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吴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寻陆鸿渐不遇 [唐]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唐]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
相关诗词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秋野五首 【唐】杜甫
其一
秋野日疏芜,寒江动碧虚。系舟蛮井络,卜宅楚村墟。枣熟从人打,葵荒欲自锄。盘餐老夫食,分减及溪鱼。
其四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潜鳞输骇浪,归翼会高风。砧响家家发,樵声个个同。飞霜任青女,赐被隔南宫。
秋词二首 【唐】刘禹锡
2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sou人狂。
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八声甘州 【宋】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苏幕遮【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
29诗中的秋
诗中的秋
六年级五班 颜晓萌
小时候,爸爸教我朗读唐诗,宋词。还说,读的多了,既使不会作诗,那也得会吟诵了。我那时还不懂什么叫作诗,吟诵。就问,因为不耻下问嘛!
爸爸说先不告诉我,等读的多了,自然就知道了。不过,我在屋里读诗的时候,屋外树上落叶飘下来的声音沙沙作响,还有一些奇怪的声音,总之,如果用这些声音来伴奏朗读唐诗,宋词的话,会显得古典、优雅。
《宿建德江》这首描写秋的诗是我第一首会背的,“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明明是一首很好的诗,描写的很美,但我读完有一种凄凉的感觉,这种感觉让我很同情诗人。搞不懂,就去问爸爸,爸爸说:“这是诗人在旅途中写的诗。船儿在雾气笼罩的小洲旁停泊,苍茫的暮色增添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愁绪,远望空旷辽阔的原野,好像天幕比树还低,让人有一种压抑、孤独的感觉;近看清澈的江水,也只有映在水面的月亮像是在亲近自己,更衬托出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后两句没有明着写愁,但这样的景色描绘中隐含着作者思念家乡的感情,懂了吗?”“哦,明白了。”
从此以后,我对读诗读出了兴趣,也对爸爸给我深刻的讲解感到佩服,因此我也增长了不少见识。
诗中的秋
学习目标:
一、选择描写秋天的诗歌指导学生朗读,以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二、结合课文内容,总结出学习读懂古诗和欣赏古诗的方法。
三、通过搜集整理秋天的诗歌,感受诗歌的特点与魅力。
第一步,指导学生朗读《秋夕》、《秋词》、《秋思》及《暮江吟》。这几首都是学生在学习前一个板块时收集上来的诗,也是以前学过的,对诗的意思都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来领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第二步,阅读课文《诗中的“秋”》,弄清作者回忆小时候在什么季节读诗?从文中哪些描写可以看出?第三步,学生围绕“作者是怎样读懂古诗和欣赏古诗的”的问题展开讨论。第四步,具体地深化归纳出四点方法:
一、联系生活读古诗。课文中作者在读“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时,就想到隔壁林阿婆在河边大石头上用棒子打衣服。那么我们在读“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时,就仿佛看到了,在一个孤寂的夜晚,点点流萤随风飞舞,宫女坐在殿前冰凉的台阶上,抬头看着明朗的天空,幻想银河两岸的牛郎织女,此时此刻,是否相会于鹊桥?又如,我们在读辛弃疾的《清平乐. 村居》时,诗中的茅檐、青草、锄豆、织鸡笼、剥莲蓬等词都是同学们现实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一些事物,读诗时只要把它们跟生活联系起来一起读,就很容易读懂了。要反复朗诵,体味诗句的意思,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二、读诗时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课文中作者在读“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时,就想到他家屋后的山、树、石、水。那么我们在读“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时,就好象看到了,夕阳斜照在水面上,使江水一半成了绿色一半成了红色。又如,我们在读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时,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鸿图。显然,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读诗贵在感受意境,如果我们读诗时能够边读边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就很容易了解诗歌的内容了。
三、把不同的诗比较着读。把课文中白朴的《天净沙. 秋》和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比较着来读,我们不难体会到白朴前两句“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描写了秋景的清寂,清冷,那么到了第三句“一点飞鸿影下”,这一动态的骤然出现,打破了静景的观感,使人心为之一动,意境的转换,更显清疏、清和了,再后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五彩纷呈,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秋之画卷”,渲染了秋景,传达了浓郁的秋意。而马致远的《秋思》给人的感觉整个就是凄楚、凄凉、凄清、凄惘。我们把不同的诗比较着读,可以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感情。
四、了解诗人的身世际遇。课文中作者把张籍的《秋思》和岑参的《逢人京使》两相对照,就发现两位诗人都身处他乡,他们用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把相同的情感——思念故乡和亲人的心情都写活了。因此,我们在学习古诗时也要关心诗人的身世际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和诗人的心灵相通。
最后,为了将本课的学习继续深化和发展,我组织学生将搜集的描写秋天的诗歌整理成册,在校园内向同学们推荐。
《诗中的“秋”》是台湾作家桂文亚回忆自己儿童时代读古诗的乐趣,侧重让学生学习读
中国大陆第6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曾任联合报记者、副刊编辑,兼任母校世新大学国文、采访写作课程十年。现任联合报系民生报儿童组主任,儿童丛书主编。15岁第一篇作品刊载大华晚报;20岁出版第一本散文《裁冰集》。至今40年,创作及编写成人文学30种,编辑少年儿童读物近400种。1981年始,专心致力于儿童文学媒体推广及编、写工作。 出版的主要作品集有《幽默笔记》《思想猫》《两代情》《妈妈手记》《思想猫游英国》《班长下台》《长着翅膀游英国》《美丽眼睛看世界》《来和小羊羔照个相》《哈玛!哈玛!伊斯坦堡》《二郎桥那个野丫头》等。
子夜吴歌·秋 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 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 良人罢远征?
【简介】《子夜吴歌》这一曲调原来是用来写爱情的,诗共四首,写四季,这是第三首《秋歌》。
【译文】长安明月高照,家家户户传来捶打衣服的声音。秋风不断地吹,吹不尽对远征在玉门关外的丈夫的怀念之情。不知何日能平定北方的入侵者,丈夫才可以停止远征,返回家园?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释】
(1)山居:山中的住所,即指作者隐居的辋川别墅。暝:晚。
(2)空山:寂静的山林。新雨后:刚下过雨过后。
(3)晚来秋:是说新雨过后,晚风吹拂,秋意更凉。
(4)竹喧:指竹林中的笑语喧哗。浣女:洗衣服的女子。
(5)下渔舟:指渔舟下水。
(6)春芳:指春天芳菲美景。歇:消歇。
(7)王孙:原旨贵族子弟,这里是泛指山居的人,当然包括王维自己在内。
【简介】这首诗是写山居秋天晚暮幽静景色的,充满了诗情画意,并且从诗人欣赏的角度,还表现了劳动人民生活的情趣,一片盎然生机。本诗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全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的黄昏时节山居生活的恬静清幽,表现了诗人怡然闲适的心情。
【译文】一阵新雨过后,青山翠谷越发显得静幽,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更令人感到秋意浓厚。明亮的月光照映着松林,泉水从石上潺潺流过。竹林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洗衣少女们归来,莲叶浮动,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尽管那春天的芬芳早已逝去,我陶醉在这美妙的秋色中,依然向往长留。
寻陆鸿渐不遇 僧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释】
陆鸿渐,名羽,终生不仕,隐居在苕溪(今浙江吴兴),以擅长品茶著名,著有《茶经》一书,被后人奉为“茶圣”、“茶神”。
移家:迁家定居。 带:近 郭:外城。 桑麻:这里指农作物。
近:近时。 着花:开花。 扣门:叩门,敲门 w ǎng
西家:指西面的邻家。 报道:回答说是。
【译文】陆鸿渐移居到城边的农村,从小路穿过桑麻地。新近种在篱边的菊花,秋天来到还没有开花。敲门没有听见狗叫,就到西边的邻居家问问去向。邻居回答说:“他到山上去了,归来时常常是太阳落山”。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注释】
z h éj i ē谪居:贬官的地方。 巫峡:在今四川巫山县东。
衡阳:今属湖南。相传每年秋天,北方的南飞之雁,至衡阳的回雁峰,便折回北方。这是由长沙想到衡阳,意思要王少府至长沙后多写信来。 青枫江:在长沙。
【简介】这是一首饯别的诗,诗中表达对被贬谪至峡中和长沙的友人的同情和宽慰。
【译文】不知这次分别二位的心情如何,停下马来饯别,询问贬谪的地方。巫峡一带常有猿猴啼叫,十分凄凉;长沙虽然遥远,但相传雁飞到衡阳而北返可以传递书信。青枫江(位于长沙市南) 上秋风萧瑟,远望白帆点点,白帝城边树木凋零,一派荒凉稀疏的景象。圣明的时代,君王多施雨露(恩泽) ,暂时分别不要犹豫向前。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逢入京使 岑参(c én cān )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简介】这首诗写于诗人赴安西途中。恰遇入京使者,因而捎带口信,反映了作者怀乡思亲的凄苦心情。
【译文】向东望见通往长安故乡的漫漫长路,双袖擦不干泪水长流。在马上与你相遇没有准备纸和笔,请君带口信给家中报平安。
提问:《诗中的“秋”》课后练习
1、补充词语
( )的怪味 ( )的古诗 ( )的心情
( )的水墨画 ( )花瓣 ( )的故乡
2、说说你从文章重学到了哪些读诗的方法。
3、自己搜集一些古诗,运用本节课学到的读古诗的方法读一读。
2想象诗句画面,更好的进入诗的意境
3把不同的诗比较着读,体会诗人的感情
4了解诗人的身世,理解诗的情感。
学习《诗中的“秋”》,“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这句话中,“捣衣”是__洗衣___的意思,“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这句诗表达了作者__思念家乡____感情。还告诉了我们学习故事的方法有__结合生活___、__联系实际____、___运用感情__。
读过<诗中的“秋”>>这篇课文后, “我”了解到诗必须与景相结合, 才能更好的
体味诗的含义和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
秋天在诗人的眼里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季节,它充满了欢喜,充满了悲伤。但它有动听的秋声,迷人的田野,凉爽的秋风,但更多的是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
在这篇课文中,我们明白了读诗时一定要认真,而不要马虎。要向作者那样,
读诗读出了知识。所以,希望大家在往后的学习中,能够去善于观察,多增长
一份知识。因为知识既是财富,又是能够改变命运的。
最后,为了将本课的学习继续深化和发展,我组织学生将搜集的描写秋天的诗歌整理成册,在校园内向同学们推荐。
小时候,爸爸教我一字一句地朗诵唐诗,还说,你长大了就能懂得读诗的妙处。我问爸爸什么叫“妙处”,爸爸笑而不答。不过,读诗的时候,纱窗外的萤火虫正提着灯笼跳舞,风吹竹叶沙沙伴唱,还有草丛中的牛蛙沙着嗓子呱呱地叫,把爸爸的呤哦声衬托得很“古典”。
我读诗一定始于某一个秋天,因为《子夜吴歌·秋歌》是我会背诵的第一首唐诗。“长安一片月,迈出户捣衣声”,我问爸爸“捣衣”是什么意思,爸爸说,隔壁林家阿婆不是蹲在河边大石块上用棒子打衣服吗?这样,衣服可以洗得干净些,这就是“捣衣”。哦,懂了。
我就这样一首首读了下来,读了很多描写秋天的古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哦,这首诗我懂得。我家屋后有山,山上有树,每逢深秋雨后,看月光在树间空穿行,听山泉在岩石间流淌。这诗句中的意境就隐隐地浮现出来了。 “近种篱边菊,秋天未著花。”这两句我也懂得,只是我并不喜欢菊花的长相,它们的花瓣为什么这样整齐呆板呢?纸剪出来的似的。谢了的花梗子又黏又滑,还有一种难闻的怪味。读到“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就是一幅清淡的水墨画了,秋风送远了帆影——跟好朋友分别,心里是多么难舍啊!
30诗中的秋
诗中的“秋”
六年级五班 孔心茹
小时候,爸爸教我读诗,一本很小的本子却蕴含着这么大的神奇力量,一首首诗,呈现在我眼前。
我读诗的时候,是秋天,我很喜欢秋天,记得那时候我最喜欢一首五言诗是唐朝诗人李峤的《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我虽然喜欢这首诗,可我并不知道这首诗的意思,问了爸爸才知道,原来这首诗的意思是这首诗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我点点头,似乎明白了很多,当然我喜欢这首诗的原因是这首诗很明显的写出了当时风吹的很大,都可以把万棵翠竹吹的东倒西歪。
由此,我还喜欢李白的《秋登宣城谢眺北楼》中的一句“人烟寒橘油,秋色老梧桐”。还有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还有我们学过的张籍的《秋思》。中的一句“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这些都是秋天的诗,可见,有许多著名诗人在这个美丽的秋天,写下了千古名句。
我们可以看出秋季,在作者笔下,是那么美丽。
作文:诗中的“秋”
奶奶的歌谣里牙牙学语,唐诗、宋词、元曲萦绕耳畔;在爷爷的臂弯下蹒跚学步,马致远、杜甫、白朴的脚步因我向前……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这是一首写秋景的小令。作者是白朴。幼时的我,天真地问奶奶“残霞”是什么意思?奶奶指着纱窗外的“月饼”告诉我:“月饼”回家了,当它落到“棉花糖”上时,那令人陶醉的画面就是残霞。我不禁拍手叫好,奶奶却只是嘴角微微翘起……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这两句我也懂。“我并不喜欢菊花的长相,它们的花瓣为何如此呆板整齐呢?纸剪出来似的,只是写了花梗又黏又滑,还有一种难闻的怪味。”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作者远在他乡对家人的思念。张籍的《秋思》中的“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我体会到了诗人的忧愁及享年亲人的情谊。以至于“行人临发又开封。”
诗中有无数珍宝,我们在诗海中遨游。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文理,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
诗中的“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