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贫富差距的含义 ..................................................................................................................... 1
2我国当今现状的贫富状况 ..................................................................................................... 1
3贫富现象引发的社会问题 ..................................................................................................... 2
3.1贫富现象引发两极分化严重 . ................................................................................................. 2
3.2两极分化引起的“仇富现象” . ............................................................................................. 2
4造成贫富差距的原因分析讨论 ............................................................................................. 3
5贫富差距的解决办法 ............................................................................................................. 3
6参考文献 ................................................................................................................................. 4
全文共6页2783字
论中国贫富差距
刘志君(学号:20111105184)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工程2班,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指导教师:付桂军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经济正在高速的增长,可以说国家越来越发达,国际地位越来越高,然而,贫富差距的问题进一步扩大,两极分化现象的加剧,着实令人担忧中国的经济发展前景。针对此现象,笔者以基尼系数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现状等手段,结合参考数据,深入分析其各中原因,并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有了属于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贫富差距;两极分化;贫富差距;基尼系数;社会主义
中途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贫富差距的含义
在我的理解中,我觉得贫富差距说的简单点就是指穷人与富人收入以及各方面的差距。贫富差距标志着贫富的不均,范指社会成员在财富占有度以及生活状况上的差别。其一般包括收入数额差距,财富积累差距以及生活水平方面的差距。贫富分化背后的因素,一是腐败二是垄断,因此,要缩小收入差距,最重要的就是把腐败治住、使垄断行业实现市场化。
2我国当今现状的贫富状况
众所周知,当前的中国,已经是国际第二大经济体国,GDP 屡创新高,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的GDP 总额已经达到了51.93万亿人民币,比去年增长了7.8%。然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 4000元左右,世界排名仅处于90位,同欧美发达国家根本不能相比。
翻阅那些所谓的数字文献,愈加验证了中国贫富差距问题和人口相矛盾的尖锐问
题。据数据证明: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5。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50%。而根据北师大经济学教授钟伟统计,大陆50个富豪的资产即相当于5000万农民年纯收入,300万个百万富翁的资产,相当于九亿农民两年的纯收入。此外,人民银行统计发现,中国银行体系总计8940亿元存款中的80%,集中由20%存户持有。同比其他国家,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我国的基尼系数在改革开放之前为0.16,1995年为0.415。在同一时期,美国的基尼系数为0.41,英国为0.37,印度为0.297,俄国为0.48。由上述数据可知,我国的贫富差距现象渐趋严重,两极分化在不断扩大,形势不容小觑。
3贫富现象引发的社会问题
3.1贫富现象引发两极分化严重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极分化将会日益严重,财富差距过大,会阻碍经济的增长,财富积累在大多数人中,大多数人的购买力将会下降,因为少数人占有大量的社会财富,而他们边际消费减少。再者,贫富差距的扩大,若超出相当大的一部分人的经济和心理承受能力,会挫伤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如果贫富差距过大,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会让有钱人越来越有钱,没钱人越来越穷。
3.2两极分化引起的“仇富现象”
发达国家的富裕大多都是经历了漫长的几代人积累财富的过程,中国的富豪则大多是在极短时间内“爆发”起来的,其“爆发”致富的原因、过程乃至速度都令周围的人们生疑。据官方报道,近几年,中国政府反腐败的力度越来越大。据统计,这两年之中,平均每月有1600多名政府官员下马,其中大多数是部门一把手。恶性循环,贪官一批批的下马,那些不走正道的富翁却仍然如雨后春笋般的一批批的冒出来,一夜致富。此种“致富”,不论是手段还是原因,均没建立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极易引发社会大众,特别是贫困者的“仇富”心态,不利于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4造成贫富差距的原因分析讨论
先富与后富政策的实施,在改革开放初期对于打破中国经济发展的桎梏,让经济得以迅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当前问题是,这一政策没有得到完整的落实。先富起来的人并没有去带动其他人实现共同富裕。从而拉大了相互之间的贫富差距。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导致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人为地极大的阻碍了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发挥,使得一些信用差、品质差、 道德差的“三差”市场主体大发横财,短时间内暴富,而一些信用高、品质好、道德高的个人与企业则深受其害,盈利有限,甚至亏损,直至退出竞争市场,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公平与效率原则的实现,导致了人为地贫富分化。中国贫富差距大与中国的区域差异大、城乡差异大密切相关。例如, 东西部发展不平衡, 东西部自然资源贫富之差,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人口过多,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高素质人才密集等等。
5贫富差距的解决办法
其一,将效率和公平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发展是硬道理”,“公平也是硬道理”,但不能像过去为了公平把富人打入地狱,而是将穷人领入天堂。注重统筹兼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其二,调整城乡关系,重点解决“三农问题”。按照联系的可变性原则,将城乡关系调整到合理有效的结合上,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的早日实现。其三,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减少失业下岗率,以缓解贫困。以人为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其四,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这是调节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渠道。以外因的改变来引导内因的变化,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其五,通过税金调整完善累进的个人所得税等多种调节手段。协调事物内部各要素的和谐,调节贫富差距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得贫富差距减小,两极分化的形势得以缓和。 其六,推进基础教育。研究证明,一个国家的平均教育水平与贫富差距成反比例关系,所以提高基础教育水平可以缩小贫富差距。
我国社会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有其深刻的社会及经济根源,在这一问题的解决上必须要尊重我国社会发展规律,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与时俱进,, 不断地调整,不断
完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适应时代的发展,缩小贫富差距,减轻两极分化的程度,以科学发展观为旗帜,大力支持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进程,消灭不和谐因素,最终真正意义上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实现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同社会生产的和谐。由上面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目前中国贫富差距只是过渡性的,是前进发展过程中难免遇到的一些问题,并将伴随着初级阶段的长期性而长期存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的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政府政策的一些倾斜,目前中国逐渐拉大的贫富差距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慢慢缩小,最终实现两极分化的消失,达到共同富裕。这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实践,也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完善成熟的表现,也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6参考文献:
[1]李志强. 对中国贫富差距现状的成因分析、解决之思考 [P].2012.
浅谈贫富差距
浅谈中国贫富差距及对策
【摘要】:贫富差距过大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社会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我们应该针对贫富差距的现状提出相关对策来缩小我国的贫富差距。
【关键词】:中国 贫富差距 城乡 区域 分化 对策
正文:
一、贫富差距的概念
贫富差距是指由于各个社会成员所处的具体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地位和环境不同,而形成的实际占有社会财富的差距,包括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两部分。
二、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
1、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扩大化趋势。
2、除了城乡之间,我国各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也在明显加大。
3、区域间贫富差距扩大,尤其是东部和西部之间的贫富差距
请看这些数据。
一方面,人均GDP 排名世界140多位的中国内地,成为了世界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之一。上海曾出现过的一套房子卖到了1.15亿元的天价;40多万元一桌的黄金宴也在西安和深圳、广州纷纷登场;标价1188万的宾利轿车,在中国的销量世界第一!世界任何品牌的名烟、名表、名酒、名牌服装、名车、名牌化妆品和高档珠宝钻石在中国的销路都极好。中国大城市娱乐场所的豪华程度和消费水平绝不次于东京、巴黎、伦敦和纽约。
另一方面,在中国的大中小城市,有很多的乞丐在要饭;有不少女孩子为贫困所迫而不得不出卖肉体;有那样些人毫无节制地卖血而感染上艾滋病;寒冷的冬天有一家人全家人盖一床破烂不堪的被子;有老人因无钱治病而凄惨地死在家中.......
三、贫富差距产生的原因
1、城乡分化问题。
自1949年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资源再分配格局中,以牺牲农业及农村发展为积累,使得持续发展的社区资源集中于城市,并形成了较大的城乡发展差距及较尖锐的城乡发展矛盾。实际上,中国现阶段的二元经济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为强化所造成的,其本身就是一种不公正、不合理的现象。从纵向的角度来看,农民对于中国现代化事业的贡献度同社会应有的回报度不成比例,因而二元经济结构被强化;从横向的角度来看,现行的许多社会经济政策是在维护甚至是在强化二元经济结构。比如,户籍制度是在维护和强化一种社会身份等级制,而诸如有所区别对待的就业政策、社会保障等政策则是在维护和强化城乡居民之间的隔离。这些,无疑人为助长了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是一种十分典型的不公正现象。
2、各行业之间逐步加大的收入差距。
由于在市场经济体系的不完整,如法制不够健全、市场竞争机制不够完善等弊端以及国家政策的相关保护,导致某些行业垄断现象仍然存在。当前,垄断行业主要包括电力、电信、民航、铁路、石化、金融、保险、烟草、煤炭、房地产等部门。这些垄断性行业凭借垄断经营的特权及国家政府的特殊保护,与其他行业进行不公平竞争,从而取得高额垄断利润,使
行业间差距不断扩大。
3、区域间的不平衡
我国工业布局及社区建设,处于功能单一及权力分配的分割状态,从而使得城市发展亦出现了不平等格局:一是资源优势集中于少数几个大城市,且为边界封闭、简单消费的城市社区功能形态;二是其他中、小城市仅是服务于这几个大城市的单一功能单位,被中央计划指令性地要求向这几个大城市低价、甚至无偿地或提供某些稀缺资源,或供应某些特色商品,或输送大城市发展急需的掌握一技之长者,而他们自身的城市化发展则被置于准计划甚至计划外的分配及发展状态下,且受制于中央计划中所谓一个个“五年计划" 的政策规定。
四、贫富差距过大产生的后果
一是社会贫困问题出现。如果一个国家始终有大量的绝对贫困人口存在,其经济动力发展不足,起伏动荡势出必然,最终会波及每个人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贫富的两极分化,社会财富的畸形集中,必将导致社会的不安定。
一是社会公平问题凸现。在多数人收入水平都有较大提高的同时,反映贫富差距的指标上升很快,分配不公现象出现。群众对劳动致富正当经营造成的收入差距,有一定承受力,但对分配不公造成的差距,对违法、贪污、犯罪致富现象,对不正当收入,不合理的贫富差距,心理不平衡,十分不满,反响强烈。
五、贫富差距的合理性
自90年代深化改革阶段以来,社会贫富分化加剧。有研究表明,表征这一分化程度之一的基尼系数已超过国际公认的预警线(0.3~0.4),全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已达0.4577。
而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于1922年提出。它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数量界限,可以有效地预警两极分化的质变临界值,所以是衡量贫富差距的最可行方法。一般来说,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在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同时,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认为0.4-0.6为差距偏大,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据此,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今年来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基尼系数还在攀升,由此说明中国的贫富差距现象并不正常。
贫富差距并非都是不合理的。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导致的新型经济板块的出现,使得首先占领新的经济板块的人获得了新的收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必然造成一定程度的贫富差距。市场经济建立的各个阶段中,不同的社会群体获益程度是不同的。拥有土地的人可以投资房地产,他就可以迅速的成为高收入阶层。所以,这个也是拥有历史合理性的。 但是,不合理的贫富差距正在因为权力介入市场和落后的社会保障制度而不断扩大,由于权力市场化,不应该富的人富了起来;由于权力市场化和企业无法适应市场经济,不应该穷的人越来越穷。这样的循环,导致了中国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我们需要遏制的是不合理的贫富差距。
六、如何遏制不合理的贫富差距
1、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就业机构的调整。努力消除城乡之间在居住、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税收、财政和金融等方面不公平和二元化的政策和管理, 引导农村富足劳动力有序转移。
2、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健全税收制度,对高收入群体进行合理的、必要的“限高”。合理收取个人税收,控制收入差距于适当的范围之内并兼顾效率和公平。
3、从严惩治官员腐败。对于以权谋私的官员,予以必要的惩治,保障社会公正公平。
4、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对基础阶层给予必要的“兜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 。要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和医疗制度, 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农村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制度,以促进农村的稳定和发展。
5、政府应该控制自然垄断行业的利润,打压经济领域当中存在着的许多不平等竞争, 打破行业垄断,缩小行业收入差距。政府要采取措施降低非垄断行业的市场准入程度,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从而消除或减轻行业之间的不公平交易,
参考文献:
[1] 刘志英《社会保障与贫富差距研究》中国劳动出版社
[2] 钟礼国《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原因》热点透视
[3] 贺益生《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特征及缓解对策》学习园地
浅谈贫富差距
浅谈经济改革发展中的贫富差距问题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缺乏对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深刻理解,一些人讲社会主义模式固定化,放弃了对社会主义实现形式的不断探索,以致认为社会主义就只能有两种公有制形式:集体公有制形式和全民公有制形式。到1978年,国民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占到98%,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单位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70%以上。中国社会之所以从1958年到1978年20年时间内,长期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与过分单一的所有制结构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有直接的关系。只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要求,才能推动生产力发展。在当时一些人本末倒置,希望生产力加快发展来巩固生产关系,片面追求“一大二公”,否定在非公有制经济方面的有益探索,结果可想而知,生产力只会被束缚与阻碍。
对此,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实践教训,**进行了总结,并具有前瞻性的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同志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 因此,**同志反复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系统而科学地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状况做了理论分析,提出了三个方面要求:第一,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分成并存;第二,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实现共同富裕;第三,社会主义国家代表全体人民利益,能对市场经济实行有效的宏观调控。
**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一政策在改革开放初期对于打破中国经济发展的桎梏,让经济得以迅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显然,**理论符合时代特征,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人们整体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了城乡居民贫富差距逐渐拉开的现象。 2010年12月9日,新浪网刊发的一篇文章“我国贫富差距逼近红线分配改革艰难谋求破局”再次引起了媒体和社会的注意。这篇文章援引2010年12月2日国际知名的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的《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机遇无限挑战犹存》报告,称2009年中国百万美元资产家庭的数量达到670000户,位列全球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同时,中国财富市场从2008年底到2009年底增长了约28%,达到5.4万亿美元。社会财富迅速流向富人的同时,中国的贫富差距也在日益扩大,迫在眉睫的收入分配改革正在艰难中谋求破局。那么,中国的贫富差距怎样逼近了红线呢,它在当下的中国又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
关于贫富差距一般用基尼系数来体现。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告诉我们,基尼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基尼系数为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国际公认的标准,基尼系数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基尼系数在改革开放前为0.16,2003年已经为0.458,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贫富差距警戒线0.4;2004年我国基尼系数超过0.465,到了2005年逼近0.47,2006年后仍是有增无减的势头。有人说这个基尼系数不姓“中”,不要相信它。那么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亚洲开发银行等国内外权威机构的数据也能使我们了解中国贫富的差距。亚洲开发银行报道,在中国大陆的13亿多人口中,有大约5亿8千3百万人生活在国际公认的贫困线以下,每天的生活费用不到两美元。每天不到两美元的生活费,亚洲开发银行的数据还是高估了中国贫困线下的人民生活。668元,是1994年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出来的满足衣食住行等人类基本生存需求的最低收入水平。人均年收入668元,是个什么概念?就是日收入1.83元,每顿饭的开支是0.61元,以当前的物价,只能吃到一碗面条的六分之一,这前提是收入全部用来吃饭。要知道,孩子的学费和农药、种子及看病等等的开支占到了农民总支出的80%左右,剩下的饭费就是0.12元,这就是贫困人口一个人一顿饭的消费。
上表直观地反映了城乡差距正在逐年逐步拉大。
由于没能完全理解**同志的重要思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理论受到了人们的追捧,并成为近年来我国经济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政策。该理论的支持者认为,只要效率问题解决了,公平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正是在这一错误思想的指导下,公平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国人的重视,国民贫富差距的扩大就成为了必然的结果。无论在个人或社会群体之间,还是城乡、地区之间,贫富差距都明显存在,甚至有越来越大的发展趋势。
由总部在美国纽约的经济实验室集团(economic)颁布的中国贫富标准线:
超级大富豪:年收入在5000万以上
大富豪:年收入在1000--5000万
富豪:年收入在300--1000万之间
富人:年收入在100--300万之间
高产者:年收入在30--100万之间
中产者:年收入在15--30万之间
低 产 者:年收入在8--15万之间
穷 人:年收入在3--8万之间
很穷的人:年收入在1--3万之间
非常穷的穷人:年收入在5千--1万之间
穷得没衣服穿的人:年收入在1千--5千之间
穷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穷人:年收入在100—1000元之间
那么导致中国贫富差距的拉大并且继续拉大的根源是什么,究竟谁应当为这种现状负上责任?任何一个转型期社会,都存在着利益的重新调整。贫富差距是我国体制转变过程中发生的现象,是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社会伴生现象。客观地讲,造成现阶段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是复杂的,其根源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既有不可避免的历史根源,又有非
正常因素所起的作用。
其一,政策不到位,市场不规范,经济领域缺乏统一的规则。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在目前的特殊时期出现了一种并存的局面。改革首先从经济体制入手,以市场经济体制取代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经过十几年的市场化过程,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了初步的建立。可以这样说,现在市场经济体制已成为中国社会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还应看到,计划经济体制并没有完全消失,在一个时期内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这两种性质差别很大的体制处在一种并存状态。客观上讲,这就使得经济领域难以实行一种统一的规则,从而为一些人用不恰当的手段为自己谋取利益留下了许多空档。而且,在缺乏规则的情况下,人们往往容易形成一种短期的行为,也就是缺乏长期考虑、缺乏公共准则意识的社会行为,希望迅速增大自己的经济利益。于是,各式各样“钻空档”、“搭便车”等不正常的行为便出现了。由于对在新旧体制转轨中因为法制不健全、政策不完善出现的寻租现象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一些人通过不合法不合理手段获得较高收入,进而使来源于违法违规的“灰色收入富有阶层”和来源于以权经商、盘剥民众的“黑色收入富有阶层”迅速形成。
其二,收入初次分配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平等、不正当的竞争。现今的分配制度加剧了贫富差距的扩大。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种分配制度克服了以往平均主义的弊端,能够从物质利益上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有利于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充分配置有限的资源,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由于各类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按贡献进行分配,而其中资本这项要素总是得大头。这样,在劳动收入大体均等的情况下,收入差距主要因资本要素占有者财产性收入高低而拉大。初次分配的不公是拉大贫富差距的主要原因。另外不平等竞争也是拉大贫富差距的原因,表现在很多方面,最突出的是各种形式的垄断问题。一些部门或行业甚至是一些个体的社会成员,能够凭借垄断地位,通过各种方式实施市场进入限制,排斥甚至打击其他竞争者,进行垄断经营;或利用信息垄断进行不公平交易甚至实施投机,能在较长时间内获得垄断利益或超额收入、畸高收入。这些群体的收入水平已不是通过按劳分配的手段,从而人为地拉大了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在全国分行业收入的统计中,垄断性行业人员的收入稳居前几名,如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邮电通讯业、电力部门等。1999年,按16个大行业分,职工工资水平最高的是最低的2.45倍;按分细行业分类,最高收入行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是最低收入行业职工的4.5倍。
其三,税收体系的不完善。个人所得税在调节社会收入分配方面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但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还不够完善,个人所得税所需要的征管条件还不完全具备。毋庸置疑,国家通过健全的税收制度,可以有效缓解贫富差距的问题。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里,无论是从绝对数量上还是从税率上来看,收入高的人比收入低的人要缴纳高很多的税收。然而令人奇怪的是,频繁出现在福布斯(或胡润)中国富豪榜上的中国富豪们,并没有出现在缴税排行榜的前列。这充分说明了目前中国的税收制度的不健全。由于对于高收入群体缺乏合理的、必要的“限高”,导致了我国国民贫富差距的扩大。
其四,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同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贫富差距的问题。一个正常的社会尤其是一个现代社会,应当具备必要的社会防护能力。然而,同经济发展幅度相比,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以及社会转移支付明显表现出严重的滞后。对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出现的部分劳动者阶段性收入递减现象,缺乏相应的有效保护,尽管初步建立了各种扶贫、基本生活保障、就业援助及最低工资保护等制度,但投入严重不足,管理和执行过程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致使相当多的贫困者在厄运之时难以获得起码的救济和有效援助,从而使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
差距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它蕴含着一种激励;收入差距从而贫富差距就是一种经济激励机制。拉开收入差距,是提高经济效率、实现公平分配的手段,却不是最终目的。但是,这种手段的运用,必然要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如果差距拉得太大,则必然要损害社会公正,最终也因
为不公正影响经济效率。世界经济史告诉我们,一但差距超过一定度的时候,经济社会的麻烦就来了。因此贫富差距这一问题国人不得不重视。消除过大的贫富差距,城乡居民都能过上富裕日子,定能共建和谐稳定的社会。
(附注:上述表格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5),335页数据推算得到,图表为本人自己制作,参考数据则来自教学课本《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论纲》和互联网,本文系本人主观理解总结整理得出,如有片面或武断之处,希望老师指正!非常感谢!!)
浅谈“贫富差距”
浅谈“贫富差距”
(铁岭师专 理工学院 数学双语09 赵滢)
一、贫富差距引起两极分化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5。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50%。而根据北师大经济学教授钟伟统计,大陆50个富豪的资产即相当于5000万农民年纯收入,300万个百万富翁的资产,相当于九亿农民两年的纯收入。 此外,人民银行统计发现,中国银行体系总计8940亿元存款中的80%,集中由20%存户持有。
作为一名大学生,在校园里,所接触的社会阶层最多的就是教师和学生。可能这也是两个差距比较悬殊的阶层。教师是一项令人羡慕的工作,尤其是大学教师。工作稳定,报酬不低,各项福利待遇应有尽有。而学生生活水平因家庭收入不同而差距明显。据自己了解,生活费最低的每月就300左右,而花费多的则没有上限。而象高档服装、笔记本电脑等奢侈品在校园内也并不鲜见。由学生影射出来,他们背后的群体会有怎样大的贫富差距。 由此可见,两极分化现象已经存在,并呈愈演愈烈之势。
如今两极分化引起的仇富现象,中国人现在对那些一掷千金的人的形容词中最常用的就是“非富即贵 ”。富人一掷千金理所当然,旁人无话可说。而那些达官贵人又为什么能一掷千金呢?国家公务员的工资能支撑他们的豪宅名车吗?!中国人也由此产生了仇富心理。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在我们国家,如果有哪个人一夜暴富,比如是买彩票中大奖。那么他就要小心了,好多双眼睛已经盯上他了。于是他就会心惊胆颤,想象着黑社会的抢劫或者勒索。试问那些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富豪们为什么就不去理会那些黑暗势力呢?当然这只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中国人的仇富是因为好多富翁们的钱来路不正。众所周知的就是,每年福布斯中国富豪名单公布结束后就会有相当一部分人锒铛入狱。
二、贫富差距成因分析
贫富差距原因细分就是权利上的差距,知识上的差距,还有收入上的差距。
从宪法上讲,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当家做主。可是这些并没有落实到具体的每一个人身上。当然,这本身就是一个制度上的难题。可是,公民在把权力交给人大,交给政府代替实行的时候,人民大众的权力就落在了极少数人的手中。让代表们去执行权力在理论上说无可厚非。可是,某些代表却在利用大众的权力谋自己的利益。而宪法所赋予民众的监督权也没有很好的落实。几千年延续下来的小农意识,以及对达官显贵们在心底深处的那一丝惧意,使百姓们只能委曲求全。我说的一点都不夸张,在农村,这种现象非常普遍。老百姓根本就没有真正懂得“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含义,那些官员们也没有真正懂得什么叫“国家公仆”,什么叫“为人民服务”。老百姓不敢真正去争取自己应有的权力。很简单的例子,中央给农民的农业直补,我们村根本就没有发下来。可是没有人去要。因为他们懂得一个词 “官官相护”或者叫“民不与官斗”。官员将权力“私有化”,是有一部分人富裕起来的基石。而这导致了贫富差距。因此,权力导致了一部分的贫富差距。
知识上的差距也是造成贫富差距的一个原因。当然,造成知识差距的原因还是在贫富差距。所以,这两个事件在这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在中国,相对于农村来讲,城市在教育、医疗、交通等等各个方面都有无法比拟的优势。举个例子。拿我自己来讲。我的家在农村。父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农村的孩子要想出去就只有考大学这一条路。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城市安家立业,最好一辈子再也不回农村,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不再象他们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一辈子也过不上什么好日子。于是千军万马挤上独木桥。也就是说,农村里优秀一点的人都争先恐后去上大学,毕业后争先恐后地往城里跑,去给城市的建设添砖加瓦。于是,农村越来越穷,城市越来越好。人往高处走,这也无可厚
非。只是政府不能从政策上向农村加大倾斜力度,让农村变成能招来金凤凰的梧桐树,农村的建设便无从谈起。贫富差距也只能越来越大。收入上的差距更是触目惊心。例子举不胜举从工地上的民工和擦身而过的豪华轿车可见一斑。差距是应该有的,但是收入的分配不应该有这么大的差距。
三、贫富差距的社会后果
贫富差距不断拉大总有一天会演变成两极分化。封建社会里农民造反的例子不胜枚举了。在那时候,当贫富差距到达顶点的时候,就会发生社会动乱甚至引起改朝换代。这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中国目前的社会构成已经与封建社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当家做主。那种封建社会的剥削方式不会回来,人民的政治以及文明意识已经有了根本的转变。当然不会发生封建社会下才有的动乱之类的事情。但是,有一点是相似的,中国的农民还是处在社会的底层,他们的经济、政治地位都是社会的底层。九亿农民不是一个小数字。而且据有关数据,中国还有9000万人达不到一天一美元的购买力标准。这应该足以引起社会的重视。说严重一点,在目前贫富差距急剧拉大的背景下,农民越来越穷,这么多人就是社会不安的一颗定时炸弹。而且农村还有接近两亿的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需要工作。亟需政府和社会找到合适的出路安排。虽然说中国的农民没钱没地位,但是他们的能量不容小觑。
几千年来形成的各种各样的意识、思想是住在城市里的人不能体会到的。在农村,宗族意识是很强烈的。往往出了什么纠纷,争吵的两方首先想到的不是政府的各个机关,而是一起去找各自的家族,找各自德高望重的人协商。或者打架了,家族的人也会一拥而上,至于谁对谁错是次要的问题,重要的是不能让自己人吃亏。有些事情也不是靠法律就能解决的了的。因此,对这样的一个阶层,政府应该花大力气让他们能够过上安稳日子。安居乐业是他们所向往的,也是他们一辈子的追求。
四、解决现状的思考
从建国开始,中国实行了有倾斜的区域政策。那就是农村支持城市,农业辅助工业。于是,农民种了粮食交给国家,国家把大部分的财政收入拿去支持工业的发展,因为工业更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创造更多的价值,加速国家的建设。因为那个年代里中国缺钱。这种倾斜政策加速了城市的发展,却也使农村更加滞后。现在,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城市富了,中国已经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而且据最新报道,中国在年内就能超过德国,坐上全球第三把交椅。政府也开始把政策向农村倾斜,减免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九年义务教育也免掉了书本费和学杂费。这对农民来讲是实实在在看得到的利益。
理性来讲,贫富差距的存在是合理而且是必需的。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必然存在的,不可能搞平均主义。有差距的存在才会产生竞争,促进社会的发展。但问题是我们不能让差距过大。把握好“度”的问题。然后就是怎么让大部分的人致富的问题了。当然不能限制高收入阶层的收入,这样会限制社会的发展,只能是让低收入阶层加快收入提高的步伐。就是说,高收入阶层在现有基础上收入提高一倍,低收入阶层要提高两倍甚至三倍。这样才能在缩小差距的同时维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我认为中国当下应该是减税,而不是加税。
中国当下,贫富差距早超过国际警戒线,向有钱人课更高的税以平衡差距,是应该的。占用了更多资源、享受到最大收益、拥有更多财富的富人们,也有责任承担更高的税。可是,每一次加税,并没有精准地加到真正的有钱人身上,由于有钱人强大的避税能力,加上“无论最终谁承担税负,政府能收到钱就行”的增税动机,最终,税还是落到了中低收入者身上。因为每一次增税,都不能精准地课加到富人身上,而是中低收入者承担;加上转移支付过程的不靠谱,所以,“以增税调节收入差距”这个理由缺少正当性。既然如此,与其增税调节差距,不如直接减税减负。直接减税,中低收入者能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那是一种民众
可控的分配途径。
每年的国家审计总署的审计报告,都会审计出许多转移支付和专项资金被部委和地方政府挪用、截留、挤占的丑闻。最让公众无法容忍的是,甚至连用于救命的赈灾款也会被挪用。前段时间媒体曾曝光,国务院拔给某地受灾农民近6000万元的重建款,两年间真正发到灾民手里的只有50万元,不足1%%。救灾款都敢挪用和截留,更不用说扶贫资金、教育投入之类的了。审计总署前署长李金华曾毫不留情地批评说:中央转移支付从中央部门一直流到村庄,渠道很长,这个水渠是要“渗水”和被“截流”的,有时候水流到村里面就没有了。 **说:“中国发展不平衡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存在贫富差距,个人收入之间也存在贫富差距。坦率地讲,这种差距还有拉大的现象。一个社会如果财富只集中在少数人手里,那么注定这个社会是不公平的,因而它也是不稳定的。”
我们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更加注重促进社会公平。首先是教育,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其次是医疗。第一,在农村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第二,在城镇,我们实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主要是管“一老一小一残”。第三,社会保障。当然,我们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低水平、保基本、广覆盖的。我们国家太大,人口太多,我们需要逐步提高水平。为了缓解收入不平衡的状况,我们应将采取多种措施,在一次分配中提高职工收入的比重;在二次分配中,政府财政支出更多向弱势群体以及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倾斜。
参考资料:
1 2002-2003中国经济形式分析预报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249739.htm
2 中国贫富差距过大将影响和谐社会建设
http://www.stnn.cc/ed_china/200906/t20090601_1037142.html
3 对中国贫富差距现状的成因分析、解决之思考
http://blog.dhedu.gov.cn/u/567/archives
浅谈贫富差距
论分配制度与贫富差距
随着党的“十八大”召开,历时八年争议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再次成为焦点。而由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导致当前我国社会贫富差距日益加剧, 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明显地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贫富差距的产生既是一个经济问题, 也是一个历史性、社会性的综合问题, 仅仅依靠经济手段是难以全面解决问题的。我们要规范收入分配,使收入差距趋向合理,防止两极分化。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今后若干年内应当通过体制和机制完善, 壮大中等收入阶层、逐步消除贫富差距悬殊, 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1、我国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是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方式。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缩小贫富差距,保持社会稳定。
(1)、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按劳分配是,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
(2)、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不能作为唯一的分配形式,而只能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分配方式,同时还必然存在多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方式。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并不是以限制或否定其他分配方式为条件。只有发展其他分配方式,才能更好地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形式将会变得更加复杂多样。
面对贫富差距,要完善国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我国贫富差距的现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了“部分人先富”的政策,我国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实践证明该项政策是有效的。然而问题是,这30多年来,我国的贫富差距已经拉得过大。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在改革开放前一直属于一个社会财富分配平均的社会,社会基尼系数长期在0.2左右。此后各种财富分配指标长期攀升,到2006年,基尼系数已超过0.497。 在2009年6月份举行的中国政协十一届常委会会议上,蔡继明委员说:“中国权威部门的一份报告显示,0.4%的人掌握了70%的财富,财富集中度高于美国。”2010年世界银行公布的调查数据,美国5%的人口掌握了60%的财富,而在中国,1%的家庭掌握了全国
41.4%的财富。财富集中程度远大于美国,成为全球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贫富差距的产生有其客观必然性,我认为它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人们自身条件不同必然导致他们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不同,而人们获取社会资源能力的不同又必然导致人们在获取收入和积累资产上的差别。另一方面,人们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不同,也必然导致他们获取社会资源的机会不同。
3、如何正确看待贫富差距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贫富差距有正负两方面的效应。从正面效应来看,贫富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能力的高低、投入的多少和贡献的大小。从负面效应来看,由于机会的不平等,贫富差距有时并不完全是人们的主观努力和贡献大小所致,在导致这种差距的众多因素中,如果客观的自然或社会因素所占比重较大或过大,那么由此而产生的贫富差距,不仅不能激发人们去自我提高和自我奉献,反而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心理和社会的和谐。 当前中国出现的不同阶层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和贫富悬殊的现象,主要不是由结果的不平等造成,平等的不一定是公平的,而公平的可以是平等的,也可以是不平等的。 如对于市场经济来说,平均主义的分配就是不公平的。目前最突出的问题实际上不是收入的不公平,而是机会的不平等,或者是由不平等导致的不公平。
机会平等被看作是实现社会收入公平的根本途径,这种源于现代福利经济学的观点,把社会成员的经济平等规定为机会平等和结果的公平。机会平等的意思是,所有具有工作能力的人,其就业、投资、职务升迁、赚钱盈利的机会都是均等的,作为竞争主体他们都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结果的公平指个人的努力与所得的对称。一个人只要有能力,勤奋努力,抓住机会,就可以从低收入者进入高收入者行列,所以机会平等可以促进结果的收入公平。机会平等意味着对身份特权的否定、对财产权的有效保护、对未来均等机会的开放。
4、贫富差距扩大化的原因
(1)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原因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原来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础上提出了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就承认了非劳动收入的合法性,极大地调动了社会不同阶层经营非劳动力生产要素的积极性,提高了非劳动收入在个人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而非劳动收入的获取与个人的择业自由度、经营才能、资产或资金占有量、技术与专利权等非劳动力生产要素有关,但是这些要素并不是每个人都均等拥有,因此,非劳动收入不均衡拉大了个人之间、不同群体之间、不同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
(2)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的影响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就形成的一些经济主体对公有资源的不同垄断程度和来自于国家投资的不同受惠程度,使各经济主体进入市场竞争时所拥有的初始资源条件不平等,因而产生了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阻碍了行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同时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不仅使人们的竞争意识、效益意识、进取意识发生了实质性变化,也造成了一些人价值观念的扭曲和错位,一部分人为了个人利益以权谋私、寻租、投机、贪赃枉法、偷税漏税、走私贩毒、制黄制假等等,因此形成了一个黑色、灰色高收入群体。而人们对分配不公的痛恨,对社会公平的不信任很大程度上就是针对非法收入者产生的。
(3)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控不到位
初次分配要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但是,再分配必须注重公平,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据有关部门测算,目前中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再分配的调节力度不到2%,而发达国家的再分配力度一般在20%~30%之间,可见中国的再分配力度是远远不够的。
(4)历史的、地理的原因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国土面积广大,地理环境悬殊,发展不平衡,历史上就存在着城乡之间的差距和地区之间的差距。所以即使现在中西部地区以高于东部地区的速度增长、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比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但是他们之间的绝对差距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仍然会持续扩大。初始化水平低加上自然条件、基础条件、人口素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导致了收入差距的扩大化。
5、调节控制贫富差距过大的政策
面对贫富差距过大的现实,中国究竟何去何从?要消除贫富差距过大的积弊,必须辨证施治,在坚持市场改革取向,保证经济运行效率的同时,采取系统化的治理方案进行调节。从目前和未来一个较长的时期来看,收入分配政策的基本原则应由改革开放之初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调整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效率与公平并重”。
(1)以城镇化带动城乡一体化
要尽快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做好对失地农民的就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疏通失地农民的“出口”。打破城乡、地区以及所有制等方面的市场分割。让劳动者们在尽量公平的环境下得到公正合理的报酬,从而实现劳动者发展机会均等。
(2)建立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财政经济体制和政策
在促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方面,国家也做出了一定的努力。比如目前正在积极倡导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这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我国东西部的贫富差距。要促进我国各地区的均衡发展,就要以经济发展带动西部居民收入的增长,明确中部发展的战略定位,实现中部社会经
济的振兴,从而实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逐渐缩小贫富差距。在继续贯彻相关开发政策的同时,在财政体制上要对落后地区给予一定的帮助和照顾。
(3)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林毅夫说:“我国当前贫富差距的主要矛盾不在于富人太富,而在于穷人太穷。”“穷人大多数在农村,于是城乡差距扩大;因为城里也出现了穷人,才有了收入分配不公。”恩格斯曾指出, “一切人, 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 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 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社会保障是政府调节收入差距的主要手段之一,有助于改善困难群体的生活处境,缓和差距带来的社会矛盾。在进一步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过程中,政府应将全社会的社会保障统筹安排,充分考虑非国有经济主体的劳动者和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分清轻重缓急渐次推进;应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系统性和配套性,保证社保基金运用的效率;应特别关注并切实保护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水平,避免出现极度的贫富两极分化。
总之,贫富差距与分配制度密切相关,如今,中国的贫富差距如此之大跟中国的分配制度分不开。我们要想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就必须逐步消除贫富差距悬殊。在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通过公平的教育制度、平等的就业制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等,为全体国民提供更为公平的发展机会和合理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有效途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