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欲扬先抑来写人
《周易》曰:“尺蠖之屈,求伸也。”尺蠖本来要向前爬行,但要先弯曲身体。我们也常见到这样的现象,运动员跳高,要先有一个下蹲的动作,拳师的拳头缩回来再打出去,才更有力。写文章刻画人物形象,也有类似的以退为进的方法。记叙文描写的形象,本是为了赞扬的,却不直接写其美好的品行,而是先用嘲讽的态度极力贬低和否定,通过这样的艺术处理之后,再作正面描写,这种刻画人物的方法叫做“欲扬先抑”,或者叫做“先抑后扬”。
作为一种描写技巧,欲扬先抑手法比起常规表现手法来要生动得多。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能够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就好像山峰要用低谷来衬托一样,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我曾看到这样一篇文章,使用的就是欲扬先抑手法。文章的特色在哪里?你不妨先阅读一遍,感受一下欲扬先抑手法给你带来的新颖。
愚蠢的爸爸
爸爸十分愚蠢――我这可是重复他自己的话哦。
他总是喜欢几件事情一起做。前几天,他粉刷家里被我弄脏的墙壁时,又在煤气灶上烧水。听到厨房水壶蒸汽笛的鸣叫声,他手忙脚乱地跑过去,不小心踢倒了地面上的涂料桶,白色的涂料流得满地都是。而清扫地板时,装在上衣口袋里的手机又滑落在涂料里……事后,爸爸轻轻抚着我的头说:“你看爸爸多么愚蠢。”
前天早晨,他一早起床做好了饭。吃完早饭后,他慌慌张张给我背上书包,出门骑自行车驮我向学校疾驰而去。我以为爸爸给我报了辅导班呢,结果爸爸骑车走到三环路口时,突然掉头回家了。到家后他轻拍我的后背,憨憨地笑着说:“瞧你这愚蠢的爸爸,我竟然忘了今天是星期六。”
我的爸爸十分愚蠢,不过据奶奶说爸爸迄今为止做得最愚蠢的一件事情,是在上夜班的路上,在铁路边捡回了被亲生父母遗弃的我。为此爸爸今年36岁了,还没有结婚。听奶奶说,我3岁时,有一位姑娘愿意嫁给爸爸,前提是把我送给别人,但是爸爸不同意,从那以后爸爸就再也没有提结婚的事。
尽管我的爸爸十分愚蠢,可是在这个世界上,他是我最爱的人。我长大以后,也要像爸爸那样,如果有小孩被遗弃了,我就把他接回家抚养,像我愚蠢的爸爸一样,给他关爱和温暖。所以,我希望愚蠢的爸爸身体健康,耐心地等我长大……
《愚蠢的爸爸》生动的展示了“爸爸”的大爱之心。文章一开头就写道:“爸爸十分愚蠢――我这可是重复他自己的话哦”。接着,小作者用三个小事件来强调“爸爸”的“愚蠢”。很显然前两个很有喜剧色彩的小事件是为第三个事件蓄势的。尤其是到了“最愚蠢”地捡拾收养弃婴,真可谓抑到了极点。但结尾,小作者对“愚蠢的爸爸”的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不但深深地爱他,而且还要学习他,还要孝敬他。这就又造成文章的波澜起伏,情节曲折,结构紧凑,是一篇比较成功地运用欲扬先抑手法的范文。
从此文中,我们可以了解:“扬”和“抑”,在艺术上都是一种强调手段。古人做文章强调“蓄势”,讲的也是欲扬先抑的道理。《战国策》中有一段“冯暖客孟尝君”的故事,文章的开头写冯暖既无爱好,又无能耐,还爱闹待遇、发牢骚,简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作者把他贬抑到最低处。然后却笔锋一转,写他如何为孟尝君经营“三窟”,写出了他非凡的才能。开头的“抑”就是为了衬托后面的“扬”。如果你留神一下,这类例子在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中并不少见欲扬先抑的方法是写人物的先抑后扬,同一人物的前后形成强烈的相反对照,文章显得有气势;以抑烘托扬,使所刻画的形象更丰满,因而留给读者的印象更深。初中二册语文课本中杨朔《荔枝蜜》一文,便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方法。课文开始写作者儿时被蜇而对蜜蜂没有好感,“不大喜欢”;而后写喝了荔枝蜜“不觉动了情”,便想去看看“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最后高度赞美并梦见自己也变成了一只小蜜蜂。这样,前抑后扬,对照强烈,使小蜜蜂的形象鲜明地突现了出来。
“欲扬先抑”,扬为目的,抑为手段。运用这种方法,一般是先对所写的对象确定从哪些方面进行“艺术”上的贬斥。行文时,前部分着重对所写人物作贬斥的描写或叙述,而后笔锋一转,向抑的负面作颂扬的描写或叙述,抑扬双方要有对照性,衬托性。使用时应注意一下几点:
第一、欲正故反,逆锋起笔。或简单介绍一下写作的主体,当然是不被认可的事,让读者大概了解人或物,给人第一印象不好。这样在后文的写作中才能有波澜,吸引人。
第二,通过细致的描写,写出人的缺点。如外貌的丑陋、行为的错误等,或者写出“物”的不让人喜爱之处,或直接抒发对人或物的不满,从感情上贬低所要写的主要事物,这样才能在后文的情感变化中更好地抒发喜爱,尊重等情感,更好地突出主题。总之要从贬低的角度描写,这样才能和后文的“扬”形成对比。
第三,要注意抑和扬的顺序:抑的内容先写,扬的内容后写。极力渲染刻画对象的反面形象,然后笔墨突转,转入正面刻画,在叙述的曲折变化中,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第四,抑扬双方,内容上应是有联系的。抑的内容或是“艺术”上的处理,或是“错觉”,而不是所要写的人物的本质。如果抑扬双方完全游离,是毫不相干的两码事,势必造成抑扬对照不强,起不到以抑托扬的作用。要根据中心表达的需要,选准人物或事物不协调的两个对立面,渗透截然相反的两种情感。抑就要抑得充分,抑得到位,不惜笔墨;扬就要扬得突如其来,酣畅淋漓,让人出乎意料,感叹不已!
范文二:欲扬先抑来写人
欲扬先抑来写人
作者:李书琴
来源:《中国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年第04期
《周易》曰:“尺蠖之屈,求伸也。”尺蠖本来要向前爬行,但要先弯曲身体。我们也常见到这样的现象,运动员跳高,要先有一个下蹲的动作,拳师的拳头缩回来再打出去,才更有力。写文章刻画人物形象,也有类似的以退为进的方法。记叙文描写的形象,本是为了赞扬的,却不直接写其美好的品行,而是先用嘲讽的态度极力贬低和否定,通过这样的艺术处理之后,再作正面描写,这种刻画人物的方法叫做“欲扬先抑”,或者叫做“先抑后扬”。
作为一种描写技巧,欲扬先抑手法比起常规表现手法来要生动得多。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能够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就好像山峰要用低谷来衬托一样,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我曾看到这样一篇文章,使用的就是欲扬先抑手法。文章的特色在哪里?你不妨先阅读一遍,感受一下欲扬先抑手法给你带来的新颖。
愚蠢的爸爸
爸爸十分愚蠢——我这可是重复他自己的话哦。
他总是喜欢几件事情一起做。前几天,他粉刷家里被我弄脏的墙壁时,又在煤气灶上烧水。听到厨房水壶蒸汽笛的鸣叫声,他手忙脚乱地跑过去,不小心踢倒了地面上的涂料桶,白色的涂料流得满地都是。而清扫地板时,装在上衣口袋里的手机又滑落在涂料里……事后,爸爸轻轻抚着我的头说:“你看爸爸多么愚蠢。”
前天早晨,他一早起床做好了饭。吃完早饭后,他慌慌张张给我背上书包,出门骑自行车驮我向学校疾驰而去。我以为爸爸给我报了辅导班呢,结果爸爸骑车走到三环路口时,突然掉头回家了。到家后他轻拍我的后背,憨憨地笑着说:“瞧你这愚蠢的爸爸,我竟然忘了今天是星期六。”
我的爸爸十分愚蠢,不过据奶奶说爸爸迄今为止做得最愚蠢的一件事情,是在上夜班的路上,在铁路边捡回了被亲生父母遗弃的我。为此爸爸今年36岁了,还没有结婚。听奶奶说,我3岁时,有一位姑娘愿意嫁给爸爸,前提是把我送给别人,但是爸爸不同意,从那以后爸爸就再也没有提结婚的事。
尽管我的爸爸十分愚蠢,可是在这个世界上,他是我最爱的人。我长大以后,也要像爸爸那样,如果有小孩被遗弃了,我就把他接回家抚养,像我愚蠢的爸爸一样,给他关爱和温暖。所以,我希望愚蠢的爸爸身体健康,耐心地等我长大……
《愚蠢的爸爸》生动的展示了“爸爸”的大爱之心。文章一开头就写道:“爸爸十分愚蠢——我这可是重复他自己的话哦”。接着,小作者用三个小事件来强调“爸爸”的“愚蠢”。很显然前两个很有喜剧色彩的小事件是为第三个事件蓄势的。尤其是到了“最愚蠢”地捡拾收养弃婴,真可谓抑到了极点。但结尾,小作者对“愚蠢的爸爸”的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不但深深地爱他,而且还要学习他,还要孝敬他。这就又造成文章的波澜起伏,情节曲折,结构紧凑,是一篇比较成功地运用欲扬先抑手法的范文。
从此文中,我们可以了解:“扬”和“抑”,在艺术上都是一种强调手段。古人做文章强调“蓄势”,讲的也是欲扬先抑的道理。《战国策》中有一段“冯暖客孟尝君”的故事,文章的开头写冯暖既无爱好,又无能耐,还爱闹待遇、发牢骚,简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作者把他贬抑到最低处。然后却笔锋一转,写他如何为孟尝君经营“三窟”,写出了他非凡的才能。开头的“抑”就是为了衬托后面的“扬”。如果你留神一下,这类例子在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中并不少见欲扬先抑的方法是写人物的先抑后扬,同一人物的前后形成强烈的相反对照,文章显得有气势;以抑烘托扬,使所刻画的形象更丰满,因而留给读者的印象更深。初中二册语文课本中杨朔《荔枝蜜》一文,便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方法。课文开始写作者儿时被蜇而对蜜蜂没有好感,“不大喜欢”;而后写喝了荔枝蜜“不觉动了情”,便想去看看“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最后高度赞美并梦见自己也变成了一只小蜜蜂。这样,前抑后扬,对照强烈,使小蜜蜂的形象鲜明地突现了出来。
“欲扬先抑”,扬为目的,抑为手段。运用这种方法,一般是先对所写的对象确定从哪些方面进行“艺术”上的贬斥。行文时,前部分着重对所写人物作贬斥的描写或叙述,而后笔锋一转,向抑的负面作颂扬的描写或叙述,抑扬双方要有对照性,衬托性。使用时应注意一下几点:
第一、欲正故反,逆锋起笔。或简单介绍一下写作的主体,当然是不被认可的事,让读者大概了解人或物,给人第一印象不好。这样在后文的写作中才能有波澜,吸引人。
第二,通过细致的描写,写出人的缺点。如外貌的丑陋、行为的错误等,或者写出“物”的不让人喜爱之处,或直接抒发对人或物的不满,从感情上贬低所要写的主要事物,这样才能在后文的情感变化中更好地抒发喜爱,尊重等情感,更好地突出主题。总之要从贬低的角度描写,这样才能和后文的“扬”形成对比。
第三,要注意抑和扬的顺序:抑的内容先写,扬的内容后写。极力渲染刻画对象的反面形象,然后笔墨突转,转入正面刻画,在叙述的曲折变化中,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第四,抑扬双方,内容上应是有联系的。抑的内容或是“艺术”上的处理,或是“错觉”,而不是所要写的人物的本质。如果抑扬双方完全游离,是毫不相干的两码事,势必造成抑扬对照不强,起不到以抑托扬的作用。要根据中心表达的需要,选准人物或事物不协调的两个对立面,渗透截然相反的两种情感。抑就要抑得充分,抑得到位,不惜笔墨;扬就要扬得突如其来,酣畅淋漓,让人出乎意料,感叹不已!
范文三:欲扬先抑的写人作文
欲扬先抑的写人作文
欲扬先抑的写人作文
孙志力是我的同窗好友。说起他的外表,既不是膀大腰圆,也不是浓眉大眼,可以说是其貌不扬了。他个子很矮,黑瘦黑瘦的。脸略微有点长,本来不大的眼睛显得更小了,而额头颧骨却又十分突出,难怪有些同学给他起了个绰号 祖先 说白了就是类人猿。但我却很愿意和他在一起,因为我从他身上学到了许多有益的东西。他在学习上刻苦认真,而且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我记得二年级的时候,他读课文的时候,常把卷舌音读成平舌音,像 春、用 这些容易读错的字,他没有一个能读对的,经常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说来也怪,老师还常常让他读。他每次读课文,我都在一旁揪着心。在同学们的笑声中,我发现他读错的字越来越少了。有一次,我去找他,刚走到门口,就听到屋里发出了单调的 YONG 的声音。我轻轻地打开门一看,原来他正在对着镜子练发音呢。他嘴张得大大的,眼睛挤得更小了。他一看我来了,连忙拉住我说: 你来得正好,听听我这个发音准不准。YONG 对~ 我再读读句子你听听。 唉,放到句子里一读,他又读错了。发音,读句子 我们这样练了半个多小时,他终于把音读准了。我问他: 你常这样练吗, 他点点头。我望着他因兴奋而有些发红的脸,顿时明白了什叫 毅力 。我更佩服他那种永不满足、自强不息的精神。有一次体育课测验跳绳,我虽然刚及格,但已经满足了。孙志力的成绩是良,我得去祝贺他。天呀,他还在练跳绳呢~唉,这也叫跳绳,你看他左摇右摆,双手无力地甩着绳子,绳子已经抡不圆了。腿像灌了铅似的怎么也抬不起来,简直是从绳子上迈了过去。那样子真像个小狗熊在跳舞。我差点笑出声来。我还没有走到他跟前,他就踉踉跄跄地走到一棵大树前,扶着树干, 呼哧呼哧 地喘气。我看到他紫色的脸上,汗珠像断了线的珠子似地落下来。我狠狠地对他说: 你不要命了~考了良还练什么, 他用手捂着胸口,好半天才断断续续地说: 我要的是优。 听到这里,我很惭愧。是呀~我所缺少的不正是这点吗,在几年的学习生活中,象这样的事,真是说也说不完。他就是这样的一个刻苦认真、自强不息的人。他既是我的同学,又是我的 老师 。
你说我能不愿意和他在一起吗,习作:《我的同学》要求用 欲扬先抑 技法。本文一开始就写孙志力其貌不扬,然后就通过刻苦学习、努力煅炼身体的典型事例,让读者感受到孙志力具有坚忍不拔、永不自满、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从而突出了人物的形象。可仿此文练笔。--------------那河,蜿蜒在山林间,它是小镇的命脉,是小镇人与外界惟一的沟通渠道。那船,沧桑中透着古朴,它是小镇惟一的交通工具。正因为有了那河,那船,才有那摆渡人感人的故事。蓬乱的头发,细小无神的眼睛,扁塌的鼻子,很不成比例地镶在一张皱巴巴的脸上 他的确很丑,再加上天生不会说话,人们都叫他 老哑巴 。不知什么时候,老哑巴成了小镇上惟一的摆渡人。他默默接过许多人都不愿意拿的撑竿,每天风里来雨里去,一趟一趟地迎送着小镇的乡亲,从不间断。那个古老的开满无名野花的渡口,印满了他蹒跚的脚印。老哑巴的工作,没有丝毫报酬,他也从无要求,人们都说他 傻 。那天,我和村民一起来到渡口,老哑巴孤独地坐在野花丛中呆呆地望着天。 老哑巴!开船了! 村民一声吆喝,他嘴里 呀呀 应着,很利索地解下绳子撑开了船。船慢慢行着,两岸的芦苇和马尾草摇在微风中。我为了免睹老哑巴的尊容,特意坐到船尾,静静地戏着水。不料,一不小心,新买的拖鞋掉到了河里,我急得大叫,因为那是妈妈早晨买的,丢了肯定会挨骂的。正在运时,老哑巴纵身跳进了河里,一会儿拖鞋便被丢到了我手上,我当时激动得快哭了,竟然顺口说了句 谢谢老哑巴 。村民哈哈地笑着,弄得我颇有几分尴尬。今年春天,我又来到那个小山村,可不见了老人的影子。几天后,我从乡民口中听到了关于老人不平凡的故事,那位聋哑摆渡人,搭救一个落水儿童时,终因体力不支,静静地安息在伴随他渡过千万次船的河里。当我再一次走过这个渡口的时候,对老人的感受是那么的深刻,是这条河让我看到了他美好动人的一面。静静地站在渡船上,我在心里轻轻地说: 老伯伯,谢谢您! (一)独辟蹊径。独辟蹊径,是指从立意角度打破由习惯或经验形成的心理定势,打破思维常规,换一个角度,换一种眼光看问题。根据作文中的材料,要求以 水 为话题作文,可能很多考生一见到 水 ,思维便很自然地转向环境问题、水污染问题和生存问题等方面,而《摆渡的老哑巴》则摒弃了大众的思维,独辟蹊径,
另寻出路,由 水 想到了 那河 ,由 那河 想到了 摆渡 ,再由 摆渡 想到了那摆渡的老哑巴,歌颂老哑巴善良勇敢的美好品质。这种做法避免了与大部分考生立意相撞,使得阅卷老师眼前一亮,从而在高考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二)设置悬念。指在文章的开头便写出事件的某个最富有吸引力的片段或直接写出事情的结构,以吸引读者的写法。在文章的开始设置悬念,往往能抓住读者的心,使之急欲寻找答案,探其究竟。《摆渡的老哑巴》一开头便引人入胜,不仅以优美的语言对 那河 、 那船 进行了描写,而且还在这里设计了一个悬念: 正因为那河,那船,才有那摆渡人感人的故事 。这时读者不禁要问了:摆渡人是谁,那感人的故事指的又是什么,这样,疑团便吸引了读者的心,让读者急于往下读,这是优秀作文成功的第一步。(三)选材典型。一篇好的写人作文,除了有新颖的构思和立意外,还需要选取具体典型的事例去表现对象的美好品质,使得文章的内容充实起来,显得有血有肉,不然就会显得空洞无味。在写人时,所选取的事例材料,必须要新颖典型,言他人所未言;另外还要与时俱进,反映时代气息。《摆渡的老哑巴》中,作者选取了 无偿摆渡 、 帮捞拖鞋 和 勇救小孩 三件事,由小到大,层层深入,歌颂了老哑巴善良勇敢的美好品质。(四)对比鲜明。通过前后不同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变化等的对比,表现人物正面的美好品质和精神面貌。《摆渡的老哑巴》中, 我 先是看不起老哑巴,认为他样子长得非常丑,而且 傻 ,所以总不愿意接近他,甚至连坐船的时候也要坐到船尾去,以免目睹老哑巴的尊容。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却帮 我 捞回了 我 掉在河中的拖鞋,也正是这样的一个平凡的人英勇地跳进了河里,救了一个儿童的命,而他却终因体力不支而永远安息在那条他辛苦了一辈子的河里。老哑巴的这些事迹深深地感动了 我 ,使 我 由衷地说了一声: 老伯伯,谢谢您~ 这一声,不仅包含了 我 的敬佩之情,也包含了 我 的感激之情和愧疚之情,使文章的主旨得到了升华。
范文四:欲扬先抑的写人作文300字
写人作文技巧之欲扬先抑:(转 载于:www.zaIdian.cOM 在 点 网:欲扬先抑的写人作文300字)以抑起扬,深入人心
【技法说明】
“欲扬先抑”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指作者本来要大力赞扬的对象,在文章开始的时候却贬抑他,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再颂扬他,即作者对描写的对象先有某种看法,后来由于某种原因而否定了原来的看法,得出一个新的结论的写法。这里的“抑”做了“扬”的铺垫,使得“扬”更有力,更突出。“欲扬先抑”法是作者思想感情和情感变化的反映,体现了人们的认识规律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此方法在写作中如果运用得当,可以使文章情节多变,起伏跌宕,摇曳多姿,曲折动人,能使到文章前后形成明显的反差,对比鲜明,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对象,从而增强对人物正面肯定的表达效果。
【考试要点】
1、“欲扬先抑”既可写人,也可写物,只要运用得当即可
2、从整体出发,处理好“抑”与“扬”的关系,两者不能等
1
量齐观,应重“扬”轻“抑”。
3、“抑”与“扬”形成鲜明的对照,对比强烈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范文
摆渡的老哑巴(小说)
江苏考生
那河,蜿蜒在山林间,它是小镇的命脉,是小镇人与外界惟一的沟通渠道。那船,沧桑中透着古朴,它是小镇惟一的交通工具。正因为有了那河,那船,才有那摆渡人感人的故事。
蓬乱的头发,细小无神的眼睛,扁塌的鼻子,很不成比例地镶在一张皱巴巴的脸上——他的确很丑,再加上天生不会说话,人们都叫他“老哑巴”。
不知什么时候,老哑巴成了小镇上惟一的摆渡人。他默默接过许多人都不愿意拿的撑竿,每天风里来雨里去,一趟一趟地迎送着小镇的乡亲,从不间断。那个古老的开满无名野花的渡口,印满了他蹒跚的脚印。老哑巴的工作,没有丝毫报酬,他也从无要求,人们都说他“傻”。
那天,我和村民一起来到渡口,老哑巴孤独地坐在野花丛中呆呆地望着天。“老哑巴!开船了!”村民一声吆喝,他嘴里“呀呀”应着,很利索地解下绳子撑
开了船。船慢慢行着,两岸的芦苇和马尾草摇在微风中。
2
我为了免睹老哑巴的尊容,特意坐到船尾,静静地戏着水。不料,一不小心,新买的拖鞋掉到了河里,我急得大叫,因为那是妈妈早晨买的,丢了肯定会挨骂的。正在运时,老哑巴纵身跳进了河里,一会儿拖鞋便被丢到了我手上,我当时激动得快哭了,竟然顺口说了句“谢谢老哑巴”。村民哈哈地笑着,弄得我颇有几分尴尬。
今年春天,我又来到那个小山村,可不见了老人的影子。几天后,我从乡民口中听到了关于老人不平凡的故事,那位聋哑摆渡人,搭救一个落水儿童时,终因体力不支,静静地安息在伴随他渡过千万次船的河里。当我再一次走过这个渡口的时候,对老人的感受是那么的深刻,是这条河让我看到了他美好动人的一面。静静地站在渡船上,我在心里轻轻地说:“老伯伯,谢谢您!”
(一)独辟蹊径。独辟蹊径,是指从立意角度打破由习惯或经验形成的心理定
势,打破思维常规,换一个角度,换一种眼光看问题。根据作文中的材料,要求以“水”为话题作文,可能很多考生一见到“水”,思维便很自然地转向环境问题、水污染问题和生存问题等方面,而《摆渡的老哑巴》则摒弃了大众的思维,独辟蹊径,另寻出路,由“水”想到了“那河”,由“那河”想到了“摆渡”,再由“摆渡”想到了那摆渡的老哑巴,歌颂老哑巴善良勇敢的美好品质。这种做法避免了与大部分考生立意相
3
撞,使得阅卷老师眼前一亮,从而在高考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
(二)设置悬念。指在文章的开头便写出事件的某个最富有吸引力的片段或直
接写出事情的结构,以吸引读者的写法。在文章的开始设置悬念,往往能抓住读者的心,使之急欲寻找答案,探其究竟。《摆渡的老哑巴》一开头便引人入胜,不仅以优美的语言对“那河”、“那船”进行了描写,而且还在这里设计了一个悬念: “正因为那河,那船,才有那摆渡人感人的故事”。这时读者不禁要问了:摆渡人是谁,那感人的故事指的又是什么,这样,疑团便吸引了读者的心,让读者急于往下读,这是优秀作文成功的第一步。
(三)选材典型。一篇好的写人作文,除了有新颖的构思和立意外,还需要选
取具体典型的事例去表现对象的美好品质,使得文章的内容充实起来,显得有血有肉,不然就会显得空洞无味。在写人时,所选取的事例材料,必须要新颖典型,言他人所未言;另外还要与时俱进,反映时代气息。《摆渡的老哑巴》中,作者选取了“无偿摆渡”、“帮捞拖鞋”和“勇救小孩”三件事,由小到大,层层深入,歌颂了老哑巴善良勇敢的美好品质。
(四)对比鲜明。通过前后不同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变化等的对比,表现人物
4
正面的美好品质和精神面貌。《摆渡的老哑巴》中,“我”先是看不起老哑巴,认为他样子长得非常丑,而且“傻”,所以总不愿意接近他,甚至连坐船的时候也要坐到船尾去,以免目睹老哑巴的尊容。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却帮“我”捞回了“我”掉在河中的拖鞋,也正是这样的一个平凡的人英勇地跳进了河里,救了一个儿童的命,而他却终因体力不支而永远安息在那条他辛苦了一辈子的河里。老哑巴的这些事迹深深地感动了“我”,使“我”由衷地说了一声:“老伯伯,谢谢您~”这一声,不仅包含了“我”的敬佩之情,也包含了“我”的感激之情和愧疚之情,使文章的主旨得到了升华。
篇二:欲扬先抑来写人
龙源期刊网 .cn
欲扬先抑来写人
作者:李书琴
来源:《中国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年第04期
《周易》曰:“尺蠖之屈,求伸也。”尺蠖本来要向前爬行,但要先弯曲身体。我们也常见到这样的现象,运动员跳高,要先有一个下蹲的动作,拳师的拳头缩回来再打出去,才更有力。写文章刻画人物形象,也有类似的以退为进的方法。记叙文描写的形象,本是为了赞扬的,却不直接写其美好的品行,而是先用嘲讽的态度极力贬低和否定,通过这样的艺
5
术处理之后,再作正面描写,这种刻画人物的方法叫做“欲扬先抑”,或者叫做“先抑后扬”。
作为一种描写技巧,欲扬先抑手法比起常规表现手法来要生动得多。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能够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就好像山峰要用低谷来衬托一样,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我曾看到这样一篇文章,使用的就是欲扬先抑手法。文章的特色在哪里,你不妨先阅读一遍,感受一下欲扬先抑手法给你带来的新颖。
愚蠢的爸爸
爸爸十分愚蠢——我这可是重复他自己的话哦。
他总是喜欢几件事情一起做。前几天,他粉刷家里被我弄脏的墙壁时,又在煤气灶上烧水。听到厨房水壶蒸汽笛的鸣叫声,他手忙脚乱地跑过去,不小心踢倒了地面上的涂料桶,白色的涂料流得满地都是。而清扫地板时,装在上衣口袋里的手机又滑落在涂料里……事后,爸爸轻轻抚着我的头说:“你看爸爸多么愚蠢。”
前天早晨,他一早起床做好了饭。吃完早饭后,他慌慌张张给我背上书包,出门骑自行车驮我向学校疾驰而去。我以为爸爸给我报了辅导班呢,结果爸爸骑车走到三环路口时,
6
突然掉头回家了。到家后他轻拍我的后背,憨憨地笑着说:“瞧你这愚蠢的爸爸,我竟然忘了今天是星期六。”
我的爸爸十分愚蠢,不过据奶奶说爸爸迄今为止做得最愚蠢的一件事情,是在上夜班的路上,在铁路边捡回了被亲生父母遗弃的我。为此爸爸今年36岁了,还没有结婚。听奶奶说,我3岁时,有一位姑娘愿意嫁给爸爸,前提是把我送给别人,但是爸爸不同意,从那以后爸爸就再也没有提结婚的事。
尽管我的爸爸十分愚蠢,可是在这个世界上,他是我最爱的人。我长大以后,也要像爸爸那样,如果有小孩被遗弃了,我就把他接回家抚养,像我愚蠢的爸爸一样,给他关爱和温暖。所以,我希望愚蠢的爸爸身体健康,耐心地等我长大……
篇三:欲扬先抑的作文
欲扬先抑的作文
.冬日傍晚五六点钟,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我们坐在教室里,等待着上晚自习。随着清晰的脚步声,语文老师走进了教室。
“今天的晚自习,我们考试。”
话还没说完,教室里的叹气声就已经满天飞了。调皮的F君说道:“昨天考,今天考,明天还要考。然则何时而乐耶?起笔曰:考试中自得其乐矣。’”语音刚落,教室里便哄堂大笑。
7
语文老师并没有发火,只是微微一笑,然后说:“F君,你的发言不错嘛!没有白雪古文。我刚才没解释清楚,我们今天的考试不记成绩,只是想尽量的发挥出你们潜在的能力。现在回答我:看着窗外的夕阳,你们会想到什么?”
“想到老人。”A君首先回答。
“想到深沉,默默无闻,像在思索。”
“还有别的吗?”老师问。
“想到明天,明天太阳会再次升起,那不再是夕阳,那将成为朝阳。”F君不假思索地说。
“非常好!”语文老师赞扬道。同学们对F君的精彩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第一个问题刚结束,老师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朝阳应该是什么样的?”
“有朝气,朝气蓬勃。”
“充满自信,有旺盛的生命力。”
这一回,大家一个个站起来就说,气氛马上热烈起来。接踵而来的便是第三道问题:
“你们愿做什么样的朝阳,怎么样才能让你们的青春像朝阳一般?”
“我希望做一个永远充满朝气的朝阳,最好可以任意的发挥,想象,还可以创造,可是??我没有时间。”W君显得很无奈的挥了挥手。
“我希望做一个‘好孩子’式的朝阳,可是,我总是太爱
8
玩,‘好孩子’也许离我太远了。”F君的语气略带惋惜。
语文老师听了这些话,高兴地说:“其实你们都是朝阳。只要别太死读书,给自己留些发挥的时间和空间,那么你们的创造不会只是梦。你们想想你们今天说过的话,多么完整,多么有道理,文采也不错嘛!??”
这原本“痛苦的考试”,竟变得如此轻松,我喜欢,也深深地被这堂不寻常的考试所陶醉。真希望师弟、师妹们以后的考试,像我们这次考试一样快乐。
篇四:欲扬先抑手法写作文
欲扬先抑手法写作文(总第 6 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学习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
2、运用这种方法写一种动物或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运用
2、难点: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运用的分寸的把握
三、课时安排:2
教学过程:
一、
导语:虽说文无定法,但是毕竟是有法可循的。我们常常读到那些大家们的名作,会感到身临其境,自己很快就能融入其中,那是因为他们非常娴熟的运用了很多写作的方法,
9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写作方法——欲扬先抑
二、课时内容:
1、欲扬先抑的概念:
1)要发扬、放开,先控制、压抑。写文章经常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
欲扬先抑,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2)“扬”和“抑”,在艺术上都是一种强调手段。古人做文章强调“蓄势”,讲的也是欲扬先抑、先抑后扬的道理。《战国策》中有一段“冯暖客孟尝君”的故事,文章的开头写冯暖既无爱好,又无能耐,还爱闹待遇、发牢骚,简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作者把他贬抑到最低处。然后却笔锋一转,写他如何为孟尝君经营“三窟”,写出了他非凡的才能。开头的“抑”是为了衬托后面的“扬”。如果你留神一下,这类例子在古今中外优秀作品中并不少见。 3)运用这种方法,作者在构思与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抑扬前后应具有对照性,而且大多是采用相反对立的形式构成对照。另外,对于抑扬两者,不可等量齐观,而是应该重在后扬。抑,起的是衬垫作用。
10
这里的比例、分量的掌握,只能通过自己不断的写作实践,去细细地体会、揣摩。
2、同学们讨论我们学过的《蝉》一文写作方法。
3、运用欲扬先抑的方法写作:
1)写一个你熟悉的人
2)写一种动物
4、大家开动脑筋拟题
三、课堂作文大讨论
1、写人的:题材的讨论
2、写动物的:题材的讨论
3、口头作文。
四、例文介绍:
1、[例文]《一次不寻常的考试》天津 郭韩
冬日傍晚五六点钟,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我们坐在教室里,等待着上晚自习。随着清晰的脚步声,语文老师走进了教室。
“今天的晚自习,我们考试。”
话还没说完,教室里的叹气声就已经满天飞了。调皮的F君说道:“昨天考,今天考,明天还要考。然则何时而乐耶,起笔曰:考试中自得其乐矣。’”语音刚落,教室里便哄堂大笑。
语文老师并没有发火,只是微微一笑,然后说:“F君,
11
你的发言不错嘛~没有白背古文。我刚才没解释清楚,我们今
“想到老人。”A君首先回答。
“想到深沉,默默无闻,像在思索。”
“还有别的吗,”老师问。
“想到明天,明天太阳会再次升起,那不再是夕阳,那将成为朝阳。”F君不假思索地说。
“非常好~”语文老师赞扬道。同学们对F君的精彩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第一个问题刚结束,老师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朝阳应该是什么样的,”
“有朝气,朝气蓬勃。”
“充满自信,有旺盛的生命力。”
这一回,大家一个个站起来就说,气氛马上热烈起来。接踵而来的便是第三道问题:
“你们愿做什么样的朝阳,怎么样才能让你们的青春像朝阳一般,”
“我希望做一个永远充满朝气的朝阳,最好可以任意的发挥,想象,还可以创造,可是??我没有时间。”W君显得很无奈的挥了挥手。
“我希望做一个‘好孩子’式的朝阳,可是,我总是太爱玩,‘好孩子’也许离我太远了。”F君的语气略带惋惜。
语文老师听了这些话,高兴地说:“其实你们都是朝阳。
12
只要别太死读书,给自己留些发挥的时间和空间,那么你们的创造不会只是梦。你们想想你们今天说过的话,多么完整,多么有道理,文采也不错嘛~??”
这原本“痛苦的考试”,竟变得如此轻松,我喜欢,也深深地被这堂不寻常的考试所陶醉。真希望师弟、师妹们“减负”后的考试,和我们这次考试一样快乐。
2、当堂点评:
本文的成功。得益于作者巧妙的构思——运用“欲扬先抑法”抒情达意,将一次别开生面的“不同寻常的考试”,写的情趣盎然,意蕴深远,令人回味。
晚自习语文老师宣布考试,“教室里叹气声已满天飞”,“F君”调侃的话,教室里一阵哄堂大笑,老师因势利导,以“看着窗外的夕阳,你会想到什么”为话题,开始了晚自习的考试,形式新颖,方法独特。结尾写“痛苦的考试”“竟变得如此轻松,我喜欢”,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前后句意不通。
2、《我的叔叔》
我有一个顶好顶好的叔叔,他最疼我,我也很喜欢他。他是个税务员,平时戴着大盖帽,威风极了。有时,他把大盖帽扣在我头上,我迈起正步,逗得大家笑。可是最近发生了一件事,使我对叔叔有了新看法。
那是星期六晚上,妈妈带我去叔叔家玩。一进门,我就发现一位陌生人在跟叔叔谈着什么。见我们进来,那陌生人
13
一把抓起叔叔的大盖帽,慌乱地盖住茶几上的一堆东西,便起身要走。只听叔叔说:“行,这事我一定能办好~”边说,边送那人出门。
趁叔叔去送客,我好奇地掀开大盖帽一看,呀~我一下子惊呆了,厚厚一沓“大团结”~哼,叔叔也会做这见不得人的事儿,真没想到~我气呼呼地想。不一会儿,叔叔走过来跟我说话,我故意装做没听见,就是不理睬他。
第二天,叔叔到我家,问我昨天怎么啦,有没有不舒服。我白了他一眼,一声不吭,心里横竖觉得叔叔挺不顺眼。为逗我开心,他把大盖帽扣到我头上,被我狠狠地甩掉了。
晚上,妈妈要我去给奶奶送鱼。奶奶就住在叔叔家里,我虽然不乐意见叔叔,但也不好说不去,只好去了。
来到叔叔家,幸好没碰见叔叔,谢天谢地。我把鱼递给奶奶,转身就往外走。经过叔叔房间时,忽然听见里面有动静,我就蹑手蹑脚地把门推开一道缝,向里面望去。糟糕,昨天那个陌生人又在叔叔屋里。他又来干什么,我侧着耳朵,想听个究竟。
“我那罚款的事??”这是陌生人的声音。
屋里沉默了一会儿,叔叔开了口:“上次那件事,按规定应罚5000元至10000元,但考虑到你是初次偷税,决定罚款5000元。昨天你那2000元,我已经替你上交了,明天你到所里再补交3000元吧~以后记着,要自觉缴税,别来那
14
套??”叔叔正对他进行税法教育。听到这里,我感到内疚和不安起来,是我错怪了您,我的好叔叔,对不起~
3、“欲扬先抑”与“欲抑先扬”是相反相类的两种布局方法。
杨朔写过一篇著名的散文《荔枝蜜》。他在文中说小时候因为被蜜蜂螫过,因此对它总有疙疙瘩瘩的厌恶之感,但后来在广东从化参观了养蜂场,尝到了荔枝蜜,又听了养蜂老人的一番介绍,对小生灵蜜蜂顿生敬仰之情,它那勤恳、无私的品质正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美德。这是典型的欲扬先抑写作手法。所谓欲扬先抑,是指本要大力颂扬的对象,而落笔开始却贬抑它,批评它。
鲁迅的《范爱农》也采用了这种手法。1907年作者与范爱农同在日本。革命党人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而被捕处于极刑后,消息传到日本,留学生大为义愤。当时他们集会骂清朝政府,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抗议,然而范爱农却说:“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徐锡麟是范爱农的老师,他竟说这样无情无义的话,因此作者说:“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杀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从此我总觉得这范爱农离奇,而且很可恶。天下可恶的人,当初以为是满人,这时才知道还在其次;第一倒是范爱农。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在文章开头,范爱农给读者留下极可憎可恶
15
的印象,这是极力的“抑”,然而接下去在叙述他俩以后的交往中,范爱农原是一个嫉恶如仇、正直有志气的人。前文的“抑”,反衬了后文的“扬”。
采用这种写作手法,要自然合理,切不可牵强生硬。
4、伯父从台湾归来
前几天,爸爸收到远在台湾谋生的伯父寄来的信,说他要回乡探亲了。
我别提多高兴了,整天猜想着伯父回来时会给我带什么礼品。
记得前年,远房的叔叔从新加坡回来一趟,临走时送我一件高级的风雪衣。我穿着它,人人注目,好几个同学向我打听,什么地方买来的,多少钱,我总是诡秘地一笑:大陆上买不到的。我想,这次伯父回来,肯定会带给我更好的礼物。哎,不知怎的,我眼前总浮现出想象中的伯父的模样。高高的个儿,油光的头发,一身笔挺的西装,乌亮的皮鞋,也许还拎着大皮箱??
一天,我放学回家,老远就看见家门口围着很多人。我估计准是伯父回来了,便一口气奔到家门口,分开人群,挤进屋里。只见奶奶旁边坐着一个老人,约摸六十来岁,黑瘦的脸上爬满了皱纹,两鬓斑白,穿一身朴素的中山装。看那样子,比我爷爷还要老。我愣住了,这哪是我想象中有风度的伯父呀~
16
奶奶先开口:“这是我孙儿琼琼。”伯父伸出粗糙温暖的大手把我拉过去,抚摩着我的脑袋说:“比相片中见到的大多了。”我任他怎么说,也不回答。伯父沉默了片刻,好像想到什么似的,站起来,抓过身边的旅行袋,从里面掏出糖果,对围着的亲友说:“谢谢大家来看我,请坐,请坐。”说着,把糖果分发给大家。不一会儿,乡亲们陆续走了,屋里只剩下我们一家人。我趁这空隙,扫视了周围,并不见大箱小箱,只有那旅行袋静静地躺着。我开始失望了。
以后几天,伯父总是出门,有时由我父亲陪着,晚上也常很晚到家。有时见他与爷爷、我父亲谈笑风生,可我毫无兴趣去听,我关心的是礼物,而伯父从未提起过这类事,我不免又增加了抱怨。我心想,伯父真是与众不同的“番客”。四邻们从海外归来的亲人,总带着让人羡慕的礼物,而他竟这么吝啬~同学们有时问起伯父带给我什么,我哑口无言,脸热到耳根。亲戚们按当地风俗送来猪腿、红蛋,为伯父“脱草鞋”(洗尘的意思),可他让奶奶一一退回,也没像其他番客一样回敬亲友,惹得亲友们背后数落。
十多天过去了;伯父要走了,我彻底失望了。我勉强地随着爸爸到车站去送行。在车站上,伯父再三叮嘱爸爸:“我走后,你赶紧把设备添置起来,有什么情况及时写信告诉我。至于那小学校,应该多添点电化教具和运动器材。”听到这些,我一下子呆住了,伯父的形象顿时在我眼前高大起来,
17
回家的路上,爸爸告诉我,伯父这次带回一笔钱,想在村里办两个加工厂,还想资助一所小学。他觉得别的番客为故乡做了不少事,而自己常常感到内疚。
啊,伯父,你给我,给乡亲们带来了最好的礼物。
我转身想再望一下伯父,可汽车已消失在大路尽头。伯父,我等着你再回故乡。
【借鉴】
欲扬先抑。本文赞扬“伯父”热爱故乡、渴望故乡亲人及后代过上幸福生活的高尚品质。而文章的前半部分处处在贬低“伯父”:他是那么“吝啬”,一点儿礼品也不给“我”带来,连远房的叔叔还不如;他是那么没风度,脸上爬满了皱纹,两鬓斑白,穿一身朴素的中山装;完全不是“我”想象中的人;他是那么不近义情,乡亲们送的猪腿、红蛋,一一被退回,也不回敬别人??一桩桩、一件件事,都在抑低“伯父”,可是文章最后,从“伯父”与“爸爸”的交谈中,了解到他是一个慷慨、重情的人,他的内在“风度”使人敬仰,令人钦佩。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收到了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5、阿麻的故事
阿麻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人物,他只是我小时候镇上的一个邻居。
我们这个镇子并不大,叫真如镇,镇里大都是我们刘家宅的人。我家对门便是阿麻家了。
18
阿麻长得并不俊,甚至有点丑,脸上满是麻子,脚一跛一跛的,我们小孩子很不喜欢他。
记得那时,满园的柿子熟了,我和几个小伙伴偷偷地溜进柿子林偷摘柿子吃,被阿麻抓往了。“好呀,小丫头,又来偷柿子了,走,见你父亲去~”不由分说拉着我就走。我犟着脾气不走,小伙伴们有的抱他的腰,有的用柿子砸他的头,我挣扎了出来,撒腿就跑。跑着跑着,不见了阿麻,我们别提有多高兴了。不消说,后来便被父亲狠狠地揍了一顿,于是对阿麻便恨之人骨。
我们镇旁边有条小河,说小不小,每次上学、进城都要绕很大一个圈子。阿麻不知从哪儿搞来了条小木船,撑着小船为我们摆渡,而且分文不收,免费送大家过河,大人们都说阿麻积德了。可是没多久,阿麻收费了,大人孩子渡一次船要收费三角;再过一个月,竟涨到了一元钱。大人们很生气,纷纷说阿麻实在太缺德,敲自己人的“竹杠”。阿麻什么也没说,只是来来往往地摆渡,收钱,脸上常常露出兴奋的神色。渐渐的,人们发现阿麻消瘦了,撑船的力气也不像以前那么大了,于是人们又抱怨阿麻为了赚钱连命也不要了。终于有一大,阿麻病倒了。听医生说,是癌症,活不长了。而这时,小河上开始架起一座石桥。阿麻的病情一天天地恶化,小石桥一天天地快要完工了。
阿麻终于死了,死在小石桥落成的那一天。一阵爆竹声
19
后,镇长说话了。他没说多少话,后来他说:“这座小石桥是阿麻把摆渡的分分角角积攒起来造的。阿麻很早就知道他得了癌,但他一直没有说出来。临死时,阿麻还念念不忘镇上的人,他希望镇上的人们能原谅他,阿麻摆渡收费这么贵,都是为了我们这个镇哪~”镇长说着说着,哭了,镇里的许多大人也开始抽泣,就连我们这些小孩子也觉得眼眶湿湿的。唉,阿麻,我们竟误解了他~
后来,不知哪位能工巧匠在小石桥上雕了阿麻的半身像,这样,阿麻便可每天目送着镇上的孩子高高兴兴去上学,大人喜气洋洋去城里办事了。
【借鉴】
?欲扬先抑。文章的主人公是阿麻;这个阿麻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文章先写阿麻的外形:“脸上满是麻子,脚一跛一跛的”,难怪小孩们“不喜欢他、阿麻对小孩们很凶,不是“抓”便是“拉”,小孩们对他“恨之入骨”。至于大人们,对阿麻也有评价,因为他收摆渡费,而且不到一个月,竟从三角涨到一元,人们说他“缺德”,敲“竹杠”,连阿麻消瘦
死了,镇长才道出了石桥就是阿麻把收来的摆渡费分分角角积起来造的。这样,在这篇文章中,一个看似令人厌恶、确具有高尚品质的人,便树立起来了。这里用的是先抑后扬的谋篇手法。
?曲径通幽。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是赞扬劳动人民的
20
高尚品质。但是,文章并没有直说,却是叙述了一些看来阿麻的品质并不高尚的事,特别是写阿麻从摆渡到造桥,先是买船,免费摆渡,不久却收了费,而且摆渡费猛涨。直到最后,才写出阿麻收摆渡费正是为了造石桥,为人民做好事。文章就是这样曲折地表现了一位品质高尚、值得尊敬的平凡的普通人。
6、听报告
布告栏上贴着一张蓝色的广告纸,用醒目的字体写着:留英博士,研究生黄衍报告会。地点:大饭厅;时间:9月20日下午三时半。
“又是什么长篇大论,立志成才啦,要当个好学生啦,还不是老一套~”我心里嘀咕着,顺手带了本《心有千千结》,走进了会场。
“与其听他吹牛、抖威风,不如瞧瞧琼瑶的书。”我想。
报告开讲了,黄衍西装革履,笔直地站在讲台上。
“同学们,我并不是伟人??”不必要的谦虚。
“我是中国第一个得到英国剑桥大学奖学金的博士研究生??”——口气不小。
“我只想说些你们没听说过的。”——不入俗套。
“请给我40分钟。”——倒还爽快。
“要想有所作为,知识面必须尽可能广??”——鄙人同意。
“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数理化好的同学决不能轻视语
21
文??”——是的,学理的最好有文学才能。
“我很骄做,但骄傲不一定错??”——貌似奇谈怪论,但我赞成,人应该有一点傲气。
“我在母校时,老师就很难一致赞成我是个好学生??”——哟,原来与我“同类项”~
“啪”——我手中的书滑到了地上,两眼直直地叮着他,耳朵里生怕漏掉了他讲的每一个字。会场里静得出奇。一千几百名听众的心仿佛被他的心吸引和融化了。
这是我有生以来听过的最生动的报告~
【借鉴】
?欲扬先抑。学校组织听报告,在“我”看来内容是“老一套”,无非是立志成才啦,当个好学生啦,而且总是长篇大论,让人恹恹欲睡。这次听报告,“我”断定也不例外,故带了小说书进会场。这是对听报告的“抑”。然而这次报告却例外,越听越有劲,全神贯注到手中的书掉落在地上,明知也不去拾,“两眼直直地盯着他,耳朵里生怕漏掉了他讲的每一个字”,这是“扬”,极力赞美报告的内容好,报告的时间短。全文先抑后扬,抑是为了扬。
?亦庄亦谐。这是一个生动的引人入胜的报告(可惜作者对报告的内容写得大少),写法也很诙谐别致,在记录报告人某些话后,插入作者的评议,如“不必要的谦虚”、“鄙人同意”、“原来与我‘同类项’”等,文白夹杂、数学名词
22
的借用,都显得幽默有趣味。
7、买 鸡
国庆节前一天,家里正忙着大扫除。爸爸突然想起晚上舅舅要来我家吃饭,便对我说:“敏敏,你去买只光鸡。”说着他摸出十五元钱。
23
范文五:欲扬先抑来写人[权威资料]
欲扬先抑来写人
《周易》曰:“尺蠖之屈,求伸也。”尺蠖本来要向前爬行,但要先弯曲身体。我们也常见到这样的现象,运动员跳高,要先有一个下蹲的动作,拳师的拳头缩回来再打出去,才更有力。写文章刻画人物形象,也有类似的以退为进的方法。记叙文描写的形象,本是为了赞扬的,却不直接写其美好的品行,而是先用嘲讽的态度极力贬低和否定,通过这样的艺术处理之后,再作正面描写,这种刻画人物的方法叫做“欲扬先抑”,或者叫做“先抑后扬”。
作为一种描写技巧,欲扬先抑手法比起常规表现手法来要生动得多。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能够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就好像山峰要用低谷来衬托一样,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我曾看到这样一篇文章,使用的就是欲扬先抑手法。文章的特色在哪里,你不妨先阅读一遍,感受一下欲扬先抑手法给你带来的新颖。
愚蠢的爸爸
爸爸十分愚蠢――我这可是重复他自己的话哦。
他总是喜欢几件事情一起做。前几天,他粉刷家里被我弄脏的墙壁时,又在煤气灶上烧水。听到厨房水壶蒸汽笛的鸣叫声,他手忙脚乱地跑过去,不小心踢倒了地面上的涂料桶,白色的涂料流得满地都是。而清扫地板时,装在上衣口袋里的手机又滑落在涂料里??事后,爸爸轻轻抚着我的头说:“你看爸爸多么愚蠢。”
前天早晨,他一早起床做好了饭。吃完早饭后,他慌慌张张给我背上书包,出门骑自行车驮我向学校疾驰而去。
我以为爸爸给我报了辅导班呢,结果爸爸骑车走到三环路口时,突然掉头回家了。到家后他轻拍我的后背,憨憨地笑着说:“瞧你这愚蠢的爸爸,我竟然忘了今天是星期六。”
我的爸爸十分愚蠢,不过据奶奶说爸爸迄今为止做得最愚蠢的一件事情,是在上夜班的路上,在铁路边捡回了被亲生父母遗弃的我。为此爸爸今年36岁了,还没有结婚。听奶奶说,我3岁时,有一位姑娘愿意嫁给爸爸,前提是把我送给别人,但是爸爸不同意,从那以后爸爸就再也没有提结婚的事。
尽管我的爸爸十分愚蠢,可是在这个世界上,他是我最爱的人。我长大以后,也要像爸爸那样,如果有小孩被遗弃了,我就把他接回家抚养,像我愚蠢的爸爸一样,给他关爱和温暖。所以,我希望愚蠢的爸爸身体健康,耐心地等我长大??
《愚蠢的爸爸》生动的展示了“爸爸”的大爱之心。文章一开头就写道:“爸爸十分愚蠢――我这可是重复他自己的话哦”。接着,小作者用三个小事件来强调“爸爸”的“愚蠢”。很显然前两个很有喜剧色彩的小事件是为第三个事件蓄势的。尤其是到了“最愚蠢”地捡拾收养弃婴,真可谓抑到了极点。但结尾,小作者对“愚蠢的爸爸”的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不但深深地爱他,而且还要学习他,还要孝敬他。这就又造成文章的波澜起伏,情节曲折,结构紧凑,是一篇比较成功地运用欲扬先抑手法的范文。
从此文中,我们可以了解:“扬”和“抑”,在艺术上都是一种强调手段。古人做文章强调“蓄势”,讲的也是欲扬先抑的道理。《战国策》中有一段“冯暖客孟尝君”的故事,文章的开头写冯暖既无爱好,又无能耐,还爱闹待遇、发牢骚,简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作者把他贬抑到最低处。然后却笔锋一转,写他如何为孟尝君经营“三窟”,写出了他非凡的才能。开头的“抑”就是为了衬托后面的“扬”。如果你留神一下,这类例子在古今中外的优秀
作品中并不少见欲扬先抑的方法是写人物的先抑后扬,同一人物的前后形成强烈的相反对照,文章显得有气势;以抑烘托扬,使所刻画的形象更丰满,因而留给读者的印象更深。初中二册语文课本中杨朔《荔枝蜜》一文,便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方法。课文开始写作者儿时被蜇而对蜜蜂没有好感,“不大喜欢”;而后写喝了荔枝蜜“不觉动了情”,便想去看看“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最后高度赞美并梦见自己也变成了一只小蜜蜂。这样,前抑后扬,对照强烈,使小蜜蜂的形象鲜明地突现了出来。
“欲扬先抑”,扬为目的,抑为手段。运用这种方法,一般是先对所写的对象确定从哪些方面进行“艺术”上的贬斥。行文时,前部分着重对所写人物作贬斥的描写或叙述,而后笔锋一转,向抑的负面作颂扬的描写或叙述,抑扬双方要有对照性,衬托性。使用时应注意一下几点:
第一、欲正故反,逆锋起笔。或简单介绍一下写作的主体,当然是不被认可的事,让读者大概了解人或物,给人第一印象不好。这样在后文的写作中才能有波澜,吸引人。
第二,通过细致的描写,写出人的缺点。如外貌的丑陋、行为的错误等,或者写出“物”的不让人喜爱之处,或直接抒发对人或物的不满,从感情上贬低所要写的主要事物,这样才能在后文的情感变化中更好地抒发喜爱,尊重等情感,更好地突出主题。总之要从贬低的角度描写,这样才能和后文的“扬”形成对比。
第三,要注意抑和扬的顺序:抑的内容先写,扬的内容后写。极力渲染刻画对象的反面形象,然后笔墨突转,转入正面刻画,在叙述的曲折变化中,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第四,抑扬双方,内容上应是有联系的。抑的内容或是“艺术”上的处理,或是“错觉”,而不是所要写的人物的本质。如果抑扬双方完全游离,是毫不相干的两码事,势必造成抑扬对照不强,起不到以抑托扬的作用。要根据中心
表达的需要,选准人物或事物不协调的两个对立面,渗透截然相反的两种情感。抑就要抑得充分,抑得到位,不惜笔墨;扬就要扬得突如其来,酣畅淋漓,让人出乎意料,感叹不已~
文档资料:欲扬先抑来写人 完整下载 完整阅读 全文下载 全文阅读 免费阅读及下载
阅读相关文档:创设有效问题激发学生思维实现课堂效果 联系生活实际,提高教学效率 为学生创造轻松的良好学习氛围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培养幼儿舞蹈的兴趣的几种方法 中职教育几点思考 浅析毕加索绘画艺术风格 中职教育管理中的八项注意 初中英语多媒体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小学语文导语的设计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体育高效课堂 “三个重要”思想是我的“教学信仰” 作文导评导改教学案例 教师如何实现深度教学反思 构建高效课堂,助推课程改革 小学生作文指导要领论略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多媒体辅助幼儿园数学活动初探 以趣导读,以乐优教 注重方 感谢你的阅读和下载
*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本文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或者发站内信息。我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