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我的百年家族史
萧功秦图/东方IC 欧洲有一位诗人留下这样的诗句:从一滴水珠中可以看到整个太阳,从一颗沙粒里可以看到整个宇宙。我想,从每个家族的历史中也可以看到二十世纪大历史的缩影。 我对历史的兴趣,也许来自家族的传承。我祖父是衡阳的开明士绅,生前藏书万卷。据说,在抗战前家中还有王船山的手写遗稿,抗战逃难中散失殆尽。生活在这个家庭中可以感觉到历史的厚重感。小时候每次从上海回衡阳常胜路老家过年,就可以听到大人围着火盆讲家史,讲历史,听他们叙说自己的人生经历。小学时的我,听得似懂非懂,我会在一旁迷迷糊糊地睡去;醒来时,常常发现大人们还在火盆边不停地谈着,用很低沉的衡阳家乡话。他们回忆着抗战时全家逃难到桂林途中船翻时的险境,谈论着现在还在台湾的某个萧姓亲戚。火盆边的大人们总有着谈不完的话题,常常是通宵达旦,不知东方之既白。我也在似懂非懂之中,潜移默化地承继着家庭中的那种特殊的文化意识。我总是在想,成年后保持下来的许多人文爱好、价值取向,例如对历史的热爱、对政治的兴趣、对家国命运的关注,很可能与小时候的耳濡目染有关。这些家庭文化因子,往往是无心插柳地播种在我的心里,只不过后来要到一定时候才会被激活而已。 一百多年来,湖南地处南北要冲,加上曾国藩、左宗棠、谭嗣同、张之洞等人的惨淡经营或思想影响,近代以来就是保守绅士文化与激进的农民文化势力冲突较为激烈的地区,也是近代以来社会阶层变动较为剧烈的地区。这百年里,我们家有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参与者,有老共产党人,有国民党将军,有浪漫气息的文学青年。所有这些人的活动与经历,既构成我们自己家族的历史,同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画卷的一部分。 由于过去只能从长辈那里知道一些家史,现在自己在从事近现代史研究,就会把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与家史拼接起来,以家史来看国家的百年史,用国家百年史的眼光来理解家史;把一个历史学者的专业知识与对历史的感悟结合,来解读自己从小就从先辈那里听来的有关家史的信息,这实在是一件很有趣味的事。 祖父:办学堂的开明士绅 萧族在衡阳是大姓,从家谱上的记载可知,萧族是几百年前从江西移居到衡阳来的。话就先从我高祖谈起,他的情况我知道的很少,只知道高祖是咸丰年间参与过太平天国运动的一个小军官,后来回家务农。 不过以后他变得很破落。我一直很想知道,当太平天国运动在湖南被镇压以后,他是如何逃脱清政府的清查与追究的。据我所知,当时清查得很严,可惜没有人能告诉我这些故事了。 我的曾祖是个瘸子,出生时家庭已经很穷困,在农村又缺乏劳动能力,跌入了社会最底层。他在衡阳乡下无法谋生,据说被一个讨饭的流浪汉背到三十里外的衡阳城里,以做鞋匠为生。后来他开了家小书铺,在衡阳城里站住了脚跟。 到了我祖父时,家业开始兴盛起来。祖父毕业于湖南高等学堂,民国初年曾在广东文昌县与广西某地当过县知事。回家乡后从事慈善公益,一直担任衡阳的图书馆馆长。他还集资办萧族学堂,凡是萧族子弟都免费入学,据说深得乡民尊敬。他是个思想**的开明士绅,年轻时与徐特立、谢觉哉还是至交。有《忆秋?文存》《艺兰馆联话》《湘影诗草》等诗文集传世。 新中国成立后,祖父应邀作为湖南省代表,参加了北京召开的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他写的诗中有一句“他年相思忘不得,怀仁堂里过生日”,表达的就是自己在怀仁堂见到**的心情。他生前一直担任衡阳市人民法院院长。小时候,我在衡阳跟着祖父去参加衡阳抗美援朝动员大会,亲见他在千人大会上慷慨陈词,声泪俱下地号召市民捐钱出力,这一情景我至今仍然还有印象。 伯父:湘字七十七号党员 我祖父有三个子女,伯父、我父亲与我姑母。我的伯父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告诉我,他在大革命时的党证号是湘字77?号。也就是说,他是湖南省第77?位入党的党员。20世纪20年代中期,他办的开明书局销售左翼进步书籍,也是中共地下的党支部与秘密联络站,他本人当时就是地下党支部书记。他告诉我,那是一个很重要的支部,这个支部是专门与党的重要人物联系的,来家的共产党人中还有**的兄弟。衡阳的开明书局就是我们家办的,中共党史上许多重要人物,都到过家里。 伯父告诉我,他还是革命烈士夏明翰的入团介绍人。夏明翰是当年衡阳第五中学的进步学生。我们这一代人对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绝命诗耳熟能详,而伯父正是把他引上革命道路的人。在“马日事变”发生时,伯父作为当地中共党组织派往长沙去的交通员,找中共负责人滕代远时被捕,关进死牢。后来被乡亲邻舍联名担保,才得免死。伯父出狱以后,做点小生意,默默无闻于世。 60年代,他与伯母来上海,我与他有过长谈,得知家史中许多事情。他回到衡阳后,就被遣送下放,回到衡阳县的松山农村老家。记得那是1973?年冬天,我的敦煌之行完成后,从大西北转到桂林,再转车到衡阳,后赶到乡下的松山老家去看他。那是我与他第二次长谈家史,再次从他那里知道父亲许多往事。 不知是出于对自己人生失败的自我解嘲,还是对一生一事无成的心理安慰,他用“达观”两字来概括自己的一生。他一辈子与世无争,几十年来,一直甘于做衡阳一家文具店的营业员。他表现出的性格让我无法与大革命时代共产党支部书记激烈慷慨的形象联系起来。那一次我离开松山老家回上海时,他从乡间家门口开始,一路默默送我到汽车站。我在汽车上望着他,他穿的是黑色的大棉袄,这个近八十岁的老人站在冬天枯黄色的田埂边一动也不动,特别醒目。这是我最后一次与他见面。两年后,由于营养不良,伯父患上黄疸,继而去世。 父亲:奔赴朝鲜战场 我的父亲是家族里的重要人物,他走的是与伯父不同的人生道路。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他是起义的原国民党将军,黄埔六期毕业的,担任过国民党的军参谋长。1949?年底,他与军长鲁崇义一起,率所部三十军在成都起义,并参加了解放军。小时候,我回到衡阳家中过春节,还看到门口有“光荣人家”的牌子。1952年冬,我父亲从朝鲜战场回国,回到衡阳探亲时,穿着黄呢制服,身边还带着一位解放军警卫员。 我1946?年出生在西安,西安古称为秦,我是萧家的功字辈,由此而取名萧功秦。那时父亲在西安胡宗南总部。我两岁多时,他在石家庄,被任命为国民党第三军的参谋长。从石家庄战役中逃出来以后,又改任三十军参谋长,当我三岁多时,他在成都起义。其他军官起义后不久就解甲归田,而他由于有军事指挥业务上的专长,被编入解放军第三兵团第十二军。父亲两次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我此后就在重庆郊外的青木关部队幼儿园生活。1953?年,我七岁时被姑母接到上海生活。第二年,我父亲在南京军事学院去世,那时我只有八岁,此后我就在姑母的抚育下长大成人。 父亲从小痴迷于科学救国,一心想做工程师,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预科,就是想实现这个梦想。他的命运转折也与1927?年大革命失败密切相关。“马日事变”发生后,家中遭大难,开明书局被迫关闭,伯父被捕,被关进死牢;父亲在上海失去了家庭接济,就成了失学青年,读交通大学做工程师的美梦被打碎了。失学之后,他偶然看到有个无线电学校在招收新学员,不但可以免去学杂费,而且还有生活津贴。于是他去投考并被录取了。 据伯父说,父亲一生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当上工程师。伯父告诉我,多年以来,父亲行军时,简单的行装里总还要带上一些化学烧瓶之类的东西,一有空闲,就会自己做化学实验。父亲逝世后,从南京军事学院带回来的遗物不多,而他手写的密密麻麻的化学笔记本却占了相当一部分。 凡萧姓家族中读工科的年轻大学生,有经济困难的,父亲都会去资助。即使我们家的经济陷入困境时,也是如此。许多年以后,伯父与伯母来上海,文化程度不高的伯母提到我父亲时,实在想不出用什么话来说明父亲的乐善好施,她总会用很浓重的衡阳话说,你爸爸是“解放前的雷锋”。一位生活在四川崇庆(现为崇州市)的远亲,当年就是由于得到父亲接济,读完大学建筑系后成为路桥工程师的。这位老人今年已经八十多岁了,一直到现在,他还把父亲视为自己的恩人。新中国成立以后,他一直在寻找我们兄弟三人,打听我们的下落,总希望通过帮助我们,来报答当年父亲接济他读完大学的恩泽。 其实,当年父亲之所以这样乐于助人,用伯父的话来说,或许还是为了在萧族子弟身上,了却自己当不了化学工程师的心愿。 父亲考无线电学校,本意还是想实现自己做工程师的梦想,入学后,他才知道这是军事学校,容不得他有那么多自由。由于成绩优秀,他转入黄埔六期,从此进入军界,离他的工程师梦越来越远。 20世纪30年代初期,他当过清华大学军事训练部教官兼主任。这件事我们家的人谁也没有说起过,还是我二哥萧默被录取为清华大学建筑系的研究生以后,在参观校史展览时偶然发现的。父亲的照片,赫然放在校史馆陈列的当年的报纸上,发黄的报纸上还有一篇以父亲名义发表的《告清华大学全校师生书》。那是在1935?年7?月,中日签订《何梅协定》后,国民党中央军训团不得不奉命撤出已经被划为非军事区的北平,他就以军训部主任的名义,向师生告别,要大家勿忘国耻。这张从校报上翻拍下来的相片,现在还保留在我的书房里。那时,父亲二十七岁。 1937年,父亲任清华大学军事教官。成都起义后的父亲。父母合影 从他后来的简历中知道,他在1939?年进了陆军大学特五期,以第一名成绩毕业。伯父曾告诉我,**要把父亲留在身边,但父亲希望去前线,后来就分配到了胡宗南的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根据我在网上搜到的信息,父亲在1943?年任第1?战区少将高参兼参谋处长,当时他34岁。1946?年任第1?战区司令长官部军务处长。 父亲参加解放军后,他的人生道路发生了重大的转折,他被分配到二野三兵团十二军,一面进行思想学习,一面从事参谋指挥与团级指挥员短训工作。1950?年12?月,父亲随部队从四川垫江出发北上,不久开赴朝鲜战场。 正是这个十二军,接替秦基伟的十五军,担任上甘岭战役后半段的坚守任务,直到上甘岭战役胜利结束。到朝鲜时,原十二军军长王近山已经是第三兵团司令员。上甘岭战役中父亲的情况,我知道得不多。只知道他担任十二军的教导大队长并从事军部参谋工作。 在家里一直珍藏着两封1952?年的家书。一封是重庆巴蜀中学读初中的大哥萧功平从重庆给正在朝鲜的父亲写的信;另一封是父亲从朝鲜战场发来的回信。大哥给父亲的信中,谈到自己的进步,还提到当时五岁的我: 父亲: 接到你从朝鲜寄回到祖国的第一封信,这不但使我高兴而且使我们本班的同学也和我一样高兴。他们知道这是祖国最可爱的人来的信,我在班上读到你的来信的第一段时,他们觉得很骄傲。我们读到这句话:“我们的部队越打越进步,越打越强。”这两句话大大鼓舞了我们。自从你1950?年12?月13?日走了之后,你在汉口、宜昌、辛集均来了信。去年11月,我们学校全体师生听志愿军战斗英雄的报告,其中一位是你军战斗英雄邹良诚同志,我当时写了封信请他带给你,不知收到了没有。 当我刚进西南军区干部子弟学校时,我是班上最落后的一个,不爱发言,不爱看报,不参加各种活动。听了志愿军归国代表的报告,学习了文件,我自问,我这样能对得起志愿军吗,能对得起在前线作战的父亲吗?我简直没话来回答,我想了几天,决心改掉这一系列坏毛病,决心要求进步。这学期我被评上了模范,全校共十八个模范,我是乙等。在那天“贺模”大会上,我还发了言。 去年八月,我到青木关看过弟弟(功秦),他比以前更胖、更好玩。他的衣服穿得很干净,保姆很喜欢他,给他做了鞋子。因为对功秦特别的好,对别的孩子不怎么样,这位保姆还受到了批评。去年功秦五岁,应该编到乙组,但他的记忆力较强,先生把他编到甲组。先生带我去看他的图画,他画的是一个志愿军用枪对着美国兵,先生说他画的意义很好,并且是他自己想着画的,画好了还能把意思讲出来。他们小孩间还有检讨会。他们都知道自己的父亲在打美国兵,他们也知道为什么打美国兵。我觉得从小向他们灌输爱国主义教育是很好的。我刚去的时候,他好像还有点羞羞答答的,但后来就和我亲近了。最后他还问我,母亲的病好了没有,在什么地方,我告诉了他后,他很高兴。在八一建军节那天,他们还跳了舞,演了儿童剧…… 刚把上面的信写完,下午我们几个同学到第二招待所去看望志愿军归国代表。有一个叫崔明礼的同志,他给我签了名之后,我请他写他的通讯地址,他写的是22部的。我说,我父亲也是22部的。他问我是谁,我说出了你的名字。他听了大笑,热情地紧握了我的手。他说,你和他在一起一年多,一起吃饭,你的身体比过去好些了。当时我就把奖章取下来交给他,请他带给你。又,昨天我们到汪山旅行,我顺便去看了一下鲁崇义副司令员(时任川东军区副司令员)他要我写信向你问好,假如你有空也可写信给他,不久后他要写信给你。 预祝朝鲜停战谈判胜利。 功平 于巴蜀?1952年2月21日 下面是我父亲在朝鲜读了上面这封信后给伯父与全家的信。 大哥: 据功平来信,似乎进步很快,无论是他写的信、作的诗,都非常有思想、有战斗性。这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据现在看来,我们认为功平落后的,现在已经赶过功汉了。上次功伟(指堂哥,伯父长子)来信说,老二(伯父次子)进步很快,几乎要成为他的学习榜样了。我也同意他的说法,好像长江的波浪,在滚滚激流中不前进是不可能的,青年们真是可畏啊。我们家庭分散各地,我提议每个人的信都要相互转阅。这样一来,则对各人的生活情况、工作情况、学习情况,大家都可了解,大家也都可帮助;谁进步得快就向谁看齐,这样就可以无形中收到相互鼓励、相互教育之效果。 现在政府在搞“三反”、“五反”运动,这次运动是广大的,意义是深刻的。我们要打通思想,打通思想首先能争取主动,要明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后做小生意的,要根绝暴利思想,要根绝发展成私人资本家的思想。小本经营可能会长期存在,能维持两三个人的衣食住就适可而止。现在不需要为儿女筹教育费了,只要能解决两三个人的衣食住,不会有大困难的。 如能按革命的人生观、革命的意义是牺牲小我、完成大我;是以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而不是改良旧事物并保存旧事物。而新社会的形成,要以革命手段实现之,想通了这些问题,则一切问题都可想通了。生活刻苦是有好处的,态度老实一点是有好处的。 听说亲戚的店中有些问题,你们最好设法帮助,讲清道理,改变作风。他那里的情况我一点儿也不清楚,但首先也要打通思想,眼光向前看,向将来看;不要向后看,向过去看。 敬礼并请父亲福安。 萧健 1952年3月6日 在父亲的这封信中,他要全家自觉进步,“谁进步得快就向谁看齐”。他要大家“根绝私人资本家的暴利思想,能维持一家几口的衣食住就可以了”,信中充满着自觉改造的热忱。从这两封家信中可以看出,到1952?年,家中洋溢着对革命新秩序高度拥护的气氛。家人怀着新生活即将开始的欣快心情,盼望着一个新世界,一个与百年屈辱即将告别的新时代的到来。 在近百年的苦难时代,我们这个民族有过许多求索者,在我们民族为美好未来所做的所有努力中,也包括所有失败者的求索与努力。当我们心平气和地看待过去的历史,我们反而会变得更加聪明而睿智。 祖父伯父与我。 (摘自《家书中的百年史》?华夏出版社,有删节)
范文二:.我的百年家族史
儿童泡泡 http://www.ertongjiameng.com/
2015年2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后有文明? 先有啤酒,
罐头的前世今生
红河哈尼梯田 不仅仅是看上去很美
自行车上的好莱坞
胡同:老北京的血脉
我的百年家族史
薛焕力保中国澳门主权
李煜:绝代才子,薄命君王
朱元璋治权秘术:螃蟹效应
老西安 皇城根旧事?宋群
欧洲皇室“皇族病”
闲说恭王府
曾国藩乃“圣贤”李鸿章真“豪杰”
世界的“客厅”
广场巡礼
张充和“我要回到更旧的世界里去”
儿童泡泡 http://www.ertongjiameng.com/
萧功秦图/东方IC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4/view-6666343.htm
欧洲有一位诗人留下这样的诗句:从一滴水珠中可以看到整个太阳,从一颗沙粒里可以看到整个宇宙。我想,从每个家族的历史中也可以看到二十世纪大历史的缩影。
我对历史的兴趣,也许来自家族的传承。我祖父是衡阳的开明士绅,生前藏书万卷。据说,在抗战前家中还有王船山的手写遗稿,抗战逃难中散失殆尽。生活在这个家庭中可以感觉到历史的厚重感。小时候每次从上海回衡阳常胜路老家过年,就可以听到大人围着火盆讲家史,讲历史,听他们叙说自己的人生经历。小学时的我,听得似懂非懂,我会在一旁迷迷糊糊地睡去;醒来时,常常发现大人们还在火盆边不停地谈着,用很低沉的衡阳家乡话。他们回忆着抗战时全家逃难到桂林途中船翻时的险境,谈论着现在还在台湾的某个萧姓亲戚。火盆边的大人们总有着谈不完的话题,常常是通宵达旦,不知东方之既白。我也在似懂非懂之中,潜移默化地承继着家庭中的那种特殊的文化意识。我总是在想,成年后保持下来的许多人文爱好、价值取向,例如对历史的热爱、对政治的兴趣、对家国命运的关注,很可能与小时候的耳濡目染有关。这些家庭文化因子,往往是无心插柳地播种在我的心里,只不过后来要到一定时候才会被激活而已。
一百多年来,湖南地处南北要冲,加上曾国藩、左宗棠、谭嗣同、张之洞等人的惨淡经营或思想影响,近代以来就是保守绅士文化与激进的农民文化势力冲突较为激烈的地区,也是近代以来社会阶层变动较为剧烈的地区。这百年里,我们家有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参与者,有老共产党人,有国民党将军,有浪漫气息的文学青年。所有这些人的活动与经历,既构成我们自己家族的历史,同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画卷的一部分。
由于过去只能从长辈那里知道一些家史,现在自己在从事近现代史研究,就会把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与家史拼接起来,以家史来看国家的百年史,用国家百年史的眼光来理解家史;把一个历史学者的专业知识与对历史的感悟结合,来解读自己从小就从先辈那里听来的有关家史的信息,这实在是一件很有趣味的事。
祖父:办学堂的开明士绅
萧族在衡阳是大姓,从家谱上的记载可知,萧族是几百年前从江西移居到衡阳来的。话就先从我高祖谈起,他的情况我知道的很少,只知道高祖是咸丰年间参与过太平天国运动的一个小军官,后来回家务农。
不过以后他变得很破落。我一直很想知道,当太平天国运动在湖南被镇压以后,他是如何逃脱清政府的清查与追究的。据我所知,当时清查得很严,可惜没有人能告诉我这些故事了。
我的曾祖是个瘸子,出生时家庭已经很穷困,在农村又缺乏劳动能力,跌入了社会最底层。他在衡阳乡下无法谋生,据说被一个讨饭的流浪汉背到三十里外的衡阳城里,以做鞋匠为生。后来他开了家小书铺,在衡阳城里站住了脚跟。
到了我祖父时,家业开始兴盛起来。祖父毕业于湖南高等学堂,民国初年曾在广东文昌县与广西某地当过县知事。回家乡后从事慈善公益,一直担任衡阳的图书馆馆长。他还集资
儿童泡泡 http://www.ertongjiameng.com/
办萧族学堂,凡是萧族子弟都免费入学,据说深得乡民尊敬。他是个思想**的开明士绅,年轻时与徐特立、谢觉哉还是至交。有《忆秋文存》《艺兰馆联话》《湘影诗草》等诗文集传世。
新中国成立后,祖父应邀作为湖南省代表,参加了北京召开的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他写的诗中有一句“他年相思忘不得,怀仁堂里过生日”,表达的就是自己在怀仁堂见到**的心情。他生前一直担任衡阳市人民法院院长。小时候,我在衡阳跟着祖父去参加衡阳抗美援朝动员大会,亲见他在千人大会上慷慨陈词,声泪俱下地号召市民捐钱出力,这一情景我至今仍然还有印象。
伯父:湘字七十七号党员
我祖父有三个子女,伯父、我父亲与我姑母。我的伯父1923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告诉我,他在大革命时的党证号是湘字77 号。也就是说,他是湖南省第77 位入党的党员。20世纪20年代中期,他办的开明书局销售左翼进步书籍,也是中共地下的党支部与秘密联络站,他本人当时就是地下党支部书记。他告诉我,那是一个很重要的支部,这个支部是专门与党的重要人物联系的,来家的共产党人中还有**的兄弟。衡阳的开明书局就是我们家办的,中共党史上许多重要人物,都到过家里。
伯父告诉我,他还是革命烈士夏明翰的入团介绍人。夏明翰是当年衡阳第五中学的进步学生。我们这一代人对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绝命诗耳熟能详,而伯父正是把他引上革命道路的人。在“马日事变”发生时,伯父作为当地中共党组织派往长沙去的交通员,找中共负责人滕代远时被捕,关进死牢。后来被乡亲邻舍联名担保,才得免死。伯父出狱以后,做点小生意,默默无闻于世。
60年代,他与伯母来上海,我与他有过长谈,得知家史中许多事情。他回到衡阳后,就被遣送下放,回到衡阳县的松山农村老家。记得那是1973 年冬天,我的敦煌之行完成后,从大西北转到桂林,再转车到衡阳,后赶到乡下的松山老家去看他。那是我与他第二次长谈
家史,再次从他那里知道父亲许多往事。
不知是出于对自己人生失败的自我解嘲,还是对一生一事无成的心理安慰,他用“达观”两字来概括自己的一生。他一辈子与世无争,几十年来,一直甘于做衡阳一家文具店的营业员。他表现出的性格让我无法与大革命时代共产党支部书记激烈慷慨的形象联系起来。那一次我离开松山老家回上海时,他从乡间家门口开始,一路默默送我到汽车站。我在汽车上望着他,他穿的是黑色的大棉袄,这个近八十岁的老人站在冬天枯黄色的田埂边一动也不动,特别醒目。这是我最后一次与他见面。两年后,由于营养不良,伯父患上黄疸,继而去世。 父亲:奔赴朝鲜战场
我的父亲是家族里的重要人物,他走的是与伯父不同的人生道路。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他是起义的原国民党将军,黄埔六期毕业的,担任过国民党的军参谋长。1949 年底,他与军长鲁崇义一起,率所部三十军在成都起义,并参加了解放军。小时候,我回到衡阳家中过春节,还看到门口有“光荣人家”的牌子。1952年冬,我父亲从朝鲜战场回国,回到衡阳探亲时,穿着黄呢制服,身边还带着一位解放军警卫员。
我1946 年出生在西安,西安古称为秦,我是萧家的功字辈,由此而取名萧功秦。那时父亲在西安胡宗南总部。我两岁多时,他在石家庄,被任命为国民党第三军的参谋长。从石家庄战役中逃出来以后,又改任三十军参谋长,当我三岁多时,他在成都起义。其他军官起义后不久就解甲归田,而他由于有军事指挥业务上的专长,被编入解放军第三兵团第十二军。父亲两次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我此后就在重庆郊外的青木关部队幼儿园生活。1953 年,我七岁时被姑母接到上海生活。第二年,我父亲在南京军事学院去世,那时我只有八岁,此后我就在姑母的抚育下长大成人。
父亲从小痴迷于科学救国,一心想做工程师,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预科,就
儿童泡泡 http://www.ertongjiameng.com/
是想实现这个梦想。他的命运转折也与1927 年大革命失败密切相关。“马日事变”发生后,家中遭大难,开明书局被迫关闭,伯父被捕,被关进死牢;父亲在上海失去了家庭接济,就成了失学青年,读交通大学做工程师的美梦被打碎了。失学之后,他偶然看到有个无线电学校在招收新学员,不但可以免去学杂费,而且还有生活津贴。于是他去投考并被录取了。
据伯父说,父亲一生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当上工程师。伯父告诉我,多年以来,父亲行军时,简单的行装里总还要带上一些化学烧瓶之类的东西,一有空闲,就会自己做化学实验。父亲逝世后,从南京军事学院带回来的遗物不多,而他手写的密密麻麻的化学笔记本却占了相当一部分。
凡萧姓家族中读工科的年轻大学生,有经济困难的,父亲都会去资助。即使我们家的经济陷入困境时,也是如此。许多年以后,伯父与伯母来上海,文化程度不高的伯母提到我父亲时,实在想不出用什么话来说明父亲的乐善好施,她总会用很浓重的衡阳话说,你爸爸是“解放前的雷锋”。一位生活在四川崇庆(现为崇州市)的远亲,当年就是由于得到父亲接济,读完大学建筑系后成为路桥工程师的。这位老人今年已经八十多岁了,一直到现在,他还把父亲视为自己的恩人。新中国成立以后,他一直在寻找我们兄弟三人,打听我们的下落,总希望通过帮助我们,来报答当年父亲接济他读完大学的恩泽。
其实,当年父亲之所以这样乐于助人,用伯父的话来说,或许还是为了在萧族子弟身上,了却自己当不了化学工程师的心愿。
父亲考无线电学校,本意还是想实现自己做工程师的梦想,入学后,他才知道这是军事学校,容不得他有那么多自由。由于成绩优秀,他转入黄埔六期,从此进入军界,离他的工程师梦越来越远。
20世纪30年代初期,他当过清华大学军事训练部教官兼主任。这件事我们家的人谁也没有说起过,还是我二哥萧默被录取为清华大学建筑系的研究生以后,在参观校史展览时偶然发现的。父亲的照片,赫然放在校史馆陈列的当年的报纸上,发黄的报纸上还有一篇以父
月,中日签订《何梅协定》后,亲名义发表的《告清华大学全校师生书》。那是在1935 年7
国民党中央军训团不得不奉命撤出已经被划为非军事区的北平,他就以军训部主任的名义,向师生告别,要大家勿忘国耻。这张从校报上翻拍下来的相片,现在还保留在我的书房里。那时,父亲二十七岁。 1937年,父亲任清华大学军事教官。
成都起义后的父亲。
父母合影
从他后来的简历中知道,他在1939 年进了陆军大学特五期,以第一名成绩毕业。伯父曾告诉我,**要把父亲留在身边,但父亲希望去前线,后来就分配到了胡宗南的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根据我在网上搜到的信息,父亲在1943 年任第1 战区少将高参兼参谋处长,当时他34岁。1946 年任第1 战区司令长官部军务处长。
父亲参加解放军后,他的人生道路发生了重大的转折,他被分配到二野三兵团十二军,一面进行思想学习,一面从事参谋指挥与团级指挥员短训工作。1950 年12 月,父亲随部队从四川垫江出发北上,不久开赴朝鲜战场。
正是这个十二军,接替秦基伟的十五军,担任上甘岭战役后半段的坚守任务,直到上甘岭战役胜利结束。到朝鲜时,原十二军军长王近山已经是第三兵团司令员。上甘岭战役中父亲的情况,我知道得不多。只知道他担任十二军的教导大队长并从事军部参谋工作。
在家里一直珍藏着两封1952 年的家书。一封是重庆巴蜀中学读初中的大哥萧功平从重庆给正在朝鲜的父亲写的信;另一封是父亲从朝鲜战场发来的回信。大哥给父亲的信中,谈到自己的进步,还提到当时五岁的我:
父亲:
儿童泡泡 http://www.ertongjiameng.com/
接到你从朝鲜寄回到祖国的第一封信,这不但使我高兴而且使我们本班的同学也和我一样高兴。他们知道这是祖国最可爱的人来的信,我在班上读到你的来信的第一段时,他们觉得很骄傲。我们读到这句话:“我们的部队越打越进步,越打越强。”这两句话大大鼓舞了我们。自从你1950 年12 月13 日走了之后,你在汉口、宜昌、辛集均来了信。去年11月,我们学校全体师生听志愿军战斗英雄的报告,其中一位是你军战斗英雄邹良诚同志,我当时写了封信请他带给你,不知收到了没有。 当我刚进西南军区干部子弟学校时,我是班上最落后的一个,不爱发言,不爱看报,不参加各种活动。听了志愿军归国代表的报告,学习了文件,我自问,我这样能对得起志愿军吗,能对得起在前线作战的父亲吗,我简直没话来回答,我想了几天,决心改掉这一系列坏毛病,决心要求进步。这学期我被评上了模范,全校共十八个模范,我是乙等。在那天“贺模”大会上,我还发了言。
去年八月,我到青木关看过弟弟(功秦),他比以前更胖、更好玩。他的衣服穿得很干净,保姆很喜欢他,给他做了鞋子。因为对功秦特别的好,对别的孩子不怎么样,这位保姆还受到了批评。去年功秦五岁,应该编到乙组,但他的记忆力较强,先生把他编到甲组。先生带我去看他的图画,他画的是一个志愿军用枪对着美国兵,先生说他画的意义很好,并且是他自己想着画的,画好了还能把意思讲出来。他们小孩间还有检讨会。他们都知道自己的父亲在打美国兵,他们也知道为什么打美国兵。我觉得从小向他们灌输爱国主义教育是很好的。我刚去的时候,他好像还有点羞羞答答的,但后来就和我亲近了。最后他还问我,母亲的病好了没有,在什么地方,我告诉了他后,他很高兴。在八一建军节那天,他们还跳了舞,演了儿童剧??
刚把上面的信写完,下午我们几个同学到第二招待所去看望志愿军归国代表。有一个叫崔明礼的同志,他给我签了名之后,我请他写他的通讯地址,他写的是22部的。我说,我父亲也是22部的。他问我是谁,我说出了你的名字。他听了大笑,热情地紧握了我的手。他说,你和他在一起一年多,一起吃饭,你的身体比过去好些了。当时我就把奖章取下来交给他,请他带给你。又,昨天我们到汪山旅行,我顺便去看了一下鲁崇义副司令员(时任川东军区副司令员)他要我写信向你问好,假如你有空也可写信给他,不久后他要写信给你。
预祝朝鲜停战谈判胜利。
功平
于巴蜀 1952年2月21日
下面是我父亲在朝鲜读了上面这封信后给伯父与全家的信。
大哥:
据功平来信,似乎进步很快,无论是他写的信、作的诗,都非常有思想、有战斗性。这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据现在看来,我们认为功平落后的,现在已经赶过功汉了。上次功伟(指堂哥,伯父长子)来信说,老二(伯父次子)进步很快,几乎要成为他的学习榜样了。我也同意他的说法,好像长江的波浪,在滚滚激流中不前进是不可能的,青年们真是可畏啊。我们家庭分散各地,我提议每个人的信都要相互转阅。这样一来,则对各人的生活情况、工作情况、学习情况,大家都可了解,大家也都可帮助;谁进步得快就向谁看齐,这样就可以无形中收到相互鼓励、相互教育之效果。
现在政府在搞“三反”、“五反”运动,这次运动是广大的,意义是深刻的。我们要打通思想,打通思想首先能争取主动,要明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后做小生意的,要根绝暴利思想,要根绝发展成私人资本家的思想。小本经营可能会长期存在,能维持两三个人的衣食住就适可而止。现在不需要为儿女筹教育费了,只要能解决两三个人的衣食住,不会有大困难的。
如能按革命的人生观、革命的意义是牺牲小我、完成大我;是以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而不是改良旧事物并保存旧事物。而新社会的形成,要以革命手段实现之,想通了这些问题,则
儿童泡泡 http://www.ertongjiameng.com/
一切问题都可想通了。生活刻苦是有好处的,态度老实一点是有好处的。
听说亲戚的店中有些问题,你们最好设法帮助,讲清道理,改变作风。他那里的情况我一点儿也不清楚,但首先也要打通思想,眼光向前看,向将来看;不要向后看,向过去看。
敬礼并请父亲福安。
萧健
1952年3月6日
在父亲的这封信中,他要全家自觉进步,“谁进步得快就向谁看齐”。他要大家“根绝私人资本家的暴利思想,能维持一家几口的衣食住就可以了”,信中充满着自觉改造的热忱。从这两封家信中可以看出,到1952 年,家中洋溢着对革命新秩序高度拥护的气氛。家人怀着新生活即将开始的欣快心情,盼望着一个新世界,一个与百年屈辱即将告别的新时代的到来。
在近百年的苦难时代,我们这个民族有过许多求索者,在我们民族为美好未来所做的所有努力中,也包括所有失败者的求索与努力。当我们心平气和地看待过去的历史,我们反而会变得更加聪明而睿智。 祖父伯父与我。
(摘自《家书中的百年史》 华夏出版社,有删节)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http://www.xzbu.com/4/view-6666343.htm
儿童泡泡 http://www.ertongjiameng.com/
范文三:我的家族史
我的家族史(白氏)
每家每户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那份家族史,不管是有多么平常普通,还是有多么光彩辉煌的,都是家族里难得的回忆。而说到我们家的家族史,虽说不上有多么值得炫耀,但也是属于我们的财富。 据记载,白氏源出有四种。①颛顼帝的裔孙白公胜之后,以封邑名为氏。据《元和姓纂》、《尚龙录》等资料所载,颛顼帝的后裔陆终娶鬼方氏为妻,生下六个儿子,其中第六个儿子叫季连,赐姓芈。季连的后裔熊绎在荆山一带建诸侯国,定都丹阳。公元前740年,荆君熊通自封为武王。他的儿子于公元前689年迁都郢,改国号楚。楚平王时,太子建因做晋军袭郑国的内应而被杀,太子建的儿子熊胜便逃到吴,投奔伍子胥。楚平工的孙子惠王即位后,楚令子西把熊胜招回国,任巢大夫,封在白邑(今河南省息县包信东南),称为白公胜。可晋国伐郑,子西出兵救郑,白公胜因子西言而无信,发动政变,杀死子西,囚禁惠王,并着手改革朝政以争取民心,但以失败告终。他自杀后,其子孙便以祖辈封邑名为氏,称白氏,是为河南白姓;也有以“白公”、“白侯”为氏的。②据《姓氏考略》所载,唐置白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一带),国人以地为氏,称为白姓。 ③他族改姓或又改他姓: 回族白姓:由易卜拉欣之后裔,分别取其祖辈名字中的每一个字立姓而来。因易卜拉欣,亦译伊白来金或伊白拉金,故后裔多以伊、白、拉、金冠姓。犹太族(蓝帽回回):犹太人留居河南开封之后裔中有白姓。满族:瓜尔佳氏、纳喇氏、白佳氏、巴雅拉氏、伊喇氏、伯苏特氏、那塔拉氏、扎拉里氏、那木都鲁氏、萨察氏、纳塔氏、拜嘉拉氏、塔喇氏、巴鲁特氏、萨加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拜都氏(蒙古族)、巴岳图氏(蒙古族)、塔喇巴齐克氏(蒙古族)、拜英格哩氏(鄂温克族)、白氏(汉族)。突厥族:据《台北县氏族略》所载,唐代突厥人白元光系改姓而来。其他民族:裕固族斯娜氏、阿克达塔尔氏、巴依亚提氏,鄂伦春白依尔氏,土族白彦氏,汉姓为白。台湾土著、佤、东乡、苗等族均有白姓。④得姓始祖 白阜、挚、白公胜(熊胜)、白乙丙(孟丙)、白元光。
白姓最早发源于陕西、河南一带。战国时期,河南白姓(白公胜一支)迁入陕西等地。据载,白公胜之子首先徙居秦国,在今陕西发展繁衍。秦时,始皇一统天下,封白起之子白仲于山西太原,其子孙遂世居太原。魏晋南北朝之际,白
仲之后形成太原郡望,进而或迁陕西韩城、渭南;或迁湖北襄阳;或迁河南洛阳,皆在当地发展旺盛。
当代白姓的人口已达280万,为全国第七十九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22%。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河北、陕西、山西四省,大约占白姓总人口的50%,其次分布于四川、黑龙江、甘肃、青海、内蒙古、云南,这六省区又集中了26%的白姓人口。河南居住了白姓总人口的16%,为白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豫冀、秦晋两大块白姓的聚集区。
白姓英才辈出,代不乏人。白圭,洛阳人,中国古代商界的代表人物,著《商经》八十卷刊行于世,天下商人皆效法,并尊其为商人的“祖师爷”;周天子赐白圭“华夏第一商人”,宋真宗敕封“商圣”。白起:眉县人,秦国时大战将,善用兵,一生南征北战,百战百胜,为秦统一中国立下大功,受封“武安君”,世称“常胜将军”,又称“战神”。白建:南北朝时北齐人,历官进侍中、中书令等,并赐田韩城。白锽:白居易之祖父。自幼好学,善于文章,尤工五言诗,有集十卷,十七岁明经及第,官至河南府巩县令。白朴:元代著名的戏曲家。所作杂剧今知有16种,现存《墙头马上》、《梧桐雨》、《东墙记》3种,都是描写爱情的作品,其中前2种最有名。白英:明代杰出的水利专家,曾为当时礼部尚书疏通河道出谋献策,特别为大运河畅通做出了贡献。白朗:河南省宝丰人,清代宝丰农民起义领袖,反清反袁,打击残害中国人民的传教士。后在虎狼爬岭战斗中受伤牺牲。白瑜娑:宁夏灵武人,隋末农奴起义首领。其出身奴隶,一呼四方皆应,聚众数万人,给隋政权以沉重打击。白居易:唐代杰出的诗人,贞元进士,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现实主义和朴素文风。所著《与元九书》诗论,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文献。诗文朴实无华,广为流传。白行简:白居易弟,当时有名文学家。他长于辞赋,但未有流传下来,现存传奇小说《李娃传》是他的代表作。《三梦记》近于杂录。白敏中:下邽人,白居易从弟,唐代大臣。进士出身,历仕武宗,懿宗二朝,两度为相,政绩卓著。白玉蟾:闽清(今属福建省)人,宋代名士,诏封紫清真人。博览群书,善书,工画,著有《海琼集》等。白景亮:元朝南阳人,知明法律,善于书算,官至衢州路总管。白毓昆:江苏省通州(今南通)人,早年创刊《地学杂志》。武昌起义爆发后,宣传革命,策动滦州新军起义,参与组织“北方革命协会”。后任北
方革命军政府参谋长,因兵败被捕牺牲。白崇禧:广西桂林人,回族,国民党桂系首脑,中华民国一级上将。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均担任国民党军队重要职务,曾任中华民国国防部长。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地渡过长江,白崇禧所统率的军队主力在鄂、湘、桂地区被歼灭。同年底,从南宁被**骗去台湾,后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1966年12月2日逝于台北。
我的祖先是河南的。小的时候听我奶奶讲的是我爷爷那个年代的事情,在那之前的,奶奶没说很多,只是告诉我们家里的祖祖辈辈都是在田地里过日子的农民,一生平平常常,普普通通,日子也就这样子过来了。
奶奶平时没事的时候总会拉着我们几个小孩围坐在她身边,这个时候,她会慢慢地给我们讲述有关爷爷的事情(爷爷死的早,我们小孩子都没有见过他的样子)。那个时候,爷爷是村里的一个副书记,村里的经济很落后,家家户户都是靠着种地过生活,爷爷虽说是个小官,但家里也还是跟别人家一样贫苦困难。奶奶是典型的农村妇女。那个时候国家不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每家每户都有很多小孩。爷爷奶奶作为众多的一家,生了七个小孩子,那时是想着传宗接代的事,并且希望多个孩子就可以帮家里多干点活儿。家里小孩子很多,大人们为了干活挣钱都顾不上照看孩子,因此我的爸爸和他的兄弟姐妹们早早的就帮忙到地里干活,帮忙在家里干家务活,一个个都很早熟。他们知道生活不容易,都显得很懂事。那时家里的经济情况很是拮据,再加上人口比较多,好不容易有点吃的,一旦分下来,每个人都分得不到什么东西了,长期下来吃也吃不饱。听我的奶奶讲,那个时候没什么吃的,大多时候是番薯加青菜,连米粥也成了奢侈的东西,那时的能喝到一碗白花花的米粥也都觉得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了。
日子虽然辛苦,但也就这样平淡地过着,直到有一天……爷爷外出工作,或许是因为炎热难耐的气候,或许是因为长期工作身体太过劳累,又或许是因为那几天身体一直不舒服,在办公途中,爷爷突然就倒下去了,从此没有再起来过。一切是那么的突然,让人始料不及,那时奶奶还在家里喂养刚刚买来的小猪,最小的孩子还在被窝里香甜的睡着。突然的噩耗让这个家庭陷入一片黑暗当中,家里的一切都失去了支柱,生活变得更加的困苦与难过。这个时候,奶奶在伤痛下挑起了重担,所有的活儿,所有的辛酸苦辣都自己承受下来,每一天都在为生计
而辛苦劳作,没有多余的精力让人去想其他的事情。
听着奶奶讲述的这段辛酸史,我觉得奶奶很坚强,但是也很辛苦,毕竟一个女人要照顾七个孩子又要为生活奔波,什么样的苦都得自己咽下去,不自禁的,我心疼起了奶奶来。
好不容易,奶奶把七个孩子都拉扯大了,都到了成家的时候了,我妈妈也就进门了。后来听我妈妈讲,她嫁进来这个家的时候,家里还有三个姑姑和一个小叔没成家。那个时候家里的条件也不好,一大家子的人住在一间屋子里,十分的拥挤,每天天还没亮,大人们就要到田地里干活,夏天如此,冬天也是如此,从来不间断。家里人多,要干的活儿也就多,做为嫁过来的媳妇儿,自然要负责全家人的伙食,家里还没有各种家用电器,那些东西在当时并不普及,而且也没有经济能力去购买这么先进的科技产品,家家户户都是用木柴烧饭烧水,木柴要自己家里人去山上砍伐,砍完之后要自己用自行车运回来,当时是没有什么货车,也没有摩托车的,一切都要靠人力。大人们要干的不仅仅是家务活,还要帮忙家里挣钱。家里养了好几头猪,每天要给猪喂食,要清洗猪槽,完了之后要到田里干活,晚上从地里回来要忙着烧饭忙着做手工活,没有电灯,家家户户用的都是煤油灯,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日子就这样子过着。妈妈说那个时候没有什么好吃的,猪肉也是很昂贵的食品,只有到了过节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得上,但是因为人多因此也吃不到多少。
后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到来,国家对老百姓的种种关怀,人们过上了好日子,我们家日子也愈过愈好。村里接上了电,家里相继购置了电视机,电风扇等家用电器。记得买到电视机的第一个晚上,不论是小孩子还是大人们都显得异常的兴奋。小孩子不去外面玩了,大人也索性停下了手中的活儿,大家围坐在电视机前,充满着好奇与期待。当电视机上出现第一个画面的时候,所有人都欢呼起来,觉得这是一件特别值得骄傲的事。后来家里的大人不再只是到田里干活,也开始做起了其他的工作。我的父亲和他的兄弟开始到外边找工作,小叔也自己做起了小生意。慢慢的越来越多的家用电器进入了我们家,电风扇、热水器、电磁炉、电冰箱……再后来我们家盖了新房子,全家人搬到那里去住,比之前的房子更大更宽敞更舒适。条件好了,家里也不再养猪了,农活还是照样干,只是没像以前做那么多,只是种点小菜小谷物。家里有了电饭锅,有了洗衣机,再也不
需要跑到山里砍木柴,再也不用一大早起来蹲在灶前烧饭,再也不用提着一大家子人的衣服到河边清洗,只需轻轻地转动按钮,一切就都搞定了。随着生活质量的改变,一切都变得方便和轻松。 与我的家族史就是这样,在当今社会我们要铭记历史,同时要了解自己的家族史,因为有了历史方能推进你向前发展的动力,有一位名人说得好:“忘记历史就等于忘记过去!”所以请我们紧记历史。
范文四:我的家族史
我的家族史
货运1511
沈艳丽
父亲在我还年幼时就给我洗了脑,让我成年后去当兵。 我没有被他洗脑成功,反而对当兵反感起来。
当兵,不止是他对女儿的期待,更是他自己的梦想。 我的爷爷,就是一名军人。对于他,我都是听说来的,但听的也不是特别多。爷爷在我实岁1岁时就与世长辞,后来关于他的一切一切,我都细细碎碎的,听说。
我只听说爷爷是部长,却不知他是何职位的部长。奶奶说起爷爷总是很骄傲,也总是很想念,这么多年,她一个人,十分辛苦。
爷爷奶奶总共生了三个孩子,分别是老大,我的爸爸,老二,我的叔叔,老三,我的姑姑。
我是在十多岁是才知道,我的爸爸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老大。在爸爸之前,还有两个孩子,第一个孩子,夭折了,奶奶在对我说的时候一笔带过,说是脑子里的病。第二个孩子,是养到了十三岁,也是因为脑子里的病,与世长辞。 她说不清楚是什么脑子里的病,那时候的条件,当然不比现在。如果是在现在,至少能说得出是什么病来。也有了更好的医学条件,若是经济上的困难,也许现在,更容易度过这个难关一些。
我听到这个的时候,一度很担心我的父亲,他会不会也潜在的存在着这种病?所幸是没有,直至现在他依然很健康,依然是家里的顶梁柱,依然在我身边,我每次回家依然能见到他,他总问我要吃什么菜。
在我们家有一个老桌子,我小时候总爱翻那个老桌子,我对一切“古董”的东西感到新奇。
也不知道为什么,老桌子里的东西是没变过我,我却总能翻得津津有味。最大的抽屉里,还有爷爷离世前保存完好的药。只不过与现在不同的,并不是纸盒里的,药是放在一个小小的纸袋里,里面几颗白色的药。
还有许多信,我识字后又偷偷看过,字体很繁,像是爷爷的战友、朋友写给他的信。泛黄的纸张,很有年代感,上面是用蓝色的钢笔写下的字,开头便是我爷爷的名字。
在我小时候生活的房子里,客厅里便挂着爷爷的遗照,黑白的。因为是在客厅,大概很多来客都会觉得害怕,可能我从小就见惯的原因,又因为那是我的爷爷,我从不害怕。
那个时候还是三层楼,有时候一个人在家,我还会同爷爷说说话,可能是童真,但真的没有害怕可言,因为爷爷去世的早,我只能以这个方式表达我对爷爷的亲近,也许他离得太远了,我很希望他还在这个世上。我放学回来,也会同爷爷打招呼,我从来不告诉任何人,但我常会对爷爷的遗照微笑来打招呼。真的,小时候迷茫的事,没告诉别人的事,
我都偷偷告诉爷爷了,相信他替我挡去了很多烦恼。
爷爷长得好看,是所有人都公认的,我在遗照上也能看到他的相貌,笔挺的鼻梁,有着双眼皮的大眼睛。好看的五官,这已经是他中年的照片了,想必年轻时是更俊美的。
爷爷家里早年很有钱,他受的教育很好。奶奶是家里的独生女,所以她嫁的人家,一定要好一些。
于是奶奶就嫁给了爷爷。
我曾偶然翻到一张老照片,黑白的照片,是一男一女的合照,端正的坐着。男的是我的爷爷,女的,我并不知道。我就拿着照片问奶奶,问她这是谁。她说这是她。
我感到震惊。照片里的女孩子,脸很圆,梳着两个大麻花,真真切切是个胖女孩。而如今我的奶奶,比我矮了足足有一个头,她只有七十几斤,瘦的可怜。
她说是生活不好,以前,常常挨饿,或是吃的不好。 爷爷的父母去世后,家境大不如前,虽然自己能力不错,但那个时候好像所有人家都很穷了,我也不清楚,总之过的都不好了。
奶奶说起一件好笑的事:当时很多女子都迷我的爷爷,他相貌好,个子高,年轻时候真是魅力无限。有个姑娘要嫁人了,当时的交通工具还是船。那个姑娘都已经坐上船了,还在船上哭着闹着,要嫁给沈部长。
奶奶说的时候,是满满的骄傲。
我奶奶是个十足的颜控,就喜欢好看的男孩子,如今一大把年纪了,依然。
我很心疼我奶奶,爷爷去世时,虽然她的三个孩子都已经成家,我的爸爸,长子,也有了姐姐和我,她已经当上了奶奶。却往后那么多年,一个人,我算了算,十九个念头,她有多么不容易。
爷爷的去世,我没有问清过病因,但知道也是脑子里的病。他是在家里去世的,那个时候总是吐血,我不敢想,如果我的亲人在我面前吐血,我早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暑假的时候爸爸得了胆结石,比较严重了,需要做手术,我在医院里陪夜,替他看着盐水。从下午到凌晨4点多,我不睡觉,挂不完的盐水,和睡的不好,总是呕吐的爸爸。亲眼看见他吐出黑的东西来,我急的不行,跑去找护士,问医生。医生问我是不是胃出血了,我说不是,医生说吐出来黑色的应该是血,然后交代了护士挂一种盐水,我一个人,不知如何是好,只能守着爸爸,很困,开了每隔20分钟的闹钟眯一会眯一会的,生怕盐水挂完了我没看好。
爷爷的生病和去世,想必当时所有亲人都饱受了煎熬。特别是我的奶奶,她已经失去过两个孩子。
再听起我的姐姐讲爷爷,她说在夏天,只要爷爷出门,都会给她带回一个冰棍儿回来。爷爷宠她,爷爷也很忙,不过总是能给她带来很多新奇玩意儿。我很羡慕,觉得爷爷真
是好。
奶奶也曾对我说,爷爷教过我走路。
我的脑海里浮现出爷爷在我身后,举着我的手,我在前面,一步一步摇摇晃晃的走。
我想,如果爷爷没有那么早去世,他也一定很宠我,宠我至今,像现在奶奶宠着我一般。
奶奶总说,这几个孙儿,最心疼我。
我也心疼她。
范文五:我的家族史
我的家族史
“管中窥豹”窥窥新中的起——国崛
窥窥 班 叶XX
20113049XXXX
1、窥史大背景
,姓氏由来
出自窥姓沈氏~窥帝窥窥的后代。据史窥所窥~帝窥窥的后裔有一子名季窥~窥姓窥.他的后裔熊有窥~做窥文王的老窥。后成王便鬻很学
追封其曾窥熊窥于窥山一窥建立窥~定窥楚。春秋窥~楚庄王国国号
有一曾窥叫戌~任沈窥尹~有沈尹戌。其后代就有人以沈窥姓称。沈尹戌后任楚左司窥~他窥人正直~嫉窥如仇~深得楚人敬来国
重。楚昭王十八年~窥死沙窥~昭王封他的子沈渚梁在~儿叶称
窥公。沈渚梁曾平定白公窥的叛以窥惠王~有功于楚~得封叶乱
南~更窥窥窥公~后委其事于子~而退休于。其后人便以邑阳叶
地窥姓氏~窥窥氏。称叶
叶公,沈渚
,客行天下
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中原徙到南方~是窥民族在中南方的一从迁国
个异阳区恋分支。因窥身在窥~窥于故窥河洛;以洛窥中心的洛河流域,地的眷~自称郎另“河洛”。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一方面又容窥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窥。客家人常常以那些英才男窥榜窥~窥育窥窥~向功窥事窥儿启教儿有成的前窥窥窥。 有人窥,有太的地方就有中人~有中人的地方就有客家学阳国国
人。窥有人窥,里有光~里就有客家人~里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里哪阳哪哪哪
聚族而居~窥苦窥窥~繁衍后代。 由于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且在海外商
界不乏成功者~因此有“窥方太人”之。犹称
2、我的祖~我做主国
高祖父末的小徙—清迁
高祖父生活在朝的末期~受客家文化的影~所以自幼窥四窥五窥~清响学并
且知窥理~在同窥人中也算是一位者。曾有加窥科窥考窥~早年就窥了窥窥成窥达佼佼参
了一位秀才。在窥里面窥三年的窥先生。不窥~高祖父志愿不在窥~所以在当教教教
窥三年后~果下海窥商~在中年的窥候窥窥了一些窥富。由于家中的兄弟姐妹比窥多断~田地窥窥得差不多~所以在中年的窥候汕尾的螺溪一窥徙到新田一窥。窥始了从迁另
外一番生窥。秉承了客家人重窥育的窥窥。高祖父在建造客家窥屋后~有窥附近的教
秀才窥私塾~窥地的育事窥奠定了基窥。来当教
曾祖父激的窥窥窥月—昂
先介窥一下曾祖父的窥是先窥窥地窥一下窥的社大背景当会
1931 年日本帝主窥窥窥九一八事窥~中窥民族面窥窥重的民族危机~全抗日国国
救亡窥不高窥。运断 1935 年~日本窥窥窥北事窥~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窥全主要矛国
盾。 1936 年 12 月 12 日~民窥窥窥窥国党国将学蒋良~窥虎城窥窥介石窥行‘兵窥’ ~
中窥民族窥一窥窥初步形成。 1937 年日本帝主窥窥窥国从七七事窥~中窥民族全面抗窥此窥始。
高祖父喜窥窥商~由于抗日窥争响个国状打了~整家都窥于窥窥不安的窥。所以高祖父的商窥也窥始走下坡路~在他的三子中~有一算是深得他的窥。个儿个教
在日本鬼子窥窥中的窥候~因窥一来国个会并来偶然的机被迫去了香港~最窥在窥西窥安家落窥。而我的曾祖父~是一个当国内忙腔窥血的人。窥正窥于中窥外患的窥代~在窥的海窥地由地方窥窥窥广丰区丰区炯明窥治。在澎湃窥窥下~在海窥地窥窥了一次窥窥烈烈的窥民起窥活窥。
窥到窥窥我介窥一下影中响国响——革命窥程和影我家族史的一位窥人澎湃,
澎湃 于 1896 年出生于窥海窥有名的大地主家广丰况庭~自述其家是,“被窥窥的窥民男女老幼不下千五百人。我的家庭男女老幼不上三十口~平均一人就有五十窥民做个隶学丰广学奴。”他在家窥窥了小~又到海窥城和州上中~后赴日本就窥早稻田大学政治窥窥科。
在那里~他窥到河上肇翻启会窥的窥列著作~受到窥~曾拜窥窥位日本的社主窥思
想蒙启当教极国学者面求。因他窥窥窥窥生活窥~受并警窥窥窥窥窥一度被捕。 1921 年~彭湃回国即广会青教后在州加入社主窥年窥~又回窥被任命窥育局窥。他上任就窥窥窥城学写丰惊生高窥有“赤化”的窥旗~窥行五一窥窥窥游行。海的官窥大感窥~窥政府窥上窥了他的窥。彭湃不在乎窥官~窥窥的是窥苦窥民并学赶无反窥~窥窥是“洋生”窥窥。
此后~彭湃下窥~于 1923 年初在海窥窥起中丰国个会革命史上第一窥窥窥~任并担会窥。同年~他加入中国党担国党广党广共窥~窥任了民窥省部窥民部窥~被公窥窥“窥窥王”。
受澎湃的影~曾祖父加响当个很入了整成窥窥烈烈的窥斗中~曾祖父是一水性强的人~所以在加参运担个当澎湃的起窥的窥的窥候任的是一水兵~窥的交通比不是窥~所以很达与水上的占据点就窥得尤窥重要。在窥窥窥窥窥抗衡的窥候曾祖父窥是那窥的机灵!
因窥要窥澎湃的窥窥窥送窥急窥事情窥~又适逢广份广窥的六七月~大家都知道窥是一窥窥窥季窥候~个气响很夏季的窥候受季窥的影大。可是如果窥情被耽窥的窥~起窥的那些人就会将会将会状遭受到窥窥的窥窥~窥窥窥失是致命的。窥是革命陷入一窥被窥的窥~甚至是全面失窥。
窥人无奈的是~要窥送窥情就必窥窥翻两条座高山和渡窥一窥因窥山洪而暴窥的大河。曾祖父算是在他的窥伍里面水性最好的一位了。曾祖父窥无反窥的接受了窥次任窥~窥然他自己也知道~在台窥天里面要渡窥那河的窥条度有多大,就算是在平窥窥和日窥的日子里面,那河也常常“窥”条噬会着周窥村民的性命。窥在窥窥也一定知道我方窥窥窥条会必窥之路~自然他窥重兵把守。
可是革命的窥情是高窥的~人民的意志是窥强的,所以曾祖父窥同他窥窥的一另位窥友一起出窥了。那是后雨下得非常大~窥打着雷~每一次的窥窥雷窥都把曾祖父和他的窥友暴露出~窥大大来增加了曾祖父完成任窥的窥度。窥窥大窥5窥的爬山~他窥窥于到了大河的一窥~窥了达送情窥到窥岸河水的窥岸就必窥窥窥窥窥的窥地~起初~他每年窥是乘着河窥的小竹筏窥去的~但窥窥出窥不久~就在遇到的窥人的窥窥~加上狂窥和暴雨的侵窥~窥曾祖父的任窥更加窥以完成了。
曾祖父有退窥~一心一没决弃意想要把任窥完成。曾祖父和他的窥友定竹筏而去~直接在湍急涌汹淌泅的河水上窥去。可是~他窥已窥暴露了。一窥水的窥候窥有窥避子窥的窥窥~窥是多窥高窥度的事情,啊不幸的是~和曾祖父一起窥窥的那位窥友~在渡河的窥候遭遇了不幸~曾祖父也因窥在上岸的那瞬窥大腿中了一窥子窥。也因窥窥次窥巨的任窥里面~曾祖父了当副窥窥。不窥不久后~曾祖父就光窥的退役了~原因是他的腿窥窥重。很广但曾祖父的事迹也被窥上的人窥窥窥。
祖父新中的—国孩提、成窥
可以窥在近窥代的中是国从瞬息万窥的,我窥窥始去抵抗日本鬼子的侵略~到我窥内争国运运个部的解放窥。一切都都在窥刻改窥着中的命~其窥~窥些命和每窥代的国民又息息相窥。
几国几个乎是和新中一起成窥的。祖父窥在小的窥候窥窥一点窥~窥得字。所以他在全中窥行窥窥窥的窥候~在国划当村里面了村委的主任~窥窥管理人窥的生窥活窥~在反窥四人的窥候帮帮歹去窥窥城游行。四人的窥非作也是祖父十分痛恨的一件事情。他也是一个教个非常重窥育的一人~窥然家里十分困窥~不窥~他窥是窥持然他的孩子念完了小。学
在窥窥窥的窥代~上划当极响村委主任~自然要十分的窥窥窥窥活窥~窥窥上窥窥窥的方窥政策。不窥~他也有窥得心痛的窥候~那就是在**的窥候,**期窥~人窥也几国状乎是打了窥血~中上上下下都窥惶窥恐~保持窥刻待命和窥刻窥斗的窥。
窥祖父很懊窥不已的是~那窥候村里面有一位地主~因窥家里面窥算窥得去~所以窥常有会洋窥之窥的窥西~窥就窥上窥窥得有点像在走窥本主窥路窥.所以祖父也加也那参次批斗的活窥之中。不得不窥的是~人窥批斗的方式窥在是太恐怖和忍残了~而且三天窥就两批斗一下~使得窥位被批斗的地主也在窥郁之中了窥了自己的生命。自从运那次窥~祖父陷入了深深的自窥之中。但窥村的合作社也在不知不窥中窥窥烈烈的窥展了。窥窥着村里面的人一起到田地里面工作~一起吃大窥窥成了祖父的工作。每次在聊天的窥候~祖父窥是窥会当怎仿述他年是窥窥窥和分配任窥的。和祖父年窥相的人窥也常常提及那段窥人窥得淳朴的窥光。
父窥窥—国速窥展的中
父窥是一位很国从朴素的人~生活在中窥窥窥水深火窥中慢慢成窥的窥段~所以父窥的童年里面充窥了窥窥合作社、大窥窥和粮票的窥窥。父窥生活的那年代个很物窥窥是窥乏的~就拿穿衣来吧窥旧,新三年~窥三年~窥窥窥窥又三年。
但中的窥国广展也是在他窥窥一代有了窥的窥窥。特窥是在窥~因窥窥近香港、澳窥和台湾个广个很国~所以在窥三窥窥去窥窥窥型的窥候~窥是一好的窥窥窥移地。中著名的“深圳从速度”正是在窥片神奇的土地上窥造的。父窥窥村走出去~在城市里面打工~供窥我和哥哥上大。生活窥学党确然窥苦~但窥算是窥得幸福。因窥在的正窥窥下~我窥可以窥上比窥安窥的生活。
我前—国程似窥的中
我窥一代是幸福的一代人~因窥我窥一出生就不用担温窥窥窥窥窥~我窥一出生就可以享受到前人无法享受到的物窥和精神食粮。我窥窥不是什窥含着金窥匙出生的一代~但我窥却有了更加窥的广国舞台。我窥窥窥了中加入WTO~我窥窥窥了中国神五的成功升天~我窥窥窥了北京奥运会会广运会~上海世博~州窥的成功窥窥,窥些成就都是前窥窥不屑努力的窥果。
我也窥窥自己的努力和窥斗~“窥五窥窥六将梦学”考窥了自己寐以求的大,但我窥是窥得自己窥不窥窥秀~我窥窥更加努力的窥自己的前程打拼。因窥我知道~我窥窥代人的不懈努力将会国来窥我窥大的祖窥窥更加完美的窥窥~加快我窥的窥大窥窥。一起加油吧~我的同窥人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