度
"形式城市化
2008年,浙江省外来流动人口在
1800万左右,城市化水平达到576%,高 出全国11.9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六位, 除上海,北京与天津三个直辖市外,仅次 于广东和辽宁,进入了城市化发展的新阶 段.然而,沿海地区农民工返乡潮愈演愈 烈,造成地区优化发展的问题突出,浙江 也难以独善其身.
"与"实质城市化"
现阶段推进城市化发展,有两种具 体的发展模式.一是传统城市化模式,就 是把人装到城里去,也就是"形式城市 化".这是以各级城镇空间的平面扩张为 主要形式的发展过程,是城市人口的空 间集中过程,在空间增长过程中具有地 域相连,城乡边界清晰的特征.这种城市 化模式较为普遍,是多数地区城市化过 尽管当前国家出台了新增"4万亿" 投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等一系列措施应 对危机,但多数专家学者认为,这些政策 措施对于刺激中国经济快速复苏具有明 显效果,但并没有带来长期的需求同步增 长,特别是农村,农民的需求没有得到有 效满足,拉动内需增长缺乏长久动力.
加快城市化发展,或许是缓解金融危 机影响,扩大内需的有效方法.城市化发 展过程中,具有两个显着效应.一是消费 转换效应,即当一个农民变成市民的时 候,对城市工业品和城市劳务的需求会相 应增加;二是收入增长效应,即当农民从 农业内转移出去后,剩下的农民收入就增 加了.这两个效应将大大增加国内需求, 成为加快发展的长期动力之源. 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总体而言取得较 好效果.
二是非传统城市化模式,通俗地说, 是即使人和其他要素不进城,也具有现代 生产生活方式以及较高效率,也称"实质 城市化".这是指在各级城镇平面扩张的 同时,还存在着全地域,原地式的城市化 发展模式,是一种在农村地区无中生有式 的城市化发展过程,具有地域空间发展的 非连续性,城乡景观特征的模糊性,总体 布局早期相对分散等特征.这种模式追求 的是农民职业,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的 转变,而不是居住地的转移;追求生产要 素的高效集聚配置和社会化,专业化生 产,而不是单纯追求城市式景观. 浙江2008年3000多万农村户籍人 >)文/费潇
12/"中,仅有600多万仍从事农业劳作.同 时有1000万左右农村适龄劳动力人口, 在其居住地附近从事非农产业工作,实现
了大量农业人口的就地转移,形成了"走 过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的景象.这是 对浙江无中生有式的"实质城市化"的典 型描述.实际上,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 来,浙江的城市化进程就已进入快速发展 阶段,年均城市化水平提高卜2个百分 点,如果考虑"实质城市化"效果,则实际 的城市化率,将远大于57.6%的发展水平, "实质城市化"有效推动了浙江省农村地 区城市化发展.
当然这种模式受到了多数人包括资 深学者的诘难,认为其资源利用较为不合 理.但这种模式是城市化过程中难以避免 的一种现象,会在后期加快形成突破性的 城市化进程,当前的关键在于加强引导. 一
方面,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推 动城乡二元制度改革,消除农村发展的制 度障碍;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投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强化公共服务 均等化,特别是提高农村地区公共服务水 平;实施家电下乡,"千镇连锁超市"和"万 村千乡"市场工程等一系列措施,推动农 村地区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另一方面,因地制宜的实施"形式与 实质相结合"的城市化发展策略.在人11' 稀少,经济相对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从 规模效益出发.城市化发展道路应侧重 于"形式城市化"道路.而在经济发达,人
口稠密地区,并非只有将所有农村人口 都集中到城区范围内,才能达到城市化 发展目的,因而"实质城市化"更具有广 阔发展前景.固
(本文由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供 稿)
登9
范文三: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_逆城市化_现象及其实质
?城市史研究?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
“逆城市化”现象及其实质
孙群郎3
内容提要 自20市发展的主导模式。然而,进入20世纪70“新”的现象,,“逆城市化”时代即将来临。“逆城市化”是城市扩张即郊区化进程的继续,是大。
关键词 城市化 郊区化 大都市区化 逆城市化
20世纪以来,美国的大都市区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都市区的发展速度趋缓,甚至出现了人口减少的现象,而非都市地区的发展速度则明显提高,于是,
①“逆城市化”论盛行一时,甚至有学者认为城市化时代即将结束。但笔者认为,要正确理解
“逆城市化”现象及其实质,就要准确把握城市化、郊区化和大都市区化的关系。
一、城市化、郊区化和大都市区化的关系
概念是任何学术研究的基础。因此,在探讨美国城市发展问题时,必须明确这样两组概念3 该文系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十五?211”项目“地域文明重点问题”的成果。
①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学术界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逆城市化代表了美国城市发展的一种新趋向,从此,美国城市的时代行将结束“,逆城市化”和“非都市区化”将成为美国城市发展的主导趋势,其主要代
(BrianJ.L.Berry,ed.,UrbanizationandCounterurbanization),伦表人物和著作有布赖恩?贝里主编《城市化与逆城市化》:
(K敦1976年版;肯尼思?福克斯《大都市区化的美国:———美国的城市生活与城市政策》ennethFox,MetropolitanAmerica:
)UrbanLifeandUrbanPolicyintheUnitedStates,1940-1980,密西西比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所谓
逆城市化只是一种反常现象,当短期的经济和人口因素过去以后,城市的发展自然会步入正轨。比如A.G.钱皮恩主
(A.G.Champion,ed.,Counterurbanization:TheChangingPaceandNature编《逆城市化:———人口分散面貌与性质的变化》
)ofPopulationDeconcentration,纽约1989年版;美国商业部人口普查局《向非都市地区迁移:———对迁移趋势与原因的评
(U.S.DepartmentofCommerce,BureauoftheCensus,MigrationtoNonmetropolitanAreas:AppraisingtheTrendandReasons价》
forMoving),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1980年版。我国学者对逆城市化现象也多有关注,比如谢文蕙、邓卫认为“,它似乎和城市化是背道而驰的”,甚至与郊区化等同看待(参见《城市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周一星在《城市地理
()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一书中认为,城市郊区化和逆城镇化是城市离心发展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类型和发展阶段。
(世界经济》简新华、刘传江在《世界城市化的发展模式》《1998年第4期)指出“,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反向运动,而是
(东南大学出版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更高层次的城市化。李其荣在《对立与统一———城市发展历史逻辑新论》
)()社2000年版中也持相同观点。王旭在《“逆城市化”论质疑》《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第2期一文中也对“逆城市化”论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和批驳。
世 界 历 史 2005年第1期20
及其相互关系,否则就不能准确把握其发展的脉络。这两组概念就是城市(urban)、郊区(suburb)和大都市区(metropolitanarea)与城市化(urbanization)、郊区化(suburbanization)和大都市区化(metropolitanization)。
11城市、郊区和大都市区的概念及其关系
在第一组概念,即城市、郊区和大都市区之中,城市是最基本、最宽泛的概念,是其它两个概念的基础。城市(urban)是一种与乡村相对立的概念。在美国人口普查局的人口统计中,人口达到2500人以上的居民点即为城市,不足2500人的居民点则为乡村。这里的城市(urban)不是政治意义上的城市(city),后者是一种法人资格,需要由州议会颁发特许状予以认可。无庸质疑,具有政治法人资格的城市(city)必然是人口不低于2500人的城市(urban),一定规模,州议会一般不会颁发城市特许状,但城市()为了利用美国人口普查局的统计资料,,,郊区是、社会和经济特征、而在政治上却独立于中心城市的。因此,郊区是一个与中心城市相对立的概念,它既是一个地理概念,又包含着一定的政治意义。郊区必须位于中心城市之外,如果被中心城市兼并就不再是郊区。一个郊区也许人口不足2500人,但也许达到人口普查局规定的城市(urban)标准,即人口达到2500人以上,甚至达到数万人,还可能拥有城市(city)的法人资格,但仅仅相对于中心城市而言才成为郊区(subtothecity),被称为郊区的城市(suburbancity)。所以,郊区的概念具有相对性,即相对于中心城市而言是郊区。
大都市区是指一个达到5万人口的中心城市以及与之有着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的郊区县组成的共同体。那么,那些处于大都市区界限以外,人口不足5万的中小城市就不包括在大都市区的范围内,属于非都市地区。所以大都市区并不包含所有的城市人口。比如,1970年,美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73.5%,其中60.5%位于大都市区以内,另外13.0%位于大都市区以外。但是,在大都市区范围内,又包含了许多人口在2500人以下的社区,即乡村人口。比如,1970年,美国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6.5%,其中8.1%位于大都市区以内,18.4%位于大都市区以外①。由此可见,城市和大都市区是一对交叉性的概念。而非都市地区则不等于乡村地区,因为它还包括许多中小城市。
21城市化、郊区化和大都市区化的关系
(1)城市化与郊区化的关系
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聚集过程,而郊区化是指城市人口向周围地区的扩散过程。然而城市化与郊区化并不是一个完全对立的发展过程,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首先,城市的形成和扩大,产生一种向外扩张的压力,从而推动人口和产业向外分散,形成郊区化过程。其次,随着郊区的进一步发展,其空间规模和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不断提高,人口和土地利用模式的异质性不断提高,从而使郊区的城市性特征不断增强,最后转变为高度城
(U.S.DepartmentofCommerce,BureauoftheCensus,Statistical①美国商业部人口普查局《:美国统计摘要:1975年》
AbstractoftheUnitedStates,1975),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1975年版,第17页。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逆城市化”现象及其实质21
市化的地区,或者干脆被中心城市所兼并。这种城市化的方式就是城市化———郊区化———郊区城市化———新的郊区化,循环往复,交错发展,从而推动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可见,城市化是郊区化的前提,而郊区化则是城市化的一种方式。
(2)城市化和大都市区化的关系
大都市区包括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即中心城市和郊区。整体孕育于部分,中心城市和郊区的发展是大都市区形成的基本前提。18世纪末19世纪初,美国的工业革命启动,工业化和城市化拉开了序幕,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一些起步较早的大城市优先发展,逐步形成中心城市,成为大都市区形成的第一个基本条件。由于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同时存在着集中与分散两种趋势,在大城市集中发展的同时,分散的过程也在进行,因而,在大城市周围出现了一些居民郊区和工业卫星城市,,流过程中,城市的生态组织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到19,商业性、①。因而,郊区化是大都市区形成
②20世纪以后,大都市区化成为“美国城市发展的主导趋势”。可见,城
市化是大都市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而大都市区化则是城市化的一种模式。
(3)郊区化和大都市区化的关系
前文指出,郊区化是大都市区化的一个基本前提,没有郊区化的发展,大都市区是不可能形成的。大都市区形成以后,中心城市和郊区的发展都推动了大都市区的进一步发展。然而到二战以后,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不断降低,甚至出现了衰退的局面,形成了两次遍及全国的城市危机③,而郊区的发展速度却在不断加快,郊区化成为大都市区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另外,虽然郊区化和大都市区化都是城市化的一种方式,但是两者看问题的角度不同。郊区化是考察城市人口和经济的分散离心运动,从而便于了解城市内在结构的变化。而大都市区化则是对城市的集中和分散两个过程同时着眼,它更突出一种整体感。由于郊区化和大都市区化的着眼点不尽相同,它们对于考察美国城市的发展进程和揭示城市的发展规律可谓互有利弊,各有千秋。
二、20世纪美国大都市区发展进程
美国大都市区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大都市区的孕育和形成阶段。从美国工业化和城市化以来,城市就在不断形成,集中与分散两种趋势就在交错发展,在这两个过程共同作用之下,到20世纪之初就形成了大都市区。第二个阶段从20世纪之初到1940年,为大都市区在全国的普遍发展并逐步成为美国城市发展的主导模式的阶段。第三个阶段从1940年到20世纪90年代,为大都市区迅速膨胀和多中心化阶段。本文主要探讨后两个阶
①参见孙群郎《美国大都市区生态组织结构的形成及其成因》:《世界历史》,2000年第2期。
②王旭《大都市区化::本世纪美国城市发展的主导趋势》《美国研究》,1998年第4期。
③关于两次城市危机的详细情况,参见王旭《当代美国大都市区社会问题与联邦政府政策》:《世界历史》,2001年第3期。
世 界 历 史 2005年第1期22
段的发展进程。
自从20世纪美国的大都市区产生以来,它很快就成为美国城市发展的主导趋势之一,大都市区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急剧扩大,大都市区人口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也迅速提高。1910年,美国大都市区的数量还只有58个,大都市区的人口比例只有31%,而到1940年,大都市区的数量增加到140个,大都市区的人口比例上升到48%,美国已基本成为一个大都市区化的国家。而在某些地区,大都市区化的程度更高。比如,大西洋中部各州,大都市区的发展遥遥领先,早在1910年该地区大都市区人口就高达60%,新英格兰各州也达到55%。而到1940年,这两个地区的大都市区化人口已分别达到77%和68%,人口的大都市区化水平已相当高①。
战后,美国大都市区的发展速度更加迅猛。如果按照1950②,1940年美国大都市区的数量为168个,1975年增加到272个;22.0%,而在50年代竟高达33.6%;1940年,6,的一半,到1975年,,达到318个,%79.7%④。由于1940年以后,,所以,被美国学者称为大都市区的时代。
美国大都市区的人口规模和空间规模也在急剧膨胀。就人口规模而言,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型大都市区不断增加。比如,1940年其数量只有11个,其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5.5%,到1980年增加到38个,其人口比例也上升到41.1%⑤,1990年增加到47个,1996年又增加到59个⑥。这表明大型大都市区呈现出优先增长的趋势。就空间规模而言,美国大都市区空前膨胀,其空间布局变得既庞大又松散,这一特点在西部最为明显,而在西部又以洛杉矶最为典型。正如一位记者惊叹的那样,它是“无顶、无底、无形、无际……随机的、迷乱的、没有渊源、未加计划的”;它的郊区是“不定形的”;它是一个强烈进取的有机体,但没有模式,有的只是毫无秩序的不断膨胀;像菲尼克斯和休斯敦一样,它也经常被冠以“虚幻之城”、“漫无边际之城”之类的绰号⑦。由于美国大都市区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其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比例也迅速提高。1940年,大都市区占美国土地面积的5.9%,1960年上升到8.7%,1970年上升到10.9%,而1980年竟骤增到16.0%⑧。
战后,美国大都市区不仅规模急剧膨胀,数量急剧增加,而且其生态组织结构也发生了很①肯尼思?福克斯《大都市区化的美国:———美国的城市生活与城市政策》,第35页。这些数字是按照1910年的定义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划定的大都市区而得出的统计数字。关于美国大都市区概念的变化,请参见孙群郎《郊区化对美国社会的影响》:《美国研究》,1999年第3期。(美国商业部人口普查局《美国统计摘要::1977年》U.S.DepartmentofCommerce,BureauoftheCensus,StatisticalAbstractoftheUnitedStates,1977),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1977年版,第15页。(U.S.DepartmentofCommerce,BureauoftheCensus,StatisticalAbstract美国商业部人口普查局《美国统计摘要::1998年》oftheUnitedStates,1998),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1998年版,第39页。(U.S.DepartmentofCommerce,BureauoftheCensus,美国商业部人口普查局:《美国统计摘要:1982—1983年》StatisticalAbstractoftheUnitedStates,1982-1983),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1982年版,第15页。卡尔?艾博特《当代城:(CarlAbbott,UrbanAmericaintheModernAge:1920tothePresent),阿灵顿海茨1987年版,第市化的美国:1920年至今》113—114页。美国商业部人口普查局《美国统计摘要::1998年》,第39页。卡尔?艾博特《大都市边疆:———当代美国西部城市》,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35页。(U.S.DepartmentofCommerce,BureauoftheCensus,Statistical美国商业部人口普查局《:美国统计摘要:1985年》
AbstractoftheUnitedStates,1985),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1984年版,第17页。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逆城市化”现象及其实质23
大变化,即逐步由单中心结构向着多中心结构转变。大都市区的多中心化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理解:首先,郊区商业区的形成使大都市区呈现出多中心结构。在二战以前,美国大都市区的结构为一个中心城市加上周围众多的居民郊区和工业卫星城,整个大都市区一般只有一个商业区,即中心商业区。中心商业区是就业、购物和文化中心,是整个大都市区的核心,它像纽带一样将众多的郊区与中心城市紧密联结起来,从而成为单中心结构。二战以后,不仅人口和工业在迅速郊区化,而且商业、娱乐业乃至办公业都在迅速郊区化,从而形成了众多的郊区商业区,这些郊区商业区如众星捧月一般拱卫在中心城市周围,它们分担了中心商业区的许多功能,从而形成多中心结构。其次,在中心城市的周围还涌现了许多与中心城市分庭抗礼的
(supersuburbs),形成较大的人口次中心,。有的超级“超级郊区”
郊区周围甚至衍生出自己的郊区,就像植物分蘖一样,市相抗衡的次中心,,伸,大都市区面积过于庞大。在大都市连绵区内,,。
以上表明,大都市区化是20世纪美国城市发展的主导模式,大都市区不仅在数量上急剧增加和在空间规模上迅速膨胀,而且其内在结构也在不断演进,由战前的单中心结构向多中心结构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形成了一种规模庞大、结构松散、多中心复合结构的大都市连绵区。
三、“非都市化”与“逆城市化”的实质
20世纪以来,美国大都市区的人口增长率一直高于非都市地区,但到20世纪70年代,人口的发展出现了“异常”现象,即非都市地区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大都市区。这一现象被某些学者称之为“非都市化”或“逆城市化”。
20世纪70年代以前,大都市区的人口增长率一直高于非都市地区,但到20世纪70年代这一发展趋势出现了逆转。根据1980年人口普查,20世纪70年代美国大都市区的人口增长率为9.1%,而非都市地区则高达15.4%,非都市地区大大超过了大都市区。但是,如果根据1974年划定的大都市区界限,大都市区的人口从1.489亿增加到1.625亿,增加了1360万,非都市地区的人口从5,440万增加到6,280万,仅仅增加了840万,大都市区的人口增长额又大大高于非都市地区①。而在20世纪70年代的某些年份,大都市区的人口甚至出现了减少的现象。比如,从1970年3月到1974年3月,短短的4年内,大都市区人口减少了180万②。大都市区人口的减少主要发生在大型大都市区内,从1970年到1975年,仅8个人口超过300万的大型大都市区就丧失人口75万人③。
①肯尼思?福克斯《大都市区化的美国》:,第221页。
(ErvinY.Galantay,ed.,TheMetropolisinTransition),纽约1987年版,第262②欧文?加兰蒂主编《转变中的大都市区》:
页。
③布赖恩?贝里主编《城市化与逆城市化》:,第21页。
世 界 历 史 2005年第1期24
根据这些现象,美国学术界和政府官员对当时美国人口的分布和城市的发展走向提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第一种看法以联邦农业部的人口学家卡尔文?比尔(CalvinBeale)、肯尼思?福克斯(KennethFox)、布赖恩?贝里(BrianJ.Berry)等人为代表。卡尔文?比尔认为,20世纪70年代美国人口的分布出现了新的模式,非都市地区人口的增加不能被简单地看作是大都市区人口向大都市区界限以外的溢出,因为那些与大都市区不相邻的非都市地区各县的人口也在增加,而且其增长率也快于大都市区①。肯尼思?福克斯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认为非都市区较高的人口增长率预示着城市定居方式的终结,并将1980年以后的时期称为“后都市区时
(post-metropolitanera)②。布赖恩?代”贝里甚至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还提出了“逆城市化”这样一个概念。他认为70年代“,美国城市化历程中的一个转折点已经来临蒂斯代尔(HopeTisdale)于1942,“的运动。”,世纪前期城市化的本质就是规模、密度和异质性的提高,、密度的下降和异质性的下降。如果模仿蒂斯代尔的定义,逆城市化就是一种人口的分散过程;它意味着从一种比较集中的状态
③到一种不太集中的状态的运动”。按照贝里的观点,20世纪70年代美国非都市地区人口的
加速发展和大都市区人口的减少,预示着美国城市时代的结束,美国城市行将解体,美国人口的分布模式将由城市化转向逆城市化乃至乡村化。
第二种观点认为,20世纪70年代所谓“逆城市化”是由于特殊事件的影响,主要是经济因素和人口因素的影响。经济因素主要包括能源危机和经济衰退。在能源危机期间,在美国西部地区的非都市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能源开采,推动了非都市地区经济和人口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经济衰退,使大都市区的就业受到极大的冲击,而制造业又受到激烈的国际竞争。就人口因素而言,战后婴儿高峰期出生的人口到20世纪70年代已经达到上大学的年龄,因此位于非都市地区的那些州立大学和社区大学迅速膨胀。而那些出生于20世纪头20年的人们也到了退休的年龄,对非都市地区的疗养地的需求急剧增加。因此,20世纪70年代的所谓逆城市化是一种反常现象,当短期的经济和人口因素过去以后,城市的发展自然会步入正轨④。还有的学者认为,非都市地区人口增长率的加快,除了上述短期因素的影响以外,还与大都市区的统计有很大关系。20世纪70年代,由于郊区的发展已经越过了大都市区的统计范围,或者由于中小城市的发展已经达到了大都市区的规模,而没有被人口普查局划定为大都市区,却仍然按照非都市地区来进行统计。只要重新划定大都市区的界限,就会发现,大都
(U.S.DepartmentofCommerce,Bureau①美国商业部人口普查局《向非都市地区迁移:———对迁移趋势与原因的评价》
oftheCensus,MigrationtoNonmetropolitanAreas:AppraisingtheTrendandReasonsforMoving),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1980年版,第3页。
②肯尼思?福克斯《大都市区化的美国》:,第221—223页。
③布赖恩?贝里主编《城市化与逆城市化》:,第17页。
(A.G.Champion,ed.,Counterurbanization:The④A.G.钱皮恩主编《:逆城市化———人口分散面貌与性质的变化》
ChangingPaceandNatureofPopulationDeconcentration),纽约1989年版,第35页。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逆城市化”现象及其实质25
市区的发展速度仍然很快,城市的时代和大都市区的时代并没有结束①。
我国学者王旭教授对“逆城市化”论也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他指出“:与其他时期相比,20世纪70年代大都市区增长确实一度趋缓……应该说,在这种现象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比如,20世纪60年代高科技变革所带来的结构性冲击的余波、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危机”、能源危机等等,使美国一些以传统工业为主、对能源依赖性很大的大都市区受到猛烈冲击,从而造成这些大都市区制造业投资减少,失业人口增加,人口向非都市地区流动。但这只是个别现象,而“如果把视角扩大至整个美国,就会发现人口并没有分散,而是完成了一种新的集中,集中到西部和南部新兴地区的大都市区、尤其是大型大都市区。西部和南部
②大都市区人口增长占全国的96%。。
笔者认为,如果我们对战后美国郊区、察,就会发现“逆城市化”。,交通条件越便,20世纪50年代,非都市地区内增长。比如,在那些与邻近的大都市区相距不足50英里的县内,其1万人以上的居民区的人口增长率为22.7%,在那些与邻近的大都市区距离在50—100英里、100—150英里以及150英里以上的地区,这一增长率分别只有10.7%、10.9%和10.7%③。这说明20世纪50年代,与大都市区相邻的非都市地区已经受到大都市区和郊区的辐射作用,人口已经开始加速增长。
表1970—1980年、1980—1987年大都市区和非都市地区人口的年增长率(%)④范 围
大都市区
中心城市
郊 区
非都市地区各县
到大都市区通勤≥15%的县
到大都市区通勤10%—14%的县
到大都市区通勤5%—9%的县
到大都市区通勤
①美国商业部人口普查局《向非都市地区迁移》:,第3—4页。
②王旭《:“逆城市化”论质疑》《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第2期,第7页。
(R.J.Johnston,TheAmericanUrbanSystem:AGeographical③R.J.约翰斯顿《美国城市体系:———一个地理学的观点》
Perspective),纽约1982年,第126页。
(ThomasM.Stanback,Jr.,TheNewSuburbanization:Challenge④托马斯?斯坦贝克《新郊区化:———对中心城市的挑战》
totheCentralCity),博尔德1991年版,第7页。
世 界 历 史 2005年第1期26
20世纪70年代与20世纪50年代的情况类似。如果从总体上来看,20世纪70年代美国非都市地区各县比大都市区内各县的人口增长率要快,其人口增长率分别为1.34%和1.00%(参见上表)。但是,如果将大都市区分解为中心城市所在的县和郊区各县两部分,那么,大都市区的郊区各县的人口增长率为1.74%,仍然快于非都市地区各县1.34%的增长率。而且,在非都市地区各县中,那些距大都市区越近,通勤到大都市区上班的就业人口占该县就业人口比例越高的县,其人口的年增长率越高。比如,在这一通勤比例达到15%的非都市地区各县,其人口年增长率为1.80%,甚至超过了郊区的人口增长率。而随着到大都市区通勤就业比例的降低,其人口的年增长率也就越低。发展最快的地区是与大都市区相邻的非都市地区,其次是大都市区的郊区。这说明20世纪50年代人口增长的波峰还处于大都市区内部的郊区,而到20世纪70年代,“非都市化”或“逆城市化”,,市区的界限,市区的界限,,1970年的243个增加到1980个,美国大都市区的人口从1970年的
1.3948亿增加到1980年的1.69431亿人,即增加了2995.1万人,增长率为21.5%;非都市地区的人口从1970年的6382.2万人减少到5711.5万人,即减少了670.7万人。这样,大都市区人口占美国总人口的百分比从1970年的68.6%上升到1980年的74.8%。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大都市区占美国总人口的比例继续上升,1990年的比例为79.7%,1996年的比例为79.8%①。这样就否定了福克斯和贝里等人的结论“,逆城市化”论不攻自破。
比尔、福克斯、贝里等人之所以得出“非都市化”和“逆城市化”的结论,是因为他们割裂了非都市地区和大都市区的发展在空间上的连续性。如果按照贝里的定义,即“逆城市化就是人口的分散过程”,是“从一种比较集中的状态到一种不太集中的状态的运动”,那么,美国的许多城市早在19世纪就已出现了这种分散过程,人口密度不断降低,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断定19世纪美国就已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贝里等人之所以得出“逆城市化”这样一个错误结论,在于他们没有理解城市化与郊区化之间的关系。前文指出,郊区化是城市化的一种方式,是城市在集中前提下的分散,分散的同时在进行宏观集中。如果将郊区化与城市化对立起来,看不到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将郊区化视为城市化的反向运动,必然会得出“逆城市化”的结论。同时,贝里等人之所以得出“逆城市化”的错误结论,还在于他们没有理解郊区化与大都市区化的关系。因为大都市区人口的增加和空间的扩展,主要是通过郊区人口的增加和空间的蔓延而实现的,郊区的发展越过原有的大都市区的界限,实际上是大都市区的进一步扩大。贝里等人之所以得出“逆城市化”的错误结论,还在于他们没有理解大都市区和非都市地区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从上文可以看出,大都市区和非都市地区的发展往往并非完全对立,在某种情况下两者可以互相转化。大都市区的进一步扩展会导致与大都市区相邻的非都市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并因此加强了这些非都市地区与大都市区的社会经济联系,实际上是在促进这些非都市地区的大都市区化,只要适当调整现有大都市区的界限,这些非都市地区就会成为大
①美国商业部人口普查局《美国统计摘要::1998年》,第39页。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逆城市化”现象及其实质27
都市区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导致大都市区规模的扩大。而非都市地区中远离大都市区的中小城镇人口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又往往使这些中小城镇达到大都市区的规模,从而也导致了
(metropolitan大都市区数量的增加。贝里所谓的“逆城市化”实质上仅仅是“大都市区的外溢”
spillover)①,最后,即使出现了大都市区人口向远离大都市区的非都市地区乡村和小城镇的迁移,同时这些乡村和小城镇又没有达到大都市区的可能,也不能将其命名为“逆城市化”,因为,当这些乡村和小城镇的发展达到2500人以上时,他们就会由乡村转变为城市(urban),这些地区的人口在人口普查局的统计中就会按照城市人口加以计算,所以,这是城市化进一步发展,而不是“逆城市化”,更不是乡村化。因此,王旭教授在批驳“逆城市化”论时精辟地指出“,在这个意义上,逆城市化是由人口集中在城市和大城市的集中型城市化转变为人口向大都市区内的郊区和中小城市迁移的分散型城市化,。所谓并不是由城市向农村分散和城市人口农村化,城市化的反向运动,,,是城市文明的
总之,20“逆城市化”现象,实质上是城市分散化发展的继续,是郊区越过大都市区的界限向更为广泛的地区的延伸,是大都市区空间规模的进一步膨胀,归根结底,是城市有机体的进一步膨胀,是城市文明和城市生活方式的普及和扩散,而不是城市化发展的反向运动。
[本文作者孙群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美国研究所教授。长春 130024]
(责任编辑:高国荣)
①马克?巴尔达萨:《伊甸园的困境———美国郊区的变迁》(MarkBaldassare,TroubleinParadise:TheSuburbanTransformationinAmerica),纽约1986年版,第11页。
②王旭《:“逆城市化”论质疑》《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第2期,第9页。
SUMMARIESOFARTICLES
TheMismatchPhenomenonandItsInfluencesbetween
theCentralCitiesandSuburbanAreas
intheTherapidofthemetropolitanareaduringthe20centuryhasresultedinbothpositiveandnegativeinfluences.Ofthenegativeinfluences,thespatialmismatchcanberegardedasadominantphenomenon,whichhasfar-reachingeffectsuponthesocial,economic,politicalandculturalsectorsofthemetropolitanareas.Thispaperattempts,byhighlightingsuchinfluences,toinducemoreattentionandresearchonthistopic.th
Counter-urbanizationoftheUnitedStates
inthe1970sandItsNature
SunQunlang
Sincethebeginningofthe20century,thedevelopmentofmetropolitanareasbecamethemainpatternofAmericanurbanization.However,inthe1970s,thedevelopmentspeedofnon-metropolitanareassurpassedthatofthemetropolitanareas.Accordingly,someAmericanscholarsconcludedthatthemetropolitanerawouldcometoanend,andthatcounter-urbanizationwouldreplaceurbanizationasthemaintrend.However,theauthorthinksthatcounter-urbanizationisthecontinuationofsub-urbanization.th
范文四: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_逆城市化_现象及其实质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城市化的实质及其生态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