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的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作者:沈建国
社会科学战线 1995年07期
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是唯物史观中的核心内容。它从哲学高度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普遍、一般规律和动力问题,为人们解决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社会基本矛盾是任何社会都普遍存在着的矛盾,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在不同的社会中,在同一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社会基本矛盾都有其特殊的内容和形式。**同志对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贡献就在于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上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并制订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社会基本矛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一
专门就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基本矛盾进行理论阐述的起始于斯大林。1938年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指出:“生产关系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首先是依赖生产工具的发展的状况,因为有这种依赖关系,所以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迟早要引起生产关系相应的变化和发展。”这一思想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讲的意思是一致的。如果承认这是个普遍原则的话,那么就不难得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关系同样会与生产力相矛盾的结论。但是,斯大林以当时苏联社会主义实践成功方面的特殊性否定了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受普遍规律的制约,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目前还只有苏联实现的这种制度下,……这里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状况完全适合”。①
但是,社会基本矛盾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地存在着,并且顽强地在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中表现出来。1952年斯大林写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在书中他批评了雅罗申柯关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没有任何矛盾”的观点(其实,雅罗申柯无非是重述1938年斯大林主张的并在以后为人们奉为经典的论断),认为“这是错误的”。斯大林虽然承认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有矛盾,但是,一方面,正如**所指出的,“他还是没有把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当作全面性的问题提出来,他还是没有认识到这些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向前发展的基本矛盾”。②另一方面,斯大林虽然认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表现为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但他却看错了阻碍在当时所表现的具体内容,认为生产关系还不够先进,即生产关系的发展落后于并且将来也会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如还存在集体所有制,商品交换,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计划性还不够全面、彻底等,“所以,任务就在于,通过把集体农业所有制逐渐变成全民所有制的办法,通过以产品交换制——也是逐渐地——代替商品流通的办法,来消除这些矛盾”。③所以,斯大林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未能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问题。
**把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当作全面性的问题提了出来,把它当作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基本动力。**正确地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④**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对唯物史观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当时社会主义改造刚刚完成,经过这种改造建立起来的新制度,人们对它的认识还缺乏足够的经验,广大人民群众由于翻身解放而欢迎新制度的热情,从客观上也使**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某种理想化的倾向,妨碍了他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分析的深入。另外,由于**在主观上有不大重视生产力的弱点,也影响了他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科学分析。正如**同志所指出:“**同志是伟大的领袖,中国革命是在他的领导下取得成功的。然而他有一个重大的缺点,就是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⑤**自己也说:“我自己注意较多的是制度方面的问题”。⑥这个“重大缺点”,不能不对他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发生很大的影响。
**的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观的局限性在于: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中没有指明何者更根本,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更重视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忽视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没有把握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判断社会主义社会各项具体制度和政策优劣的根本标准。由于**没有正确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的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是受生产力、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制约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是受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矛盾制约的,因而在党的八大已明确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后,仍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自觉不自觉地偏离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这个中心,找错了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内容和形式,把所谓的阶级矛盾、政治生活中的矛盾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主要矛盾。而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以“阶级斗争为纲”,而且“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二十多年以此理论为指导的实践结果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并未真正解决,而且日益尖锐了,大大延缓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进程。
二
1979年3月,在一次重要的理论工作会议上,**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现在还是按照**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的提法比较好”,但是,“指出这些基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⑦这表明**同志既肯定了**的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中正确的方面,又决心克服其不足的方面,把这一理论继续推向前进。
**同志就**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的成果,首先表现为实现了三个转换。
(1)在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构成的社会基本矛盾体系中,**更多的是着眼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着重强调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作用,**同志则强调生产力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的决定作用。一是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同样是受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变更是根据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来确定的。他以农村经济中的生产关系的变革对此作了说明:“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我们总的方向是发展集体经济。实行包产到户的地方,经济的主体现在也还是生产队。这些地方将来会怎么样呢?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农村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也会巩固起来,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这种转变不是自上而下的,不是行政命令的,而是生产发展本身必然提出的要求”。⑧二是认为以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为主体的社会制度的优越性是以其是否能比其他社会制度更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来衡量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这要表现在许多方面,但首先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果方面”,⑨“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⑩三是认为作为上层建筑的核心,社会主义社会最大的政治是发展生产力,进行现代化建设。因为“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对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有利还是有害,应当成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是非标准”。(11)
(2)社会基本矛盾是任何社会的一切矛盾产生、发展的根源,也是任何社会发展的动力,主要矛盾则是社会基本矛盾在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集中表现,能否正确抓住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着能否正确掌握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中心内容及其时代特点,决定能否解决该时期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晚年把阶级矛盾视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以“阶级斗争为纲”作为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手段,**同志则从社会主义社会是建立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历史条件的现实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根本目的出发,认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12)抓准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就是明确了任何时候都要扭住发展生产力“这个中心环节”,“其他任何工作都要服务服从这个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受干扰”。(13)所以,**同志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对于后来形成围绕“一个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奠基意义。
(3)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初期的社会基本矛盾,除了不同于其他社会形态,还不同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其他阶段。**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特点的认识是从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的特殊性,而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特点的普遍性的概括,**同志则注重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基本矛盾的特殊性的剖析。这种特殊性是与社会主义初次由理论付诸实践而根据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一般特征的预测作为原则来建构社会制度相联系的,与社会主义是在一些经济文化还不发达的国家里先行实践相联系的,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处于剧烈较量的国际条件相联系的。这种特殊性一是表现为“不相适应”不是由于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某些部分过时而引起的,而是由于因上述特殊因素制约使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状况而引起的。**同志认为,“我们的主要错误是‘左’”。(14)“左”在生产关系上表现为脱离生产力的水平追求理想化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分配方式,在上层建筑上表现为脱离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的主要内容,强调阶级斗争观念越强越好,政治生活中越“革命”越好。二是表现为由此决定的不仅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中的个别制度、个别环节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是既有的经济、政治体制已呈僵化趋势,成为发展生产力的桎梏,所以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通过完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中的个别制度、个别环节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不能停留在改革是发展生产力的认识上,而是要打破旧体制的桎梏,对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进行全面、深刻的改革,即要进一步认识到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15)
三
**同志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的成果之二是区分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制度和具体制度,认为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是规定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内容,是决定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任务、根本道路、根本目的和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方面,而社会主义具体制度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手段和使社会主义优越性能否得到充分体现的方面。所以,“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16)
**同志认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作为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规定,主要表现为一是能够使生产力以历史上的其他社会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所没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17)二是“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成果是属于人民的”,“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所以“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方面”。(18)三是使上述两个方面统一起来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因为公有制在本质上是符合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趋势,使生产力得以加速发展。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社会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产业结构的变动越来越频繁,公有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社会范围内的流动,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有利于集中力量发展重点科技和重点产业,“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19);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机关拥有强大的调控系统和较强的调控能力,就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方式,就能自觉地运用价值规律来调控个人之间、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和个人、集体、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使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自己劳动创造的社会财富,“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20)所以**同志强调“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21)**同志还从中国的历史和现代国际经济政治关系的格局出发,从中国人民的利益出发,认为中国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最终发展起来也不过成为一个附庸国,而且连想发展起来也不容易”,所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22)
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制度是与实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国家的具体国情相联系的,是具体民族国家根据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国民的政治和科学文化素质等条件而选择的发展生产力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着的物质文化需要的手段、措施等,如公有制为主体的实现形式、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等。这种选择是一个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而日益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各种客观和主观原因,人们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措施、形式、方式、手段的选择有两种性质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有些方面达到了体现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规定与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国民素质的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另一种是有些方面扭曲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规定,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和国民素质,制约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的发挥。两者同时还有量的规定性。**同志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教训,在肯定前者的同时,主要对后者进行了剖析,认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之后,由于我们当时缺乏经验以及许多条件的限制,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制度方面,照搬了苏联的模式,加上“左”倾错误的影响,其结果一是“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来”;二是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超越了现实的生产力水平,片面追求公有化;三是脱离现实生产力的发展潜力;片面追求高速度,如“1959年搞‘**’,心是好的,想搞得快一点,但违反了客观规律,反倒带来灾难”;(23)四是片面强调计划忽视市场机制的作用,“过去我们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24);五是“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于集中”(25),“企业没有自主权,也就没有责任,搞得好坏都是上面负责”(26),没有搞好生产的动力和压力;六是在管理方面“机构臃肿,层次重叠,手续繁杂,效率极低”(27);七是在分配上搞绝对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忽视物质利益原则;八是在政治生活方面,“没有自觉地、系统地建立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多项制度,法制很不完善”。总之,“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28)
在以往的社会实践中,由于在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上,没有正确区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制度与具体制度、政策,有“左”的错误思想的人,往往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合理性,来论证体现它的经济体制等具体制度也是合理的,把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具体制度、方法的弊端的改革说成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把吸收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资金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方法的开放“说成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来自经济领域”(29),反对对外开放。有右的错误思想的人,又往往用经济体制等具体制度的弊端,来否定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越性,特别是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我们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中的失误,“在人民中混淆是非界限,造成消极涣散、离心离德的情绪……助长一部分人当中怀疑以致否定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的思潮”。(30)有些人则是“打着拥护开放、改革的旗帜,想把中国引导到搞资本主义。这种右的倾向不是真正拥护改革、开放政策,是要改变我们社会的性质”。(31)那些真心实意坚持社会主义的人,也因为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关系上混淆不清,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种种挫折迷惑不解,找不到在新形势下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同志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政策、方法、手段的科学区分,把握住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内容和形式,是我们党反对思想僵化,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前提。
四
**同志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不仅为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基本矛盾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而且在实践中为我们提供了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方法、手段,即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就改革而言,**同志认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是优越的,但传统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很不适应四个现代化的建设。因此,改革的对象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下“对体制的革命”,“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但在四个现代化前面有‘社会主义’四个字,叫‘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32)
就开放而言,**同志认为,我们也应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制度与发展市场经济、进行社会化大生产建设的具体方法、措施、手段区分开来。对外开放除了把我们的经济纳入国际轨道外,是要“吸收资本主义中一些有用的方法来发展生产力”,“我们发挥社会主义固有的特点,也采用资本主义的一些方法(是当作方法来用的),目的就是要加速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33)
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言,早在1979年11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上,**同志认为,“说市场经济只限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除在所有制、分配方式根本不同外,在市场经济的运作、管理方式上,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在方法上基本上和资本主义社会相似”。所以,把市场经济“当作方法,它不会影响整个社会主义”。(34)1985年10月、1990年12月和1992年南巡讲话中,**同志又分别强调:“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35)**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的论述对人们突破对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传统观念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是思想解放、实事求是的最集中的体现。市场经济是实现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一种方式,建立市场经济,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是现代化大生产基础上商品生产内在的、必然的要求。商品交换自古就有,有交换就有市场,就有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的作用存在,只不过这种作用有大小之分,因此,把市场经济当作资源配置方式,不存在与哪种社会经济制度不相容的问题,也不存在实行市场经济会自然而然地改变一个社会制度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它在运行过程中要求商品生产者具有完全的自主权,以通过市场机制的自由调节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资本主义私有制企业自然拥有这种自主权,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也可以拥有这种自主权。我们以前没有实行市场经济,不是因为公有制不能与市场经济相融,而是因为我们没有正确地认识和自觉地运用市场机制,使企业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多年来的改革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改变公有制的实现方式而不改变“公有”的性质,如实行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使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相分离,使企业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就足以使企业自主地参与市场竞争,融入市场体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就是实践**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基本矛盾的方法、手段的过程,历史已证明,我们的实践是成功的,取得了举世注目的伟大成就。对此日本学者冈部达味等人在《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一书中指出:“1978年12月,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时代,80年代的中国以搞活经济、对外开放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为三大支柱”,“改革开放取得了显著成果,在所有方面都起了积极的作用”,“中国进入了国际社会,而且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同时提高了。”(36)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西方国家和某些国际舆论,认为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不可避免地步苏联东欧各国的后尘即会发生类似的变化,只要施加一定的压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权力结构也会垮台。但实践表明改革开放在中国卓有成效,政治稳定,政局昌明,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主义中国的稳定和发展与苏联东欧的政局动荡和经济危机形成明显的、反差极大的对照。正如意大利《共和国报》所说:“中国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同10年前相比,已认不出来了,它以令人惊奇的速度向前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和创造了想象不到的奇迹的国家之一”;“中国共产主义(或者更确切地说,中国共产党人所掌握的权力)绝对牢靠,至少在目前尚看不出有何混乱或迷失方向的迹象,事实是这个党并未表现出有危机之症状,它的成就是不可否认的”。(37)美国学者马克布莱彻认为,在社会主义实践遭受挫折的现时代,中国的改革实践,“无论对研究社会主义还是实践社会主义的人,中国的实例都大有教益”。(38)所以,**同志指出:“我们的改革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际范围内也是一种试验,我们相信会成功。如果成功了,可以对世界上的社会主义事业和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提供某些经验。”当我国的年国民生产总值属于世界前列时,“这不但是给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39)
注释:
①③《斯大林选集》(下),第449页,第592页。
②④《**选集》第5卷,第356页,第374页。
⑤⑩(14)(15)(17)(18)(19)(20)(21)(22)(24)(26)(29)(30)(31)(32)(33)(35)(39)《**文选》第三卷,第116页,第63页,第237页,第237、113、370页,第137、255页,第255、110-111、364页,第16-17页,第149页,第111页,第311页,第148页,第160页,第375页,第44页,第229页,第138页,第149页、第148-149、373页,第135、225页。
⑥《**著作选读》(下),第829页。
⑦⑧⑨(11)(12)(13)(16)(25)(27)(28)《**文选》(1975-1982年),第168页,第275-276页,第215页,第149、123、181页,第168页,第213页,第214页,第135页,第140页,第287、292页。
(23)(34)《**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专题摘编》,第49页,同上续编第50页。
(36)(38)转引自《海外**研究》第17、18页,第72页。
(37)转引自《世界经济与政治》1994年第3期第64、65页。
作者介绍:沈建国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范文二: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
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
社会基本矛盾: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社会基本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为什么说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颈部的最终决定力量。
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阶级的产生和本质:
阶级是在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的经济地位的社会集团,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积极的存在具有历史性,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阶级将归于消失。
阶级斗争:指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不同阶级之间的对抗和冲突,是社会基本矛盾的特殊表现。阶级斗争包括经济斗争、思想斗争和政治斗争三种基本形式。政治斗争是高级形式,暴力革命是政治斗争的最高表现形式。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客观的、必然的,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集中表现,阶级斗争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突出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中。
2、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部发展的量变过程中。
3、阶级斗争的作用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历史的,变化的。
阶级分析方法:
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
1、在认识和处理阶级矛盾时,要严格区分阶级矛盾和非阶级矛盾,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2、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但已经不是主要矛盾。
3、要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同时要防止和纠正阶级斗争熄灭论。
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社会革命的实质,是进步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落后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
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革命的首要标志是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中转到革
命阶级手中。
社会革命的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旧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发展和旧的上层建筑之间出现矛盾冲突。
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革命史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
2、革命使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3、革命能改造和教育群众及革命阶级本身。
4、革命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的性质和作用: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的革新举措。
改革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
改革的根本目标: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社会主义改革的直接对象:是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和思想观念等。
科技革命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1、现在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
2、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
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着问题上的对立:
唯物主义历史观坚持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唯新主义历史观坚持英雄史观,认为少数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
现实的人及其活动与社会历史:
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构成的,所谓现实的人,是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能动性的人。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存在方式。劳动发展史是理解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同样也是理解社会历史创造过程和历史创造者的关键。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作用: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A、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史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2、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及作用,又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群众观点就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是在群众观点的指导下形成的,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的。
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者,对历史事件有深刻影响,甚至有时能决定个别历史事件,从而导致历史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重大变化。
2、历史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主要倡导者、发起人、组织者和领导者,历史人物按其发挥作用的性质,可分为杰出人物和反面人物。
3、不管什么样的历史人物,都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
历史分析方法: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
阶级分析方法:在阶级社会中,贯彻历史分析方法与坚持阶级分析方法是一致的,阶级分析方法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
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C )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B 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 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2、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它的主要缺陷有:( ACD )
A 没有考察人们从事历史活动时的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
B 没有考察人们从事历史活动时的思想动机
C 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D 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 D )
A 两者相互并存相互制约 B 两者相互决定
C 后者决定前者,前者反作用于后者 D 前者决定后者,后者反作用于前者
4、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是:(D)
A 生产工具 B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 C 科学技术 D 生产力发展水平
5、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表明:(D)
A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决定因素 B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C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水平的标志 D 生产力状况是生产关系形成的物质基础
6、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体现了:(D)
A 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 B 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系统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起作用的内在关系 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
联系
7、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A)
A 基本经济制度 B 生产方式 C 基本经济体制 D 基本经济结构
8、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是:(D)
A 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 B 社会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
C 市场经济的具体实现形式 D 经济结构的具体实现形式
9、上层建筑是指:(D)
A 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B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
C 建立在一定社会生产关系基础之上的政治和思想关系
D 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10、社会形态是指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C)
A 生产方式和国际制度的统一体 B 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统一体
C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D 经济体制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11、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动力是:(D)
A 人与自然界的矛盾、人与人的矛盾 B 人与社会制度的矛盾、社会与环境的矛盾
C 先进与落后的矛盾、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的矛盾
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12、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是:(D)
A 文明发展程度 B 生产关系 C 价值观念的进步 D 生产力
13、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是:(C)
A 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暴力掠夺 B 社会产品的分配不均
C 剩余产品的出现 D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形成
14、一切阶级斗争,归根结底所围绕的轴心是:(B)
A 政治权力 B 经济利益 C 思想统治 D 社会地位
15、社会革命的根源是:(C)
A 社会阶级关系的紧张化 B 社会利益矛盾的突出化
C 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D 社会贫富悬殊化
16、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集中表现在:( A )
A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
B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阶级关系缓和
C 解决社会利益矛盾,促进社会关系和谐
D 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关系更替
17、马克思主义认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是:( C )
A 生产力 B 社会基本矛盾 C 科技革命 D 劳动
18、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是:( B )
A 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 B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
C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理 D 以人为本的原理
范文三:社会基本矛盾
第一节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一、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
⒈生产力的含义及构成。
生产力是标志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同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生产力的物质性和社会性。
从静态来考察,劳动对象、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和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是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劳动对象是人们通过劳动对之进行加工,使之变为使用价值以满足人类社会需要的物质资料;劳动资料是人们在劳动中用以改造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是人和劳动对象之间的媒介体,即传递人对劳动对象作用的物或物的系统(其中,生产工具是最主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要素,是衡量生产力的客观尺度);劳动者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智力的从事生产劳动的人,即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主导因素。在基本要素中,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构成生产资料。
从动态来考察,生产力的构成要素还包括智能性要素和运筹性要素等非实体性要素,其中科学技术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是对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动态考察,其实质是科学技术会通过渗透到实体性要素之中改变实体性要素的性质和水平,并由此转化为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即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科学技术渗透于生产力的过程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现代化生产中,生产工具的革新,生产新工艺的采用,都是科学技术的“物化”;第二,深刻而准确地认识自然物的属性,有效地对其加工改造,以及发现和创造新的劳动对象,同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动密切相关;第三,劳动者生产技能的提高,知识水平的增长,体力和智力的强化,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武装。
⒉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先进生产力是集中体现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并以此为标志的社会生产力。先进生产力是一个相对的、历史的范畴,是相对于落后的生产力而言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表现形式。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历史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在其建立时就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在此后它所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根本目的就是解放和发展中国先进生产力。面对新的历史挑战,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⒊生产关系的含义、内容及基本类型。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是在生产实践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产品分配关系以及由它所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其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决定的方面,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其他关系。生产关系的其他方面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起着重要的制约和影响作用,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需要通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的关系来维持和保证,也需要通过生产过程中的交换、分配和消费关系等方面来实现和体现。
生产关系有两种基本类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前者的基本特征是: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或者说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地位平等;产品分配上不存在剥削。后者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归剥削者所有,劳动者没有或者很少有生产资料;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处于支配和被支配的不平等关系中;分配上存在剥削。
⒋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结构。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表现为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这种相互作用中,首先是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具体表现为两点: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第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其次是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能动反作用。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第二,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严重地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不适合有两种情况,即生产关系落后或“超越”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正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作为内容的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经常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作为生产力的社会存在形式,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因素。所以,二者必然会发生矛盾。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其基本过程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基本适合,循环往复,不断发展的过程。
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⒈规律的内容。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所构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其主要内容是:生产力决定一定生产关系能否产生,决定它产生后发展的方向和形式;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或阻碍作用。“决定”和“反作用”的矛盾运动有机结合,形成了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性运动。这一规律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⒉规律的意义。
认识和利用这一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这一规律为人们提供了一把探索社会发展根源的钥匙;其次,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再次,这一规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一、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形态
⒈经济基础的含义及对其内涵的理解。
经济基础即社会的经济结构,是指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从实质上看,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在内容上是同一个东西,即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把握经济基础的内涵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经济基础属于社会的物质关系,但不包括生产力;第二,经济基础不等于现实存在的一切生产关系,而是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第三,经济基础不是生产关系的一个方面或一个环节,而是生产关系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的总和。
⒉上层建筑的含义及构成。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思想、观点以及制度、设施和组织的复杂体系。在阶级社会主要是指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道德、哲学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设施和组织的总和。上层建筑由思想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两个部分构成。思想上层建筑构成社会的观念结构,政治上层建筑构成社会的政治结构。思想上层建筑也叫观念上层建筑或社会意识形态,它是指反映并服务于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是由一系列的思想、观点构成的无形的上层建筑,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以及绝大部分社会科学和部分思维科学等。政治上层建筑是指与思想上层建筑相适应的制度、设施和组织等,主要包括政治法律制度,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等设施,以及政党等组织。在政治上层建筑中,国家政权处于核心的地位。政治上层建筑是思想的“物质附属物”,基本上属于思想的社会关系。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层建筑的关系是互为因果、互相制约的关系。国家政权在阶级社会中是整个上层建筑的核心。
⒊社会形态及其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社会形态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的及其演化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阶段。马克思提出的社会形态理论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首先,这一理论指出社会是有机的统一体,这就使我们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找到不同形态社会的共同本质和规律;其次,这一理论指出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这就要求我们研究社会时应从具体的社会出发,而不能从“一般社会”出发;最后,这一理论指出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这就使我们有信心建立起真正的社会科学。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的辩证关系
⒈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
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中,首先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决定作用主要表现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其次是上层建筑反作用于即服务于经济基础,具体可从三个方面看:其一,从服务的方向上看,上层建筑一方面会千方百计地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完善,另一方面它会排除自己及其经济基础的对立物;其二,从服务方式上看,上层建筑是通过使用强制性手段或非强制性手段对社会生活的控制来为经济基础服务;其三,从服务效果上看,当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要求时,对经济基础会起促进作用,反之会起阻碍作用。
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时,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庸俗的经济决定论,另一种是上层建筑决定论。
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它们的矛盾运动。这一矛盾运动的基本过程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循环往复,不断前进,使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转变。
三、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
⒈规律的内容。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就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所构成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其主要内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凡是在方向和形式上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上层建筑就能继续存在下去,不适合时则不能长期存在;上层建筑反作用于即服务于经济基础,这种服务只有在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才是可能的,否则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而经济基础决不会让这种不适合的情况长期存在下去;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中,经济基础始终是决定者,上层建筑的变化和发展,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性质、水平和客观要求,这种确定的关系是不可逆的和不能改变的。
⒉规律的意义。
把握这一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能够帮助我们全面理解社会发展的动力及其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之一;是进一步改革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以服务于经济基础的理论基础,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这是因为:第一,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同人类社会共存亡;第二,这两对矛盾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全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和社会发展的方向;第三,这两对矛盾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第四,这两对矛盾的运动构成了贯穿于人类社会整个历史发展过程的社会的一般规律。
⒉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首先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开始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相应的变革,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又导致上层建筑的变革。新的上层建筑的建立,保证了新的生产关系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而新的生产关系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总是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因此也就形成了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和变革的历史。其中,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的最终原因和最终归宿。“生产力标准”理论及其实践意义。
二、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⒈阶级的形成。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的形成是生产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而又相对发展不足的结果。具体而言,剩余产品的出现为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提供了可能;私有制的产生,使社会集团的分离转化为阶级的对立;分工是阶级产生的基础。
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是利益根本对立的不同阶级之间的对抗和冲突,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运动的结果或特殊表现形式。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中;同时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阶级斗争根源于社会的基本矛盾,尤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斗争的轴心是经济利益。阶级斗争的主要形式是: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
⒊国家是一切阶级斗争的焦点。
国家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是阶级斗争的结果,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的实质是阶级统治的暴力机构,其中,军队是国家的主要成分和支柱。任何国家都有两种基本职能:对内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对外防范外敌的入侵。现代国家的类型。国体和政体。国家的发展趋势。
⒋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
社会革命是指促进社会形态根本转变的社会活动,是先进阶级为改变旧社会的经济基础及其上层建筑而进行的历史活动。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先进阶级手里,是实现社会形态根本变革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它能使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动性得到巨大的发挥;它能使革命阶级的在革命斗争中受到锻炼和改造,成为建设新社会的基础。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原因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三、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⒈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的区别。
首先,革命是社会制度的根本质变,是用一种社会制度代替另一种社会制度;改革则是在坚持原有社会根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该社会制度的社会体制的某种程度的调整。其次,革命是由被统治阶级发动的,目的是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建立新的革命阶级的政权;改革则是由统治阶级或统治阶级内部的某种社会势力、社会集团发动的,目的是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再次,革命就其一般规律而言,往往要通过武装斗争、暴力革命的形式,实现国家政权的转移;改革一般说来则不需要采取这一形式,而是采用和平的形式来完成。
⒉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决定了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是:第一,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产生的顺序来看,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先于它的经济基础而产生;第二,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来看,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第三,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状况来看,矛盾之间是基本适合的。
⒊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自我完善,是一场新的革命。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前提下,根据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自觉地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从而使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推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以及社会各方面的进步。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⒋社会主义改革与阶级社会改革的区别。
首先,社会主义改革是主动的、自觉的,剥削阶级国家的改革是被动的、自发的;其次,社会主义改革是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出发而进行的,有广阔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剥削阶级国家的改革从根本上说是从剥削阶级利益出发而进行的,缺乏深厚的群众基础;再次,社会主义改革可以使社会自身矛盾不断得到解决,使社会主义社会得以完善和进步,剥削阶级国家的改革只能暂时缓和社会矛盾,不能最终解决矛盾。
范文四:社会基本矛盾
什么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怎样理解二者的辩证关系?
2009-03-30 12:44:08| 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什么是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掌握这一概念要注意:
(一)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是两个术语、同一内容。二者在质上是相同的。
(二)经济基础是指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不是一切生产关系。如目前我国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是公有制。
(三)经济基础是指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而不是指个别的生产关系。
二、什么是上层建筑?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指社会的政治、法律、文艺、道德、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这些社会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上层建筑分为两个部分:
(一)政治上层建筑:亦称实体性上层建筑,指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机关等设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套组织。
(二)观念上层建筑:又称思想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文艺、道德、宗教、哲学等各种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
(三)二者的关系:
1、观念上层建筑决定政治上层建筑。任何国家的上层建筑都是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建立的,是为统治阶级的统治服务的。
2、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又会成为一种强大的、既定的现实力量,反过来影响观念上层建筑。
总之,二者本质上属于社会的思想关系(即社会意识),前者被称为是后者的“物质附属物”或“物质设施”。
三、二者的辩证关系。
(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具体表现在: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不是凭空建立起来的,而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如原始社会没有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就是因为经济基础(公有制)没有剥削和压迫的关系造成的。出现了私有制的经济基础也就进入了阶级社会的上层建筑,出现了政治上的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一个国家的上层建筑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取决于其经济基础的性质,地主和农民的地租关系(生产关系)决定了封建国家的性质,资本家和工人的雇佣关系(生产关系)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等等。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一个国家上层建筑的变化、更替也是由该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当一个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社会意识形态不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时,它作为上层建筑会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以重新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二)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从服务的方向上看,它保护自己的经济基础而排斥异己力量;
2、从服务的方式上看,它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来为经济基础服务;
3、从服务的效果上看,它对经济基础可以起促进作用,也可以起阻碍作用。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集中表现为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当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先进的经济基础的时候,这一社会是上层建筑就帮助它形成、巩固和发展,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当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变为腐朽落后的经济基础的时候,这一社会的上层建筑就极力维护种经济基础,妄图使其免于灭亡,这时它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进步。
(三)二者的辩证统一构成了社会形态,揭示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四)方法论意义:它也是我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它还是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
四、两对基本矛盾的关系。
(一)为什么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因为: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
2、由于社会基本矛盾所涉及的三个方面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
济基础)、上层建筑形成了整个社会基本结构,故这两对基本矛盾规定了任何一个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
3、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规定和制约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4、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过程所体现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的本质联系,便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要求。
(二)两对基本矛盾是如何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
一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构成了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由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整个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页)所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比较起来是更为根本的矛盾。
另一方面,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解决往往又离不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首先解决。在一定社会形态中,生产力的发展有赖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解决,也离不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解决。两对基本矛盾互相制约、互相促进,其中起最终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力。
总之,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范文五: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两对矛盾中“一定要适合”的矛盾的运动规律,决定着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前进方向,它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最后,社会基本矛盾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即生产有所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产物,阶级的本质在于它是与特定的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在经济上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或人群共同体。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不同,是划分阶级的基础。
阶级不仅是一个历史的范畴,还是一个经济范畴。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
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革命。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到革命阶级手里,是实现社会形态变革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
作用: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革命使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革命能改造和教育群众以及革命阶级本身;革命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同时,改革是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通过调整、变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部分及环节,实现该社会形态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
◆科技革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
科学主要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科学活动主要是一种认识活动或精神性活动;技术活动主要是一种生产性、实践性活动。
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动力。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在当代,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 “全球问题”的出现,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全球问题”不仅是个自然问题、科学技术问题,而且是一
个社会问题,是一个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组织以及各种社会认识和实践的复杂问题。
解决“全球问题”有赖于多方面的努力和条件。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树立全球观念和危机意识,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克服急功近利的行为;要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关系,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要增强人们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的能力和手段,为人类摆脱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条件。如果问题是由社会制度造成的,就需要变革这种不合理的社会形式。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的社会基本矛盾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