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对音乐的几点看法
2010-09-1918:05
一、如何理解音乐语言的抽象性,在所有艺术门类中,音乐是最为抽象的艺术,它的根源在 于音乐语言的抽象性,与人类语言比较,音乐语言(或说音乐符号)显然缺乏明确性,任何 地域语言文字都有明确性与特定的指定性, 由此形成明确的概括词汇, 但音乐语言不能, 音 乐语言具有不明确性、不确定性与非概括性,而正是这“三性” ,却恰恰使对音乐的理解与 音乐的意义不断处于“新的生成”之中,它永远为诠释者、鉴赏者留下了“多释”的可能, 这也就为我们理解音乐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而正是它才使得古典音乐变的更为丰富多彩, 具 有了“再创造”的空间,由此可见,每一种理解方式与阐述方式都不可能推翻另一种方式, 音乐自身由于它的抽象性与不确定性,不可能去确定哪一种阐述方式是“唯一”的,因此, 任何想以一种阐述方式作为“正宫娘娘” , 作为最佳、作为唯一的想法都是片面的、 幼稚的、 也不可能实现的,仅从演奏这个角度说,越是经典作品,留下的“再造”空间就越大,它不 断地被“阐释”出新的涵义,发掘出新的细节,抛开鉴赏与受众,仅就演奏说,如巴赫的键 盘作品, 贝多芬的交响曲, 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等等, 谁知道有了多少版本?每一个版本都 是不同的, 都有新的理念、新的思维的生成, 都有新的艺术价值的体现,但截止到目前它终 了了吗?显然还远远没有,它还在不断的“生成”之中,再过五十年,谁又能说它会终了? 显然不能
二、音乐作品与其它艺术门类的最大不同之一:在于它的“对应性” ,在于它在“对应性” 中表现出独特的丰富性, 它不断在作品——诠释者——欣赏者之间来回观照周游, 这是一种 永无休止的“循环方式” ,我们可以看的很请楚,作品对应于诠释者(演奏者) ;诠释者(版 本)对应于欣赏者; 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循环链,从中缺失了任何一环,作为一个循环 整体都将没有意义, 在这里单纯讲“自律”没有现实发展的可能, 没有几个人是依靠总谱来 欣赏音乐的, 既使是识谱者, 也一样要靠演奏版本来鉴赏音乐, 别说你我尔等, 就是卡拉杨、 索尔蒂这些大师, 也照例的要靠实体解读、 靠聆听演奏来鉴赏, 何也?音乐真正的意义在演 奏出来! !你能“识”的过卡拉杨索尔蒂?所以我才说:动不动就要“拿谱说事”的,多半 是显摆,多半是彰显自己“象牙塔”与高精尖!音乐的意义、音乐的丰富、音乐的再创造、 音乐的发展都体现在“循环”中,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但这个循环中止,任何音乐艺术 也就失去了存在与发展的可能,此其一。其二、音乐的意义不仅体现在作品的“原意”上, 同时也体现在欣赏者的理解上, 我们必需看清一点的是:音乐作品一但诞生发表、 一但形成 演奏,就有了独立于作者的意义,就像工厂的成品,在未进入流通领域之前,叫产品,一但 进入流通领域、就叫商品,就要受到价值规律的调控,音乐作品也同样,一但完稿演奏,它 的“面”就开始向欣赏者“展开” ,解读者、欣赏者一次次赋与它更深广、更复杂的意义, 人们不断的认知它、 丰富它、 完善它, 一次次以新的视角、 新的语言解读, 它仍然历久弥新, 就像贝多芬的“田园” ,自 1808年完稿发表,在贝多芬是完成了,但在解读者与欣赏者这一 边,还远远未完! “田园”的真正意义,不仅在贝多芬,更在于不断拓展的演绎空间与欣赏 空间上,它真正的意义,是在这里的,在这里,抛开解读者欣赏者的空间而谈作品的“自律 性” ,无异于将这条“循环链”拉断,不是真糊涂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三、在音乐鉴赏上,欣赏者一般会从三个角度切入,即:乐理的、情感的与文学哲学的,这 三个角度, 其实是涵盖了音乐理解与意义的生成空间, 一部作品的基础是乐谱, 作曲家的思 想与语言被浓缩于乐谱, 以音乐符号的形式归结, 但解读它, 则既需要乐理与专业知识,也 需要情感与文化内涵的强大支撑,一个好的、准确的演绎往往并不在前者而恰恰在于后者, 而作为受众与欣赏者,则更主要在于后者,因为音乐已经由符号变成了“音响” ,已经由书 面语言演变为“时空”艺术,它赖以生成的质地发生了“质”的变化,它需要欣赏者以理性 的、情感的、艺术的头脑与听觉触觉来承接,也更需要欣赏者与以文学的、哲学的、当然也 包括音乐美学的思维去开拓, 从而体现出人与作品、 人与解读者、 乃至人与世界、 人与社会、
人与自我的多重复杂的关系,这关系的“点”源于作品本身,但它的面则在解读与欣赏所形 成的巨大空间, 在这巨大的空间里, 既有乐理乐谱学这条线, 也有情感生成这条线,亦有文 学哲学音乐美学这条线, 在这里一定要分出 “高低贵贱” 往往是高精尖者的自我妒忌与孤芳 自赏,音乐意义的“再生成”与这三条线都密不可分,按照“康斯坦兹学院派”荛斯与伊塞 尔的观点:真正艺术作品的价值, 集中体现于它所表现出来的召唤结构, 啥叫 “召唤结构” ? 很简单,即人们不断加以阐述、诠释、欣赏的过程,因为这里面包涵着难已穷尽的意蕴,人 们通过这一过程不断把情感、 思考赋于作品本身, 又通过演绎与欣赏一次次向自己 “言说” , 即丰富着作品(诠释) ,也丰富着自己 (欣赏) , 这时候的召唤结构是啥?是一个巨大的时空 艺术与再生艺术的空间,谁说它与巴赫无观?!谁说它与贝多芬无关?!
四、 古典音乐是一种 “复制 (演奏) 艺术” , 它的价值不仅在作品本身, 更多的是体现在 “复 制”上,不经“复制” ,多好的作品也不会为绝大多数人所知,而“复制”的年代越久远, 版本越多,其价值就越凸显,其内在品值、内涵被人们认知的程度就越高,前面说过:古典 音乐的“语言方式”不同于文字叙述,就在于它是抽象的,因而具有不确定性,也才为多种 风格的诠释与解读提供出更为广阔的空间, 但真理与谬论只在一步间, 具体到每部作品, 它 不可能被无节制、无限度的演化,任何作品都在“不确定性”中又同时表现着“确定性” , 这确定性是它自身的“定性” ,并由此形成它自身明确的“定力” ,任何作品都概莫能外,都 以它自身的“定力”与“定性”立足,古典音乐之所以丰富多姿,同样表现在每部作品自身 的“定性”上,由于每部作品自身与众不同的“定性”才使得乐库纷繁多彩,璀灿如星,不 要指望什么演奏都“正确” ,不确定性不是“万金油” ,演奏本身可以丰富多姿,从演绎的角 度说,标准只有一个:是否贴近原作精神,之所以这样说,重点在于:凡事不可绝对化,我 从来认为, 音评人也好, 欣赏者也好,最好能懂得乐理, 懂得一点乐理有利于以简洁的路径 将作品的曲式结构看清晰,你能很快“摸清”音乐运行的主脉落,这毫无疑义,但也应该看 到,乐谱只是外在形式的符号, 解读它是一个系统工程, 是一个综合因素的分配与运用,那 么鉴赏它同样需要综合的考量, 欣赏者完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 运用不同的理念 (乐理的文 学哲学的或情感的) 、去体验音乐带给你不同的美,就像不懂得水由氢原子与氧原子组成, 并不影响你品出龙井的味道是一样的,因此,我反对任何将解读理解音乐的方式“绝对化” 与唯一化,天下没有唯一的事情,古典音乐的多样性决定了它尤其不能“唯一” ,尤其不能 “绝对” , 任何绝对与唯一都与古典音乐的灏瀚与宽广背道而驰, “唯一者” 们尽可以钻进象 牙塔里高精尖,但古典音乐的“钟摆”自有自己的行进路径,而不会任由“唯一们”拨动。 此文写作源于我昨天与一位朋友的交谈, 只是粗浅谈谈我对音乐的一些看法, 连观点都谈不 上,与任何人或事由无关,望勿对号入座。
后记:
此文写于去年 9月 20日,现在再看,仍觉得没有啥需要修正的,在欣赏一版演奏时,我习 惯于首先看它的整体性,这其中包括整体处理是否均衡,从演奏的角度讲, “平衡”是最为 重要的元素,平衡才能“立住” ,所以,卡拉扬的“贝交” (60年代版)尽管颇有专家质疑, 但不能否认它整体的均衡性, 它在主观与客观、 浪漫与现实的处理上达到一难得的 “平衡” , 后来的所有版本,在这一点上无人超越,以“贝九”说,富特文格勒的 1945年版近几年颇 受青睐,有人认为好于“拜罗伊特音乐节”版,我并不赞同,原因在于 1945年版略显“失 衡” ,这在第一乐章能看清。对版本的解读同样如此,音评人在评论一部作品时大体会从三 个角度切入展开,一、乐理,二、文学,三、哲学,这三者都是必要的,乐理让你看清结构 与脉落,文学使之丰富而有血有肉,哲学的“形而上”角度使之提升,从全面的角度讲,偏 费其一都不能说是“完备” ,每一种解读方式都大有助于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也大有益于对 版本的鉴别,我反对的是某些音评人的狭隘,自恃懂几分“乐理” ,或以此为大棒,对文学 的、哲学的解读与以粗暴打压,以为他才是“唯一” ,或以此为“炫耀” ,抛开解构的最终目
的,沉溺于“为解构而解构” ,从而获得浮浅的心理上的“优势” ,但我并不反对乐理本身, 我反而认为对于了解乃至理解一部作品, 乐理性的解读是必要的, 就一部作品说, 以奏鸣曲 式为例, 如果你要进一部了解作品的结构, 就有必要知道哪里是第一主题、 哪里是第二主题, 何谓之主题?——即:在一部作品(乐章)中起“重要作用”的旋律,甚至是节奏型,它形 成音乐作品的骨干和主线, 只所以说它重要, 是说在随后的展开部中音乐围绕主题与以充分 的展开,这里包括重复、发展、变形、转调、节奏变化等等,有的展开完整的主题,有的只 在主题的一个小节上展开, 极其丰富, 演变无穷, 显然, 认知熟悉 “主题” 是必要的, 否则, 从结构上说, 你就难以理清 “展开部” , 而绝大部分音评文章只解说主题, 却不指明哪里 “是 主题” (当然,它没有参照版本) ,对于一部分初涉者,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 音评文章若有参照版本,指出主题在哪里出现,与以简单提示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有益的, 岂今为止, 网上的乐评文章, 明确提示主题与曲式的并不多, 网上的乐评文字与音乐杂志不 同的是:它能容易提供出参照版本供阅读者边听边对照, 它的观照性与互动性是平面媒体比 不了的。
曲式也同样,以三段体为例,古典主义时期的三段体大都是标准的,即 ABA ,如海顿、莫 扎特交响乐中的“小步舞曲”等等,标准的三段体有着均衡的“格局” ,结构上非常清晰, 但到了古典末期和浪漫主义时期, 这个格局渐被打破了, 创作上主观主义与个性的膨胀使得 标准的三段体以远远达不到创作上的要求, 它就必须 “改变” , 如我前些时日听的德沃夏克、 马勒等等,在他们后几首交响曲中,没有一个三段体是“标准”的,在曲式上指出这些变化 同样是必要的和有益的,解构不是炫耀,而是了解作品结构的一把“钥匙” ,我们不能从一 个极端偏向于另一极端,有容乃大,多一条通往古典音乐之路总是好事。
范文二:我对音乐的看法
我对音乐的看法
音乐对于人类来说十分重要。音乐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人类本能的一种体现,也是一种文化,一种科学。
音乐是人类本能的一种体现。从生物学角度来讲,动物吸引异性的方式有很多,其中有一种就是特殊的叫声,我认为这就是音乐最原始的形态。我认为从原始人开始人类就会通过发出各种美妙的声音吸引异性,这种声音渐渐演变成了音乐。需求异性是所有生物的本能,是生物为了繁衍下去的自然行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里讲到,最早生物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突变,其中有的可能突变成喜欢交配,有的则对交配不感兴趣,这样对交配不感兴趣的生物慢慢因为没有后代而灭绝了,而喜欢交配的生物存货了下来,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生物包括人类对异性感兴趣的原因,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人类在从事音乐活动——从事吸引异性的活动时会产生兴奋、愉悦的原因。所以音乐对于人类来说十分重要,可以带给人类快乐。
音乐是一种文化。众所周知,音乐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特性。我们可以从音乐区分出民族的特点。例如黑人喜欢玩的音乐有非洲原生态音乐,布鲁斯、雷鬼、放克、嘻哈等等。这或许与他们的生活习性有关,他们从广袤的非洲大地而来,形成了自由,开朗,活泼的性格特点。这些性格特点在上述音乐风格中都可以得到完美的体现。除了和人音乐,还有很多民族的音乐可以体现自身的民族特点,例如中国的江南丝竹,体现了中国南方人民柔美,含蓄的性格特点,西方的交响乐体现了西方人民理性、高贵的气质。所以说音乐是一种文化的体现。
音乐是一种科学。世间万物离不开科学,所有的事情都能用物理公式表达,现在物理学正在把世界上所有的理论统一,他们的目标就是寻找可以解决万物之理的终极理论。音乐创作不单单是感性的,即使是感性的也离不开物理,人体的每个思维,每个细胞,每个原子,都离不开物理的控制,也就是说是物理学在操纵人类的思维,这些思维产生了音乐。有研究表明很多经典的音乐作品都有意无意的遵循了黄金分割。好听的音乐都能从中找出物理规律。在音乐创作中,很多和弦的编配、走向,声部音阶的变化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否则会有很不和谐的效果,这也说明了音乐的理性、科学性。
这就是我眼中的音乐。音乐并不是像一种娱乐方式那样简单,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文化、科学道理。所以音乐是值得每一个人去欣赏、去研究的。
范文三:我对音乐的看法
我是一个基本上不算懂音乐的人, 但在我的一个朋友的影响下, 我对音乐开始有了感觉, 同时,也有了辨别音乐好坏的方法。音乐对我也不在陌生了,他似乎走进了我的生活,和我 成为了好朋友。
好的音乐,让人听起来,会让你感觉得到音乐中的画面。像是今天听的那段音乐,我好象看 到了一个身穿白色纱衣的姑娘,在一潭湖水旁,翩翩起舞,旁边有无数的小鸟和蝴蝶在围着 她飞舞,那场景很美。但是,在这里却只有她一人,我仿佛感觉到了她的眼泪,让你为她掉 泪。
好的音乐听起来, 会让你感动得落泪, 会让你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仿佛来到了人间仙境, 会让你快乐,会让你感受到作者的快乐和悲伤,会让你感受到音乐想说的话
我曾经也被一段好音乐感动了,那次我整整哭了一天,我从那段音乐中赶感受到,一个小孩 子,她的父母被人杀害,她被人买到有钱人家当了奴隶,被那个富人家欺负,常常吃不饱, 穿不暖。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 小孩子从富人家逃了出来, 跑到一座森林里, 当时她又冷又饿, 最终冻死在森林里了。
音乐不仅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还可以舒缓我们的心情,让我们心情愉快。
范文四:从《巴黎圣母院》谈雨果对人性的看法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从《巴黎圣母院》谈雨果对人性的看法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从《巴黎圣母院》谈雨果对人性的看法
世界名著《巴黎圣母院》是由法国论文联盟.cOM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维克多雨果创作于1831年。它是雨果生平中第一部浪漫主义小说,使用离奇和对比的手法描述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的法国,有关爱恨情仇的故事。作为资产阶级民主作家,雨果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思想,这在《巴黎圣母院》中表现得非常明显。雨果一生中几乎经历了他所处时代的一切重大变故,且在1830年前后,雨果遭遇了婚姻风暴而失去了心理平衡,因此,在当时的年代和自身遭遇之下,他创作了一生中非常著名的小说,即《巴黎圣母院》。
雨果在该作品中表达了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同时,又歌颂和宣扬了人性中的美和人道主义思想。但是,雨果对生活的不满和激愤之情深深隐藏于字里行间,体现了雨果高超的艺术手法。这是作者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所体现的主题,但是却又遵循了一定的职业道德。我国对《巴黎圣母院》的研究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对于人物形象的分析,很多似乎都已经没有任何新意了,但是,本文主要从《巴黎圣母院》这篇小说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即完美天使艾丝美拉达,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阴郁的教会代表克洛德,心灵洁净外貌却丑陋无比的敲钟人加西莫多以及外貌俊朗但灵魂肮脏的卫队长法比来分析法国这位19世纪的浪漫主义大师对于人性的看法。雨果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描写,实则把其本人追求完美人性的理想巧妙地融入其中,这是雨果该部作品的伟大和成功之处。
小说内容简介
《巴黎圣母院》这部长篇小说主要描述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首都巴黎的故事,整个故事的发生主要以巴黎圣母院为中心地点。故事的主人公是天生畸形、长相丑陋的吉卜西弃儿加西莫多。他很小的时候就被吉卜西人偷走,和一个叫做阿涅的女孩子做了交换,最后又被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收养,长大成人后即在巴黎圣母院里敲钟,而长期的钟声又使其耳朵不幸被震聋了。虽然加西莫多的出生和成长都充满着不幸,但是他为人忠厚,对于养父克洛德非常尊崇,几乎达到了唯命是从的地步。甚至当养父克洛德指使他在一个节日的夜晚去抢一个名叫艾丝美拉达的少女的时候,他都不辱使命地去完成,但不幸的是,他正巧被国王的卫队发现而被判处鞭刑。当加西莫多在被鞭打示众要求喝水的时候,他的副主教养父却选择偷偷溜走,而被他抢的少女却不计前嫌地送水给他喝。至此,加西莫多对这个少女从内心里感谢。事实上,这个少女正是当初和加西莫多做了交换的小女孩阿涅,现在,她已经长成一个美丽的少女了。
在那晚险些被抢而获卫队长法比所救之后,艾丝美拉达就爱上了这个卫队长,并相约见面。而当他们见面约会的时候,被居心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叵测的副主教得知,处心积虑地跟踪他们到幽会的地方,并用匕首刺伤了法比之后悄悄逃走。而当人们赶到现场的时候,艾丝美拉达由于单身一人在现场,又无其他人行刺的证据而被指控谋害国王侍卫,被判处绞刑。在这样一个为难的时刻,副主教克洛德还逼迫艾丝美拉达嫁给他,并说只要肯嫁他,就能帮助她免除死刑。但是,艾丝美拉达不愿意屈服,因此,克洛德就宣布执行绞刑。在行刑的前一天,加西莫多冲进人群把少女抱起来,藏到巴黎圣母院里面一个最高塔楼的小房间里,卫队不可以擅自在教堂里逮捕人,即使是犯了死罪的人。因此,艾丝美拉达暂且躲过了一劫。但是,她的藏身之地还是被恶毒的副主教找到了,他仍然逼迫她嫁给他,但是又遭到了拒绝,因此,恼羞成怒的他通知卫队来抓艾丝美拉达。在这期间,副主教指使看住艾丝美拉达的修女事实上是她的亲生母亲,因此,他们重拾了母女团聚的快乐,但是,很快她们的藏身之处暴露了,最终,母亲惨死在绞架下面,而女儿上了绞刑台。至此,温顺听话的加西莫多不能再忍受养父的暴行和丑恶嘴脸,并最终亲手把他从塔楼上推下去致其死亡。然后,加西莫多抱着艾丝美拉达的尸体永远睡去。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里的人性观
《巴黎圣母院》虽然创作于19世纪30年代初期,但描述的故事却发生在15世纪下半叶的巴黎。这是雨果在借古喻今,通过对中世纪教会和贵族统治罪恶的揭露来隐喻法国人民在19世纪30年代对封建政权的憎恨和反抗。作为资产阶级民主作家,雨果具有非常珍贵的平民思想,他有力鞭笞了统治阶级的罪恶,无情揭露了社会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的不公和黑暗面,深切同情那些社会的弱者。这是雨果人道主义和人性观倾向的充分表现。雨果认为,人都有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权利,人人都渴望正常的爱,人性的善良与美主要体现在人的仁爱之心和同情之感上。因此,雨果在这种人性论的指导思想之下,成功创作了长篇巨著《巴黎圣母院》。可以说,该部小说自始至终都贯穿了人性这条主线。雨果坚信,人性的善良与美好必定会战胜人性的卑劣与丑恶。
整篇小说通过一步步揭露副主教克洛德的丑恶嘴脸与卑劣行径,比较彻底地揭露了宗教势力的残酷与虚伪,因为,克洛德副主教虽是宗教势力的代表,但他又是宗教势力的受害者。宗教严重束缚了人性的自由发展,使得克洛德成为道貌岸然的爱情魔鬼,最后导致吉卜西少女的遇害,并最终也害死了自己。这是小说在无言地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通过描写丑陋的敲钟人加西莫多,为了救下少女而不惜舍弃自己的生命,通过这种强烈的外表丑与心灵美的对比,来歌颂社会底层人民的善良和舍己为人的精神。因此,《巴黎圣母院》这部长篇巨著充分体现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和人性观。
具体来说,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体现的人性观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雨果人性观思想的首要一点就是,他往往通过对照人物形象的善与恶来表现他对人性中真、善、美的追求与向往。这种人性观念在《巴黎圣母院》中表现得最为突出,首先,可怜的吉卜西少女艾丝美拉达是纯洁和美丽的象征,代表了人性中的真、善、美。她年轻,美丽,又能歌善舞,通过美妙的舞蹈和动听的歌声来慰藉的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人们心灵,帮助人们渡过危难,从而激发人们的爱心和同情心,然而,作为巴黎圣母院副主教的克洛德却是外表仁慈,内心肮脏不堪的教会代表,他利用自身拥有的教权来与统治阶级勾结,最终因爱生恨,把美丽善良的吉卜西少女艾丝美拉达送上了绞刑台。在她临死之前,他还厚颜无耻地俯身对艾丝美拉达说,如果你肯爱我,我能饶你不死。这是多么丑陋的一副嘴脸。此外,就是忠实的加西莫多和其养父克洛德之间的人性对比。克洛德由于出生以来就长相丑陋,且几乎没有接受过
任何教育,只是一味地听从养父的教导,刚开始的时候,既有对自我身世的不满和对社会的仇恨,但是,后来发现养父却是丑恶的伪善之论文联盟.cOM人,终于爆发出最原始的人性光辉,成为惩恶扬善的正直之士,把养父推下高高的塔楼摔死。而副主教克洛德表面上出于同情之心收养了可怜的遗儿卡西莫多,但事实上,却是想把养子当做走狗来使唤,要求他在一个节日之夜去抢美丽的少女艾丝美拉达,并且不顾少女的反抗试图强奸少女,最终陷害少女至死。显然,克洛德是一个恶人代表,充分代表了教会势力的淫邪和丑恶虚伪的一面。这种对比主要揭示了统治阶级的爱是出于变态的占有欲,而下层社会人们的爱却是发自真诚的爱慕之心和为爱而死。
,二,雨果的人性观还与阶级性相关联,他认为,人性的善恶与人的不同阶级属性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这与雨果所处的时代不无关联。在雨果那个年代的法国社会,阶级斗争异常激烈。《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其实主要被分成了两派,即代表底层社会的艾丝美拉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达与加西莫多,他们是美与善的化身,而副主教克洛德和国王的卫队长法比就是统治阶级的代表,他们是恶与毒的象征。雨果通过对这两种势不两立的阶级的对比,明确阐述了自己的 善恶与阶级有关的人性论思想,巴黎圣母院的克洛德副主教,作为宗教势力的代表人物,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应该是禁欲主义的拥护者和践行者,但当他看到年轻貌美的少女艾丝美拉达的时候,他又突破了禁欲主义的戒条,疯狂而丧失理智地垂涎她的美貌,在一次次遭到拒绝以后,立刻显露出他阴毒的面目,命令侩子手绞死少女。从这里,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克洛德是个外表光鲜而本质伪善的统治阶级的小人。作为国王卫队长的法比,外表俊朗,但却是爱情骗子,他并没有真正爱上艾丝美拉达,只是想玩弄她。因此,在她遭遇迫害的时候,他并没有站出来保护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法比是统治阶级的走狗和帮凶。他的灵魂完全是卑鄙而空虚的。作为统治阶级对立面的加西莫多,虽然外貌丑陋无比,但心地的本质却是洁净的,刚开始在无知的情况下成为养父的帮凶,但最终良心复苏,在他真心爱上的女孩即将遭遇酷刑的时候,立即挺身而出救下这个女孩,并最终把罪恶的始作俑者克洛德推下高高的塔楼。加西莫多是社会底层人士的代表,虽然地位低下,但心灵却很高尚,他胆敢一人冒死去劫处死艾丝美拉达的刑场,说明,他的爱情是真实可靠的,具有一定的牺牲精神,是全体下层劳动人民优良品质的集中代表。同样,艾丝美拉达也是社会下层人士的代表,她的身上几乎集中了雨果对于所有美好的艺术想象,不仅外貌美,灵魂更美,不仅挺身而出救了诗人甘果瓦,且在加西莫多受刑难受时,及时地以德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报怨地送上水给他解渴,这些都是人性中的美好之处,都是劳动阶级的优良品质所在。
,三,在雨果看来,人之初,性本善,亦即所有人的本性中善为根本,而恶只是因为某些后天因素客观上造成的。因此,没有绝对的善与恶,它们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作用下可以相互转化,且长远来看,善必定会最终战胜恶。正如在《巴黎圣母院》中,副主教克洛德不是生来就是个伪善的坏人,他自幼学习欲很强,一度还是一个慈善的聪明小子。但是,由于生活中的一场大变故,夺去了他双亲的性命,只留下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弟弟和他相依为命。至此,克洛德从一个毛头小伙变成了一个全身心照顾弟弟的兄长。克洛德为弟弟付出了很多的爱,表现出了他身上也有浓浓的亲情。此外,当只可以勉强说像一个人的小加西莫多要被那些所谓的善人们毁灭的时候,又是克洛德怀着一种极其强烈的悲悯之心救下了他,并遭到人们的厌恶与唾骂。但是,克洛德仍然我行我素,不仅教小加西莫多说话、认字等,还给他解决了基本的生活问题。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克洛德是个好人,他的人性中也有善的一面,可谓是个内秀的博学之人。然而,这一切的美好都受到了畸形社会的影响,使得克洛德逐渐演变成一个丧失人性的丑陋家伙。因为,宗教里的禁欲主义以及统治阶级的虚伪使得克洛德慢慢抛弃了人性中原本健康积极的善,使那些被扭曲和压抑的人性蜕变为病态消极的罪恶之源。由此,克洛德从一个本质上和善的人转化为一个恶毒的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
结束语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雨果作为法国资产阶级的民主作家,他对于人性的看法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巴黎圣母院》中,他对于苦难的人民虽然报以强烈的同情之心,但对于社会底层群众中的人性弱点没有提及。比如说,少女艾丝美拉达虽然可怜,但是其人性中并不都是完美的东西,还存在不谙世事和盲目轻信的缺点,这些共同造成了她的悲剧人生。因此,雨果对于人性的看法过于片面和绝对化。此外,雨果毕竟仍然属于资产阶级,他的人道主义必定摆脱不了其自身的阶级局限性,他试图通过宣扬人道主义来感化统治阶级,协调统治阶级与劳动阶级之间的矛盾,殊不知,它们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范文五:从《巴黎圣母院》谈雨果对人性的看法[权威资料]
从《巴黎圣母院》谈雨果对人性的看法
本文档格式为WORD,若不是word文档,则说明不是原文档。
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
世界名著《巴黎圣母院》是由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维克多?雨果创作于1831年。它是雨果生平中第一部浪漫主义小说,使用离奇和对比的手法描述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的法国,有关爱恨情仇的故事。作为资产阶级民主作家,雨果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思想,这在《巴黎圣母院》中表现得非常明显。雨果一生中几乎经历了他所处时代的一切重大变故,且在1830年前后,雨果遭遇了婚姻风暴而失去了心理平衡,因此,在当时的年代和自身遭遇之下,他创作了一生中非常著名的小说,即《巴黎圣母院》。
雨果在该作品中表达了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同时,又歌颂和宣扬了人性中的美和人道主义思想。但是,雨果对生活的不满和激愤之情深深隐藏于字里行间,体现了雨果高超的艺术手法。这是作者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所体现的主题,但是却又遵循了一定的职业道德。我国对《巴黎圣母院》的研究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对于人物形象的分析,很多似乎都已经没有任何新意了,但是,本文主要从《巴黎圣母院》这篇小说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即完美天使艾丝美拉达,阴郁的教会代表克洛德,心灵洁净外貌却丑陋无比的敲钟人加西莫多以及外貌俊朗但灵魂肮脏的卫队长法比来分析法国这位19世纪的浪漫主义大师对于人性的看法。雨果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描写,实则把其本人追求完美人性的理想巧妙地融入其中,这是雨果该部作品的伟大和成功之处。
《巴黎圣母院》这部长篇小说主要描述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首都巴黎的故事,整个故事的发生主要以巴黎圣母院为中心地点。故事的主人公是天生畸形、长相丑陋的吉卜西弃儿加西
莫多。他很小的时候就被吉卜西人偷走,和一个叫做阿涅的女孩子做了交换,最后又被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收养,长大成人后即在巴黎圣母院里敲钟,而长期的钟声又使其耳朵不幸被震聋了。虽然加西莫多的出生和成长都充满着不幸,但是他为人忠厚,对于养父克洛德非常尊崇,几乎达到了唯命是从的地步。甚至当养父克洛德指使他在一个节日的夜晚去抢一个名叫艾丝美拉达的少女的时候,他都“不辱使命”地去完成,但不幸的是,他正巧被国王的卫队发现而被判处鞭刑。当加西莫多在被鞭打示众要求喝水的时候,他的副主教养父却选择偷偷溜走,而被他抢的少女却不计前嫌地送水给他喝。至此,加西莫多对这个少女从内心里感谢。事实上,这个少女正是当初和加西莫多做了交换的小女孩阿涅,现在,她已经长成一个美丽的少女了。
在那晚险些被抢而获卫队长法比所救之后,艾丝美拉达就爱上了这个卫队长,并相约见面。而当他们见面约会的时候,被居心叵测的副主教得知,处心积虑地跟踪他们到幽会的地方,并用匕首刺伤了法比之后悄悄逃走。而当人们赶到现场的时候,艾丝美拉达由于单身一人在现场,又无其他人行刺的证据而被指控谋害国王侍卫,被判处绞刑。在这样一个为难的时刻,副主教克洛德还逼迫艾丝美拉达嫁给他,并说只要肯嫁他,就能帮助她免除死刑。但是,艾丝美拉达不愿意屈服,因此,克洛德就宣布执行绞刑。在行刑的前一天,加西莫多冲进人群把少女抱起来,藏到巴黎圣母院里面一个最高塔楼的小房间里,卫队不可以擅自在教堂里逮捕人,即使是犯了死罪的人。因此,艾丝美拉达暂且躲过了一劫。但是,她的藏身之地还是被恶毒的副主教找到了,他仍然逼迫她嫁给他,但是又遭到了拒绝,因此,恼羞成怒的他通知卫队来抓艾丝美拉达。在这期间,副主教指使看住艾丝美拉达的修女事实上是她的亲生母亲,因此,他们重拾了母女团聚的快乐,但是,很快她们的藏身之处暴露了,最终,母亲惨死在绞架下面,而女儿上了绞刑台。至此,温顺听话的加西莫多不能再忍受养父的暴行和丑恶嘴脸,并最终亲手把他从塔楼上推下去致其死亡。然后,加西莫多抱着艾丝美拉达的尸体永远睡去。
《巴黎圣母院》虽然创作于19世纪30年代初期,但描述的故事却发生在15世纪下半叶的巴黎。这是雨果在借古喻今,通过对中世纪教会和贵族统治罪恶的揭露来隐喻法国人民在19世纪30年代对封建政权的憎恨和反抗。作为资产阶级民主作家,雨果具有非常珍贵的平民思想,他有力鞭笞了统治阶级的罪恶,无情揭露了社会的不公和黑暗面,深切同情那些社会的弱者。这是雨果人道主义和人性观倾向的充分表现。雨果认为,人都有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权利,人人都渴望正常的爱,人性的善良与美主要体现在人的仁爱之心和同情之感上。因此,雨果在这种“人性论”的指导思想之下,成功创作了长篇巨著《巴黎圣母院》。可以说,该部小说自始至终都贯穿了“人性”这条主线。雨果坚信,人性的善良与美好必定会战胜人性的卑劣与丑恶。
整篇小说通过一步步揭露副主教克洛德的丑恶嘴脸与卑劣行径,比较彻底地揭露了宗教势力的残酷与虚伪,因为,克洛德副主教虽是宗教势力的代表,但他又是宗教势力的受害者。宗教严重束缚了人性的自由发展,使得克洛德成为道貌岸然的爱情魔鬼,最后导致吉卜西少女的遇害,并最终也害死了自己。这是小说在无言地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通过描写丑陋的敲钟人加西莫多,为了救下少女而不惜舍弃自己的生命,通过这种强烈的外表丑与心灵美的对比,来歌颂社会底层人民的善良和舍己为人的精神。因此,《巴黎圣母院》这部长篇巨著充分体现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和人性观。
具体来说,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体现的人性观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雨果“人性观”思想的首要一点就是,他往往通过对照人物形象的善与恶来表现他对人性中“真、善、美”的追求与向往。这种人性观念在《巴黎圣母院》中表现得最为突出:首先,可怜的吉卜西少女艾丝美拉达是纯洁和美丽的象征,代表了人性中的“真、善、美”。她年轻,美丽,又能歌善舞,通过美妙的舞蹈和动听的歌声来慰藉的人们心灵,帮助人们渡过危难,从而激发人们的爱心和同情心;然而,作为巴黎圣母院副主教的克洛德却是外表仁慈,内心肮脏不堪的教会代表,他利用自身拥有的教权来与统治阶级勾结,最终因爱生恨,把美丽善良的吉卜西少女
艾丝美拉达送上了绞刑台。在她临死之前,他还厚颜无耻地俯身对艾丝美拉达说:如果你肯爱我,我能饶你不死。这是多么丑陋的一副嘴脸。此外,就是忠实的加西莫多和其养父克洛德之间的人性对比。克洛德由于出生以来就长相丑陋,且几乎没有接受过任何教育,只是一味地听从养父的“教导”,刚开始的时候,既有对自我身世的不满和对社会的仇恨,但是,后来发现养父却是丑恶的伪善之人,终于爆发出最原始的人性光辉,成为惩恶扬善的正直之士,把养父推下高高的塔楼摔死。而副主教克洛德表面上出于同情之心收养了可怜的遗儿卡西莫多,但事实上,却是想把养子当做走狗来使唤,要求他在一个节日之夜去抢美丽的少女艾丝美拉达,并且不顾少女的反抗试图强奸少女,最终陷害少女至死。显然,克洛德是一个恶人代表,充分代表了教会势力的淫邪和丑恶虚伪的一面。这种对比主要揭示了统治阶级的“爱”是出于变态的占有欲,而下层社会人们的“爱”却是发自真诚的爱慕之心和为爱而死。
(二)雨果的人性观还与阶级性相关联,他认为,人性的善恶与人的不同阶级属性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这与雨果所处的时代不无关联。在雨果那个年代的法国社会,阶级斗争异常激烈。《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其实主要被分成了两派,即代表底层社会的艾丝美拉达与加西莫多,他们是美与善的化身;而副主教克洛德和国王的卫队长法比就是统治阶级的代表,他们是恶与毒的象征。雨果通过对这两种势不两立的阶级的对比,明确阐述了自己的 “善恶与阶级有关”的人性论思想:巴黎圣母院的克洛德副主教,作为宗教势力的代表人物,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应该是禁欲主义的拥护者和践行者,但当他看到年轻貌美的少女艾丝美拉达的时候,他又突破了禁欲主义的戒条,疯狂而丧失理智地垂涎她的美貌,在一次次遭到拒绝以后,立刻显露出他阴毒的面目,命令侩子手绞死少女。从这里,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克洛德是个外表光鲜而本质伪善的统治阶级的小人。作为国王卫队长的法比,外表俊朗,但却是爱情骗子,他并没有真正爱上艾丝美拉达,只是想玩弄她。因此,在她遭遇迫害的时候,他并没有站出来保护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法比是统治阶级的走狗和帮凶。他的灵魂完全是卑鄙而空虚的。作为统治阶级对立面的加西莫多,虽然
外貌丑陋无比,但心地的本质却是洁净的,刚开始在无知的情况下成为养父的帮凶,但最终良心复苏,在他真心爱上的女孩即将遭遇酷刑的时候,立即挺身而出救下这个女孩,并最终把罪恶的始作俑者克洛德推下高高的塔楼。加西莫多是社会底层人士的代表,虽然地位低下,但心灵却很高尚,他胆敢一人冒死去劫处死艾丝美拉达的刑场,说明,他的爱情是真实可靠的,具有一定的牺牲精神,是全体下层劳动人民优良品质的集中代表。同样,艾丝美拉达也是社会下层人士的代表,她的身上几乎集中了雨果对于所有美好的艺术想象,不仅外貌美,灵魂更美,不仅挺身而出救了诗人甘果瓦,且在加西莫多受刑难受时,及时地以德报怨地送上水给他解渴,这些都是人性中的美好之处,都是劳动阶级的优良品质所在。
(三)在雨果看来,“人之初,性本善”,亦即所有人的本性中“善”为根本,而“恶”只是因为某些后天因素客观上造成的。因此,没有绝对的善与恶,它们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作用下可以相互转化,且长远来看,善必定会最终战胜恶。正如在《巴黎圣母院》中,副主教克洛德不是生来就是个伪善的坏人,他自幼学习欲很强,一度还是一个慈善的聪明小子。但是,由于生活中的一场大变故,夺去了他双亲的性命,只留下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弟弟和他相依为命。至此,克洛德从一个毛头小伙变成了一个全身心照顾弟弟的兄长。克洛德为弟弟付出了很多的爱,表现出了他身上也有浓浓的亲情。此外,当“只可以勉强说像一个人的”小加西莫多要被那些所谓的“善人”们毁灭的时候,又是克洛德怀着一种极其强烈的悲悯之心救下了他,并遭到人们的厌恶与唾骂。但是,克洛德仍然我行我素,不仅教小加西莫多说话、认字等,还给他解决了基本的生活问题。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克洛德是个好人,他的人性中也有善的一面,可谓是个内秀的博学之人。然而,这一切的美好都受到了畸形社会的影响,使得克洛德逐渐演变成一个丧失人性的丑陋家伙。因为,宗教里的禁欲主义以及统治阶级的虚伪使得克洛德慢慢抛弃了人性中原本健康积极的“善”,使那些被扭曲和压抑的人性蜕变为病态消极的罪恶之源。由此,克洛德从一个本质上“和善”的人转化为一个“恶毒”的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
雨果作为法国资产阶级的民主作家,他对于人性的看法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巴黎圣母院》中,他对于苦难的人民虽然报以强烈的同情之心,但对于社会底层群众中的人性弱点没有提及。比如说,少女艾丝美拉达虽然可怜,但是其人性中并不都是完美的东西,还存在不谙世事和盲目轻信的缺点,这些共同造成了她的悲剧人生。因此,雨果对于人性的看法过于片面和绝对化。此外,雨果毕竟仍然属于资产阶级,他的人道主义必定摆脱不了其自身的阶级局限性,他试图通过宣扬人道主义来感化统治阶级,协调统治阶级与劳动阶级之间的矛盾,殊不知,它们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1],法国,安德列莫洛亚.伟大的叛逆者――雨果[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6.
[2],保加利亚,瓦西列夫.情爱论[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
[3]陈应祥.外国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4],法国,雨果著.柳鸣九译.克伦威尔[A].西方文论选(下卷)[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9.
[5],法国,雨果著.施康强,张新木译.巴黎圣母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6]黄涛梅.巴黎圣母院人物新论[J].甘肃高师学报, 2002,7(03).
[7]刘再复.性格组合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8]柳鸣九.雨果创作评论集[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3.
[9],法国,雨果著.柳鸣九译.论文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10],法国,雨果著.李玉民译.巴黎圣母院[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
[11]王海明.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杨国荣(1971― ),男,汉族,河北沧州人,河北师院中文系毕业,文学硕士学位,副教授职称,河北经贸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外国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阅读相关报告总结文档:爱丽丝?沃克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探究 苔丝悲剧新探 济慈《夜莺颂》中的美感 论生态文学《白轮船》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理性思考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语用学分析研究 《教授的房子》中消费文化的生态批评 时间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中的身份构建 美国出版企业版权战略管理探究 浅谈工程监理在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大集团趋势下重构出版物流新格局的路径探析 编辑加工细节中的图书营销 编辑加工细节中的图书营销 数字时代出版产学研协作模式中的共性问题与对策分析 我国出版物流和供应链实践与理论发展研究述评 新闻出版公共服务建设工程的物流战略与物流能力 出版业现代物流体系重构与优化研究
*本文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
【学术论文】【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领导讲话】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论文中心】 【应用文档】 免费阅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