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现有产品的重新定位
没有永远的定位,“除了妻儿,一切都要变”三星集团会长李健熙说,。定位本来是为了帮助企业更准确找到自己的竞争优势,但在实践中,很多企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定位惯性问题。即:尽管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但企业却仍然沿用原来的市场定位和品牌定位,结果逐渐走向弱势。“再定位”问题由此提上日程。如达尔文所说“那些能够生存下来的并不是最聪明和最有智慧的,而是那些最善于应变的”。用户需求的变化,往往是进行重新定位的最好时机之一。
重新定位通常是指对那些销路少,市场反应差的产品进行二次定位。初次定位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竞争者进入市场,选择与本企业相近的市场位置,致使本企业原来的市场占有率下降;或者,由于顾客需求偏好发生转移,原来喜欢本企业产品的人转而喜欢其它企业的产品,因而市场对本企业产品的需求减少。在这些情况下,企业就需要对其产品进行重新定位。所以,一般来讲,重新定位是企业为了摆脱经营困境,寻求重新获得竞争力和增长的手段。不过,重新定位也可作为一种战术策略,并不一定是因为陷入了困境,相反,可能是由于发现新的产品市场范围引起的。例如,某些专门为青年人设计的产品在中老年人中也开始流行后,这种产品就需要重新定位,重新扩大企业经营的定位,突破原来的市场限定的区域,去发掘新的消费群与消费者新的需求,能使企业的潜在市场空间比现在规模扩大至少10倍以上。相反,如果企业不能随着需求的升级及时调整定位,常常就会面临品牌老化,销售下降等问题,直到最后被新的品牌所取代。例如,生产“康师傅”方便面的顶益集团,就是经过几次重新定位后才确定了现在的最佳定位:生产一种合乎大众口味的价格适中的方便食品,并获得了极大成功。
(二)对潜在产品的预定位
企业应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市场条件,采取合理的市场定位策略,这样才能争得一席之地。
(1)针锋相对策略:这是一种与在市场上居支配地位的竞争对手“对着干”的定位方式,与市场上占支配地位的实力最强的对手发生正面冲突,使产品进入与对手相同的市场位置。
它所要求企业本身具备条件:本企业要比竞争者生产出更好的产品;市场容量大,足以吸纳两个以上竞争者;本企业拥有资源不低于对手。在世界饮料市场上,做为后起的百事可乐进入市场时,就采用过这种方式,“你是可乐,我也是可乐”,与可口可乐展开面对面的较量。
实行迎头定位,企业必须做到知已知彼,应该了解市场上是否可以容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竞争者,自己是否拥有比竞争者更多的资源和能力,是不是可以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否则,迎头定位可能会成为一种非常危险的战术,将企业引入歧途。当然,也有些企业认为这是一种更能激发自己奋发向上的定位尝试,一旦成功就能取得巨大的市场份额。
(2)填补空缺策略:不与竞争者直接冲突,重新开拓潜在市场。这是一种避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进行市场定位的模式。企业不与对手直接对抗,将自己置定于某个市场空隙,发展目前市场上没有的特色产品,开拓新的市场领域。
具备条件:企业有制造高质量产品的技术;本企业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出售高质量产品的技术,能获利;使购买者相信本企业产品质量好。
这种定位的优点是:能够迅速地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并在消费者心中尽快树立起一定形象。由于这种定位方式市场风险较小,成功率较高,常常为多数企业所采用。例如美国的Aims牌牙膏专门对准儿童市场这个空隙,因而能在Crest(克蕾丝~宝洁公司出品)和Colgate(高露洁)两大品牌统霸的世界牙膏市场上占有10%的市场份额。
(3)特色策略:企业突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色,而采取的另辟蹊径。
具备条件:产品有独特特色,消费者喜爱;其他企业未具有或不愿改变其原有特色,本企业先入为主。企业选择适合自己的定位策略,以达到预期发展。采用这种定位策略的企业一般是中小企业或实力比较薄弱的企业。取得成功的有“王守义的十三香”、“王致和的腐乳” 、“老干妈”“周萝卜”等企业品牌。
综上所述,准确的定位能带给企业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发展前途,反之,则会使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在市场中找到自己最理想的定位,才能最终取胜。
案例分析:康师傅如何从徒弟到师傅
1996年康师傅在香港上市,2002年在香港股市增值最佳的股票中,位列前三位。2004年上半年营业额为60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20%。而拥有康师傅品牌的台湾顶新集团2004年年销售额已高达200亿元人民币。
康师傅所采取的战略是速度制胜。面对一片空白的大陆市场,为了迅速占位,在中国内地塑造出“第一品牌”的形象,康师傅通过大手笔的广告策划、准确明晰的市场定位、领先一步的产品策略、精耕细作的渠道策略??在极短的时间里脱颖而出。
战略:速度制胜,抢占第一
康师傅的创始人是台湾魏氏四兄弟:魏应州、魏应交、魏应充和魏应行。1958年,四兄弟的父亲魏德和在台湾彰化乡村办起了一个小油坊,起名“鼎新”。从小时候起,四兄弟加上三个姐姐就在油坊帮忙。尽管非常辛苦,但油坊的规模一直发展不起来,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魏德和去世时,家产与负债也是基本相抵。
由于岛内发展空间狭小,魏氏兄弟决定赴大陆投资。1988年,受家人重托的魏应行从香港转道来到大陆寻找机会。那时,他在大陆一个人也不认识,一切都不熟悉。魏应行在各省之间辗转奔波,考察市场,因为一直开油坊,他便自然而然想到要在大陆开发一种食用油,创立“来自台湾的食用油”形象。
许多人可能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末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这则广告。台湾电视剧《星星知我心》的女主角吴敬娴那句“用顶好清香油~顶有面子”的广告词可谓深入人心。但遗憾的是,这个产品有点超前,以当时大陆老百姓的消费水平,大多数家庭都是用的散装油,锅里有油就不错了,根本还没达到“要面子”的程度,于是产品陷入滞销。
到1991年时,魏应行带来的1.5亿元新台币几乎全部赔光了。就在他准备打道回府时,他又嗅到了新的商机。
当时他经常在外出差,并食用一种从台湾带来的方便面。他渐渐发现,一同搭车的人们对他的方便面常常十分好奇,经常有人围观甚至询问何处可以买到。魏应行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个市场的巨大需求,从此开始了翻身立业的机会。
当时大陆的方便面市场呈现两极化:一极是国内厂家生产的廉价面,几毛钱一袋,但质量很差;另一极是进口面,质量很好,但价格贵,五六元钱一碗,普通大陆人根本消费不起。看到这种市场情况,魏应行想:如果有一种方便面物美价廉,一定很有市场。于是决定生产这种方便面,并给准备投产的方便面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康师傅”。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为了适应北方人的思维方式,在北方人眼里,“师傅”这个词显得较为专业,而姓氏则取用“健康”的“康”字,以塑造“讲究健康美味的健康食品专家”形象。
名称起好了,产品档次也定下来了,接下来就是确定口味了。怎样开发符合大陆人口味的方便面了呢,康师傅经过上万次的口味测试和调查发现:大陆人口味偏重,而且比较偏爱牛肉,于是决定把“红烧牛肉面”作为主打产品。考虑到大陆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最后把售价定在1.98元。
与此同时,康师傅的广告宣传也全面铺开。不得不佩服的是,康师傅从一开始就具有极强的广告意识。这一次,康师傅一改前两次用真人做广告的作法,根据名字塑造了一个比较容易记忆的动画人物。当时台湾对大陆观众还很有吸引
力,为了迎合观众心理,给品牌定位为“康师傅,来自台湾~”配合红烧牛肉面口味浓、份量足的特点,上市广告词设计为“香喷喷,好吃看得见”。
1992年,当国内企业还没有很强烈的广告意识时,康师傅的年广告支出就达到了3000万。当时大陆的电视广告费用相当便宜,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插播广告只需500元人民币。为了将一句“好味道是吃出来的”的广告词铺满大江南北,康师傅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每年的广告投入从不低于1亿元。康师傅认为,“广告就像朋友,你不打招呼,人家就把你淡忘了”。
包装漂亮、广告凶猛的康师傅一经推出便立即打响,并掀起一阵抢购狂潮。康师傅公司门口甚至一度出现批发商排长队、一麻袋一麻袋订货的罕见场面。在市场的推动下,康师傅的生产规模迅速膨胀,在几经失败之后,魏应行终于第一次尝到了投资大陆的甜头。
为了应付产品供不应求的热销局面,康师傅不得不投入巨资至流通领域,同时用提前收来的订金购买国外的先进设备,招募人员。从第一碗面上市后的半年内,康师傅生产线上的工人即从300多人猛增到三四千,生产线则扩大到了天津之外的多个城市。
此后,康师傅又连续投资在各地设厂,搭建生产线,以超常规的速度急驰。康师傅的生产布局规划是,直径500公里内要有一个方便面生产基地,以把运费控制在销售价格的5,以内,由此实现新鲜度、销售价与成本的最佳组合。
这种超常规的发展其实也隐藏着一定的风险,一度使康师傅的资金链非常紧张。但为了尽快地完成布点,先入为主地占据当地市场,康师傅还是采取了这种快速扩张的战略,这一点也与其竞争对手统一集团稳健发展的战略有所不同。但是今天,康师傅这种较为激进的战略证明是非常成功的,这也是它能够快速超越统一而后来居上的原因。
顶新集团副总裁李家群多年后在谈到康师傅的成功时曾说,“最重要的是我们抓住了先机,抢到了‘第一品牌’的形象”“若是换在今天,任何一个品牌也不可能做到这样。”时机和速度成就了“康师傅”,从此,康师傅盘踞大陆方便面市场的龙头地位达10余年之久。
产品: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做方便面,康师傅不是第一个,远在统一之后,当统一已经是台湾第一品牌时,康师傅还没找到北。康师傅的其他产品,如茶饮料、果汁饮料、糕饼等也是如此,虽然在竞争对手之后切入市场,但很快都进入了市场前列。
在产品导入上,康师傅奉行“来得早不如来得巧”的原则,康师傅认为,任何产品都有进入市场的最佳时机,并非越早越好。先进入企业自然有先入为主的优势,但选择适当的时机切入,可以省去培育市场、培养消费观念的费用。
康师傅在切入后之所以能将对手快速甩开,关键在于能够在竞争产品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完善产品,跟随时代的进步,不断开发出能够满足消费需求的新产品。同样的产品,后来的康师傅总能本着“以有限的资源创造超值销量”的标准,在考虑市场份额的同时,尽可能以较低的价格给消费者以最大的实惠,因此受到欢迎。
而且,与大多数专注于某一领域的品牌不同,康师傅通吃全线的野心昭然若揭。从方便面,到茶饮料、果汁饮料、功能饮料、矿物质水、饼干等,康师傅几乎无所不为,而又无所不成。
方便面虽然看上去是一个门槛比较低的行业,但实际上要做好也非常不易,新品开发能力是很关键的因素。消费者喜新厌旧,天天都是一个口味谁受得了。
因此,为了适应消费者的胃口,在最近几年中,康师傅新上市的品种都占了销售额的45,以上。
新品开发的前提是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每一个市场甚至每一个时期都会有不同的口味、价格、诉求等需求的不同,如果忽略这一点,就可能会犯下致命的错误。统一在进入中国市场时,曾把在台湾最畅销的鲜虾面、肉燥面等产品带到中国来,认为“我们爱吃,他们也应该喜欢的”,结果遭到冷遇。
在台湾,人们吃海鲜味选统一,排骨味就选味味,干吃面吃王子面。鉴于此,康师傅在大陆发展出很多副品牌,如面霸120、福满多、小虎队等,适应不同的口味。
随着大陆民众收入增加,消费者对速食面的需求,从以前吃饱就行,发展到现在开始关注营养成分。康师傅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一变化,并经过调研,发现有七成消费者对营养型速食面感兴趣。
于是,2004年,康师傅开始了其在高端市场的产品延伸,研发了代表六个不同国家、地区口味的方便面,推出“亚洲精选”系列。并且请来了凤凰卫视的节目主持人陈鲁豫做代言人,希望能将它打入城市白领市场。本着一贯的大手笔,康师傅对“亚洲精选”系列的市场推广费用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
康师傅在1996年投入茶饮料的生产,当时推出的是柠檬茶和菊花茶,1997、1998年,康师傅又相继推出了冰红茶、绿茶和乌龙茶。随着2000年茶饮料市场的升温以及旭日升的衰落,康师傅茶饮料迅速走红,成为中国包装茶饮料市场的领导品牌。尤其是康师傅冰红茶,自2000年上市以来,始终保持着持续投入,请来任贤齐、张惠妹等做代言人,诠释其青春、奔放、活力的产品形象。
在果汁饮料、运动饮料、矿物质水、糕饼、乳品等产品线上,康师傅都有不俗的表现。目前,康师傅的触角几乎已伸至食品的各个领域,从最初的康师傅方便面,到康师傅绿茶、康师傅冰红茶、康师傅冰绿茶,到鲜の每日C,再到康师傅矿物质水、功能饮料劲跑X、康师傅糕饼以及乳品,康师傅在不断地扩充产品线。凭借康师傅品牌的强大号召力,康师傅几乎在每一个产品中都颇有斩获,而不断充实的产品又在为不断为品牌价值累积加分。
渠道:深耕细作,遍及乡镇
在过去几年中,康师傅投资在渠道布局上的费用已经高达3亿多人民币。现在康师傅在中国内地已经拥有一个包括300个营业点,近5000个经销商,55万个销售点,139个仓库的巨大销售平台。
1.深入乡镇,全面覆盖
康师傅的渠道上的特点之一是渠道下移,其销售网络已经深入到乡镇底层,这是康师傅与竞争对手争夺市场时的一个巨大优势。有统计表明,在城市市场,统一与康师傅几乎平手,但在县级以下的乡镇,统一的销售量远不如康师傅,可以说,是乡镇市场拉开了二者的差距。
康师傅在渠道上的另一个特点是精耕细作、全面覆盖。康师傅把全国划为1500个小区域,每一个区域都有业务员负责。康师傅要求每一个业务员每天要拜访30个零售点,了解他们的销售情况及需求,搜集他们对于产品的意见和建议。
在渠道形式上,康师傅的主要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直营,通过直属的办事处、营业所等直接将产品铺向终端;另一种形式是经销,在自己力所不能及的市场通过中间经销商去发展终端网点。而相应的,康师傅的业务人员也可以分为两种:直营业务代表和经销业务代表:直营业务代表分工很细,有的专门负责大卖场,
有的专门负责零售店;而经销业务代表则主要负责经销商的开发、管理、协销和维护。
这样,康师傅编织起了一个组织严密、分工明确、由点到面都有专人负责的动态的营销网络,即使人员更替也能保证很快接替。而这个网络中的每一个人渠道管理员,不仅要负责新网点的开发,还要负责已有网点的维护和提升。
针对零售店,通常业务代表的包里总是随身带着两件宝贝:一块抹布,一叠海报。在巡视网点的过程中,如果看到康师傅产品上有灰尘,就会立刻用抹布细心地擦去;如果产品陈列杂乱,就会认真地把产品重新摆放整齐;如果看到贴在墙上的宣传画有卷角,就会把卷角抹平重新粘好。这些细微的举动往往体现了一个专业销售人员的素质,店铺老板往往会由此对康师傅产生好感,拉近距离。维持良好的客情关系对于今后双方的沟通协助非常重要。关系好了,在好位置贴海报、在醒目位置陈列产品,以及利用店头做广告,就容易多了。
针对大卖场,业务代表必须学习掌握相应的技巧。例如,当康师傅的直营业务代表拜访家乐福、沃尔玛这样的大型超市时,他们会着重强调品牌的影响:康师傅是方便面第一品牌,市场占有率高达40,,卖康师傅的产品,会有更大的走货量,因而可以获取更多的利润。
对于经销商的管理,康师傅一方面非常严格,在经销商选择、窜货、价格控制等原则性的事情上非常强硬,另一方面康师傅又对有潜力的经销商大力扶持,帮助经销商成长,经销商成长了康师傅就会跟着成长。每当经销商遇到产品、销售上的难题时,康师傅的业务代表就会想办法协助其销售,增强经销商对经销康师傅产品的信心。
从1998年开始,康师傅就开始实施“渠道精耕”,其实施要点是:
a、压缩层级。对于重要城市,寻找能够直接为零售点服务的批发商作为经销商,在康师傅内部,形象的把他们称为“邮差”,意喻能够主动配送的人。这样就少了一道中间环节,减少了渠道中间费用,货物能够以更合理的价格和更快的速度到达消费者的手中。这样,康师傅就可以直接和批发商做生意,同时派人员加强终端维护和推销工作,依据零售点普查的资料对零售点进行分级管理,设定相应的拜访频率。
b、分区管理。即保证每个“邮差”都有合适的销售区域,这是市场价格稳定的前提。康师傅的市场分为两种类型,即城区市场和外埠市场。除了全国范围内的区域划分外,在一个城区市场也要按零售点分布情况划分片区经营,在每一片区选取经销商服务零售点,公司配备业务人员协助经销商工作,这将加强终端工作的深入化和细致化。在外埠市场,康师傅并不是简单地以行政区域来划分市场,而是站在经济商圈的概念来自我规划。
c、突出服务。由专门的业务代表协助“邮差”,帮助其卖产品,帮助其拜访零售点,拓展市场,这主要分为两个层面:
一是康师傅对经销商的服务。对经销商的服务体现在如何帮助其拓展销售,并协助其服务下游网点。在城区,业务代表帮助经销商做推广,服务其下属的零售点,加强终端销售力;在外埠片区,业务代表配合经销商服务其下游客户,使其销售网络更加牢固和稳定。
二是经销商对零售点的服务。主要体现在配送能力上,即经销商一定要具有对下游网点送货上门的能力。康师傅认为,配送是决定通路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未来渠道竞争力最大的促进手段,零售点会因为主动上门的配送服务而改善产品的销售,尤其是对于新品的铺货,尤其重要。
d、工商联盟。就是要求康师傅和经销商结成“营销共同体”,达到“双赢”。这主要通过协议来保证执行,康师傅对经销商提供力所能及的销售支持,经销商在所辖片区内独家销售,但不得出现窜货、价格混乱的现象。
“通路精耕”的实施使康师傅更加贴近市场,营销网络更趋紧密和稳定。因此,康师傅只要有新产品上市,就可以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铺满全国各地的大街小巷。
为了保障“通路精耕”的持续实施,康师傅在内部也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措施:
a、严格的客户拜访,建立区域内零售点的客户访销卡,制定合理的拜访频率,提升业务代表的工作效率。
b、合理的区域划分。对区域内的商圈进行界定,对客户数量、相互之间的距离、经销商的配送能力进行评估。
c、良好的物流支持,“渠道精耕”使需要服务的经销商数量剧增,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物流系统,就无法保证产品的快速配送。
d、专业的分销队伍。他们是“渠道精耕”执行的中坚力量。
“渠道精耕”使康师傅的分销队伍大量增加,这对于企业的成本与管理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康师傅的做法是:不断推出新品,透过强大的研发能力不断地推出新品,以满足销售系统的需求,避免系统闲置;进行文化趋同教育,在提高销售人员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让公司的文化根植在员工的心中;进行分级扩张,“渠道精耕”是一个大系统,康师傅并没有急功近利,而是一步一个脚印,从省会城市到地级城市逐步扩张,既稳妥又减轻了实施压力。
2.卖场生动化
据调查显示,有70%的顾客去超市不知道买什么品牌的饮料,可见饮料消费者大多数属于冲动型购买。调查同时显示,顾客在每一饮品前的驻足时间在2秒钟左右,75%的顾客在5秒之内决定是否购买。如何把握住销售通路的最终环节,踢好临门一脚,在终端拦截住顾客,形成最终购买,成为企业共同面临的难题。
康师傅深知终端营销的魅力,因此,在给业务人员培训时指出,一定要花大力气做好商品陈列,这样做至少有三个好处:
A、增大销量。通过生动化的产品陈列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方便消费者购买。好的陈列能在众多竞品中“跳”出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并使消费者随手可拿,从而刺激销售。这是康师傅卖场生动化的最直接目的。
B、树立品牌。终端生动化陈列有助于彰显品牌形象。康师傅告诉销售人员:既然我们已经投入了巨额费用给卖场,包括进店费、年节费、店庆费、堆头费、专架费、促销费等等,为什么不再加一把劲,做好生动化陈列呢,
C、维护客情关系。终端生动化可以帮助康师傅建立良好的渠道关系。许多卖场都给采购人员下达了营业指标,作为考核采购人员的主要标准。生动化作得越好,就越能刺激消费者购买,帮助采购人员完成营业收入,从而增进采购人员对康师傅的好感。在实际操作中,康师傅总是能利用采购要完成卖场下达的营业任务这一软肋从而最大限度的争取到优惠条件。
终端生动化是如此重要,因此康师傅在这方面制定了严格的规定,这与不少国内厂商只要产品上架后就万事大吉的做法迥然不同,这些规定主要有:
a、先进先出的原则。要求理货员将新进产品放在后排,保证先上架产品先卖,杜绝产品过期的可能性,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b、有效期管理原则。康师傅要求理货员严格掌握产品的有效期,一旦发现离保质期不远,立即报告给业务员,由业务员汇报市场部制定相应的促销活动将其迅速消化,避免产品过期带来的损失;
c、过期商品处理原则。对于过期商品,康师傅的原则是坚决销毁,避免流入消费者手中,以免损害消费者健康,毁坏公司名誉,影响与卖场良好的合作关系;
d、控制存货原则。在这方面,康师傅严格执行1.5倍安全库存原则,避免过度压货造成与卖场的关系紧张,也避免缺货,让竞争者乘虚而入。
大卖场内的产品品种数不胜数,但我们走进卖场时,总能发现康师傅特别地引人注目呢。在这方面,康师傅也有不少的诀窍,重点是三个“易”字。
第一个是“易看”。应该将商品和相关宣传品整齐的陈列在顾客容易看到的地方,最佳位置是在水平视线上下。另外,导购牌要标示清楚且吊放在顾客易看到之处;价格牌的规格应尽量与卖场统一,内容要简单明了。
第二个是“易取”。这是为了方便顾客,以高度为165厘米的货架为例,商品的黄金陈列线的高度一般在85,120厘米之间,它是货架的第二、三层,是眼睛最容易看到、手最容易拿到的陈列位置。另外,在商品陈列时,要注意陈列的稳定度,不能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拿便全倒。
第三个是“易买”。商品分类要整齐,价格牌、产品规格、口味等产品相关资讯一目了然。当康师傅理货员不在场时,顾客也能尽快自行挑选自己想要的产品。
市场:低价策略,扩大市场
1.低价策略杀回台湾
在大陆获得成功,取得“中国方便面第一品牌”的桂冠之后,康师傅便衣锦还乡,杀回老家台湾省。台湾省是统一方便面的天下,统一占据老大位置已经多年,地位根深蒂固,相对于在大陆的辉煌,康师傅在台湾还只是一个无名小卒。
康师傅在台湾市场的主要对手,仍然是统一,作为进攻者,康师傅必须找到统一的弱点,出奇制胜,康师傅的制胜武器是低价策略。“通过全面降低成本,成为低价市场的领导者”。
康师傅以低价跨入台湾市场,不仅有效地击中了统一的软肋,而且抓住了消费者在目前台湾经济不景气,对低价产品有大量需求的机会。再加上康师傅在大陆的成就,台湾也已经慢慢地受到影响,因此康师傅在台湾一上市,便引起轰动。
选择低价策略也有风险,除非品牌具有条件成为低价领导者,否则将会弄巧成拙。
因此,要成为低价市场领导者的关键,首先在于降低成本,让产品在价格上取得绝对的优势;其次,企业必须具备打持久战的能力,否则难以最终突围。
事实上,以目前康师傅的条件,采取低价策略进军台湾方便面市场是切实可行的策略,康师傅有统一所不能及的低成本优势,如果康师傅下一阶段能在质量上再多下工夫,树立低价高质的形象,那么,康师傅在台湾市场又将重演大陆市场的风采。
2.低价策略进军农村
据预测,到2010年,全球方便面的市场容量为1万亿包,中国内地的方便面市场也至少有600亿包至700亿包的发展空间,而农村市场将是新的增长点。
目前的农村市场,大部分已经被华丰、白象等本土方便面品牌占据。以前康师傅因为忙于城市市场的巩固以及成本等原因而疏于农村市场的开拓,多年来,
康师傅虽已在大中城市打下了良好的营销基础,但农村市场仍是一个薄弱环节。随着竞争日益加剧,未来方便面行业的发展方向正在悄悄发生转移,谁能迅速抢占农村市场已经成为未来制胜的关键。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机会就像当年的大陆市场对于康师傅一样的重要,如果康师傅能够占据农村市场,就能够继续保持现在的第一品牌地位,未来方便面的竞争格局也不会发生大的改变。
意识到这一点,康师傅加紧了进军农村市场的步伐。2003年12月底,康师傅注资3亿元人民币与在农村市场有着庞大销售网络的中旺集团开始了合作,一些专家甚至预言,康师傅此举将推动方便面行业的新一轮洗牌运动。
市场定位策略实战案例
几乎所有与营销沾边或毫不沾边的人士都把“定位(POSITIONING)”作为口头禅挂在嘴边,因为“定位”是营销分析诊断的收束,是4PS营销组合的发端,在整体营销规划流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统领全局的中枢作用。
然而,尽管“定位”理论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已经被里斯&屈特(定位理论的开创者)阐述得非常清晰而具体,但遗憾地是在大多数企业的市场实践中却依旧被执行得四分五裂、不忍卒睹。
多年来我们一直关注知名品牌的定位问题,研究其得失成败、优胜劣汰。现在整理并发布一些实实在在的研究结果,希望能够为企业提供如何有效进行“定位管理(POSITIONING MANAGEMENT)”的思路。
一、泛定位
我们发现“定位”不仅可以运用于赢利性领域(如企业的市场营销),也可在非赢利性领域(如政府的经济管理)发挥作用,我们称之为“泛定位”,这项研究结论无庸质疑地证明了“定位”的现实意义
1.1城市功能定位——大连是二十年来城市形象作得最好的非直辖城市。
度。
1.2城市区域定位——苏州是二十年来招商引资做得最好的非省会城市
和江苏的省会南京相比,苏州并没有什么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然而苏州连续多年来一直是仅次于上海的引资大户,不仅远远地把南京丢在身后,更已成为台商的“投资天堂”。
二、行业的定位集群
我们惊奇地发现要麽一个行业没有一家企业拥有好的定位,要麽一个行业主要企业都拥有好的定位,看来行业的平均定位水平呈两极分化的态势。
三、单一品牌的定位
大多数企业其实只拥有一个品牌或者一个主导品牌,所以做好单一品牌的定位不仅是现实的工作,也是做好未来品牌延伸后定位管理的第一步。
3.1可口可乐果汁品牌
定位有效的前提之一就是可以从信息干扰中识别,快速消费品的非功能性定位一直是个识别难题。
3.2百事可乐攻势
找不到妥贴沟通方式的定位等于没有定位,曾经有某策划人将某品牌葡萄果汁定位为“尊重每一颗葡萄”就是此类
3.3
定位的前提就是有效的市场细分,所以定位必须有某种程度的集聚,我们经常看到对特定目标市场的产品却宣称“天下一家的解决之道”就是忽视了这一点。
3.4SECOND WATCH”的斯沃琪手表
消费者在变化,所以定位也必须“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常常是与“时尚”俱进。
3.6MOTOROLA的新世纪攻略“MOTO”
四、多品牌的定位
P&G一直是多品牌管理的典范,然而多品牌管理的充分条件是多样化的定位,必要条件是定位的管理,如果没有两者的话,品牌只会越多越滥。
五、再定位
最能体现定位作用的领域实际上是对老化品牌的重新定位。
5.1
万宝路的魅力
5.2
六、定位的失败案例
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定位失败的原因是基于品牌的“延伸陷阱”,这是当代品牌管理最棘手的课题。
6.1
6.5
“前事乃后事之师”,希望中国企业在茫茫商海中能够用好指示方向的“定位”神针。
超市的市场定位及营销策略
华润万家商品超市的市场定位
做好精品超市的市场定位,是对精品超市的一种客观分析。尤其是对于精品超市经营者来说,精品超市的市场定位可以帮经营者看到市场演变。下面分析精品超市的市场定位。
超市的市场定位一:消费者消费演进趋势。
1.从短缺经济时代到过剩经济时代。
2.从温饱型消费到小康型消费。
3.从小康型到全面小康型。
4.从全面小康型到富裕型。
超市的市场定位二:超市在消费升级中所扮演的角色。
从90年代初,现代标准超市引入中国大陆市场以来,超市已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
第一阶段:品质、明码标价、便利。
第二阶段:被大卖场全面覆盖,退缩。
第三阶段:向精品超市和社区超市转型,生鲜经营所引领的标准超市的崛起。
超市的市场定位三:超市在消费升级中所具有的地位。
不论是从温饱型走向小康型、小康型转向全面小康型、然后再走向富裕型,每一次消费升级都离不开超市。消费升级一般包括商品性消费和服务性消费,超市对于服务性消费只有间接的影响,而对于商品性消费却是直接的,特别是对于“食品”和“家居用品”这两块的影响是很大的。
超市的市场定位四:在消费升级中,厨房革命扮演着重要角色。
消费的升级往往首先表现在餐桌上,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当超市向着以生鲜经营为主的方向转型时,精品超市便获得了大卖场所不具有的优势——便利。精品超市在提供的生鲜商品的新鲜度、食品安全性、商品的品位、商品的丰富度、商品的性价比方面都不会逊色于大卖场,加之在便利性上大卖场要差许多,这样精品超市的立足点也就找到了。
超市的市场定位五:超市在便利性、丰富性、价格等评估中占据优势。 精品超市一般离目标顾客群都很近,所以就其周边的消费群而言,抵达精品超市很便利。
在商品的丰富度方面,由于大卖场的定位是全面兼顾的,因此就特定的中高消费群而言,特别是在食品部分,也许可供选择的合适商品的空间会更大,因此,对于中高消费群,精品超市所提供的商品的丰富度是加强的,而不是削弱的。
再从价格方面来看,精品超市也许会比一般超市和大卖场高一些,但是考虑到在商品品质方面的溢出效应,对于那些真正看重商品品质的人,他们还是很愿意多花点钱去享受高品质的商品的。
华润万家商品超市的营销组合描述
华润万家超市共有商品7000—11000个(主要有食品,杂货,耐用品和服装)。品类经营重点是以食品、生鲜、杂货为主,销售占比85%,耐用品和服装等方便型品类占15%。
顾客购买首选品类为:生鲜、冷冻冷藏、烟酒饮料、没法护肤用品等。 顾客购买比较选择购品类为:休闲食品、奶制品、保健品等。
顾客购买便利品类为:服装、小家电、床上用品等。
根据各个地区的特点配置区域性品类和商品,可通过合作伙伴提供服装、家电经营和快餐、药店。洗衣等服务。
价格定位:“区域性价格形象领先”,顾客购买首选品类实现价格最低,比较选择品类商品价格和竞争对手持平。采用“天天平价”为主,“促销型商品价格”为辅的价格策略,其中“天天平价”的重点为顾客首选品类商品,“促销型商品价格”的重点为比较选择品类。
超市选址为中心商业区,面积约为4000—6000平方米,门店的布局设计和商品陈列应以顾客购买首选品类和比较购买品类为核心,以提高消费者的购买兴奋度和方便新商品和促销商品信息的传达。
品牌定位策略及案例
品牌定位策略
品牌定位:相对于“产品定位”,“品牌定位”是偏重针对消费者这样一个目标顾客群体的。因此不可避免最易与产品产生认识上的混淆。但本质上的不同在于,品牌是基于传播层面才会有品牌存在的价值。当然这里面一定需要涉及到内部的相关人员,但那并不是主体,内部人员只应在已定位的品牌原则下遵循其传播规则。因为“品牌定位”解决的是“如何与消费者沟通或传播?”这样一个问题。但沟通或者讲传播的方式选择看似内部人员选择,实际严格意义上讲完全是由目标顾客即消费者所决定的。透过品牌的识别管理系统,即:MI——品牌理念识别;VI——品牌视觉识别;BI——品牌行为识别;SI——品牌销售识别等这类CIS.依靠这套整体系统去规范化及一致化的指导内部系统与外部目标顾客的沟通或者传播,而那些围绕着品牌的一系列的管理要素,才是“品牌定位”与“产品定位”要解决的问题之不同之处.
本质上就是围绕着消费者如何记忆或者了解品牌的最愿意接受的要素去进行定位并传播。使得品牌在这样有规则的定位下,透过附含在其中的讯息的有效接收,使得消费者认知到品牌以下的讯息:1)品牌之独一无二的特色;2)累积熟悉感减少购买前思考时间;3)品牌所代表的质量水准;4)产生再次购买活动从而累计忠诚;5)品牌的相关联想。因此,在如上5点上,更印证了“品牌定位”与“产品定位”是有完全形式上的不同。
奥盟的产品风格一直保持着前沿、流行趋势,产品品质的定位是做行业内最好的产品, 质量最可靠的产品,不管是用材用料还是各种工艺都是一丝不苟,其品牌定位与产品的属性 相匹配,我们尽可能用规模化的优势来降低成本,用较低的成本打造高质量的产品,品牌的 定位为中高端,但不仅仅是满足高端的消费人群,产品系列丰富,更可以同时满足中档的消 费人群。
奥盟不走暴利路线,保证基本的运营利润的前提下,奥盟提供的是行业中档水平的价格 体系,整个价格体系丰俭由人,高中低的价位均有。
三大案例分析市场定位策略
三大案例分析市场定位策略
——统一“鲜橙多”、七喜、朵唯女性手机
所谓市场定位,就是根据竞争者现有产品在市场上所处的位置,针对消费者对该产品某种特征或属性的重要程度,强有力地塑造出本企业产品与众不同的、给人印象鲜明的个性或形象,并把这种形象生动地传递给消费者,从而使该产品在市场上确定适当的位置。也可以说,市场定位是塑造一种产品在市场上的位置,这种位置取决于消费者或用户怎样认识这种产品。企业一旦选择了目标市场,就要在目标市场上进行产品的市场定位。市场定位是企业全面战略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企业及其产品如何与众不同,与竞争者相比是多么突出。 四大市场定位策略有:
1、创新定位:寻找新的尚未被占领但有潜在市场需求的位置,填补市场上的空缺,生产市场上没有的、具备某种特色的产品。
2、迎头定位: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的实力,为占据较佳的市场位置,不惜与市场上占支配地位的、实力最强或较强的竞争对手发生正面竞争,而使自己的产品进入与对手相同的市场位置。优点是竞争过程中往往相当若人注目,甚至产生所谓轰动效应,企业及其产品可以较快地为消费者或用户所了解,易于达到树立市场形象的目的。缺点是具有较大的风险性。
3、避强定位:是指企业力图避免与实力最强的或较强的其他企业直接发生竞争,而将自己的产品定位于另一市场区域内,使自己的产品在某些特征或属性方面与最强或较强的对手有比较显着的区别。优点是避强定位策略能使企业较快地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并能在消费者或用户中树立形象,风险小。缺点是避强往往意味着企业必须放弃某个最佳的市场位置,很可能使企业处于最差的市场位置。
4、重新定位:公司在选定了市场定位目标后,如定位不准确或虽然开始定位得当,但市场情况发生变化时,如遇到竞争者定位与本公司接近,侵占了本公司部分市场,或由于某种原因消费者或用户的偏好发生变化,转移到竞争者方面时,就应考虑重新定位。重新定位是以退为进的策略,目的是为了实施更有效的定位。
案例一:“统一‘鲜橙多’”
在果汁饮料市场竞争白热化的今天,为什么统一鲜橙多能够脱颖而出? 统一鲜橙多的成功值得我们深入关注。
在饮料发展初期,消费者未被满足的需求,最重要的口感要好,至于健康还没有过多的考虑,所以此时是碳酸饮料的天下。
但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越来越重视健康,一种能满足消费者健康饮料的产品成了未被满足的需求,而碳酸饮料虽然口感较好,但几乎不考虑健康功能,所以此时出现了纯净水,矿泉水。
但更一步发展,消费者的观念又转变了,除了健康之外,即健康、口感又好的饮料又成了消费者潜在的需求,于是茶饮料开始风行,茶饮料在饮用水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茶的功能,开始具有绿色食品的时代。
消费者的基础需求,主导着市场变化的方向,这一点任何一个商家都不能忽视,而一个产品如果不能满足消费者即时的潜在需求,那么它就落后了,没有竞争力了。
另外,从基础需求的转变上来分析,我们还可以继续推论,消费者即要口感好,又要健康,其实已是比较高的需求,所以茶饮料风行了很久,那么,在此之后未被满足的需求是什么呢?
1、目标对象明确
现代市场营销理念已经从无差别市场营销战略向目标市场、细分市场战略转变。在目标市场营销中表现出众的无疑是统一鲜橙多和可口可乐公司新推出的“酷儿”,统一鲜橙多的目标对象定位在新女性群体,其广告语“满足每天所需的维他命C,多喝多漂亮”,不仅传达出产品的营养成分及性能,并且与新女性追求健康美丽的心理需求丝丝入扣、紧密结合。而“酷儿”的目标对象则定位在儿童,正是因为中国巨大的儿童市场潜量还有待开发,可口可乐公司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将目标消费者锁定在3-15岁的儿童群体。电视广告中摇头晃脑的卡通人物酷儿,唱着广告歌“Q-o-o有种果汁真好喝??”可爱、有趣的卡通人物形象给小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统一鲜橙多和酷儿定位的成功之处在于新女性和儿童市场的巨大潜力,同时两大群体具有很强的延展性,即针对新女性和儿童的广告促销活动也很容易感染其它消费群体。如对酷儿Qoo广告效果调查结果显示,有一半以上的成人也喜欢这些广告,65%的人认为酷儿Qoo很可爱,其中更有47%的人表示因为喜欢酷儿广告而有购买的意愿。
2、区域生产行销
在这个有着960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3亿的中国市场上,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消费形态和价值观念各异,企业只有因地制宜地结合当地消费特点进行产品研发、广告促销和渠道终端建设等,才能真正赢得区域销售的成功。跨国饮料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拓展特别注重区域生产行销,如统一在数十年内建立巩固和完善的销售通路系统,目前统一拥有昆山统一、北京统一、广州统一、武汉统一、沈阳统一、成都统一和成都统一西安分公司等一系列大型的生产分销基地。同时它们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渠道的拓展,据称2002年统一在华南四省就配备了近2000名业务员。可口可乐公司可谓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饮料企业,目前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建立了23个瓶装厂和27个生产点,还在上海建立了一个浓缩液生产厂,除少量香精需要从国外进口外,98%的产品原料和包装原材料已经实现本地化,这种生产行销的本地化无疑大大降低产品的成本,增强企业广告促销的针对性,使得跨国公司在市场竞争处于更加主动的强势地位。相比较而言,农夫山泉的“水荒危机”则是企业的战略性问题:农夫山泉只有一个灌装厂,其瓶装饮用水的运输成本占总成本的3/19,从而严重限制了企业在瓶装饮用水领域的竞争力。
3、包装不断翻新
越来越多的产品在超级市场以自助的形式出售,在一个通常的超市中储存着15000种商品品目,典型的购买者每分钟经过300个品目,产品包装就有如“5秒钟商业广告”,企业通过有特色的包装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和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因而包装和广告促销一样执行着推销任务。统一公司初期饮料产品采用铁罐包装市场效果不佳,加之面临本土饮料企业的竞争,曾经历几年的亏损,后来统一调整策略推出铝箔包装,率先在大陆市场推出冰红茶、绿茶和乌龙茶等饮料,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尤其在1995年推出的375毫升冰红茶霸王包,迅速席
卷华东市场,成为家喻户晓的第一品牌。2000年推出宝特瓶茶饮料,使统一在大陆饮料市场再下一城,尤其在华东地区PET瓶茶饮料系列产品出现“脱销”的热卖场面。又如统一在1998年推出鲜橙多,销售绩效不佳,2001年改用塑料瓶包装之后,加之投入全部精力到鲜橙多销售中,使得2002年统一鲜橙多旺销火爆。可口可乐也是深谙此道,2003年2月公司推出全新包装和新标识,新的中文字体配合英文商标的流线特点,更加富于青春动感和充满现代气息。现代社会企业竞争就是表现为争夺注意力的“眼球经济”,包装无疑在吸引人们的注目度以及促动消费者购买方面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案例二:七喜“非可乐”
1959年,汤普森委托华德·迪斯尼制片厂替七喜设计了几个卡通动物,像“母牛艾莉丝”、“鲔鱼查理”以及“清新佛瑞迪公鸡”。这些动物虽然活泼有趣,但对七喜的销路却没有帮助。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七喜放弃了“家庭温馨”的促销理念,改走其他促销路线。这种改变迅速取得了成效,赢得了大众的“眼球”。比如,它在60年代中期推出的“潮湿狂野”系列广告得过好几次大奖,颇受媒体和消费者青睐。
然而当市场调查人员请在进行市场调查时,80%的受访者都未提到七喜——而七喜却是全球销售量第三的清凉饮料。这说明了七喜有多方面的形象问题,因为它被消费者认为是这样三种饮料:一是特殊饮料,二是药水,三是调酒用的饮料。
在上述三种情况中,七喜都被当做单独一类的产品,不被消费大众视做某种清凉饮料。更糟的是,七喜常被消费者视而不见,以至于七喜的代理广告公司不得不这样告诉经销商们:“人们对它(七喜)太熟悉了——而且对它很有安全感,不会觉得它有什么不对劲,但也由于太熟悉太信任了,所以他们不会经常想到它,而当人们不常想它时,他们就不会常常购买它。”
七喜公司高层开始深入考虑解决七喜的营销问题。他们一致认为,要想解决当前困扰公司的难题,就必须确实地把七喜重新定位在清凉饮料行列当中,同时也要稳住七喜在调酒市场的占有率,不要被当时正蓬勃兴起的很多种调酒饮料抢去市场。惟一的选择,只能是“非可乐”战略。
就在这个时候,七喜公司又突然遭遇到来自经销商的阻力。这些经销商大多数除了经销七喜,另外还经销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以及它们的姊妹产品。当公司于1968年2月在芝加哥的经销商大会提出“非可乐”的行销概念时,很多“双面经销商”当即表示强烈抗议,提出了一系列反对的意见,——他们担心这样做会影响到他们的可乐生意。
尽管遇到巨大阻力,七喜公司仍决定坚持推行新战略。让他们颇感欣慰的是,消费者的反应相当好。第一轮“非可乐”广告过去后,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这样的印象:“清新,干净,爽快,不会太甜腻,不会留下怪味道,可乐有的,它全有,而且还比可乐多一些。七喜??非可乐。独一无二的非可乐”。
广告的推出恰逢其时。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不管是在政治上、观念上还是社会问题上,人们都大做“we(我们)”对抗“they(他们)”的文章。所谓“we”代表的是反战、时尚、新潮、进取、不拘一格的年轻一代;而“they”则指的是死板、保守、落伍的群体,是“披头士”歌曲嘲讽的对象。“非可乐”的促销活动正好代表了清凉饮料者的反权威态度。相反,七喜在“非可乐”的广告主题中,
把可乐含蓄地定位为“they”,而把自己定位成“we”。这是商界首次采用这种反权威立场进行产品营销。
采取如此大胆的立场,使七喜的销路大增,在一年内就增加了14%,到1973年增加了50%。这是七喜公司创立以来,知名度首次提高到足以出售附属产品的程度。七喜公司透露,它共卖出6万个“非可乐”台灯、2000万个倒转过来的“非可乐”玻璃杯,购买这些附属产品的全是20岁上下的年轻人。
广告攻势的成功,促使七喜决心保护“非可乐”这个名称。可口可乐连续4年诉请法院禁止七喜使用这个名称,但都未成功。 1974年6月20日,原本只是行销策略口号的“非可乐”终于取得商标地位。两年后,七喜庆祝美国独立200周年,在其货运卡车上漆上“非可乐向非英国两百年致敬”。
不久,全美掀起一股热潮,年轻的母亲们担心咖啡因对他们子女会有不良影响,因而采取行动反对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几家可乐公司都推出了不含咖啡因的产品,而七喜公司则很自豪地在广告中强调,它的饮料从未含有过咖啡因,它的广告词又变成 ——“从来没有,永远也不会有”。
案例三:朵唯女性手机
朵唯手机定位在女性的角度,专为女性定制,打出专业女性手机的旗号。 朵唯推出的系列女性手机针对女性的喜好和习惯,无论是外观还是内置功能方面都进行了针对性的设计和定制。外形时尚柔美,内置女性专属软件,比普通手机更契合女性的切实需求。 特色功能:
(1)一键求救,自动定位:朵唯手机特设一键求救,自动定位功能,可以快速确定所在位置,危急时刻仅按一键,即刻自动发送求救讯息至亲友或警方,并告知所在位置,同时鸣笛警报,一机在手,犹如有贴身保镖随时陪伴,安全更有保障。
关于这点是朵唯手机主打的特色功能,是史无前例的独创功能。在朵唯刚推出时的广告中也是极力地予以表现。广告中舒淇拿着朵唯手机,在商场中感觉到有人跟踪危险时躲进电梯中,然后按了一下手机上的一个按键。在电梯从五楼下降到一楼的几秒中内就出现了一群像黑客帝国中的黑衣保镖赶来保护。
在朵唯品牌上市两个月后的总结会上,朵唯手机客服部提供了一份超过5000人的名单,都是在购买朵唯女性手机以后,打电话向企业咨询如何使用“一键求救、自动定位”功能的女性消费者。可见朵唯创新的一键求救功能受到了目标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实现了它的功能性利益。
(2)“爱美尚家”四大主题:此外在手机使用上,朵唯手机提供了一系列的专为女性打造的免费资源,包括手机软件,资讯。在这些功能的设置上,朵唯手机都是站在女性消费者的角度上来看的。
首先女性更需要他人的关爱,对恋人,丈夫的依赖性更强,更需要安全感。这是女性对“爱”的需要。然后是女性对“美”的需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女性在这方面要求更高,她们崇尚外在美,喜欢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引人注目。再次当今的女性已经不是传统的家庭妇女,她们是新时代的女性,关注时尚潮流,崇尚品质生活。这是对“尚”的需要。最后是女性对“家”的需要。虽然现在的女性已经摆脱了只有家庭的束缚。但是对于女性而言,家庭在她们的生活中还是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睦的家庭生活能够有效地提升女性的幸福感。
由此朵唯手机推出了“爱美尚家”四大主题。让新时代女性准确把握健康美丽脉搏,家庭事业和谐美满。
其中“爱”包含一键防狼、星座运程、男人物语、恋爱常识和爱情测试五个菜单项,爱情让女人更滋润;“美”包含化妆指南、健美瘦身、发型设计、丽人礼仪,美丽的达人是由内而外的;“尚”包含视频聊天、随身男友、快乐消费等菜单,做新时代的时尚女王;“家”包含健康饮食、育儿常识、子女教育、教您理财四项菜单,多样化的选择,创造家庭的温馨。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资讯大多都是朵唯为女性独家定制的内置免费资源。
(3)“朵易”软件是朵唯DOOV手机专为女性贴心打造“朵易”软件系统,更符合女性使用习惯,更懂女人心,朵唯DOOV手机为女性的贴心和关爱渗透在手机设置的点滴之中
(4)朵唯电子报是专为朵唯手机用户提供的一项免费增值服务。朵唯电子报关注女性生活,聚集时尚热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最新、最前沿的资讯。其内容包括四个主题菜单:“爱·他她”、“美·颜形”、“尚·时代”、“家·天下”,周一到周四推出。
其中“爱·他她”:情感大教室,关于单身浪漫,谈婚论嫁,恋爱心经,爱情、友情、亲情的最新资讯,每周一推出;“美·颜形”:女人爱美丽,关于美容护肤,生活健康,服饰装扮,我败我秀,我爱保养的最新资讯,每周二推出;“尚·时代”:百变时尚秀,关于时尚女人,八卦趣事,星座情缘,驴行天下,时尚沙龙的最新资讯,每周三推出;“家·天下”:品居家生活,关于厨艺展示,育儿心经,当家女人,时尚家居,生活理财的最新资讯,每周四推出。 2、功能性利益:
基于这些特色功能,朵唯满足女性对安全的需要,关注现代女性对“爱、美、尚、家”的多维追求,用心演绎以高科技为载体的对女性关爱。这都实现了朵唯手机品牌独特的功能性利益。 3、情感性利益:
朵唯以“爱让女人更美丽”为品牌理念,在实现了其功能性利益的基础上,向消费者承诺以其独特的关爱让女性更美丽的情感性利益。
目前,朵唯手机目前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还只停留在女性手机的概念。要想向消费者传播出企业独特的品牌理念,实现品牌的情感性利益,则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品牌传播方式持续不断地向消费者进行传达。
市场定位是设计公司产品和形象的行为,以使公司明确在目标市场中相对于竞争对手自己的位置。公司在进行市场定位时,应慎之又慎,要通过反复比较和调查研究,找出最合理的突破口。避免出现定位混乱、定位过度、定位过宽或定位过窄的情况。而一旦确立了理想的定位,公司必须通过一致的表现与沟通来维持此定位,并应经常加以监测以随时适应目标顾客和竞争者策略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