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清查就是通过对实物、现金的实地盘点和对银行存款、债权债务的查对,来确定各项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债权债务的实存数、并查明实存数同账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造成各种财产账实不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财产发生增减变动时,没有填制凭证而登记入账;或者在填制凭证、登账时,发生计算上或登记上的差错。
2、在财产的保管过程中,受到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而发生的数量和质量上的变化。
3、因未达账项或拒付而引起单位之间账账不符等。
4、由于保管不善或工作人员失职发生的财产残损、变质与短缺,以及货币资金、债权债务的差错。
5、由于不法分子营私舞弊,贪污盗窃等而造成的财产物资损失。
6、在收、发各项财产过程中,由于计量、检验不准确而发生品种、数量或质量上的差错。
来源:乐上财税网
乐上让改变发生!
1
账实不符论文:探讨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原因及其对策
账实不符论文:探讨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原因及其对策
对于大型企业来讲,固定资产的“账实相符”是一项极其重要、不可松懈的基础工作。如果“账实不符”,则无法真实地核算、反映会计信息,更不用说固定资产的运营管理了。但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现象仍然较为普遍,尤其是工艺复杂、流程繁琐、历史问题多的制造型企业。
笔者从固定资产管理实践中,总结了“账实不符”现象存在的原因、影响,并从财务角度提出了设想和对策。
一、 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情况
“账实不符”的情况主要有三种:一是企业发生了盘盈盘亏。盘盈一般被称为“有物无账” ,即现场有实物,在账上找不到;盘亏一般被称为“有账无物”,就是财务账上的记录还存在,但东西没了。盘盈盘亏是指企业确实发生了账外资产实物的增加或账内资产减少的情况,是真实的“账实不符”。
二是名义上的“有物无账”。主要指实物早已存在,但账面迟迟未能准确反映。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固定资产形成的源头-在建工程转资息息相关。
三是名义上的“有账无物”。大多发生的情况是“已处置未销账”,即固定资产实物已经报废、处理了,但由于未及时办理资产报废或处置手续,财务账面无法销账,造成暂时性的“有账无物”。
上述第二三种“账实不符”的情况是本文着重介绍的。对于企业来讲,不是真正的“账实不符”,只是在某个时点存在的暂时性现象,是由于企业的内部管理不够健全和规范带来的。
二、“账实不符”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
1.盘盈盘亏发生的原因有多种,但其中有一点是我们始终要注意的,即“资本性支出和费用性支出”的混淆。在企业中,多多少少存在用修理费干投资项目,用投资项目资金干修理的情况,这种现象如不加以及时纠正,会从固定资产形成的源头就开始“账实不符”,给固定资产后续管理带来很多棘手的问题。
2.在建工程转资工作不及时是出现名义上“有物无账”情况的主要原因。
即投资项目已经中交,其机器、设备等实物已经投用,但因工程结算、验收滞后而尚未在账面将投资项目形成一项项固定资产,仅有当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将项目预交付时整体打包的资产号,该打包的资产号无法与实物一一对应。这种现象往往在重点限上项目上表现得较为突出。这种项目由于投资额大(一般几亿到几十亿不等)、建设期长、工程覆盖单元较多、涉及专业和管理范围广等原因,项目结算和竣工验收的滞后情况较为普遍。滞后现象虽然在一定时间内是合理的,但如果时间长了,超过两三年以上就会出现
除账实不符情况外的其他问题。譬如1)在原项目上继续进行技改技措后的资产因缺乏原始载体而无法交付资产;2)原项目的某项资产因为原油腐蚀严重等原因想提前报废、更新,但由于账面尚未体现该项资产而无法进行账务处理;导致账面无法真实反映实物的现实状况和价值量;3)项目结算滞后的另一面还会带来财务账面的数据总是处于收集不齐的状态,项目费用的“关门”一拖再拖,固定资产的价值量也总处于不完整状态。
3.在建工程转资时用的《固定资产交付清单》不够规范、科学,造成固定资产交付信息不及时、不合理,也会出现名义上的账实不符现象。
这是由于生产人员与财务人员对固定资产的认定没有统一的认识,致使固定资产交付清单的编制存在难度;以及固定资产交付清单编制的渠道不够合理造成的。例如:炉子里的风机、吹灰器在专业上是一种设备,但在固定资产上却只是炉子的一部分,不能单独成为固定资产,但设备人员往往以设备台账的口径来认定固定资产。很多企业的固定资产交付清单是由财务人员按照设备出库等资料编制的,由于不懂设备、生产上的专业知识、又未与现场人员核实,清单的信息往往与现场的信息无法匹配,出现位号缺失、错位甚至有把钢材等材料当成固定资产的不合理的情况。因此,不规范、不科学的清单带来的自然就是固定资产信息的缺失和不
合理。
4.投资项目交付生产使用时,相关部门未认真履行实物盘点的职责,造成固定资产交付信息遗漏、不完整。
制造型企业的投资项目以“中间交接”(简称“中交”)为项目交付生产投用的标志,应该进行实物资产的盘点和交接,但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做到。不进行实物交接,就会出现交不清楚、接得糊涂的现象。例如,现场实物实际有20台泵,但做资产交付清单的时候却只做了18台,账面比实物少了2台,在资产形成的初始就已经存在了差异。这种差异带来的后果除了账实不符的基本影响以外,还有2个影响:1)基于转资时在建工程的余额全部转入固定资产的道理,可以推断出账面形成的固定资产已经全盘吸收了在建工程的价值,对于财务账面的价值量信息是完整的,但实物信息不完整。如果实物量越少,单项固定资产价值量就越大;那么那18台泵的价值实际是包含了20台泵的价格,变相提高了单位价值量,其残值相应提高,报废处置时,亏损可能会比正常值偏大;2)另外2台泵在报废处置时,找不到对应的资产编号,变为账外物处理,而实际这并不是真正的“账外物”。
5.制度执行不到位,过程管理重视不够,导致先处置、后销账或不销账等名义上的“有账无物”情况的产生。
该种情况如果在企业中只是在生产紧急的时候偶尔出
现是正常的,但如果变为一种常态就不正常了。只能证明企业内部员工的资产管理意识不够;或者是企业制度不够健全或存在制度执行不到位的现象。
三、对策
1.正确判断盘盈盘亏,坚持“资本性支出与费用性支出”的严格划分。
一般盘盈盘亏的处理,在核实其原因后按照会计准则和股份公司固定资产处置办法处理。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判断盘盈盘亏时,要区分“真假”,要站在整个企业的角度来衡量是否真的出现账外物盈余或实物的损失。对于财务人员来讲,要重视公司各种时事和变化,并能立即作出财务判断。例如当出现公司内部机构变动、人员跨部门聘用、调动时,应该立即反应到资产要随之变化,办理调拨手续,让折旧等费用的及时、真实地发生。
针对资金渠道不正确的情况,财务人员应坚持正确区分“资本性支出和费用性支出”的原则。从企业层面的决策制定到具体执行流程都应该严格执行国家的会计准则,及时在源头将资金渠道划分正确;财务人员也可以在项目谈判、讨论、合同会签的前期环节合理建议资金渠道与途径,控制不正确费用的划分与使用。在一次与某合资公司财务经理的沟通中了解到,其从上到下都严格执行着这个准则,而且在项目资金渠道界限不太清晰的时候,最终由财务部门决定其是
资本性支出还是费用性支出,这种方法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2.及时、准确、到位地做好在建工程转资工作,规范固定资产形成的源头,消除名义上的“账实不符”。
名义上“账实不符”的背后,除了账实不符的表面现象,其实更多的是暴露了投资工程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问题。结算不及时,表明“重建设、轻验收”;资产交付不到位,表明“重投资过程、轻资产管理”。
2.1以内控制度的规定为标尺,推进投资项目结算、转资的及时性,从源头消除名义上的“有物无账”。
将投资项目结算、验收的时间纳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管理范畴,并制定明细的工作规范和考核办法,可以有效地推进项目结算进度。
2.2制定统一的单项固定资产标准、出台编制“固定资产交付清单”的管理制度。
广州某公司在2009年出台了《工程项目“固定资产交付清单”编制办法》。该办法解决了在建工程转资的标准问题和职责、程序问题:一是制定了固定资产交付清单的内容标准和单项固定资产标准。即固定资产交付清单的格式和内容,以及按照什么标准认定单项固定资产,使固定资产交付清单的编制有了统一的认定口径。二是明确了职责和程序,即由谁牵头编制、哪些部门参与、各自职责是什么。从2009
年到现在,该公司一直执行着该项制度,固定资产交付清单的编制逐步规范,账实不符的差距开始从源头得到控制。
2.3明确规定在投资项目交付生产使用的时候或者在正式交付资产的时候,工程建设部门、资产使用部门、实物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的人员应到场根据清单进行实物盘点,并在清单上签字确认。财务人员凭此签字后的清单作为转资的依据。
3. 进一步完善制度、增强制度的执行力,重视固定资产过程管理,从严格管理中逐步减少名义上“有账无物”情况的发生。
3.1否点断。例如当出现公司内部机构变动、人员跨部门聘用、调动时,我查找制度漏洞并修订加以完善。
及时查找制度漏洞并加以修订。例如从资产处置中的各个环节查找控制点是否充足、是否有漏项等等。
3.2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大部分企业都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问题在于是否执行到位,只要提高制度的执行力,不规范的现象自然就会减少。
3.3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宣传,不断增加固定资产管理的整体意识。从固定资产的概念、到资产处置的程序,从如何理解盘盈盘亏、到单项固定资产标准的宣贯,从小型的讨论到大型的宣贯和培训,都属于宣传,规范和管理意识可以
在不断宣传中增强。
4.利用信息系统提升固定资产基础管理水平。
除了以上对策外,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不妨也试试用信息系统代替传统的操作方式来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广州某公司利用信息系统管理固定资产在两方面尝到了甜头:
通过在sap-aa模块中启用“责任成本中心”字段,有效解决了有双重管理部门属性的固定资产管理问题。该公司的检验设备、电气、仪表等资产实行专业化管理,但这些资产本身是为装置服务的,折旧费直接体现在装置的成本中心。这种形式在装置而管理责任在专业中心的资产我们称为“双重属性的资产”。这类资产的管理本身具有特殊性,与一般固定资产不同,但在以前无法通过系统辨认。通过启用“责任成本中心”,可以很快将此类资产辨认出来,并在日常管理和资产清查时更有利于分清和落实责任。开发固定资产处置功能,实现固定资产报废、调拨、盘盈、盘亏等日常处置业务的线上审批,使固定资产信息的传递实现对称化。线上审批,不仅可以免了办事人员的跑上跑下,可以随时通过系统追踪处置业务的进展,方便其办事;更是实现了系统中的数据与sap系统实时相连,各个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直接在系统中就可以查到该部门的固定资产信息以及处置的历史信息,减少了信息人工传递中的丢失、信息不对称、
处置结果未能及时反馈等现象,也改善了财务管理人员与基层、实物管理等部门的沟通渠道和效果。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只要踏实地做好每一步,“账实相符”是可以在合理的时间内真正实现的。
国有资产账实不符的原因分析及改进
国有资产账实不符的原因分析及改进
目录
1、引言
2、国有资产从账面数量和实物数量方面导致的国有资产账实不符的原因分析
3、国有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符的原因分析
4、加强国有资产账实不符管理的改进措施
引言
企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是指国家对企事业单位拥有的各种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的总称,属于国家所有的资产。包括国家对各企事业单位的投资、拨款所形成的资产,以及相应的收益、结余所形成的资产,还包括企事业单位以各种形式投资形成的、接受捐赠形成的,或者凭借国家的权力取得的,并依据法律认定的各种类型的财产和财产权利。企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可以分为:有形的和无形的资产;财务账内的资产和财务账外的资产等等。
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对各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相关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不断与时俱进,相应的职能管理部门也配套齐全,相关管理方法也不断创新。但从各企事业单位角度分析,国有资产无论从账面数量与实物数量上,还是从账面价值和实物价值上,账实不符的现象客观存在。本文拟就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常见的账实不符的问题做些浅显的分析和探讨,以期有益于各企事业单位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也期能给相关管理部门在制定完善国有资产相关管理考评制度时具有有益的参考作用。
一、国有资产从账面数量和实物数量方面导致的国有资产账实不符的原因分析
会计法 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只允许依法设置一套法定财务账册,严禁单位在法定的账册外设置账外账,以杜绝各种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代写硕士论文价格这里公开讨论企事业单位的账外资产就有可能大跌眼镜,路人皆笑。其实不然,各企事业单位尽管严格依法办理各项业务,仍然会形成一些“法定” 的账外国有资产。如:不符合固定资产财务确认标准但又可在较长时间内为单位服务的各项劳动资料形成的低值易耗品,这部分资产不论企业单位还是事业单位都是在资
产形成时一次性的列入成本支出,在以后的财务账中再也无法找到这部分资产的踪迹,而形成实质上的财务账外资产;又如,单.位经过长期的生产经营,广告宣传投入而形成的财务上未确认的商誉等等。这部分账外资产必然导致国有资产账实难以直接相符的现象。论文代写代发
二、国有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符的原因分析
由于会计核算采用的计价基础不同、技术进步原因、管理和使用资产的效果等原因,代写博士论文价格各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难免会出现差异。各单位在日常国有资产管理中,往往只注重账面资产和实有资产数量
要求的“账实“相符片面地理解为账面数量与实物数量上的相符,将《会计法
的相符,而忽视了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的差异,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在日常财务处理中不需要计提折旧,这一点在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其实“账实”相符不仅要求账实数量上相符,还要求账面的价值与实物实际的价值相符,以真实反映出单位拥有的国有资产的现行价值。例如,现行 企业会计制度》就要求各单位在期末进行财务报告时要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并报告相应的资产减值情况,以真实的反映账面资产的市场价值等等。实际工作中,通常可能引起国有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相符的原因主要有: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而造成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相符由于按现行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规定: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以购置时的实际支付价格为人账价值,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不计提折旧。由于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实物磨损客观存在,固定资产被使用一段时间后,必然导致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物的实际价值产生差异。
(二)技术进步等原因导致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实际价值的减值与账面价值形成的差异随着时代的进步,竞争日益加剧,各项技术不断创新。会计学论文代写由于一项项新技术不断的代替原来的技术,可能出现在不长的年限内,原购置的固定资产的购置价格就可能发生大幅度的下降,导致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质价值产生很大的差异。按现行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行政事业单位不需要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计提相关的资产减值准备。企业单位虽然按 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了相应的资产减值测试,但由于涉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业绩考评等原因,也会从主观上隐瞒、缩小资产的减值数额,加之可参考的资产的实际市场价值也有不同的确定方法,就必然导致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形成差异。
(三)有些单位不重视资产的日常保管维护而导致的资产的实际价值减损由于各单位对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同,资产管理的水平不同,单位领导频繁变动更换等原因,从客观上和主观上导致部分单位未重视资产的日常维护保养,使得
资产长期处于“带病”坚持工作,导致资产的实际使用寿命远远低于设计使用寿命,资产的实际价值远远低于资产的账面价值,从而使得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使用价值产生较大差异。
三、加强国有资产账实不符管理的改进措施
(一)各企事业单位应正确理解把握国有资产的概念,创新地开展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以加强财务账外国有资产的管理。解决财务账内和账外国有资产管理的问题,要求各企事业单位的相关管理部门应该认真学习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正确理解把握国有资产概念的实质精神,在国有资产管理的过程更加注重资产的实质而不能仅注重资产的形式。
在国有资产的管理过程中不能简单地依赖于单位的财务账册所反映的数据,不能只将国有资产简单地等同于各单位财务账面所反映的固定资产,也不能只把国有资产理解为是有形的资产。而是应该创新地开展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把这些“法定”形成的账外资产都归入国有资产管理的范畴。也就是说,只要是企事业单位直接投资形成的或通过日常活动形成的资产,不管是账内的资产还是账外的资产,也不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资产,均应列入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范畴。即只要是国家对各企事业单位依法可以拥有的各项经济权利都属于单位国有资产的范畴,都应该纳入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范围。这样,既杜绝了国有资产因管理不当而造成的“跑、冒、滴、漏”现象,也防止了相关违法行为的发生。
(二)增加财务报告附注的披报内容,以反映国有资产的实际价值。
1.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附注中披露固定资产的相关信息。其中,至少要分类披露固定资产的原值、按一定方法确定的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的净值等相关内容,以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实际账面价值。
2.在财务报告的附注中披露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即要求所有未进行期末资产价值减值测试的企事业单位在财务报告的附注中披露按一定方法确定的相关固定资产的减值情况,以真实反映各单位拥有的固定资产实际价值。代写职称论文
3.在财务报告的附注中披露低值易耗品的累计金额。不论是企业还是行政事业单位都拥有数量不等的未构成固定资产的低值易耗品。
这部分资产与固定资产的最根本区别不仅是单位价值大小不同,而且还游离
于财务账册的监管之外,也是最容易被遗漏的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真实反映单位拥有的国有资产数额,有必要在财务报告的附注中增加披露此部分资产的累计金额或相关的市场价值。
(三)改进现有国有资产管理考评体系,以促进相关单位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
1.将财务账外国有资产列入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考评体系。要求相关管理部门在对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考评时,不仅要以财务数据为基础,还要注重这部分“法定”的财务账外资产的考评,以便真实的反映单位的国有资产状况,更加利于各单位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的日常管理。
2.在对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评时要考虑因国家拨款投资而形成的国有资产的影响、以避免因国家拨款投入而产生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假象。即对相关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水平考评时,不能简单看国有资产的数额是否保值增值,还要区分保值增值的资金来源等原因。这样更加利于各单位进一步挖掘内部潜力,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避免相关单位依赖国家拨款而实现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现象。
总之,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不仅要求相关人员认真学习和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准确理解把握法律法规内容的实质,创新地开展工作,还要从制度层面上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考评体系,以真正达到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实现国有资产真正的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s].2006—05.30.
[2]财政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s].2006。06.07.
[3]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苏财规(2010)22号)[S].2010—8.19
【摘 要】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分析了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账实不符的常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措施。以期对相关单位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和国家相关部分完善国有资产报告和考评体系有所借鉴。
探讨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原因及其对策
探讨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原因及其对策
对于大型企业来讲,固定资产的“账实相符”是一项极其重要、不可松懈的基础工作。如果“账实不符”,则无法真实地核算、反映会计信息,更不用说固定资产的运营管理了。但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现象仍然较为普遍,尤其是工艺复杂、流程繁琐、历史问题多的制造型企业。
笔者从固定资产管理实践中,总结了“账实不符”现象存在的原因、影响,并从财务角度提出了设想和对策。
一、 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情况
“账实不符”的情况主要有三种:一是企业发生了盘盈盘亏。盘盈一般被称为“有物无账” ,即现场有实物,在账上找不到;盘亏一般被称为“有账无物”,就是财务账上的记录还存在,但东西没了。盘盈盘亏是指企业确实发生了账外资产实物的增加或账内资产减少的情况,是真实的“账实不符”。
二是名义上的“有物无账”。主要指实物早已存在,但账面迟迟未能准确反映。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固定资产形成的源头-在建工程转资息息相关。
三是名义上的“有账无物”。大多发生的情况是“已处置未销账”,即固定资产实物已经报废、处理了,但由于未及时办理资产报废或处置手续,财务账面无法销账,造成暂时性的“有账无物”。
上述第二三种“账实不符”的情况是本文着重介绍的。对于企业来讲,不是真正的“账实不符”,只是在某个时点存在的暂时性现象,是由于企业的内部管理不够健全和规范带来的。
二、“账实不符”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
1.盘盈盘亏发生的原因有多种,但其中有一点是我们始终要注意的,即“资本性支出和费用性支出”的混淆。在企业中,多多少少存在用修理费干投资项目,用投资项目资金干修理的情况,这种现象如不加以及时纠正,会从固定资产形成的源头就开始“账实不符”,给固定资产后续管理带来很多棘手的问题。
2.在建工程转资工作不及时是出现名义上“有物无账”情况的主要原因。
即投资项目已经中交,其机器、设备等实物已经投用,但因工程结算、验收滞后而尚未在账面将投资项目形成一项项固定资产,仅有当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将项目预交付时整体打包的资产号,该打包的资产号无法与实物一一对应。这种现象往往在重点限上项目上表现得较为突出。这种项目由于投资额大(一般几亿到几十亿不等)、建设期长、工程覆盖单元较多、涉及专业和管理范围广等原因,项目结算和竣工验收的滞后情况较为普遍。滞后现象虽然在一定时间内
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原因及对策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原因及对策
固定资产管理是事业单位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物质基础和保障。随着构建公共财政体制的各项财政改革的不断推进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与日俱增,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对于建设节约型社会、防止贪污腐败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6年5月30日,财政部36号令公布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事业资产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该办法颁布一年多来,各部门、单位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实施细则,对许多理论问题和工作实务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但问题依然很多。
一、表现形式
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账、卡、物三者相符是最基本的原则。但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实物与账目不相符的情况,这是很多事业单位经常碰到的很棘手的问题。账实不符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有实无账
如:一些单位建造的办公楼、教学楼,已使用多年,但该项工程支出仍挂在“在建工程”、“待摊投资”和往来账户中,会计未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导致账物脱节、资产存量不清;又如:部分单位由于种种原因,主动或被动地与被征收对象达成默契,以对方提供的实物(如基建工程材料、摄像器材、小汽车、空调、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等)抵顶行政事业性收入,这些资产未进行资产登记和财务处理,长期滞留账外或被借用,逃避了正常的监督检查;再如:上级部门匹配、无偿调入、接受捐赠、单位合并划入的固定资产不入账等等,导致有固定资产实物,但没有账目的现象发生。
(二)有账无物
有账无物主要表现在对拆迁、报废、调出的资产未核销;人员调走或离退休不清退、不交接;单位分离划出资产不调账;有的单位房屋已出售给职工多年,但不去完善相关处置程序,不进行财务账核销,导致长期挂账。
(三)账实不对应
一些单位的账面只反映固定资产总值,没有记载实物资产数量及其价值明细,特别是利用国有非经营性资产搞经营的单位,没有按照《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规定对使用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进行评估,也不办理任何手续,使国有资产的保值乃至增值指标难以落实。由于财务会计资料无法真实地反映和有效控制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久而久之,单位会计无法确认盘存资产数量的多与少、价值的增与减,从而失去了对实物的控制。
二、原因分析
引起固定资产管理账实不相符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意识淡薄,机构不明确,内控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清
长期以来,一些部门、单位领导对固定资产管理观念滞后,“重资金、轻资产;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较为严重,导致单位资产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人员配备不完整、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水平低下、资产管理混乱。出现了人人都在管理使用、人人都没有负责的局面。对固定资产从购置、领用、调剂、调拨到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出售和报废各环节,处理非常随意,也不履行任何手续,很多事业单位连最起码的物品领取和归还制度都没有,缺乏对固定资产实物形态的有效管理和监督。一些贵重财产被私人长期无偿占用,国有财产成了一些人的福利家产。
(二)固定资产账目不健全,人员业务素质不够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台账和卡片不健全,甚至没有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和固定资产卡片;资产管理从购建后的验收、登记到交付使用及资产处置各环节工作如何做不清楚,人员业务素质不能满足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需要。
(三)固定资产管理手段落后
固定资产管理纷繁复杂。长期以来,很多单位的固定资产台账还停留在手工记录阶段,管理手段十分落后,与会计账簿的核对困难,对实物资产的盘点非常繁琐,工作中难免出错,势必前清后乱,家底不清。
三、对策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是一项包括计划(预算)、购建、使用、处置等多个环节的管理工作,更需要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加强管理,在实际工作中,主要应从以下方面做好工作:
(一)把国有资产管理列入单位工作目标任务,引入奖惩机制,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1.拟定固定资产管理基础工作规范化考核奖惩办法,量化国有资产管理目标,并组织业务人员定期跟踪检查,严格考评。对达到规定标准的,确认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规范化单位”,颁发证书;对违反规定,造成国有资产损失浪费的直接责任人,视情节轻重,分别予以经济或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以增强国有资产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2.签订国有资产管理责任书,将资产管理的各项指标逐一分解到科室,量化到人。对因非自然因素,造成财产提前报废损坏或丢失者,视情节轻重,分别对有关人员给予批评教育、限期修复或负责赔偿,逐步形成由资产管理机构统一管,各部门具体管,基层科室人人管的管理网络。
(二)建立管理机构,健全内控制度
一方面明确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财会部门和使用部门的职责权限,制定固定资产业务流程,确保办理固定资产业务的各环节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另一方面,明确固定资产的取得与验收、日常保管、处置与转移等环节的控制要求,在制度上做好协调。
1.健全购置制度,实行源头控制。充分发挥预算、采购中心的职能作用。对单位需要购置的资产,纳入年度预算、编制购置计划,并抄送资产管理部门,按照规定程序进行采购。预算、采购中心与资产管理机构要加强协作,形成一套规范运作的程序,以加强源头管理。
2.建立固定资产验收制度。由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和财会部门等参与固定资产验收,属于技术设备的还应当聘请有关业务单位技术人员验收。购置的固定资产在报销前,无论是何种经费开支和通过何种渠道进货,都必须办理验收、登记手续。验收合格、登记后,才能办理有关账务处理和领用手续。
3.制定日常管理细则,分清责任。固定资产领用、借用、使用、保管、交接等日常管理各环节,要做到手续完整、责任明确、奖罚分明。对非因公损坏或丢失的,由责任人负责修理或赔偿;非因公使用或外单位借用的,一律收取租金。
4.建立固定资产处置环节控制制度。明确固定资产处置范围、标准、程序、审批权限和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责任,对重大固定资产的处置,实行集体审议联签。固定资产需要报损、报废时,由使用单位负责填制资产报损、报废报告单,并提供所需证明资料,经审批部门同意并签署意见后,申报单位凭批准的数量和金额调整或冲销有关科目。固定资产的转让,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评估,以评估价格作为资产出售的底价,向社会公开拍卖。
(三)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
1.通过资产清查,摸清家底,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平台,详细准确地记录每个固定资产从购入、使用到处置的卡片信息,赋予其唯一的识别条形码,对实物资产使用进行全程的跟踪管理,实现对资产从入口、使用到出口各个环节的动态管理,随时为资产的购建、调剂和处置决策提供信息服务,并在此平台上建立评价和监督体系。
2.进一步研究开发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多种数据接口,达到灵活地与财务核算软件进行链接,使财务账、固定资产台账与采集的实物信息能进行电算化比对,减少错误率,避免因两种账簿登记时间不同而引起存量不实,从真正意义上做到账、卡、物相符。
3.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人员业务素质。对管理层和资产管理人员进行针对性、适应性的短期培训。对事业单位着重讲解国有资产的购置、领用、交还、报废审批等管理与核算;对单位经济实体及“事改企”单位着重讲解使用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评估后的账务处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指标的计算以及创收收益分配的管理与核算等内容。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造成财产账实不符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