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扣》说课稿
一、 说教材
《折扣》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第五单元百分数中的一节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使学生理解折扣的意义,懂得求折扣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根据教材的要求和意图,我确定本节课的目标为:1、使学生懂得折扣的含义,并能正确解答实际问题。2、提高学生自觉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折扣的含义,并用所学的知识解答问题。教学难点是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说学情
因为我授课的学生是农村学校的六年级学生,与城市中的学生比较,他们的知识面较窄,不够大胆。但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喜欢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事物,直观认知能力较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采用学生熟悉的情境,通过让学生亲身体会、动口讨论等方式来进行教学。这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三、说教法
针对学生的特点,为了更好地传授本节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依据教学规律,我采用了“指导——自主
说课吧 www.shuoke8.cn
——交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交流讨论中学到知识、在练习中巩固知识、应用知识。
四、说学法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交流为桥梁”的教学思想进行学法指导,采用了自由发言、指名汇报、小组交流、全班讨论、学生演示等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知识的目的。
五、说教学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理念是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习有趣的数学,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生活需要数学的道理;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思考学习中数学。
六、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 谈话。
同学们,你们和家长一起去商场买过东西吗,我们家想买一台电视机,大家说是现在买,还是等过节时(比如元旦、春节)再买好呢,为什么,
对,过节时再买,因为商场在过节时常常会搞一些促销活动,对商品降价销售。
2、 出示商场促销海报。
说课吧 www.shuoke8.cn
这是百货大楼在“五一”时印制的促销手册,我们看上面有这样的内容。(教师读有关打折的内容)
你知道这里面的“九折”表示什么意思吗,
学生发言,说说自己的理解。
3、 课件展示打折的含义。
教师:同学们说了自己的认识,现在看屏幕。(教师读)
下面我们找同学再来说说刚才那几个折扣所表示的意义。(教师
板书同学发言)
4、 引入。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折扣的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为学生创设一个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从熟悉的商场打折海报中明确折扣的含义,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二)、出示例题,探究新知。
1、 课件出示商场店庆图。
教师:现在有一家商场正值五周年店庆,打出了这样的宣传。(出示课件)
小明和爸爸也来商场购物了,看看他们买了什么,(出示课件,教师读题)
2、 提出问题,探究解决。
教师:你从上面的内容中获得了哪些信息,你是怎么理解的,
说课吧 www.shuoke8.cn
指名说。
教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学生提问。
教师:现在我们给它们各补充一个问题。(教师板书)
你能试着做一下第一题吗,
学生试做,汇报结果。(教师板书)
引导小结:求现价就是求什么,(原价的85,)所以就让原价乘85,。 教师:现在我们再来完成第二题。
学生试做,小组交流,汇报结果,并说出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首先展现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根据已知信息补充问题,然后再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最后汇报结果,进行小结,并且在汇报时要求学生说出解题思路。这样的设计,主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自主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
(三)、联系实际,巩固新知。
1、 生活中的打折现象非常多,看,有两家卖“米奇书包”的商店都
在打折。(出示课件)
如果你要买一个书包,会上哪家,为什么,
教师:现在我们看看究竟哪家更便宜,(出示课件)
学生计算两店的现价各是多少,并说出哪家便宜。
说课吧 www.shuoke8.cn
教师:从上面的例子,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小结:买东西时不能只看折扣,还要看原价是多少。 2、 面对打折,老师也曾遇到过一个问题,请大家帮帮忙。 教师:有一次我上街买东西,看见一家商店门口写着“全场五折起”,就进去了。我看中了一件标价200元的衣服,一问却要160元,这不是五折呀,这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发言。
教师:看来我们只看折扣是不行的,还要学好语文,看透商家玩的语言游戏,以免被骗。
(设计意图:这两个练习题的设计,是利用具体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与区别,明白数学并不完全等同于生活,从而懂得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时候,还要充分考虑其中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总结收获,实践提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说看。(学生发言) 太好了,同学们的表现都很出色。最后,请你课下完成这道实践作业。(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回顾课堂上的收获,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和内容进行总结和深化,加深对折扣的理解,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而最后一道实践题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设计打折广
说课吧 www.shuoke8.cn
告,从不同角度去理解、感悟折扣在生活的运用及价值,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喜爱之情。)
六年级数学说课模板
小学六年级数学说课模板
各位评委好:
我是**号说课教师,我说课的题目是《》,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
《XXX 》是人教版教材第XX 单元第XX 课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XX ,这为过度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课题的理论、知识是学好以后课题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年龄特点看,已经是小学的最高年级,自主意识明显,渴望自己去解决问题,有合作的意识和习惯,能够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合作解决问题。学生现状良莠不齐,有的学生学习环境开放,知识来源多,方方面面知识丰富头脑,早已超出老师意料,有的是留守儿童,则处于另一个极端,能完成正常学业就已很吃力更别说是家庭教育。
从知识掌握上看
三、教学目标
本着新课标的要求,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四能(发现问题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六年级学生在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知识起点,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四、教学重、难点:
本着XXX 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重点的依据是只有掌握了,才能理解和掌握。
教学难点:难点的依据是XXX XXX XXX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五、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新课标十大核心思想之一是“创新”,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考虑到六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境老家法、活动探究法、直观演示法、集体讨论法、讲授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从而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避免两极分化。
学法: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为应注重学法的指导,让学生经历“问题提出----小组讨论----总结评价”这样一个循环探究的过程,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
主人,主要采取: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六、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示课题。
(内容略)
【设计意图:数学是抽象的、枯燥的,需要用手段来激趣,调动认知情感,促进对问题深入思考】
2、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内容略)
【设计意图:精心设计提问,调动学生全程、全员参与学习活动,学生通过思考和回答,促进思维积极性从而达成教学目的。】
3、围绕主题,合作探究。
(内容略)
【设计意图: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其探究欲望,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活动对学习活动进行发风、检验和证明,在这个过程中,学这到的不仅是书本知识,更能感受学习的技能、方法,获得学习成功快乐的体验,增强求知欲和自信心。】
4、巩固练习,学以致用。
针对XX 年级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进行了分层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我布置的课堂作业是:XXX
【设计意图: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单一到全面的练习题设计,
能进一步揭示数学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再次经历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发展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5、归纳总结,整体评价。
课堂总结。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的目的是强化认识,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XXX 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
总结之后让学生填写课堂评价表
【设计意图:有效及时的课堂教学评价,能对学生学习起到及时引导作用,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学生自评、互评以及老师的评价都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激励作用,激发学生兴趣,体会到成就感,感悟到生活和数学的联系。】
6、布置课后实践作业。
(内容略)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布置这样的实践作业就是为了让学生感悟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七、板书设计
(内容略)
我比较注重直观地、系统的板书设计,并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八、反思总结。
各位评委、老师们,本节课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以及知识起点,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为主导思想,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评探索的学习,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谢谢大家,我的说课完毕!
六年级数学说课《圆的认识》说课
说课吧 www.shuoke8.cn
各位评委:你们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圆的认识(一),我准备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三个阶段完成说课。
1、 说教材:
圆的认识是是北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十一册第四单元第一节第1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过了直线图形的认识和面积计算,以及圆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对圆的有关知识的学习,不仅加深了学习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和绘制简单统计图打好基础。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理解与内容的分析,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目标:在具体的情景中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过程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探究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圆内直径和半径的关系并会画圆。?情感目标:在观察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圆的各部分名称及圆的特征。根据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学生的认知能力,我将教学难点定为:明确圆心与圆的位置之间的关系,半径与直径、半径与圆的大小之间的关系并会画圆。
“圆的认识”是在学生直观认识圆和已经较系统地认识了平面上直线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习曲线图形的开始。它与“圆的周长和面积”、“轴对称图形”的学习关系十分密切。所以正确树立圆的表象,掌握圆的特征,是本课的首要任务。
2、 教法、学法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课程的理念,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准备采用以下几种教法和学法:
?教学中,我将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引发学生学习数学时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过程。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通过灵活多样的练习,巩固圆的特征,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的问题,让同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接下来,我再具体谈一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
3、 说教学过程
说课吧 www.shuoke8.cn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看屏幕上的是什么,(出示图片)那么自行车车轮是什么形状的, 为什么车轮要设计成圆形,这里面有什么奥妙呢,学了今天的内容大家就会明白的。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妙。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实际例子引入课题,一方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为学习新知识做了铺垫,从思想上吸引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活动。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想体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环节: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除了车轮是圆形的,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还看见过哪些物体是圆形的,(2)学生举例。(3)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关于圆的图片:请大家看屏幕。
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图形呢,与圆有什么不同呢,引出圆是曲线图形。
通过1.折圆。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再打开,反复折几次,你可以发现什么?(有许多痕交于中间一点)叫圆心,用字母O来表示。2.量折痕。再请同学们用直尺量一量刚才折的每一条痕的长度,你又发现了什么?(折痕长度相等)3.量点到圆上距离。最后请同学们再用直尺量一量,中间这个点到圆任意一点的距离,你还可以发现什么?(距离也都相等)
通过学生的直观操作,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动作化”,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并有意设置一些认知冲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2、认识半径、直径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让学生通过动手画一画,小组议一议,引导他们归纳总结出:在同一个圆里,半径能画无数条,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在这里因为有半径的知识做基础,我会尝试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探讨直径的知识,引导他们归纳总结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也能画无数条,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3 、探讨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分组讨论在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通过测量和比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2倍关系。得出d = 2r与r = d/2的字母公式(设计意图:合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动眼,自主探索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并及时巩固学习成果。)
比较等圆半径也相等。
4、动手操作,画圆
认识圆规,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圆。让同学动手操作。
以上环节的教学,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说课吧 www.shuoke8.cn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拓展延伸。通过看图、填表练习 直径与半径的关系、选 择 题
、判断等形式的练习,锻炼学生动脑、动手、动眼的能力。必须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加强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折、量、画的手段,在动手做中获得知识的体验,得到成功愉悦,增强学习兴趣,达到顺利完成本节内容的目的。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设计多种形式的数学练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为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的空间。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知道圆和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知道了圆各部分的名称,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并学会了使用圆规画圆。
五、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一)
圆心:用字母o来表示
半径:用字母r表示 无数条,都相等
直径:用字母d表示 无数条,都相等
直径和半径的关系:d=2r r=d/2
画法:定点、定长、旋转一周
六年级数学说课《正比例》说课材料
《正比例》说课材料
运河镇亭趾实验学校 俞水英 教学内容:《正比例》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p19—p21的内容
一、说教材,说学情:
(一)说教材
教材在六年级上册安排了比的意义、比的化简与比的应用等内容。我们仔细分析教材,并与其他教材作了比较,发现北师大版教材对正比例内容的安排有以下一些特点:
1、教材对正比例这部分内容作了早期孕伏。
2、淡化抽象的概念教学,引入了更丰富的情境,有生活情境,也有图像情境。
3、注重比较。
4、引入图像,形数结合。
5、设计了容量较大的问题
(二)说学生
学生在学习乘法的时,已经初步接触了正比例的变化规律,在六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比的意义、比的化简与比的应用等。学生最容易掌握的是判断有具体数据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最难掌握的是离开具体数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
(三)说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经历正比例意义的建构过程,通过具体问题,具体情境认识成正比例的量,初步感受生活中存在很多成正比例的量,并能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过程与方法
2、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发现正比例量的特征,并尝试抽象概括正比例的意义。提高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判断推理能力,同时渗透初步的函数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并乐于与人交流。
重点:正确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难点:能准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二、说设计,说学法
(一)说设计理念
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自主建构正比例的意义。
(二)说设计
1、在学生熟悉的儿歌中引入正比例的量
我们用学生熟悉的《数青蛙》的儿歌引入正比例的量。目的是唤醒学生已有
1
的知识基础,激发学习的兴趣,初步感受成正比例的量的特征。
2、从正面初步感受正比例量的特征
我们在儿歌引入后,首先呈现给学生两组成正比例的量,目的是让学生从正面发现正比例的特征,初步建构正比例的意义。
3、在比较中继续感受正比例量的特征
比较分两个层次,首先表格呈现成正比例和不成正比例的两组量进行比较,然后是正比例图像比较,目的是让学生在比较中,逐步剥离无关因素,突出正比例的本质特征。
4、自主归纳正比例的意义。
(三)说学法
在本节课中,我着重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会小组合作交流。具体表现在学会思考,学会观察,学会表达,学会思考教师要设计好问题,学会观察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表格和图像,学会表达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说,并对学生进行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乐于说,善于说。
三、说过程,说效果
我们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秉着这样的指导思想,整个设计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具体设计如下:
(一)在学生熟悉的儿歌中引入正比例的量
青蛙只数 嘴巴数 眼睛数 腿数 1 1 2 4 2 2 4 8 3 6 12
… … … …
n n 2n 4n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较好地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同时也为了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表格~发现内在的规律。
教学效果与反思:
从实际效果看~这样的学习材料学生较感兴趣~能顺利地发现表格中存在的规律。我利用对学生的评价~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表格。如有学生发现眼睛数总是青蛙只数的两倍~腿数总是青蛙只数的四倍~我就这样评价:你真聪明~会横着着观察表格。这样一来~第二位学生就竖着发现规律了~其他学生都能领会观察表格时要横看看~竖看看。
(二)自主建构正比例的量
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的量,发现正比例量的特征,并能正确判断正比例的量是本节课的中心任务,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在教学中安排了三次感知、体验正比例的活动:
(1)从正面初步感受成正比例量的特征
出示两组生活中成正比例的量,材料如下:
2
一辆汽车行驶的速度为90千米/时,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
时间 1 2 3 4 5 6 7 8 路程/千米 90 180 270 360 一些人买同一种苹果,购买苹果的质量和应付的钱数如下。
质量/千克 10 9 8 7 6 5 4 3 应付的钱数/30 27 24 元
四人小组讨论:
1、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小结:这两张表格的变化情况有什么相同点,
设计意图:
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模仿前面找规律的方法~自主发现正比例量的特征。
教学效果与反思:
从教学效果看~学生较顺利地发现了:一种量增加或,减少,~另一种量也相应增加或,减少,~并且它们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观察表格的方法也运用得不错。
(2)在比较中继续感受成正比例量的特征
引入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的变化情况,材料如下:
下面是边长与周长,边长与面积的变化情况,把表填写完整。
2边长/cm 面积/cm 边长/cm 周长/cm
1 1 1 4
2 2
3 3
4 4
四人小组讨论,思考:哪一张表格的变化情况和前面的变化规律一样,
设计意图:
像这样同时出现正面与反面的例子~是为了让学生在比较中把握正比例量的本质特征。这样的比较~与教材安排相比~比较的时间推后了。
教学效果与反思:
教学时~学生通过四人小组讨论~顺利地完成了任务。课后反思~发现把比较的时间推后~学生理解较深刻~因为在前面探究正比例时~学生对正比例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样~比较时学生心中也就有了一个标准~容易找出成正比例的一组量了。
在此基础上,引入正比例量的图像,如下:
3
思考:这四张图如果让你来分类,你会怎么分,为什么这样分,
并进一步思考:其中三张怎么都呈直线状态,朝一个方向生长,(比值一定)
其中一张图为什么呈曲线状态?(比值不一定)
设计意图:
引入图像进行比较~是为了让学生对正比例的特征有更形象地认识~在头脑中形成更丰富的表象~达到数形结合~从而使学生真正建构正比例的意义。
教学效果及反思:
在教学中~学生能顺利地进行分类~并思考成正比例的图像呈直线发展的内在原因是比值一定。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就是水到渠成~恰到好处。
(3)尝试归纳正比例的意义。
最后让学生在前面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尝试归纳正比例的意义,从而真正建构正比例的意义。
(三)应用提高
练习的设计力求体现多样性、层次性和发散性。如下:
1、 小明和爸爸的年龄变化情况如下,把表填写完整。
4
小明的年龄/岁 6 7 8 9 10 11 爸爸的年龄/岁 32 33 父子的年龄成正比例吗,你怎么想的,
3、在《数青蛙》儿歌中找找成正比例的量。
4、说说生活中成正比例的量。
第一题是不成正比例的~第二题是成正比例的~这两题都以表格的形式出现~第三题是让学生继续在儿歌中寻找成正比例的量~在这一练习中正比例的量不止一组~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课后反思发现~在学生发现成正比例后~可以引导学生概括。
(四)小结提升
在小结提升阶段,我们要借助板书设计,帮助学生整理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板书:
正 比 例
路程 =速度(一定) 一种量 ,另一种量也相应的 , 时间
并且它们相对应的比值一定。 总价 =单价(一定) 质量
上完“正比例”后,发现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活跃,表达清楚,课后检测效果良好,反思我的教学,发现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离不开教师的主导,教师要做到精讲,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教师要设计好问题,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深入思考,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先由教师引着说,再鼓励学生自己大胆地说,并进行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乐说,会说。教师也要善于通过倾听加强对小组讨论的指导。总之一句话,我们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5
六年级数学说课《按比例分配》说课
《按比例分配》说课
1、教材分析:《按比例分配》是浙江省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三单元61页内容。按比例分配问题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平均分”和“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延伸。教材是采用把比化为分数,用分数知识来解答。这样安排学生容易接受,不仅加深了对分数应用题的理解,还有利于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为今后学习比例知识打下良好基础。
2、学生分析:按比例分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教学时应该从实际生活出发,通过一定的情景创设,比如配制药水、调制果汁、分配工作任务等,让学生在真实的背景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对于按比例分配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曾经遇到过,甚至解决过,每个学生都有一定体悟和经验,但是对于这种分配方法没有总结和比较过,没有一个系统的思维方式。通过今天的学习,将学生的无序思维有序化、数学化、系统化,总结并内化成学生的一个巩固的规范的分配方法。
3、教学目标的确定。
目前,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我们教育改革的总趋势,如何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得到充分、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是我们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的主导思想。因此,我们要端正教育思想,充分发挥数学的教育功能,这对于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学生生活经验、知识背景及本课的知识特点,我预定如下几个教学目标:
第一知识方面:在自主探索学习中理解按比例分配的现实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沟通比与分数之间的联系找到解决方法,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第二能力方面:能够通过对分配问题的现实考察,提出不同于以前平均分的、更合理的分配方案,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情感方面: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在关注培养学生主动的探索意识、灵活的思维品质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
二、说教法和学法
推广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如何把学生由被动听变为主动参与,关键在于要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因此,我们要树立起尊重
学生,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的观念。针对这种教学思想,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1、迁移原知,为自主探究奠定基础
本课以学生生活中最熟悉的一个“把18个篮球分给男女两个组的同学”的问题引入,同时老师也以参与者的身份提出“这样分是否合理,”问题,然后导入与例1相类似的问题,设置“男同学25人,女同学20人,人数不同,该怎样分,”导入新课学习。这样使学生意识到抽象的数学知识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活生生的原型,“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感受到生活经验数学化与数学经验生活化,体现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观察认识自然的客观世界与现实生活的真谛与价值之乐趣。
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
本节课不断为学生设置问题和悬念,调动学生积极性。学校投入6000元钱,为同学们买电子读物、科技书、故事书,这三种读物各需多少钱,让学生根据自己意愿设置自认为合理的分配方案。一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确1:1:1其实就是平均分,向学生渗透平均分是按比例分配中的一个特例。
3、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真实的背景中积极主动地学习。
本节课教材上选择的例题是一个农场把80公顷地按5:3分配,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我选取的例子是学生喜欢的体育活动中分篮球这个学生熟悉的事件中,理解两种不同的分配方法。对于后面的练习题,我也是从你熟悉自己吗,你的头部的高度是多少,这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进行练习,通过练习,不仅巩固了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同时也使学生学到一个常识“一个12周岁的儿童,头部与头部以下的长度的比是2:13”
以上只是我对本课教学过程的预设,但是推广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实际教学过程中将尽可能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提供现实情景和活跃的情趣,贴近学生的思维调动区,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六年级数学说课《折扣》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