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正)负弯矩筋
负弯距出现在支座处, 上部配置受拉钢筋, 负弯 距钢筋·
正弯距在跨中, 下部配置受拉钢筋, 正弯距钢筋
负弯矩筋
1、什么是 负弯矩 :在 弯矩 图上(如果你学过结构力学你可以跳过这一部分), 向上弯起的弯矩是正弯矩,反之,向下弯起的弯矩就是负弯矩;打个比方,你用手拗 一只筷子,向下拗的时候,是筷子下部先断;这是正弯矩,向上拗的时候,是是筷子 上部先断,这是负弯矩;明白了正负弯的区别,你就可以往下看了;
2、为抵抗负弯矩而设置的钢筋就叫负弯矩筋,在工地上常常简称为 “ 负筋 ” ,一般 来说,常碰到的负弯矩筋有两种,一种是楼板与梁交接的地方,也就是楼板 “ 生根 ” 的 地方,在这个地方,在楼板受力的影响下,应该是梁面受力,对楼板来说,这就是负 弯矩筋,一般长度为跨过梁面 1米左右;另一种就是梁的支座处,因为梁支端两端受 向下的弯矩,在梁支座处,存在负弯矩,这是一个关键部位,常按锚固要求放一定的 负筋,是为了防止楼板因为自重产生的力导致支座发生向上弯曲而设计。就像楼板当 板跨大于 6米的时候板中心要有一个千分之二的起拱 . 悬挑构件配置负弯矩筋的位置 一般都在悬挑梁的位置上。向悬挑板和相反方向伸展 . 在工地施工当中,这是一个很 重要也很严格的检查要点,它一定不能少,因为它太重要了!
范文二:负弯矩筋
负弯矩筋
1、什么是负弯矩:在弯矩图上(如果你学过结构力学你可以跳过这一部分),向上弯起的弯矩是正弯矩,反之,向下弯起的弯矩就是负弯矩;打个比方,你用手拗一只筷子,向下拗的时候,是筷子下部先断;这是正弯矩,向上拗的时候,是是筷子上部先断,这是负弯矩;明白了正负弯的区别,你就可以往下看了;
2、为抵抗负弯矩而设置的钢筋就叫负弯矩筋,在工地上常常简称为“负筋”,一般来说,常碰到的负弯矩筋有两种,一种是楼板与梁交接的地方,也就是楼板“生根”的地方,在这个地方,在楼板受力的影响下,应该是梁面受力,对楼板来说,这就是负弯矩筋,一般长度为跨过梁面1米左右;另一种就是梁的支座处,因为梁支端两端受向下的弯矩,在梁支座处,存在负弯矩,这是一个关键部位,常按锚固要求放一定的负筋,是为了防止楼板因为自重产生的力导致支座发生向上弯曲而设计。就像楼板当板跨大于6米的时候板中心要有一个千分之二的起拱. 悬挑构件配置负弯矩筋的位置一般都在悬挑梁的位置上。向悬挑板和相反方向伸展. 在工地施工当中,这是一个很重要也很严格的检查要点,它一定不能少,因为它太重要了!
弯矩在建筑力学里定义的时候`任何的构件当弯曲的方向朝下的时候为正弯矩`当弯曲方向向上的时候为负``
在楼板中配置负矩筋`其实就是为了防止楼板因为自重产生的力导致支座发生向上弯曲而设计``就像楼板当板跨大于6米的时候板中心要有一个千分之二的起拱`` 悬挑构件配置负弯矩筋的位置一般都在悬挑梁的位置上``向悬挑板和相反方向伸展`
受拉钢筋就是处于受拉区承受拉力的钢筋, 受压钢筋就是处于受压区承受压力的钢筋。 在连续梁中一般是跨中下部、支座上部为受拉区,跨中上部、支座下部为受压区;简支梁则梁下部为受拉区,梁上部为受压区;基础梁不管是简支梁还是连续梁受拉区和受压区一般正好相反。
柱、剪力墙较难分辨,一般都当作受拉钢筋处理。
范文三:弯矩公式
原公式是:M max =2P 1+P 2?*?P +P L -P b ()2? ?124L
21??=*?(P 1+P 2)L -P 2b ?, 4L P +P 12本人推导出来的是:M max
推导过程如下:
当Z =L P 2b P *b -*时为主梁的最大弯矩截面处,其中b 1=2 2P +P 2P +P 1212
R *(L -Z -b 1)则R A = L
M max R *(L -Z -b 1)?L P 2b ?=R A *Z =* -*?L 2P +P 2??12
???L P 2b ?P 2R *?L - -*?-*b ?2?P ?2P 1+P 21+P 2*?L -P 2*b ?= ?L 2P +P 2?12??L P 2b ?R * -*?2?L P 2b ?2P 1+P 2* -*?可知:=L 2??2P 1+P 2
L (P 1+P 2)-P 2b (P 1+P 2)*2P L (P 1+P 1+P )-P 2b =*L 2P 1+P ?L (P 1+P )-P 2b ???=4L P 1+P 2
范文四:什么叫负弯矩筋
什么叫负弯矩筋 ?
要明白这个,要分两步
1、什么是负弯矩:在弯矩图上(如果你学过结构力学你可以跳过这一部分) ,向上弯起 的弯矩是正弯矩,反之,向下弯起的弯矩就是负弯矩;打个比方,你用手拗一只筷子,向下 拗的时候,是筷子下部先断;这是正弯矩,向上拗的时候,是是筷子上部先断,这是负弯矩; 明白了正负弯的区别,你就可以往下看了;
2、为抵抗负弯矩而设置的钢筋就叫负弯矩筋,在工地上常常简称为“负筋” ,一般来说, 常碰到的负弯矩筋有两种,一种是楼板与梁交接的地方,也就是楼板“生根”的地方,在这 个地方,在楼板受力的影响下,应该是梁面受力,对楼板来说,这就是负弯矩筋,一般长度 为跨过梁面 1米左右; 另一种就是梁的支座处, 因为梁支端两端受向下的弯矩, 在梁支座处, 存在负弯矩,这是一个关键部位,常按锚固要求放一定的负筋,在工地施工当中,这是一个 很重要也很严格的检查要点,它一定不能少,因为它太重要了!
不知道这样回答你满不满意。
范文五:负弯矩筋保护层留置办法
楼板负弯矩钢筋悬挂施工控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对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现浇混凝土板类构件负弯矩钢筋, 尤其悬挑构件的板面负弯 矩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控制一直处于薄弱环节。本文介绍的采用粗钢筋(或钢管) 悬挂负弯矩钢筋的方法因其材料成本低、 人工操作简便、 控制效果稳定等特点, 有推广使用 价值。
1. 混凝土保护层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混凝土保护层是指受力钢筋外缘至混凝土外表面的混凝土厚度,亦称混凝土保护层厚 度。 保护层厚度的确定, 基本上是根据两个因素:一是在结构上保证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 即满足受力钢筋粘结锚固要求; 二是保证混凝土钢筋的耐久性。 它的厚薄及施工质量的优劣, 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耐久性。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无论过厚或过薄, 都会对构件产生影响。 保护层厚度过簿, 无疑会缩 短钢筋的脱钝时间, 使钢筋提早开始生锈并加快锈蚀发展速度。 钢筋钝化膜遭到破坏的主要 原因就是被碳化。 混凝土保护层被完全碳化通常是钢筋锈蚀的重要前提。 而碳化所需时间是 同其厚度成正比的,这时构件的耐久年限主要取决于混凝土保护层完全被碳化所需要的时 间。从这个角度讲,增加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可以保证构筑物的使用寿命。保护层过薄,钢 筋周围由于粘结滑移所引起的裂缝很容易发展到构件表面, 形成沿纵向钢筋的裂缝, 使保护 层混凝土发生劈裂破坏, 导致钢筋的强度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且劈裂裂缝对钢筋的腐蚀构成 了严重威胁, 这也直接影响了结构的耐久性。 保护层厚度过厚将削弱构件的承载能力。 足够 的保护层厚度可保证钢筋和混凝土的共同工作及结构的使用年限,可使结构不致因灾害 (火 灾、腐蚀等 ) 达到钢筋软化的危险温度而造成结构的整体破坏。但如果保护层过厚,除了在 构件表面容易出现较大的收缩裂缝和温度裂缝外, 还会直接削弱构件的承载能为, 特别是对 一些悬挑式的构件,此种情况更明显、更危险。
混凝土保护层是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基本前提, 是防止钢筋受环境侵蚀、 提高结构 耐久性的重要措施, 对结构耐水性也有重要影响。 所以设计上对于保护层厚度的规定, 是考 虑了不同使用环境、 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和构件类型等因素, 并满足保护层完全碳化所需时 间应大于结构的预期耐久年限的。
如果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达不到设计标准和施工质量的要求, 可能引起的危害主要有以下 几个方面:
1)降低结构的设计承载能力,减少结构的安全储备;
2)引起钢筋的过早腐蚀,造成结构强度、刚度和延性的降低;
3)降低钢筋和混凝土的黏结力和混凝土的耐火极限。
2.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施工控制现状
由于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属于隐蔽工程, 除非发生钢筋外露、 混凝土孔洞等严重的质量 事故, 一般情况下钢筋的偏位或保护层厚度的偏差在混凝土浇筑后很难被发现, 事后也无法 进行补救。 实测结果表明我国目前工程中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离散性明显大于构件其它尺寸 的离散性。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如施工队伍的素质、 施工管理的水平、监理人 员的责任心、设计布筋的合理性等等。此外,在构造上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也很重要。 我国目前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做法是在钢筋与模板之间放置水泥砂浆垫块, 这一传统的构造形 式有许多缺点。 此类垫块一般是在工地现场制作的, 对垫块的强度、 密实度等材性指标没有 具体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手段, 垫块的厚度及绑扎铅丝的位置缺乏必要的质量控制措施。 也有 可能在隐蔽工程验收结束后, 在工人浇筑混凝土时由于不小心, 例如由于振捣器的碰撞而使 垫块受到损坏或移位。 因此传统的垫块形式使钢筋定位和保护层厚度的精度得不到切实的保 证。 对于板面负筋一般采用钢筋马凳和钢筋弯钩或在主筋上焊接短钢筋等, 这些做法有时保 护层厚度也不容易保证。 为了提高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施工精度, 一些大型城市的重大工程 开始借鉴一些国外的先进经验,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采用定型的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垫块, 见 图 1。与传统的水混砂浆垫块相似,垫块中预埋细铁丝,施工时可将垫块绑扎于钢筋上,同 时也可在垫块上设置凹槽以确保钢筋位置的准确性与稳定性。 此外, 有些工程采用聚乙烯等 高分子材料制作的垫块,见图 2。适用于楼板结构。其中图 2a适用于板底钢筋的定位,图 2b同时适用于板底和板面钢筋的定位。先进的方法还有采用聚乙烯等高分子材料制作的钢 筋定位夹具、模板定位夹具及聚乙烯与砂浆的组合夹具等。
以上这些方法, 基本是基于支撑的原理, 将钢筋进行支垫,进行保护层厚度控制, 对控 制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但对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现浇混凝土板类 构件负弯矩钢筋,尤其悬挑构件的板面负弯矩钢筋,由于多为一级钢筋,一般直径较小,加 上材质本身刚度低, 施工过程中由于受浇注混凝土的冲击力和施工人员的践踏, 楼板负弯矩 筋多有变形下沉, 有的甚至降到中和轴以下, 仅靠一些点的支撑难以较好地控制钢筋不变形 下陷, 板面负弯矩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一直处于薄弱环节。 比如笔者所在城市, 混凝土板面 负弯矩筋保护层厚度多次综合检查,合格点率不足 50%,控制板负弯矩筋保护层厚度偏差被 定为质量专项治理目标之一。 为确保楼板负弯矩钢筋保护层达到合格, 行业技术人员进行了 不断尝试、 钻研, 先后试验了多种控制板负筋保护层厚度的方法, 经过对几种方法施工的负 弯矩钢筋保护层及楼板厚度进行检测对比, 专家认为采用粗钢筋 (或钢管) 悬挂负弯矩钢筋 的方法因其材料成本低、 人工操作简便、 控制效果稳定等方面要优于其它方法, 有推广使用 价值。
3. 楼板负弯矩筋悬挂施工工法
3.1工艺原理:
采用 Φ20或大于 Φ20的粗钢筋作为辅助架立筋,将板的负弯矩钢筋临时 悬挂固定于辅助架立筋下, 使负弯矩钢筋、 辅助架立筋、 分布筋和撑脚连成整体, 从而构成刚度较大的钢筋网片, 能承受一定的冲击力和偶尔的人工踩踏, 避免混 凝土浇捣过程造成负弯矩筋的严重偏位、 下陷和严重变形情况, 较可靠地保证负 弯矩钢筋的正确位置, 从而保证钢筋保护层合格率。 适用范围为现浇砼板负弯矩 钢筋偏位控制。
负弯矩钢筋固定方法如下图所示:
3.2 工艺流程:
布置钢筋撑脚——摆放辅助架立筋——撑脚与辅助架立筋绑扎——负弯 矩钢筋与辅助架立筋逐点绑扎——检查复核撑脚的高度、 间距——砼摊铺找平— —平板振动器第一遍振捣——拆除辅助架立筋——补平粗钢筋位置的凹槽—— 平板振动器第二遍振捣——砼表面收浆抹平。
3.3 使用材料
1) Φ20以上粗钢筋作为辅助架立筋;
2) Φ8钢筋撑脚;
3) 22#扎丝;
3.4 操作要点
1)同一粗钢筋上撑脚的间距:当粗钢筋直径为 Φ25时,以 800mm 为宜,当 辅助架立筋直径较小时,适当减少脚撑间距;
2)混凝土第一次振实的厚度不应接近实际板厚度,应留有 3~5mm 的余量;
3)辅助架立筋待第一遍振捣后应马上拆除,以便平板振动器第二遍振捣。 3.5 作业条件:
1)梁、板钢筋已绑扎完毕并经验收合格;
2)辅助架立筋数量满足砼浇筑需要;
3)钢筋撑脚验收合格。
3.6 工艺特点:
1)所采用的辅助架立筋可重复多次使用;
2)经济成本低;
3)操作比较简单;
4) 既控制了砼保护层的厚度和负弯矩钢筋的正确位置, 又控制了楼板厚度。 3.7 质量要求:
1)辅助架立筋必须顺直,第一根距梁、墙边缘 150~200mm 通长设置,两根 架立筋之间间距 400~600mm ;
2)辅助架立筋、撑脚及负弯矩钢筋之间必须逐点绑扎牢固;
3)撑脚支承辅助架立筋的平直段宽度约为 100mm ,高度由负弯矩钢筋的具 体位置及设计的砼保护层厚度确定,间距 700~800mm ;
4)撑脚的下端平直段须直接支撑在楼板模板上,不得支撑在楼板底筋上。 3.8 效果对比
桂林兴桂商住楼项目部 2#楼、香山画苑住宅小区等采用悬挂粗钢筋(或 钢管)施工工法的工程,板负筋保护层经四次随机检测,合格点率≥ 90%,符合 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主体结构验收中,楼板经钻孔检测,厚度全部合格,每个 钻孔点的厚度偏差均在验收规范的允许偏差范围内, 且绝对偏差值较小。 而在桂 林市多次质量大检查中, 未采用该工法的项目, 板负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点率仍然 较低。
4. 结论与建议
1)楼板负弯矩钢筋悬挂施工方法对于控制楼板负弯矩钢筋保护层厚度在实 践中有极好的效果,但也有一部分工程,尽管使用了该“悬挂法”,混凝土保护
层厚度在检测中合格点率仍然较低, 究其原因, 问题出在管理不到位, 使用方法 不当。因此,加强管理是质量的根本保证,不能因为新工法而疏于管理。
2) 楼板负弯矩钢筋悬挂施工方法应注意以下事项:(1)每侧负钢筋网宜用两 根以上粗筋悬挂,单根效果不佳; (2)粗筋长度宜≥ 3m ,直径宜选 Ф20以上或刚 度较大的镀锌钢管),这样既能保证支座的整体刚度,且解扣方便; (3)负钢筋 必须与悬挂筋逐点绑扎; ( 4)粗筋宜两端设固定撑脚,其余用活动马蹄铁支撑, 支撑高度要准确。
3)楼板负弯矩钢筋悬挂施工方法是在常规钢筋保护层支撑支垫的基础上进 行的,常规的对钢筋的支撑支垫不能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