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城市化及城市化问题
第二十八讲 城市化及城市化问题
[考纲要求]
城市化:城市化及其进程。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 [知识讲解] 一、城市化: 1.城市化的含义:
含义:一般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体现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带动区域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使城市的发展。此外,使城乡人民的劳动方式、人均收入、文化教育的差别不断缩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逐渐趋同
主要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用地规模扩大,其中比重是最重要指标
2.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产业革命前缓慢 产业革命后加速发展
20世纪尤其是二次世界大战后速度空间: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上升。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镇、数目增多;人口规模迅速膨胀 3.发达国家城市化
城市化起步早:英国最早,世界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乡村人口的国家
城市化水平高:新技术革命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20世纪70年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70%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发展:先从英国,随后在美国、西欧各国、日本,后来又在北欧
表现: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
乡村人口数量增多
4.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1975年城市人口超过发达国家,目前,占世界城市总人口的60%
起步晚,发展快:速度超过同时期发达国家,比发达国家的最高速度要快 城市化水平较低:1990年比重为33%
城市发展不合理:主要因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造成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聚集于大城市如墨西哥城和布宜诺斯艾利斯
二、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1.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原因: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 (1)环境质量下降,主要污染:
①大气污染:
污染源:居民燃烧煤炭、工矿企业、交通工具
污染物:煤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 危害:城市空气污浊,有时出现酸雨和光化学烟雾,危害人们健康 ②水污染:
污染源: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污染现象:水体富营养化、赤潮、水体重金属污染产生公害病 危害:使江河湖海和地下水水质变坏,特别是饮用水的水质下降 ③噪声污染:
污染源: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 危害:妨碍人们休息、工作和交谈,甚至损害人体健康 污染源:工业生产、城市建设、居民生活 ④固体废弃物污染: 危害: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
(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交通阻塞,导致时间、能源浪费;住宅问题表现为住房缺少、质量低劣
(3)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4)影响计会治安,还会带来贫困、内城衰落等问题 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上海保护城市环境的措施: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浦 东新区成为上海新的金融中心、工业中心和居住区,人口迁往卫星城和新区有效控制了城市中心区的规模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扩宽道路、修建环城公路、建设南浦、杨浦大桥、新修高架和地铁等
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全面开展污染物的治理、大力加强绿化建设 [能力训练]
1.关于城市化的错误叙述是
( A )
A.城市化过程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
B.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C.城市化水平体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D.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 A )
A.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在上升 C.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D.城人口数量增加
( A )
A.世界城市化的速度、规模、范围都达空前的程度 B.中小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发展慢
2.关于城市化的标志,表达不妥的是
3.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城市化的特点是
D.城市化开始加速发展,城市人口的比重达到13.3% 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 ②乡村和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③交通运输的通达性不断增强 ④乡村的人均收入高于城市 ⑤城市的地价昂贵,房租高于农村
4.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 ( C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 D )
5.二次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发展超过了同时期的发达国家
B.发展速度比发达国家以往的最高速度还快 C.城市人口的比重还不足发达国家的一半 D.大城市发展慢,中小城市发展迅速 ①城市经济畸形发展
②人口增长过快,导致农村劳动力过剩 ③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④城市基础设施完善 ⑤城市就业条件改善 A.①④
B.②③
C.④⑤
6.二次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原因是: ( D )
D.①②
7.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① 环境污染;②交通拥挤;③住房困难;④失业人口增多;⑤水旱灾害频繁;⑥水土流失 加重;⑦社会秩序混乱;⑧人口老龄化加快
A.②③④⑤⑥
B.②④⑤⑥⑦
C.①③④⑤⑧ C.②③
( D )
D.①②③④⑦ D.①④
( A ) ( A )
8.城市化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①城市规模无限扩大;②城市人口迅猛增长;③城市管 理水平落后;④城市设施很不完善。
A.①②
B.③④
9.城市大气污染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城市人口密集,呼吸过程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 B.居民燃烧煤炭等燃料做饭和取暖,排放大量烟尘 C.工矿企业燃烧煤炭排放大量烟尘和废气
D.汽车、飞机、火车等各类交通工具排放大量尾气
B.控制经济发展 D.扩大绿地面积
( D )
( B )
A.加强城市管理 C.进行全面规划
10.保护和改善环境,不应该
11.首都北京提出建成全国政治、文化中心的建设方针,主要考虑的是
A.强化北京市民以至全国人民的政权意识
C.加强首都的教育、科技、文化建设 D.分散职能、控制规模、改善环境
( C )
A.在市中心区建立大量停车场
B.学校、工厂和机关安排不同的上下班时间 C.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D.控制和减少小汽车数量,禁止大货车入城
12.解决城市交通拥挤最有效、最科学的办法是
范文二:城市化及城市化问题
第二课 城市化及城市环境问题(教案)
青海湟川中学第一分校 徐连芸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2. 理解城市化的含义及主要标志,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发展中的差 异。
3.结合身边的实例,了解城市环境问题的表现,理解出现城市环境问题的原因
4.理解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措施。
能力目标
1.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 比较, 来区别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发展中的地 区差异性,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比较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2. 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德育目标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正确认识城市化水 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 懂得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 学会关注身边发 生的城市化的变化, 树立关注身边的事物的意识 , 关注生活关注环境 , 增强环境保 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
1. 城市化的含义及城市化进程。
2. 城市化的地区差异性。
3.城市环境问题和城市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
●教学难点
城市化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城市环境问题和解决措施。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来看问题: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好 的一面,也有它不利的一面。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的繁荣、发展,会带动社会经 济向前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但是,随着城市或者城市化的发展,也会给经济 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有哪些问题呢 ?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 内容。
第二课 城市化及城市环境问题
一、 城市化及其标志 (板书 )
(讲解 )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城市化的程度 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 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是人类进步必然要经过的过程,是人 类社会结构变革中的一个重要线索,经过了城市化,标志着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只有 经过城市化的洗礼之后,人类才能迈向更为辉煌的时代。然而,仅仅看到城市化所带 来的丰硕成果而赞叹不已、振臂高呼是远远不够的,城市化过程并不一定是一曲美妙 的乐章,像很多进步一样,城市化过程中也夹杂着许多不和谐之音
(板书 )1. 城市化的含义 :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 现为乡 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2. 城市化的主要标志和意义 :
衡量城市化水平主要有三个标志:
① 、 城市人口增加
②、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③、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
3、区分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后城市化)
一般将城市化阶 段分为:起步阶段、郊区城市化阶段、逆城市化阶段、再 城市化阶段。 一般来说,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化过程中刚刚起步阶段的时候形成 的产 物, 由于人的急剧扩张, 导致城市规模扩大, 城市的郊区也纷纷成为城市 景 观的一部分。这一般称郊区城市。 而逆城市化则是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 化进程较高的时候,这时 人口(高收入较多)往往向郊区迁移。郊区城市化中 的郊区是与城市接壤的。
二者的区别关键在于发生的原因不同。
郊区城市化应是一个城市自然 扩张良性发展的过程,是伴随经济发展而出现的 现象。 而逆城市化才应强 调城市内部环境的恶化。 逆城市化:即由于交通拥挤、 犯罪增长、污染严重等城市问题的压力 日见增大,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农 村流动,市区出现 “ 空心化 ” ,以 人口集中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由此发生逆转。 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都属于城市化的范畴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板书 )
城市化的发展既有不同历史时期的差异, 也有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 差异。
(1)城市化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差异。
工业革命以前受生产力水平制约, 城市数目少, 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小, 城市多 分布在灌溉农业发达地区。
工业革命以后,科技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商品生产发展,城市数目增多,城市化 有明显发展。
二战后,生产力水平一日千里,新城市纷纷涌现,大城市、特大城市、超级大城 市相继出现,甚至出现了城市群和城市带。
1.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环境污染 (板书 )
城市环境——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产物,它包括自然环境以及经过人工改造
的环境。
(解释 ) 自然环境在城市中已很少见到它的踪影, 只有在城市郊区或公园中能看到 一点点自然环境的景象:如田野、池塘、自然生长的树木等。在城市中绝大多数 是经过改造后的人工环境, 如街道、 楼房等。 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共同构成了城 市环境。
(教师提问 ) 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 城市 环境除受到上述四类污染外, 在近些年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污染类型。 你知道有哪 些吗 ?
在学生自由、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基础上,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评价,并进行 鼓励,最后发表教师自己的见解:主要是高科技带来的新公害,如空调病、电脑 辐射、手机的危害、噪光污染等。 (ppt )
承转 :在城市化过程中, 除了造成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外, 还产生了一些其他问题, 请大家看图 P
19
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板书 )
3.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板书 )
对于这两点问题让学生看课文及图表即可明确,教师不需过多讲解。
城市化过程中还会带来其他的社会问题, 如贫困问题、 内城衰落问题、 人口老龄 化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
承转:既然城市化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城市环境问题,我们就应该面对现实, 引起重视, 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我国最大城市——上海 市是如何来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 (ppt 资料 )
四、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 (板书 )
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板书 )
原来住在市中心的人,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迁往卫星城和浦东新区,有效地控 制了城市中心区的规模。
近 20年来,上海市在改善城市交通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如加宽主干道、修建 地铁、大桥 (南浦和洋浦 ) 、
城市高架公路等。另外,上海市居民的住房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 (让学 生读图,教师板书 ) 。
2.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板书 )
3.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板书 )
(讲解 ) 上海市为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近几年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 如历时两年 半的河流污水治理 工程全面通水,苏州河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全线开工,净化空 气,大力加强绿化建设等。
承转 :以上我们了解了上海市在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方面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 我们深圳市 20年来在在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方面也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请同 学们想一想有哪些 ?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解释说明,并结合有关资料进行讲解、补充。 课堂小结
教师结合板书对本课内容进行小结。
范文三:中国城市化问题
中国城市化问题
中国作为一个占地面积达 960万平方千米, 人口数量居世界第一的大国, 城市化问题是 最近几十年来人们特别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 中国城乡, 城乡中国, 在几十年的发展中逐渐 地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第一、工业化超前,城市化落后;第二、市场改革激发了大量的城乡 人口流动, 不可逆转地改变了经济社会的版图分布,形成了新的社会结构; 第三、 城市化加 速与经济高速增长相伴, 造就了城乡关系的紧张。 这篇《中国的城市化问题系列评论》 就中 国城市化的原因、发展和特色进行了细致的阐述。
工业化和城市化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我国出现了工业化与城市化不相匹配的现 实,这也是我国城市化的特色之一,即“工业化超前,城市化落后” 。据数据表明,中国的 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为 1.09, 而全球的平均比值为 1.95。相比之下, 美国、 英国等经 济大国的比值则达到了 4以上。 这表示中国工业化推进的城市化率的提升, 远远不及全球水 平。对于发达的美国来说,更多的人力资源都集中于“交易部门” ,也代表着人口聚集于城 市, 所以城市化率比工业化率有更快的提升。 中国并没有忽视交易部门的重要性, 只不过在 开放与全球化的背景下, 对外贸易代替了内地交易部门的更快增长, 所以工业化相对于城市 化超前。
而城市化滞后则是由城市偏向导致的,是 “维护城市”的偏向主导了体制与政策, 才强 力阻挠了人们择城而入、 择地而居的自发倾向。 乡下人为什么要到城市里生活?农村的不容 和不留是推力,向城镇聚集、需求集中刺激出来的细化分工, “无意中”创造更多的收入是 拉力。 不管是推力还是拉力, 都是城市化的动力。 重要的是城市化的动力要大于禁止人们择 城而入、择地而居的阻力。这就要提到“迁徙自由权”和“经济自由” 。 “迁徙自由权” ,这 个曾经在“ 54宪法”中被写入的权利已经很难再实现。人们是想去城市生活的,但由于受 到国家的限制而产生了阻力。 “经济自由”则是城市化的根基。从历史的结论来看,限制乃 至消灭普通农民的经济自由,是形成“农民等级”的基础条件。中国不支持“资本主义” , 其实就是压制了农民本来就不多的经济自由。 而结果就是把 “农民阶级” 变成了 “农民等级” 。 等级社会是不能推进城市化的。 幸运的是, 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意识到经济自由是行为主 体对机会以及由机会带来的机会的选择, 而这恰恰构成城市化的微观基础。 对这些问题的研 究,使中国扩大了经济自由,加快了城市化速度。
不过,近年来人们发现,我国“土地城市化”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人口城市化”的增 长速度。感觉中国更加重视土地的城市化,这就会导致城市人口密度的下降,反而成了 “反 城市化” 。可以从各个层面看出,农民进城的权利和土地进城的权利都在成长,但是不平衡 的。
就土地方面来讲, “城市土地国有化” “城市设立模式” 以及 “唯有国有土地才可市场化” 共同铺就了我国城市化道路的制度基石。 “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是宪法准则实践的后 果,对城市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逻辑上, 既然城市土地国有, 那么改造城市的土地在法 律上也属于国有, 这对我国城市边界的扩张有着强劲推动力。 关于城市设立方面, 批准设立 城市的行政审批权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 这对土地财产关系的变化有重大的影响。 另外, 土 地使用权的转让对资源利用发生了积极影响。不过,唯有国有土地才能合法进入市场流转。 政府掌控着更多的土地就意味着更多的融资机会和更强的财政实力,推动了城市扩张。 “征 地权”在这三个动力的基础上,提供了一把利剑。 “征地权”代表着一股“强制推进”的动 力。 “征地权”的不断发展,使中国城镇化有了与过去不同的经济基础。
现如今的中国将商业利益、 金融力量、 土地资源和政府的合法强制力结合在了一起, 要 开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新的模式。
范文四:城市化问题
关于走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问题
姓名:徐震 学号:100307051
摘要:我们经过几代人的摸索,幸亏**老人高屋建瓴掌舵破冰改革,十几亿人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已日益被世界各国认同。可惜的是我们在城市化的问题上,没能很好的体现中国特色。(关键字:城市化特色,加速发展策略,提升层次品味)
近几年,特别是去年两会以来,破解大城市高房价难题成为牵动亿万人心的热门话题,全国上下各界人士提出了诸多见解,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房价仍然在上涨。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止2010年5月底,全国70个大城市房价增幅达到12.4%。政府如此打压,房价上涨为什么不能戛然而止?笔者认为,我们不能只局限于简单地从表象上打压房价,应当认真分析高房价的深层次原因,用釜底抽薪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思考房价问题的同时,更重要的命题是要审视我国的城市化发展道路问题,立足于全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立足于我国城市化模式的定位,在探索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上下功夫。
在这个问题上,国内外一些专家已经对我们提出了警示。今年6月30日香港《南华早报》刊登一个叫戴维.艾默的文章《太挤了》。该文称,“麦肯咨询有限公司预计,到2030年中国城市人口将突破10亿,到2025年中国内地将有8个人口超过1000万的大城市”,“城市规划从来不是内地的特长”,“对于为内地城市人口提供真的达到10亿时所需的服务,有关方面同样采取漫不经心的态度”。
一、中国的城市化要走中国特色的路子
应当说,我们经过几代人的摸索,幸亏**老人高屋建瓴掌舵破冰改革,十几亿人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已日益被世界各国认同。可惜的是我们在城市化的问题上,没能很好的体现中国特色。
(一)大城市人口急剧增加是引发房价暴涨的主要原因。社会各界在分析高房价成因时,寻找了开发商谋取暴利、贷款刺激、人为炒作等原因。应该说,对
这些原因的分析都有道理。但我认为城市发展思路不科学,大城市无计划扩张、小城市发展滞后是深层次原因。改革开放以来,逐步打破了城乡分割的局面,大量人口涌入大城市,近30年来我国城市化速度为世界第一。这固然能说明我们的发展和进步,但大城市人口的骤增对拉动房价却是一只“猛虎”。假如我们在早些年就加速中小城市的发展,大城市人口自然增长有限,怕是没有这么多的人在大城市买房子。没人买房子,何来高房价!
(二)步外国人的后尘无计划扩张大城市是一个严重教训。我们应该承认,城市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阶段,城市化对现代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尤其我们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过多,一些农村的农民人均不足1亩田,几口之家耕种巴掌大的土地,自食之外不会有更多的富余,对国家的贡献也就微乎其微,将这些农村人口束缚在那片土地上,不利于现代化。但是,这不意味着要无限制的引导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大城市。
大城市的人口骤增,带来的不仅是高房价问题,还带来了交通拥堵、效率低下、管理难度加大等问题。我是2002年去法国巴黎的,那时巴黎堵车现象严重。早晨上班时,长长的车队从城里排到城外,堵车时间短时从城乡结合部到市内要一个多小时,堵车时间长时要两个半小时,甚至更多。未到美国时,大家都说美国人文明程度高,开车的人见到行人就停下,等行人过去再开车。2005年,我到了美国的纽约,那里高楼林立,人潮如涌,道上的车一辆挨一辆,谁也不让谁。你到一个地点办事要马上下车,车子马上离开,然后开车随车流去围着城市乱转,约定时间到了,车子转回你办事的地点,你又得马上拉开车门就上,否则就堵住一个长长的车队。在那里,我没有发现美国人的文明和礼让。可见,无限制发展大城市,不是外国人发明的先进经验,而是无计划发展的深刻教训与惩罚。
(三)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时不我待。眼下有些同志情绪比较激动,似乎觉得宁可放慢经济发展速度,也要压住房价迅猛发展的势头。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百姓买得起房子,才能体现社会公平,才能达到我们党关注和体恤民生的初衷,才是科学发展。不难想象,单纯抑制房屋价格势必限定房地产业的发展。近几十年来,房地产业是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劲旅,房地产业发展受阻,带来的连锁反映会是内需拉动乏力,几十个产业间接受损,全国经济发展步伐必然放缓。
那么,在这道命题下,还有没有两全的答案呢?笔者认为,我们要考虑大家买得起房子的问题,同时还要考虑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问题。尤其在目前和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发达国家限制我国产品的出口,以牺牲我们的利益维护他们国内的经济稳定,将是一个不易改变的问题。许多外国的专家、学者都在分析认为我国经济发展已经乏力。我们假如要保持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寻求拉动内需的突破口,而且绝不单单是电器下乡那样的简单措施。如果在城市化发展重心上实现转移,大举建设中小城市,适度发展大城市,目前的开发建设大军就可以转移阵地,大有可为,我们就不会陷于打压房价和国民经济发展受阻的两难境地,我们甚至可以迎来一个经济全面发展的新时期。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将更加科学地布置城市格局。
大举建设小城市,资源就地取材多,建筑材料运距短,用工价格低廉,房价自然会低很多。房屋价格的洼地效应,会吸引很多人到中小城市买房安居,分流大城市的买房队伍,自然就抑制了大城市的房价。农民就近迁入中小城市,无论在克服故土难离的传统思想上,还是迁入城市的成本上,都要比进入大城市容易解决。农产品在小城市就地加工,运距短,用工方便,有利于农产品的加工升值,提升我国农业的发展质量。部分农民离开家园,必然要思谋新的生活出路,或者带着项目进城落户发展,当那样工商业、服务业的发展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还可以使土地流转到种田能手手中,种植业的水平也会有相应的提高。从长远利益看,可以规避发达国家盲目建设大城市,形成布局不合理,交通拥堵,效率低下的问题。
中国特色城市化的模式应该是一个什么样子呢?比较理想的是全国有一批高质量的大城市,大城市的周围是数量可观的中等城市,中等城市周围是星罗棋布的小城市。农村呢?则是规范化楼房小区。这里顺便诠释一下农村的规范化楼房小区的问题——发达国家的农村是自然发展的个体农场,农场主是自己建设的别墅。中国不适合那样的发展方向,因为中国人口多,农民多,土地少,即便是全国城市化目标实现以后,农民也会比其他国家多。
二、加速发展中小城市的对策研究
走中国特色城市化发展道路,加速建设中小城市,时不我待。我们已经失去了许多宝贵时间,我们必须尽快引起重视,采取切实措施,促进城市化的转轨变型。
有些同志习惯于总结和沿袭外国的发展历程,把别国的经历作为我们不可逾越的履历,认为发达国家的每一步路程我们都要去补课。比如,别国在人均国民收入达到多少美元时,犯罪率曾经达到多少,曾经出现过多么高的房价等等,认为这些都是无法避免的,是很自然的。口头上、文章中总在讲跨越式发展,但行动上却习惯了跟在外国人后面爬行。薄弱的、缺乏的是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的发展观念,不能站在自己的土地上拿出高于外国人的发展思路。
我们要改变这种状况,要立足中国的现实,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思考我们借鉴外国人成功经验、规避外国人的教训的办法和措施。就象我们史无前例的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那样,史无前例地创造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
在加快中小城市发展的政策措施上,初步考虑有六个问题必须认真研究。
(一)要在城市管理体制上实施改革。日本有些县级政权的级别高于市的政权级别。县有县的职能权限,市有市的任务。这对小城市的发展是有利的。我们可以借鉴这种经验。设想在一个县域内,包括原有的县城,规划出二至三个小城市,对这些小城市设立专门班子组织开发,实施管理。人口多的可以设正县级机构,人口少的可以设副县级或科级机构。这些机构可以参照目前各地开发区的模式,隶属于县级党政机构,专司城市开发建设和管理,使其实现精简效能。
(二)要形成政策洼地,吸引工商企业到小城市去落户生根。发展小城市,不单是让人们去居住,首先是让他们去创业。发展小城市的工商企业是发展小城市的基石,国家和政府就要舍得花本钱。比如,我们可以无偿为外资企业提供土地,就应该可以为进入小城市的内资企业无偿提供土地,我们可以为外资企业免税,就应该可以为进入小城市的内资企业免税,甚至可以吸引一些适合在小城市发展的项目转移到小城市去。工商企业发展了,服务业就会紧随其后,作为最灵活的生产力的人也就去了,小城市就发展起来了。
(三)要制定吸引人们去小城市居住和发展的政策。城乡二元论,农民的孩子永远当农民,显然是讲不通道理的。但是,也并不一定意味着让广大农民一下子都涌入大城市。国家要制定一些政策,吸引农村人口到小城市去落户生根,创业发展。再就是制定吸引大城市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的优惠政策。人们在那里定居,并不是不可改变的,历史上大城市的人到中小城市定居发展的不乏其例,关键不是硬性迁移,应该是政策和优惠条件引导,要让他们感觉去小城市划算、舒服。
(四)要在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中充分体现前瞻性。大举开发建设小城市,势必吸引相当数量的农民离乡进城,而就目前农村现状搞新农村建设,新建道路、房屋和其他配套设施,并没有充分考虑在城市化过程中农民离土离乡的因素,将来会形成巨大的浪费。理想的方案是结合并屯并村,规划建设小区化楼群,使附近的农民住进小区化楼房,将附近小村屯农民的宅基地变为耕田。这在浙江、江苏、山东等地已经有了一些试点,可以总结推广。
(五)要深化土地承包责任制改革。近几年实行的土地免税耕种、种田补贴是国家的重大惠民政策。但事实上在实施中已经发现了一些弊端,突出的是离乡离土别开生路的农民,不再耕种土地,他们在外地赚钱,依然享受国家的土地补贴政策,而种田能手要转租他们的土地,成了新的“佃户”;如果因为转租价格谈不拢,就形成土地撂荒。这不利于农业的长远发展。随着农民工享受“双保”、可以在城市定居、子女可以在城镇就学等政策的实施,应该考虑将国家的政策扶持转移到种田能手那里,谁耕田补贴谁,谁对国家贡献大奖励谁。
(六)要将近几年扶持大城市房地产业的政策转移到小城市建设上去。比如贷款买房的政策,可以给那些愿意进城定居的农民,实行二折首付或三折首付,也可以实行七折利率等优惠。农民手里有几万、十几万元资金,就可以到小城市购置一套住房。这样,可以加快农民进城的步伐,可以为房地产业开辟第二战场,可以促进农村城市化的进程。
三、注重提升大城市的层次与品位
加快发展小城市,绝不是放弃大城市,要从人口素质、产业布局、市政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改变目前大城市粗放发展的状况。
(一)要提升大城市的人口素质。大城市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的区域中心,不完全是规模问题,更主要的是层次问题,何况许多大城市目前人口规模已经超负荷!大城市不是从此封闭起来,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但要采取适当措施提升大城市的人口素质。我国目前创新步伐缓慢,主要是对人才的吸引力度不够,外国人对此也有评论。类似政策应该进一步在大城市实施。
(二)要调整大城市的产业布局。大城市作为区域经济的龙头,产业布局要合理,要突出其特色。要立足于全国经济格局和带动区域发展的要求,主动实施科学分工。其不可在放开的同时放弃计划这个有力杠杆。
(三)要切实加强市政设施的改造与管理。城市的改造和管理,外国人照样没能做得很好。发达国家许多城市建筑物老化,城市面貌陈旧,并不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我们在这方面也要吸取他们的教训,不断强化大城市市政设施的改造与管理。
(四)市民住宅推行小区化管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开发商开发的住宅小区规划合理,绿地多、服务设施齐全,加上封闭式的小区管理,对居住者形成了很强的诱惑。相反,老城区住房建设年代久,配套设施落后,加上住房制度改革以后,单位不再拥有产权,放松了对这些住房的管理和修缮,很多原来被人们看好的房屋变成了“贫民窟”。稍有条件的人,宁可舍弃原住房地处城市中心和上班、就学、就医方便的优势,转卖原有住房,到新区去购买住房。其中很大一批人为了住上新房,拼尽了几十年积攒的家底,还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因此,要把老城区的老住房按区域划分为小区,实施封闭化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如此,这些老城区的住房就更加凸显了地处城市中心,上班近和就学、就医方便的优势,人们到新区购置住房的愿望就会大打折扣。这里还有一大好处是扩大就业。全国城市大量的居民住房假如按区域实施小区化管理,就可以增加相当多的物业管理就业岗位。
怎样走出强化老城区住宅小区化管理的路子呢?
一要进行体制设计。可以设想由政府扶持,住房建设管理部门牵头,组建专业物业管理公司,公司实行独立经营,自负盈亏。
二要解决启动资金来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中绝大部分家庭都对自己的住房进行了内部装修,所差的就是楼体的翻新和小区的规划改造。那么,可以由国家拿出一块,政府在出让土地的资金和城市建设预算中拿出一块,剩下的一块,由居民的物业费来解决。居民享受小区改造和封闭式规范管理的成果,拿物业费是理所当然的。物业管理公司运作起来之后,他们的收益主要来自于居民交纳的物业管理费用。
三要进行立法,将城市小区的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中国十几亿人口,将来大部分人要在城市定居,当然包括中小城市,不把居民住宅管好不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民族复兴奠定了基础,也为我们走出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带来了许多先决条件,土地国有、主要金融企业国有、行政政策优势强大,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调动千军万马去从事一件大事,这都是外国人所望尘莫及的,我们完全应该也完全可以在城市化发展上搞出中国特色。若干年之后,我们拥有一批高质量的大城市,拥有星罗棋布、整齐新颖的中小城市,农村是规范化小区楼房,到那时,我们该是何等自豪!
范文五:城市化问题系列
<1> 城市化的主要内涵:
城市化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 仅从任何一个侧面都不能准确地反映城市化的本质, 因此必须从多维角度来揭示其本质。本文认为城市化内涵包括经济城市化、产业结构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生活方式城市化五个方面:
(1)经济城市化:是城市化的动力, 城市化的根本原因是工业化,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 在市场经济机制的作用下, 必然导致城市化。经济城市化中最直接的推动因素是工业化, 而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则是城市化向更高层次深入的表现。也正因为如此, 工业化与城市化联系紧密, 特别是在城市化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工业化更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量。以工业化经济为基础的城市聚集经济具有突出的空间密集性, 聚集可以理解为经济要素和相关经济活动处于相对密集的状态, 对应于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的密集型空间组织与资源配置结构。因此必然会对工业化所必要依赖的共同资源、交通运输、市场以及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各种基础设施增加投入, 形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从而使城市规模扩大, 或新的城市的建立。
(2)产业结构的城市化:其实质是指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即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符合经济规律(比较利益, 规模经济等) 的演变、发展过程, 是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效益最大化的过程。产业结构城市化是城市化的主线之一, 城市化过程就是产业结构不断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演进的伴生发展过程。从理论上讲, 城市化的实质是由于生产力变革引起的人口和其他经济要素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过程。这种转移的根本标志就是农业比重的下降和非农业比重的上升, 这实质上也就是产业结构的变迁。
(3)人口的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它的产生决不是偶然的, 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根本上说, 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农业人口进入城市转变为非农业人口以及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所导致的变农业人口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 其实质应是人口经济活动的转移过程。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分布的趋势是, 随着经济发展, 一次产业逐步减少, 二、三次产业相应增加。伴随着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间转移, 也必然导致劳动力在空间分布上的重新配置。许多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就业结构的变化反映了这种趋势通过人口城市化的进行, 促进了劳动力在地区间、部门间的合理流动, 在城镇中不断发
展落后产业。因此人口城市化是一种调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途径和手段, 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人口就业结构的合理化, 从而实现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4)空间城市化:是指随着经济、人口城市化所伴生的反映在载体上的现象, 即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的转变, 城市地域的升级, 农村景观向城市景观的转变过程。空间城市化是城市化的载体, 城市化水平的推进必然会在空间上体现出来, 即城市化过程在地域空间的外在
表现, 包括具有现代文明特征的城市载体形成和交通条件等基础设施改善等方面。
(5)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的城市化:属于美国学者弗里德曼(J. Friedmann)所说的城市化Ⅱ。城市化过程是个深刻的、全方位的变革过程。伴随着经济、产业结构、人口、空间的城市化进程, 人们的生产方式、行为习惯、社会组织关系乃至精神与价值观念都会发生转变, 从而形成与乡村不同的生活方式。在城市化进程中, 既有进入城市的人口慢慢接受、学习城市的生活方式, 也有城市影响的扩散而使周围乡村生活方式改变的过程。与乡村生活方式相比, 城市化生活最突出的特点是生活现代化和服务社会化水平较高, 生活更加舒适、便利, 快节奏、高效率, 文化娱乐活动丰富, 对外联络紧密, 并且拥有较高的消费和较多的社会福利保障。这种城市化的生活方式, 使城市更具魅力, 对乡村产生很强的吸引力。从城市化的内涵来说, 则先有城市化Ⅰ, 即物质, 才会开始追求城市化Ⅱ, 两者是个循环渐进的过程。
<2> 城市化的阶段性特征和规律
在认同城市化进程在遵循一条稍被拉平的“S ”型曲线的总体演进规律的前提下, 充分考虑与经济增长阶段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对应关系, 将这条“S ”型曲线划分为四大阶段, 即城市化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在1%-30%之间,为起步阶段),城市化中期阶段(城市化水平在30%-60%之间,为成长阶段),城市化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在60%-80%之间,为成熟阶段),为城市化终期阶段(城市化水平在80%-100%,为顶级阶段):
段,为低速城市化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一般不超过1%-30%,城市化发展速度缓慢,农业人口和农业经济占绝对主导地位,第一产业产值比重高于70% ,
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超过50%,工业化率低于30%,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城市数量少, 城市规模小, 城市空间结构呈现出零星的“点”状结构。
● 第二阶段 城市化中期阶段:对应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和经济增长的成长阶段,为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化水平开始迅速提高,可达到30%-60%以上,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城市人口和工业经济逐步占主导地位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至低于30%,第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不断增加,工业化率逐步提高到30%-70%,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 ,第三产业发展同时成为城市化的又一推动力。城市数量迅速增多,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空间结构呈现出连续的“带”状或“面”状结构。
● 第三阶段 城市化后期阶段:对应于工业化后期阶段和经济增长的成熟阶段 ,为减速城市化阶段。城市化水平继续提高 ,可达到60%-80% 以上 ,城市化年均增长速度开始减慢, 城市人口和工业经济逐步占绝对主导地位 ,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至低于20%,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上升到35%-45%以上, 工业化率开始从由高到低下降到30%-40% ,第三产业发展成为城市化最主要推动力, 工业化对城市化推动力逐渐减弱。城市数量继续增多, 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 城市空间结构呈现出连续的“网”状结构。
● 段 ,为极慢或零速城市化阶段。城市化水平提高至达到极限值, 可达到80%-100% ,城市人口的增长越来越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城乡差别近于消除, 并出现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化发展速度仅乎为零, 城市人口占绝对主导地位, 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至低10%,但不能低于5%,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上升到60%以上, 工业化率进一步下降到以下30%,第三产业发展成为城市化最主要推动力。城市空间结构呈现出均衡网络结构。
● , 我国整整化了46年的时间, 相当于半个世纪。用了如此长的时期才完成城市化起步, 主要是受到了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社会动荡 、相关政策、城市化政策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 ,使得我国城市化进程从起步阶段就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曲折发展过程 ,体现出城市化进程的动荡性、萧条性、停滞性、徘徊性、低速性等特点。(起步阶段划分为如下六大亚阶段:1949-1957年的顺利起步阶段、1958-1960年的超速发展阶段、1961-1965年的倒退发展阶段、1966-1976年停滞发展、
1977-1983年迅速发展、1984-1995年低速发展)我国自1996年开始进人城市化快速成长阶段,步入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这主要得益于2000 年国家城市化方针的转变, 由1989年的“严格控制城市规模, 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转向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 以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加快城市化进程为重点, 逐步提高城市化水平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并提出要消除不利于城市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 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这一积极的城市化发展方针有力推动着中国城市化的高速稳定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又进一步明确和完善了多样化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县城的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这是协调化的城镇化道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指出,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 逐步形成若干城市群为主体, 其他城市和小城镇点状分布, 永久耕地和生态功能区相间隔, 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城镇化空间格局”。这是和谐化的健康城镇化道路。
<3> 城镇化的影响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城市化水平从总体发展和省际差异来看均与建国初期30年有很大变化。如果说改革开放以前的城市化状况主要是一种计划经济的政策调控结果, 那么改革开放后则是市场经济的作用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但这并不是说由此可以忽略国家调控的作用, 相反, 国家经济政策和发展战略作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内在变量, 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对城市化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只是政策不再表现为出于政治目的的机械性的调控, 而是顺应市场发展所做出的重大经济决策,如顺应沿海发展趋势对沿海地区提供优惠的政策以及鼓励乡镇企业的发展, 都极大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并改变了城市化发展格局, 使东南沿海地区城市化水平和发展速度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中国省际之间的城市化水平差距在总体上不断缩小。由于经济开放程度的加大和基础设施投入的增加, 以及西部大开发等政策, 中国各省区之间的联系已日益密切, 人口的流动性增加, 这种流动性的增加一度引起区域间差异的增加, 但同时也促进了区域合作和各地城镇的共同发展。;
总之, 改革开放及经济体制的转变至少引起了中国城市化省际差异在两大方面的变化:
1) 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日益密切, 在时间轴上, 随着经济增长进入快速增长时期, 同时, 受到区域经济政策的影响, 在空间轴上, 全国各省区的城市化水平由过去的南北差异逐渐转变为东中西差异, 尤其是沿海省区发展迅速;经济的开放以及中国实行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使中国各省区的城市化水平在整体上逐渐走向趋同, 但在改革开放初期, 中国特别地区经济发展政策曾引起东中部地区的省区城市化水平差距拉大。
2) 外商直接投资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日益显著, 不仅带动了农村城市化过程, 而且促使了人口的集聚和经济体制的改革, 使中国改革开放的区域格局与城市化的空间格局趋于一致。
——中国城市化水平省际差异的成因探析
(1) 1990~2000年, 中国东部和南方省区的城市化发展极为迅速, 而北方和西部省区的城市化发展相对较慢, 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已从原来的北高南低态势转变为目前东高西低的格局, 城镇人口进一步向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等东南沿海省区集聚
(2)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是由各地区不同的自然环境背景与历史基础、人口分布与增长、经济发展水平, 以及国家区域发展政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而形成的。
其中, 自然环境背景的空间分异(我国的自然环境背景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 可划分为以丘陵和平原为主的东部季风区、以高山分割的盆地和高原为主的西北干旱区和以高原和高大山系为主的青藏高寒区, 并由此在总体上奠定我国人口分布、社会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的宏观空间格局和长期态势。)其次, 区域资源禀赋对城市化区域差异也具有重要的影响。矿产和能源富集的区域有利于工业的发展和城镇人口的集聚, 有利于城市化发展。另外,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加入WTO, 区位条件对区域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日趋强烈。
人口分布与增长的区域差异是形成城市化水平区域差异的直接原因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 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 在城镇居住6个月以上的流动人口即被统计为该区域的城镇人口, 口径较以前要宽, 更客观地反映了城乡人口的实际分布格局; 另一方面, 更重要的是, 自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
以后, 乡村人口在市场或利益机制的驱动下, 形成大规模城乡迁移和跨区域流动, 省际人口流动的方向主要是从人口密集的中西部农业省区流向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从而带动区域总人口和城镇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下进行重新配置。
以工业化为主导的经济发展则是区域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周一星等国内外学者通过大量的统计分析发现, 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具有极为显著的对数函数关系; 其次, 1990~2000年, 经济增长对城市化水平的拉动效率在东南沿海地区比较高, 而在东北、北部和西部地区比较低,这主要是由于各地区经济类型、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差异所造成的。
国家区域发展政策对区域城市化发展具有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功能。第一次转变在1949~1972年, 国家长期把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重点放在内地和“三线”地区。第二次转变在1979~1990年, 先后实施了向沿海地区倾斜的区域发展政策和东、中、西三大地带发展战略。第三次转变是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 针对地区间经济差距的扩大, 提出地区协调发展战略和西部开发战略。主要表现为, 一方面加快了中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和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投放力度, 另一方面是大规模开发长江沿岸地带, 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发展迅猛。
(3)对中国各省区1990年和2000年城市化水平与自然、人口、经济发展、工业化水平等四类12个指标的因子分析表明, 区域城市化水平不仅与工业化水平或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 与人口密度、农业经济(主要是人均农业总产值) 呈负相关, 而且受工业化水平或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更为强烈。并且,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推进, 工业化因子对城市化的拉动效应在减弱, 而以人均GDP 、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为代表的综合经济发展对城市化的拉动效应在显著增强。
<4>城市化健康发展的问题及对策(论述)
中国城市化面临的挑战 ——生态脆弱性
生态脆弱性主要表现在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恶化、生态破坏等方面。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伴随的是土地资源的低效利用和环境维护投入的不足,大量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有重要影响的滩涂、湿地、林地被开发。外商投资及与之
相配合的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促使城建用地规模快速扩大的主要力量;城建用地的无序扩张,意味着生态用地、农业用地的减少,导致区域生态可持续能力的降低。 ——经济脆弱性
经济脆弱性主要表现为过度依赖外贸,内需不足,经济转型乏力。20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日趋深入,港澳台投资、外商投资、股份制经济比重逐渐上升,但内需不足、过度依赖出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隐忧。从全球产业分工体系看,中国(珠江三角洲)仍处于世界产业链条的末端,仅赚取一点“加工
费”,如国际IT 制造业多是“台湾接单—香港压汇—东莞制造”;以村镇为主体的经济发展难以完成对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吸收、消化和创新,仍未脱离初级生产要素导向型发展模式的桎梏。从政府到企业普遍缺乏技术创新的需求,缺乏产业升级的主动性;由于技术研发和生产者服务业(Producers Services)仍为跨国公司掌控,技术升级与产业转型困难。随着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过程的加深,外资对中国的推动作用逐渐增强,金融危机等不确定性风险也在增加。 以自力更生为主,发展外向型经济为辅,合力推动我国城市化快速健康发展。 ——社会脆弱性
社会脆弱性主要表现为城市发展显失公平,社会阶层分化明显。全球城市体系是由世界资本运行的“核心—边缘”分工体制所决定的,核心国家的跨国公司从边缘地区寻求产品市场、原材料及廉价劳动力。这种过程在边缘地区所产生的全球性不均衡集中体现在城市化性质方面,如经济停滞条件下的过度城市化、城市体系的不平衡、劳动密集型部门和城市非正式经济(未纳入城市政府管理体系)的过度就业等。过度城市化所导致的问题在中国城市尤为明显“城中村”、外来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低收入阶层住房、就业、城市贫困、社会极化和社会排斥等问题。随着人们收入水平、政治地位等差距扩大,社会分层现象越来越严重,社会弱势群体增多,阶层矛盾与冲突增多。 ——城市“安全性”的降低
快速城市化所导致的城市发展的“脆弱性”,积累到一定程度将会打破“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阈值,城市发展由“脆弱”演变为“不安全”。以珠江三角洲诸城市为例,城市防灾减灾(尤其是台风、咸潮、洪涝等灾害) 机制、设施、动员、后勤保障等亟待加强;人民币升值压力下城市房价居高不
下,劳动密集型外贸出口企业利润降低,外来民工工资难以提高,产业结构亟需转型;2003年末的“非典(SARS)”、2005年7月~8月爆发的“油荒”暴露出城市公共卫生、能源安全保障机制的不完善;20世纪90年代中国进入“断裂社会”阶段,社会断裂而又缺乏整合机制的城市“社会失序、心理失衡、社会伦理失常”,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感,犯罪率高。
——健康城市化的内涵
健康城市化正是基于当前城市化的研究和政策困境而提出,它试图对传统城市化研究中固有的思路和模式做出适应性和前瞻性的反思和调整。现代城市化研究开始聚焦于实现这一范式转换,即从结构转变的范式向“人的发展”范式的转变。是一种城市化发展的新的理念。
健康城市化的内涵应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人的发展、城乡互动、资源环境,也即健康的人的发展、健康的城乡互动、健康的资源环境结合的有机整体。人的发展是指人在各方面的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适应性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人的福利和自由程度的发展,具体表现在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医疗等条件的改善,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等。城乡互动是指城市化具有区域特性,它不是城市单方面的建设,而是城市与乡村、市民与农民能够平等分享城市化的成果,城乡之间协调发展,共同发展。健康的资源环境是指自然资源的利用与消耗具有可持续性,其数量和质量能够满足城市化进程的需要,生态环境也能通过自我调整修复而趋于完善的水平健康。 城市化的核心内容是人的发展。这与科学发展观的精神是一致的。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也着重指出,“必须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确立人的发展是城市化进程的核心内容,其具有主导性和长期性。 城乡互动是健康城市化的社会支撑基础。城市化具有区域特性,即城市与其腹地是一个空间上紧密邻接、经济上相互关联的密不可分的整体,不是就城市而论城市化,而是以区域视角认识城市化,从这个意义上看,城市化应是城市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结合体。
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是健康城市化的自然支撑基础。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未来社会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不仅需要一个不断扩大的资本和技术来源,而且同样需要一个不断完善的自然资源与环境基础作支撑。资源环境基础的可持续能力直接对其城市化健康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产生反馈和制 约作用,目前成为城市化健康发展的瓶颈。
——城市化健康发展与和谐城市建设辨析
3.1.1 城市化“过程”的健康
城市化是一个“过程”,是城镇数量增加与规模扩大,农村景观向城市景观演化,人口与产业向城市集聚,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城市物质文明和文化向农村地域不断扩散的过程。从“过程”角度看,基础设施供给、社会公共利益维护等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不同社会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 具有同等的话语权将更为重要。因为城市化是否健康,不仅体现在“城市化结果”的健康,如城市人口比例是否合理、城建规模是否适当等问题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城市化过程”的健康上。政府、市民、流动人口、弱势群体及非政府组织等多元主体能否平等参与将成为城市问题能否缓解、城市化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考量。
3.1.2 就业:和谐城市建设的核心
城市化集中体现为城市人口增长和城市建成区扩张。一方面,目前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非常低,以机械增长为主,经济发达地区甚至外来人口往往是本地户籍人口的数倍,但由户籍制度导致的“外地人”与“本地人”之间的社会福利差异很大(由于农村低素质劳动力的相对无限供给,城市政府短期内不可能使其与本地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另一方面,城市扩展意味着郊区农村土地的“非农化”,产生大量失地农民。因此,无论是城市外来增量人口问题,抑或是农村失地问题,其核心都是就业问题,城市如何为外来人口和郊区失地农民提供一份工作,已成为和谐城市建设的关键,由此,既能节省土地又能提供充足就业机会的产业类型选择变得非常重要。
3.1.3 城乡和谐:和谐城市建设的外部保障
严格地说,1949年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一直是“不健康”的,城乡发展不协调。1949年~1987年(重) 工业优先发展策略使“农村—农业—农民”承担了为以城市为主的工业化提供“原始积累”的任务,城乡虽被户籍制度割裂开
来,但又通过“低价农产品”的统购统销联系起来。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农村成为城市工业品的重要市场,但农产品已难以像以前那样供给城市,城乡之间的经济链条濒于断裂,农产品价格上不去,农民增收困难,农村发展缓慢,农村通过向城市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来维持城市第二、三产业发展的低成本。城市由原来从农村汲取“低价农产品”促进工业化,转变为从农村汲取“廉价劳动力”参与经济全球化,但其本质并未改变。和谐城市的实现首先应当破除城乡分离的制度性障碍,使城市反哺农村。
城市化应当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农业人口流动到城市中来;第二步是接受城市生活方式及具有城市人的心理状态。“人口城市化”仅仅是完成了城市化进程的第一步。农民进城之后如何让其“安其居,乐其业”成为和谐城市建设的焦点。农村单位土地人口承载量的降低,将促进农业的规模经营,缓解其对耕地、草原、林地、水域等的过度开发,区域生态环境好转了,城市生态的脆弱性也就迎刃而解了。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滞留在农村的农民分享城市化成果,也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3.2 城市化健康发展与和谐城市建设的基础保障
3.2.1理论研究
城市化涉及面广,需要多学科协同研究,由此深化并拓展中国城市化的理论范畴和应用领域,充实其研究方法,紧密结合国家、地区和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积极跟踪国内外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动向,以立足国内、接轨国际为目标,加快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化研究学科体系,尤其是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基于脆弱性的城市化发展规律十分重要。基于此,应加强对而以下几个关系的研究。
(1)政府与市场。中国城市化进程自始是基于经济理性,以经济增长和发展为目标的,简单地推进人口学和经济学意义上的城市化,不但未能有效发挥城市化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作用,反而激化了经济社会中的深层次矛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破坏性因素。“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交替伴随着城市化发展的各个阶段,公共物品经营和供给方式的“过度市场化”提高了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门槛和市民的生活成本,如公共医疗、教育、住房等,导致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在空间和质量上不均衡。鉴于此,中国城市化健康发展与和
谐城市建设关键是政府如何在发展理念、职能定位、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转型,发挥其监管市场、服务市场的职能。
(2)效率与公平。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效率与公平”涉及三个层面:其一,区域发展的效率与公平,体现在东中西部的差异上;其二,城乡发展的效率与公平,体现为城乡发展的“隔离”与城乡生产要素流动的不合理;其三,城市发展的效率与公平,体现在城市发展绩效未能公平合理地惠及弱势阶层上。“无公平的增长”是根本无法持续的,不能实现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更有甚者会威胁到社会稳定。因此,在城市化过程中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大问题。
(3)发展与保护。工业和人口高度集中的城市化地区,消耗了城市的大量物质和能量,排放出的大量废弃物远远超过了城市环境的自净能力,导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并影响周边地区,使城市化陷入生态困境,因此如何解决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与资源的压力,成为中国城市化发展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与环境恶化对应的是耕地的减少,城市外围基本上都是农田,城市空间扩张意味着农业用地的减少,1979年以来中国耕地资源不断减少,而1999年~2003年这四年间耕地减少的面积居然超过了前二十年耕地减少之和;如何理性和科学地解决城市发展与农田保护这一矛盾是中国未来巨大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使传统文化(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遭受冲击,城市发展趋于同质,城市个性与文脉缺失,城市历史文化失去连续性。更应注意的是,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外资,造成民营企业、民族品牌发展滞后。生态、粮食、文化及民族产业在快速城市化、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是否“安全”,采取什么发展模式以取得发展与保护的平衡,将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重大问题。
(4)经营与管治。城市经营的目标是增长导向或利润最大化,而非城市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城市管治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主要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认同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谋求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与认同之上的合作。内生模式和市民社会等主张内生性的城市发展动力,认为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源于市民社会,而不是流动资本或地方政府。目前,中国城市经营、企业化城市思想占据主流,且非政府组织、市民社会尚未完善,因此如何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约束不良的城市经营行为,并向“城市管治”转型以体现社会公平有待深入研究。
3.2.2城市政府
政府主导是推动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政府对土地流转、人口迁移、产业集聚与扩散甚至金融信贷等生产要素流动进行干预。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规模控制”的城市化战略已没有继续存在的意义,要发展什么规模的城市,应由市场及众多分散的行为主体的合力去决定,而不是由政府决定。政府真正应该和需要做的,一是破除垄断,消除限制要素自由流动的壁垒,并给予法律保障;二是切实解决城市问题,如城市贫困、教育、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构建和完善以促进要素集聚和解决城市问题并重的制度体系。
和谐城市建设有三个基本目标:一是经济产出的最大化;二是宜居性的最优化;三是生态环境的协调。简言之,和谐城市谋求“生产—生活—生态”三者之间的和谐,这需要涉及户籍、土地、就业、产业、规划、财税等一系列相关制度或体制的“系统性创新”,其中城市规划是核心,因为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的和谐最终需要落实到空间上。城市规划是科学而艺术地寻找城市和谐发展的“最优生产要素空间配置方案”的一套制度;一个经济上可行、制度上合理、社会上可接受的规划方案是其他公共干预手段落实的基础。
3.2.3 城市规划
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化改革和乡城迁移的宏大背景下,城市化蕴含着更深刻的社会内涵,产权变动与社会关系网络的重组带来利益与价值的激烈冲突。针对中国城市化的新形势与新问题,计划经济体制色彩仍很浓厚的城市规划制度亟待转型,还原其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的职能,更加关注公共利益和生态环境的维护,促进中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与城市的和谐。
针对政府主导的城市规划,应做到“两个公开”,一是市民社会(尤其是NGO) 对城市规划方案的质询,二是对政府财政预算的收支进行审计并公开;除此之外,城市规划还应做到“两个延展”,即向微观的社区规划转型以培育市民社会和实现市民自治,向宏观的区域规划转型以促使区域的健康发展。
<5> 比较郊区城市化、城市郊区化
——两者之间的关系
(1)城市郊区化与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化的两个不同阶段。城市郊区化是指在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受城市离心力的作用而导致的城市空间向郊区延伸,部分城市功能向郊区流动,城市周边的乡村性因素不断被城市性因素消解与替代
的过程;郊区城市化是指在城市集聚扩散力与乡村内生驱动力共同作用下,郊区乡村型社会地域组织向城市型社会地域组织演变的过程。
(2)城市郊区化与郊区城市化二者之间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一方面,由于生产活动在郊区的日益聚集所产生的规模效应与经济效益以及扩散到郊区的城市要素与郊区内生驱动力的有机结合会推动郊区城市化的进程;另一方面,随着郊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郊区吸引力的增强,必然会对城市人口及产业等产生较强的拉力作用,进而推动城市郊区化进程。
(3)城市郊区化与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阶段,是一种基于城市和地区经济不断发展、技术不断进步的主动发展。客观而言,目前我国的城市化还处于发展阶段,城市化的质量还相对较低,城市中心区的吸引凝聚力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因此,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城市郊区化”还不能算作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郊区化,而只是一种在政府积极干预下的被动式郊区化。
——对我国现阶段城市郊区化与郊区城市化格局并存思考
(1)准确把握我国城市郊区化和郊区城市化的发展特征。城市郊区化与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阶段。西方的城市郊区化出现于城市化发展速度达到相对稳定的发达阶段,此时,集中式的发展型城市化阶段已基本完成,城市中的高、中产阶级为摆脱诸多“城市病”的困扰、追求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开始向郊区迁移:首先是人口的郊区化,进而是工业的郊区化、基础设施的郊区化、商业的郊区化等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西方国家,与城市郊区化相伴随的往往是城市中心区的衰退。在我国,城市郊区化的基本动力并非源于城市集聚的规模不经济,而是源于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住房制度、旧城改造以及城市土地功能置换等渗透着强烈政府干预色彩的制度变更。客观而言,这不能算作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郊区化,而是一种在政府积极干预下的被动式郊区化,即在城市土地有偿使用的背景下,受土地级差的作用,导致城市中心区土地功能置换和大规模的旧城改造,由此出现了中心区工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污染较重的工业和人口被动地、有组织地外迁,而向心性很强的商业、金融业等第三产业仍集聚在城市的中心区。尽管目前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已表现出了城市病,但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存在的长期性,区域之间和各类要素流动具有较明显的非均衡性等原因,
城市中心区的吸引力、凝聚力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现阶段我国城市就呈现出郊区城市化与城市郊区化“两个过程”并存的现象。
通过上述对我国与西方国家城市化特征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城市郊区化与郊区城市化有着与西方城市化不同的背景和特征,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特征,是我国城郊型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前提和基础,这也决定了在城郊型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必须要从我国的现实国情、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并依此作出相应的对策,绝不能一味地追求西方国家的城市郊区化效应、盲目追求西方的城市郊区化模式。否则,必然会带来一系列难以克服的问题,造成城市规模的盲目扩张,导致我国的城市郊区化变味,影响城市的正常发展。
(2)统筹处理好与城市对接和融入城市的关系。
城郊村是受城市郊区化和郊区城市化的共同作用,在我国城乡二元体制下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本土化”的特殊现象。城郊村通常是指位于城乡结合部(城郊)、被城市建设用地所包围或纳入城市建设范围的农村聚落。与一般意义上的农村社区及城市社区相比较,城郊村是一种“乡村—城市”转型不完全的、具有“亦城亦村、非城非村”发展特征的地域实体。城郊村在社会经济方面表现出产业结构非农业化、从业人员多元化、经济管理二元化、生活方式市民化的特征;在文化上,城郊村体现着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二元特征;在环境风貌上,城郊村与周边城市环境也往往形成鲜明的反差。
从表层上看,城郊村存在的问题普遍表现在建设不规范、人居环境差、外来人口无序聚集、生态环境恶化、设施配套不完善及社会治安问题多等方面。从深层次分析,城郊村问题的产生是源于城市郊区化与郊区城市化互动过程中的利益调整体制转型,即国家、城市政府、城乡结合部基层组织、农民等多方利益调整的问题和个人转型、社会转型和经济转型的问题。由此来看,要从根本上解决城郊村发展中的问题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的过程,涉及法律的调整和新的制度规范的重构等深层次的内容。
城郊村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与一般意义上的农村相比较,由于其所处地域空间的特殊性———既是部分城市产业辐射的前沿地带,又是城乡社会变迁的交接区域,因而城郊村与城市之间是一种更直接的互动关系。在城市郊区化过程中,城郊村作为承接城市产业和人口的首当其冲的地域空间,受到城市强烈的带动与辐射,成为更容易城市化的地区。另一方面,随着城郊村的建设
和吸引力的增强,也必然会对城市人口及产业等产生较强的拉力作用,进而推动城市郊区化的进程。
从城市的发展规律来看,城市郊区化客观上要求郊区的发展必须符合城市的整体利益,因此,城郊型新农村建设规划必须要以体现城市总体目标为前提,实现与城市的对接。而城郊村的“近城”优势与其内生驱动力的共同作用会促使城郊村积极融于城市。不可否认,在城市郊区化对促进郊区城市化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与城市职能和人口向郊区迁移相伴而生的一些负面效应,比如耕地减少、劳动力过剩、生活方式的转变、文化的冲突等。而在郊区城市化过程中,城郊村农民往往基于追求城市生活的冲动,在没有或很少有任何社会保障的情况下,极易产生对已经进入小康生活的城市市民的挑衅和侵犯。可以说城郊村是一个角色对抗与利益冲突的敏感地带,这一现实决定了在城郊型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必须要统筹处理好与城市对接和融入城市的关系:统筹城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环境建设,统筹解决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打破城乡界线,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共同繁荣。
(3)强化政策措施体系规划,保障规划的实施。
政策体系是实施规划的具体手段,在城郊型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是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政策措施体系规划的制定应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针对城郊村自身的政策措施,针对城郊村与外部环境之间关系协调的政策措施。前者主要是依据城郊村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以化解矛盾,保证城郊村沿着良性的轨道发展,后者主要是协调城郊村与外部发展环境之间的关系。城郊型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的政策体系规划是一项复杂的内容,涉及城郊村发展、管理、建设等方方面面,比如关于建立农民 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妥善解决工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用地矛盾的问题,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的问题,改革户籍管理制度的问题,改革行政管理和社会事务管理体制的问题,建立健全法律规章的问题,等等。
<6> 城市化测算的主要因素
城市化水平即指城市化发展的程度, 对它的测定目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一种测算方法是采用城市地区的人口占全地区总人口的百分比。一般称这一测算方法为人口指标法。一般认为, 人口城市化基本上是经济发展, 尤其是工业化进程
的必然结果。目前中国国家公布的城市化水平异乎寻常地低于经济发展水平及工业化程度。低估实际城市化程度的一个重要原因: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滞后, 使国家统计的城市人口比重明显低于实际的人口城市化水平,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中国的城市化水平。由于国家公布的城市人口统计口径受限于户籍管理制度, 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统计口径有较大不同, 直接比较没有可比性。此外, 市镇的建制标准的多次发生变动、城镇人口统计的地域范围与城镇实体的地理界线不一致均导致国家公布的城市化水平明显低于实际的城市化水平。
我们定义城市化人口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主要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市建制的城市市区和经批准设立的建制的镇区人口, 也就是按国家统计局1999年发布的《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试行) 》计算的城市人口, 我们称之为显性城市化人口。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的城乡人口的划分即是按此《规定》来进行, 显然, 根据人口普查数据, 已将众多的、有些学者所定义的“隐性城镇人口”转化为显性城市化人口。另一部分是这些长期居住在城镇边缘的农业人口, 他们除了在户籍上不是城市户口, 从事直接服务城市生活的农业等活动外, 生活的其他方面几乎同城市非农业人口一样, 甚至同样享用各种市政设施, 也参与城市的经济社会活动, 是这个城市人口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近20年来的城市化进程中, 他们是最先被城市化的农业人口, 我们称之为“准城市化人口”。同时, 还包括在这些区域“棚户区”的流动人口。随着城市的发展, 城区建设不断向外扩张, 这样又将吸引大批的来此“淘金”的“农民工”。由于建设区设施落后, 部分“农民工”在此用简陋的建筑材料搭起窝棚茅舍, 或者租用当地居民简易住房, 安营扎寨, 形成暂时的“棚户区”, 他们为城市的建设、经济的发展作了巨大的贡献, 一旦工程结束, 又将奔赴新的“淘金”地, 具有极强的流动性。我们把这部分人口称为隐性城市化人口。显然, 城市化人口应该是显性城市化人口与隐性城市化人口之和, 但真正较为准确地测算隐性城市化人口的数量决非易事。
从城市化概念的内涵出发,归纳为4 个方面:
① 人口城市化类指标,主要反映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具体包括城镇人口比重,城镇人口规模,二、三产业就业人口,建成区人口密度;
② 经济城市化类指标,主要反映经济结构的非农化转变,具体包括人均 GDP ,人均工业总产值,二、三产业产值比重,二、三产业GDP 密度;
③ 土地城市化类指标,主要反映地域景观的变化过程,具体包括建成区面积、人均建成区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人均道路铺设面积;
④ 社会城市化类指标,主要反映生活方式的变化,具体包括人均用电
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万人拥有医生数、万人拥有床位数。
4个方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力求全面准确地反映城市化进程的综合水平 。
——城市化进程驱动因子的阶段演变特征
中国快速城市化的动力因子呈现多元化, 市场力是最主要的驱动力, 后面依次是内源力、行政力和外向力。其中,行政力是指由行政力量推动下的城市化,主要表现为政府通过资金投入、产业布局、工程项目等方式;市场力是指市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区域的生产要素、地域组合及其运行进行有效配置,经济市场化过程对城市化产生推动作用;外向力是指经济全球化现象中,外资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外部因素;内源力则指来源于基层的乡镇级政府或者农民自主推动的乡村城市化进程。
从阶段上看,市场力、外向力、行政力的影响呈上升趋势,而内源力的影响系数呈下降趋势。
(1) 外向力的影响系数表明,尽管世界已进入全球化时代,且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日益广泛和深远,但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仍主要是一个内生过程。 1990 年以来,全球化对当代人类变化产生了巨大影响,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成功加入WTO 组织,也必将推动和加速或影响中国经济发展及其格局,并引起区域城市化及空间结构重构过程,国家城市体系重构响应变化。全球化对城市化进程影响呈逐渐增强,但中国城市化进程仍然主要是内生过程(endogenous process) ,即主要依托内源性生产要素投入,国内的消费市场,以及自身的社会发展等因素构成中国城市化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同于日本和韩国,日韩的快速城市化,与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基于地缘政治格局和意识形态等因素,进行大规模直接投资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而我国独特的城市化进程载负着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包含着自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主要依靠勤劳朴实的中国人民的创造,中国大量廉价的低附加值的初级制造业,从某种意义上看,是中国养活了世界;而不是中国威胁了世界的粮食和经济安全。我们应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发展自己的城市化理论框架,在
实践中渐渐完善理论与制度体系。当然,随着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过程的加深,外资对中国的推动作用逐渐增强,金融危机等不确定性风险也在增加。以自力更生为主,发展外向型经济为辅,合力推动我国城市化快速健康发展。
(2) 市场力和行政力的影响系数变化表明,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城市化进程的核心内容之一,而政府的作用应加快由“计划主导”向“调控引导”的转变步伐。充分认识到并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培育和发展包括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产权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要坚决打破部门利益和区域利益造成的条块分割,加快统一市场化进程。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从竞争性领域退出或减少,避免对企业的直接干预,健全宏观调控政府主要具有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主要职能,按照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要求去纠正好 “错位”、“越位”和“缺位”问题,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归位。
(3) 内源力的持续下降表明,应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区域协调。改革开放早中期,中国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发展引起广泛的关注。自20 世纪末期开始了城市化规模道路的大讨论,学者大多强调小城镇具有土地利用、环境污染、效率低下等问题,应坚持大城市化战略或大中城市化道路。应该来说,基于效率优先原则在当时的条件下优先发展大中城市是基本合理的。但是时至今日,发展背景、基础条件等已有发生重要变化;小城镇是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联结城乡的桥梁,要走向空间正义:让城市化的增益惠及所有人。且小城镇发展的持续低迷会行政区域发展网络中的凹陷区,对区域要素流动产生阻滞效应。最适宜的战略选择应是走健康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道路。 具体来看,一是扩大城镇就业岗位来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二是促进城乡之间的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差异。最终通过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发展,提高农民和小城镇居民收入,农村社会稳定才有坚实的基础,工业才有广阔的市场,城乡关系才能协调,城市化才有持续动力。英国著名的城市地理学家
Peter Hall 也指出 “中国需要充分关注欠发达地区和农村的发展,关注区域平衡。”
<7> 传统平原农业区域城镇化发展缓慢的原因?如何改变?
——西部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城镇人口集聚度低。西部城镇空间分布较为分散,人口集聚度低。除了西南成渝地区和陕西关中地区和新疆的天山北坡地区城镇聚落分布相对集中以外,城市密度低于全国和东部地区。西部省会城市平均人口规模,低于东部与全国的平均水平;城市人口集聚度低,城镇规模效应不高,尤其是县城和建制镇的人口规模都偏少,不利于规模经济。
2、产业发展缓慢,吸纳劳动就业能力不足。西部第一产业比重高出全国 3个百分点,比东部地区高了7个百分点,二三产业比重近些年虽有较大幅上升,但与东部地区还有较大的差距。西部农业劳动力比东部农业从业人口比重高了23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了11个百分点。 2000年~2009年间, 西部劳动力转移力度明显滞后于东部劳动力的转移力度。
3. 城乡二元分割更明显。西部统筹发展的能力明显不足,以城带乡、以工哺农的能力弱小。西部城乡收入差距已扩大到处于高位状态。
4. 中心城市缺乏带动区域城镇化和经济发展的能力。西部地区虽已形成5 个重点区域,即成渝、关中、南(宁)贵(州)昆(明)、兰(州)银(川) 西(宁)和天山北坡地区,但区域范围较大,中心城市较弱,尚未形成具有较强集聚和辐射能力的经济核心区,大城市孤立发展,缺乏次级城市支撑,大城市的辐射力难以扩散到小城镇,从而影响整个经济的协调发展。
5. 内部城镇化发展不平衡。西部各省城镇化发展表现出明显不平衡,内部差异较大。从区域板块来说,西南地区起点低,但发展速度较快;西北地区起点较高, 但增长速度较慢。从西部各省来看,2009年,城镇化率最低的西藏与 最高的内蒙古城镇化水平间的差距高达34.5个百分点,与贵州的差距也为22.6个百分点。
——西部城镇化发展的思路
1. 走以城市群带动中小城镇群落的发展道路。
我国城镇化具有典型的“城市群”与“农村城镇化”二元型的城镇化发展特点。这一特点在西部城镇化进程中也渐为明显。随着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在全国各地掀起了构建城市群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目前,西部城市群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在西部重点打造成渝城市群、广西北部湾以及关中-天水三大城市群,成为拉动整个西部的三大增长极。此外,以乌昌一体化为核心乌鲁木齐都市圈和内蒙古呼包鄂城市群均已初见规模。城市
群是城镇体系的极点,在带动西部各省城镇发展中居于核心地位,但因西部地区地域面积过大,仅靠一个中心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极为有限,坚持“以线穿点,以点带面”的城市化发展原则,构建完善的城市等级规模结构体系和基础设施网络化体系应重点提升若干个区域中心城市的竞争力,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带动周边小城市及县城的发展,形成次级城镇群落,最终带动区域的发展。
2. 以国家和市场双重手段为主导推动。
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以及广西北部湾等城市群已具备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并获得了国家优惠政策,可更多地借助于市场力量和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禀赋条件来推动城市圈的发展。南疆、青藏高原东缘、武陵、乌蒙、滇西边境、秦巴山-六盘山等地区,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是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确定的开展集中连片重点扶贫开发地区,应更多依靠国家力量的驱动。一方面,加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政策扶持,加强城镇基础设施的投入和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当地居民生产和生活环境,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地的区域特色优势、比较优势和旅游文化资源优势,变“输血”式的救济式扶贫为“造血”式的开发扶贫,以促进就业、增加收入、改善民生、加快发展为着力点,使居民跳出贫困恶性循环的怪圈。第三,经济的发展要严格的符合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对于生态脆弱、资源环境承载力较低的限制开发区或禁止开发地区,要适时的引导人口和产业进行有序转移。
3. “城市化”与“逆城市化”同时并存的发展模式。
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规模效益递减,人口向小城镇扩散的形式。西部地区总体城镇化水平较低,还处于加速城镇化时期,应以人口和各类生产要素向城市集中的“城市化”模式为主,不提倡大力发展以建制镇为主的小城镇。但对于维护国家边疆安全的、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的边境地区,可实行“逆城市化” 即依赖国家提供公共安全职能来发展小城镇,建设环境优美 、设施齐全的宜居型城镇,以此吸引更多人口,实现“驻城维稳”。
4. 以新型开放战略加快边境城镇带的发展。
近年来,西部地区的沿边优势开始显现。广西、云南和东盟各国间的诸国的双边贸易呈现迅猛的发展势头,新疆与中亚各国的往来也极为密切。可在云南的瑞丽、畹町,广西的东兴,新疆的霍尔果斯、喀什,内蒙古的满洲里,广
西的凭祥等边境口岸城市,整合现有资源,建立高度开放、灵活、优惠的“边境经济特区”,进行沿边开放试验,支持在条件成熟的地区设立跨境经济合作区。通过欧亚大陆桥实现与中亚乃至东中欧地区的贸易交流和经济协作,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为契机,以广西北部湾地区为前沿,推动湄公河次区域协作,并通过泛珠三角协作实现与我国港澳乃至东南亚国家的对外开放;以内蒙古为前沿,推动内外蒙、俄罗斯在资源、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对接流动,加大与东北亚地区的开发开放合作。
5. 引导人口合理集聚。一是引导人口向大中小城市和县城转移。对于生态脆弱,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可实行异地城镇化,实行生态移民。对于生态条件较好、水资源丰富、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加快人口集聚速度,将小城镇逐渐发展成为 中 小 城 市。二 是 积 极 探 索 县(市)、乡(镇)两级行政区划的改革,合理确定乡镇合并和撤乡建镇的速度和规模,并合理规划工业园区建设,引导“农民入城、工业入园”,大力推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农村宅基地整理力度,为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三是加快西部地区的户籍制度改革。系统建立土地、住房、社保、就业、教育、卫生支撑保障机制,逐步消除城乡户籍待遇差距,促进城乡户籍制度融合,从根本上加快城镇化发展。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实现城乡社会保障的一体化。
<8> 如何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发展道路问题?
——中国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意义
1. 城镇化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
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地区的转移,提高中国的城镇化率,是中国全面进人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城镇化进程对解决中国的人口问题至关重要。城镇化是解决日益严重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唯一出路。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顺利进行,需要将滞留在农村的大量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
二、三产业,摆脱目前严重失调的人口城乡分布格局对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制约。
2. 城镇化有利于解决生态退化问题
造成生态退化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要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在中国西部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落后的生活方式,造成了人们对土地、草原、
林地等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加剧了生态退化。在生态脆弱区减少居住人口,依靠自然的力量恢复生态是最有效的方式。而城镇化为生态移民提供了条件。中国因众多的人口集中在农村地区所带来的对自然资源的过大压力以及大量乡镇企业所造成的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城镇化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更为明显。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进行和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数量会不断减少,农民人均收人会不断提高,对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压力也会随之降低,为生态退化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利条件。
3. 城镇化是提升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根本出路
作为一个需要迅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中大国,中国需要保持持续稳定的较高经济增长率。城市作为一种伴随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人类聚落形态,具 有经济上的集聚功能和扩散功能,能够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城市规模越大,功能越齐全,其辐射范围就越广。斯蒂格利茨曾预言,影响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件大事是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和中国的城镇化。实践表明,中国的城镇化率每增加1%,就可拉动当年国内生产总值1%一2%。由此可见,城镇化已经成为决定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不加快城镇化进程,就难以实现农村经济的现代化,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就难以跃上一个新台阶。
——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目前中国城镇化进程正处在一个“**”和空间扩展失控状态。之所以称之为“**”,是指这一发展态势超出了正常的城镇化轨道,出现了“**”。判定这一“**”态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 城镇化速度虚高,特别是“土地城镇化”速度太快
主要问题出在“土地城镇化”的速度太快,大大快于人口城镇化的速度。农民的土地被城镇化了,而农民及其家属却未被城镇化。另外,43%的城镇化率还包括了一些城镇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扩大辖区面积而带来的结果。但这些“城镇区域”的产业结构并未转型,缺乏产业支撑力,也基本上没有城镇的基础设施供应,实际上仍然是农村。
2. 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水平及就业岗位增加不能适应如此冒进式的城镇化 我国城镇化进程需要与产业结构及其转型的进程相适应。我国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第一产业仍然占45%。这说明我国工业化程度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实现产业结构根本转型是很长的过程。我国目前具有庞大的基础原材
料产业,但依靠这些产业的扩张来增加吸引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空间已经不大。城镇化和就业人口的增加越来越依赖第三产业的发展。但是,由于人口基数特别大,城镇化率平均每年增长一个百分点,就要求增加800~1000 万个就业岗位。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也无法持续提供这个就业岗位规模的大部分。近年来,我国城市就业问题突出,表明城镇化速度和规模超出了产业发展及其规模的支撑能力。另外,经济全球化作为推动城镇化过程的作用力也将会逐步减弱,也就是说,外部市场对于城镇化的作用会下降。
3. 对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乃至破坏
城市,要求大规模电力和优质能源供应以及大型的集中型的水源供应。人均耗能、人均用水以及集中产生的垃圾量要比农村大得多。我国的资源和环境基础难以支撑冒进式城镇化和空间蔓延式的大扩张。近十年来,各级政府在城市基础设施方面(包括供排水、环保等)的投资逐年增加,缺口并没有相应缩小。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我国城镇化的速度过快,背离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4. 国内外经验对比
从20% 到40% 的城镇化率,经历的时间:英国120 年,法国100 年,德国80 年,美国40 年,前苏联30 年,日本30 年,我国是22 年。1997 年,世界高收入国家包括美国和日本的城镇化率为75%~80%(但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人口远高于这个比例)。根据国情、城镇化人口总量以及产业支撑等分析判断,我国是没有条件大大超过这样的速度目标。西方国家城市建设与农村改造是一个比较漫长的工业化过程,同时也是依靠掠夺殖民地国家人民的财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而起家的。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则主要依靠自力更生。在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总人口规模小。我国现阶段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的城镇化率所要求创造的就业岗位比发达国家相应进程中要求的高出5~10 倍乃至更多。
——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发展路径
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总结中国城镇化的实践经验,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城镇化发展一般规律,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 与中国人口多耕地少的基本国情相适应,以功能互补的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 以集约利用为导向,实现资源环
境可持续发展; 以城乡统筹为主线,实现与农村现代化同步发展; 以区域主体功能为基础,实现适应不同区域特点的多元化发展; 提高各级城市和城镇的承载能力,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和城镇的转移,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形成资源节约、生态良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
(一) 切实促进人口城镇化
城镇化的本质内涵是实现人口由乡村向城镇的转移,城镇化的最终目的是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因此,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的城镇化,城镇化政 策的核心也应是促进人口的城镇化。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分类引导原则,有两类农村人口应转变为城镇人口并享有城市人口应有的权利,一是在城市已有稳定职业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及他们的家属; 二是因城市建设征地失去承包地的农民。对于前者,按照有关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将其纳人城镇户口和享有当地居民的权利的问题并不突出。而对于后者则难度相对较大。主要在于人口数量多,对于这部分人口,应针对不同情况,将社会保险与生活保障有机结合,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居民。此外,对于数量众多而只在统计意义上属于城镇人口的农民工,需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增加地方政府对于农民工的公共管理责任和服务职能,提高其在城市的生活质量。与此同时,增加农民在县域内的非农就业机会,引导部分农民工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转移并定居。
(二) 引导城市和城镇集约发展
中国土地综合利用程度与发达国家的城市比较,属于中高密度类型。但是在中观和微观层面看,土地的粗放利用仍较普遍。近20年来,美、英等国学者提出“精明增长”和“紧凑城市”的理论,值得中国重视借鉴。中国也应把确定城市各种合理的建设密度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在城市规划和管理方面强调紧凑、集中、高效的发展模式,充分挖掘现有城市用地的潜力,加强对现有社区的改建和对现有设施的充分利用,促进城市从外延式扩大占地规模向内涵式提高城市容积水平转变,引导城市集约化发展,形成紧凑、高效的城镇用地格局。
一是适度降低中国现行的城镇综合用地总体标准,适当提高土地利用强
度,并根据不同区域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制定具体的控制标准。
二是实施引导城市集约化发展的公共政策。从政策上鼓励走城市用地内涵式挖潜的发展道路。鼓励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并大力加强地下人防工程利用,提高城市建设用地的利用率。
三是推进土地市场化进程,优化配置土地资源,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老城区焕发新活力。完善现行城镇用地制度,严格推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制度,形成由市场决定土地价格的机制,让价格真正反映土地的稀缺程度和成本。
四是严格控制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建设用地。小城市和小城镇由于地价低,容易出现土地粗放利用问题。可通过规划进行控制,凡未编制规划和规划未依 法批准的城市和城镇禁止非农占地,以确保全国范围内的土地集约利用。
(三) 促进城市群健康发展
《“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以城市群作为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城市群以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为中心,通过经济集聚和扩散作用,带动周边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共同形成统一的生产和流通网络。在城市群地区,通过生产要素在城市群地区不同规模城市之间的流动和配置,促进城乡交流和优势互补。城市 群是一种高效配置经济资源并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空间组织形式。发展城市群可有效遏止相邻城市间对经济要素的激烈竞争,城市之间形成合理的功能分工,避免出现大城市过大,小城市过小的“马太效应”。目前应着力促进已初步形成的10大城市群的健康发展。
一是进一步优化其空间布局。合理疏散核心城市的部分职能,引导和促进周边城市以及整个区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逐步形成合理有序的 城镇空间结构。借鉴国外经验,提倡城乡相间的空间发展格局。在加强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产业和城镇密集带的同时,充分利用已有河流、林带等生态廊道以 及公共绿地、防护林、自然和人工水体,构建结构完善、功能强大的生态网络,保留足够自然生态空间,提高宜居性。
二是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城市群中不同规模城市、城镇之间产业分工,增强城市群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内部结构合理、空间组织有序、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区域产业体系。
三是突破行政区界限,探讨城市群管治的体制和机制。通过建立城市群的协调机构,研究制定统一的区域政策,组织开展区域合作,形成协调对接机制,提高城市群区域的综合管理水平。
(四) 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城镇化空间格局
城镇化是落实空间开发战略布局的重要环节。中国未来区域发展和布局将按照主体功能区来组织,这就要求结合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合理组织中国城镇 发展的空间格局。
在全国城市空间布局上要以国家中心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组织区域经济活动,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的四条经济 带(沿海、长江、陇海兰新线、京广京哈线) 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发展轴线,在这四条发展轴线上分布有100座城市,所有直辖市、半数以上的省会城市、十大城市群也都分布在这四条发展轴线上。通过集中发展、集群发展、集约发展,将能吸纳和承载更多的人口,经济规模也会快速增长。通过培育具有国家战略意义和辐射带动作用的增长极,形成新的区域中心城市,带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对限制开发地区,采取“据点”发展模式,以做强中心城市为重点,实行“内聚外迁”的城市发展与人口政策,加快人口空间集中化进程。重点发展现有城市、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成为本地区集聚经济、人口和提供公共服务的中心。对禁止开发她区,结合国家出台的就业培训、转移指导、对口支援移民、生态移民等相关政策,以多种方式大力推动人口迁出。
(五) 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客观上要求有效发挥政府和市场对城镇化的调节作用,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和相关政策建设,切实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
为推进资源节约型城镇化发展,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要从当地地理条件出发,充分论证能源、水土资源对城市布局、功能分区及空间拓展等方面的影响,以此确定适宜的城镇规模和城市功能。要明确规划实施的主体和责任,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和约束力,城市规划要以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规划为基本依据。完善法律、法规,依法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规划实施中的偏差,保证规划全面实施。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引导城市发展的规模、速度、节奏,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同时,加大对于城市间
和城镇间生态空间的管制,加强对生态园区和生态廊道的保护,有效发挥其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维持生物多样性和提高城市宜居性方面的作用,形成城市发展中的生态安全格局。加强城市发展中的节能降耗工作,减少城市中废弃物排放量。加强城市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城市工业垃圾、生活垃圾的综合利用水平和回收处理水平。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协调,改变目前部门分割、各自为政所带来的城市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和低效运行的问题,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
(六) 进一步加快体制创新
从“十五”计划提出加快城镇化进程以来,户籍制度、土地制度、财税和投融资体制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等成为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创新重点领域。适应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要求,需要在上述领域加快综合配套改革的力度,以形成完整的、体系化的制度基础。
目前出现的城镇化过程中用地不集约的问题,有着深层次的制度原因,需要通过土地、财税、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的综合改革加以解决,才能达到“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目的。
在户籍制度改革方面,抓紧研究建立有序的准入制,进一步放开门槛,完善公安部颁布的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为基本条件的户口迁移条件准人制,允许符合具有可靠职业和稳定收人的外来人口在经常居住地落户,引导流动人口融人当地社会。鼓励家庭移民,家庭中凡有一人在城镇有固定职业者,允许其家庭成员落户。
在住房制度方面,多层面完善外来人口的住房保障制度。制定解决外来务工人员住房问题的长期政策,参照城市住房公积金制度,制定并实行外来务工 人员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建立公积金账户的外来务工人员允许其以公积金购房和支付房租; 建设一批低标准的廉租房,向包括外来人口在内的无力购房的低收 人群体出租。
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主要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和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可转移问题。逐步创造条件,实现社保账户全国性可转移。在流动人员个人养老保 险帐户的可转移问题上应加快在农民工输人和输出大省之间进行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的对接试点工作,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向全国推广。除对农村人口流人
的城市政府增加投人外,对于目前在一些地区出现的“双放弃”(放弃承包权和宅基地) 换社保的做法,进行总结和研究,在完善测算标准和程序的基础上,在全国推行宅基地、承包地换社保的政策。
<9> 郊区化与逆城市化现象
郊区化与逆城市化是两个概念, 郊区化(Sub-urbanisation) 是指城市中心的人们迁移到郊区去居住。郊区化的理念最先出现于 18 世纪的伦敦, 此后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人口的郊区化, 第二阶段是制造业的郊区化, 第三阶段是零售业的郊区化, 第四阶段是写字楼的郊区化。
逆城市化(counter- urbanization) 强调的是随着后工业化的来临, 人口在从大都市区流向非大都市区的同时, 也在大都市区内部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流动。美国经济地理学界权威学者布赖恩·J.L. 贝里在 70 年代中期时就敏感地注意到了大都市发展开始趋缓的现象。及至 1980 年, 美国十年一度的人口统计结果显示: 70 年代美国非大都市区人口增长率超过大都市区人口增长率, 恰在此期间, 西方其他发达国家也程度不同地出现了大城市发展迟滞的现象, 由此, “逆城市化”一时间成为学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正如城市化与都市化有着本质区别, 郊区化与逆城市化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都市化进程, 是指以‘国际化大都市’与‘世界级都市群’为中心的城市化进程。它是城市化的升级版本与当代形态。”从这个角度来说, 逆城市化是郊区化的升级版本, 它不仅包括了资源从城市核心区向郊区流动, 也包括了资源从大都市向中小城市、农村地区流动。
——郊区化与逆城市化在中国初露端倪
“城市化”与“都市化”同步到来, 使得郊区化与逆城市化趋势也交织出 现, 错综复杂。
(一) 产业结构调整
中国的城市化率在 2006 年已经达到了 43.9%以上, 这意味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 而产业结构调整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所以国家在十五和十一五规划中都强调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 中国大中型城市也都积极响应, 认真落实, 于是出现了工业郊区化、逆城市化发展的态势。最近珠三角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量迁往西部、越南等不发达地区的逆城市化现象, 正是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的大手笔。
(二)日益严重的城市病
所谓城市病,是指人口过于向大城市集中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北
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原本是中国经济最发达、资源最集中的地方,但城市居民的生活舒适度却似乎在下降。城市病已经严重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甚至有的观点认为,我国已经进入城市病的集中爆发期。城市病是世界性 的难题,发达国家已经走过不少弯路,我国应该看到这点,避免这些弯路。
改革开放以来 , 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 , 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发展过程中 , 也出现了一些现实问题,诸如一味追求经济指标,忽视城市功能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一些“超大城市”人口增长过快,导致“过度城市化”;等等。以至于与之相关的制度安排、住房、子女入学、就业等配套措施不能同步到位,这些问题都使得一部分人迁移到生态环境较好、基础设施相对具有比较优势的周边地区。
(三) 老龄化社会到来
社会老龄化在本世纪也将成为郊区化与逆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21 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在政府与市场合力作用下, 郊区养老、异地养老必将成为重要的养老模式, 老年人的郊区化与逆城市化流动也随之发生。
(四) 农民工回流
目前中国有 2.1 亿农民工, 这些中国农民工的数量, 已超过了传统上由城镇居民构成的产业工人数量, 使中国产业工人队伍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农民工已成为中国产业大军的主力。却存在着不太合时宜的回流现象。而且回流人数还有逐步增长的趋势。农民工回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政策、制度方面的因素, 也有经济、文化方面的因素。大量农民工的回流不仅造成了都城群地区的用工荒, 同时也加剧了逆城市化进程。
——郊区化与逆城市化是中国都市群发展的助推器
(一) 郊区化与逆城市化调整了产业结构
由于城市化是不断地聚集资源和壮大产业的过程, 城市空间的容纳力终会接近饱和, 新的资源和产业要挤进大城市, 而城市空间有限, 在这种情况下, 曾经优质的资源、优势的产业可能异化为城市累赘, 这时吐故纳新是必然的选择, 也就是创造“向心与离心”对流的条件。这里的“离心”就是郊区化与逆
城市化。通过这种途径, 城市中心与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周边的地区也获得较多的发展机会。上海、广州等大都市也出现了这种趋势, 郊区化与逆城市化已经成为都市产业调整的主要模式。
(二) 郊区化与逆城市化改变了空间格局
改革开发以来, 中国的城市化和都市化进程以锐不可当的趋势出现, 传统的城市格局被破坏, 新的格局缺乏科学规划, 混乱而无序, 造成了大都市中市民生存环境极度恶劣。而郊区化与逆城市化使大规模的人口流向广阔的空间, 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存条件, 同时也极大的改变了都市格局, 由无序混乱的空间组织形式转变为多中心的同心圆格局, 改变传统的摊大饼式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 改善了居民的生存环境, 塑造了良好的都市形象,使得都市更加美好宜居。
( 三) 郊区化与逆城市化是中国都市群形成的重要模式
虽然中国的城市化与都市化进程只有几十年的时间, 但已经完成了西方国家用上百年完成的历程, 并且形成了三大都市群。它们分别是环渤海都市群、长三角都市群和珠三角都市群。这三大都市群的形成各有其内在的动力, 例如珠三角是源动力推动为主的内生发展模式, 长三角是外生动力为主的体制拉动模式。这是都市群动力发展模式。而从空间发展模式上来看, 郊区化与逆城市化无疑是中国都市群形成的重要模式。长三角地区一直是我国城镇比较密集的地区, 特别进入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设立了大量的吸纳工业集聚的经济开发区, 多数开发区的规模超过了原城镇建成区, 这些开发区或在城镇的边缘布局, 或依托城镇对外交通通道形成组团或新城, 经济开发区往往成为城镇的新增长空间和扩张牵引方向, 城镇实体地域的快速城市化极大地推动了区域城镇群体形态的演化, 尤为明显地表现在沿交通线的各级经济开发区在快速扩张中相互粘合, 最终形成了“一核两翼”的长三角都市群。
从全国的角度来说, 是向心力使得大量的资源向都市群聚集; 而从区域的角度而言, 正是离心力完成了区域结构调整, 使得都市群连绵成片, 郊区化与逆城市化正是离心力作用的外在表现。简而言之, 向心力与离心力共同作用, 形成了中国的大都市群, 而郊区化与逆城市化是大都市形成的重要模式。
但是现在中国许多大都市的郊区出现了无序、粗放的发展, 有高素质的现代品味的度假区、现代休闲场所、现代洋房, 有现代科技产业园区、大学城, 也有拥挤不堪、脏、乱、差的“贫民窟”, 有都市白领、中产阶级的“富人区”,
也有城市乡村的“穷人区”。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 要从大都市区的观念出发, 统一规划, 有序开发, 编制大都市城镇体系规划、大都市区总体规划与战略规划、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等新的规划, 实现对热点空间布局与发展的有效指导, 并建立统一的规划管理体制以保证规划的实施。城市规划和管理要从适应城市以向心集聚为主的发展模式转变到当前的郊区化发展模式上来, 要以更宽广的视角把人口、产业从中心的迁出和在郊区的迁入结合起来, 要把旧城的人口、产业外迁与旧城改造、功能置换结合起来, 要把中心向郊区的迁入、外地和远郊向郊区的迁入及郊区自身的发展结合起来。
第二, 要从郊区城镇化的概念出发, 建设多中心的大都市网络城市。我国的许多大都市建设了新的产业空间, 如高新开发区, 但并没有与城市发展结合起来, 许多地方仅为一个特区, 这种城市的“孤岛”人为的把郊区化与城市化隔断了, 使其难以承担起独立的城市功能。大都市郊区化的核心是要建立更适应于人居环境的新城市, 走郊区城镇化的道路。可以新的产业空间作为依托, 实现由“特区”向城区的转化, 实现与中心市区的有机结合。
第三, 要充分发挥政府在郊区化中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的重要职能是规划、引导及提供公共产品, 是职能转变。
9>8>7>6>5>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