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浅谈学生自治的必要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学生自治的必要性
作者:孙宏岩
来源:《教育界 ·上旬》 2014年第 05期
【摘 要】学生自治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学生在一种宽松、自 由的环境下,逐渐形成自我约束的能力,促成学生的健康发展。学生自治是提高学生道德修 养、适应学生发展,实现和谐校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学生自治 学生发展 和谐发展 教育改革
我国的学校教育长期依赖以传授知识为主,基本上是教师为中心,学校用规章制度规范学 生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学生习惯了听从,没有了自我,厌倦了管束。这样直接阻碍了学生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导致他们学习消极、逆反心理强等不良习惯。学校的管理要遵循学 生发展的心理特点,让他们的自我意识得到发展,满足他们的表现欲,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 即学会自治,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这样利于学生道德的培养,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学生自治可以从现实生活中提高学生道德修养
学生的德智体等的全面发展,自古我国教育就是德为首,一个人的全面发展,要有知识、 有能力,但更要有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陶行知有句名言: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 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途。在学生道德的培养中,单靠灌输、填鸭式的单向教导是 不够的,而且效果往往不尽人如意,达不到应有的教育目的。因此,道德修养的完善要激发学 生的内在动力,让学生自治。在自治过程中不断完善他们的道德。陶行知说:“ 自治可以养成 我们对于公共事情上的愿力智力才力。 ” 通过学生自治,学生首先可以自己管住自己,对自己 的言行举止负责,在困难中不断汲取教训,积累经验,在摸索中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及判断 是非的能力,让自己的品德得到持续的修炼,逐渐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这是一个主动学习的 过程。
2.学生自治是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我们目前的学校教育就是教师只是喂鱼者,并不教给学生钓鱼的本领。在这种教育下,学 生只管吃鱼,从不想自己学会钓鱼。因此学生没有自己的思想,失去了自我锻炼的机会,阻碍 了他们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和个体价值的实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 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需要大量的综合素质高的创新型人才。创新 型人才的培养,首先要转变管理观念,让学生能自由、充分的发展,给他们自我发展的空间。 通过学生自治,学生以他们自己的独特方式进行管理,让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施展他们 的能力。在实际的生活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通过自治,能让学生自觉成长,让他们主动地 去发展自己。强化他们的自我意识,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学生在自治的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
范文二:学生自治的实践与体会
学生自治的实践与体会
陶行知先生写过一篇《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认为自治有三个要点: 第一、 学生指全体学生,有团队的意思;第二、 自治指自己管理自己,有自己立法执法习法的意思;第三、 学生自治与别的自治稍有不同,有一种练习的意思。根据陶先生的学生自治的思想,我在近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进行了学生自治的尝试实践。下面就谈谈我的实践与体会。
一、 学生自治的内容
魏书生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说:“凡是学生能干的事,班干部不要干;凡是班干部能干的事,班长不要干;凡是班长能干的事,班主任不要干。”魏老师的这句话体现了他民主、科学的管理思想。受魏书生老师这一管理思想的启发,我在班级工作中主要从班级事务、个人行为和个人学习等方面引导学生开展自治。
1. 班级事务自治
班级事务很杂很多,如果每一件事情都要班主任老师亲自处理,老师会非常辛苦而效果却不如人意。所以,在每学期初组建班委时,我都会先观察两个星期,然后再结合学生的意见民主选举班委。新的班委成立后我就及时召开班委会,具体分工,责任到人。正副班长是班委们的“头”,他们应顾全大局,处理好同学们课间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如果处理不了,则及时找老师到场,避免发生意外。学习委员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在学困生们犯愁的时候,他能带领一批伙伴及时伸出援手,热心、耐心地为他们答疑解惑,让学困生及时解决问题。体育委员是班级路队的带领者,每天的早操出行,中午去食堂吃饭,还有去专用教室上课等,学生都要排队前行,路队长要整队,带队,途中管理,所以路队长的责任也是很重要的。生活委员负责学生生活方面的事情,教室要做到不开无人电器,每当同学们都离开教室时他要负责关灯、关电扇等;中午在食堂,他要督促各小组同学吃好饭后收拾餐具,擦净桌子,培养同学们自觉维护用餐环境的习惯。宣传委员要负责班级环境布置,创建班级文化,促进同学积极上进。劳动委员负责班级和包干区的卫生检查,督促同学们管好自己的“责任田”,创造一个干净、整洁的学习环境。
班委们正常开展工作后,我们通常是两周一次召开班委会,了解班级情况,指导班委们有效的解决问题。有了这些班委的参与,班级事务就成了学生们自己的事情,他们干得起劲,效果良好。
2. 个人行为自治
学校是个小社会,学生在与同学的朝夕相处中个人的行为也在不断地受到影响。所以,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也要注意对学生个人行为的指导,引导他们个人行为自治。例如,在教四年级时,我对学生的个人行为提出如下要求:
范文三:陶行知学生自治的启示
陶行知学生自治的启示
东渚实小分校 陈兰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课堂纪律成了影响教学效果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很多新走上岗位的小学老师要学会的第一课便是管理好班级,维持好课堂纪律。继而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行事严厉、气场强大的老师可能很快会管住学生,而性格温和行事宽容的老师就有可能面临课堂闹哄哄的局面。然以上两种结果的不同,只在于学生受到的外界强制力不同。学生是否真的能自觉自律,则不得而知。
一般而言,做出改变的会是老师,每一位新老师都会试着让自己凶起来,看着不那么好惹,将所有不安分思想与行为镇压下来。然而,我们总会思考是不是只有这样的人才适合当小学老师?学生在学习、行事上如何能更有效的自我约束?
“一国当中,人民情愿被治,尚可以苟安;人民能够自治,就可以太平;那最危险的国家,就是人民既不愿被治,又不能自治”。也许我们的班级与学生还未达到这样的地步,我依然感到很惶恐。陶行知先生在德育问题上,提出了学生自治思想,或许可以给小学常规教育与管理提供一些思路。
我们习惯了由老师进行单方面的强制约束学生行为纪律,不实行学生自治,一方面是学生不会自治,他们还不具备自我管理的能力。另一方面是不愿自治,这是只由老师来管理教育带来的弊病,“学生们以为既有教职员负责,我们何必多事,纵然看见同学为非,也只好严守中立。这是大多数的学生所抱持的态度。所以一人司法,大家避法”。学生缺少自治的意识,所以想要实行学生自治,首要便是向学生阐明自治目的及意义,培养学生的自治意识。
范文四:读陶行知学生自治问题的研究有感
读陶行知《学生自治问题的研究》有感
这几天一直利用中午时间和学生读书~但由于时间花得少~读得不够深透~只是大概地看到《陶行知教育名篇》第66页~对于《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中学生自治四点好处~有几点简单想法:
1、学生自治能适应学生之需要。
有的时候学生自己所立的法~比学校里所立的更加近情~更加易行~而这种法则的力量~也更加深入人心~因为自始至终~学生心中都有“法”~平日里的一举一动~都为大家自立的法则所影响。所以说自己所立的法~大于别人所立的法,大家共同所立法则的力量~大于一人独断之法。
2、学生自治能辅助风纪之进步。
看到这部分内容我就想到学校进行的卫生纪律检查~每天大队部值日生拿着一本本对班级纪律和包干区卫生情况进行仔细检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情况进行记载~并扣去班级相应的分数。记得有一次班级被扣很多分~班主任知道后很生气~追查扣分原因~把当天值日的同学“好好教育”~并责成他们明天继续打扫卫生~于是就出现了被罚学生垂头丧气~其他学生偷偷窃笑、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也曾看到在课间活动的时候~一名学生无意中将纸屑丢到地上~同桌劝其赶紧捡起来。可他显得很不耐烦:“今天又不是我值日~扣分也不怪我~我就不捡。”于是那张纸屑就这样一直在地上而无人问津。出现以上情况~用陶行知先生的话来讲即学生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应该为
大家负责~教师在管理时没有让学生做到共同参与~导致学生出现认识上的误差:班级管理是几个学生和教师的事情~与我无关。可见在日常的管理中~如果只是让几个学生去管理效果是甚微的~应让所有学生从被动接受管理转化为主动参与管理~走共同自治之路。
3、学生自治能促进学生经验之发展
我们培植儿童的时候~若拘束过多~儿童会形容枯槁,若让他们跑~让他们跳~让他们玩耍~他们就长得活泼有精神。身体如此~道德上的经验也是如此。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别越鉏代庖~做“好心的吕洞宾”~应该给孩子保留获取宝贵经验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教是为了不教~我们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管理是为了不管理~我们要培养学生自治的能力。
范文五:论文-中国大学的学生自治组织
中国大学的学生自治组织
[摘要 ] 中国大学的学生自治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巨大的作用与严重问题一直并存, 如何管理是一个永恒的命题。 为此, 我们将运用现代管理学的原理与方法, 结合学生自治组 织的实际情况,解决学生组织的存在问题。
[关键词 ]学生自治组织 发展历史 作用 问题 解决 原理 建议
1920年代,中国现代大学在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体系中,将美国的学生自治会制度引入 高等教育的实践层面, 并在国内造成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在维护学生的权益、 训练学生自治 能力和辅助学校风纪上起到了积极的效果; 另一方面发展学生独立的能力和自治的精神, 不 仅增强了团体生活的经验, 而且活跃了校园生活。 但是学生自治组织制度在实际的运作中也 暴露出不少的问题,时至今日仍有不少的争论。
一.中国学生自治组织的发展历史
(1)中国学生自治组织出现时间。
学生自治组织在清末已大量出现,但作为一种学校内部学生管理的机构,则大量出现 在五四以后。 五四运动所带来的教育文化环境的变化, 使大学学生教育和管理的观念发生了 极大的变化。 这时期一批留美学者的大量归国, 对中国教育理论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学生管 理上实行自动主义, 组织学生自治会, 倡导学生自治能力的训练, 使中国大学学生管理制度 经历了一次根本性的转变。
(2)学生自治组织的典型代表——学生会
中国学生会的起源及历史:1919 年五四运动时期,中国中等学校和高等学校学生成立 了进步的学生团体, 称学生自治会, 对学生运动起了积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改 名学生会。
(3)清华大学校学生会——中国最早的学生会之一
清华大学于 1919年 12月 23日成立了第一个学生会,它诞生于“五四”运动爱国、民 主、科学的洪流中。在 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人民再次认识到了弱国无外交的悲 惨结局。消息传来,举国愤慨, 1919年 5月 4日,五四运动爆发。当晚,五四运动爆发的 消息传到清华园, 一向沉静闭塞的清华学校顿时沸腾起来。 第二天一早, 有些同学就在宿舍 门口贴出红笔写的大字报,要求立即行动。当日(5日)高等科和中等科科长立即召开全校 各会社负责人联席会议,决定成立清华学生代表团。清华学生代表团于 5月 7日正式成立 , 清华学生代表团随即领导清华学生投入反帝爱国运动。 12月 17日,全体学生大会通过了学 生会章程;在 23日晚,清华全体学生聚集在饭厅,举行学生会成立大会,清华大学学生会 正式成立。
二 . 学生自治组织的作用
通俗所说的“三自”功能,即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功能。具体表现: (1)营造学校校园文化氛围,挖掘校园文化底蕴,提升校园文化品味和层次。通过学 生会举办的各类讲座和活动(学术型讲座、文艺汇演、科技创新比赛、思想交流报告会、人 物对话等)不断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开拓和活跃第二课堂。
(2)服务和帮助广大同学。学生组织的很多部门比如生活部,就是解决和方便同学生 活上的问题; 比如学习部邀请的学习类讲座, 就是直接为同学提供学习上的帮助。 其他的部
门也一样,很多是从事务上为同学真正解决问题,帮助他们提高自己。
(3)锻炼和提高自身能力,提升自身素质,积淀自身价值。组织活动和讲座是一个复 杂的过程。 这些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是锻炼能力的平台, 或许会碰到问题。 但这些都是一些 体验,一种无形的人生价值的丰富。
三 . 中国学生自治组织存在的普遍问题
(1)整体运行
a机构设置:学生组织的结构设计不尽合理。许多组织的部门设计有重叠和缺漏。 b晋迁制度:选拔学生干部制度落后,普通学生无法完全透明,充分地参与到选举当中 去。
c独立性:学生组织没有完全独立性,有无尽的义务,却没有相应的足够权利,以致于 许多活动不能顺利进行,或严重拖慢了活动的进度。
(2)效率
a时间安排:活动安排经常与其它活动有冲突,以致于冷场。开会时间安排不当,影响 学生的正常学习和休息。
b做事方式:事前缺乏实地勘察,只是纸上谈兵。所作的策划书或者计划纯粹是形式主 义。
(3)协调
a组织内:各部门缺乏沟通,具体工作没有协调进行,各部门各自为战。
b组织之间:各个学生组织联系甚少,甚至有所对立。学生组织与学校有关后勤部门沟 通不够,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时间损失。
四 . 解决问题的原理及建议
(1)系统原理。
系统, 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 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 整体。 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 一切事物都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的。 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 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就是系统的相关性。学生组织作为一个系统应当注意:
a 整体性原理。从组织整体出发,部分着手,统筹考虑,各方协调,达到学生组织整体 的最优化。
b 动态原理。学生组织内部应不断改善和自我发展,树立超前观念,使组织向着期望的 目标发展。
c 开放性原理。学生组织须充分对外开放,吸收组织外的有益因素,完善组织。
(2)效益原理。
效益是组织管理永恒的主题。 任何组织的管理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效益。 效益的高低直接 影响着组织的生存和发展。
a影响管理效益的因素有许多,其中主体管理思想的正确与否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所 以,学生组织的发展方向尤为重要。如果战略方向错了,管理下去是毫无意义的。
b追求局部效益必须与追求全局效益相协调一致。 当学生组织内部某个部门效益与整个 组织效益发生矛盾时,管理必须将组织放在首位。
c 学生组织的管理应该追求长期的稳定的效益。如果一个学生组织只满足于眼前的效 益,不进行长期的改造和开发,迟早会落伍,迟早会成为低效益的团体。
D 在学生组织中确立整个集体的效益观。
(3)沟通原理。
沟通,是指可以理解的信息或者思想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群中的传递和交换的过程,
整个学生组织的管理是离不开沟通的。
a 各种常用的沟通方式。
口头:速度快,信息量大。但信息容易失真。
非言语:意义明确,内涵丰富。但传递距离有限,理解易有偏差。
书面:保存持久,可以核实。但效率低下。
电子媒介:可以同时传达多人,速度快,远程传递方便。但局限于单向交流。
b如何克服沟通中的障碍
整个学生组织从上到下,明了沟通的重要性,正确对待沟通。
组织的每位成员都要学会“听” 。
学生组织内部创造一个相互信任,有利于沟通的小环境。
组织内部, 组织之间缩短信息传递链, 拓宽沟通渠道, 保证信息的畅通无阻和完整性。 建立特别的机构,定期加强上下级,和组织之间的沟通。
加强与普通学生沟通,真正做到为学生服务。
(4)人本原理。
学生是学生组织的主体,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学生组织的有效管理关键 ; 学生人性得到最 完美的发展是学生组织管理的核心;服务于学生是学生组织管理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 《 1920年代我国现代大学学生自治制度研究》 张雪蓉 南京邮电大学社科系副 教授、教育学博士 著
(2) 《管理学——原理和方法》 (第四版) 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 编著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浅谈学生自治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