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习知识和别人的经验,不要盲目模仿。
2、 学习要研究实际,不能好大喜功,务虚名。
3、 学习要打好扎实的基础。
4、 学习应该理论联系实际。
5、 学习要真正掌握知识的精华,去其糟粕。
6、 学习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7、 人不能光有大志,要孜孜不倦,精益求精,才会取得成功。
8、 学习要刻苦,勤奋,才能有所成就。
9、 学海无涯,不可妄自尊大,要虚心。
10、 学习,不进则退。
11、 学习要多与人探讨,多思考,否则就会学识浅陋,难以学成。
为人
1、 当别人身处困境,急需帮助时,要及时地伸出援手。
2、 要以诚信待人,不能失信于人。
3、 对人要以诚相托,以心相印,信赖能产生巨大的力量。
4、 凡遇是非,务必先扪心自问,不要一味地责怪别人。
5、 要学习伯乐精神,知才善用。
6、 给人的承诺,必须始终如一实施,不能背信弃义。
7、 人们的友谊应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基础上。
8、 必须慎重地选择相处的人,择友是很重要的。
9、 对于有才能的人,批评、挫折可使他最大限度地发挥才能。
10、 要尊敬长辈,爱护小辈。
11、 要想成才,必须具有忍让、大度、宽容的胸襟。
12、 为人不能忘恩负义,要懂得感恩和回报。
13、 用谎言、盗窃等手段猎取权利的人,是为人不齿的。
14、 人贵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轻视别人。
15、 人要活得有尊严,有气节。
16、 不能自欺欺人,骗人的同时也在骗自己。
17、 做人不能名不副实,表里不一。
18、 做人不能贪得无厌,欲壑难填。
19、 人不能贪图钱财,否则会被财富所害。
20、 做人要大公无私,严于律己。
21、 人要胸怀坦荡,不能疑神疑鬼,才能健康愉快。
22、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要慎重择友。
23、 一个人的学问与品德修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应该要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修养。 24、 要知人善用。
处事
1、 做事不能墨守成规,凭经验办事。
2、 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办事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3、 事物各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只有掌握这些规律,才能处理好问题。
4、 看问题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应看到其实质。
5、 要解决问题,必须抓住重点,并讲究策略。
6、 对人对事不要以为多数人说的就可轻信,要多方精心考虑,并以事实为依据做出正 确的判断。
7、 对于玩弄权术的人,要善于识破,并努力制服他。
8、 情况是不断变化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
9、 遇事要多动脑筋。
10、 思考问题要全面,做任何事情只有全面考虑,才能获得成功。
11、 要识破伪君子的伎俩,认清他们言而无信、装腔作势的真面目。
12、 要懂得权衡得失利弊。
13、 做事不要怕付出代价,不能因噎废食。
14、 用人不要求全责备。
15、 要勇于尝试,不要固执己见,作茧自缚。
16、 要走出思维定势,战胜自己,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17、 处理事物要合理安排,适当调节,有紧有松。
18、 做事要认真分析,不可轻信虚妄之说。
19、 要认清那些依仗权势,颠倒是非的野心家的丑恶嘴脸。
20、 处事要讲究策略,才能事半功倍。
21、 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要抓住关键环节,让事实说话。
22、 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取得胜利。
23、 缺点、错误的程度有所不同,但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错误的。
24、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努力掌握事物的规律。
25、 做事要讲究策略,善于隐蔽。
26、 要识破假象是很不容易的。
27、 人们暂时处于不利地位时, 更应用貌似柔弱的手段迷惑对方, 才可能赢得转弱为强 的时机。
28、 凡事要做则做,若一味拖沓,就会错失良机,一事无成。
29、 无论借阅的书籍, 还是自己拥有的书籍, 都应该悉心呵护。 这是一个有关学者德行 的大问题。
30、 修养自身,整治家族,治理好自己的国家,使天下太平,最根本的是一切从自身做 起。
31、 忘记了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不能随着局势的变化而改变对策,这样处事必败。 32、 任何事物都必须建立在一个牢固的基础上, 如果基础不牢固, 一切都因基础的毁坏 而毁坏。
33、 人的生活环境对人的思想、行为有重大的影响。
34、 凡事多做调查,使主观意愿符合客观实际,不要轻信传言,闹出笑话。
35、 要将常见事物或易做的事情做得更好,并非易事。
36、 教育要看对象,要因材施教。
37、 教育人要因势利导,教人要教心。
38、 在整体遭殃时,个体也不能幸免。
课外文言文所阐明的道理.doc
学习
,、 学习知识和别人的经验,不要盲目模仿。
,、 学习要研究实际,不能好大喜功,务虚名。 ,、 学习要打好扎实的基础。
,、 学习应该理论联系实际。
,、 学习要真正掌握知识的精华,去其糟粕。
,、 学习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 人不能光有大志,要孜孜不倦,精益求精,才会取得成功。 ,、 学习要刻苦,勤奋,才能有所成就。
,、 学海无涯,不可妄自尊大,要虚心。
,,、 学习,不进则退。
,,、 学习要多与人探讨,多思考,否则就会学识浅陋,难以学成。
为人
,、 当别人身处困境,急需帮助时,要及时地伸出援手。 ,、 要以诚信待人,不能失信于人。
,、 对人要以诚相托,以心相印,信赖能产生巨大的力量。 ,、 凡遇是非,务必先扪心自问,不要一味地责怪别人。 ,、 要学习伯乐精神,知才善用。
,、 给人的承诺,必须始终如一实施,不能背信弃义。 ,、 人们的友谊应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基础上。 ,、 必须慎重地选择相处的人,择友是很重要的。 ,、 对于有才能的人,批评、挫折可使他最大限度地发挥才能。 ,,、 要尊敬长辈,爱护小辈。
,,、 要想成才,必须具有忍让、大度、宽容的胸襟。 ,,、 为人不能忘恩负义,要懂得感恩和回报。 ,,、 用谎言、盗窃等手段猎取权利的人,是为人不齿的。 ,,、 人贵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轻视别人。 ,,、 人要活得有尊严,有气节。
,,、 不能自欺欺人,骗人的同时也在骗自己。 ,,、 做人不能名不副实,表里不一。
,,、 做人不能贪得无厌,欲壑难填。
,,、 人不能贪图钱财,否则会被财富所害。
,,、 做人要大公无私,严于律己。
,,、 人要胸怀坦荡,不能疑神疑鬼,才能健康愉快。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要慎重择友。
,,、 一个人的学问与品德修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应该要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修养。
,,、 要知人善用。
处事
,、 做事不能墨守成规,凭经验办事。
,、 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办事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 事物各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只有掌握这些规律,才能处理好问题。
,、 看问题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应看到其实质。
,、 要解决问题,必须抓住重点,并讲究策略。
,、 对人对事不要以为多数人说的就可轻信,要多方精心考虑,并以事实为依据做出正
确的判断。
,、 对于玩弄权术的人,要善于识破,并努力制服他。
,、 情况是不断变化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 ,、 遇事要多动脑筋。
,,、 思考问题要全面,做任何事情只有全面考虑,才能获得成功。 ,,、 要识破伪君子的伎俩,认清他们言而无信、装腔作势的真面目。 ,,、 要懂得权衡得失利弊。
,,、 做事不要怕付出代价,不能因噎废食。
,,、 用人不要求全责备。
,,、 要勇于尝试,不要固执己见,作茧自缚。
,,、 要走出思维定势,战胜自己,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 处理事物要合理安排,适当调节,有紧有松。
,,、 做事要认真分析,不可轻信虚妄之说。
,,、 要认清那些依仗权势,颠倒是非的野心家的丑恶嘴脸。 ,,、 处事要讲究策略,才能事半功倍。
,,、 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要抓住关键环节,让事实说话。 ,,、 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取得胜利。
,,、 缺点、错误的程度有所不同,但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错误的。 ,,、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努力掌握事物的规律。
,,、 做事要讲究策略,善于隐蔽。
,,、 要识破假象是很不容易的。
,,、 人们暂时处于不利地位时,更应用貌似柔弱的手段迷惑对方,才可能赢得转弱为强
的时机。
,,、 凡事要做则做,若一味拖沓,就会错失良机,一事无成。 ,,、 无论借阅的书籍,还是自己拥有的书籍,都应该悉心呵护。这是一个有关学者德行
的大问题。
,,、 修养自身,整治家族,治理好自己的国家,使天下太平,最根本的是一切从自身做
起。
,,、 忘记了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不能随着局势的变化而改变对策,这样处事必败。 ,,、 任何事物都必须建立在一个牢固的基础上,如果基础不牢固,一切都因基础的毁坏
而毁坏。
,,、 人的生活环境对人的思想、行为有重大的影响。
,,、 凡事多做调查,使主观意愿符合客观实际,不要轻信传言,闹出笑话。 ,,、 要将常见事物或易做的事情做得更好,并非易事。
,,、 教育要看对象,要因材施教。
,,、 教育人要因势利导,教人要教心。
,,、 在整体遭殃时,个体也不能幸免。
自相矛盾文言文的意思及道理
----------------------------------------------------精美文档 值得收藏-------------------------------------------------------
自相矛盾文言文的意思及道理
自相矛盾文言文的意思及道理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翻译:
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他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任何武器都刺不破它。”又夸他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没有什么东西穿不透的。”有人质问他:“拿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怎样,”那人便答不上话来了。本来嘛,坚不可破的盾和无坚不穿的矛是不能同时并存的。
注释
(1)楚人:楚国人。 (2)鬻(yù):卖。 (3)誉之:夸耀(他的)盾。誉,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 (4)吾:我。 (5)坚:坚硬。 (6)陷:陷落,这里有“穿透”“刺穿”的#from 本文来自爱师范文,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意思。 (7)利:锋利。 (8)无不:没有。 (9)或:有人。 (10)以:用。 (11)弗:不 。 (12)应:回答。楚人:楚国人。 (13)夫:句首语气助词,表示要发表议论。 (14)同世而立:同时并存。
道理:
不要夸过头,免得喧宾夺主
分析评论
一个人在同一判断中,对同一问题,是不能做出截然相反的判断来的。若是这样做了,那就是犯了逻辑上的错误。矛盾是事物存在的普遍形式,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不管是物质的客观世界,或是思维的主观世界,都有矛盾问题。有矛盾不见得是坏事。有矛盾才有事物的进步与发展。关键是我们要认识矛盾,分析矛盾,研究矛盾,解决矛盾。只有这样才能让事物得到发展。
1 ---------------------------------------------------精美文档 值得收藏----------------------------------------------------
----------------------------------------------------精美文档 值得收藏-------------------------------------------------------
揭示道理
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 真实 可信,不能自己与自己矛盾的道理。
参考文献
1、《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 (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
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党建读物出版社)
3、《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4、《群众路线教育时间活动 党员干部读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5、《**上海讲话实录》(人民出版社)
2 ---------------------------------------------------精美文档 值得收藏----------------------------------------------------
自相矛盾文言文的意思及道理
自相矛盾文言文的意思及道理
自相矛盾文言文的意思及道理
自相矛盾文言文的意思及道理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翻译: 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他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任何武器都刺不破它。”又夸他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没有什么东西穿不透的。”有人质问他:“拿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怎样,”那人便答不上话来了。本来嘛,坚不可破的盾和无坚不穿的矛是不能同时并存的。 注释 (1)楚人:楚国人。 (2)鬻(yù):卖。 (3)誉之:夸耀(他的)盾。誉,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 (4)吾:我。 (5)坚:坚硬。 (6)陷:陷落,这里有“穿透”“刺穿”的#fr 本文来自九象,全国最大的 end#意思。 (7)利:锋利。 (8)无不:没有。 (9)或:有人。 (10)以:用。 (11)弗:不 。 (12)应:回答。楚人:楚国人。 (13)夫:句首语气助词,表示要发表议论。 (14)同世而立:同时并存。 道理: 不要夸过头,免得喧宾夺主 分析评论 一个人在同一判断中,对同一问题,是不能做出截然相反的判断来的。若是这样做了,那就是犯了逻辑上的错误。矛盾是事物存在的普遍形式,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不管是物质的客观世界,或是思维的主观世界,都有矛盾问题。有矛盾不见得是坏事。有矛盾才有事物的进步与发展。关键是我们要认识矛盾,分析矛盾,研究矛盾,解决矛盾。只有这样才能让事物得到发展。 揭示道理 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 真实 可信,不能自己与自己矛盾的道理。
僰人舞猴文言文的道理(范文3篇)
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僰人舞猴文言文的道理的资料3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僰人舞猴文言文的道理(1)
24 僰人养猴
一、美文精读 【文学常识】
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谥曰文成,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郁离子》是刘伯温的托称。此前的半生他郁郁不得志,
1
遂弃官归隐家乡青田山中,发愤而著《郁离子》。书成不久,他即出山离家,成为朱元璋的亲信谋士,协助朱元璋建立了统一的明王朝。郁,有文采的样子;离,八卦之一,代表火;郁离,就是文明的意思,其谓天下后世若用斯言,必可抵文明之治。
【文章主旨】本文告诉我们以财务引诱人效力,无异于鼓励人抢劫,见了财务就争先恐后的抢夺,就与猴子为了食物互相抢夺无异。
【文言原文】僰人养猴,衣之衣而教之舞,规旋矩折,应律合节。巴童观而妒之,耻己之不如也,思所以败之,乃袖茅栗以往。筵张而猴出,众宾凝伫,左右皆蹈节。巴童佁然挥袖而出其茅栗,掷之地。猴褫衣而争之,翻壶而倒案。僰人呵之而不能禁,大沮。
郁离子曰:今之以不制之师战者,蠢然而蚁集,见物而争趋之,其何异于猴哉, (选自刘基《郁离子?僰人舞猴》) 【对照注译】
1
【作品赏析】《郁离子》不仅集中反应了作为政治家的刘伯温治国安民的主张,也反映了他的人才观、哲学思想、文学成就、道德为人以及渊博学识。《僰人养猴》是《郁离子》中众多文章中的一篇。在这篇文章中,刘伯温由猴子联想到军队,对刚建立的明王朝的军队建设不能不说是一个警示。
2
【读后必练】(共20分)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0分)
? 衣之衣而教之舞 ( ) ? 耻己之不如也 ( ) ((? 思所以败之 ( ) ? 乃袖茅栗以往 ( ) (((? 蠢然而蚁集 ( ) ? 思所以败之 ( ) (((? 乃袖茅栗以往 ( ) ? 左右皆蹈节 ( ) ((?大沮 ( ) ? 衣之衣而教之舞( ) ((2. 翻译下面的语句。(8分)
2
? 蠢然而蚁集,见物而争趋之,其何异于猴哉,
? 巴童观而妒之,耻己之不如也,思所以败之,乃袖茅栗以往。
? 衣之衣而教之舞,规旋矩折,应律合节。
? 今之以不制之师战者。
3. 巴童聪明机智,使猴舞“败”的原因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 ? 衣:动词,穿衣服。? 以??为耻(或:认为??是耻辱)。? 用来??的方法(手段等)。? 用袖子装。? 如同蚂蚁一样聚集一起。? 破坏。 ?于是,就。? 都。? 沮丧。? 衣:名词,衣服。
2. ? 蠢笨得如同蚂蚁一样聚集一起,看见东西就上前争抢,他们和猴子有什么区别吗,? 四川的(一个)儿童看了很妒忌他们,为自己不如他们而羞耻,想着用什么方法破
3
坏它们,就在袖子里放了茅栗子前往。? 给它们穿上衣服教它们跳舞,(使它们)旋转得很圆,转动有角度(很有章法),配合音律节拍(默契)。? 当今用没有纪律约束的军队去打仗的。3. 巴童则利用猴子“见物而争趋之”的弱点使猴舞“败”。
二、趣文泛读
好乌龟
时值大比,一人缘科举一名,命卜者占龟,颇得佳像,稳许今科奏捷。其人大喜,将龟壳谨带随身。至期点名入场,主试出题,旨解茫然,终日不成一字。因抚龟叹息曰:“不信这样一个好乌龟,如何竟不会做文字~”
【译文】
时逢科举考试,有个人想中第一名,让卜人用龟壳占卜,颇得佳像,许愿这次科举稳中无疑。那人十分高兴,将龟壳小心地带在身上。等到考试那天点名入场,主考官出题,那人对其题旨茫然不解,终日也没写成一个字。于是抚摸龟壳叹息道:“不信这样一个好乌龟,怎么竟不会做文章,”
3
僰人舞猴文言文的道理(2)
4
24 僰人养猴
一、美文精读
【文学常识】
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谥曰文成,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
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郁离子》是刘伯温的托称。此前的半生他郁郁不得志,遂弃官归隐家乡青田山中,发愤而著《郁离
子》。书成不久,他即出山离家,成为朱元璋的亲信谋士,协助朱元璋建立了统一的明王朝。郁,有文采的样子;离,八卦之一,代表火;郁离,就是文明的意思,其谓天下后世若用斯言,必可抵文明之治。
【文章主旨】
本文告诉我们以财务引诱人效力,无异于鼓励人抢劫,见了财务就争先恐后的抢夺,就与猴子为了食
物互相抢夺无异。
【文言原文】
僰人养猴,衣之衣而教之舞,规旋矩折,应律合节。巴童观而妒之,耻己之不如也,思所
5
以败之,乃袖茅栗以往。筵张而猴出,众宾凝伫,左右皆蹈节。巴童佁然挥袖而出其茅栗,掷之地。猴褫衣而争之,翻壶而倒案。僰人呵之而不能禁,大沮。
郁离子曰:今之以不制之师战者,蠢然而蚁集,见物而争趋之,其何异于猴哉,
(选自刘基《郁离子?僰人舞猴》)
【对照注译】
【作品赏析】
《郁离子》不仅集中反应了作为政治家的刘伯温治国安民的主张,也反映了他的人才观、哲学思想、
文学成就、道德为人以及渊博学识。《僰人养猴》是《郁离子》中众多文章中的一篇。在这篇文章中,刘伯
温由猴子联想到军队,对刚建立的明王朝的军队建设不能不说是一个警示。
【读后必练】(共20分)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0分)
? 衣之衣而教之舞 ( ) ? 耻己之不如也 ( ) ((
? 思所以败之 ( ) ? 乃袖茅栗以往 ( ) (((
? 蠢然而蚁集 ( ) ? 思所以败之 ( ) (((
? 乃袖茅栗以往 ( ) ? 左右皆蹈节 ( ) ((
?大沮 ( ) ? 衣之衣而教之舞( ) ((
2. 翻译下面的语句。(8分)
6
? 蠢然而蚁集,见物而争趋之,其何异于猴哉, ? 巴童观而妒之,耻己之不如也,思所以败之,乃袖茅栗以往。 ? 衣之衣而教之舞,规旋矩折,应律合节。 ? 今之以不制之师战者。
3. 巴童聪明机智,使猴舞“败”的原因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 ? 衣:动词,穿衣服。? 以??为耻(或:认为??是耻辱)。? 用来??的方法(手段等)。? 用
袖子装。? 如同蚂蚁一样聚集一起。? 破坏。 ?于是,就。? 都。? 沮丧。? 衣:名词,衣服。
2. ? 蠢笨得如同蚂蚁一样聚集一起,看见东西就上前争抢,他们和猴子有什么区别吗,? 四川的(一个)儿童看了很妒忌他们,为自己不如他们而羞耻,想着用什么方法破坏它们,就在袖子里放了茅栗子前往。
? 给它们穿上衣服教它们跳舞,(使它们)旋转得很圆,转动有角度(很有章法),配合音律节拍(默契)。? 当今用没有纪律约束的军队去打仗的。
3. 巴童则利用猴子“见物而争趋之”的弱点使猴舞“败”。
二、趣文泛读
好乌龟
时值大比,一人缘科举一名,命卜者占龟,颇得佳像,稳许今科奏捷。其人大喜,将龟壳谨带随
7
身。至期点名入场,主试出题,旨解茫然,终日不成一字。因抚龟叹息曰:“不信这样一个好乌龟,如
何竟不会做文字~”
【译文】
时逢科举考试,有个人想中第一名,让卜人用龟壳占卜,颇得佳像,许愿这次科举稳中无疑。那人十
分高兴,将龟壳小心地带在身上。等到考试那天点名入场,主考官出题,那人对其题旨茫然不解,终日也
没写成一个字。于是抚摸龟壳叹息道:“不信这样一个好乌龟,怎么竟不会做文章,”
僰人舞猴文言文的道理(3)
濒危失传的僰人民间文化
管鹏
僰人是中国西南的古代少数民族之一,曾聚居川、滇、黔接壤的一带。他们创造了璀璨夺目、底蕴丰厚的僰人文化,在西南民族的历史舞台上名震一时。然而,明朝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一场惨烈的”平蛮战争”之后,僰人几乎被明王朝赶尽杀绝。残留的部分僰人被逐出历史,开始了长达400
8
余年的逃亡历史。
四川宜宾的珙县、兴文和云南昭通的镇雄、盐津一带曾是僰人的聚居地,但早已不见僰人的踪迹,僰人只留下悬棺、崖画、铜鼓等文化遗迹让人追思。
据《丘北僰人迁徙歌》显示,这个充满悲剧色彩的民族,途经清水河、核桃寨、罗平白腊山、泸西锁密洛,几经周折之后于清雍正年间落籍丘北境内。僰人自战败之后,逃到哪里都没有自己的土地,最后逃到人迹罕至、条件恶劣的地方才居住下来。长期以来,丘北僰人由于受生产生活环境的影响,经济十分落后,是众多民族中的弱势群体。由于僰人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僰人文化特征保留的还相对完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融合速度的加快,丘北僰人的民族民间文化濒危失传。
一、逐渐消逝的僰人语言
僰人迁入丘北境内后,主要分布在双龙营、舍得、树皮等乡镇的彝族村落附近,或与彝族杂居。现在,僰语和彝语相同、相通或相互理解的占40,左右。据僰人村寨的老人讲,共和国建国以前,僰人不与其他民族交往,不与其他民族通婚,自己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与其他民族的语言不能互通。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僰人加强了与其他民族的交流,僰人逐渐通汉语,并借鉴了部分彝语的词汇。
其他彝族支系无法听懂僰人的民歌,部分僰人古歌,就算
9
是僰人也不一定听得懂,要经过歌师翻译讲解才能知晓其中含义。舍得白泥塘的朱映昌老人,可谓是演唱丘北僰人古歌的佼佼者,但古歌中的部分词句他都无法翻译。据朱映昌介绍,现在僰人村寨中普遍使用的语言,那是被彝化了的语言,真正的僰人语言保留于僰人古歌之中,他们先辈使用的语言就是古歌中的语言。
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9年2月19日发布的最新数据警告说,全世界大约2500种语言面临灭绝。这一数目超过了世界语言总数的1/3,也比2001年发布的濒危语言数量增加了好几倍。
弱势族群的语言是受到冲击最早、流失最快的一环。落后地区要融入全球化,首先就要开放,要与外界沟通。语言是沟通的最便利、最主要的工具。因此,学习并掌握通用语言就成为僰人最迫切的需要。随着通用语言传播力度的加强,特别是以通用语为依托的新传播手段,如广播、电视、网络、移动通讯等日益深入僰人的日常生活,僰人土著语言的交流功能将陆续减弱,甚至在同族群中出现了通用语替代母语的结果,从而加速了僰人母语的消亡。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僰语作为一种较小的语种,难免被异化,真正真的僰语濒危失传。多渠道地保护僰人语言,最大限度地延缓僰人母语的流失已是刻不容缓的事。
二、内涵丰富的服饰文化
10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有精神文明的内涵。丘北僰人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展示着他们从古至今的传统、生活习俗、文化心态及宗教信仰等,至今仍然光彩照人,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科考价值。
丘北僰人男子传统的服饰是棕麻鞋,白色麻布裤,立领对襟,领口及衣角绣有花边的麻布褂。僰人妇女头戴麻布制套头,从头顶至下颚有一条宽约6厘米,长约50厘米的帽箍,
上面坠满白色带横齿的海贝及彩色料珠,整个头饰形似鸡冠,十分鲜艳夺目。上衣前短而后长,衣袖、衣领、衣肩、衣尾皆有刺绣,前配一块与衣尾同长的围腰,腰系一条15-20厘米宽、长约1.2米的绣花腰带,节日喜庆时脚穿翘头的绣花鞋。
僰人服饰有两种格调,一是白色麻布作衣料,缀以红、绿、蓝、黑四色丝线的刺绣;二是蓝色卡子布,缀以红、绿、黑、白四色丝线的刺绣;丘北僰人服饰的总体格调偏白,偏红,其他颜色仅为点缀。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丘北僰人的服饰在不断演变。直至解放初期,丘北僰人男子穿的是半截麻布裤,女子穿齐膝半截裙(俗称”四块瓦”),男女都打绑腿。现在僰人男子的服饰除了立领对襟麻布褂外基本与汉族的无异,女子服饰还保留有明显的民族特色,但都是逢重大节日或婚丧嫁娶时才穿,在全县范围内,妇女的”四块瓦”半截裙基本消失。
11
丘北僰人服饰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女子的头饰,女子头饰俗称”马龙套”,其形制及上面色泽如玉的海贝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海贝是海洋中一种生物的外壳,云南不产贝,云南地区出土或现存的海贝是从我国东南沿海或东南亚、南亚沿海国家流入的。对于地处内陆的丘北僰人来说,他们缘何以海贝为饰,
海贝曾是一种古老的货币,在中原地区盛行于商周时期,在春秋时期衰落,秦统一后被彻底废除;但在云南地区,贝币却长时间作为主要货币流通,直至明清之际。僰人以海贝为饰,是对族群发源地海洋的记忆,还是将贝币置于头上以示富贵,其中充满种种难解的谜团。无独有偶,丘北僰人以海贝为饰,川南僰人悬棺内发掘出的衣物也有海贝作装饰的现象。
僰语称海贝为”涅目渣”,僰人民间还流传着捕获海贝的方法。据介绍,僰人的祖先是这样捕获海贝的:将带肉的狗骨丢于大海浅滩,几个小时后将狗骨捞起,狗骨上自然就会粘满海贝。僰人服饰上的海贝似乎说明了,这个颠沛流离的民族曾居于我国南方沿海一带。
三、石头垒成的僰人民居
丘北僰人多居于偏僻边远的高寒石山区,其石头垒成的民居,鲜明体现出僰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建筑风格,同时,它也强烈表达出僰人对石头的敬畏和热爱。他们用石头垒砌的栖居住所,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舍得白泥塘就
12
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村寨。
传统的僰人民居向阳而建,一般比较低矮,墙体是石头,中间是简单的人字形木头框架,房顶是茅草,僰人称其为”蘑菇房”。僰人民居分主屋和小屋,主屋集做饭、吃饭、烤火、待客、家人休息等多功能于一体,小房或作厨房或关养牲畜。由于僰人没有多少粮食储备,二楼比较低矮,通风较差。僰人居住区风大,其民居四周所置的窗户比较小,比较少,采光很差。这充分体现了僰人民居只求经济、坚固、温暖、实用的建筑心态,同时也表现僰人经济收入少、建盖房屋的经济能力低等现实。
僰人旧时的民居来看,仅是主人避风、避雨、居住简单住所而已,有人对僰人旧时的民居作过估价,僰人普通的一间民居造价不会超过1000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府扶持力度的加大,尤其是丘北僰人发展扶持项目实施以来,僰人民居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茅草房变瓦房,有条件的还盖钢筋混凝土房,唯一没变的是,墙体依旧是石头墙,那成片的石头房彰显着僰人和石头不解的情结。僰人的民居不断得到发展、丰富和完善,并带着厚重的时代烙印。
四、原始古朴的僰人民间歌舞
对于云南的少数民族,几乎都可以用能歌善舞来形容,丘北僰人也不例外。丘北僰人的民间歌舞,是僰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下来的精神财富,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
13
色。
1、调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僰人民歌
僰人民歌可分为迁徙歌、祭祀歌、情歌、酒歌4大类,曲调不同,各有特点。古老的僰人民歌以三言、四言以至十余言不等的长短句组成,唱如说的特点较浓。僰人民歌多为角调式和羽调式,其节奏比较自由,曲调古朴沧桑,句尾出现的下滑音较多。不论是迁徙歌、祭
祀歌还是情歌、酒歌,听起来都是哀婉凄凉、低沉忧郁、如泣如诉的,和其他民族的音乐风格有较大的区别。同样的曲调,可填入内容不同的歌词演唱,内容十分丰富。
僰人民歌有独唱、对唱、合唱三种形式,有较强的抒情功能和叙事功能。独唱主要于用个人抒发情感,讲述故事,对唱主要用于谈情说爱和礼仪交往,合唱主要用于集体歌舞娱乐。僰人民间只要逢人就有歌,逢事就有歌,用歌讲僰人的历史,用歌表意传情,用歌阐述人间交往礼仪。
例如僰人办婚事时,邻村的青年十分流行找淡酒吃,对于主人家来说,有人来是好事,但要喝酒要吃饭是有条件的,必须先对歌。对歌的开篇一般是这样的,问:你是哪儿的,你是什么民族,你到我们村干什么,对方答:我是来自某某村的,是僰人,听说你们村办婚事,我们来找淡酒吃,来祝贺的。问:你说你是僰人,你说说,僰人起源于哪儿,迁徙时经历了哪些地方,最后在什么地方落脚(定居)?如果来
14
者答对了,主人家就会摆出酒肉热情款待。 僰人与僰人的交往,对歌贯穿始终。恋爱要对歌,喝酒要对歌,娶亲要对歌,交友要对歌。在僰人不喜欢和外族交往的年代,不懂僰人语言的人找不到水喝,不会唱僰人歌曲的找不到酒喝。对歌,是僰人相互交往的一种必不可少的礼仪。
2、僰人流传至今最古老的舞蹈-跳乐
“跳乐”一词,顾名思义就是欢乐地跳的意思,是僰人流传至今最古老的舞蹈,也是僰人村寨现存的唯一一个舞蹈。跳乐时,在中间燃一堆篝火,由手持月琴或笛子的男青年引导,众人围成圆圈踏足击掌,边唱边舞。
僰人跳乐的动作十分简单,仅有右斜跨步,由上至下击掌两个动作构成,似乎自形成之日就没发生过多大的变化。尤其奇怪的是,月琴所弹奏的旋律和笛子、人声的旋律是不一样的,但十分协和。丘北僰人跳乐不论男女老幼皆可参与,跳乐过程中,由一男和一女领唱,众人配以”啊滋呀滋,啊火呀火”的合声,整个场面极为热烈和欢快。
僰人跳乐场是僰人社交的圣地,僰人男女青年在跳乐的过程中相互认识,相互交流,加深情感,自由恋爱。
五、僰人民间故事
和其他民族一样,僰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内容涉及到僰人的源流、迁徙过程、民族心理、风俗习惯、社会活动等方方面面。僰人民间故事是从
15
远古时代起就代代相传下来的,以散文形式叙事,有人物、有情节,有很重要的幻想成份,故事情节单一完整,有头有尾,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它同其它文化一样,深深植根于僰人的生活之中,是僰人悠久丰富的民间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天地的由来》、《祖先的由来》等故事,体现了僰人对人类洪荒时代的记忆;《祭祖节的故事》、《灵魂洞穴葬的来历》、《为什么供奉青钢树枝》等故事,体现了僰人对与其他部族的斗争和融合的记忆;《僰人为什么不砍老鸦藤》、《僰人为什么没有自己的地盘》、《僰人为什么不过七月半和八月十五》等故事,体现了僰人对祖先迁徙历史的记忆;《僰人妇女为什么不下跪》、《僰人妇女头饰的来历》等故事,体现了僰人对生活习俗的解释。
六、僰人奇异的风俗习惯
1、最古老的离婚证-僰人木刻
丘北僰人的婚姻家庭一般很稳定,但如果出现离婚,则要请来中间人,刻木为证。僰人的木刻是一块木板,上面刻或削成一对夫妻的样子,男左女右,孩子如果判给男方就刻或削在左边,如果判给女方则刻或削在右边。然后从中间破开,夫妻各执一块,这就是僰人民间最古老的”离婚证书”。
如果离了婚的僰人要再婚,必须出示自己已离婚的木刻凭证,人们一看就知道持证人已离婚,面下有几个小孩。离了
16
婚的僰人再婚,如果不能出示自己已离婚的木刻凭证,那没有人敢娶也没有人敢嫁。僰人离婚刻木为证的习俗一直延续到建国初期。
考古学家在川南僰人悬棺的棺头上曾发现钉有一块形似手掌的木块,专家将其称为火焰板,并推测该物是僰人崇拜的图腾,钉于棺头,用于驱邪镇魔。丘北上年纪的僰人则认为,那就是僰人过去的”离婚证书”,并能指出该持证人离婚时面下有几个孩子。
2、新郎不入洞房的婚俗
僰人的婚姻属自由恋爱婚姻,父母不会过多干涉。但其婚俗很有特点,一是娶亲时新郎不参加,二是办喜事的3天不准新郎入洞房,三是不拜堂,不拜天地,不拜祖宗。
据新编《丘北县志》记载:僰人娶亲那天,由媒人领着6-8个青年小伙子与唢呐组成的迎亲队带着礼品去娶亲。女方家安排歌手2-4人把门,迎亲队到达时,先由把门人与媒人对唱”迎亲调”并与送亲男子陪媒人入席。启程时也要对唱”送亲调”。女方送亲人有伴娘和本村的未婚青年女子,最少8人,多者百余人。新娘到男家时,由新郎之妹领进堂内从右至左绕堂3圈,再到灶房作形式上的洗锅烧火,然后进洞房。不拜堂,不拜天地,不拜祖宗。办喜事的3天,3个送亲女性及正式伴娘同新娘食宿洞房,新郎不得人内。正堂设一酒席,由长者和媒人陪同送亲男子入席,边吃,边喝,边对歌。
17
先唱”起身调”,后唱”蜜蜂调”,最后唱”分别调”。夜间青年男女”跳乐”,边唱,边跳,边对歌,直到天边发白方散。热闹3天3夜后,新娘随送亲队回娘家住3天,后由新郎接回。
3、见了皇帝不磕头的僰人妇女
不论是何时何地,僰人妇女都不行下跪之礼,就算是见了皇帝也不下跪。原因传说有三:一是一位僰人妇女曾救了一位太子,把他抚养成人,太子后来做了皇帝,特许她不行下跪之礼,再后推而广之,所有僰人妇女都不下跪。二是有一次僰人修庙,塑了菩萨,僰人妇女去磕头,菩萨轰然倒下。大家说,僰人妇女的头太大了,连菩萨都不敢接受,后来便逐渐形成僰人妇女不下跪的传统。三是僰人妇女的头饰太大,一磕头头饰就会碰到祭品,常被误认为是和老祖先抢饭吃,所以,僰人不许妇女磕头。几种说法,不知孰是孰非,但僰人妇女何时何地都不行下跪之礼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4、僰人的灵魂洞穴葬
丘北僰人历史上死人不用棺木,不看坟地,不择吉日,在2-3天内,由村里人相帮,以木架送往野外实行土葬,不筑坟堆。而对于60岁以上死者要用铜片作灵魂化身,实行灵魂洞穴葬,近代实行棺木土葬。灵魂洞穴葬的程序有取灵、入祖棺、祭祖棺等。
当死者停止呼吸后,族长依据死者的脸型,用薄铜片(有的村寨用薄铁片,各家可形状不一,有的制成三角形,有的
18
制成长方形,有的制成人像形)迅速剪一张死者的半身侧像,这个过程即为”取灵”。半身侧像即代表死者的”灵魂”,俗称”灵魂片”。为了表明死者与后代血缘相传的关系,”灵魂片”要醮染孝子的指血。”灵魂片”由孝子妥善保管,待到祭祖时交给族长入祖,实行洞穴葬。至于死者的尸体,僰人认为他(她)的”灵魂”已被取去,不再重要,于死后的2-3天内抬到野外土葬,不再祭扫。
解放前,丘北僰人每个家庭都有一具”祖棺”(舍得乡白泥塘村叫家谱筒,树皮乡倮子地村的僰人称”祠堂”)。祖棺用樱桃树或桦桃树凿制而成。丘北县舍得乡白泥塘村李自华说,他家祖上的祖灵筒原为铜鼓,后因铜鼓被盗,才改用木祖灵筒。祖棺形如筒状,一般高约30厘米,直径约40厘米左右。祖棺从砍树取材到凿制成形的整个过程十分讲究,最主要的特征是不能让祖棺接触到大地和土壤,更不能轻易让外人观赏和移动。
祖棺由家庭中比较有威望的族长专人负责管理,存放祖棺的地点也只能是族长一人知道的高级”机密”,就算是家庭中人,也不可能随意打听存放祖棺的洞穴。存放祖棺的地点是天然的崖穴,离地面越高越好,洞口越隐蔽越好。存放祖棺之前,崖穴内土嚷要全部掏干净,安放好祖棺后,洞口要封好,以免被外人发现和破坏。祖棺还不能遭雨淋日晒,不能接触土壤和大地,丘北僰人认为:祖先的灵魂只有不遭雨淋
19
日晒,才能安宁。祖先的灵魂只有脱离大地和土壤,才能顺利地进入天堂。
僰人的祭祖不在清明节,而是农历十月初十,有的是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属蛇日,舍得乡昂永明说这是为了纪念僰人历史上战死的首领和失败的战争。僰人祭祖一般是一年一祭,经济实力不强的家庭两年一祭,甚至是三年一祭。祭祖日临近之时,族长要召开家庭会议,商议祭祖的有关事宜,组织家族按户凑钱买供品。祭祖之日,全家男女老幼聚在一起,杀猪宰羊,然后在族长的带领下带上供品前往藏祖棺的地点。族长从洞穴中取出祖棺,在地上铺一块白色麻布,然后唱诵祭辞,诚邀祖先的灵魂出来晒太阳,族长小心翼翼地从祖棺内取出”灵魂片”,按不同辈分整齐排列在麻布上,然后当众清点棺内”灵魂片”的数目。如果”灵魂片”的数目增多,则证明族中有人私自”入祖”,如果”灵魂片”数目减少,则说明有人”盗祖”,族人当众查明原因后,由族长当场减少或复制灵魂片,直到众族人没有异议,才用清酒”洗灵”(即清洗”灵魂片”),然后才摆上供品祭献。在加工祭品期间,僰人男女青年聚在一起跳舞(彝语为”跳乐”)。祭品煮熟之后,摆到祭台上祭献。自上届祭祖以来,如果家庭中有符合入祖资格的死者”灵魂片”,需要举行入祖议式,则由族长将”灵魂片”统一放入祖棺,同时放入一定数量的铜钱。所有仪式全部结束,族长将再次宣布祖棺内”灵魂片”的具体数目,供下
20
届祭祖时家庭共同核实。最后,用新的白色麻布包裹好”灵魂片”放入祖棺,族长独自抱着祖棺,选择另外的洞穴秘密安放。
洞穴葬是一种古老而奇特的葬法,解放初期,在丘北的僰人村寨都还广泛流行,但自上世纪50年代以后,特别是”破四旧”以来,多数家族中断了这种葬俗,转为汉俗。直到今日,部分僰人村寨仍沿袭着这种古老的葬俗。关于洞穴葬的来历,僰人村寨主要有两种说法:舍得乡白泥塘村的僰人说,以前他们的祖先很有势力,后来与汉族发生了矛盾,僰人首领战死。僰人怕外族人会将他们首领的尸骨千刀万剐,于是就连夜将首领的棺木吊到高高的悬崖上安葬。后来,由于僰人多次被迫迁徒,祖先尸骨不便迁徒,有人想出办法用”祖棺”代替笨重的棺木,用”灵魂片”代替祖先的尸骨,这样很便于携带,后来便逐渐形成了洞穴葬。树皮乡倮子地村的僰人说,他们的祖先以前很富有,很强大,但后来衰落了,举族四处逃难,逃到哪里都没有自己的土地,其他民族不许他们葬坟,僰人死了,不敢立墓碑,不敢垒坟堆,只能悄悄地埋葬。后来,便逐渐成了洞穴葬。丘北县舍得乡白泥塘村李佳兴家是现在唯一还在行祖先灵魂洞穴葬的僰人。
5、神秘的祭龙石习俗
丘北僰人祭龙石尤其肃穆庄重,富有民族特色。二月初二,全寨男子集聚寨旁古树前,由一人从山洞里将一根上尖中圆
21
下粗、长3-4寸的光滑石头--”龙石”取出,恭敬地背至树下。树前垫青岗栗叶一层,叶上铺白布一块,置龙石于布上。各家集资购猪一头,各自带米、酒做成饭菜放于龙石前,由伙头(寨老,僰人称”卡谢”)领祭,祈佑全寨清吉平安,子孙昌盛。祭毕,议定不准砍伐龙山的树木,不准偷窃别人的东西......等规约。商议毕,用红布将龙石包裹背回洞内密藏,然后由十一人一桌就地会餐。餐毕,青年男女开始跳乐。
除了集体祭献龙石外,家庭也祭献龙石。如果谁家想生孩子都必须杀鸡祭献龙石,尤其是久婚不孕的夫妇。目前,在双龙营镇的六弯坡新寨村,官寨乡的垭口寨还保留有祭龙石的习俗。
僰人的民间文化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旅游价值等,是众多价值的组合。但目前由于受现代文明冲击,致使大批具有很高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的僰人民间文化瑰宝走向消亡或遭到严重破坏,僰人民间文化保护工作亟待加强、任重道远。
作者通联:
单位:丘北县文化馆
邮编:663200
电话:[1**********]
22
1
23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课外文言文所阐明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