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态环境,既是发展问题,也是民生问题。让百姓呼吸清洁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实现天蓝、水清、地绿、山青,解决人们关切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
我国近几十年来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1)在农业方面:以粮为纲促使毁林垦荒、毁牧开垦、围湖造田、填海种植,导致森林和草原等植被破坏,加剧了水土流失,湿地减少,土壤退化和沙化、荒漠化、盐碱化;无节制地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并引起地面下沉。(2)在工业方面:废水、废气、废渣不经有效达标治理的大量排放,破坏了整体环境的自然形态。在城市建设方面:布局混乱,工业区与居民区、商业区混杂,人为破坏了区划功能。(3)在城市方面:城市人口不断膨胀,产生垃圾、污水、噪声、汽车废气、交通拥塞等一系列城市环境问题。(4)在资源产业方面:矿业盲目开采,滥采滥用矿产资源,对有害人体的汞、铅、镉、砷等元素,以及放射性元素,从地层深处采掘出来以后,不加妥善处理,任其散落到地表各地,污染环境;使我国生态环境问题达到了危机的程度,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环境问题在我国如此的严重,究其原因应该说是多方面的,(1)从经济角度,目前,我国正处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同时也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经济发展引起环境问题恶化以及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市场经济发展所追求的是高额利润,是相对少数人的利益,而环境保护则是多数人的利益,(2)从人文社会角度,我国人口众多,环境的资源压力大。庞大的人口数量及快的增长,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人口问题导致了我国资源的相对短缺,给我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并且,公众环保意识普遍较差。目前我们国家的大多数人对于环境问题的客观状况缺乏一个清醒的认识。(3)我国有关环境的法制法规建设不健全。这主要体现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宏观协调能力较低。政策目标的确定和决策过程过于简单,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缺少长期的规划。资源环境问题的跨部门、跨行政区性质与行政管辖范围的不对称,使目前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难以有效的发挥作用。
针对我国的环境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
(1)要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起来,从传统的发展模式改变为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即从资源消耗型的发展转变为资源节约型,从破坏环境型的发展转变为环境友好型,从技术落后型转变为技术先进型,从管理粗放型转变为管理科学型;大力推进环境保护产业化发展。
(2)加强教育,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要充分发挥舆论的宣传、监督作用,广泛普及和宣传环境科学知识和法律知识,切实增强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促进全社会形成自觉爱护环境、遵守环境法律法规的良好风尚。特别是要加强环境保护执法人员的教育,以提高环保执法水平。(3)强化法律手段,切实落实环境保护我国虽然已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环境保护要进一步强化法律手段,修订与市场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不相符合的法律、法规;进一步理顺和明确我国的环境执法体制及各执法机构的职责。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要真正实现“三大发展”,建设好“美丽中国”,任务仍然艰巨,需要我们高度重视,一步一步攻坚克难,在今后的工作中把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中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我国水、噪声污染现?状及处理措?施分析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也?在增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 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课题之一。
(一)关于水污染?
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
“水污染”具有明确的?定义,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
废水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据不同来源?分为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两大类;据污染物的?化学类别又?可分无机废?水与有机废?水;也有按工业?部门或产生?废水的生产?工艺分类的?,如焦化废水?、冶金废水、制药废水、食品废水等? 。
污染物主要?有:(1)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废水。(2)未经处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3)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农?田污水。(4)堆放在河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5)森林砍伐,水土流失。(6)因过度开采?,产生矿山污?水。
我国水体污?染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工业发?展超标排放?工业废水,二是城市化?中由于城市?污水排放和?集中处理设?施严重缺乏?,二是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水体造成?环境污染。
中国是世界?13个缺水?国家之一,全国600?多个城市中?目前大约一?半的城市缺?水,水污染的恶?化更使水短?缺雪上加霜?。
我国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全国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是由于水污?染造成的;对我国11?8个大中城?市的地下水?调查显示,有115个?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重度污?染约占40?%。据环境部门?监测,全国城镇每?天至少有 1 亿吨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全国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质?受到污染,全国 1/3 的水体不适?于鱼类生存?,1/4 的水体不适?于灌溉,90% 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中国有82?%的人饮用浅?井和江河水?,其中水质污?染严惩细菌?超过卫生标?准
的占75?%,受到有机物?污染的饮用?水人口约1?.6亿。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自来水是?安全卫生的?。但是,因为水污染?,如今的自来?水已不能算?是卫生的了?。一项调查显?示,在全世界自?来水中,测出的化学?污染物有2?221种之?多,其中有些确?认为致癌物?或促癌物。从自来水的?饮用标准看?,中国尚处于?较低水平,自来水目前?仅能采用沉?淀、过滤、加氯消毒等?方法,将江河水或?地下水简单?加工成可饮?用水。自来水加氯?可有效杀除?病菌,同时也会产?生较多的卤?代烃化合物?,这些含氯有?机物的含量?成倍增加,是引起人类?患各种胃肠?癌的最大根?源。目前,城市污染的?成分十分复?杂,受污染的水?域中除重金?属外,还含有甚多?农药、化肥、洗涤剂等有?害残留物,即使是把自?来水煮沸了?,上述残留物?仍驱之不去?,而煮沸水中?增加了有害?物的浓度,降低了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溶解氧的?含量,而且也使亚?硝酸盐与三?氯甲烷等致?癌物增加,因此,饮用开水的?安全系数也?是不高的。据最新资料?透露,目前中国主?要大城市只?有23%的居民饮用?水符合卫生?标准,小城镇和农?村饮用水合?格率更低。水污染防治?当务之急,应确保饮用?水合格。为此应加大?水污染监控?力度,设立供水水?源地保护区?。 母亲河黄河?1972年?第一次断流?,1997年?断流226?天,近700公?里河床干涸?。海河300?条支流,无河不干,无河不臭。华北地下水?严重超采,形成面积7?万多平方公?里的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地面下沉,海水入侵。全国668?个城市中,有400多?个供水不足?,100多个?严重缺水。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土地沙化速?度上升到每?年3400?多平方公里?。 更可怕的是?,中国水资源?总量还在下?降。1997年?总量为27?855亿立?方米,而2004?年就降到2?4130亿?立方米。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长江上游2?0多条河流?平均萎缩了?37.1%。
水污染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加剧了水资?源短缺,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带来?了负面影响?。
水体污染工?业生产、增大设备腐?蚀、影响产品质?量,甚至使生产?不能进行下?去。水的污染,又影响人民?生活,破坏生态,直接危害人?的健康,损害很大。
工业废水近?年来经过治?理虽有所减?少,但城市生活?污水有增无?减,占水质污染?的51%以上。据环境部门?监测,1999年?全国近80?%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江河?湖海,年排污量达?400亿立?方米,造成全国三?分之一以上?水域受到污?染。
危害人的健?康水污染后?,通过饮水或?食物链,污染物进入?人体,使人急性或?慢性中毒。砷、铬、铵类、b苯并芘等?,还可诱发癌?症,被寄生虫、病毒或其它?致病菌污染?的水,会引起多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重金属属污?染的水,对人的健康?均有危害。被镉污染的水、食物,人饮食后,会造成肾、骨骼病变,摄入硫酸镉?20毫克,就会造成死?亡。铅造成的中?毒,引起贫血,神经错乱。六价铬有很?大毒性,引起皮肤溃?疡,还有致癌作?用。饮用含砷的?水,会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砷使许多酶受到抑制或?失去活性,造成机体代?谢障碍,皮肤角质化?,
引发皮肤癌?。有机磷农药?会造成神经?中毒,有机氯农药?会在脂肪中?蓄积,对人和动物?的内分泌、免疫功能、生殖机能均?造成危害。稠环芳烃多?数具有致癌?作用。氰化物也是?剧毒物质,进入血液后?,与细胞的色?素氧化酶结?合,使呼吸中断?,造成呼吸衰?竭窒息死亡?。我们知道,世界上80?%的疾病与水?有关。伤寒、霍乱、胃肠炎、痢疾、传染性肝类?是人类五大?疾病,均由水的不?洁引起。
对工农业生?产的危害水?质污染后,工业用水必?须投入更多?的处理费用?,造成资源、能源的浪费,食品工业用?水要求更为?严格,水质不合格?,会使生产停?顿。这也是工业?企业效益不?高,质量不好的?因素。农业使用污?水,使作物减产?,品质降低,甚至使人畜?受害,大片农田遭?受污染,降低土壤质?量。海洋污染的?后果也十分?严重,如石油污染?,造成海鸟和海洋生物?死亡。
对于水污染?的防治主要?有以下几个?办法:
1、有关部门要?划定水源区?,在区内设置?告示牌并加?强取水口的?绿化工作。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检查?。从根本杜绝?污染,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2、加大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治理力?度:
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对于改?善我市水环?境状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市的废水?排放量正在?不断地增加?,而城市污水?处理厂却没?有相应地增?加,这必然会导?致水环境质?量的下降。因此建设更?多的污水处?理厂是迫在?眉睫的事。
3、加强公民的?环保意识:
改善环境不?仅要对其进?行治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各方面?的宣传来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居民的环保?意识增强了?。破坏环境的?行为就自然?减少了。
4、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的废水?排放量还要?增加,如果只重视?末端治理,很难达到改?善目前水污?染状况目的?,所以我们要?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
5、家用水的净?化:
过滤——沉淀(明矾)——用活性炭除?异味,去颜色——消毒(氯气,漂白粉)。在自来水管?传递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二次污染,所以饮用时?要煮沸杀菌?,而且还要用?干净的杯子?。
另: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安装?家用健康饮?水机
6、强化青少年?保护水资源?意识:
对于青少年?,普遍的家庭?并不太注重?保护水资源?的教育。教育要从小?做起,养成保护
水?资源的意识?,毕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加强对青少?年保护水资?源的教育,拍宣传片、做宣传活动?,让中国未来?的每一朵花?都有节约的?好品德、保护水资源?。以后,大量污染水?资源问题就?会渐渐减小?。
7、少量创建填?埋场:
让废水废气?都能够经过?处理,再排放至河?流。由于填埋场?占地面积大?,浪费土地资?源,所以应少量?创建。
(二)关于噪声污?染
在环保的角?度上,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休息等的一?切声音,都称之为噪?声。判断一个声?音是否属于?噪声,仅从物理学?角度判断是?不够的,主观上的因?素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例如,美妙的音乐?对正在欣赏?音乐的人来?说是乐音,但对于正在?学习、休息或集中?精力思考问?题的人可能?是一种噪声?。即使同一种?声音,当人处于不?同状态、不同心情时?,对声音也会?产生不同的?主观判断,此时声音可?能成为噪声?或乐音。因此,从生理学观?点来看,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
噪声污染有?主要分为:
交通噪声: 包括机动车?辆、船舶、地铁、火车、飞机等发出?的噪声。由于机动车?辆数目的迅?速增加,使得交通噪?声成为城市?的主要噪声?来源。
工业噪声: 工厂的各种?设备产生的?噪声。工业噪声的?声级一般较?高,对工人及周?围居民带来?较大的影响?
建筑噪声: 主要来源于?建筑机械发?出的噪声。建筑噪声的?特点是强度?较大,且多发生在?人口密集地?区,因此严重影?响居民的休?息与生活。
社会噪声:包括人们的?社会活动和?家用电器、音响设备发?出的噪声。这些设备的?噪声级虽然?不高,但由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使人们在休?息时得不到?安静,尤为让人烦?恼,极易引起邻?里纠纷、家庭生活噪?声污染,等。
噪声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是听力损?伤。人们在进入?强噪声环境?时,暴露一段时?间,会感到双耳?难甚至会出?现头痛等感?觉。离开噪声环?境到安静的?场所休息一?段时间,听力就会逐?渐恢复正常?。这种现象叫?做暂时性听?阈偏移,又称听觉疲?劳。但是,如果人们长?期在强噪声?环境下工作?,听觉疲劳不?能得到及时?恢复,且内耳器官?会发生器质?性病变,即形成永久?性听阈偏移?,又称噪声性?耳聋。若人突然暴?露于极其强?烈的噪声环?境中,听觉器官会?发生急剧外?伤,引起鼓膜破?裂出血,迷路出血,螺旋器从基?底膜急性剥?离,可能使人耳?完全失去听?力,即出现暴震?性耳聋。
随着噪声的?增加,差错率上升?。噪声会分散?人的注意力?,导致反应迟?钝,容易疲劳,工作效率下?降,差错率上升?。噪声还会掩?蔽安全信号?,如报警信号?和车辆行驶?信号等,以致造成事?故。
对于噪声污?染的控制主?要有以下几?个办法:
1、 交通噪声污?染的防治: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使车辆合理?分流并四通?八达;
改善道路路?面结构,减轻机动车?辆行使时所?发出的与道?路的磨擦声?和道路不平?时发出的冲?击声;
控制机动车?辆的设计、结构;
控制在用车?辆时所发射?的噪声;
控制警报器?的安装和使?用;
控制声响信?号的使用;
管制交通;
控制交通设?施所发射的?噪声。
、 社会生活噪?声的防治: 2
禁止使用大?功率广播喇?叭和广播宣?传车;
禁止在商业?活动中采用?发出高大声?响的方法招?徕顾客;
文娱、体育场所的?经营人,应当采取措?施,减轻或者消?除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居民使用家?用电器、乐器和在室?内开展娱乐?活动时,应当控制音?量,不得干扰他?人。 3、 生产性噪声?的防治:
控制和消除?噪声源:控制和消除?噪声源是防?止噪声危害?的根本措施?。由于噪声源?的多样性及?其与生产条?件的密切性?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解决。如鼓风机、电动机可采?取隔离或移?出室外;织机、风动工具可?采用改进工?艺等技术措?施解决,以无梭织机?代替有梭织?机、以焊接代替?铆接、以压铸代替?锻造;此外,加强维修,减低由不必?要的或松动?的附件撞击?的噪声;用弹性材料?代替钢件等?。
厂区厂房的?合理规划与?设计:产生强烈噪?声的工厂和?居民区以及?噪声车间和?非噪声车间?之间应有一?定的距离(防护带),防护带内种?植树木或设?隔声墙壁。产生噪声的?车间,内部墙壁、屋顶应用吸?声材料以降?低车间内部?的噪声强度?;门、窗、地板应采用?隔声结构以?防止车间内?的噪声向外?传播。产生噪声的?机器常常伴?有较强的振?动,应在机座下?、地基上装设?减振装置。
4、控制噪声传?播和反射的?技术措施:
A.吸声。用多孔材料?贴敷在墙壁?和屋顶表面?,或制成吸声?尖劈、吸声板装设?在墙壁或悬?挂于屋顶,以吸收辐射?或反射出的?声能,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常用的吸声?材料有玻璃?棉、矿渣棉、泡沫塑料、毛毡、棉絮等;或利用共振?原理制成多?孔板停为吸?声的墙壁结?构,均能取得较?好的吸声效?果。
B.消声。消声是防止?空气动力性?噪声的主要?措施,用于风道、排气管;利用滤波的?原理使声波?在传播途中?改变方向或?形态,或在消声器?内装设吸声?材料达到消?耗声能降低?噪声的目的?。常用的有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阻抗复合消?声器。
C.隔声。用某些材料?、结构和装置?将声源封闭?,以达到控制?噪声传播的?目的。常用的有隔?声罩、隔声室、隔声罩等。隔声结构应?严密且有一?定的质量以?防引起共振?。 D.隔振。为了防止通?过固体传播?的振动性噪?声,应在机器或?振动体的基?础和地板、墙壁联接处?设隔振或减?振装置或防?振结构。
E.个体防护。主要保护听?觉器官免受?噪声的损害?。在高强度噪?声环境或在?特殊高噪声?条件下工作?,配戴个人防?护用具是一?项有效的预?防措施常用?的有耳塞,由软塑料、泡沫塑料等?制成,根据外耳道?形状设计大?小不等的各?种型号的耳?塞,泡沫塑料多?制成圆柱型?,使用前用手?将其捻纫后?放入外耳道?内,多为一次性?使用,耳塞的厢声?效果可达2?0-35d风耳?罩,隔声敢早较?高,可达30-40dB。
F.卫生保健措?施。定期对接触?噪声的工人?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听力?的检查,发现听力损?伤应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进行就业前?体检,取得听力的?基础资料,并对患有明?显听觉器官?、心血管及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者,禁止其参加?强噪声的工?作。合理安排工?间休息并尽?可能暂离噪?声车间。经常检测作?业场所噪声?情况,监督检查预?防措施执行?情况及效果?。
10人力 1班
程晨
10211?02011?4
中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中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一、酸雨
1.定义;PH值小于5.6的降水。
2.成因:人为使用矿物燃料排放大量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3.主要污染源:工矿企业、家庭炉灶、交通工具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排放SO2、NOX;有色冶金工业大量排放SO2
4.危害:⑴对生物的影响: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的生长繁殖及死亡;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⑵对建筑的影响: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⑶对人体的影响:危害人体健康。
4.我国酸雨分布:⑴北方相对较轻:北方气候较干,降水少,且土壤呈碱性;⑵南方酸雨问题严重:贵州、湖南、江西等省区(气候湿润,降水多;有色冶金工业发达,大量排放酸性气体)、沪宁杭、京津唐、辽中南工业基地(工矿企业、家庭炉灶、交通工具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酸性气体)
5.解决措施:
①减少矿物燃料的消费量,减少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②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③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回收SO2气体制成硫酸(发展洁净煤技术和洁净燃烧技术)
二、赤潮问题
⒈概念:赤潮是一种海洋生态灾害,指的是一些在海洋中浮游生活的赤潮生物在短时间内暴发性繁殖或高度聚集、且引起水色异常的现象。 ⒉赤潮爆发的主要原因
⑴自然原因:气温高;静水;静风;海域相对封闭。
⑵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⒊我国最易爆发赤潮的海域是珠江口、长江口、渤海
⒋赤潮爆发对海洋水产业的不利影响
①藻类过度繁殖容易导致海水缺氧,致使鱼类死亡、或其它鱼类的食物列死亡,鱼类因缺少食物而死亡
②产生毒素、毒死鱼类
③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影响浮游植物和食物链
三、沙尘暴
⒈概念:
什么是扬沙、沙尘暴与浮尘呢?扬沙与沙尘暴都是由于本地或附近尘沙被风吹起而造成的。其共同特点是能见度明显下降,出现时天空混浊,一片黄色。 ⒉形成时间:
大多在冷空气过境影响时出现,北方都是在春季容易出现。所不同的是扬
沙天气风较大,影响的能见度在1公里到10公里之间;而沙尘暴风很大,能见度小于1公里。而浮尘是由于远地或本地产生沙尘暴或扬沙后,尘沙等细粒浮游空中而形成,俗称“落黄沙”,出现时远方物体呈土黄色,太阳呈苍白色或淡黄色,能见度小于10公里,大致出现在冷空气过境前后。
⒊形成条件——主要是自然因素造成的
⑴气温高、降水少、大风多是形成沙尘暴天气的主要原因:
沙尘暴的形成及其大小,直接取决于风力、气温、降水及与其相关的土壤表层状况。气温高、降雨少、大风多是形成沙尘暴天气的主要原因,生态环境和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也是重要原因。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春天气温常常偏高,使土壤解冻的时间比往年提前,加速了土壤水分的蒸发。而北方地区冬春降水稀少,地表土壤干燥、疏松,植被还未形成,难以抑制沙尘天气的产生。与此同时,全球性气候变暖、厄尔尼诺现象等气候异常,造成冷空气活动异常频繁,多大风天气,为沙尘天气的形成提供了动力。
⑵生态环境是形成沙尘暴的重要原因
我国西北和华北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为破坏活动造成土地沙化不断扩展,为沙尘天气提供了重要土沙物质。此外,在北方城市建设中在建工地很多,由于缺乏工地表土保护设施,表土裸露,旋风刮来,极易扬尘,也是加剧沙尘天气的一个重要原因。
4、危害:
①造成环境质量下降②使农作物受灾③造成人畜伤亡
5、治理和缓解沙尘暴的措施——治沙工程(保护和发展林草植被)
措施:生物措施:保护好现有植被、植树造林;工程措施:跨流域调水、引水灌溉;管理措施:退耕还林、还牧。
四、荒漠化:
成因:自然:气候干旱,植被退化,物理风化加剧,风力强劲;人为:滥伐、滥垦、过度放牧。
分布: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
危害:生态环境恶化,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减少。
措施:生物措施:保护好现有植被、植树造林;工程措施:跨流域调水,引水灌溉;管理措施:退耕还林、还草。
五、水土流失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
(2)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治理的措施: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
治理的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六、干旱缺水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地区:
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2)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南水北调;修建水库;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思考:我国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
七、土壤次生盐碱化
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频繁的旱涝气候(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大气降水少,以灌溉水源为主。
(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渭河平原) 治理措施: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生物措施;农田覆盖;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八、洪涝灾害
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台风的影响;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地势低洼(海河、珠江);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河道弯曲(荆江河段);厄尔尼若现象等。
(2)人为原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围湖造田;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
治理措施: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湖;修建水利工程;裁弯取直,加固大堤;开挖入海河道(淮河);修建分洪区;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
中国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高中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 导学案 随州二中地理备课组 2014.4
高二地理选修 DL一2014-04-13-029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 导学案
编写人:万天云 审核人:邹晓波 易向兵 编写时间:2014.4
班级: 组别: 组名: 姓名
自评等级 互评等级: 教师评定:
【学习目标】
1. 了解中国生态环境的现状、成因和防治措施。
2. 运用“中国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图”,分析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3.掌握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具体防治措施。
一、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点
1.全球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①________面积缩小、②______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水土流失、③________干涸等。
2.中国地域广大,且受④________ 气候的影响,由北向南、从东到西,气候和⑤________有明显差别,形成了类型众多的生态系统。由于自然和⑥________ 原因,在不同生态系统背景下产生了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
二、中国生态环境问题防治措施
1.恶化原因: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1)环境保护⑦________ 不强,重⑧__________ 轻保护,重⑨________ 轻维护,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方式,超过了生态环境⑩________ 能力,造成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
(2)一些部门?________不力,加剧了生态环境的退化。 (3)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________不足。 2.防治措施
(1)植树造林、?____________、草原建设和国土整治等重点?________工程已取得进展(退耕还林、还草、还牧、还湖)。
(2)长江、?__________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全面实施。 (3)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开始启动。
(4)建立了一批不同类型的?______________、风景名胜区和?______公园。 (5)生态?________ 试点示范、生态示范区建设稳步发展。 (6)环境保护?_________ 建设逐步完善。
3.重点生态工程:长江、黄河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知识归纳】
【课堂探究一】阅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A区域的生态问题及其引发的次生环境问题。
(2)B、C两区域生态问题相同,说明危害更严重的地区及理由。
(3)比较D、E两地区森林主要生态功能的差异。
【课堂探究二】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圣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
高中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 导学案 随州二中地理备课组 2014.4
原料。图6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1) 读图6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禅的原因及过程。(6分)
(2) 读图6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8分)
(3) 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按发展选纸业的理由。(6分)
(4) 就降水条件简述砚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技的原因。(4分)
【课堂探究三】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重点开发区是指有一定经济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应该重点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地区。限制开发的生态功能区是指生态系统脆弱或生态功能重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低,不具备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条件,必须把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首要任务,应该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地区。
下图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城市和矿产分布图。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 图中甲和乙、丙阴影区分别被列为重点开发的城市化地区和限制开发的生态功能区。
(1)简要分析甲区成为重点开发区的有利条件。
(2)图中乙是阿尔泰山森林草原生态功能区。说出该区的主要生态功能并说明限制其开发的原因。
(3)丙区的主要生态任务是荒漠化的防治。在沙漠边缘的绿洲,防治荒漠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高中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
导学案
随州二中地理备课组 2014.4
【课后检测题】
新时期要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及“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应注意区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环境的综合治理。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读我国某区域植被类型分布图及相关资源。
材料二 (1)试分析造成图中A、B两区域人口密度差异的自然原因。 (2)
(2)目前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造成该生态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为________。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解决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有哪些?
(3)分析玉米芯综合利用产业链对B地区可持续发展所起的作用。
【学习反思】
高中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 导学案 随州二中地理备课组 2014.4
高二地理选修 DL一2014-04-10-028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 导学案参考答案
课堂活动区答案 ①森林 ②草原 ③湿地 ④季风 ⑤地势 ⑥人为 ⑦意识 ⑧开发 ⑨建设 ⑩承载 ?监管 投入 水土保持 生态 黄河 自然保护区 森林 农业 法制 课堂探究一
【答案】(1)土壤侵蚀。石漠化(或土壤贫瘠)。
(2)B 地形起伏大,土层薄;河流下游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土地生产能力高。 (3)D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E: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课堂探究二 (1)原因: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2分) 过程: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在山地形成水分蓄积地带,)(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4分) (2)植被变化: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2分)沼泽萎缩。(2分) 原因:速生桉 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4分) (3)速生桉适应性强。成材快,是良好的造纸原料。(3分)发展造纸业能增加就业,创造产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3分) (4)(我国西南地区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低于热带雨林区;(2分)(有旱、雨季之分),旱季时间较长,降水较少。(2分) 课堂探究三
课后检测答案:
中国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
总第17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