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希望你喜欢。
中英南京条约原文 兹因大清大皇帝,大英君主,欲以不和之端解释,止肇衅,为此议定设立永久和约。是以大清大皇帝特派钦差便宜行事大臣太子少保镇守广东广州将军宗室耆英,头品顶戴花翎前阁督部堂乍浦副都统红带子伊里布;大英伊耳兰等国君主特派全权公使大臣英国所属印度等处三等将军世袭男爵璞鼎查;公同各将所奉之上谕便宜行事及敕赐全权之命互相较阅,俱属善当,即便议拟各条,陈列于左:
嗣后大清大皇帝、大英国君主永存平和,所属华英人民彼此友睦,各住他国者必受该国保佑身家全安。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令英人按照下条开叙之列,清楚交纳货税、钞饷等费。
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
1 / 6
精品文档
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因大清钦差大宪等于道光十九年二月间经将大英国领事官及民人等强留粤省,吓以死罪,索出鸦片以为赎命,今大皇帝准以洋银六百万银元偿补原价。
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且向例额设行商等内有累欠英商甚多无措清还者,今酌定洋银三百万银元,作为商欠之数,准明由中国官为偿还。
因大清钦命大臣等向大英官民人等不公强办,致须拨发军士讨求伸理,今酌定水陆军费洋银一千二百万银元,大皇帝准为偿补,惟自道光二十一年六月十五日以后,英国因赎各城收过银两之数,大英全权公使大臣为君主准可,按数扣除。
以上三条酌定银数共二千一百万银元应如何分期交清开列于左:
此时交银六百万银元;
癸卯年六月间交银三百万银元,十二月间交银三百万银元,共银六百万银元;
甲辰年六月间交银二百五十万银元,十二月间交银二百五十万银元,共银五百万银元;
2 / 6
精品文档
乙巳年六月间交银二百万银元,十二月间交银二百万银元,共银四百万银元;
自壬寅年起至乙巳年止,四年共交银二千一百万银元。
倘有按期未能交足之数,则酌定每年每百元加息五银元。
凡系大英国人,无论本国、属国军民等,今在中国所管辖各地方被禁者,大清皇帝准即释放。
凡系中国人,前在英人所据之邑居住者,或与英人有来往者,或有跟随及俟候英国官人者,均由皇帝俯降御旨,誊录天下,恩准全然免罪;且凡系中国人,为英国事被拿监禁受难者,亦加恩释放。
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今又议定,英国货物自在某港按例纳税后,即准由中国商人遍运天下,而路所经过税关不得加重税例,只可按估价则例若干,每两加税不过分。
议定英国住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若两国商贾上达官宪,不在议内,仍用禀明字样为着。
俟奉大清皇帝允准和约各条施行,并以此时准交之六百万银元交清,大英水陆军士当即退出江宁、京口等处江面,
3 / 6
精品文档
并不再行拦阻中国各省商贾贸易。至镇海之招宝山,亦将退让。惟有定海县之舟山海岛、厦门厅之古浪屿小岛,仍归英兵暂为驻守;迨及所议洋银全数交清,而前议各海口均已开辟俾英人通商后,即将驻守二处军士退出,不复占据。
以上各条均关议和要约,应候大臣等分别奏明大清大皇帝、大英君主各用。亲笔批准后,即速行相交,俾两国分执一册,以昭信守;惟两国相离遥远,不得一旦而到,是以另缮二册,先由大清钦差便宜行事大臣等、大英钦奉全权公使大臣各为君上定事,盖用关防印信,各执一册为据,俾即日按照和约开载之条,施行妥办无碍矣。要至和约者。
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即英国记年之
1842年8月29日由江宁省会行
大英君主汗华船上铃关防
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 (1)宣布结束战争。两国关系由战争状态进入和平状态。
(2)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史称“五口通商”),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
(3)赔款。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其中600万银元赔偿被焚鸦片,1200万银元赔偿英国军费,300万银元偿还商人债务。其款分4年交纳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则酌定每年百元应加利息5银元。
4 / 6
精品文档
(4)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军撤出南京、定海等处江面和岛屿。
(5)废除清政府原有的公行自主贸易制度,准许英商与华商自由贸易。
(6)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与英国商定;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7)以口头协议决定中英民间“诉讼之事”,“英商归英国自理”;中国的司法主权开始受到侵害。
(8)中英两国各自释放对方军民。
中英南京条约影响 (1)社会性质的变化。条约签订前,中国是一个经济上自主的国家,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着统治地位;条约签订后,中国领土、领海、司法等主权遭破坏。外国侵略者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3)社会革命任务(革命对象)的变化。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5 / 6
精品文档
(4)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6 / 6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台湾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台湾
姓 名:林舒卿
学 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系:通信工程系
专 业:电子与通信工程
年 级:2016级
学 号:23320161153424
2017年01月18日
目录
一、
二、
三、
台湾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战略地位............................. 2 台湾军民的“抗英保台”斗争................................... 3 第一次鸦片战争对台湾的影响................................... 4
引言
十九世纪,西方世界科技水平突飞猛进,而清朝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固步自封,军事发展水平逐渐落后。在英对清朝鸦片走私日益猖獗的情况下,为了提高其贸易地位,打开中国的贸易大门,英国在1840年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作为中国内陆的海上天然屏障,台湾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也成为了中英战场的一部分。其间,英军五次侵犯台湾沿海领土,皆遭到台湾军民的英勇抵抗。在台湾兵备道姚莹和台湾镇总兵达洪阿的带领下先后击退了进犯的英国军舰,粉碎了英军企图占领台湾为其鸦片贸易据点的阴谋。本文主要讲述了台湾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情形,包括台湾军民的抗英斗争以及鸦片战争对台湾的主要影响。
一、 台湾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战略地位
台湾岛位于中国的东南部,经过历朝的发展,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量居民移居台湾谋生,台湾的经济逐渐繁荣。台湾南部、西部以及北部的许多荒地经过开垦已成田园,农业生产水平不断发展,盛产稻米花生、甘蔗,且产量颇丰,其中生油、蔗糖,尤其后者更是出口的大宗,台湾的食糖商品甚至远销大陆、日本以及南洋各地。
英国对这场侵略战争蓄谋已久。战争爆发前,英国已经准备在中国沿海取一座岛屿,作为向中国内陆倾销鸦片的商业据点,在地理位置上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台湾就在其重点考虑范围之内。
1832年,英国政府就派出了胡米夏进行侦查工作,其所乘舰船“阿美士德号”从澳门出发,所行路线途经厦门、福州、宁波等地,完成对所经水道的探测和对东南沿海经济、军备情况探查。在胡米夏的报告中提及台湾“福建省从富庶的台湾吸收大米以满足其大部分需求”。鸦片战争前夕,英国政府意图在封锁中国沿海的重要区域之后占领一座岛屿作为进攻基地。台湾作为备选目标之一,由于其广阔的面积、在西部海岸线不具备优良的港口、对清政府首都的政治影响力较弱等诸多因素,英军最终打消了优先攻占台湾的念头,转而决定封锁台湾与内陆之间的交通,切断二者的贸易联系,让台湾丧失其作为东南沿海粮仓的作用。
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当时的台湾相当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后方补给基地。此外,
台湾与大陆隔海相望,扼守着江苏、浙江、福建以及广州四省的门户,在地理位置上同样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但是鉴于英国政府发动的此鸦片战争主要是为了对清政府施加政治压力,扩大其在华的鸦片贸易,所以英军最终没有将台湾作为重点战略目标,而是切断了大陆与这个后方补给基地的贸易联系。
二、 台湾军民的“抗英保台”斗争
在整个鸦片战争期间,台湾的筹防备战是非常积极的。台湾军民在台湾道姚莹和台湾总兵达洪阿的组织带领下,根据战争势态的实时发展不断布置筹防工作,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英保台斗争,在鸦片战争中英勇击退英军的侵略。鸦片战争爆发伊始,台湾在道光帝的上谕下达之前便已向闽浙总督邓廷桢提交了台湾筹防的措施,开展相应工作。战争爆发次年,厦门失守,台湾的危机加深,在以往的筹防基础上,更进一步加紧备战工作。
台湾道姚莹和总兵达洪阿的“抗英保台”策略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严守口岸,尽量避免与其在海上正面交火。从客观事实考虑,相对坚船利炮的英军,驻台湾的清军军事装备水平太低,在海上与之正面交战毫无胜算。姚莹提出了“不宜轻与决战海上,应以严守口岸”的防御思想。此外,鉴于台湾的海岸线绵长,各个口岸无法同时兼顾,筹防工作中采用了普遍防守与重点防守相结合的原则。对台湾岛的各个口岸,根据其不同的地理形势,在普遍防守的前提下实行重点防守。在严守口岸的大方针下,姚莹提出了修整炮台、测量水势等具体措施,还提出了“守御五法”:包括塞港、御炮、破鸟枪、守城以及稽奸民。其中,塞港主要是填塞鹿耳门、国赛港、三鲲身三个港口,防止敌船入侵;御炮则是开设铸炉造铜炮,建设炮堆等;破鸟枪主要针对英军的枪支火炮,在海岸线上设置小铜炮;守城旨在府城与外城的内侧设置大量的木栅栏以增强城池的防御水平。上述的防御思想在台湾军民“抗英保台”的斗争中颇有成效。
其二,充分发动群众力量“抗英保台”。驻守台湾的正规清政府军队人数有限,无法全面顾及各个口岸的防务,而从外省调遣兵丁入台守卫也不具有可行性,发动台湾民众加入备战工作是一举两得之事。发动台湾民众一方面可以填补兵丁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将民众对于战争的恐惧转化为战备的积极性。姚莹充分调
动民众参与到筹防工作中,民兵涉及的防务包括看守仓库和监狱、各个关卡等。此外,已被革职或丁忧在籍的官员被重新起用于管束兵丁。
其三,采取“设伏歼敌”、“坚壁清野”等作战策略。英军的军舰“纳尔布达号”滋扰淡水鸡笼口岸,防守官兵利用地形优势,凭险埋伏,在山林中分设炮位,此役台湾守军大败英军并夺得其火炮枪支等武器。在后续的战役中,台湾守军切实应用了以上的作战策略并挫败了英军的海上挑衅与侵犯。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台湾军民团结奋战,英勇抗敌,接连击退了进犯的英国军队。台湾地区的胜利对大陆沿海的抗英斗争也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积极作用。
三、 第一次鸦片战争对台湾的影响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战败收场,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台湾社会开始具有半殖民半封建特征。虽然《南京条约》中并未明确得提及台湾,但实际上也对台湾社会产生了极其深重的影响。
在台湾的政治方面,战败的清政府加罪于在战争中的功臣。迫于英国方面的压力,清政府追究了姚莹、达洪阿的欺君冒功之罪,从根本上否定了台湾在抗英斗争中取得的胜利。从表面看,台湾的政治仍是归属于清政府,但实际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英国帝国主义的压迫与控制,具有了半殖民地特征。
在台湾的经济方面,台湾的经济在《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受到了极大的冲击。鸦片战争之前,台湾与大陆存在着明确的社会分工。台湾将大量的稻米、蔗糖等农产品销往内陆沿海市场,而台湾的丝绸、棉布等商品则从内陆购入,二者在生产和消费上保持着平衡。《南京条约》中涉及到的沿海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得外国资本主义迅速侵占了沿海市场,台湾的生产与消费被间接掠夺,台湾与大陆的传统贸易形态发生了巨大改变。外国商人在向中国输入大量鸦片、倾销工业品的同时,廉价输出中国内陆的丝绸、瓷器等和台湾的茶叶、樟脑、砂糖等商品,这对大陆与台湾传统的商品交换形式产生了极大影响。外国倾销的商品如棉布等严重挤压了大陆的传统制造业,间接掠夺了台湾的生活消费市场。与此同时,台湾的生产销售市场也被严重侵占,内陆沿海市场上大批廉价东南亚大米的倾销使得台湾的农业受到严重的冲击。
虽然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台湾接连获得了胜利,但是由于清政府的无能,
战后的台湾逐渐开始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征。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教案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关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
(2)对比当时中国与西方社会的不同,找出中国遭到西方社会的侵略
的原因,熟记《南京条约》的内容并分析《南京条约》对中国带来的
影响;
(3)通过对此次课程的讲述,让学生了解到毒品对人类的危害,也让
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教学重点:中国开始从主权独立、领土完整、自己自足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的社会的过程。
教学难点:中国战败的原因及影响。
教学方法:以讲授法、视频法、讨论法、比较法相互结合,进行讲授。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介绍罂粟花来引起学生兴趣。(罂粟花又称大烟花,夏季开花,大型而艳丽,有红、紫、白色等,花早落,结球形蒴果实,内有细小而众多种子。果实内含有吗啡、可卡因等物质,食用过量后可致瘾。虽然罂粟花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观赏性植物,但是它也是毒品的罪魁祸首。)
2、讲述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及大致过程。(自清朝初期到鸦片战争前夕,中国仍然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以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在全国成为普遍现象。【这里可以增添有关土地兼并的相关讲解】吏治败坏,封建专制发展到了极点。清政府用“四书”、“五经”将人们的思想禁锢起来。
【这里可以增添科举考试的内容及其对考生的影响】在对外关系上,清王朝长期实行闭关政策。【补充当时的英国针织衫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经济上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军事上使用当时先进的舰船大炮,外交上处于殖民扩张。】19世纪二三十年代,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开始向中国输入大量的鸦片,不仅导致中国民不聊生,破坏了社会生产力,而且使中国每年白银外流达600万两,中国国内发生严重银荒,造成银贵钱贱,财政枯竭,国库空虚。于是清政府从自身利益出发,1821—1834年间多次颁布鸦片禁令,并于1838年12月派出钦差林则徐到广州负责禁烟,也就有了著名的虎门销烟。【这里可以放一段虎门销烟的视频,加深同学们对当时历史的了解】英国人对此不可容忍,于是促成战争的爆发。【这里可以穿插讲授英国是因为贸易逆差和掠夺资源等原因才向中国输入鸦片,并最后挑起事端的。】)
3、讲述中国战败后签订的《南京条约》。(由于中国战力不敌英国,中国战败并于1842年8月签订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主要内容为:(1)割香港岛给英国。(2)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人在通商口岸设驻领事馆。(3)中国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军费,分24年付清)。(4)英国在中国的进出口货物纳税,中国与英国共同议定。
(5)英国商人可以自由地与中国商人交易,不受“公行”的限制。(6)享有领事裁判权,英国人在中国犯罪可不受中国法律制裁。)
4、让同学们理解条约的内容,分组讨论条约的每点对中国的影响并提出问题。((1)割让香港岛是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2)开通五口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3)赔款加强了清政府对人民的压榨,加重了人民的生活负担;(4)侵犯了中国的关税主权,使
中国丧失了海关自主权,列强开始对中国经济进行掠夺;(5)打开中国的大门,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也有促进中国经济的影响;(6)司法主权遭到严重破坏。总体上,政治、经济、文化上都受到了严重影响。中国开始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但是在客观上也开启了中国的大门,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5、课时最后总结全课时并提出几道问题作为温习或是作业:
(1)鸦片对人类的危害?
(2)英国挑起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原因。
(3)中国为什么会在战争中失败?
(4)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详述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经过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经过
一八四?年,英国侵略者在其它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支持下,向古老封建的中国发动了一次侵略战争。由于这次战争是英国强行向中国倾销鸦片引起的,所以历史上叫做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华民族开始了一百多年屈辱、苦难、探索、斗争的历程。
一、西方资本主义的扩张野心与清王朝的腐朽没落
从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上半叶,英、法、美等国都先后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英国则是当时世界上第一号资本主义强国。英国经过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基本完成的工业革命,生产飞快增长,最早确立和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而这一切是与加重对国内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对殖民地人民的疯狂掠夺联系在一起的。英国强盗依仗其船坚炮利,到处横冲直撞,十八世纪就取得了所谓“在英王的领土上太阳永远不会下落”的世界霸主地位。十九世纪初,英国实际控制了印度;一八一九年,占领了新加坡;一八二四年,侵入我国南部邻邦缅甸;一八三八年,打进了我国西部邻邦阿富汗。继续向东发展,它的侵略魔爪就直接伸向我们这个地大物博的中国了。法国和美国的资产阶级,也不甘落后,一面积极赞助英国对华的侵略扩张,一面竭力将自己的侵略魔爪伸向中国沿海。在我国北部,沙皇俄国从十七世纪中叶起,就闯进我国黑龙江流域,成为从陆路蚕食我领土的恶魔。总之,在鸦片战争前夕,国际资本主义强盗,从沿海到陆地,争先恐后,步步向中国进逼,一向闭关自守的中国大门被敲得当当响了。
当时,中国已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清朝统治日趋没落。政治极端腐败,经济十分落后。土地大部分集中在贵族官吏、地主豪绅手里。据一八一二年统计,光是被皇帝直接和间接掌握的土地,就达八十三万顷(每顷一百亩),几乎占当时全国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十一。“旧时有田之人,今俱为佃耕之户”。以清朝皇帝为头子的地主阶级,不仅直接从农民那里榨取高额地租(一般占收成的一半,多
1 / 10
的占百分之七、八十),还用国家的名义,强迫农民缴纳大批捐税和从事各种劳役。广大农民过着不得温饱的悲惨生活。全国上下,贪官横行,贿赂成风。军备废驰,军器破烂,军纪败坏,这样的军队实际上已失去了抵御外侮的能力。
由于清朝封建统治的腐败和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压迫,国内的主要矛盾,即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十分尖锐。鸦片战争前,北方以白莲教为主,南方以天地会为主,农民起义不断,给清朝政府以沉重打击。
鸦片战争前夕,中国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国防空虚的这种状况,成了西方资本主义列强进行侵略的最好目标。
二、鸦片的泛滥和林则徐领导的禁烟斗争
罪恶的鸦片贸易 中国同西方国家的贸易,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从十七世纪以来,到中国沿海来的西方人,大部分都不是什么商人,而是一群海盗。他们在东南沿海一带,抢我财货,烧我村庄,杀我百姓,迫使清政府不得不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比如,规定无论是外国进口还是中国出口的商品,一律由指定的“公行”经营;对外国人来中国做生意的地点、时间作了一定的限制,等等。但是,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强盗,为了扩大其殖民势力,开辟这块广阔的远东市场,根本不满足于按清政府的规定进行正常的贸易,他们早就处心积虑地要用炮舰政策打开中国的大门。
从一七九三年到一八一六年,英国先后派使节向清政府提出开放天津、宁波、舟山为通商口岸等要求,均遭拒绝。一八三四年派律劳卑到中国做所谓“商务监督”,清政府又未予承认。于是,英国侵略者露出了强盗咀脸,一八三七年指挥军舰轰击虎门炮台,用武力相威胁,在清军的反击下,退往澳门。
英国向中国扩大商品输出,面对的是以农民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自足自给的自然经济,洋呢、洋布销路很差。他们只好用大量的白银换取中国的练、茶。因此,在早期的中英贸易中,英国一直处于入超的地位。英国侵略者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最后找到了鸦片这样一种特殊商品。鸦片是用罂粟未成熟果实里面的浆
2 / 10
汁制成的。可以做药材,有提神、镇痛的作用,但它又是一种毒品。经常吸食,就会上瘾,慢慢体力衰退,意志消沉,骨瘦如柴,成为三分象人,七分象鬼的废物。
早在一七九九年,清政府就多次颁布过禁烟令,不允许贩卖和吸食鸦片,但并没有禁绝。以英国侵略者为首的毒贩子,仍然千方百计向中国偷运鸦片,同时用金钱收买奸商,贿赂官吏,从中国内部寻找鸦片贸易的保护人。清朝不少官员,成了鸦片贸易的受贿者。连奉命禁烟的人,往往自己就是吸食鸦片的。如当时有个叫韩肇庆的官员,被派到东南沿海捉拿鸦片贩子,他不但不捉拿,还用公家的船帮助走私,以其一部分上缴清政府,谎称是缉私来的,荒唐的清朝政府竟说他查私有方,传令嘉奖。在这种情况下,英、美等国的鸦片,象一股汹涌的毒流倾泻而来。在一七七三年每年输入中国的鸦片不过千箱(每箱一百二十斤),到一八三?年就达两万多箱,到一八三八年增加到四万零二百箱。这时中国每年全部出口的絲、茶、土产,都不足以抵偿进口鸦片的烟价,还要补偿白银一千万两以上。
在鸦片战争以前的四十年中,英国共走私运入中国四十多万箱鸦片,从中国掠夺去约三、四亿银元。造成国内银元枯竭,银价上涨一倍以上,工商停滞,国穷民困。当时吸食的人越来越多。不仅贵族官僚、地主豪绅、商人学士吸,到后来连农工兵役也抽起鸦片。到一八三八年,全国抽鸦片烟的人达二百多万。一些坚决主张禁烟的爱国志士痛心地指出:“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对此,清政府不得不考虑处置的办法了。
正义的禁烟斗争 围绕着禁烟问题,清朝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激烈争论。一派以湖广总督林则徐为代表的禁烟派,在鸦片战争爆发前,主张“重治吸食”、“法当从严”,坚决禁绝;在鸦片战争爆发后,主张坚决抵抗,又叫抵抗派。另一派以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和直隶总督琦善为代表的弛禁派,始则反对峻法严刑,主张取消禁烟令;后又反对抵抗,力主投降,又称投降派。抵抗派的立足点,虽然是为了维护封建王朝的利益,但在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时候,主张消灭烟毒,抗击侵略,在这一点上是有远见的,是和人民的愿望与利益一致的。一
3 / 10
八三八年十月,林则徐上书道光皇帝,说鸦片为害极大,非严禁不可。他在奏折中大声疾呼,如果再马虎下去,只怕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道光皇帝知道,兵、饷是他维持统治的命根子,威胁到命根子当然不行,因而决定禁烟。一八三八年十二月,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
林则徐(1785—1850),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一八一一年考中进士进入官场,先后在浙江、江苏、陕西、湖北等省任地方官,还在河南督修过堤工,比较了解社会的情况和民间的疾苦,是一个立志改革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一八三九年一月八日,他奉命离开北京,前往广州。临行前,他向朋友们表示:“祸福生死,早已置之度外”,决心清除鸦片祸害。三月十日,林则徐一到广州,立即开展禁烟运动。原来对禁烟不太积极的两广总督邓廷桢,在形势推动下,也转变为禁烟派中的积极人物。他向林则徐表示,一定要“合力同心除中国大患之源”。林则徐在广州不断和官员会见,交换禁烟意见,召集书院学生数百人,要他们开列贩毒地点和毒贩子的姓名。他还化装成百姓,到船家、渔户和一般群众中去亲自调查。在充分掌握情况以后,林则徐采取果断措施:一,勒令中外烟贩,全部交出现存鸦片;二,要求外国商人一律写出不再偷运鸦片的保证,“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三月十八日,林则徐通知外国毒贩,详细报明存烟实数,并限三天全部交完。三月二十二日,三天期限已满,毒贩们只交出一个零头(一千零三十七箱)。在抗拒交烟中,有一个英国毒贩颠地,是在中国多年贩毒的老手,大批鸦片走私,多半由他经手。他手头鸦片最多,不但自己不交,还阻拦别人全交。林则徐掌握了这一情况以后,立即下令逮捕颠地。这时,英国商务监督义律偷偷从澳门赶到广州,企图保护颠地逃跑,并且命令停泊在珠江口外的英国鸦片船作好战争准备。但当义律手持凶器带颠地等人从商馆逃跑时,商馆已被愤怒的中国人民所包围。颠地等鸦片贩子终于被逮捕了。为了狠狠打击义律的破坏活动,林则徐立即下令派兵封锁商馆,停止中英贸易,断绝商馆与鸦片船之间的交往,并撤退商馆中的中国雇员。义律无计可施,只得命令交出
4 / 10
全部鸦片。林则徐会同邓廷桢亲自验收。从四月十二日到五月二十一日验收完毕,共收缴鸦片二万多箱,约二百三十多万斤,值白银八百万两。
虎门销烟 为了不让鸦片毒害人民,林则徐决定将收缴的鸦片全部销毁。一八三九年六月三日,天空晴朗,万里无云,广阔的虎门海滩上,人山人海。下午两点钟,连续几声炮响,林则徐宣布销烟开始。士兵们向挖好的池子里放满海水,投进鸦片,再撒上石灰。刹时间,池水翻滾,烟雾冲天,万众欢腾。满池鸦片很快化为渣沫。这时正是退潮的时候,林则徐命令打开闸门,满池废渣随滾滾潮水卷入大海。就这样,从一八三九年六月三日起,花了二十三天时间,终于把二万多箱鸦片全部销毁。
虎门销烟,表现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反抗外国侵略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在中国人民革命胜利后,虎门销烟的壮观场面铭刻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
收缴鸦片取得胜利后,林则徐继续坚持斗争。他要外国鸦片商人立下文书,保证永不夹带鸦片到中国来。但是英国政府坚持其侵略立场,指使英国商人拒立文书,并积极准备战争。林则徐予料侵略者早晚要武装报复。因此,他在禁烟的同时,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和水师提督关天培,整顿部队,认真操练,招募渔民,组织水勇,加紧战备。
果然,虎门销烟过后三个月(一八三九年九月),义律带着兵舰和武装商船,向九龙发动进攻,遭到了中国水师和海岸炮台的英勇还击。英国的一艘双桅船被击沉,水兵被打死十几个,义律只得带领军舰向海口退去。但他并不死心,从十一月起,继续带领兵舰到广州附近挑衅。林则徐组织军民坚决还击,先后取得七战七捷的胜利。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和反抗英国强盗的斗争,表明了他不愧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位民族英雄和杰出政治家。
三、英国发动侵略战争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
5 / 10
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英国,英国资产阶级立即叫嚷:中国禁烟“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这种机会“是不能轻易放过的”,并诬蔑中国禁烟是对英国的“侵略行为”。一八三九年十月,英国政府决定向中国出兵。一八四?年二月,任命懿律为侵略军总司令和全权代表,义律为副代表。组成一支拥有军舰十六艘,运输舰二十八艘,武装汽船四艘,载炮五百四十门,士兵四千人的“东方远征军”。于同年六月初向我广东、澳门进犯。6月28日英舰封锁珠江海口,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爆发。这次战争从一八四?年六月到一八四二年八月,持续两年多,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英军封锁珠江口到《穿鼻草约》的签订。英国舰船到达澳门海面以后,按原定侵略步骤,封锁珠江口。林则徐立即调整布署,积极备战,并张贴告示,号召民众奋勇杀敌。在林则徐的号召下,广东军民群情激昂,随时准备给来犯之敌以迎头痛击。
英国侵略军因不熟悉中国航道,必须雇用中国人引水领航。林则徐根据引水的报告,经常以水师和渔民配合,出其不意地闯进敌船队,开展火攻,烧毁敌船,侵略军被烧死、淹死的很多。懿律看到广东戒备森严,占不到便宜,便于七月北犯福建厦门。这时原两广总督邓廷桢已调任闽浙总督。他见英军来犯,迅速组织水师进行火攻,英军又被打败。接着,英军北犯浙江。可惜,那时除了广东、福建以外,从浙江到天津,各海口大都没有防备。七月五日,英军攻陷浙江定海,进行疯狂的屠杀和掠夺。英军把定海洗劫一空后,继续北犯。尽管沿途人民英勇抗击,杀死很多英军,但由于清政府执行不抵抗政策,英军很快窜到天津大沽口。当时大沽口的清军只有两百多名,天津也不过八百。英国侵略者按照予定计划,向清政府递交照会,提出包括鸦片贸易合法化、赔款、割地等一系列无理要求。本来对禁烟就不坚决的道光皇帝,这时慌了手脚,急忙派琦善去天津海口与英军谈判。奴颜婢膝的琦善,在谈判中将一切推为林则徐的“罪过”,保证要重治其“罪”,还私下向懿律保证,只要英军退回广东,一切问题都可以在广州谈判中获得满意解决。于是,从九月开始,英军由天津海口南撤。昏庸的道光皇帝,竟
6 / 10
认为琦善退敌“有功”,九月十七日,任命琦善为钦差大臣,到广州继续和英军谈判。十月三日,又将林则徐、邓廷桢撤职查办。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夭折了。十一月末,琦善赶到广州。他为了取得侵略者的欢心,一反林则徐在广州的作法,把海防工事完全拆毁,把组织起来的民团、乡勇统统解散,对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活动严加禁止。英国侵略者看到琦善已经自动解除武装,便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琦善几乎全部接受。只是对割让香港表示不敢作主,答应向道光皇帝代为“请求”。可是,侵略者却没有这份耐心。琦善想和,义律(这时懿律已生病回国)就越要打。一八四一年一月七日,义律派兵突然袭击大角、沙角炮台,守将陈连升等力战牺牲。接着侵略者直扑虎门,关天培发炮抵抗,并派专人到广州求援。卖国贼琦善置之不理,偷偷派人去穿鼻洋向义律求降。一月二十日琦善和义律秘密签订了《穿鼻草约》,私许割让香港,开放广州,赔偿烟价六百万元等。草约签订以后,英军退出虎门,占领了香港。至此,战争的第一阶段结束。
第二阶段:从清政府对英宣战到《广州和约》的签订。道光皇帝原以为惩办林、邓,开放烟禁,英国就会交还定海,终兵息战。然而事态的发展,远出他意料之外。一月二十七日,英军攻占大角、沙角炮台的消息传到北京,道光皇帝大为恼火,感到既失地又赔款,严重损伤了“天朝皇威”,决定对英宣战。并派皇侄奕山为靖逆将军,调集各省兵士一万七千名,前往广州作战。二月,琦善私订《穿鼻草约》被揭露后,气得道光大骂琦善“辜恩误国”,下令立即逮捕,并没收其全部家产;同时令奕山迅速“意进剿”。
道光皇帝对英宣战,目的仅在“示以声威”。义律一知情况有变,便先下手为强。二月下旬,他率领军舰十八艘进攻虎门炮台。水师提督关天培身先士卒,率兵死战,多次击退英军。战斗持续到第二天下午,关天培负伤多处,血流如注,仍然镇定指挥。士兵们奋不顾身,同敌人血战到底。但是,琦善却一直不发救兵,终因寡不敌众,关天培和官兵四百余人,全部壮烈牺牲。虎门陷落后,英军乘胜闯入内河,广州的门户完全敞开了。
在虎门陷落两个月后,奕山才带兵到达广州。到广州后,他不思军务,不整
7 / 10
顿军备,反认为“防民甚于防寇”。为了开销军费和报功领赏,五月二十一日,他草率决定,分兵三路冒险夜袭英军,企图侥幸取胜。结果被英国侵略军打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慌乱逃回城内。城郊重要据点四方炮台不战而陷。英军居高临下,由四方炮台炮轰广州城,昼夜不息。二十六日,集中炮火猛轰城南奕山一伙的住所。奕山等人吓得失魂落魄,急忙在城头竖起白旗,派人向义律乞降。一八四一年五月二十七日,奕山接受义律提出的五项条件,签订了可耻的《广州和约》。和约规定:一周内交付英军赎城费六百万元,商馆损失三十万元,奕山率清军退驻广州城外六十里的地方。这一仗,前后打了七天,奕山莽莽撞撞出战,最后以失败投降告终。
投降派跪倒在侵略者脚下,人民却举起了抗英的大旗。其中最著名的是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当英国侵略军占领四方炮台、炮击广州后,四方炮台附近的三元里人民怒不可遏。五月二十九日,英军闯入三元里肆虐,当地人民奋起反击,打得英军抱头鼠窜。为了防备敌人的报复,群众乘胜在三元古庙中集合,推举菜农韦绍光为领袖,以庙中三星旗作“指挥旗”。对旗宣誓:“旗进人进,旗退人退”,“打死无怨”,表示了誓死抵抗的决心。随后,又联络附近一百零三乡的群众,商定了诱敌牛栏冈聚歼的战法。三十日清晨,由几千人组成的群众队伍,向英军占领的四方炮台挺进。正在吃早饭的英军,听到杀声震天,伸头一望,见是手执大刀、长矛的群众,立即倾巢出动,直扑过来。群众且战且退,诱敌深入。当英军进入丘陵起伏的牛栏冈时,早已埋伏好的近万名武装群众一跃而起,展开肉搏。附近一百零三乡的群众也从四面八方赶来,呐喊助威。杀得英军胆战心惊,狼狈逃窜,“乞命之声震山岳”。这一仗刺死英军校官一名,俘虏十余名,打死二百余名,伤敌无数。迫使英军慌乱逃回四方炮台。群众队伍又将四方炮台层层围住。三十一日,番禺、南海、花县、增城、从化等县四百余乡的数万群众也赶来参加战斗,其中除农民外,还有当地的练织工人和打石工人,可见当时人民的初步觉醒和斗争力量的深厚。英国侵略军在人民群众包围之中,惶惶不可终日。他们派出奸细,混过重围,向清朝官府求援。此时,卖国贼奕山为讨好洋人,立
8 / 10
即派广州知府余保纯等出城,为英军解围。这场斗争最后终于被卖国的清朝官员和动摇的地主士绅破坏了。从此,民间流传着“官怕洋鬼,洋鬼怕百姓”的歌谣。它真实反映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中国人民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三元里人民的自发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群众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第一个光辉范例。它揭示了“鬼子不足怕,敢斗能胜利”的真理。
第三阶段:英军的扩大侵略和《南京条约》的签订。侵略者的野心是无止境的。当义律将《草约》送到英国后,英国政府大为不满,认为义律在战胜的条件下,勒索到的东西太少了。因此,决定召回义律,改派在印度干了四十年侵略勾当的殖民老手璞鼎查为侵华全权代表,决定扩大战争,用大炮从清政府手里夺得更大的权益。
一八四一年八月二十五日,璞鼎查率军舰二十六艘、陆军三千五百人突然袭击厦门。二十六日,鼓浪屿、厦门相继失陷。九月二十五日,英军再攻定海。总兵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率五千守军英勇抵抗,与英国侵略军血战六昼夜,最后英勇牺牲。史称“定海三总兵”。十月一日定海再陷。接着镇海、宁波也先后被英军占领。英军占领这些地方后,到处烧杀抢掠,仅在宁波府库中,就抢走十二万元现金和纹银,可供侵略军两年食用。还有大量絲绸和瓷器。此外,还向市民勒索一百二十万元“犒军费”。由于侵略战争进展顺利,璞鼎查竟狂妄地向英国政府建议:“女王陛下可以宣布,中国的某些港口、或者某些沿海地区,将并入英国的版图”。
浙东连失定海、镇海、宁波三城,道光皇帝指望的“靖逆”已成泡影。十月十八日,又任命另一个皇侄奕经为扬威将军,前往浙江收复失地。这个所谓的“扬威将军”,也是一个沉溺酒色的纨袴子弟,一路游山玩水,对百姓耀武“扬威”,根本不做收复失地的准备。次年一月二十五日,奕经做梦,忽见洋人偷偷上船,窜出大洋,以为吉兆,便盲目下令,分兵三路,进袭定海、镇海、宁波,结果大败,狼狈逃往杭州,不敢再战。
道光皇帝听到战败的消息,十分惊慌,立即派耆英和伊里布赶到浙江去向英
9 / 10
国侵略者求和。清政府越是磕头乞降,侵略者越是气焰嚣张。英军为了进行更大的军事讹诈,决定入侵长江,切断运河,直扑南京,掐住清政府税粮和税银两大要道,胁迫清政府接受全部侵略要求。六月,英国从印度派来增援的大小船只百余艘,陆军士兵万余人,陆续开到中国。璞鼎查有了这支援军,侵略气焰更加嚣张,立即向长江进犯。六月十六日,英军进攻长江门户吴淞口。守卫吴淞口的是一位年近七十的老将陈化成。他亲自登炮台,手执红旗,指挥士兵发炮轰击,打沉打伤好几艘敌舰。陈化成虽然身负重伤,鲜血浸染了战袍,但他还是奋勇抵抗。最后由于孤军作战,吴淞口炮台终于失守,陈化成和守卫炮台士兵全部英勇牺牲。吴淞口一失,上海、宝山跟着失守。接着英军沿江西上。七月十五日,英军舰队开到镇江,副都统海龄(满族)率官兵奋勇抵抗,经过激烈的巷战,直打到最后一人,镇江失守。恩格斯在赞扬镇江守军的英勇战斗时指出:“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八月,英军舰队抵达南京江面,侵略军耀武扬威地摆开阵势,架起大炮,宣称要开炮攻城。这时,清政府完全屈服了,派耆英、伊里布赶到南京议和。至此,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
注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第190页。
10 / 10
“华夷”观对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摘 要]中国传统华夷观使清王朝统治者及其大臣在同西方的交往中持一种高高在上的俯视态度,并形成一种自我为中心、愚昧骄傲、夜郎自大的民族优越意识,这对第一次鸦片战争产生了三方面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华夷观;鸦片战争 近读特拉维斯?黑尼斯三世等著《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一书,颇感东西方视角差异之巨,鸦片战争虽为西方侵略之战,但背后雾裹之诸多事实仍让人生发感慨,遂写一随笔,聊阐中国传统华夷观对鸦片战争之影响。 一、“华夷”观的演变 “华夷”观念(也叫夏夷观)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早在上古时代,“夏”与“夷”只是两个表示地域和民族的概念。《说文解字》载:“夏,中国之人也”;“夷,东方之人也”。约至春秋时期,“华夷’概念的使用开始突破地域和民族的范围,被赋予文化的意义,主要用于区别尊卑上下、文明野蛮。并以传统儒家文化为其评价标准,贬低周边民族,抬高中原华夏文化,“华夏”代表正宗、高贵、文明,“夷”则代表文化落后、蒙昧野蛮。华夏族普遍认为天圆地方,我为中心,四围皆为夷狄――文化落后、蒙昧野蛮,于是奉行周礼的诸侯国自觉到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周边的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皆当臣属于我中华。 但在我国历史上“华夷”所指称的对象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其内涵随着中国疆域的变化而变化,当以前所认为的夷狄归属到统一的中原王朝后就不再是夷狄了,因为他已成为“化”民。如山东,在早期完全为东夷之地(如舜为东夷之人),后来却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中心,又如西戎、荆楚、猃狁所生活的陇右、湖北、山西等地,都曾被视为蛮夷之地,但后来成为华夏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华夏文化的重要代表。自唐宋以来,更多曾经的蛮夷、羌戎之族被纳入华夏之中,“华夏”和夷狄的内涵也在不断改变。 “华夷”观最大的变化出现在明清之际,尤其以清代为最。满人入主中原后,他们作为边疆少数民族的“夷狄”身份成为反对者攻击的目标,很多人以此为号召进行“反清复明”、“反清复汉”、“光复华夏”活动,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雍正六年发生的曾静投书案,它震惊了雍正皇帝,他感到有必要为自己的统治进行辩护,于是撰写了《大义觉迷录》,并在民间广为散发。雍正在《大义觉迷录》中通过宣德、正名、示警三个方面的宣传,使整个社会在思想上对满清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并使满清统治的正统性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认可,人们渐渐接受了华夷一体的观点。当民间对满族统治者作为“夷”的排斥心理刚刚得到缓解,清统治者就不失时机的把这顶贴有“夷”字标签的帽子戴在了急于同中国进行商业往来的外国人头上,并对外国“夷”表现出更强的敌意。由此形成的新的“华夷”观念,逐渐成为从中国统治者一直到普通百姓的思维定势。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华夷观念与儒家思想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总结其基本观念,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在文化上,华夏文明有礼,而各“夷”野蛮不知信义、奸滑没有道德,华夏是“天下”的文明中心,无须向蛮夷学习;第二,在政治上,中华是居于天下之中心的“天朝”,按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逻辑,中国的皇帝是“天下”的主宰,蛮夷则要依附于中华,定期朝贡;第三、经济上,华夏天子“富有四海”。天朝物产丰富,从不需要与蛮夷互通有无,而外夷离开中国则难以活命。中国与外夷通商,不是互通有无的交换,而是天朝对外夷的抚恤和怜悯。 二、清政府在同英国早期交往中充分体现了“华夷”观 清政府在同英国人的早期交往中体现了强烈的“华夷”观念,完全将英国视为自己的一个藩属。在19世纪以前,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没有邦交,西方没有派遣驻华使节,我们也没有派公使到西方去,原因主要有三:其一是东西方相隔甚远、交通不便;其二是中国经济自给自足,对西洋商品没有太多需求;其三是中国不承认西方国家的平等地位。 在鸦片战争前,清朝实行一口通商制度,西方人的商业活动都被限制在广州一处,而且在广州,外国人的自由也是受到限制的。他们在广州只能与政府指定的十三家商铺进行买卖,夏秋买卖季节才可以来十三行所在地居住,冬春季节必须回到澳门,而且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不能随便出游,也不能带“夷妇”入内;甚至禁止外国人买中国书、学习中文。 在鸦片战争前,中国的海关是自主的,朝廷所定的海关税很低,平均不超过4%,并且规定税则要公开,但地方官员隐匿政府规定,随意收税,关税一般要达到货价的20%以上,外国人每次纳税都要讨价还价。最初,外国人对清政府的通商制度虽不满意,但由于商业规模不是很大,所以还可以容忍。到18世纪末,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传统手工业逐渐被机械制造取代,大量商品需要销售市场,海外市场对英国的国计民生日益重要,而且这时英国在印度战胜了法国,使印度成为它的殖民地,由此,中国成为他们面对的最大的市场。在他们看来,中国对通商的限制,是其商业发展的最不利因素。 但当时,英国人将乾隆皇帝看作一位开明的君主,认为他们在华通商中所遇到的麻烦都是广州地方官吏做出来的,如果乾隆知道实情,必定愿意改革。所以在1793年乾隆八十大寿时,英国派全权特使马嘎尔尼(Macartney)前来祝寿。他给乾隆带来了丰厚的礼品,都是代表英国当时最先进科技的东西,如望远镜、镀铜榴弹炮、地球仪、自鸣钟、热气球等,,英政府给马嘎尔尼的训令中还要求他尽力迁就中国的礼俗,但必须保持中英的平等。而乾隆不愿将英国看作一个平等的国家,只把马噶尔尼当作藩属国的一个贡使,所以没有在皇宫而是在热河皇家狩猎场的帐篷中接待了英国的特使,并且要他行磕头跪拜礼,马噶尔尼最初不答应,后来有条件地答应,即他愿意向中国皇帝磕头,但清政府的大臣们也要向他带来的英王乔治三世的画像磕头,而且将来中国派特使到英国,也必须向英王行跪拜礼。对他的要求,清政府完全拒绝,甚至还把他的礼物堆到厕所里,乾隆在给英王的一封信中说:“你们的公使没有能力掌握我们优秀的礼节,并将这些礼节带到你们的蛮荒之地,那些奇异而且昂贵的礼物并不能打动我,我们应有尽有,你们国家的产品对我来说毫无用处。”[1] 1816年,英国又派使节安赫斯特(Amherst)第二次来华,目的也是为了两国建立邦交、中国加开通商口岸、固定公开关税、提供一个小岛作为居所和存货之处。他同样也遭遇了磕头问题,最后清政府的官员们想了一个妥协的办法,让安赫斯特向皇帝的空椅子磕头,安赫斯特同意向空椅子鞠躬、下跪,但拒绝磕头;为了让他磕头,他们在半夜叫醒大使,陪他来到皇帝的空椅子前,希望大使会因为睡得昏头昏脑而不再拒绝。在大使半睡着弯下一条腿时,中国一位大臣按住他的头,希望能迅速放到地面上去。大使还很困,眼看就要磕头,可是一位随从及时将他扶住,头最终没磕成。结果安赫斯特不但没有完成交涉任务,连嘉庆皇帝的面都没有见到。 即便是鸦片战争期间号称“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他的“华夷”观和“天朝上国”思想也非常强烈,这在他写给英女王的《致英国女王书》中得到集中体现。他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口吻告诉英国女王:“惟我大皇帝抚绥中外,一视同仁,利则与天下公之,害则为天下去之,盖以天地之心为心也。贵国王累世相传,皆称恭顺……窃喜贵国王深明大义,感激天恩,是以天朝柔远绥怀,倍加优礼,贸易之利垂二百年,该国所由以富庶称者,赖有此也。……谅贵国王向心,定能谕令众夷,兢兢奉法,但必晓以利害,乃知天朝法度断不可以不懔遵也。”[2]信中的用词和语气生动反映出林则徐强烈的传统华夷观念。 三、“华夷”观对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清王朝统治者及其大臣思想观念中强烈的华夷观,不仅使他们在同西方的交往中持一种高高在上的俯视态度,同时也形成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前盲目、自大的外交特点,这对第一次鸦片战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一,“华夷”观淡化了中国人的危机意识 长期以来凝固在人们思想观念中的“华夷”观念使中国人形成了一种自我为中心、愚昧骄傲、夜郎自大的民族优越意识,人们坚信中国是世界文明的中心,国力强盛,周边的蛮夷是不可能超越中国的,也是不可能给天朝上国造成任何威胁的。即便部分有识之士萌生了一些危机感,但在“华夷”观念的洪流中只能被淡化或被绞杀。 鸦片战争前夕,由于英国加紧了侵华步伐,唤起了中国少数有识之士的危机感。如萧令裕、何大庚、包士臣等人都已认识到英国“国俗急功尚利,以海贾为生,凡海口埔头有利之地咸欲争之。”敲响了夷患的警钟。但这种危机感仅在少数人中间散布,非但没有形成一股广泛的社会心理意识,反而被浓厚的华夷观念所化解。如在《孙玉庭年谱》中记载了一则细节,嘉庆皇帝问大臣孙玉庭:“英国是否富强?”孙玉庭答:“该国在西洋诸国中是大国,因此是强国;至于富嘛,是由于中国富彼才富,富不如中国。”嘉庆:“何以见得?”孙玉庭:“英国从中国买进茶叶,然后转手卖给其他小国,如果我禁止茶叶出洋,英国人就会穷得没法活命。”从他们的对话可以看出,他们本来已经知道人家的强大,但又非把人家强大的原因归于自己,在这种华尊夷卑的虚骄心态下,危机意识难以萌发。 所以当英国侵略军逼近中国时,统治阶层还感觉不到这次危机的严重性,从而战争一开始就失去先机,处处被动。 第二,“华夷”观使清政府制定了错误的对敌战略。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中国人将英国人等外国人视为蛮夷,从生理、智力对其加以贬低和鄙视,认为洋人没有膝盖;他们的先进科技产品不过是奇技淫巧;认为他们在生活上完全依赖于中国,认为这些外夷对天朝是恭顺、畏惧的等等。这些对外部世界的错误认知导致他们在鸦片战争中不可能有正确的对敌战略。 如有清朝官员坚持认为夷人在陆地上将不堪一击,因为“他们的腿上都穿着衣服,而且缠裹得紧紧的,因此笔直僵硬而不能弯曲,一旦上岸,他们摔倒后很难爬起来。”,所以只须以“长梃俯击其足,便可应手即倒”。耆英称英兵在夜间“目光昏暗”;骆秉章则称英兵“以象皮铜皮包护上身,刀刃不能伤”,把外夷看成是怪物。 还有一些清朝官员看不懂当时西洋军队的队列训练,英国炮舰上的士兵上岸操练,走队列,两腿绷得笔直。清朝官员看了以后认为“洋人没有膝盖,腿不能弯,很好对付!”但一交手,便一败涂地。于是立刻惊呼,洋人有妖术!居然想出“绝招”,从民间广收马桶,置于木排之上对付洋人,“以邪驱邪”。 甚至有“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之称的林则徐也有类似的观念。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后,为了加强了广州的战备,重修了虎门炮台,同时禁止茶叶、大黄等货物的出口,认为只要停止英夷必需的茶叶、大黄的供应,他们就没法活命,就能置其于死地。 在战争初期,在朝廷,主战派占据上风,在他们的认识中,英军不可能在陆地和内河接战,对英军的战斗力作了错误的估计。如林则徐认为英国兵船笨重,吃水深至数丈,只能取胜于外洋。到内河就万难转动,直是鱼游釜底,立可就擒。若至岸上,更无能力;当时出任两江总督的裕谦同样认为,英夷大炮不能登山施放,夷刀不能远刺,夷人腰硬腿直,一击即倒。类似这样的错误信息比比皆是,所以道光说:“众口一辞,信然”。道光就是根据这一认识来确定对付英军的战略方针的,在这种错误战略的指导下,清政府的失败是注定的。 第三,“华夷”观使清政府盲目自信、过于轻敌。 1840年战争爆发前夕,美国一个副领事向林则徐透露情报,说“五月前后,英吉利欲行封港,不许各国之船来粤贸易。”本来这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军事情报,可是这并没有引起林则徐的注意;相反,他对美国这种说法非常反感,认为“实属妄言,悖谬已极。”在他看来,天朝的港口,英国人怎么可能封锁?他自信区区“岛夷”之邦是不可能、也不敢冒犯“天朝上国”的。 林则徐在道光十九年(1839)的禁烟中,断绝广州出海交通,派兵将十三行围起来,将包括英国商业监督义律(Charles Elliot)在内的三百五十名外国人围困在十三行,义律不能抵抗,最后只得向林则徐屈服。而此后广东水师在同英国的两只小兵船的冲突中都占据一些优势,因此林则徐对战胜这些英夷极有把握和信心,认为他们软弱而没有战斗力。 英国政府的全权代表懿律(George Elliot)率领海陆军队来华,到达广东洋面后并未展开大规模进攻,而在封锁出海口后,北上占领了定海,并率主力舰队到达大沽口。清朝士大夫们对此解释是林则徐百战百胜,英国人怕林则徐,所以才贿赂琦善将他驱逐,林则徐一离开英人就敢在广东开战了。 林则徐在奏章中称杀英夷“将如鸡狗”,表现出他把西方夷人视为“蛮狄”、未开化、毫无能力的强烈的华夷观念。林则徐在接触西方人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一些礼节视为“恭顺”、“畏怯”的表现。 近代史研究学者茅海建在分析鸦片战争中中英兵力状况后指出,和英军相比,清军在军力上占有绝对的优势,英军兵力最多时不过两万人,而清军在作为主要战区的沿海四省的军力就要达到二十五万以上;每次战役,英军都会投入其绝大部分兵力,但清政府多出于盲目自信和轻敌,仅投入其总兵力的很小一部分,所以在武器装备远落后于英军的情况下,每次战役都不可避免的处于劣势。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主张议和的琦善、耆英等人通过观察已经把中外强弱的悬殊看得很清楚了,而且公开加以宣扬,告诉国人现在面对的不是历史上的匈奴、契丹等边陲少数民族,更不是未开化的夷狄,而是实力远胜于天朝的西夷,但在清政府的士大夫阶层中很少有人相信他们,反而认为他们是卖国(今天学术界对这些人已经有了比较公允的评价),这也同样反映了“华夷”观影响下清政府的盲目自信和轻敌。 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彻底失败而告终,其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正如我们在前面所探讨的,传统“华夷”观念对这次失败也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特拉维斯?黑尼斯三世等著,周辉荣译:《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2]林则徐:《拟颁发檄英国国王稿》,载《林则徐集?公牍》,中华书局1985年版 [3]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