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答谢中书书》课后反思
由于东阳吴宁二中语文教研组的同仁来校考察学习,受学校的安排要上一节语文课,并要体现“生本”课堂的教学模式。八年级的语文教材上只剩《答谢中书书》一课还没上,这是我唯一的选择。接到这个任务后,我纠结了很久,是模仿杜郎口的教学模式,还是另辟蹊径?杜郎口教学模式太机械、太程序化,我不喜欢!想想还是选择后者吧。
于是,我就让学生去读这篇文言文,虽说这是一篇精美的山水小品文,可要让学生体会其间的味道却有点难,那就必须要让学生走进文本,就要教学生会思考问题,因此,我就让学生提出疑问。课前收集了学生的疑问,并进行汇总分类。学生的问题如下:
1.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背景是什么?
2.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哪一句?
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景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这是一封应答谢中书的信,为什么写的全是景物?
我用PPT的形式在上课前进行呈现,并且指出前三个问题是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那是老师对学生的提问,而第四个才是自己看了文章后的疑问,因此就确定第四个问题为本节课的主问题。并告诉学生今天我们整节课就来解决这个问题。我还偷偷地观察了一下,发现提出这个问题的学生,那表情是多么的愉悦,其他学生是多么的羡慕。此时,我确信了我的策略是对的。
首先,我从文言文的角度确定其教学内容。文言,是以先秦汉语为基础形成的一种古代汉语书面语。而文言与现代汉语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词汇和语法上,因此,学习文言文,前提是学习文言。于是,我就设计了两个教学步骤来实现这个教学目标。
一.读。要求学生读出节奏,重点解决“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的朗读节奏。我预测到前部分都是四字句,两字一停顿,学生是很容易掌握的,而后两句在没有理解的基础上很难把握,在课堂上我就反复要求学生朗读这两句,在朗读中学生就较快地掌握了这两句的朗读节奏,同时,也很快地明白了这两句话的意思。所以,我认为“生本”语文课堂就必须从学情出发,这样的课堂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译。先让学生自由翻译,要求学生注意重点字词的解释及句子的翻译。不懂的举手提问,老师帮助解决。过了几分钟,学生的声音渐渐停了下来。我就采用开小火车的方式让学生来翻译句子,并要求指出重点字词的意思。这个环节很快就结束了。
这样学生对课文已有了一定的理解,可是表层的。学习文言文,最终的落点是文化的传承与反思。文化的主要方面是文言文所传达的中国古代仁人贤士的情意与思想,即所言志,所载道。那“所言志,所载道”就在章法考究处、炼字炼词处。所以,我就决定在写景的文字中深入地挖掘,把学生带入其间。
我提问:“陶弘景说:‘实是欲界之仙都’,那是说这里实在是人间天堂,可听了大家的翻译,你感觉到这是‘人间天堂’的美景了吗?”
学生默默地摇头。
我就顺势提问:“那陶弘景为什么说这里是‘人间天堂’呢?你能抓住景物来描述一下你从文字中看到的画面吗?”
不一会儿,学生纷纷举起手来。
学生甲:“我从‘高峰入云,清流见底’看到了一种山水映衬之美。高高的山峰高插入云,那是一种阳刚的美,而流水清澈见底,那是一种温柔的美,山的刚和水的柔,使陶弘景陶醉其间,那不是‘人间天堂’吗?”
一个学生的回答点燃了全体学生,学生的眼睛此时都清澈透亮了。
学生乙:“我看到了色彩搭配之美,你看那石壁五色交辉,色彩斑斓,和着青色的高山、蓝天、白云、变化不断的清流(那流水随着倒影的不同而变化着),那是纯净的色彩,在这样的环境里,不得不让人感受到那江南山水的清新脱俗。那不是人间天堂吗?”
学生丙:“我感受到了一种动静生命之美,你看那‘夕日’静静地躲在山头,余辉染红了山头,那浮躁的心此时就会变得宁静安详,还有那清晨雾气散后,猿猴、林鸟的此起彼伏的叫声,那是一种生命的蓬勃。”
……
此时,学生已经完全进入陶弘景所描述的意境中了,我顺势告诉学生,这是深入翻译法,让学生明白文言文中‘所言志,所载道’处一定要展开自己的联想,深入体会文字背后的意境。同时,也就解决了学生提出的第四个问题了。
我暗暗高兴,我想我完全可以带学生去体会陶弘景在文中的“所言志,所载道”了,我就提问:“你在这里读出了陶弘景的什么了呢?”我多么期待着学生能准确地回答:沉醉于山水之乐。可事与愿违,一个女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读出了谢中书是请陶弘景出山做官的。”这个答非所问,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附和。这不是我的教学设计呀!再说关于谢中书给陶弘景写信的内容是没有记载的,这从何考证呢?我就如实告诉学生,这个问题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也想到过,就查不到这方面的资料,那我们怎么办呢?跟学生商量,我们能不能从书中去找。这时,所有学生的眼神都集中到书中去了。马上有一个男生举起了手,说:“找到了,课文注释里说‘谢中书曾任中书鸿胪(掌朝廷机密文书)’,那就说明谢中书是梁武帝的左膀右臂,梁武帝很信任他,而你给我们的资料里讲到梁武帝曾请陶弘景出山为官,那一定是受梁武帝所托请他出山了。”
那我就追问:“那为什么不直接说呢?”
沉默了几秒后,有一女生站起来说:“老师,你不是刚说过了吗,古人喜欢‘写诗作文’来交流的吗?你看‘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说明谢中书肯定也是用写景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梁武帝请陶弘景出山的时候不是问‘岭上有何物’吗?”
学生的思维全打开了,陶弘景的形象在学生的脑海里鲜活起来了。
我又追问:“陶弘景是怎样告诉谢中书不愿出山为官的呢?”
学生一:“陶弘景是委婉地告诉谢中书,我是一个沉醉于山水之乐的人,我是不愿为官的。”
我顺势把陶弘景沉迷山水的描述在PPT上呈现:
“他游遍了各个名山,寻求仙药。每当经过山涧溪谷等地方,他都要在那里或坐或卧,吟咏诗文,久久徘徊,激动的心情难以平静。他特别喜爱松间风涛之声。一听到松涛响,他便禁不住心中欣欣然而乐。有时他一个人独自去山泉、岩石的地方游览,远远看到他的人都以为是神仙。” 这样,把陶弘景对山水痴迷的形象进一步强化,再读课文体会。
不一会,学生又说:“老师,我读出了陶弘景觉得自己能够和谢灵运一样感到得意,他是不屑于做官的。”
又一学生说:“老师,我读出了陶弘景对当时人沉迷名利的惋惜,你看‘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和《爱莲说》里的‘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陶弘景是不屑于官场的。”
这样,陶弘景的形象在学生的脑海里存活了,这节课上我只是在旁边轻轻地引导和点拨,让学生不断地在文中寻求自己想需要的。
课后我不禁反思:
课堂的改革是必须,我们曾经的语文课堂教学,老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总是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按自己的要求进行,漠视了学生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遏制了学生的活力与个性,扼杀了学生的思考、表达、创新的欲望,也挫伤了学生探索和创造的信心与热情,学生成了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的课堂道具。我想我们的每节语文课,都应该是没有桎梏和约束的,应是直率、坦诚地碰撞和争论,是自我生命自然地绽放和自由精神淋漓地舒展。
如今我们又走向另一个极端,课前给学生一份所谓的预习案,让学生在课前完成,然后在课内展示,期待达到“自主、合作、探究”。试想,教师一人编写的预习案,能代表学生的想法吗?他们在完成你的预习案时,不是桎梏了他们的思想了吗?这还是自主吗?在这个教辅材料满天飞的年代里,学生还会有思考的习惯吗?有人说过:“当一个人进行思考时,他因此而存在。”所以,不会思考的人是悲哀的。但课前要预习这是必须的,那教师就应该教会学生预习,比如通过阅读,提出自己在课堂上想学习的内容和自己的疑惑,这样教师根据‘学情’进行二次备课,根据教材内容正确地确定教学内容和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务必要思考的三个问题是:
(一)学生的思考点在哪里?
(二)我们要从哪里出发?
(三)我们要去哪里?
课堂上创设情境,带动学生进行思维的碰撞,这样的课堂才是“以学生为本”的语文课堂。而教师退到一个角落里置身度外,期待给学生自由,这可能吗?风筝不是用绳子牵着才会飞得更高吗?所以,自主学习的语文课,并不是完全让学生自由发挥而放任不管,我想教师应该是一位引领者和关键时刻的点拨者,创设“以学生为本”的语文课堂。而这样的语文课堂就应该从学生的“起点”出发,寻找合适的教学策略,用学生的疑问串起课堂,用课堂的生成激发思维,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肯定是有效甚至是高效的。
李雪飞,语文教师,现居浙江象山。责任编校:王 玲
范文二:答谢中书书课后反思
答谢中书书课后反思
《答谢中书书》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今天,xx小编为大家带来了答谢中书书课后反思,希望大家喜欢!
答谢中书书课后反思篇1
教学过程是一个“教”与“学”互动的一个过程。作为新形势下,我们教师应该好好把握这个“度”,不能只用信息技术,但也不能不用信息技术。所以我要教学本文时,在理清本文内容时,我利用板书进行教学。这样可以过到学生与教师的情感上的交流。所以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很好地做好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工作这一环节,不然,语文学科中的“人文性”将会成为一纸空谈。
当然在教学本文完后,我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1、作为教师没有做好范读这一点,总觉得自己朗读不够好。其实作为语文教师范读是非常重要的 。
2、在课堂上的教学不够机智,对一些突发问题不能恰当地引导。
3、上课缺乏高潮。一堂好的课一定会出现高潮。
4、对学生回答的问题的评价过于单调。
答谢中书书课后反思篇2
在我的课堂上,学生们的表现一直是活泼灵动的,他们常常是思维活跃,畅所欲言,而今天的课堂孩子们表现的却沉闷异常,我想了很多办法去调动他们,后半节课他们才渐渐活跃起来。下课后,我一直问自己:怎么了?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那天的天气特别的阴沉,我上课的时候已经快十点了,可是教室里依然是昏暗的,加上教室里坐满了听课的老师,多少还是有一点紧张的吧。另外,学生从早上七点半就开始等,一坐就是两个小时,思维变得倦怠了,兴奋点或者已经过去,或者还没有到来,而当时的我忽视了这一点,还是按部就班的按照预想的设计进行了导入,结果第一个环节就遇到了阻碍。
我现在想想,如果我当时能从阴晦萧索的景色入手导入,就会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从而调动起他们的兴奋点,使整节课的气氛活跃起来。这让我想起了李镇西老师在课堂上的随机应变,这需要智慧需要细心需要对学情真正意义上的认识,这是一个教训,更是一个收获。
答谢中书书课后反思篇3
我在教“晓雾将散,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磷竞跃”时,不是仅仅让学生停留在“这里是以动写静,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的理解上,而是让学生深入挖掘,这里的‘乱鸣”是一种嘈杂的声音吗? 有些学生就说了,这是一种随意的声音。我就趁势引导,作者在这里是不是只是告诉我们这是一种大自然的随意的和谐的声音呢?同时我利用多媒体屏示“陶弘景”的介绍以及他自己写的两首诗,让学生明白,作者刻画这种真实的洁净的声音,它们发出的这种声音不是为了名、为了利,既不是奉迎拍马之声,也不是争权夺利,读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的情怀:淡泊名利,喜欢真实的洁净的大自然,自己居身其中的欢快愉悦悠然自得的心情。
这节课,上得比较实在,没有花里胡哨的多媒体课件,没有热热闹闹的分组讨论,没
有兴奋激动的迁移,有的是学生和学生的交流,有的是学生和文本的对话,有的是学生和老师的沟通。当然在教学本文完后,我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1、作为教师没有做好范读这一点,总觉得自己朗读不够好。其实作为语文教师范读是非常重要的 。
2、在课堂上的教学不够机智,对一些突发问题不能恰当地引导。如课件中的录音不能播放时,稍微停顿了一下,耽误了一点时间。
3、对学生回答的问题的评价过于单调,有些点评还欠缺深度。教师点评学生回答的问题,不应该是对学生理解的简单重复,更重要的是补充学生的发言,优化学生的发言。
4、时间把握得不够好,课文背诵没能在课堂上完成。
范文三:《答谢中书书》课后反思
由于东 阳吴 宁二 中语文 教研 组
的同仁来校考察学习 ,受学校的安 排要上一节语文课,并要体现 “ 生
本 ”课堂 的教学 模式 。八年 级 的语
象 李
雪
理 解 ,可 是表 层 的 。学 习文 言 文 ,
最终的落点是文化的传承与反思。
文化 的主要方 面是文 言文所 传达 的
中国古代仁人贤土的情意与思想 ,
即所 言志 ,所 载 道 。那 “ 所言志,
文教材上只剩
谢中书书》一课
还没上,这是我唯一的选择 。接到
所载道”就在章法考究处、炼字炼
词 处 。所 以 ,我 就决定 在写 景的 文
这个任务后,我纠结了很久 ,是模
仿杜郎口的教学模式,还是另辟蹊 径?杜郎 口教学模式太机械 、太程 序化,我不喜欢 !想想还是选择后 者吧。 于是,我就让学生去读这篇文
言文 ,虽说 这是一 篇精 美的 山水小
字 中深入地挖掘 ,把学生带人其
间。
我提 问 : “ 陶弘 景说 : ‘ 实是
欲界之仙都 ’ ,那是说这里实在是
人 间天堂 ,可昕 了大家 的翻译 ,你 感觉 到这 是 ‘ 人 间天堂 ’的美 景 了
吗? ”
品文,可要让学生体会其问的味道 却有点难 ,那就必须要让学生走进
文本 ,就要 教学 生会思 考问题 ,因 此 ,我就让 学生 提出疑 问 。课 前 收 集 了学 生 的疑 问 ,并 进 行 汇 总分 类 。学生 的问题 如下 : 什 么?
学生默 默地摇头 。 我就顺 势提 问 : “ 那 陶弘景为 什 么说这 里是 ‘ 人 间天 堂 ’呢?你
能抓住景物来描述一下你从文字中
看 到 的画面吗 ? ” 不 一 会 儿 , 学 生 纷 纷 举 起 手 来。
《 = 答谢中书书) ) 课后反思
1 . 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背景是 2 . 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哪一句? 3 . 作者是从 哪些方面写景的? 4 . 这是一封应答谢中书的信 ,
一
.
学生甲: “ 我从 ‘ 高峰人云, 清流见底 ’看到了一种山水映衬之
美 。高高 的山峰 高插入 云 ,那 是一
表达 了作者 怎样 的思想 感情 ?
读。要求学生读 出节奏 ,重
种 阳刚 的美 ,而 流水清 澈见底 ,那
为 什么写 的全是 景物 ?
点解决 “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 康乐 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的朗读 节奏。我预测到前部分都是 四字 句,两字一停顿,学生是很容易掌 握的,而后两句在没有理解的基础 上很难把握 ,在课堂上我就反复要 求学生朗读这两句 ,在朗读中学生 就较快地掌握了这两旬的朗读节 奏,同时,也很快地明白了这两句
话 的意 思 。所 以 ,我认
为 “ 生本 ” 语文课 堂就必 须从学 情 出发 ,这样
是一种 温柔 的美 ,山的刚 和水 的
我用P P T 的形式在上课前进行 呈现 ,并且指出前三个问题是老师
在课 堂上提 出的问题 ,那是 老师对
柔 ,使 陶弘景 陶醉其 间,那不是
‘ 人间天 堂 ’吗? ”
一
个学生的回答点燃了全体学
学生的提问,而第四个才是 自己看 了文章后的疑问,因此就确定第四
个 问题为本 节课 的主 问题 。并 告诉
生 ,学生 的眼睛此 时都清澈透亮
了。
学生 乙 : “ 我看 到了色 彩搭配 之 美 ,你 看那石 壁五色 交辉 ,色彩
学生今天我们整节课就来解决这个 问题 。我还偷偷地观察了一下,发
现提 出这个 问题 的学生 ,那 表情是
斑斓,和着青色的高山、蓝天、白
云 、变化 不 断 的 清 流( 那 流 水 随着
多么的愉悦 ,其他学生是多么的羡 慕。此时 ,我确信了我的策略是对
的。
倒影的不同而变化着1 ,那是纯净 的色彩 ,在这样的环境里,不得不 让人感受 到那江南 山水 的清新脱
俗 。那不 是人 间天堂 吗? ”
的课堂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二. 译 。先 让 学 生 自由 翻 译 ,
首 先 ,我从文 言文 的角 度确定
其教学内容 。文言,是以先秦汉语 为基础形成 的一种古代汉语 书面 语。而文言与现代汉语的差异主要
表现 在词 汇和语 法上 ,因此 ,学 习
要求学生注意重点字词的解释及句 子 的翻译 。不 懂 的举 手提 问 ,老师 帮助解决。过了几分钟 ,学生的声 音渐渐停了下来。我就采用开小火 车的方式让学生来翻译句子,并要
求指 出重点 字词 的意思 。这个 环节 很快 就结束 了 。 这样 学生 对课 文 已有 了一 定 的
学生丙 : “ 我感受 到 了一种 动
静生命之美,你看那 ‘ 夕 日’静静
地躲在山头,余辉染红了山头,那 浮躁的心此时就会变得宁静安详 , 还有那清晨雾气散后 ,猿猴 、林鸟 的此起彼伏的叫声,那是一种生命
的蓬勃 。 ”
文言文,前提是学习文言。于是, 我就设计了两个教学步骤来实现这
个 教学 目标 。
教研 天地2 o 1 3 1 o
课 文教 学与
了 , 。
的 ,应是 直率、坦诚地碰撞和争 论 ,是 自我生命 自 然地绽放和自由
此时,学生已经完全进入陶弘 景所描述的意境中了 ,我顺势告诉 诉谢中书不愿出山为官的呢? ” 学生 ,这是深入翻译法,让学生明 白文 言文 中 ‘ 所 言志 ,所 载道 ’处
一
我又追问: “ 陶弘景是怎样告 学
生一 : “ 陶弘景是委婉地告
精神淋漓地舒展。
如今我们又走向另一个极端 ,
课前 给学生 一份所 谓 的预 习案 ,让
诉谢 中书 ,我是 一个 沉醉 于山水 之
定要展开自己的联想,深人体会
乐的人,我是不愿为官的。 ” 我顺势把陶弘景沉迷山水的描
述在  ̄ P T 上 呈现 :
学生在课前完成 ,然后在课 内展
文字背后的意境。同时,也就解决 了学生提出的第四个问题了。 我暗暗高兴 ,我想我完全可以 带学生去体会陶弘景在文 中的 “ 所 言 志 ,所 载道 ”了 ,我就 提问 : “ 你在这里读出了陶弘景 的什么了 呢? ”我多么期待着学生能准确地 回答:沉醉于山水之乐。可事与愿 违 ,一个女生站起来说 : “ 老师 , 我读出了谢中书是请陶弘景出山做 官 的。 ”这个答非所问 ,真是一石
激 起千 层浪 ,学生 纷纷 附 和。这 不 是 我 的教学设 计呀 !再 说关 于谢 中
示 ,期待达到 “ 自主 、合作 、探
究” 。试想 ,教师一人编写 的预习
“ 他游遍了各个名山,寻求仙
都要在那里或坐或卧 ,吟咏诗文 , 久久徘徊 ,激动的心情难 以平静 。 他特别喜爱松间风涛之声 。一听到
松 涛响 ,他便 禁不住 心 中欣欣 然 而 石 的地 方游览 ,远 远看 到他 的人 都
案,能代表学生的想法吗?他们在
们的思想了吗?这还是自主吗?在 这个教辅材料满天飞的年代里 ,学 生还会有思考 的习惯 吗?有人说
过: “ 当一个人 进行 思考 时 ,他 因
药。每当经过山涧溪谷等地方 ,他 完成你的预习案时,不是桎梏了他
乐 。有时他一个人独 自去山泉、岩 此而存在 。 ”所以 ,不会思考的人
是悲哀的。但课前要预习这是必须 的,那教师就应该教会学生预习, 比如通过阅读 ,提出自己在课堂上 想学习的内容和自己的疑惑,这样 教师根据 ‘ 学情 ’进行二次备课 , 以为是神仙。 ”
这样 ,把 陶弘 景对 山水 痴迷 的
形象进一步强化,再读课文体会。 不一会 ,学生又说 : “ 老师 , 灵运一样感到得意 ,他是不屑于做
官 的。 ”
书给陶弘景写信的内容是没有记载
的,这从何考证呢?我就如实告诉 学生,这个问题老师在备课的过程 也 想到过 ,就查不到这方 面的资 料 ,那我们怎么办 呢?跟学 生商 量 ,我们能不能从 书中去找 。这 时,所有学生的眼神都集中到书中
去 了 。马上 有 一 个男 生 举起 了手 ,
我读出了陶弘景觉得 自己能够和谢 根据教材内容正确地确定教学内容
和选择
有效的教学策略。所以,教
师在备课时务必要思考的三个问题
是:
又一学生说 : “ 老师 ,我读出 了陶弘景对 当时人沉 迷名利的惋 惜,你看 ‘ 自康乐 以来,未复有能 与其 奇者 。 ’和 《 爱莲 说》 里的 ‘ 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 ’有异曲同 工之妙,所以,陶弘景是不屑于官 场的。 ” 这样,陶弘景的形象在学生的 脑海里存活了,这节课上我只是在 旁边轻轻地引导和点拨,让学生不 断地在文中寻求自己想需要的。
课 后我 不禁反 思 : 课 堂 的改革 是必 须 ,我们 曾经 的语 文课 堂教 学 ,老师 已经 习惯 了
( 一 )学生 的思考 点在 哪里 ? ( 二 )我们 要从 哪里 出发?
( 三)我们要去哪里? 课堂上创设情境 ,带动学生进 行思维的碰撞 ,这样 的课堂才 是 “ 以学生为本”的语文课堂。而教 师退到一个角落里置身度外 ,期待 给学生自由,这可能吗?风筝不是 用绳子牵着才会 飞得更高 吗?所
以 , 自主学 习 的语文课 ,并 不是 完
说: “ 找到了,课文注释里说 ‘ 谢 中书曾任中书鸿胪 ( 掌朝廷机密文 书) ’ ,那就说明谢中书是梁武帝的 左膀右臂,梁武帝很信任他,而你 给我们的资料里讲到梁武帝曾请陶
弘景 出 山为官 ,那一定 是 受梁 武帝 所托请 他 出 山了。 ” 那 我就 追 问 : “ 那 为什 么不直 接说 呢 ? ”
全让学生 自由发挥而放任不管,我
想教 师应该 是一 位引 领者 和关键 时
沉默了几秒后 ,有一女生站起 来说 : “ 老师 ,你 不是刚说过 了 吗,古人喜欢 ‘ 写诗作文’来交流 的吗 ?你看 ‘ 山川之美 ,古来共
谈 ’说 明谢 中书肯定 也是 用 写景来 表 达 自己的想 法 的。梁 武帝请 陶弘
刻的点拨者 ,创设 “ 以学生 为本” 的语文课堂。而这样的语文课堂就 应该从学生的 “ 起点”出发,寻找
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 ,总
是 千方 百计地 让学 生按 自己的要求
进行,漠视了学生一个个鲜活的生
命 ,遏制 了学 生 的活力 与个性 ,扼
合适的教学策略,用学生的疑问串
起 课堂 ,用课 堂 的 生成 激 发思 维 ,
杀了学生的思考、表达、创新 的欲 心与热情 ,学生成了被教师牵着鼻 子走的课堂道具。我想我们的每节 语文课 ,都应该是没有桎梏和约束
只有这样 ,我们的语文教学肯定是
景 出山的时候 不是 问 ‘ 岭上有何
物 ’吗 ? ”
望 ,也挫伤了学生探索和创造 的信 有效甚至是高效的。 李雪飞,语文教师,现居浙江
象山。责任编校:王 玲
教研 天地2 0 1 3 1
学生的思维全打开了,陶弘景
的形 象 在 学 生 的 脑 海 里 鲜 活 起 来
范文四:《答谢中书书》课后反思
《答谢中书书》课后反思
徐闻二中 杨光新
文言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我们的重视。而八年级是初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从教材的编排上来看,八年级的文言文与七年级的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七年级的文言文篇目是分散在各个单元中,每单元一篇;八年级则是单独编排,五篇文言文为一个单元,每册各两个单元。课文篇数增加了近一倍,难度也相应地提高了很多,八年级才是文言文教学真正的启蒙阶段。
《答谢中书书》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7课《短文两篇》之一。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学习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答谢中书书》是一篇写景的优秀短文,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来写,注意到在不同时间内(晨昏、四季)景物的变化,并且情景交融,体现了作者能够品味山水之美的自豪感。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往往把千古传诵的名篇肢解成由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子等组合起来的呆板篇章。一堂课下来,老师讲个不停,学生记个不停。课堂气氛沉闷,乏味无趣。部分学生甚至对文言文产生厌烦、畏惧、排斥的心理。
本课教学,我力求从传统的程式化框架中跳出来围绕一个“美”字进行教学——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节奏音韵之美;自主译文,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画面之美;品析表达,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之美;拓展提升,引导学生表达心中之美。这些做法,虽然取得了一定教学效果,但不足之处更多。
1
文章比较短,理解难度不大。八年级的学生有了七年级学习文言文的经验,部分同学已经养成了一些学习文言文的习惯,掌握了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知道朗读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懂得圈划重点语句,也学会了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疑难等等。因此,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尝试“四读”教学。
一、有“读”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的诵读自古以来就是学习文言文的主要途径。本课语言简练,画中有诗,非常适合学生朗读背诵。文言文要以诵读为基础。文言文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应多让学生去感知。感知的最好办法就是诵读。读出情味儿,从而体味古人的情感。
二、品析语句不够味
古文教学中我一直本着“诵读,通大意——品读,感语言——悟读,理文理”的原则进行。在诵读的基础上悟读,美读。文中的“高峰入云”的“入”、“猿鸟乱鸣”的“乱”、“沉鳞竞跃”的“竞”??都是极富表现力的词语,如果能让同学们赏析、体会这些词语的美妙,我想读起来肯定是另一番效果。没能赏析语言美,不能不说是这节课的遗憾~
三、课堂教学不放开
课堂的确够“实”,字词落实到位,文章内容把握较好;课堂也的确够“活”,一篇美文在自由快活的氛围中学完了,但是大部分情况下,是我搜集资料,包括作者的生平简介,写作背景等;是我在总结方法,包括文章写景的方法,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然后相对机械的传给学生。尽管一部分原因是学生偷懒造成的,比如很少有学生主动的预习课文,就
2
算预习了也仅仅是大略看下课文,不会去搜集相关的资料,但是,归根结底,这始终还是老师的方法引导不够到位,加上部分学生的偷懒,不认真做好预习,让老师形成了对大部分学生不够放心的心理,结果课堂差点成了教师一手包办完成。
四、贪多不齐,课堂节奏错乱
课堂时间有限,一节课的关注点不应该是面面俱到的。教师不要贪多求全,要舍得舍弃。“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按照传统的教法,《答谢中书书》的教学点可以有很多:理解重点词句;欣赏文中的写景佳句,体会作者的心境;把握作者的情感??但在45分钟时间内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那么就只能选择其中最有价值的一点来教学,来挖掘。但本文过于重视朗读的训练,结果对学生的品读指导不够,课堂节奏前松后紧,致使不能完整地完成教学目标。
边声四起,尘埃落定,终于上完课了。公开课是对自己平时教学的一个总结。得与失,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定论。但我记忆很深刻的一句话是:作为教师,你上的每节课都是公开课~没有哪节课是隐秘的~
课堂上还学生一片自主的天地,给学生创设一个锻炼的机会。课堂上留给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为学生创设一个讨论的氛围,让课堂成为智慧闪烁的课堂。这样才能真正的置学生于主体的位置,真正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才真正是学生的课堂~
3
范文五:答谢中书书课后反思 记承天寺夜游课后反思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反思
张雪梅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所作,文中通过对承天寺的景色的描写表现出苏轼豁达乐观、随缘自适、感慨深微的情感。根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和初二三班的学情分析,我确定了我的教学思路,这一课分为两个阶段完成,因此我制定了两份学案,一份用于预习,目标包括:1、查阅并了解与苏轼相关的文学常识。2、熟悉本文的写作背景。3、梳理出本文生字词及不能疏解的文言字词和句子。 预习案在公开课前一天的晚自习就发下去了。另一份是正式上课时所用的,目标包括:1、疏通文意,识记常用的文言词语。2、欣赏文中清幽宁静的意境,并能背诵全文。3、结合背景,品读“闲人”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个人觉得有以下几方面值得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保持和发扬的。
1
一、 文言文要以诵读为基础。因为文言文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应多让学生去感知。感知的最好办法就是诵读。所以在本课的教学当中我采取了多种方式的诵读方式,有听读、自由读、男女生分开读,齐读、原计划的在情感梳理了之后的带情感朗读,但由于时间关系就临时删去了、最后还要带情感背诵。让学生在不断的诵读过程中去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二、 新课标中要求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就充分考虑了学生这个因素,所以在文章文意的疏通这一块我采取了学生自主疏通,老师点拨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通过教和学的互动,帮助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情意的同时领会文言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虽然本课的教学在整体上比较良好,但是还有几个地方自己觉得没把握好,觉得挺遗憾的。
一、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没有把“闲人”这个词向学生解释透彻,如果能解释得更到位,相信学生对于本文的理解和把握将更深。由于时间的关系,对于写月句子的赏析及最后的课堂总结都草草了事。
二、 可能是自己出于紧张的原因,自己没有掌握好时间,在教学过程中推迟了几分钟下课。
总的感觉,本次教学开放周让自己进步了很多,收获了很
2
多。公开课是对自己平时教学的一个总结。得与失,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定论。但对我而言,我要说的是:想收获一缕清风,而你却给了我整个夏天~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3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答谢中书书》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