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非政府组织管理
非政府组织管理考试
1非政府组织一词最初是在1945年6月签订的《联合国宪章》第71款中正式使用。 2我国对非政府组织的界定:在特定的法律体系下,不被视为政府部门的协会、团体、基金会、慈善信托、非营利公司或其他法人,而且其不以营利为目的。即使有赚取任何利润,也不可以将此利润分配。
3非政府组织的特征:组织性
非政府性
非营利性
自治性
志愿性
4联合国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也是最具权威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5非政府组织也可以按照代际来划分,主要代表人物是科藤。他早1987年发表了《第三代非政府组织战略》一文,从战略转表的角度讲非政府组织划分为三代。
6政府主导的非政府组织主要有两种类型:
第一种是准政府机构,他们直接由政府机构发展而来,政府仍然保留了对贸易的一些管理权。如: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等,它们实际上是政府的附属机构。 第二种是政府直接发起建立或者直接控制,他们享有政府给予的资源垄断特权,如:中国红十字会、中国慈善总会、中国残疾人协会等。
7契约失灵:是指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仅仅依据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契约,难以防止生产者坑害消费者的机会主义行为的出现。
8非政府组织在公共治理中的角色:委托和替代。
9公民社会的四个基本机构要素:第一,私人领域
第二,志愿性社团
第三,公共领域
第四,社会运动
10公民社会的价值和原则:个人主义、多元主义、公开性和开放性、法治原则 11政府失灵:又称“政府失败”。是指个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在现代代议制民主政治中得不到很好的满足,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致使公共支出规模过大或者效率低下,预算上出现偏差,政府的活动并不总像应该的那样或像理论上所说的那样“有效”。
12政府的内部性:是指公共机构尤其是政府部门极其官员追求自身的组织目标或自身利益而非公共利益或社会福利的现象。外部性是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内部性被视为非市场领域失灵的一个基本原因。
13寻租:租金是指某种资源由于产权垄断或经营垄断而产生的超额收入。所谓寻租是指政府的无意创租、被动创租和主动创租可使经济中产生巨额租金,经济人通过各种政府的或经济的、合法的或非法的手段从政府官员处获得某种垄断特权或者是政府机构极其官员直接凭借其垄断特权而取得的非生产性利益活动。
14交易费用的思想最早有科斯提出。早在1937年,科斯就在起经典论文《企业的性质》中提出“使用价格机制室友代价的”思想。
15现代非政府组织的形成与发展:1创建普及阶段:以社会救济和福利性服务为工作重点
2成长阶段:以推动社会发展和经济开发为工作重点
3调整改革阶段:世界范围内的引导和协助 16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的途径:一是建设性提议
二是利益表达
17公共关系的协调者
18非政府组织的经费来源:一是政府拨款,二是慈善收入。三是提供服务的收入 19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对策和建议:1完善管理体制,正确处理好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2 制定和完善有关非政府组织的法律法规,对非政府
组织依法进行管理
3 改善非政府组织的收入结构,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4 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建立外部监督机制 20我国政府在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中应发挥如下作用:
1 政府必须对非政府组织进行扶持和培育
2 政府必须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监督
3 努力简历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的竞争合作关系
21促进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政策建议:1完善非政府组织管理体制体系必须立足中国国情
2 完善法人制度,分类管理,突出发展重点
3 逐步完善监管制度与机制
4 完善相关机制和政策,加大对民间组织的扶持力度 22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互动关系:1职能关系
2利益关系
3责任关系
4互信关系
23非政府组织对政府管理的影响:1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制约政府权力
2 承接部分公共服务,完善社会保障
3 优化公共物品供给,缓解就业压力
4 构筑政府民众桥梁, 提高参与水平
5 倡导社会公共道德,净化社会风气 24非政府组织战略管理的特性:公益性、参与性、系统性、稳定性、循环性、长远性 25规划阶段:是战略管理的核心,这一阶段的中心任务是:通过召开战略管理委员会的一系列战略规划会议,讨论和制定组织未来3—5年的战略规划。
26 PEST分析方法:1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2 经济环境分析
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4 技术环境分析
27 SWOT分析法: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28领导的内容:引导、沟通、指挥、奖惩、培养、
29决策的基本属性:超前性、选择性、优化性
30非政府组织用人原则:1用人之所长
2 用人信而不疑
3 大度用人
31质量是指产品、过程或服务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的特性和特征的总和。 32非营利组织营销管理的特点:1伦理性
2 绩效难以衡量
3 公共关系地位突出
4 关注社会的长远发展
5 目标的多重性
6 严格的公共监督
33非营利组织营销管理的导向:生产导向、产品导向、推销导向、市场营销导向、社会营销导向。
34筹款:指的是组织或者个人为了政治因素,发动募集资金的行动或过程。 35赞助者:是筹款活动的主要构成,因为他们往往承担筹款活动的大部分开销,这样,筹款的风险就大大降低了。
36小型项目筹款:非政府组织为了解决一些突发的紧急事件,而临时设立的一个小型项目进行筹款的方式,一般专款专用,时间比较短。
37筹款的基本原则:1要有明确的理念和使命
2 透明性原则
3 志愿者参与的原则
4 资金的有效性
5 长远规划原则
6实事求是的原则
7 积极表达的原则
8 重视宣传的原则
9 非交易性原则
10 有限经营原则
38筹款的市场理念发展:产品导向、营销导向、顾客导向
39财务分析:是指财务人员根据非政府组织会计报表及其有关资料、采用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一定时期内组织内部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收支情况,效益情况等进行研究、分析和评价。
40成本分析:是非政府组织全部活动的基础。成本分析使组织运作的各项成本一目了然,有助于控制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41弹性预算:是在不能准确预测业务量的情况下,以业务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为依据,以预算期可见的各种业务量水平为基础,编制的有伸缩性的预算的一种方法。 42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员工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以实现所选定的职业目标的过程。
43绩效测评: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环节,绩效测评是指收集、分析、评价和传递有关员工在起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行为表现和工作结果方面的信息情况的过程。 44如何留住志愿者:1认同需求
2确认成功
3 自主性需求
4变换需求
5 提高需求
6归属感
7 权力需求
8兴趣需求
范文二:非政府组织管理
非营利组织管理学
第一章 非营利组织管理的概述
1.非营利组织的定义:具备法人资格,以公共服务为使命,享有免税优待,不以营利为目的组织盈余不分配给内部成员,并具有民间独立性质的组织。
2.非营利组织存在的必要性:一,历史原因;二,市场失灵; 三,政府失灵;四,社会的多元需求;五,团结一致。
3.非营利组织的特征:(1) 设立目的在于服务大众,促进社会进步,推动改革与创新;(2) 组织资金的来源主要是捐款人的捐助以及部分的服务收费;(3)非营利组织活动以使命为出发点,组织众多具有共同理想的志愿者来实现使命;(4)提供的产品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的劳务付出。 4.非营利组织区分为四种类型;1 捐赠互助型;2 捐赠创业型;3商业互助型;4 商业创业型。 5.非营利组织进行营销活动的注意事项:第一,提供最好的服务;第二,尊重个人隐私权;第三,合法明确的基金用途;第四,加强与社会大众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五,避免竞争。
6.非营利组织募款管理要重视三个问题:1误用或滥用捐款人的捐款;2侵犯捐款人的隐私; 3募款人员的薪酬制度。
7非营利组织管理中的重要问题:一,目标衡量问题;二,组织权责问题;三,成本控制问题;四,财政短缺问题;五,职员激励问题;六,服务绩效评估困难。
8非营利组织的演进有三种环境因素:①政府预算支出方式的改变;②慈善捐款金额的改变③经济环境的改变。
9非营利组织管理的内容:①非营利组织的营销管理;②非营利组织的募款管理;③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
第二章 非营利组织的生成与发展的基础 1 欲求包括经济欲求和社会欲求。
2 交换主体、对象及制度等要素构成一个交换系统。
3交换系统的特征:成员在内部整合的基础上,通过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创建出内外交换关系的秩序,进而依据交换制度进行各种内外交换活动,来满足内部成员的各种欲求。
4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1忽视价值规律;2滞后性;3刚性;4集权性。
5非营利组织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是:一,非营利组织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①非营利组织科缩减市场竞争的风险;②非营利组织可抑制市场的盲目性;③非营利组织可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二,非营利组织与企业的互补;三,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互补:①非营利组织弥补政府行为的不足;②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支援;四,市场、企业、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互补共生” 6非营利组织的优势:一,创新的优势;二,深入社会基层,贴近弱势群体的优势;三,承受风险的优势;四,社会沟通的优势;五,灵活调整的优势。 7市场、
企业、社会之间的互补:
①作为交换系统的市场和社会;②市场与社会的互补和背离;③作为市场和社会的中间系统的企业。
8市场对经济和社会具有两面性:①市场经济通过竞争实现资源合理配置;②盲目竞争造成资源浪费。
9政府失灵:①凯恩斯主义与“福利国家病”。凯恩斯主义的核心是有效需求理论。②计划经济的问题。
第三章 非营利组织的战略管理 1非营利组织使命的特征:使命多元化;使命的筹资作用;使命的凝聚作用。 2非营利组织使命陈述的要素:一,顾客;二,产品或服务;三,市场;四,技术;五,对生存或增长的关切;六,观念;七,自我认识(最主要的);八,对公共事业的关心;九,对职员的关心。 3非营利组织战略环境分析包括:一,外部分析:一般环境分析。(PESTN分析)P指政治与法律环境;E指经济环境;S指社会与文化环境;T指技术环境;N指自然环境。利益相关者分析:1出资者;2职员;3服务对象;4社区;5政府。二,内部分析;内部因素评价矩阵(IFE);行业标准比较法。 4非营利组织的战略分析工具:SWOT矩阵,即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矩阵。BCG矩阵。麦克米兰矩阵:1符合使命;2竞争地位;3吸引潜在资源和加强现有的方案;4选择范围。
5非营利组织的常用战略:一,借力发展战略;二,兼并战略;三,联盟战略。
6战略计划体系具备以下属性:1采用文献的程度;2组织的程度;3标准化程度;4完整程度;5明确程度;6协调程度。
7战略实施包括:1制定政策;2设置年度目标;3配置资源。
8配置资源包括:1财力资源;2设施资源;3人力资源;4技术资源。
9非营利组织战略计划实施的制约条件包括:1非营利组织的授权更为复杂;2非营利组织更强调对外关系;3技术权威和业务职业化制约。 10制定政策的作用:①提高战略实施的可能性;②为管理控制活动提供了基础;③提高效率;④适当分权。
11设置年度目标的重要性:①它是合理有效分配资源的基础;②是评估管理者的主要尺度;③是控制运作的过程;④突出组织及各部门的工作重点。
12资源分配包括:①财力资源;②设施资源;③人力资源;④技术资源。
13非营利组织战略的控制:①检查战略基础;②度量组织绩效;③采取纠正措施;④非营利组织战略控制的制约条件A激励机制的局限性;B重在控制投入而不是产出。
第四章 非营利组织领导
1非营利组织领导特点:1价值导向的领导;2弹性化领导;3全员领导。
2非营利组织领导的趋势:1非营利组织领导的系统化;2非营利组织的专业化;3非营利组织领导的类政府。
3非营利组织领导技能:一领导素质:1坚守道德;2积极进取;3以人为本;4精于工作。二领导角色:①促进者;②评估者;③预测者;④指导者;⑤最终帮助者;三领导权力:①奖酬权;②强制权;③法定权;④专家权;⑤参照权;四领导风格:1任务导向型领导;2人际关系导向型;3贫乏型领导;4中庸型领导;5团队型领导。 4适合非营利组织的典型领导模型:一路径——目标模型:1四项基本任务:设定目标、说明路径、清除障碍、提供支持。2四种领导风格:指导型、支持型、分享型、成就导向型领导。3影响领导风格的权变因素:员工特征、工作特征。4路径——目标理论实践是:满足——扶助——培养。二转化型领导模型:1巴斯把转化型领导的
主要特征概括为4个I,即理想化影响力、个别关怀、精神鼓励、智力激发。2转化型领导的6种行为:提供远见卓识、智力激励、寄予厚望、树立榜样、促进合作、提供个人支持。3转化型领导者的特质:愿景塑造、重价值、有道德、关心相信人、授权赋能、教练、持续学习、变革代理、富有勇气、适应动荡。三仆从式领导模型:1仆从式领导的作用:提升整体绩效、促进个体发展、改善领导关系、有助于建设学习型组织。2仆从式领导的行为特质:内在感召、倾听、移情、治疗、觉悟、说服、槪构力、远见、服务员精神、致力于人的成长、创建共同体。
5非营利组织领导的定义:决定非营利组织使命和目标,促进组织资源之运作,并引导组织持续、维持、创造和发展的一种动态历程。 6领导可分为强制性领导和凝聚性领导。 7非营利组织的领导机构:一非营利组织的董事会;二非营利组织的总裁:①非营利组织总裁的独特性;②非营利组织总裁的领导功能:A领导力的发挥;B领导权的分享。
8非营利组织的领导决策:一非营利组织领导决策的模式:①组织首脑决策;②高层团队决策;③中层团队决策;④中基层人员参与决策。二非营利组织领导决策的误区:①学者型的非营利组织专业人员不看重金钱,易造成非营利组织陷入经济困境;②过分世俗所熏染的非营利组织领导者会干扰非营利组织使命的贯彻。三非营利组织决策的多元影响因素。
9领导者的仆从角色主要表现在两方面:①是为所领导的人服务;②是为组织的目标和使命服务。
第五章 非营利组织治理
1非营利组织治理问题:一决策机制的空洞化与失衡性;二信息披露制度和外部监督制度虚化;三低效率;四多头领导弊端;五地区垄断和限制特征;六深度行政干预与寻租行为;七身份错位。 2非营利组织治理的特点:1所有者缺位;2出资与受益角色的分离;3更广泛的利害相关者;4治理环境千差万别;
3非营利组织治理机制包括:1协调机制;2决策机制;3监督机制;4激励机制。
4非营利组织理事会职能:1决定组织的宗旨和使命;2选择和评估执行主席;3决定战略规划;4审核和监督;5筹集资金;6协调公众关系;7自我评估。
5理事会类型:1权威型理事会;2咨询型理事会;
3管理型理事会;4橡皮章型理事会。 6非营利组织理事会的运作要素:一,理事会的规模;二,理事会会议;三,监督职能;四,独立理事;五,理事会与管理层关系。
7信息披露对非营利组织的意义:第一,直接作用于不当行为产生的根源;第二,是其他一切约束机制实施的前提和基础;第三,对于非营利组织的持续资金供给尤为重要;第四,相对于营利组织,信息披露对于非营利组织而言尤为重要。
8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制度框架:1信息生成制度;2信息复核制度;3信息公开制度;4信息使用制度;5违规惩罚制度。
9组织信息披露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法律层面的强制性信息披露,另一种是组织自律性信息披露。
10中国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现状分析:一,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1社会团体强制性信息披露;2基金会强制性信息披露;3事业单位强制性信息披露;4民办非企业单位强制性信息披露。二,自律性信息披露制度。 11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原则:一公开性原则;二层次性原则;三充分性原则;四及时性原则;五,最佳成本原则。 12非营利组织治理的涵义:①从机制角度看,非营利组织治理是其用以设定长期方向并维持组织整合的机制;②从外部治理角度看,非营利组织是自下而上的决策参与过程;③从内部治理角度看,它与目标、基本的组织活动、决策、参与者以及环境有关;④从治理者行为角度看,治理是一种特殊的管理,治理者们负责组织的整个方向;⑤从决策角度看,非营利组织治理中决策需要法律环境的存在。
13非营利组织理事会是非营利组织治理的核心机构。
14美国非营利组织治理:美国非营利组织的注册分为联邦和州两个层次,其理事会具有较高的独立性。
15英国非营利组织治理:英国的非营利组织分为注册登记和未登记两大类。
16澳大利亚非营利组织治理:澳大利亚非营利组织最大的特征在于其与政府的关系形成了这一种良性的合作。
17日本非营利组织的治理:日本的非营利组织可以分为如下几种形态:①公益法人;②社会福利法人;③学校法人;④宗教法人;⑤医疗法人;⑥特殊法人;⑦公益信托基金;⑧市民社团。日本非营利组织对政府的政策依赖和资金依赖非常强,自1998年通过的《非营利组织法》使日本非营利组织面临的外部环境宽松起来。
18中国不同类型非营利组织治理:①社会团体治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②基金会治理:《基金会管理条例》;③事业单位治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发放《事业单位法人证书》;④民办非企业单位治理:发放《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合伙、个体)登记证书。 19非营利组织理事会结构:①理事会的规模:主要集中于10至50人之间不等;②次级委员会的设置:A执行委员会;B审计委员会;C提名委员会;D筹资委员会;E财务与投资委员会。 20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制度:是指将反映其运营状况的主要信息,如所提供服务状况、筹资进展、财务与投资报告、治理结构变动、年度重大事项等信息,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向出资人、政府、受益人及其他利害相关者予以公开的过程。
第六章 非营利组织的财务运作
1国外非营利组织资金来源有:私人付费、公共部门、民间慈善捐赠。
2非营利组织的财务运作原则:一依法核算与严格监督原则;二以收度支与量入为出协调原则;三勤俭理财与厉行节约结合原则;四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原则;五国家、非营利组织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兼顾原则。
3非营利组织资金来源核算与监督:一,非营利组织交换交易收入的核算与监督:①非营利组织在确认交换交易收入时,应注意其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A从性质上看,交换交易收入是非营利组织在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之外,开展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B交换交易收入是非独立核算单位开展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②非营利组织交换交易收入核算与监督要求:A正确处理主营业务与附营业务的关系;B划清交换事业收入与交易收入的界限;C交换交易收入要纳入非营利组织预算管理;D向有关部门申请领取营业执照;E按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报批手续;二,上
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和其他收入的核算与监督:非营利组织的其他收入主要包括:①利息收入;②捐赠收入;③投资收益;三,募款途径、成功募款秘诀及捐赠的会计处理;四,捐赠、受托代理业务、固定资产折旧、文物文化资产的会计处理;五,民间非营利组织资产减值会计、净资产的分类与列报。
4国外非营利组织募款的常见捐赠方式:1现金捐赠;2不动产或不动产所有权捐赠;3有形资产捐赠;4增值证劵捐赠;5延展捐赠;6寿险捐赠;7信托捐赠。
5非营利组织支出及成本费用的核算与监督:一,交换交易支出的核算与监督;二,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和上缴上级支出的核算与监督;三,非营利组织成本费用的核算与监督。
6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的特点:①关于会计目标;②关于会计核算基础:引入权责发生制原则;③关于会计要素: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④关于会计计量基础:坚持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的同时,对于一些特殊的交易事项,如捐赠、政府补助等,引入了公允价值等其他计量基础;⑤关于净资产的核算和列报:分为限定性净资产和非限定性净资产两类;⑥关于收入的确认:分为交换交易形成的收入和非交换交易形成的收入;⑦关于费用的确认:严格区分业务活动成本和期间费用;⑧关于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及其组成:资产负债表、业务活动表、现金流量表三张基本表。
第七章 非营利组织营销
1非营利组织的营销特点:综合参与性、目标多元化、营销社会化、注重形象与公关。 2非营利组织的公共关系:一组织形象塑造; 二公关活动;三营销沟通。
3非营利组织的内部营销与外部营销:一内部营销:1简报;2员工会议;3内部刊物;4员工集体活动;5座谈会。二外部营销:1产品;2价格;3渠道;4推广。
4非营利组织的客户定位与市场细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非营利组织要进行准确的客户定位,应进行适当的市场细分;②非营利组织要确定客户的基本特征,包括客户的人员特征和需求特征等;③非营利组织要注重客户分类和重要程度排序。
5非营利组织可以通过三种主要方式获得对组织和服务的新闻报道:①发送新闻稿给媒体;②召开新闻发布会;③合作设立特别报道。
第八章 非营利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 1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一公共性;二服务性;三公开性;四复杂性;五稳定性。
2非营利组织的要素构成中的人力资源:服务对象、财力与物力资源、参与者共同构成非营利组织的三大基本要素。
3志愿者与受雇的专职人员之间的区别表现在:1工作动机不同;2待遇不同;3对组织的认同程度;4在组织内的职业生涯阶梯的“连续性”与“断裂性”。
4志愿者精神指:志愿者精神指一种自愿的、不为报酬和收入而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
5自愿服务指:自愿服务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 6自愿者管理机构对自愿人员进行管理主要有四种模式:1赋予自愿者完全的自主权;2建立自愿人员定期报告制度;3对自愿者提供建议的管理模式;4不赋予自愿者自主权的管理模式。 7自愿者的激励需求和满足途径主要有:1认同需求;2控制需求;3工作丰富的需求 4发展的需求;5人际需求;6权力需求。
8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包括:一人力资源规划;二工作分析;三招聘与选用;四培训与开发;五绩效评价;六薪酬与福利管理。
9工作设计的思路和方法有:1工作专业化;2工作扩大化;3工作轮换;4工作丰富化。
10招聘与选用包括: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
11与专职人员不同,自愿者招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在招聘宣传和信息沟通上要求更高; 2招聘方法和应聘者来源更具社会化;3对前来应聘者的选择标准上,更强调品德操守、基本
价值观念取向、富有同情心、以及员工自身情绪的成熟度与稳定等因素。
12员工培训与开发的基本内容包括:一,培训需求分析:组织分析、任务分析、人员分析;二,培训方案设计;三,培训过程实施:培训方法有在职培训、工作指导培训、讲授、案例研究、角色扮演、商业游戏、仿真模拟;四,培训效果评价:①反应效标;②学习效标;③行为效标;④结果效标。
13绩效评价的方法按评价的对象分为:1特性评价;2行为评价法;3目标管理法。
14员工利用对公平性的感知评价组织的薪资制度:1外部公平性;2内部公平性;3员工的公平性;4团队公平。
15如何提高我国非营利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一不断完善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宏观环境:1建立和健全自愿者的法律地位;2提高全社会对非营利组织和自愿者的认识、关注程度;3积极参与国际性的自愿者活动。二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开发:1组织开发;2组织成员的职业开发。16职业开发的内容包括:①组织成员个人职业素养的提高;②组织帮助成员进行职业选择,促进其职业生涯的发展;③组织的职业需求和个人职业需求要相互匹配。
17非营利组织在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时,应注意:①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的目的在于提高组织成员的能力;②在非营利组织中,经济效益的提高不是衡量人力资源开发效果的重要标准;③成人的学习特点之一是看重经验,相信能够用自身的经验解决一部分问题;④人力资源开发工作要求组织的管理层、受训者和培训人员都投入其中,需要组织上下的全体合作;⑤管理层和人力资源部门应该注意到来自社会上的相关培训机会。 18员工对组织的认同主要表现为:①认同组织的目标或使命;②信任领导者,相信自己的工作是对组织有价值的贡献;③为成为组织的一员而自豪,以组织的目标位基准定位自己的职业生涯;④关心组织的荣誉,为维护和提升组织的荣誉而工作。
19自愿者这一概念的基本要点:①自愿者的行动是个人行为;②自愿者的行为必须是自愿的;③自愿者所开展的活动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④自愿者不是孤立地开展活动,而是在组织中进行协作;⑤自愿者的活动动机是利他的和无私的。 20人力资源规划(HRP),也称人力资源计划,是指组织根据战略发展目标与任务要求,科学地预
测、分析自身在变化的环境中的人力资源的供给和需求情况,制定必要的政策与措施,以确保组织在需要的时间和需要的岗位上获得各种需要的合格员工的过程。
21战略人力资源管理(SHRM)通过对人力资源的有计划的管理来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过程,是组织竞争战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工作分析,也称职务分析,是指一种收集信息的系统过程,这些信息能够确定和判断组织成员顺利开展工作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其他能力。 22战略执行阶段的关键:对组织进行设计、对资源进行分配、确保组织获得高技能的雇员,以及建立起能够促进员工的行为与组织战略目标保持一致的报酬系统。
第九章 非营利组织网络
1非营利组织网络化变革体现在两个方面:1非营利组织内部网络; 2非营利组织外部网络。 2非营利组织的职能网络包括:1筹资网络;2自愿者网络;3服务网络。
3非营利组织网络化管理战略实施阶段:1分析非营利组织内部能力;2进行组织关系网络分析;3制定组织战略目标:①组织核心能力战略目标和网络化战略发展目标;4组织网络的节点选择;5网络化管理过程:其实质是实现知识共享——整合创新——组织绩效提高;6网络评价和进化。 4非营利组织内部网络变革趋势:一,传统非营利组织的组织结构;二,网络视角下非营利组织的组织结构:①国际非营利组织的网络化结构A地区分部结构;B地区办事处结构。②中小型非营利组织的矩阵形网络化结构;三,非营利组织网络运作。
5非营利组织外部网络:一,社会组织网络;二,非营利组织外部网络结构;三,非营利组织外部网络运行。
6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合作模式:1补充关系类型;2合作互补关系类型;3对抗关系类型。 7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模式:1资金运作型非营利组织与其他类型非营利组织间合作;2同领域非营利组织间合作。
8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间合作关系模式:1公益推广合作;2共同主题营销;3核发许可证方式的营销。
9社会资本的分析维度包括:1结构维度;2关系维度;3认知维度。
10非营利组织网络化与社会资本累积:①非营利
组织内部社会资本累积;②非营利组织外部社会资本累积。
11非营利组织的外部网络节点包括:政府组织、营利组织以及其他非营利组织等。节点间关系的构成包括: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组织的关系、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的关系、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关系等。
12非营利组织的筹资理念大致经历了:产品导向阶段、推销导向阶段、顾客导向阶段。
13非营利组织的筹资对象包括:政府、基金会、联合劝募组织、企业以及个人等。
14非营利组织筹资网络内部节点是筹资委员会。筹资委员会包括三个模块:决策模块、执行模块、支持模块。 15自愿者网络的节点关系包括两类:①同质的志愿者、潜在自愿者之间的关系;②非营利组织与自愿者、潜在自愿者之间的关系。
16非营利组织一般可以分为两种:①资金运作型;②专业型。
17 Intranet,Extranet,Internert联接起来共同构成了非营利组织的信息网络。
第十章 非营利组织评估
1非营利组织具有以下特点:1顾客不是主要的资金来源;2不存在利润指标;3责、权、利不明确;4所有权形式特殊。
2非营利组织评估的特点:组织性、民间性、非利润分配性、自治性、自愿性。 3非营利组织评估指标体系设置原则:1目的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可比性原则;4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5整体性原则;6可行性原则。 4我国非营利组织表现出强烈的“路径依赖”性,因此,中国非营利组织评估指标体系的评估框架和评估指标体系内容是:1非营利组织基本状况;2非营利组织治理;3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4非营利组织资金使用;5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6非营利组织筹资活动。
5非营利组织评估标准:一,公益性标
准;二,社会需要性标准;三,非政治性和非宗教性标准。
6非营利组织评估的主体包括:中国应通过政府、公众、独立的民间评估机构和媒体等多道防线,构建多元的非营利组织评估机制,从而确保非营利组织树立良好的社会公信度。
7非营利组织评估中指标的重要性系数的确定根据多层次评估指标体系的特点,采用了分层处理的方法,并将主观赋值与客观赋值相结合。包括:①主观赋值,德尔菲法以及层次分析法等。②客观赋值,标志变异系数法、加权平方和法、熵权系数法。
8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环境适合采用标志变异系数法。
9世界各国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态度及其法规政策体系,一个共同的趋势是:从重视“入口”管理逐步转向重视“过程”监督,在简化和放松对非营利组织登记注册时的必要手续的同时,加强对它们开展活动及其组织运作的动态过程的监督、评估和控制。
10非营利组织治理的评估主要关注理事会治理。理事会治理的评估指标应该包括理事行为、理事会运作、理事薪酬和理事会组织结构四个方面。
第十一章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现状和发展 1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基本特征:一,非政府性:1自上而下的非营利组织;2自下而上的非营利组织。二,非营利性:1规制不严;2自律艰难。三,自愿参与性:1对自愿者缺乏应有的认识与理解;2自愿活动的行政化倾向严重;3自愿力量开发尚不够充分。四,多元性:1分布领域的多元性;2活动内容的多样性;3活动主体的多元性;4发展模式的多元性。
2中国非营利组织自治性的现实意义:一,非营利组织自治性的削弱或丧失将导致其在目标导向方面的偏离;二,非营利组织自主治理水平弱化的状态会严重破坏其募捐机制;三,非营利组织自主治理能力的不足会带来外部监督问责层面上的困难;四,非营利组织自我治理能力的薄弱将对其整体成长造成消极影响。
3中国非营利组织自主治理的历史成长:一,中国事业单位在单位体制的弱化与改革中逐渐趋于自治;二,体制外的费营利组织的迅速成长加速了中国非营利组织的自治进程;
4中国非营利组织自主治理的现实缺陷:1直接干预;2政策限制。
5中国非营利组织自主治理的未来发展:1优化行政环境;2健全法制建设;3加强自理能力。 6中国非营利组织的进入规制现状:一,分级登记与双重管理; 二,准入严格与法制滞后。 7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必要规制变革:一,为各种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平等的市场体制平台;二,积极鼓励非营利组织的自发性成长与发展;三,实行非营利组织进入规制与税法规制相关联。
8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构想:一,纵向发展模式的阶段性:1填漏补缺式;2合作竞争式; 3独立自治式。二,横向发展模式的区域性:1东南沿海地区的碳链式和二叉树发展模式;2西南内陆地区的树形结构发展模式。
9西南内陆的非营利组织的发展重点在于两个领域:①扶贫工作;②民族文化宣传工作。
第十二章 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趋势
1环境变化对非营利组织的影响:1预算的缩减;2法律环境也发生了改变;3技术的变化。 2非营利组织运行机制的改变:在新的竞争环境下,非营利组织出现了与营利组织相互渗透的趋势。
3非营利组织市场化机制的主要方式:1实行服务收费制;2商业化的项目合作;3收取会员会费;4发行彩票获取收入。
4非营利组织市场化机制的影响:1对自愿机制的影响;2对筹资机制的影响;3对合作机制的影响。 5政府部门的新角色:1积极引入私营部门;2取得公众支持;3提高监督能力。
6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联盟的基本条件:1营利组织的改革和发展走向健康的道路;2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是否将营利组织的利益考虑进来;3政府的政策法规的完善,也将影响营利组织与非营利组织合作的关系。
7联盟原则:明确合作目的;有和谐一致的使命、战略和价值;共同创造合作的价值观;连续不断的相互学习;伙伴关系的承诺。
8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建立联盟的步骤:一非营利组织对自身实力的评估;二选择战略联盟伙伴;三战略联盟的主要形式:1与交易关联的公益推广活动;2共同主题营销;3核发许可证。四非营利组织战略联盟的运作。
9具有联合国资商地位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包括三类:1一般资商地位;2专门资商地位; 3注册资商地位。
10非营利组织国际化的常见问题:1文化差异; 2语言差异;3通信和产品运输问题;4汇率问题。
11非营利组织国际化途径:1招聘国外成员;2出版刊物;3举办会议。
范文三:非政府组织管理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调研报告
题目: 南京市非政府组织管理调研报告
姓名
准考证号
年级
专业
指导教师
主考学校
专科学校
张言 083113203014 13级 公共管理 杨银平 河海大学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2014年 11月18日
调研报告情况表
南京非政府组织管理调研报告
前言
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承担着越来越多的管理公共事务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由于政府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能力有限,不得不考虑如何面对繁重的社会性事务来加强管理。总结世界各国经验,成功的途径就是输出政府职能,为政府寻求合适的职责伙伴,在政府的监控下,由社会为政府承担越来越多的社会管理和服务的职能,来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以提高政府本身的治理能力和竞争力。为此,发展非政府组织就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为了了解非政府组织在社会中的作用,我于2014年11月1日至2014年11月18日通过走访、座谈会的形式对南京市政府办公室进行调查。
一、调研基本内容
调研时间:14年11月1号-11月18号
调研方法:座谈、走访
调研对象:市政府办公室
1. 你觉得非政府组织成员待遇如何?
2. 你觉得非政府组织是否带有政府色彩吗?
3. 你觉得南京非政府组织内部发展是否均衡?
二、南京市非政府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经费缺乏
资金是各类非政府组织获得自身发展,以便更好的资助社会弱势群体,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经济发展。但是由于社会民众参与非政府组织率低,,非政府在政府中的地位不明显,所以非政府组织出现严重经费匮乏。
(二)非政府组织普遍能力不足,政府化色彩较重
南京市非政府组织的能力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
管理模式、人才制度等方面。目前,南京市行业协会基本上采取的是政府行政化的管理模式现状,因此各个行业协会不同程度的存在职责不明、监管失效、运作不灵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协会的发展。另外,南京市缺乏专门的非政府组织专业人才的培训机构,这些组织的专职工作人员待遇问题很难落实,进而无法吸引到高素质的人才,吸纳了大量政府冗员和退休反聘人员,对其结构的优化有一定的影响,难以适应其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三)内部发展不均衡,相对发展速度较慢
南京市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不均衡,与周边城市相比,社会团体相对其他类组织发展速度较快现状,而与经济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涉及教育、卫生、文化、科技、体育、劳动、民政、法律服务、中介服务等领域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数量相对较少,并且基金会的数量也有限,按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发展比例,也显得不均衡。
三、南京非政府组织管理的对策
(一)扩大南京非政府组织经费来源
南京非政府组织对财政拨款依赖性强,致使其收入结构不合理,社会融资能力低,我们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寻求转变。通过认识到非政府组织是自制组织,政府应该提供保护和宣传的作用,把眼光方向社会方面寻求多样化的资金来源。通过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宣传,提高组织的知名度,吸收高端人才,非政府组织也要进行一些社会化的行动,体现出组织的社会性、优越性、组织性从而提高社会各界对非政府组织的认可,吸引社会的融资。
(二)加强非政府组织的自身能力建设
政府应转变管理模式,对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应从直接管理向间接引导转变。以监督其民主决策、按章办事为重点,避免对其直接的日常管理工作,做到尊重其独立的法人地位,引导其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发展。
在人力资源方面,将工作岗位设计和分析、招聘、薪酬、绩效、培训、职业生涯规划等人力资源的模式运用到非政府组织实际运行当中,提高非政府组织自
身管理水平。其次,对于非政府组织急需培训的组织管理、相关法律知识、筹资策略等专业性较强的知识,与南京市高校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在此现状,加紧制定非政府组织人员在职称、工资、福利、户口、档案管理、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最后,加强非政府组织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思想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服务技能和思想道德素质。
(三)促进非政府组织均衡、快速发展
通过座谈、调研、考察等方式,学习周边大市非政府组织建设成功经验和方法,并结合南京实际情况现状,建立促进南京市非政府组织发展的体系。
南京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北京、上海等有一定的差距,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投入能力和选择范围。因此,在发展学术性、行业性、专业性、联合性社会团体的同时,注重政府的项目资金、财政拨款和补贴的合理分配和使用,更加注重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发展,通过相应的政策与法律法规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卫生、文化、科技、体育、劳动、民政、法律服务、中介服务等机构,促进社会经济生活的全面发展。
四、结论
通过上述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南京的非政府组织存在数量少,规模小,发展速度慢等问题,经过研究,总结出阻碍南京地区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几大因素,主要是经费缺乏,非政府组织能力不足,南京非政府组织内部发展不均衡、发展速度慢等。政府应该对上述问题对症下药,同时南京非政府组织也应该调整自身定位,顺应历史潮流,从而促进南京非政府组织更好更快发展。
范文四:非政府组织管理
* 第一讲 非政府组织的定义与特征
* 非政府组织的概念
* 非政府组织的相关称谓
* 非政府组织(NGO)、非营利组织(nonprofit)、志愿组织(voluntary)、公民社会组织(civil society)、第三部门(third)、社会经济(social economy)
* 国际学术界对非政府组织的界定(转自萨拉蒙,2007)
* 经济定义:重点放在组织支持的来源。大部分收入来自私人捐献,而非来自市场交易或政府支持,如“志愿部门”、“慈善部门”或“非营利部门”。
* 组织的 法律地位:具有一种特定的法律形式(如协会或基金会),或是在某国免于缴纳部分或全部税款。如“协会”、“免税组织”。
* 组织追求的目的:促进公共利益,鼓励赋权和参与,或寻求解决贫困和不堪的结构性根源问题。如“公民社会”、“非政府组织”、“慈善组织”。
* 萨拉蒙的评论:
* 经济定义:对组织的收入来源过于侧重,对志愿者的使用、社会宗旨、非营利性等组织共有的一些其他特征不够重视。
* 法律定义:每个国家法律框架不同,难以比较。
* 目的定义:太模糊、太主观,不适合跨国比较。
* 结构运作式定义(the structural-operational definiton)(萨拉蒙,2007:11-13) * 公民社会组织要满足如下五个条件:
* 组织性:有某种结构、运作有一定规律,不论它们是否有正式建制,或是否合法注册。
* 私立性:它们不是国家机器的一部分,即使它们可以从政府方面取得支持。
* 非利润分配性(non profit-distributing) 从目的上,它们主要不是商业性的,董事、股东和经理并不西欧能够机构利润中分配红利。
* 自治性:有自身的内部治理机制,自己有权停止活动,能完全控制其自身事务。 * 志愿性:成为会员或参与其中既非法律要求亦非强制。
* 狭义民间组织
* 根据现行法规在各级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 社会团体是一种基于一定社会关系而形成的会员制组织,其特点是以人及其社会关系为基础。
* 是一种基于一定财产关系而形成的财团性组织,其特点是以财产及其公益关系为基础。
* 民办非企业单位指那些由民间出资成立的各种社会服务机构,它与前两者的区别是一种直接提供各种社会服务的实体性机构。
*
* 广义民间组织
* 社区基层组织:由城乡居民自发成立、主要在社区范围内开展活动的各种基层民间组织。如“兴趣协会”
* 农村专业协会:以农牧渔业等农副产品的生产、流通以及相应的科技推广、基础设施建设等专业经济活动为纽带,由相关的业者(包括生产业者、流通业者和中介服务商等)自发组成的非营利性的会员制组织,如大葱协会、土豆协会等。
* 工商注册非营利组织:按工商企业形式登记注册,但主要从事各种非营利性社会活
动的民间组织。
* 境外在华NGO:在境外登记注册、长期且稳定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展活动的各种民间
组织。
*
二、非政府组织的特征
* 非营利性
* (1)存在非营利的分配与收入约束机制,要求民间组织的捐赠人、理事会成员
和实际管理者不得从其财产及运作中获得利益。
* (2)存在非营利组织的组织运作和管理机制,要求民间组织在其决策、执行和监
督的各个环节都要具备有效规避较高风险与较高回报的自我控制机制,以及避免用利润和收益作为激励手段的管理规则。
* (3)存在非营利的财产保全机制,不得以捐赠以外的其他方式变更财产及其产权
结构。
*
*
*
*
*
*
*
* 非政府性 (1)自主决策 (2)民主治理、公开透明 (3)在市场中优胜劣汰 社会性 (1)资源社会性,资源主要来自社会,如捐赠、会费 (2)产出社会性,产品利他性 (3)问责社会性,接受社会及公共部门的问责与监督
非政府组织的分类
*
*
*
*
*
*
*
*
* 组织构成:会员制与非会员制 法人形式: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 组织性质:公益组织与互益组织 资产来源:管办组织、合作组织、民办组织 活动形式:资助组织、项目组织或服务组织 活动性质和范围:网络组织、支持组织、草根组织 活动领域:环保组织、人权组织、扶贫组织、妇女组织等。 世界银行分类 运作型,通过设计和实施相关公益项目开展公益事业。如美国国际小母牛项目组织,
“给人一杯牛奶,不如助人养头奶牛”。中国青少年基金会,“通过资助、利益表达和社会倡导,帮助青少年提高能力,改善青少年成长环境”。
* 倡议型,针对某些特定问题、观点、兴趣进行政策倡导或开展倡议活动。
* 互益型,如行业协会、商会及专业性协会。
* 共益型,提供公共物品为己任,如中国红十字基金会
国际非政府组织分类
*
*
*
* 1 文化和娱乐 2 教育和研究 3 健康 4 社会服务 5环境 6 发展和住房 7 公民和倡导 8 慈善中介
* 9 国际 10 宗教活动
* 11 商业和专业联合会 12 其他
三 非营利组织在社会结构中的定位
背景:20世纪80年代全球性结社革命
政教分离 ——政经分离—— 政社分离
* 第一部门——政府
* 职责:提供公共物品
* 机制:官僚制、垄断性
* 问题:政府失灵
* 第二部门——企业
* 职责:积累财富
* 机制:利润导向、市场调节
* 问题:市场失灵
* 第三部门——非营利组织
* 职责:提供社会服务;满足社会的多元需求;推动社会改革
* 社会角色:先驱者;改革与倡导者;价值维护者;服务提供者;
* 机制:志愿、自治、多元、公开、非垄断
* 问题:志愿失灵
第二讲 非政府组织生成与发展基础
一 、经济学视角
? (一)市场失灵
? 案例:公地悲剧
? 表现形式(若弘,2010):
? 外部效应。如外部不经济,市场主体的活动给其他主体带来损害,但该市场主体无
需为这种损害提供任何补偿。
? 公共资源利用不当。如公地悲剧。
? 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搭便车”现象不可避免 ? 竞争失效和市场垄断。信息不对称
? 市场分配不公。市场经济,赢家通吃
? 区域经济不协调。好的更好
? (二)非营利组织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 缩减市场竞争的风险
? 抑制市场的盲目性
? 提高社会生产率
? 增加国民生产总值
? (三)非营利组织与企业的互补
? 企业的社会责任(SA8000 区别 ISO9000、 ISO14000)
? 非营利组织对企业的促进与监督作用
? 非营利组织与企业的联盟
? 利己与利他 竞争与合作 效率与公正(收入再分配)
二 政治学视角
? (一)非营利组织与国家的关系
? 保护公众免受国家权力之害
? 公民社会的积极建设作用
? 国家的潜在颠覆者(非政府、反政府)
? 合作、非合作、反抗
? (二)非营利组织作为利益群体而存在
? 社会运动
? 对市场暴政的反抗
? 对政府失灵的弥补(政府是综合性组织,其行为倾向于反应式或危机处理式;而 非
营利组织是在特定领域内的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社会组织)
? 什么是政府失灵?(林修果,2010)
? 三聚氰胺事件,政府尽到监管责任了吗?6名婴儿死亡,近30万儿童患病。 ? 表现形式:
? 政府机构低效率,比如官僚作风
? 公共政策失效
? 政府内部性,“内部性”,公共机构尤其是政府部门及其官员追求自身的组织目标或
自身利益而非公共利益或社会福利的现象。
? 寻租
? 行政职能定位不当
三 社会学视角
? 非营利组织是公民社会的组织化形式
? 反映的是社会的自主性与由此对应的社会资本
? 强化了社会纽带
? 非营利组织和公民社会本身就是目的
? 萨拉蒙认为非营利组织是:
? 社会价值的捍卫者
? 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 社会政策的倡导者
? 社会资本的倡导者
? 非营利组织的优势:
? 创新的优势(为个人提供施展能力的机会 社会企业家 做大事可以不用做大官 ) ? 深入社会基层、贴近弱势群体的优势
? 承受风险的优势
? 社会沟通的优势
? 灵活调整的优势
? 早期非营利组织出现的两种倾向:
? 一类与权利斗争相关,在16、17世纪工业革命和圈地运动中,资产阶级新贵族寻求
独立自主的经济自由和个人自主空间,要求结盟,反对专制统治;同时,失去土地的农民和产业工人,为反抗剥削压迫掀起社会运动,并逐渐建立起各种自发的组织。成为个人权利、自由、民主、自治等价值取向的体现。
? 一类是慈善和民间公益的发展。英国在1601年就颁布了《慈善法》和《济贫法》,
鼓励开展慈善救济等社会公益活动的非营利组织发展
四 思考
? 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基础与本土化
? 非营利组织的效率与使命(非营利组织价值第一、使命第一)
? 非营利组织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民主行为(人们在平等的参与与自我治理中所感受到
的自主性、创造性、合作能力、认同感等成分,其本身也是目的)
? NGO就是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据考察这个词最早出现于《联合国宪章》。
1945年后,联合国会议上有一则条款,“联合国本身是政府间组织,但也接受一些民间组织,称之为NGO”。这就承认了NGO的合法地位。但其活动一直很沉闷,直到六十年代。
? 1968年联合国通过条款积极鼓励NGO参与联合国活动,1971年后联合国各项活动
都为NGO安排位置。如联合国大会之后召开NGO论坛,第一次是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的人类环境大会。
? NGO参加联合国理事会的官方会议的讨论,但没有表决权。
? 现代国家分三大块:市场经济、民主政府和公民社会
? NPO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在美国,医疗保障的一半、教育的40%都是由
NPO来做。像教育,初等教育主要是公办,高等教育主要是私营,是由非营利机构来做,像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社会服务也主要由NPO来做。
? 就美国而言,耶鲁大学有两个非营利研究项目,可授予硕士学位;霍普金斯大学比
较多,有公民社会研究中心,可以授予博士学位,主要是在社会学,政治学领域,大多是硕士。哈佛可授予博士,但也主要是硕士项目,美国约有80多所大学在搞这个项目。就英国而言,伦敦经济学院有一个研究中心算是英国比较有影响力的决策咨询部门。
? 在美国,NGO算正规部门,可以拿薪水,但比较低,年薪二万到三四十万美元,个
别可以拿到两三百万,但会受到批评。福特基金会主席年薪有27万,是很高的了,但比企业CEO仍少许多。
五 阅读
? 《美国最有效的组织》
? 美国救世军1880年成立的时候一贫如洗,只有八个人——一男七女,所有的资产就
是两面旗帜和一个共同的信念。但现在已成长为一个年预算超过20亿美元,军官、工作人员以及志愿者将近340万的超大型组织。
? 如果把救世军成员和志愿者这么多年所捐献的钱物加起来,它比《福布斯》500强
中任何一家企业都要强大,目前只有爱迪生创立的通用电气公司可以和他们比肩。 ? 其总司令罗伯特·A·沃森将他人的成功归功于七项伟大的思想原则,即:
? 让人们融入你的目标
? 付诸行动
? 通过倾听来领导
? 分散责任,分享利润
? 培养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 大胆行动
? 使工作变得让人愉悦
第三讲 非营利组织法律政策
一、结社自由与非营利组织合法性
?
?
?
?
?
?
?
?
?
?
?
?
?
?
?
?
? (一)结社自由: 社团对抗国家、公民个人对抗社团的自由 消极自由——公民有权不属某个组织 积极自由——公民有权建立一定的组织 (二)结社自由的后果——公共领域和公民社会的形成: 国家统合社会的大共同体本位模式 弱国家强社会小共同体的欧洲中世纪式模式 结社自由改变国家与社会关系 结社自由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社会关系从身份制向契约制的转变,被动人格向主动人格转变 (三)结社自由的国际人权标准 1、国际社会非营利组织发展历程: 前资本主义时期“自愿社团”阶段; 近代资本主义时期(17-19世纪)“结社自由理念确立和自由社团形成与发展”阶段; 现代国际化时期(20世纪初到60年代)“结社自由国际化与人权化”阶段; 当代全球化时期(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化社团革命”阶段。 个案资料:法国结社法的产生 1599年法国马赛的商人们创立了最早的商会,起初国家对之置之不理,直到1643
年路易十四上台,推行重商主义,为了激励工商业者发展事业,从而增加赋税收入,增强法国国力,于1665年向该商会颁布了书面特许,并确立了有组织的商会制度,可以看作是对社团组织最早的准法律规范。
? 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言》仅取消了对报社的事前限制,对普遍的结社自由则未作
出任何承认。
? 法国于1791年6月14日颁布的《列沙白里哀法》,宣布工人的一切结社是对自由和
人权的侵犯,课以500利弗尔的罚金,并被剥夺公民权利一年。
? 1795年法国通过的宪法对公民社团采取了严格的控制态度,认为公民团体变成有组
织的集体,阻碍共和制度的正常运行。禁止组建“反对公共秩序”的协会、任何公民大会都无权“自定为人民团体”,无权与其他团体通讯往来和举行公共会议,任何团体都不能提出集体请愿书,各当局也不准召集会议,"进行集体讨论"。
? 1808年的《法国刑典》第291章还规定,"只有获得政府同意、并在使公共权力机
关满意的条件下",才能组成任何超过20人的社团。 法国1849年11月29日通过的法律规定,凡联合起来争取提高工资的工人一律判处三个月以内的徒刑和3000法郎以下的罚款,工人徒刑期满后要受到警察当局五年的监视。
?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法国开始逐步制定法律对部分社会团体的法律地位予以
确认和规范。例如,1858年法国就颁布了有关商会的立法,将其置于政府的监督和保护之下,从而成为最早通过法律形式确认现代商会法律地位的国家。
? 到了60年代末,罢工、结社、出版、集会的自由已基本恢复。1884年,议会立法
承认工会和贸易组织的活动自由;1898年进一步承认了合作社自由。此外,1898
?
?
?
?
? 年还制定了专门的《商会法》,其中规定:法国商会是一种公立公益组织,各商会所分管的地区由政府决定。商会除具有商会的一般职能外,还要行使部分政府的职能,具有政府公共管理机构的性质,其事务局的职员是公务员,由法律赋予其特许的权力,以完成所承担的任务。 1901年法国制定了《结社法》,它取消了1808年刑典第291章的事前限制,并允许通过递交简单的申请表而结为社团。 2、人权标准 联合国: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第20条规定人人享有和平集会和结社自由的权利); 1976年《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国际劳工组织:1948年的《结社自由和保护组织权利公约》和1949《组织权利和集
体谈判公约》强调工人和雇主可以自愿建立团体;强调集体谈判和工会的权利。
二 民间组织法律治理问题
?
?
?
?
?
?
?
?
? 3、许可制与放任制的优势与劣势:
? 许可制增强社会公信力;稳定的组织结构,但可能成立成本高不经济;容易导致团
体优势地位的滥用
? 放任制与之相反
? 解决途径:增强登记的透明性;建立诉讼救济机制:对于不予登记或审批的社团,
都应当为当事人提供司法救济的渠道,使司法机关可以通过司法审查来对政府的非法行为进行限制。
? 二)非营利组织财产问题
? 1、财产自治与组织的自治
? 2、财产产权(财产的性质与归属): 公益性(财产的公共性)和私益性非营利组织
(财产来源于成员的会费或捐助,一般不能公开募捐和享受免税待遇)
? 3、财产运行的公开性
三 非营利组织税收问题
?
?
?
?
? (一)税收优惠资格的认定:取得法人资格后经过财税部门的认定;统一标准 (二)优惠的内容: 1、非营利活动 2、营利活动(纳所得税) (三)税收监督:公开、制度化 2、分类(非营利组织与国家权力互动关系): 许可制度(单一、双重许可) 部分许可制度(对特定组织的一定限制) 放任制度(视组织活动与个人活动无异) (一)法律地位的取得: 1、许可与登记 亚洲国家的预防制 欧美国家的追惩制
?
?
?
?
? (四)中国非营利组织免税问题: 1 非营利组织自身的免税 流转税(营业税、增值税)和所得税的减免。 2 向非营利组织捐赠的免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对于捐赠人的
优惠,个人的扣除额为应税所得的30%,企业为年应税所得的3%。
四、中国非营利组织法律法规
? (一)成就:
? 1、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1999)、《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
(1998)、《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件》(1998)、《基金会管理条例》(2004)等
? 社会团体是指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
营利性社会组织
? 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它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
非国有资金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 基金会,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其它组织捐赠的财产,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
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的规定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
? 2、法律制度:登记许可制度;分级双重管理制度;年度检查制度;财产法律制度;
税收优惠制度;惩处制度;法律求助制度;监督评估制度;非营利组织的民主管理制度等。
? (二)问题:
? 1 法律法规不健全
整体上,散乱无体系,立法层次低
? 内容上,以登记管理为主,偏重程序上的管理,对于组织类别、形式、内部运作等
实体内容弱
?
?
?
?
?
?
?
?
?
?
? 2 立法指导思想待完善 义务本位的行政法取向 重管理而不是扶植 实际工作中找“婆婆”难 3 “社会准入”门槛过高: 政治上,需要找业务主管机关 资金上,全国性10万,地方性3万 人员上,50个人会员或30个单位会员 4 分类标准存在问题 条例写明资金来源源于民间,由非国有资产兴办 罗山市民会馆:上海浦东社会发展局 浦东社会发展基金 基督教上海青年会共同出
资
? 1996-2001合法化 民办非企业
? 5 人为垄断现象
? 在地域上,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已有业务范围相同或者相似的组织,没有必要成立的,
原则上不成立。
? 在组织上,均不得设立地域性分支机构
? 业务范围上,严格按照章程办,超出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进行活动要受到严
格的行政处罚。
五、思考与阅读
?
?
?
?
?
?
?
?
思考: 如何看待慈善腐败丑闻事件 非营利组织自治与法律政策关系 十三大提出的《结社法》缘何流产 中国社团法如何可能 阅读: 中国税法和社团管理条例 美国加州《NPO诚信法案》
第四讲 非营利组织评估
? 评估概念
? 广义:评估主体对评估客体的价值大小或高低评价判断预测等活动,是人们认识和
把握某些事物或活动的价值的行为
? 狭义:在一定的时限内,尽可能系统的有目的的对实施过程中或已完成的项目、计
划或政策的设计、实施和结果的相关性、效果、效率、影响和持续性进行判定和评价
? 特点:
? 时限性 系统性 规范性 科学性 学习型
? 分类:
? 按照时间顺序:前期 中期和后期评估
? 按照评估者来源:自我和外部专家评估
? 评估功能
?
?
?
? 有助于提高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公信度 提高组织绩效 评估是一个 学习的过程 不进行评估会导致公共物品过度供给,成本上升和浪费;鼓励预算的最大化倾向;
导致非营利组织内部的私人目标等问题
评估框架
?
?
?
?
?
? 三E理论 Economy经济 关心投入数量 成本 Efficiency 效率 投入与产出比例 Effectiveness效果 公共服务实现目标的程度 目标和结果 三D理论 诊断Diagnosis 正确识别组织或项目面临的问题,考虑到相关利益群体的需求与利
益
? Design设计 通过适当的策略提出问题解决的适当结构和战略
? Development发展 解决组织或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遇到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应的作为学
习过程的管理变革或创新
? Accountability问责性 助组织树立社会信誉,树立品牌
? Performance绩效 提高组织效率和服务质量
? Capacity组织能力 促进组织的持续发展
APC评估指标体系
1 问责性评估指标:
治理结构 资金的使用和运作 经营收入的比例 财务与信息的披露 劝募的信息 筹资行为 活动与宗旨及使命一致性 综合财务报告 组织成员不得分红原则
2 绩效评估指标
? 项目的适当性(实施的项目是否与组织使命一致;与目标群体的需求或认知价值相
一致;是否对目标群体需求的及时回应)
? 效率
? 效果
? 满意度
? 社会影响
? 持续性
3 组织能力评估指标
? 共同的价值观
? 管理技能
? 组织结构
? 工作人员与志愿者
? 信息管理系统
? 领导的艺术
? 动员资源
? 公共关系
评估方法
?
?
?
?
?
?
?
?
?
?
?
?
?
?
?
?
? 逻辑框架法 投入 产出 目的 目标 垂直逻辑关系 水平逻辑关系 对比法 前后对比法 有无对比法 综合对比法 快速农村评估法 多学科小组 三角信息 避免主管偏见 直接面向受益群体 参与式评估法
? 项目管理人员和受益者共同组成评估小组,通过对项目管理的系统评估,调整、重
新制定项目的目标或方案,重新进行组织机构安排或调配资源的方式
? 参与式评估遵循原则:是一个灵活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分享的过程;是寻求多样化
尊重差异的过程;是一个协助的过程。
第五讲 使命与战略规划
一、非营利组织的使命
?
?
?
?
?
?
? ? ? ? ? ?
?
?
?
?
?
?
?
? 1、使命陈述举例:
? HATBORO基督教青年会:将基督教青年会基督教传统的精神转变为培育儿童、巩
固家庭、加强社区建设以及促进所有人身心健康的活动。
? 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促进中国与国外民间组织和国际多边机构在扶贫开
发、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为中国老、少、边、穷地区的人民争取更多资金和技术援助,提供技术服务和支持基层民间机构的能力建设。
?
?
?
?
世界卫生组织:使全世界人民获得可能的最高水平的健康。 中国红十字会: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和平进步事业。 美国红十字会:帮助人们避免、预防和处理紧急事件。 美国心脏协会:降低由心血管疾病和突发性疾病造成的儿童夭折和先天性残疾。 (二 )使命陈述(MISSION STATEMENT) 1、案例 2、内涵 3、要素 (一) 使命意识 1、使命(MISSION) 反映非营利组织存在的理由、奋斗的目标和梦想。 问题:是否值得为使命花太多的时间? 2、认识: 使命是永存的,甚至富有神圣性的任务。 一个杰出非营利组织的主要特征:它具有明确界定的,并为所有成员认同和珍惜的使命 使命是非营利组织的命脉之所在 使命关系到组织的根本性和持续性发展的动力 彼得德鲁克:非营利与营利组织的最大差别在于非营利组织以“使命为先”,通过组织的使命吸引和凝聚员工。 使命如此独特,以至于成为影响一个组织经营成败的唯一原因,即经营使命是反映组织能否全面地考虑发展和平衡的问题 3、特性 使命多元化 使命的筹资作用 使命的凝聚作用
? 自然保护组织:通过保护赖以生存的水资源和陆地资源,来保护能够代表地球生物
多样性的植物、动物和自然界中的生物群落。
?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争取海内外关心中国青少年事业的团体、人士的支持和赞
助,促进中国青少年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社会福利事业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推动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促进国际青少年间的友好关系,维护世界和平。
?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始终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为全面提高妇女素
质,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为妇女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妇女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国家统一和维护世界和平的事业中做贡献。
? 香港艾滋病基金会:致力于遏制艾滋病毒蔓延,提高市民对艾滋病的关注,教育市
民有关艾滋病的知识,为受艾滋病毒感染或影响的人士提供所需的各项服务,提倡关怀和支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协助他们积极地生活和对抗疾病。
? 试对上述使命陈述做一评价?!
?
?
?
? 2、使命陈述内涵 表述组织的目的和经营哲学 简洁 ,明确 ,有力 具体包括:载明组织存在的基本理由;确定组织的范围;确定组织的独特特征;确
定组织的发展方向;指导组织的战略规划
? 使命是描述组织为什么存在;愿景指组织发展应达到的状态
?
?
?
?
?
?
?
?
?
?
?
?
?
? (三) 使命的适时修正 1 “农家女百事通”使命历程 1993初创,全心全意为农村妇女服务 2000年,关注农村妇女的前途命运,记载农村妇女的足迹,以提供可靠的知识信息
来帮助她们走脱贫致富之路,以“四自”精神开发提升农村妇女的发展潜能,推动中国城市化进城
2001年评估后,通过对农村妇女提供信息、知识、技能、培训等服务,推广社会性别意识,提升参与社区发展的能力,实现农村妇女自我赋权和可持续发展
2、 美国拉莫兹生育心理疗法协会
1960年,推进婴儿出生的心理疗法教育
1986,通过教育、倡议和改良,推广最优的生育和做父母的早期经验
1999,通过教育、倡议和改良,向妇女和他们的家庭推广正常的、自然的、健康的3、使命陈述要素(9类) 顾客(案主、服务对象) 产品(服务项目) 市场 技术(产品或服务的核心技术) 对生存和增长的关切 观念(价值观) 自我认识(相对优势) 对公共事业的关心 对职员的关心 ? ? ? ? ?
和满足需要的抚养婴儿的经验
? 3、北京半边天服务中心
? 妇女权益案件的法律援助——公益诉讼,即由咨询代理个别案件为主,转向代理有
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为主。
二、战略规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战略规划一般认识 战略规划是重要且灵活的指导方针的描述,而不是僵硬的教条 思想性 动态性 目标性 操作性 制定战略规划的过程始于对组织使命的彻底检查,不是一个单独的、一次性的事情,而是一个发展的、连续的过程,必须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战略目标通常指组织在一个特定的时期(5年内)努力追求的主要成就 成立战略规划组(领导、职员、顾问) (二)战略规划环境分析 1、外部分析 1)PESTN的一般环境分析: 政治与法律环境(国家态度、公共政策) 经济环境(经济形势、税收政策、收入水平) 社会与文化环境(社会结构、文化价值观念) 科学技术(通信、管理、生产和服务技术) 自然环境(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生态平衡) 2)利益相关者分析 出资者(意愿、来源) 职员(志愿、激励) 服务对象(范围、需求) 社区(参与、支持) 政府(税收、管理) 2、内部分析 组织内部资源分析(资金、人员、物资和服务) 组织内部成员、结构、技术和经济能力、组织文化等 3、分析工具: SWOT分析表 优势 劣势 机会 挑战 (三)非营利组织的常用战略 借力发展战略: 尼尔森,非营利组织根据自身特点,开发合适的经营项目创造收入,为实现使命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兼并战略(使命、管理机制的一致性) 联盟战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趋势) (四)战略规划举例: 美国血库协会 使命:利用在血库、输血和组织移植的所有方面的领先地位,建立和推广对病人和
?
?
?
?
?
?
?
?
?
?
?
?
?
捐赠者关爱的最高标准 规划:发展和推广质量管理,改进血液中心、输血业务和组织储存; 增加成员的专业培训机会,提供与输血和移植相关的培训方案 为专业人员提供论坛,交流信息和思想 建立和传播标准,改进输血和移植手术的质量和效率 美国米德尔学术基金会 使命“成为维护、培育和发展美国爵士乐的生力军” 战略规划: 主办年度爵士乐音乐节 支持学校内的活动 指导爵士乐讲习班和研讨班 资助爵士乐艺术方面的学术成果 战略规划集体展望练习: 与会成员描述未来5年报纸上关于他们这个非营利组织的标题会是什么
三、非营利组织战略的实施与控制
? (一)战略计划的实施
? 1、制定政策
? 2、设置年度目标:合理、明确、可度量、有挑战性、协调一致、有时间要求、有相
应的奖惩规定
? 3、配置资源:
? 财力资源、设施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
? 4、实施的制约条件:授权复杂化、强调对外联系、技术权威和业务职业化制约 ? (二)战略的控制
? 检查战略基础
? 度量组织绩效
? 采取纠正措施
? 控制的制约条件
四、思考与阅读
? 思考:
? 浙江财经学院的使命陈述?如何用SWOT分析其战略规划?
? 中国基督徒发展: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基督将军冯玉祥;1920年天津召开青年会
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时,政府为500名大会代表安排了从上海到天津的专列;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内阁8名大臣中,5名是基督徒,所有人要么是青年会干事或干事的儿子。
? 到民间去。1928年,青年会进入新领域——农村重建,苏州唯亭镇农村服务站“只
要我们没有接触到占有至少四分之三人口的中国农民,这个国家的问题没有被拯救”。
? 20世纪20年代强调社会改革源于其本土领导,体现“自传自治自养”原则。 ? 中国化基督教教义:从神的耶稣到人的耶稣;从原罪到自私
? 陈独秀:我们应该努力培养出耶稣的崇高和庄严人格,在我们的血液中装满热烈同
?
?
?
?
?
? 情的精神,以此前进,我们会从已陷入的不友好的差异、黑暗和污物中被拯救出来。 赵紫宸:在人寻找幸福时,他只考虑自己,变成了与其他人不同的人。因此,爱消失了,爱的对象也消失了。没有爱,人类就远离了上帝,这就是原罪,人类的自私就是原罪。 共产主义和基督教(精神重建到社会改革)20世纪30年代共产主义提供了一种革命的方法和理想,比基督教更完全更合适于民族自救的中国。 总体来说,社会福音以城市为基础,带着新生中产阶级观念从美国来到中国,青年会干事远离了被共产主义征服的底层乡村。共产主义事业因30、40年代的乡村改革、50年代的人民公社、70年代的大寨模式而被神圣化。甚至**的政策也是在农村改革上取得了合法性。社会福音让位于共产主义、让位于革命福音。 杨团:《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托管的新模式——以罗山市民会馆为例》,《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在罗山会馆项目中,社会发展局、罗山街道是产权方和投资方,另一个强大的投资主体是民间组织———浦东社会发展基金会。它捐助给罗山会馆的主要设备折合现金12314 万元,占罗山会馆总投资的14141 %。青年会投入了启动资金,而且自1998 年垫支罗山敬老院50 万元开支至今。社会发展局除连年全额支付“999”市民求助中心所需资金外,并没有给予日常营运补贴。街道也未给补贴 根据会馆不完全统计,从1998 年1 月- 2000 年10 月,来罗山市民会馆提供志愿服务
的总数是19500 人次,33400 小时;按照36 个月,每月30 天折算,平均每天为会馆提供志愿服务19 人次,30 小时;如果以1 个全职人员每天工作8 小时,月工作22 天,1 年12 个月折合,等于15 个全职人员1 年的工作时间。志愿者从事的服务有英语口语教学、表演、游戏、清洁、图书馆管理、谈心活动、医疗服务、体育健身等。参加志愿服务的有大中学学生、敬老院老人,也有当地居民、职工以及来自香港和驻沪的外籍人员。
范文五:非政府组织管理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2013-2014年度秋季学期期末(2014.2) 《非政府组织管理》
主讲教师: 郭道久
学习中心: 广东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 名: 徐卓东 学 号: 201203207660 成绩:___________
一 、请同学们在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 论非政府组织的合法性
2、 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关系
3、 非政府组织双重管理体制改革
4、 非政府组织的社会捐款管理
5、 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公信力
6、 地方政府创新中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7、 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以+++为例(自己寻找一个案例,并就现状、问题
与对策等展开分析)
8、 非政府组织的社会整合功能
9、 政府向非政府组织购买公共服务
10、 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演变
二、论文写作要求
论文 写作要经过资料收集,编写提纲,撰写论文等几个步骤,同学们应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广泛收集与论文有关资料,占有一定案例,参考一定 文献资料。
三、最终提交 论文应包括以下内容:
1、论文题目:论文题目应为授课教师指定题目,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
2、正文:正文是论文 主体,应占主要篇幅。论文字数一般在2500-3000字。论文要文字流畅,语言准确,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有独立见解。要理论联系实际。引用他人观点要注明出处,论文正文数字标题书写顺序依次为一、(一)、1、(1)①。 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为1.5倍行距
3、参考文献,论文后要标注清楚参考文献附录(不少于3个),参考文献要注明书名作者、(文章题目及报刊名称)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序号使用〔1〕〔2〕〔3〕??。 参考文献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
四、论文提交注意事项:
1、论文一律以此文件为封面,写明学习中心、专业、姓名、学号等信息。论文保存为word文件,以“课程名+学号+姓名”命名。
2、论文一律采用线上提交方式,在学院规定时间内上传到教学教务平台,逾期平台关闭,将不接受补交。
3、不接受纸质论文。
4、如有抄袭雷同现象,将按学院规定严肃处理。
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关系
一、非营利组织与社会保障的内在联系性
这里所指的非营利组织(No-Government Organization)简称NGO,亦称为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社会中介组织或“第三部门”等,它是与政府、营利组织相对应的社会组织,是社会成员之间基于共同志趣或爱好的社会组织;是联系组织各自的成员以及广大的社会成员,参与和支持社会公益事业的社会团体。主要致力于社会公益服务,其基本宗旨是满足社会民众的需要,致力于各种社会性问题的解决,比如开展互助、互益性生产、救济等公益性活动。
(一)非营利组织通常具有六个特征
1、非政府性,强调非营利组织在产生旨趣、组织体制、提供和承担公共职能等方面,没有像政府一样严格的科层体制,也不过分强调组织的政治性。
2、非营利性,就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组织的存在不是为了积累财富或创造利润,而以服务于社会、实现社会公益为宗旨,尤其注重对弱势群体的服务。
3、自治性,指它作为独立的自治组织,依据法律法规和本组织的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在人事、财务、决策等方面不依赖于任何其他社会组织,具有独立的决策权,能够有效进行自我管理,在内部管理和对外工作中自治自主。
4、志愿性,这是非营利组织非常重要的精神资源,是组织开展活动的动力源泉,主要表现为由志愿者参与而开展社会工作。
5、公益性,以服务和奉献于公众的需求和利益为基本宗旨,从形式上可以分为公益性和互益性两种,但总特点是有利他性质。
6、排除特性,这是针对某些特殊社会组织的规定,如一些宗教或宗族组织。
(二)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也有了迅速的发展,截至2004年底,我国正式注册登记的非营利组织已超过30万个,加上大量没有正式注册的组织,我国非营利组织总数大约在300万个以上。①它们正以其各自的特色逐渐发展壮大,并在自身相应的各领域开展了大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影响和效益。如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对失学儿童的救济,开展了希望工程项目;中华慈善总会对孤寡残疾等弱势群体的救助;中国扶贫基金会对贫困地区群众的帮助,援助贫困大学生上学的“新长城助学计划”;陕西妇女研究会在关注妇女问题,维护妇女权益方面利用国际基金会的援助相继筹建了婚姻家庭问题研究、反家庭暴力和妇女法律服务中心以及农村发展扶贫等项目;北京的“红枫热线”、“妇女法律服务中心”、“打工妹之家”。还有一些虽然规模不是很大,但也很活跃的群众团体,如青年志愿者协会、老年协会、卫生协会、文化协会等,它们都在社会公益、便民服务和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社会保障
所谓社会保障,指的是国家和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一般地,社会保障的对象是社会全体成员,主要是指对他们实行从生育、疾病、工伤事故、失业、养老直至死亡这一生命过程的各种保障措施,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皆有所养”。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实施,体现了人道主义,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业化大生产的产物,也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支柱。它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已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它在发展经济、稳定社会、保障人权和实现社会公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把实施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自己的一项基本国策。
1、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社会保障主要包括三大内容: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制度就是一种帮助最困难群众的制度,目的在于克服贫困、维护他们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社会保险制度是指一种旨在帮助全体劳动者及其家属化解风险的社会制度,目的在于确保人们在遇到年老、疾病、失业、工伤等
重大风险时,能得到及时救助,减少风险对他们的影响。社会福利是指一种旨在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保证社会成员能够及时共享社会发展的物质成果的社会制度。
2、从层次上划分,社会保障分为经济保障、服务保障、精神保障三个层次。经济保障是从经济上保障国民的生活,解决国民生活困难方面的问题,它通过现金、实物给付或援助的方式来实现;服务保障是应对家庭结构变迁与自我保护功能的衰减,通过提供服务来满足民众对个人生活方面的需求,如安老服务、康复服务等;精神保障是指对个体在精神心理、文化服务上的保障,它体现了现代社会的人性化特点。
3、社会保障的总体目标在于帮助国民摆脱生存危机,改善和增进他们的福利,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一般具有强制性、社会性、福利性、互济性、保障性等特点。强制性是指社会保障制度是由国家依法建立并强制实施。社会性是指保障对象是社会大众,而不是少数人;在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上,也不局限于国家,而是来自社会各个方面;其目标是为了社会稳定。福利性指的是社会保障的各个环节不以营利为目的,不仅对被保障对象提供资金帮助,而且还提供医疗护理、伤残康复、教育培训、职业介绍等。互济性是指所有社会成员间相互以丰补歉、同舟共济,对少数遭受风险的成员给与帮助。保障性就是要使社会每个成员的生活能够得以正常维持。
4、社会保障的功能在于缓解贫困,促进社会公平,为社会经济生活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使社会经济各项活动得以稳定、协调、有序进行。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化解个人(指人的生老病死等)与社会(自然灾害)风险,维护社会稳定;缓解贫困,创造更大的平等;实现社会公平(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促进社会发展;调节社会供求,促进经济增长(为经济增长提供稀缺的人力资本、资金,并且可以调节供需);调节个人行为,保障其生存与发展;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助功能,彰显人道主义,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可见,社会保障建设既不是一种单纯的政府行为,也不是一种单纯的商业保险活动,而是各类社会主体、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过程。在整个社会保障过程中,政府、市场(企业)、非营利组织三位一体,有机结合,缺一不可。政府在社会保障建设中实施宏观领导,把握总体方向、制定规划。非营利组织是社会保
障建设的一个具体操作者、组织者,是沟通政府与社会的桥梁,是政府管理社会、实现政事分开的重要载体,是社会保障建设的基础和重要动力。目前在我国的社会保障建设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如资源匮乏、人力不足、缺少经验等,这使社会保障部门在社会保障建设中经常陷入力不从心或计划和意愿难以实施的困境。因此,非营利组织作为沟通政府与市民的中介组织和第三部门,与政府、市场(企业)一起构成社会机制的三大板块,在社会保障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公共事务参与主体多元化是非营利组织在社会保障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必然趋势
社会保障作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主要涵盖社会保障立法、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保障、补充保障等领域。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与社会处于高度一元化结构状态,它几乎包揽了一切社会事务,扮演着“全能政府”的角色,它不仅直接干预公益性领域,而且也插手市场领域。这使得社会功能分化程度极低,社会权利相对萎缩,自治力很弱。改革开放的深入,打破了原有的一元化格局,政府逐渐从一些经济、社会领域退出,让位于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社会领域也走上了自治化进程:一是赋予原有主体越来越大的自主权,二是允许新主体存在和发展。政府不再是所有社会公共事务的承担者,开始把部分职能让渡给市场和非营利组织,在充分考虑管理的正当性、有效性的基础上,不断将一些应该由社会自我管理的事项和权力返还社会,发挥其在社会服务和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实践证明,除了一些特定事务外,需要一些社会组织来参与解决社会事务。于是,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客观上要求存在多元主体来承接政府和市场转移出来的职能。
从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政府、企业和非营利组织,分别是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主要组织载体,在相应的领域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企业主要致力于经济发展;政府则是站在更高层次上制定法律、政策来规范社会运行。但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与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并不能涵盖整个社会领域,在国家领域(公域)和市场领域(私域)之外存在着非营利或非政府的“第三域”,这便是非营利组织的活动领域。
非营利组织的兴起和发展是一种雄厚的社会资本,也是一种新的生产力,其
发展壮大有助于社会运行中一些难题的解决。从西方的非营利组织发展来看,它在解决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实践证明,市场不是万能的,外部性、垄断、宏观经济失衡、分配不公等问题靠市场自身无法解决;政府也同样存在缺陷,许多社会和经济问题是政府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政府失灵会给社会带来更大的灾难,造成资源的更大浪费。非营利组织主要致力于解决“企业―市场体制”和“政府―国家体制”所顾及不了的一些社会问题,它是政府或市场不可缺的合作伙伴,已成为社会治理中相当活跃的角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民众自主意识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在市场和国家之外的公民社会组织。这使在社会活动中充满活力的非营利组织,对政府在摆脱具体公共事务的纠缠、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过程中,起到了独特的积极作用。非营利组织通过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社会发展,解决那些政府容易忽视的或不便解决的边缘问题,推动社会广泛关注与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增加社会整体福利,促进社会整合,推动社会改革。
我国原有的社会保障一直由国家承办,但财力有限,使得被保障的对象较少;垄断经营的特性造成主要对上级负责和缺乏竞争,服务质量较低,服务对象的可选择余地很小。另外,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使得农村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的社会保障无法纳入政府提供的保障范围,除少数鳏寡孤独者或民政保障对象外,其他服务对象的需求都是由家庭或亲属来承担的。无疑,靠政府是不能解决这些“政府失效”问题的,需要新的协同性力量的出现。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承担了政府的部分职能,在配置资源、增加财富、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市场为了达到获取最大利益的目标,在服务社会、提供社会保障行为方面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总是有意无意地要放弃那些有需要但却无法自我满足的弱势群体和弱势产业。这些政府无力、市场又无效的社会保障领域,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留下了巨大的空间,它的出现部分地补充了由于市场缺陷和政府缺陷所造成的社会保障缺损。
营利组织与国家兴办的其他社会保障组织相比具有自身的优势。首先,非营利组织的政治性不强,官僚化程度低,容易深入社会基层,可以更多地与服务对象交流和接近那些易受损害的弱势群体;了解民众愿望和意愿,迅速反映基层民众的现实需要,并根据社会需求确定服务对象,为他们提供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
服务。其次,与其他社会保障机构相比,非营利组织的机制灵活、高效,便于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条件变化及时作出调整,不仅能对一些突发事件和服务对象的突发要求作出迅速反应,而且还能精确计算活动成本,大大提高服务质量与办事效率。再次,民间福利组织成员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共同的价值观和认同感结合在一起的,具有情感型组织的特征,而增加组织的情感含量有助于提高组织的绩效水平。
可以说,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政府的社会保障模式发生改变,而改革开放又推动了社会管理的民主化进程。传统体制下的单一主体社会保障运作模式已经开始向多元主体的社会治理模式转变,其目的在于使社会各种主体的功能都得以发挥;而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社会力量的代表,由于自身与社会保障的天然联系,必将在社会保障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三、非营利组织在社会保障中作用的具体体现
(一)非营利组织有利于扩大就业渠道,维护社会稳定。非营利组织不仅能为解决就业牵线搭桥,而且非营利组织自身工作的开展也需要人员参与,可以创造出众多就业机会,从而缓解各国的就业压力。美国萨拉蒙教授的调查表明:22个国家的非营利组织雇用了相当于缓解1 900万个的全职工作人员,比这些国家的公用事业、纺织制造业、造纸和印刷业或化学制造业的就业还要高。非营利组织的平均规模大约是:占非农就业人口的5%,占服务业就业的10%,相当于政府公共部门就业人口的27%。[2]美、法、德三国在1990年非营利组织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6%,美国非营利组织一年的受薪雇员达一千多万,是解决其就业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积极参与这一部门的志愿者有9 000多万人,形成促进社会发展的庞大资源,构成了稳定社会的重要因素。此外,一方面,通过组织支持的各类社会活动和经济事业,为社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组织还可以开展教育培训项目,帮助下岗人员更新知识、掌握技术、转换观念,重返工作岗位,消解可能引发的问题。据估计,我国目前约有3 000万人活动在非营利组织领域,志愿者参与的服务时间可达八亿个工作日,也就是说非营利组织每年可以为社会创造3 300多万个工作岗位。①无疑,非营利组织正在形成对中国国企改制和产业结构、社会结构调整的一个有力支撑。
(二)非营利组织可扩充社会保障资金来源,对社会保障金的使用发挥了监督作用。一般情况下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来源于政府的财政资助与拨款;二是来源于一些财团的捐助和民间的慈善捐款;三是非营利组织提供有偿福利服务所获得的收入。当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社会保障资金是以国家为主;在一些西方国家,非营利组织为社会保障提供的资金约与政府提供的财政资助相当;我国2005年用于社会保障的财政拨款是3 600亿元[3],而同期的非营利组织以各种物质和货币形式服务于社会保障的资金总量大约为140亿元②,加上将同期志愿者劳动以货币形式折算,总额在700亿元左右。③可以看出,非营利组织的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已经构成我国社会保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非营利组织社会保障资金来源的多元化,突破了过去单纯依照国家财政拨款的单一体制,对缓解我国社会保障资金短缺状况无疑是非常必要的。
非营利组织作为有别于政府、企业的社会组织,能够对各级政府的社会保障资金给予体制外的监管,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这个监督过程是双向的:即非政府组织监督地方政府对社保资金的运用,同时非政府组织也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督,以避免不良问题的出现。这种双向监督机制,有利于保证非政府组织和地方各级政府对这部分资金运用的公平公开性,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保资金的作用。
(三)非营利组织能够相协解决人口老龄化危机中的很多问题,开拓了养老保障的崭新视野,是社会保障的重要支撑力量。非营利组织参与养老保障,缓解了当前我国低水平的养老保障对经济发展的压力,支持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中国的老龄化问题尤其严重,2005年老年人口达1.43亿,[3]以后将逐年增加。可以说,整个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老龄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养老保险、老年人福利等多种问题,其核心是养老保险。非营利组织在缓解老龄化问题的过程中,首先是为那些经济困难者提供养老保险。许多国际性慈善组织注意到了中国农村脆弱的社保体系,愿意提供一定的资金,使那些老者能够老有所养,难的是找不到一个可以合理落实这笔资金的组织,而非政府组织恰恰能承担这个角色,在其中充当中介,这在农村贫困地区表现得较为突出。其次,非营利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敬老服务:在精神上进行项目规划,为广大老人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为赋闲在家的老人提供参与社会交往的机会,让他们充分享受生活的愉悦;在生活上,
非营利组织可以由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提供切合老人需要的、价格低廉的服务,保证了服务的质量;对于年迈或有病的老人,组织还可以提供护理服务。一些非营利组织为适应老年人群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一些服务项目,让老年人通过参与社会活动重新融入社会生活;有些地方还对老年人提供培训,创造一些适合于他们的就业岗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余热,所有这些都进一步健全了为老年人服务的网络。根据我国的文化传统,通过居家养老方式解决老年人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日常看护等,把老人留在家中,接受来自家庭和居住地社区的非营利组织的多种照顾,是适合老年人的身心需要和减少庞大社会开支需要的方式。同时,由非营利组织来承担老年人的日常护理,既可以使老人得到照顾,又可以使年轻劳动力得以解放出来从事正常的工作。
(四)非营利组织是整合社会力量的主要载体,为民众参与社会保障搭建了重要平台。在一定意义上,非营利组织既是实践社会保障的重要力量,也为其他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保障提供了活动的平台,是政府实现社会保障的重要依托。许多外国政府把大量的社会保障服务交给非营利组织,避免了靠政府部门提供社会保障服务所产生的成本加大、效率不高、服务形式难以适应等问题。一般情况下,非营利组织为了实现自己的使命与宗旨,不受政府或市场的干扰,而是组织大量的志愿者主动承担责任,积极投身到社会保障服务中去。然而,目前社会保障部门在协助政府做好社会保障的各项工作中,由于任务繁杂、人手不足,已经显现出精力和时间上的匮乏,如果再来承载这个庞大的社会服务体系,负担将会很重。非营利组织在近几年中已经突破了原有的社会保障服务范畴,将其扩展为涵盖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教育、医疗保健、卫生体育、环境保护、家政服务、小区管理等等全方位的社会保障工作。非营利组织已经成为实施中国式社会保障的重要机构,发挥了聚集社会力量的平台作用。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非营利组织是社会力量的粘合剂,它改变了原来重纵向行政指挥(靠计划调节)、轻横向相互协调的僵化组织体系,它的出现为参与社会保障的各种社会力量提供了纵向、横向沟通的新渠道,有力地整合了社会力量,使大家能为了共同的信念去完成有价值的事业。
(五)非营利组织关注弱势群体,是社会反贫困的中坚力量。非营利组织最大的特点是贴近群众,这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贴近,更是社会心理意义上的贴近。它
要求自己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深入民间,了解实际情况;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成员就是来自社会基层组织。由于受社会公共物品的供应不足、信息不对称、分配机制失衡、自身先天不足等因素的影响,社会上产生了大量的弱势群体,他们维持基本生活都存在困难。非营利组织植根于社会,能够从社会底层和社会弱势层面开展社会救助、福利服务等工作,改善了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保障了其最低的生活要求,遏制由于市场化带来的对弱势群体的冲击。非营利组织的灵活性能够提供不同的保障服务,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为在保障体系调整中处于劣势的群体提供弥补性的服务,消除改革可能遇到的阻力。非营利组织在我国的扶贫事业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能够推动社会广泛关注与帮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资金与能力薄弱的一些部门,以及一些遇到困难的社会弱势群体,如失业与半失业人员、老年人、残疾人、缺少劳动能力的儿童与妇女,以及城市下岗工人等等。非营利组织可以组织民众来帮助这些弱势群体,以自身行为带动和教育民众参与类似的活动,鼓励社会成员关注社会弱势人群,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六)非营利组织能够满足多元化的保障服务要求。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的意识形态的理性化和世俗化,社会分化为不同的阶级、阶层和利益集团,社会保障服务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但是,政府行为的“普遍性”与“局限性”难以对多元化的保障服务需求做出及时的回应与满足,企业为了追求效益最大化也不愿意从事回报较低的社会保障服务,而这些恰恰是非营利组织的优势所在,这就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非营利组织有大量志愿者参与社会保障服务的管理、运行和日常活动,他们扎根于民间、了解基层实际需要,同时还拥有各种职业、知识、经历、观念和不同技能的人兼职于非营利组织,使它成为高水平、高效率的运作组织,能够比较好地满足一般民众的需求。由于非营利组织的多样性,而且数量众多,或大或小,遍布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比政府更有能力较好地满足社会特殊群体的需求。
(七)非营利组织提高社会保障服务的供给效率与服务质量,降低成本。社会保障服务单纯由政府来承担,难以避免官僚主义弊端所带来的侵害:机构的臃肿使服务效率与质量低下,使社会保障服务的成本上升、甚至造成浪费;对社会需求反应迟钝,行为趋于保守;在提供社会保障服务的过程中存在“寻租”行为;缺乏保障服务意识等等。非营利组织具有非政府性、民间性与公益性,它独立于政
装 订 处
府官僚体系之外,不同于政府机构权力等级制的运行原则,不同于政府组织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作风,具有较强的使命感和灵活、精干、专业、高效的优势,能重新激活公共事务领域中被政府组织所遗漏的“治理盲区”,能灵活地调整自己以适应千变万化的世界,应对各种挑战。这些特点,使非营利组织在提供社会保障服务时具有比政府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优势,能够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服务项目,规范服务行为。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保障,能够避免仅靠政府机构专职行使社区服务所必然带来的成本增大、效率不高、服务机制难以适应的弊端,推动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由于非营利组织的灵活性,使它充满了创新可能,能不断在已有服务领域的基础上开发出新的服务领域。
四、结论
综上所述,非营利组织在社会保障中发挥着并可以更多发挥积极作用,它在社会保障服务的领域不断拓宽,中国政府也在鼓励非营利组织参与这方面的工作。由于非营利组织提供社会保障服务的性质和质量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因而进一步提高了它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实践说明,发展社会保障服务,既要高度依赖政府又要强化非营利组织的作用。
当前,中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历史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较为复杂的问题,老龄化趋势加快,社会矛盾增多,特别是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生活需求也变得日益丰富,从原来的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向改善居住环境、甚至更高的精神文化要求转化。显然,为了满足这些不同层次的需求,仅仅依靠各级政府是远远不够的。建立适应社会转型的社会保障管理体系和社会保障服系统成为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任进.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法律实证和比较分析的视角[M]山东人民出版 社.2003
[2]王勇.试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J].中国政府采购.2011,(04)
[3]邓伟志.用社会改革的理念引领社会建设[J].理论参考,2011
[4]魏加宁.危机与危机管理[J].管理世界,1994(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