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教育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填空题:
1.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句话出自古代教育家 孟子。
2.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是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主张。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育思想最早出自 论语。
4. 在教育学发展史上,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著作是夸美纽斯的 大教学论。 5. “对教育进行学术性研究并综合成一个理论体系,这就是教育学”,这句话出自日本的田蒲武雄。
6. 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本科学是普通教育学。 7. 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
8. “教育学是一门科学而不是一门艺术,以为教育学的本质中更多的是理论分析,而不是果冻过程本身”,这句话出自法国教育家 贝斯特。 1. 根据“泛智”的教育思想,夸美纽斯为学生设计了“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内容。
2. 卢梭的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然人,裴斯泰洛奇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
3. 赫尔巴特对教育理论的一个突出贡献是提出了教育性原则,这条原则揭示了一个普遍的教育规律。
4. 布鲁纳主张,在教育内容上,要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在学习方法上,使用发现法;再教育时机上,要尽早接受教育。
6. 皮亚杰认为,儿童知识的增长和认识的发展遵循着认识结构不断建构的原理,这种建构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个过程实现的。 6.蔡元培的大学教育方针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7.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
8. 在**“三个面向”思想中,面向现代化是主体和核心,是出发点和归宿。
1. 人口的结构从不同的角度分,可以区分为自然性质和社会性质。
2. 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内容在于
3. 人口的数量、结构、地域分布、质量均影响教育发展。
4. 面对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我们既要追求教育民主化,又要追求教育的终身化 实际上,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1. 考虑到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教育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2. 教育学通常把人的身心发展划分为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初期 等六个阶段。
1. 教育内容是教育活动中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行为习惯等的总和。
2. 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3. 自主学习的过程包括 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
1. 现代教育有三种基本形态,按其生产的历史顺序分别是 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2.现代社会教育两种基本类型社会举办型、学校兴办型。
3.各级各类学校中,各级指的是学校教育的层次。
1. 自我教育的过程包括 自我认识、自我设计、
自我监督、自我反馈、自我发展
2. 所谓的学生的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
和教育的条件下,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身体和心理发展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
型的和本质的特征。 选择题
1.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这句话出自 C 说文解字
2. “教育史为人的未来的完满生活做预备”,这句话出自 B 斯宾塞。
3. 教育的本质是D 培养人的活动。
4. 在教育学发展史中,通常被看成是系统教育学专著的是 B 《普通教育学》。
5“教育学通常被理解为教的科学和艺术”这句话出自教育家 D 亨德森
6. “我直接把教育学定义为教育的科学”出自B 贝斯特
7. 在教育学发展史上,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作为科学基础来论述教育问题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C 《普通教育学》 。
1. 按 A 教育活动的任务为标准,学教教育过冬划分为德育活动、智育活动、体育活动、美育活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活动。
2. 学校文化除了具有无形性、连续性和稳定性、个性的特质外,还有A 软约束性的特性。 3. 学生处于探索的心理状态时教学过程属于a 楚
b 系统c 联合清
4. 近代教师职业受()学校影响 5. “新学校”师生关系是(b 师生平等) 6. 学校教育实现的科学知识再生产具有()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 B 1986年公布。
4.2001年6月召开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对当前学制新规范作出了新规定,要逐步实现向B 六三学制过渡。
1. 教育史上,在教育内容上,第一次将各有作明确的区分,并极为重视体育的是B 洛克。 2. 卢梭认为,进行道德教育的时期应该在D 第四阶段。
3. 赫尔巴特把全部教育过程划分为A 管理、训育、教学三个阶段。
4. 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赞科夫认为B 教学促进发展。
5.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一种A 导向思想。 1. 斯宾塞设计的课程体系包括的课程有
ABCDE
A . 生理学、解剖学课程B. 历史学课程C. 数学、
几何、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社会学等
方面的课程。D. 文学、艺术、音乐、绘画、雕刻等审美方面的课程。E. 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课程。
2. 一般发展的教学原则包括ABC A . 以高速度进行教学 B . 以高难度进行教学 C . 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 D . 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3. 杜威对教育性质判断的几个命题是ACD A . 教育即生活C. 教育即生长D 教育即经验的
不断改进
1. 人类社会来已存在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A 生产力
2. 社会生产对教育的制约虽是根本,但它并不直接决定教育,直接制约教育的是B 人口数量 3. 为21实际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教育应确立的主题是D 学会关心 4. 政治斗争激烈,或采取重大的政治面貌措施、政局发生大变动时,教育的政治功能体现为C 组织学生直接参加社会的政治活动等等等 多选
1. 人口质量是指人口总体的C 身体素质D 科学
文化素质
2. 教育目的受的影响和制约A 生产力B 政治制度D 人口
3. 教育优先发展的坚持的理论根据在于教育是一种 的产生。A 全局性B 先导性C 基础性 1.规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或专业培养人的具体质量规格的是C 培养目标
2. 用“文化”来统筹教育、社会、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其最终目的在于唤醒人们的意识,使其具有自动追求理想价值的意志,并使文化有所创造,形成与发展新的文化教育目的观是A 文化本位论
3. 我国飞教育方针通过立法第一次完整的规定是在 中。B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4.1996年国际21实际教育委员会递交的咨询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的核心思想是B 学会学习的四大支柱思想。
5美国确立了以普及科学知识为教育改革的中心目标的文献是A1985年 第七章
1. 以下那些事教育内容的特征 A 排列组合B 形成价值C 连续性
2. 以下哪个不是课程计划的基本部分a 教学科目b 学科开设顺序d 各门学科的教学时数 3我国课程标准的框架包括a 课程目标b 内容标准c 术语解释D 实施建议
1. 教育途径的基本形式指 A 教学2. 咨询与指导主要内容包括ABCD 全选3. 加纳德教授多元智力学说指D 字最多的
1. “教师”术语的教育学意义是指B 教育者 2. 教师职业是随着 的产生而产生的B 学校 3. 古代教师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 个别教学 1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有ABDE
2下列哪些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ABCD
3学生身心发展处于急剧变化的时期是B 少年时期 名词解释 第一章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以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内在的联系或者关系。教
育方针:是由国家或者政党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提出的,带有法律效力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方向、目的、道路的总体规定。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或者说是研究教育特别是研究教师如何更加科学、有小弟培养人的科学。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教育思想:泛指人们对教育现象的认识,是指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教育实践而形成的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认识、观点和看法。教育思潮:在一定历史时期内,集中反映社会群体的教育意愿、教育要求和教育思想,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一种思想倾向和思想潮流。教育政策:是一个国家的政府或者政党制定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和行政措施,是人们为了规范教育行为而以国家或者政党、政府的名义颁发的教育行为指南。 第二章
学校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教育文化以及微观组织文化”。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协调关系。义务
教育:是指由国家强制实行的,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障的国民教育。终身教育:人在一生中受到的这种教育的总和,它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实行教育制度的一体化。教育目的:人们对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后所产生的结果和所发生的积极变化的期望(广义)。教育方针:指的是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确定的教育发展的总方向、总目标、总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学习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课程计划:对学校课程的总体安排,是对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的指导思想、课程设置与课程结构、课程管理方式等方面的规定,是学校必须执行遵照的文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较直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研究性学习: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以及实验、操作、调查、手
机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合作学习:指的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教育途径:指教育者有目的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教育内容,完成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目的的渠道,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进行双向活动所经历的渠道的总称。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咨询与指导:就是为咨询者和被指导者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教师教育:指综合教师培养和教师进修之职能的一个概念。在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进行的连续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开放的教育。以人为本:指以人为基点、从人出发又向人回归的教育思想。自我教育:在教育者的启发和引导下,受教育者对自己的品德表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克制和自我修改。 简答题 第一章
1. 如何认识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答: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首先作为教育的对象存在于教育活动的要素之中。第一,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首先是一个求知的个体。第二受教育者也是一个不成熟的个体。第三,受教育者还是一个缺乏技能的个体。
受教育者也是学习的主体。 主体性主体表现在多个方面:
1. 受教育者是学校存在的主体。 2. 受教育者及其活动是学校智能部门及其
管理的中心。
3. 受教育者是学校和教师评价的主体。 4. 受教育者是教育任务完成的主体。 5. 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制约着教师的
教,这也是其主体性的表现。 6. 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还体现在,每一个教
育对象都有他们各自的独立性、选择性、需要性和创造性,有他们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主观能动性。
2.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内容有哪些? 答:改革后的课程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
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
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
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
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 3.教育的本质特性是什么?
(一)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2.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意识的活动。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检验的形式4. 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第二章
1. 简述学校产生的条件及发展的过程。 答:一般认为,学校的产生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 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2.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
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3. 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传递成为可能。4. 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现代学校的特点:1. 学校教育普及制度化,教育形式多样化。2. 学校教育重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3. 学校教育逐步民主化。4. 学校教育中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开始携手并进。5. 终身教育思潮开始发端。6. 现实教育现代化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追求。
未来学校的发展趋势:1. 追求教育民主化的
纵深发展。2. 追求教育的多样化。3追求教育的国际化。4. 追求教育的终身化。 2. 简述学校活动的运行机制。
答:学校教育活动自产生之日起,就一直承担着自己的使命。这样一种持久的活动,有自己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动力系统、工作系统、监控系统。
1. 动力系统。 学校教育活动的动力来源主要
是由需要、动机和目的等构成。从个体教育的角度看,个体的活动是由动机激发的,动机是现实教育活动的直接动力。所以,激发动机是教育活
动(特别是学习活动)的关键一步。从长远的观点看.而要和动机只有转化为目标,才能维持长久的活动,因此,教育活动重要的动力来源还是教育目标。全面激发学生的动机是教育活动得以维系的前提,也是施教者的重要任务。
2. 工作系统。工作系统是教育活动运行的主体部分,它是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一施教者、求教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展开的过程。在工作系统中,施教者要调动求教者求知的积极性,实现教育内容的传授任务,指导和协调求教者的活动,促成求教者对教育内容的内化和外化;求教者会主动求教,通过自己的对象性活动,改造自身,改造自己的主客观世界,最终实现教育目标。 3. 简述现代学制的发展阶段及未来趋势 答:趋势,1 追求教育民主化的纵深发展2. 追求教育的多样化3. 追求教育的国际化4追求教育的终身化。 第三章
1. 简述杜威的教育过程论
在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中,教学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1、" 从做中学"
杜威认为," 从做中学" 也就是" 从活动中学" 、" 从经验中学入它使得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由于儿童能从那些真正有教育意义和有兴趣的活动中进行学习,那就有助于儿童的生长和发展。 2、思维与教学
杜威认为,好的教学必须能唤起儿童的思维。所谓思维,就是明智的学习方法,或者说,教学过程中明智的经验方法。杜威认为,教学过程相应地分成五个步骤,一是教师给儿童提供一个与现在的社会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情境; 二是使儿童有准备去应付在情境中产 生的问题; 三是便儿童产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考和假设; 四是儿童自己对解决问题的假设加以整理和排列; 五是儿童通过应用来检验这些假设防。这种教学过程在教育 史上一般被称之为" 教学五步" 。在杜威看来,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儿童可以学到创造知识以应付需求的方法。但是,他也承认,这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 简述布鲁纳的教育思想
答:结构主义教育思想是20实际50-60年代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潮,它强调儿童认知结构的研究
以及认知能力的发展,注重对知识结构的理解,提倡发现学习和早期教育。(1)在教育内容上,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2)教学方法上,使用发现法(3)早期教育 3. 素质教育的特征
一是全面发展二是全面发展三是主动发展四是和谐发展五是充分的发展六是可持续发展 4. 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教育学的贡献
确认了儿童心智成长的内发性与主动性:确认了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和普遍性:确认了儿童认知发展阶段成长速度的个别差异性等
5. 什么是人的身心发展?人的身心发展有哪些基本规律?
指人的身心发展,知识,技能的获得,思想品德的形成,审美情操的陶冶,也就是德智体美劳等的全面和谐发展。1,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3,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4具有个别差异性
6. 论述遗传,环境,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 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物前提和发展的潜在可能性2. 遗传素质的胜利成熟
程度制约着人的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3. 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影响大小与其本身师傅符合常态有关5. 遗传素质对人的影响在人的发展的不同阶段作用不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 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制约着人的发展程度和范围2. 社会关系影响着人的发展的方向和性质3. 社会的精神文化影响着个体的身心发展内容4. 社会环境的不同还可能造成个体发展上的巨大差异5. 环境因素对人影响的特点是带有一定的自发性和偶然性。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3. 学校教育具有高度和组织性4教育可控制和利用各种环境因素对人的自发影响。5. 教育可以充分发挥个体遗传上的优势,弥补遗传上的缺陷。
1. 我国现行教育方针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我国教育方针的根本特点。第二,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途径。第三,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的质量标准。特点:1. 现行的教
育方针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意志。2. 现在的教育方针是对我国建国以来提出的教育方针的继承和发展。3。现行的教育方针符合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反映了当今时代的特征。 2. 简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 答:全面发展的人的量的方面规定性——之力和体力的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第二,全面发展的人的质的方面规定性——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的、自由的发展。第三,全面发展的人的度的方面规定性——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发展。 1.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以**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当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 教科书的编著应从哪几个方面来考虑? 答:1. 教科书的内容要贴近儿童的生活,从其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2. 教科书不是现成知识或真理的罗列,而是要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建构知识的能力。3教科书应该是开放性的,能引发学生长生的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究。4教科书的编写要体现出学生的情感。
5. 教科书的编写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想象和思考的空间。6教科书的编写要给教师留有一个充分发挥自己的余地。
1. 谈谈你对教学基本任务的时代新发展的理解。 答:学校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完成下列任务:1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在教学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基础学力的核心。2. 构建学生个性化的多元智力结构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培养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2. 试述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教育途径的作用。 答:第一。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2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第三,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形成学生的服务意识,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试述综合实践活动指定领域中的内容。 答:1研究型学习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3信息技术教育4劳动与技术教育。 1. 现代社会教育有哪些特点。
答:1. 开放性2群众性3多样性4补偿性5融合性
2. 现在家庭教育有哪些特点。
答:1家庭教育的先导性2. 家庭教育的感染性3. 家庭教育的权威性4. 家庭教育针对性5家庭教育的终身性
3. 学校教育有哪些特点及局限性?
答:1. 职能的专门性2. 组织的严密性3. 作用的全面性4. 内容的系统性5手段的有限性6形成的稳定性
局限性:学校教育并没有占据学生活动的所有时间和空间。第二,学生生活被制度化、非主体化和符号化。
1. 学生的主体性包括哪些?
答:1. 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2. 学生是出于迅速发展时期的人3. 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 2.当代学生观有哪些?
答:一、以人为本的理念。二、尊重的教育理念。三、重视学生发展性的教育理念。四、依法施教的理念五、自我教育的理念。 3. 学生的本质有哪些?
答:1. 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2. 学生是处于迅速发展时期的人3. 学生是售价与的对象 4. 教师专业化:教师职业是专业性职业要按照
专业的标准使教师职业成为专业性职业教师
职业成为专业需要一个过程
5. 校内进修:在任教学校根据工作需要结合实
际进行的以改善学校和教学实践为目的的教研活动。
6.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个人智力和体力尽可能
多方面的充分的自由地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
7. 双轨制:是一种学制类型在一些资本主义国
家资产阶级子女走的是从预备学校到中学再到大学的道路而劳动人民的子女只能走从国民学校到职业学校再到就业这条道路这两个体系如同铁路的两轨绝不相交。 8. 简述夸美纽斯的教学理论?
(1)直观性原则(2)巩固性原则(3)循序渐进性原则
9. 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
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的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1)它制约着教育目的的制定;
(2)它影响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3)它影响着教学内容的选择和专业设置; (4)影响着教学方法、教学设备和教学组织形式
10. 社会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有哪些?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虽然是根本的,但它并不直接决定教育。直接制约和影响教育的是政治经济制度
(1)社会政治经济的性质决定教育的性质(2)政治经济决定教育目的(3)政治经济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4)政治经济结构决定着教育的结构。
10. 教育现代化的自身内容包括那些?
(1)教育观念现代化。2)教育内容现代化。(3)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4)教育管理现代化(5)教师素质现代化
11. 简述人的身心发展动因?
答: 根据马克思关于事物发展的动因学说,事物的发展是由事物自身的矛盾所决定,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人的本质是一系列矛盾的存在,做为类本质的人自身的矛盾,在个体身上具体表现为“本我”与“自我”的矛盾、“自我”与“超我”的矛盾。因此,人的身心发展的内部矛盾是“本我”与
“自我”的矛盾,即个体的需要与已有发展水平
之间的矛盾;其外部矛盾是“自我”与“超我”的矛盾,即个体现有发展水平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两对矛盾构成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因和外因,共同推动人的身心发展。
规律:①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人的身心发展是有顺序的、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②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③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
a. 在生理发展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生长不均衡。b. 在心理发展方面,儿童的发展存在最佳期和关键期,发展有不平衡的方面。④人的身心发展还具有个别差异性。-受遗传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人的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12. 现代教育目的的新特征有什么特点? (1) 教育目的的融合性特征 (2) 教育目的的适度超越性特征 (3) 教育目的的类主体性特征
12. 课程改革之后的学校教育包括哪些内容?
12. 教师职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的主要变
化?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教师职业的变化是深刻
的:
(1) 教师职业职能的变化:以学会生存为根本职能。
(2) 教会学习是教师职业的新的工作方式:从
:
让学生掌握知识到从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3) 教师职业被认定为专业性职业:经过严格训练、持续研究以获得和维持专业知识和技能。 (4) 教师的终身教育得以实施:教师职业者必须是终身学习者。
(5) 教师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 13. 简述道尔顿计划中教师工作方式的特点? 道尔顿学校模式要求教师的工作坚持三项原则,第一项是自由学生按照自己的进度学习,教师不可以用课时表硬性规定学习的时间与内容。第二项是合作,学校成为实际的社会组织,学生在这里相互交往合作学习共同生活第三项是时间预算,儿童学习采取包工的形式自己做学习计划。学校有实验室这是道尔顿计划必备的一个实验条件。学生有指定的作业是学生学习后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学校有记录表用于记录指定作业的完成情况。教师不再以讲授书本知识为主要工作他们的工作是组织管理指导学生的学习。 14. 简述教师职业的从业资本? 14. 简述教师职业人的特点?
答:首先,作为职业人,社会对他们的行为有着很高的标准和严格而又多方面的规范。 其次,教师作为职业人,其一言一行都应遵行
教师职业行为规范,不履行就会给社会他人带来灾难与伤害。也给自己带来痛苦。对于教师职业人来说,爱心责任心是时刻都应具备的。教师的崇高就在于他们有爱心和责任心。教师是一个人道主义者教师职业不是私人的事而是社会的道
义的公益活动。
15. 简述教师“教育概念”的意义?
(1)“教师教育”概念作为教育的专用语,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70年代后,以欧盟各国为重心在世界各国被采用(2)“教师教育”概念替代了“师范教育”概念。这种替代其意义在于教师教育的重心由职前阶段转向了职后阶段教师教育由阶段性和终结性转向了终身性和持续性(3)“教师教育”概念是统合了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概念的新概念(4)“教师教育”概念已实现教师的终身教育为目标,包括职前、入职、职后三阶段的教育,而且追求三阶段教育的连续性
19. 论述教育者的主体性是从哪些方面体现的? 答:在教育活动中以教为职责的人是教育者。教育者是直接对求教者的素质发展起影响作用的人,包括学校的老师、管理人员、兼职教师、家庭教师、家长等等。我们这里主要指学校教师。他们的主体性是从以下几方面体现出来的:
一、教育者是社会文化和价值取向的传播者。 教师作为社会的代表,他们承担着社会所赋予的
教书育人的任务,那么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必然会带给学生这个社会文化和价值取向的陶冶, 对学生的社会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教育者是科学知识和社会文明的引导者。
教育者不仅要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育者应教会学生学习。 三、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对教育活动的展开起领导作用。
任何教学活动都是通过教师来设计、组织和实施的。为了保证较高的教学质量和较高的学生发展水平,教师就应该根据自己以往和他人的成功经验,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学内容,来精心设计和安排整个教学过程,以求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教育者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指导者。 如何达到最高的教学效果、如何让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这就需要学生确立积极的学习目标、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而这一切都必须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教师应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尽量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五、教育者也是一个具有自我能力提高的学习者。
社会在发展、进步,人类知识也在剧增,教师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教学需要,不断地学习、不
断地丰富和完善自我,才能带给学生最新、最前沿的信息。
论述题
1、 如何认识教育优先发展已是现代社会的普遍规律?p125
答:教育优先发展的含义:一是,社会用于发展教育的投资要适当超越现有生产力和经济水平而超前投入;二是,教育发展要先于社会或优于社会上其他行业和部门而先行发展。教育优先发展在当今时代已经成为各国明智政府的一个战略选择。从教育与人、与经济、与社会的方方面面的关系看,只有从教育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定位,即教育的三性——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出发才能使教育先行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 (1)从社会结构、产业结构和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看,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一系列要素和机制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的,具有结构的复杂性和系统的生成性,但发展从根本上是由一代代人主体地位的上升、素质的提高来实现的。
(2)人的主体地位对教育优先发展具有客观的规定性。人力资源在社会发展中有着决定作用。人力资源的这种决定性和教育本体功能向社会功能的转变,为教育的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的确认提供了理论基础。
(3)一切先进的科技与文化、现实的生产力与非现实的生产力都是由人所创造的,教育产业是
其他非育人产业共同需要的上位产业、前提产业,即基础性、全局性产业。这种基础性不仅表现在教育对生产力这种社会底部要素有基础作
用,对文化艺术、军事国防等顶部要素也具有基础作用。(4)全局性指教育的重大作用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由于人力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具有决定性,教育就应该摆脱工业社会复制标准件似的教育模式,根据未来社会的需要、培养未来人才,这表现了教育对各行各业的先导作用。(5)另外,由于教育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重大作用,出现了教育时段向两端的延伸,这就决定了教育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未来人的超前性。有远见的国家与政府不惜重金,加大力度发展教育,改革教育、积蓄人才、推动社会的发展。
2. 面对未来社会,教育应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答:(一)追求教育民主化,发展全民教
育。 全民教育的具体内容在于:1普及入学机会并促进平等。2强调学习。3扩大基础教育得手段和范围。4改善学习环境。5加强伙伴关系。总之使不同阶级、不同民族、不同身心发展程度的受教育者,在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各方面都享有同等的权利和机会。
(二)实行主体性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必须保证每一个人都发挥学习的主体性,1以培养学生主体性为重点,调整教育目标。2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体现综合性和开放性。3在教学方法上,提倡启发式教学,重视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4增加选修课的比例。
(三)倡导学会关心,加强人文教育。 “学会关心”是教育对种种问题的应答,实质是要求人们能够反思过去,承担起对未来的责任,合理运用人类已有的文明成果,促进人类社会的话可持续发展为在全民教育中适应“学会关心”的时代要求。
(四)追求教育的终身化,构建学习化社会。 对国家而言,实现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化社会必须重视以下两点:1改变单一的以学校教育、学历教育、正规教育为主的教育体系,打破同步化、集中化,逐步构建一个多样的、开放的大教育系统。2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对个体而言要不断产生学习的动力,学会自我寻找学习的动力源,掌握学习策略。
(五)谋求教育的国际化,注意教育的本土化。 实现教育国际化,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1解决国际上通用人才的标准界定和具体化问题。2加强教育上的国际交流和合作。3在教育内容上,选取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的素材,4加强外国语教育,外语是适应未来社会的必备工具。
3.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发挥教育在人的展中的主
导作用。P182
答:人的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教育的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从宏观上看,教育的发展规模、层次和水平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社会经济的需要,要考虑生产力发展和政治经济对教育的要求,同样,进入教育的微观领域,教育也必须考虑受教育者自身的状况、教育自身的条件、家庭和家长的影响以及社会发展状况等与之有关的若干因素和条件。如何作到呢?
①积极调动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创新探索的能力。人是一个能动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A 受教育者根据自身的精神状态、需要、兴趣、目的等倾向性来选择环境和教育对他的影响;B 受教育者的积极主动性能够活化并创造新的教育资源;C 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的建构能力相匹配。总之,教育对人的影响作用的大小与人的主观能动性有着直接的关系。
②不断提高教育现有的自身条件。包括:教育的物质条件、教师的素质、管理水平以及相关的精神条件等。教育的物质条件是教育赖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教育功能正常发挥的前提条件;教师的素质是决定教育影响力的关键因素;教育管理水平同样制约着教育功能的发挥。(一方面,现在的大多数学校已基本具备了教育的物质
条件,关键在于如何发挥其作用,作到优化组合,以经济、实用、便利为原则。另一方面,应该根据各自教学专业的特点,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到教育当中去,如网络教学,电化教学等等;教师的素质是决定教育影响力的关键因素,一方面教师要提高思想水平,认识到教师这一职业的神圣感,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学习进修,充实自己的信息量,提高教学质量,把最先进、最实用的知识交给学生。我国长期以来对教育的管理过于集中,束缚了学校作为办学主体的积极性。加之招生制度造成的应试教育倾向、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健全造成教育经费短缺、教师工资拖欠等等,这都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
③注重家庭环境的因素,加强与学生家长的合作。家庭和学校在教育过程中是天然的合作者,不仅表现在时间的起继性,还表现为空间的互补性。因为影响教育的家庭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家庭经济条件、父母文化水平、家庭的人际氛围等。(只有在学校和家长的齐抓共管下,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只有这样,学校才能从真正了解学生,从而关心和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④加强全社会对教育的认识。教育是社会现象,是社会的有机组合部分,社会生产力水平
决定着教育的育人功能;政治制度的开明程度制约着教育功能的取向;良好的社会风尚能强化学校教育的正面影响,而消极败落的社会风尚会抵消甚至消解教育的作用;积极进取的民族心态是国民教育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优良的文化传统是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
4.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对策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P260
答:(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改变过分注重知识传授的现象;
(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改变学科本位,科目太多缺乏整合的现象;
(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改变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4)倡导建构学习---改变课程实施过分注重接受学习的现象;
(5)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改变课程评价过分注重甄别和选拔的功能;
(6)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
5. 联系实际,针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应如何指导、组织学生学习?P260
答: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冲击,教师必须在观念和教学方式上有革命性的变化: (1教学观念。强调教学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的
过程,师生互动和参与的比重加大。
(2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强调教师成为学校课程
的参与者。作为主体参与课程开发和实验中,改变教师仅把课程当作教科书或学科的观念,加强学科研究,促进专业发展。 (3)教师常规教学方式。通过与学生的互动的
共同探究知识。 (4) 重新审视课堂常规经验和活动方式 (5)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
6. 你在教育工作中所遇到的典型心理问题是什么?是如何指导的?经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P286
答::第一种答案:在我的教育工作中,而曾经遇到过一个学习很马虎的孩子,在考试时,他经常不该错的题错了,本来不该看错的题目却看错了,本来不该丢的题却丢了;平常本来不该交交错的作业交错了,本来不该写错的字却错了,为此没少挨批评。他也在心里提醒自己,千万别再马虎了,又要挨批评了,但到时候不该错的还是错了,她真是苦恼极了,却很难改掉这个坏毛病。对这个学生,我采取的方法是:首先,让她养成认真检查的习惯。告诉他,做完之后,自己认真检查,养成检查的好习惯。这样在最初学习阶段,使学生形成一做完题就能自觉检查的习惯。另外,也让学生自己提醒自己检查,告诉他,自己要督促我自己检查,自己能帮助自己的孩子是好孩子,教师喜欢做事认真的好孩子心理咨询与指导的内容包括:
(第二种答案:1)、 学习方面:如学习困难、
成绩不理想、无法集中注意力、记忆力突然下降、观察事物不准确、思维混乱等; (2) 生活方面:如过分懒惰、依赖、偏食、对
新环境无法适应; (3)人际关系:如社交恐怖、过分害羞、不合
群、师生关系紧张、经常性说谎等 (4)发展方向:如怎样开发和提高学生的智力、
选择自己的人生定位等。 心理指导措施:
(1) 务。 (2) 间接指导:通过教师、家长间接解决问题。 (3)、 协调沟通:协调有关部门或校外服务机 构为学生提供服务,如建立热线等。 (4)、 营造情境:心理咨询指导人员努力营造 情境,使学生消除心理阴影,重新建立信心。 本章收获:心理指导的意义: 广大青少年学生正处于心理状况、生理状况、人际关系、社会环境迅速变化时期,面临学习、求职的等人生重大课题的考验,心理上承担较大的压力。加之当前学校、家庭的不恰当的做法,容易出现意志力薄弱、缺乏正常交往、不能承受挫折、不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等心理困难,甚至厌学、惧学。而学生的求知和成才,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的过程。教育内容也是通过个体心理机制的选择、内化,才渗透到学生的人格特质中。通过心理咨询和指导,对青少年人格发展进行认识、评价和调 控,并不断地使他们改变自我对人格发展的态度和要求,可以使其认识到人格发展的方向和途径,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7. 结合本地社会、家庭和学校在教育问题上配合的现状,谈对三种教育力量的整合的思考和建议。 (1)社会教育的基本含义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教育是指有意识地培养人,有益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各种社会活动。狭义的社会教育是指学校教育和家庭以外社会文化机构以及有关的社会团体或组织,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教育。社会教育具有开放性、群众性、多样性、补偿性、融合性。(294页) (2)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内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新生一代和其他家庭成员所进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其具有先导性、感染性、权威性、针对性、终身性。(298页) (3)学校教育是指通过专门的教育机构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又组织、有系统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教育活动。它具有:职能的专门性、组织的严密性、作用的全面性、内容的系统性、手段的有效性、形式的稳定性。(302页) 以上三种教育力量应整合。(305页) 家庭、社会、学校教育有着各自的目的、地位、作用和特点,同时他们也各自有着难于克服的局限性。这就需要三者相互配合、协 调一致,实现三种教育力量的整合,提高教育的整体效益。 (1) 三种教育力量的整合,有利于教育在时空上的相互衔接。 (2)三种教育力量的整合,有利于整个教育 在方向上的高度一致。 (3)三种教育力量的整合,有利于加强各种 教育的互补作用 总之,家庭、社会、学校这三种教育力量是 各具特色的,彼此之间难以相互替代,只要把这三方面协调起来,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和多渠道一致影响的叠加效应,就能取得最佳的整体教育效益。 三种教育力量整合的新体制探索——社区教育 (1)社区是以一定区域相联系的社会生活共同体;(2)社区教育有 协调育人、环境优化、组织协调、管理监督这四个功能。(308页 7.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我国目前教师职后教育的政策和实施的看法P370 答:我国目前教师职后教育处在“工程型”或“素质型”阶段。“面向21世纪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是对中小学教师实施全员培训的工程。该“工程”是以提高全体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为目的,以提高实施素质教育能力和水平为培训重点;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为首要内容;把开展信息技术培训作为全培训的突破口;高度重视农村、边远贫困地区教师培 训;认真做好提高学历层次培训;把骨干教师培训摆在突出位置。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对目前我国教师职后教育的政策是认同的,希望对教师的职后教育要踏踏实实认真进行,让广大一线教师通过职后教育有所得,对教育教学确有帮助,不要搞形式主义,教师花了金钱、精力却一无所获。 8. 当代学生观发生了重大改变,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学生的认识? 答:对学生的认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时代发展至今,对学生的认识即如何看待学生也有了根本性的变化,(一)以人为本的理念。教育应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基石,人是教育生成,教育行为存在的前提,是推进教育发展的“思想内涵和逻辑内核”,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下的教育实践自然就是“以学生为本”,教育首先要考虑到学生发展的需要,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设计的课程适合学生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生的和谐发展。(二)尊重的教育理念,通过对我国基础教育现状的和问题探源,可以很清楚的发现,我国的教育归结为一点,就是对人的忽视,尊重的教育恰恰是把人看作是教育的出发点,坚持人是教育的最高价值,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理解教育的本质与功能,并依据教育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三)重视学生发展性的教育理念。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这表明学生是不成熟的个体,同时又是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的个体,教育之所以进行就是以学生的可教育性为基础,教育应看到学生的未完成性,给学生创造发展的环境和机会。特别是教师 对每一位学生的持久的希望,会给学生更强的发展动力。(四)、依法施教的理念。依法施教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系列的教育法规相继出台和实施,使我国的教育逐渐纳入了法制化轨道,使社会上每个人,家长和学校中的教师和管理人员都必须遵守法律规定,依法施教,(五)、自我教育的理念。自我教育是在教育者的启发和引导下,受教育者对自己的品德表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克制和自我改正,审视自我教育,其过程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设计、自我监督、自我反馈和自我发展的阶段, 些特点对学生进行教育? 答:①主体意识增强。教育要增强学生的主体性,无论在教育观念上还是教学方法上都倡导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这里的主体主要指三个方面: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②信息获取方式多样。现代社会媒体极度发达,学生每天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接触各种图书、报刊、广播、电视、光碟等,特别是网络的发展,让学生坐在家中挥舞小小的鼠标可以知晓天下事。③受多元文化冲击。信息化的发展给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呈现了全球花特征。我们教育者,应该吸取优秀的文化,对学生正确的诱导。④受同辈群体影响较大。在同辈群体中个体的地位和得到的评价对孩子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而且这也是他们形成新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基础,教育者应根据实际情况表彰优秀的。 1 .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该话出自 C A . 《 中庸 》B . 《 论语 》C .《 学记 》D .《说文解字 》 2 . 1632 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A )的诞生, 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学科。A .《 大教学 论 》3 .在教育学发展史上,第一本以心理学成果为基础来论述教育间题的教育学专著是德国赫尔巴特的(B )B .《 育学 》 4,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ABCE ) A .教育者 C .教育内容 E .教育手段B 受教育者 1 . “不愤不启,不徘不发”教育思想最早出自 论语。 2 .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是一定社会所提出的 教育要求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现有水平的差距。 3. 教育的本质就是 人的培养。 未来的学校教育将呈现以下的特点 (ABDE ) A .追求教育民主化的纵深发展B .追求教育的多样化 D .追求教育的国际化 E .追求教育的终身化。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于(B)1986年颁布。 3. 我国以法令的形式颁布并在全国推行的第一个学制是1904年公布的(B ),它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 B .癸卯学制 1. 学校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教育文化、微观组织文化。 2.1904年颁布的癸卯学制是我国以法令形式颁布并在全国推行的第一个学制,它标志封建传统教育的结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 3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 于1995年颁布。 4 . 《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i 规定:凡年满6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都应当人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5. 义务教育具有普遍性和强制性两个基本特征。 1 .夸美纽斯提出的影响至今的三个教学原则是ACD A .直观性原则B .前景教育原则C .巩固性原则D .循序渐进原则 2 .教育史上第一个特别重视体育的人是 B 洛克 3 .赫尔巴特把教学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ACDE A .清楚(明了)B 识记 C 联合D 系统E 方法 4 .杜威对教育性质判定的几个命题是 A 教育即生活 B 教育即模仿C 教育即生长D .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E .教育即训练 5 .赞可夫依据其一般发展理论提出了著名的教 学原则ABE A .高难度原则 C .掌握学科结构原则 B .高速度原则 D .发现学习原则 E .以理论知识为主导原则 6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BCE A .教育即生活 B . 社会即学校 C .生活即教育 D 学校即教育E .教学做合一 7 .晏阳初在实施乡村教育中概括出的“三大方式 是 A .文艺教育式 C .学校式 E .家庭式 B .社会式 D .生计教育式 1 . 1632 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问世,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的开始。 2 .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并在上提出以心理学为基础发展人的能力的方法的教育家是裴斯泰洛奇。 3 .赫尔巴特对教育理论的一个突出贡献是提出了教训的教育性原则,这条原则揭示了一个普遍的教育规律。 4. 强调在集体中通过集体进行教育的集体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是马卡连柯5.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著作有 《 我 的教育信条 》 与 《 民主主义与教育 》 等著作。 6. 布鲁纳认为对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必须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发现法。 7. 结构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有效教育方法是??? 8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一个现有的发展水平和一个可能的发展水平,两个发展水平之间的范围是“??????? ” 9 .终身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保罗朗格朗认为,终身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使人们为。。。做好准备。 10. 蔡元培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五育”指的是: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德教育和。。。。教育。 11 ,由实业、实利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发展来的中国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是????,他提出的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规范是??? 1 .从根本一上看贯穿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是AD A .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 B ,教育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C .教育与课程之间的矛盾 D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 E .教育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 2 .影响教育发展规模的因素主要有 AB A .人口数量 B . 生产力科技发展水平 C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D .社会文化 3 · 人口增长率会影响到以下哪些教育因素 (CDE ) A .教育目的 C .教育发展规模 E .教育质量 B .教育内容 D .教育结构 4 .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B )B 政治经济制度5 .受教育权利是受(B )制约的。B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6 .教育内容受如下哪些因素制约和影响(BD ) B 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D 社会文化本体 7 .教育产业作为其他非育人产业共通过需要的上位产业、前提产业,决定了其在社会大系统中具有ABC 的产业地位。A 基础性B 全局性C 先导性8.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多元的目标,其内容包括ABCDE A 教育观念现代化B 教育内容现代化 C .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 D 教育管理现代化E. 教师素质现代化 l. 典国“新学校”模式推行的教育方式是 A 教师中心B 儿童C 书本中心D 社会E 活动中心 2 .道尔顿学校模式要求教师的工作坚持三 A .平等 B .自由 C .合作 D .时间E .集体讲授 3 .教师专业结构的构成要素有 A .教师专业精神B .教师专业知识C 二教师职业道德 .D 教师专业能力E .教师专业态度 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教师职业发展的特点 A .教师职业职能的转变 B .教会学习是教师职业的新的工作方式 C .教师职业被认定为专业性职业 D .教师的终身教育得以实施 E .教师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 1 .我们对“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第一方面是指 职业,第二方面是指社会角色,第三方面是指教育者 2. 近代以来,教师之间实行分工制度。制度有两种:一是级任教师制;二是 科任教师制 3. 传统教育的三中心是指:教师中心、教材中心、 ??中心 4. 在道尔顿中学,学生的作业按月作出安排,它是师生之间一个月的,也是一份包工合同。 5. 传统的教师职业是传授知识,信息时代的教师职业是教人学会学习。 6. 美国的教师职业就业,首先需要持有效的教师许可证,还需要参加聘任考试,方能成为正式的教师。 7 .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 权威文献中提出“教师是专业性职业”。 1.联合国大会通过的 《 儿童权利公约 》 ,确立了青少年儿童的社会利主体地位,这一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是 ACDE A .无歧视刷 B .保护儿童原则 C .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D .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E .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原则 2. 下列哪些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少年儿童享有的合法权利 ACDE A .生存的权利 C .受尊重的权利 E .安全的权利 B .婚姻的权利 D .受教育的权利 3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身心发展方面彼此都 有各自典型的特征,这表现出学生的身心发展的(B )特点。 A .连续性 C .稳定性B 阶段性 D .可变性 1.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是处于 速度发展时期的人,是受教育的对象。 2.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 3.学生因性别差异而产生的成绩差的主要原因有生理因素、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的不足。 4.所谓学生,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身体和心理发展方面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和本质的特征。 5 .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下的教育实践,自然就是 以学生为本。 AtT0,,,b6. 已知二进制序列的“1”和“0”分别由波形及表示,“1”st,0st,,,,,,210else, N0与“0”等概出现。此信号在信道传输中受到功率谱密度为的加性白高斯噪声的干nt()2扰,接收端用下图所示的框图进行接收。图中低通滤波器的带宽是B,B足够大使得经st,,i 过滤波器时近似无失真。 低低rtstnt,,,,,,,,y(t)iy低,,,,低低低1,2低低低i, 低低 (1)若发送,请写出表示式,并求出抽样值的均值及方差,写出此时的条件styyyt(),,1 概率密度函数py ,,1 (2)若发送st,请写出表示式,并求出抽样值的均值及方差,写出此时的条yyyt(),,2 py件概率密度函数 ,,2 (3)画出py及py的图形; ,,,,12 (4)求最佳判决门限值; VT (5)推导出平均误比特率。 0,,tT,tnt解:(1)此时在时间范围内,,是白高斯噪声通过低通ytAt()(),,,,,,,b 2,t滤波器后的输出,显然是0均值的高斯平稳过程,其方差为。于是抽样值,,NBy,,02yA,,,,12NB0NB的均值是A,方差是,其条件概率密度函数是。 pye,,,01,,NB0 0,,tT,tnt(2)此时在时间范围内,,是白高斯噪声通过低通滤波器ytt()(),,,,,,b 2后输出的0均值高斯平稳过程,其方差为。因此,抽样值的均值是0,方差是,NB,y02y,12NB0NBpye,,其条件概率密度函数是。 ,,01,,NB0 ()3 12NB,0 py()py()21 t 0A/2A 是后验概率相等的分界点,即为方程的解。由于(4)最佳门限VPsyPsy||,,,,,12T pysPs|,,,,ii,所以是方程的解,由于“1”VPspyPspy,Psy|,,,,,,,,,,,1122Tipy,, 与“0”等概出现,所以是的解,即和的交点。由上图可Vpypy,pypy,,,,,,,,122T1A知。 V,T2 1(5) PPsPesPsPesPesPes,,,,,,||||,,,,,,,,,,,,b112212,,2 2,,,,AAAA121,,,, ,,PesPyVsPAP||erfcerfc,,,,,,,,,,,,,,,,,,T11,,,,,,,,22228NB2NB,,,,00,,,, 2,,AAA1,,,, ,,PesPyVsPP||erfc,,,,,,,,,,,,,,T22,,,,,,2228NB,,,,0,, 2,,1A ?,Perfc,,b,,28NB0,, N07. 下图中ststnt与等概出现,白高斯噪声的功率谱密度是。匹配滤波器的,,,,,,1w22 ,2冲激响应ht的能量已被归一化,即。 htdt,1,,,,,,, tT,b 低()低st1低低y(t)ys(t)低s(t)12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 n(t)w ss(t)(t)12 AA Tbtt00T/2T/2Tbbb -A-A (1)画出匹配滤波器的冲激响应; ht() st(2)求发条件下求抽样值y中信号分量的幅度及噪声分量的平均功率; ,,1 stpyy(3)求发条件下抽样值的均值、方差和概率密度函数; ,,,,22 (4)求平均误比特率。 ,,22222,由,得解:(1)htKsTtKst(),,,htdtKstdtKAT,,,1,,,,,,,,12bb2,,,,,, st,,12,因此,波形如下 K,ht,,,ATATbb ht() 1Tb t0T/2Tbb ,1Tb ,,s,,,22(2)抽样值y中的信号分量是,,,,,sThdsdATE,,,,,,,,,,,12bb,,,,,,ATbEEE,,此处是每个比特的能量。抽样值中的噪声分量的功率是b12 ,,,22NNNN220000HfdfHfdfhtdf。 ,,,,,,,,,,,,,,,,,,,,2222 ,,s,,,22(3)此时y中的信号分量是,,,,,,。sThdsdATE,,,,,,,,,,,21bb,,,,,,ATb N0yE,,,,st,噪声分量,是0均值高斯随机变量,其方差是。因此,在发送的,,b22 N20条件下,y是均值为、方差为的高斯随机变量,,,,EATbb22yE,,,b,1N0pye, ,,2,N0 st(4)类似地,我们也可以得到发送条件下y的概率密度函数为,,1 2yE,,,b,1N0pypyse,,|Vpypy,V,0,最佳门限是的解,即。 ,,,,,,,,2|212ysTT2,N0 1平均错误率 PPsPesPsPesPesPes,,,,,,||||,,,,,,,,,,,,b112212,,2 ,,,,EE11bb ,,PesPysPEPE|0|0erfcerfc,,,,,,,,,,,,,,,,,,,,,,11bb,,,,22NN00,,,, ,,E1b ,,,PesPysPEPEPE|0|0erfc,,,,,,,,,,,,,,,,,,,,,,,,22bbb,,2N0,, ,,E1b ?,Perfc,,b,,2N0,, 现代教育原理课后练习答案 第一章 教育概说 思考与练习 一、填空题1. 孟子2. 杜威 3. 《论语》4. 《大教学论》5. 田蒲武雄6. 普通教育学7.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8. 贝斯特 二、单项选择1.C 2.B 3.D 4.A 5.D 6.B 7.C 三、名词解释P7 P15 P19 P6 P15 P18 P8 P17 四、简答题1. 参见P212. 参见P243. 参见P27-P29 五、论述题参见:P21 第二章 教育的历史演讲(上)——教育制度 思考与练习 一、选择题1.A 2.A 3.B 4.B 二、名词解释P40 P48 P60 P51 三、简答题1. 参见P33~P342. 参见P383. 参见P52 四、辨析题参见P45~P46 五、论述参见P62~P64 第三章 教育的历史演进(下)——教育思想 一、单选题1.B 2.D 3.A 4.B 5.A 二、多选题1.ABCDE 2.BE 3.ABC 4.ACD 三、填空题1. 百科全书2. 自然人 心理3. 教学阶段4. 学科的基本结构 发现法 早期教育5. 发现 积累6. 五育并举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7. 课堂教学8. 面向现代化 四、简答题1. 参见P69~P70 2. 参见P86~P893. 参见P88~P89 4. 参见P105 五、论述题1. 参见P80~P82 P86~P892.参见P103 第四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思考与练习 一、单选题1.A 2.D 3.B 4.C 二、多选题1.CD 2.ABD 3.DE 4.ABC 三、填空题1. 自然性质 社会性质2.P130四点3. 数量 结构 地域分布(P113-114)4. 教育民主的发展全民教育 教育的终身化、构建学习社会(参见P147) 四、简答题1. 参见P115~P116 2. 参见P116~P1173. 参见P140~P141 五、论述题1.P125~P1272. 参见参见P144~151 第五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思考与练习 一、填空题1. 尊重个性 因材施教2.P108 二、辨析题1. 参见P176~P1792. 参见P179~P181 三P174~P1763. 、简答题参见1. 参P172~P173 见P163~P165 2. 参见P171 四、论述题1. 参见P176~P1822. 参见P182 第六章 教育目的 思考与练习 一、选择题1.C 2.A 3.B 4.B 5.A 二、名词解释P204 P216 P208 P210 三、简答题1.P209 P210 2.P203~P206 3.P198 四、辨析题参见P193~P194 第七章 教育内容 思考练习 一、填空题1.P229 2.P255 3.P263 二、名词解释P253 P255P264 P264 三、选择题1.ABC P229~P231 2.C P2543.ABCD P256 四、简答题1. 参见P259 2. 参见P257 3. 参见P233 五、论述题1. 参见P260 2. 参见P263 3. 参见P260~262 第八章 教育途径 思考与练习 一、选择题1.A 2.ABCD P280 3.B 二、名词解释P269 P269 P280 三、论述题1. 参见P272~P274 2. 参见P275~P2763. 参见P278 4. 参见P2825. 参见P284~P285 第九章 教育形态 思考与练习 一、填空题1.P293 2.P296 3.P301 二、简答题1. 参见P296~P297 2. 参见P299~PP300 3. 参见P302~P303 三、辨析题P305(参见) 四、论述题1. 参见P305~2.参见P303 第十章 教师 思考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1.B 2.B 3.A 4.B 5.B 二、名词解释P357 P345 P372 三、简答题1. 参见P322~P324 2. 参见P319~P320 3. 参见P3254. 参见P330 5. 参见P357 四、论述题1. 参见P334~P337 2. 参见P316~P324 3. 参见P345~P3464. 参见P328—结合教师角色特点谈 (P329) 5. 参见P370~ 第十一章 学生 思考与练习 一、填空题1. 自我认识 自我设计 自我监督 自我反馈 自我发展2.P401 二、名词解释P389 P399 三、选择题1.ABDE 2.ABCD 3.B 四、简答题P376~P3771. 参见P378 2. 参见P389~P399 3. 参见P401~P4123.五参见、P389~P400 论述题1. 参见P377~P3852.参见《现代教育原理》形考作业1答案 (第一----三章) 一、1. 教育的本质特性是什么?简答题 答:(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4)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2. 现代学制有哪些发展趋势? 答:(1)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 (2)重视早期教育。 (3)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龄延长。 (4)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 (5)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 (6)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二、 论述题 1. 试述终身教育思潮对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 答:学校教育必须积极地适应终身教育的挑战。 (1)终身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的理念。 (2)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目的和功能。 (3)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4)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阶段和教育的组织。 (答题注意事项:论述题一不能仅仅回答要点,必须要有“论”的内容,也就是要展开论述;论述题二不能仅仅回答理论问题,必须有结合实际的内容。) 2. 试述素质教育的特征和实质。 答:素质教育的内涵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特征包括:一是全体发展;二是全面发展;三是主动发展;四是和谐发展;五是充分的发展;六是可持续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其实质是一种导向思想——指导学校和教师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教学规律、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不良倾向,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即要把主要精力用在课堂教学上,通过教学改革,使学生在掌握大量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能力与个性,使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理想目标具备坚实的基础。其次,素质教育的实施还要落实到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如教学、教育实践或实习、课外活动等,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统一,这样才能完成全面素质教育的任务。(答题注意事项:论述题一不能仅仅回答要点,必须要有“论”的内容,也就是要展开论述;论述题二不能仅仅回答理论问题,必须有结合实际的内容。 三、实例分析题(或辩析题)1.有一种观点认为,学校当然是 “校长”说话才真正算数。请结合学校的权利和义务谈谈你的看法。 “学校当然是?校长?说话才真正算数”这个观点对不对,我们首先行分清“学校”和“校长”的关系,校长是学校的当然法人代表,但校长并不能够等同于学校,校长既然是学校的当然法人代表,那校长理当带领全校师生忠实地履行法律赋予学校的义务,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也即是说,校长只是上级行政机关或者全体师生委托实施法律赋予的权利义务的执行者,而不是说校长就是学校里的家长、校长依法行政的号令,那当然要算数了;校长的号令有违法乱纪国家的法律,任何师或生都有抵制或控告的权利。 2.荣获2003年全国“十杰教师”称号的朱兆林,曾教过一个叫赵宁的学生。这个有着“领袖”能力的男生,曾带着自已的足球队员偷偷翻过围网进场踢球;曾为了保护“小同学”和人打架留下青紫的伤痕。他各科成绩倒数,却有一个威武的绰号-----“将军”。“将军”十分喜爱军事,不论上什么课,赵宁都会借回答开始“军事话题讲演”。 一天,朱兆林刚进课堂,结合这个事例,你能谈谈自已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吗? 要点(1)朱教师之所以成功地将赵宁引务了正道并获得成功,根本原因是顺应了赵宁思想性格发展的特点。(2)正确地激发了赵宁自身潜能的内驱力。(3)科学地处理了自由发展与教育引导的关系。(4)充分地尊重了作为“人”的各方面需求,从页使其的到全面发展。 《现代教育原理》形考作业2答案 (第四 ----六章) 一、1. 教育现代化的内容有哪些?简答题 答:1、教育观念的现代化 23、教育内容的现代化 4、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 5、教育管理现代化2、教师素质现代化 . 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及其规律是什么? 答: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 (1)根据马克思关于事物发展的动因学说,事物的发展是由事物自身的矛盾所决定,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人的身心发展的内部矛盾是“本我”与“自我”的矛盾,即个体的需要与已有水平之间的矛盾;其外部矛盾是“自我”与“超我”的矛盾,即个体现有的发展水平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正是这对矛盾构成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因和外因,共同推动人的身心发展。 (1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2)规律: 3、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4、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人的身心发展还具有个别差异性 二、1. 如何理解教育优先发展是现代社会的普遍规律?论述题 答:所谓教育优先发展有两个内涵,其一是社会用于发展教育的投资要适当超越于现有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而超前投入;其二是教育发展要先于或优于社会上其他行业和部门而先行发展。因此教育优先发展又可称为教育超前发展或教育先行。 教育优先发展在当今世界成为各国政府的战略决策并加以推行,其理论根据就在于从教育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定位,即教育的三性——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出发。 (1)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一系列要素和机制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的,但从根本上是由一代代人主体地位的上升、素质的提高来实现的。人力资源在社会发展中有着决定作用,这种决定性和教育本体功能向社会功能的转变,为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确认提供了理论基础。单一科技和经济的进步并不能导致社会的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人的素质的提高是直接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也是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 一切先进的科技与文化、现实的生产力与非现实的生产力都是由人所创造的,教育产业是所有其他非育人产业共同需要的上位产业、前提产业,即基础性、全局性产业。由于人力资源在社会发展中有着决定作用,根据未来社会的需要,培养未来人,这就表现了教育对各行各业的先导作用。 (2)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呈现高速度的态势,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知识总量在激增,知识更新的周期在迅速递减,教育周期却不能因此而缩短。由于教育对国家和个人的重大作用,出现了教育时段向两端的延伸,这就决定了教育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未来人的超前性。 由此可见,教育优先发展已是现代社会的普遍规律。(答题注意事项:论述题一不能仅仅回答要点,必须要有“论”的内容,也就是要展开论述;论述题二不能仅仅回答理论问题,必须有结合实际的内容。2. 试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答:个人全面发展的涵义 (1)量的方面——智力和体力的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 (2)质的方面——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的、自由的发展 (3)度的方向——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发展 (答题注意事项:论述题一不能仅仅回答要点,必须要有“论”的内容,也就是要展开论述;论述题二不能仅仅回答理论问题,必须有结合实际的内容。) 三、1.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舒尔茨被认为是教育经济学的创始人。 实例分析题(或辩析题) 他说:“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源泉,其作用是远远超过被看作实际价值的建筑物、设施、库存物资等物力资本的。”在谈到人力资源时说:“有技能的人的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本收益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 舒尔茨根据其人力资本学说,对美国历年高等教育费的收益率进行了计算。结果是,美国1929年到1957年教育投资在增加国民收入中作出贡献的比率是33%。由此出发,请谈谈你对教育所担负的经济功能的看法。 要点:(1)从辩证唯物主义者的立场以及辩证法的观点看,人在生产过程中是到关重要的,因此对人的教育投入就是对将来经济增长的最好投入。(2)有人说:“教育是生产力”,这一点都过分,因为决定生产力高低的人的素质,即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生产力的高低。(3)教育投入与成效的周期是漫长的持续的。(4)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水平的高低,即人力资源水平的高低,完全控制着经济水平的高低。 2.有一种看法说:“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你认为这种看法正确吗?理由是什么? 要点:(1)不能否认,遗传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或者说对一个人的成功与否,起着重要作用。(2)但是,环境教育的作用都大大的胜过了遗传的作用。(3)正确地做法:尊重遗传的客观性,因材施教,发挥教育的主观能动性。 《现代教育原理》形考作业3答案 (第七----九章) 一、1.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是什么?简答题 答: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对策是: (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 (4)倡导建构的学习; (5)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 (6)促成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2.现代社会教育有哪些特点? 答:现代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开放性; (2)群众性; (3)多样性; (4)补偿性; (5)融合性; 二、论述题学习11.、试述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教育途径的重要作用。 试述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教育途径的重要作用。 答题要点:答:第一,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二,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 第三,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形成学生的服务意识。 (答题注意事项:论述题一不能仅仅回答要点,必须要有“论”的内容,也就是要展开论述;二不能仅仅回答理论问题,必须有结合实际的内容。2. 针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应该如何指导,组织学生 学习? 答: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主要是由传统的“被动学习”、“个体学习”、“接受性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教师的教学观念、方法也要随之相适应。 首先,要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学习活动前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作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指导学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帮助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 其次,提倡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但教师必须做好前期的组织工作,明确团队成员的各自任务、责任,在活动中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沟 通并对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在后期对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有效性的途径。 再次,倡导研究性学习。在教学中可以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让学生获得智力、能力的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构建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答题注意事项:论述题一不能仅仅回答要点,必须要有“论”的内容,也就是要展开论述;二不能仅仅回答理论问题,必须有结合实际的内容。 三、实例分析题(或辩析题)1. 北京史家胡同小学正在实施 “小博士”工程,要求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自愿完成一项“长作业”,少 “请根据上面的案例与传统学习方式进行比较,分析新课程改革可以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要点:(1)该案例是一则研究性学习的具体表现(2)对此传统的学习方式与研究性学习的优劣(3)结论:①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②直接面对社会、自然、知识、开阔视野、深入实际③培养学习的性趣④思想情操培养训练。2.“随着当代社会教育的蓬勃发展与非正规教育的广泛发展, 学校教育作为教育的主导形态最终会被社会教育所取代”。请你谈谈对这种观点的看法。 要点:(1)表明观点:不会。(2)阐释:①历史发展的规律②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比较,各有其职能、长短。③趋势:社会教育的重要性会突现,但三种力量的事例是努力的方向。 《现代教育原理》形考作业4答案 (第十----十一章) 一、简答题1、“教师教育 ”概念的含义和意义是什么? 答:教师教育是对教师培养和教师培训的统称,是师范教育与教师继续教育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统一组织的现代体制,是实现教师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历史要求。 现在的教师教育就是在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进行的连续性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体化的教育。2、 代学生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答:当代学生的主要特点有: (1)主体意识增强; (2)信息获得方式多样; (3)受多元文化冲击较大; (4)受同辈群体影响较大。 二、论述题 1.试述教师职业专业化必要性和可能性。 答题要点: 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必要性: (1)教师职业基本上属于脑力劳动,但它对教育理论的依赖性不强。; (2)教师职业向社会提供的服务具有公共性,但不具有鲜明的独特性; (3)教师职业有一定的入职和解职标准以及职业道德规范,但要求不高,控制不严。 因此,教师职业距离专业标准相差很远,有必要向专业化方向努力。 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可能性: (1)提高教师职业对教育理论的依赖性; (2)延长教师培养年限,实现教师的终身学习; (3)严格教师的入职和解职标准,提高教师的专业自主性; (4)厉行严格的教师职业规范。 (答题注意事项:论述题一不能仅仅回答要点,必须要有“论”的内容,也就是要展开论述;二不能仅仅回答理论问题,必须有结合实际的内容。 1. 试述一个教师应该具备的当代学生观。 答题要点: 教师应该具备的当代学生观有: (1)以人为本的理念; (2)尊重的教育理念; (3)重视学生发展性的教育理念; (4)依法施教的理念; (5)自我教育的理念。 (答题注意事项:论述题一不能仅仅回答要点,必须要有“论”的内容,也就是要展开论述;二不能仅仅回答理论问题,必须有结合实际的内容。 三、实例分析题(或辩析题)178.5%.据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 教师主张“教师为了教育孩子,应做孩子的知心人。2001年7月9日的调查:”但与此同时,50.2%的教师认为自已所在学校存在着教师体罚、讽刺、挖苦学生的现象,不同而已。 对以上调查结果你有什么感触,请用当代学生观的理念进行分析。 要点(1)摆出自己的观点:随着社会大环境的改善,人本思想、法制观点、认识水平、认同感。因此,对教育、对学校、对老师都有了新的要求和认识(仅供参考)(2)阐述依据(P389页)(3)对策。 2.“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多出一批人才”。请你谈谈对这种观念的看法。 要点:(1)这是一个对教育、对教育对象、对人才的认识问题、也即是说,不要以一种模式去看待学生,古语有:“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2)“人”的分析,人是全面的、多方的、丰富的、立体的。(3)社会需要的分析,社会是丰富的、多元的、各行各业都有需求。(4)结论:科学客观地评价学生,认识教育成果,人才就会辈出。 《现代教育原理》期末综合练习(第1、2、3章) 楚州电大 卢松 一、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把他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少选、多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12分,共16分) B C D.对普通教育学的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和专门研究时又分为:A. 教育原理)。 (A B. 教学论 C. 德育原理 D. 学校管理学 E. 教育心理学2 A.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教育即生活 B. 社会即学校 C. B C E 生活即教育)。 D. 学校即教育3A. .赞科夫提出一般发展的教学原则是: E. 教学做合一 以高难度进行教学 B. 以高速度进行教学(、A B E C. 掌握学科的)。 基本结构D. 4A. .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用发现法进行学习 E. 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 A B C E D. 教育者 B. 受教育者 C. 教育内容 ) 5A. .未来的学校教育将呈现以下的特点:教育方针 E. 教育手段 追求教育民主化的纵深发展 B. 追求教育的多样化A B D E( )。 C. 追求教育的标准化 D. 6追求教育的国际化 E. 追求教育的终身化 A. .夸美纽斯提出的影响至今的三个教学原则是:前景教育原则 B. 巩固性原则 C. 直观性原则( B C E D. 平行影)。 响原则E. 7A. .赫尔巴特把教学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循序渐进原则 8清楚(明了) ( A C D E)。 A. .晏阳初在实施乡村教育中概括出的B. 识记 C. 联合 D. 文艺教育式 B. 社会式 C. 学校式“ 三大方式系统 E. D. 生计教育式”是方法(B C E E. 家)。 庭式 二、填空题(每小题1.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1分,共9分) ___大教学论_______问世,__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的开始。2.教育的本质就是_______人的培养 3、_____1995。 年______年3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4、洛克在论述教育的内容时,。 第一次把教育的三大部分_德育、智育、体育5.朗格朗认为,_做了明确的区分。__终身教育_的基本任务是使人们为变化做好 准备。 6.卢梭在《_____爱弥尔_________》的开篇就提出了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明确把培养7____.布鲁纳认为对任何学科的教学,“自然人”作为教育的目的。 8.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基本结构_。 都必须使学生掌握该学科的儿童有一个现有的发展水平和一个可能的发展水平,两个发展水平之间的范围是“_最近发展区_____”。 三、概念辨析和名词解释(每小题12.教育流派与教育思潮3分,共9分) 3.义务教育 .素质教育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 12.教育者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在终身教育体系下,学校教育面临哪些挑战?.自然主义教育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 1、教育流派与教育思潮:教育流派是指具有系统的教育思想主张,以富有说服力的独到研究成果占据第一研究领域和研究优势,在学术界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教育理论流派;教育思潮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集中反映社会群体的教育意愿、教育要求和教育思想,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一种思想倾向或思想潮流。2、义务教育:是指由国家强制实行的,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 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障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有两个基本的特性:普遍性和强制性。3、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受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 1.教育者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题要点:(1)教育者是社会文化和价值取向的传播者;(2)教育者是科学知识和社会文明的传授者;(3)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对整个教育活动的展开起领导作用;(4)教育者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指导者;(5)教育者也是一个具有自我提高能力的学习者。 2.在终身教育体系下,学校教育面临哪些挑战?答题要点:(1)终身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的理念;(2)终身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的目的和功能;(3)终身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的内容和方法;(4)终身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的阶段和组织。总之,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必将极大地改变工业革命以来以学校为中心建立起来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关系,因此改变学校的专属性和封闭性也就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3.自然主义教育的基本观点是什么?.答题要点: (1)反对中世纪宗教教育或封建教育对儿童个性的压抑,主张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2)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需要的身心和谐发展的人;(3)学校应使儿童愉快地生活和学习,根据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征进行教育;(4)教育原则和方法应“模仿自然”,反对体罚。 五、1.如何了解教育的本质特性?答题思路: 论述题(每题16分,共32分) (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4)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2.联系实际,谈谈你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是如何处理素质与知识、能力的关系的.答题思路:(1)知识是形成人的整体素质方面的无以替代的基础,素质对知识特别是现代知识具有决定性的依赖关系;素质诉诸实践则表现为能力,离开能力,素质就无从表现、观察、确证和把握。(2)根据语词规定的逻辑关系,素质是属概念,知识和能力是种概念,知识和能力是构成一个人的素质的主要部分,因而这三者不是并列的关系。(3)如果把素质、知识和能力理解为并列关系,就会误认为课堂和学校传授的知识和能力不是素质,这是荒唐的。 (答题注意事项:论述题不能仅仅回答要点,必须要有“论”的内容,也就是要展开论述;论述题也不能仅仅回答理论问题,必须有结合实际的内容。不符合上述要求者,视具体情况扣分。答案不求一致,凡能自圆其说、有理有据者均可得分。) 六、实例分析(16分)六、案例分析(16分) 荣获2003年全国“十杰教师”称号的朱兆林,曾教过一个叫赵宁的学生结合这个事例,你能谈谈自己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吗? 答题思路:1.素质教育的内涵是: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受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推进素质教育,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中小学教学不能就理论讲理论,一定要和科学实践结合起来。赵文忠作为一名生物课教师,能够将自己的生物课教学和生产实际、科技发明结合起来,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他和他的学生们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3.推进素质教育,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或创造能力。 中小学生处于好奇心十分强烈、思维异常活跃的年龄,教师要注意培养和爱护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将其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而不能简单地轻视或打击。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发明思路,赵文忠总是“积极鼓励”,反对“消极否定”,这是符合教育规律的。 (答题注意事项:结合提供的实例进行分析;有明确的观点, 观点、材料要统一,语言要通畅;分析文字在 300字以上。) 《现代教育原理》(第四~八章)综合练习(1) 一、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把他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少选、多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1A. .从根本上看贯穿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2分,共16分) 基本规律是C. 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教育与课程之间的矛盾 D.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B. 教育与自然之间的矛盾(AD ) 。 盾E. 2教育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 A .影响教育发展规模的因素主要有(C .人口数量 B .生产力科技发展水平.AB )。 E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D .社会文化 3. .法律制度A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如下一些规律( ABDE )C .顺序性E .可塑性 B .阶段性 。 4.不均衡性D .主张从个人自身发展的需求出发, .个别差异性 根据人的本性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的A “个人本位论C .卢梭 B .帕克 ”的代表人物有(ABD )。 E .狄尔泰 D .罗杰斯 5.斯普朗格 .《教育—— 财富蕴藏其中》的核心思想是学会学习,它具体表现为(.ABCD )。 A C .学会认知 B .学会做事E .学会共同生活 D .学会生存 6.学会做人.我国学生要学会( ABD )的学习方式,才能适应课程改革所带来得变化。A. C. 合作学习 B. 自主学习 E. 创造性学习 D. 研究性学习 7A .综合实践活动的作用包括(接受性学习 .ACD C .增强学生实践能力E .丰富学生生活体验 )。 B .健全学生的体魄 8.增长学生的知识 D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A. ).教育途径主要有(。.ABD C. 教学 E. 课外活动训练与实践 B. 咨询与指导 D. 综合实践活动 二、 填空题 (每小题1分,共9分) 1.教育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关系中,其核心是要通过培养具有____现代素质_______的人来为社会现代化服务,以适应社会现代化的要求。 2___________.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_生物前提3.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发展的潜在可能性。有先天的遗传素质、 后天的环境与4.1995___年教育3月________18日,《___。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或答:教育法)_______》是我国第一次通过立法完整的规定国家的教育方针。5.1997年,日本文部省的《教育改革计划书》指出要 “努力实现国际化培养具有______国际视野_____的、在国际社会中能够积极生存的、能够为人类共同的知识技术财富____作出贡献6 _______的新一代。” __.教育内容是教育活动中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7.行为习惯_思想观点与社会要求和学校教育目标一致的休闲活动,____等的总和。 对学生的成长起着积极作用,它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_陶冶情操__________、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13分,共9分)2.教育优先发展 3.教育目标 .国家课程标准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 12. 3.. 简述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 现代教学主要承担有哪些任务? 五、1 论述题(每题16分,共32分)2.联系实际,谈谈面对未来社会教育应如何应对与改革。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 的? 现代教育原理(第四~八章)综合练习(1)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2分,共1.分,共教育优先发展:9分) 16分)三、名词解释(每小题两个内涵:其一是社会用于发展教育的投资要适当超越于现有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而超前投入;其二是教育发展要先于或优于社会上其他行业和部门而先行发展。2.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 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后所产生结果和所发生的积极变化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要求。 3.国家课程标准是对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四、简答题(每题1. 简述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6分,共18分).教育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 的反作用,其功能具体如下: (1) 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 (2) 教育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3) 教育是现实生产力产生的重要手段; (2.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4) 教育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础。 当个体已有水平与外部环境要求之间出现矛盾,使个体内部产生需要;当个体意识到这种需要并且客观条件允许时,需要转化为动机;在动机驱使下,个体制定目标,采取行动,最终满足需要,同时获得发展。这个过程循环往复,从而推动个体身心从低级向高级发展。3. 现代教学主要承担有哪些任务?.现代教学的任务: (1) 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 (2) 建构学生个性化的多元智力结构;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五、1.联系实际,谈谈面对未来社会教育应如何应对与改革。 论述题(每题16分,共32分) .面对未来社会,教育的应对措施及改革趋势是: 要点: (1)追求教育民主化,发展全民教育; (2)实行主体性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倡导学会关心,加强人文教育; (4)追求教育的终身化,构建学习化社会; (5)谋求教育的国际化,注重教育的本土化。 2.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 要点: (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 (4)倡导建构的学习; (5)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 (6)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六、实例分析(16分) 北京史家胡同小学正在实施“小博士”工程,根据上面的案例与传统学习方式进行比较,分析新课程改革可以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答题思路: 上面案例可以看出,新课程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1)首先是学习方式的改变。传统学习方式是老师教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而小博士工程中,学生要完成课题采用了包括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等学习方式,这些方式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以及学生主体性意识的提高等。 (2)研究性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了学习。通过探究获得了智力能力的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做课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选择课题、搜集资料、调查研究、资料分类整理、得出结论、研究成果汇报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社会交往活动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都能得到锻炼与提高。 (3)在课题研究中,有些同学采取小组合作方式,分工合作,可以培养学生协作精神、沟通技巧,带动、增加所有学生的参与性。 (4)在上面的学习方式中包含着自主学习方式。学生通过自定课题、自己制定课题完成的时间、自己安排研究进度、研究方 式等,最终提高了自己的元认知学习能力。 (5)上述课题都与社会现实生活有关,激发、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精神,改进学生的学习态度。 《现代教育原理》期末综合练习(第9、10、11章) 楚州电大 卢松 一、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把他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少选、多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16分) 1A. .当代社会存在的基本教育形态是:社会教育 B. 学校教育 C. 家庭教育(A B C D. )终身教育。 E. 高等教育 2A. .教师专业结构的构成要素有:教师专业能力 B. 教师专业知识(、 A B D C. 教师职业道德)。 D. 教师专业精神 E. 3A .下列答案中哪些属于家庭教育的特点(教师专业态度 4、全面性 B 、感染性 C 、权威性 D 、终身性B C D E )。 A .英国、教师中心“新学校 B 、儿童中心”模式推行的教育方式是( C 、书本中心 D B D E E 、针对性、社会中心) E 、活动中心 5D .道尔顿学校模式要求教师的工作坚持三项原则,即(A 6、平等)。 B C B 、自由 C 、合作 D A.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教师职业发展的特点是:、时间预算 E 、集体讲授教师职业职能的转变 B. 教会学习是教师职业的新的工作方(A B C D E )。 式 C. D. 教师职业被认定为专业性职业 E. 教师的终身教育得以实施 7.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教师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 ,确立了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这 一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是 (A C D E )。 A D 、无歧视原则 B 、保护儿童原则 C 8、、尊重儿童尊严原则下列哪些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少年儿童享有的合法权利 E 、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原则、儿童权益最佳原则 (A D 、受教育的权利A C E ) 、婚姻的权利 E 、安全的权利B 、结社的权利 C 、受尊重的权利 二、填空题(每小题1.我们对“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第一方面是指1分,共9分) __职业________,第二方面是指社会角色,第三方面是指____教育者2.国际______21世纪教育委员会用了这样一个形象说法:。 “走向生活的通行证,___基础教育 。 3____.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4.近代以来,教师之间实行分工制度。制度有两种:一是级任》这一权威文献中提出“教师是专业性职业《____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教师制;一是5.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是处于___科任教师制___________。 迅速发展____时期的人,是受教育的对象。 6、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___自主性___、能动性、7、所谓学生的年龄特征,_____创造性 _________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__身体 心理__发展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和本质的特征。8、学生因性别差异而产生的成绩差异的主要原因有生理因素、 传统观念的影响和 __学校教育的不足__。 三、概念辨析和名词解释(每小题1、狭义的社会教育,是指学校和家庭以外的社会文化机构以及3分,共9分) 有关的社会团体或组织,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教育。 2、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师范教育是指按照教师的规范、标准培养训练教师的教育,主要是指教师的职前教育;教师教育则是统合了教师的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两个概念的新概念。3、所谓 “教师职业专业化”是说:教师职业是专业性职业;要按照专业标准,使教师职业成为专业性职业;教师职业成为专业,需要一个过程。 四、简答题(每题1.三种教育力量整合的重要性有哪些.答题要点:6分,共18分) (1)三种教育力量的整合,有利于教育在时空上的相互衔接;(2)三种教育力量的整合,有利于整个教育方向上的高度一致;(3)三种教育力量的整合,有利于加强各种教育的互补作用 2.提高教师职业专业化的策略(或可能性)是什么?.答题要点:(1)提高教师职业对教育理论的依赖性;(2)延长教师培养年限,实现教师的终身学习;(3)严格教师的入职和解职标准,提高教师的专业自主性;3..当代学生的时代特点表现在那些方面?答题要点:(4)厉行严格的教师职业规范。(1)主 体意识增强;(2)信息获取方式多样;(3)受多元文化冲击较大;(4)受同辈群体影响较大。 五、11.请你结合自身的实际谈谈教师教育的发展轨迹和变化特 论述题(每题16分,共32分) 点。.答题思路:(1)职前教育由低向高不断提高学历层次,如中等师范教育已被高等师范教育所取代;(2)教师培养模式由封闭型向开放型发展,即综合大学培养教师已经成为潮流;(3)由“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化,教师培养的职前、职后一体化已经达成共识。2.结合实际,谈谈你是如何促进教师在业内获得发展的 (如果你是教师,则谈谈你是如何在业内获得发展的)? .答题思路:(1)所谓“教师职业专业化”是说:教师职业是专业性职业;要按照专业标准,使教师职业成为专业性职业;教师职业成为专业,需要一个过程。但目前教师职业离专业标准还相差很远,还处于“半专业”状态,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努力。(2)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师素质,这包括在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方面都得到提高,为此就必须提倡教师学习教育理论、进行业务进修,同时严格教师的入职和解职资格、厉行严格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3)就促进教师在业内获得发展来说,其影响因素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客观因素又包括“系统外因素”和“系统内因素”:前者是指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社会因素;后者是指学校内的因素(如果你是校长或教育行政人员,可以着重从教研活动、学校制度、教学条件等方面来谈此问题)。主观因素包括教职观、情感、教师知能和遭遇等(如果你是一名教师,可以着重从自己对教师职业的看法、自己如何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等方面来谈此问题)。 (答题注意事项:论述题不能仅仅回答要点,必须要有“论”的内容,也就是要展开论述;论述题也不能仅仅回答理论问题,必须有结合实际的内容。不符合上述要求者,视具体情况扣分。答案不求一致,凡能自圆其说、有理有据者均可得分。) 六、实例分析(16分)2003年全国“十杰教师”朱兆林结合上面的事例,请你谈谈对当代学生观的理解。 答题思路:1.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教育的发展, 人们的许多观念发生了变化,对学生的认识和理解也随之改变。其中,以人为本、尊重学生、视学生为发展中的人、依法施教、重视教师的自我教育已经深入人心。2.“以人为本 “的理念是指以人为基点、从人出发又向人复归的教育思想。教育首先要尊重人,尊重人的个体生命和个别需求,尊重人的精神世界,尊重人的个性和差异。赵宁虽然各科成绩倒数,但十分喜爱军事,这就是赵宁的个性。朱老师充分尊重赵宁的个性,并因势利导,这是他取得成功的奥妙所在。3.尊重学生,首先要做的是对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也就是对 所谓“差生”和成绩优异的学生平等对待。在一般老师眼中,赵宁也许要被视为“差生”,但朱老师不但不歧视他,反而发现了他身上的闪光之点,以此为突破口,并加以鼓励。这无疑是符合一个教师应该具备的当代学生观的。 4.为什么要尊重所谓的“差生”?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还不是成熟的个体,所以不能把一个学生暂时的状况看“死”。赵宁由“各科成绩倒数”到考入军事院校的过程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答题注意事项:结合提供的实例进行分析;有明确的观点,观点、材料要统一,语言要通畅;分析文字在300字以上。) 《现代教育原理》课程期中测验试题 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少选、多选、错选,该题均不能得分,共1.综合各家之言,一般认为,学校文化是一种(15分) .B 、D 、E )A 。、 亚文化 B 、教育文化 C 、精神文化 D 、管理文化 E 、微观组织文化 2A .人口质量是指人口的(、身体素质 B 、劳动能力 A C 、、D 职业素质)。 D 、科学文化素质 E 、生存能力 3A .杜威对教育性质判定的几个命题是(、生活即教育 B 、教育即生活 C 、教育即生长B 、C 、 E D 、学校即社)。 会 E 、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4.对普通教育学的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和专门研究时又分为( B 、C 、D )。 A 、教育心理学 B 、学校管理学 C 、教学论 D 、教育原理 E 、德育论 5A .、个别差异性人的身心发展有着自己的规律, B 、不均衡性 C 、创造性它具有顺序性、 D 、阶段性(A 、 B E 、、可塑D )。 性 二、填空题(每空1.基础教育阶段不同价值取向的教育目的观有个人本位论、1分,共10分) 社会本位论、文化本位论、生活本位论。 2.赫尔巴特把教学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清楚(明了)、联合、系统 、方法。 3.皮亚杰认为,个体主动地改变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包括“同化 ”和“顺应”两个互补的心理过程。 4.我国的教育方针通过立法第一次完整的规定是在1995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 5.1904 年公布的“癸卯学制”,是我国以法令的形式颁布并在全国推行的第一个学制。 三、概念辨析(每小题1.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5 分,共10分) .教育方针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确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总目标、总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一般认为,教育方针由三部分基本内容组成,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教育方针规定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即教育的目的、人才的质量和规格(1分)。 教育方针规定“为谁培养人”,即教育的性质和方向(1分)。 教育方针规定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总目标,它规定着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根本性问题,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2分)。 教育方针规定教育“怎样培养人”,即教育目的实现的根本途径和原则(2.培养目标与教学目标1分)。 培养目标是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和专业培养人的具体的质量规格(2分)。教学目标是极为具体的概念,微观到每个知识内容、每堂课的任务和规定的教程(2分),是培养目标的下位概念。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1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1.教育的本质特性是什么?5分,共 20分)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1分);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1分);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1分);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2分)。 2.学会学习的“四大支柱”指的是什么?学会学习思想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6年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提出的,由“四大支柱”组成(1分):学会认知(1分);学会做事( 1分);学会共同生活(1分);学会生存(1分)。 3.“两基”、“两全”指的是什么?“两基”、“两全”分别指的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1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1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2分)。 4.教育自身现代化的内容是什么?教育观念现代化(1分);教育内容现代化(1分);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1分);教育管理现代化(1分);教师素质现代化(1分)。 五、论述题(每小题1.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15分,共30分) 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如何结合十六大精神,理解教育优先发展思想的内涵与必要性? (1)内涵:教育优先发展有两个内涵,其一是社会用与发展教育的投资要时当超越于现有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而超前突入(3分);其二是由于发展要先于或优于社会其他行业部门而先 行发展(3分)。 (2)必要性: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分) ①教育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所在(2分); ②教育与人才是增强我国综合湿了和国际竞争的决定性因素(2分); ③教育与人才培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根本途径(2分); ④教育与人才培养是实践 “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体现(2分)。 2.如何理解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思想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法国,60年代后在世界范围传播开来(2分)。它主张把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注重教育的整体性和民主性(3分);主张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组织形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3分)。提出的背景:因为学习和生存成了在这个社会上生活的手段,在过去工业化或前工业化的时代,科技进步较慢,一种技术学会了可能一辈子都没问题,现在是旧技术还没掌握,新技术就出现了,所以它体现了后工业化的趋势,或者说他体现了学习性的必要要求(5分)。十六大报告特别提出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也就是活到老,学到老。终身教育是信息化社会的重要理念,体现了学习和生存的关系( 2分)。 六、实例分析题(15分)前不久,记者在×××小学见到一位教师给一名学生脖子上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数学23分,语文46分”。这个学生耷拉着脑袋,满眼泪花…… 你的感触是什么?请联系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分析这位教师的行为,并假设你是该校的校长,你将怎样对待这件事? 参考要点: 12.对这位教师的行为表示气愤!.教师的这种行为会给学生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1分) 教师之所以有这种行为,其原因:也许是学校追求高升学率,教师便“恨铁不成钢”,自认为是采用“激将法”,而实际上是采取了一种过激行为;素质教育在目前难以实施,主要是高考这根“指挥棒”仍在发挥强大作用,致使学校、教师围绕着应试教育大做文章,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予以忽视;可以设想,任何学生总有各自的优点与长处,但教师为了应试教育,而只将发展人的智力作为唯一评价指标。(7分) 3.假如我是校长,我将:教育教师待学生要公正、平等,要做到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相统一,尤其是那些需要帮助、关怀的落后生、差生;要求教师真心地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反对对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采用多种途径和方式,努力提高全体教师的素质;对应试教育予以适当“降温”,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改革现行教育评价方式,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努力促使学生学有所长,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学生个人能够实现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谐发展、充分发展与可持续发展。(7分) 一、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把他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少选、多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16分) 1A .从根本上看贯穿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是C .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教育与课程之间的矛盾D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 B .教育与自然之间的矛盾(AD)。 盾2 E .教育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 A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教育即生活 B .社会即教育 C (BCE ).生活即教育。 D .学校即教育3 E .教学做合一 A .赞可夫提出一般发展的教学原则是.以高难度进行教学 B .以高速度进行教学(ABE)。 C .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D 4.用发现法进行学习 E .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A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目的是.学会生存 B .培养完人 C .学会认知 BE ( )D .学会做事。 E .学会学习5A .教师的专业结构构成要素 D .教师专业能力 B ABD ( )。 6.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教师专业精神 E .教师专业知识.教师专业态度 C .教师职业道德 ,确立了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这一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是A (ACDE )。 D .无歧视原则 B .保护儿童原则 C .儿童权益最佳原则 7A .教育途径主要有.尊重儿童尊严原则.教学 B .咨询与指导(ABD) E .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原则 C .。训练与实践 D .综合实践活动 E .文化教育 8A .加纳德教授的多元智力学说所提出的多元智力是(ABC)。 B .存在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我观察智力.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关系智力、 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C .人际关系智力 D .合作交往智力 E .情感行为智力 二、填空题1.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每小题1分,共9分) 问世,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的开始。 23..洛克在论述教育的内容时,第一次把教育的三大部分德育、1995 年3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智育、体育 做了明确的区分。45..朗格朗认为, 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终身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使人们为变化做好准备。有什么样形态的.政治经济体制 , 便有什么样的教育。6.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比, 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7.规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或专业培养人的具体的质量规格是培养目标8.与社会要求和学校教育目标一致的休闲活动,(教育目标) 。 对学生的成长起着积极作用,它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个性得到充分发展。9.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这一 权威文献中提出“教师职业是专业性职业”。 三、名词解释1.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每小题3分,共9分) (1分)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1分) ,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分) 不能完整、准确表达,扣2.教育思想:泛指人们对教育现象的认识2分 (1分) ,是指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教育实践而形成的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认识、观点和看法3.我国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分) 。 (1分) ,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分)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分) 。 不能完整、准确表达,扣 2分 四、简答题1(每题6分,共18分) (1).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及其规律。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是由内因与外因构成的, 共同推动人的身心发展(2)(2分(3)顺序性(4)阶段性(1(1分) 分) (5)不均衡性2个别差异性。(1) 分(1) 分) (1).我国新课程与现行课程在课程结构上的根本区别。 (2)现行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缺乏整合新课程是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2并设置分) 综合课程(2分) (3)3,综合实践活动的作用与指定领域内容。新课程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2分) 作用: (1)(2)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1分(3)可以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可以形成学生服务的意识,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1分) ) (1分) 指定领域内容:(1)(2)研究性学习 (3)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1分) (4)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0(0.5(1.分5) 分) 分) 以上每题各要点回答不完整或不准确,酌情扣分。 五、论述题1.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认识。(每题16分,共32分) 要点: (1)(2)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3)变个体学习为合作学习(5变接受性学习为研究性学习(5分分) (6) 分) 评分标准:(1)能联系实际谈出自己对学生学习方式变革前后的认识, 酌情给分; (2)2.结合实际,不能联系实际谈自己的认识,只答要点,最多给谈谈你是如何促进教师在业内地位获得发展的6分。 (如果你是教师,则谈谈你是如何在业内地位获得发展的) 。 要点: 学校领导(1)尊重教师,公平、公正,教育教师尊重学生,密切与学生家 长关系(2)(6(3)激励并创造条件,使教师提高专业能力和业绩分) 关心、指导教师的目标追求(5分) (5分) 教师(1)(2)尊重校领导、学生、家长 (5分(3)努力提高专业能力和业绩 不同时期要有明确的发展目标(6分) (5) 分) 一、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把他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少选、多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12分,共16分) (ABDE ).对普通教育学的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和专门研究时又分为A. C. 数学论。 B. 学校管理学 E 教育心理学 D. 德育论 2.教育原理 A. .黄炎培提出的中国职业教育的方针是C. 职业化E. 劳动化 (.BD )。 B D .科学化.社会化 3A. .人的身心发展有着自己的规律,它具有顺序性职业道德教育规范化 (.ABE) 。B. 不均衡性 C. 个别差异性D 可塑性 E .创造性 4.阶段性A. .教育途径主要有 C 教学 B .咨询与指导(ABD ) . E 5.文化教育.训练与实践.我国学生要学会 D .综合实践活动 (ABD ) 的学习方式,才能适应课程改革所带来得变A. B 合作学习<1 c.="" .自主学习="" d="" 创造性学习="" e="" 6.接受性学习.研究性学习="" a.="">1> (ABD )。B 教师专业能力 C. .教师专业知识D 教师职业道德 E .教师专业精神 7.教师专业态度(BCDE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提出的教育四大支柱是 A. C. 学会学习。 E 学会做事 B D .学会认知.学会共同生活 8.学会生存 (A ..在对教育性质的制定上,杜威提出三个核心的命题,即ABD) 。B .教育即生活 C .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D .教育即训练 E .教育即生长 .教育即模仿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2..赫尔巴特对教育理论的一个突出贡献是提出了教育性原则,1995 年4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这条原则揭示了一个普通的教育规律。 3.卢梭在《爱弥儿》的开篇就提出了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明确把培养4. 要想在“自然人21世纪实现人、”作为教育的目的.自然、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就应在教育上确立学会关心的主题。5. 遗传因素(素质) 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物前提和 发展潜在的可能性。 6.1997年,日本文部省的《教育改革计划书》指出要“努力实现国际化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在国际社会巾能够积极生存的、能够为人类共同的知识技术财富做出贡献的新一代。” 7.综合实践活动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丰富生活体验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发挥着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8.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自主性 创造性、能 动性、9.学生个别差异而产:生的成绩差异的主要原因有生理因素、 。 传统观念的影响、学校教育的不足 。10 .教育内容是教育活动中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的总和。 三、概念分析题1(每小题5分,共(1).教育流振与教育思潮。10分) 教育流派与教育思潮都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体系和 教育主张,并拥有广泛的社会认同;(2)教育流派的思想主张主要是在教育理论界内流传、(2分) 争鸣和讨论、研究,其价值在于理论创新与突破;(1.5分) (3)教育思潮的教育主张或教育理论必须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其价值不仅在于思想上的创新和突破,更体现为有指导和改造教育现实的实践功效.(1.5分) 2(1).教育目标与教学目标.教育目标是规定不同类型、 不同层次的学校或专业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2.5分) (2)教学目标是更为具体的概念,微观到每个知识内容、每堂课的内容和规定的教程。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1e 分) 1(1).教育的经济功能.(2)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前提; (1.5(3)教育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1分.) 5分) (4)教育是现实生产力产生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知识创新的主要基础。(1.5(1.5分) (1).学会生存。学会生存是建立在学会认知、 分) 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基础之上的一种基本进程,是教育和学习的根本目标;(2)学会生存超越了单纯的道德、伦理意义上的“做人(3”分,而包括) 了适合个人和社会需要的相对全面而充分的发展,以形成自己的健全人格。3. (3分) (1)学生的时代特点表现在那些方面(2)主体意识增强;(3)信息获取方式多样;(1.? (15分.) 5分) (4)受多元文化冲击较大; 受同辈群体影响较大。(1(LS.分5) 分。)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对策是什么? 你是如何理解的, 要点: (1)(2)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3)重建新的课程结构,(2.5(2.5分) (4)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5)倡导建构的学习;(2分.) 5分) (6)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2.(25分.) 5分2.面对未来社会,试论教育应采取怎样的对策。促成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2) .5分) 要点:(1)(2)追求教育民主化,发屉全民教育; (3)实行主体性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分) (3(4)倡导学会关心,加强人文教育;(5)追求教育的终身化,构建学习化社会;(3分) 分) 谋求教育的国际化,注重教育的本土化。(3(3分) 分) 一、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 请选出并把它们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少选、多选、错选均无 分。每小题2分,共16分) 1A .夸美纽斯提出的影响至今的三个教学原则是C 直观性原则 B .前景教育顾则(ACD ). E 巩固性原则 D 循序渐进原则 2平行影响原则 A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C 教育即生活 B 社会即学校(BCE ). ? E 生活即教育 D .学校即教育 3.教学做合一 A .从根本上看贯穿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是(AD )。 C .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 B 教育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E 教育与课程之间的矛盾 D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 4.教育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对教育产生的制约和影响, 具体表现在A .教育目的(?BCD) D 等方面.。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C E .教学内容 D 教学方法、教学设备 5教学组织形式 A .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具有(BCDE )等规律. C 稳定性 B 顺序性 E 阶段性 D 不平衡性 ? 6个别差异性 A .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有(ABC ). C .教学E .咨询与指导 比综合实践活动 B .家庭教育 7A .教师专业结构的构成要素有社区教育 (ABD)C E :教师职业道德教师专业精神 B . 教师专业知识 8.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教师专业态度 D 教师专业能力 ) ,确立了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这一校 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是A C 无歧视原则 B .保护儿童原则(ACDE ). E 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原则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D 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1.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问世,标志着教育学成为,门学科 的开始。2 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 , 3.教育现代化首先要根据社会现代化的要求来确定培养具有—现代素质的人4. 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的目标. —生物前提—和发展的———— S .在e 教育潜在可能性——财富蕴藏其中——— " 提出的很多露要思想中,最校心的思想是教育应使受敦育 者6.——凡是可以对曼教育着产生影响的都可以作为教育内容,学会学习——? 但是攀校教育的内容重点矗谰 其7—一个人最早接受的教育是家庭教育,第一个教育者是父母,基础性 系统性—?——和指向性。 这说明家庭教育具有 先导性8.1966—特点.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这一 权威文献中提 出“教师是专业性职业?.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9分) 1.广义的教育:是自有人类以来就产生的牧育.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广泛地说,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 活动,不管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境的蚊零碎的,椰是教育. 2.教育思潮: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集中反映社会群体的教育意愿、教育要求OO 育S 想,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一种思想倾向或思想潮流. 3.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哲在接受教育后所 产生的结果和所发生的积极变化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 需要的人的要求。 四、筒答题 每题6分,共18分1 , 1(1).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2)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 .?(1 (3)重视早期教育,(4)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1分) 分) <1(5)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1分) 分)="">1(5)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1分)> 发展继续教育。2(1).我国摹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1分) 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t (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4)倡导建构的学习,(5)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1分)(6)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1分)>4)倡导建构的学习,(5)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1分)(6)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1分)> C3) 以人为本的理念;(4)重视学生发展性的教育理念,(2分) (2)尊重的教育理念;(1分) (S)依法施教的理念,(1分) 自我教育的理念.(1(1分分) ) 五、论述题C 每题16分,共32分) 1如何发挥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事-导作用? 答题要点, 人的身心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教育发挥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1分) ,它要受 以下多方因素的制约; (1)(2)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3)教育的自身状况,(2分) ?(2 分) (4)家庭环境的因素,社会发展状况。(2(2分分) ) 教育如果能得到以上各方面条件的积极配合,就能充分发挥出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 的独特作用,(1分) 结合实际:2.现代教学任务:(6分) 答题要点:(1)(2)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 ?(2(3)建构学生个性化的多元智力结构;分)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3分) 培养学生的态度和价值现的形成.(2分分) ) 第一章 一 概念:思想工作:是一定的阶级或群体帮助人们树立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思想,改变偏离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所进行的活动。 政治工作:是一定的阶级、政党、团体为实现自己的纲领和根本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如阶级斗争、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 思想政治工作:指政治工作中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实践活动,也就是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或者说是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 思想政治教育: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观念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 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其研究对象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应用性科学。 研究对象: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品德的形成、变化和发展。 主要特点:(1)阶级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在社会生活中,思想政治教育直接反映一定阶级或政治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学是站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的基础上的,具有相应的科学性。 (2)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和规律的理性认识,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体系;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学说又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它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并受到实践的检验校正,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完善。 (3)独立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独立性表现在,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对象具有整体统一性;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学具有本学科的系统理论(目的、原则、教育方法等)。综合性表现在,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和问题必须和多个变量进行综合考察;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学要借鉴多学科知识进行研究。 三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1) 个人与社会。个人是历史的具有社会性的个体;社会则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和运动发展的人类生活共同体。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每个人都不能离开社会而生存。社会也总是人的社会,由无数个个体所组成,离开了人,社会也就不复存在。个人与社会这一对范畴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2)思想与行为。思想是指制约人的行为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行为是指思想支配下所产生的言论、活动等外在表现。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支配和改变行为。行为表现思想,又通过其效果检验思想。对思想和行为范畴的科学把握,有助于揭示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3)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教育者是主体,处于主导地位;受教育者则是教育的对象,是客体。两者的界限又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自我教育的主体。教育主体与客体这对范畴,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原则。 (4)内化与外化。内化是指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规范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意识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外化是指将个体品德意识转化为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的过程。内化是外化的基础和前提,外化是内化的外显和表现。内化中有外化,外化中也有内化,内化 过程中会有相应的行为表现,而行为表现又会强化内化。内化与外化是揭示人的思想、行为变化发展过程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变化发展的重要范畴。 (5)教育与管理。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影响的实践活动,主要靠说服教育,启发人们的自觉性。管理是组织运用经济、行政、纪律、法规等手段规范人们的行为,以维护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的实践活动,它主要靠规范约束,带有强制性。两者相互渗透,互为基础,互相促进,相辅相成。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管理,科学的规范的管理可以起到理顺关系、化解矛盾、促进社会活动有序进行的作用,这在客观上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人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有效的管理是思想政治教育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管理也离不开教育。只有在科学地促进管理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人们对法规、制度、纪律等管理手段产生认同感,自觉遵守它们,管理的作用才能得以实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向高水平发展的迫切需要。 四 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建设的主要经验有哪些, (1)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与博采众长相结合。 (2)坚持思想解放和学术民主的原则。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 (4)紧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进行理论研究。 (5)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队伍的建设。 五 在新时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有什么意义, (1)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2)有利于进一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 (3)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与学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怎样贯彻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原则, 答:第一,必须完整、准确的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由实践反复证明了真理所构成的科学体系)只有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才能真正领会精神实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人们用科学的太对对待马克思主义。反对任何对马克思主义的割裂、肢解、歪曲、断章取义、望文生义、以偏概全、庸俗化以及实用主义的态度。 第二,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勇敢的应对种种挑战和攻击,旗帜鲜明的捍卫马克思主义。科学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批判国际国内出现的诸如“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破产论”“社会主义失败论”“意识形态终结论”等等。 第三,必须坚定不移的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解决中国重大的实际问题,把中国特色事业不断向前推进,做到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第四,必须不断丰富、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辩证统一的。坚持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好必备条件。理论创新要做到两个“坚定不移,不能含糊。”一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二是要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的思想路线,坚持勇敢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包含:一方面,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用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另一方面。要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特别是用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 的学科建设。 ) 二、联系学科建设实际思考怎样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化思想政治研究, 答:1、关于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此理论丛整体上规定了思政教育的地位、目的、作用、任务及其效果的衡量标准。思政教育是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服务的。产阶级政党要通过思政教育来提高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是唯物史观最根本的原理,科学的回答了社会历史的基本问题,揭示了唯物史观的实质。这一原理说明思政教育作为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机内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又具有反作用。我们据此正确认识思政教育的本质和地位作用,自觉服从于经济基础进步的要求,防止和克服思政教育“无用论”或“万能论”的错误倾向。 3、关于政治与经济辩证关系的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要坚持政治与经济的统一,既要反对“空头政治家”,又要反对“迷失方向的经济家和技术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要牢记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4、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它是我国确定思政教育方针、原则、方法的直接理论依据。思政教育的任何方针原则和方法,只有符合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要求才是正确和有效的,反之。 要正确认识、努力化解各种社会利益矛盾,减少不利和谐的因素,增加和谐因素。同时,人民内部矛盾有时又和敌我矛盾交织在一起,这就更要深刻体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努力提高政策和策略水平,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形成化解社会利益矛盾的长效机制。 5、关于人的本质学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主义人学中最主要的原理,只有正确的把握它才能懂得从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人出发去正确分析、认识各种社会历史现象,而不是陷入抽象的人性论的迷雾中。人,是思政教育的对象,那么,对人本质的不同认识,必然导致对思政教育相关问题的不同结论。因此,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学说为指导,才能科学的分析对象的思想特点,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6、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它是我们确定教育方针、目的和任务、目标的重要理论依据。把人的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看做是不断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提出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只要我们全面贯彻这一教育方针,就一定能培养一代又一代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7、关于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理论:它是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确立思政教育的 地位作用方针原则任务内容的直接理论依据。因此无产阶级先锋队必须坚持 从经济斗争范围之外给工人群众灌输政治意识,从工人同厂主斗争之外灌输阶级意识,使本阶级成员接受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自觉地为实现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而奋斗。我们要坚决反对自发论,坚持灌输的原则,改进灌输的方法,大力弘扬主旋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自觉成分的作用,开创思政教育的新局面。 8、关于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群众观点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群众路线是共产党人一切工作的根本工作路线,必须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对党员和干部必须加强这方面教育。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也必须坚决贯彻群众路线,必须深入群众实践,和群众打成一片,向群众学习。 9、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一方面有利于文明深刻认识思政教育地位作用、方法原则、目的任务的理论依据。另一方面思政教育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导内容和重要保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10、关于执政党的建设理论:搞好经济、政治、文化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都在党,搞好执政党的建设便成为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证。思政教育工作要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同时,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最重要的内容认真抓好。 三、在思想政治及其学科建设中怎样借鉴学习型组织理论与技术, 答: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工业社会中习惯于先分割后组合的思维方式虽然是很必要的,但是久而久之,分割和孤立的思维习惯往往影响到深入观察各组成要素间的整体互动关系,使人们忽略了缓慢的渐变问题,而在现代社会“动态性复杂”问题面前舍本逐末,避重就轻,是问题越积越多,知道爆发“重大事件”是采取对付它。 一个组织,应成为学习型组织,是其中的人们得以不断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维方式,持续学习,共同学习,提升组织整体运作的“群体智力”全力实现共同的愿望和目标。 思政教育应责无旁贷的推进学习型组织理论,推进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为此,就要首先把思政教育部门、机构、队伍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 第三章 一、为什么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真正优势, 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战胜强大的敌人取得胜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克服困难排除障碍不断发展,取得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除了党的坚强领导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外,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始终不渝地对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党建工作和群众工作的一大特色,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在现阶段更不能松懈。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和谐社会时期,我们都必须牢牢把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传家宝,继承和发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以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1)没有思想政治教育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的工人运动就难以发展;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人结合,就不会产生中国共产党。在我们这样一个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里,能够把党建设一个坚强的 富有战斗力的 政治集团,就在于党特别重视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向党员及群众传播马克思列宁主 义,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经常注意从无产阶级的思想来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并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团结全党和全国人民完成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 (2)土地革命时期,党首先在红军中建立了政治制度,坚持用无产阶级革命思想教育部队,启发官兵的革命觉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创建了革命根据地,成功的检查了武装革命斗争。在抗日战争时期,党通过多种形式展开思想政治教育,保证了党及其所领导的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独立性和抗日战争的顺利进行。解放战争中,思想政治教育在提高干部战士的思想觉悟)动员官大群众参加革命战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为推翻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又有了新发展。通过理论教育)学习英雄模范人物和群体等多种形式的思想真政治教育人名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普遍提高,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想得到提高,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得到从分发挥,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中央进一步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办法了多个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的文件,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向高水平发。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调动人们参加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等方面,都发挥了重大作用。 由此可见,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战胜强大的敌人取得胜利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克服困难排除障碍不断发展,取得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除了党的坚强领导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外,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所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真正优势。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性功能表现在哪方面,联系实际说明其中一种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性功能表现在个体生存功能、个体发展功能、个体享用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生存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人类个体遵循客观规律、服从生存原则以便更好的生存状态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 首先:人和动物的生存一样,都有一定的生理构成,为了活着,为了生存下去,就必须满足基于这种生理需要的各种欲望。其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告诉我们,人既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人的物质需要固然十分重要,但人又具有追求精神生活从事的欲望,这是人的社会性的鲜明特征。最后:人的生理需要满足方式,不是自发形成的,它需要通过教育才能取得。1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人的物质生活的顺利进行。2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对塑造人的品德、促进人的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 具体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品德的塑造和人的发展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引导政治方向。2:约束规范行为。3:激发精神动力。4:塑造个体人格。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能使每个个体实现其某种需要和愿望(主要是精神方面),并从中体验满足、快乐和幸福,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享用。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提高人们思想政治觉悟,发展和完善受教育者得到 的品德。 三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功能表现在哪方面,联系实际说明其中一种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素质的受教育者以推动政治发展的作用。计提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传导主导意识形态,调节社会精神生产。第二:传播主导政治意识,引导人们的政治行为,再生产社会的政治关系。第三:沟通社会信息,确保社会的有机联系,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和发展。一方面:宣传社会意识形态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促使人们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简述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 1、 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服务,其目的必须是反映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要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来确定。) 2、 教育对象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及思想实际。(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直接作用于人,在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时,要考虑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的实际,这一点尤其重要。教育对象的思想层次不同,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层次性,应是多层次的。 上面,这两个依据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二、 为什么将培养“四有”新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的确立依据:1培育“四有”新人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人类社会从低级走向高级不断发展进步,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发展的新的文明阶段,它要求其社会成员的素质达到较高水平,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培养“四有”新人,既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需要,又为社会发展到更高文明创造了条件,能够满足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需要.2培育“四有”新人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 简述“四有”新人 完成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 坚持抓好**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教育。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这个价值体系的第一要义。 2、 突出主旋律教育。要引导人们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付诸行动,积极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1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2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集体主义精神的大发扬。3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它初步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把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综上所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坚持主旋律,就是抓住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就能协调人们的行动,使人们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 3、 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精华”。如:“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品德;“推己及人”、“厚德载物”的持生规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勤勉风格;“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社会理想等,有助于人们形成崇高的理想及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4、 努力消除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实践证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更快更好的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有利于推动人们的观念更新,增强人们的自主意识、平等意识、开放意识,市场经济具有双重效应,有积极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负面影响:某些领域道德失范现象严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败坏党风、社会风气,破坏正常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减小负面影响,从思想政治教育讲1要对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有清醒的认识并保持警惕。2要继续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和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教育。 第五章 一 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它有哪些主要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特点:(1)广泛性。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动态性体系,它是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环境因素相互联系构成的立体、多维的系统。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人的思想品德的影响性质具有多重性,影响方式具有多样性。 (2)动态性。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内部各个要素始终处于运动中。其次,人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变化。 (3)特定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总是在一个具体的环境里进行的,人也总是生活在一个具体的环境里的,其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更多的受到这一具体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对于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或具体的教育对象来讲,环境总是特定的,即总是面对一定的家庭环境、社区环境、学习环境、工作环境等。特定性反映了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教育对象的直接制约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特征。 (4)可创性。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强化或者减弱环境的某些影响。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营造小环境。 二 联系实际谈谈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宏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经济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经济环境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生活条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以共产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经济基础,对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及其深远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呈现以公有制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等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这一格局特别是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这一情况也会对人们的思想产生影响。由经济制度决定的经济生活条件尤其是个人的经济生活条件,对人们的思想品德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人们的思想和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一方面,从总体上促使人们的思想品德水平不断提高,也为思想政治教 育奠定了更坚实的物质基础,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手段和载体,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不断现代化。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在客观上改变着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在客观上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动力。然而,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错综复杂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者对此一定要有充分认识,努力提高在复杂而变动不居的经济环境下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 (2)政治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政治环境包括社会政治制度与现实的政治状况。社会政治制度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的核心,是体现人们之间思想关系的物质手段,是阶级利益的集中表现。政治制度的核心是社会各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也就是由谁当家作主。政治制度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有着根本的影响和制约,决定着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权。只有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实现政治生活的有序化,才能为人们思想品德的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条件。 (3)文化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特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以物质为基础,随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又反作用于社会物质生产。人的思想毫无例外都受到一定文化的深刻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也必定是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进行的。文化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通过以下特征表现出来的:第一,属人性。属人性是文化环境的根本特征。其一,人是文化的主体。其二,文化环境在本质上是指向人、塑造人的。第二,社会性。第三,创造性。第四,时代性。第五,复杂性。 (4)大众传播媒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大众传播媒介是指多种形式的大众传播手段,分为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大众传播媒介环境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导向性等特征。第一,大众传播媒介形式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第二,大众传播媒介所传播的信息,会形成一种舆论环境。 (二)、微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家庭环境的影响。这主要是指家长的思想素质和行为规范对家庭成员尤其是对子女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的影响氛围。这种影响的特点:第一,家庭影响具有普遍性和长久性。第二,家庭影响具有渗透性;第三,家庭影响和教育具有针对性;第四,家庭影响的主体具有血缘伦理的亲和性和权威性。 2学校环境的影响。学校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受教育者传授文化知识、劳动技能、价值观念、政治观点、社会规范,以培养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公民的机构,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这种影响的特点:第一,全面性;第二,阶级性;第三,渗透性;第四,导向性。 3社会组织(工作)环境的影响。社会组织是指为执行某种社会职能、追求特定工作目标而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的特点:(1)计划性 (2)权威性 (3)持久性 (4)全面性 社会组织环境对其成员的思想品德发展的影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社会组织效益;第二,社会组织风气;第三,组织领导的形象;第四,组织内的人际关系。 4社区环境的影响。社区是指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并且在生活上相互关联的人群的生活共同体。影响社区成员的思想品德的因素:第一,社区生活秩序和经济发展程度;第二,社区风气;第三,道德规范;第四,人际交往。 5同辈群体环境的影响。同辈群体是指由家庭环境背景、年龄、爱好、特点等方面 比较接近而形成的关系比较密切的群体。同辈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和人的 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具有以下特点:(1)自由性 (2)渗透性 (3)独特性 三 如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答:所谓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充分利用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并将环境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使环境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手段,充分发挥其促进人的发展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经济环境。良好的经济环境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条件。首先,要加快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从宏观上优化经济环境的根本举措。其次,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良好的经济秩序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备条件,也是思教有序进行的前提。再次,要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理顺分配关系,在全社会建立和谐的利益关系。另外,需要指出,优化经济环境主要要依靠社会宏观管理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但思教本身对此也是负有责任。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宣传科学发展观,提高大家对科学发展观本质和内涵的认识,从而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提高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使其更好地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可以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通过提高群众的法制意识和道德观念,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的建立;通过帮助人们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通过协调具体的利益矛盾,可促进和谐的利益关系的形成等。思教者一定不能坐等良好的经济环境的出现,而要以自己努力的工作投入到优化经济环境的活动中去,以推动思教经济环境的优化。 2.优化政治环境。政治环境对人们的思想品德和思教的影响最直接、最突出,优化政治环境,从根本上说,就是要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以下几方面:(1)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要坚持和完善基层自治制度。?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3)推进机构改革。要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精简机构,提高效能,建设一个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4)加强反腐倡廉和干部道德建设。?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关心群众利益。?推进改革发展,满足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要解决群众生活生产中突出的问题和困难。(5)维护安定团结。 3.优化文化环境。文化环境对人们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优化思教的环境,首先也是最根本的是要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使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持续发挥全面提高公民的综合素质的作用。其次,要促进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再次,要努力建设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乡镇文化、社区文化、军营文化、家庭文化,优化亚文化环境。最后,要抓好文化市场的建设和管理。 4.优化社会舆论环境。舆论环境对思教的影响发挥着强化或者削弱的作用,是思教的一种“场”和“势”。有以下几方面:(1)党和政府要有效的控制电视、广播、电影、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体,弘扬主旋律,加强正面宣传、正面报道、正面教育。(2)要敢于通过媒体剖析现实,澄清是非,开展道德评价,实行舆论监督。(3) 采取有效的措施净化网络环境。(4)加强媒体的自律。 第六章 一 解释下列名词: (1)思想品德:思想品德是一个多要素的综合系统,是人们在一定思想的指导下,在品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 (2)思想品德结构:思想品德结构是指人的思想品德的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它是一个以世界观为核心,由心理、思想和行为三个子系统及其多种要素按一定的方式联结起来,具有稳定倾向性的多维立体结构。 (3)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二 简述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1)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主客体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产物。外部环境因素对主体能否产生影响,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关键不在环境因素本身,而在于接受者本身的主体因素,在于主体对客体因素的选择、消化、吸收状况,在于主体因素与客体因素之间的平衡和协调。只有在主客体因素都与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相一致、相协调的条件下,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才能顺利地内化为人的意识,人们才能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换言之,人的思想品德是主体因素与客体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协调辩证统一过程的产物。客观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只有通过社会实践与主体相联系,才有可能达到主客体的相互协调与平衡,使主体产生一定的思想品德认识。而主体的思想品德认识,只有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转化为思想品德行为及行为习惯,才是有意义的,才可以看做事某一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完结。然后,在社会实践中通过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的反馈,又开始新一轮的主客体因素之间的矛盾运动,从而获得更高水平的思想品德认识,转化为更高水平的思想品德行为,如此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可见,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主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协调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 (2)人的思想品德是主体内在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结果。一是主体内在的知、情、意、信、行诸要素在发展方向上由不一致到一致,在发展水平上由不平衡到平衡的矛盾运动。教育者的重要责任,就是要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受教育者正确认识这种矛盾,并调动其自我教育的积极性,积极展开思想斗争,促使其内在心理要素逐步在发展方向上达到一致,在发展水平上达到平衡,从而促使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并不断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二是指主体当前对一 定社会要求的反映同原有的思想品德状况之间的矛盾运动。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引导受教育者开展积极的思想矛盾斗争,使社会要求在其矛盾运动中占主导地位,以使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由此可见,人的思想品德是主体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产物。 三 试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征 (1)明确的计划性和鲜明的正面性 一般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影响,往往是自然、无序、多向度的,很难加以有效控制。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影响过程,具 有可控性和针对性。所谓正面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总是选择积极地价值内容和有利于受教育者发展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的正面性是区别一般环境影响和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一个重要标志。 (2)突出的复杂性和广泛的社会性 影响过程、影响结果都具有复杂性。复杂性的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影响因素、 另一个表现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多端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社会性特征在我国也表现得极为突出。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具有广泛性;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也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3)积极的引导性和明显的长期性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注重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应充分注意实现教育对象主体的思想、道德建构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思想、道德价值引导的统一。引导性特征要求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考虑到受教育者的整体思想品德发展水平,既不提出超越教育对象发展实际的教育要求,也不做其发展的尾巴;而是确定适宜的发展目标,引导受教育者的思想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所要求的方向发展。人的思想品德在长期的生活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由于人的思想是非常复杂并且不断变化的,有时会出现反复。持久性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渐进性。 四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 基本矛盾: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表现:(1)教育者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第一,教育者由于自身思想水平、认识能力、思维方式与实践经验等因素不能完全完整地把握社会要求,甚至曲解社会要求。第二,教育者内心并不真正认同教育要求,仅仅是出于职业要求而例行公事地开展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导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规范。 (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成因复杂,表现形式多样。第一,人格因素引发的矛盾;第二,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引起的矛盾。 (3)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用户受教育者本人思想行为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为:第一,社会要求与受教育者的发展需求之间的不一致;第二,社会要求与个人经验之间的矛盾;第三,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完成这些要求的实际可能性之间的不一致。 (4)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 (5)受教育者内在精神世界发展的需要与满足需要的方式(条件)之间的矛盾。 五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 (1)教育要求与收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的规律。其基本主导性。教育者设计并控制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组织和引领对象参加教育活动,使教育对象逐步形成特定社会和阶级所要求的思想品德。 3 客体性(对象性):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受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和环境的制约。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者及其教育活动被客体所审视。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者是自检、(2)传授思想政治知识和品德规范 (3)促进教育对象主体能动性的发挥。首先,教育者要努力培养教育对象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其自我学习、自我修养、自我教育的能力。其次,教育者应当为教育对象创造一个相对自由的价值空间和心理氛围,宽容地看待教育 对象的价值探索,以便受教育者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创造良好的氛围。 (4)引导教育对象思想品德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 2 管理职能。它是指教育者按照特定的教育目的,依据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状况和身心发展规律,运用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各种管理手段对教育对象所进行的教育和人格塑造的职能。管理职能主要表现为:第一,确定目标和计划。 第二,进行制度管理。 第三,协调教育活动的各种因素。调控职能主要表现在:一是协调单位内部各种教育力量和要素的关系,以便达到各种教育力量和因素的一致或统一;二是协调单位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减少家庭教育的自发性和盲目性,使其与单位教育在方向上保持一致;三是协调单位教育与社会各种 教育力量以及各种社会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对受教育者产生同向影响;四是协调个体之间的关系,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 基本素质: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就是教育者履行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思想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 1 政治素质:是教育者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必需的政治条件和政治品质,是教育者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品德、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的综合表现。政治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核心,对教育者的其他素质起着支配、决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坚定地共产主义信念。第二,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第三,较高的政治水平。包括政治上明辨是非的能力、政治敏感程度以及善于从实际出发,运用客观规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第四,较高的政策水平。它是指认识、理解、掌握和运用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水平。 2 道德素质。表现为:(1)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热爱和尊重教育对象。 (3)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 (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5)清正廉洁,艰苦奋斗。 3 思想素质。包括:第一,思想观念。它是客观现实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随着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的变化而变化;第二,思维方式;第三,思想作风素质。 4 知识素质。一是比较系统的马克思理论知识。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知识。三是根据工作对象和所处环境的需要应掌握的有关知识。四是其他相关知识。 5 能力素质。包括:观察能力,分析研究能力,表达能力,组织指导能力,创新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和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6 生理心理素质。具有高度建树意识、面向新世纪矢志长远发展的优秀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砥砺出能够与承受的重任相称的强健的生理和心理素质。 二 如何认识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对象是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作用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者施教育影响的对象,也就是受教育者。 教育对象的特征: 1 广泛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范围很宽,很广,具有全民性,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也必须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2 层次性。现实生活中的人,成长的环境和经历千差万别,具有不同的社会属性和时间、空间属性以及思想特点,因而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 3 可塑性。它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是可以经由环境的影响和教育 者的作用加以塑造的,即经过教育,可使教育对象的思想行为发生符合社会要求的变化 4 主体性。主要表现:(1)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具有能动性。 (2)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具有自主性。 (3)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具有创造性。 三 为什么说青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 青年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这主要是由青年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作用以及青年的生理心理特点所决定的。1 青年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作用:首先,青年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其次,青年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和民主的希望。2 青年的生理、 心理特征。(1)青年的生理特点。青年时期是人的生理发育的旺盛时期,新陈代谢能力强,同化过程高于异化过程。(2)青年的心理特点:个性发展特征、智力发展特征、情感活动的发展特征、性心理的发展特征。 四 简述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 联系:1 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相互规定和相互依存。双方都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失去任何一方,另一方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和意义。 2 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变化不居、相互转化。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在两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会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即思想政治教育者客体化;或者思想政治教育者对象会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即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主体化。 区别:1 角色不同。思想政治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额要求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施加可控性影响,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发动者、组织者,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调控和驾驭,居于主导地位,扮演教育者的角色;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施加可控性教育影响的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所要塑造的道德人格的载体,尽管其具有主观能动性,但扮演的仍是受教育者的角色。 2 任务侧重点和活动方式不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就活动,促使教育对象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这一任务决定思想政治教育者所从事的活动具有全局性、控制性和协调性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任务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指导下,通过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高自身知、情、意、信、行的水平,进而完善自己的思想品德。 3 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同。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不具有主导性,但教育对象是有思想、有感情的能动主体,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一是参与作用;二是制约作用;三是反馈、检验作用。 五 如何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 1 平等。平等,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关系的本质特征,也是处理两者关系的基本准则。 2 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理解是一种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但要注意:一要饱含感情;二是要重视教育对象的差异性。 3 共享。共享是两者关系的核心一 确定思想政治教育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法制观、道德观教育包括哪些内容, 世界观教育:人们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和根本的观点,是人们对世界本质、人和 周围世界的关系、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生存价值等一系列观点的总和。包括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一是唯物主义教育。 1 政治观:人们对国家的政治关系、政治活动的根本观点。包括:基本国情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形势政策教育。 基本国情教育对于团结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有重要意义。第一:进行基本国情教育有助于广大人民群众更好的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第二:进行基本国情教育有助于广大人民群众更好的参与现代化事业。第三:进行基本国情教育有助于人们认清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认清我们的生存环境,树立振兴中华的责任感。第四:进行基本国情教育有助于人们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合理安排个人的工作和生活。 2 党的基本路线教育:1深入进行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教育2深入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深入进行坚持改革开放的教育4帮助人们正确把握“两个基本点”的辩证关系。 3 人生观教育包括:理想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成才教育、艰苦奋斗精神教育 4 法制教育包括:社会主义民主教育、社会主义法制教育、遵守纪律教育 5 道德观教育包括: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恋爱婚姻家庭教育、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三 简述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的基本内容。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 深入进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教育。 2 深入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 3 深入进行坚持改革开放的教育。 4 帮助人们正确把握“两个基本点”的辩证关系。 四 如何进行理想、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民主教育和法制教育以及共产主义教育, 理想教育使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未来的一种向往和追求,是有时限可能的人生奋斗目标。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层次性。第二:社会性和阶级性。第三:互感性。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使人们把共产主义理想内化为个人理想,树立共产主义目标并为之奋斗。1 要把远大理想即共产主义教育与现阶段即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共同教育结合起来,激励人们胸怀远大,脚踏实地的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2 要结合各行各业、各个集体的发展目标和具体任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们立足本职岗位,做好工作,为实现共同理想做贡献。3 要把理想教育与引导人们理性追求合理的个人利益结合,帮助人们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团结起来为增进共同利益努力奋斗。4 要把社会理想教育与个人理想的引导结合起来,帮助人们把个人理想汇入崇高的社会理想并在为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的理想。5要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的理想实际,确定不同的教育起点,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 爱国主义教育 要引导人们认识到,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与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是一致的。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也要对广大人民进行国际主义教育。在处理和其他国家尤其是第三世界世界国家的关系上,要做到平等相待,尊重别国的独立主权、领土完整、不干涉他国内政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要教育群众认识到,为了更好的支援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和建设事业,我们必须首先把自己国家建设好,使中国繁荣富强。 社会主义民主教育 1 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教育,要使人们认识到,社会主义民主与资产阶级民主有本质的区别。 2 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教育,还要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民主和专政、民主和集中、民主和法制的关系。 3 社会主义民主教育也是人民群众进行自我教育的方法。 社会主义法制教育 1 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要帮助人们形成明确的法制意识。 2 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就是要引导人们“知己”、“守法”、“依法办事”。 3 在法制教育中,要突出重点对象。 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1 就是引导人们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导向,把集体主义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作为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间利益关系的根本准则。 2 引导恩们热爱集体、关心集体、增进对集体的归属感、责任感、从而积极投身集体的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九章 一 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确立的科学依据主要是什么, 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是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内在依据。 二 思想政治教育有哪些主要原则,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这些原则, (1)方向原则。方向原则是指全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始终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一致,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动摇。要想在政治教育过程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首先就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其次,提高贯彻思想政治教育方向原则的自觉性。最后,贯彻方向原则须讲究科学性。必须将坚定地原则性与方法的灵活性结合起来。 (2)求实原则。求实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原则。坚持求实原则,首先要有强烈的求实精神,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为实。其次,要切实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再次,要注意方法。最后,要坚持与时俱进。 (3)民主原则。民主原则是指全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应该体现和落实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一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应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扬民主精神,坚持民主作风和民主方法。应做到:首先,要正确理解民主原则。其次,要畅通渠道,创造氛围,发扬民主,广开言路。 (4)渗透原则。渗透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融入到经济工作、文化工作、管理工作等各方面工作乃至日常生活中去,结合各项具体工作的实际进行。如何坚持:首先,思想政教育者必须强化结合经济业务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 意识,自觉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各项具体工作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以对 人们实施全方位的教育影响。其次,要加强协调,形成齐抓共管的教育格局,使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形成合力。 (5)层次原则。层次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应从实际出发,承认差异,根据教育对象不同的思想情况,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分层次进行教育;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将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如何:第一,要深入实际,注重调查研究,准确了解教育对象的思想特点。第二,要整体规划,统筹安排,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确定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要求和思教方法 一、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何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承担着传递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目标的使命,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采取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以及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成效具有重要意义,有三方面:(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能否自觉选择和运用思教的科学方法,是能否实现思教目的、完成思教任务的关键。在思教过程中,不会选择和运用方法,不讲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实现思想教育的目的就无从谈起,完成思教任务也就成了一句空话。(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动的纽结。在思教活动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人的因素,方法是中介因素。思教过程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良性协调的互动为基础。思教活动的科学组织、有效运作以及预期效果的获得,都不能缺少思教方法的这种纽带联结作用。(3).科学的思教方法是增强思教成效的重要条件。科学的思教方法,是思教规律的体现,它揭示教育对象的思想道德现状和活动特点,能针对教育对象生活世界中的具体因素对人的思想品德发展以及思教活动产生影响。选择和运用好思教方法,是不断增强思教有效性的关键因素。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有哪些,联系实际谈谈其中一种方法。 基本教育法:(1)理论灌输法: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受教育者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方法。主要包括理论讲授、理论学习、理论宣传、理论培训、理论研讨等具体形式。(2)实践锻炼法:是指教育者组织、引导受教育者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过去。 一般教育法:(1)自我教育法:是指受教育者按照思教的目标和要求,通过自我学习、自我修养、自我反思等方式,主动接受科学理论、先进思想观念、社会生活规范,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的方法。(2)榜样示范法:也称典型示范法,是指通过具有典型、榜样意义的人或事(正面的、先进的抑或反面的、落后的人或事)的示范引导、警示警戒作用,教育人们通过思想认识、规范自身行为的方法。(3)比较鉴别法:就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的属性和特点进行对比,引出正确的结论,从而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水平和认识水平的方法。 特殊教育法:咨询辅导法:是指教育者通过语言、文字等交流媒体,灵活运用相关理论和咨询、指导的专门技术,对教育对象在思想、心理和行为等方面以帮助、启发和引导的方法。 第二问解答步骤:(1)含义(2)联系自己举例,结合要求谈谈(3)作用。(如实践锻炼法:公益活动、当义工,是否持之以恒,“蜻蜓点水”) 三、选择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遵循哪些基本要求, 有以下几点要求:1.针对性。针对性就是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用不同的方法完成不同的任务,解决不同的问题。其实质是要求思教方法的运用合乎思教过程的客观规律,合乎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是现代思教科学性的重要体现。具体要求有:(1)根据思教的目的任务以及具体内容选择和运用方法。(2)针对教育对象的具体特点选择和运用方法。(3)针对具体思想热点问题选择和运用不同方法。2.综合性。综合性的要求是指思教者在实施思教的过程中,要综合分析思教体系内部各要素的特点以及环境因素影响的复杂性特点,同时或先后选择一种以上的教育方法运用于教育过程,并在把握不同教育方法各自特点及共同趋势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协调综合,有机地构成为教育目标、工作任务服务的统一性方法体系,形成整体性优势和综合性效果。具体的综合性方式有主从式综合方式与并列式综合方式、协调式综合方式与交替性综合方式、渗透性综合方式与融合式综合方式。3.创造性。创造性地运用思教方法,是人的认识能力、实践能力发展的具体体现。要求有:(1)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增强思教的实效性为基本要求,自觉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方法。(2)吸取和运用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创新思教方法。 四、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艺术,运用思想政治艺术有什么意义, 答:所谓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是指思教者为了有效地达到思教的目的,而创造性运用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技能和技巧的总和。 意义有:1.加强教育艺术的运用有助于提高思教的水平。因为思教的对象是人,对于包括人在内的思教的各种因素,必须在科学的基础上加以艺术化的处理,它们才能更好的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形成我们所期望的合力。总之,加强思教艺术的运用,有助于教育者更圆熟地处理思教方方面面的关系,更有针对性也更有效地应对和处理各种思想和认识问题。2.加强教育艺术的运用有助于增强思教的实效性。思教活动是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活动,要使这一活动富有成效,既要遵循思教科学所提供的原则和方法,更要对其创造性地加以运用,也就是要 遵循艺术的法则。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加强对思教艺术的研究和运用,并在实际工作中熟练的掌握和运用思教艺术,以增强思教的适应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思教的效益。 五、联系实际说明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 答:解答思路:1.含义2.联系实际,结合要求3。作用 例如(仅供参考):选择时机的艺术。选择时机是要求对人们的思教要及时和适时。比如:就学生对网络的不舍,对未成年人的网络教育,早了,只会他们没反应;晚了,纠正已很难了。就在沉迷于网络这个苗头刚出现的时候,就应该要及时、适时制止。及时是说当教育对象萌发精神世界发展的需要时,就及时地给予教育和引导,创造条件尽可能满足这种需要;适时是指对特定对象进行的特定内容的教育,不能过早或过晚;过早则条件不成熟,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过晚则时过境迁,于事无补;要恰到好处,把握最佳时点。要及早进行教育,防微杜渐,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中。但要根据现实生活,适时的进行有关网络的教育,提高他们的认识,解决他们的困惑,更好的了解网络,健康上网。由此可见,教育是否及时和适时,对思教效果有重要影响。它有助于思教的更好的进行,有助于思教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复习 资料 胡钜源 黄习容 王江波 胡宝银 好的资料是成功的一半 天道酬勤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2 2010年1月22日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第一章 绪论 1. 思想工作、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等概念辨析 1) 思想工作:是一定的阶级或群体帮助人们建立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思想,改变偏 离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所进行的活动。 2) 政治工作:是一定的阶级、政党、团体为实现自己的纲领和根本任务而进行的活动, 如阶级斗争、政权建设、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等。 3) 思想政治工作:指政治工作中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实践活动,也就是政治工作中的思 想性部分。 4) 思想政治教育: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 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是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 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2. 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其研究对象是什么,有哪些特点 1)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 教育的规律的应用性科学。 2) 研究对象: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品质的形成、变化和发展。 3) 特点:a阶级性、b实践性、c综合性 3.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1) 个人与社会:个人是历史的具有社会性的个体;社会则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 基础而相互联系和运动发展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2) 思想与行为:思想是指制约人的行为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既包括部分理性认识, 又包括有感性认识、情感和意志等成分;行为则是在思想支配下所产生的言论、活 动等外在表现。 3) 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教育主体是指教育过程中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的教育者, 教育课题则是指接受教育影响的受教育者,两者的双向互动过程就构成思想政治教 育过程。 4) 内化与外化:内化指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 规范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意识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外化则是将个 体品德一是转化为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的过程。内化是外化的基础和前提,外化是 内化的外显和表现。 5) 教育与管理: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影响的 实践活动,它主要靠说服教育,启发人们的自觉性。管理是组织运用经济、行政、 纪律、法规等手段规范人们的行为,以维护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的实践活动,它 主要靠规范约束,带有强制性。 胡钜源 | 黄习容 王江波 | 胡宝银 2010.1.22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好的资料是成功的一半 天道酬勤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4. 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建设的主要经验有哪些, 3 1)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知道与博采众长相结合。 2) 坚持思想解放和学术民主的原则 3)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 4) 紧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进行理论研究 5)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队伍的建设。 5. 在新时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有什么意义, 1) 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2) 有利于进一步改革开发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 3) 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 1.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怎样贯彻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原则 1)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规定性 2)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3)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2.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依据 1) 关于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 2) 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3) 关于政治与经济辩证关系的原理 4)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 5) 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 6) 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 7) 关于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理论 8) 关于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 9) 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 10) 关于执政党的建设理论 3. 在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中怎样借鉴学习型组织理论与技术 对待小至一个家庭,大至全球问题,最重要的事情是克服学习的智障。一个组织,应成为“学习型组织”,使其中的人们得以不断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维方式,持续学习,共同学习,提升组织整体运作的“群体智力”,全力实现共同的愿望和目标。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 1. 为什么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真正优势, 1) 因为无产阶级政党充分运用了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有力武器,社会主义才由理论变成现 胡钜源 | 黄习容 王江波 | 胡宝银 2010.1.22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好的资料是成功的一半 天道酬勤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实,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取得由一国到多国的胜利。 4 2)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表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 产党的传家宝,它在党的事业中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党的工作的一条重要的战线, 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3) 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引领人们参加现代化建设的积极 性,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 要作用。 4) 始终不渝地对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党建工作和群众 工作的一大特色,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在现阶段更不应该松懈。在建设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和谐社会的新时期,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 这个传家宝,继承和发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以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2.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性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联系实际说明其中一种功能。 1) 个体生存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人的物质生活的顺利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 精神生活的一种方式) 2) 个体发展功能(引导政治方向;约束规范行为;激发精神动力;塑造个体人格) 3) 个体享用功能 3.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联系实际说明其中一种功能。 1)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功能(传到主导意识形态,调节社会精神生产;传到主导政治 意识,引导人们的政治行为;沟通社会信息,确保社会有机联系,促进社会政治的稳 定与发展) 2) 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功能(是经济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保证;是推动社会 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动力;是营造经济建设发展的和谐社会环境的重要手段) 3)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文化传播功能;文化选择功能;文化创造功能) 4. 怎样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1)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既有区别又紧密相联,不可 分割。 2) 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到适当的地位,是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其作用的前提条件。一般而言, “有为”是为了“有位”,“有位”才能“有为”,“有位”要求“有为”,同时“有为” 才能“有位”,只有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才能体现和落实“有位”, 才不会有名无实。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 1. 简述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 1) 社会发展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服务,其目的就必须反映社会 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共的奋斗目标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 奋斗目的要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来确定;为了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服务。 胡钜源 | 黄习容 王江波 | 胡宝银 2010.1.22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好的资料是成功的一半 天道酬勤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2) 教育对象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及思想实际: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教育5 对象多层次多角度的精神需求,还应考虑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实际,教育对象思想层 次的不同决定的。 2. 为什么将培养“四有”新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1) 这一根本任务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中心,全部思想政治教育都必须围绕这一根本任 务的展开活动 2) 培育四有新人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 3) 培育四有新人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在要求; 4) 培育四有新人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 要求 3. 简述“四有”新人内在精神素质的培养 1) 帮助人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2) 引导人们形成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a.接受和顺应社会变革的心理;b.强烈的责任感 3) 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品质 4) 增强人们的法制道德观念 5) 促使人们养成重视教育的态度,提高人们的文化知识素养 4. 完成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 坚持抓好地**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教育 2) 突出主旋律的教育 3) 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4) 努力消除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1. 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它有哪些主要特点, 1)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 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2) 主要特点:1广泛性2动态性3特定性4可创性 2. 联系实际谈谈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宏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a经济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我国的经济情况可能使我国的经济制度发生变化,从而对人们的思想产生影响;由经济制度决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尤其是个人的经济生活条件,对人们的思想品德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对人们的思想和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b政治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政治制度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根本的影响和制约,决定着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权;现实政治状况更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品德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 c文化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文化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影响的特征:属人性, 胡钜源 | 黄习容 王江波 | 胡宝银 2010.1.22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好的资料是成功的一半 天道酬勤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社会性,创造性,时代性,复杂性) 6 d大众传播媒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大众传媒形式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大众传媒所传播的信息,会形成一种舆论环境) 2)微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a家庭环境的影响(具体影响是通过其特点表现出来的:普遍性和长久性;渗透性;针对性;家庭环境的主体具有血缘伦理的亲和性和权威性) b学校环境的影响(是通过其特点表现出来的:全面性;阶级性;渗透性;导向性) c社会组织(工作)环境的影响(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社会组织效益;社会组织风气;组织领导的形象) d社区环境的影响(影响因素:社区生活秩序和经济发展程度;社区风气;道德规范;人际交往) e同辈群体环境的影响(特点:自由性,渗透性,独特性) 3. 如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1) 优化经济环境:加快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新秩序;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理顺分配关系,在全社会建立和谐 的利益关系 2) 优化政治环境:坚持完善社会主义民族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推进机构改革; 加强反腐倡廉和干部道德建设 3) 优化文化环境:首先也是最根本的是要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 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使社会主义 文化建设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持续发挥全面提高公民综合素质的作用;促进各 项文化事业的发展;努力建设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乡镇文化、社区文化、军营文化、 家庭文化、优化亚文化环境;最后要抓好文化市场的建设和管理 4) 优化社会舆论环境:当合政府要有效地控制电视广播电影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体,弘扬 主旋律,加强正面宣传、正面报道、正面教育;敢于通过媒体剖析现实,澄清是非, 开展道德评价,实行舆论监督;采取有效地措施进化网络环境;加强媒体自律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规律 1. 解释下列名词:思想品德、思想品德结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1) 思想品德:是一个多要素的综合系统,是人们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在品德行为中表 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 2) 思想品德结构:是指人的思想品德的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 3)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 形成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 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2. 简述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1) 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主客体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产物。 胡钜源 | 黄习容 王江波 | 胡宝银 2010.1.22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好的资料是成功的一半 天道酬勤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2) 人的思想品德是主体内在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结果: 7 a. 主体的知情信意行在发展方向上由不一致到一致。 b. 在发展水平上由不平衡对平衡的矛盾运动。 3. 试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征。 1) 明确的计划性和鲜明的正面性 2) 突出的复杂性和广泛的社会性 3) 积极地引导性和明显的长期性 4.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 1) 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2) 表现教育者与思想政治教育客观要求之间的矛盾;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3) 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本人思想行为之间的矛盾 4) 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 5) 受教育者内在精神世界发展的需要与满足需要的方式(条件)之间的矛盾 5.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 1) 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的规律 2) 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 协调与控制各种影响因素使之同向发挥作用的规律。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 1. 简述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特征、职能和基本素质。 1) 特征:阶级性、主导性、客体性 2) 职能: a教育职能和管理职能(教育职能:组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传授思政知识和品德规范; 促使教育对象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b引导教育对象思想品德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管理职能:确定目标和计划; c进行制度管理;协调教育活动的各种因素) 3) 基本素质: a政治素质(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较高的政治水平;较高的政策 水平); b道德素质(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热爱和尊重教育对象; 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清正廉洁,艰苦奋斗)思想素质(思 想观念、思维方式、思想作风素质); c知识素质(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知识;根据工作对象 和所处环境的需要应该掌握的有关知识); d能力素质;e生理心理素质 2. 如何认识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 胡钜源 | 黄习容 王江波 | 胡宝银 2010.1.22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好的资料是成功的一半 天道酬勤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1) 思政教育的对象是人,进行思政教育就是培养人们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8 观,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分析教育对象,这是思政教育的起点和基 础 2) 思政教育对象就是思政教育活动所作用的对象,思政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也 就是受教育者; 3) 特征:a、广泛性(社会群体成员,随时间地点和条件而转移)b、层次性(分层施教, 因人而异)c、可塑性(受环境影响和教育作用两者共同塑造)d、主体性(对象具有 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3. 为什么说青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 1) 这主要是由青年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作用以及青年的生 理心理特点所决定的: 2) 青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青年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青 年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3) 青年的生理心理特点(青年时期人的身体发育迅速,体力精力都处于最旺盛的时期) 青年的心理特点(青年时期是人生由少年向成年的过渡阶段,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 会属性在发展中逐渐成熟的阶段) 4. 简述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 1) 思政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联系:a、思政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相互规定相互依存;b、 思政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变化不居、相互转化 2) 思政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区别:a、角色不同;b、任务侧重点和活动方式不同;c、 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同 5. 如何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 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是思政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微妙也是最难处理的关系。 1) 平等。思想政治教育是平等、自由、民主的教育。没有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平等, 就没有民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平等,并不意味着否定两者之间的教育关系,也不 是要解构两者之间的教育关系。 2) 理解。理解就是了解、沟通,他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更不是某种同情,他是透过现 象分析本质的一种理性过程。要饱含感情,重视教育对象的差异性。 3) 共享。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精神共享,共享是两者关系的核心内容,也是处 理两者关系的原则。 第八章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1. 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原则有哪些, 1) 整体性原则:在实施教育内容时,必须使思政教育内容系统各要素协同作用,使教育 内容成为具有良好功能的系统 2) 相关性原则:必须充分注意教育内容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以及教育内容系统各要素之 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3) 层次性原则: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时,要注意到它的层次性;在不同教育时 胡钜源 | 黄习容 王江波 | 胡宝银 2010.1.22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好的资料是成功的一半 天道酬勤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确定、实施不同的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是由不同9 层次的要素构成的。 4) 目的性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内容和每一项内容的实施,都必须有明确的目 的性。 5) 重点要素原则:是指在确定教育内容时,要把作用相对较小的要素放到次要位置,把 作用相对较大的要素放到主要位置,从而突出重点要素。 2. 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法制观、道德观教育各包含哪些内容, 1) 世界观:科学的世界观教育是思政教育带有根本性的教育内容,进行科学的世界观教 育,主要就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 2) 政治观:就我国现阶段而言,政治观是特指人们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所持 的根本立场、根本态度和根本方法。包括基本国情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 义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 3) 人生观:无产阶级的人生观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看成人生 的最高目的,它是人类历史上最科学最进步的人生观,内容主要有:理想教育、人生 价值观教育、成才教育、艰苦奋斗精神教育 4) 法制观:社会主义法制观教育就是人们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以使人们正确 认识社会主义民主、正确行使民主权利,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纪律,维护社会主义法 制秩序,内容主要有:社会主义民主教育;社会主义法制教育;以及遵守纪律的教育 5) 道德观教育:道德教育就是为使人们践行某种道德义务,而对人们有组织有计划地施 加系统的道德影响的活动。主要包括: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恋爱婚姻家庭 道德教育、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3. 简述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的基本内容。 1) 深入进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教育 2) 深入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 3) 深入进行改革开放的教育 4) 帮助人们正确把握“两个基本点”辩证关系 4. 如何进行理想、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以及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答案仅供参考) 1) 进行理想教育,就是要使人们把共产主义理想内化为个人理想,树立共产主义目标并 为之奋斗努力。要做到以下几点;A、要把远大理想即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和现阶段理想 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教育结合起来,激励人们胸怀远大理想,脚踏实 地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B、要结合各行各业、各个集体的发展目标和具体任务进 行理想教育,引导人们立足本岗职位,做好工作,为实现共同理想做贡献。C、要把 社会理想的教育与个人理想的引导结合起来,帮助人们把个人理想会与崇高的社会理 想之中并在为实现社会理想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D、要针对不同教育对象 的思想实际,确定不同的教育起点,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 2) 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长期生活在一定疆域里的人民在历史上逐渐形成的对自己 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 3) 社会主义民主教育要人民群众进行自我教育的方法,社会主义法制教育要突出重点。 4) 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无。 胡钜源 | 黄习容 王江波 | 胡宝银 2010.1.22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好的资料是成功的一半 天道酬勤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10 第九章 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1. 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确立的科学依据主要是什么,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反映,因而确立思政教育原则的主要依据只能是思政教育的客观规律,这也是确立思政教育原则的内在依据。 2. 思想政治教育有哪些主要原则,如何在思想政治家教育中坚持这些原则, 1)方向原则:方向原则指全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始终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一致,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动摇。 意义:第一只有坚持这一原则才能保持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色;第二坚持方向原则才能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第三坚持方向原则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根本要求。 如何坚持: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高贯彻思想政治教育方向性原则的自觉性;必须讲究科学性。 2)求实原则: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原则。 意义:避免主观性和盲目性,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贴近人们的思想实际,落到实处,取得较好的效果。 如何坚持:要有强烈的求实精神;要将理论和时间结合起来;要注意方法;坚持与时俱进。 3)民主原则:全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应该体现和落实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应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民主精神,坚持民主作风和民主方法。 坚持民主原则是由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所决定的;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决定的;是有思想政治教育索要解决的矛盾的性质所决定的。 如何坚持:首先要正确理解民主原则;要畅通渠道,营造氛围,发扬民主,广开言路。 4)渗透原则:思想政治教育要融入到经济工作、文化工作、管理工作等方面的工作乃至日常生活中去,结合各项具体工作的实际进行。 意义:能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 如何坚持:必须强化结合经济业务工作开展思政教育的渗透意识,自觉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各种具体工作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以对人们实施全方位的教育影响;其次要加强协调,形成齐抓共管的教育格局,使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形成合力。 5)层次原则:思想政治教育者应从实际出发,承认差异,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思想情况,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分层次进行教育,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将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有机结合起来。 区分层次是由教育对象的层次性决定;是克服过去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一刀切”“一锅煮”等弊端的迫切要求;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迫切要求。 如何坚持:要深入实际,注重调查研究,准确了解教育对象的思想特点;整体规划,统 胡钜源 | 黄习容 王江波 | 胡宝银 2010.1.22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好的资料是成功的一半 天道酬勤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筹安排,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确定不同的思政教育目标要求和内容;要创造良好的条件和11 适宜的氛围,满足不同受教育者的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的需要。 6)激励原则:思政教育者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对教育者施加正强化和负强化的信息反馈,以引起心里和情感变化,使其产生社会所期望的行为反应,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行为准则。 坚持激励原则是人们行为活动规律的要求;是完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任务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如何坚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各种激励手段的运用应于思政教育的目标一致。 7)主体原则: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应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主义调动其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行为准则。 坚持主体原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所决定的;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要求;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特质所要求的。 如何坚持: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着力培养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要注意将每个人自己教育自己与集体成员间的互帮互教结合起来。 8)示范原则: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和感染受教育者,以促进其思想到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 如何坚持:思政教育者要加强理论学习和人格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思想政治教育者要身体力行,带头实践自己提倡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 第十章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艺术 1. 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何意义, 1) 定义:思政教育方法,承担着传递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目标的使命,是教育者对受 教育者所采取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2) 意义:a思政教育方法是实现思政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 b思政教育方法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动的扭结; c科学的思政教育方法是增强思政教育成效的重要条件。 2. 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方法有哪些,联系实际谈谈其中一种方法。 思政教育的基本方法:理论灌输法(又称说理引导法);实践锻炼法;自我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比较鉴别法;咨询辅导法 (联系实际的部分大家就自己看一下) 3. 选择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遵循哪些基本要求。 1) 针对性:根据思政教育的目的任务以及具体内容选择和运用方法;针对教育对象的 具体特点选择和运用方法;针对具体思想热点问题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方法。 2) 综合性:综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多种方法在思政教育过程中构成的协 调、有序的关系,形成教育合力,产生综合效果。 胡钜源 | 黄习容 王江波 | 胡宝银 2010.1.22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好的资料是成功的一半 天道酬勤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3) 创造性: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运用系统的思维方式通过方法12 的创新,整体上思考问题;吸收和运用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创新思政教育方法。 4. 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艺术,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有什么意义, 1) 思政教育艺术:指思政教育者为了有效地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而创造性运用具有感 染力的教育技能和技巧的总和。 2) 意义:a加强教育艺术的运用有助于提高思政教育的水平; b加强教育艺术的运用有助于增强思政教育的时效性。 5. 联系实际说明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艺术有:运用语言的艺术,选择时机的艺术,选择突破口的艺术,把握适度的艺术,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方式的艺术。 第十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1. 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其特征有哪些,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载体:指承载、传导思政教育因素,能为思政教育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可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 特征: 1) 客观性和主观性。客观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与物质紧密相联的一种现实的活 动形式,是一种客观存在;主观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选择和运用体现了人的 主观认识,是一种主体活动。 2) 实践性和发展性。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的要素和方式,其产生和运用都 具有突出的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3) 承载性和传导性。 2. 简述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 载体是思政教育过程的综合组织形式或具体的活动形式; 2) 载体是思政教育过程各要素相互联系的枢纽,是各要素相互作用实现的形式。 3. 管理载体、文化载体、活动载体、大众传播载体各有什么特征、功能,如何运用好这些载 体, 1)管理载体: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于管理活动之中,并与管理手段相配合,以达到提高人们思想道德素质、规范人们的行为、调动人们生产、工作、学习的积极性的目的。 特征:a普遍性;b制度化; 功能:a有利于更好地把思政教育与经济、业务结合起来; b有利于对人们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提高思政教育的效益; c有利于人们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运用要求:a提高思政教育者运用管理载体的自觉性; b提高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思想政治教育意识; c建立健全“一岗两责”制度; 胡钜源 | 黄习容 王江波 | 胡宝银 2010.1.22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好的资料是成功的一半 天道酬勤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d将思政教育的某些要求和内容制度化; 13 e以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运用创造良好的环境。 2)文化载体:思想政治教育者充分利用各种文化产品并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寓于文化建 设之中,借此对人们进行教育,以达到提高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 特征:形式的多样性;对人影响的全面性;影响方式的渗透性; 功能:a有利于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渗透力,扩大思政教育的影响面; b有利于全面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c有利于形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全民一致的价值观; 运用:a保证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充分发挥文化载体培养四有新人的作用; b大力发展各项文化事业,提高文化建设的水平,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c大力强群体文化建设,把思政教育落实到城乡基层; d促进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为文化载体的运用创造良好的环境。 3)活动载体:教育这者为了达到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有意识的开展各种活动,寓 思想政治教育于活动之中,使教育者在活动中受到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作为思想政治 教育的载体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任务、原则、内容等信 息,并能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操作;二是必须是联系教育者和教育客体的一种形式,主体可 以借助这种形式发生互动。 特征:明确的教育目的性,广泛的群众参与性,突出的社会实践性。 功能:a能较好的使思政教育内容“活化”,从而为人们潜移默化接受; b能促进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并较好的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 c在一定意义上使思政教育的客体主体化,有助于扩大思政教育面。 运用:a加强对活动的指导,组织好各种活动; b各种活动都应有明确的目的并根据活动目的确定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c活动应因地制宜,丰富多彩,具有吸引力; d活动应讲求实效,不可过多过滥; e充分发挥活动参与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大众传播载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通过各种大众传播工具想广大群众传导思想政治教 育内容,使人民群众在广泛的接受社会信息的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从而全面提高自 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 特征:覆盖面广;传递迅速,时效性强;大众传播的影响具有增殖力 功能:a能直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全国人民树立共同的理想; b能满足人们社会化需要,促进人们不断地与时俱进; c能通过调剂人们的生活提升人的精神生活质量; d能营造良好的思政教育氛围,强化思政教育效果。 运用:a坚持大众传播的社会主义方向以及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目标; b注意不同传媒的优势互补,发挥多种传媒的综合效应,形成大众传媒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态势; 胡钜源 | 黄习容 王江波 | 胡宝银 2010.1.22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好的资料是成功的一半 天道酬勤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c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大众传播的过程,实现传播者和受众之间有效地互动; 14 d注意大众传媒的局限性,努力消除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 第十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1. 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它具有哪些有别于其他管理活动的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指思想政治教育领导部门、主管机构及其管理人员,运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手段,对思想政治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的创造性活动过程。 特征:a、方向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方向性原则的体现,它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决策和计划中,体现在管理者的观念和管理行为中,体现在具体的管理运行机制中。 b、民主性,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必须充分发挥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一种民主性的管理。 c、开放性,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具有开放性的特征,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处在一个开放的时代,而且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活动是一个封闭和开放相结合的过程。 2.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1) 目标管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管理首要的基本内容,是对目标的管理,包括对 目标确定的权限、程序和考核等,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要提高人们的思想道 德素质,激发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2) 计划管理:是通过编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案并促使它顺利实施,以实现思想政治 教育目标的过程。主要内容包括:计划的内容,计划的层次性,计划的落实。 3) 规范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管理的俄主要内容是制定、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准 则以及纪律、管理制度与行政法规等,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和工作任务 的完成。主要包括:岗位职责,教育制度,管理制度,工作制度,行政法规,行政 法规, 4) 信息管理:通过对思想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进行系而科学地收集、加工、传递、 控制、反馈,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益的过程。 5) 队伍管理: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是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能否实现、 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成效的重大问题。 3. 形成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决策应该做好哪些重要工作, 1)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为提高管理水平,避免错误决策,必须按照决策流程和科学化、 合理化的要求进行有效决策。 2) 决策流程分为八个步骤:确定问题和目标,搜集信息,确定决策标准,拟定方案, 分析方案,确定方案,实施方案,评价决策效果。 3) 此外,为了保证决策方案形成的科学化,必须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胡钜源 | 黄习容 王江波 | 胡宝银 2010.1.22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教育原理课后习题答案范文二:《通信原理》课后习题答案解析-2
范文三:现代教育原理课后练习答案
范文四: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后答案
范文五: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课后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