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政治组 郑惠芬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在实施之前还要预先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3)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透过人类意识这个“思维的眼睛”,我们能够揭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认为,意识是一面镜子。这一观点承认了物质决定意识,强调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它又否认了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创造性的特点,把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等同于镜子对事物的直观反映,实际上否认了意识的能动性,是不彻底的唯物主义。
范文二: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B1、某同学在学校感到自卑,影响了生活和学习。老师开导他,如果只看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就会产生消极情绪,我们要善于挖掘自身优势与潜力,积极体验成功。该同学根据老师的指导,经过不断努力,逐渐找回了自信。这告诉我们
A(转变思考问题的角度决定着自卑向自信的转化
B(人们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C(调动意识的自觉选择性是解决矛盾的首要条件
D(世界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心理体验
【答案】C
【解析】题干说明的是某同学因为存在矛盾,在老师的开导下,挖掘自身潜力,体验成功,由自卑转化为自信。体现了矛盾双方的相反相成,矛盾的解决需要一定的条件。故C为最佳选项,A说法绝对,B项应改成主观世界的调整,D项与题意无关。
C2、“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
是胸中之竹也。”郑板桥的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 )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
C.意识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 D.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
解析: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是人的意识活动的能动性的表现~表明
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A正确~B、C、D三项本身表述错误。
答案:A
B3、“在每个人的身上/阳光同样的明亮/在每个人的心中/阴影却有浅有深。”这句诗蕴含
的哲理是 ( )
A.意识决定物质 B.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C.物质决定意识 D.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解析: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
么。在每个人的心中~阴影有浅有深~主要是意识自觉选择的结果~故选B。A错误~
C、D与题意不符。
答案:B
B4、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使19世纪法国作家埃勒?凡尔纳在其小说中描述很多的科学幻想成为现实,如电视机、直升飞机、潜水艇和人类登月等,很多发明家承认他们从凡尔纳的科学幻想中受到启发,甚至有人说:“现代科学只不过是将凡尔纳的语言付诸实践的过程而已”,作为人类意识花朵的科学幻想的付诸实现,表明
?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能够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意识怎样幻想世界,世界就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意识因其创造性,而具有直接现实性
?意识因其能动性,而可以成为实践的先导
A(?? B. ?? C. ?? D. ??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题干强调了意识的能动作用,??的说法正确;?的说法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通过实践转化为物质力量,故?的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项。
B5、民谚“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说明了 ( )
A.存在决定意识
B.意识反作用于存在
C.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
【解析】B、C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不合题意。D为唯心主义的观点。A体现物质决定意识。
【答案】C
B6、针对目前一些行业产能过剩、重复建设问题突出的现状,2009年8月2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这一事实表明 ( )
A.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C.客观必须与主观保持历史的统一
D.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解析:“针对”现状,采取措施,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D项正确。A、C两项观点错误,B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D
C7、2009年6月5日~是第38个世界环境日~由环保部主办、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承办
的“探索环保新道路——六?五世界环境日特别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务院环保部部长
周生贤出席论坛并发表了“坚持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指导~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
新道路”的主题演讲。周生贤提出~积极建设生态文明~是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
的目标指向~以生态文明建设解决我国突出的环境问题。
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结合材料说明积极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
解析:本题要根据设问限定的知识范围及材料意思~可从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的作
用、规律的客观性等方面加以分析。
答案:(1)物质决定意识,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解决我国当前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这一客观实际需要。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符合我国当前实际,能够推动我国现代化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以生态文明建设解决我国突出的环境问题,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必将推动我国摸索出一条代价小、可持续的环境优化、经济发展的路子。
范文三:认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性
认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性
认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性
意识能动性-----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
1 意识能动性,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一个积极能动的过程。人的意识按照一定能动地认识世界的目的性和选择性,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大量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判断,从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进而揭示了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 2能动地改造世界,人的意识是在能动地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按照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提出一定的目的、计划、办法等,指导人们进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意识的能动作用有两种不同的性质: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指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促进事物的良性发展;相反,错误的思想意识会引导人们采取错误的行动,对事物发展产生阻碍甚至破坏作用。意识的能动性指人的意识能动地反映物质又反作用于物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意识不仅是物质的反映,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而且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总是适应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需要而产生的。所以,意识虽然是物质的反映,但它一经产生,就成为一种能动的力量。如果意识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没有作用,那它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意识活动的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事物时,总有基于某种实践需要,并带有一定的主观倾向和要求,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所要达到的思想蓝
图,构成准备行动的计划。这就是意动 性的具体表现,而且是人所特有的。第二,意识活动的主观创造性。人的意识不仅采取 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反映事物的外部形象,而且能够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感性材料积极主动地进行加工制作,反映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规律性。意识的主观创造性,还表现在对客观对象的反映,不仅能够“复制”所反映的对象, 而且还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出一个理想的和幻想的世界。第三,意识通过实践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意识的能动性不限于从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思想、目的、计划、蓝图等观念的东西,更重要的还在于以这些观念的东西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但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无论如何巨大,归根到底,它仍然受客观物质世界所决定和制约。意识能动作用的产生,意识能动作用的大小,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一刻也离不开物质运动及其客观规律的决定作用。人的意识只能在物质运动及其客观规律所允许的范围内发挥能动作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物质世界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本质方面。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物辩证法就是对物质世界的这两个不可分割的本质方面的反映。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1 基本内容:(1)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是对物质的反映。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能够正确 反映客观事物, 还突出地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
物。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 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2 基本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坚持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等主主义。物质的特征定义----列宁的定义:“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物质的特征定义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是指不依赖人们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他的客观实在性。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重要意义: 1、坚持了彻底的 唯物主义一元论,批判了唯心主义的物质观和二元论的物质观; 2、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
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先验论和不可知论。 3、坚持了物质与物质形态、哲学的物质范畴余具体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共性和个性的辩证法,克服以往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用个别、个性代替一般、共性的形而上学的缺陷。 4、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反对了历史唯心主 义的观点。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1.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 (1)感性认识:它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认识(现象),有直接性、具体性的特点(特点),有感觉、知觉、表象(印象)三种形式,
是认识的初级阶段。(2) 理性认识:①它是在人们感性认识基础上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②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③有概念、判断、推理三种主要形式,④是认识的高级阶段。2.感性认识和理 性认识的关系:两者对立和区别是含义、特点、形式、地位不同。所以“熟知(感性)不等于真知(真理)”,“感觉到了的东西(感性认识),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理性认识)”。
意识的主观性----方面表现为它的反映形式有主观性。意识的各种形式如感觉、知觉、表象意识的主观性 等感性形式和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形式,以及愿望、兴趣、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形式,都是主观世界所特有的,具有主观性。第二,意识的主观特征表现为对同一对象的主体意识之间的差别性。不仅同一客观对象在不同的人那里有不同的反映,而且在同一个人那里,在不同的心情下也会有不同的反映。第三,意识的主观特征表现在主观映象只是对客观对象近似的、有时甚至是歪曲的反映。虽然在理论上说主观映象是能够正确反映客观对象的,但所谓正确并不是绝对的等同,而只能是相对的、近似的。主观映象有时可能是虚幻的、歪曲的甚至是完全错误的反映,如不切实际的幻想、神鬼之说等等。这种情况最能说明意识的主观性。意识的内容的客观性则主要表现在:第一,各种主观的反映形式,都有客观的物质根源。不论是感觉的对象现象,还是理性分析的事物的本质,还是引起兴趣原望的人的需要,都是客观的。第二,不同主体的意识之间的区别,也有客观的物质原因。如个人社会地位、知识水平和实际经验的不同。第三,虽然主观映象有时可能是对客观对象的歪曲还
映,但也还是可以从客观世界中找到其原型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由于: 一、自然科学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三大学说的创立,证明了自然界以人类社会的唯物的和辩证的性质。二、19 世纪初,欧洲的工业革命带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使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阶级对立简单化,阶级冲突尖锐化。无产阶级开始登上社会政治舞台。 三、社会科学领域,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 社会主义所提供的思想材料,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思想成果,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四、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入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总结了工人斗争的经验,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经过艰辛的探索和研究,创立了科学的世界观。
儒家孔子中庸之道——做人道家老子无为,无不为——修成真人
范文四:认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性
认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性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课程学习中,认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性对学习有重大的影响,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只有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性,才能自主、快乐的学习,当我们面对困境之时,让我们面向太阳,积极乐观地生活,迎着阻碍,坚韧勇敢地成长。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但是只要我们能充分的认识问题,充分的认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性,就能合理的处理问题,解决困难,并从中成长。
哲学,源出希腊语philosophia,意即“热爱智慧”。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意识有一种本领,就是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不停在告诉人们,应当做什么,以及怎样去做,在实践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这种力量就是意识的能动性。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与作用。无论古希腊哲学中的“人是理性动物”, 还是我们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人定胜天”, 都包涵着深刻的意识能动性观念。它表现为人类利用这种特有的思维来反映和理解客观社会,并以此升华成一种理性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改造社会。
人生有波澜起伏,有升降浮沉,有穷达之时,有顺逆之境,此乃人生之必然。亦有人将人生困境总结大约分为四种:一曰生活之困,贫病交加;二曰心境之苦,怀才不遇;三曰事业受阻,功败垂成;四曰存亡之危,身处绝境。也有人总结出人生有5个难解的困境,这5
种难解的困境即是人生的败局:入错了行;处世无方;不能投入;缺乏创造力;目标太散。这种说法以偏概全,过于片面。古圣人孟子则认为“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才能够担天下大任,成千秋伟业,此种超群绝纶之人史载不多,世间难得。这大概是领袖与伟人的特质之一,就是情商要够高,抵得住泰山压顶,即使在人生最低谷之时仍然斗志昂扬去迎接重大责任,并相信自已为此为生,终生奋斗不息。虽然大多数人没有这种天赋,但这无关紧要,人们可以通过后天学而习达到此种境界。如何对待困境?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楷模。宋代范仲淹自幼家境贫寒,但是勤奋好学,志向高远,为官后有直言敢谏之名,曾因多次上书批评宰相而三次遭贬,一生颠沛流离,令人欷歔。他的《岳阳楼记》这篇传世名作中“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抒发了自己为人处世的态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彰显了崇高的思想境界,也真正体现了自己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正确对待人生的困境,保持良好的心境、旺盛的斗志,是人格升华和心灵净化后的崇高境界,是宽宏、远见和睿智的结晶,人人当学,值得发扬光大。
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就是要能动地把握形势,做形势的主人。守株待兔,不如弃株捉兔。应变能力,说到底是一种素质,既包括承受能力,又包括能否采取正确的策略。在学习中,有的人不管怎么样,总是能圆满的完成布置的各种任务,甚至能够积极主动为班级着想,
提前完成任务、解决问题,这样的人不仅获得了荣誉还获得了奖励,在主动承担着更大的责任的同时,他获得的机遇与机会也相应增加了。
我应从现在做起,拿出自己的热诚,拿出自己对崇高理想的信念,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尽职尽责的做好自己的工作。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范文五:对主观能动性的认识
对主观能动性的认识
改造客观世界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那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到底有什么重要的作用,我国的载入航天事业在近二十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天宫一号神舟飞船的成功发射,这些成就正是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产物。只有遵循万有引力定律和其他规律,克服地球的引力,才能把航天飞船送上太空。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我国现代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是对客观世界的改造,需要我们正确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我国近二十年取得的重大成就,无不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如:我国高速铁路的飞速发展,杂交水稻的应用,载人航天事业的进步等这些都是我国科研人员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了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正确的发挥主观能动性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四有新人,如何正确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己的主观客观世界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学生以学为主,如何学,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发挥主观能动性,去适应大学的生活,让自己不再迷茫,不再为环境的变换而困恼。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改造主观客观世界,是马克思主义对主观能动性这一原理的客观要求。
在这个充满竞争、充满压力的经济时代,青年人的聪明才智,那种崇尚自由、自我的性格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社会的大熔炉为每一位有志有才的青年提供了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一份耕耘自当有一份收获,为了理想,脚踏实地的去努力奋斗就能获取属于自己的“奶酪”。但总有一些青年满怀着一腔热血,踌躇满志,誓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当碰到一点困难、一点挫折的时候就心浮气躁,抱怨叫苦,摆不正心态。有理想、有抱负令人敬佩,耐心不够、韧性不足令人惋惜而又令人理解,毕竟成长需要过程。这时我们应该正视困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用科学理性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求我们发挥青年自身优势,发扬勇于创新、勇挑重担的工作作风,用辨证的唯物主义指导学习。青年的优势体现在接受新鲜事物快,上手能力强,敢于创新等等几个方面,它的体现还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当中积极主动,事无巨细亲历亲为,用理性的思维处理事物的矛盾,以小改革、小创新带动大改革、大创新。成就大事业者总善于抓住事物的关键,善于把握细节,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从中找出因果关系。作为我们青年一代应从现在做起,拿出自己的热情与信心,共同为中国更加美好的明天发展献力。
2014113497
王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