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知派学习理论认为:
学习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建认知的结构;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有机体当前的学习依赖于他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境时,学习受主题的预期所引导,而不是受习惯所支配。布鲁纳认为,人类世界是由大量的可辨别的不同的物体、事件和人物组成的。人类是由于具有归类的能力,才不被周围环境的复杂性所压垮。举例来说,当我们看到前面一位留着披肩发穿着花格衣服的人时,我们所得到的远比我们看到的要多,我们可以推断这人是位女子,她有两只手、两条腿等等。
因此,概念是思维过程的核心。在布鲁纳看来,帮助学生有效地习得概念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之一。
二学习观。发现学习:即探索新情境的态度,作出假设,推测关系,应用自己的能力,以解决新问题或发现新事物的态度。布鲁纳认为,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是,把知识转换成一种适应正在发展着的形式,以表征系统发展顺序,作为教学设计的模式,让学生进行发现学习。所谓发现,当然不只限于发现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的行动,而且还包括用自己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例如,他根儿童踩翘翘板的经验,设计了一个天平,让儿童调节砝码的数量和砝码离支点的距离,以此让儿童发现学习乘法的交换律,如,×,=,×,。他先让儿童动手,然后使用想象,最后用字来表示。
三教学观
动机原则:发现活动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容易受好奇心的驱使,对探究未知的结果表现出兴趣。所以,布鲁纳把好奇心称之为“学生内部动机的原型”。与其让学生把同学之间的竞争作为主要动机,还不如让学生向自己的能力提出挑战。所以,他提出要形成学生的能力动机,就是使学生有一种求得才能的驱力。通过激励学生提高自己才能的欲求,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事实表明,对自己能力是否具有信心,对学生学习的成绩有一定影响。。。他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的最初刺激乃是对于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是内在动机,而不是诸如等级、奖赏、竞争之类的外来目标。然而怎样能激起对学习本身的兴趣的问题,却是值得考虑的。因此应该作出更多的努力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后来在许多文章中他主张,能激起学生动机的教育经验是,要使学习者主动地参加到学习中去、并且从个人方面体验到有能力来对待他的外部世界,按照布鲁纳的意见,发现学习的经验是这一类学习体验最好的例证。结构原则:比如当你刚开始学给一个照像机装卷时,可能你必须做几次,一直到你对这个过程有一个很好的心理的再现表象时为止。如果这样,你就可能利用你的动作性再现表象。或许你也研究了图解,这样的话你就利用了映象性的再现表象。对教师来讲,这样的信息是十分明显的:主动和视觉的再现表象,在课堂中研究某些新东西时是十分有帮助的。 结构原则:
程序原则:
强化原则: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独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提供矫正性反馈也有可能会产生负作用,即会使学生一直依赖于教师的指正。因此,教师必须采取适当措施,使学生最终能自行地把矫正机制引入学习中去。
提高智布鲁纳在1966年出版的《教学论》中指出发现学习有以下四点作用:?力的潜力,学习者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探索模型,学习如何对信息进行转换和组
织,使他能超越于这信息。?使外部奖赏向内部动机转移。布鲁纳认为通过发现例子之间的关系而学习一个概念或原则,比起给予学习者这一概念或原则的分析性的描述来,更能激发学生从学习过程中得到较大的满足。?学会将来作出发现的最优方法和策略。如果某人具有有效发现过程的实践,他就能最好地学到如何去发现新的信息。?帮助信息的保持和检索。他说“按照一个人自己的兴趣和认知结构组织起来的材料就是最有希望在记忆中“自由出入”的材料。二(布鲁纳认知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布鲁纳的认知学习理论与联结主义的基于鸽子和白鼠的实验所得出的结论
不同,联结主义重在研究外在刺激的作用,从外部环境的角度来研究,其实验对象是一般的动物,而认知主义重点研究学习者内部的变化,是站在学习的角度,其实验对象是现实的学校中的学生。布鲁纳认为刺激-反映所建立的联结只是儿童学习的初级阶段,是学习的外部反映,我们应该关注学习者头脑内部的思考过程或认知结构重组过程。基于多年学校教育和教学的实验,在皮亚杰认知发生论以及维果茨基和杜威等人的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布鲁纳创立了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主要包括认知表征理论、认知结构理论、学与教的原则和发现学习这四大块。
1.认知表征理论
认知是学习者内部的心理状态;表征则是指外在的表现;那么认知表征就是指学习者内部心理状态的外在表现。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学习者内部认知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布鲁纳把学生的认知发展称为智慧生长,与认知生长作为同义语,把它们看做形成表征系统的过程。而表征或表征系统,是人们知觉和认识外部世界的一套规则。在做了许多精巧的实验、又汲取了现代语言等学科的成果后,布鲁纳认为,人类智慧发展的阶段是连续的、相继的,就性质而言,发展既有量的增长,也有质的变化。一般由动作向意向再向符号不断的演变,经历了三种表征系统阶段:动作性表征、映像性表征和符号性表征。即通过动作或行动、肖像或映像以及各种符号来认识事物。
一般地,动作性表征阶段相当于皮亚杰的感觉运动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通过作用于事物来学习和再现它们,以后即能通过合适的动作反应再现过去的事物;映像性表征相当于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的早期,儿童开始形成图像或表象去表现他们的世界中所发生的事情;符号性表征阶段大体相当于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的后期以及一直到以后的年代,儿童能够通过符号再现他们的世界,这些符号中最重要的是语言。这三种表征系统其实就是三种信息加工系统,是我们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以及与这些知识经验相联系的活动方式。每个人都在连续不断地使用这三种表征系统,凭借它们来认识世界,并且在人生不同的阶段这三种表征系统所占的比重也不相同。
2.认知结构理论
人们通过上述三种表征系统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经过学习者自身某种信息系统的加工,逐步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通俗地讲,这种结构就是归类,形成于人的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一开始是比较单薄的,随着时间的积累会慢慢变得丰盈起来。这种认知结构一经建立,就成为学习者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内部因素。布鲁纳认为,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的知识经验进行加工改造并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学生的学习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换和评价。而这三个过程的发生有赖于学习者内部的编码系统。所谓编码系统,就是“一组相互关联的,非具体性的类别”,是人们对环境信息加以分类和组合的
方式,它们是不断变化和重组的,这种内在的编码系统也就是认知结构。用布鲁纳的话说,人类在适应环境时,是“分别对待各种相同的事物,对周围的各种物体、事件和人物进行分类,并根据这一类别的成员关系而不是它们的独特性对它们作出反应”。人类通过内部的编码系统把新的知识经验与原有的认知结构作比较,并对相关的类别做出有层次结构的安排。
3.学与教的原则
经过实验验证,布鲁纳提出了几个关于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基本原则。
(1)知识的结构性:学习任何学科,务必使学生掌握这门学科的基本结构。
知识结构对于一个人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布鲁纳认为,掌握事物的结构,就是理解它与许多其他事物之间的有意义的联系。简单说,学习的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他所谓的知识结构也就是某一学术领域的基本观念,不仅包括掌握一般原理,而且还包括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布鲁纳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了学习学科基本结构的必要性。
第一,懂得基本原理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学科的基本原理弄清楚了,其他特殊课题就能解决好。
第二,利于记忆的保持。对人类记忆的研究表明,一件件放进构造很好的模式里的东西更容易记忆。
第三,领会基本的原理和观念是迁移的基础。他认为,理解更基本的原理和
结构的意义就在于,把事物作为更普遍的事情的特例去理解,不仅学习特定的事物,还学习适合于理解可能遇见的其他类似事物的模式。这模式就是迁移的基础,它能进一步激发智慧。
第四,对教材结构和基本原理的理解,能够缩小“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之间的间隙。他主张一门课程在它的教学进展中,应反复地回到这些基本观念,直到学生掌握了与这些观念相伴随的完全形式性的体系为止。
(2)学习的准备性
布鲁纳基于当时美国出现的一个事实,即美国的学校因为过分困难的理由,把许多重要学科的教学推迟了,因而浪费了宝贵的岁月,他提出了一个假设——“任何学科都能够用在智育上是正确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这里最核心的意思就是任何学科的最基本的观念是既简单又强有力的。在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反复地回到这些基本观念,以这些观念为基础,直至学生掌握了与这些观念相适应的完全形式的体系为止。
布鲁纳的这一思想是与他结构主义思想有着内在的联系的。他以其关于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的可能性。布鲁纳还认为,课程的编制方式应采取“螺旋式课程”。课程设计及教材编排不仅要依据儿童认知发展的程序和特点,而且还要遵循每门学科基本概念或原理的连续性,使教材成为一套螺旋式的课程系统。
(3)强调直觉思维的重要性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都强调分析思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就是指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分析思维是以一次前进一步为特征的,步骤非常明显。在分析思维过程中,人们能比较充分地意识到所包含的知识和运算。而直觉思维则迥然不同,它不是以按仔细的,规定好的步骤前进为特征的。布鲁纳认为,直觉思维和预感的训练是正式的学术学科和日常生活中创造性思维的很受忽视而又重要的特征。他说“机灵的推测,丰富的假设和大胆迅速地作出试验性结论是从事任何一项工作的思想家极其珍贵的财富。我们应该领导学校儿童掌
握这种天赋。”他也指出了鼓励“猜想”在培养直觉思维中的重要性。而在我们日常教学中都是忽视这些的,而且经常不鼓励“猜”。老师评定也是针对安全而无创造性的回答。当然必须承认这些“猜测”、“直觉思维”会有错的时候,如何做到有效还有待于去研究。
(4)强调内部动机的重要性
对于促进学习过程的真正动力这个问题,以前的心理学家都非常强调外在的动机。他们认为,在一定的时间有顺序地提供食物或给予赏罚等外在报酬,可以产生预期的学习行为结果。布鲁纳则强调内在的动机,认为这是促进学习的真正动力。所谓内部动机是要在学习本身找出其根源和报酬,它所要求的报酬就是对该活动有好的成绩者给予一种满足感或愉快感,或是对其活动过程给予喜悦。布鲁纳主张围绕兴趣组织儿童学习,认为最好的学习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增加教材本身的趣味,会使学生有新发现的感觉。
4(发现学习
认知—发现学习理论是布鲁纳学习理论的核心,为了创建该理论,布鲁纳研究了大量的相关课题,如知觉归类、概念形成、思维、动机等等。知觉归类理论和概念形成的假设考验说是认知—发现学习的理论基础。在知觉理论中,布鲁纳强调了三点:知觉的选择性、知觉是对课题的归类、个体的期待与需要决定类别的可接受性。从中可以看出,布鲁纳很重视知觉过程中主体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以人工概念为材料,布鲁纳深入研究了人类概念形成的一般过程,指出学习的实质是一个人把同类事物联系起来,并把它们组织成赋予它们意义的结构。学习即认知结构的组织和再组织。知识的学习就是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各学科的知识结构。
发现学习是学习知识的最佳方式。布鲁纳认为,学习知识的最佳方式是发现学习,所谓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对于发现学习,布鲁纳的界说是十分宽泛的,他认为:“不论是在校儿童凭自己的力量所作的发现,还是科学家努力于日趋尖端的研究领域所作出的发现,按其实质来说,都不过啊把现象重新组织和转化,使人能超越现象再进行组合,从而获得新的领悟而已。”发现学习能够提高智慧潜能,培养学习者的内在动机,并有助于记忆的保持和提取。发现学习的基本程序一般为:创设发现问题的假说——对假说进行验证——做出符合科学的结论——转化为能力。
布鲁纳对学习理论的研究重点放在学生获得知识的内部认知过程和教师如何组织课堂以促进学生“发现”知识的问题上,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学习的认知过程,重视认知结构的形成,注重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内在动机、独立性与积极性在学习中的作业,对学习理论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布鲁纳认知结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应用领域
布鲁纳在推动美国的认知运动,特别是以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为指导改革教学的运动中是极重要的人物,在心理学为教育教学服务方面作出了显著的贡献,对于中国的教学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纵观近十年的文献,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对中国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布鲁纳认知结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改革
国内众多专家学者都在研究认知结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改革的意义,本人认为从学与教两个角度来阐述如何使学生用最少的时间学习更多的东西,最大限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纵观布鲁纳的学习理论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理论主要讲了两个方
面的问题,即如何“教”和如何“学”的问题。
(1)布鲁纳对于如何教的问题讲了一个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发现法”,他的发现教学法最大的优点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且“发现”依赖于“直觉”思维,他主张在教学中采取有效方法帮组儿童形成直觉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猜想。教学应根据学生的三个认知表征阶段,以适合学生的认知编码方式设计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教授有关某一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要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构,并根据学生认知发展顺序合理呈现知识的形式,重视内部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发展学生的能力。
(2)布鲁纳主张儿童应该主动掌握知识,他的结构理论更强调学生而非教师。他说,使事物与事实相互联系,从而获得对这些事物事实的理解的是学习者,他们自己组建概念化的东西并寻求对问题的解决。他提出的学习过程中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环节:接受、转化和评价,就是从学习者学习的角度来说的。人类必须建构他们的知识,并且这个建构过程是能动的、积极的、活跃的。也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是生成的,即学习者把原有的认知结构与环境中接受的感觉信息相结合,主动地选择信息以及主动个地构建信息的过程。
2.布鲁纳认知结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各学科教学
我国学者对布鲁纳的学习理论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也做了相关的研究,主要有对语文、英语、物理、音乐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电视教材编制、网上课件开发等科目,甚至还有将布鲁纳的结构认知原理用于组织妇产科护理学课程的学习。也是从以上基本理论着手的,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有:科学地安排教材结构,内容设计要新颖,循序渐进;强化内在动机,内在的激励比外在的奖励更重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在发现中学习,培养主动探索精神;让学生掌握概括化的知识结构。
另外,还有学者研究早期教育。布鲁纳在其发现学习理论中强调要尽可能早地对儿童进行教育,他认为智慧发展的阶段是连续的、相继的,任何学科都可以用适合儿童的方式及早地教给儿童;布鲁纳的早期教育思想为幼儿教育提供了可能性,其学科结构理论也给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以许多有益的启示,发现法对幼儿自然科学教育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四(布鲁纳认知结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当代意义
1.对认知结构的重新反思
布鲁纳结构主义理论中的”结构”是指一种关系的组合,该组合反映出了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掌握事物的结构就是要理解它与许多其他事物之间的有意义的联系。这其实就是一种归类理论,类似于我们现在电脑中的资源管理器的作用,把事物按照一定的规律分成各个不同的种类,人类按照这个分类把新接受的知识加以归类处理,便于我们记忆和理解。自从我国引入结构主义理论以来,各层次的教师都在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我们的新课改的教学目标也是把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最基础的内容教给学生,这不禁让人想到我们从接受“双基”教育以来,为什么还有很多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不是说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助于我们解决在课堂外遇到的问题和事件吗,我们学习物理和数学等科目时,老师也是教给我们基本的原理、概念和公式之类的,为什么考试的时候还是会有很多问题解答不出来,结构主义很容易造成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就只讲基本的概念和原理,而学生对于这些概念和原理也仅限于死记硬背的层面,可能不知道这些概念和原理为什么是这样讲的,他们不明白这些概念和原理的来龙去脉,所以在应用的时候也不知道是什么场合下用什么原理。所以,我认为,结构
主义中的结构不应该是“资源管理器”式的树状的结构,应该是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网状的结构,以这样的结构培养主来的人才才能够根据实际问题情境合理的选择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提升学生的能力。
2.关于直觉思维对于创造性人才培养的作用
布鲁纳提出的直觉思维是与分析思维对比之后才得出的,是不用通过仔细的分析推理的,以熟悉牵涉到的知识领域及其结构为根据,直接得出结论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某些部分尚未分明情况下对整个事物的感知,也就是人们说的第六感,对任何事刚接触一般是先接触直觉思维,然后才是分析思维。直觉思维多是采取朝气蓬勃的形态作为形象而想象出来的,形象本身具有非语言的特点,另外,直觉思维多属闪电式或跳跃式的思维,是一种深层的知觉,所以思维者很难向人说明是采取了什么程序达到了思维的结果的。鉴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很少有人注意到学生直觉思维的培养,而且直觉思维本身就是很难确定的人的一种知觉,所以在这种大的环境下,人们的直觉思维能力就被搁置了。在素质教育下,人们意识到这种能力的重要性。本人认为,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人的创造性有很大的潜在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应给予适当的重视,创设自由的课堂学习气氛,鼓励学生多做推测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根据教学内容指导学生注意形成丰富的图像,并防止过早的语言化,活用发现法帮助学生直觉思维的形成。象现在流行的体验学习、游戏教学等都可以从某种程度上促进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形成。
3.关于学习的动机
布鲁纳强调内部动机的重要作用,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的最初动机乃是对于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是内在动机,而不是诸如等级、奖赏、竞争之类的外来目标。在布鲁纳的学习理论引入国内之前,在我们实行的应试教育体系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学习最大的动机就是升学。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相继对教育进行过几次改革,在全国推行素质教育,于是各种教学理论从西方国家引进国内,国内教育人士开始注意到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作用,尝试通过奖赏、划定等级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事实证明,这些外部的奖赏并不能引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于是出现了为奖赏而学习,为考试得第一名而学习,为得到家长的认可而学习等非内部学习动机。这种现象久而久之就会引发学生厌学、甚至逃学,乃至自闭,忧郁等心理疾病。本人认为,这种现象是中国目前的教育制度所带来的。虽然中国很早就提倡实行素质教育,但毕竟中国考试制度仍然存在,中国的学生在学校一天,就要为未来的考试而犯难,为升学就业等压力所妥协。要想改变这种现状,真正激发学生的潜质,调动其内部动机的发展,势必需要很长的时间。
遥想建国初期,我国各地普遍开展的农村教育、干部教育,建立学习小组,学生(员)每学会写一个字都感觉非常兴奋,《夫妻识字》里所唱“学习文化理当然”的觉悟在那个年代是发自肺腑的。为什么在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极大发展的今天,学生却都表现出了普遍的厌学、逃学,简单的逻辑是,在那个年代中,人们长期处于被压迫的地位,他们内心长期压抑的求知欲使得他们能如此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而现代社会,人们的求知欲已经被铺天盖地的物质、金钱、欲念等打得遍体鳞伤,甚至到了奄奄一息的地步。人们追求物质、金钱而不得,困惑就产生了,郁闷、自闭、暴力、堕落乃至自杀成为社会常态。但如果将“学习”放在当代信息文化、知识经济与多元政治的社会背景下,我们需要反思
的恰恰是根本的问题:什么是学习,学生所应追求的理想学习是什么样的,应当
如何从学生真正的内在需求出发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需要怎么做才能
切实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满足学生理性的学习需求,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20世纪50年代,行为主义心理学在美国的心理学界处于绝对主导地位,以斯金纳等人的理论为基础的行为主义的教学理论正在被用到教育实践当中。1957年,苏联率先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一事件震惊了美国教育界,人们当即反省,认定美国太空科技的落后根源于美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的落后。斯金纳的理论只能让学生在控制的环境中机械、被动地学习一些固定的、零碎的知识,无法培养出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学生。在这一背景下,认知学习理论又重新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并得以迅速发展。
布鲁纳是一位在西方教育界和心理学界都享有盛誉的学者。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因此,他的理论常被称为认知一结构论或认知发现说。
(一)学习观
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什么是认知结构呢?他并没有给出一个统一的说法,概括地说,认知结构就是人关于现实世界的内在的编码系统(coding system),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非具体性的类目,它是人用以感知外界的分类模式,是新信息借以加工的依据,也是人的推理活动的参照框架。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构建其知识
体系。由此,布鲁纳十分强调认知结构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认为认知结构可以给经验中的规律性以意义和组织,使得人能够超越给定的信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他主张,应当给学生提供具体的东西,以便他们“发现”自己的认知结构。
2(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布鲁纳认为,学习活动首先是新知识的获得。新知识可能是以前新知识的精炼,也可能与原有知识相违背。获得了新知识后,还要对它进行转化,我们可以超越给定的信息,运用各种方法将它们变换成另外的形式,以适合新任务,并获得更多的知识。评价是对新知识的一种检查。通过评价可以校对我们处理知识的方法是否适合新的任务,或者运用得是否正确。因此,评价通常包含对知识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总之,布鲁纳认为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在于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因此,教师首先应明确所要建构的学生的认知结构包含哪些组成要素,并最好能画出各组成要素的关系图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来帮助学生获得、转化和评价知识,使学科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使书本的死知识变为学生自己的活的知识。
(二)教学观
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由于布鲁纳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所以他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他认为:“不
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学习该学科的基本态度和方法,比如物理力学中的惯性定律,实验方法,代数学中的交换律、分配律和结合律等。教学不能只是着眼于一门学科的事实和技巧的掌握,学习一门学科的关健是理解,掌握那些核心的,基本的概念,原理、态度和方法,抓住它们之间的意义联系,并将其他的知识点与这些基本结构逻辑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联系的整体。
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有以下好处:(1)可以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学科的基本原理弄懂了,其他具体内容就更好理解了,因为那些内容常常是围绕着这些基本的核心内容转化、衍生出来的。(2)有助于学科知识的记忆。布鲁纳指出:“除非把一件件事情放进构造得很好的模型里面,否则就会忘记。详细的资料是靠简化的表达方式保存在记忆里的。这些简化的表达方式,具有一种特性,可以叫做“再生的”特性。”(3)从结构中获得的基本概念原理将有助于以后在类似的情境中广泛地迁移应用,学习者就可以把事物作为更普遍的事情的特例去理解。(4)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5)可以促进儿童智慧的发展。基于这些有结构联系的基本概念原理,学习者可以进一步独立探求知识,以获得更高层次的知识。因此,教学必须适应各个年龄阶段的儿童的特点,按照他们观察和理解事物的方式去表现学科的结构,让他们能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以下四条:
(1)动机原则。所有学生都有内在的学习愿望,内部动机是维持学生学习的基本动力。学生具有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好奇内驱力(即求知欲),胜任内驱力(即成功的欲望),互惠内驱力(即人与人之间和睦共处的需要)。教师如能善于促进并调节学生的探究活动,便可激发他们的这些内在动机,有效地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2)结构原则。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动作表象是借助动作进行学习,无需言语的帮助,图像表象是借助表象进行学习,以感知材料为基础,符号表象是借助语言进行学习,经验一旦转化为言语,逻辑推导便能进行。至于在具体教学中究竟应该选用哪一种呈现方式,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课题性质来定。
(3)程序原则,通常每门学科都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程序,它们对学习者来说,有难有易,不存在对所有的学习者都适用的唯一的程序。
(4)强化原则。教学规定适合的强化时间和步调是学习成功的重要一环。知道结果应恰好在学生评估自己作业的那个时刻。知道结果过早,易使学生慌乱,从而阻扰其探究活动的进行,知道结果太晚,易使学生失去受帮助的机会,甚至有可能接受不了正确的信息。
(三)简评
在推动美国的认知运动,特别是以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为指导的教学改革运动中,布鲁纳是一位极重要的人物,在心理学为教育教学服务方面作出了显著的贡献。他吸取了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但又有所发展。他的认知表征发展的三阶段不像皮亚杰那样只关注知识本
身,而是关注知识的生长,这在心理发展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之间建立了沟通的桥梁。他对发现学习的倡导虽非首创,但他却是研究最深、推进最有力的学者。可以说,布鲁纳推动了教育心理学的重大转变——从行为主义向认知心理学的转变,从实验室研究向课堂研究的转变,从学习研究向教学研究的转变。
当然,布鲁纳也有自己的缺陷,他在论述儿童的生长时忽视了社会方面的因素。他过于强调学生的发现学习,以致混淆了学生的发现学习与科学家的科学发现之间的差异。他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但其实有些学科的基本结构是不清楚的,比如人文学科等。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布鲁纳(J.S.Bruner)最为知名的一本书是1960年出版的《教学过程》。
一、认知生长和表征理论
布鲁纳十分重视生长的问题,他常常把智慧生长与认知生长作为同义语,把他们看作是形成表征系统的过程。他认为,智慧生长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现实世界的模式,学生可以借此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这个模式涉及储存信息的内部系统,而信息是通过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获得的。因此,探讨智慧生长的一个最有用的概念是表征或表征系统。布鲁纳的这个模式的观念是在许多方面与皮亚杰的“内部结构”的观念相似的。我们在看布鲁纳和皮亚杰的著作中常常遇到“认知结构”、“模式”、“内部模式”“内部结构”、“图式”、“编码系统”、“再现表象”等概念。实际上基本上是一个意思,都是外部信息进入主体以后新信息藉以加工的依据。
表征或表征系统,是人们知觉和认识世界的一套规则。布鲁纳认为,在人类智慧生长期间,经历了三种表征系统的阶段。
(一)动作性表征(又称表演式再现表象)
这一阶段大致相当于皮亚杰的感觉运动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通过作用于事物而学习表征它们。以后能通过合适的动作反应再现过去的事物。在他们最初生长的几年中要解决这样一些问题,如怎样爬、走路、玩玩具,一般地利用身体影响周围环境。在这个时期,儿童通过做和通过看别人做什么而学习。告诉他怎么做,只有在儿童也能做出这个动作并看到别人也做出来时才有帮助。这个阶段,动作将从内部再得到再现(这就是所谓再现表象的意思)。
(二)映象性表征(又称肖像式再现表象)。
这相当于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的早期, 儿童开始形成图象或表象,去表现他们的世界中所发生的事物,在这点上,他们能记住过去发生了的事件并能根据可能再发生的事的想象力(远见)去想象。这些表象之对于所却觉的事物,很像照片与现实。因为照片是与现实的经验非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三)符号性表征(又称象征性再现表象)。
这个阶段大体相当于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的后期以及一直到以后的年代。这时儿童能够通过符号再现他们的世界。这里最重要的是语言。这些符号既不是直接的事物,也不必是现实世界的复制,而可以是抽象的、有间接性和任意性的。由于这些抽象的符号,人们最终能假设他们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有关人、地方、事情以及可能性。
在这三个系统的发展中,语言是很重要的。因为,当一个年轻人达到布鲁纳所称的第三阶段时,并不意味着认知发展就停止了,它只是意味着这个人具备了进一步理解世界所需要的基本的工具。这个基本工具就是语言。通过语言,人们能为将来计划,能从其他人的行为中抽象出意义和打算,并能与别人交流,从而知道不同的时代、世界和观念。布鲁纳和皮亚杰二人都同意说,年幼儿童不能同时保持对几件事件的注意,而按照布鲁纳的看法(1966),更高级的认知发展标记就是能在同一时间内注意和考虑到几种不同的事件。这同样与皮亚杰有相似处,特别是与其形式运算阶段有相似性,但是对布鲁纳来讲这不是一个新的内部结构,而是由于语言使这种高级思维方式成为可能。
对教师来讲,也许布鲁纳的认知发展理论最重要的,还在于他相信当人们达到符号性再现表象阶段时,仍然极大地利用动作性和映象性再现表象,特别是当他们研究某种新事物时。比如当你刚开始学给一个照像机装卷时,可能你必须做几次,一直到你对这个过程有一个很好的心理的再现表象时为止。如果这样,你就可能利用你的动作性再现表象。或许你也研究了图解,这样的话你就利用了映象性的再现表象。对教师来讲,这样的信息是十分明显的:主动和视觉的再现表象,在课堂中研究某些新东西时是十分有帮助的。
二、类别及其编码系统
布鲁纳认为,人类世界是由大量的可辨别的不同的物体、事件和人物组成的。人类是由于具有归类的能力,才不被周围环境的复杂性所压垮。举例来说,当我们看到前面一位留着披肩发穿着花格衣服的人时,我们所得到的远比我们看到的要多,我们可以推断这人是位女子,她有两只手、两条腿等等。然而,我们不可能直接知觉到这些。所以,我们必须超越所给的信息。我们先决定这是一位女子,然后根据女子这一类别,作出推断。用布鲁纳自己的话说,人类在适应环境时,是“分别对待各种相同的事物,对周围的各种物体、事件和人物进行分类,并根据这一类别的成员关系而不是它们的独特性对它们作出反应”。这意味着,人们是根据类别或分类系统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或者是借助已有的类别来处理外来信息,或者是由外来信息形成新的类别。因此,布鲁纳的论点是:人们同周围世界的所有相互作用都涉及对与现有类别有关的刺激输入进行分类。如果刺激输入与人们已有的类别全然无关,那么,它们是很难被加工的。换言之,人们不大可能知觉全新的刺激输入。
布鲁纳进一步认为,人们如果要超越直接的感觉材料,那么,所涉及的不仅仅是把感觉输入归入某一类别,并根据这一类别进行推理,而且,还要根据其他相关的类别作出推理,这些相关的类别就构成了编码系统,所谓编码系统,就是“一组相互关联的、非具体性的类别”。
编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对相关的类别作出有层次结构的安排,较高级的类别比较一般些,较低级的类别比较具体些,如:
食物
水果 蔬菜 肉类
苹果 香蕉 桔子 青菜 萝卜 土豆 猪肉 羊肉 牛肉
图5.3 编码系统图示
编码系统是人们对环境信息加以分组和组合的方式,它们是不断变化和重组的。在研究学习时,最重要的事情是要系统地了解学生已有的编码系统。在布鲁纳看来,学习就是类别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是一个人把同类的事物联系起来,并把它们连结成赋予它们意义的结构,为了促进学生最佳地学习,提供信息是必要的,但是,掌握这些信息本身并不是学习的目的,学习应该超越所给的信息。
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门学科,看来包含着三个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过程”。第一是新知识的获得。他说:“新知识,往往同一个人以前模模糊糊地或清清楚楚地知道的知识相违背,或者是它的一种替代”。也可以是先前知识的重新提炼。虽然有时可能发生某种“革命性”的突然的变化,但是布鲁纳描述学习不是那么突然,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其次,学习涉及到知识的转换,通过转化,把信息转化为各种不同方式使之超出它们最初所给的事实,从而学到更多的知识。
学习的第三个方面是评价:要核对一下我们处理知识的方法是不是适合于这个任务,概括得是否适当。他指出教师在帮助学生进行评价中常常具有决定性作用。
在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时,总是由一系列的片断所组成,而每一片断(或
一个事件)总是涉及到获得、转换和评价三个过程。布鲁纳由此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
三、关于学习和教学的基本原则
《教育过程》一书虽然是美国一次重要教育会议的总结,每一个主题代表一个组的共同意见,但正如布鲁纳说的,这些题目特别反映了他自己的教育观点。
(一)知识结构的重要性
布鲁纳认为,掌握事物的结构,就是以使许多别的东西与它有意义地联系起来的方式去理解它。简单说,学习知识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他说“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这是在运用知识方面的最低要求,它有助于解决学生在课外所遇到的问题和事件,或者在日后训练中所遇到的问题。”“经典的迁移问题的中心,与其说是单纯地掌握事实和技巧,不如说是教授和学习结构。”他指出,要帮助学生了解那些看来似乎是无关的新的事实是相互有关的,而且与他己有的知识也是有关的。
他的知识结构也就是某一学科领域的基本观念,它不仅包括掌握一般原理,而且还包括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布鲁纳还从以下四方面论述了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必要性。
1.懂得基本原理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他举了物理学、数学学习中的例子,然后指出不仅在物理、数学中是这样,而且社会学科和文学中也完全是这样。学科的基本原理弄懂了,其他特殊课题就能解决好。
2.从人类的记忆看,他说“除非把一件件事情放进构造得好的模型里,否则很快就会忘记。详细的资料是靠表达它的简化方式来保存在记忆里的。学习普遍的或基本的原理的目的,就在于保持记忆不会全部丧失,而遗留下来的东西将使我们在需要的时候把一件件事情重新构思起来。高明的理论不仅是现在用以理解现象的工具,而且也是明天用以回忆那个现象的工具。” “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一串不连贯的论据在记忆中仅有短促得可怜的寿命。”
3.领会基本原理和观念,是通向适当的“训练迁移”的大道。他认为,理解更基本的原理和结构的意义就在于,把事物作为更普遍的事情的特例去理解,不仅学习特定的事物,还学习适合于理解可能遇见的其他类似事物的模式。这模式就是迁移的基础,它能进一步激发智慧。
4.对教材结构和基本原理的理解,能够缩小“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之间的间隙。他主张一门课程在它的教学进展中,应反复地回到这些基本观念,直到学生掌握了与这些观念相伴随的完全形式的体系为止。
(二)学习的准备性
布鲁纳认为,我们的学校过去以过分困难为理由,把许多重要学科的教学推迟。这里他提出了这样一个命题:任何学科的基础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人。这里中心的意思就是任何学科的最最基本的观念是既简单又强有力的。他主张要向儿童提供挑战性但是合适的机会使其发展步步向前。这可引导智慧发展。他举了各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可以用儿童能接受的方式,通过儿童自己能触摸的材料来进行学习。
(三)在教育过程中直觉思维的价值
在日常教学中一般都注重培养分析思维,即以一次前进一步,以仔细的规定好的演绎推或归纳推理为其特征,步骤明显,常常能由思维者向别人作适当的报道。而直觉思维则与分析思维不同,它是以熟悉所牵涉到的知识领域及其结构为根据,使思维者可能实行跃进、越级和采取捷径,多少需要以后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不论演绎法或归纳法,重新检验所作的结论。
布鲁纳认为直觉思维、预感的训练,是正式的学术学科和日常生活中创造性思维的很受忽视而又重要的特征。他说“机灵的推测、丰富的假设和大胆迅速地作出的试验性结论,这些是从事任何一项工作的思想家极其珍贵的财富,我们应该领导学校儿童掌握这种天赋”,他也指出了鼓励“猜想”在培养直觉思维中的重要性。而我们日常学校中这些都是受到忽视的。而且经常不鼓励“猜”,老师评定也是评安全而无创造性的回答。当然要承认这些“猜测”“直觉思维”有错的时候,如何做到有效还有待于去研究。
(四)学习动机
他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的最初刺激乃是对于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是内在动机,而不是诸如等级、奖赏、竞争之类的外来目标。然而怎样能激起对学习本身的兴趣的问题,却是值得考虑的。因此应该作出更多的努力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后来在许多文章中他主张,能激起学生动机的教育经验是,要使学习者主动地参加到学习中去、并且从个人方面体验到有能力来对待他的外部世界,按照布鲁纳的意见,发现学习的经验是这一类学习体验最好的例证。下面一个题目我们就要专门论述发现学习的问题。
布鲁纳的学习观点、教学论内容也是不少的,有些是与皮亚杰、格式塔学派类似的,如他也同意同化、顺应等过程,同意学习是个主动的建构过程等等。这里就不多分析了。
四、提倡发现学习
布鲁纳认为学习、了解一般的原理原则固然重要,但尤其重要的是发展一种态度,即探索新情境的态度,作出假设,推测关系,应用自己的能力,以解决新问题或发现新事物的态度。布鲁纳认为,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是,把知识转换成一种适应正在发展着的形式,以表征系统发展顺序,作为教学设计的模式,让学生进行发现学习。所谓发现,当然不只限于发现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的行动,而且还包括用自己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例如,他根儿童踩翘翘板的经验,设计了一个天平,让儿童调节砝码的数量和砝码离支点的距离,以此让儿童发现学习乘法的交换律,如3×6=6×3。他先让儿童动手,然后使用想象,最后用字来表示。
布鲁纳在1966年出版的《教学论》中指出发现学习有以下四点作用:①提高智力的潜力,学习者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探索模型,学习如何对信息进行转换和组织,使他能超越于这信息。②使外部奖赏向内部动机转移。布鲁纳认为通过发现例子之间的关系而学习一个概念或原则,比起给予学习者这一概念或原则的分析性的描述来,更能激发学生从学习过程中得到较大的满足。③学会将来作出发现的最优方法和策略。如果某人具有有效发现过程的实践,他就能最好地学到如何去发现新的信息。④帮助信息的保持和检索。他说“按照一个人自己的兴趣和认知结构组织起来的材料就是最有希望在记忆中“自由出入”的材料。
相关链接: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策略(布鲁纳的学习动机观及其启示)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教学理论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教学理论
(一)教学目标:侧重于智力发展
布鲁纳认为,教学目的应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他看来,美国科技空前发达,人们业已处在以急剧变化为特征的社会个人和国家若要有很好的生存机会,有赖于年轻一代智力的充分发展,因此,他认为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布鲁纳在1966年出版的《教学理论之建构》一书中,有如下陈述:教学生学习任何科目,绝不是对学生心灵中灌输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主动去求取知识与组织知识。教师不能把学生教成一个活动的书柜,而是教学生如何思维;教他们如何像历史学家研究、分析史料那样,从求知过程中去组织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因此,求知是自主性的活动历程,而非被动地承受前人研究的结果。 布鲁纳反对行为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的过程和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布鲁纳认为认知结构是人对外部物质世界进行感知和概括的一般方式,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变化的。认知结构形成后是进一步学习和理解新知识的重要内部因素和基础。可见,布鲁纳视学习为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新组织,教学的目标就是在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过程中推动智力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学科的基本结构
所谓“基本”,就是一个观念具有广泛而强有力的适应性,能广泛适用于新情况,是进一步获得和增长新知识的基础。所谓“结构”,就是食物之间的相互务必联系,即规律性。学科的 基本结构就是该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布鲁纳指出:不论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美的结构把它们联系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 。”布鲁纳认为学生掌握了学科的基本结构,一是有利于理解和掌握整个学科,二是有利于对整
个学科的记忆,三是有利于学习迁移,四是有助于缩小“高级”知识与“低级 ”知识的差距。布鲁纳以自己为小学五年级学生设计的 《人类学》学科基本结构为例,说明学科内容的框架结构。人类所具有的特征和人类特点的形成,由五个最基本的概念构成:使用工具、使用语言、社会组织、文化教育和心情表达。这五个概念相辅相成,是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任何与该学科有联系的事实、论据、观念、概念都可以纳入学科的基本结构中。所以他认为,学习的观念越是基本,几乎归结为定义,则它对后继知识学习及新问题的适应性就越宽广。
(三)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重视学习的心理倾向
学习的心理倾向实质上就是学生所具备的学习意愿和能力,即学生的心理准备状态。布鲁纳十分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认为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关系到教学成败的首要因素。因而,教学理论应当详细说明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倾向的形成。
布鲁纳以学生学习中做出的选择性探索活动为例,详细论述了达到最有效的学习心理倾向的要求和实施的措施。三个基本要求是:
(1)将教学过程中有损学生身心发展的危害因素缩小到最低限度;
(2)使学生从学习的失败的体验中获得最有益的教训;
(3)尽量排除家庭、社会、种族等世间陈规陋俗对学生求知欲的影响。 在实施措施方面,布鲁纳认为要做好三点:首先要做好“激活”工作。教师要设计“具有最适度的不确定性”的学习课题,因为不确定性或模棱两可的情况最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其次,要做好“维持”工作,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责任感和独立做出决定和行动的能力来维持探索活动。再次,要提供学生进行选择性的探索活动所需的知识,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完成学习的任务上来。
2、强调教学程序设计
布鲁纳认为教学程序的教学和步骤,主要涉及教材的呈现方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方式,它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获得和能力发展。因而,教学理论必须探明如何设计最佳教学程序。
布鲁纳列举了许多教学实例,说明教学顺序由多种因素影响,是具体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才能设计出理想的教学顺序。布鲁纳提出了设计最佳的教学程序的三条基本要求:
(1)教材的呈现顺序要与学生的认知发展相适应。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已有的知识经验、教材的性质和个别差异等因素安排教学的步骤与进程。
(2)教学程序的设计要考虑经济有效的观点。例如将新呈现的教材作为一个结构模式教给学生,帮助学生将已经学习的知识迁移到类似的新情景之中。
(3)教学程序的设计要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大踏步地前进,并具有尝试将新知识迁移到新学习情景中的能力,因而教学程序的安排就要提供机会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3、重视反馈的运用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为个体在学习情境中表现出正确反应后立即获得强化,是构成学习的主要条件。而布鲁纳尽管也强调要让学生适时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但他认为教师不应该提供太多的强化,以免学生过于依赖教师的指点。他主张逐渐从强调外部奖励转向内部奖励,强调学生在探索中发现的正误答案同具反馈的价值。布鲁纳认为学生一旦发现错误而自行改正之后,其所产生的反馈作用远比外在的奖励更具有价值。因此,在他看来,“发现自己的错误”与发现正确答案“,对有效学习而言是同等重要的。
4、倡导发现学习
布鲁纳认为:“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是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在布鲁纳看来,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主动地对进入感觉的事物进行选择、转换、储
存和应用的过程,而且是主动学习、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过程。因此,学生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亲自去发现、探索所学的知识和规律,使自己成为发现者。他认为无论在知识的尖端,还是在学校三年级的教室,智力活动是完全一样的其间的差别仅在程度上而不是在性质上。所以,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的过程。
布鲁纳的教学理论以现代认知心理学为基础,从复杂的教育活动中探讨人的高级心理活动,并将学习的外部行为活动与内部的高级心理活动的研究结合起来,不仅改造了旧的认知论,而且融合了行为主义学派重视外部条件对行为改造的作用的思想。他提出的“知识结构”、“发现学习”、“学习反馈“等概念与原理,富有时代的气息和特征,对现代教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布鲁纳的教学思想是为了适应美国当时教育发展形势的迫切要求而提出来的,有些观点是基于理论上的假设,并非从课堂教学长期追踪研究中总结出来的,其教学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他对人的完善发展的理解偏重于智慧发展,对人的认识过分强调亲自“发现”,“发现学习”的设计难度大,对教师水平要求高,并非一般教师都能胜任。
透过布鲁纳的教学思想,我们可以认识到:首先,现代认知教学理论强调在个体发展过程中人与环境之间所发生的交互作用的价值和意义。人并不是被动地受制于环境的影响,而是在主动与环境的同化与顺应中建构起自身的认知结构,促进认知的发展。人的发展不仅与环境有关,而且与个体的认知背景、认知结构、认知发展的阶段、认知动机和态度等有关,并受它们制约和影响。环境要对人的发展形成作用、产生功能,必须通过人这个主体进行,并适应于先前经验和背景知识。其次,认知教学理论揭示了人的认知发展、思维发展的内部规律和运行方式,将行为主义简化了的教学科学恢复为一种复杂的完整的教学科学,从而赋予连接性一种科学的品质。再次,认知教学理论视人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动发展、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构建的人,无疑具有现实的价值和意义。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评价
布鲁纳观点:他认为学生的知识的学习,主要是通过类别和的信息加工活动,积极主动地形 成认知结构或知识的类目编码系统的过程。他认为一切知识都是按编码系统排列和组织起来 的。学生学习的结果就是形成与发展认知结构,也就是形成各学科领域的类别编码系统。 我认为的优缺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优点:
1. 布鲁纳的学习理论克服了以往根据动物实验的结果而推演到人的学习的种种缺陷。
2. 布鲁纳创立的发现法教学,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重视问题情境,对提高学生的 智慧潜能,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内在动机、发现的机巧以及记忆保持和提前只是有更重要 的促进作用,同时发现教学法对当前教育的改革也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3. 人的任务发现学习法是当代认知结构派学历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并促进了学习理论 的发展。
4. 布鲁纳的结构教学法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重要意义,教师 采用结构教学,能够在整体上传授系统知识,提出理论的框架,方便学生整理知识。学生理 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容易掌握到学科的具体内容,帮助记忆,同时有助于迁移及培养学习 动机和兴趣,对学生的智力发展有好处。
不足:
1. 布鲁纳的学习与教学理论过分重视知识的结构化,忽视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性,它 放弃了知识的系统讲授,而以发现教学法来代替,夸大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忽视了知识学习 活动的特殊性,忽视了知识的学习即知识的再生产过程与知识的生产过程的差异。
2. 布鲁纳认为“好的学科结构可以使得任何科目都能按照某种挣钱的方式交给任何年 龄阶段的儿童“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就如绘画、唱歌之类,学生就算知道如何整理学科结 构, 也知道怎样迅雷, 但是没有具备一定的天赋或者悟性, 也未必就能在这一领域取得成就。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