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摘要:目的:分析创伤性血气胸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根据血气胸患者的具体病情实施术前、术后一般护理,引流管护理及并发症的临床护理。结果:引流时间最短为4d,最长为11d;56例患者护理结果与临床疗效:优48例,良6例,差2例,优良率为96.43%;护理满意情况:50例非常满意,5例基本满意,1例不满意,满意率为98.21%。结论:创伤性血气胸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为了改善预后则应在胸腔闭式引流术的围术期实施针对性的护理。
1
关键词:引流术 胸腔闭式 血气胸 创伤性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356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247-01
创伤性血气胸会破坏体循环功能及呼吸功能,在严重的情况下可直接导致死亡。为了控制患者的病情,在临床上通常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术对患者进行治疗[1]。在采用引流术治疗患者的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有助于改善预后。对此,本文分析了创伤性血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本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56例血气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男35例,女21例,年龄为17岁,71岁,平均(45.1?2.8)岁。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创伤性血气胸,其中19例为开放性损伤,37例为闭合性损伤;致伤原因如下,6例因塌方挤压致伤,22例为高处坠落致伤,其余28例因交通意外致伤。56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全身检查并实施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及术后一般护理。实施引流术之前应将术中需要使用的医疗器械准备好,并进行皮试测试,同时告知患者如何正确配合手术治疗。另外,在术前还应做好心理护理
2
工作,如与患者进行交谈,用心关怀患者,并根据患者的情绪变化进行对应的安慰疏导,以便能够缓解术前负面情绪,从而改善引流效果。在术后一般护理中要做好以下工作。?麻醉作用消失后,可让患者保持半卧位,从而使胸腔积液能够更快地流出。?对术后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引流量进行密切观察,如引流液呈浅红色,且不易出现凝血现象,则说明术后引流正常[2]。如发现引流量在短时间内骤然增加,则应及时通知主治医生进行处理。?注意强化术后活动指导,术后1d,2d可帮助或指导患者翻身及活动肢体。为了防止引流管脱落及受压,在翻身的过程中要扶好引流管。当患者的体质状况逐渐好转时,可适当增加肢体活动量。另外,应控制好引流瓶所在的位置,以免造成引流液回流。
1.2.2 引流管护理。引流管是否畅通会对预后状况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此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密切监视引流管,保证整套引流系统始终处于通畅、密闭状态。在检查引流装置时,应重点观察引流管衔接部位是否出现滑脱或漏气现象,水封瓶当中的水柱上下波动次数是否规律。就一般情况而言,如患者进行深呼吸,则瓶内水柱波动幅度约为10cm,如进行静呼吸,则波动幅度在4cm左右[3]。如发现波动幅度异常,则应及时检查引流管是否出现了堵塞情况。?及时处理脱管问题,并根据情况将引流管拔除。如引流管脱落,则应及时对伤口进行消毒,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另外,如
3
水封瓶当中不再溢出气泡,且听诊时发现呼吸的声音较为清晰,则可通知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医生同意拔管后才能帮助患者将引流管摘除。在拔管之前应告知患者深吸气及屏气,在患者屏气时将引流管迅速拔出,同时在引流伤口处覆盖浸有凡士林的纱布,覆盖后及时固定好纱布并结扎好缝线。
1.2.3 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护理。在为血气胸患者实施引流术之后,容易出现的并发症包括肺不张、皮下气肿、血胸以及纵膈摆动等。为了改善预后,则应充分重视术后并发症护理。在一般情况下,皮下气肿可自行吸收,但发现病情较为严重时应通知临床医生进行处理。引起肺不张的原因主要包括引流不畅及咳嗽咳痰无效等,对此要采取措施加快痰液排出,并观察呼吸道是否存在异物,如存在异物则应帮助患者排出异物,从而保证呼吸道畅通。纵膈摆动主要由积气或积液量过多、引流过快所引起,此类并发症较为危急,如抢救不到位极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对此在临床中要控制好引流速度,并告知患者在引流的过程中尽量避免剧烈咳嗽,对于无法有效控制剧烈咳嗽的患者,则可以使用适量的镇咳药进行治疗。
2 结果
经过引流术治疗及进行针对性的护理,56例患者中引流时间最短的为4d,最长为11d,平均(6.4?1.7)d。护理
4
结果与临床疗效如下:优48例,良6例,差2例,本次护理的优良率为96.43%;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情况:50例非常满意,5例基本满意,1例不满意,护理的满意率为98.21%。
3 讨论
血气胸是临床常见急症,创伤性血气胸患者的病情尤为严重,为了有效抢救患者,则在临床工作中不仅要及时实施手术治疗,更应注意强化护理干预[4]。血气胸患者的致伤原因多为意外事故,患者在入院治疗时思想多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因此在实施引流术之前要开展相应的心理护理,以便安抚患者的情绪,并由此改善治疗效果[5]。本研究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之后,不良心理状态得以消除,因此有效减少了并发症及加快了术后康复进程。除了做好心理干预工作之外,在术后对引流管进行观察也非常重要。只有充分重视引流管护理工作,并对患者的引流情况以及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才能够使引流管始终处于畅通及密封状态,从而为预后的改善提供保障。另外,在提供护理的过程中应注意执行无菌操作,并采用合理的方式固定好引流管,以便有效防止术后感染。
参考文献
[1] 江巧琳.罗伊适应模式在护理一例外伤致肋骨骨折、血气胸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9):148-149
5
[2] 何江,尹钰,张春霞,易全芳.1例麦默通手术致左侧血气胸及心包积液的急救护理[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3,8(1):91-92
[3] 华琴.浅析对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的实施[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11(10):287
[4] 黄桂松.全程优质护理在多发性肋骨骨折并血气胸患者护理质量与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5):954-955
[5] 董青苗,周守志,严兆娴,吴翠芬.1例右侧大量血气胸伴右侧股骨干骨折并发脂肪栓塞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89-91
篇二
创伤性血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观察及护理
【摘要】 ,目的,总结创伤性血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创伤性血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均早期拔除引流管,顺利恢复,无一例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创伤性血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病人的观察及护理有利于预后。
【关键词】 胸腔闭式引流;创伤性血气胸;观察;护理
6
胸腔闭式引流术是胸外科应用较广的技术,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的有效方法。胸腔闭式引流是以重力引流为原理,目的是引流出胸膜腔内积气、积液,重建胸膜腔内负压,维持纵隔的正常位置,促进肺复张,同时还利于观察胸膜腔内活动性出血。若护理不当,极易造成致命的危险,因此做好胸腔闭式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非常重要。2011年3月—2011年12月我科收治10例创伤性血气胸病人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同时加强了相关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1年3月—2011年12月我科收治创伤性血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病人10例,年龄17岁,70岁,交通意外5例,高处坠落2例,打架斗殴2例,塌方挤压1例;闭合性损伤7例,开放性损伤3例。
1.2 结果
本组创伤性血气胸病人经急救处理后均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均早
期拔除引流管,顺利恢复,无一例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 2 护理
2.1 胸腔闭式引流管安放位置
本组10例病人均采用腋下置管胸腔闭式引流法,1,,行血气胸引流。此法优点在于与传统的锁骨中线第2肋间置管比
7
较,组织创伤小,除经过皮肤、皮下组织外,不必经过胸大肌、胸小肌等肌肉组织,仅经过肋间肌可达胸膜;另外,由于切口瘢痕形成于腋下,较隐蔽,病人心理负担轻,引流效果满意。
2.2 妥善固定
将留有足够长的引流管固定在床缘上,以免因翻身、牵拉而发生引流口疼痛或引流管脱出;在搬运病人时,须将引流管用双钳夹管,防止发生引流管衔接处滑脱,气体反流; 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保持密封,引流瓶不可倒置,也不可高于胸部,必须保持引流瓶在引流部位以下、直立,2,以防引流瓶高过胸腔引流口平面,瓶内液体倒流于胸腔。一般应安放在低于胸膜腔60 cm 的位置,以免液体逆流入胸膜腔。
2.3 保证有效引流
密切观察水封管中液面的波动情况是引流管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最有效的方法是观察引流管是否继续排气排液,以及长玻璃管水柱随呼吸上下波动约4 cm,6 cm,表示引流管通畅。
2.3.1 挤捏引流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后要定时挤捏引流管,一般0.5 h ,1.0 h挤压1次,防止管腔被凝血块堵塞。具体挤压方法:用止血
钳夹住排液管下端,两手同时挤压引流管,然后打开止血
8
钳,使引流液流出,3,。有活动性内出血的病人,应不停地挤压引流管。
2.3.2 咳嗽有利引流
鼓励病人咳嗽、咳痰及深呼吸运动,促使胸膜腔内气体及血块排出,使肺复张,并可防止肺部感染。对无力咳嗽的病人,应予以协助,一手按压切口,另一手的食指、中指按压胸骨上窝处,刺激总气管,以引起咳嗽反射有利咳痰。对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可给病人行雾化吸入,并予叩背协助排痰,直至肺部呼吸音清晰。
2.3.3 体位引流
病人病情平稳,应采取半卧位,予抬高床头15?,30?,使胸腔内积液下流至膈肌,以利引流,并有利于呼吸。在更换引流装置时,所有物品及操作均应保持无菌,以免外源性感染,另外坚持每日更换引流瓶,如引流液量较多时,每日更换1,2次水封瓶内无菌生理盐水,在更换引流瓶时注意先夹闭胸腔引流管,引流瓶装好后,检查玻璃管是否在水面下,然后开放引流管,避免胸腔与外界相通,防止气胸形成。部分病人由于疼痛不愿配合,应耐心向病人讲清体位及其早期活动的重要性,它不仅可以预防并发症,有利机体康复,而且有利于引流、早期拔管,减轻痛苦。
2.4 密切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量和性状
详细、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量和引流速度,密切观察引流瓶
9
内水柱波动范围及气泡溢出情况 ,正常情况下引流液开始为血性,或引流管有较多的气泡逸出,以后逐渐减少或引流液转为淡红色乃至血清样。
创伤性血气胸病人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开始引流出1 000 mL ,1 500 mL血液,或随后每小时引流量达200 mL,300 mL,颜色为鲜红色或暗红色,性质较为黏稠、易凝为进行性血胸,4,;若伴有越来越多的气泡逸出,表示有肺裂伤或支气管裂伤的可能;若病人出现寒战、高热、头晕、头痛等全身中毒症状,引流出血性浑浊液体,提示血胸已继发感染,形成脓胸。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做好配合处理。
2.5 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水封瓶破裂或连接部位脱节,应立即用血管钳夹闭引流管,或用手将其折叠后捏紧,勿使漏气,并立即更换新的无菌引流装置;若引流管脱落,应立即用手指捏压伤口,消毒后用无菌敷料封闭,报告医生及时处理,绝不可擅自将脱出的引流管再插入胸膜腔内,以免造成污染或损伤;玻璃管水柱随呼吸无波动,病人出现气急、呼吸困难,引流管无折叠、扭曲和受压,表示引流管被血块堵塞,失去引流作用,立即挤压引流管或用无菌等渗盐水冲洗。
2.6 拔管护理
24 h, 48 h内水柱停止波动,无气、液体排出;或 24 h引流量少于50 mL经X 线片检查肺膨胀良好,已无残腔,
10
即可拔除引流管。拔管时,嘱病人深吸气后屏气,迅速拔除引流管,立即用凡士林纱布和无菌纱布覆盖引流伤口,然后用胶布固定,或收紧结扎预置在引流管切口处的缝线,5,,以防气体进入胸腔。拔管后注意观察病人的呼吸情况及置管处有无渗血、出血、皮下气肿等,如有上述情况及时
处理。
3 小结
胸腔闭式引流术的原理是利用重力、保持相对密闭,排出胸腔内的积液、积气,恢复胸腔内负压,促使肺膨胀,恢复呼吸和循环功能,因此是创伤性血气胸的一种重要治疗措施;同时胸腔闭式引流术也能观察肺漏气及引流量,有助于判断胸腔内是否继续出血。也是预防胸腔内感染的重要方法, 因此作为外科护士必须熟练掌握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高度的责任心, 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或病情变化,立即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
【参考文献】
,1,陶永忠. 气胸、液气胸腋下粗管引流的体会,J ,. 重庆医学,2004,33(2):199.
,2,李清,朱解琳,蒋金芬,等. 胸腔闭式引流一次性水封瓶更换时间的临床研究,J ,. 中华护理杂志,2005,40(4):255257.
,3,林建锋,余兰贞,纪宝琼. 开胸术后引流管的护理,J ,.
11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7):518.
,4,党世民. 外科护理学,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64 ,5,冯卓荣. 外科学,M ,. 第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68.
篇三
【摘要】 目的 观察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创伤性血胸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70例创伤性血胸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取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显效19例,有效13例,无效3例,并发症发生2例,无死亡案例,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并发症发生9例,死亡3例,总有效率为71.4%,两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创伤性血胸;并发症;死亡 创伤性血胸是临床上由于胸部创伤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疾病,是外伤之后胸腔积血导致的。胸腔的积血一般来源于心脏、大血管及分支、肺组织、胸壁、
12
心包血管及膈肌出血。临床上治疗大量血胸的主要措施为胸腔闭式引流术,传统的引流术一般采用有侧孔的硅胶管或者橡胶管,这类管一般较粗、质地硬、在手术中的操作比较复杂、对患者的损伤大、普遍痛苦大,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的是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该手术方法技术成熟,和传统的手术相比创伤小,对患者早期活动十分有利,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但是本术能否有效地避免因管径小易堵塞等方面的情况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2。笔者就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70例创伤性血胸的患者部分进行中心静脉导管取代传统的胸引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创伤性血胸,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操作简单,手术安全,给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患者所受的痛苦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70例创伤性血胸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中男性23例,女性12例,年龄19—73岁,平均年龄43.2?4.5岁,患者病程3h—15d,平均病程5.2?2.3天;对照组患者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18—78岁,平均年龄45.1?2.3岁,病程1—15d,平均病程6.4?2.1岁。2组患者均经过胸部X线和超声确诊为胸腔积液,再和患者的外伤史相结合,被诊断为创伤性血胸。排除凝固性和进行性血胸、气胸或需要人工或者机械通气的患者。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存在差异,P>0.05,
13
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1.2 手术方法2 对照组:在腋中线第4、5、6肋间隙将胸壁切开,按照常规的手术方法置传统的胸导管入胸膜腔,末端和水封瓶相接,每天进行更换。观察组: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麻醉,常规消毒铺巾,依据Seldinger法从由超声定位的患者积液最深的点(一般都位于第5、6、7肋的间隙,肩胛线、腋后线第7肋间隙)进针行穿刺,在将一次性的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患者胸膜腔,大约15cm为宜,用专用的连接管将引流袋和末端相连。用生理盐水10ml冲洗导管,6h/次。 1.3 观察指标 手术后胸疼痛持续的时间,并发症,肺复张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住院的时间等。 1.4 疗效评估 治愈:患者肺完全复张,气胸消失。显效:肺复张显著,气胸有明显的减少。有效:患者有一定的肺复张,气胸没有完全减少或者消失。无效:手术后3周,经临床检查患者肺未复张甚至加重,胸腔的积液未减少或者增多。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取X 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 结 果 观察组显效19例,有效13例,无效3例,并发症发生2例,无死亡案例,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并发症发生9例,死亡3例,总有效率为71.4%,两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 3 讨 论 3.1 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优点5
14
3.1.1 临床治疗中操作简单,在患者病床旁单人就可以完成,费时相对于传统的方式要短。 3.1.2 该术不需要切口,术后也不会有瘢痕遗留,更加易被医患双方接受,在临床上普遍使用。 3.1.3 导管的材质主要为聚氨酯,组织相容性良好,不容易发生堵塞,即使在治疗中出现堵塞,一旦经过生理盐水的冲洗之后很容易就通了,同时也可以用保留的导引钢丝在消毒后进行疏通,而胸腔一旦发生堵塞就很难再通,只能进行再置管,增加患者痛苦。 3.1.4 导管头部圆滑质软,组织相容性好,不会对局部产生较大的刺激,且形成封闭的引流系统,长期引流而不会导致感染的发生。 3.1.5 患者可以随意的改变自己的体位,有助于将胸腔的积液完全引流,术后也可以自由下床活动,方便护理,可以明显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对积液的吸收,有效地缩短了病程。 3.2 置管时的注意事项1
3.2.1 在超声引导下或者B超定位进行置管,避免胸腹腔内脏器的损伤导致气胸或者大出血。 3.2.2 置入深度适宜,太浅导管可能位于皮下从而使液体外溢造成逆行感染,太深则易折弯受阻。 3.2.3 定时的冲洗导管,可以有效地减少堵塞的发生,确保引流的通畅性。 3.2.4 排液速度的控制,预防发生复张性肺水肿,对于一些大量血胸患者,导管引流速度较慢,引流的效果不是很确定,一般不主张采用。 综上所述,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
15
流治疗创伤性血胸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具有微创、安全性高、出血少、并发症少,引流准确率高等优点,对降低死亡率和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夏态军,易建华,蒋国平,等.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创伤性血胸[J].浙江创伤外科,2007,12(1):33—34. [2] 宋斌,廖金平,徐伯诚,等.小口径胸腔闭式引流管治疗创伤性血胸26例体会[J].临床外科杂志,2010,18(11):791—792.DOI:10.3969/j.issn.1005—6483.2010.11.039. [3] 姜威,周志明,刘永欣,等.中心静脉导管引流与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创伤性血胸的疗效观察[J].心理医生(下半月版),2012,(3):94—94.DOI:10.3969/j.issn1007—8231.2012.03.090.
[4] YI Jian—hua,张茂,SHEN Wei—feng,等.中心静脉导管和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创伤性血胸的对照研究[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8,17(8):859—862. [5] 张荣,朱烈烈,陈大庆,等.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创伤性血胸21例[J].浙江实用医学,2009,14(1):43—44.
篇四
损伤性血气胸护理
16
【定义】胸膜腔内积气称为气胸,根据损伤后的病理特点可分为闭合性气胸、开放性气胸、张力性气胸三类。胸膜腔内积血称为血胸。创伤后血胸常与气胸同时存在,称血气胸。
【治疗原则】
一、急救处理 开放性气胸立即封闭胸壁伤口,张力性气胸立即排气减压。
二、胸腔闭式引流术
三、手术治疗 剖胸探查术
【护理】
1、评估要点
(1)健康史及相关因素
1)胸部外伤史,包括受伤的部位、性质、暴力大小、受伤时间、受伤后的急救处理。
2)身体其他部位受伤情况。
(2)症状和体征
1)胸闷、胸痛、气促等症状。
2)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反常呼吸、气管偏移、皮下气肿、肋间隙饱满等体征。
3)若出现以下情况应考虑活动性出血:?脉搏持续加快,血压下降或经补充血容量后血压仍不稳定。?血红蛋白量、红细胞计数进行性下降。?胸腔闭式引流管引出血性液体超过1000ml 或每小时超过200ml ,持续3小时。?胸膜腔穿
17
刺抽出的血液很快凝固或凝固抽不出。?胸部X 线检查显示胸部阴影逐渐扩大。
(3)辅助检查 了解胸部X 线、胸腔穿刺检查等阳性结果。
(4)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
2、护理措施
(1)活动与休息 卧床休息,血压平稳者取半卧位。
(2)氧疗 遵医嘱吸氧。
(3)导管护理 做好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4)疼痛管理 当患者咳嗽咳痰时,协助或指导患者及其家属用双手按压患者胸壁,以减轻咳嗽时的疼痛。遵医嘱给予止痛剂。
(5)有活动性出血 应迅速通知医生并做好急诊手术准备。
3、术后护理要点
(1)术后接待患者流程要求
?安全搬移患者至病床,安置合适卧位。?评估患者意识及生命体征,评估感知觉恢复情况和四肢活动度。?遵医嘱吸氧、心电监护。?检查切口部位及敷料包扎情况,有效固定引流管并观察引流液颜色、量、性质,按要求做好标识。?检查输液通路并调节滴速。?与麻醉师或复苏室护士交接班并签字。?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核对并执行术后医嘱。?做好护理病情记录(重点记录患者返回时间、麻醉方式及手术方式、麻醉清醒状态、生命体征、术后体位、切
18
口敷料情况、引流情况、输液用药、氧疗、饮食、压疮、跌倒/坠床评估等;术后主要医嘱执行情况及重要的告知等;镇痛药使用情况)。
(2)病情观察 严密监测意识、生命体征、心肺功能等情况。
(3)维持循环稳定 ?严密监测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脉搏,必要时监测中心静脉压。?观察患者有无胸闷、心悸、出汗,观察末梢循环情况。?观察患者卧位,能否平卧,有无端坐呼吸。?遵医嘱记录24小时尿量和/或出入量。?评估水电解质酸碱是否平衡。?合理安排补液速度和顺序。
(4)用药护理 根据医嘱使用正性肌力药物、血管活性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等,注意药物的正确用法及注意事项,及时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5)呼吸道管理
(6)切口/皮肤黏膜护理 ?评估患者切口部位及敷料情况。 ?评估患者皮肤及口腔黏膜情况,根据病情做好皮肤黏膜护理。
(7)疼痛管理
(8)导管护理 (见胸腔引流管护理附录)
(9)卧位管理 病情稳定后,根据麻醉方式、患者的全身情况、手术方式、疾病性质和医嘱选择合适的卧位。
(10)活动与安全 根据病情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鼓励患
19
者早期活动。施行特殊固定、有制动要求、休克、心力衰竭、严重感染、出血等情况的患者不宜早期活动。加强护理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坠床跌倒等。根据患者的病情指导患者早期活动。
(11)饮食管理 术后饮食恢复视手术和患者具体情况遵医嘱执行,做好饮食宣教,评估进食后反应。
(12)做好心理护理。
【出院指导】
1、自我监测 若再次出现胸闷、胸痛、气促等症状及时就诊。
2、定期复诊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一 、 目的
排出胸腔内积气,积液,积血,使肺复张,减轻胸膜粘连,预防胸内感染;观察术后胸腔内病情变化,有无出血,气胸,淋巴漏,消化道瘘等。
二 、护理措施
(1)保持引流通畅
1)取半卧位,以利引流及呼吸。
2)鼓励患者深呼吸及咳嗽,促使胸膜腔内液体及气体排出,
20
使肺复张。
3)避免引流管受压或曲折,经常挤压,防止引流管被血块或脓块堵塞。
4)引流液多时及时更换水封瓶(胸管长管液面下不超过6厘米),保持引流瓶水平面低于胸腔引流出口平面不少于60厘米。
(2)保持引流系统的密闭性
1)胸管长管保持在液面下2—3厘米。
2)更换及转运患者时应用两把血管钳夹闭胸管。有漏气的患者在转运途中不能夹闭胸管。
(3)预防感染 严格无菌操作,每天更换水封瓶,防止感染。保持引流瓶低于胸膜腔,防止逆行感染 。
(4)有效固定,防止滑脱 一旦胸管脱落,立即压住敷料或将管口两边的皮肤向中间挤压,以免空气进入胸膜腔,立即通知医生。如胸管不慎与水封瓶接口脱开,应立即将上段胸管反折,按流程水封瓶,并鼓励患者咳嗽,排出胸膜腔内的气体。
(5)健康教育
1) 翻身及活动时保持水封瓶直立并低于腰部。
2)防止引流管扭曲及滑脱后的应急方法。
(6)拔管指征 引流管中无气体排出,胸腔引流量在100ML 或24小时以下,引流管中液面波动小或固定不动,听诊余
21
肺呼吸音清晰,胸部X 线片显示复张良好,即可拔除胸管。拔管24小时内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及局部有无渗液,出血,漏气,皮下气肿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2
创伤性气胸
百科名片
创伤性气胸
胸膜腔内积气称为气胸。创伤性气胸的发生率在钝性伤中约占15,,50,,在穿透性伤中约占30,,87(6,。气胸中空气在绝大多数病例来源于肺被肋骨骨折断端刺破,亦可由于暴力作用引起的支气管或肺组织挫裂伤,或因气道内压力急剧升高而引起的支气管或肺破裂。锐器伤或火器伤穿通胸壁,伤及肺、支气管和气管或食管,亦可引起气胸,且多为血气胸或脓气胸。偶尔在闭合性或穿透性膈肌破裂时伴有胃破裂而引起脓气胸。根据空气通道的状态以及胸膜腔压力的改变,气胸分为闭合性、张力性和开放性气胸三类。
目录
病因学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鉴别诊断
治疗措施
并发症
预防
急救
病因学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鉴别诊断
治疗措施
并发症
预防
急救
展开
编辑本段
病因学
闭合性气胸
气胸多来源于钝性伤所致肺破裂, 也可由于细小胸腔穿透伤引起的肺破裂,或空气经胸壁小创口进入后随即创口闭合,胸膜腔仍与外界隔绝,胸膜腔内压力仍低于大气压,即仍为负压。
张力性气胸
胸壁、肺、支气管或食管上的创口呈单向活瓣,与胸膜腔相交通,吸气时活瓣开放,空气进入胸膜腔,呼气时活瓣关闭,空气不能从胸膜腔排出,因此随着呼吸,伤侧胸膜腔内压力不断增高,以致超过大气压,形成张力性气胸,又称压力性气胸或活瓣性气胸。伤侧肺组织高度受压缩,并将纵隔推向健侧,使健侧肺亦受压缩,从而使通气面积减少和产生肺内分流,引起严重呼吸功能不全和低氧血症。同时,纵隔移位使心脏大血管扭曲,再加上胸腔压力增高以及常伴有的纵隔气肿压迫心脏及大静脉和肺血管(心包外心脏压塞),造成回心静脉血流受阻,心排出量减少,引起严重的循环功能障碍甚至休克。
开放性气胸
由火器伤或锐器伤造成胸壁缺损创口,胸膜腔与外界大气直接相交通,空气可随呼吸自由进行胸膜腔,形成开放性气胸。伤侧胸腔压力等于大气压,肺受压萎陷,萎陷的程度取决于肺顺应性和胸膜有无粘连。健侧胸膜腔仍为负压,低于伤侧,使纵隔向健侧移位,健侧肺亦有一定程度的萎陷。同时由于健侧胸腔压力仍可随呼吸周期而增减,从而引起纵隔摆动(或扑动)和残气对流(或摆动气),导致严重的通气、换气功能障碍。纵隔摆动引起心脏大血管来回扭曲以及胸腔负压受损,使静脉血回流受阻,心排出量减少。
编辑本段
临床表现
闭合性气胸
根据胸膜腔积气量及肺萎陷程度可分为小量、中量和大量气胸。小量气胸指肺萎陷在30,以下,病人可无明显呼吸与循环功能紊乱。中量气胸肺萎陷在30,,50,,而大量气胸肺萎陷在50,以上,均可出现胸闷、气急等低氧血症的表现。查体可见气管向健侧偏移,伤侧胸部叩诊呈鼓音,呼吸音明显减弱或消失,少部分伤员可出现皮下气肿且常在肋骨骨折部位。X线胸片是诊断闭合性气胸的重要手段,但小量气胸尤其是伤情不允许立位后前位摄片者易被漏诊。胸腔穿刺可有助于诊断,也是治疗手段。
张力性气胸
病人常表现有严重呼吸困难、紫绀,伤侧胸部叩诊为高度鼓音,听诊呼吸音消失。若用注射器在第2或第3肋间穿刺,针栓可被空气顶出。这些均具有确诊价值。另外,检查时可发现脉搏细弱,血压下降,气管显著向健侧偏移,伤侧胸壁饱满,肋间隙变平,呼吸动度明显减弱。并可发现胸部、颈部和上腹部有皮下气肿,扪之有捻发音,严重时皮下气肿可扩展至面部、腹部、阴囊及四肢。X线胸片虽可直观显示胸腔大量积气,肺萎缩成小团,纵隔明显向健侧移位,以及纵隔内、胸大肌内和皮下有气肿表现,但应强调指出,千万不可依赖和等待X线检查而致耽误时间,引起不良后果。
开放性气胸
开放性气胸病人常在伤后迅速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惶恐不安、脉搏细弱频数、紫绀和休克。检查时可见胸壁有明显创口通入胸腔,并可听到空气随呼吸进出的“嘶,嘶”声音。伤侧叩诊鼓音,呼吸音消失,有时可听到纵隔摆动声。
编辑本段
辅助检查
胸腹腔穿刺
如果患者血气胸和腹膜刺激征同时存在,则应该及早进行胸腹腔穿刺,胸腹腔穿刺是一种简便又可靠的诊断方法。
X线检查
X线检查是诊断气胸的重要方法#FormatImgID_0#可以显示肺脏萎缩的程度,肺内病变情况以及有无胸膜粘连、胸腔积液和纵隔移位等。纵隔旁出现透光带提示有纵隔气肿。气胸线以外透亮度增高,无肺纹可见。有时气胸线不够显现,可嘱病人呼气,肺脏体积缩小,密度增高,与外带积气透光带形成对比,有利于发现气胸。大量气胸时,肺脏向肺门回缩,外缘呈弧形或分叶状。
CT检查
胸部钝性创伤中血胸与气胸同时存在,基本由于胸部受挤压及肋骨骨折所引起相应部位肺挫伤及肺破裂所致。横贯一侧或双侧胸腔的气液平面为其特征表现。
编辑本段
鉴别诊断
临床上创伤性气胸并不诊断,根据其外伤史和临床表现一般都可以做出诊断,但还需与创伤性膈疝进行鉴别:
创伤性膈疝:创伤性膈疝主要为胸腹部暴力所致,常为多发伤,是指膈肌在外力作用下破裂,腹腔内脏器经过膈肌裂口进入胸腔即创伤性横膈疝。因胃、空肠、回肠、盲肠、横结肠、乙状结肠和脾等是腹内位器官活动性大,所以膈肌破时,这些脏器易疝入胸腔。因此时患者病情危重,膈疝症状易于被掩盖,故救治过程中常不易及时诊断或漏诊。创伤性膈疝一旦误诊、漏诊,其预后较差,死亡率亦较高,因此,高度怀疑膈疝时应进行针对性检查,以提高救治成功率。尤其要注意的是在胸部损伤严重,病情危重的病例中;强大的胸腹腔压力差也可致膈肌破裂,但因为膈肌裂口较小,伤后时间短,膈疝尚未形成,此时对患者进行CT检查也未能确诊膈疝。因此时患者均需上呼吸机,而呼吸机正压控制呼吸可干预膈疝的形成,脱机后由于胸内负压的持续作用,腹腔内容物不断涌入胸腔,呼吸困难持续加重,此时行腹部平片、钡餐、胸部CT等检查都可以确诊膈疝。故在胸部损伤严重,同时发生气血胸的病例中,应充分考虑到膈疝的可能性,及时进行检查,鉴别。 编辑本段
治疗措施
闭合性气胸
小量闭合性气胸可自行吸收,不需特别处理,但应注意观察其发展变化。中、大量气胸可先行胸腔穿刺,若一直抽不尽、抽气不久又达抽气前的积气量、另一侧亦有气胸、合并血胸、需行全身麻醉或需用机械通气等,均应放置胸腔闭式引流。原来肺功能差者及老年人,以及有其他部位严重合并伤者,例如重型颅脑伤和重度休克病人,对闭合性气胸的处理应持积极态度。治疗中警惕发展为张力性气胸。单性闭合性气胸并不危及生命。 张力性气胸
张力性气胸的急救在于迅速行胸腔排气解压。可用大号针头在锁骨中线第2或第3肋间刺入胸膜腔,即刻排气减压。将针头用止血钳固定后,在其尾端接上乳胶管,连于水封瓶,若未备有水封瓶,可将乳胶管末端置入留有约100,200毫升盐水的输液瓶内底部,并用胶布固定于瓶口以防滑出,做成临时胸腔闭式引流。病人如需转送,可在穿刺针尾端缚一橡皮指套,其顶端剪一裂口,制成活瓣排气针。目前已研制出特制胸腔引流套管
针和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封袋消毒,随时可用,且适于后送。若张力性气胸系胸壁上较小的穿透性伤口引起,应立即予以封闭、包扎及固定。
病人经急救处理后,一般需送入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若气胸仍未能消除,应在局麻下经锁骨中线第2或第3肋间隙插入口径0(5,1(0厘米的胶管作闭式引流,然后行X线检查。若肺已充分复张,可于漏气停止后24,48小时拔除胸引管。若肺不能充分复张,应追查原因。疑有严重的肺裂伤或支气管断裂,或诊断出食管破裂(口服美兰观察胸引或口服碘油造影),应进行开胸探查手术。纵隔气肿和皮下气种一般不需处理,在胸腔排气解压后多可停止发展,以后自行吸收。极少数严重的纵隔气肿,尤其偶因胸膜腔粘连而不伴明显气胸者,可在胸骨上窝做2,3厘米长的横切口, 逐层切开皮肤、颈浅筋膜和颈阔肌,钝性分离颈部肌肉,直至气管前筋膜,切口内以纱布条作引流,气体即可从切口排出。
开放性气胸
根据病人当时所处现场的条件,自救或互救,尽快封闭胸壁创口,变开放性气胸为闭合性气胸。可用大型急救包,多层清洁布块或厚纱布垫,在伤员深呼气末敷盖创口并包扎固定。如有大块凡林纱布或无菌塑料布则更为合用。要求封闭敷料够厚以避免漏气,但不能往创口内填塞;范围应超过创缘5厘米以上;包扎固定牢靠。在伤员转送途中要密切注意敷料有无松动及滑脱,不能随便更换,并时刻警惕张力性气胸的发生。病人到达医院后首先给予输血、补液和吸氧等治疗,纠正呼吸和循环功能紊乱,同时进一步检查和弄清伤情。待全身情况改善后,尽早在气管插管麻醉下进行清创术并安放胸腔闭式引流。清创既要彻底,又要尽量保留健康组织,胸膜腔闭合要严密。若胸壁缺损过大,可用转移肌瓣和转移皮瓣来修补。如果有肺、支气管、心脏和血管等胸内脏器的严重损伤,应尽早剖胸探查处理。
编辑本段
并发症
?心脏大血管损伤的治疗:抢救成功的关键是快速诊断及早手术。对心脏开放伤同时伴有大出血、休克或疑有心包填塞者,应立即送手术室开胸手术,避免任何延误救治的检查。
?胸部损伤时不要漏诊腹部损伤:胸腹联合伤时,其腹部损伤可能比较隐蔽易被忽略,因为在受伤瞬间,腹压骤增,膈肌和腹腔内脏上抬而可能导致损伤。因此,遇到有下胸部损伤时应想到膈肌和内脏损伤。术中若发现横膈损伤必须探查腹腔,尽可能对损伤脏器进行修补。患者如果血气胸和腹膜刺激征同时存在,应及早做腹腔穿刺和X线检查,早期明确诊断。一旦确诊
或高度怀疑时,首先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明确危及患者生命的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进行抢救。胸部损伤合并多发伤,尤其是腹部损伤,往往出现休克和呼吸功能衰竭,病死率高。根据外伤史结合查体,胸腹腔穿刺是一种简便又可靠的诊断方法。再根据X线及CT检查即基本明确诊断。
?在治疗上优先处理大出血,如有心脏及大血管损伤,气管及支气管损伤应优先剖胸。无剖胸指征先剖腹,麻醉前需先安置胸腔闭式引流,可避免术中出现呼吸困难,并可检测胸内情况。创伤性血气胸常伴肋骨骨折及肺挫裂伤,如患者休克时间过长并合并感染,抗休克时输入大量晶体液,容易诱发ARDS。对于创伤性血气胸,尤其是双侧肺挫裂伤合并休克及多器官损伤者,应考虑ARDS的可能,休克纠正后严格控制输液量,及早补充血浆及白蛋白,及时检测肝肾功能及血生化,定时检测血气,及时发现ARDS倾向,以便及早抢救治疗。
编辑本段
预防
对于本病的预防,积极观察,防止并发症。因此医护人员应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创伤后血气胸可进一步发展,且多合并有内脏和其他脏器损伤,合并其它脏器损伤时死亡率高。因此需严密地观察患者,防止合并伤的发生。
2、血胸的观察与护理
血胸在胸外伤中的发生率可高达75%,要及时判断胸内出血是否继续及出血速度,可依照以下2点来判断:?输血补液后,病人血压、呼吸情况改善不明显;?胸腔闭式引流放出积血后,如平均每小时引流量大于100mL且为鲜血。
3、心理护理
由于创伤多为突发,病人对突如其来的事故毫无思想准备,难以接受现实,易出现紧张、恐惧的心理。护理人员首先要热情接待患者,安慰、关心、体贴患者,主动与病人交流,简单介绍治疗方案、注意事项及预后,使其消除紧张心理,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并积极配合治疗,与此同时尽快进行静脉输液、吸氧。对于施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者,术前应给予必要的解释,使患者能充分理解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手术时护士应守护在病人身边,关心体贴病人,使他们的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抢救。
编辑本段
急救
闭合性气胸
小量气入胸腔,症状不明显。大量气入时,有胸闷、胸痛、气促,用手拍打患胸有“嘭嘭”声小量气胸无需治疗,可自愈。
开放性气胸
病人呼吸困难,促迫,如伤口直通胸膜腔,呼吸时有气体出入的“卟卟”声同多发性肋骨骨折急救。至于胸腔穿刺、输血、补液、吸氧、清创、纠正休克、防止感染以及可疑内脏损伤、止血、开胸探查等由医院执行。
张力性气胸
多见肺或支气管破裂并与胸膜腔相通而发病。可见伤侧胸部胀满,肋骨间隔加大,呼吸幅度减低,并有皮下气肿,用手拍胸有高声鼓音。呼吸极度困难,病人取坐位,烦躁不安、昏迷等张力性气胸应立即送医院急救。如有条件时,可在伤侧锁骨正中下(相当第二肋间)插入一粗针头到胸膜腔内,即能将胸腔的气排出(最好在医护指导下进行),同时立即请医师来急救。
创伤性气胸
创伤性气胸
2004-05-31 22:21:11
胸膜腔内积气称为气胸。创伤性气胸的发生率在钝性伤中约占 15%~50%,在穿透性伤中约占 30%~87. 6%。气胸中空气在绝大多数病例来源于肺被肋骨骨折断端刺破(表浅者称肺破裂,深达细支气 管者称肺裂伤),亦可由于暴力作用引起的支气管或肺组织挫裂伤,或因气道内压力急剧升高而引起的支 气管或肺破裂。锐器伤或火器伤穿通胸壁,伤及肺、支气管和气管或食管,亦可引起气胸,且多为血气胸 或脓气脑(图 5-5)。偶尔在闭合性或穿透性膈肌破裂时伴有胃破裂而引起脓气胸。根据空气通道的状态 以及胸膜腔压力的改变,气胸分为闭合性、张力性和开放性气胸三类。
一、闭合性气胸
气胸多来源于钝性伤所致肺破裂,也可由于细小胸腔穿透伤引起的肺破裂,或空气经胸壁小创口进入 后随即创口闭合,胸膜腔仍与外界隔绝,胸膜腔内压力仍低于大气压,即仍为负压。
根据胸膜腔积气量及肺萎陷程度可分为小量、中量和大量气胸。小量气胸指肺萎陷在 30%以下,病人 可无明显呼吸与循环功能紊乱。 中量气胸肺萎陷在 30%~50%, 而大量气胸肺萎陷在 50%以上, 均可出现 胸闷、气急等低氧血症的表现。查体可见气管向健侧偏移,伤侧胸部叩诊呈鼓音,呼吸音明显减弱或消失, 少部分伤员可出现皮下气肿且常在肋骨骨折部位。 X 线胸片是诊断闭合性气胸的重要手段,但小量气胸尤 其是伤情不允许立位后前位摄片者易被漏诊。胸腔穿刺可有助于诊断,也是治疗手段。
小量闭合性气胸可自行吸收,不需特别处理,但应注意观察其发展变化。中、大量气胸可先行胸腔穿 刺,若一直抽不尽、抽气不久又达抽气前的积气量、另一侧亦有气胸、合并血胸、需行全身麻醉或需用机 械通气等,均应放置胸腔闭式引流。原来肺功能差者及老年人,以及有其他部位严重合并伤者,例如重型 颅脑伤和重度休克病人,对闭合性气胸的处理应持积极态度。治疗中警惕发展为张力性气胸。单性闭合性 气胸并不危及生命。
二、张力性气胸
胸壁、肺、支气管或食管上的创口呈单向活瓣,与胸膜腔相交通,吸气时活瓣开放,空气进入胸膜腔, 呼气时活瓣关闭,空气不能从胸膜腔排出,因此随着呼吸,伤侧胸膜腔内压力不断增高,以致超过大气压,
形成张力性气胸,又称压力性气胸或活瓣性气胸。伤侧肺组织高度受压缩,并将纵隔推向健侧,使健侧肺 亦受压缩,从而使通气面积减少和产生肺内分流,引起严重呼吸功能不全和低氧血症。同时,纵隔移位使 心脏大血管扭曲,再加上胸腔压力增高以及常伴有的纵隔气肿压迫心脏及大静脉和肺血管(心包外心脏压 塞),造成回心静脉血流受阻,心排出量减少,引起严重的循环功能障碍甚至休克。
病人常表现有严重呼吸困难、紫绀,伤侧胸部叩诊为高度鼓音,听诊呼吸音消失。若用注射器在第 2或第 3肋间穿刺,针栓可被空气顶出。这些均具有确诊价值。另外,检查时可发现脉搏细弱,血压下降, 气管显著向健侧偏移,伤侧胸壁饱满,肋间隙变平,呼吸动度明显减弱。并可发现胸部、颈部和上腹部有 皮下气肿,扪之有捻发音,严重时皮下气肿可扩展至面部、腹部、阴囊及四肢。 X 线胸片虽可直观显示胸 腔大量积气,肺萎缩成小团,纵隔明显向健侧移位,以及纵隔内、胸大肌内和皮下有气肿表现,但应强调 指出,千万不可依赖和等待 X 线检查而致耽误时间,引起不良后果。
张力性气胸的急救在于迅速行胸腔排气解压。可用大号针头在锁骨中线第 2或第 3肋间刺入胸膜腔, 即刻排气减压。将针头用止血钳固定后,在其尾端接上乳胶管,连于水封瓶,若未备有水封瓶,可将乳胶 管末端置入留有约 100~200毫升盐水的输液瓶内底部, 并用胶布固定于瓶口以防滑出, 做成临时胸腔闭式 引流。病人如需转送,可在穿刺针尾端缚一橡皮指套,其顶端剪一裂口,制成活瓣排气针。目前已研制出 特制胸腔引流套管针和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封袋消毒,随时可用,且适于后送。若张力性气胸系胸壁上较 小的穿透性伤口引起,应立即予以封闭、包扎及固定。
病人经急救处理后,一般需送入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若气胸仍未能消除 , 应在局麻下经锁骨中线第 2或第 3肋间隙插入口径 0. 5~1. 0厘米的胶管作闭式引流,然后行 X 线检查。若肺已充分复张,可于漏气 停止后 24~48小时拔除胸引管。若肺不能充分复张,应追查原因。疑有严重的肺裂伤或支气管断裂,或诊 断出食管破裂(口服美兰观察胸引或口服碘油造影),应进行开胸探查手术。纵隔气肿和皮下气种一般不 需处理,在胸腔排气解压后多可停止发展,以后自行吸收。极少数严重的纵隔气肿,尤其偶因胸膜腔粘连 而不伴明显气胸者,可在胸骨上窝做 2~3厘米长的横切口,逐层切开皮肤、颈浅筋膜和颈阔肌,钝性分离 颈部肌肉,直至气管前筋膜,切口内以纱布条作引流,气体即可从切口排出。
三、开放性气胸
由火器伤或锐器伤造成胸壁缺损创口 , 胸膜腔与外界大气直接相交通,空气可随呼吸自由进行胸膜腔,
形成开放性气胸。伤侧胸腔压力等于大气压,肺受压萎陷,萎陷的程度取决于肺顺应性和胸膜有无粘连。 健侧胸膜腔仍为负压,低于伤侧,使纵隔向健侧移位,健侧肺亦有一定程度的萎陷。同时由于健侧胸腔压 力仍可随呼吸周期而增减,从而引起纵隔摆动(或扑动)和残气对流(或摆动气),导致严重的通气、换 气功能障碍。纵隔摆动引起心脏大血管来回扭曲以及胸腔负压受损,使静脉血回流受阻,心排出量减少。 纵隔摆动又可刺激纵隔及肺门神经丛,引起或加重休克(称之为胸膜肺休克)。另外,外界冷空气不断进 出胸膜腔,不但刺激胸膜上的神经未稍,还可使大量体温及体液散失,并可带入细菌或异物,增加感染机 会。同时伴有胸内脏器伤或大出血,使伤情更为加重。胸壁开放性创口(吸吮伤口)愈大,所引起的呼吸 与循环功能紊乱愈严重。当创口大于气管直径时,如不及时封住,常迅速导致死亡。有的胸腔穿透伤,空 气虽可在受伤时由外界进入胸膜腔,但随即创口迅速闭合,胸膜腔与外界隔绝,所形成的气胸不能称之为 开放性气胸。
开放性气胸病人常在伤后迅速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惶恐不安、脉搏细弱频数、紫绀和休克。检查时可 见胸壁有明显创口通入胸腔,并可听到空气随呼吸进出的“嘶-嘶”声音。伤侧叩诊鼓音,呼吸音消失, 有时可听到纵隔摆动声。
开放性气胸易于诊断,一经发现,必须立刻急救。根据病人当时所处现场的条件,自救或互救,尽快 封闭胸壁创口,变开放性气胸为闭合性气胸。可用大型急救包,多层清洁布块或厚纱布垫,在伤员深呼气 末敷盖创口并包扎固定。如有大块凡林纱布或无菌塑料布则更为合用。要求封闭敷料够厚以避免漏气,但 不能往创口内填塞;范围应超过创缘 5厘米以上;包扎固定牢靠。在伤员转送途中要密切注意敷料有无松 动及滑脱,不能随便更换,并时刻警惕张力性气胸的发生。病人到达医院后首先给予输血、补液和吸氧等 治疗,纠正呼吸和循环功能紊乱,同时进一步检查和弄清伤情。待全身情况改善后,尽早在气管插管麻醉 下进行清创术并安放胸腔闭式引流。清创既要彻底,又要尽量保留健康组织,胸膜腔闭合要严密。若胸壁 缺损过大,可用转移肌瓣和转移皮瓣来修补。如果有肺、支气管、心脏和血管等胸内脏器的严重损伤,应 尽早剖胸探查处理。
创伤性血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观察及护理
创伤性血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观察及护理
【摘要】 [目的]总结创伤性血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创伤性血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均早期拔除引流管,顺利恢复,无一例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创伤性血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病人的观察及护理有利于预后。
【关键词】 胸腔闭式引流;创伤性血气胸;观察;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术是胸外科应用较广的技术,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的有效方法。胸腔闭式引流是以重力引流为原理,目的是引流出胸膜腔内积气、积液,重建胸膜腔内负压,维持纵隔的正常位置,促进肺复张,同时还利于观察胸膜腔内活动性出血。若护理不当,极易造成致命的危险,因此做好胸腔闭式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非常重要。2011年3月—2011年12月我科收治10例创伤性血气胸病人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同时加强了相关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1年3月—2011年12月我科收治创伤性血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病人10例,年龄17岁~70岁,交通意外5例,高处坠落2例,打架斗殴2例,塌方挤压1例;闭合性损伤7例,开放性损伤3例。
1.2 结果
本组创伤性血气胸病人经急救处理后均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均早
期拔除引流管,顺利恢复,无一例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 2 护理
2.1 胸腔闭式引流管安放位置
本组10例病人均采用腋下置管胸腔闭式引流法[1],行血气胸引流。此法优点在于与传统的锁骨中线第2肋间置管比较,组织创伤小,除经过皮肤、皮下组织外,不必经过胸大肌、胸小肌等肌肉组织,仅经过肋间肌可达胸膜;另外,由于切口瘢痕形成于腋下,较隐蔽,病人心理负担轻,引流效果满意。
2.2 妥善固定
将留有足够长的引流管固定在床缘上,以免因翻身、牵拉而发生引流口疼痛或引流管脱出;在搬运病人时,须将引流管用双钳夹管,防止发生引流管衔接处滑脱,气体反流; 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保持密封,引流瓶不可倒置,也不可高于胸部,必须保持引流瓶在引流部位以下、直立[2]以防引流瓶高过胸腔引流口平面,瓶内液体倒流于胸腔。一般应安放在低于胸膜腔60 cm 的位置,以免液体逆流入胸膜腔。
2.3 保证有效引流
密切观察水封管中液面的波动情况是引流管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最有效的方法是观察引流管是否继续排气排液,以及长玻璃管水柱随呼吸上下波动约4 cm~6 cm,表示引流管通畅。
2.3.1 挤捏引流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后要定时挤捏引流管,一般0.5 h ~1.0 h挤压1次,防止管腔被凝血块堵塞。具体挤压方法:用止血
钳夹住排液管下端,两手同时挤压引流管,然后打开止血钳,使引流液流出[3]。有活动性内出血的病人,应不停地挤压引流管。
2.3.2 咳嗽有利引流
鼓励病人咳嗽、咳痰及深呼吸运动,促使胸膜腔内气体及血块排出,使肺复张,并可防止肺部感染。对无力咳嗽的病人,应予以协助,一手按压切口,另一手的食指、中指按压胸骨上窝处,刺激总气管,以引起咳嗽反射有利咳痰。对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可给病人行雾化吸入,并予叩背协助排痰,直至肺部呼吸音清晰。
2.3.3 体位引流
病人病情平稳,应采取半卧位,予抬高床头15°~30°,使胸腔内积液下流至膈肌,以利引流,并有利于呼吸。在更换引流装置时,所有物品及操作均应保持无菌,以免外源性感染,另外坚持每日更换引流瓶,如引流液量较多时,每日更换1~2次水封瓶内无菌生理盐水,在更换引流瓶时注意先夹闭胸腔引流管,引流瓶装好后,检查玻璃管是否在水面下,然后开放引流管,避免胸腔与外界相通,防止气胸形成。部分病人由于疼痛不愿配合,应耐心向病人讲清体位及其早期活动的重要性,它不仅可以预防并发症,有利机体康复,而且有利于引流、早期拔管,减轻痛苦。
2.4 密切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量和性状
详细、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量和引流速度,密切观察引流瓶内水柱波动范围及气泡溢出情况 ,正常情况下引流液开始为血性,或引流管有较多的气泡逸出,以后逐渐减少或引流液转为淡红色乃至血清样。
创伤性血气胸病人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开始引流出1 000 mL ~1 500 mL血液,或随后每小时引流量达200 mL~300 mL,颜色为鲜红色或暗红色,性质较为黏稠、易凝为进行性血胸[4];若伴有越来越多的气泡逸出,表示有肺裂伤或支气管裂伤的可能;若病人出现寒战、高热、头晕、头痛等全身中毒症状,引流出血性浑浊液体,提示血胸已继发感染,形成脓胸。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做好配合处理。
2.5 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水封瓶破裂或连接部位脱节,应立即用血管钳夹闭引流管,或用手将其折叠后捏紧,勿使漏气,并立即更换新的无菌引流装置;若引流管脱落,应立即用手指捏压伤口,消毒后用无菌敷料封闭,报告医生及时处理,绝不可擅自将脱出的引流管再插入胸膜腔内,以免造成污染或损伤;玻璃管水柱随呼吸无波动,病人出现气急、呼吸困难,引流管无折叠、扭曲和受压,表示引流管被血块堵塞,失去引流作用,立即挤压引流管或用无菌等渗盐水冲洗。
2.6 拔管护理
24 h~ 48 h内水柱停止波动,无气、液体排出;或 24 h引流量少于50 mL经X 线片检查肺膨胀良好,已无残腔,即可拔除引流管。拔管时,嘱病人深吸气后屏气,迅速拔除引流管,立即用凡士林纱布和无菌纱布覆盖引流伤口,然后用胶布固定,或收紧结扎预置在引流管切口处的缝线[5],以防气体进入胸腔。拔管后注意观察病人的呼吸情况及置管处有无渗血、出血、皮下气肿等,如有上述情况及时
处理。
3 小结
胸腔闭式引流术的原理是利用重力、保持相对密闭,排出胸腔内的积液、积气,恢复胸腔内负压,促使肺膨胀,恢复呼吸和循环功能,因此是创伤性血气胸的一种重要治疗措施;同时胸腔闭式引流术也能观察肺漏气及引流量,有助于判断胸腔内是否继续出血。也是预防胸腔内感染的重要方法, 因此作为外科护士必须熟练掌握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高度的责任心, 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或病情变化,立即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
【参考文献】
[1]陶永忠. 气胸、液气胸腋下粗管引流的体会[J ]. 重庆医学,2004,33(2):199.
[2]李清,朱解琳,蒋金芬,等. 胸腔闭式引流一次性水封瓶更换时间的临床研究[J ]. 中华护理杂志,2005,40(4):255257.
[3]林建锋,余兰贞,纪宝琼. 开胸术后引流管的护理[J ].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7):518.
[4]党世民. 外科护理学[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64 [5]冯卓荣. 外科学[M ]. 第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68.
自制胸腔闭式引流针在创伤性气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自制胸腔闭式引流针在创伤性气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www.LWLM.com编辑。
【关键词】 创伤性气胸 胸腔闭式引流 技术革新
2007年5月—2008年2月我院应用自制胸腔闭式引流针救治创伤性气胸19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19例,男性13例,女性6例,年龄18~83岁,平均(39.83?21.87)岁。受伤入院30 min~3 h,平均(1 3?1.8) h。致伤原因: 交通 事故18例,刀刺伤1例。全组病人均合并肋骨骨折(单侧17例,双侧2例),均合并血气胸,左侧8例,右侧10例,双侧1例。其他合并伤:锁骨骨折8例,脑挫裂伤6例,骨盆骨折2例,四肢骨折10例,膈疝1例,脾破裂1例。全组病人均行血氧饱和度监测。全组病人均行自制胸腔闭式引流针简易胸腔闭式引流,首先行胸片检查,一经明确气胸存在,在锁骨中线2肋间进行简易胸腔闭式引流术,对存在明显血胸的16例患者,同时在腋中线6肋间进行简易胸腔闭式引流术,术后2 h 重新拍胸片对比,如疗效差,进行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伴发膈疝的1例患者在明确膈疝后2 h 进行开胸膈疝修补术,术中同时发现脾破裂。
1.2器材和方法
1.2.1器材(1)自制胸腔闭式引流针,为我单位设计制作,分为两部分:外管(医用塑料套管):长 80 mm,孔径2 mm,前端有2个测孔;内管(钢针);详见图1。(2)普通一次性输血器1副。(3)10 ml 一次性注射器1具。(4)胸腔闭式引流瓶。
1.2.2操作与方法
首先行体检或(和)胸片检查,一经明确病人存在气胸,急诊进行以下操作。选择患侧锁骨中线2肋间或腋中线6肋间为穿刺点,常规消毒局部皮肤,用10 ml 注射器于穿刺点垂直进针,边麻醉边回抽,进入胸腔抽出气体或血性液体,明确液气胸诊断后拔出注射器,用胸腔闭式引流针于穿刺点垂直进针,刺入胸腔,拔除套管针针芯,再次回抽有气体或血性液体,将一次性输血器的一端连接于胸腔闭式引流针的针尾,用纱布块及胶布妥善固定留置针,输血器另一端置于胸腔闭式引流瓶,负压吸引保持负压为8 cmH2O。
, 1
, 2
, 下一页
2,
欢迎浏览更多首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文章
中国www.LWLM.com编辑。
1.3结果
全组病人经自制胸腔闭式引流针简易胸腔闭式引流术后,血氧饱和度明显上升,病人烦躁感、憋气感下降,17例痊愈拔针,平均拔针时间5.8d,1例中途改用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1例因诊断膈疝开胸探查,全组患者均痊愈出院。
2讨论
创伤性气胸的存在会引起患侧胸腔内压力的增加,使胸腔内负压变为正压,造成患侧肺膨胀不全、肺不张及肺萎陷,病人出现呼吸困难、缺氧症状,致使静脉回心血流受阻,产生程度不同的心肺功能障碍,伤情严重, 发展 迅速,如 治疗 不及时,可迅速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1,。及时有效地排除胸腔内气体是救治的关键,目前常规排除胸腔内气体是通过胸腔穿刺术和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胸腔穿刺术带给医生较大的工作量,常需反复进行,并且常不能达到明显的治疗效果,甚至治疗无效。而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准备和操作时间长,对外科医生要求高,常需胸外科专业医生操作,引流管粗,操作后造成患者剧烈疼痛,常需注射止痛药。操作要切开皮肤会引起手术瘢痕、影响美观。近年来我们使用静脉套管针制成简易胸腔闭式引流装置,把其应用在创伤性气胸的救治上,其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取得一定效果,但因静脉套管针的设计目的是应用于静脉输液上,其本身的材料容易打折,并且其仅有一个针孔,容易堵管,2,,存在先天的设计缺陷。我们根据使用多年的经验,自制胸腔闭式引流针,自行命名,并申请专利,应用在创伤性气胸中,取得良好效果,其优点(1)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并发症少,有利于急诊医师掌握和应用;(2)用时短,一般1~5 min 就可结束操作,可为危重病人进一步治疗赢得时间;(3)经费低廉,不增加病人负担;(4)可以减少复张性肺水肿的发生;(5)材料新型,具有2个侧孔,引流充分,不易造成引流管堵塞,还可充分引流出血性液体,且不会造成肺损伤;(6)利用负压,使引流更加充分;(7)避免了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造成的新的创伤,不需术后止痛药物。总之,我们发明并使用的胸腔闭式引流针简易胸腔闭式引流术对于创伤性血气胸的患者可缓解症状,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避免行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减轻了病人的痛苦,降低了医生的工作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参考 文献 】
,1,黄孝迈.胸心外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35.
,2,左建新,封锦芳,薛云等.静脉套管针简易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在创伤性气胸早期治疗中的价值,J, 创伤外科杂志,2007,9:465.
, 上一页
, 1
, 2
1, 欢迎浏览更多首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文章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创伤性气胸引流管位置(精选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