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地质灾害-地震
《地质灾害-地震》说课稿
巴中市第五中学 张少平
(一) 教材分析
1、内容安排: 本节是高中地理(必修)上册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中第六节的内容。自然环境在为人类生存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和广阔的生存空间的同时,又有一系列的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自然资源及气象灾害后而编排的,也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之一。
2、地位和作用: 自然灾害多数是地理环境演化过程中的正常事件, 但却是阻碍人类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自然因素之一。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日趋严重的地质灾害直接危害着人民的生命财产, 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使学生对地震灾害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对于人类生产活动, 进行防灾减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是" 学习对学生终身有用的地理" 的具体体现。
3、课时安排:1课时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大纲要求及热点问题的重要性, 结合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要求, 联系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 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2
3、 分布。
4、 地震灾害的重要意义。
5、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把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即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地震灾害的发生,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观念;大力提倡每个中学生应成为一个富有爱心的公民, 让每位受难同胞都应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地震有关的基础知识是认识、理解地震灾害成因的基础; 学生在学习中如果能抓住地震灾害的成灾原因,也就把握了地震灾害知识点的要领; 在现实生活中, 许多人将震级、烈度含糊不清,对地震产生的影响发生误解;同时汶川大地震中许多人缺乏防灾、减灾意识,没有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为此确定以下重难点内容: 教学重点
1、有关地震的基础知识。
2、地震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御。
3、我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
教学难点
1、震级与烈度的区别。
2、地震的成因。
3、培养防灾减灾的意识并转化为自觉行动。
通过地震灾害的分析,归纳总结出地震灾害的基本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地震灾害的一般规律;教学重难点通过播放视频资料和幻灯片、师生的互动、学生的积极讨论及综合分析来突破;教学时要密切联系理论知识,将积极讨论总结的切实可行的防灾、减灾方法应用到今后的实践中去。把突破中重难点的过程当成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的过程,当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的过程,从而全面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四) 教学方法
2008年是自然灾害多发之年,汶川大地震对我们的影响时间较长,学生已有直观感受,为此采用如下教学法:
(1)直观演示法:地震灾害的形成、分布等比较抽象, 利用资料图片进行演示, 可使学生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 激发学生的兴趣,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有利于重点和难点的突破。
(2)谈话法:构建师生之间和谐宽松的教学气氛, 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学生愉快学习。
(3)归纳法; 通过对分散的知识进行整理、疏导, 有利于已学知识系统化。
(五) 学法: 自学法、综合分析法、讨论法
在学习地质灾害之前, 我们就要求学生搜集整理世界上其它国家和中国有关的地震资料及一些基础知识;综合分析地震带的分布;给出假设情景讨论在地震发生的前后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和开展自救, 进而达到形成合理的防灾抗灾意识。 这种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六)教学流程安排
1、总体构思
2、教学步骤
第一环节-课题引入 (5分钟), 播放有关汶川大地震的图片和朗诵诗-《汶川,请不要哭泣》,通过情景创设,使学生很快进入课堂教学情景。 第二环节- 内容探究 (30分钟) 首先讲述国内外有关地震的一些传说,激发学生对地震知识的探索欲望。那它是如何形成的呢?于是我通过播放地震成因的幻灯片片段、演示地震构造示意图, 使学生形象地理解地震的成因、地震构造的有关概念,重点区分震源与震中、震级与烈度。地球上哪些地方会发生地震呢?接着我展示出六大板块示意图、世界地震带分布图、我国主要地震带、龙门山地震带,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到世界地震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为什么会这
样分布,中国有哪些地震带,顺利地理解为什么会在龙门山一带发生如此巨大的汶川地震。中国的地震发生的情况是怎样的呢?于是我又通过补充资料、观看汶川大地震纪实片段, 顺利地使学生理解了中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再结合学生的切身感受, 展示出至今最大的智利大地震,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到地震会造成巨大危害, 而且还可将危害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类;并能形成地震灾害具有分布广、危害大、突发性强的特点。
面对危害巨大的地震灾害,从古至今人类都在不断寻求对地震的监测, 总结出震前会有许多现象异常,我通过展示图片和资料来说明。地震前后我们应该怎样防御和如何及时开展正确的自救方法呢,为了解决这个难点问题,我提出探究性题目,假设情景,因势利导,把问题交给学生;通过讨论,学生们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给与积极评价,与学生共同归纳总结出合理的切实可行的防灾、避灾方法, 把师生之间的互动推向高潮, 既突出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主体地位, 也使教学难点悄然得以突破。地震危害之大,影响之严重,与其它地质灾害有联系吗?为此我用图片资料展示地震会导致滑坡、泥石流、雪崩和堰塞湖等灾害的发生, 形象地说明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着关联性, 为后面学习的内容做铺垫, 发挥承前启后的作用。 第三环节-内容探究之后,教师点化重难点内容;并倡议每一位学生心系灾区,为灾区的同胞再献一点爱心;做课堂小结(1.5分钟) 。 第四环节-为使学生所学知识具有稳定性,并使知识顺利迁移,在本节课上安排如下练习 ,进行巩固。(3.5分钟)
板书的直观性、全面性和系统性较强,在黑板上保留的时间较长,对学生视觉的刺激作用明显, 有利于对本节知识的系统了解;为此特设计如下板书
地质灾害-地震
有关概念(震中、震源、震级、烈度)
地震地震带
危害
监测和预防
范文二:地质灾害-地震简介
1. 地震earthquake:地球内部某些部分在力的作用下突然
急剧运动而破裂,产生地震波,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振动的现
象。地震按成因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诱发地震;按震源深度
可划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按震中距的不同可将地震
划分为地方震、近震、远震;按震级大小划分无感地震和有感地震,
或是微震、弱震、中强震、大地震;按造成的破坏性程度分破坏性地
震和严重破坏性地震。描述地震的基本参数包括发震时刻、震中位
置、震级、震源深度。其中时间、地点、震级亦为表述一次地震的三
要素。时间参数称为发震时刻,除年、月、日外应记下时、分、秒;
地点参数是震中经纬度和震源深度,经纬度通常以度或度、分表示,
震源深度通常以千米数表示;地震的强度参数就是震级,一般记到小
数点后一位。
2. 地震序列earthquake sequence:一定地区内地震的发生
按时间顺序排列则形成一个地震序列。在地震活动性研究中,地震序
列的分析通常在一个地震活跃期内进行。某一地点发生强烈地震后,
则可把该地先后发生的各次地震合称一个地震序列。地震序列一般可
划分为:主震,地震系列中最大的一次地震(一般释放的能量占全系
列的90%以上);前震,主震前的一系列小地震;余震,主震后的一系列地震。地震序列的类型包括:主震型,有突出主震的地震序列;
震群型,没有突出的主震,主要能量通过多次震级相近的地震释放出
来,常有几个较大的地震接连发生,最大地震的能量一般不超过全序
列的80%;孤立型,只有极少前震或余震,地震能量基本上通过主
震一次释放出来。
3. 地应力ground stress: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在它的内部同时产生一个与此外力相对抗的力,这就是内力。单位面积上的
内力叫做应力。地球在不停地运动变化,从而其内部产生巨大的力,
这种出现在地壳中的应力叫做地应力。
4. 活动断层active fault:指第四纪期间,尤其是距今10万
年来有过活动,今后仍可能活动的断层。活动断层的规模可大到板块
边界,也可小到仅几十公里长。绝大多数强震震中分布于活动断层带
内,全球两大地震带是活动的板块边界大断层带;世界上著名的破坏
性地震所产生的地表新断层与原来存在的断层走向一致或完全重
合;在许多活动断层上都发现了古地震(指有仪器记录以前的地震)
及其重复现象,说明地震也是沿断层分布的;大多数强震的极震区和
等震线的延长方向和当地断层走向一致;从震源力学分析(震源机制)
可知,震源错动面大部分和地表断层一致。可见,地震带与活动断层
有着成因上的密切联系。因此可通过地震带发现和研究活动断层带,
而活动断层带的存在和断层作用又是产生地震和地震成带分布的根
本原因。
5. 地震前兆earthquake precursor:地震前,在自然界发生的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我们称之为地震前兆,它包括微观前兆和
宏观前兆两大类。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的地震前兆称为地震的宏观
前兆,简称宏观前兆。比较常见的有井水陡涨陡落、变色变昧、翻花
冒泡、温度升降、泉水流量的突然变化、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动物
的习性异常,临震前的地声和地光等。人的感官无法觉察,只有用专
门的仪器才能测量到的地震前兆称为地震的微观前兆,简称微观前
兆。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常见的地震前兆现象有:地震活动异常,地震波速度变化,地壳变形,地下水异常变化,地下水中氡气含量或其
它化学成分的变化,地应力变化,地电变化,地磁变化,重力异常等。
6.
7. 地光earth light:指地面或低空的自然发光现象,从成因上讲是地壳运动造成的。地光多伴随地震、山崩、滑坡、塌陷或喷沙
冒水、喷气等自然现象同时出现,常沿断裂带或一个区域作有规律的
迁移,与其他宏观微观异常同步,且受地质条件及地表和大气状态控
制,能对人或动、植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按其成因大体可分三类:
岩石摩擦、破裂、振动撞击发光;地下活泼易燃易电离气体冲出后氧
化燃烧或从高能状态恢复到低能稳定状态时释放出能量而发光;从地
下喷出的气体强化低空大气静电场达一定程度或在外因触发下造成
各种发光现象。为和高空的极光等发光现象相区别,故将这些发光现
象统称为地光。
8. 地声earth noise:指地下发出的声音。地声是地下岩石的结构、构造及其所含的液体、气体运动变化的结果,有相当大部分
地声是临震征兆。这些声音主要表现为:狂风怒吼声或山洪咆哮声,
兵戈砰砰声,马达轰鸣声,响雷声或闷雷声,履带拖拉机、坦克开动
时的吼叫声,撕布声等等。由于声源介质、能量、传播介质、距离,
人的经历,精神状态各不相同,再加上不同地形地物的反射折射等因
素,人们描述地声时各具特色。掌握地声知识就有可能对地震起到较
好的预报预防效果。
9. 震源seismic focus: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振动的地
方,即地震震动的发源处称为震源。
10. 震中epicenter:地面上正对着震源的地方称为震中
11. 震中距epicentral distance: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距
离称为震中距。
12. 震源深度focal depth:从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叫震源
深度。根据震源深度的不同,地震可以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
源地震。
13. 地震波earthquake wave:是震源释放的能量波,地面出
现的各种破坏现象都是地震波冲击造成的,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
纵波是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你推我、我推它,由直线形式向四周传播
的,速度较快,对地面的振动是上下颠动;横波是像水波一样向四周
传播,速度较纵波慢,对地面的振动是左右摇晃,所以地震时人们首
先感到的是上下颠动的纵波,几秒钟后才感到左右摇晃的横波。
14. 震级magnitude:震级是表示地震强度大小的度量,它与
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它是根据地震仪记录到的最大振幅,并考虑
到地震波随着距离和深度的衰减情况而得来的。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
级,地震越大,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标准,最先是由美
国地震学家里克特提出来的,所以又称“里氏震级”。根据震级的不
同,可划分为微震、有感地震、破坏性地震、大地震。
15. 烈度intensity:地震对地面所造成的破坏或影响的程度用
地震烈度表示。烈度是根据人的感觉、室内设施的反应、建筑物的破
坏程度以及地面的破坏现象等综合评定的,它的单位是“度”。地震烈度的大小,与地震大小、震源深浅、离震中远近、当地工程地质条件
等因素有关。因此,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却是根据各地遭
受破坏的程度和人为感觉的不同而不同。一般说来,烈度大小与距震
中的远近成反比,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反之烈度愈小。用来划分
地震烈度标准的是地震烈度表,我国现行的《中国地震烈度表》,把
地震烈度分为12度,5度以上才会造成破坏。
16. 诱发地震(人工地震)induced earthquake:在特定的地区因某种地壳外界因素(比如人类活动:开山、开矿、爆破等)诱发
引起的地震,叫诱发地震,也叫人工地震。如地下核爆炸、陨石坠落、
油井灌水等也可诱发地震,其中最常见的是水库地震。
17. 构造地震tectonic earthquake:在地应力长期缓慢的积累
和作用下,地壳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当地应力超过岩石本身能承受
的强度时,岩层产生断裂错动,其巨大的能量突然释放,迅速传到地
面,这就是构造地震。世界上90%以上的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
强烈的构造地震破坏力很大,是人类预防地震灾害的主要对象。
18. 火山地震volcanic earthquake:由于火山活动时岩浆喷发
冲击或热力作用而引起的地震叫火山地震。这种地震的震级一般较
小,造成的破坏也极小,数量只占地震总数的7%左右。
19. 陷落地震collapse earthquake:由于地下水溶解了可溶性
岩石,使岩石中出现空洞并逐渐扩大,或由于地下开采形成了巨大的
空洞,造成岩石顶部和土层崩塌陷落,引起地震,叫做陷落地震。这
类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3%左右,震级都很小。
20. 微震microearthquake:震级小于3级的地震,人不易感
觉到,只有仪器才能记录到,称为“小震”或“微震”。
21. 弱震weak earthquake:震级在3级~5级的地震,称为“弱
震”。
22. 中强震moderate earthquake:震级在5~7级的地震,称
为“中强震”。
23. 强震strong earthquake:震级等于或大于7级的地震,能
造成各种破坏,为强烈地震。
24. 无感地震feltless earthquake:震中附近的人不能感觉到
的地震。一般震级在3级以下,震中烈度在?度以下。
25. 有感地震felt earthquake:震级3级以上的地震人们有不
同程度的感觉,称为“有感地震”。
26. 破坏性地震destructive earthquake:震级在5级以上的地震是“破坏性地震”,建筑物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可造成人员伤亡和经
济损失。
27. 严重破坏性地震severely destructive earthquake:震级在7级以上的地震会在一个大范围内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灾区丧失或部分丧失自我恢复能力,需要国
家采取相应行动的地震。
28. 浅源地震shallow focus earthquake:震源深度小于60千米的地震称为浅源地震,全世界75%以上的地震都是浅源地震,且
震源深度多为5~20千米,这类地震对人类造成的损失最大。
29. 中源地震intermediate focus earthquake:震源深度在
60~300千米之间的地震称为中源地震。
30. 深源地震deep focus earthquake:震源深度在300千米以上的地震称为深源地震,这类地震一般不会造成破坏和灾害。
31. 远震distant earthquake:震中距大于1000千米的地震为
远震。
32. 近震near earthquake:震中距在100~1000千米之间的
地震为近震。
33. 地方震local earthquake:震中距在100千米内的地震为
地方震。
34. 地震活动的周期性seismicity periodicity:地震活动周期包含平静和活跃两个阶段。由于各个地区构造活动性的差异,地震活动
周期长短不同。我国东部地震活动周期普遍比西部长(台湾除外),
东部一个周期大约300年左右,西部为100~200年左右,台湾为几十年。总的看来板块边缘地震活动周期较短,板块内部地震活动周期
较长。在一个地震周期中还可进一步划分出时间更短的周期,我们称
地震幕,是否还有更长的周期,由于历史地震记录时间太短,目前尚
难确定。
35. 地震活动的重复性seismicity repetition:指地震原地重复发生的现象。一般说来地震越大,重复时间越长,震级越小,重复时
间越短。但不同地震区、带,由于构造活动强弱差异,同一震级地震
的重复时间的长短也是不一样的。根据统计,6级地震重复时间可从几十年到几百年,7级以上地震的重复时间多在千年以上乃至几千
年。
36. 砂土液化sand liquefaction:指饱水的粉细砂或轻亚粘土在地震力的作用下瞬时失掉强度,由固态变成液体状态的力学过程。
砂土液化主要是在静力或动力作用下,砂土中孔隙水压力上升,抗剪
强度或剪切刚度降低并趋于消失所引起的。随着一次破坏性地震的发
生,由砂土液化而造成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使地面建筑物倾斜、开
裂、倾倒、下沉,道路的路基滑移、桥梁落架等。此外,强烈的承压
水流失携带土层中的大量砂颗粒一并冒出,堆积在农田中将毁坏大面
积的农作物。
37. 中国地震带seismic belt in China: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交汇带上,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中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
上。这五个地区是:?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西南地区,主要是西
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
海、宁夏、天山南北麓;?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
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
范文三:地震地质灾害介绍
随着全球高技术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地震灾害所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及对社会安全的冲击日益严重。20世纪以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人口高度集中于城市,地震灾害对城市的破坏和影响尤为严重,城市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1976年唐山地震造成24万人死亡;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造成640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1999年土耳其伊兹米特地震1800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00亿美元。1990年发生在江苏常熟的5.1级地震造成近5亿人民币的损失,1993年在Lutar 发生的6.9级地震造成约20000人死亡,1997年发生在广东三水市4.4级地震损失近8000万元人民币,2003年末的伊朗Bam地震更是造成了3万多人死亡,3万多人受伤的严重后果。而1997年发生在青藏高原无人区的西藏玛尼8.0级地震几乎没有造成损失。据统计,20世纪全世界地震死亡人数170万,占各类自然灾害死亡总人数的54%,直接经济损失4100亿美元,其中城市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约占61%,经济损失约占85%。这是由于城市人员稠密,财富高度集中,一旦发生地震就会造成严重的灾害。因此,城市防震减灾已经成为政府部门、国际组织和地球科学机构十分关注的重大课题。
地震是对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巨大破坏性作用的自然灾害,其破坏性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包括建(构)筑物、生命线系统和各种工程结构的破坏与功能失效,以及由此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会引起区域经济的暂时停顿、社会的动荡不安,甚至影响到整个社会发展的进程。
巨大的城市地震灾害主要是由位于城市之下的活断层突发性快速错动导致发生直下型地震引起的。大量的震例表明,活断层不仅是产生地震的根源,而且地震时沿断层线的破坏最为严重,人员伤亡也明显地大于断层两侧的其它区域。7级以上地震往往造成地表数米的错动,目前的抗震设防措施还难以阻止这样大的错动对地面设施的直接毁坏。例如1966年邢台7.2级地震沿地震断裂带的灾害损失明显加剧;1976年唐山地震极震区就在发震构造带上;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的重灾带集中在野岛-会下山-西宫断层沿线,据1995年3月日本朝日新闻社报道,90%以上的震亡人数集中在沿断层2—3km的宽度范围内;1999年土耳其伊兹米特地震的重灾带集中在北安那托里亚断层西段的北分支上,建在该断层上的建筑物基本上全部倒塌,而在两侧距断层仅几十米的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就轻得多;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也将建在车笼埔断层上及其两侧十几米范围内几乎所有建筑物夷为平地,包括一个坚固的地下军火库,而十几米以外的建筑物则基本完好。因此,通过开展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工作,准确了解活断层的分布和危害性,合理科学的规划城市建设,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减灾措施,将
大大减轻地震灾害给城市造成的损失。
唐山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沿海重工业城市。地处环渤海湾中心地带,南临渤海,北依燕山,东与秦皇岛市接壤,西与北京、天津毗邻,是联接华北、东北两大地区的咽喉要地和走廊。现辖 2 市 6 县 6 区和 4 个开发区和曹妃甸工业区及汉沽管理区。总面积 13472 平方公里,人口714.5万。其中市区面积 3874 平方公里,人口 299 万,是全国特大城市之一(图1-2)。
唐山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之一,素有“北方煤都”和“北方瓷都”之称。1976年大地震将这座百年历史的工业重镇夷为一片废墟。震后的几十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唐山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的进程中,把自然、人文、历史、现代的地域文化融入城市环境建设之中,使全市人居、生态、市容、交通、设施、城乡、人文、社会等八大环境都得到较大改善,走出一条以环境建设促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促环境改善的成功之路,连续四届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去年被国家评为国家级园林城。
改革开放以来,唐山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迅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1989年进入全国25个生产总值超百亿元城市行列,2001年生产总值突破 千亿元大关; 2005年生产总值达到2027.12亿元;全部财政收入226.46 亿元。
目
前,唐山市即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曹妃店工业园区建设被列为河北省第一号工程,机场新区建设开始启动。唐山市快速发展,也给城市规划和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以人为本和建设更加安全的城市已经列入唐山市市委、市政府加快
图1 唐山市地理位置图
图2 唐山市交通位置图
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唐山市地处华北平原地震带的北缘,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如何避免和减轻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中有效的防御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依然是唐山城市规划和建设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因此,查清唐山市所处的地震构造环境(活动断裂分布)、场地条件并开展地震危险性的综合评价是城市新区规划和旧城改造不可缺少的关键一环。
范文四:什么是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
什么是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所称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 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 滑坡、 泥石流、 地面塌陷、 地裂缝、 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是自然灾害中较严重的一 种灾害。
地质灾害发生突然,可预见性差,其防治工作往往是被动式的应急 进行,其成灾后果将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突发性地质灾害 是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崩塌、滑坡、泥石流属于山地、丘陵地区 典型的地质灾害,在山地丘陵地区发生极其频繁,造成的损失也比较严 重。
常见地质灾害概念
日常生活中, 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崩塌、 滑坡、 泥石流、 地面塌陷等。 崩塌 是指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由于根部空虚,折断 压碎或局部滑移,失去稳定,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的地质现 象。
滑坡 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 及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 在重力作用下, 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 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滑坡的别名叫做“地滑” , 我国许多地方山区的群众,形象地吧滑坡称为“走山” 。
泥石流 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地质现象,它是由于降水(暴雨、 冰川、积雪融化水)产生的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 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流。俗 称“走蛟” 、 “出龙” 、 “蛟龙”等。
地面塌陷 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 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由于其发生的地质条 件和作用因素的不同,地面塌陷可分为岩溶塌陷和非岩溶塌陷。
地质灾害高发时期
(一)崩塌、滑坡、泥石流发生的高发时期:每年的汛期,特别是 强降雨时期;
(二)地面塌陷的高发时期:干旱季节、久旱后突然降雨时期、附 近有施工振动或抽水活动的时段。
小金地质灾害情况
小金地质灾害的主要灾种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根 据统计表明,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发生基本都与降雨有关,特别是与 暴雨、大暴雨或连续数天的大雨以上的持续降雨等强降雨有关。每年汛 期,特别是各地连续遭到强降雨天气时,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 害频发,个别县达数百甚至上千起。地面塌陷则往往是在干旱季节,或 地下水水位暴涨暴落时发生。
地质灾害发生的前兆特征
(一)滑坡发生前的前兆特征
1、滑坡前缘出现裂缝,土体隆起,出现小崩小塌;
2、滑坡后缘裂缝急剧加大加宽;
3、岩体因摩擦错动出现声响,裂缝冒热气或冷气;
4、泉水复活或干枯,水位突变;
5、动植物有异常,例如蚂蚁、老鼠搬家,蛇出洞,狗叫,鸡鸭不回 笼等现象。
(二)崩塌发生前的前兆特征
1、有小崩小塌发生;
2、裂缝加大加宽、或出现新的裂缝;
3、岩石崩塌前有时可听到摩擦声、撕裂声、错碎声;
4、出现热、气、水等异常;
5、动植物有异常。
(三)泥石流发生前的前兆特征
1、河(沟)床中正常流水突然断流或洪水突然增大并夹有较多的柴 草、树木;
2、上游山谷中传来轰鸣声
3、有轻微的振动感;
4、动物有异常。
(四)地面塌陷发生的前兆特征
1、井、泉水位骤升或骤降,突然浑浊或翻沙、冒气;
2、地面出现环状裂缝并不断扩展,局部产生地鼓或下沉;
3、地下有响声。
地质灾害发生了怎么办
1、处险不惊、冷静应对,立即采取措施,要先救人,不要贪恋财物;
2、受灾害威胁的居民要及时避让,进行自救、互救;
3、密切跟踪灾情和险情,加强监测,未确定其稳定性之前,撤离出 来的人员不得匆忙又搬回去;
4、服从安置,听从指挥,不轻信灾害谣传和误传,消除恐慌心理, 协助维护秩序与社会安定。
发生地质灾害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一)发生崩塌滑坡时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1、视险情将人员物资及时撤离危险区
当崩塌滑坡由加速度变形阶段进入临滑阶段时, 崩滑灾害在所难免, 不是人力在短时间内可以制止的,此时,应及时将情况上报当地政府部 门,由政府部门组织将险区内居民、财产及时撤离险区,确保人民生命 财产安全。
2、及时制止致灾的动力破坏作用
为争取抢险、救灾时间,延缓崩塌滑坡发生大规模破坏,监测技术 人员应立即分析资料,及时制止致灾动力破坏作用,如因采矿而诱发的 崩塌,应立即停止采矿活动;如因开挖坡脚而诱发的滑坡,应立即停止 采矿活动;如因开挖坡脚而诱发的滑坡,应立即停止开挖活动;如因渠 道漏而诱发的滑坡,应立即停止对渠道进行放水。
3、事先有预兆者,应尽早制订好撤离计划
崩塌滑坡灾害在大规模崩、滑前,往往事先有前兆,在此种情况下, 当地政府部门应尽早制定好险区人民疏散、撤离计划,以防造成混乱而
发生不必要的人员伤亡事故。
(二)发生泥石流时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1、当处于泥石流区时,应迅速向泥石流沟两侧跑离,切记不能顺沟 向上或向下跑动。当处于非泥石流区时,则应立即报告该泥石流沟下游 可能波及(影响)到的村、乡、镇、县或工矿企业单位。
2、有关政府部门应立即组织有政府、单位(村、乡、镇) 、专家及当 地群众参加的抢险救灾活动。
3、 拟定并实施应急措施 (或计划) 。 比如:酌情限制车辆和行人通行; 组织危险区群众迅速撤离等。
4、密切注视该泥石流灾害可能引发某种生命线工程(如水库、铁路、 公路等) 的次生灾害甚至第三次灾害。 如火灾、 洪水、 中断交通、 爆炸、 房屋倒塌等。
5、建立观测站(网)进行长期动态监测,掌握灾情的变化发展趋势, 并作出决断。
(三)发生地面塌陷时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1、 视险情发展将人、物及时撤离险区。在发现前兆时即应制定撤离 计划。
2、 塌陷发生后对临近建筑物的塌陷坑应及时填堵, 以免影响建筑物 的稳定。 其方法是投入片石, 上铺砂卵石, 再上铺沙, 表面用粘土夯实, 以一段时间的下沉压密后用粘土夯实补平。
3、 对建筑物附近的地面裂缝应及时堵塞, 地面的塌陷坑应拦截地表 水防止其注入。
4、 对严重开裂的建筑物应暂时封闭不许使用, 待进行危房鉴定后才 确定应采取的措施。
常见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
(二)避免崩塌、滑坡灾害的措施
1、在工程选址中尽量避开已有或易于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段。
2、工程设计和施工中注意避免因不合理开挖边坡、堆放、弃土以及排 水而诱发的崩塌、滑坡。
(二)避免或减轻泥石流灾害的措施
1、汛期生活和劳作应尽量避让泥石流多发的河谷区。
2、加快退耕还林,加强植树造林、防止乱砍滥伐,搞好水土保持,杜 绝或减轻诱发泥石流产生的人为因素。
在野外工作如何躲避地质灾害
人们在野外工作时, 如果遇到突发性地质灾害应采取下面的方法避 让。
(一)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
1、陡峭的山坡、山崖,以防地裂、滑坡等
2、山脚、陡崖、以防山崩、滚石、泥石流等。
(二)躲避山崩、滑坡、泥石流
遇到山崩、滑坡、泥石流,要向垂直于滚石前进方向跑。切不可 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遇到山崩、滑坡,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 或蹲在地沟,坝下,特别要保护部。
避灾怎样做到有备无患
临时避灾不是灾害难临头才想起避灾,而是从发现灾害前兆之时 起,就要有所准备, “有备”才能“无患” 。躲避地质灾害应做好以下几 方面的准备:
(一)预先选定临时避灾场地。在危险区之外选择一处或几处安全场 地,作为避灾的临时用地。要把地质安全放在第一位,避免从危险区又 迁到另一处地质灾害的危险区。
(二)预先选定撤离路线、规定预警信号。通过实地蹋勘选择好转移路 线要尽量少穿越危险区,沿山脊展布的道路比沿山谷展布的道路更安 全。事先约好撤离信号(如广播、敲锣、击鼓、吹号等) ,同时还要规 定信号管制办法,以免误发信号造成混乱。
(三)预先做好必要的物质储备。有条件时,应在避灾场地预先搭建临 时住所, 使群众在避灾过程中拥有基本的生活条件。群众的财产和生活 用品可以提前转移到避灾场所, 这样既能方使群众生活又可以减少财产 损失。交通工具、通信器材、雨具和常用药品等,也应根据具体情况提
前做好准备。
(四)落实公布责任人。要事先落实并公布地质灾害防灾避灾总负责 人,以及疏散撤离、救护抢险、生活保等各项具体工作的负责人。通过 村民大会、有线广播等办法,对拟订的避灾措施进行广泛宣传,做到家 喻户晓:必要时还应组织模拟演习,以检验避灾措施的实用性,针对发 现的问题,对方案时行完善。
个人平时也应尽可能多地了解一些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知识,掌 握自救逃生的本领。首先观察、熟悉周围环境,预先选定好紧急情况下 躲灾避灾的安全路线和地点,多留心注意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前兆,动 员家人做好随时安全转移的思想准备。一旦情况危险,及时向主管人员 和邻里报警,先将家中老人和小孩转移至安全处。
身处地灾险境逃生
在滑坡灾情面前,道先应保持冷静,不要慌乱。应迅速环顾四周, 向较为安全的地方撤离。一般情况下只要行动迅速,都有可能脱离危险 地段。
处于滑坡体前沿或崩塌体下方时,只能迅速向两边逃生,向下或 向上是非常危险的。在滑坡堆积区向两侧高处跑,不能向滑坡正对面山 上跑。滑体上的人应尽快跑出,到安全地段。崩塌往往伴随滚石造成灾 害,躲避时也要往两侧跑。当逃跑不及时,可以躺在地沟或陡坎下。无 法逃离时,找一块坡度较缓的开阔地停留,不要和房屋、围墙、电线杆 等靠得太近。
在泥石流区,只要听到泥石流的声音和发出的泥石流警报声,应 迅速向泥石流沟两侧山坡跑,切记不能顺沟向上或向下跑、也不要这在 凹坡处,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而在泥石流注入主河道的对岸 处,要跑到相当高度才安全。一般粘性泥石流比稀性泥石流容易躲离和 逃生。
灾后如何应急自救
地质灾害发生后,专业救灾队伍未到之前,应及时采取必要的避 灾措施。
不要立即进入灾害区搜物财物,以免再次发生滑坡、崩塌。当滑 坡、 崩塌发生后, 后山斜坡并未产即稳定下来, 仍不进发生崩石、 滑坍, 甚至还会继续发生较大规模的滑坡、崩塌。因此,不要立即进入灾害区 去挖掘和搜寻财物。
立即派人将灾性报告政府。偏远山区地质灾害发生后,道路、通 信毁坏,无法与外界沟通。应该尽快派人将灾情向政府报告,以便尽快 开展救援。
迅速组织村民查看是否还有滑坡、崩塌发生的危险。灾害发生后, 在专业队伍到达之前,应该迅速组织力量巡查滑坡、崩塌斜坡区和周围 是还存在较大的危岩体和滑坡隐患,并应迅速划定危险区,禁止人员进 入。
查看天气,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关注是否还有暴雨。根据多年 的经验,并注意收听广播、收看电视,了解近期是否还会有发生暴雨的 可能。如果将有暴雨发生,应该尽快对
临时居住的地区进行巡查,建立防灾应急预案,指定专门的人员 时刻监视斜坡和沟谷情况,避免新的灾害发生。
有组织地搜寻附近受伤和被困的人员。撤离灾害地段后,要迅速清点人 员,了解伤亡情况。对于失踪人员要尽快组织人员进行查找搜寻。特别 指出的是对泥石流中受伤人员的救治主要是避免窒息。
为此,将压埋在泥浆或倒蹋建筑物中的伤员救出后,就立即清除 口、鼻、咽喉内的泥土及痰、血等,排除体内的污水。对昏迷的伤员, 应将其平卧,头后仰,将舌头牵出,尽量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如有外伤 应采取止血、包扎、固定等方法处理,然后转关急救站。
范文五:什么是地质灾害
什么是地质灾害
以地质动力活动或地质环境异常变化为主要成因的自然灾害。在地球内动力、外动力或人为地质动力作用下,地球发生异常能量释放、物质运动、岩土体变形位移以及环境异常变化等,危害人类生命财产、生活与经济活动或破坏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环境的现象或过程。不良地质现象通常叫做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造成的恶化地质环境,降低了环境质量,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安全,并给社会和经济建设造成损失的地质事件。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层自燃、黄土湿陷、岩土膨胀、砂土液化,土地冻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1]
地质灾害分类
地质灾害的分类,有不同的角度与标准,十分复杂.就其成因而论,主要由自然变异导致的地质灾害称自然地质灾害;主要由人为作用诱发的地质灾害则称人为地质灾害。就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变化的速度而言,可分突发性地质灾害与缓变性地质灾害两大类。前者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地裂缝,即习惯上的狭义地质灾害;后者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又称环境地质灾害。 根据地质灾害发生区的地理或地貌特征,可分山地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平原地质灾害,如地质沉降,如此等等。 主要类型介绍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体由于某种原因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崩塌:是指较陡的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的地质现象。
典型泥石流示意图
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于降水而形成的一种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条件的特殊洪流。识别:中游沟身长不对称,参差不齐;沟槽中构成跌水;形成多级阶地等。
[4]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的自然现象。
崩塌前兆是:崩塌的前缘不断发生掉块、坠落、小崩小塌的现象;崩塌的脚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不时偶然听到岩石的撕裂摩擦声;出现热、气、地下水异常;动物出现异常。
滑坡前兆是:滑坡前缘出现横向及纵向裂缝,前缘土体出现隆起现象;滑体后缘裂缝急剧加宽加长,新裂缝不断产生,滑坡体后部快速下座,四周岩土体出现松动和小型塌滑现象;滑带岩土体因摩擦错动出现声响,并从裂缝中冒出气或水;在滑坡前缘坡角处,有堵塞的泉水复活或泉水、井水突然干涸;动物出现惊恐异常现象;滑坡体上的观测点明显位移;滑坡前缘出现鼓丘;房屋倾斜、开裂和出现醉汉林、马刀树等。
地面塌陷形成之种种原因剖面图
地面塌陷的前兆:泉、井的异常变化;地面变形;建筑物作响、倾斜、开裂;地面积水引起地面冒气泡、水泡、旋流等;植物变态;动物惊恐。
滑坡、崩塌、泥石流三者除了相互区别外,常常还具有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和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泥石流发生的前兆是:沟内有轰鸣声,主河流水上涨和正常流水突然中断。动植物异常,如猪、狗、牛、羊、鸡惊恐不安,不入睡,老鼠乱窜,植物形态发生变化,树林枯萎或歪斜等现象。
如发现上述的一些征兆,尤其是发现山体出现裂缝,则可能存在发生崩塌、滑坡的隐患,长期降雨或暴雨则可能诱发泥石流。
应急避险
避免受灾对象与致灾作用遭遇。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情况,就是指主动的躲避与被动式的撤离。对于处于危险区的工程及人员,所采用的方法是:预防、躲避、撤离、治理,这四个环节每一个都含有很大的防灾减灾的机会。
崩塌、滑坡灾害的应急防治措施是:视险情将人员物资及时撤离危险区;及时制止致灾的动力作用;事先有预兆者,应尽早制订好撤离计划。
躲避泥石流不应顺沟向下游跑,应向沟岸两侧跑,但不要停留在凹坡处。
基本方法
崩塌、滑坡防治的基本方法主要是各种加固工程如支档、锚固、减载、固化等,并附以各种排水(地表排水、地下排水)工程,其简易防治方法是用粘土填充滑坡体上的裂缝或修地表排水渠。
泥石流灾害防治的基本方法是工程设计和施工中要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避免地表水入渗,对已有塌陷坑进行填堵处理,防止地表水注入。
简易监测方法
地质灾害简易监测,是指借助于简单的测量工具、仪器装置和量测方法,监测灾害体、房屋或构筑物裂缝位移变化的监测方法。
1、一般常用监测方法:
(1)埋桩法
埋桩法适合对崩塌、滑坡体上发生的裂缝进行观测。在斜坡上横跨裂缝两侧埋桩,用钢卷尺测量桩之间的距离,可以了解滑坡变形滑动过程。对于土体裂缝,埋桩不能离裂缝太近。
(2)埋钉法
在建筑物裂缝两侧各钉一颗钉子,通过测量两侧两颗钉子之间的距
强降雨可能引发地质灾害
离变化来判断滑坡的变形滑动。这种方法对于临灾前兆的判断是非常有效的。
(3)上漆法
在建筑物裂缝的两侧用油漆各画上一道标记,与埋钉法原理是相同的,通过测量两侧标记之间的距离来判断裂缝是否存在扩大。
(4)贴片法
横跨建筑物裂缝粘贴水泥砂浆片或纸片,如果砂浆片或纸片被拉断,说明滑坡发生了明显变形,须严加防范。与上面三种方法相比,这种方法不能获得具体数据,但是,可以非常直接地判断滑坡的突然变化情况。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方法除了采用埋桩法、贴片法和灾害前兆观查等简单方法外,还可以借助简易、快捷、实用、易于掌握的位移、地声、雨量等群测群防预警装置和简单的声、光、电警报信号发生装置,来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临灾的快速反应能力。
2、监测次数和时间
旱季每15天监测一次。雨季(4—9月)每5天监测一次(如每月5日、10日、15日、20日、25日、30日),如发现监测地质灾害点有异常变化或在暴雨、连续降雨天气时,特别是12小时降雨量达50?以上时,应加密监测次数,如每天1次或多次,甚至昼夜安排专人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