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月明之夜
题目解说
题目 “ 月明之夜 ” 交代具体的时间,同时点明文章写作的主要内容是 “ 月明之夜 ” 所见、所闻、所感。 题目简洁,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作者简介
许冬林,教师,作家。作品散见于《读者》 (原创版 ) ,《散文》《意林》《视野》《当代青年》 《杂文选刊》《中国教育报》《羊城晚报》《北京青年报》《安徽日报》,台湾《人间福报》等
海内外杂志报纸。
经典回放:品味经典,升华思想品质!
月明之夜
许冬林
1
月明之夜,三五人一帮,相约去水边。那时我们多年轻啊,是年纪正当好的女子。
在空阔的湖边,提起长裙,绾起长发,赤脚走在浅浅的水边。温柔清凉的水啊,好像露水濡湿的 丝绸,缠绕脚踝和脚趾。
水面平静,无惊无澜。月光细柔覆下,仿佛化成了人间的银色的湖。在这样的湖边,愿弃了那些 浓情,那些华衣,甚至那些冰凉的幽怨。
就做一尾银色的鱼,也好。一直游一直游,会否在月色里游进天上的银河,在那里升华自己的卑 微和孤独?
就做一枚扇贝,也好。一直等一直等,在湖底的淤泥里等,等最后一滴泪水和伤痛,凝结成了晶 莹的珍珠。轻盈了,通透了,无怨也无憾了。像观音足下的莲花,朵朵清凉寂静。
我们这样年轻,长发覆肩,今夜在月色里,在水边,自在游弋,让时间走得缓慢悠长。
在这样的月夜,泛舟湖上也是一件自然的事。好像花开,必然会迎来蝴蝶的到访。
以脚踩踏划水的脚踏,湖就碎了。像古玉出土喀嚓碎了。像白莲花开到老碎了。像梦碎了。像等 人的心碎了。
在细碎的水声里,一路划到湖心。看月色茫茫,看湖水茫茫,心也茫茫了。觉得自己凝缩成了宣 纸上的一个墨点,寂然的墨点,漂在一片空茫里,再不能还魂回去了 ……
2
月明之夜,坐车路经江堤,路过一片夏夜的草地。
摁下车窗,江风荡脸而过。江风里掺了草香。草香仿佛是一袭薄薄的裙子,那穿裙子的少女已经 从身边走远,只有那些隐约的粉香汗香和体香,在空气里缭绕不散,让人悠然沉醉。
那是江堤上的苜蓿草,白日里刚被割过,送到奶牛场喂牛。剩下这些草根草叶和草屑,剩下这些 断断续续的相思,在月色里,相互安慰和传播。
3
月明之夜,去看旷野上的雪。
车子一路向前。道路越来越瘦,越来越眉毛弯弯,越来越信步而游的姿势。雪在路旁,雪在前方, 越来越完整,越来越寂静。
月色下行车,驰行在一个琉璃水晶的世界里。好像已经不在这个星球上,好像已经飘进了宇宙最 后的一处留白里。
古老的雪啊!在月色下,泛着近乎幽蓝的光芒。这光芒,照彻身体和心灵,把我照成一片冰凉雪 亮的薄片,寂静,渺小,又有一点不轻易被摧折的凌厉。
是的,是凌厉。我悍然走向旷野深处,以自己微暖的体温,对抗这辽阔的寒冷。
在雪地上,一个人,越走越远。长发,黑衣,在银色的月下,在银白的雪上,雍容清雅。让自己 在月明之夜,走成一滴千年老墨,在清凉里漫漶。
真希望,在这透明的白里,把自己走丢。这样我就纯粹了,我的世界,只有雪和冷了,只有黑和 白。
似乎是为了今夜月下看雪,才特意养了这么多年长发,才养出了这样长的黑发。雪越白,我就越 黑,我要在对比中被照亮。
不能再走了,再走就走到黎明的门口。
回去,路过人家的院前,梅花的香气在冷气里重重地弥散。与那疏阔的旷野相比,与那浩瀚古老 的雪相比,梅花飘香这样的小情小调,又怎能令我驻足?
月明之夜,我活得好远。好远。
整体赏析:美点赏析,颖悟文章内涵!
许冬林是近年来活跃在报刊杂志上进行创作的散文作家,她的文字清新空灵、精致唯美,如一幅 幅清浅的水墨画,似一个个跃动的音符,作品感情细腻婉约,在散文形式上有所创新,已形成自 己独特的风格,被誉为 “ 文化皖军新势力 ” 的代表之一。
本文是一篇诗意优美又富含哲理的散文。文章以 “ 月明之夜 ” 为题,扣住典型的场景加以描绘,抒 发了作者 “ 月明之夜 ” 独特的感受。
首先, “ 月明之夜,三五人一帮,相约去水边 ” , “ 在这样的湖边,愿弃了那些浓情,那些华衣,甚 至那些冰凉的幽怨 ” ,在这样的月夜 “ 泛舟湖上 ” , “ 在细碎的水声里,一路划到湖心。看月色茫茫, 看湖水茫茫,心也茫茫了 ” ;继而 “ 月明之夜,坐车路经江堤,路过一片夏夜的草地 ” , “ 江风里掺了 草香 ” ,还有 “ 江堤上的苜蓿草,白日里刚被割过,送到奶牛场喂牛。剩下这些草根草叶和草屑, 剩下这些断断续续的相思,在月色里,相互安慰和传播 ” ;
然后, “ 月明之夜,去看旷野上的雪 ” ,那月色下古老的雪的光芒, “ 照彻身体和心灵,把我照成一 片冰凉雪亮的薄片,寂静,渺小,又有一点不轻易被摧折的凌厉 ” , “ 我悍然走向旷野深处,以自 己微暖的体温,对抗这辽阔的寒冷 ” ;
最后,作者说 “ 月明之夜,我活得好远。好远 ” ,言近旨远,韵味悠长。
文章语言优美,极富诗歌韵味。多用比喻、排比句式,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且处处是警句,耐
人寻味,发人深思。
真题模拟:针对训练,提升阅读水平!
阅读思考
1. 文中主要写了 “ 月明之夜 ” 的哪些场景?
2.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以脚踩踏划水的脚踏,湖就碎了。像古玉出土喀嚓碎了。像白莲花开到老碎了。像梦碎了。像等人的心碎 了。
3. 怎样理解文中画曲线的句子的含义?
这光芒,照彻身体和心灵,把我照成一片冰凉雪亮的薄片,寂静,渺小,又有一点不轻易被摧折的凌厉。 4. 在文人眼里,月亮不是没有感情的星体,而是精神情感的载体,因而常被作为独特的意象,在 文学作品中闪耀着皎洁柔美的清辉。请写出三个含有月亮的诗句。
参考答案
1. 文章主要围绕题目从三个方面写了月明之夜的场景,即 “ 相约去水边 ”“ 坐车路经江堤,路过一片 夏夜的草地 ”“ 看旷野上的雪 ” 。
2. 这段话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既生动形象,有富有气势地写出了脚踩踏划水的脚踏破湖 的声音,有声有色,突出了作者的具体感受。
3. 月色下古老的雪,泛着近乎幽蓝的光芒,照彻了 “ 我 ” 身体和心灵,让 “ 我 ” 觉得寂静,感到渺小, “ 又有一点不轻易被摧折的凌厉 ” ,使 “ 我 ” 有勇气 “ 走向旷野深处,以自己微暖的体温,对抗这辽阔 的寒冷 ” 。
4. 示例:①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②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 《渡荆门送别》)③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④可怜九月初三夜,露
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
拓展延伸:举一反三,强化阅读能力!
1
月亮堂堂
许冬林
①月到中秋,分外的清白而圆润,挂在蓝汪汪的远天上,像豆芽缸里刚捞上来一样,又白又胖。 ②记忆中,每每这时候,我奶奶站在门旁,对着浩瀚的天空里那一轮皓月,很抒情地叹道:“ 月亮 —— 堂堂哦! ” 于是掇条长凳放在门前的场地上, 她坐在一片奶白色的月光里, 周身晕染一层绒绒 的白光,像莲花上的观音。
③我喜欢奶奶那 “ 月亮堂堂 ” ,多年后再在嘴边咀嚼,只觉得有一片浩茫而(A. 清澈 B. 澄澈)的月 光,那样广大无边地覆下来,人世乾坤,堂堂中正。就连月色里夜游的飞蛾与蚂蚁,都能在这蛋 青样的月夜里,觉出尘世的清明与平和,还有悄悄的说不出的欢欣与满足。
④月亮堂堂的夜晚,奶奶喜欢坐在门前的石阶上剥豆。豆是种在田埂上的豆,或者无人耕种的河 畈上,个个豆荚长得肚大腰圆,得意满满。黄昏时,奶奶从河畈或田埂上背一大捆豆秆回家,堆 在场地上或者屋檐下。晚饭吃过,吹了油灯,只见月光无限慷慨地洒下来,粉粉地铺在门前的石 阶上。奶奶坐在那月色里剥起豆来,安静无声的。只是过那么一会儿,扔了一棵已剥完的豆秆, 再抽出另一棵,如此往返,不缓不急。没有什么会惊扰得她停下,也没有什么会催着她赶紧,剥 豆的奶奶和月光一起构成一幅人间的画儿,安详而明朗 —— 是月光,把一个乡间老妪最普通的劳 动,注解成人间美丽的图画。
⑤有一年仲秋时节的夜里, 是下半夜, 口渴了, 爬起来到厨房找水喝。 圾着一双凉软的布鞋, (A. 朦朦胧胧 B. 隐隐约约)到得厨房,立时惊呆了 —— 好一片月色!那一片仲秋后半夜的月光,透 过厨房窗子上的玻璃纸,满满覆在锅灶上,满得要溢出来,分外的明净与纯正。厨房也仿佛被这 一大块月光清洗了一样,锅铲子亮得灼眼,平日里黑黝黝的松木锅盖,这一刻显得那样洁净与沉 静, 横躺在锅沿上, 竟像入了禅。 厨房里, 没有月光的地方, 还是一片潮润润的 (A. 阴暗 B. 幽暗) , 幽暗的水缸底下,蛐蛐儿叫得正欢,那唧唧虫声虽在暗处,却也有月光的清明与澄澈。我提起瓢 子舀了半瓢水,水里也晃动着一小块光亮,我欢喜地把水喝下,连同那一小块晃动的光亮,只觉 得自己也通体透明而洁净。月亮的光明与美好,那一个后半夜里,我也有了,我身体的这个小宇 宙,角角落落,都得了月光朗照,白日里的不快,人前藏不住的那慌乱与卑微,都在这月光里消 融不见。
⑥我忍不住开了门,走到屋外去,四隅一片(A. 沉静 B. 安静),我走在一片清凉的月色与清亮的 虫声里,只觉得如步莲花上。隔壁人家的房顶,远处黛色的田野,都笼在一片纷纷扬扬的乳白色 里,月如霜啊,千里万里,无边无际。抬头看中天,星辰如贝壳现在沙滩上,银河浩荡,伴同西 边那皎皎一轮,十万光明就这样洒下人间处处,却又这样无声无息,无有惊扰。我心里有无边的 欢喜和宁静,可是说不出来,仿佛置身在一个充满爱与安宁的美好世界里,一个幸福可以绵延到 地老天荒的童话里。
⑦月亮堂堂的夜晚,生活与尘世,在一个女子的眼里和心里,是这样一点点美好安稳起来,以至
可亲可信。
阅读思考
1. 请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把序号填在文中对应的横线上。
2. 作者在文中围绕 “ 月亮堂堂 ” 生动描绘了哪两幅生活图景?请用小标题的方式进行概括。
3. 阅读第④自然段,结合画线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4. 善用修辞是本文突出的语言特点,请从下列各句中任选一句,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①晚饭吃过,吹了油灯,只见月光无限慷慨地洒下来,粉粉地铺在门前的石阶上。
②月到中秋,分外的清白而圆润,挂在蓝汪汪的远天上,像豆芽缸里刚捞上来一样,又白又胖。
③就连月色里夜游的飞蛾与蚂蚁,都能在这蛋青样的月夜里,觉出尘世的清明与平和,还有悄悄的说不出
的欢欣与满足。
参考答案
1. B ; A ; B ; A
2.示例:月下剥豆;夜起赏月
3.这个句子既表达了作者对月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也巧妙抒发了作者对劳动者的赞颂,以及 对奶奶的怀念之情。
4.示例:①这句话通过拟人手法,赋予月光鲜明生动的形象,流露出作者对月光的喜爱和赞美 之情。②这句话把月亮比喻成又白又胖的豆芽,生动写出了月亮清白而圆润的特点,流露出作者 对月亮的喜爱之情。③在这个句子中,作者展开丰富想象,借助飞蛾和蚂蚁巧妙抒发了自己的独
特感受,表达了对月夜的喜爱之情。
2
明月清泉自在怀
贾平凹
①读王维的 《山居秋暝》 时年龄还小, 想象不来 “ 松间明月 ” 的高洁, 也不懂得 “ 泉流石上 ” 是什么样。 母亲说这是一幅很美很美的风景画,要我好好背,说背熟了就知道意思了。我虽将诗句背得滚瓜 烂熟,其意义依然不懂。什么空山、清泉、渔舟这些田园风物也只是朦胧,而乡野情致则更模糊 了。
②后来上了大学, 有了些古文功底, 常常自豪于同窗学友。 翻来覆去的 “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 , 也能时常获得师长赞许。再后来深入乡村,造访田园,登临名山,并且专在月夜听泉,古刹闻钟,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都为寻找王维《山居秋暝》的那种灿烂意境,都为了却 “ 明 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的那份执著情结。一段时间,于人世纷杂之中,自以为林泉在胸,甚至以 渔樵野老自居,说和同事纠纷,劝解祸中难人。自以为心中有了王维,就了却了人间烦恼,看透 了红尘纷争;更自以为一壶清茶,便可笑谈古今。
③真正进入了人生的生存程序 —— 结婚,生子,住房,柴米油盐,等等,才知道青年时代 “ 明月松 间照 ” 式的 “ 超脱 ” ,只不过是少年时代 “ 为赋新词强说愁 ” 的浮雕和顺延。真正对王维和他的诗的理 解,是在经历了无数生命的体验和阅历的堆积之后。人之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 罢 —— 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潭里不能没有月辉。 哲学家培根说过:“ 历史使人明智, 诗歌使人灵 秀。 ” 顶上的松阴、 足下的流泉以及坐下的磐石, 何曾因宠辱得失而抛却自在?又何曾因风霜雨雪 而易移萎缩?它们自我踏实,不变心性,才有了千年的阅历,万年的长久,也才有了诗人的神韵 和学者的品性。我不止一次地造访过终南山翠华池边那棵苍松,也每年数次带外地朋友去观览黄 帝陵下的汉武帝手植柏,还常常携着孩子在碑林前的唐槐边盘桓 …… 这些木中的祖宗,旱天雷摧 折过它们的骨干, 三九冰冻裂过它们的树皮, 甚至它们还挨过野樵顽童的斧斫和毛虫鸟雀的啮啄, 然而它们全都无言地忍受了,它们默默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
④相形之下,那些不惜以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与金钱地位、功名利禄作交换,最终腰缠万贯、飞黄 腾达的小人的蝇营狗苟算得了什么?且让他暂时得逞又能怎样?
⑤王维实在是唐朝的爱因斯坦,他把山水景物参悟得那么透彻,所谓穷根物理形而上学于他实在 是储之心灵,口吐莲花 ! 坦诚、执著、自识,使王维远离了贪婪、附庸、嫉妒的装饰,从而永葆了 自身人品、 诗品顽强的生命力。 谁又能说不呢?的确, “ 空山 ” 是一种胸襟, “ 新雨 ” 是一种态度, “ 天 气 ” 是一种环境, “ 晚来 ” 是瞬时的境遇。 “ 竹喧 ” 也罢, “ 莲动 ” 也罢, “ 春芳 ” 也罢, “ 王孙 ” 也罢,生活 中的诱惑实在太多太多, 而物质的欲望则永无止境, 什么都要的结果最终只能是什么都没有得到。 唯有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这才是人生 “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的精神 财富。王维的人生态度正是因为有了太多的放弃,也便才有他 “ 休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 ” 的高洁 情怀,也便才有了他哲悟金铂般的千古名篇。
⑥ “ 明月松间照 ” , 照一片娴静淡泊寄寓我无所栖息的灵魂; “ 清泉石上流 ” , 流一江春水细浪淘洗我 劳累庸碌之身躯。浣女是个好,渔舟也是个好,好的质地在于劳作,在于独立,在于思想 —— 这 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
—— 选自《阅读与鉴赏》 阅读思考
1. 认真阅读全文,想一想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2. 文段①中 “ 母亲说这是一幅很美很美的风景画 ” 一句点出了王维诗歌创作的特点,请用一个四字 短语概括出来。
3. 仿照文段②中画波浪线的句子,顺其思路,在横线上续写两句。
月夜听泉,古刹闻钟,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都为寻找王维《山居秋暝》的那种灿 烂意境,都为了却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的那份执著情结。
4. 结合文章内容思考,下面的语句应还原到文中第几段的开头最恰当?
这风霜雨雪,这刀斧虫雀,统统化作了其根下营养自身的泥土和涵育情操的 “ 胎盘 ” ,这是何等的 气度和胸襟?
5. 读诗也是读人,作者从王维的《山居秋暝》中读出了他怎样的人品呢?请用文段⑤中连续的三 个双音节词回答。
6. 文章结尾说 “ 这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 ” ,那么,作者心中 “ 精神的明月清泉 ” 是什么 呢?请用文段⑤中的原话来回答。
7.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段⑥中画横线的句子。
8. 文段③画横线的句子让我们联想到 《岳阳楼记》 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名句, 请写出这个名句, 并补充一个由此联想到的古仁人的事例来证明这个观点。
(选文有删改) 参考答案
1. 王维的诗句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指出王维的诗句即可)
2. 诗中有画
3. 示例:江南乘舟、溪边浣纱、湖中采莲、亭中赏雪等等。(句式相同,意境贴切即可)
4. 第④段开头
5. 坦诚执著自识
6. 唯有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这才是人生 “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的精 神财富。
7. 这句话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工整,语言凝练,表达了王维的诗句对我灵魂的照耀和身 心的洗涤。
8. 名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事例示例:欧阳修被贬滁州,却与民同乐,造福一方。苏轼多次 遭贬,却豁达坦然,心忧民生。 …… (人物事件符合观点即可)
范文二:斩钉截铁是不是成语
斩钉截铁是不是成语
有时候四个字组合成的词不一定是成语,因此就有小伙伴对斩钉截铁是不是成语存在疑问,下面为大家揭晓谜底!
斩钉截铁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砍断钉子切断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七,“师谓众曰,‘学佛法底人如斩钉截铁始得时。’”《朱子全书?孟子》,“君来惟是孟子说得斩钉截铁。”
斩 (zhǎn,)斩 (斬) zhǎn 砍断,斩断。斩首。斩决。斩除。斩草除根。斩钉截铁。先斩后奏。披荆斩棘。 笔画数,8; 部首,斤; 笔顺编号,15213312
钉 (dìng,dīng,)钉 (釘) dīng 竹木、金属制成的呈条形的、可以打入他物的东西,钉子。钉锤。斩钉截铁。 紧跟着不放松,钉梢(同“盯梢”)。 督促,催问,钉问。 钉 (釘) dìng 把钉或楔子打入他物,把东西固定或组合起来,钉马掌。钉箱子。 缝缀,钉钮扣。 笔画数,7; 部首,钅; 笔顺编号,3111512 查看详解
截 (jié,)截 jié 割断,弄断,截断。截开。截取。截面。 量词,段,一截儿木头。 阻拦,截住他。截留。截击。截获。 到一定期限停止,截止。 笔画数,14; 部首,戈; 笔顺编号,12132411121534 查看详解
铁 (tiě,)
1 / 3
? 铁(鐵)
1. 一种金属元素,工业上用途极广,可以炼钢,可制各种器械,亦是生物体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2. 形容坚硬,,拳。,军。,骑。金戈,马。,汉。,蹄。,腕。
3. 形容确定不移,,铮铮。,的纪律。,证。
4. 形容刚正,,面无私。
5. 形容表情严肃,他总是,着脸。
6. 黑色,,骊。,青。
7. 兵器的代称,手无寸,。
8. 姓。
成语解释,斩,砍断;截,切断。砍断钉子切断铁。比喻做事;说话坚决果断。
成语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洪州云居道膺禅师》,“师谓众曰,‘学佛法底人,如斩钉截铁始得。’”
成语繁体,斬釘巀鐵
成语简拼,ZDJT
成语注音,ㄓㄢˇ ㄉㄧㄥ ㄐㄧㄝ ˊ ㄊㄧㄝ ˇ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斩钉截铁联合式;作定语、状语、补语;含褒
2 / 3
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辨形,斩,不能写作“崭”;截,不能写作“接”。
成语辨析,斩钉截铁与“直截了当”有别,斩钉截铁侧重于形容态度坚决;毫不犹豫;“直截了当”侧重于形容态度明朗爽快;毫不含糊。
近义词,斩钢截铁
反义词,拖泥带水
成语例子,我喜欢那种斩钉截铁的作风。
英语翻译,resolute and decisive
日语翻译,きっぱりと,断固(だんこ)として
俄语翻译,решительно и бесповоротно
其他翻译,fest entschlossen trancher dans le vif
成语谜语,锻工
成语歇后语,五金厂上班;铁匠使凿子
成语接龙,从斩钉截铁往下成语接龙
3 / 3
范文三:手眼协调是不是成语
匿名网友分类: 情感话题被浏览138次33分钟前
请微博专家回答检举
孤独尤里
乐帮达人采纳率:61%45级29分钟前
不是成语!
手不释卷 ? 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手不停挥 ? 手不停顿地挥写。形容不停地写作。
手到病除 ? 刚动手治疗,病就除去了。形容医术高明。也比喻工作做得很好,解决问题迅速。
手到拈来 ? 比喻事情很容易办到。
手到擒来 ? 擒:捉。原指作战一下子就能把敌人捉拿过来,后比喻做事有把握,不费力就做好了。
手高手低 ? 形容用手或用一般的器皿分东西,难免多少有出入。
手疾眼快 ? 形容机灵敏捷。
手挥目送 ? 手挥:挥动手指弹琴;目送:眼睛追视归鸿。手眼并用,怎么想就怎么做。也比喻语言文字的意义双关,意在言外...
手零脚碎 ? 手脚不干净。比喻小偷小摸。
手忙脚乱 ? 形容遇事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手无寸铁 ? 寸:形容细微短小;铁:指武器。手里没有任何武器。
手无缚鸡之力 ? 连捆绑鸡的力气都没有。形容身体弱、力气小。
手舞足蹈 ? 蹈:顿足踏地。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了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也手乱舞、脚乱跳的狂态。
手下留情 ? 下手的时候留点情面。比喻处理事情不要太苛刻。
手眼通天 ? 比喻办法多,手段高明。
手泽之遗 ? 手泽:为手汗所沾润。指先人遗物。
手足重茧 ? 手上脚上长满了层层老茧。形容长期劳累。
手足胼胝 ? 胼、胝:手掌、足底的老茧。手掌足底生满老茧。形容经常地辛勤劳动。
手足无措 ? 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手足之情 ? 手足:比喻兄弟。比喻兄弟的感情。
手不释书 ? 犹手不释卷。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手不停毫 ? 手不停顿地书写。形容不停地写作。
手不应心 ? 犹言力不从心。心里想做,可是力量够不上。
手到拿来 ? 指不费力气就能将必须擒拿的人捉到。
手高眼低 ? 指做事的能力强而辨识能力低。也指自己的企求高而眼界很低,比喻贪得而不识货。
手急眼快 ? 急:迅速。动作迅速,眼光敏捷。形容机灵敏捷。
手脚干净 ? 比喻廉洁奉公。
手脚无措 ? 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同“手足无措”。
手胼足胝 ? 胼、胝:手掌、足底的老茧。手掌足底生满老茧。形容经常地辛勤劳动。
手无寸刃 ? 指手里一点武器都没有。
手足失措 ? 手足失去安放的地方。形容极其惊慌。
手足异处 ? 指被杀。
——是组合的词组!
00
分享
范文四:白云苍狗是不是成语
白云苍狗是不是成语
世事沧桑多变;犹如白云苍狗,令人莫测。小编整理的白云苍狗是不是成语,希望大家喜欢,仅供参考哦。
白云苍狗是联合式成语,本意指浮云像白衣裳,顷刻又变得像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成语正音,苍,不能读作“chāng”。
成语辨形,苍,不能写作“仓”。
成语结构,紧缩式
近义词,变化无常、瞬息万变、白衣苍狗
反义词,一成不变
作谓语、定语;比喻世事变幻无定,不易揣测
清?姚鼐《 慧居寺》诗,“白云苍狗尘寰感,也到空林释子家。”
清?惜秋 旅生《维新梦》,“白云苍狗,溯前尘往事,不堪回首。”
鲁迅《华盖集?后记》,“真是世事白云苍狗,不禁感慨系之矣!””
1、如今局势变化有如白云苍狗,谁能说得準明儿会是怎样?
2、离乡十年,看着眼前事物,让人有白云苍狗之感。
3、国际形势如白云苍狗,变幻莫测。
1 / 2
4、世事沧桑多变;犹如白云苍狗,令人莫测。
5、人世间的事恰如白云苍狗多变化。
6、他的脾气如白云苍狗一样,总让人琢磨不定。
7、岁月漫长,世事如白云苍狗。
8、我离开故乡十年,今天回去,眼前事物,真让人有白云苍狗之感。
9、近来国际形势如白云苍狗,变幻莫测。
10、魏晋时期,天下板荡,人事乖变,白云苍狗,生命无常。
11、回忆前尘,往事如白云苍狗般,不禁令人歔欷!
2 / 2
范文五:三只小猪是不是成语
「三隻小豬」是不是成語,火星文能不能納入教材內容與考題,學校面對這些流行文化應該有哪一些態度與做法,是文化的保存或吸納者,或者有其他的角色,
完整的教育歷程應該包括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校內與校外的經驗,而完整的個人生活經驗也應包括理性意義、情感投入與快感的產出,這些要素交互地建構了學生的身分認同與世界觀觀點。我們教育者須了解,對學生而言,流行文化是他們知識、力量及快感的重要來源,在教育的過程中,在建構及詮釋教學文本時,除了詳加考查學生在學校課堂上的表現之外,也有必要針對來自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加以檢視。假若教育者忽略了這些由學生自身擁有的文化與社會形式,或拒絕去了解這些校外經驗與日常生活實踐,便限制了真正去了解學生如何經由日常生活的經驗去連結並建構學校知識的可能性。
根據調查,台灣民眾大量接觸流行文化,單單看電視一項大約佔去一個人一生的9年時間,而12-18歲青少年中有70%每天接觸電視節目,主要看的是劇集、卡通與綜藝節目,有30%的青少年表示有閱報的習慣,而閱讀內容則是集中在娛樂版,約有30%的青少年聽廣播,主要收聽的節目類型以流行歌曲為主。「流行文化」一詞,最常被聯想到的往往是休閒娛樂活動,但流行文化並不僅僅是娛樂或商品,它也是一陣陣強而有力、所向披靡的主流思潮,它同時也代表了時興的社會話題、看法與感覺。
流行文化傳統上被視為威脅精緻文化的低俗文化,特徵為「規格化」,量大即美,、刻板印象化、速食化、重複主流價值、造假虛幻化與物質取向。而Asselin
也指出教育上對於流行文化的四種態度,,Asselin,2000,
1. 將流行文本與媒體描寫為負面的。
2. 強調學生在流行文化中的快樂且避免加以批判。
3. 理解到流行文化在學生生活中的重要性並教導批判性的論述來檢視這些
文本,但卻不同意學生在這些文本中所獲得的快感。
4. 注意到解讀及書寫流行文化的多元面向。
然而隨著社會的開放與階層的消弭,流行文化現在也可被視為社會民主化的多元現象。我們須了解青少年流行文化,不僅是商業機制運作的結果,也牽涉到人的心理需求。參與流行文化、討論流行議題,實際上便是青少年以文化消費的形式參與社會活動,在此同時並獲得參與感及安全感。而這樣的現象對青少年而言,其影響力與重要性遠大於對成人的影響。以前我們在教育上基於流行文化對於傳統文化的衝擊,傾向貶抑流行文化,並以引導學生區辨「好」的文化內容為主要方向。近來對於流行文化的態度,逐漸走向民主社會的公民素養一途,強調文本的多元與開放性,並兼顧個人獨特經驗的主體性,希望藉由學生對流行文化的了解與公民參與,引發批判思考與創意表達。
教育上,我們須藉著反思流行文化不斷重複傳遞的價值,例如流行歌曲所闡述的愛情關係或兩性的角色與互動方式,,讓兒童與青少年能思辨流行文化並進一步檢視個人面對流行文化時如何保持自我價值觀與質疑的態度。在不斷變換的流行浪潮中,仍能保持自我,創造並引領多元的流行或「獨行」,而非只追逐流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