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一些自由
作者:吕爱军
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6年第07期
前几天,我看了一篇文章,里面有两个细节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在巴黎圣母院,一个八九岁的女孩站在这座美轮美奂的建筑前,抬头向上专注地看着什么。突然,一个焦急的女声传来:“你在干吗?快过来拍照。快点!”“妈妈,我在看顶上的雕花,那个纹路……”“看什么看,快来拍照。你要看雕花,让爸爸拍下来,你回家在电脑上想放多大看就放多大看,想看多久就看多久!”小女孩跑过去了。拍完后,妈妈似乎忘了让孩子再去看顶上的雕花,更别说让孩子爸拍一张建筑照片了。
之后,妈妈搂着女儿边走边不断启发她:“巴黎圣母院,咱们亲眼见了哦,可以好好写篇作文了吧?巴黎圣母院是哥特式建筑,你以后若不记得什么是哥特式建筑,就想想巴黎圣母院的样子。它还是一本名著的书名,对不对啊?这本书谁写的啊?作文开头你怎么写啊?”和妈妈滔滔不绝的兴奋相比,孩子恹恹地沉默着。
费心教育孩子的妈妈,为什么不能给孩子留一点时间和空间,让她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巴黎,用自己的心感受巴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巴黎呢?
孩子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有自己的好奇心、兴趣、意愿、情感、思维、审美和语言,最好的教育是激发和引导孩子自由发展。孩子喜欢看雕花,妈妈就应该停下来陪孩子一起看;如果行程紧张,不拍照又何妨?鼓励孩子写篇作文当然是一件好事,但不要用“八股文”的程式来加以规范,而要以激发兴趣为主——“我手写我心”。如果孩子为此背上沉重的包袱,那就得不偿失了,因为带着孩子外出旅游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写作文,还有享受生活、欣赏风景、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
就写作本身来看,有意思远比“有意义”重要得多。有意思是孩子本真的自然流露,而“有意义”则是成人眼中程式化的“八股文”。为什么“孩子恹恹地沉默着”?因为妈妈的一己之好,屏蔽了她身体的自由和心灵的自由。
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家长。他们带着孩子回家省亲、外出旅游、参加活动,甚至散步、郊游、逛公园、去市场,都是从自己的喜好出发,对孩子指指点点,把自己所谓的审美观强加给孩子。公园里,孩子被无名的红花绿草所吸引,家长却硬逼着他去看荷花、观牡丹;在海边,孩子一心想着捉浅水滩里的小鱼、螃蟹,家长却饶有兴趣地引导孩子欣赏碧海蓝天。一旦外出,家长就让孩子写作文,而且要尽量写得“有意义”。结果,孩子宁肯待在家里,也不愿意跟着家长出门。记得有一次,我带学生出去春游。当学生听说是没有附加条件的“纯玩”时,个个欢呼雀跃,大声地喊起来:“老师,我爱你!”“万岁!”“解放了!”“好幸福啊!”……
多给孩子一些自由
多给孩子一些自由
周日带孩子到省内最大的一家图书超市购书,少儿图书的书架前,前来看书、买书的孩子比平时多了许多。孩子们或蹲或站,津津有味地挑选、翻看。有的站累了,索性坐在地上,兴趣十足地看书。忽然,营业员走过来,推一推坐在地上的孩子们:“起来,起来,别坐在地上看书。”孩子们听话地站起身或蹲起来。我在一旁看得莫名其妙:但凡成人采用命令的口吻要求孩子,总会有一定的理由吧。或是怕孩子们坐久了着凉,或是怕孩子们弄脏了衣裳,这些好象并不属于图书营业员的管辖范围,此外,我还真想不出有更加充足的理由能够去阻止孩子们坐在地上看书。
其实,生活中我们遇到的此类事情太多了。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学校里,我们对孩子都有着许多莫名其妙的要求:拿筷子和握笔都必须用右手,有多少天生“左撇子”的孩子曾为此受到家长和老师的训斥;上课必须举手后才能等到发言权,听老师讲课必须坐得端端正正,甚至要双手背后,否则将被视为“自由散漫”、“不守纪律”;着装必须是统一的校服,甚至鼓掌都要求节拍的一致性??????在我们成人对孩子提出如此众多的要求时,我们有没有经过慎重的考虑:我们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我们要求孩子这样做或者那样做的理由真的就那么充分吗,
在电视上我们常看到这样的镜头:外国孩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往往能表现得天真自如,有的一边好奇地对着摄像机的镜头做着鬼脸,一边发表着自己幼稚而独到的见解;而中国孩子在镜头前大都表情严肃,一本正经,“小大人”似的回答着成人的提问。问题出在了哪里,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变得缺少了个性,缺少了灵性,几十年来,我们的教育所追求的是一种整齐划一,步调一致,决不允许我们的孩子有任何“出格”的行为,而从不去认真地分析这个“格子”本身是不是合理,是不是限制了孩子的发展。因此,生活中我们看到了太多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
由此,我想到了另外一个例子:一位中国留学生到一位德国朋友家作客,自始至终他都看到朋友两岁多的孩子坐在地板上,饶有兴趣地玩一只从自己小脚丫上脱下的袜子,一会儿拿在手里扯拉,一会儿叼在嘴里撕咬,玩得十分投入,十分忘我。这位中国留学生看着很惊异,就问德国朋友:“你为什么不去管管他,”德国人对中国留学生的提问表示出更大的惊异:“我为什么要管他,他喜欢这样做。”
“他喜欢”,我们有几位家长和教师在教育孩子时想到过孩子自己的喜好,我们考虑最多的是“你应该怎样做”或“你不应该怎样做”。
多给孩子一些自由,多给孩子提供一些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干一些他自己想干,喜欢干的事,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真正成为具有独立个性和创造能力的人。
给自己一些自由作文
给自己一些自由 许明轩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学生,和每个学生一样,每天都在各种补习之间徘徊,不知何时才会停止自己沉重的脚步。
自从上了初中后我的成绩开始有点下滑为此妈妈特别着急,为我报满了补习班,整个双休毫无空隙。 因此我就踏上了补习班的征程。 刚开始几天我还认为蛮有趣的,但是渐渐的我开始厌烦了这种补习生活。因为我现在面对的总是那些写也写不完的作业。每天只有一盏孤灯和一支水心笔陪我写到深夜,写到凌晨早已成为我的家常便饭。 所以我现在就像一只无助的笼中小鸟,除了同样是被束缚,也一样拥有一颗向往自由的心。 每当进入自己的梦想时,才是我最快乐的时候,因为在那里我可以随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没有学习的束缚,没有父母的唠叨,只有我在这蓝天下痛快的大喊。 在梦境中我也可以飞翔,毫无忌惮的在空中翱翔,飞过高大的山峰,无垠的大海,宽广的大草原,亘古的原始深林。 在空中与鸟儿为伴驶过浩瀚的天际与云朵门一起来欣赏高山之巅的雄伟气势;与鱼儿结伙一起探索大海遥远的深邃;与羊群门一起奔跑在草原之上;和风儿一样驶向未知的远方;独自一人飞进远古的深林领略亿万年来植物的奥秘,倾听植物中的远古声音。 完后,便飞回呀、天空,坐在云朵上休息着脑中还不时浮现出刚才的画面,好像是让他们成为永恒。永远的在时间的年轮中旋转,无期限的让他们在自己的小宇宙中保存着,记忆也为他们时常更新着。 闹钟还是响了,把我带了回来,补习的旅途也再次等待我一天的步伐。
给自己一点自由吧~别让心灵中充满了疲惫别让束缚成为你的绊脚石。自由之门随时敞开着,快加快自己的脚步,让心灵去接受自由的洗礼,让束缚与压力不在缠绕,彻底去解放自己吧~
给孩子一些自由创造的空间
给孩子一些自由创造的空间
户外活动时,孩子们在玩跳绳,几个孩子的行动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在旁边静静的观察着他们,有一个孩子带两个小朋友跳,这本身就增加了跳绳的难度,平时都是一带一,现在变成了一带二。我在旁边看了一会,一个想法出现在我的脑海,何不趁此机会锻炼一下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呢?于是我组织起跳绳的孩子说:“老师想看看你们是怎么玩跳绳的,有什么新玩法,要跟别人玩的不一样哦!看谁的玩法多。”孩子们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孩子们边说边做给我看:可以一人跳,可以两人跳,可以三人跳,也可以很多人跳;还可以向前轮跳,向后轮跳;双脚跳,单脚跳……
接下来,我便让大家把自己没玩过的方法再试着玩一玩。这时候孩子们兴趣更浓了,玩的更热闹也更开心了。这时王雪莹小朋友高兴的说:“还可以用绳跳舞呢。”说着便跳了起来。在此基础上,我启发孩子们尝试创编花样玩绳。我放上音乐,孩子们跟随音乐再一次自由的进行尝试,三三两两一组,各显神通,活动达到了高潮。
最后在我的帮助下,选出编排的合适的动作,根据动作的特点把它们串连在一起,形成了一套节奏感强,适合孩子们年龄特点的花样跳绳舞。孩子们做着自己编排的绳舞,可开心、可认真了。
通过这次的自由创造活动,我深深的感受到:教师应多给幼儿提供尝试的机会,通过调动孩子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开启孩子们的智慧之门。这样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活动兴趣,而且也使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开发。
多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
多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
合格父母获奖作品
工业园区南庄小学 马修荣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极言表现了天下做父母的对孩子深情。几乎所有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勤奋,成绩辉煌,并为此费尽心血,步步扶持,关心孩子成绩如何,排名怎样,是否下苦功。这样果能为孩子的学习助添动力,为孩子的成长设定乾坤吗, 唐代柳宗元写过一个故事:一位姓郭的驼背老人种的树长得特别好,别人向他请教,他说,种树要顺应树木的天性,培土浇水不过分,而有的人植树,担心树长不好,一天到晚要看好几遍,不时掐掐树木,摇摇树根,看看它长得怎样,这种过分的照顾,反而违背了树的天性,妨碍了树的自然生长。种树如此,育人又何尝不是这样,
可以说,每个孩子老师天才。说:“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似乎太绝对,但科学的教育方法不容忽视。父母望子成龙却不能操之过急,急功近利。对待孩子要用适合孩子的方法,就像郭驼种树一样,要顺应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要让孩子自由和谐地发展。事实上,我们很多父母却忽略了这一点,不仅习惯于安排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切,充当孩子未来的“设计师”,把孩子捍进固定的意愿中的模子,而且在管理上提高要求,严格有加。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抓紧时间学习,把孩子关在家里,不许他出去找同学玩,不许他看电视。更有甚着,对孩子施威加压,逼迫强制,家长 式的专制作风愈来愈浓。可是,孩子的心能“关”住吗,能顺从吗,那用铁榔头砸死亲生母亲的惨痛教训从反面恰恰说明了这一切。
那位母亲是深爱孩子的,她的望子成龙之心无庸置疑。可她在教育方式上,错误地将爱与关心孩子的学习理解为当头棒喝,念紧箍咒,严厉地把儿子当作做作业的机器,成绩低于97分非打即骂,不倦地唠叨排名、排名,,终于,儿子觉得母亲对分的爱与照顾就像对一头小牛,给它吃草是为了让它负重,是为了用鞭子赶他上路。终于,儿子不堪这种让人发狂的重压,举起了榔头,,对血浓于水的亲生母子,就这样发生了如此令人触目惊心的人间悲剧。
孩子产生心理逆反,父母的教育还有多少效果可言~只能是事与愿违,自费苦心。再到孩子产生误解和绝望,走向离家出走或反抗的极端时,一切悔之已晚。强按牛头不喝水~孩子学不学不是硬逼的,成绩高不高也不是逼出来的。更不能因为分数、排名不理想而打骂孩子,过分要求孩子。严而无度,变本加厉,是教育的失败,是父母和孩子的悲哀。我们做父母的该为自己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反思一下了。分数只能作为一种参照,而不能受分数的限制和束缚。只有摆脱了分数、排名的阴影,孩子才有时间和空间尽情地发挥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才能,最终才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只有给孩子发展的自由空间,给了信任,给了正确的引导,孩子才会有一个灿烂美好的未来。
天下做父母的,我们要多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送给孩子一把上路的“拐杖”,帮助孩子插上腾飞的翅膀,在理想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只有这样,孩子才会真正成为我们天下父母心目中的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