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参观良渚博物馆
参观良渚博物馆
时光飞逝,2012年的钟声已经敲响,七彩阳光队的小小少年们又长高了许多懂事了许多。在新年的第一天,小队成员家庭在鑫岩妈妈组织下前往良渚博物馆参观,了解我们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古文化。
下午2点,小队成员按时到达博物馆。博物馆坐落在一片山坡、树林、小河围绕的园林里,它由完全平行的四个长条形建筑组成,外墙全部用黄洞石砌成,远远望去犹如玉质般浑然一体,壮观、美丽。小朋友们一看到就开始兴奋了。
良渚博物馆分为“发现求真”、“良渚古国”和“良渚文明”三大内容。
跟着志愿者讲解员哥哥步伐,小朋友们穿越5000年的历史,来到第一站“发现求真”:这里有良渚反山王陵、瑶山、汇观山遗址挖掘的各种器物,讲解员哥哥指着3个胖脚的“归”,象果盘一样的“豆”,考问小朋友这些器具的作用,小朋友们七嘴八舌,都没有正确回答出来。讲解员哥哥又指着一个不起眼的陶器,说,这上面有很多远古人刻画的图案,可以反映出当时人们捕猎、祭祀等生活状态。这一站大家还了解了良渚文化发现、考古挖掘的过程。经过这一站,小朋友们懂得了考古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背后有很多深刻的学问和知识。
走过6米高的良渚古城墙,小朋友们来到了第二站“良渚古国”:一个大型四方古城模型,让小朋友们知道良渚人已经有较成熟的建筑和社会制度。看到古人拉犁开垦土地种植水稻,用竹子、绳给玉石钻孔、打磨,做出精美的玉器璧、琮、梳背等,看到人们砍伐木头建房、造船及各种生活用品,这些场景活灵活象的展示了古代良渚人的生活,小朋友从这里了解到:汽车飞机可不是世界上本来就有的,远古时代可是很落后很原始的,现在的科技是经过几千年的积累才慢慢形成的。
最后我们到了第三站“良渚文明”:这里有镇馆之宝,巨大的玉璧和9个节的玉琮、玉斧、玉三叉等,这些玉器上有精美的“神徽”,一毫米上可以雕刻好多根细线,精密度之高让人感叹,这些东西体现了良渚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神的崇拜。象征权力的玉叉斧等只在男性墓中有,说明,当时的良渚人属于父系社会。没有男女合葬墓,说明当时良渚人没有家庭,只有部落,人们只知道妈妈,不知道爸爸。部落首领就是大王,最高权力人。良渚人有发达的手工业,也有不错的建筑技能,农业更是相当发达,足以证明他们已经生活在文明时代了。
参观完整个博物馆后,小朋友们兴高采烈地观看了4D 电影《古国探秘》。最后,为了庆祝新年的到来,七彩阳光小队的所有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们一起在万怡花园吃了顿团圆饭,并为许扬浩小朋友庆祝生日。
范文二:良渚博物馆
“良渚博物馆”考察报告
良渚博物馆是一座综合反映良渚文化考古与研究成果的专题性博物馆, 坐落在良渚镇荀山边上,山与馆之间围着水塘,颇有美丽洲的味道。博物馆内设一个序厅和三个展厅,共展出良渚文化器物400余件。序厅以赵朴初先生题写的“文明曙光”四个鎏金大字最为醒目,整个序厅的墙面用块石叠砌成壁,并施以不同的颜色分别示意三个社会发展阶段:最下层代表的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最上层代表的是夏商周三代青铜文明时代,中间一层突出体现了良渚文化时期的玉器文化,每层上面都刻有各个时期的代表性纹饰与器物。石壁上嵌着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的题词——“文明曙光”,作为基本陈列的名称,为全馆所展示内容起到提纲挈领之意。
2010年5月至10月份的临时展厅是“陕西古代陶俑艺术展”。陕西是我国黄河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代最长的省份。先后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长达1100多年。历史为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存,使陕西享有“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誉。俗话说:“江南才子山东将,陕西黄土埋崖上”,在这里,曾经叱咤一时的历史角色退场了,“厚葬”是对他们最隆重的纪念。那些生活中最富情趣、最显赫的一幕幕,定格成为陶土塑成的“俑”,陪伴主人在另一个世界继续生前的高贵生活。公元前五世纪前后,陶俑取代人殉,这一丧葬习俗的改变时中国历史的进步。
下面着重介绍一下以下九种藏品。
1、“童子沐浴桶”:宋,高4.3cm ,径5.7cm ,1978年陕西省旬邑县城关镇出土。造型生动的陶塑儿童在宋代流行,与宋代七夕的节日习俗有关。当时的富贵人家每逢七月初
六、初七之夜,供奉的并非人们熟悉的“牛郎”、“织女”,而是一种泥孩儿,有祈生男孩的用意。
2、“彩绘喇叭女立俑”:汉,高31cm ,1953年陕西省西安市西郊汉长安城遗址出土。女佣以巾裹头,身着深衣深衣宽大的下摆形如喇叭裙,不仅增加了俑的稳定性,更营造出一种轻盈飘逸的美感。汉代著名美女赵飞燕以体态轻盈、腰肢纤细而深得汉成帝的宠爱。
3、“彩绘持盾俑”:汉,高48,50cm,1965年陕西省咸阳市杨家湾出土,这些步兵俑手持盾牌,身穿战袍,反映的是西汉兵种中的轻装步兵形象。
4、“兵葬俑”:战国秦,高13-13.5cm,1954年陕西省宝鸡市李家崖出土。俑背双手抱于胸前,仰头张嘴,似在唱歌,其中两人头顶尖凸,似梳椎髻,另一人头顶较平,似带冠。这组陶塑为纯粹手工捏塑而成,手法熟练带有随心所欲的活泼。
5、“三彩披鬃马”:唐,高72cm ,长86cm,1971年陕西省乾县懿德太子墓出土。唐代重视养马业,引进的胡马,东起朝鲜半岛,西到阿拉伯,北自西伯利亚,南到印度,多达80多种。除了对马匹品种的狂热追求外,唐人在对马具的配备上也极尽奢华,充分表现出唐朝富足强盛的大国气势。
6、“三彩仰头、低头马”:长24,27cm,1961年陕西省乾县永秦公主墓出土。这两匹马头小,臀肥,骨肉匀称,四腿挺立,体格健壮,都属于来自西域的良种马。
7、“彩绘勾头马”:唐,高44cm ,长43cm,1960年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出土。该马马头大小适中,体型中等,身材健美匀称,蹄大,四肢长,兼有北方蒙古马的结实、粗悍和西方马种的俊秀、灵敏。
8、“人面蛇身俑”:(中国远古传说中的神、神人成英雄大多是人首蛇身形象,唐宋时期墓葬中出现的“人首蛇身俑”和“墓龙”一样,有镇墓驱邪作用。这组墓反映了宋元时期的丧葬文化。)
9、“绿釉男立俑”:明,高38cm ,该俑头戴高帽,身穿袍服,肩抗交杌,似随时等候着主人的吩咐。
第一展厅——“发现求真”,主要介绍了良渚遗址的发现、良渚文化的命名、玉器的出台和认识。在刚步入这个展厅的时候,馆中就介绍了良渚遗址最早考古发掘者施昕更和良渚文化研究的先驱者何天行两位先生的简要事迹,以及历年来专家学者研究良渚文化成果的部分资料。而后在第三单元——“玉器的出台和认识”中,摆放了许多玉器和陶器。玉器共分二部分,一部分是重型礼器,有玉琮、玉璧和玉钺;另一部分则主要为装饰用玉,有三叉形器、冠形器、璜、锥形器、带钩、镯、匙、匕、项饰及鸟、龟、鱼、蝉等动物饰件。其中,馆中陈列了大量崧泽时期的玉器。崧泽文化出现了玉钺这种玉礼器,玉器的比重明显增加。新见环、镯、坠饰、半球形隧孔珠等器类。同时,玉料选择也产生了新变化。陶器部分,主要展出了崧泽文化和马家滨文化层的陶器。崧泽文化的陶器,夹砂陶以红褐色为主,泥制陶以灰色为主,黑皮陶也有一定的额比例,造型以敛口和折腹为特征,气囊较马家滨文化明显增多,鼎、玉等典型陶器早晚期变化明显。造型特殊的动物形陶塑,已脱离实用价值,而转化为宗教仪式中的祭器,成为专用于墓葬的冥器,成为崧泽文化丰富多彩的崇拜的缩影。除展出各种类型的陶器外,还展示了刻有原始文字的陶器,如单把杯、椭圆形豆、罐等,尤以一件刻划着8个符号的刻文黑陶罐为最,被称为“前所未见的珍品。”
第二展厅——“良渚古国”,这里概要地介绍了良渚文化的内涵、分布范围。整个第二展厅,在以良渚文化时期古老的原始生态环境和日常生活的大幅背景壁画场景中,复原了当时的快轮制陶和先民纺织的生动场面。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良渚文化时期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包括石犁、石铲、石刀、破土器、石镰以及当时用来狩猎的石镞和捕鱼的网坠,其成套而制作精良的生产工具在同期的考古文化中是最复杂的,并处于领先地位。从中我们不难想象,良渚先民的生活是相当滋润的,他们饭稻羹鱼、渔猎采集而怡然自得。高度发达的农业为分工明确、专门化的手工业部门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产生了诸多的手工业生产门类,并取得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成就。展览中那典雅的黑陶、充满经纬之美的织物、神圣而精致的玉器、珍贵而艳丽的漆器以及发达的竹木器,都将让你领略良渚先民的独创性和多姿多彩的生活情趣。
在第二展厅中,我对良渚贵族用玉的性别差异产生了兴趣。良渚文化的贵族葬玉恪守着一种性别原则,琮、钺、玉叉形器、锥形器主要见于男性墓葬,玉璜、玉纺轮、玉圆牌,则见于女性墓葬。而串饰、梳背、带钩等式两性共有的饰物。从女性陪葬的玉器中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女性在平时所从事的劳动,男女分工是身份明确的。
第三展厅——“良渚文明”,共分三个单元。第一单元是“良渚时期的世界与中国”。距今5000年前后,以城市的出现和发展为标志,世界各地相继进入了文明时代,包括良渚在内的中国各地兴起的文明形态,也先后涌现出一系列城市,成为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
一。这些城市既是当时的政治、军事核心,还是宗教、文化中心,有的还成为集主权和神权为一体的都城。与西方文明以技术、贸易等经济因素为标志的文明形态相比,中国以城市为政治裁体的方式,继往开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连续性文明发展模式。其中主要介绍了“辽河流域”、“红山文化”以及中原地区和海岱地区的文化。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年代下限在距今5000年左右,以发达的制玉业、造型奇特的玉器为代表,是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重要线索。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群以女神庙为中心,以巨型阶梯状“金字塔”为特征,以积石冢环绕而进行布局与营建。中原地区在距今4500年左右,发展成为若干个区域性的龙山文化,主要有豫东的王油坊类型、豫北冀南的后冈二期文化、豫西和豫中的王湾三明文化、晋南的陶寺文化等,并且出现了城市、冶铜业、大型墓葬以及乐礼器等。黄河下游的海岱地区,在距今4600年左右,大汶口文化进入晚期,并逐渐演变为龙山文化。龙山文化是一个繁荣与变革的新时期,出现了“都邑”配置的城市格局、墓葬葬制的礼制化趋向、连成句子的文字性刻符、蛋壳黑陶和玉礼器等。
第二单元是“良渚文明玉特征”。在人类用各种材料制作的器物中,没有一种能像玉器那样深刻地影响中国人的世界。有专家指出:“东西方文化最早的基本差异,即新石器时代发达玉器之有无。”
良渚文明的玉礼器与后来出现的商周青铜礼器一样,是政权、等级和宗教观念的物化形式,是构成文明的基本要素之一。良渚玉礼器分布于太湖周围甚至更大的区域,表明这个区域存在着一个乃至多个同宗、同盟、同礼制、同意识的多层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成邦国集团。
第三展厅,在灯光的映射下,良渚文化玉器散发出独有的“鸡骨白”和“南瓜黄”色,触目所及,高低错落、形态各异,蔚为壮观。
第一部分介绍的是神权与王权。中国古代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之说,表明国家的核心职能是主持祭祀与指挥军队。良渚社会政教结合、巫王一体。拥有琮、璧、钺这类玉器的人物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氏族和部落首领,而是贵族和国王子。我被玉琮和玉钺的外形所深深吸引,下面着重介绍一下这两种玉器。
玉琮是由人体装饰功能的镯演化而来的礼神之器,是良渚文明中最引人注目的祭祀重器,象征拥有者的社会等级和高贵身份。其崇高而神圣的地位,几乎没有例外地都刻有神徽图像。玉琮内圆外方,其造型师古人对“天圆地方”之说的演绎,是巫师通天地、敬鬼神的一种法器。中间的圆孔是沟通天地的通道,原始巫术色彩强烈。良渚文化玉琮有五大特点。1、内圆外方,中心部位有一个钴孔2、每角都雕有图像。3、琮体分若干节4、四面各有一道直槽5、形体上大下小
玉钺是良渚文明君权和神权的象征,相当于权杖。玉钺薄而匀称,还有精巧的上下端饰。一柄完整的玉钺长度在60——80cm 之间,反山12号墓玉钺器身上雕琢着凌驾于飞鸟之上的神人兽面图像,是“国王大事,在祀与戎”和“权利神授”的有力佐证。
第二部分介绍了玉璧的起源于演变。壁由具有人体装饰物功能的环演化而来,孔径逐渐变小,边沿逐渐变大,成为具有特定行制和神圣化功能的礼神之器。跟琮追求高度、忽略细节的趋势不同,壁在自早至晚的演变过程中,追求圆大和精致并重,暗示壁在良渚文化中的地位是逐步提高的。
玉璧是良渚文化玉器中面积最大的一种器形,其苍碧的质料、浑圆的造型及其与原始“盖天说”的联系,表明后世“苍碧礼天”的记载并非虚构。
良渚文化晚间玉璧上屡见“鸟之坛柱”的刻画符号,透露出良渚文化神崇拜的信息。 另外馆中还陈列了一些玉梳背和玉鸟。玉梳背有高矮之分,中部多对钴,器物表面大多为素面,通常只见于高等级墓葬,是重要的玉礼器。表明在良渚文化的显贵者阶层中,形成了敛葬时较为统一规范的用梳制度。
除了神人兽面纹外,良渚玉器上还有一种鸟形象。它不是写实的图像,鸟身往往雕琢为“兽面纹眼睛”的形式,应属神人兽面纹的组成部分。
三个展厅内容相互映照,各有侧重,充分展示了良渚先民所创造出的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说明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时期。
下面是馆中一些藏品的图片:
童子沐浴桶 彩绘喇叭女立俑 彩绘持盾俑
三彩仰头、低头马 彩绘勾头马 人面蛇身俑 绿釉男立俑 三彩双峰骆驼 玉钺
陶贯耳壶 石犁 嵌玉漆杯
陶豆
女神头像
玉琮
陶双鼻壶
玉管串 玉圆牌 玉璧 玉琮 玉珠串 陶豆把
考察人:梁珠晨 3090102169 社会科学实验班
范文三:良渚文化博物馆
良渚文化博物馆,中国,杭州/David Chipperfield 事务所(11张) ,
David Chipperfield 事务所完成了中国杭州的良渚文化博物馆。 博物馆
将用来展览良渚文化的考古学发现,博物馆是良渚文化村的一个部分。博
物馆由4个平行的体量构成,建筑表皮是灰黄色石灰石。
,
博物馆将用来展览良渚文化的考古学发现,这一个时期也被称为“玉文化”
时期(公元前3000年)。博物馆是杭州附近的良渚文化村的一个部分。
,
博物馆位于湖上,以桥和公园连接。游客在公园中会逐步感受到建筑雕塑
感的体量每一个体量内都有一个内院。
,
,
,
内院作为展厅之间的连接,并起到休息的作用。每个馆之间是连接的,不
过,游客可以有不同的参观流线。博物馆的南面有一个岛,通过桥与主馆
连接。建筑周围植物繁茂,景观优美,遮挡了视线。
,
通过一个院子到达入口大厅,中心是接待桌,天井采光。建筑的所有公共
区域采用坚实和古老概念的材料:木和石灰石。
,
,
,
,
范文四:良渚博物馆
良渚博物馆 良渚博物馆
LiangzhuMuseum
撰文DavidChip~eldArchit~ts图片提供ChfiaianRich~rs
翻译董桂左
良渚文明始于公元前3000年其因玉 器文化而举世闻名.在杭州近郊有一座新近 落成的公园式小镇——良渚文化村良渚博物 馆便坐落在这个文化村的北端其依湖而建+ 通过小桥与文化村公园相互连通馆内收藏7 许多蛊诸文明时期珍贵的考古发现. 当游客从文化村公园从南向北一路游来 该项目雕塑式恢弘的建筑渐渐映^人们的眼帘. 该项目由伊朗石灰华建造而成分为口个宽度 相同但高低错落的空间.每一个空间都设有 内部庭院其作为景现域使展厅之间自然过 渡紧密衔接并且吸引着游客在此驻足观赏 休闻放松.虽然展厅采用线性设计但这并不 妨碍游窖在展厅内选取多元的游览路线.该项 目的南面是一座小岛小岛上同样设有展览 并通过小桥与博物馆主馆相连接.项目周围环绕 着一片茂密的树林成为了博物馆的边界很 好地保证了其私密性.由于树林的掩映游客 在能够通往各个展厅庭院的人口大厅的中 央摆放藿张重蚁木接待桌桌子上方悬挂着 灯饰.该项目的全部公共域设计均选用古朴
坚实的材质如重蚁木和石灰华等以彰显出
博物馆建筑的特质
景:
婚
?
簟J
~gzhou
随
I一
誉薰
嚣薰蒌薹
??r
?目时目.2003—2007 9500m
-
都
:
DavidChi~fieldAr?ec【S ?计.Levin'gnyLandschaft~cNle
2037
G…g5O口
Cli~:…eGCoLtd D?口口目M
Lan~apeAtcNtects:LeMon~gryhH
范文五:良渚文化博物馆
良渚文化博物馆
良渚文化博物馆
良渚文化博物馆, 这是“良渚圣地”公园的核心部分,由博物馆主体建筑和周边的主题园林组成。它们是“良渚圣 地”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主体建筑由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设计,其本身就以独特审美价值,成为 “良渚圣地”不可或缺的藏品。
目录
基于良渚文化的独特内涵以及它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重要意义,1992年良渚文化博物馆破土动工, 1994年5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从此承担起传承、发扬良渚文化的光荣使命。博物馆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由时任中国国家主席**题写馆名。主楼建筑分上下两层,屋顶顶角以良渚文化典型玉器——玉琮为造型,使整个建筑既融入了良渚文化元素,又显得古朴别致。
良渚文化博物馆是一座综合反映良渚文化考古与研究成果的专题性博物馆,坐落在良渚镇荀山边上,山与馆之间围着水塘,颇有美丽洲的味道。博物馆内设一个序厅和三个展厅,共展出良渚文化器物400余件(组)。序厅以赵朴初先生题写的“文明曙光”四个鎏金大字最为醒目,整个序厅的墙面用块石叠砌成壁,并施以不同的颜色分别示意三个社会发展阶段:最下层代表的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最上层代表的是夏商周三代青铜文明时代,中间一层突出体现了良渚文化时期的玉器文化,每层上面都刻有各个时期的代表性纹饰与器物。石壁上嵌着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的题词——“文明曙光”,作为基本陈列的名称,为全馆所展示内容起到提纲挈领之意。
从杭州市中心向西北约13公里便是余杭区良渚镇,这是一个普通的小镇,却拥有一个很诗意的名字——良渚:美丽的水中小洲,“美丽洲”。 1936年良渚人施昕更先生的一个发现,让这个美丽而富有诗意 的名字为更多人所熟知,良渚亦从此声名远播。
施昕更先生的这个发现,就是最终被考古学家以最早发现地“良渚”命名的“良渚文化”。
施昕更先生在良渚最早考古发掘良渚
遗址以来,后继的考古工作者用手中的手铲
不断地揭开了良渚文化那尘封已久的历史
面貌,一个概念逐渐变得清晰起来:距今
5300——4200年左右,在长江下游太湖流域
的广袤土地上,良渚文化在这方美丽的土地
上生息、繁衍了一千余年。在充分汲取马家
浜文化、崧泽文化的养分后,良渚文化开创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绚丽篇章,迎来了堪称核巨变的文明初创时代:犁耕的稻作农业,分工精细而发达的手工业,大规模的营建工程,复杂的社会结构,完备的礼仪制度,以玉器、漆器、黑陶为代表的卓越的艺术成就??虽然至今良渚文化仍有许多未解之谜,但数千年前良渚古国的神魂魅力一直令学者专家们如痴如醉,他们称赞:中华文明的曙光是从良渚升起的!
1.内外空间和功能设计
博物馆依山面水,在建筑样式上,既体现了当代先进的建筑设计理念,又体现出良渚文化内在精神在时空上的延续;既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又完全融入自然山水之中,与周边环境得体地对话,成为一道“自然的”风景。在内部单元的组成上,充分考虑当代先进博物馆在教育普及、学术研究和收集保管三个方面的要求,设有基本陈列室、临时展室、影视报告厅、学术会议室、观众服务设施和休息区域、贵宾接待室、阅览室、技术用房、行政用房等。同时,通过恰当的造园手段,使内外空间自然过渡,内景、外;景互相呼应。在展示手段上,采用考古文物陈列、多媒体演示、场景仿真模拟、专题片放映、面和立体图表的示意等多种手法,配合现代的声光系统,以求给观众清晰的印象和直观的感受。
2.多方位、多角度的内容表现
3.用文化时空坐标(联系到中外的同期文明和文化,也涉略到与良渚文化有传承关系的文化形态),阐明良渚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上无法取代的崇高地位,以及良渚文化对中华文明的起源探索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4.尽可能多地运用考古实证的陈列,辅以生良渚文化博物馆要让参观者在近距离的接触中,真切感受那温和圃泅中蕴涵的大气和刚性,品味那掩藏在东万式神秘和浪漫中的天地自然观念。并告诉他们·对精神和文化的不懈追求以及在这种追求中所表现的非凡
的厚创精神和原创能力,正是造就良渚文化
1300年辉煌的根本动曰。它既呈一个庄严的
当代文化祭坛,也是一个平易近人的、让公众
感觉到亲切的场所。活、生产场景仿真模拟,
集中展现良渚文化时代,先人们在大规模农业
生产、工程建设、水上交通、玉石器制作、制陶业和纺织业的发展、市井的形成等诸多博大精深的创造性成就。
5.通过多媒体演示的手法,表现独立于物质文化之外的形态完整的良文化礼制及其对后代中曰社会意识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发掘良渚文化的精神内校在今天依然具有的现实意义。
6.运用文化比较的方法,展示良渚文化与玛雅文化、美洲文化及环大洋文化的(相互关系,核理出良渚女化向海外传播的文化脉络。
7.叙述良渚文化的发现和发掘过程,展示良渚文化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尚未解决的相关课题,激发参观者的探究热情。
大记事
作为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著名的考古大遗址,良渚遗址的地位价值早已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一致公认。早在1994年,良渚遗址就因其在中国文明起源阶段无与伦比的重要价值和保存的完整性,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申报《世界遗产名录》的预备清单,评价说:“良渚遗址重大价值的不断揭示,已经改变了以往人们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时间、方式、途径等重大问题的认识;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 沐浴着新中国的旭日,良渚考古进入了黄金时代 1936年
西湖博物馆的施昕更先生在他的家乡——余杭良渚一带发掘了良渚棋盘坟、荀山周围以及长命桥钟家村等遗址,他在调查中还获知类似的遗址有10余处之多,都出土了大量的黑陶与石器,施昕更先生据此撰写出版了《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这是良渚文化研究的发端。
然而,战争连绵,刚刚起步的良渚考古也因此陷于停滞状态。直至20世纪50 年代,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发展,我国的考古事业也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良渚考古开始了大量积累材料的阶段。
1955年
浙江对余杭长坟遗址的发掘,是新中国成立后良渚遗址范围内的第一次考古发掘。
考古工作者的手铲不断揭开良渚荒草萋萋的历史尘封,使它曾经沧海桑田的面庞逐渐变得亲切。经历了旧石器时代的筚路蓝缕以及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与崧泽文化的风风雨雨,复杂的社会结构、完备的礼仪制度,以玉器、漆器、黑陶为代表的卓越的艺术成就一一展现在世人面前??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良渚遗址的重大价值层层揭示
20世纪80年代初
以吴家埠发掘为标志,这一区域的考古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神秘的良渚文化也揭开层层面纱。
反山、瑶山发掘引起巨大轰动,并迅速掀起一股良渚文化和良渚玉器研究的热潮。不久,汇观山、莫角山等重要遗址被揭示,良渚文化的研究又被推向新的高潮。
“良渚遗址”作为大遗址的特指概念逐渐形成,大型礼制性建筑、高等级祭坛、显贵墓地集聚一地,大量不同类型的遗址被不断发现,良渚遗址作为良渚时期的一个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中心的观念,很快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同。
良渚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最完整而庞大的考古遗址之一,是人类创造性天才杰作的代表和早期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范例,是一种消逝的文化的独特见证,又与现行传统、思想、信仰及艺术有较大关联,是传统的人类居住地的杰出范例。
1996年
良渚遗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物局称:良渚遗址重大价值的不断揭示,已经改变了以往人们对我国文明起源的时间、方式、途径等重大学术问题的认识,并将继续丰富人们对我国文明史的认识,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5000千文明史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今后应成为人们纪念、教育、观光的中华民族和东方文明的圣地。
2000年
余杭区和南都集团合作引进了良渚文化村项目。8年来,通过市场化运作,该项目已筹措到2.5亿元资金用于良渚遗址保护
2002年3月25日
近万名杭州市民签名,支持良渚遗址申报《世界遗产名录》。
2006年4月
遗址区内一村民建房发现玉器后,立即主动向文物管理部门上缴,并协助配合后续考古发掘工作,使200多件珍贵文物免受流失和破坏。
2007年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斌带领的
考古队发掘的“良渚古城”, 其以宏大规制,
被考古学界称为“中华第一城”,是良渚文化
的国都所在,同时将杭州的建城史提前了整整
3000多年。
“良渚文化是一种强势文化。”在首届
“良渚论坛2008中华文化论坛”上,国内外专家学者们用诗意的语言描述到: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恒星。它最明显的特征是首创、独创、原创,也就是它独特的文化创造性。
良渚遗址也是中国大遗址保护的典型范例。
早在1961年,良渚遗址便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国家文物局在《中国“十五”期间大遗址保护展示专项计划》中,将良渚遗址列为第一类第一号项目。2007年它又入选国家《“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确定的100处重要大遗址名录。
回头看良渚遗址多年来的发掘和保护,能读到很多感人的故事。走进新世纪的春天,良渚大遗址保护更是渐入佳境。
2008年
又有3位遗址区周边群众主动向良渚博物院捐献玉器、石器等良渚文化文物10件。
随着干部群众理解、支持、参与遗址保护氛围的日益浓厚,企业也显示出积极参与良渚遗址保护的趋向。
馆内布局
从序厅右转便进入第一展厅,这里概貌地介绍了良渚文化的内涵、分布范围。整个第一展厅,在以良渚文化时期古老的原始生态环境和日常生活的大幅背景壁画场景中,复原了当时的快轮制陶和先民纺织的生动场面。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良渚文化时期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包括石犁、石铲、
石刀、破土器、石镰以及当时用来狩猎的石镞和捕鱼的网坠,其成套而制作精良的生产工具在同期的考古文化中是最复杂的,并处于领先地位。从中我们不难想象,良渚先民的生活是相当滋润的,他们饭稻羹鱼、渔猎采集而怡然自得。高度发达的农业为分工明确、专门化的手工业部门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产生了诸多的手工业生产门类,并取得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成就。展览中那典雅的黑陶、充满经纬之美的织物、神圣而精致的玉器、珍贵而艳丽的漆器以及发达的竹木器,都将让你领略良渚先民的独创性和多姿多彩的生活情趣。
第二展厅设于博物馆主楼二层东侧,用6组展柜展示着良渚文化部分精品器物,有雕琢精美的玉器、磨制精细的石器及制作规整的陶器。每两组展柜之间都有一组灯箱图片相连,选择的是一些不收藏在我馆的精美玉器、陶器照片。在展厅中央又立着四组与展厅同高的玻璃屏风来象征性地阻挡视线,每组玻璃屏风由两片玻璃夹着一张
双面精美器物图片,具有很强的立体感。这些
灯箱片和屏风一方面给整个展览营造了一个适
合精品展厅的较好氛围,另一方面又扩大了展
示的容量,丰富了展览的信息。
玉器共分二部分,一部分是重型礼器,有
玉琮、玉璧和玉钺;另一部分则主要为装饰用玉,有三叉形器、冠形器、璜、锥形器、带钩、镯、匙、匕、项饰及鸟、龟、鱼、蝉等动物饰件。陶器部分,除展出各种类型的陶器外,还展示了刻有原始文字的陶器,如单把杯、椭圆形豆、罐等,尤以一件刻划着8个符号的刻文黑陶罐为最,被称为“前所未见的珍品。”在展厅的末端还介绍了良渚遗址最早考古发掘者施昕更和良渚文化研究的先驱者何天行两位先生的简要事迹,以及历年来专家学者研究良渚文化成果的部分资料。
第三展厅设于博物馆主楼二层西侧,复原展示了一座良渚文化时期的“玉敛葬”大墓,具有很强的视觉震撼,同时在四周墙面展示了不同等级的墓葬出土照片,通过丰富的墓葬资料的对比展示来揭示良渚文化社会等级的分化和阶级的形成,把良渚文化的诠释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整个展览达到了高潮。
三个展厅内容相互映照,各有侧重,充分展示了良渚先民所创造出的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说明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时期。
2006年,为纪念良渚文化发现70周年,二三展厅特别举办了反山瑶山玉器精品展,共展出玉器600余件(组)。这是反山、瑶山遗址考古发掘20年来,大量精美玉器在博物馆的首次展出。展览分为四个部分,从不同的角度展示良渚玉器的独特内涵和功能。
第二展厅,在灯光的映射下,良渚文化玉器散发出独有的“鸡骨白”和“南瓜黄”色,触目所及,高低错落、形态各异,蔚为壮观。第一部分介绍的是良渚社会藏礼于玉的礼制。良渚时期,玉被赋予神圣的品格,展柜中良渚时期三大礼仪重器:玉琮、玉璧、玉钺尽显高贵与神圣,它们是沟通天地人神的灵物,是神圣的法器,也是维系社会等级与秩序的重要礼器,更是世俗权力的象征。第二部分表现的是良渚人的精工琢玉。良渚先民善于琢玉,从原料选择、设计定样、磋切成坯、纹饰雕刻到抛光成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序。在反山、瑶山遗址中,出土了160余件表现手法多样、制琢精致的刻纹玉器,其合理的布局、独特的造型、精美的纹饰无不反映出良渚时期精湛的琢玉技术和独特匠心。在一件件珍贵文物面前,无不令人驻足停留,以期看清其中的奥秘。那鬼斧神工般的技艺连现代工艺美术大师们都自叹不如。第三部分是种类别玉,良渚社会用玉的普遍性和等级化造成了玉器功能的复杂化,目前已知的种类有40多种。为便于区分,在展览中,我们按照出土情形和器物形制两方面的差异,从使用方法上将良渚玉器分为单体件与复合件两类,其中复合件又再分为组装件、组佩件、穿缀件和镶嵌件四类,整个展示图版、文物相互对应,带你感受先民的精致生活。
第四部分的内容设在第三展厅,以复原陈列的方式再现了良渚文化反山遗址23号墓。此显贵者大墓出土遗物包括玉器、嵌玉漆器和陶器,以单件计共467件。其中出土玉璧54件,为良渚文化遗址中随葬玉璧最丰富的墓葬。展览还通过大小墓葬在墓制规模、随葬品多寡、类别等方面的巨大差异,生动揭示了良渚文化时期贫富的两极分化和社会的分层。
流传的神话
大禹杀防风——“大禹杀防风”的神话故事大约发生在公元前21世纪,距今约4100年了,其传说的防风国即今日良渚文化发祥地的近旁,距安溪仅数里的德清县封隅二山之间。这个神话在史籍上早有记载,如《鲁语》《淮南子》《史记》《山海经》《搜神记》等,近年我省民间文学家们又搜集到不少资料,是十分有价值的。
①很久很久以前,尧王和舜王都十分重视治水,因为洪水一发,老百姓就会丧失生命,五谷食粮也会被水冲走,连砂子泥土都会被冲得所剩无几。舜王便派鲧治水,鲧用堵挡法,把水挡在一片片低洼地里。但是大雨一淋,大风一吹,水就又越过堤岸流淌出去了。鲧用这个方法治了三年,不见成效。于是舜王一怒之下把鲧斩首了,并继续在全天下招募治水英雄,一定要把洪水治好。
又过了好多好多年,出来了一个禹,他是鲧的儿子,是鲧死后三年才出生的。禹生下来时像条虫,但是长得飞快,不久就变成一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了。他听说父亲是治水英雄,但因为治水不得法被舜王杀了,所以他也立志要治水。他想既然堵挡不成功,就要找别的办法。他巡视大江南北,总结出风水的特性:水往低处流,随风势汹涌成洪,即使有千钧之力,也是没法阻挡它们的来势的。因此,就必须用疏导的办法,帮助湖港的雨水顺着江河流淌到大江大海中去,不让它在陆地上聚积起来。
禹跨五岳,走三江,在途中结识了一个朋友叫萧伍,两人时常谈天说地,结伴而行。当他们遇到洪水阻隔,就合力没日没夜地挖掉老堤,搬了座小山,有时还用开山斧劈开一座大山。来到了东海之滨的太湖,禹就和萧伍在钱塘江边一处叫涂山的地方暂时安顿下来。
禹和萧伍到涂山以前就发现钱塘江的北面有一片土地特别丰沃,后来打听到那里有一位和鲧同时代的,被舜王封为“治水英雄”的防风,据说治水很有一套。禹就让萧伍去实地察看察看,究竟
防风是个什么样的人。 萧伍是个精细人物,他听
从禹的调遣立即动身,走了五五二十五天,来到了
防风王的属地。只见那里不少老百姓都在磨石头,
萧伍就问道:“这是做什么的?”大家齐声说:
“石犁。”这时,一只玄龟伸出头来补充说:“防
风王到太湖治水去了,你是哪里来的?”萧伍循声
看去,心想,还说治水呢,这么只乌龟能出什么力
气啊?玄龟早就测出萧伍的心思了,蓦然变成了一个身形比萧伍高大得多的人,这把萧伍吓了一跳,他吸了口气说:“我是禹王的军师萧伍,奉命前来向防风取经学习的。”玄龟就客气地说:“身胚变大变小是我们治水的手段,我们防风王的本领更大了,他的架胚更粗呢。”
萧伍回涂山向禹王报告了在防风国的所见所闻,特别提到防风的偌大的身胚。这让禹觉得不可理解,就自言自语地说:“他治水的办法一定很了得,我要去拜访他,向他请教。”
②过了两天,防风从太湖治水回来了。这次他们把太湖里的西山重新打造了一番,把山头垒高,把洞穴挖通,把盆地里的水沟填平,让“金、银、龙、虎”四弟相公轮流到这里把守,教那里的百姓耕地种田。防风在回来的途中把苕溪的狂暴大雨顺势整理了一下,还在一些小高地上安排了
一些百姓居住下来(这些小高地就在防风国的四周,就是大冠山、反山,汇观山、瑶山、灯笼山,玉架山、横山等地方。)防风在治水时路过湖州,遇到一批老百姓被洪水困在一个小高地上。大家见到防风就高叫“救命”,防风这时实在很累了,但他想救人要紧,就命令四弟相公立即行动, 用自己的身子往湖里一压,把湖水挤成了七七四十九条支流,向大江大海里流去。小高地变成了一片丘陵,老百姓得救了,可是防风王却陷在了湖里。经过三天三夜,他的身躯变成了一个土丘,就像一座塔,后来大家就叫它“防风塔”。
南方雨水多,防风在这一带没日没夜地治水已经九九八十一天了。刚回到家,玄龟就高兴地迎上前来说:“鲧的儿子禹来过防风穴了。”防风和四弟相公说:“过几天,我们到涂山去一趟,和他交流交流治水的经验。” 大禹来东南治水十三年,在涂山安家娶妻,他经常外出,结交一些治水英雄。他在上游山谷里扎陂,在下游平川上开沟,头枕天台山,脚踩东阳江,很见成效。为此,舜王下令立禹为王,让萧伍当宰相。禹立朝纲,定都于越,享誉天下。防风也就归在了禹的统治之下,从此都称禹为夏禹王、大禹王或“平水禹王”了。但是,大禹王一直没有见过防风。而一遇水患防风都得亲自处理,故一次又一次地推迟了访禹的计划。
③就在防风去天目山治理洪水的时候,玄龟接到萧伍的通知,说禹王要交流治水经验,行赏有功之人,要大会诸侯于会稽,特别要请防风王介绍治水的经验。开会之日到了,可是防风还在山上,等他回来,接到通知就对玄龟说:“我们立即动身,可能还能赶上大会的尾声。”
因为禹王要在茅山开大会,所以山上山下,人来人往。当禹王来到会场,各诸侯都纷纷呈送贡品,山鸡、野兔、貂皮、虎骨??
大会上,禹王当众宣读了诸王治国安邦的功过,对诸侯的表现,有功则奖,有过则罚。所以大家情绪都很高涨,现场一片欢腾。这时,禹王想起了多次想要见的防风,但不见他的影子,问了几回,大家都说没有见到。又问萧伍,萧伍说:“这不是通知的问题,通知是同时发出去的,大家都按时来了,就只有他没来。”萧伍走近禹王身前,低声地说了一句,禹王就立刻沉下脸来,不说话了。萧伍请诸王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要大家乘兴而来,尽兴而归。不久,茅山四周就响起了管乐之声,大家都沉醉在舞者的翩翩身影中,忘记了时辰。
大会进行到最后一天,只见塘上来了一批人,走在最前头的是位身形很高大的人,只见他卷着的裤脚上还粘了不少没干的泥浆,后面的几十个长手长脚的人也都像刚从战场上下来的战士,都是筋疲力尽的样子。会场上有人高呼:“防风王来了。”但禹王却冷冷地说:“把防风带上来。”防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就快步向禹王的三级台座走去,只走到第一级就能直面禹王了。大禹见防风高挑强壮,说话声如洪钟,一下子看呆了:“真是奇才啊!”但内心却鼓动着一股不名之气,就高声地吼道:“防风!
你知罪吗?”防风正打量着被大家歌功颂德的大禹和眼前的一堆贡品,突然听到大禹的话,脱口而出:“我有罪?我勤勤恳恳操劳一辈子,治天目之洪,疏大湖之灾,我防风国内,老百姓安居乐业,我有什么罪?”大禹觉得防风的一席话还蛮有道理的,而萧伍却在一旁说:“我们大王召开这次大会,你为什么今日才来,这不是罪吗?”防风一听就怒目圆瞠:“我刚治了一处山洪,从山头连夜赶过来的,连贡品都来不及备,就只带了些玉璧玉琮来,每件玉器都是金、银二相公和老百姓没日没夜赶制完成的。”防风说完,转身就退出会场。与防风一道来的金、银二相公觉得要把情况和大禹说清楚,就高声嚷道:“大王诸侯们,刚才防风王说的情况完全是实情,请禹王原谅,三天会议我们最后一天还是赶到了,怎么就不算数
了?”防风正大步退出会场,根本没听金、银相公说的话。大禹见此情景,内心更是火冒三丈了,就大喊:“把防风抓回来,斩首。”他手下的一群人士就拥了下去,萧伍最为积极地想要抓住防风,可是他个头还不及防风的腰,被防风一手甩了出去。
防风王立在山塘上,没有一个人能近前抓住他,金、银、龙、虎四相公要他一起回防风国去,但他跨回到禹王台下。昂首挺胸,像等候禹王来斩首似的。这时会场上一点声响都没有了,诸侯们在等待大禹下一步棋怎么走了。突然有位谋士说:“垒土。”众人就立即在防风王身旁垒起了土堆,一级级地高起来,但土高一尺,防风王也长高一尺,还是够不到砍他的头。又有谋士说:“火烧。”他们拿青松、翠柏、香樟等树枝围住防风搭成一个木架,形成了一个刑台,一把火燃起了它。刑台上青烟燎绕,防风在火中大笑了三声很快就化成了灰烬,人们围观了很久才渐渐散去。大禹看着这凄惨的场景,自问是不是做错了,回家后就病倒在床上。
过了十几天,他出巡察看茅山,在一块巨石上题写了“禹穴”两字,又顺便向刑塘走去。只见塘上建造起一路的七尺小土庙。十里刑塘七尺庙,他知道那是老百姓在怀念防风的义行,暗想一定要把这不得民心的影响挽救回来。
④大禹决定再访防风穴,认认真真地学习防风的治水、治国经验。他找了萧伍等人一起,翻山越岭、迎风涉水来到了防风国。大禹见江湖上风平浪静,国民们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他们都各自分工,人人手脚都十分麻利,起坯烧窑,切土挖沟,垒石砌墙,一派繁荣景象,
禹王一行经过了几座谷岙,行过几条山路,来到了封山脚下的防风穴,阳光照在水面反射上来,把山洞映得光芒万丈,禹王不禁感叹:“真是个好地方啊!百业兴旺,国泰民安,防风还真是个好君主呢!”他们来到了洞穴深处,只见玄龟和金银相公都聚在一起,商量着为防风王筹办一场盛大的追悼典礼,见大禹一行进来,立刻就静声无言了。玄龟一见萧伍,就激动地说:“你这害死防风王的罪魁祸首。你在开会前一天才把通知送到这里,就算当时他在也不能按时赶到茅山。防风王第三天赶到,这怎么能
算是迟到呢?”大禹当即质问萧伍,萧伍只得说是他有意使防风迟到的,因为他见禹很器重防风,而防风的治水本领又比自己强,要是防风被大禹重用了,他宰相的位置可能就不保了,所以就设计了这个陷阱??
大禹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跟了自己十几年的朋友居然是个小人,当即就把他驱逐了出去。大禹又听玄龟和金、银相公讲述防风的事迹,深深地觉得自己误杀了一个有本领道德又高尚的伟人,感到非常内疚。他翻阅了防风的著作,决定吸收到自己的《夏律》中去,并特别增加了内容,如重用人才、防备内奸、立言立德、自我戒备等等。玄龟听了夏禹的一席话和他巡视封山前后的仪态,渐渐冲淡了大禹杀害防风的怒气,同意在封山建一座防风庙,把每年的8月25日作为祭奠防风王的日子,把防风王葬于王城北面的高墩上。
禹王以为这些工作已能弥补他错杀无辜的罪行了。但是,防风国的很多老百姓并没有原谅他。有的人已立誓不再拜禹,要为防风王报仇。在禹王巡视防风国回茅山的路上,有一批携弓揽箭的山神拦住了他的去路。大禹高呼:“我是夏禹啊!”山神们不理不睬,不住地拉弓把箭射了过来。禹王的卫队冲了过去,抓住了两人,两人没说一句话,突然抓起两支箭刺向自己的胸口,两股殷红的鲜血喷到大禹的脸上,大禹见两人死了,就命令手下人拿出两团不死草塞进这两人口中,他们就立刻生还了。大禹说:“他俩是防风国的臣民,是为防风报仇才来攻击我的,让他们回去吧。防风真是有幸啊!有这么忠诚的臣民。”
大禹回到茅山的第二天早上就停止了呼吸。大家遵从他的定命:衣衾三领,苇椁四寸,桐棺三寸在会嵇山旁营葬,执行了他的“死于山者葬于山,死于陵者葬于陵”的制度。旁取火石一块镌铭“窆石”,立庙禹崩于会稽,在位十岁,寿百六十岁。
防风国臣民永远都不会忘记防风王的恩泽,他们在各处修造了防风庙。在隅山南面的朱岙(后名横塘,在苋桥)即建有一个较有规模的大庙,用土木做成的神像,龙首牛耳,祭拜时奏防风古乐。人们往往忘情地长夜歌吹,尽情地怀念他们的祖先——防风王。这习俗延续了几千年。孔子在《鲁语》中也提到过。直到上世纪40年代,还能见到这座防风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