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
2014-10-16 23:02 出处:世界之最
太阳黑子是在太阳的光球层上发生的一种太阳活动,太阳黑子的早记录是什么时候呢?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在哪个国家的哪一本书里呢?
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中最基本、最明显的活动现象。太阳黑子同其它自然现象一样,人们对它有个发现和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当然就有先有后。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太阳黑子的记录是《汉书·五行志》中记载的。
中国早在殷商的甲骨文就有关于太阳黑子有关的记载,在战国时期及汉代也有不少于太阳黑子有关的记载,最早的太阳黑子的记录应当是在公元前140年前后成书的《淮南子》中的。但是,目前公认的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记载是中国汉书卷二十五行志,这样记载的:“和平元年……三月乙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和平元年是公元28年。我国古代不但有公认的最早的黑子记录,而且数量很多,记录很详细。从汉和平元年到明末为止,共有100多次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这些记录既有准确的日期,又有黑子形状、大小、位置甚至变化的情况。对太阳黑子的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的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宝贵的资料。
各国天文学家对太阳黑子的活动的研究十分重视,从1755年开始标号统计,规定太阳黑子的平均活动周期为11.2年。黑子最少的年份为一个周期的开始年,称作“太阳活动极小年”,黑子最多的年份则称做“太阳黑子活动极大年” 。
什么是太阳黑子?
什么是太阳黑子?太阳黑子有什么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光球上出现的暗斑,其温度比光球约低1000多度,它是日面活动区的核心,是磁场最强的区域,其磁场强度常达几千高斯。出现黑子群的平均周期为11年,磁场强度常达几千高斯。出现黑子群的平均周期为11年。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基本标志,黑子增多说明太阳活动增强,尤其是黑子的上空和边缘出现耀斑(亮度突增)时表明太阳活动更加强烈。太阳活动增强,会发生大量的高能粒子(高速电子、质子、氦核等)辐射和电磁辐射(X射线、紫外线、红外线等)。会引起磁暴、极光、电离层突然骚扰、太阳质子事件等地球物理效应,使近地空间状态发生扰动变化,还对天气、气候和生物圈状况产生影响。
太阳黑子特性
太阳黑子产生的带电离子,可以破坏地球高空的电离层,使大气发生异常,还会干扰地球磁场,从而使电讯中断。一个发展完全的黑子由较暗的核和周围较亮的部分构成,中间凹陷大约500千米。黑子经常成对或成群出现,其中由两个主要的黑子组成的居多。位于西面的叫做“前导黑子”,位于东面的叫做“后随黑子”。一个小黑子大约有1000千米,而一个大黑子则可达20万千米。
太阳黑子的形成与太阳磁场有密切的关系。但是他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天文学家对这个问题还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不过科学家推测,极有可能是强烈的磁场改变了某片区域的物质结构,从而使太阳内部的光和热不能有效地到达表面,形成了这样的“低温区”。黑子越多可能说明太阳越老(近年发现红矮星上黑子占据表面的一半,详见中国2005年第三期),可能也是所有恒星寿命的一般特征,黑子附近的周边应该比太阳正常的地方温度高一些(此消彼长的原因),黑子向低纬度运动是因为太阳密度小和自转的原因,就像地球上的大陆版块向低纬度运动一样,有黑子的地方存在凹陷500千米可能是温度低而不再膨胀的原因。
太阳黑子的成因
关于这个问题天文学界一直众说纷纭。一种说法是黑子可能是太阳的核废料(如人类核反应堆的核废料),约11年出现一次可能是黑子在太阳里面和表面的上下翻动一次造成的(如元宵在锅里被煮得上下翻动),黑子温度较低应该也是废料的一个证明(如煤炉中的炭灰在一般情况下不能再产生高温)。
范文二:中国古代的太阳黑子记录
中国古代的太阳黑子记录至今仍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从久远的古代开始,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开始关注给大地带来光与热的太阳。起初,他们将太阳当作神灵膜拜,在一些重要日期的清晨和薄暮举行迎送太阳的宗教仪式,并对太阳进行观察。后来,出现了一种文化理念,就是将太阳当作人间帝王的象征,因此历代的皇家天文机构更加重视对于太阳的日常观察,并根据日面及其周围的天文现象和大气现象来占卜军国重事。在常年累月的实际观测中,古人很早就发现了太阳黑子。 黑子还是黑子群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古代文献中的黑子记录一般不是大黑子,而是黑子群。一般黑子的直径仅有数千至上万千米,在1.5亿千米外的太阳上,这样的普通黑子看起来真是比蚊蚋还小,肉眼根本无法分辨。只有少数特大的单个黑子能够达到可被肉眼看清的地步,例如2012年5月,日面上出现了一个直径达10万千米的黑子,其活动区编号为AR1476,NASA的天文学家称之为“太阳黑子怪兽”,地球上的人类不必借助望远镜即可看到它。有记录的最大黑子直径超过245000千米。 但是黑子有着成群结队出现的习性,一个黑子群往往由十几个甚至数十个黑子组成。如果黑子群的结构紧凑,且色泽深黑,就较易为地球上的人以肉眼发现。1 946年太阳上曾出现历时3个月的大黑子群,最大时长32万千米,面积91亿平方千米。人眼要察觉亮背景中的暗点,所需的最小视角为2角秒,比一般情况下所能分辨的最小视角大一倍。据实测所得的经验数据,黑子群只有在面积达太阳面积的百万分之500以上时,才能用肉眼观测到,而这么大的黑子群也仅在太阳活动的峰期才会频繁出现。(因中国古代没有黑子群的概念,为叙述方便,下文将黑子和黑子群统称为“黑子”。) 众所周知,阳光是非常耀眼的,不可直视。那么古人又是如何发现黑子的呢?从文献上看,古人观测到黑子多是在早晚时分,那时太阳的高度较低、大气消光作用较强。据推测,在扬尘、浓雾天气观日,或者靠油盆反射法,或通过观日玉(半透明的玉石片或墨色水晶),也都是古人发现黑子的有效途径。 西汉以前的疑似记录 在西周末年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学著作和历史文献中,可能就有关于黑子的记录。《周易》一书传说作于西周初年,曾经过孔子的修订,其中有不少文字被认为是商代和西周时的真实史事。《周易,丰卦》中有“日中见斗”和“日中见沫”的说法。有学者认为,这里的“斗”原意是小型的量器,“沫”则是小星。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日面上出现了形如小斗小星的暗斑。另据《通鉴外纪》和清康熙《陕西通志》记载,在周幽王末年,曾观察到一条上下贯穿日面的黑气。而《开元占经》则转引战国时星占家石申夫的观测记录:“日中有立人像。”这些都有可能是太阳黑子的记录。遗憾的是,这些记载文辞简略,无法确证其为黑子而非大气现象,而且也没有具体的年份和日期。 西汉时期的天文观测记录远较前代丰富具体。据《古微书》记载,公元前166年(或前165年)春,曾观察到日面上出现了一个形如“王”字的斑痕。《汉书》则记载,公元前43年农历四月,日面上有一块无光的阴影。虽然学者们对于这两条文献仍有不同解读,也无法排除实为大气现象的可能性,但它们很可能也是太阳黑子的记录。 西汉以后的黑子记录 在已发现的200多条中国古代黑子记录中,《汉书,五行志》河平元年三月的一条是现今公认的世界上最早的有具体日期的太阳黑子记录:“(河平元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考订,“乙未”当为“己未”,这条记录的日期应为公元前28年5月10日。文字虽不长,但是这条记录却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包括黑子群的大小、在日面上的位置、出现日期和观测时间、太阳当时的颜色等,堪称后代记录的一个范例。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常称黑子为“黑子”或“黑气”。对于黑子的形态和大小往往采用比喻的手法加以生动形象的描摹,按照由大至小的顺序,瓜(应指香瓜等小瓜)、握拳、梨、鹅子、杯、鸭卵、鸡卵、桃、大钱、鸟卵、李、弹丸、枣、钱等物体常被用来描摹圆形或卵形的黑子,最小者仅可辨识其为一黑点,则可称“日中见星”。 对于不规则的黑子,则往往以飞禽形容之,如“日色赤黄,中有黑气如飞鹊”,“日中有若飞燕者”,“日暴赤如火,中有三足乌,形见分明”,“日中乌见”;还有的黑子酷似人形,如“日中有黑子,状如人”。 日面上往往并不仅有一个黑子群,古代文献中就有许多日面上出现多个黑子或黑子群的记载。如公元355年4月4日,“日中有黑子,大如桃,二枚”;374年4月6日,“日中有黑子二枚,大如鸭卵”;506年4月7日,“日中有黑气三”。1112年5月2日的几个微小黑子,看来令观测者无法辨认清楚数目,就留下了这样有趣的记载:“日中有黑子,乍二乍三,如粟大。”当有多个黑子出现时,它们往往还予人以相互“摩荡”、“动摇”、“相斗”的感觉。 尤其是有些记载表明,古人的观测是每日坚持不断,而所见的黑子,也有一个短者数日、长者数月的消失过程。如180年3月的黑子“数月乃销”;299年正月的黑子“数日乃消”。有些记载甚至记录了黑子的消失日期,如342年正月,“日中有黑子,丙子乃灭”;1078年,闰正月庚子“日中有黑子如李,至二月戊午散”。这些多日的记录基本上可以排除实际为大气现象的可能性,较之其它记录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在明清以前,太阳黑子的记录主要是来自于二十四史等官修正史或《文献通考》、《通志》等政书,也有极少数记录来自《观象玩占》等星占书。而到了明代后期,私家著述中也开始有了黑子的记录,如《国榷》、《二申野录》等。而明代后期和清代,地方志更是一举取代了官修正史作为黑子记录主要来源的地位。而且各地方志对于同一黑子会做可以互相参证的记录,进一步提高了黑子记录的可靠性和全面性。 古人对于黑子的有趣认识 黑子是什么?中国古人首先认为它是气,故而称之为“黑气”。如果黑子很小,则古人易于将它与星星相混同,常说“日中有星”。不过这二者也并不矛盾,因为在中国古人的观念中,星星就是由宇宙中的“气”所积聚而成。 西方古代对于黑子的认识与东方有一点很相似之处,也认为黑子是小星。西方最早的可靠黑子记载是公元807年,西方学者长期认为这是水星凌日的记录。这一认识应当源自古希腊宇宙观的影响。古希腊人认为,宇宙是完美的、不朽的,太阳也是如此。因此太阳上不会发生任何变化。伽利略发现太阳黑子,无疑是对这种在中世纪的欧洲占据统治地位的思想的沉重一击。 中国古人首先是用神话来解释太阳黑子。“日中乌”和“阳乌载日”这两则古代神话,究其实质,很可能就是来源于古人对于太阳黑子的观察。传说太阳的本体实则是三足乌,也就是有三条腿或三趾的乌鸦。而在很遥远的东方有旸谷,10个太阳栖息在一棵巨大的扶桑神树上,每天轮流着由阳乌背负一个太阳出来巡行于天,给大地带来光明。 这两则神话流播甚广,影响极大。在屈原的千古名篇《天问》中,就有“出自汤谷,次于蒙汜。”和“羿焉彃日?乌焉解羽?”的诗句,而在汉代的《淮南子》中,也有“日中有踆乌”的说法。 到了两汉,阴阳学说和天人感应学说盛行,当时的人们就用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理论来解释黑子。太阳当然是阳气聚集而成,黑子则是阴气干扰阳气所致。王莽篡汉时,出现了黑子,王莽感到很厌恶,在诏书里说,最近出现了黑子,这是阴气逼迫阳气,因而“黑气为变”,就反映了这种观点。 有意思的是,大天文学家张衡还用阴阳理论来解释“三足乌”的神话。他认为太阳是阳气之精聚集成的鸟。按阴阳观念,日、鸟、奇数均为阳,因此用三足乌来象征太阳,而鸟的脚也只能取单数,才能与阳性自恰。 而按照天人感应的学说,太阳象征着人世间的君王,如果太阳上出现了黑子,那是上天在太阳上涂抹黑点,表达对人间君王的不满。如果君王拒不悔改,上天就会降下种种灾异和祸殃。因此需要及时发现黑子,并采取措施,挽回天意。历代君王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无不对此万分重视,要求皇家的天文机构坚持不懈地观测和记录黑子。 对中国古代黑子记录的整理工作 中外天文学家很早就注意到了中国古代太阳黑子记录所独具的完整性和科学性。1933年,朱文鑫先生即对中国古籍中的黑子记录做过系统整理,共得101条记录。1957年,程廷芳先生又再做补充,共得106条。 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的天文学家艾迪(J.A.Eddy)重新提出“蒙德极小期”,进一步推动了这一文献整理工作。1 976年,李维宝等整理出112条记录。北京天文台主持了对中国古代的天象记录的全面普查工作,于1978年汇编出《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总表》,后于1 988年正式出版《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总集》,其中的“太阳黑子”部分比上述工作又大有增益。1 982年,陈美东、戴念祖发表《中、朝、越、日历史上太阳黑子年表》;1990年,徐振韬、蒋窈窕发表《BCI 65~1 684AD世界古代太阳黑子记录一览表》,中国部分共计1 85项。在2009年出版的《中国天文学史大系,中国古代天象记录的研究与应用》一书中,庄威凤又在上述诸表的基础上,删去可疑记录,编制成“公元前1 65~公元1 91 1年加权太阳黑子记录”表,再次整理了中国古代的太阳黑子记录。 古代黑子记录的科学价值 伽利略发现黑子至今不过400年,而连续的黑子观测记录则不过二三百年。太阳活动的十一年周期并非严格的周期,而是长短不定的准周期。因此,二三百年的历史记录是不足以帮助天文学家准确认识太阳的变化规律的。在这二三百年前,太阳是否也有这样的准周期活动?仅凭近现代记录更是无从解答。为此,除了需要借助同位素分析等地球科学手段,另一条有效途径便是借助于前人的历史记录。在这方面,最重要的记录便是太阳黑子的记录,其次还可借助极光的历史记录。中国科学家在这方面也做出了很突出的成绩。 1 982年,云南天文台的科学家利用中国古代黑子记录经过重新分析和计算,得出太阳活动周的平均长度是11.0±0.46年。这是利用古代记录帮助确定太阳活动周平均长度的有效尝试。除此之外,中国天文学家还借助黑子记录和极光记录,提出了多个可能的太阳活动周期,包括60年周期、87年周期、200年周期、250年周期、412年周期、430年周期等。甚至还有人提出了600年以上,最高达1 500年至2000年的超长周期。这些周期的提出,都可以经受地质学资料的检验,有助于深化对于太阳活动周期的认识。 早有学者注意到,在中国古代,有几个时期的黑子记录特别丰富,即公元4世纪、12世纪和14世纪。也有一些时期特别稀少,除了引起广泛争议的蒙德极小期,7至8世纪的唐代也是一个明显缺少黑子记录的时期。个中原因,除了天文学家的勤谨程度有别,历史文献保存状况不一,是否也牵涉到了太阳黑子的长周期变化?这已是一个广为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 艾迪的“蒙德极小期”理论认为,1 645年至1 71 5年之间,太阳活动实际上停止了,太阳活动的十一年周期可能只是近二三百年来刚刚形成的暂时现象;在此期间没有发现中国的目视黑子记录。这些论断不但在世界太阳物理学界引起了激烈反响,也促使中国科学家积极参与论争,做出了许多扎实的史料爬梳整理和分析工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从目前中国科学家的研究结果来看,艾迪所提出的时段内,1645年至1670年间共发现中、朝两国黑子记录1 5条,超出了历史平均水平;蒙德极小期实际起止于1 670年至1 730年,在此期间太阳活动虽处于极低的水平,但并未完全停止,并表现出了1 1年周期的基本规律。 实际上,通过中国和东亚各国的黑子和极光记录,可以将1 2世纪以来的太阳活动分为几个水平明显不一的阶段:12世纪极大期(1110年至1 210年)、宋元极小期(1280年至1 360年)、明初极大期(1 360年至1 390年)、15世纪极小期(1420年至1510年)、17世纪极大期(1 590年至1670年)、18世纪极小期(蒙德极小期,1670年至1 730年)、19世纪极大期(1835年至1885年)…… 最近,有俄罗斯学者发表了通过对冰川和树木化石的碳1 4分析重构万年来太阳活动状况的研究。已有国外学者将这一最新成果与中国古代的黑子记录进行了比对,认为两者之间有一些明显能够相互符合的极大期和极小期,例如8世纪的唐代极小期。 可见,在人类对于太阳的研究进程中,中国古代的黑子记录仍将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一份独一无二的财富。 责任编辑/孙嫒媛
范文三:中国古代的太阳黑子记录
中国古代的太阳黑子记录
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上的一种风暴,因为它的温度比它附近的太阳表面温度低,所以显得暗些。现在世界上公认最早的黑子记录,是我国西汉河平元年(公元前,,年)三月所见的。这个记录这样写道:“三月已未那天,太阳出来的时候显得发黄,在它的中央部分在黑气,好象钱那样大。”
实际上早在汉元帝永光元年(公元前,,年)已有太阳黑子的记录,这个记录说:这个四月,太阳有黑子象弹丸那样大,我国古书的记载常有 “日中有三足乌”的记载。所谓“三足乌”,其实就是指太阳黑子。据统计,从汉朝到明朝,我国共约有,,,次的太阳黑子记录。
中国古人对于黑子的观测非常精密。他们用“如钱”、“如栗”、“如飞鹊”等词汇形象地表示黑子的形状;用“三日乃伏”、“数月乃销”等来表明黑子的出现和消失。还用“日赤无光”、“昼昏日晡”等来描写观测时的情形。
我国古代的太阳黑子记录是一份十分珍贵的天文遗产。当时所观测到的黑子周期以及种种形状,都和近代所观测的相符合,我国古代天文学家从这些黑子出现的日期和间隔求出太阳黑子出现的大概周期,计算结果为,,(,,年,经过现代观测的验证,这个结论是正确的。这些珍贵的太阳黑子记录资料对于研究太阳物理以及日地关系和气候变迁等都有重要参考价值。
范文四:天文:树木年轮中的太阳黑子记录
天文:樹木年輪中的太陽黑子記錄 [Nov 09, 2004]
編輯:JR
根據重建自樹木年輪的太陽黑子資料,過去的70年是8000年以來,太陽活動最頻繁的時期。
從17世紀荷蘭人發明望遠鏡,伽利略將望遠鏡轉向太陽、觀測到太陽黑子後,天文學家開始記錄太陽黑子的數量與位置。一般認為,太陽黑子是太陽內部高溫離子氣體對流時,受到磁場的牽制而導致溫度低於周圍不受磁場影響的區域,亮度也因此較為陰暗。通常科學家以黑子數量做為太陽活動量的依據。然而對於關心太陽活動對地球長期氣候影響的研究者而言,400年似乎太短了點。想要知道更早的太陽活動變化勢必用其它的方法。
由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科學家Sami K. Solanki帶領的國際研究小組,利用碳-14:14C:放射性定年技術,從樹木年輪重建過去11400年的太陽黑子資料:地球上的碳大部分為安定的碳-12,當高層大氣中的氮受到宇宙射線的撞擊後,會產生具有放射性的碳-14。碳-14與碳-12同樣會形成二氧化碳而被樹木吸收、儲存在樹幹中,碳-14對碳-12同位素的濃度比會在活的樹木中保持固定,在樹木死亡後因停止補充碳-14,濃度比會逐漸降低,故從碳同位素的濃度比,可看出宇宙射線的強度變化,而太陽磁場是阻止宇宙射線入侵的有效屏蔽,當太陽活動趨於和緩時,宇宙射線的強度會增強。因此,從碳同位素的濃度比變化,可以反應太陽黑子的活動。
根據重建的太陽黑子資料,科學家指出過去的70年是8000年以來,太陽活動最頻繁的時期。科學家預測,目前熱絡的太陽活動還會再持續數十年。至於,目前活動頻繁的太陽是否主控地球的全球暖化,Solanki表示,相較全球的持續升溫,從1980以來太陽的高活動量大致維持穩定,溫室氣體、燃燒化石燃料或火山噴發對全球氣候影響的可能更大。
原始論文: Sami K. Solanki, Ilya G. Usoskin, Bernd Kromer, Manfred Sch邦ssler, J. Beer
Unusual activity of the Sun during recent decades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 11,000 years
Nature, 28 October 2004
http://www.sciscape.org/news_detail.php?news_id=1653
范文五:太阳黑子的观测
太阳黑子观测 【教学目标】
1.观测太阳黑子的结构和形态特征
2、学会记录太阳黑子记录表
3、学会计算黑子的佛尔夫相对数,理解黑子的活动周期和意义。
4、培养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观测太阳黑子的结构和形态特征
2. 理解黑子的活动周期和意义
3. 记录太阳黑子记录表
【教学难点】
计算黑子的佛尔夫相对数。
【课时安排】
20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黑子目视描迹是一种简便易行又很有价值的观测方法。
描迹方法为:《太阳黑子记录表》图上圆周内径要与望远镜投影像的大小相一致(日面像直径为17.4厘米)。
目视观测,是将主镜对准太阳。(注意不可从目镜直接观察太阳,若要从望远镜目镜直接观察黑子,只能在加有滤光镜片的导星镜和寻星镜观看,以免灼伤眼睛。)调节目镜的焦距,调节目镜的焦距,使投影板上呈现出清晰的太阳像。之后,在投影板上夹上一张记录图纸,调节投影板的前后位置,使得日面的大小圆与记录图圆相符。然后用望远镜的微动螺旋调整太阳像,使日面上的某个小黑子放在东西线上,观察该黑子是否沿东西线方向移动,如果不符合,就应转动投影板再观察,直到使黑子顺着东西线移动为止,把记录图纸固定牢。在日面像大小与方位确定好后,就可以打开转仪钟跟踪系统,开始观测并描迹。
目视观测和描迹时,若出现像模糊要调焦距,看清楚后再下笔描绘黑子的本影和半映(本影颜色较黑,在中心部位,半影颜色较淡,在外围部位)。其方法
是:按照投影板上黑子的投影像,先用硬铅笔描画黑子的半影轮廓,再用软铅笔描画黑子的本影轮廓;(半影在外,本影在里);先描画西边的黑子,后描画东边的黑子;先描画大的黑子群,后描画小的黑子群。描绘的轮廓线最好一笔勾画出来,尽可能避免涂改,使画面既准确又清晰美观,经过一段训练之后,都可以达到要求。
在记录图纸上还要记录以下内容:观测时间(包括日期、北京时间、世界时);天气状况(晴、少云或多云);观测者姓名;大气能见度(可划分为5级,最好的为1级)。至此一张记录图纸记录完成。
[实习内容和步骤]
望远镜按使用操作规程进行。
1、接好投影板:使日像的投影半径为50mm,刚好与观测记录纸的圆圈相符。
2、反复调整记录纸的方位:使之与日轮相符,然后开动转移钟装置,进行同步跟踪观测。
3、黑子的描绘:先用较软的铅笔描出黑子本影的轮廓,涂黑,再用较硬的铅笔画出半影轮廓,并用间线表示半影的范围。一般来说,先描画西边的黑子,
再画东边的黑子;先画大的黑子,再描小的黑子群;若日面有明亮条纹和光斑,再用铅笔描画下来。
4、时间的记录:在描画黑子前后均记录时刻,然后取两个时刻的中间值作为观测时刻,要求准确到1分钟,同时还要记下当时的大气情况:稳定度r和清晰度s。这两个数据通常分为五级:
r=1:太阳边缘绝对平静;
r=2:太阳边缘极少骚动;
r=3:太阳边缘骚动较大;
r=4:太阳边缘骚动剧烈,起伏波动;
r=5:太阳边缘起伏波动剧烈;
s=1:太阳边缘轮廓鲜明,米粒组织清晰可见;
s=2:太阳边缘轮廓略显弥散,米粒组织模糊;
s=3:太阳边缘轮廓参差不齐,黑子半影弥散,米粒组织不可见;
s=4:太阳边缘“爆发”,黑子极弥散;
s=5:太阳边缘十分弥散,黑子极弥散。
[讲述]计算佛尔夫黑子相对数
1、佛尔夫相对数公式:R=K(10g+f)
式中,g-观测时黑子的群数 f-观测时单个黑子的总数
2、分群:按黑子的自然位置可算一群,如果是成对的或单个黑子也算一群,详细参考苏黎世的黑子分群方法。黑子的个数一般按本影计算,比如一片半影中有5个本影黑点,黑子的个数就算5个,另外,单独一个半影黑子也算一个黑子。
3、编号:为了计算方便,对黑子群进行编号。一般以每年元旦起编号,直到年底止。元旦这一天看到的黑子群中,最西边的一群编为第一号,然后向东依次为第2号、第3号。。。,对于每一黑子群,以出现到看不到只用1个号码。
4、K值的确定:如果观测者只做短期观测,K值通常取K=1
5、计算R值。
[作业]分组观测太阳,每人绘制一幅黑子观测图。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