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养生学的角度讲,“情”即人的七情——“喜、怒、哀、忧、惊、恐、悲”七情的心理活动是人之常情。孔子认为:七情,“弗学而能”,属于人的本能。情绪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种,积极情绪包括乐观、愉快、和悦、明朗、喜爱、满意、舒畅等;消极情绪包括忧愁、愤怒、苦恼、抑郁、悲伤、恐惧、痛苦等。情绪对人的健康有密切关系,是导致亚健康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中国传统医学是世界上最早重视情绪与疾病关系的医学,《内经》中对情志(绪)与脏腑气血关系的论述就很深刻。《素问·举痛论》中说,大怒导致气机上逆,严重的可以引起呕血;喜悦的情绪使气和志达,气血运行通利;悲哀过度使心血运行急迫,肺扩张而肺叶上举,导致心肺运行功能得不到宣通,气血不能敷布四肢脏器,邪热就会郁结在胸中耗伤精气;恐惧使精气丢却,不能上行调养心肺,它的病变部位发生在下部,所以说“恐则气下”;受惊则心悸动荡、精神不安、疑虑不定;思虑太过则心事留存缠绵不去,精神过分集中,使得正气留结而不行。《灵枢·本神》篇中指出:“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这不仅对情绪进行分类和概括,而且指出了基本情绪的心理生理特点。宋元时期,著名的医学家陈无择提出了疾病产生的“三因论”,明确地把“七情”定为内伤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消极情绪对胃肠、?血压、食欲、心血管疾病、肿瘤影响极大。
消极情绪与胃。国外现代心理、生理学家应用胃镜长期地观察情绪与胃功能之间的关系,发现当病人处于忧郁时,胃黏膜变成贫血状态,胃酸分泌低下,胃运动功能抑制;而当面临敌意、愤怒、焦虑时,胃黏膜充血,胃运动和分泌亢进;当长期处于情绪矛盾状态时,胃黏膜充血,胃运动和分泌亢进,并可见胃黏膜出血、糜烂。
消极情绪与血压。有人证实,愤怒的情绪会引起血压升高,如果愤怒情绪得到平息,血压即恢复正常;如果愤怒情绪得不到宣泄,长期被压抑,处于慢性愤怒状态,那么高血压就会持续,变成原发性高血压。除此之外,愤怒情绪还会产生舌喉和头颈部肌肉痉挛,有如异物梗阻于喉头,出现呼吸困难、胸闷、胃部不适、心悸、头昏、出汗、呕吐等多种症状。
消极情绪与食欲。我们常说:食欲是情绪的寒暑表。情绪畅快食欲增加,情绪不悦,食欲减退,这已是生活常识。长期持有消极情绪,会引起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过敏性结肠炎。
消极情绪与心血管疾病。情绪过分波动,长期处于兴奋状态,最容易影响心血管系统,出现血管收缩、高血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1983年,我国医学家邹之光曾做了情绪与心肌梗死的临床调查,他选择了40例心肌梗死的病人与40例健康者做对比。结果发现,在发病6个月内,两组生活事件的频率分别是60比23,病人组要比健康组高出3倍,患者中情绪诱因者达94%。
消极情绪与肿瘤。专家研究证明,情绪是引起肿瘤的重要原因。1982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对20例胃癌患者进行病因调查,发现这些患者皆有长期的情绪压抑。山西省是我国食管癌高发地区,发现食管癌患者56.9%的人之前有忧虑、急躁、消极等不良情绪。
在消极情绪中,最容易形成长期、持续的是忧愁和抑郁。忧愁和抑郁会使人的脸上产生皱纹,愁眉苦脸,头发灰白,甚至头发脱落。会使你脸上的皮肤发生斑点、溃烂和粉刺。通常会使最强壮的人生病。更有甚者理智丧失而自杀。
忧愁和抑郁,虽是人的思维上出了问题,但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心病”。有道是:“心病还需心药治”,心药何在?笔者借用王羲之的一句“情随事迁”做一另解——这就是最好的“心药”。当你躺在床上被忧愁和抑郁百般折磨的时候,换一个环境,为自己找一件事情去做,最有助于摆脱忧愁和抑郁情绪。用心理医生的话说就是:“让自己忙着”令你“没有时间去忧愁”,为什么“让自己忙着”这么一件简单的事情就能够驱除你心中的忧愁呢?因为人类的思维不可能在同一时间里关注在两件事情上。实验表明:假如你靠坐在椅子上,闭上两眼,试着在同一个时间去想你感兴趣的事情。你会发现你只能轮流地想其中的一件事,而不能同时想两件事。从你的情绪上来说,也是这样,我们不可能既主动、热情地去做一些很令人兴奋的事情,而同时因为忧愁而拖累下来。在同一时间里,一种感觉会把另一种感觉赶出去,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须知,人的情绪好坏不是由外界客观事物所决定的,而由主观(自控)程度所决定。能否做到“让自己忙着”令你“没有时间去忧愁和抑郁”,关键在于你能不能从床上爬起来;能不能从椅子上站起来;能不能从家里走出来;你的生活能不能“动”起来,去做那些应该做的事情——或家务;或工作;或运动;或娱乐……
能站起来,能爬起来,能走出去,能动起来。你就走出了驱赶忧愁和抑郁的第一步!如果你能持之以恒地总是“让自己忙着”,并使其逐渐形成一种规律。那么,彻底与忧愁和抑郁“拜拜”便指日可待!不信你就试试.
杜昌宏
悲随情起,情随事迁
悲随情起,情随事迁
鲜花店 http://www.aihuaju.com
摘要:爱国之情、黍离之悲是南宋这一时期众多词人词作的共有主题。本文对这一主题进行例谈。
南宋是靖康之变后由宋皇族在江南建立的小朝廷,宋金分疆而治,但战火始终并未停止。战火的侵袭彻底改变南宋词人的人生轨迹和创作方向,所以文章的主旨大都是表现战乱时期民族社会的苦难忧患和个体壮怀理想失落的压抑苦闷。
姜白石便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位,《扬州慢》道出他对国事的痛惜感伤之情,情真意切,运用对比反衬手法,将今昔扬州城的巨大变化展现在每一个读者的眼前。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
用“名都”、“佳处”与“空城”作比较,悲从中来,无从排遣和释怀;以“桥边红药”年年花开,与“知为谁生”花开无主的凄凉景象作比较,让红药做永恒的见证,写尽悲凉之感。而归根结底的原因,巧妙的用一个领字“自”将原因引出,“胡马窥江去后”,原来这一切的一切都归结于战争。白石怀古伤今,极力地渲染强盛时代的名城风光,来哀叹中原沦丧,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南宋小朝廷,不思进取,让人心痛不已,情调低沉伤感。今中忆昔,忆昔伤今,深化了“黍离”之感,读来颇有杜甫诗沉郁顿挫的风格,是姜夔洒落襟怀的写
照。表达出作者对国事的关注,对遭受战乱的人民的同情,对破碎山河的痛惜之情。
辛弃疾晚年在镇江知府任上,曾写《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其中有“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之语,指出他南归时,看到“扬州路”沉没在一片战乱之中,四十三年过去了,依旧在金人的统治之下,有志报国而不被重用的忧伤和苦闷跃然纸上,一连串大量典故用的恰当好处,缅怀那些驰骋战场的历史人物,与古人进行比较,现如今的朝廷一心求和,偏安一方,放弃了多少北伐的大好机会,悲壮中可见悲凉。辛弃疾的所见所感于姜白石何其相似,涌动着情感的波澜,由个人到群体,流露出的都是南宋词人普遍的爱国情感――“黍离之悲”。
陆游,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生于动乱,长于忧患,国家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受环境的影响,绝大多数作品都释放一种对国家兴亡的关怀之心,作品中蕴含着振聋发聩的战斗号角。如《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聊,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词中作者壮志满怀,却无处施展的无可奈何之情荡气回肠。“谁料”二字写出了往日的天真与今日的失望,做梦都没有想到现如今会落得一个“身老沧州”的结局,如同一只折了翅膀的雄鹰,任凭怎么嘶喊吼叫,可无人听懂,自己也无能为力。忧国之泪只是“空”流,一个“空”字既写了内心的失望和痛苦,也写了对君臣尽醉的偏安东南一隅的小朝廷的不满和
愤慨。在老泪纵横中传递出的是对祖国炙热的情感――黍离之悲。
我国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以靖康之难,南渡之后为界,她的词风分为两个阶段,前期清新自然,后期沉痛哀伤,多寓故国黍离之悲。尤其她在南渡后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作品的内容多是对国事的忧思生活流落的苦痛,爱国情结显得深沉。这种深沉的爱国情结往往是将国家的灾难与个人的不幸结合起来表现。《蝶恋花》(上巳召亲族)一首南渡之后的词: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
“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长安”代指汴京。长夜辗转反侧,梦见汴京,看到汴京的宫阙城池,然而实不可到,故说“空”,抒写对汴京被占的哀思,和屈原在《哀郢》中惊呼:“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同样沉痛。“春将老”一语双关,既写自己,象春天一样将要衰老,又写国家,象春天一样即将灭亡,写出了普天下南宋臣子的赤子之情。那么李清照的词同时也打破了“男儿当以家国为重,而女子不出家门、不问政事”。普遍表达词人爱国怀乡、盼归故里之情。
“黍离”一词首先出现在《诗经?王风》中,“彼黍离离”,前人途经故都,见庙宇中遍种小米、高粱,感伤故国破亡衰微,不忍离去,缅怀古都之作。后人借此来感伤国事,而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朝代,南宋朝廷的建立,飘摇不定,南宋词人因为时代的动荡,心中的爱国情感也随之波动。南宋词人从李清照到辛弃疾都通过他们的词作都抒发一种故国之思、亡国之恨,只不过在情感的程度稍有不同,有的低沉浅吟,细细品读,方可领略那荡气回肠的爱国情结;有的慷慨激昂,甚至愿意用生命来展现,爱国热情可照日月。因此颠沛流离的生
活遭际和国破家亡的黍离之感是两个紧密相联的特殊的结合
体。
鲜花店 http://www.aihuaju.com
情随事迁心不变
情随事迁,心不变
2010级 通信工程一班 郭亚南
对母校我们总有一种独特的感情,记得马上要来兰大的前一夜,都八点左右了,我一个人跑去了我曾经呆了六年的学校,三年初中,三年高中,在那里,我度过了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在那里没有歧视,在那里没有贫富差距,在那里没有污染,在那里没有尔虞我诈,阳光如少女般清纯,小鸟如孩子般可爱,垂柳也那般妖媚,那一夜,我走遍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寻找自己的影子,回忆那美妙的过往,在那里,我哭过,在那里,我感动我,在那里,我被爱过,在那里,我自豪过,我不知道用什么去祭奠逝去的美好。只知道自己仍需更加努力,用行动证明我曾经来过。我知道以后我还会回来,我知道以后我一定要带着我的辉煌回来。
第二天我就走了,离开了呆了将近二十年的家乡,走的时候突然间感觉心里空荡荡的,莫名的心痛,莫名的不安,真的得走了,真的非走不可了,我一个劲的说服自己,但是心里还是那般绞痛,那一天妈妈第一次给我买了一身新衣服,是一身黑色的运动衣,十几年了,妈妈第一次给我买衣服,我不知道心里是高兴还是心痛,但是泪水,泪水却止不住的往下流。
由于家里情况不好,为了省那几百块钱,爸妈都没有送我来学校,我只身一人背着行囊,开始了漂泊的生活,然而这种漂泊,一漂就是好几年,甚至一辈子,那时的我真的不会明白,永远不知道有些路一走就是一辈子。
刚离开家的人就像失恋的孩子,很脆弱,看着落叶也会忧伤,但我总努力排除忧伤,记得刚来兰大,我经常一个人去将军苑,喜欢枫叶,喜欢那边红色的五角枫,充满激情的颜色让我忘了自己,在那里我听着熟悉的歌曲,看着书,续写着那些还没写完的故事,酝酿着我那无悔的青春。榆中的天气变化无常,就像人的一辈子一样,什么都无法预测,大雨来得快也去得快。在这里,我慢慢看淡了人生的悲欢离合,渐渐的明白长大了之后,家只是个港湾,累了我们可以随时靠岸,但港湾毕竟是港湾,我们迟早要远航,然而远航就意味着离别,意味着漂泊。
慢慢的我接纳了兰大,喜欢上了榆中,喜欢这里的人儿,在这里我认识了好多朋友,他们在我高兴的时候和我一起狂欢,在我忧伤的时候陪我一起散步,有时候无需太多话语,只需一个眼神就可以,微笑是我们共同的语言,快乐是我们共同的誓言。
在这里我们一起爬过翠英山,在这里我们经常一块儿去轮滑,在这里我们晚上时而喝奶茶聊天,在这里我们发扬国球经常打乒乓,在这里一起做兼职赚钱,在这里……在这里我们挥洒着泪水,在这里我们洋溢着青春,因为年轻,我们豪情万丈,因为年轻,我们放飞着梦想,因为年轻,我们指点江山,激昂文字,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
在这里,我们的生活简单而不单调,重复却不乏味,因为有你们,我的朋友。因为有你,我的母校—兰大。
我不知道我们的幸福还能持续多久,但我知道我们迟早要离开,我们都有不同的追求,因为梦想我们汇聚这里,同样是因为梦想我们各奔东西。习惯了别离,习惯了舍弃,习惯的现实,我们逐渐的坚强起来,学会面对生活中风风雨雨,两年了,我们不在是那个懵懂的小女孩,小男孩,我们在兰大这块肥沃的土地上逐渐成长起来,我感谢我的母校能让我在喧嚣的世界里找到一分宁静,静静的思考人生,规划未来。
我知道两年之后的今天我又得离开兰大,离开这个充满回忆的地方,离开这个注入我们青春与所有梦想的家园,但我知道我一定会回来,一定会再回来。不论我以后是谁,不论我身在何方,我都不会忘记我是一名中国人,不会忘记我是一名兰大人,恋榆中的蓝天,恋榆中的五角枫,恋榆中的朋友,恋榆中的你—我的母校!
正宁四中和兰大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学校,虽然那里没有大都市的喧哗,没有南方的青山绿水,但我爱他们,因为是他们给了我不一样的人生,使我从一个无知的乡村小女孩蜕变成一个愿意与命运抗争的有志青年,我相信我的命运会从此改变。
情随境迁,心不变,以后的我以后会带着自己的辉煌回来,请记住,我还会再回来!再回来!!!
[精品]悲随情起,情随事迁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悲随情起,情随事迁
悲随情起,情随事迁
摘要:爱国之情、黍离之悲是南宋这一时期众多词人词作的共有主题。本文对这一主题进行例谈。 关键词:南宋词人;黍离之悲;爱国情感;战乱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4-082-1 南宋是靖康之变后由宋皇族在江南建立的小朝廷,宋金分疆而治,但战火始终并未停止。战火的侵袭彻底改变南宋词人的人生轨迹和创作方向,所以文章的主旨大都是表现战乱时期民族社会的苦难忧患和个体壮怀理想失落的压抑苦闷。 姜白石便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位,《扬州慢》道出他对国事的痛惜感伤之情,情真意切,运用对比反衬手法,将今昔扬州城的巨大变化展现在每一个读者的眼前。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 用“名都”、“佳处”与“空城”作比较,悲从中来,无从排遣和释怀;以“桥边红药”年年花开,与“知为谁生”花开无主的凄凉景象作比较,让红药做永恒的见证,写尽悲凉之感。而归根结底的原因,巧妙的用一个领字“自”将原因引出,“胡马窥江去后”,原来这一切的一切都归结于战争。白石怀古伤今,极力地渲染强盛时代的名城风光,来哀叹中原沦丧,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南宋小朝廷,不思进取,让人心痛不已,情调低沉伤感。今中忆昔,忆昔伤今,深化了“黍离”之感,读来颇有杜甫诗沉郁顿挫的风格,是姜夔洒落襟怀的写照。表达出作者对国事的关注,对遭受战乱的人民的同情,对破碎山河的痛惜之情。 辛弃疾晚年在镇江知府任上,曾写《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其中有“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之语,指出他南归时,看到“扬州路”沉没在一片战乱之中,四十三年过去了,依旧在金人的统治之下,有志报国而不被重用的忧伤和苦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闷跃然纸上,一连串大量典故用的恰当好处,缅怀那些驰骋战场的历史人物,与古人进行比较,现如今的朝廷一心求和,偏安一方,放弃了多少北伐的大好机会,悲壮中可见悲凉。辛弃疾的所见所感于姜白石何其相似,涌动着情感的波澜,由个人到群体,流露出的都是南宋词人普遍的爱国情感――“黍离之悲”。 陆游,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生于动乱,长于忧患,国家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受环境的影响,绝大多数作品都释放一种对国家兴亡的关怀之心,作品中蕴含着振聋发聩的战斗号角。如《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聊,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词中作者壮志满怀,却无处施展的无可奈何之情荡气回肠。“谁料”二字写出了往日的天真与今日的失望,做梦都没有想到现如今会落得一个“身老沧州”的结局,如同一只折了翅膀的雄鹰,任凭怎么嘶喊吼叫,可无人听懂,自己也无能为力。忧国之泪只是“空”流,一个“空”字既写了内心的失望和痛苦,也写了对君臣尽醉的偏安东南一隅的小朝廷的不满和愤慨。在老泪纵横中传递出的是对祖国炙热的情感――黍离之悲。 我国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以靖康之难,南渡之后为界,她的词风分为两个阶段,前期清新自然,后期沉痛哀伤,多寓故国黍离之悲。尤其她在南渡后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作品的内容多是对国事的忧思生活流落的苦痛,爱国情结显得深沉。这种深沉的爱国情结往往是将国家的灾难与个人的不幸结合起来表现。《蝶恋花》(上巳召亲族)一首南渡之后的词: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 “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长安”代指汴京。长夜辗转反侧,梦见汴京,看到汴京的宫阙城池,然而实不可到,故说“空”,抒写对汴京被占的哀思,和屈原在《哀郢》中惊呼:“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同样沉痛。“春将老”一语双关,既写自己,象春天一样将要衰老,又写国家,象春天一样即将灭亡,写出了普天下南宋臣子的赤子之情。那么李清照的词同时也打破了“男儿当以家国为重,而女子不出家门、不问政事”。普遍表达词人爱国怀乡、盼归故里之情。 “黍离”一词首先出现在《诗经?王风》中,“彼黍离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离”,前人途经故都,见庙宇中遍种小米、高粱,感伤故国破亡衰微,不忍离去,缅怀古都之作。后人借此来感伤国事,而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朝代,南宋朝廷的建立,飘摇不定,南宋词人因为时代的动荡,心中的爱国情感也随之波动。南宋词人从李清照到辛弃疾都通过他们的词作都抒发一种故国之思、亡国之恨,只不过在情感的程度稍有不同,有的低沉浅吟,细细品读,方可领略那荡气回肠的爱国情结;有的慷慨激昂,甚至愿意用生命来展现,爱国热情可照日月。因此颠沛流离的生活遭际和国破家亡的黍离之感是两个紧密相联的特殊的结合体。
王羲之-情随事迁,感慨系之(上)
王羲之:情随事迁,感慨系之(上)
王羲之与《兰亭集序》
说到王羲之与《兰亭集序》,我们自然地就会想到东晋时代的一个家族、一位名士、一篇名作和一幅失传以久的书法佳品。王羲之的生平,他在东晋时期所表现出来的个人魅力和文化魅力,都是我们十分关注的。《兰亭集序》作为一篇传世的文学作品,收在《古文观止》中,具有很高的鉴赏、学习的价值,而作为书法作品的《兰亭集序》,则是王羲之书法作品的最高点,也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的代表。传说王羲之在写《兰亭集序》的时候,挥笔而就,当时那一天,由于名士在一起举行一个春日的集会,一起搞在水边饮酒祭祀这样的一个活动,所以在写兰亭集序的时候,王羲之本人稍微有点醉,他竟然是一挥而就,写完了这一篇名作以后,第二天早上起来,他自己不能够写出一模一样的东西。他写的《兰亭集序》有20多个“之”字,这个“之”字出现了20几次,每一次写法竟然完全不同,连王羲之本人都叹为观止。当然我们知道王羲之的书法名品有很多,但是到现在基本上都没有非常完整的或者说是真实的传世作品,包括后世看到的《兰亭集序》也不是原作。据说《兰亭集序》这个原本,在唐朝的时候还是有的,但是到了唐太宗或者武则天的时候,这样的一个书法名篇消失了,所以有人就认为,唐太宗临终的时候,或者武则天临终的时候有这样一个遗嘱,就是说要把《兰亭集序》的真本带到自己的坟墓里面,但是这个问题一直到今天由于唐太宗的陵墓昭陵和武则天与唐高宗合葬的陵墓,都并未开发,所以我们不能够断定说《兰亭集序》的真本在何处。
在书法史上,唐朝以后就没有人见过这个《兰亭集序》的真本,我们今天看到的都是后人临摹的本子,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唐朝著名的大臣和书法家虞世南所临摹的本子,这个是最接近原貌的,最能够体现出王羲之的书法神韵的。历史上这样的情况有很多,比如说闻名中外的北京人头盖骨的下落之谜,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北京人头盖骨下落不明,有人说是由于船只的沉没导致了北京人头盖骨已经遗失在大海之中了,也有人说,当时存在一个日本的仓库里面,但是由于战乱找不到了,还有外国的记者推测,北京人的头盖骨放在日本东京皇宫的地下室里面,但是这些说法至今没有人能够证实。同样比如说:明朝编著过一本叫《永乐大典》的书,那是明成祖时期编纂的一部大书,但是我们今天看不到它的原本,有人说这个真本去了哪里,有的史学家提出了一个假设,说在明朝的嘉靖皇帝去世的时候,就是把这个真本带到他的坟墓当中。《永乐大典》作为一部文化巨著,到今天,他的正本我们无从得见。
《兰亭集序》的流传
《兰亭集序》在书法上是属于非常上乘的作品,甚至我们夸张一点来说,每一个笔划,每一个回转都能够体现出书写者他个人韵味和对文字的领悟和理解。那么他的真本去了哪里呢,有一种说法是唐太宗把它带到了陵墓之中,另外一种说法是武则天把它带入到自己的陵墓之中。但是关于唐太宗和《兰亭集序》一直以来都流传着一个传说,说唐太宗非常欣赏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他很早听说过王羲之有一篇传世的《兰亭集序》,但是收藏在私人之手,于是他派人到处去寻访,后来他得知说《兰亭集序》的真本在一家佛教的寺庙里,王羲之的后人出家做了和尚,和尚去世之后,把这《兰亭集序》留给了自己的徒弟藏在寺庙之中。于是唐太宗就询问他的宰相房玄龄,房玄龄是最受到信任和最受到重用的一个宰相。唐太宗向
房玄龄下达了一个命令,我一定要得到《兰亭集序》,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你要把它拿来。房玄龄说:“我没有办法”。唐太宗很不高兴,唐太宗说:“我要办这么一个事情,又不是多严重的多困难的治国的大事,你马上一口回绝,这不象话。”房玄龄就对唐太宗说:“无论陛下您还是我,由于书法和王家的后人接触过少,我们不具备这样的一个资格拿到《兰亭集序》。”唐太宗说:“你有什么办法能够拿到《兰亭集序》,”房玄龄提出了一个建议,他说:“我知道有一个人叫萧翼,他的家族原来在南朝的时候是皇族,而且对书法颇有研究,让萧翼来做这一件事是非常合适的。于是唐太宗就把他找来,要他把《兰亭集序》找来。萧翼提出了一个条件说:拿到《兰亭集序》可以,但是为了得到《兰亭集序》,你必须把你的王羲之的书法珍品先借给我。唐太宗听了就借给萧翼几幅王羲之的书法作品。萧翼到了寺院之中,找到王羲之后人的徒弟,他一开始装做穷困潦倒,一个书生背着一个大书囊到寺院里面来投宿,每天闲来无事的时候,就和这位僧人聊天,聊着聊着就谈到了文化和书法问题,然后这个小和尚就说:“看您也是一个读书人,你比较喜欢什么样的书法风格,”萧翼就说:“我最推崇的就是王羲之和王献之书法,我不但自己在家里天天练习摹写他们的笔法,我出行的时候,我身上还带着二王的真迹。”他就把他带的唐太宗给的王羲之的真迹展示出来,给这个小和尚看,这个和尚看了以后说,这几幅书法名篇我早就听说过,但是一直未曾得见,我听人家说这几幅作品藏在皇宫里面,为什么您手里面有,萧翼说:“我祖上先人留下来的。”小和尚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就说:“在我们的寺庙里面也有一个王羲之的书法真迹。”萧翼故意说:“现在世上人们都说自己有王羲之的真迹,但是往往都是假的。”这个小和尚就忍不住了,他对萧翼说:“我的师傅原本就是王羲之的后人,他所拥有的这一幅王羲之的书法真迹就是最著名的《兰亭集序》”。萧翼说:“你说是真的我不能够断定,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小和尚就把这个拿过来了。萧翼一边看一边点评,说这个笔划看上去不像王羲之写的,这一点,用力过重,这一处如何如何,那一处如何如何。这个小和尚半信半疑。有一天萧翼趁着这个和尚不在的时候,向和尚的徒弟说,你师父让我来取一件东西,结果到了和尚居住的卧室,把唐太宗借给他的二王的书法作品,连着《兰亭集序》一起拿走了。然后就赶到驿站。到了驿站,他就说我是朝廷的官员,我奉皇帝之命来取《兰亭集序》,现在我马上返回首都长安,把这个给皇帝。和尚发现《兰亭集序》丢失以后,马上就去寻找,在驿站碰到了肖翼,他最初见到的萧翼是一个落魄潦倒的书生,但是到了驿站以后看到萧翼衣着光鲜,穿着朝服。这个小和尚非常的惊奇,就问:“你到底是什么人呢,”萧翼就说明了真实的身份和真实的来意,而且说《兰亭集序》我已经送走了,你再跟我争执已经没有意义了。从此《兰亭集序》就落到了皇家,唐太宗李世民得到了之后,非常高兴,让手下的几个擅长书法的大臣比如说褚遂良、虞世南、欧阳询他们来摹写。到了他临终之际,唐太宗对唐高宗说,我平生没有什么太多的物质上的要求,但是现在我有一个心愿就是在我死了之后,你要把《兰亭集序》的真本和我一起埋葬到地下。唐高宗同意了父皇的这个请求。当然这个传说是流行的一个版本,但是它的真实程度如何,我不敢确定,因为无论是从这个事件和刚才我们所讲的情节上的传奇性和曲折性和以得到《兰亭集序》这么一种手段,看上去都是小说家的描写,而不像是真实的历史现实。
当然还有一个不太流行的版本,就是武则天。当年他是唐太宗时代的一个才人,他入宫以后,由于不太受宠,所以就做一些书法文学的东西来打发自己的情怀,而她最擅长的一个事情就是临摹,据说他能模仿唐太宗写字,而且写出来的笔迹和唐太宗很像。她受到唐太宗的影响对书法非常感兴趣,到今天我们看到的有些出土的文物里面就有武则天亲自书写的一些碑文,她的书法明显受到了二王的影响。武则天对《兰亭集序》非常推崇。她做了皇后,把《兰亭集序》据为己有。武则天退位之后,临终之前,也提出一个要求把《兰亭集序》真本带到自己的坟墓里面。这是关于《兰亭集序》下落的另外一种说法。到目前为止,大家比较接受的是第一种说法,说武则天带走《兰亭集序》,很多人认为是小说家之言。当然说唐
太宗拿走《兰亭集序》也不够真实,但是和武则天拿走《兰亭集序》比较起来,很多人还是
认为,唐太宗把《兰亭集序》带到了昭陵相对来说是比较可信的。但是唐太宗的昭陵和唐高
宗和武则天的乾陵都没有被挖掘,事实上这也是中国考古发掘史上的一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