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级分析法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法的精髓,就在于从对经济关系的分析中去认识阶级的运动。 如何进行分析?
要求在历史研究中牢牢地把握阶级划分的事实。
首先注意到在历史运动中活着的人们,看他们分属于哪个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这些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在当时社会中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政治态度如何;
从这些分析入手,去抓住当时历史运动的方向,认清哪个阶级,阶层或社团集团起着推动历史上升,前进的主导作用;
并从它和其他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力量对比关系和具体特点中,对历史运动的起因,发展过程及结果,作出经得起客观历史检验的说明,从而引出可借鉴的历史经验。
而经济关系的特点就是在阶级的属性上的投影。
对于1848年法国革命时期的农民,用马克思的阶级分析法去分析:
马克思《路易 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小农人数众多,他们生活条件相同,但彼此间并没有发生多种多样的关系,他们的生产方式不是使他们相互交往,而是使他们相互隔离。”
(工作的地盘是小块的,不容许在耕作时进行任何分工,应用任何科学,所以就没有多种多样的发展,没有任何不同的才能,没有任何丰富的社会关系。)
“每一个农户差不多都是自给自足的,都是直接生产自己的大部分消费品,因而他们取得的生活资料多半是靠与自然交换,而不是靠与社会交往。”
“一小块土地,一个农民和一个家庭;旁边是另一小块土地,另一个农民和另一个家庭。一批这样的单位就形成了一个村子,一批这样的村子就形成了一个省。”
(就好像马铃薯,装在一个袋子里面,相互之间没有联系,没有交往)
“既然数百万家庭的经济条件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与其他阶级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各不相同并互相敌对时,所以他们就形成了一个阶段。”
“由于各个小农彼此间只存在有地域的联系,由于他们利益的同一性并不使他们彼此间形成任何的共同关系,形成任何的全国性的联系,形成任何一种政治组织,所以他们就没有形成一个阶级。”
(一个真正的阶级从内在来说,一个阶级所以为阶级形成的必要条件来说,并不能够成为一个阶级)
“因此他们不能以自己的名义来保护自己的阶级利益,无论是通过议会或通过国民公会。他们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
“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使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这种权力保护他们不受其他阶级侵犯,并从上面赐给他们雨水和阳光。”
“所以,归根到底,小农的政治影响表现为行政权力支配社会。”称为专制政府的基础。
恩格斯的分析《从巴黎到伯尔尼》
“然而农民总归是农民,农民的生活条件时时刻刻影响着农民,尽管法国农民具有个人美德,尽管他们的生活条件比莱茵河东部的农民好些,但是他们还是和德国农民一样,他们在文明世界中还是野蛮人。”
“他们的整个生活关系固定不变,千篇一律,他们的极其重要的有决定意义的社会关系仅仅限于家庭——这一切都是农民目光如豆,而一般而言,这种情形在现代社会中是可能的,虽
然伟大的历史运动在他们身边掠过,有时也把他们卷入运动中去,但是他们对于推动运动前进的力量的性质,对于运动的发生和目的,是一点也不了解的”
分析中国封建时代的农民阶级,从经济特点
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经济的特点之一: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合一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造成了:与市场脱离关系,限制农民的视野(桃花源)
以农民关系的尺度去衡量复杂的历史事物,对本村以外的事物妄下判断,不能认识社会,就提不出改造社会的方案(在政治上不怎么积极的因素)
知足者常乐;自耕农为代表
农民阶级不能认识社会,有不死进去,所以这样一个阶级,也就根本不可能去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革命。
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经济的特点之二:
小农经济的独立性,使广大农民缺乏联结为一个阶级的内在的经济联系,因而不能形成任何共同关系,形成任何全国性的联系。
(不能形成真正的社会集团)
造成了农民阶级的散漫性、无组织性;对事态漠不关心;对政治的冷漠态度
(舒舒服服受穷)
资产阶级因为经济的连接,具有共同的阶级利益。是一种高度分工的经济,形成一个利益整体。
李自成的失败与农民的属性有关。
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经济的特点之三:
小生产的单薄脆弱,以及小私有总是处于分化状态中等特点,造成农民阶级的保守性。使他因循守旧,循规蹈矩,胆小怕事,不敢有所作为,害怕社会变革,对新事物反应迟钝。们 (保守性是农民的天然属性)因为其胆小怕事(家底单薄),所以小生产总是处于分化状态中。
——造成了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特别热烈,造成了农民阶级的思想不可能产生民主成分,希望专制。(行政权力支配社会)
农民的政治影响只能表现为行政权力支配社会。(依赖好皇帝,清官)
农民的特点 保守性,平均主义思想,思想不具有民主意识
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经济的特点之四
小农经济的存在方式是一种自然经济的自然状态,它使得这种经济永远不可能成为一种主导形态的经济关系。
自然经济:生产是为了消费
商品经济:生产是为了交换
个体农民的经济,没有组织性,所以永远不可能成为一种主导的经济形态
小农经济的特点决定了:
永远不可能建立一个小农经济的社会;
农民阶级永远不可能在社会上居于领导阶级的地位。
决定了在政治上没有出路。
农民阶级的道路之一:(法国)
投奔在资产阶级的旗帜下,成为革命的基本力量,革命胜利后获得小块土地,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最终转变为资产主义农业中的雇佣工人,农民最为一个阶级被消灭。
农民阶级的道路之二:(中国)
奔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旗帜下,追随无产阶级去求得自身的解放。革命成功之后农民阶级改变了社会地位,但在所建立的新社会中,无产阶级领导一切,弄明阶级不可能成为社会的领导阶级。
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经济的特点之五:
农民阶级的劳动者、被压迫的社会地位,他们的基本生活条件,决定了他们与文化无缘。 (不可能理解社会,认识社会,不可能提出社会革命性的问题,因为革命是一种社会形态取代另一种社会形态的重大的社会变迁。)
列宁说:《列宁选集》
“农民过去的全部生活教会他们憎恨老爷和官吏,但是没有教会而且也不能教会他们到什么地方去寻找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
历史地看待历史上的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
马克思的阶级分析方法
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
在左的时代 夸大了这一理论 让人以为马克思主义就是将阶级斗争的
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是很早就产生的
马克思 在 1852年3月5日 《致约 魏德迈》的信中明确的说明
“无论是发现现代社会中有阶级的存在或发现各阶级间的斗争,都不是我的功劳。在我以前很久,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就已经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已经对各个阶级做过经济上的分析。”
普列汉诺夫 《阶级斗争学说的最初阶段》 收在《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二卷 考察了 马克思以前的阶级斗争学说的发展的线索
马克思的贡献
*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2、阶级斗争必然要存在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内涵一:
阶级现象是一种历史的产物,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的历史阶段相联系。 (历史性是阶级存在的基本属性。)
内涵二:
阶级斗争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
坚持历史主义的原则,如何历史地看待历史上继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
扭转在左的时代形成的观念
一、承认阶级社会的历史必然性,摈弃对阶级社会的历史偏见
对文明史,阶级社会的看法,每个时代都是出于人类走向光明的必然步骤。
二、阶级评价的唯一根据,是他对于历史进步的关系,而不是越穷越革命
那个年代 认为谁家最穷,要饭次数最多,谁家最粗,大字不识,谁家就是最革命的。革命性强
马克思学说的根本点是:“以人们对于生产资料的关系来划分阶级,不是简单地以人们的贫富程度来划分阶级。”
其他阶级分化出来的没落群体,没有财富,但不是革命的社会力量——流氓无产阶级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
“流氓无产阶级是旧社会最下层中消极的浮华的部分,他们有时也被无产阶级革命卷到运动中来,但是,由于他们的整个生活状况,他们更甘心于被人收买,去干反动的勾当。” 谁给钱就跟谁走,有奶便是娘。
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第二版序言
“流氓无产阶级是主要集中于大城市中的、由各个阶级的堕落分子构成的糟粕,他们是一切可能的同盟这种最坏的同盟者。这帮浪荡之徒是很容易被收买和非常厚颜无耻的。”
“任何一个工人领袖只要利用这些流氓作为自己的近卫军或依靠他们,就已经足以表明他是运动的叛徒。”
马克思在《路易 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1849年成立的“十二月十日会” 为波拿巴当总统摇旗呐喊
“它名义上是个慈善团体,实际上是由巴黎流氓无产阶级组成的一些秘密团体,每一个团体都由波拿巴的走狗们领导,总领导人是一个波拿巴派的将军。在这个团体里,除了一些来历不明和生计可疑的破落放荡者之外,除了资产阶级可憎的败类中的冒险分子之外,还有一些流氓、退伍的士兵、释放的刑事犯、脱逃的劳役犯、骗子、卖艺人、游民、扒手、玩魔术的、赌棍、私娼狗腿、妓院老板、挑夫、下流作家、拉琴卖唱的、捡破烂的、磨刀的、镀锡匠、叫花子,一句话,就是随着时势浮沉流荡而被法国人称作浪荡游民的那个五颜六色的不固定的人群。”
不是社会积极的成分
“凡是和政府作对的就是好的”
应该是被改造的阶级,而不是能够被依靠的。
在**的时候,工农管理学校,去找过去那些最穷最粗的人去管理学校。
阶级评价的唯一根据,是他对于历史进步的关系,而不是“越穷越革命”。
三、资产阶级以前的诸阶级,都没有明确的阶级意识。
资产阶级以前的社会,都是有阶级斗争,但没有阶级意识
一切重大的阶级斗争和阶级运动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以及有这种状况所决定的阶级状况对人的支配的结果。——资产阶级以前的阶级斗争
近代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发现了阶级存在及其阶级利益相互冲突的事实,最早提出了“阶级”这一概念。——《剩余价值学说史》(《资本论》)
在古代农业社会里,还不存在又能使人们产生阶级观念的基础。
阶级意识产生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发展的产物。 中国的阶级意识是从西方传入的。
《东汉》的《四民月令》庄园里 庄园主和农民很和谐,看不到阶级意识斗争问题,庄园里到冬天的时候自发的练兵,其乐融融,没有阶级意识。所以不能用今天的极端的阶级观念去看古代的情况。
四、不能让历史个人替他的阶级负责。
古代有阶级斗争,但是没有阶级意识。哪怕这个阶级有罪,也不能让他其中的人中为其负责。 马克思《资本论》序言里:“我绝不用玫瑰色描会资本家和地主的面貌”
涉及到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经济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资本家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承担者。
“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同其他任何观点比起来,我的观点是更不能要个人对这些关系负责的。”
剥削关系的出现不是人的意志的产物。剥削是一种经济关系。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没有一个共产主义者想到要向个别的人复仇,或者认为某个资产者在现存的条件下能够有不同于现在的行动。”
推翻的是一种阶级,并不是与其中某个资本家为敌。(在墓前的讲话)
五、阶级社会也存在全社会的共同利益
过去狠批“超阶级”——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就是一个共同体,既是一个共同体,就有一个共同体共同的利益。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识意识形态》
“随着分工的发展也产生了个人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互相交往的人们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同时,这种共同的利益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普遍的东西”存在于观念之中,而且首先是作为彼此分工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存在于现实之中。。。。。。正是由于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公共利益才以国家的姿态而采取一种和实际利益脱离的独立形式,也就是说采取一种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国家俨然是以第三者的姿态出现的。”
列宁的“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只能说明国家某个时期的国家的某一方面的阶级本质,但没有说出国家的全部属性。 如果说国家只代表一个阶级,而不代表另一个阶级,不保护另一个阶级,那国家有什么理由去想这个阶级征税呢,有什么理由作为全社会的代表,不能只代表某一方面的利益。
各级政府都在兴收水利,汉武帝发十万民工修黄河——保护黄河流域人民的利益,并不是为了保护地主的地,水灾天灾人祸都是社会性的问题。
批判超阶级,但是联合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超阶级组织,超越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
在阶级社会中,国家利益,社会利益,民族利益,都是超越于阶级利益之上的更广泛的群体利益。任何一个社会共同体,都有共同利益需要维护,而阶级只是社会共同体内部的划分。 超阶级的利益是一个社会共同体来一位袭击存在的共性所在。
六、阶级分析不是研究阶级社会历史的唯一方法
阶级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
社会关系包括:阶级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宗教关系、民族关系、教育关系、乡土关系、群体关系、宗族关系、家庭关系、交友关系等。
“民族并不是因为有了阶级才有民族,民族问题,民族矛盾也决不是因为有了阶级才出现的。”
[生活]有原则的实践: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应有之义及当代意义
有原则的实践: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应有之义及当代意义
来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作者:唐正东 2015-01-20
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内涵常被解释为主体能动地作用于客体的过程。这其实只是凸显了这一概念的物质实践的维度,但没能有效地凸显其社会实践的维度。由此,它往往被诠释为一个彰显主体行动能力与过程的概念。这种解释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尤其是凸显实践主体能动探索精神的时代,显得与现实的发展需要很对应。但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当我们在社会实践层面需要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的时候,就会显示出这种理解的单一性。其实,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内涵本来就是有原则性的维度的,它不仅仅只有主体能动的维度。因此,深入理解这一概念的丰富内涵,已经成为当今理论界必须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原则性就是广义的革命性
尽管就物质实践维度来说,马克思早期的对象性活动等概念已经凸显了这部分内容,但如果以社会实践为视角,那就必须从 1845 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算起。学界对《提纲》中的实践概念有不同的解读。有的学者仅从《提纲》第一条入手,强调这一概念的主体能动性。我以为,这当然是对的,但显然还不够。因为如果从社会实践的维度来看,《提纲》中的三个重要观点,即实践、社会关系、改造世界应该是统一在一起来看待的。这样的话,此处的实践就应该是社会实践的革命性变迁。马克思在《提纲》第一条结尾处所讲的革命的、实践批判活动的意义,在我看来只有从这一角度才能真正得以理解。由此,马克思所讲的实践就不只是反映主体能动过程的一个概念,而是凸显社会实践的革命性功能的一个概念。也就是说,这种实践活动是有原则的,它必须完成批判性、革命性的任务,即必须朝着自由人联合体的方向发展。
能够上升到社会实践的高度,并且有意识地把实践活动的物质维度和社会维度加以有限的区分,这本
斯密从表面上看也在研身是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发展到历史唯物主义阶段的时候才可能产生的结果。亚当?
究社会实践,但他那里的个体能动实践与客体性的社会实践在逻辑层面上是没有区别的,个体主体的交换实践通过“看不见的手”自然而然地成了社会实践。因此,他的社会实践所反映的只是个体实践层面就能看到的所谓公正性、公平性。它既无法凸显存在于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客观矛盾,更无法体现出任何的自我批判性和内在超越性。斯密之所以把资本主义社会当作天然、合理的社会来看待,其方法论上的原因就在于此。这就是经验主义方法论所带来的后果。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框架下对这一问题的思考要深入得多。当他面对经验层面的个体主体之能动性交换实践时,他首先考虑到的是个体主体的这种交换实践为什么会以这种方式,而不是以其他方式来表现出来。譬如,在19世纪中叶,为什么个体主体的交换实践必然以彻底市场化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马克思要用生产力概念来解答的:当现实生产力发展到这种历史阶段时,主体的交换实践就只能以这种形式表现出来。在分析主体实践活动时能够引入似乎与之没有多大关系的生产力概念,这是马克思的一个重要突破,也是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给他带来的重要理论拓展。其次,马克思想到的是,以特定生产力发展水平为背景的这种主体交换方式,为什么必然会出现不平等和不公正的结果?譬如,这种交换实践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为什么必然会出现有的人越来越富、有的人越来穷的结果?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往往把这种现象当作例外,或者说是由于人为干预了市场关系的结果。而马克思则认为这是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直接相关的。这种生产关系是越过了处于社会表层的主体交往或交换关系后才可能看到的东西,是必须拥有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即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后才可能看到的东西。马克思就是凭借新世界观才达到这种解读水平的。因此,把上述两个维度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维度有机结合起来,并构成解读社会现实(包括个体主体的能动实践活动)的方法论视阈,对于是否能够看出个体能动实践背后的客体性社会实践的内容,是至关重要的。或者说,必须具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新世界观,才可能看到这种新的内容。
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还看出了后者其实是前者的一个当然前提。当物质维度上的主体实践表现为自主的、能动的活动时,恰恰必须以社会维度的主体实践发展到特定的历史阶段为前提。当前者只是表现为表面上的自主、能动的实践活动时,必须以资本主义的社会实践为前提;当前者表现为真实的自主能动活动时,必须以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社会实践为前提。这一思想是研究主体实践问题的大多数理论家所得不出来的。马克思是以个人的交换实践为例来说明这一点的。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由此可见,要使个人作为发生简单买卖关系的自由私人生产者在流通过程中相对立,作为流通过
程的独立的主体发挥作用,已经要以另外的更为复杂的并且同个人的自由和独立或多或少发生冲突的生产关系即他们的经济关系作为前提。但是,从简单流通的观点来看,这种关系消失了。”应该说,马克思在这里已经表述得很清楚了。他不仅说明了社会实践的发展阶段是个体物质实践的前提,而且还表明了两者之间在私有制阶段是或多或少相冲突的。基于这种解读视阈,当我们面对马克思的社会个人概念时,就不至于仅从与独立的个人相对立的社会性个人的角度来理解了。他的这一概念所彰显的,决不仅仅是经验性的社会维度的内容,而是历史性的社会实践维度的内容,“生产力和社会关系——这二者是社会个人的发展的不同方面——对于资本来说仅仅表现为手段,仅仅是资本用来从它的有限的基础出发进行生产的手段”。
因此,只要我们立足于社会实践的维度来理解马克思实践概念的深层本质,就不难发现其中所透露出的基本原则性,那就是这种社会实践是必然具有历史性的内在矛盾的,并且在这种内在矛盾运动的推动下,它必然会朝着自由王国的目标发展。在实践概念上的这种原则性,体现在批判理论中就是从内在矛盾出发来展开对资本主义社会历史过程的科学批判。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看到的是,在对社会实践的原则性的理解上,马克思也是经历了一个从抽象人本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过程的。在他早期的著作和手稿如《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所讲的社会实践尽管也是有原则的,即他认定社会实践必然从现有的异化状态向未来的符合人性的状态发展,但他那时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方法却还没达到历史唯物主义的水平。他只是从人性本身的力量的角度来阐发这一点,“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尽管这种解释在伦理的维度上很有积极性,但因其尚未探讨现实社会的内在矛盾运动,因而表现出历史必然性不充分的缺陷。而1845年之后马克思对这种社会实践的原则性的论述,则是明确地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立场上的。在他看来,客观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之所以能被认定为具有原则性,其原因不在于抽象人性的感召,而在于现实社会的内在矛盾运动本身。也就是说,是现实历史过程本身创造了它自身发展的原则性,这就是历史辩证法的精妙之处。因此,当我们在谈论马克思所讲的社会实践具有原则性时,必须明确指出对这种原则性的理解应该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出发。
二、有原则的实践过程是社会历史主体追求明确目标的过程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之所以猛烈抨击资本主义制度性社会实践的弊病,在我看来,不是因为他已经把研究对象转移到了经济学领域。资本主义的经济过程其实就是资本主义阶段社会实践过程的缩影,如果要说社会历史观的话,那他所研究的,其实就是这一阶段的社会历史观在本质层面的内容。因此,不能用转移研究领域来解释马克思研究思路的变化。事实上,马克思越研究资本主义社会,越发现其中的吊诡之处:雇佣工人的主体实践能力越强,资本获得自我增殖的能力也越强,工人被剥削的程度也越高。这就是把实践活动从简单的物质实践维度转移到社会实践维度后必然能看到的东西。正因为如此,如果在已经获得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理解之后再去简单地谈论个体主体的能动实践活动,那在马克思看来就显得表层化了。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从工人劳动获得工资、资本家劳动获得利润的角度来展开的观点,从表面上看倒是跟只谈论主体能动过程的观点相类似的。而马克思要更深入得多。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性社会实践的批判,其实就是要表明,在资本主义社会阶段,社会实践已经陷入了异化状态,即处在内在矛盾的运动之中。而社会实践主体即工人阶级要想展开一种具有明确目标导向的实践活动,就必须首先看清社会实践过程在客体维度上的内在矛盾性,并同时看清它在主体维度上的拜物教物质。只有这样,才可能导向一种面向自由王国的社会实践运动。在这一意义上,马克思《资本论》的阐述正是体现了有原则的实践的核心要义。
那么,这里的“明确目标”又是怎么来的呢?如果仅仅从物质实践维度来理解实践概念的内涵,那么,这个“明确目标”恐怕就只能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之上了。由此,追求明确目标的活动也就只能是在人性的指引下的一种伦理活动。青年马克思在把对象化劳动和异化劳动分割开来的前提下所理解的实践活动,就是这种类型的活动。这种以人本主义方法论为基础的实践活动,事实上无法回答下列问题“未来所要实现的理想目标为什么具有学术合法性即逻辑上的必然性?为什么它不可能是重蹈覆辙?譬如,资产阶级革命的目标是自由、平等、博爱,可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只不过是在另一个层面上重演了困扰以前社会阶段的不
自由、不平等而已。而一旦某个理论问题的解答不能从历史逻辑上来完成,而只能依赖于伦理呼唤的支撑,那么,它不仅会在逻辑论证上留下不完整性,而且在现实实践过程中也一定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不过,马克思对此却不是这样解释的。在他看来,未来目标的内涵及其实现的必然性都来源于现实社会关系的矛盾运动,即来源于具体的社会实践过程本身。纵观他的哲学思想发展史,他在青年时代所说的“整个革命运动必然在私有财产的运动中,即在经济的运动中,为自己既找到经验的基础,也找到理论的基础”的观点,是很有深意的,尽管他当时提出这种观点的时候所用的方法论是抽象人本主义的。实际上,
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就观点本身来说,马克思后来也一直是这样认为的。譬如,在《1857—
出:“如果说一方面资产阶级前的阶段表现为仅仅是历史的,即已经被扬弃的前提,那么,现在的生产条件就表现为正在扬弃自身,从而正在为新社会制度创造历史前提的生产条件。”也就是说,新社会制度的目标诉求是建立在现实资本主义社会基于内在矛盾运动的自我扬弃之基础上的。既然是作为私有制社会形态之集大成者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扬弃,那么,未来社会在逻辑上就决不可能再重蹈私有制社会的覆辙;既然上述这种自我扬弃是基于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逻辑必然性,那么,未来社会的实现也就不再是建立在人性的感召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一种客观的历史必然性基础上了。
与此相关的是从主体维度探讨未来目标实现的可能性问题。福柯用微观权力理论批评马克思的权力观点,指责他只是探讨了国家统治、阶级斗争等层面的宏观权力,而没有涉及日常生活领域的微观权力。也就是说,在他看来,马克思根本就没有完全搞清楚统治权力运作的机制与逻辑,从而使他的革命理论因缺乏革命主体的支撑而显得脆弱。类似的对马克思的批评还有很多,主要涉及革命主体的可能性问题。譬如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通过把马克思列入客观主义者阵营,而委婉地批评了他没能对社会主体通过共识的建构而推进其行动的过程给予足够的重视。应该说,几乎所有在“结构与行动”的争论中站在后者立场上的学者,都会强调不是社会结构而是主体共识在建构着主体的日常生活经验以及可能的行动。这在某种经验的层面上看是对的,但一旦放在历史过程中来看,就会出现问题了。因为它马上就会遭遇一个问题:这种共识又是怎么来的呢?你难道愿意承认这种共识是完全来自于主体认识的趋同性本身?我以为,这个问题在社会学上是很难解释的,即使是像布尔迪厄那样用一个“习性”概念来加以调和,也很难说对这一问题给出了一个满意的答案。
但马克思对这一点其实是说清楚的,他的诀窍是把它放在历史过程之中来考虑。在他看来,在具体经验的层面上,包括雇佣工人在内的所有人都会在主体意识上受到拜物教观念的束缚,因而都有可能与马克思意义上的革命主体失之交臂。但从历史过程来看,工人阶级是一定会从观念拜物教中挣脱出来的,“而受这同一种被歪曲了的观念束缚的雇佣工人,则只是处在这种关系的另一极上,是被压迫的一方,实践迫使他反对所有这种关系,从而反对与这种关系相适应的观念、概念和思维方式”。马克思此处的实践当然不是指个体主体的能动实践,而是指以内在矛盾运动为基础的社会实践。正是这种社会实践才可能迫使工人起来既反对拜物教的物质形式,也反对其观念形式。而更加重要的是,马克思实际上还指出了工人在个体实践维度上的共识之达成,恰恰是建立在生产方式发展的基础上的,是后者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认识到产品是劳动能力自己的产品,并断定劳动同自己的实现条件的分离是不公平的、强制的,这是了不起的觉悟,这种觉悟是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方式的产物,而且也正是为这种生产方式送葬的丧钟,就像当奴隶觉悟到他不能作第三者的财产,觉悟到他是一个人的时候,奴隶制度就只能人为地苟延残喘,而不能继续作为生产的基础一样。”马克思的这种观点避开了在社会学的单一层面上把客观结构与主体行动对立起来的观点,从历史过程与当下经验的双重维度,对上述两者之间的关系作了历史辩证法的解释,因而达到了很高的学术水准。而他也凭借这种解释很好地解决了革命主体的历史可能性问题,从而使前面谈到的历史主体追求明确目标的过程的观点不再有逻辑上的漏洞。
三、有原则的实践在当下的表现形式是顶层设计与主体能动创造的有机统一
如果说在马克思那里,实践活动的有原则性主要表现为对现实社会实践过程的批判性或革命性目标诉求,那么,在当下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语境中,这种有原则性就表现为对社会主体能动实践活动的顶层设计性。有效地规范社会实践活动,就既能保证这种实践活动的合理目标诉求,又能最大限度地规避其中可能产生的矛盾和问题。这是中国经验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应有之义的一种回应和发展。中国语境能够诞生一种建构性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这是对有原则的实践的一种当代发展。中国学术话语的建构需要这种
明确的意识和努力。同时,当下中国语境中的实践过程,也应更多地从社会历史实践的角度来加以辨析。能动的个体主体实践如果得不到社会实践的规范,就可能导向抽象的个体实践,从而与具有目标导向的社会实践的发展需要相脱节。这种脱节如果足够的严重,就会使本来具有合理性的个体自主实践,变成某种“疯狂的个体实践”,如疯狂的消费实践、疯狂的本能解放实践。而这就会跟公正的社会实践等目标相脱离。
强调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的规范,并非要人为地改变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方向,而是要更加清晰地赋予社会实践活动以规律性的内容。这在本质上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发展规律性的强调是相一致的。我们今天所讲的顶层设计是在总结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经验之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而不是指人为的主观设计。也就是说,此处所讲的“顶层”,本身就是以遵循客观规律为前提的。这就使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顶层设计对于当下中国的社会实践发展的重要性。从理论上来说,这种顶层设计是促使中国的社会实践更明确地朝着有原则的方向前进的基本保障。而从学理上来说,这完成了从基于批判维度的原则性向基于建构维度的原则性的转变,应该说,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总结的。国外学界在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解读中长期困扰于结构规律与行动主体的二元对立关系,似乎一讲到历史规律,就是冷冰冰地外在于人的实践活动的,而一讲到主体行动就是完全自由的实践活动。这种解读思路不仅使他们无法理解规律的真正意义,而且也使他们无法把握主体行动的基础性边界。有些学者为了硬性地解决这一问题,便想出了既承认主体认识的客观社会基础,又承认在具体的政治斗争中人的主体行动的重要性的解决办法。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种解决办法是很僵硬的,也不可能把其中的问题彻底阐释清楚。实际上,只要摆脱经验主义的解读视阈,把此问题放在历史过程之中来加以理解,就不难找到答案。
在强调顶层设计的同时,我们当然也不应忘记对主体能动创造性的强调,因为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也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地深化。而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体的能动的创造活动本身就在建构鲜活的经验,并为深化对上述规律的理解提供新的条件。因此,有原则的实践的方法论基础,应该是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而不是机械的二元对立。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理解客观性的社会实践与主体性的个体实践之间其实是辩证统一的,是在社会历史发展视阈中的辩证统一。因为,正像马克思当年所指出的,主体性个体实践的水平与特征,其实是以客体性社会实践的特定阶段性为前提的。而对社会实践之客观规律性的认识水平,也是随着主体性个体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哲学系)
研究马克思技术哲学观的原则及当代意义
研究马克思技术哲学观的原则及当代意义
技术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技术文化已成为当代的主流文化形态,科学研究之本是追溯学术源流,这就使人们把目光聚焦在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上,尽管马克思没有专门的有关技术哲学的著作,技术思想也不属于马克思思想体系的主流,但是他探讨过许多技术问题,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技术思想材料。国内外学者对马克思的技术思想进行总结,经过提炼形成了研究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专著。这些专著不仅仅具有学术价值,还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形成及内容概述
(一)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形成
马克思生活在19世纪,是资本主义社会迅速发展的时期,这其中包含以18世纪末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和19世纪中叶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这些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形成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引起了马克思的密切关注和深入思索,进而形成了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
在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形成的发展历程中,国内外学者都有相关的论述,本文主要引用国内学者的论述,其中乔瑞金是这样认为的: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以异化劳动为核心思想的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形成阶段,这阶段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代表作;以机器代替劳动为核心思想的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成熟阶段,这阶段以《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为代表作;以及以关于人的本质与社会本质研究为核心思想的系统阐述与理论应用阶段,这阶段以《资本论》为代表作。国内学者牟焕森认为“马克思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研究向度对人类改造自然的技术实践进行反思”。反思内容可归纳为“一个主线三个切入点”的历史模型,即以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为理论主线,先后以人文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的和工程学传统的剖析为切入点对技术进行反思,构成三个发展阶段,最终完成《资本论》。这三个阶段依次呈现,构成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由诞生、发展到成熟的历史结构。
(二)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内容概述
乔瑞金认为马克思技术哲学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技术实践论、技术价值论、技术异化论三个方面。在《马克思技术哲学纲要》中乔瑞金对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概述为:第一,技术是人类活动的最重要的实践活动,它在人的存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技术,如果它能够被定义只有在人的存在中做到。第二,技术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中具有首要地位。第三,马克思对人与自然、社会的思考,从不脱离历史文化背景,有条件论是他方法论、认识论的精髓。第四,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突出了技术在社会制度变迁中的决定作用,把它看成是社会制度变革的根本动力,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第五,人的进步、解放、发展等问题是马克思技术哲学的根本出发点。第六,技术是人类道德和文化的基础。第七,技术是社会管理的前提与基础。第八,技术与科学和哲学有密切的关系。第九,技术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了工人与资本家的对立等。牟焕森则认为,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是马克思对技术的一般理论的阐述与对狭义的技术批判理论的论证,他们相互融合与渗透构成了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基本框架。
二、研究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原则
国内外学者对马克思的思想研究大致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学术层面研究,主要注重马克思思想的学术性和科学性的研究。二是基于政治斗争需要的意识形态研究,主要注重对马克思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中阶级性等方面的研究。此外在解读马克思思想时存在两种极端倾向,一是“凡是”倾向,二是“过时论”倾向。这两种倾向都不能客观评述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如何评论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王伯鲁先生主张走独立自主的学术解读之风。
(一)以文本为本
要把握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就要以原始文本为依据,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张一兵指出,马克思理论著作分为三类:一类是摘录、读书笔记等,二类是未完成的书信与手稿等,三类是已经完成的公开发表的文献及论著等。
大多数学者把研究的重点都放在第三类已经发表的文献上,对
第一、第二类的研究很少,但实际上正是在第一、第二类文本中蕴含了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源起性思想,我们应该把研究重点放在一二类文本研究中。
(二)树立历史观念
马克思文本浩如烟海,研究既反对抛开原始文本,断章取义,又反对脱离他的历史背景,单纯从当代社会背景出发引申文本原意。对他的研究必须回到马克思的生活年代,马克思生活在19世纪欧洲,应该从马克思当年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人生境遇等现实问题出发,结合马克思的文献资料、恩格斯的著作以及其家人、朋友、同事等的回忆录做旁证材料进行历史还原和具体分析。
(三)客观评论,鼓励争鸣
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分散在他的著述中,未能形成系统化的理论,因此要客观公正、全面地评述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此外,国内外对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研究观点纷呈,由于意识形态上的分析以
及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往我们对西方学者的观点都持排斥的态度。现在看来,应该鼓励百家争鸣,多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多吸收西方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等学科关于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研究成果,这样才有利于全面、客观、准确地推进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研究。
三、研究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用新视角审视现代社会发展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这其中也包括社会组织与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变化。比如西方学者提出了新的社会发展理论,如“科技决定论”、“电子技术社会论”、“后工业社会论”、“社会趋同论”等,还有现代科学技术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是否改变了资本主义的性质,当代无产阶级革命的可能性与具体方式,现代科学技术对哲学、教育、战争、环境、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它对社会主义提出了什么样的挑战等。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必须认真研读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坚持用马克思已经验证和总结的正确的理论观点去研究时代提出的新问题,并吸取20世纪以来科技
革命的新成果,提高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二)坚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19世纪末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海洋开发技术等为代表的现代技术革命,这场革命不仅在生产领域获得了发展,同时在各个技术领域都发生了变化。深刻地证明了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第一是生产力的核心思想,马克思曾指出:“社会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2013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曾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用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武装头脑、发展科技、理顺科技与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当下中国经济的发展逐步进入了从传统生产要素向创新要素驱动的新发展阶段,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举措,时代要求我们要结合具体国情灵活运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核心思想,努力提高适应新环境、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坚持用发展的眼光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运用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中已经论证过的有关科技与社会建设方面的原理,这将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有指导性作用。
(三)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启示
由于忽视了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的影响,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面对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发展生产力如何保护生态环境等难题时,我们亟需寻求一种指导思想去解决生态与发展和谐统一的问题。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中包含着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思想,可以运用这一思想来指导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在全社会倡导树立生态文明的消费观,在当前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加速发展精神文明,让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统一,在全社会倡导生态文明的价值观与消费观,比如央视频道播出的公益广告,“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这句广告语就是倡导树立文明的消费观,告诫人类不要因为贪图野味而滥杀野生动物,给它们一个生存的机会,还给世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其次,推行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运用法律武器来约束与规范生产经营活动,理性发展经济和科技,将生产活动和经济活动纳入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中。比如,国家对污染严重且不整改的企业实行强制关闭政策,对企业法人采取法律监督,对违法者依法审判,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取缔一批重污染的企业。总之,以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为指导可以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王柏鲁.马克思技术思想纲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3-24,26-30.
〔2〕乔瑞金.马克思技术思想纲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58-59,24-45,54-55.
〔3〕丁行彦,郑显芝,叶龙娜.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系统性及其现代价值〔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5):73-74.
〔4〕殷雨萍.论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9):143-144.
〔5〕管锦绣.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11,(4):173-176.
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及其意义
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
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产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同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同空想成为科学。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的根本特征就在于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实现了严格的科学性和彻底的革命性的高度统一,因而能够对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产生不可遏止的吸引力。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前提,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马克思既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尊重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所以它是科学性和革命性高度统一的理论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及其意义
浅析马克思的“异化劳动”及其意义
摘 要: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主要有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
劳动活动与劳动者相异化、人的类本质异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异
化等四个方面。主要通过从黑格尔到费尔巴哈到马克思的异化劳动
的概念来分析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并进一步指出马克思的异化
劳动的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异化劳动;意义
一、“异化劳动”概念
黑格尔认为异化是绝对观念向自然、社会的外化和退化;异化是
思维的对象化与客观化。他把劳动与异化联系起来并从对过去的探
索中发掘了异化产生的原因,这为马克思创立“异化劳动”提供了
直接的理论前提。虽然黑格尔的劳动观包含了深刻的异化劳动的思
想,但他致命的缺点却是没有给“异化劳动”提出一个明确的概念。
费尔巴哈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异化观,
并建立了人本主义的异化观。他认为,异化的出发点是具有感性的
人。异化来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恐惧感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依赖感。费
尔巴哈认为精神异化和宗教的产生是由人的异化所造成的,宗教不
是克服异化和扬弃异化的方式,它本质上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的结
果,人类对上帝的膜拜仅仅是人类把自己的本质赋予了上帝并神圣
化的结果。费尔巴哈的异化观是建立在人本学和唯物论的基础上
的,他从人本主义这个观点出发来考察异化,并以人道主义为武器
来批判宗教异化,批判宗教世界是世俗世界的幻想,这是他高于黑
格尔的地方。但他只是把宗教世界归结于世俗基础,而并没有看到
对于这个世俗基础应当用革命手段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大力发展生
产力,消灭阶级对立,形成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黑格尔与费尔巴哈的异化概念对马克思创立异化劳动概念有深刻
的影响,马克思在两人的异化概念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
而把异化概念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他的异化概念主要概括为:
异化的主体是”人”,这个“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由自觉的,
这个“人”最基本的活动是劳动,这种劳动不是抽象的精神劳动而
是现实的生产劳动。在马克思看来,异化劳动是体现人的类本质的
劳动,应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
二、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
1.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
马克思指出,工人是劳动产品的生产者。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工
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
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
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这表明,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
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
自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这样导致
了凡是成为工人的劳动的产品的东西就不再是他自身的东西,因
此,这个产品越多他自身的东西就越少。“工人越是通过自己的劳
动占有外部世界他就越是在两个方面失去生活资料;第一,感性的
外部世界越来越不成为属于他的劳动的对象,不成为他的劳动的生
活资料;第二,感性的外部世界越来越不给他提供直接意义的生活
资料,即维持工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这就是劳动产品的异化。
这种异化概括表现为:工人创造的财富越多,自己反而越贫穷,工
人生产出的产品越多,劳动力反而越贬值。
2.劳动活动与劳动者相异化
自由的、自觉的劳动是人类的需要,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劳动活动与劳动者相异化了。劳动活动成为
动物式生产,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是不属于他的本质,
因此,他在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他在劳动中体会
不到快乐而是感到悲哀;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
在劳动中感到不自在。因此,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
的强制劳动,即劳动者在劳动中不是获得享受和满足,而是感到压
抑和不自在。“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
东西。”劳动活动成为强制性生产,劳动不是出于劳动者的意愿,
而是由于他们为了养家糊口的生存压力,这样,劳动者与他的劳动
活动就相异化了。
3.人的类本质异化
第一个提出“类本质”概念的人是费尔巴哈,而“类本质”是人
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标志。马克思借用费尔巴哈的术语说,人是类
存在物,人正是通过对对象世界的改造,才实际地确证自己是类存
在物。换句话说,这种生产活动乃是人的能动的、类的生活。马克
思认为,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有目的的创造性的活动,即劳
动。但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劳动中,人的活动被贬低为维持个
人的动物生存的手段,从而使人的类本质成为它与人的存在相对立
的东西。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并没有证明劳动者自己本身的能力,而
是反过来统治和支配了劳动者;不是出于劳动者的自觉自愿,不是
使劳动者体会到愉悦和创造,而是反过来强迫、奴役劳动者的。因
此,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劳动者与他的类本质相异化了。
4.人与人的关系异化
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劳动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
直接结果不是人同人相异化。在异化劳动的条件下,个人把自己的
劳动以及他人的、类的劳动活动等等,都只当做是为他自己谋生的
一种方式,而不是把人类本身当做他自己活动以及劳动的目的。在
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工人在劳动过程中,不仅生产出与自己对立的
劳动产品,而且生产出资本家对工人的支配权利:产品的绝大部分
被资产阶级无偿占有而不是属于劳动者自己所有;活动过程不是自
由、自觉、自愿的而是受强制的、被迫的、受约束的。由于人与其
类本质的相异化,因此要表现为具体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的异
化和对立。马克思指出,如果人同自己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以及他
自己的劳动活动都不属于他自己,而这些并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同
他自己对立,那么这只能是由于产品属于他自己之外的他人是异己
的关系,那么这些劳动产品和劳动活动不再属于他自己的,这就一
定要属于一个他自己之外的他人。这个他人,就是资本家。因此,
劳动者同他的劳动活动和劳动产品的相异化,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劳
动者和资本家之间的异化关系,而异化劳动必然造成私有财产和阶
级对立。由于资本家同工人相对立和敌对的关系,资本主义社会中
的人必然分化成两个敌对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三、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的意义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深刻阐释了劳动异化理论,
这一理论对于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劳动异化现象以及探讨社
会主义劳动异化现象存在有着重要意义。
1.它为研究和理解全部人类历史的发展提供了钥匙,也就是说马
克思劳动异化理论为建立唯物主义历史观开辟了道路。
第一,它彻底批判了以黑格尔为代表的一切唯心主义。马克思通
过异化劳动理论,开始探索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他认
为劳动是人与自然统一的基础,因此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是劳动和
物质生产;他认为劳动是人与社会统一的基础,因此社会历史发展
的动力是劳动和物质生产。马克思的“异化劳动论”对黑格尔的“精
神异化论”的批判是唯物主义对唯心主义的根本批判,更确切地说,
是辩证的唯物主义对唯心主义的批判。
第二,它是彻底批判了资产阶级对人以及人类历史的表面的、不
深刻的理解。马克思的劳动及异化的观点充分地说明了人的本质及
人的本质异化的发展,这是为了给处于困境的资产阶级人本主义对
人的理解开辟了一条通向光明的道路。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异化理
论的出发点和主体都是人,而且他们都想用唯物主义去理解这个人
和人的本质,但是费尔巴哈所理解的只是抽象的、生物学意义上的
人,而马克思所理解的是从事生产劳动和实践的人,并在劳动中发
展、异化从而形成实际的社会历史的人。所以实际上费尔巴哈对人
的理解仍然是抽象、唯心的,只有“劳动异化”概念才真正提供了
科学理解人的本质的钥匙。
2.它为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建立科学的政治经济学开辟了研究
的道路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既然是建立在私有财产的前提之上的,所以
它的全部范畴和规律的体系都是在这个框框之内的。那么,随着它
的根本前提的本质发现,它必然受到根本的改造。所以,正如马克
思说,“我们通过分析从异化的、外化的劳动的概念中得出私有财
产的概念一样,我们也可以借助这两个因素来说明国民经济学的一
切范畴,而且我们将发现其中每一个范畴,例如商业、竞争、资本、
货币,不过是这两个基本因素的特定的、展开了的表现而已。这个
线索开辟了直到《资本论》的全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批判研究
道路。”
3.它为批判各种空想的、改良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学说,为建立
科学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提供了思考的基础和基本结构
马克思在《手稿》里着重分析批判了把私有财产只当做客体、物
来对待的粗陋的共产主义。这种共产主义要求否定私有财产,实际
上不过是要求私有财产关系的普遍化。马克思指责粗陋的平均的共
产主义由于并没有消灭异化劳动,而不过使它普遍化,因而在他们
所主张的共产主义社会中,那社会共同体就代表了资本的力量和普
遍性而同一切个人相对立,成为“普遍的资本家。”马克思进一步
得出结论,社会从私有财产和奴役制的解放,最终还是要靠工人得
以解放这种政治形式表现出来。无产阶级的解放包含着全人类的解
放,这是因为整个人类奴役制就包含在劳动者同生产的关系中,包
含在劳动的异化中,一切奴役关系只不过是异化劳动的表现、产物
与后果。工人的解放是劳动者从异化劳动中获得解放,是异化劳动
的扬弃,因而也就是全人类的解放。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中外名人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读[m].上海:上海人民
出版社,1990.
[4]张奎良.马克思的哲学历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5]杨适.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手稿》评述[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