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五味与五脏
五味养五脏
五行篇
五味与五脏的关系 2008-04-25 07:46
分类:古代医学
字号: 大 中 小
味过于酸:酸味补肝,为过于酸,反而能伤肝,引起肝气偏盛,这样就会克伐脾胃(木克土),导致
脾胃消化功能障碍。
味过于碱:碱味补肾,味过于碱反而能伤肾,损坏骨头(肾主骨生髓),肾气偏盛,就会导致抑心气(水
克火),引起心悸、气短。
味过于甘:甘味补脾,味过于甘,反而能伤脾,引起胃胀不适,还会克伐肾水(土克水),出现面黑。
味过于苦:苦味补心,味过于苦,反而能伤心,导致心肺功能障碍(火克金)。 味过于辛:辛味补肺,味过于辛,反而能伤肺,出现筋脉迟缓不利(金克木,肝属木,肝主筋),又
因为肺主气,伤气可引起伤神而发生的精神衰弱。
五色五味入五脏 (2007-04-26 08:58:28)
分类:美食保健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它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系统结构,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黄帝内经》根据五行学说,把五色五味与自然界众多的事物、属性联系起来。而在人体则以五脏为中心,五色、五味皆与五脏相配属。
大家熟知的五种颜色(绿、红、黄、白、黑),各入不同的脏腑,各有不同的作用。绿色属木,是肝之苗;红色属火,是心之苗;黄色属土,是脾之苗;白色属金,是肺之苗;黑色属水,是肾之苗。以大家常吃的绿豆、红豆、黄豆、白豆、黑豆为例,绿豆具有清热解毒之功,入肝经为木性:红豆有补血、利尿、促进心脏活动的功效,入心经为火性;黄豆益气补脾,入脾经为土性;白豆含有较多的钙质,入肺经属金性;黑豆治消胀,下气,性寒,入肾经属水性。
另外,食物的五味(酸、苦、甘、辛、咸),与脏腑的关系也十分密切。《黄帝内经》中有记载:食物的酸味与肝相应,有增强肝脏的功能;苦味与心相应,可增强心的功能;甘味与脾相应,可增强脾的功能;辛味与肺相应,可增强肺的功能;咸味与肾相应,可增强肾的功能。但是,在选择食物时,必须五味调和,这样才有利于健康;若五味过偏,会引起疾病的发生。如:酸味太过容易造成肝气太旺而克制脾胃功能;苦味太过又很容易造成心火太旺而克制肺气;甘味太过很容易造成脾胃过旺而克制肾气;辛味太过容易造成肺气过盛而克制肝气;咸味过多很容易造成肾气过盛而克制心气。所以,平时要注意各种味道的搭配,做到五味调和。
由此可见,五色五味对应人体不同的脏腑,根据身体的状况需求,对应增补是很有必要的。
肝和肝脏的差别还比较小。肝胆相照,肝和胆互为表里。《灵兰秘典论篇第八》云:“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是说肝有大脑的“谋虑”功能,这好象没有道理。“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是说肝和天地之东风与五行的“木”属于同一类,还与五色之青、五味之酸、五音之呼同属于“木”。“肝主目”是说肝之阴精上养眼目,红眼睛、眼睑炎等病是肝火上炎,可用清肝火的方法治疗。“肝生筋,筋生心”指出了心肝两脏的关系,肝生心,用五行来记就是“木生火”。关于五行的概念和实际意义我将在下一篇文章中论述。“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是说肝与五种情志的关系是“与怒相连”的,“大动肝火”这个成语是常人都有体会的,所以怒伤肝大家都不否定。肝之病一般有肝阴虚、血虚肝,肝阳上亢、肝火炽盛,肝气郁结,肝风内动等。“风气通于肝”。肝与足厥阴肝经贯通,在三阴经中属阴中之阴。
心包含心脏,但两者在概念和结构上相差很大。心血来潮,中医认为“心主血”,心包括以心脏为核心的心血管系统。但是,孔子说“心之官则思”,古人早就认为心是思想的器官。凡是描述思维和情感的成语都是与心关联的,例如:心想事成、心有灵犀、痛心疾首,三心二意,良心谴责,伤心欲绝,潜心研究。??《灵兰秘典论篇第八》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说明心在五脏之中是南面而坐居君主之位,是最重要的,人的精神和意识是心发出的。现在中国的法律仍然以心脏的死亡作为人死亡的标志。因此,我认为中医的“心”应该包含解剖学上的心脏及其血液循环系统,还包括大脑小脑等中枢神经系统,但不包括脊髓。《内经》论及脑的就只有一句“脑为髓之海”。脊髓应该包括在肾中,因为“肾主骨”。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心与南方和热归于一类,五行属“火”,与味苦色红、五音之“徵”、五志之喜相关联。“喜伤心”,因大喜过望而猝死的报道不在少数,三国名将赵云也是因大喜而笑死的。“心生血,血生脾”,不要以为《内经》认为血是心“产生出来的”。中医认为,五谷入胃经脾之“运化”而成气血,然后布输到全身的。血是化出来的,不是生出来的~余云岫批判《内经》说什么“木怎么会生酸,心怎么会生血,”其谬在于误解此“生”字也~古人再愚蠢,总不会傻到“酸生肝苦生心”吧,酸乃身外之物,肝乃体内之器,如何互相生产啊,“心生血,血生脾”,倒可以理解为五行相生中的“火生土”,即心生脾也。还有“肝生筋,筋生心”,以及后面的“脾生肉,肉生肺”等等,都应该这样理解而不生矛盾。
“心主舌”,“在窍为舌”,“舌为心之苗”,所以通过观舌可以了解心的动态。但心乃君主之官,故也能反映其他四脏的动静,由此发展成内容极其丰富的舌诊理论,成为千百年来屡试屡验行之有效的望闻问切之望诊的重要内容。心的病变主要有心气虚、心阳虚,心血虚、心阴虚,心火炽盛,痰迷心窍,心阳暴脱等。
脾的概念和脾脏那是大相径庭了。现代医学认为脾脏是最大的淋巴器官。脾脏在胚胎早期曾是一个造血器官,人在出生后脾脏只产生淋巴细胞,不生成其他血细胞。我怀疑古人根本就不知道有个脾脏。中医认为“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和胃互为表里,脾主运化,脾就是消化器官。西医的脾脏不属于消化系统,因此,脾脏不属于脾。所以中医的脾应该是一个与胃相对应的抽象的主消化之脏。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脾对应四时之长夏(农历六月),地之中央,六淫之湿气,归类五行之“土”。又与甘味、黄色、“宫”音、“思”虑属同一类。脾主肌肉,脾胃虚弱则营养不良面黄肌瘦。脾开窍于口,口唇生疮一定是脾胃郁热(或者阴虚生内热)。
《内经》云:“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内经》早期的经文中还没有“长夏”名称,但四时生五气寒暑燥湿风,但五运行的思想已经有了。“长夏”一词是后面加入的,以对应东南西北中,五气和五脏。“长夏”对应万物生长化收藏之“化”,它的意思是变化,就生物而言,意味着成熟。脾对应的天时为“长夏”,其时天气暴雨地面潮湿,人常患“脾为湿困”之疾。脾主运化,脾喜燥恶湿,脾为湿困则运化失灵,便生泄泻。脾居中央,它将水谷转化为精气,转运到其余四脏和四肢百骸。
肺和肺脏的功能最为接近。中医的肺还包括气管、支气管、喉与鼻,即是以肺脏为核心的呼吸系统。“天气通于肺”,“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肺与秋天西方和燥气同归于一类,五行属“金”,它也与辛味、白色、“商”和“忧”伤属同一类。肺开窍于鼻,肺主皮毛,所以初感风寒只要发汗即愈,打抗生素没有用的。其实人的皮肤也和天气相通,如果皮肤长时间不透气就会得皮肤疾病,这就是肺合皮毛的证明。忧伤肺,大家知道,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小小年纪就是死于肺病。金生水,肺气要下传到肾。例如老年性慢性哮喘乃肺气虚弱,母病累及子(脏),长期哮喘会累及肾,造成“肾不纳气”,为肺肾两虚之病了。
肾和肾脏的概念那就天差地别了。“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肾与北方寒气一样五行属水。肾主骨髓,现代医学告诉我们,骨髓具有造血功能。“血主于心,藏于肝,统于脾,布于肺,根于肾”,[注1]根者,源也。应该说是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肺输血,肾生血。肾乃先天之本,胃为后天之本。五谷入于胃,经脾之运化为水谷之精微,上输于肺,金生水,肺把后天之精输送到肾。肾藏精,肾为水府,精水结合而生成血液。所以与骨髓造血并行不悖。
肾藏精,那么什么是精呢,“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金匮真言论篇第四》)精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是秉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是与生俱来的原始的生命物质。即“生之来,谓之精”(《灵枢?本神》)。后天之精就是上面所说的水谷之精微物质,它是由饮食转化而来。人体内的物质分为精、气、血、津四大类。(《中医学》教材这么说,我认为“气”不属于物质,至少五脏之气不是物质,而是指五脏的功能。气为阳,精血津为阴;功能为阳,物质为阴。)津液是人体内的液态物质,清者为津,如淋巴液,唾液,各种消化液胃液胆汁等都是津。浊者为液,如鼻涕眼泪,尿液等则为液,聚液为痰。精是对生命的存在和活动起重要作用的不可缺少的精华物质。男子的精液是使生命延续到子代的精,肾上腺素,脑垂体分泌的激素,性腺分泌的荷尔蒙素,各种消化酶,还有有待于今后的现代医学去发现的新的重要物质,这些都是“精”~。含量甚微但作用颇巨,这是精的特点。经云:“冬不藏
精,春必病温”,“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肾与膀胱相表里,膀胱是废液排出体外的出口。所以说肾是水之藏,主管着人体水液的循环。
总上所说我们可以看到,中医的肾应该包括肾脏和排泄系统(不包括膀胱)、生殖系统(不包括子宫),内分泌系统。西医医院有个科室叫泌尿生殖科,倒是和中医的肾很相吻合的。
结论
中医之五脏非西医之五脏,中医之五脏非解剖之五脏,中医之五脏乃四时的五脏,中医的五脏是以某藏器为标志的一个气运系统,是我们的祖先以“法天地“的原则以人体的生理功能为标准而分类概括的五个子系统。中西医五脏的概念有很大的差别,不能用西医关于五脏的知识去思考中医涉及五脏的言论,这是目前普遍存在的误区。既然“中医之五脏非解剖之五脏”,反中医人士余云岫等以“不符合解剖学“为根据去批判和否定《内经》就没有立足之地了。必须指出,我的观点是不符合现行的高等学校《中医学》教材的,教材在叙述时还是首先讲五脏的形状位置。这就造成了用西医五脏知识去思考中医论及五脏的思维定势,从而产生许多理解的误区。我的中医五脏观会招惹中医西医人士双方的反对,我期待言有据的理论性的批评。
范文二:五味与五脏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三、五味《酸、甘、苦、辛、咸》与五脏十分密切:
五味宜忌:
木生酸,火生苦,土生甘,金生辛,水生咸。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偄,
毒药攻邪,五谷为养,无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春食凉,夏食寒以养阳。秋食温,冬食热以养阴。
五欲:
肝欲酸,心欲苦,脾欲甘,肺欲辛,肾欲咸,此五味和五脏之气也。
五宜:
青色宜酸,肝病宜食:麻、犬、李、韭。
赤色宜苦,心病宜食:麦、羊、杏、薤
黄色宜甘,脾病宜食:梗、牛、枣、葵
白色宜辛,肺病宜食:黄、黍(黄米)、鸡、桃、葱
黑色宜咸,肾病宜食:大豆、黄卷、猪、栗、霍(豆类叶子)
五禁: 五走:
肝病禁辛 宜食甘:梗、牛、枣、葵 。 酸走肋
心病禁咸 宜食酸:麻、犬、李、韭。。 苦走骨
脾病禁酸 宜食咸:大豆、黄卷、猪、栗、霍 。 甘走肉
肺病禁苦 宜食苦:麦、羊、杏、薤。 辛走气
肾病禁甘 宜食辛:黄、黍(黄米)、鸡、桃、葱 。 咸走血
五伤: 五过:
酸伤肋,辛胜酸 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肉 ,伤而唇揭
苦伤气,咸胜苦 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皮搞而毛拔
甘伤肉,酸胜甘 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脉凝涩而变色
辛伤皮毛,苦胜辛 味过于
咸伤血,甘胜咸 味过于
五味入胃各归所喜,入肝为温,入心为热,入肺为清,入脾为至阴,而四气兼之
五味与五脏相互密切关系
咸味与肾相适应,过咸肾气过盛,而克制心伤血。但心脏病禁咸,高血压忌食咸味食物。
依次类推:所以平时注意五味搭配调和,根据身体状况需求对应增加补充很有必要。
?咸主骨肾???苦主血 心旺???辛主气 肺主皮毛???酸助 肝???甘主肉 脾?
(肾虚易高血压) (心脏衰退忌咸)(肺过虚有寒,气血阻滞)(肝虚:怀孕肝胆功能不全者。
酸味有开胃收敛固涩作用,但脾脏病人忌食)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路上必备的交流学习网站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范文三:五味与五脏[资料]
五味与五脏:酸生(入)肝;苦生(入)心;甘生(入)脾;辛生(入)肺;咸生(入)肾。[这是所谓的五味所入][
五味所伤:酸伤筋;苦伤气;甘伤肉;辛伤皮毛;咸伤血。(这是所谓的五味所伤)[
五味太过身体会受到伤害:1过食酸的东西,会使肝气太盛,脾气因而受到克制,而出现衰弱。2过食咸的东西,会使骨气受伤,肌肉萎缩,气也就不再正常进行了。3过食甜的东西,会使心气喘闷,直接影响精血的产生。4过食苦味的东西,会使脾气濡滞,消化不良,骨部就要胀满。5过食辛味的东西,会使筋脉渐渐衰败,精神也就颓靡了。所以无味调和得适当
人们的口味千差万别,酸、甜、苦、辣、咸,各不相同。中医养生认为,为了健康,各种味道的食物都应该均衡进食。
甜: 中医认为,甜入脾。食甜可补养气血,补充热量,解除疲劳,调胃解毒。但糖尿病、肥胖病、心血管等患者宜少食
酸: 中医讲“酸生肝”。酸味食物有增强消化功能和保护肝脏的作用,常吃不仅可以助消化,杀灭胃肠道内的病菌,还有防感冒、降血压、软化血管之功效。以酸味为主的西红柿、山楂、橙子,均富含维生素C,可防癌、抗衰老,防治动脉硬化
苦: 古有良药苦口之说。中医认为“苦生心”,“苦味入心”。苦味具有除湿和利尿的作用。如苦瓜,常吃能治疗水肿病
辣: 中医认为,辣入肺。有发汗、理气之功效。人们常吃的葱、蒜、姜、辣椒、胡椒,均是以辣为主的食物,这些食物中所含的“辣素”既能保护血管、又可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经常食用,可预防风寒感冒。但患有痔疮便秘、神经衰弱者不宜食用
为五味之冠,百吃不厌。中医认为“咸入肾”,有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保持咸:
正常代谢的功效。呕吐、腹泻、大汗之后宜喝适量淡盐水,以保持正常代谢。
蔬菜汤的制作方法 蔬菜汤的做法比较简单,是以萝卜为主要原料。 原料与使用量: 每次做1日份,白萝卜1/4根约400克(8两),萝卜叶三、四根约200克(4两),胡萝卜1/2根约200克(4两),干香菇2枚,鲜牛蒡根1/4根约200克(4两)或干牛蒡片约25克(以上原料误差20%左右无妨)。 自做方法:(所有原料均带皮使用。[
1、 白萝卜洗净后切成大块。 2、 胡萝卜洗净后切成大块。 3、 白萝卜叶洗净后切4cm
段。 4、 牛蒡洗净后切大块。 5、 香菇洗净后从中间切开。6、 选用不锈钢锅或
玻璃钢锅,放入原料后加入蔬菜总量三倍的水。大火烧开后闭小火煮1,2小时,
停火后稍凉既可饮用(炖煮中途不要掀盖看,汤内不能加任何调理或其它物质,)。
2、 7、 最佳饮用时间每日三餐饭前半小时空腹饮用每次饮用不低于200毫升,最佳饮
用温度50度左右。平时也可当茶饮,一日可饮数次多饮利于排毒。 8、 饮用不完
的汤装入玻璃器皿存放冰箱冷藏、喝时加热。若菜汤出现绿色或酸味,则不可再用。
(加工产品蔬菜方便包有沉淀物为牛蒡(粉末)膳食纤维,可饮用)
3、 9、 煮后蔬菜原料可烹饪菜肴食用. 10、香菇最好购买干香菇,或将市场买回的新
鲜香菇,经日光暴晒(以增加VD)后再用,[
八字治疗法讲求对应定位取穴,包括病灶和病根的对应点。 以骨为准,以痛为腧
对应--反射疗法
八字疗法四肢ABDC对应图
《ABCD定位法》(四肢部份)
在任何针灸治疗法中,准确的治疗点和有效刺激量是治疗成败的关捷,所以我们在治疗开始的第一步,就是要找准治疗点即定位取穴。八字治疗法讲求对应定位取穴,包括病灶和病根的对应点。在临床治疗中,上下肢的疾病也不在少数,而上下肢的对应关系有时会因关节的活动变得复杂,这给我们在寻找准确的对应点时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我把临床应用
中的《ABCD定位法》加以总结,这样在定位取穴时就会比较容易了。
有人说手和足的对应最容易,只要内对内外对外就不会错。是的,这也许是手和足的一种最简捷的对应方法,但这种对应法必须要在手心向下也就是人趴下时的那种姿势去对应,但这种对应法以肘膝以下的部位相对应比较准确,如上臂与大腿的对应就不一定准确了。我们知道,人的上下肢骨骼和关节结构基本相仿(上肢骨64块.下肢骨62块.单侧各有大关节3个小关节14个),但其活动度上肢却要比下肢灵活得多。以前我们常用的八字治疗对应法,上下肢的对应采用将手臂向上举起,把人体倒过来看,把前臂看作小腿,把上臂看作大腿,这种对应法也很简单,但由于手臂在上举时关节、骨骼和肌肉都会发生旋转变化而错位,这就往往会给我们造成各种错觉,使对应关系变得有些模糊如图所示,《ABCD定位法》
克服了这一弊端,使对应定位取穴更为简便和准确。
《ABCD定位法》以人体自然站立,上肢的掌心朝前,下肢的足尖朝前为标准定位:前面为“A”,后面为“B”,内侧面为“C”,外侧面为“D”(见图1)。由于上下肢均如一个狭长的圆柱体,有时病痛不一定在正面而是在某个交界面上,所以在定位时就必须增加四个隅面即交界面:前内侧为“AC”面,前外侧为“AD”面;后内侧为“BC”面,后外侧为“BD”面(见图2)。我们只要认真地记住上下肢的每一处部位是属于那个面,在治疗时就能既快又准地定位了。八字治疗法讲求阴阳对应,上下对应,前后对应,左右对应,对应时上肢的A对应下肢的B,上肢的C对应下肢的D,相反亦然。四隅位的对应也相同:上肢的AC面对应下肢的BD面,上肢的AD面对应下肢的BC面,相反对应时亦同。有一点千万不能搞错,那就是上下肢的左右相应对,左上肢与右下肢相对应,右上肢与左下肢相对应。《ABCD
定位法》用于上下肢的定位取穴时就如同在人体上下肢的各个部位贴上了标志符号,不管手脚伸直屈曲手臂上举或是下垂,无论肢体如何活动发生变化,这种标志符号都不会被改变。在远离关节或骨性标志的病灶,对应面找到后,再用上下肢的分段对应法确定治疗点。
天涯独行客绘
2007年12月
附件
20061126103025215.jpg (41.09 KB)
2008-5-23 22:38
20061126103113281.jpg (36.84 KB)
2008-5-23 22:38
附件
a.jpg (1.09 MB)
2008-5-25 09:29
b.jpg (1.12 MB)
2008-5-25 09:29
范文四:食疗养生:五脏与五味的关系
食疗养生:五脏与五味的关系
在线咨询医生 http://www.rensr.com/
四时季节与五脏生理功能是相生的,要顺应四时的更替而调养五脏,预防疾病。还有,大自然为人类提供的食物有酸、苦、甘、辛、咸分别与五脏之气相合。肝喜酸,心喜苦,脾喜甘,肺喜辛,肾喜咸;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
但如五味不均,偏嗜太过,可引起脏腑气血失和,带来各种疾病。如过食咸味会令血管硬,气血流行滞涩不畅;过食苦味,会耗伤肺津以致皮肤枯燥,毛发脱落;过食辛味会耗损肝血而引起筋肪拘急,爪甲枯槁;过食酸味会伤脾而使皮肉增厚,失去弹性;过食甜味会伤肾而使骨节疼痛,头发脱落。这是《黄帝内经》的说法,指出食物要均衡不可偏食,造成体内失衡引起疾病,不必作绝对理解。
五行关系对养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如土生金,脾属土,肺属金,对于慢性虚弱性肺部疾病,可以采用补益脾气的方法达到养肺气的目的;木克土,肝属木,脾属土,肝有病会延及脾,所以肝有病时要注意保养脾,以免脾脏被累;水生木肾属水,肝属木,肝血不足时可采用补阴的方法达到恢复肝血明目的.
在线咨询医生 http://www.rensr.com/
范文五:五味与五脏归经关系探讨
维普资讯http:// www.cvqipcom.
中 研医 究2 0 00 年l 第 l 0 月3卷
5第期
咖
Ra d 20 O.oN 3 e , ̄ 00V 11 o 5
a-
5
“ 踞按 ”指 治疗疾 病方的 。法“ ”“ 摩”此 按 按指, 点 并无义 。而 异 字“大 从都 冰 王注 , ” 释为踞 “特定的
部着力
于腰 部,足跟 起提 ,用 节关一屈 一伸使的身 运
一起 体一落, 部 腰 一做 一 弹 压的 续连刺 激 。一 般 对
肢
体动” 而归作导于引之, 然类从《而 素问? 异法方
论宜) 导按 引 踞 ”“中并 可提知“ ” 于同“ 踞不 引导 ”。故
我 认为文 中“原 字作 “当 ” , 躏”躏踩 指解 利 用 脚 动 步
连可续弹压 12 — o0。次 汉记载 : ( 苏武“) 引
刀 佩刺 ,自律 惊 卫, 自 持 抱 武 驰, 召 医 凿, 为坎 地, 置
火
,覆武 上 , 其其蹈 背以 出 。血 气 绝半武 日 复息 。 _
中“j 凿 地为坎 ~覆武 上其 与”边前 所引“ 患俯 者卧, 胸部大腿和前侧 各垫 垫软 34只— , 其 腹部腾 空 ” 使
一是
作 进
治行疗 方法 的 按;” 按 摩”利用是手 部 动 “而指 ,
“ 施作治 方的法。如 此“ 躏 ” 提 , 理医 理 讲都 得 按 并 文
。
通致
。的“ 背 以其血 出 正是”踩 躏法“ 蹈则舒筋 活 络 ,
3 从有关资 看
理料通 气” 血 用体的现。 作
中国《大百全科 ? 书中国传统医学) “:拿手推
法的产很 早生 。秦 时汉期 的 经 >踌”按躏” “中之 字“释为“踩踽 ”能是符文 合
义的可。
参考 文 献
”法 解理 可 不囿 “ ” 于 )中国 统传医学 外治 疗 手 字 。 细详 绍 介踩 了 躏的操方 作法 患:者 俯卧, 胸
“部 大 和腿前 侧各 垫软垫 3 —4 只,其 腹 部 腾空 , 使 一 般 离开 床 面10∞ 左右 为宜 。 术者 双 攀手扶 住预先 置好 的扶设手 (上 木横或 铁 环等 )以 调节 身自的 如 , 体重 和控制踩 踏 的 力 。量 准就 绪 备 后,双 踩 足踏 用在 者腰患 部, 并 作 适当的 弹跳动 , 作跳 弹时以 掌前足
[] 1
钱尘 超 内.经言研语大成究 [. ]M北 : 人民京卫生 出扯 , 版
1 9 9.D
[ ]2中国大 百科全书 ?中国
传统学医 M].北京: [. 国大百中
科全书 出 扯 ,9版D 1 9
.] [3李 乃 民 中国.传统医学 外疗治 法 书全 M[]北京: 国 大中
百 全 科书 出版杜 , D9 9 1 .
] 4[班 固 汉 [书 . M北京 : 中华 书局 9., 1 7 5.(
辑踌 姬 明伦 )
文
鳊号章: 0 1 6(001 0—0 —0O 10— 9 02 0 5) O 35
?
学术 探 - - ̄?, j
- 7
五 与 脏经 探 味 五 关系 归讨
,
2/ /
藿
骆和生 平明
甘,先 人 脾 ,人 肺 , 先先人 肾” 辛 。咸从此 以 后, 人酸 “ , 肝辛 人肺 ,苦 人 心 人 肾 , 成,甘人 脾 ”理 论 为的 历代 医家所 受接 , 用泛 于 指导床实临 。 广 践
( 州广中 药 大学医, 广东 广 州 005 ) 15
0擅 : 要 中辞太)典 阻(药 依为据 ,子计算机建电 立数据库来 用分析五味与 五 的关系脏, 合 结五味 的主要功兢 , 辛为味 再
主认凡、 、 肝脾肺经 ,苦 味主肝经^, 甘味 主 肝、 经八, 脾 酸主 味
^、肝肺 经 , 、脾戚 主凡味 、 肾经肝 ,与传统认 的五味八识五 脏有
所 不同: 所 药物有的倾总向 ^ 经肝。认为l还 、 ,甘 。欲 苦肝
欲苦 、, 甘脾欲甘 , 甘、 欲 肾甘 肺, 辛欲 ,而 同不于( 问) 素 心
缺,苦肺 辛 ,欲肝欲酸 ,脾欲 ,甘肾 欲 。 戚 关词键: 五昧 五脏归 / 分经 析献文标识码 : A 中国分 类号 2 :K8
但年来 , 有近者以学 国统用材和 为对 象 ,再 结五 合味的 用功进 行讨 探。
1 统 计
五 味归 最早 经于“ ,素欲心苦 , 欲辛 ,肺肝
欲 ,酸欲 甘 , 咸欲, 脾 肾 此五 味之所 也 台 “ ” 所味 ; 五人 酸, 人肝 辛人,肺, 苦人心 , 成 人 ,肾甘 人脾 ,谓 五是人 ” “;五 味人胃 ,归 所喜 , 酸先人 肝 , 先人 , 各心 苦
收 稿 故日:0期o o一 ∞ 0 —25
我
用电们计算子机建立 《药中 大辞典)数据 ,库
中从筛 五选味和 归 2项经俱全 者( 非 中P 5 ** 和+ +表 示 P0( 0, 0 0 .,5 …示 P问的 肺辛欲对。肾经,
在 纯味 和总 中 味, 味多 于其它 味 合 , 味中 甘 甘 复 苦 、 多于味其 它昧, 故可认 为肾 欲 甘 ,可 能 还 欲苦 ,而 不
纯味
、 合味 、 味都 向人 肝倾 , 人其经它 经 复总 有与 著差别显 , 原 因其还 有研究持 。
二、 表 从3的果结 ,看 经而心言 , 、味合味 对 纯 复
成 三。 本、次统以(计 中药辞典大> 依据为 筛选,符 出合件条样的的本 量 比教(材国 编五统版 全) 和 (典>药 略的 , 大样本的组且有差别,成如本 筛次选 出
成 药纯物 味, 2有 o味是教 材所 投 有的, 甘 味 药物 纯1味4, 5 有 0味是o 材 所段教有的 故。本结 果能
从个一 角度 反 出五映味与五 脏 真的 关系实
(。 辑 鳊姬 明伦 )
和总
味 ,中、 味多 于 其 它 味, 可 为 认心欲 甘、 甘 苦 故
苦,
而仅是不( 素问> 所说的 心欲。对苦经 , 肝纯在 味
和总味 ,中、 味多于其 它 味 苦 , 复甘合味 中苦 、、 辛 甘
味
多 于其 味它 ,故可 认为 欲苦 、 肝, 甘可 还能欲 , 辛 而
不
( 是问素 >肝的 酸欲。对 经脾 在纯味,甘味多中于
文鳊章 号 : —60m 00(0 —00 —0 11 90  ̄)507 3 0?
学
术 探 i?t -
,肝
癌证 候 初 研 步究
7
z ; R7.
丝錾,— 红, 缝 周
( 东 中省医 院四内 区,东 广 州502 )广 广 11 0
关键词 糟:,分 ! 盒 肿 / 新肝 中
图分号 类: 57 7R3 献文标识 :码 A
烫
恕研证候 弓 型襄
1 型 证 气血滞 型浆 熟蕴湿型
结癌肿中医分型 布表 分分布额(率 )%3
872
24 5 .0
于对 医中候证研 究 , 我们 认 为应 宏 观从 和微
观两方面人 手 宏 。观辨证 是以 诊 四 为手段 , 中医 理以
论
为指 ,导搜 有关 集的床 信息临, 断 出 病 因 、判 病位、 性病等的 证过辨程 ;微观 辨 则是 试证 用 微观
指 标认 识 与辨别证 _ 。其 中 以 宏观辨证 主 为, 辨 观证 为 l 微 j辅 ,就是也 以典 型临的床表 现和体 征 为 , 主结合 各
种并 实验 室查结果 检具。 体研的究方法 是 : 1 建 预测 立模型 通 过 厕文 查献及系统 顾 , 用回 多变量分 析 的采
湿 瘀搏结型
肝肾明 虚 型 肝 郁脾 虚或肝 气滞 郁 型 脾虚 夹 湿 型 脾 阳肾 型虚
77 .274 6. 21 .29 3 6
101 1
从
表甲2可以 出 ,看 滞 血气瘀型 : 质 硬块 积、拒 按 、疼痛入夜 尤 甚 、面色 黑 黧 质、紫 或 有暗 瘀 瘀点 舌
斑; 湿热 蕴结 型 : 块 积、口 干口 苦 目如 橘 、 黄 身、 赤溲 便 干、 黄腻 ; 苔湿 瘀搏结型 : 块 质硬、 积痛腹 且 、 胀按
法 , 研究方 癌 肝中哪些型证出现 的 率高 频,各 个候
中哪 证症状 些 、脉 出 现频 率的 高 而 , 确 证型 、 舌定 从
症
状 准 ,标 并 辅以种各 实验室 查 的 阳性结 果检, 利用 条
和非 件条 件l ii 归回 的 分方析法 . 立病 证的证 os c g t
之建如 囊 水裹、 目黄 而 晦暗 、面舌质 暗淡 ;肾 阴 型虚: 肝
积块 、热 或 后午 潮热、 低 烦 心于口 、红少 苔、 舌 脉细
候预 模型测。我们 查阋 杂志 了道报的 4 4篇 原 性 发肝癌证
型、 症状( 6 2共 6 2 例) 及 9 1, 96—1 99年在9我
数; 郁 脾虚或 郁 气肝滞型 : 肝积块、 暖 纳 气呆 、 舌 淡 ; 脾
虚 湿型 夹 块:、 神萎靡 、少 部 膨、 隆、肢 积精 纳 腹 浮肿 下 自、腻 ;肾阳 型 : 虚块 苔、脾 面色积无 华 肢 、浮
下院
院 住20 余原 发例 肝 癌 病 人 性的 中医 候 特 征证 . 0经
计统得 出下以果 ,结见 表21 、
收稿 日期 。100 02 —2 0 —4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