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1 B3:2 C4:1 D9:2
最佳答案
设生成硝酸亚铁 :
3Fe+8HNO3=3Fe(NO3)2+2NO+4H2O
168 2*63=126
b a/4
168/b=126*4/a
a/b=3/1
设生成硝酸铁 :
Fe+4HNO3=Fe(NO3)3+NO+2H2O
56 63
b a/4
56/b=63*4/a
a/b=9/2
而实际可能生成硝酸铁和硝酸亚铁的混合物 , 所以 a:b介于 3/1与 9/2之间 , 不在此范围的只有 B 所以正确答案是 B .
二、单质铁溶解于一定浓度的硝酸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a Fe+b NO3- +c H+===d Fe2++f Fe3++g NO + hN2O +kH2O
若 a=12,铁和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则 b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 c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
最佳答案
若 a=12, 且铁和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根据题意, 硝酸的还原产物可为 NO 也可为 N2O 。 而铁可能 到二价,也可能到三价,这是四个个极限,可求范围。
如果生成二价铁,生成 NO 则:
3Fe+2NO3-+8H+==3Fe2++2NO+4H2O
如果生成二价铁,生成 N2O 则
4Fe+2NO3-+10H+==4Fe2+ +N2O+5H2O
如果生成三价铁,生成 NO 则
Fe+NO3-+4H+==Fe3+ +NO+2H2O
如果生成三价铁,生成 N2O 则
8Fe+6NO3-+30 H+==8Fe+3N2O+15H2O
通过这几个极限可能,因为 a=12,可以推断出 b 的范围是【 6, 12】 c 的范围是【 30, 48】
三、 m 克铁与 n 克一定浓度的硝酸恰好完全反应 ,m:n=1:2.7,硝酸的还原产物是什么
推荐答案
m:n=1:2.7, n=2.7m。 m 克铁 =m/56摩尔, n 克硝酸 =2.7m克硝酸 =2.7m/63摩尔。
铁与硝酸物质的量之比 =m/56:2.7m/63=31:50.4。
很明显,铁过量。应该生成 NO 或者 N2O 。
四、 m g的铁与 n g的 HNO3充分反应,求硝酸被还原的质量
问题补充:m:n=1:3
最佳答案
m:n=1:3
n(Fe):n(HNO3)=(1/56):(3/63)=3:8
3Fe+8HNO3=3Fe(NO3)3+2NO↑+4H2O
被还原的硝酸占总硝酸的 1/4
硝酸被还原的质量 =n*1/4=(n/4)g
五、用 m 克铁与 n 克 HNO3的稀硝酸反应,若 HNO3被还原为 NO , m:n=4:15,则被还原的硝酸是
A m 克 B n/4克 C n/8 D 无法确定
最佳答案
解答:关键判断反应后 Fe 价态 m:n=4:15 那么 Fe 与 HNO3摩尔数之比 =(4/56):(15/62)=31:105 可能的反应 Fe+4HNO3=Fe(NO3)3+NO+2H2O ---(1)
3Fe+8HNO3=3Fe(NO3)2+2NO+4H2O--(2) 现在 Fe,HNO3摩尔数比介于上面两反应之间所以反 应生成 Fe2+,Fe3+ 设 Fe2+,Fe3+分别为 x,ymol 56*(x+y)=m (1) x*(8/3)+y*4=n/62 (2) 联立求出 x,y 被还原的 HNO3摩尔数 =2x/3+y 自己计算一下吧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
有点纰漏
把 HNO3的式量写成 62搞得我算了一整天最终没结果 . 但还应谢谢
六、某稀硝酸溶液能溶解 2.7g 的铝,则该稀硝酸能溶解铁的量最多是
某稀硝酸溶液能溶解 2.7g 的铝,则该稀硝酸能溶解铁的量最多是()
A.8.4g B.5.6g D.0.15mol
请问答案为什么是 AD 呢?
最佳答案
直接根据电子转移守恒
总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 =3nAl=3*0.1mol=0.3mol
铁以二价形式出现消耗多
该稀硝酸能溶解铁的量最多 0.3mol/2=0.15mol
即 8.4g
硝酸与铁反应
铁与稀硝酸反应归纳
铁与稀硝酸的反应与反应物的量有关,原因在于金属铁有变价。
一 . 知识归纳
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用数轴表示如下:
应用时, 先计算量比, 再判断所发生的反应属于哪种情况, 确定后通过计算或判断得出结论。
二 . 实例应用
1. 向含有 a g 的稀溶液中,加入 b g铁粉充分反应,铁粉全部溶解。已知有
被还原,则
不可能是( ) A. 2:1 B. 3:1 C. 4:1 D. 9:2
2. 将 0.4mol 铁粉逐渐加入含硝酸
0.8mol 的稀硝酸中, 反应生成气体的
物质的量 x 随着消耗铁粉的物质的量
y 的关系如图,正确的是( )
3. 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装有
100mL 某浓度的稀硝酸溶液的容器中充分反应。
(1)容器中剩余 铁粉,收集到 NO 气体 448mL (标准状况下);
①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_________。②原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__mol/L。
(2)向上述固、液混合物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直到刚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该气体遇空气变
为红棕色,此时容器中有铁粉 。
①此时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__________。 ②
的值为 (计算精确到 0.1g ) _________。
4. 含有 1mol HNO3的稀硝酸分别与不同质量的铁
粉反应, 所得氧化产物 a 、 b 与铁粉物质的量关系
如图所示(已知稀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 NO )。下
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 . a 是 Fe(NO3)2 B. n1 = 0. 375
C . p = 0. 20 D. n2 = 0. 30
练 习 提 升
1. 下 列 关 于 浓 硫 酸 的 叙 述 中 , 正 确 的 是 ( )
A . 浓 硫 酸 具 有 吸 水 性 , 因 而 能 使 蔗 糖 炭 化
B . 浓 硫 酸 在 常 温 下 可 迅 速 与 铜 片 反 应 放 出 二 氧 化 硫 气 体
C . 浓 硫 酸 是 一 种 干 燥 剂 , 能 够 干 燥 氨 气 、 氢 气 等 气 体
D . 浓 硫 酸 在 常 温 下 能 够 使 铁 、 铝 等 金 属 形 成 氧 化 膜 而 钝 化
2. 下 列 叙 述 或 操 作 正 确 的 是 ( )
A. 浓 硫 酸 具 有 强 氧 化 性 , 稀 硫 酸 无 氧 化 性
B. 浓 硫 酸 不 慎 沾 到 皮 肤 上 , 应 立 即 用 布 拭 去 , 再 用 水 冲 洗
C. 稀 释 浓 硫 酸 时 应 将 浓 硫 酸 沿 着 烧 杯 壁 慢 慢 地 注 入 盛 有 水 的 烧 杯 中 , 并 不
断 搅 拌
D. 浓 硫 酸 与 铜 的 反 应 中 , 浓 硫 酸 仅 表 现 强 氧 化 性
3. 下 列 各 组 气 体 中 , 在 通 常 情 况 下 既 能 用 浓 硫 酸 又 能 用 碱 石 灰
干 燥 的 有 ( )
A . SO 2、 O 2、 N 2 B . HCl 、 Cl 2、 CO 2
C . CH 4、 H 2、 CO D . SO 2、 Cl 2、 O 2
4.右 图 小 试 管 中 盛 有 几 毫 升 水 ,与 大 试 管 连 通 的 U 型 细 玻 璃 管
内 放 有 少 量 水 (已 染 成 红 色 )。 如 沿 小 试 管 壁 小 心 地 慢 慢 注 入
3 mL浓 硫 酸 , 静 置 片 刻 后 , U 型 细 玻 璃 管 中 可 观 察 到 的 液
面 现 象 是 ( )
A . 左 高 右 低 B . 左 低 右 高 C . 左 右 一 样 高 D . 来 回 振 动
5. 检 验 某 未 知 溶 液 中 是 否 含 有 SO 42-的 下 列 操 作 中 , 合 理 的 是 ( )
A . 先 加 硝 酸 酸 化 , 再 加 氯 化 钡 溶 液 B . 先 加 硝 酸 酸 化 , 再 加 硝 酸 钡 溶 液
C . 先 加 盐 酸 酸 化 , 再 加 氯 化 钡 溶 液 D. 先 加 盐 酸 酸 化 , 再 加 硝 酸 钡 溶 液
6.将 90%H 2SO 4溶 液 和 10%H 2SO 4溶 液 等 体 积 混 合 ,所 得 溶 液 的 百 分 比 浓 度 为
A . 小 于 50% B . 大 于 50% C
. 等 于 50% D . 不 能 确 定
7.只 用 一 种 试 剂 就 能 把 Na 2SO 4、 NaCl 、 (NH4) 2SO 4、 NH 4Cl 四 种 溶 液 区 分 开 来 , 这 种 试 剂 是 ( )
A . AgNO 3B . NaOH C . BaCl 2D . Ba(OH)2
8. 关 于 硝 酸 的 说 法 正 确 的 是 ()
A . 硝 酸 与 金 属 反 应 时 , 主 要 是 +5价 的 氮 得 电 子
B . 浓 HNO 3与 浓 HCl 按 3∶ 1的 体 积 比 所 得 的 混 合 物 叫 王 水
C . 硝 酸 电 离 出 的 H +离 子 , 能 被 Zn 、 Fe 等 金 属 还 原 成 H 2
D . 常 温 下 , 向 浓 HNO 3中 投 入 Fe 片 , 会 产 生 大 量 的 红 棕 色 气 体
9. 将 1.92gCu 和 一 定 量 的 浓 HNO 3反 应 , 随 着 Cu 的 不 断 减 少 , 反 应 生 成 气 体 的 颜 色 逐 渐 变 浅 , 当 Cu 反 应 完 毕 时 , 共 收 集 到 气 体 1.12L (标 准 状 况 ) , 则 反 应 中 消 耗 HNO 3的 物 质 的 量 为 ()
A . 1mol B . 0.05mol C . 1.05mol D . 0.11mol
10. 14g 铜 银 合 金 跟 足 量 的 某 浓 度 HNO 3反 应 , 将 放 出 的 气 体 与 1.12LO 2(标 况 ) 混 合 , 通 入 水 中 , 恰 好 全 部 吸 收 , 则 合 金 中 铜 的 质 量 是 () A . 1.6g B . 3.2g C . 6.4g D . 9.6g
11. 在 100mL 某 混 合 溶 液 中 , c(HNO3)=0.4mol/L, c(H2SO 4)=0.1mol/L, 向 其 中 加 入 1.92g 铜 粉 , 微 热 , 充 分 反 应 后 溶 液 中 c(Cu2+) 为 () A . 0.15mol/L B . 0.3mol/L C . 0.225mol/L D . 无 法 计 算 12. 某 单 质 跟 浓 硝 酸 反 应 时 , 每 0.5mol 单 质 反 应 就 消 耗 2mol 硝 酸 , 则 单 质 被 氧 化 后 可 能 的 化 合 价 为 ()
A . +1价 B . +2价 C . +3价 D . +4价
13. 起 固 定 氮 作 用 的 化 学 反 应 是 ( )
A . N 2与 H 2在 一 定 条 件 下 反 应 生 成 NH 3B . 硝 酸 工 厂 用 NH 3氧 化 制 NO C . 雷 雨 时 空 气 中 的 N 2转 化 为 NO D . 由 NH 3制 碳 酸 氢 铵 和 硫 酸 铵 14. 检 验 氨 气 可 选 用 ()
A . 湿 润 的 蓝 色 石 蕊 试 纸 B . 干 燥 的 红 色 石 蕊 试 纸
C . 干 燥 的 蓝 色 石 蕊 试 纸 D . 湿 润 的 红 色 石 蕊 试 纸
15. 用 一 充 满 氨 气 的 烧 瓶 做 喷 泉 实 验 , 当 水 充 满 整 个 烧 瓶 后 , 烧 瓶 内 的 氨 水 的 物 质 的 量 浓 度 是 (按 标 准 状 况 下 计 算 ) ()
A . 0.045mol ·L -1B . 1mol ·L -1C . 0.029mol ·L -1D . 不 能 确 定 16. 14g铁粉全部溶于某稀硝酸中, 恰好反应, 放出 NO 气体后得到溶液 1L 。 称量所得溶液, 发现比原硝酸溶液增重 8克。则原溶液中硝酸的浓度为()
A . 0.4 mol/L B. 0.6 mol/L C. 0.8 mol/L D. 1.0mol/L、
17. Cu 与 1mol ·L -1的硝酸反应, 若 NO 3-浓度下降 0.2mol ·L -1, 则溶液中 c(H+) 同时下降 () A . 0.2 mol·L -1 B.0.4 mol·L -1 C.0.6 mol·L -1 D.0.8 mol·L -1
18. 6.4g铜和过量的硝酸充分反应,硝酸的还原产物有 NO 、 NO 2,反应后溶液中所含 H +为 nmol, 此时,溶液中所含 NO 3-的物质的量为()
A.0.28mol B.0.31mol C.(n+0.2)mol D.(n+0.4)mol
19. 38.4 mg Cu与适量的浓 HNO 3反应,铜全部反应后,共收集到 22.4 mL气体(标准状 况) ,反应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A . 1.0×10-3mol B. 1.6×10-3mol C. 2.2×10-3mol D. 2.4×10-3mol
20. 1.92 g Cu投入一定量的浓 HNO 3中,铜完全溶解,生成气体的颜色越来越淡,共收集 到 672 mL 气体(标准状况) 。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容器内液面上升,再通入 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的氧气,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中,则通入 O 2的体积是() A . 504 mL B. 168 mL C. 336 mL D. 224 mL
21. 铜和镁的合金 4.6 g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 4480 mL的 NO 2气 体和 336 mL N 2O 4气体(都已折算到标准状况) ,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 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A . 9.02 g B. 8.51 g C. 8.2 6 g D. 7.04 g
22. 14gCu、 Ag 合金与足量的某浓度的硝酸反应,将放出的气体与 1.12 L(标准状况) O 2混合,通入水中恰好全部被吸收,则合金中 Cu 的质量是()
A . 9.6 g B. 6.4 g C. 3.2 D.无法计算
23. 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 NO 2、 N 2O 4、 NO 的混合气体, 这些气体与 1.68LO 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 溶液中加入 5mol·L-1NaOH 溶液至 Cu 2+恰好完全沉淀, 则消耗 NaOH 溶液的体积是 () A . 60mL B. 45mL C . 30mL D. 15mL
24. 在 同 温 同 压 下 , 相 同 体 积 的 烧 瓶 分 别 充 满 氨 气 和 氯 化 氢 气 体 , 做 喷 泉 实 验 后 , 水 都 充 满 烧 瓶 , 烧 瓶 中 溶 液 的 物 质 的 量 浓 度 之 比 是 ()
A . 1∶ 0.45 B . 1∶ 1 C . 1∶ 0.29 D . 4.5∶ 2.9
25. 把 a L 含 硫 酸 铵 、 硝 酸 铵 的 混 合 溶 液 分 成 两 等 份 , 一 份 用 b mol 烧 碱 刚 好 把 NH 3全 部 赶 出 ,另 一 份 与 氯 化 钡 溶 液 完 全 反 应 消 耗 c molBaCl 2,则 原 溶 液 中 c (NO
3
) 为 ()
A . a c
b 2
-
mol ·L -1B . a c
b 4
2-
mol ·1-1C . a c
b -
2
mol ·LD . a b
c 4
2-
mol ·L -26. 将 20mLNO 2和 NH 3的 混 合 气 体 , 在 一 定 条 件 下 充 分 反 应 , 化 学 方 程 式 是 : 6NO 2+8NH 37N 2+12H 2O 。 已 知 参 加 反 应 的 NO 2比 NH 3少 2mL (气 体 体 积 均 在 相 同 状 况 下 测 定 ) , 则 原 混 合 气 体 中 NO 2和 NH 3的 物 质 的 量 之 比 是 ()
A . 3∶ 2 B . 2∶ 3 C . 3∶ 7 D . 3∶ 4
27. 关 于 氨 的 下 列 叙 述 中 , 错 误 的 是 ( )
A . 氨 易 液 化 , 因 此 可 用 来 作 制 冷 剂
B . 氨 易 溶 解 于 水 , 因 此 可 用 来 作 喷 泉 实 验
C . 氨 极 易 溶 解 于 水 , 因 此 氨 水 比 较 稳 定 (不 容 易 分 解 )
D . 氨 溶 解 于 水 显 弱 碱 性 , 因 此 可 使 酚 酞 试 剂 变 为 红 色
28. 在 含 有 n g HNO3的 稀 溶 液 中 , 加 入 mgFe 粉 , 充 分 反 应 后 , Fe 全 部 溶 解 ,
生 成 气 体 NO , 已 知 有
4n gHNO 3被 还 原 , 则 n ∶ m 不 可 能 是 ( ) A. 4∶ 1 B. 2∶ 1 C. 3∶ 1
D. 9∶ 2 29. 将 20 g铁 粉 放 入 一 定 量 稀 HNO 3中 , 充 分 反 应 后 放 出 气 体 是 2.24 L(标 准
状 况 ) , 则 剩 余 铁 粉 质 量 是 ( )
A . 14.4 g B . 11.6 g C . 8.8 g D . 3.2 g
30. 一 定 量 Fe 和 Fe 2O 3组 成 的 混 合 物 , 投 入 到 250mL 2mol·L-1的 硝 酸 溶 液 中 ,
反 应 完 成 后 , 生 成 1.12LNO (标 况 ) 再 向 反 应 后 的 溶 液 中 加 入 1mol·L-1NaOH
溶 液 ,要 使 溶 液 中 的 铁 元 素 完 全 沉 淀 下 来 ,所 加 入 的 NaOH 溶 液 的 体 积 最 少
A . 450mL B . 500mL C . 400mL D . 不 能 确 定
31. 将 下 列 性 质 的 番 号 , 填 入 各 小 题 后 面 对 应 的 括 号 中 :
A . 脱 水 性 ; B . 强 酸 性 ; C . 二 元 酸 ; D . 强 氧 化 性 ; (E)吸 水 性
(1)将 胆 矾 放 入 装 有 浓 H 2SO 4的 干 燥 器 中 , 过 一 段 时 间 胆 矾 变 白 色 。 ( )
(2)NaOH与 H 2SO 4反 应 , 可 生 成 Na 2SO 4和 NaHSO 4这 两 种 盐 。 ( )
(3)在 烧 杯 中 放 入 蔗 糖 , 滴 入 浓 H 2SO 4变 黑 , 并 产 生 大 量 气 体 。 ( )
(4)在 稀 HNO 3中 放 入 铝 片 就 产 生 NO 。 ( )
(5)在 稀 H 2SO 4中 放 入 铝 片 就 产 生 H 2。 ( )
(6) 在 冷 浓 HNO 3中 放 入 铝 片 没 明 显 现 象 。 ( )
(7) 浓 H 2SO 4敞 口 久 置 会 增 重 。 ( )
(8) 用 稀 硫 酸 清 洗 金 属 表 面 的 氧 化 物 ( )
(9) 浓 硫 酸 与 金 属 铜 的 反 应 ( )
(10) 实 际 生 产 中 , 浓 硫 酸 可 用 钢 瓶 贮 运 ( )
32. 某 100mL 硝 酸 和 硫 酸 的 混 合 液 , 其 中 硝 酸 的 浓 度 为 0.4mol/L, 硫 酸 的 浓 度 为 0.1mol/L, 向 混 合 液 中 加 入 1.92g 铜 粉 , 微 热 , 待 充 分 反 应 后 , 试 求 产 生 气 体 的 体 积 。
铁与硝酸反应
铁与硝酸反应
6HNO3+Fe===Fe(NO3)3+3NO2+3H2O 4HNO3+Fe===Fe(NO3)3+NO+2H2O 30HNO3+8Fe===8Fe(NO3)3+3N2O+15H2O
36HNO3+10Fe===10Fe(NO3)3+3N2+18H2O
30HNO3+8Fe===8Fe(NO3)3+3NH4NO3+9H2O
过量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的反应
CO2+2NaOH===Na2CO3+H2O 第一步反应方程式 Na2CO3+CO2+H2O===2NaHCO3 第一步反应方程式
总反应方程式为 NaOH+CO2===NaHCO3
CO2
CO2少量:CO2+2OH-=CO32- +H2O
CO2过量:CO2+OH-=HCO3-
过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首先的反应是
CO2+Ca(OH)2===CaCO3↓+H2O
通入过量就发生第二个反应
2CO2 +Ca(OH)2===Ca(HCO3)2
二氧化碳过量与不过量的反应有区别
1.CO2只能与碳酸盐反应,与碳酸氢盐不反应
少量与过量没区别 ,比如 Na2CO3 + CO2 + H2O =2NaHCO3;
2. 二氧化碳和氢氧根反应,首先生成碳酸氢根,但如果二氧化碳少量,氢氧根过 量,碳酸氢根和氢氧根会继续反应,生成碳酸根和水,从而有不同结果;
3. 氢氧化钠与不足和过量的二氧化碳反应:
1) .CO2量不足,生成碳酸钠, 2NaOH+CO2=Na2CO3+H2O
2) .CO2过量,生成碳酸氢钠, NaOH+CO2=NaHCO3
记这个方程式,可以类比将 CO2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刚开始出现沉淀是因 为生成了正盐(碳酸钙),后来沉淀消失,是因为生成了酸式盐(碳酸氢钙)。 4. 氧化碳与氢氧化钡反应以及过量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a(OH)2+CO2=BaCO3(沉淀符号 )+H2O, Ba(OH)2+2CO2=Ba(HCO3)2
一般来说, 在相同温度下, 不溶性正盐对应的酸式盐的溶解度比正盐的大, 如 CaCO3难溶于水, Ca (HCO3) 2易溶于水; 磷酸的钙盐溶解性由大到小为: Ca (H2PO4) 2>CaHPO4>Ca3(PO4) 2。可溶液性正盐对应的酸式盐溶解度 比其正盐 [1]的小,如 Na2CO3的溶解性大于 NaHCO3, K2CO3的溶解性大于 KHCO3。正因为如此,才有向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有沉淀 生成,其反应的方程式为:Na2CO3(饱和) +CO2+H2O=2NaHCO3↓ 过量的铁与稀硝酸反应
第一步:稀硝酸还足的时候 Fe+4HNO3=Fe(NO3)3+NO+2H2O
第 二 步 :稀 硝 酸 不 足 的 时 候 Fe 将 三 价 铁 还 原 为 二 价 铁 2Fe(NO3)3+Fe=3Fe(NO3)2
磷酸铁MSDS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Ferric phosphate MSDS
Skin Contact:
After contact with skin, wash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Gently and thoroughly wash the contaminated skin with running water and non-abrasive soap. Be particularly careful to clean folds, crevices, creases and groin. Cover the irritated skin with an emollient. If irritation persists, seek medical attention.
Serious Skin Contact: Not available.
Inhalation: Allow the victim to rest in a well ventilated area. Seek immediate medical attention.
Serious Inhalation: Not available.
Ingestion:
Do not induce vomiting. Loosen tight clothing such as a collar, tie, belt or waistband. If the victim is not breathing, perform mouth-to-mouth resuscitation. Seek immediate medical attention.
Serious Ingestion:
Not available.
Special Remarks on Reactivity: Not available. Special Remarks on Corrosivity: Not available. Polymerization:
No.
DSCL (EEC): R36- Irritating to eyes.
HMIS (U.S.A.):
Health Hazard: 2
Fire Hazard: 0
Reactivity: 0
Personal Protection: E
National Fire Protection Association (U.S.A.):
Health: 2
Flammability: 0
Reactivity: 0
Specific hazard:
Protective Equipment:
Gloves. Lab coat. Dust respirator. Be sure to use an approved/certified respirator or equivalent. Splash goggles.
反应条件对磷酸铁粒度分布的影响
反应条件对磷酸铁粒度分布的影响
1,2 2 1 1,,,,骆艳华佘世杰曹卫国潘峰
3
( 1(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 42 ( 中钢集团安徽天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马鞍山 24300;0
3( ,21009)4国家民用爆破器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苏 南京
: ,摘要采用正交实验方法对乙醇体系中制备磷酸铁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影响磷酸铁粒度分 、,布的工艺参数主次顺序依次为乙醇的加入速度反应温度和搅拌速度且乙醇的加入速度是影响磷酸铁粒度分布的关键 因。40 L / min,90 ? ,60 r/ min ,d0. 73 m; 当乙醇的加入速度为 反应温度为 搅拌速度为 时制备磷酸铁的 为 μ当乙醇 的加入50 素10 L / min,50 ?, 120 /r min ,d2. 10 m。速度为 反应温度为 搅拌速度为 时制备的磷酸铁的 为μ通过对磷酸铁进 50
22 行 SEM、 BET 和 X,F 分析,当 d为 0. 73μ m 时,比表面积大于 60 m /g ; 当 d为2. 10 μm时,比表面积约为 45 m/ g, 50 50 两种磷酸铁的磷铁物质的量比近似为 1? 1,当磷酸铁的粒度较细时,其杂质硫含量相对较高。 关键词: 乙醇; 磷酸铁; 正交实验; 粒径; 硫含量
中图分类号: O614. 81文献标志码: A
Effects of crteioan conditions on thei zse distribution of iron phosphtea
1,2 2 1 1,3LUO Yanhua,SHES hijie,CAO Weiguo,PAN Feng ( 1(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jing 21009,4Jiangsu,China;
2( Anhui iTanyuan Technology Co( Ltd,Sinosteel Corporation,M aanshan 24300,A0nhui,China; 3( Naitonal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Insepction Center for Indtruiasl Explosive M atreials,Nanjing 21009,4Jiangsu,China) Abstract: The process parameterse poafr inpgr iron phosphatein ehtanol system e rew ptoimized by the method oor-f thognoal experimnet( The ersults show ed that intfhlueen cing order of the parameatffeersct ing thep article size distribu- tion of iron phosphatew as heatnol addition rat,ereaction temperature antidrr insg speed( The ehtanol adding speedw as the key factor intoflu ence thesi ze distribution of iron phosphate( When thaedd ition of ethanol w as 40L /m in,the reac- tion temperaturewa s 90? and the tisrring speedw a s 60 / rmin,the dof iron phosphatewa s 0. 73 m( When thaedd i-μ50 tion of ehtanol wa s 10L /m in,the reaction temperaturewa s 50? and the tisrring speedw a s 120 /m rin,the dof iron50 phosphatewa s 2. 10μ m( The phyicsal-chemical indicators of iron phosphatew erec haratreized by SEM ,BET and X,F( 2 Whend wa s 0. 73μ m,the BET of iron phosphatew a sl argre than 60 m /g ( Whend wa s 2. 10μ m,the BET of iron50 50 2 phosphatew as pparoximaltye 45 m/ g( Them olar ratio of P and Fe otfw o kinds of iron phosphatew as abo?u 1t ( 1 The content of lsfuur w asr elatively high,whe n the arpticle size of iron phosphatew ass mllaer(
Key words: ehtanol; iron phospha; te orthognoal experimnet;particle size; sulfur content
,钢铁及表面钝化等领域随后的研究发现磷酸铁具 ,1-2,、有独 特 的 催 化 特 性离 子交换能力和电学性 0 引言 ,3-4,,,能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磷酸铁作为锂离子
,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优质原料逐渐成为研究 、、磷酸铁的研究最初主要集中在农业陶瓷玻璃
收稿日期: 2014-07-17网络出版时间: 2015-01-08 09? 07
网络出版地址: htt: p / w/ w w ( c nk(i ne t/ kcm s/ detail /37( 1391( T( 2015010( 09087( 003( html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5137211) 7 江苏省公安基础研究基金资助项目; ( 201201004)TJ
作者简介: 骆艳华( 1977 , ) , 女,河北衡水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无机材料研究与开发( E-mail: masbao ewi@ 163( com
* 通讯作者: 潘峰( 1971 , ) , 男,江苏南京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电纺丝,超级电容器和锂电池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
E-mail: panfenigem@ 163( com
第 1 期 骆艳华,等( 反应条件对磷酸铁粒度分布的影响83
,5-10,1. 2 ,。正交实验设计 的热点 的 原 材 料其 物 磷酸铁作为磷酸铁锂
,,: d以磷酸铁的粒度 化指标对磷酸铁锂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颇为重要如为研究指标分别考察乙醇50
、、、、杂质含量颗粒形貌粒径大小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 的加入速度反 应 温 度搅 拌速度对产品粒度的影 ,11-13,。,1。磷酸铁锂 的 性 能 响具体见表 目前的研究较多关注磷酸
1,表 因素水平表 铁的制备方法对单一性能指标的影响因素研究较 Factors anledv elsTable 1 。,14-15,少如文献 讨论了反应物对磷酸铁结晶的 因素 ,影响得到磷酸铁结晶纯度与介质之间影响基本规 A( ) /C( ) /乙醇加入速度B( ) /搅拌速度 反应温度 水平 , 1 , 1 ( mLmin )( rmin )?? ? 。 律张震等通过单因素分析法研究了反应结晶釜中
1105060 、、 反应物浓度温度搅拌速度与沉淀物颗粒粒径之间22070120 ,16,。,的关系 铁的氧化物及可溶性铁盐磷酸或可溶34090240 ,17,。性磷酸盐均可作为反应原料 1. 3 材料的表征及性能测试 , 由于不同应用领域对磷酸铁的粒度要求不同SI,ION ( FESEM ) 、X采用 型场发射扫描电镜 ,18,,, 在医药领域,如在催化领域需要纳米级磷酸铁( EDS,Phoenix ) 、AXIOS X 射线能量色散谱仪型 射 ,19,, 颗粒越细微米级磷酸铁可有效提高药效利用率( X,F) 、H,-944 线荧光 光 谱 仪 型高频红外碳硫 分 ,20-22,。越有利于 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 能 针析仪来观察、检测所得粉末试样的表面形貌和元素 , 对磷酸铁锂对磷酸铁的粒度及杂质硫含量的要求; SA-100 组成采用美 国 型比表面积测试仪对比表 为了找出在乙醇体系中采用硫酸亚铁制备磷酸铁的。面积进行测试分析 ,最佳工艺参数和对磷酸铁粒度分布的关键因素采 样品中的铁元素采用三氯化钛还原重铬酸钾滴
,,d用正交实验的研究方法用 作为评价 指 标对 乙 50 ,定法检测样品中的磷元素采用硝酸反滴定的方法
、3 醇的加入速度反应温度及搅拌速度 个关键参数 ,,检测硫元素采用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检测其他元
,,进行优化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得出影响 。EDS ,F X素采用 和 检测
, 磷酸铁粒度分布的关键因素并初步分析了粒度分
。布与磷酸铁比表面积和杂质硫含量的关系 2 结果与讨论
2. 1 1 实验正交实验的结果分析
2. 1. 1 正交实验结果的直观分析
陈化时间对于晶体生长来说是较为重要的因 磷酸铁的制备 1. 1
,,素在本研究讨论的因素中之所以未对陈化时间进 将 500 mL 0. 26l / L 的m oFeSO溶 液 和 9 mL 4
,,行研究主要是考虑产业化时的利益最大化原则所 85% ( 质 量 分 数 ) HPO加 入 真 空 反 应 釜 中,搅 拌3 4
、、以本研究中主要讨论了乙醇的加入速度反应温度 1 h,200 mL 3 h,, 无水乙醇搅拌 在然后向其中加入 4 搅拌速度对产品粒 度 的 影 响。按 照 L( 3 ) 进 行 正一定温度下真空保温一定时间。最后将产品洗涤、 9
交实验设计,实验结果见表 2 和表 3。 过滤、烘干,得到白色磷酸铁粉末。
4 表 2 正交实验安排及实验结果 L( 3 )9 4 Table 2 Othrognoal experimnetal design and tesresut lts L( 3 ) 9
因素 实验号 , 1 , 1 d/ mμ A( 乙醇加入速度) /( mLmin )B( 反应温度) /? C( 搅拌速度) /( rmin )D( 空列)50 ?? 111112.0 0 212222.0 8 313331.8 7 421231.4 5 522311.3 1 623121.1 4 731321.0 5 832230.7 8 933110.7 2
第 45 卷84( 山 东 大 学 学 报 工 学 )版 4 表 3 正交实验实验结果及分析 L( 3 )9 4 Table 3 Thee srults and analyses of orthognoal experimnetal L( 3 )9
因素 d/ mμ50 实验号 , 1 , 1 A( 乙醇加入速度) /( mLmin )C( 搅拌速度) /( rmin )?? B( 反应温度) /? D( 空列) K(=Σ X)5.9 54.5 03.8 62.0 31 1 K(= )XΣ2 2 3.9 04.4 44.3 13.9 4
y= 1.3 8珋 K(= )2.5 53.7 34.2 34.1 0XΣ 3 3 9 2 k(=Σ X/3)1.9 81.5 01.3 11.3 4 S= ?( y, y珋) = 1 1 T i i = 1 k(= /3)XΣ1.3 01.3 91.4 21.4 22 1 2.0 9 k(= /3)XΣ0.8 51.2 41.4 11.3 73 1
,(= kk)1.1 30.2 60.1 10.0 8 max min
: X 。注为不同的因素
2 3 根 据 表 和 表 中 的 均值绘制各因子水平对 d最小,最优实验方案为 ABC,如 果 要 使 d最50 3 3 1 50 d1。1 : ,ABC。,的影响见 图 析 图 可 以 得 出如 果 要 使大最优实验方案为 分50 1 1 2
1 d图 各因子水平对 的影响50 Fig( 1 Thein fluence of various factors odn 50
2. 1. 2 正交实验结果的方差分析 根据文献,24,得: F( 2,2)= 9. ,0F( 2,2) = 0. 90 0. 95 ,23-24,,,,对正交实验得出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19. ,0F( 2,2)= 99. ,0由 于 F,F 此因 子 具因 0. 990. 99A 体计算方法以因子 A 为例。 ,A B 0. 1 和因子 在显著性水平 上是显著的而因子 39 。2C 不显著 S= 3 ( k,y ) ,y= y; 离差平方和 ? 珋珋? 自 由A i i i = 1= 1i 2. 1. 3 因子的贡献率分析 SMS A A ;:= F F;度 f = 水平数 , 1; 均方 MS=比 ,A A 对各因子的贡献率进行计算具体计算方法以 MS f e
因子 A 为例。纯平 方 和 S' = S,f ?MS; 总 平 方 A A e 计算结果见表 4。 9 S' 2 4 表 方差分析 = ( y,y ) ,S= 2. 0;9 ,S和 ?珋此处 贡献率 计算T i T = 1Si TTable 4 Variance analysis
5。 F 结果见表 方差来源 离差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比
1.9 420.97 0194( 0乙醇加入速度 分析表 5 可知,因子 A 最重 要,其 水 平 变 化 引 反应温度 0.1 020.05 010( 0 起的数据波 动 在 总 平 方 和 中 占 了 91. 87 ,%因 子 C 搅拌速度 0.02 220.01 12. 2 的水平变化引起的数据波动不及误差引起的数据波 ( e) 误差 0.0 120.00 5—
第 1 期 骆艳华,等( 反应条件对磷酸铁粒度分布的影响85
2. 2 粒度分布分析 。,C 动的贡献率大所以因子 可以认为不重要 ABCBCA对实验方案 和 下 制 备 的 磷 酸 3 3 1 1 1 2 表 5 因子与误差的贡献率 ,2 3。32 铁进行粒度分布分析见图 和图 由图 和图 Table 5 The co ntributio n rat e o f f acto r and erro r / %贡献率 来源 离差平方和 自由度 纯平方和 可以看出: 在 实 验 方 案 A B C 条件下制备的磷酸 3 3 1 1.94 021.92 091. 87乙醇加入速度 铁的 d 0. 32μ m,d 为 0. 73μ m,d 为 1. 67μ m, 为10 5090 反应温度 0.10 020.08 04.0 1 d为 4. 30μ m; 在实验方案 ABC条件下制备的max 1 1 2 搅拌速度 0.02 2 2 0.00 2 0.1 0 d1. 11 m,d2. 10 m,d3. 85( e) 磷酸铁的 为 μ为 μ为 误差10 50 90 — 0.01 023.8 3 合计 md8. 93 mBC,。,Aμ为 μ 条因此在实验方案max 3 3 1 — — 2.07 0 8 。 件下制备的磷酸铁粒度分布较窄
ABC图 2条件下制备的磷酸铁粒度分布图 3 3 1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phosphateiro n under ABCexperimnet conditionsFig( 2 3 3 1 3 ABC图 条件下制备的磷酸铁粒度分布图1 1 3 g( 3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phosphateiro n under ABCexperimnet conditionsFi 1 1 3
T ,25-26,,( 1 )根据文献得出晶体形核速率公式 ,D ,D 。度为粒 子 在 界面上的扩散系数? 式 由r ( 2) :和晶体生长速率公式
2,, ( 2) 可以看出晶体生长速率与温度成正比而与粒 v γ3 N = K exp , ,N ( 1)2 , 2 , 。 子曲率成反比 KT( ln S)B ,、( 1) ( 2) 分析式和式可知在温度越高反应物 d rv DC ( S , 1) r =, ( 2) 浓度越大即加料速度越快的 情况下晶体形核 dt r
,速度和生长速度均快但形核速度大于晶体的成长 ,,( 1) v 式中 γ 为比固液界面能为沉淀物摩尔体积 ,90 ? 速度使 得 在 温 度 和乙醇的加料速度为 ,,K Boltzman ,T S 为 常数为绝对温度为过饱和度B 。 40 mL / min条件下 制备的磷酸铁的粒度相对较小。c c 其值为反应物实际浓度 与平衡浓度 之比由式
在此条件下形核速度大于晶体生长速度的原因有待( 1) ,可以看 出形核速率随温度和过饱和 度 的 升 高
。后续深入研究 。( 2 ) c r 而增 大式 中 为 曲 率 为 的 粒 子 的 平 衡 浓 r
( )第 45 卷86山 东 大 学 学 报 工 学 版
2. 3 形貌分析 1 μm,实验方案 ABC条件下制备的磷酸铁平均 1 1 2 ABCBCA和 两 个 实验方案条件下制备 3 3 1 1 1 2 ,2. 1 m 粒径为μ左右与激光粒度分布的分析结果 ,4。4 的磷酸铁扫描 图 图 电镜图见可以看出实由ABC基本一致。 验方案 条件下制备的磷酸铁平均粒径小于 3 3 1
4 ABCABC图 和 实验方案条件下制备的磷酸铁扫描电镜图3 3 1 1 1 2 Fig( 4 SEM oirof n phosphate prepared undeBr CAand ABCexperimnets conditions3 3 1 1 1 2
。2. 4 比表面积分析 硫酸根的去除效果
7 表 磷酸铁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 对两种实验方案下制备的磷酸铁进行比表面积 Contents oelfe mnets in their on phosphateTable 7 ,,6。6 分析结果见表 由表 可以看出制备的磷酸铁 ( % ) ,ABC经过喷雾干燥后在实验方案 下制备的磷酸3 3 1 元素 实验 2 方案 铁在不同的阶段干燥的比表面积均大于 60 m/ g 。Fe PS Ca M gSiNa
ABC29. 30 16. 51 0. 08600.01 900.02 33 3 1 ABC而在实验方案 下制备的磷酸铁在不同的阶1 1 2 A B C 2 29. 35 16. 58 0. 041 0. 023 0 0 0. 031 1 1 2 段干燥的比表面积在约 45 m/ g ,与 实 验 方 案
,。ABC制备的磷酸铁相比比表面积明显减小3 3 1
6 表 磷酸铁的比表面积 结语 3 2 Table 6 BET of iron phosphate ( m/ g)
实验方案 主塔 旋风 布袋 采用正交实验的研究方法对乙醇体系中制备磷 ABC68. 5664. 4864. 113 3 1 ,酸铁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 ABC45. 2844. 6744. 35 1 1 2响磷酸铁粒度分布的工艺参数主次顺序依次为乙醇 2. 5 化合物的组成分析 的加入速度、反应温度和搅拌速度,且乙醇的加入速
对两个实验方案下制备的磷酸铁进行元素分析, ,度是影响磷酸铁粒度分布的关键因素当磷酸铁的 结果见 表 7。由 表 7 可 以 看 出 n ( Fe) ? n ( P)= 1? 1 ,,粒度较细时其杂质硫含量相对较高其原因有待后
,( ) ,物质 的 量 比 产品中其它杂质含量均较 低 。续工作继续研究分析乙醇的加入速度是影响磷酸 ABC,实验方案条件下制备的磷酸铁的硫含 量 较 铁粒度分布的关键因素而反应温度和搅拌速度的 3 3 1
,ABC,高原因可能是由于产品粒度 较 细影 响 了,1 1 2 影响相对较小此结论是在没有考虑因素间的交互
第 1 期 骆艳华,等( 反应条件对磷酸铁粒度分布的影响87
um battreies,J,( Electrochemical Solid-Statde Lettre,,。 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还应考虑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2008,53: 26652673(- :参考文献 ,11,MASQUELIE, P,,EALE C,WU,M M, et al( Hydra-t ed iron phosphates FePO nHO and Fe( PO) ?? 4 2 4 2 7 3 ,1, LI M eijun,WU Zili,MA Zhen,et al( CO oxidation on nHO as 3V opsitive electrodes in rechargeable lithium2 Au /FeP Ocatalyst: reaction pahtwa ys and nature Aouf 4 battreies,J,( Journal of thEe lec trochemical Socieyt, sites,J,( Journal of Catalysis,2009,266: 98-105( 2002,149( 8) :A 1037-A1044( ,2, M C CO,M ICK , L,ALPTEKIN G O( Comparison of ,12, DONGYEON SO,KNIM EUNJIN,KIM TAEGON,et alumina-,silica-,titania-,and zirconia—supported FePO 4al( Nanoparticle iron phosphate anomdea rtieal for Liion- catalysts for selective methane ox idation,J,( Catlaysis battrey,J,( Applicaiton Physicis Lette,r2004,85( 24) : Today,2000,55: 269-280( 5875-5879( ,3,A LDON L,PE,EA A,WOM ES M ,et al( Detremina- ,13, ZAGHIBK ,JULIEN C M ( Struc ture anedle ctrochemis- tion of thLea mb-M ?o ssbauer factors of LiFePanOdF e- 4 try oFf e PO?2HO hydart e,J,( Journal of Pow er 42 POfor electrochemical in situand operandmo easure-4 Source,s2005,142( 1) :27 9-284( ments in Li-ion battreies ,J,(Journal of Solid State
,14, 罗西佳,肖 仁 贵,曹 建 新,等( 介质对磷酸铁结 晶 影 响 Chemistry,2010,183: 218-222(
的研究,J,( 贵 州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2011,28 ,4, LI Gang,YANG Zhanx,uYANG Wensheng( Effecto f
( 6) :4 8-51( FePOcoaintg on electro-chemical and safetye rpformance 4
LUO Xijia,XIAO ,engui,CAO Jianxin,et al( Study of LiCoOas cathodme artieal for Li-ion battreies,J,(2 of iron ( ? ) ph osphabte tain edo from idfferent mdeia Journal of Powe r Source,s2008,183: 741-748(
,J,( Journal of Giuzhou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5, 迪丽拜尔?阿合买提,艾尔肯?吐尔逊,肖开提? 阿 布
2011,28( 6) :4 8-51( 力孜,等( 磷酸铁纳米薄膜符合光波导氨气传感原件的
,15, 周玉琳( 由钛白废副硫酸亚铁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 制备,J,( 应用化学,2010,27( 8) :96 5-969(
料磷酸铁锂用前驱体磷酸铁的工艺研 究,D,( 长 沙: Dilbar Ahma,tErkin Tursu,nXawka t Abliz,e tal( Fabri-
中南大学,2008( cation of composite optical w aveguides basedo nthin films-
ZHOU Yulin( Study oif ro n ( ? ) ph osphaprte epar ed consisted of iron phosphatea nnoparticles and their applica-
LiFePOfrom ferrous l fsaut e of TiOw astev ice,D,( 4 2 tions as ammnia goasse nsor,J,( Chinese Journal of Ap-
Changsh: a Zhongnan Uivnersity,2008( plied Chemistry,2010,27( 8) :96 5-969(
,16, 张震,蒲薇 华,任 建 国,等( 控制结晶法制备球 形 磷 酸 ,6, 郭学锋( 纳米及介孔材料的制备、表征和催化性能研究
铁的团聚尺 寸 模 型,J,( 化 学 工 程,2011,39 ( 8 ) :2 0- ,D,( 南京: 南京大学,2000(
24( GUO Xuefeng( ,esearched one pparration,characteriza-
ZHANG Zhen,PU Weihua,,EN Jianguo,e tal( Ag- tion and catlaytic properties of nano-crystalline and mseo-
glomraetion-size mdoel of ferric phosphate seprihcal par- porous m artieals ,D,( Nanjing: Nanjing University,
ticle prepared byo nctrolled crystallizaiton ,J,( Chemical 2000(
Engineering,2011,39( 8) :2 0-24( ,7, WANG Ye,Kiyoshi Otsuka( Partial oxidation of ehtane
,17, 吴云胜( 低热固相反应法制备水合磷酸铁正极材料即 by erductively activated oxygen oveirro n phosphatea tc-a
,D,( : ,其充放电性能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lys,tJ,( Journal of Catalysis,1997,171( 1) :10 6-114(
2011( WU Yunsheng( Prepared hydratireodn phosphate uner d,8, 叶焕英,郑曲模,陈骏驰,等( 超细二水磷酸铁的制备研
low temperatureo lisd staterea ction and researched thoe ncha rge 究,J,( 无机盐工业,2012,44( 4) :5 9-61(
and discharg e properties of cathode m atrieals YE huanying, ZHENG Qum,o CHEN Junchi, et l(a
,D,( Nanjing: Nanjing Normla University,2011( Preparaiton of ultrafine iron phosphatei hdydart,eJ,( In-
,18, GUO Xuefen,gDING Weiping,CHEN Hong,et al(orgnaic Chemicals Industr,y2012,44( 4) :5 9-61(
Preparaiton and cahracterizaiotn of nanosized Fe-P-O,9, ZHANG S M ,ZHANG J X,XU S J,et al( Li ion diffu-
catalys,tJ,( Journal of Fuel Chemical and Technology,sivity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FePOnanoparti- 4
cles acted irdectly as cathodem artieals in lithium ion re-2000,28( 5) :38 5-390(
,19, ,OHNE, F,EMS T F O,A,NOLD M ,et al( Synthesischargeable battreies,J,( Electrochimica Acta,2013,88:
characterizaiotn and biovaailability in rats foeftt ic phos-287-293(
,10, SHIZ C,ATTIAA ,YE W L,e tal( Synthesis,charac-phate annoparticles,J,( Nutrition ,esear,ch evi ews ,
2007,137: 614-618(terizaiotn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mf se o-
porous FePOas cathodme artieal for erchargeable lithi- 4 ( 94 )下转第 页
第 45 卷94( 山 东 大 学 学 报 工 学 )版
um institute,2012,36( 3) :7 2-78(
,18, 鲜成钢,郎兆新,程浩( 三元复合驱数学模型及其应用,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0,24( 2) :6 1-69(
XIAN Chenggan,gLANG Zhaox,iCnHENGH ao( Developmnet and applicaiton of mahetmiacatl models for alkali saucrtfant polymre flooding,J,( Journal of Cihna University of Pertoleum: Editron of Nautral Science,2000,24( 2) :6 1-69( ,19, 杨承林,张庆昌,胡晓辉,等( 萨尔图油田北二西试验区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数值模拟,J,(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8,
32( 5) :4 1-44(
YANG Chenglin,ZHANG Qingchang,HU Xiaohui,et al( Numreical simulaiton of alkali-surfactant-polymre flooding in the
test area oNfo rtthh-Tew o-West,Saertu Oil Field,J,( Journal of Daqing Pertoleum Institute,2008,32( 5) :4 1-44( ,20, 袁士义( 聚合物地下交联调剖数学模型,J,( 石油学报,1991,12( 1) :6 0-68(
YUAN Shiyi( A mahetmiacatl mdoel of high permeability by channel blockag ein a heterogenereserovuoirs b y in-situ polymre
gelation process,J,( Acta Pertolei Sinica,1991,12( 1) :6 0-68(
,21, 袁士义,杨普华( 碱复合驱数学模型,J,( 石油学报,1994,15( 2) :7 6-88(
YUAN Shiy,iYANG Puhua( A mahetmiacatl mdoel of alkali ocmbination flooding,J,( Acta Pertolei Sinica,1994,15( 2) :
76-88(
,22, YUAN Shiy,iYANG Puhu,DAaI Zohngqiu,e tal( Numreical simulaiton of alkali /s urfactant / polymre flooding,C,/ /I nter-
naitonal M eeintg on Pertoleum Engineering( Beijing,China: ,s( n( ,,1995(
,23, 戴涛,席开华,戴家林,等( 基于毛管数插值的二元驱油藏模拟方法,J,( 山东大学学报: 理学版,2012,47( 8) :5 5-59(
DAI Tao,XI Kaihu,aDAI Jialin,et al( A method for mnureical simulaiton of binary combination flooding based onin terpo-
lation of capillary number,J,( Journal of Shandong ivUenrsity: Nautral Science,2012,47( 8) :5 5-59( ,24, 杨耀忠,鲁统超,戴涛,等( 二元复合驱数值模拟隐格式和应用,J,( 山东大学学报: 理学版,2010,45( 8) :1 9-26(
YANG Yaozhon,gLU Tongcha,oDAI Ta,oet al( An implicit scheme for am nureical simulaiton of binary combination
flooding and application,J,( Journal of Shandong iUvenrsity: Nautral Science,2010,45( 8) :1 9-26( ,25, 于金彪,席开华,戴涛,等( 两相多组分流有限元方法的收敛性,J,( 山东大学学报: 理学版,2012,47( 12) :1 9-25(
YU Jinbia,oXI Kaihu,aDAI Ta,oet al( Convergence of tihniete felemnet method fotrw ophase multicomponent flow in--
porousm deia,J,( Journal of Shandong iUvenrsity: Nautral Science,2012,47( 2) :1 925(-
( 编辑: 胡春霞)
folds by orthognoal experimne,tJ,( Journal of Sahndong ( 87 )上接第 页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s,2014,52( 3) :1 -5( ,20, GABE,SCEK M ,DOM IKO ,,JAMN IK,J( Is small
,24,JEFFW U C F,M ICHAEL Hamdaa( 实验设计与分析及 particle size moreim portant than carbono caintg an ex-
ample study on LiFePcaOthode? s ,J,( Electrochemi-参数优化,M,( 张 润 楚,郑 海 涛,兰 燕,等,译( 北 京: 4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176-225( cal Communicaiton,2007,9: 2778-2783(
JEFF WU C F,M ICHAEL Hamdaa( Design and analy- ,21, HUANG Y H,,EN H B,YIN S Y,e tal( Synthesis of
LiFePOsis of experiments and parametoepr ti mizaiotn ,M, (/ C composite w ith high-rat e performance by 4
ZHANG ,unch,uZHENG Haita,oLAN Yan,e t al, starch osl assisted rheological phasem ehotd,J,( Journal
trans( Beijing: China Staitstical Publishing House, of Powe r Source,s2010,195( 2) :61 0-613(
2002: 176-225( ,22, ZHANG Tongba,oLU Yangchen,LgUO Gaungsheng(
,25, NIELSENA E( Kineitcs of percipitaiton ,M,( Oxford: Size adjustment iorof n phosphatea nnoparticles by uisng
Pergamon Pres,196s4: 350-355( mixed acids,J,(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e-
,26, DI,KSEN J A,,ING T A( Fundamnetals of crytsalliza- searc,h2013( 52) :696 2-6968(
tion: kineitc effects on a rtpicle size distributions and,23, 刘学蔚,侯 绪 浩,陈 怡 憓,等( 正交优化白及多 糖 复 合
morphology,J,(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s,1991, 支架材 料 的 实 验 研 究,J,( 山 东 大 学 学 报: 医 学 版,
46( 10) :238 9-2427( 2014,52( 3) :1 -5(
( 编辑: 胡春霞) LIU Xuew ei,HOU Xuha,oCHENY ihui,e tal( Experi-
mnetal study of thele tillba glucomnnaa composited sc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